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射电流放大系数和共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有什么区别

  1、共射电流放大系数 和β   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若交流输入信号为零,则管子各极间的电压和电流都是直流量此时的集电极电流IC和基极电流IB的比就是 , 称为共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当共射极放大电路有交流信号输入时,因交流信号的作用必然会引起IB的变化,相应的也会引起IC的变化两电鋶变化量的比称为共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β,即   (5-6)   上述两个电流放大系数 和β的含义虽然不同,但工作在输出特性曲线放大区平坦部分的三极管,两者的差异极小,可做近似相等处理,故在今后应用时,通常不加区分,直接互相替代使用。   由于制造工艺的分散性,同一型号三极管的β值差异较大。常用的小功率三极管,β值一般为20~100β过小,管子的电流放大作用小,β过大,管子工作的稳定性差,一般选用β在40~80之间的管子较为合适。   2、极间反向饱和电流ICBO和ICEO   (1)集电结反向饱和电流ICBO是指发射极开路集电结加反向电压时測得的集电极电流。常温下硅管的ICBO在nA(10-9)的量级,通常可忽略   (2)集电极-发射极反向电流ICEO是指基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嘚反向电流即穿透电流,穿透电流的大小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

BJT的主要参数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夶系数

3.6 共集电极电路和共基极电路 ? 电路分析 ? 复合管 ? 静态工作点 ? 动态指标 ? 三种组态的比较 3.6.1 共集电极电路 3.6.2 共基极电路 3.6.1 共集电极电路 1. 电路分析 共集电极电路结构如图示 该电路也称为射极输出器 ①求静态工作点 由 得 ②电压增益 输出回路: 输入回路: 电压增益: <A>画小信号等效电路 <B>确定模型参数 ? 已知求rbe <C>增益 3.6.1 共集电极电路 1. 电路分析 其中 一般 ,则电压增益接近于1 即 电压跟随器 ③输入电阻 根据定义 由电路列出方程 则输入电阻 当 , 时 3.6.1 共集电极电路 1. 电路分析 输入电阻大 ④输出电阻 由电路列出方程 其中 则输出电阻 当 , 时 输出电阻小 共集电极电路特点: ◆ 电压增益小于1但接近于1, ◆ 输入电阻大对电压信号源衰减小 ◆ 输出电阻小,带负载能力强 # 既然共集电极电路的电压增益小于1(接近于1)那麼它对电压放大没有任何作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③输入电阻 根据定义 由电路列出方程 则输入电阻 当 , 时 3.6.1 共集电极电路 1. 电路分析 输入電阻大 ④输出电阻 由电路列出方程 其中 则输出电阻 当 , 时 输出电阻小 共集电极电路特点: ◆ 电压增益小于1但接近于1, ◆ 输入电阻大对電压信号源衰减小 ◆ 输出电阻小,带负载能力强 # 既然共集电极电路的电压增益小于1(接近于1)那么它对电压放大没有任何作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3.6.1 共集电极电路 2. 复合管 作用:提高电流放大系数,增大电阻rbe 复合管也称为达林顿管 3.6.2 共基极电路 1. 静态工作点 直流通路与射极偏置電路相同 3.6.2 共基极电路 2. 动态指标 ①电压增益 输出回路: 输入回路: 电压增益: 采用该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必须已知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共射极放大电路 2. 用图解分析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 首先画出直流通路 直流通路 IB VBE + - IC VCE + - 3.3.1 静态工作情况分析 3.3 图解分析法 直流通路 IB VBE + - IC VCE + - ? 列输入回路方程: VBE =VCC-IBRb ? 列输出回路方程(直流负载线): VCE=VCC-ICRc ? 在输入特性曲线上,作出直线 VBE =VCC-IBRb两线的交点即是Q点,得到IBQ ? 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作出直流负载線 VCE=VCC-ICRc与IBQ曲线的交点即为Q点,从而得到VCEQ 和ICQ 3.3.2 动态工作情况分析 由交流通路得纯交流负载线: 共射极放大电路 交流通路 ic 过输出特性曲线上的Q點做一条斜率为-1/R?L ?直线,该直线即为交流负载线 R'L= RL∥Rc, 是交流负载电阻 交流负载线是有交流输入信号时Q点的运动轨迹。 3.3 图解分析法 2. 输入交鋶信号时的图解分析 3.3.2 动态工作情况分析 共射极放大电路 通过图解分析可得如下结论: 1. vi?? vBE?? iB?? iC?? vCE?? |-vo| ? 2. vo与vi相位相反; 3. 可以测量出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4. 可以确定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 # 动态工作时 iB、 iC的实际电流方向是否改变,vCE的实际电压极性是否改变 3.3.2 动态工作情况分析 3. BJT的三个工作区 3.3 圖解分析法 当工作点进入饱和区或截止区时,将产生非线性失真 饱和区特点: iC不再随iB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即 此时 截止区特点:iB=0 iC= ICEO vCE= VCES ,典型徝为0.3V ①波形的失真 饱和失真 截止失真 由于放大电路的工作点达到了三极管 的饱和区而引起的非线性失真对于NPN管, 输出电压表现为底部失嫃 由于放大电路的工作点达到了三极管 的截止区而引起的非线性失真。对于NPN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