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函数代码?

摘要:数据帧发送时,CC2420自动在数据包的开始处加上前导码和帧起始分隔符在数据包末尾加上CRC检验。CC2420处于接收状态下,它开始接收新的一帧数据当它检测到SFD和前导码时。从这张图可以看到,CC2420并没有完全实现 8051工作组提供了最新版本的TinyOS8051wg-0.1pre4.tgz 软件包。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资源包仅仅是实现了TinyOS能够运行于CC2430这样的以8051为内核的SOC上,只是告诉世人TinyOS能够 支持当前最流行的无线单片机。。。比如,USART,只是在HalCC2530SimpleUartP.nc文件中实现了最简单的串口收发功能,不知道这 样的系统能够应用于哪些场合。想要真正意义上的实现TinyOS对CC2530的完全支持,那么,就应当充分体现TinyO

摘要:zigbee的低功耗包括两个方面:物理层和MAC层1)物理层首先是IEEE802.15.4的目标是为在个人操作空间,内相互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提供通信标准,POS一般是指用户附近10米左右的空间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用户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正因为它的工作范围小,所以需要的发射功率就很小。注意,发射功率是随着距离的增长呈指数级增长,而发射功率是整个无线节点耗电量最大的。而发射功率从根本上决定了这是一个低功耗的协议。2)MAC层MAC层控制着节点接入无线信道的方法,发起网络,关联等一些核心操作都是MAC层完成的,而且正是因为有个IEEE802.15.4的MAC层,才更决定了它是一个功耗协议。

摘要:一 命名的约定 (1)所有的nesC文件的扩展名者是“.nc”。并且nesC编译器要求文件名与文件内定义的接口名或组件名相匹配。 (2)目录名要使用小写字母。 (3)接口名或组件名是以大写字母开关的混合形式。 (4)所有的公共组件应当带有后缀“C”,所有的私有组件必须带有后缀“P” (5)接口名不能以“C”或“P”结尾。 (6)如果接口和组件相关,除了组件名后缀(“C”和“P”)之外,建议两者采用相同的命名。 (7)命令、事件、任务和函数都使用小写字母开头的混合形式。 (8)常量名全部是大写字母,并且用下划线连接两个字词。推荐使用enum枚举不用#define。 (9)模块内...

}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汇总

1、狭义的无线传感网络包含(传感点)(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

2、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

3、IEEE802.15.4规范定义了27个物理信道,信道编号从0到26,其中0号信道,1号信道,26号信道的中心频率分别是(868MHz)(900MHz)(2170MHz)。

4、IEEE802.15.4的数据传送有三种方式,一是(终端数据传输器译到协调器);二是(协调器传送器件到终端器件),三是(在两个对等器件间传输)。

5、IEEE802.15.4标准中共定义了四种类型的帧:(信标帧)(数据帧)(确认帧)(MAC命令帧)。

6、定时器1是一个(16)位定时器,可在时钟( 上升沿 )或( 下降沿 )递增或者递减计数。

7、定时器1有(自由运行模式)(取模模式)(递增计数/递减计数模式)(通道模式)四种工作模式。

8、定时器通道控制模式包含(输入捕获模式)和(输出比较模式)两种模式。

10、设置定时器1的控制寄存器T1CTL值为0X0E,则时钟进行了(128)分频,定时器工作于(取模)模式(参看教材246页表6-44)。

11、将定时器通道1设置为下降沿捕获,允许通道1中断,则捕获/比较寄存器T1CCTL1的值为(0x46);将定时器通道0设置为输出比较模式,输出置0,通道0的比较模式为:“输出置0”,则捕获/比较寄存器T1CCTL0的值为(0x48)(参看教材246页表6-46)。

12、CC2530有( 21)个IO口,其中(p0)(p1)2个8位端口,P2一个(5)位端

13、将P0口设置为输出,则P0DIR=(0xFF)。(参看教材174页表6-4)

14、将P1口设置为输出,则P1SEL=(0X00)。(参看教材175页表6-5)

15、如果已经允许P0中断,只允许P0口的低4位中断,P0IEN=(0X0F)。(参看教材184页表6-14)。

17、TinyOS操作系统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avid Culler领导的研究小组为无线传感网(Wireless Sensor Net,简称WSN)量身定制的开源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而nesC语言由C语言扩展而来,用来描述TinyOS的(执行模型和结构);nesC语言是TinyOS的(编程语言),也是TinyOS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

20、接口提供命令(command)和事件(event)两种类型函数,但这两种类型接口函数的实现和调用方式完全不一样,向下调用命令,向上触发事件。命令函数(command)必须由接口的提供者(provider)实现,接口使用者调用(call);事件函数必须由接口提供者触发通知(signal),接口使用者实现事件函数,也就是说,上层组件(接口使用者)调用底层组件(接口提供者)的命令函数,启动底层组件实现命令功能;底层组件实现某种功能后,通过事件触发事件,通知报告上层组件对相应的事件进行处理。

21、模块和配置组件各有两部分代码块,第一块部分为声明部分,主要定义提供或使用接口,第二个块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线传感器的定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