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生活在不需要太多财富,就能获得想拥有的时代里,集体意识会提升还是下降?

六祖惠能在《坛经》里说:下下人有上上智。

贾谊在《过秦论》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毛很久之前就批评过不重视人民大众力量,过度崇拜个人的现象,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

最早是对影视界的批评,好像套在吴晓波身上也适用。

老胡对此事是这么评价的,我感觉还是很到点子的:

我是网文作者,在我上一部小说里,就写过一个坚信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俄国人,该俄国人认为精英主宰人类,于是在非洲用轰炸机投下炸弹,屠杀贫民来抢夺金矿。隔两章,我安排正义感爆棚的主角把他干掉了。

这部分情节写完之后,我看了看读者评论,非常有意思。

读者分为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派认为,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这就是对的。强者必然碾压弱者,精英主导世界,这是天经地义。另一派则坚决反对,也是引经据典,观点犀利。

双方唇枪舌剑,吵了几百条。

我苟在屏幕后面默默吃瓜。

所以,当我写完这部分情节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对于年轻群体来说,持有吴晓波这种精英主义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人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努力或者能力,还有很多别的因素,机会、时间、运气、他人帮助等等等等。

成功者取得了成绩,就觉得纯粹是我个人牛逼造就的成功,别人不成功是他不够牛逼,这就属于看不清现实,认不清自己,过于幼稚,冲昏了头。

我记得罗翔老师似乎讲过类似的话题,大意是人成功了以后要保持清醒,感谢命运,感谢他人,回报社会。人要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

谦逊不是一种表演,也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成熟。

虽然吴晓波表述出了问题,但他的书还是确实不错的。

《浩荡两千年》、《跌荡一百年》、《激荡三十年》、《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一整套中国企业史,写的好看,写的有深度。可以看一看。

有人说:啊,这人和我观点不同,立场不同,屁股不同,我不看。

下蛋的母鸡长得再丑,蛋炒饭还是香的。

毛当年写信借美国历史的书,明确提出既要资产阶级作家写的,也要共产主义者写的。

——————更新——————

有些想关注我的,也有些问我为啥匿名的。

键盘政治的帖子,我视为一种羞耻。

年轻人应该远离政治,多学点真实的知识。

过度讨论政治对年轻人有害。

知乎键政的风气太浓了,而且往往是往坏的方向走。

少数几个人弄懂了一套话术,来回的炒,煽动情绪,反复重复,给自己牟利,吸一大堆赞,一大堆粉,我是看不惯的。

老一批公知好像被批倒了,可批倒他们的人似乎成了新公知。享受着带动网友愚弄网友的快感,失去了学术精神,失去了诚心。

也可能是真的水平有限。

所以我不会解匿名,不愿与这类人为伍。

就拿吴晓波这事儿来说。

大可不必轰的这么猛,大可不必上升到怎样的高度。这是个巨大的世界,有数不清的人,数不清的价值观,如果不能包容,就要走向一种极端。

又不是十恶不赦,只是意见相左,或者一时的愚蠢糊涂,一棍子打死,过于血腥粗暴。

}

穷人朋友圈子都特别小,所以穷人都没有社交,这个观点是否合理?... 穷人朋友圈子都特别小,所以穷人都没有社交,这个观点是否合理?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这个观点非常的现实,也很正确,而且是非常有道理的。有句话不太好听,但是还是要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穷人的社交圈子还是穷人,富人是不肯踏入这个圈子的,所以无论穷人怎么扑腾,也翻不过来身。

而且,我认为所谓的社交就是大家一起吃一顿饭,唱唱歌,看看电影,聊一些喜欢的事情,喝喝下午茶,过过小资生活,但是穷人没这个钱做这些事情,让他们去做这些,兜里平时连3块钱看的都特别重,吃饭能吃7元的就不吃8元的,你认为她们会舍得拿出来钱去聚会么。

再者说,即使有那么偶尔的一两次大家聚一聚,但是总会因为活动经费,或者吃什么喝什么的事情闹得不愉快,原因就是因为没钱,那何必呢,我开开心心的出来消费,却闹得满身不愉快,我倒不如不出来,这都是钱害的。

然后,穷人们的眼光通常非常的狭小,目光短浅,她们能聊到一起的事情都是一些很浅显粗鄙的事情,大家聊过了笑一笑也就没了,也找不到什么共同有长久的话题去方便聚会社交什么的时候使用,去几次,大家觉得没意思就不去了。

我没有批判穷人的意思,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如果不想当分母的话,就努点力把,让自己提升社交圈子的质量,做人上人。

显然这个说法有点偏激,不是当今社会,自从有了人类文化,有了阶层思想,这样的观点就是一直存在的,我们可以从历史中,了解到这些,无论那个朝代,都存在人相对意义上的穷人和富人。

在古代,那才是真的叫做穷,从生活方面,穷人饭不吃起,古代地主,富人才能想吃什么吃什么,穷人是真的很难生存下去。

再说社交方面,古代封建社会时期,流行世袭制,阶层等级固化很严重,如果想通过科举制改变社会地位,提高社交阶层,更是很难,穷人温饱都难解决,哪来的经济实力去考学。

 所以,现在社会,已经没有所谓的穷人,人人吃饱穿暖,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不会像古代的穷人根本没有社交。

只是,我们应该看从那种角度思考穷人的圈子,当年的王维,李白,不也是屌丝,穷人,照样跟京城的达官贵人交朋友,称兄道弟。人的社交圈子,一方面看经济能力,但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在社交这一块很重要。

 最近网上特别火的一个人,他的是流浪汉,脏兮兮的,但是为什么他能火,那么多社会何阶层人士都想跟他交朋友,可能有人会说背后有推手,但是试想,他如果肚子没有那么多知识,就算有推手,会推起来吗?

所以,这个观点太偏激,穷人有穷人的活法,有穷人圈子,有自己的社交圈,照样天南海北都是自己的兄弟,自己的伙伴,人穷志不穷。

不能苟同。不知汝此P从何放起。

和你想象的不同,很多穷人的社交圈子往往更大,比所谓的富人更大,而且这些所谓穷人的圈子中真诚交往、相互扶持更为普遍,远远比富人社交圈中充斥着相互利用、尔虞我诈要单纯温暖的多。

提问者应该是都市肥皂剧看多了,对底层社会接触不够。

很多时候,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更懂得人脉的珍贵、穷兄弟间相互支持的价值,所以,如果你真的深入社会,去接触那些你眼中的穷人,你会发现,他们的社交圈子并不小。

这里强调一句:不要把社交神秘化、神圣化、高贵化。所谓社交,社会交往而已。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不可避免的要和其他人打交道,无论是何种交道,都是社交。不要一提到社交,就是呼朋唤友一起星巴克喝咖啡、棋牌室打麻将、去五星级酒店吃大餐、互赠贵重礼物、结伴国外出游、共同出席大场合、……。

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社交圈,都有各自的精彩。

最后啰嗦几句:不要看不起穷人。所谓的富人,往上数几代没准儿爷爷辈还在讨饭生活呢,如果不是其他穷人施舍了一碗饭早饿死了,哪有如今这一代人在这里装逼说什么“穷人无社交”?现在的很多人财富是咋来的,自己心里没有一点逼数吗?没有人愿意贫穷,绝大多数穷人也都在不懈奋斗,尽管前路艰辛但都在努力改变命运,值得尊重。从整个社会生态角度讲,没有占据社会大多数的穷人的付出,哪有所谓顶层人士的潇洒?

所以说,做人还是要厚道些,懂得感恩和回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现在掌握了大量的财富或身居高位,就请敬畏天下苍生,为穷人们力所能及做点什么。

”穷人无社交”这一观点说得是一般情况,但并不是所有情况,这里的穷人含义是经济上比较贫穷的人,经济上贫穷的人多数可能交往的朋友比较少,俗话就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一般确实是这样的,但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上有些经济上贫穷的,但品行很好,知识丰富,很有修养的人,还是有许多人愿意和他交朋友的,我们看看至圣先师孔子那时后他也贫穷,但是就有很多人向他请教,再看看佛陀当他放下王子不当,而以托钵乞食的方法生活,经济生活可以说是很贫穷的,但是当时印度有那么多人跟随学习他,还有很多国王向他请教,他们两个都成了千古留名的圣人,后来很多人学习了他们的理论,而受益,因此说“穷人无社交”这一观点说得不全面。还可以说经济上贫穷的人,不算是真正的穷人,只要他们学习了佛法,懂得了人生和宇宙的真理,知足常乐,只要他们有决心,有知识和技术,努力去改变,也会变成富裕的人,而知识少,精神修养贫穷的才是真正的穷人,即或他们在经济上一时很富裕,如果骄傲懒惰挥霍浪费钱财,不会智慧地花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会变成真正的穷人。正所谓三十年活东,三十年活西。事情都是多样性的,都是变化无常的,不能一概而论的,我们要保持中庸之道。

下面是网友的几点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这跟我们学校里的书本知识,不一样。书本告诉你,要礼尚往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扇我一巴掌 ,我也回扇你一巴掌。大家看到没有?学生思维认为这个社会理当对等,无论好事还是坏事,成绩好自然工作就好,985毕业就胜过你非211,他们也坚信工作努力肯定会加紧晋级......

本文不是讲大道理的,我们重在实际才好。

小时候我家不远处有个邻居单身老头,60岁的样子,他跟别的老头不一样,没老婆和孩子,我们小孩那时不懂,偶尔到他家去玩,他那还有吃的,他也不上班,田也不种。后来才知道,他年轻时也有过老婆,后来跑了。他这人脾气也不好,跟自己的哥哥、弟弟都吵,现在不来往了。大概在我去城里读高中期间,听说他死在家中,臭了,才有人发现了。

后来我懂了,他这叫孤寡老人。但是,在他还不老的时候,他就没啥所谓的社交了。表面看上去他是一个人,穷,没钱,最后茕茕孑立,实际上,“没有社交”才是加速他离开人世的主要原因。这是“老头”,实际上“老太”更惨,不多说了。

社交还是很重要的,在我的工作中,常接触供应商,我看他们的总监和副总,就比大多数主管、经理“吃得开”,至少思路更清晰,内部关系更广。供应商的老板,就更不一样了,比高管更加“情商高”,也更客气,外部关系更多。

其实,这吃得开,就是社交更多,更如鱼得水。应用到我们自己所在的公司,大领导对人更客气,和蔼可亲;小主管没啥权力的,越是对你“凶”、“严格”、颐指气使。我当初还做工程师时,就是如此,小领导平时对我们很凶,国外大领导过来请大家吃饭,几桌子人都很开心,就那俩中国小领导紧张得要死,他和她都如坐针毡。可见,公司内部,大领导跟小领导,还是不一样的,正常来说格局也不一样。仔细看下,你会发现:大领导内外部关系都更广,“社交”更多、更好。

我们看自己的亲友圈子,总是富裕一点的亲戚更吃得开,他们在家族亲戚中也更加活跃。你注意下,那种长期不跟你联络,突然来找你的,要么是来借你钱的,要么就是相对比较“穷”的。这里的穷,不仅仅指金钱少,而是社交穷。

大家看下这张“孤单等级表”,并不仅仅说孤单,实际上也是个社交匮乏表。现在的人,如果你在异地他乡,孤单等级越来越高,你的朋友圈子也会越走越窄。刚毕业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觉得无所谓,赚钱就行;你如此过了五年再看,即使工资比原来高了,你也会越来越穷。装在套子里的人,要么就是变穷,要么就成为变色龙,小学课本里都学过。

有一种戏谑的说法,有人自称“我穷得只剩下钱”。其实,这是个悖论,你必然是各种打拼之后,社交广了,才会富裕,自然有钱;如果你很穷,又不参与社交,哪来的亲朋好友圈子呢,必然没钱。所以,跟你说这句话的人,不是暴发户就是有了不义之财,不会长久。

再回到开头提过的国家治理,从这种大战略来看,美国在成为超级大国之前,至少他也是富裕的,并且交际极广,要教训谁也是拉上英法等自己的盟国。甚至你家门口的近邻,从蒙古到东南亚小国,再到块头大的印度,远一点的澳大利亚,几十个,都在自称美国的小弟。人家还挑,只承认其中日韩这样的几个是他的盟友,这就是人家社交(外交)做得好。

很明显的对比,你有个兄弟,闭关锁国,不要社交只要武器,你自己看看,它穷到什么程度了。并不是小国就不能搞外交,典型的你看新加坡,这么小,却很活跃,什么地区组织他都参加,经济高度发达,很富。

至于发达之后是否欺凌弱小,那是你富裕之后的选择,也是一种做了老大哥之后的发酵,你当然更可以选择与人为善。

用到具体职场人的身上,你就是治理你自己这样一个人的人生,你看你是选择孤立社会还是选择拥抱社交。

有人说:“我不喜欢那些东西,尔虞我诈的,搞人!”别弄错了,是让你参与社交,不是让你勾心斗角。比如你是大城市的程序猿,还是哪个500强的高大上白领,给你月薪两三万,早出晚归,你哪来的社交呢?看起来你不穷,只怕五年后等你回家乡,看到同学带着孩子住别墅,城里还买了两套商品房,你才会发现自己居然这么穷,届时,你就是真的穷了。你也才会恍然大悟:当下的时代,富和穷,并不是看工资。

我们来欣赏下古代大贤孟子的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自然不需要人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