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佛教说法如何化解仇恨?

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唯美的句子、祝福语通通都是简短而优美,发人深省。多读读这些充满智慧,充满人生哲理的短句,会让您对人生有更多感司。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佛家经典语录感悟人生_佛语禅心。

佛家经典语录感悟人生_佛语禅心_

1、 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印光法师)

2、 因为真实只有一种,没有第二种;人们懂得这一点,就不会争论。《经集》第四品,第十二章《小积集经》

3、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宝殿。即佛也。忍耐好,忍耐是奇宝。一朝之念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不下心病生,终生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4、 佛说:只有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心怀感恩,才会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使自己过得更幸福快乐。感激生活给我们的一切苦与乐,用心去接纳所 有的感觉,用感恩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以宽容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 人,这样才可以每一天都过得充满热情和乐趣。

5、 有的人对待烦恼,就像是在登山,他们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山顶,于是气喘吁吁、穷尽一生去攀登。最终却发现,他们永远登不到顶,看不到头。他们并不知道,幸福这座山,原本就没有顶、没有头。另一类人对待烦恼也像在登山,但他们并不刻意登到哪里。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山岚、赏赏虹霓、吹吹清风,心灵在放松中得到某种满足。尽管不得大愉悦,然而,这些琐碎而细微的小自在,萦绕于心扉,一样芬芳身心、恬静自我。

6、 坐禅并不一定能成佛,但修禅需要有静坐的基础。

7、 多少满怀宏愿的人信心百倍、斗志昂扬地踏上生命征途,却在遭遇挫折之后迅速偃旗息鼓。让他们做出如此选择的不是外界的挫折,而是其内心缺乏实现愿景的勇气。他们因为恐惧而不敢坚守自己的理想,因此也错过了成功的机会。而有些人则对成功满怀希望,勇于尝试别人不敢走的路,坚持心中的所想,从而完成了别人无法完成的事业。

8、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坛经行由第一》

9、 对普通人来说,谦卑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法则,如果你因为自己学历高、职位高、在某些方面比他人强,就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定会招致他人的反感,使自己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一】

10、 父爱就像佛的禅,无法言说,没人能说清,只能用心去领悟,用爱去感知,用责任去深深体会。父爱更像茶一样甘甜、醇香,但只有慢慢品方能体味。

11、 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够给你痛苦,唯有你自己!

12、 佛经上这段话,后来被简化为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13、 时光似水远去,品一杯香茗,展一卷书卷,静静在时光流年品味,素笔执念,禅心菩提。回忆走过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记忆,如诗如梦沉香萦绕在岁月的长廊飘荡怡芳。

14、 如是众生,若遇大善知识,教令坐禅,觉悟无心,一切业障尽皆销灭,生死即断。

15、 愿意帮助别人,并在需要的时候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帮助,可以说是人之常情。而真正豁达睿智的人,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应该怀着一颗平常心,不要时时觉得自己在行善,觉得自己在物质和道德上都优越于他人,应该想自己只是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比起更富者,你是穷人;比起更善者,你是凡人。

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即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证悟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云何寿命相?渭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消冰,无别有冰,知冰消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圆觉经》卷下

17、 没有人喜欢整天愁眉苦脸和整天抱怨的人,没有人喜欢没有一点爱心的人,没有人喜欢连自己是谁都不清楚的人。这种人迷失得越久,身边的麻烦事就会越多。一个连生活都不热爱,连自己身边的亲人都漠不关心的人,又谈何去爱其他人,去爱天下的众生?

18、 佛言:我身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听法品

19、 能够时时审视自己的人,一般来讲,他的过错都非常少,因为他会时 时考虑: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干多少事?我该干什么?我的缺点在哪 里?为什么失败了或成功了?这样做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 点,为以后的行动打下基础。

20、 快乐和幸福来自真理。真理并不在于外境,而在于自己的内心。然而,内在的真理,并非人人都能靠自己得到体认,而是要依止有缘的善知识,才能体认到内在心的本来面目。我们具备追求真理的条件,若不追求真理的话,失去了生为人类的高级思维的价值,岂不是非常可惜的事?这跟其他的动物有什么两样呢?

21、 心者,万法之根本。能一切诸法,唯根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佛经

22、 一花一世界,一念一悲欢。

23、 特质即障碍!一个人的特质就是一个人的习气和味道,说的好听些叫气质,实质就是顽固的臭毛病。起初人们都因这种特质而崭露头角获得成功,而后又因这种特质栽跟头屡撞南墙。生活中淹死的往往都是会游泳的人。

24、 内心寂静,外缘不动。《华严经》卷二十九,十回向品

25、 【读书】 人的一生如果有书可读,又有时间读书,又有资财读书,又能使自己 从中受到教益,又不被书中的文字所局限,就是会读书的聪明人。

26、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懂得生活礼仪,就懂得爱自己;自爱的人,才会爱人。

27、 我承认自己的愚笨,因为我经常会犯常识性的错误;我承认 自己懦弱,因为我总是在该出手的时候双手抱肩;我承认自己的庸 俗,因为我有时候会在不知不觉中随波逐流;我承认自己的龌龊,因 为我几十年不能荡涤内心所有的阴暗。于是我一刻也不敢放松生命的 修炼,以对得起短暂的人生。

28、 问:弟子闻金和尚说无忆、无念、莫妄三句法门,是否?此三句是一是三?师曰:无忆名戒,无念名定,莫妄为慧。一心不生,具戒定慧,非一非三也。《宗教箴言录》

29、 妄想并不是心之外的某种实在的东西,它如同觉照一样,同是心的一种作用,只不过觉照是清净的,妄想是染浊的而已。

30、 【天天禅语】不简单的事能坚持,才是真本领;困难的事能突破,才是真耐心。

31、 【好事常提起,是非要放下】 好事要提得起,是非要放得下。

32、 禅宗关于悟道有一个中心观念,便是佛性禅心存在于每个人身边。不仅悟道是这样,生活中许多事情也是如此,有人终其一生苦苦寻觅的东西,原来就在他的眼前,只是他没有发现而已。画饼不能充饥,悟道全靠自己。在觉悟真理的过程中,常常是偶然间顿悟。

33、 什么样的人会痛苦?忽略拥有,而追逐欲望的人,会常常痛苦。什么样的人会快乐?珍惜拥有,而少欲知足的人,会常常快乐。

34、 柳色含烟,春光迥秀。一峰孤峻,万卉争芳。白云淡泞已无心。满目青山原不动,渔翁垂钓,溪寒雪未曾消。野渡无人,万古碧潭清似镜。《石门法真禅师》

35、 佛教以牺牲为主义,救济众生,他的动机是大勇、大智、大仁。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佛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护民族一种最雄大的自然力。佛学之理,使上智精研而无穷,佛之戒律,使下愚警觉而易人。世间世出,澈上澈下,义极圆满。(民国)孙中山

36、 如四衢平处,有善调驾驷,有善御者,随意自在。如是比丘亲近四禅,多修学已,欲证通法,随心即得,自在无碍。《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四,非问分禅品菩萨虽人诸禅,还取欲界法,不随禅生。《小品般若经》卷六

37、 【人生五大元素】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一定要有一个好命格(基础),一个好 运势(机遇),好风水(环境),好名号(名正言顺),多读书(文化内 涵)。还应具有超人的胆量、超人的智慧和良好的机遇。

38、 每一朵花开的时间不过刹那,破颜为笑是佛祖为其指明的处世之道。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应该是人沉醉于山水花风中的的心境。无论桃花是指爱情,指女人,或是指禅心,都是一种无暇的静然。

39、 走得太快,身边的许多风景都被错过。或许被错过的风景都 与你无关,但有些风景可以提升你生命的质量。偶尔缓一缓脚步,或 者干脆停下来,环顾一下四周,你可能忽然发现,眼前的某处风景正 是你疾步追寻的梦。其实,很多时候,梦不在你追逐的前方,而就存 在于你的周围。

40、 若能念佛心不动,则常睹见无量佛。若常睹见无量佛,则见如来体常住。《华严经》卷十五,贤首品

41、 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六祖坛经行由品》

42、 【天天禅语】没有苦,就无法体悟乐的真谛,重要的是如何转苦为乐。

43、 人生的苦必须通过自己觉悟才能解决。主体觉醒了、觉悟了,不但能够解决自身的痛苦,还能帮助他人解除痛苦。那就是发菩萨心,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自度度他。

44、 【天天禅语】每一个生命都珍爱自己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生存的权力,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苦乐的感受,每一个生命都拥有使用地球的资格,每一个生命都平等地具备使用地球的权力,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尊重生命呢?为什么不善待动物呢?

45、 佛经十分推崇孝道,佛对于父母,对于师长,对于众生,无一不关怀 备至。佛经中《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说的就是要孝养父母,它告诉我 们,父母生养我们是多么不易。

46、 虽多积珍宝,崇高至于天,如是满世间,不如见道迹。《法句经》卷上,世俗品若人不爱法,虽人而非人,不住于真道,不至涅槃城。既得此人身,功德所依处,云何不升筏,度诸有流海!离法常愚痴,有命亦如死,虽有人皮覆,愚痴同畜生。《正法念处经》卷五十

47、 而实际上,幸福快乐是一种主观感受,是此时此刻你的意识对外界信息的判断和反馈。它不是通过比较得来,也不需要设定任何的时间地点等附加条件。

48、 下几点飞红落翠收拾了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

49、 【天天禅语】今天只有一次,应好好把握做该做的事。

50、 适时的放下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有时甚至会成为救命的法宝。

51、 【矮檐下要低头】 人到矮檐下,一定要低头,因为肯低头的人,就不会撞到矮檐 上。

52、 虚心倾听批评,坦然接受批评,真心悦纳批评,并能从批评中获益, 是一种大智慧。

53、 对任何事物没有贪执的人,就没有苦恼。所以我说,在这种境界里没有忧愁,没有激烈的情欲,也没有失望。《佛陀的格言》

54、 【自造前程】 每个人的心都是最善巧的工匠,可以把自己雕刻成佛,也可以把自己 雕刻成魔。

55、 要求别人完美,不如先要求自我的完美;要别人适应自己,不如自己先去适应别人。

56、 以事显理,以理行事。

57、 又诸菩萨以世出世智,于五明处精勤学时,由遍满真如智多现在前故,速疾证得所知障净。(古印度)无著《显扬圣教论》卷六

58、 【天天禅语】发心立愿,是制造人生幸福的原动力。

59、 念佛只呆呆地念,空空地念,傻傻地念,木木地念,这样就好。如同晒太阳,并不需要摆姿势、选造型,只要任凭阳光照射就好。

60、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灭,安能令人寂?(古印度)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

61、 幸福的婚姻往往是,有一个时常担心你的丈夫,无论你在工作时还是生活中,他都担心你无法应付,担心你受人欺负。心有挂碍才有爱,心无挂碍哪会有爱?

62、 【天天禅语】在生活中体认佛法,在人群中体会世间法。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二】

63、 真爱你的人,眼里没有尘世的杂质,他(她)没有过多的物欲;他(她)不会要求你给予更多的物质利益,他(她)只须你在身边便能很快乐,哪怕是风餐露宿也毫无怨言。

64、 当面临死亡的时候,灵魂是否能找到美好的归宿,取决于具德善知识的正确引导,而不是肓修瞎练;灵魂是否能选择光明的前途,取决于自己一生的修行功夫,而不是临时抱佛脚。

65、 学佛的第一步是要少欲知足,使心灵安住,智慧增长。

66、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67、 远离谄曲,质直无伪。《华严经》卷五十四,离世间品

68、 人生是苦的(空虚),充满烦恼,但如果放下执著,苦当下就是空,烦恼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脱,是谓现证涅槃。明海

69、 学习吃亏,知道吃亏才是占便宜。(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知法,即懂得参修佛法的方法,人有求道上进的心,如果不知道学习方法,不知从何着手,凭着兴趣摸索,可能事倍功半。掌握了好的方法,就可以事半功倍。佛教研究出了很多种学佛方法,如白骨观法、不净观法、诵经法、打坐法等,佛教还有一个非常值得推崇的方法:参访。许多正式剃度的僧人,都做过访问学者,到各地的名寺大刹,向高僧参学,不仅可以增长见闻,还可以听闻多方见解,这比跟着一个师父学习进益大多了。例如,日本真观禅师年轻时在日本学习禅法十余年,未曾悟道,遂到中国来取经,他穿着芒鞋,拄着禅杖,四处云游,参访了众多高僧,前后十余年,终于大彻大悟。假设他始终在日本学习,接触一样的经书和一样的师友,进益可能小多了。

71、 低头是为了不碰头跌跤,是为了在人生路上走得更顺畅。正如种子长到饱满便是它的生命昂扬的时候,但种子再饱满,也知道自己的饱满源于大地,始终明白自己永远脱离不了大地的供养,因此种子的根始终在地里,默默无闻,坚韧地成长,只因它也深刻地懂得高下之道。

72、 从做中得欢喜,慧从善解得自在。

73、 此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十七

74、 如果人人都能抱有让他人得益的观念,则我们微小的自身,常会因千千万万人的感恩,而承受很多的功德。那样,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75、 众生苦苦寻求,就是为了离苦得乐,然而,什么才是快乐的真正法门?也许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找到答案:不要讨厌坏境界,也不要贪求好现象,只有不依不求,才能无欠无赊,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逆境中要勇于承担,不可自暴自弃;顺境中要谦卑恭谨,不可得意忘形。

76、 古人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心里都有善良、智慧、友爱等珍藏,都能创造独特的价值,创造的方式是通过美言、善行,将内心的珍藏呈示出来,变成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供大家分享。可惜的是,人心的珍藏与三毒相伴而生,价值会在一定程度上被三毒抵消,毒性越大,价值的损失越大。所以,给内心扫毒,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工作。

77、 先学自正,然后正人。《法句经》卷上,爱身品

78、 是没是佛?佛心清净,离有离无,身心不起,常守真心。一《无题》

79、 真诚是火,当心与心之间出现隔阂时,它会焚去所有的芥蒂,引导心灵共同拥抱美好与真情;真诚是水,当思想里积起种种难以沟通的障碍时,它会洗去一切误解,让不同的思想得以融合。

80、 禅宗对慈悲的强调,主要是以慈悲心对待别人,而智慧心则是约束自己、辅助自己修行的无形力量。

81、 菩萨初学修菩提时,当知病为最大障碍。若诸众生身有疾病,心则不安,岂能修习诸波罗蜜?是故菩萨修菩提时,先应疗治身所有疾。四十华严卷十一

82、 所有动物从生下来就开始被动地生活,被需求、欲望和诱惑 驱使。人和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内在的修炼可以部分地夺 回生活的主动权。将需求和欲望降到最低,提升抵挡诱惑的能力,通 过内在的修炼大凡都可以达成。人生短暂,做生活的奴隶还是主人, 取决于自己的内心选择。

83、 【莫贪意外财】 为人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莫说过头之话。

84、 禅非意想,道绝功勋。《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85、 诸比丘,利养、崇敬与名誉是极为可怕的,是证得解脱束缚而达到至上安全处极强的障碍。南传《相应部因缘品粪甲虫经》

86、 譬如甜酥,八味具足,大般涅槃亦复如是,八味具足。云何为八?一者常,二者恒,三者安,四者清凉,五者不老,六者不死,七者无垢,八者快乐。是为八味。《大般涅槃经》卷三,名字功德品

87、 【天天禅语】珍惜人生要时时处处反映在生活中。早上,必须早起做早课、打扫卫生,或者多做利益他人的善事。白天,做事保持正念,遇到路上堵车、电脑死机、停电等让人心烦的事的时候,应仍然保持放松、平心静气地持咒、训练禅定。晚上,不要沉迷于电视剧、打麻将、网游而过夜,应将一天的功德与一切善事回向给众生。

88、 佛佛说法,只成黄叶止啼;祖祖传宗,还是空拳相吓。到这里直须自歇,自悟自明,佛是己躬做成,法非别人付得。《宏智禅师广录》

89、 知苦不生,是名苦智。《摩诃般若经》卷六,广乘品

90、 其实人世间好多事情,只要敢做,多少都会有收获。

91、 所谓佛境界者,极而言之。迷则佛境界俱是众生境界,悟则众生境界俱是佛境界。《天日中峰和尚广录》

92、 善知识,表面看关系很生疏,心里却装着对别人的好。这种人,也就是所谓外冷心热的人,这种人自律意识强,平时不苟言笑,不喜欢吹牛拍马,跟人相处,虽不冷漠,也不热乎,但一旦别人遇到困难,却乐意出手相助,不声不响就把好事给办了。

93、 你我的心中都有一轮旭日,你我的世界响彻朝歌。大家都是 带着灵魂赶路的人,从不缺生命的热度,从不缺生活的光亮。即使是 飘雪的日子,哪怕朔风再凛冽,早晨的血液依旧温暖,我们的步履依 旧欢悦。爱和希望在严寒的冬季普照心田,心灵的深处还是春色一 片,有花朵,有绿叶,有蝴蝶翩跹。

94、 要评论人吗?要发表不同意见吗?等一等!先问一问我们的心:是不是心平气和?是不是柔软慈悲?若不是,慎开其口。

95、 有了感恩的心,人的心量才会变得广大和宽容。有了感恩的心,人们才会想到要去回报社会,回报大众。

96、 【有佛一切皆美】春芽嫩黄,夏叶老绿,秋叶红而有斑,皆不失其美;人脸上有了老年斑,便觉得不美。的确,人不如叶。人若能如叶,便能一生皆美。心中有佛常忆念,人生何必羡少年?有佛一切皆美,无佛一切不美,与年龄无关。

97、 诽谤之言,不攻自破 若心污浊,则行为污浊;行为污浊,就不能避免其痛苦。

98、 一般人总是把对自己不友好的人当成是自己的敌人,其实人生最大的敌 人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因为外面的敌人容易了解,容易防备,反而是不 容易认识自己,不容易明白、不容易控制自己。我们对自己的贪欲往往禁止 不了,脾气、瞋恨也化解不了,于是自己成为自己的敌人,处处招愆怨、惹 灾祸,所以人生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

99、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佛陀像太阳,善知识就像放大镜,自己则像燃料。如果没有放大镜聚集太阳的光芒,燃料是无法自行燃烧的。我们想要得到佛陀的加持,如果没有依止善知识的指导,j宝的加持之光就不可能聚集到我们的身上,我们就无法燃烧掉相续巾的我执、烦恼、习气等罪业的燃料。

100、 我们已经拥有了许多别人没有的东西,我们已经站在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幸福人群里,我们有什么理由抖擞出这些个本算不上什么烦恼的事情来折磨自己呢?

101、 【大贫与大富】 大贫亦是大富,一无所有、了无牵挂,宁静淡泊、怡然自得。

102、 【禅故事】修炼30年后,大师练成移山大法,众人围观。大师席地而坐,念念有词:山过来,山过来...山不动。大师起身缓缓走到大山前,现在山过来了吧?众人大呼上当:这是你的移山大法?对,我三十年修炼悟出的道理: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事情无法改变时,我们要学会改变自己。

103、 如何以大乘佛法愉悦内心?佛法有小乘、大乘之分,小乘修罗汉道,主要目标是让自己觉悟、解脱,很多得了罗汉果的人,像神仙一样,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对红尘俗事弃如敝屣,不管不问;大乘修菩萨道,目标是自度度人,自己得道了,还要设法超度众生。修小乘道.只能得小我的小乐,修大乘道,才可得大我的大乐。

104、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日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卷六,大势至菩萨言

105、 若有人问:佛教的真理如此的殊胜、有价值,且珍贵,那为何多数人却追逐感官享受和眼前利益,而不追求真理呢?由于我们欲望之故,抵挡不住世间的诱惑;由于无明之故,体认不到佛法的真理。所以只追逐世间的快乐,而不追求真理。我们的思想迷惑颠倒,行为舍本逐末啊!这与买椟还珠的故事没有什么两样。

106、 【天天禅语】弥勒菩萨在《宝性论》当中说过,佛教的真理具备八种功德:一、不可思议;二、无二;三、无念;四、清净;五、光明;六、对治;七、灭谛;八、道谛。

107、 不以见形相,知人之善恶,不应暂相见,而与同心志。有现身口密,俗心不敛摄,犹如鐍石、铜,涂以真金色。《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48经

108、 【天天禅语】只要具足三种因素,人们心中的烦恼就会不由自主地生起。哪三种呢?一、惑根未断;二、对境亲近;三、非理作意。凡夫人,从无始轮回以来心中的贪嗔痴烦恼毫无损害、完整无缺,这就是惑根未断;贪嗔痴的对境于面前出现,这就是对境亲近;于贪嗔痴的对境或起烦恼方面总是生起各种妄想,这就是非理作意。094。

109、 甘愿做,欢喜受。

110、 譬如橘子因橘而生,从酢而甜,人为橘故种植是子,是子、根、茎、花、叶皆悉不酢,时到果熟,酢味则发。如是酢味非本无今有,亦非无缘,乃是过去本果因缘。身口意业亦复如是。若言是业住何处者,是业住于过去世中,待时待器,得受果报。《优婆塞戒经》卷四,杂品

111、 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四者无报。业有四种:一者时定果报不定,二者报定时不必定,三者时定果报亦定,四者时果二俱不定。若时不定果报不定,是业可转。若果报定应后受者,是业可转现在受之。何以故?善心智慧因缘力故,恶果定者亦可转轻。《优婆塞戒经》卷六,业品

112、 第一种人占据了芸芸众生中的大多数,他们只懂享受,却不愿承担,内心却又放不下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像是寄居在荨麻茎秆上的菟丝子,攀附在其他植物之上,毫不费力地汲取着养分,却从不奉献什么。

113、 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凡事不要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虽然能蒙得了一时,但却蒙不了一世,最终会露出马脚。

114、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有辛苦的付出,才有美满的结果成就。

115、 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做人难,做一个低调的人更难,难于从躁动的 情绪和欲望中稳定心态;低调是一种修为,是一种对人生的理解,你必须 把自己调整到以一个合理的心态去踏踏实实做人。当然这其中包含了很多 值得人们好好品味的内容。

116、 我们沉醉于自身,沉醉于亲情、友情、爱情甚至金钱,殊不知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和灵魂,只有它才能陪伴我们生生世世。

117、 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忍是积极的忍,而不是消极的忍,是积极进 取,用自己的才华,让世人认识自己,而不是忍气吞声,不再奋斗。奋斗 与不奋斗所获得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118、 【天天禅语】真正的福,是造福人间。

119、 悲智相应,名菩提心,发此心已,方得无作戒。又须二六时常自省察,念念相应,即念念成佛。稍不合,便于菩萨戒得失意罪。(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三】

120、 初学不宜分心太杂,涉猎太广;如分心太多,最后只能成为灌木当柴烧,不能成材。

121、 聪明的人总能放下很多东西:美女、金钱、名誉,甚至是友谊。放下 是为了以一种更加轻松的心态,以一种自主自愿的态度去更好地生活和工 作。既然背着负担是走,放下负担也是走,我们为什么不能走得轻松些, 潇洒些呢?曾经拥有不代表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也不一定是恒久拥有。如 果放不下往昔的拥有,看不清现在的所得,那么曾经的拥有就会成为生命 的负担!

122、 宽容是性情的空间,从容是作息的空间,戒律是自我的空间,布施是实现的空间,禅定是智慧的空间,单纯是喜悦的空间。有了这些空间,便能发现真我的妙用。郑石岩

123、 真正的禅,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烦恼妄想,集中精神,一心不乱。行兹在兹、念兹在兹,使心住于一境。证严法师

124、 远烟别浦,行行之鸥鹭争飞;绝壁危峦,处处之猿猱竞啸。又见渔人举棒,樵子讴歌,数声羌笛牧童戏。一片征帆孤客梦。《法演禅师语录》

125、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又增一毁。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怀一颗谦卑之心。

126、 【天天禅语】身体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有病;物质缺乏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贫穷。

127、 生活中很多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中其实都有禅理,只是疲于奔波的众生早已丧失了于细微处探究竟的兴趣和能力。想要喝到芳香醇郁的美酒就得放下手中的咖啡,想要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就要离开喧嚣热闹的都市,想要获得如阳光般明媚开朗的心情就要驱散昨日烦恼留下的阴霾。

128、 世间人为了财物,造作无量罪业,所以有句话说:财欲是祸水。学佛应认清:世间财物只是给予人们资生而非典藏,要能提起慈悲心、欢喜心、勇猛心而行善喜舍布施。

129、 将全部的能量集中于当下,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为昨天的事犯愁,也不为将来的事烦忧。

130、 世间万事万物,随时在发生变化,事过去了,心过不去,这是烦恼丛生的原因。如果对境无心,以灵动之心,感受人与自然的灵动变化,当苦时苦,当乐时乐,却不着痕迹,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痛苦了!

131、 不要等到奄奄一息才领悟无常,不要等到无药可救才感恩生命,不要等到生命终结才断恶行善,不要等到面临死亡才想到修行,不要等到神智不清才求佛保佑,不要等到离开人世才寻求解脱,不要等到身心分离才求生佛国。修行应当从小时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当下做起,从内心做起!

132、 相逢一笑即是养心第一良药,愁上眉梢即是自杀第一利刃。贪心过海无足时,过眼浮云又笑谁?知足人方作富中富人,脱俗客堪称贵中客。无事人才是好人,平常心方算好心。

133、 佛经中告诉我们,所有的修行方法以及为修行所做的付出和努力,重点都在于断除烦恼、降伏白心和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发挥内在的潜能一一爱心与智慧。这样修行才会有实质性进展,修行才会对成就起到重大作用。无论身处逆缘还是顺缘,只要我们具足正确的见地,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成为增长修行的助缘。

134、 蕴体无常,因果展转,生起不绝,而言断灭,不应道理。(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七

135、 你需要的不多,可是你想要的很多,追求不到就满心的遗憾,追求到了以后呢?却觉得很空虚,成功得很失败。换句话说,得到以后,你觉得不过尔尔,因为没有想的那么有味道,但是你害怕这种生命的无力感、空虚、无奈,或者生命没有意义的感觉,所以你不断地继续设定目标,继续建筑你的梦想。一庄圆法师

136、 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做到无分别心,那么,立足于世,也就没有境遇好坏之分了。

137、 【天天禅语】不因他人辱骂而生气,受人夸赞而高兴,叫做平常心。

138、 从低处来,到达高处,到达高处,须从低处起步,人若是懂得生命的高下之道,便会在人生路上进退有度,以达到平衡。

139、 如果你感觉心累了,不妨先调节好心态,变换到一个美丽的心境,而后,掬一滴晨露轻歌,枕一缕花香入眠。人生旅途总有属于自己的美丽风景,无休止的埋怨只会徒增烦恼,我们不要总是为失去而忧伤,我们要为得到和拥有而高兴。让我们努力走出花谢阴霾的天地,用微笑等待下一站的花开。

140、 生活的禅法,在于协调自己内心的情绪,面对千变万化的情绪,需要一个向前的方向,与内心厚重的力量,建立好内心与外界与谐相处的一种关系,在哪里忧虑,在哪里释然,在哪里波澜,在哪里忘记,在哪里沉重,就在哪里承担。

141、 修行就是要从根本上,从心地上来培养戒、定、慧的力量。而戒、定、慧的力量,又要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来生成、在实际的修行过程中来生成。

142、 布施的人最可爱,众人都愿意与他交朋友。把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布施给别人,一定得到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把幸福给予别人,自己也会得到幸福。南传《佛教格言布施品第九》

143、 鸟从空里飞,人向心中住。人死心宛然,鸟没空何预?一生一过鸟,此心实可据,但自了其心,无劳问来去。《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

144、 五度如盲,般若如导。《大般若经》卷一七二,赞般若品

145、 佛教的真理犹如虚空,比如虚空既遍于一切万法,又超越一切万法一般。是无处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世俗谛,是遍于一切而立;胜义谛,是超越一切而言。

146、 【最有禅意的句子】西藏伟大的智者更顿曲派曾说:没有腿脚的蚯蚓为寻找快乐而漂泊,没有眼睛的蚂蚁也为追求安宁而游荡,总而言之,所有一切众生都为获得快乐而生存。我们怎么可以只关怀人类而伤害脆弱的其他生命呢?一切众生都有与人类共享地球资源的权力,更何况是属于它们自己的生存的权力呢!070

147、 若我们没有追求究竟解脱,人天果报没有丝毫信赖可靠之处。虽然天王帝释堪为世间应供处,但受业力所牵,仍有天福享尽,沦为受人役使之时;虽然曾是转轮圣王的地位,但受业力感召,仍有堕入恶趣,感受无量痛苦之日。龙树菩萨说:帝释堪为世间供,以业感召亦堕地,纵然曾为转轮王,于轮回中复成仆。佛云:自己是自己的怙主,自己是自己的敌人,行善与作恶的时候,自己是自己的证人。

148、 心将世间去,心为染着,心起自在。比丘,彼将世间去,彼为染着,彼起自在。比丘,多闻圣弟子非心将去,非心染着,非心自在。比丘,多闻圣弟子不随心自在,而心随多闻圣弟子。《中阿含经》卷四十五,《心经》

149、 如果一个人有点智慧,就不要吝啬,要设法毫无保留地布施 出去。钱少,财布施有限,根浅,法布施做不到,能贡献一点小小的 智慧也算没有白来世上一遭。

150、 【禅语悟道】保护大地,需从建设人心开始。

151、 人们常说,细水长流的感情更能持久,如烟花般绚烂的激情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一直平衡和睦的婚恋生活比前期轰轰烈烈、后期争吵不断的婚恋生活要珍贵而有价值得多。

152、 一辈子看不上别人,换一种说法就是,从来没看清过自己。活到通透,才会把自己看得真切。通透,就是隔着前尘,把后世看到岑渺;就是隔着喧嚣,把自我沉到阒寂。就是按下妄念,心无所执,就是明白什么叫非分和僭越,而从此不越雷池一步。

153、 只有你爱上自己,才会自觉地滋养、培育、呵护你这个独特的生命。才会自动摒弃一切的烦恼、压力、负担,才会自动远离伤害。爱自己不是自私,相反的,这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慈悲,是指你将美好的自己,美好的生命绽放出来,而不是将枯萎的你牺牲出去。

154、 十六、精进欲为初行,欲增长名精进。如佛说:一切法欲为根本。(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二十六

155、 疑人疑己,疑生疑死,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内心之回忆、梦想,处处都 可能令人困惑彷徨,此即为大慧禅师说的千疑万疑。若要一一解决,即 使疲于奔命亦不可得。千疑万疑从何处起?认得一个起处却执之为实, 则疑根未断。且在疑惑丛生时,莫思量莫推究,只是问自己什么是无? 一个无字绵长不绝,将千疑万疑渐渐束于一根绳索之上,抓紧,沉住气, 用力一甩,甩入虚空。

156、 双足能行万里路,双手能做天下事。

157、 所谓众生者,众因缘和合而生。众生之间互为存在的前提,真正个体、独立的生命是不存在的。

158、 以同避仇人让不安定的心安定,以降伏嗔恨让安定的心稳固,以充满爱心让稳同的心发挥功用。

159、 未来的还没有来,过去的已经过去。如果每一个当下我们都不抓住,不去认 真对待,总想着看不见的明天或已经远去的昨天,我们就会永远生活在紧张 和失落中。

160、 一切宝中,人命第一。(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十三

161、 一对恋人和夫妻相处得久了,感情神经总会一点一点麻木。很多人误以为这是爱情消失了,其实不是。爱情不会消失,爱情只会沉底。当爱沉底了,你要懂得晃一晃。爱是需要用心经营的,既然是经营就会有形式和点缀,一如心脏的外面还有一层胞衣。生活苦乐,自身修行。

162、 真正的善心总会换来回报。世事就是这样,当我们左手付出爱时,便能从右手收获爱。就像我们在旅途所经之处播撒各种鲜花的种子,即使我们不会再从同一条路上经过,但是这种美的传播会让原野变得美丽,让道路两侧鲜花缤纷、生机盎然,我们的心灵也会因此变得无比富足。

163、 征服百岳山,不如征服无明关。

164、 用谏晓事,善心好意;敬事尊老,礼节兼备。《分别善恶所起经》

165、 为人群服务,是人生;为生活服务,是众生。

166、 世间种种法,一切唯有名,但想所安立,离名无别义。世间众色法,但相无有余,唯依相立名,是名无实事。《大乘密严经》卷下,阿赖耶识微密品

167、 问:佛法遍在一切处,教学人向什么处驻足?师日: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大随法真禅师》

168、 万事皆有缘,人生当随缘。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忧,不躁进,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扳,不慌乱.人生随缘,即是枯萎的随它枯萎,繁荣的任它去繁荣.随顺自然,毫不执着,随遇雨安。

169、 书籍浩如烟海,穷其一生也只能挖书山一角,取书海一瓢。

170、 人在尘世走一遭,得到的都是虚名浮利,无论修行多么高深的禅师,到头来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和尚。洞山禅师不恋闲名的姿态实在洒脱至极,小和尚的做法也充满智慧。

171、 心如幻化,驰骋六情,而常妄想,分别诸法。犹如世人,驰走空聚,六贼所害,愚不知避。《金光明经》卷二

172、 提起需要承担责任的勇气,放下也需要斩断妄念的魄力,提起、放下也是有所选择的。

173、 曰:如何是道吾境?师日:溪花含玉露,庭果落金台。《道吾契诠禅师》

174、 【禅心】更多句子大全编辑推荐

【1】、 在心态上要低调,不要锋芒毕露,不要恃才傲物,要知道谦逊 是终生受益的美德。 在姿态上要低调,大智若愚,实乃养晦之术,毛羽不丰时, 要懂得让步;时机未成熟时,要挺住。 在言辞上要低调,说话时莫逞一时口头之快,不可伤害他人自 尊,不要揭人伤疤,得意而不要忘形,要知道祸从口出,没必要自惹麻烦。

【2】、 佛教四摄将爱语列为其中之一,足见爱语在弘法度众和修行中的重要 作用。爱语不仅能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还有利于结好人缘,便于摄化众 生。古德云:众生自无始以来,口业过恶,积如山海。因此,千万不要 忽略自己脱口而出的任何一句话,不要逞口舌之快,因口具有传播及造恶 的力量,其影响所及实不容轻忽。

【3】、 不了解自己,自不量力,会让人失败,品尝痛苦。梅原谛愚禅师开 示:对内心世界的陌生,导致了生活中的无数挫折。不知自己,不明道 理,亦即所谓无知无明,是为一种罪过。那是因为虽生而为人,却不知 人的真实意义,虽说是自己,却不知自己的真实意义,这样一来, 这种生活方式也就不具真实意义了。

【4】、 佛门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是 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五戒之一的妄语就是说 假话、欺骗人,所谓见说不见,不见说见;闻说不闻,不闻说闻;不懂 说懂,懂说不懂;知说不知,不知说知,这就是妄语。出家人不打诳语, 修行的人不说谎话,这就是守戒。

【5】、 【天天禅语】无论你的心再浮躁、再焦虑与烦恼,都请你不要绝望,也不要过度的沮丧。因为你心的本质仍是如此的纯洁、安宁、光明、慈爱与智慧。若明白其道理,并能做到发挥潜能的话,那么我们的一切烦恼与痛苦会从中自然消融,所有的问题与麻烦也会自然化解,并能离苦得乐、寂静自在。这就是所谓的解脱,也是证得涅槃。

【6】、 【天天禅语】学佛人不应该仅停留在念经、持咒等表面形式上,更不应该迷信于烧香、拜神、算命、神通等。佛教精神是慈悲与智慧。我们应怀着慈悲与智慧的心去实际利益自己能力所及的众生,一切从家庭生活中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内心做起。成为家人的榜样之后,再进一步扩大到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最终才能做到利益众生。

【7】、 佛日: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很多时候,我们痛苦、 烦恼、愁苦的根源就是我们放不下。放下难以忘却的过去, 放下对金钱权势的贪念,放下失败的悔恨,放下成功的得 意,放下对别人的不满、恼怒,我们就会拥有安谧恬淡的生 活。果断地割舍那些看似难以割舍的,放下一直放不下的, 我们才能拾回快乐。

【8】、 【天天禅语】当你幸福时,那幸福是否令人羡慕,要看你的幸福建于何处;当你快乐时,那快乐是否令人赞叹,要看你的快乐能否永久;当你富有时,那富有是否令人尊重,要看你的财富源于何处;当你自感聪明时,那聪明是否令人敬仰,要看你的聪明用于何处。表面上的成功不值得炫耀,成功源于何方,将来会导致什么才是关键。

【9】、 宠,是得意的表象;辱,是失意的代号。当一个人功成名就时,如果平素就有淡泊名利的真修养,就不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甚至得意忘形。得意中不忘形,顺境中居安思危,就能在功名加身时保持心境的淡然。如果面对一时的失意也依然挺直脊背,坦然面对挫折,就能时刻守住心灵的平和,在逆境中奋发,最终走出失意的阴影。

【10】、 【天天禅语】学佛时间越久,修行功夫越高,越应该将烦恼、执著、习气彻底降伏与断除,同时,爱心与智慧得到无限提升。然而,有些人往往是背道而驰,烦恼比没有学佛人更炽盛,内心的执著与习气比没有一开始修行时更严重。原因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缺乏了正知正见,于是所学所修的一切,反而成为增长邪知邪见的助缘。

【11】、 【修行的次第】1可以这样归纳为:思想-言辞;言辞-行动;行动-习惯;习惯-性格;性格-命运。2相对应是三无漏学:戒定慧。戒--思想、言辞、行动;定--习惯、性格;慧--命运;3同时具备了,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精进,般若,六度也是展现在思想(念头),言辞,行为,习惯,性格,命运里。见斯者明。

【12】、 【天天禅语】我们看世界时,世界如此真实;想世界时,世界仿佛实有。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不是心的显现,也不表示世界不是如幺J如梦、缘起性空,而是以无明的眼睛与迷惑的心所得出的结论。当我们看世界时,只凝视着世界的现象,而不知道五官是无明的产物;当我们想世界时,只观察与分别世界,而体认不到心是迷惑的思想。

【13】、 在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多数人会选择放弃,因为他们认为与其耽误时间、徒劳无益,不如改做其他事情。的确,生活给了我们很多种选择,但有些选择是我们不该也不能放弃的,例如美德、学识、坚贞不渝的爱情、就就业业的事业等。面对这些需要坚守的东西时,放弃是一种逃避;只有坚守,才能帮助我们收获人生的充足和丰盈。

【14】、 我非常喜欢这四句: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弘誓愿涵摄了佛法的一切精髓大悲、大智、大愿。众生无边是苦谛,烦恼无尽是集谛,法门无量是道谛,佛道无上是灭谛。前两句是下化众生,是世俗菩提心,属于福德资粮;后两句是上求佛道,是胜义菩提心,属于智慧资粮。

【15】、 【天天禅语】华智仁波切说:一切生者皆无常,必定会灭亡;一切储存皆无常,必定会耗尽;一切集聚皆无常,必定会分散;一切建造皆无常,必定会崩坏;一切升起皆无常,必定会落下。因此,敌与友、幸与不幸、善与恶、心中的念头,这一切永远都在变化。既然轮回的一切都是无常,那么除了解脱外又有什么事情值得追求呢?

【16】、 痴痴恋恋的角落里,落叶成泥,清香尤存,那些灵魂的叶子即使飞得再远,上面依然有你的名子,习惯用沉默执守一份潜藏在心里的对白,习惯用感观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习惯守候在心有灵犀的墨点,浅浅的问候,淡淡的思,不必问,也不须懂;是否此刻你也陷入沉默,缘在无话可说,化云水禅心,入人间烟火,一切有为,缘法自然。

【17】、 【天天禅语】烦恼犹如盗贼,迟早偷走心中的善财。贪欲会偷走知足之财,让你饱受贪婪之苦;嗔恚会偷走爱心之财,让你饱受怨恨之苦;愚痴会偷走才智之财,让你饱受无明之苦;妒忌会偷走随喜之财,让你饱受嫉妒之苦;我慢会偷走恭敬之财,让你饱受消福之苦。学佛,就是认识烦恼;修行,就是解决烦恼;成就,就是战胜烦恼。

【18】、 人生在世,不会舍就不善于得;无所不为,反而可能无所作 为。生活有追求,也应有放弃。对普通人来说,因为利益所在,下决心放 弃也是一种困难;事业刚开个头就要放弃,实在于心不甘!许多人为这种 不愿割舍的情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做人应当见机行事,当舍则舍,如果 固执冒进,必然会有凶险,留下遗憾。

【19】、 禅,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消弥了自我与外物的区分,因而在当下间便可妙用无穷:如明灯,驱散内心的蒙昧;像甘霖,滋润干涸的心田;似妙音,抚慰躁动的思绪;是醍醐,开启无穷的智慧。它平常、平淡、平和,而又自然、泰然、超然。它不离方寸之间,却又可横超三界;可以摧伏魔军,却又如坐看蓝天白云一般自在和逍遥。

【20】、 每个人都愿意享受快乐,不希望遭受痛苦:然而,人人选择快乐的标准与目标却大不一样。凡夫为了追求暂时的快乐而失去长久的快乐,而行者为了长久的快乐而选择暂时的苦行.,真正的修行人绝不会沉迷名利,更不会羡慕金钱与权威。因此,修行者的选择是积极的,心态是乐观的,精神是充实的,人生是灿烂,且光明的。050。

【21】、 佛陀为众生指明了两种果位:一是暂时的安乐,即是增上生;一是究竟的解脱,即是决定善。做人道德和因果取舍,是获得增上生的因;通达无我和证悟空性,是达到决定善的法。先有增上生,后有决定善。在增上生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决定善。龙树菩萨在中观宝鬟论中说:先增上生法,后生决定善;由得增上生,次生决定善。

【22】、 生活中不少人勇于放弃,为今后的发展保留本钱。牛仔裤的发明者没 有像其他淘金者一样吊死在淘金一棵树上,发明牛仔裤则成就了他的 事业。鲁迅、郭沫若原本都是学医的,改弦易辙,取得了杰出的文学成 就。发动秋收起义的毛泽东放弃执行攻打长沙的计划,向山区撤退, 却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3】、 【天天禅语】为什么日食与月食出现时行善功德大呢?按藏传佛教的说法,人身上有业气与智慧气两种。一般情况下,人每天呼吸两万多次,其中多数都是业气,智慧气几乎没有。日食与月食出现时,大部分呼吸是智慧气,由于智慧气的正面力量的牵引,修法、行善的功德及加持力不可思议。因此藏传佛教很重视日食与月食等殊胜日。

【24】、 爱情不是占有,也不是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回报的等价交换,有时候我们会品尝到失去爱人的苦涩,这时我们需要明白放手也是一种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为自己的执著所困惑,不为自己的妄念所纠缠,真正拿得起、放得下。只有这样,当我们遇到一生不能相守的爱情时,才能感激爱情的美好,而不会因为不能相守而悲伤痛苦。

【25】、 【天天禅语】当我不小心被热水烫疼的时候,就会感到自己业障重,还会忆念起地狱的热苦。由于业障太重,就会受到热水的影响。业障清净会表现为不受地水火风的影响。祖师密勒日巴尊者,地不能埋,水不能淹,火不能烧,风不能摧,能超越与战胜一切。既然我们已经业障够重,还可以再伤害动物吗?难道真的不怕罪业加重吗7。

【26】、 学佛不是肓日皈依,而是小心谨慎地找找良师。学佛不是肓修瞎练,而是依教奉行地踏实修行。学佛不是沉迷理论,而是身体力行地取得成就。学佛不是好高鹜远,而是系统次第地闻思禅修。,学佛不是断灭念头,而是保持觉醒地回归本初。学佛不是向外着相,而是观照自心地显露本性。学佛不是追求神通,而足智悲双运地证悟佛果。

【27】、 至简至淡是一种大辩若讷的成熟,是一种超脱无我的禅心,它不是简单的无为无欲,更不是甘于平庸,不思进取,它是对物欲事理的一种适度取舍。面对红尘喧嚣,面对繁华诱惑,用一份平静与从容来面对生活,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在人生旅途上,少一份圆滑世故,便多一份清纯典雅;少一份对功名利禄的执著,便多一份坦然自在。

【28】、 【天天禅语】学佛的意义,是依靠佛法的智慧,了解众生的苦.(来源 )难;依靠佛法的爱心,帮助与服务众生。有了智慧,我们才能对众生的苦难有切身体会;有了爱心,我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帮助与服务众生。所以我们应该在通达佛法道理的同时,对众生生起强烈的慈悲;在提高修行境界的同时,对万事万物生起缘生缘灭、无我空性的见地。

【29】、 发财致富的目的在于散财。金钱,要能接受,也要能喜舍。对于普通的人来讲,纵使没有大笔的财富,也不应为了金钱而变得锱铢必较。钱财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而不是让自己变得提心吊胆,或者终日汲汲而求。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被自己用出去的钱财才是自己的,那些被我们牢牢攥在掌心的财富不可能永远为我们所拥有。

【30】、 佛陀为众生指明了两种果位:一是暂时的安乐,即是增上生;一是究竟的解脱,即是决定善。做人道德和因果取舍,是获得增上生的因;通达无我和证悟空性,是达到决定善的法。先有增上生,后有决定善。在增上生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决定善。龙树菩萨在中观宝鬓论中说:先增上生法,后生决定善;由得增上生,次生决定善。

【31】、 行走的脚步,伴着相依的过往。如影随形,从容坦然。淡淡的暖,一点一滴,就这样融进我们彼此生命的诗行。流年如水,岁月如歌,你我的执手亦如歌。就这样,心相随,情相依。流光过处,梵音袅袅,禅意点点。亦不惊,不扰。若可,就允我用一笺水墨的文字,记住这些美丽。待,经年以后回眸,依旧温暖,如那一米宜人的阳光。

【32】、 成佛不是参禅打坐,云游四海,不是面壁思过,艰苦修行。佛家常常告诫修行之人无须心外求法,也不用苦思明证。佛法并不高远,也并不深奥。它就在每一个人的身畔,就蕴藏在每个人发慈悲之心的那一刹那。真正的彻悟或许源于一个细微的契机,或者仅仅来自一件无私的善行。佛法的真意也许人人都能明白,却并非人人都能做到。

【33】、 当我散步时,看着地上的落叶,就想:同样是树叶,有些掉落在花园里,有些掉落在草原上,有些掉落在泥塘中,甚至有些掉落于悬崖之下。同样,地球上的生命就像树叶,由于各自的业力不同,所去的地方也不一样,有的往生净土,有的升入天堂,有的投生为人,还有的却堕入恶趣之中。当我看到每一片树叶时,感到既欢喜又悲伤。

【34】、 【天天禅语】珍惜人生要时时处处反映在生活中。早上,必须早起做早课、打扫卫生,或者多做利益他人的善事。白天,做事保持正念,遇到路上堵车、电脑死机、停电等让人心烦的事的时候,应仍然保持放松、平心静气地持咒、训练禅定。晚上,不要沉迷于电视剧、打麻将、网游而过夜,应将一天的功德与一切善事回向给众生。

【35】、 佛说:信佛应避贪、嗔、痴,目的就是不要被欲望和尘世中的事情 迷失自己。心净而目清,目清而事明。欲从心生,祸从欲起。所以福祸 皆由心而生,轮回是因果的体现。佛引人向善,因为这样确实可以改变人 的心性,心性平和了自然可以避祸得福。所以福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幸福 与否,就取决于自己如何去面对自己。

【36】、 有些学佛人重视打坐,却忽略行善积德、播撒福报。这就像在缺乏燃料的情况下追求取火,非常愚蠢。若修行的资粮福报不够,无论如何打坐,也产生不了任何定力,成就不了任何境界。我们应该从做人做起,由真诚待人、关爱生命一开始,在实际生活中渐渐让福报增长,使功德圆满,定力才会自然提高,智慧才能自然圆满。008。

【37】、 【天天禅语】只有幸福的日子是不够的,因为此生既不是一开始,也不是结束,在无数流转的生命里,不过是个片段罢了。死亡是另一段新生命的开端,并非是一了百了。既然死亡是新生命的开端,我们为何不去做对死亡与来世有益的事呢?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死亡一无所知。你可以追逐此生利益,但不能没有对死亡的准备。I。

【38】、 【天天禅语】依据藏传佛教所云:于藏历每年正月中所造之任何善业与恶业,皆自辗转增盛为十万倍之业缘。故应于此月:励力断一切恶缘,行一切善业。在佛教史上,释迦牟尼佛曾于多天内每天示现一种神变,令到专门前来比试挑战的外道六师最终俯首认输而皈依正法。在这两周中,便是纪念本师释迦牟尼佛以神通降伏外道的日子。

【39】、 【天天禅语】只要具足三种因素,人们心中的烦恼就会不由自主地生起。哪三种呢?一、惑根未断;二、对境亲近;三、非理作意。凡夫人,从无始轮回以来心中的贪嗔痴烦恼毫无损害、完整无缺,这就是惑根未断;贪嗔痴的对境于面前出现,这就是对境亲近;于贪嗔痴的对境或起烦恼方面总是生起各种妄想,这就是非理作意。094。

【40】、 生活中,如果我们都能做到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么 这个世界就会少一些野蛮的争斗,多一份文明礼让;少一些残酷的压榨, 多一份善意的帮助;少一些阴险的欺诈,多一份真挚的人情;少一些计较 与猜疑,多一份理解和信任。如果凡事我们都将心比心,即使不能完全做 到尽如人意,但至少可以做到无愧于心。

【41】、 【天天禅语】非常幸运,我们一开始学佛并修行了,这不意味着从此我们比任何人更特殊。越是学习体会佛法,就越应该接受、包容一切,尊重、恒顺一切,而不能因为我们是学佛人、修行人,就要让他人尊重恒顺我们。我们学佛修行的唯一目的,并非是为了比别人伟大,而是为了更无私地奉献与更好地服务于众生,并充满爱心与与谐。

【42】、 【天天禅语】很多人盲目追逐钱财,却很少有人去体会钱财是一把双刃剑。懂得善用钱财,钱财就是修行的助缘,钱财越多,就越会帮助到更多的众生,种下广大的福田;若出于自私而滥用钱财,钱财就是造恶的工具,钱财越多,就越会伤害更多众生,种下让自己堕落地狱的种子。人如果缺乏善良,最好还是不要成为一个富裕之人。

【43】、 【天天禅语】拥有势力与地位,拥有健康与亲属,生活富裕,身强力壮,年轻貌美,才华渊博,科技发达,医学高明。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可以不面临死亡的理由。人生本来就这么短暂,生命又极其脆弱,再加上全球各地灾难重重,我们随时随地都有死亡的可能,那为什么还沉迷在此生此世的名利之l|l,并做一些千百年后的计划呢?

【44】、 【天天禅语】如今很多人不遵守因果规则,追逐名利、无恶不作。这时我们应修持忍辱,感激他人对我们的伤害。《金刚经》中的忍辱仙人,遭受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大苦难,他不但丝毫没有嗔恨心,反而对国王生大慈悲心说:我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你,因为你是我最大的恩人,没有你,就不能成就我的忍辱波罗蜜。这是忍辱的力量。

【45】、 【天天禅语】神变月简介:藏历正月初一,波斯匿王供养佛。佛进食毕,波斯匿王奉上杨枝(作牙签用)。佛用后,掷之于地,一株大树从地拔起,高五百由旬,枝叶云布,结出车轮般的花朵及瓶状果实,根茎叶为七宝所成,果实美味遍及十方,枝叶发出与雅之音,大众心生喜悦。佛陀应机说法,众生心智开解,得果生天者,为数众多。

【46】、 【天天禅语】佛陀说:施饭给一百个恶人,不如施饭给一个善人;施饭给一千个善人,不如施饭给一个持五戒的人。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及不饮酒。一个人持五戒的功德比一千个善人做好事的力量还大。我向有缘人合十,请不要为过年的美食而杀生。爱护生命,才能保障健康愉快;尊重生命,才能保障幸福平安。

【47】、 佛说: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 缘。星云大师说: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自利利他的良方。每个相 逢相知,每个回眸顾盼,每个因缘了断,每个得失聚散,每个生老病死都 是定数。老天既让你来到世间就要你享受快乐、承担悲苦,所以来到世间 是你的偶然,离开这个世界是你的必然。

【48】、 【天天禅语】佛、法、僧三宝的根本,是上师。上师是诸佛之白性;上师是正法之根源;上师是僧伽之主体。正如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所说:上师鉴知我。具恩根本上师鉴知我。三世诸佛之自性,教证正法之根源;圣众僧伽之主体。根本上师您鉴知。慈悲加持之巨藏,二种成就之生处,事业所愿悉赐予。根本上师您鉴知。099。

【49】、 【天天禅语】即使我们有许多亲朋好友,面临死亡的那一刻也无法有人陪伴着我们;即使我们拥有多少的荣华富贵,面临死亡的那一刻,也要孤独地空手而去;即使我们曾经身强力壮,面临死亡的那一刻,却成为尸体而被抛弃。所以,所有生命旅程中,死亡是最陌生,最孤独,最迷乱的旅程。我们应对死亡深刻体认,也应为它充分准备。

【50】、 【天天禅语】春节里,人们团聚着、快乐着,也享受着各种美食。然而,几乎没有人想过,那摆放在餐桌上的令我们口腹之欲得到满足的美味佳肴的背后,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也很少有人知道它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与后果。大家应当忏悔,否则便是白作自受。正如目犍连尊者所说: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51】、 心安就是富有。富有的人生不是有房有车,吃香喝辣,而是一份心灵的安宁与充足。生活精彩与否,幸福与否,从来都与金钱的多少无关。一个人若心灵安宁,那么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能拥有一份来自内心的富足。生活的真味存在于每一个平凡的经历之中,我们时时刻刻拥有着它们,却无视它们的存在,因此才四处盲目寻找人生的意义。

【52】、 【天天禅语】由于修行者有三种根器,所以要依靠戒、定、慧三种学处,用逃避、对治、转换三种不同的方式去应对贪嗔痴烦恼。下等根器者用以持戒来逃避的方式去应对烦恼的对境;中等根器者用以修定来对治的方式去应对非理作意;上等根器者用以修慧来转换的方式去应对烦恼的根本。初以戒为基,中以定为道,后以慧为果。093。

【53】、 【天天禅语】过年时,人们为了享用团圆餐而残杀各种生命,食用活海鲜,这真是令人悲痛。恳请大家,不要将过年的快乐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之上。你所得到的只是一顿饭的温饱,可它们失去的是宝贵的生命。最起码不要点杀,更不要过于浪费肉食,没有必要伤害无辜的生命。请求大家,感谢你们,我真心为大家祝福。幸福快乐。068。

【54】、 生活中的纸醉金迷只是一具华丽的空壳,在珠光宝气的背后通常是人性的沉沦。沉迷于荣华富贵的人多是肤浅的人,在繁华落尽时他们会备受煎熬。倘若一味执著于对物质的追求,执著于世俗的欲求,最终必然要承受空虚的煎熬。因为人们站在生命的终点回过头来才发现,自己所执著的事物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浮生一梦,终是一无所得。

【55】、 【天天禅语】从前有一位太子对臣民关爱、平等,国王不接受他的博爱,把他赶了出去。太子流浪到别国,由于劳累,在树下睡着了。此时那里的国王辞世,正值大臣们找觅继位者时,看见在树荫下睡觉的太子。太阳已走远,树荫却仍然遮住太子,大臣们觉得他不是普通人,决定请太子作国王。这就是《法句经》中如影随着行的故事。

【56】、 【佛说12味治心良药】阿难问佛,心病如何得治?世尊答,有12种药可令此病得痊:小编推荐您阅读,希望您喜欢。

}

  1、心静了,世界在你眼中无非就是一滴水,清明而透彻。

  2、心中有风雨波涛,你就失去了一滴水的智慧。

  3、有人捧的场子,再小也是热场子;没有人捧的场子,越大越冷清。

  4、有些事急不来,有些人处不熟,这世上的一切人事都离不开因 缘。

  5、因缘不到,急也是白急;因缘具足,躲都躲不掉。

  6、不如先做好无需等待的手头事,先处好已经处熟的身边人。

  7、因为想得到,所以怕失去;因为顾忌多,所以缩手脚。

  8、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留遗憾,更不要因为自己给别人的人生留遗憾,不管有没有下一世,这辈子肯定是个唯一。

  9、所有的遗憾都能弥补,唯有人生的遗憾,只要留了,便成永远。

  10、我之所想,不一定是造化所愿,人生的遗憾总是那样在所难免。

  11、我们敌不过造化,但可以尽可能地不输给自己,遗憾越少,等于赢得越多。

  12、做自己能够做的事,帮自己能够顺手帮的人,这是生命的正念,人生的正途。

  13、我们无需刻意修行,心怀正念,走在正途就是最好的修行。

  14、我们若能对自己的言行和心念负责,就不会在乎任何谤誉。

  15、我认得你就够了,你不必认识我,这一世的遇见,关联着累世的缘。

  16、今生遇见你,哪怕只是擦肩而过,也是一种幸福。

  17、换一个角度看世界看自己,将属于我的那个缘演绎到极致。

  18、少琢磨人,多琢磨事;要真慈悲,勿假善良。

  1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合则不相 与谋。

  20、悦人者悦己,损人者伤德,智慧布施者得大智慧。

  21.一个真正的朋友会握着你的手,触动你的心。

  22.错过一个人最可怕的方式就是:坐在他/她的身边,你却永远都不会拥有它/他。

  23.永远都不要停止微笑,即使在是你难过的时候,说不定有人会因为你的微笑而爱上你。

  24.你可能只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人,但对于某些人来说,你就是全世界。

  25.不要把时间花在一个不在乎与你一分享的人身上。

  26.也许上帝让你在遇见那个适合的人之前遇见很多错误的人,所以,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你应该心存感激。

  27.不要因为它的结束而哭,应当为他的发生而笑。

  28.生活中总会有伤害你的人,所以你仍然需要继续相信别人,只是小心些而已。

  29.做一个更好的人,确信在遇见一个新的人之前知道自己是谁,也希望那个人知道你是谁。

  30.学的到东西的事情是锻炼,学不到的是磨练

  31.每个星期一定要抽时间出来锻炼身体的。好处多多。

  32.在晚上,听听收音机也是种快乐和幸福。

  33.如果周围有人嫉妒你,那么你可以把他从你的竞争者之列排除了,嫉妒人之人,难以成大事。

  34.成功的方法多种多样,别不接受你看不惯的方法。

  35.相信时间的力量,可以冲淡很多东西

  36.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37.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种无形的布施。

  38.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要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39.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40.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41、不要轻易在心中打结,结打得越多,生命就变得越短。

  42、结打得越久,就越解不开。

  43、快乐和大海一样辽阔舒展,幸福和天空一样广 袤无垠。

  44、太阳和月亮从不打结,永远沿着自己的轨迹运行。

  45、快乐和幸福,化成光线,照亮世界,诗意你我。

  46、处在高位的人,不妨读一读老子。

  47、处在低位的人,不妨读一读 孔子。

  48、不管你处在高位还是低位,都应该读一读释子。

  49、人一生最要懂的是放下和拎起的哲学,不纠结地放下,不犹豫地拎起。

  50、人要常存无依无靠之心,如此方能独立,才有担当。

  51、少小吃苦不为苦,老来受苦苦如楝。

  52、年轻时遭遇坎坷不必抱怨,晚年后陷于沟壑才真悲凉。

  53、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够真正陪你一生。

  54、除了你自己,没有什么是你永远的依靠。

  55、世事变幻,沧海桑田,唯修成独立的自己,才能宠辱不惊,笑傲一生。

  56、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最放得开,因为他无需担心失去。

  57、人在什么都有的时候,反而缩手缩脚,因为他要时刻守护既得。

  58、有和无永远是相对的,你有了物质,可能精神虚无。

  59、因为一无所有,你的生命可能因此获得自由。

  60、因为什么都有,你人生的脚步可能因此被禁锢。

  61、出发就是回归,人生只有这一个单程。

  62、是以出发的心回归,还是以回归的心出发?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答案。

  63、有人一路惶恐,有人一路喜悦,有人喜忧参半。

  64、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 有些人半醉半醒。

  65、是种子,你就努力发芽,不主动地破土而出,这个世界就永远不会发现你。

  66、是花朵,你就努力开放,不主动地散发花香,就注定 不会受到这个世界的赞美。

  67、不要期待阳光恰好照到你,你要主动地 走到阳光下。

  68、不要指望别人正视你,你要主动地引起别人正视。

  69、活在芸芸众生之中,除非主动,否则就注定被淹没。

  70、活在尘世,你哪能一尘不染?不怕染,就怕不洗,就怕洗不 掉。

  71、洗得掉的尘,能不染当然最好,实在躲不掉,染了也没关系, 洗掉就是。

  72、洗不掉的尘,你一定不能染,染了便万劫不复。

  73、人生不是策划出来的,但人生需要规划。

  74、你可以把握人生的走向,却无法预知人生的细节。

  75、规划是对目标的描绘,策划是对细部 的设计。

  76、一杯清茶一段人生,沉浮之间,清气生焉;动静之间,禅意无限。

  77、我们以为自己很聪明,其实从生到死都被造化愚弄。

  78、智者,总能跳开自己看自己,并永葆一种旁观者的心态。

  79、活着并不难,难的是有尊严地活着。

  80、难得的两个人相契,难受的两颗心相背。

  81.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82.莲花因其功用之大而香飘四海,一生若能服务于大众,那这一生定是幸福的。把自己的安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那是一种罪过。

  83.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84.一佛名为“大无畏”,其渡人也,曰“施无畏”。无畏有五,曰:无死畏,无恶名畏,无不活畏,无恶道畏,乃至无大众威德畏。

  85.修行不仅要有诚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时刻如是,平时不要讲那么多话,舌尖顶上颚,有口水时咽下,那是甘露水。

  86.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87.邻里团结,家庭美满,职业安定,环境优美,这是众生应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舍,能诚心地服务,无怨无悔,这是最大的幸福。

  88.问:心是什么?答:心是无形无相的我,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可以周遍宇宙。

  89.《颂投子答月圆未圆》:圆缺曾伸问老翁,石龟衔子引清风。咋朝木马潭中过,踏出金乌半夜红。--投子义青。

  90.禅有四行: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打破执着,是“无所求行”,让自己从苦海解脱出来,用法净之理作指导,是“称法行”。

  91.僧人: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禅意?禅师: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92.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93.当知生死及与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可以化解一切仇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