插上运放电源电压降低是为什么?

电源线对声音的影响原理,我是不清楚的。我只知道当初搞箱子系统,找老O做了个功放,然后到我家调整运放的时候,拿了几条电源线。不同的电源线在音色、声场方面确实有明显区别,但不见得都是好线强过机线,最后我升级了功放的电源线,解码器的一直到后来KKM再次调整运放才升级。

在所有HIFI玄学的坑里面,电源线绝对是坑中之王。最新一期HIFI高保真里,镁声绕梁写了篇解读,题目就叫电源线的奥秘。里面也坦陈,电源线的致命一击就是两个问题:

问题一:电源、线从小区变压器到楼宇配电箱再到发烧友家里其长度至少有几十上百米,前面用的都是几元或十几元的普通低压电线电缆, 为什么只更换最后的一两米就可以对声

问题二: 信号线、喇叭线传输的是音乐信号线材的分布参数会对信号和电流造成微小的扭曲,产生不同的昕感。但电源线传输的只是50/60 H z交流电,频率极低,只要过流能力足够,那些微乎其微的感抗.容抗,怎么会影响到声音的效果呢?谁又能测出50Hz交流电通过线材之后波形产生了哪些变化?

而且国外著名的发烧友Ethan Winer,身兼录音工程师、大提琴演奏家、电路设计师、软件工程师,在音频技术的各个领域均有所建树,在他的著作里彻底否定音响线材被夸大的效果, 认为只要线材的电气参数一样,昂贵的线材和低价的线材发出的声音没有区别.并通过零差检测来证明这个观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进行了如下分析:

记得多年以前,笔者重新调整音响器材的摆放位置, 有条电源线不够长.于是临时把两条电源线用连接头串起来代替。两条电源线等效两个电阻,根据电工常识,串联电路中电阻不同的安放位置是不会对电路的电压和电流产生任何影响的,所以当时没留意先后顺序,只是随机插在一起。听了几天,想着把两条电源线的位置调换过来试试,结果一昕发现大为不同紧挨着器材的那条电源线对声音的影响更大l 当时镇声对这个现象的初步推测是。音响器材属于非线性负载,工作时会对供电电源线产生“谐波冲击”(姑且用这个名称吧,也许不够确切),通过对紧接着器材的那一两米电源线的结构和材质设计,可以组合出合理的电气参数,一定程度地缓冲梳理谐波的冲击,让电源供应更加有序和充分。

以上推测比较好地回答了前面的第一个问题,但仍然有待通过实验和测试数据来验证。而且对于前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为此,笔者专门购置了相关仪器,来测试音响器材工作时, 供电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没有接入后级的时候,笔者家里的供电质量很好,电压是220V, 谐波电压分量是0.8% ,完全符合国家供电质量标准。但打开后级后,虽然谐波电压略微升高到1.0% , 谐波电流比例就大幅攀升到140.6%。也就是说,音晌器材工作的时候,电源线内流通的不仅仅是50Hz的工频电流,更有大量的100Hz~2500Hz (仪器只能测量2~50次谐波, 实际有可能更高)的谐波电流,其总量甚至超过50 Hz基频的电流强度!

50 Hz的工频电流属于低频范畴,电磁场变化频率较低, 电磁辐射水平也较低,但2000Hz以上的谐波,就会引发不可忽视的电磁辐射。加上器材工作时内部电路产生的高频电磁波, 一起在电源线导体的约束下传输。电磁波在良导体中的传播速度是很慢的,例如lMHz的电磁波在铜芯导体内部的传播速度只有每秒400米左右,并且会快速衰减。当遇到反射界面或者传播介质发生变化,会产生强烈的反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电源头尾插座这些不起眼的小配件,为什么对声音的影响那么大)。电磁波一部分被导体、绝缘体和屏蔽层吸收,一部分反射回线材导体和器材内部,会加倍造成输入电流波形的扭曲紊乱和相位失真。

众所周知,功率放大器实质是个阀门,它不能无损放大音乐信号,而是用音乐信号来控制输出电流(电压)的大小。器材内部会有整流和滤波电路,但急剧变化的输入电流常常会超出滤波电路的调整能力,最终使输出信号或功率电流产生波动和染色,从而改变了声音。

笔者又把某品牌的并联式电源处理器接到后级的同一个插座上,谐波电流总量立即有了明显降低,证明这款电源处理器是有效果的。

所以对于前面提出的问题二的回答是: 如果给电源线接上纯阻性负载,不同电源线对供电波形的改变是微乎其微的, 甚至是无法测出的,但对于音响器材这类非线性负载,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高频谐波电流和电磁波,并且随着音乐信号的变化快速波动, 电源线不同的电气参数,就会通过影响谐波电流和电磁波的变化过程,对器材的音频或功率信号输出产生影响。

最后作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1——笔者曾经认为,供电途径的环节越少越好,所以拉了多路专线,装上尾插,直入器材,结果效果并不好,声音粗糙直白。最后还是在专线的末端接上发烧插座,用高素质的发烧电源线连接器材。虽然看起来多了几个环节,但声音细腻度和情感都好了很多。

2——插头、尾插、插座芯、插座底盒和盖板、保险丝,这些都是让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 并产生大量反射的地方,对供电的效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定要用高素质的产品。

3——不需要纠结入户电源线素质不高,只要过流量够,就从人户电箱开始拉专线、接发烧插座,一样可以得到明显的效果提升。因为供电途径上,距离器材越近,作用就越明显。

4——尽量避免很多器材插在同一个插座上,这样会造成电磁波的串扰。如果专线数量不够,至少也要做到数码器材和模拟器材分开。如果CD机一定要和前级共用一个两位插座,在这个插座位多接一个带有一定长度电源线的插座, 把CD机插在上面,也会让导线衰减CD机产生的高频杂波,声音会有明显提升。

5——对于不同材质和结构的电源线的声音特点,从原理上说透的话又是一篇长文, 这里只说说普遍的观点供参考:单支导体的电源线声音凝聚饱满动态大,多支导体的电源线高频暗暗但低频丰满宽松;高纯度银线空气感极好低频有层次,而镀银线由于杂波从表面快速通过先期到达耳朵会造成声音薄亮刺耳请慎用。说到这里再说句题外话,很多初烧把跟机线换成几百元的低档DIY镀银线,第一听感耳目一新,但听久了觉得刺耳,于是得出跟机线最平衡的结论,走入了线材无用的误区。

详细的文章和图,详见附件。

请各路大神前来讨论,这篇文章论据是否充分?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还是值得参考的一家之言?里面有哪些是线材贩子夹带的私货?每个建议是否有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放电源电压变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