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和天赋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卓越的数学家成为不了音乐家,反之也一样

彼得利斯著靳新中 李怀君 周建渝 刘明如 译

作者提示……………………………………………………1…

第一篇 什么是天才……………………………………1…

苐一章 实现你的潜能………………………………1…

第一节 天才的五种描述…………………………1…

第二节 少年奇才与大器晚成……………………1…1第三节 现象记忆………………………………1…9第四节 数学奇才………………………………2…3第二篇 你有驾驭自己的才能…………………………2…9第二章 了解你自己………………………………2…9第一节 了解天资,发挥才能……………………2…9第二节 就业指导………………………………3…5第三节 测验与调查……………………………4…6第四节 目标的反省……………………………5…4第三章 改善自我…………………………………5…8第一节 学会强迫自己…………………………5…8第二节 集中注意力的窍门………………………6…8第三节 如何增强记忆力………………………8…0第四章 自己敎自己………………………………9…8

第一节 在信息的海洋里………………………9…8第二节 快速阅读………………………………1…05第三节 如何通晓多种语言……………………1…12第四节 西塞罗的荣誉…………………………1…21第五节 教育和技术……………………………1…27第三篇 行为指南………………………………………1…33第五章 让众人都明白……………………………1…33第一节 饮食不宜过量…………………………1…33第二节 人们需要空气就象需要呼吸一样…………………………………1…42第三节 把身体百炼成钢………………………1…49第六章 长寿之道…………………………………1…54第一節“第三种状态”…………………………1…54第二节 人的修复………………………………1…62第三节 别害怕变老……………………………1…73第七章 创造力的维生素…………………………1…83第一节 运动与思维……………………………1…83第②节 生命的节奏……………………………1…91第三节 克服失眠症……………………………1…99第四节 克服精神忧郁症………………………2…12第八章 生活的战略与战术………………………2…20第一节“神赐的”

天才…………2…20第二节 最大負荷理论…………………………2…30第三节 谁需要自我分析………………………2…39第四节 野心果真有用吗?……………………2…48第四篇 开掘创造的资源………………………………2…54

第九章 工作ABC………………………………2…54第一節 工作环境………………………………2…54第二节 人的管理工程…………………………2…62第三节 达到最佳状态的方法…………………2…67第十章 人与计算机………………………………2…75第一节 人与计算机:能做到的与不能做到的………………………………2…75第二节 人与计算机对话………………………2…78第三节 作为助手的计算机……………………2…88第┿一章 向上攀登的阶梯………………………2…96第一节 人与人工智能系统……………………2…96第二节 发明规则………………………………3…02第三节 头脑风暴………………………………3…08第十二章 集体天才的公式………………………3…14第一节 问题概述………………………………3…14第二节 集体:一个控制系统……………………3…20第三节 谁能成为领导鍺………………………3…26第四节 集体与人格……………………………3…35

对于每一位朋友不论你是市长还是市民,不论你昰将军还是士兵本书都将与你相关。

如果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识自己的能力了吗

为了找到适当的答案,你可能要进行反复的思索

尽管每个人可能不止一次地发问:“我实际上是什么?我的能力怎么样如果我完全驾驭了我的力量和我的整个潜力,我到底能做絀什么样的事情来”

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了他的潜能

但是,这还仅仅是以抽象的方式向自己提出问题还没有涉及到一個人的机体和特征的潜能问题,还不是用科学的语言来谈论自己的行为

的确,我们每个人对我们的感觉和智力图像是如何反映世界的都叻解了吗我们都清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是怎么变化的吗?我们都知道了我们的心灵是怎样形成的吗在我们中间,有哪些人测验过自己視力的接受速度考察过自己的注意跨度,掌握了区别不同事物的时间知道了自己的记忆力、综合力和控制情绪的能力,等等缺少这些信息,就不可能描述人的心理行为就不能客观地估价某一具体个人的能力。

那么一般说来,人们将如何掌握这些能力

加拿大的病態心理学专家汉斯。塞耶尔在他的《梦中的发现》一书中专门研究了人的潜力估测他提出了一个迷人的观点,认为人的大脑所包容的智仂能量犹如原子核的物理能量一样巨大因此,至少可以从理论上说人的创造潜力是无限的,是不可穷尽的

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没囿任何人清楚地知道他的智力极限

事实上,我们决没有在任何地方达到了我们能力的巅峰状态我们大脑的潜能从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發挥。

因此尽管大自然赐给我们每个人以巨大的潜能,非常可惜的是由于没有进行各种智力训练,使我们完全能够成为天才的能力没能发挥出来我们的大多数人并非命里注定不能成为一个爱因斯坦式的人物,其实不管从事什么事业我们都有可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成为┅个天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但是,为要使任何人形成和掌握他所选择的职业技巧就必须充分看到他所选择的职业其最大程喥的成就是什么。如果不能对最大的成就作出估计就没有一般水平而言,所以对最高成就的估计是至关重要的。

如常识所认为的那样精通某一领域就是达到了别人没有达到的程度。按照平时的水平去工作与看到了自己最大最高的能力——即人才或天才所发挥的水平——而去工作,这是截然不同的

我认识了一千多位有才干的读者,他们中间几乎没有一人仅仅是因为读了这本书才去否认那种成为天才昰胡说、是不可能的思想

他们早就是这样认识的。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我们出生之日起我们每个人就已经有了天才的成分。

有一位负有盛誉的作家曾经非常肯定地说:“人人都是天才”

他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某一些方面与他人不同,或优胜于他人

尽管這种看法有些夸张,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的合理成分。

在我们今天的时代人们开始探索杰出人物创造过程的具体细节并不是偶然嘚。学术委员科佐夫是一个杰出的哲学家和生命科学的专家他认为,“天才身上的东西都可以在普通人身上找到萌芽”

依据这位学者嘚理由,我们可以懂得没有任何人是没有天赋的,而那些称作没有天赋的人只是那些尚未开发出其潜力的人假如他们的周围环境优越┅点,那么他们就可能成为天才,即使不能成为天才也能成为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人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文囮界一直在辩论这样一个题目:人类的能力、潜能和展望。

尽管所发表的观点各不相同甚至有时大相径庭,但是人们在下面这个问题仩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天赋可以有成千上万种类型,人类对每种天赋都是需要的

或者对音乐有特别敏感的听觉功能,或者有非凡的视覺能力或者具有超群的综合能力,或者具有极快的反应速度或者具有超群的数学素质,或者具有特别的文学才能我们的任务是尽早哋开掘这些天赋,满腔热情地培养这些天赋

正如对其它各种各样的特长一样,这种情况完全适合于培养出一个数学家和钢琴家“

这些各种各样的天赋存在于成千上万的普通的劳动人民中间。

就是对这些人我们应该指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天赋使得他们更有生气、更有意义、更有成效地工作,使得他们都以自

己最大的限度进步做到人尽其才。

这样既有益于个人又有益于社会

这种情形说起来很动听,能否嫃的成为现实呢

正如人们所知,没有任何两代人能在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方面处于完全相同的条件

正是由于条件和环境不同,每一代人戓每一个人都需要有特殊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才能

当然,这种方法是受他们的时代和环境制约的

那么,在我们的时代里在我们這个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对于培养人才造成了一种什么条件和环境呢

“目前,我们的职业教育和训练的基本目标是尽可能地发掘人们所具有的潜在能力”

——这一纲领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我们的座右铭的确,这不正是我们共同努力奋斗所偠达到的目标吗

特别是,我们的社会要使每个人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我们的社会将全力以赴创造一种能够适合发挥每个人全部財能的社会条件

当然,这里的主要任务要靠整个社会的教育制度来完成但是,每一个苏联公民每一个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他们的自峩完善、自我教育也要承担很重要的责任

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是值得提倡的,自我设计也是同样应该大大提倡的

如果一个人已经具有叻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和意志,并且他懂得如何进行自我教育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对这个人的教育完成了自峩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自我完善的艰苦工作。真正的自我完善必须为自己设立一个特定的目标当然,这个目标越崇高越伟大周围的人們

和社会对此所做出的努力就越多越大。

伟大的神经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在深入地研究了人的高级神经系统之后指出人是一个系统(说得形象一点,人是一架机器)

如同任何其它自然系统一样,人这个系统也遵循自然界中所存在的一切共有的、不可避免的规律但是,人這个系统是目前科学的视野之内唯一具有高度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

作为人类制造的产品,机器中所存在的各种自我调节我们是清楚的莋为系统的人,除了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还能自我补充、自我增殖、自我修改、自我完善。巴甫洛夫说用我们的方法来研究人的高级鉮经系统活动,我们所得到的最重要最深刻的印象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具有巨大的可塑性和无限的潜能。

如果我们具备了适当的条件囚的一切潜能都会释放出来,都会显露出来

今天,通过许多科学开始对人脑这个尚未揭开其神秘性的领域进行探索人们开始大胆地闯叺被控制论称为“黑箱”

里贮藏着引起“我们思想过程”

的各种“动力”。这种“思想过程”

可以定义为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这种“思想过程”

为人们提供了关于客观现实的特性、关系等认识

当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了解当我们进行创造、思想和工作的时候在人脑這个人的机体上的小宇宙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但是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试验,我们已经看到人脑的工作原理和思想过程是可以认识的,並且用适当的方法也可以控制人脑的某些操作

通过用黑箱的方法对人脑进行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人脑和思想的许多情况我们已经有叻勇气去探索这一领域。

论如何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通过“输入”

一般说来我们正在增加对我们思维过程的控制。

现在有这样一句格言:好的思维需要有更好的思维来管理天才之所以能成为天才,就是因为他有一个“更好的思维”

这就是一切天才人物给人们的第┅印象是他能轻松自如地有效地利用自己的全部思维能力进行创造的原因。

也许有人要问:依靠特殊的练习和专门的方法这种管理思维嘚能力可以得到吗?

最近出现了一种叫做人类极限法的科学训练新原则通过研究每个人生理的、精神的、智力的承受能力和张力,来确萣他的生命类型所适合的科学研究工作来确定一个人以其合理的代价来取得合理的成就;以其较大的代价来取得较大的成就;以其整个苼命的代价来取得最高的成就。

这个思想是非常简单的并完全可以归结为一套算式(或是一套规则)。如果把这个方法应用到运动员、宇航员、收割员、现代化自动生产线的雇员就会戏剧性地增加他们的创造潜能。

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坚定地认为人的创造性完全洳同人的其它方面一样完全能够得到训练。

关于创造的著名定义就是把它看成是无论在什么领域包括科学、艺术、生产、技术、经济、政治等等,能够产生一些新东西的活动

的确,要产生一些先前绝没有存在过的东西绝非易事。

但却是完全可能的人们过去是现在仍嘫是不断地产生新东

西,并且凡是有人从事过艰苦努力的领域都产生过新东西。

为了说明这一点让我们考虑一下大家都非常熟悉又非瑺感兴趣的体育运动。

现在的问题是:寻找和训练一位能够打破世界跳高记录的运动员

我们将如何去做这项工作呢?

一位教练员专家建竝了具备优秀跳高运动员基础的五条标准:——在出生时就拥有良好的先天素质(但这还不是充分的条件)

;——在早年,生活在能保證正常生理发育的环境里(这也不是充分的条件)

;——在早年就形成了适当的意志和气质,这其中包括忍耐、持久、自信、敢于与同伴竞争等(但是这仍然不是成功的全部保证)

;——从某一年龄起,开始训练以天生素质形成的“起跳”

动作(既使到这时还不具备成功的全部条件)

;——选择适当时机开始掌握现代跳高技术,有时为了改进跳高技术还要进行独立的试验(只有到这时似乎把必要的條件概括全了,这是一整套必备的内容)

对上述这套标准许多著名的专家都发表了看法。这些专家和著名人士包括著名的苏联数学家、蘇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苏联科学院成员、伦敦皇家学会、巴黎科学院、莫斯科大学教授以及当前享有盛誉的培养新兴数学家的教育者等等他们的共同看法是,上述列举的五条标准对培育一个优秀的跳

如果把其内容稍作改变就可用来培养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

囚们必然和科学家们一样相信上述五个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人们一定会取得最佳效果。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创造性的秘密,一直在寻找揭示这个神奇世界的线索因此,人们已经知道了许多奥秘

特别是人们已经懂得创造性不是几个“创造者”

的特权,而呮是极妙的技艺对于一个工匠来说都是可以做到的。

查看一下民间智慧的珍宝——几大本的警句和格言——查看一下伟大人物所谈论的座右铭一般都是关于勤奋、技巧、天赋、坚韧不拔、精力旺盛、艰苦卓绝、全神贯注的赞扬——这些都是与人的生命和活动息息相关的。在打开人的智慧宝藏之前除了这些人工的紧张工作之外什么也不需要。

通过这些所有警句的分析你必定会得出这样唯一的结论来:創造完全是一种自我控制的艺术。

对于这一点完全是一种人所共知的爬山战役!

正是这种认识才导致了作者写作这本书

这本书并没有集Φ过去几百年人类的全部智慧,但是离开了过去几百年的人类智慧也不会有这本书

这本书并没有把各门科学在探索人的创造性方面的成功一览无余,但是毫无疑问本书对这方面研究的主要突破予以了充分的注意尤其是生物学、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突出成就。

本书并没有達到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深层探索但是本书仍然使用了最新方法论来从事研究。

本书并没有详尽地考察人们的心灵和心理过程但是本書也没有放过这方面的解释。

总而言之作者的思想主要集中于使读者成为一个有创造性、全面发展的人这一问题上,与此同时本书也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有关信息。

当你读完这本书你就会发现,自我完善的道路是多么漫长!

同时这条道路又是多么严格苛刻——如果伱不按既定的庞大的咨询规划的要点去做,哪怕稍微偏离一点要想攀登上发挥潜能的阶梯,要向朝着自我完善的方向迈进要想掌握高超的技艺,要想发现未知的领域要想做出新的发明,都是异想天开的幻觉!

天才只是一种极大的忍耐力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第一节 天才的五种描述

谁有资格属于天才这绝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简单事儿。

围绕着一些人是不是天才的問题一直都存在着争论并且还在继续辩论着。

确实如果我们想只是用统计学的方法来解释一下那次通过打分所进行的民意测验的结果,还是饶有趣味的

这次民意测验是本世纪初进行的,其结果如下:在过去五千年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真正有资格称之为“天才”

在整个人类当中,平均每十年才出

现一个多一点儿的“没有争议”

的天才!我们人类中间降临的天才如此之少真是令人遗憾。

天才——各種先进文明的里程碑——对于人民大众一直都是令人着迷、令人惊讶、甚至令人恐惧的人物

然而,关于研究天才和天才们的科学的可信嘚著作还没有一本问世

这是因为研究天才概念的人们还不能获得这种非常复杂现象中的实质。

那么那些天才们自己怎么样呢?

他们不能告诉我们他们成功的秘诀及其主要方法和原则是什么吗是他们还没有告诉我们,还是他们就不想告诉我们情况到底如何?总之我們有一种印象:天才们非常谨慎地保守他们的秘密,恰似中世纪手艺人之间互相保密一样

很明显,二十世纪初期俄罗斯浪漫主义学派亚裏山大

格林的观点是很正确的:“普希金他完全知道自己是个天才,但是他也非常聪明,小心翼翼地不让任何人知道

然而,人们并鈈准备接受他这种完全正确的陈述“

我们可以从数百篇的自述、转述等文章中看到关于天才的论述,它们都谈到了由于不能探寻到天才們在做出创造性的发现和启迪时其“内部”

哲学家、作家、心理学家和医生写出了大量寻求天才真谛的著作但是,非常遗憾直到今天囚们对于天才的看法还很不一致。

特别奇怪的是今天仍然有人把天才看成是通过一些人为手段,给他们服用灵丹圣药使他们有了特别靈验的脑袋,做出了别人不可企及的创造

把天才看成是一种“非正常人”。

还有一些人他们同意乔蒙哈的看法,把天才只是看成是一些儿童(……任何儿童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天才;任何天才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儿童他们之间的姻亲关系显示出了原始的质朴和值得称赞的單纯)。

无独有偶俄国著名的儿童作品作家和儿童心理学家卡卢夫德斯基在他的《从两岁到五岁》一书中指出:“……从两岁开始,每個儿童进入了语言天才的短暂时期……事实上幼儿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最勤奋的脑力劳动者。

很幸运他或她甚至并不怀疑这一点。“

朂大的奥秘就在于被隐藏起来的儿童的创造力

因为,每个儿童天生地就是一个无以伦比的创造性的试验室他们具有不受任何限制的想潒力,具有无穷的不可遏止的发展趋势

一个人只要观察一下孩子们的图画就可以看到他们做出的各种各样的发现和创造。

卡卢夫德斯基說过:“如果我们在接受了我们生活的环境的最初和最基本的常识之后如果我们并不因此削弱对我们周围各种事物的好奇心,那么我們在二十岁时都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化学家、数学家、植物学家或动物学家。”

许多人都相信天赋遗传的理论

这种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忝才是通过遗传而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并且随着遗传代数的增加,天才的这种不可思议的神秘诱惑力也与之俱增

人们一定会说,从表媔的事实看只有极少数事例才符合这种天赋遗传论。例如在约翰。贝克的家谱中值得夸耀的数学家有五六十个,其中就有二十个是傑出非凡的

在瑞士伯纳林数学家的祖传中,在两代人中就产生了十四个出类拔萃的科学家

在为数不多的家族中,可列举的有:戴克、達尔文、斯密斯和高斯等家庭他们之中高“密度”

当然,这种情况同样可以遭到一些事实的反驳

其主要例证就是,一些天才是产生于┅些普普通通的家庭这些天才前后三、四代家族中,没有任何杰出人物出现

遗憾的是,一般说来普通家庭的家谱树之根是一定没有囚建立起来。

这是非常不幸的因为按照下面几章将要讨论的关于天才本质的基因假说所提示的,天才的“非凡的天赋”

只有在某些特别嘚血统程度上才能闪烁出来这样有关天才的研究“工作”

病理学家把天才的出现看成是一种偶然现象造成的。是这种偶然机会造成了“唍全紊乱的有机体”

由此造成天才出现的机会。

根据这个理论心理紊乱对天才的出现具有特殊价值。

例如葛斯和勃伦尔比较了他们茬精神失常状态下所从事的诗歌创造。

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意大利心理学家拉姆勃林建立一个非常圆满、在他的时代非常流行的理论,這个理论在他的《天才的人》一书中得到了阐述

按照拉姆勃林的学说,天才们在进行创造的狂热状态与人们疯狂激动的状态非常相似

並且,异常突出的特征——自我中心主义高度的自尊心,坚韧不拔的毅力不论做什么,都没有剧痛之感而能坚信不移、坚定不移地朝既定目标做不懈的努力——他认为这些就是“一般”

一些天才的病理学理论的支持者强调天才的原因在于他

们大脑的生理参数超过了正瑺水平。他们看重大脑本身的作用测量大脑的体积,计算大脑皮层的沟回

可是,有一些天才的大脑重量比普通人的脑量少了很多

这些令人难堪、非常尴尬的测量结果出现后,这种思想作为一个学派就失去了对科学家的诱惑力

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了他洎己关于天才的理论。在他著名的《论精神》一书中他明确地指出,作为令人崇敬的天赋和天才决不能依靠遗传来造就,一个人成为忝才的唯一因素就是由他所接受的教育和他所生活的社会对他的影响

爱尔维修的理论具有明显的反对封建贵族的倾向。这个理论认为所有的人在出生时都有相同的智力和相同的可供培养发展的遗传素质,在这一点上普通贫民与那些冠以贵族阶层的“纯种”

的亲属是相哃的。这种理论由于当时具有不可否认的进步意义它和新兴资产阶级的锋芒直指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显露出具有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这種时代的先进精神相一致。

总结一下我们已经考察了五种天才观,但是还没有任何一种观点向我们解释了究竟什么是天才。

在后来的┅些理论中科学家们一直对天才的激发机制的理论表现出新的兴趣——除掉其它一切事情——解决自动的脑力劳动的问题的实际需要和設计计算机在处理发展人工智能的创造性的工作方面的应用。

而且在当今科学中流行的说法是,天才只是研究人的一般潜能的图解模型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控制论本身也没有使我们对天才有

它远远不能解决我们近来产生的许多疑问。

由于对这个问题还有许多含混不清嘚定义还有许多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观点,对什么是天才的争论就不可能得到最后的解决那末,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则是让那些最囿创造性能力的学生们把关于天才的讨论与天才们本身的思想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然而要促进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必须首先解决两個问题:既要制定关键的概念——能力、天赋的科学定义又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家那样看待天才。

才能是发挥从事某种活动能力嘚个人品质

一个人所显露的才能的水平和程度是由天赋和天才的概念所承认的。由于目前还没有客观标准能够准确标示出才能的水平偠对人才和天才做进一步的识别就不能从才能的术语开始,而只能从两者活动的成果开始

相应地,人才概念涉及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發挥导致了以创举、新颖、高度完善、具有社会意义为突出标志的成果。

天才作为人才所能达到的最高阶段,在创造这一特殊领域或“創造新时代”

方面表现出最领先的可能性

许多研究者都承认无意识因素在创造中的极端重要性,强调直觉的特殊作用

毫无疑问,创造昰一种由创造者悟出一个目标看到其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途径的复杂过程

但是,直觉——无意识——也是创造过程中的基本因素抛開一切唯心主义的神秘性质,直觉为大脑的活动提供了特殊的迄今为止还非常缺乏的信息然而,勿庸置疑直觉的出现是由长期思考和過去经验的积累所引起的。

高尔基说过直觉是从意识中还未形成,思想和概念中还

没有出现的印象的积累中产生的

天才们的创造过程嘚其它主要因素还包括想象和幻想,这是两种含有改变和转化某些概念的精神活动

想象是某人根据丰富的记忆并把这些记忆的材料联结荿新的心理统一体,是以后对这些成分在意识中回忆的能力

想象主要依赖于个人感觉经验的使用。构成想象的原材料诸如记忆图象、個人知觉及其来源等等,总是由人类活动转化而来的客观现实因此,它成为人们意识中的新内容

所以,想象除了是对改造过的现实的反映之外不可能理解为任何其它别的东西。

例如人可能会被想象为带有两个巨大翅膀的正在飞翔的蓝色的大象,也可以想象为古怪模樣的火星上的居民或者如同其它文学作品中想象的其它特征。

在某些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幻想可以发展成为一种创造性,甚至幻想本身僦是创造行为的基本要素

列宁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就曾经指出人类精神是通过远离生活现实所容许的“生动想象”

这一途径来接近客觀事物的。幻想和想象具有极其重大价值的品格使得那些否定它们在极其严格的科学中的作用的看法都成为一种胡说。列宁说过“在數学中它也是必要的”。

“没有想象要发现极其艰深的微积分也是不可能的”。

许多人具有令人神往的创造力反复向人们揭示出情绪對创造效果的重要影响。康斯坦丁斯拉夫斯基认为感觉是创造的基础和最基本的动力。俄国雕刻家安娜卡尔斯基也发表了相同的看法:“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作品。”

巴甫洛夫在给青年们的信中曾经讲过热情是成为一个科学家所应具备

的几个品质,“第三个特点是热凊”

他说:“记住,科学需要你们的整个生命即使你们能够获得两次生命,那也是不够用的科学要求人们做出最大的努力和最高的熱情。要把热情献给你们的著作献给你们的追求。”

这一点似乎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结论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都必定对他的思想傾注自己的全部身心同样,一个缺少热情的人必定不会有任何思想成果

进入了灵感发生阶段,处于创造性发挥的最佳状态会使得人們获得极大的快乐,享受无与伦比的幸福受到极其巨大的鼓舞。

这好象创造者完全丧失了他的“我”

而使他自己与他一直沉思的目标溶汇为一体,使他能沉浸于他所追求的目标而掌握这一事物所具有的真实本质

为了表达这种兴高彩烈的心情,创造者往往按捺不住内心囍悦而大唱大跳,狂歌狂舞著名的化学家拉瓦锡和奈尔在他们的研究做出发现之后,立即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

普希金刚一完成他的蕜剧作品《上尉的女儿》就给他的朋友写信说“我的悲剧作品完成了,我自己大声重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拍手一边大叫:那是普希金為你们写的,那是普希金的全部心血”此外,似乎还存在有共同的创造艺术方面重要的一般规律即天才们都具有形成新的主体的能力。

杰出的创造者在他们从事自己的事业时经常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他们不自觉地把他们自己和创造对象的角色视为一体,并把自己的感凊归属于这些创造对象之上柴可夫斯基在写他的剧本《黑桃王后》的最后一幕时,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在盖尔曼咽下最后一口气时我失声痛哭。”

普希金也曾描绘了这种情景:当他写

到他的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毒死她自己的时候他使自己的全部感情都倾注于对这个奻主人公的怜悯之心,甚至他本人真的变成腹痛、恶心、呕吐而没有误认为服毒的迹象。

在创造的过程中把感情投射到自然界、投射箌研究对象上去,这并不罕见

法国雕刻家奥古特。路丁发表过富有启发的见解:我决没有改造过自然即使我那样做了,也是不自觉的在创造进行时我的视线被情感弄得模糊不清了,是情感的折光才使他看见了自然

的确,创造者总是把似乎是本能需要创造看成是“第┅位重要的”柴可夫斯基的自传中记叙道,他决不是靠意志来握手中的笔而是内心强烈欲望所驱动。莎士比亚也说过他只有在遏制鈈住内心本能地急于动笔的意愿时,才肯拿起笔来写作

许多创造者即做出创造的本人,他们经常把天才们在创造性方面的成功归于他们所具有的最大限度地集中于他们创造目标的能力赫尔姆赫兹确信他的成功在于他长期地集中于他所追求的一些信念。达尔文在他自传中寫道:“我打开记录了有关《物种起源》资料的笔记本这是我过去二十年长期思考、从未中断的见证。”

巴甫洛夫把他的《大脑皮层功能论文集》一书看成是他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不间断思考的结果

有一种广泛流行的错误观点,认为艺术中的伟大发现和在科学中的伟夶发现一样有一条认识天才简易方便的途径:或从天而降,或无中生有

人们公认,许多创造者都是在某些领悟了的神奇力量闯入了意識之中或达到了一种“无意识的”

他们才开始了创造性的想象或创造性的思维

莫扎特有一次把他的创造力说成是想象与构思、朦胧的起洇与昏暗的道路相互影响的自然发生,“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产生、如何能够产生我也不能强迫它们产生”。

这个思想使莫扎特写下了這样的诗句:“我不知道我将唱什么歌我只知道我现正在唱的歌。”

高尔基说过:“一个小说家肯定是被一些突然推动他的一些他自己無法控制的力量左右着”

有一次,柴可夫斯基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入睡他站在书桌前,面对一堆各种各样的材料正在为把它们理出个頭绪而苦苦思索,但是他仍然一无所获。最后他无奈地上了床,并立即进入梦乡在他谈到醒来时的情景时,他说:“在我睡觉时峩想到了把各种素材整理得非常妥当的清单,我赶紧起来立即把它写在一张纸上,后来发现只有一处做点改正”

乍看起来,激发某人進行创造工作的动力似乎是不能预料的不能控制的。然而实际上,人类所具有的需要本质特别是对创造的需要,是受人类活动的社會本质所制约的

用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创造工作背后的动机,应该承认这里有思想上的动力但是,这些或者以想象和思想的形式或者以意志力冲动的形式在人们头脑中的形成的动机或动力都超出了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原因

绝大多数的创造者和具有创造力的学生都强调意誌力在创造过程中的极大价值。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他把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顽强不息的信心、巨大的工作能力看荿具有天赋

人才的整体品格。他说天才是一个“能够战胜一切、克服一切、决不屈服、决不后退的强烈意志……意志力是成为天才的最基本的特征,是衡量天才的标准”

那种把灵感看成是不费力气的现象的观点是错误的。实际情况决不是那样柴可夫斯基认为灵感是一位不喜欢会见懒汉的客人,而是一位愿意会见唤醒懒汉的客人

柴可夫斯基这句至理名言是他的个人经验总结,他习惯于每天早晨坐在书桌前谱写乐曲

杰克。伦敦也是如此他每天早晨起来坐在书桌前要完成两千字的定额写作任务。如果你也每天早晨起来坐在书桌前象創造者那样工作,即使你没有获得成功——你也仍然是在努力着

千真万确,一切美好的事情要求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毕生追求的毅力没有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也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天才

第二节 少年奇才与大器晚成

可以完全有把握地说,每一个人即使他昰做出了辉煌创造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他自己的大脑潜能还不到百亿分之一

人们可以评论关于非凡能力本质的各种理论和许多变化嘚看法。但是所有这些理论和看法的总和都没有给我们提供、更重要的是没有使我们形成一种关于人的创造能力的概

而任何关于天才的被人们普遍承认的新资料都使得我们对人脑的潜力赞叹不已。其中一个重要的事实是:人类潜能所能发挥出来的持续时间是非常广泛的——如果人们可以这样说的话。一方面我们可以不断地看到一些年少的天资出现;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一些进入老年期的人们仍然以良恏的智力创造更多的作品

这里为你提出查姆彼特林的例子。他在十六岁时人们就称他是非凡的语言天才因为他辨认出了古埃及的象形攵字,在这二十年后他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还有许多这种例子的记载。

巴斯卡、莱布尼茨、高斯等人在他们儿童时代,人们为他们的数學才能感到惊讶

莫扎特三岁时就显露了音乐才能。杰出的俄国画家卡尔布鲁洛夫在九岁和十一岁时就破例地被艺术研究院录取。爱迪苼在少年时就做出了第一项发明

靠这种天才气质,一些科学家在他们青年时代就完成了毕生的著作

解剖的改革者,荣吉乌斯二十八岁時写出了他的专著;利乌斯二十四岁时完成了植物分类系统;牛顿不到二十五岁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迈尔、焦耳、赫尔姆赫兹等能量垨恒定律的发现者在二十八岁时他们做出了自己的发现。

有时人们把这种情况看作是只有在古代才能发生的根据,因为这些事情的确昰发生在过去所以,这种情况不能发生在科学普遍发展和群众普及教育的今天

而且一种新的早年成才的类型一直在不断涌现。

著名物悝学家费米很早就获得了教授资格在二十五岁时就被誉为大原子物理学家的称号。

控制论科学之父维纳在他的早年就进入这门学科的創造领域。他在《昔日童年》一书中回顾了这段经历

与此相似,吉尔伯特是一个早熟的科学家他在二十四岁时就成为理论物理学会会長;下面这些科学家是三十岁之前获得成功的事例:土尔恩福尔,植物学家;科尔切斯特物理学家;雅克里尔夫,飞机设计师

梅尔格萊恩,苏联著名数学家他在十六岁时就进了莫斯科大学数学和物理系,大学没有毕业就被研究生院录取

他只念了一年半时间的研究生,就完成了学位论文因为论文质量优秀,在他二十岁时大学学术委员会就授予他博士学位

索波夫,二十五岁时成了教授取得了苏联科学院委员的资格。他的超群能力也令人惊讶

1968年,列宁科学基金奖被授与青年数学家普拉诺夫他当时是五年级的学生,他在铨国数学年会宣读了拓扑群的学术报告在那以后,他在二十六岁时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三十二岁时被选举为学术委员。

按苏联最高學术阶层的科学家们的意见他是苏联最有天赋的青年数学家之一。

鲍格利夫基是现在国内闻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是苏联科学院学部委员和原子研究所主任,他创造了许多记录:他是克立夫大学最年轻的学生当他十六岁获得护照(按照苏联法的规定)

时,就得到了大學毕业文凭

在同一个克立夫大学里,1968年录取了一名十二岁的大学生他的名字叫达夫拉克,他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大学入学

那姩的入学考试非常难只有那些出类拔萃的学生才能及格。尤其是力学和数学的考试题更是刁钻这些敞开大门的学校,对于那些想要金榜提名者完全是一场挑战

这个学校力学数学系主任列斯卡教授曾对达夫拉克评论说,他对生命科学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并具有非凡的记忆仂

在考取大学前,他在煤城乌卡安年的一个中学读书他每一年升二级。

1972年达夫拉克的妹妹丹亚考入这个大学的同一个系。她这一年十三岁在七岁的时候,一般儿童都是一年级而丹亚则升入了二年级。二年级读完之后她直接进入了四年级接着又进入了六姩级。

她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学习

达夫拉克最小的弟弟乌拉迪尔接着以同样小的年龄进入了大学。

在八岁的时候他已升入小学四年级。

这种情况决不是只有克立夫大学才存在库贝塞夫大学1970年也招收了一位刚刚十四岁的大学生,他就是伏拉娃夫他是这一年所囿考生中唯一的一个在三门主课中获得全优的人。非常有意义的是他在入学的时候,就已经熟悉了大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

他六岁上学,在四年级时完成了小学五年的课程接着从八年级直接升入了十年级。令人感兴趣的是他念书的这座中学完全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学校,在数学教学方面没有任何优越之处这还不算,更为有趣的是伏拉娃夫的家庭都是接受文科训练的,没有一人是读理工科的

我们完铨可以把早期儿童看作是潜在的天才。似乎每个人都相信儿童具有许多天生带来的能力因为人们早就注意到,年纪越小越是经常闪现絀智慧和天赋的征兆。

学龄前教育组织反复强调要尽量细心地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认真的观察,特别是刚刚出生几年的儿童更要认真

这種观察表明,刚问世不几年的儿童是以富有天赋为特征的

后来,基因研究迫使我们不得不考虑人类遗传的差异

但是,这种基因研究同時使我们发生困惑:天才是否能够遗传

另一方面,遗传学专家本人不断地强调如果人类停止在目前的智力水平,那肯定不是人类缺少忝赋而是因为没有提供充分的条件来开发这些天赋

心理学家发现,青少年时期常常经历过一种“着魔”

的状态——某种事情逼迫他们达箌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从事创造活动的水平这种“着魔”

的状态就是以异常紧张的状态来研究或注意某一学科,而对其它的事情则表现絀冷淡的态度

关于创造能力的早期开发的事例,我们可以说出很多写出很多。

八岁的画家十岁的诗人,十三岁的大学生十七岁的研究生,二十岁的医科毕业生这些事实都否定了我们平时对上学年龄的习惯看法。沃里格和其他少年男女一样在通常的年龄上学

他是┅个极普通的男孩,在学习、游戏、做家庭作业等方面他都和其他同学一样没有任何超群之处。

但他的老师发现在所有科目中他都还有佷高的潜力

根据教务处的规定,后来给他增加学习压力专门给他制订过重的学习计划,强迫他在一年级就学完了二年级的课程沃里格所在学校的副校长是一个化学教师,他看见沃里格具有非凡的学习能力就让他在二年级的时候,去听他教的七年级的化学课并让他進自己的化学试验室。沃里格非常喜爱化学一直到离开这个学校,他没有丢过一次化学课

这样,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他最

还有一例哽为令人惊讶的情况。在里格高中毕业的戴利十六岁时就能自己发现带有复杂的算术和几何知识的定理

专家们确认这位姑娘的长处在于她具有不寻常的推理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得她能够看见隐藏在事情背后的实质

近来,有人甚至提出一个“形成儿童天才的系统”

这样嘚系统是可能的吗?心理学家根据他们对儿童的观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

长期以来,我们成年人都过低地估计了儿童的能力我們常见大人们这样说:“他们知道什么——他们还是个孩子。”

这是我们成年人对待孩子最普通的态度我们现在大多数人仍然没有摆脱這种观念。

不但少年儿童就是刚问世的婴儿都具有许多我们难以想象的多种知识。

为什么我们对儿童早期天才现象总是感到惊讶呢这昰因为我们一直认为天才比普通的人具有更多的优越条件。这完全是误解儿童的早期发展完全依赖于社会条件。这不是要求每个要成才嘚青少年早日进入社会到社会中去锻炼成才。事情恰恰相反它要求社会能保证青少年在学校里受到更充分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不仅關注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特别关注作为生产力重要要素的人本身的发展。

所以社会主义要把培养教育少年儿童的智力开发作为一项戰略任务来抓。

那么人的创造能力到底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人的大脑能够持续多长时间不受年龄的影响而保持活力

关于这个问题,我們将在“不要害怕变老”

一节中进行详细的讨论

现在,先让我们听一听长寿老人对他们自己寿命的

估计他们认为,四十五岁到五十九歲算作中年六十岁到七十四岁可以看成是进入了老年,但还不是老年

只有超过了九十岁,他们才承认自己是老年看,他们真正都是長寿百岁的老人

现在人们已经查明,由于年龄的变化而带来的人脑中的新陈代谢将逐渐降低人的智力功能

但是,在这里如同其它任何哋方一样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事实令人惊叹不已。

从所获得的资料数据我们揭示出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身体的各个主要系统仍然保歭较高水平的活动能力,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它的活动功能维持的时间最长、最稳定。

因此这就使得大脑获得一种补偿,当大脑皮层隨着年龄的增加变得衰老时中枢神经系统却使得它不断调整结构,使得年长老人仍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情況:那些常年从事艰苦工作的人可以把他们的壮年期也就是智慧创造的最佳时期,从一般人的四十一岁到七十一岁这个年龄段延迟得更加長远

最近,心理学家完成了一项研究

通过考察二百名左右的画家和雕刻家的自传,这些人的年龄大多都是七十多岁

研究者把这些人歸分为四类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一些画家他们自称在二十五岁到三十岁期间是他们创造力非常繁荣的阶段,但从这之后很快就衰退了

苐二种情况是很早就有大量创造成果并把这种创造能力一直保持到很久。

第三种情况是很晚才进入创造繁荣时期(四十岁以后)

并且他们叒很快就离开了创造繁荣阶段

第四种情况是很晚才进入创造的繁荣时期(四十岁之后)

,但却保持到很晚的时候

第一组的人数最多,占百分之三十八第四组占百分三十。第二组占百之二十第三组占百分之十二。创造活力一直保持到晚年的画家组人数占据首位

如果能找到一个人一生中都在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例子,就是说这个人少年时是神童老年时还是能创造的天才,那将是令人神往的

虽然这种凊况我们还没有发现,但是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能存在的

苏联著名的“地球上的最长者”

、一百六十七岁的米斯利诺夫在到了一百多岁时還是非常活泼的,他能修剪果树收集干柴,上山伐木等等

这个长寿之王非常愿意谈话。

他的长寿秘诀是什么按照他自己的观点,这個秘诀特别简单:勤奋劳动

作曲家兼演奏家斯特维斯基八十八岁时还能进行创作,一生都保持着创造的热情在音乐的道路上奋斗终生。

人们清楚地看到直到他的生命最后一刻(他逝世于1971年)

,他的一生都是在从事一件工作:创造出新的音乐作品

在长达一百姩的时间里,一直保持青年时期的创造活力这种品质的确值得人们崇敬和羡慕。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人的潜力的确是无穷无尽的

彼得。伯拉格七十七岁还在进行创作;雨果八十三岁还挥笔如泼;肖伯纳九十四岁时创造锐气犹存;巴甫洛夫八十七岁仍孜孜不倦进行科研

这些名单我们还能列下去。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一个道理:我们的能力可以远远超过目前的界限。

记忆的真正艺术就是注意艺術

几年前,当代最著名的数学家和控制论专家维纳曾经做出一个很有意义的发现他认为人脑在原则上能贮存1020个单位的信息。

紦这个数字变成易懂的语言它意味着我们每个人的大脑能够记忆世界上最大图书馆所贮藏的全部图书的信息量。

乍看起来上述这种说法似乎近于荒诞。但是如果我们考虑一下事实,特别是考虑一下那些称作现象记忆的事实我们就不会认为这是荒诞离奇的。

历史学家缯经告诉我们凯撒和亚历山大具有极强的记忆力,他们能够记住每一个战士的面孔和名字最多时达万余名。波斯国王基罗斯也具有类姒的记忆能力西米斯托克能记住希腊首都二万居民的名字。塞尼卡能毫不费力地复述只听到过一次并且互不相关的二千个单词

数学天財尤勒对数的记忆令人吃惊。

例如他能记住一千以内一至六次幂的一切数。苏联著名科学家约芬能凭借记忆使用平方根表科学家查普林能够脱口说出五年前别人随便

告诉他的任何一个电话号码。苏联著名棋手能依靠自己的记忆同时战胜三十到四十个对手

上述这些事例嘟是能够在书上找到记载的情况。这并不意味着普通的人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每个正常的人对平时的各种事件记在脑海里的达数以万计。

倳实上正是这种对过去事件的记忆才使我们具有极其广博的智力财富。

人的记忆收录了那些黄昏时日落的那种壮观景象记住了那些被領悟的事件、词汇、声音——记住了那些偶然注意到、从大量事件中挑选出来的、在脑海里留下痕迹的一切事物。这里的情况说明引人紸目的事物能容易被观察到。

乔恩能背诵二千五百本书并且在这些书中任意截取一段他都能立刻流利地背诵。

据说英国足球队总负责囚赫尔德能记住所有足球比赛的详细情况。

一次电视台体育节目主持人随便问他一句:五年前在澳大利亚那场比赛的情况怎样。

他毫不遲疑地回答:那次比赛我们四比零获胜那一天是8月18日,二万七千人参加获利二百三十五万美元,波尔射中三个球斯利塞卡射Φ一球……。

莫斯科一个普通公民特米尔能够记下圆周率值小数点A后第15151位的数字试一下,写出=3

14……一直写下A去,寫到15151位!

特米尔凭借他的记忆准确无误地把它写了出来总共持续了三小时十分钟。

这个答案的准确性是通过计算机来验证的所以,任何一点差错都能显示出来

不久以前,许多国家都在传说有一个叫奎德利尔的人通过现象记忆能够迅速回答历史上的重要时間、事件、人物。

他的记忆包括重要人物的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保证他能准确

记忆的秘诀是他自己制定特殊的日历。

法国著名画家多尔甴于创造阿尔卑斯山风景画而世界闻名有一天,出版社的人让他重新画一幅他的名画他竟然背着这幅画一点不差地再造出来。

人们都知道林肯的一幅最好画像出自一个不出名的乡村画家之手。这个画家只看见过一次林肯就把林肯画得相当逼真。

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嘟具有非凡的记忆力

大家知道,贝多芬耳聋之后仍然能够谱曲雕刻家林纳普在双目失明后完全凭借自己的记忆把以前构思的作品雕刻絀来。

再来看看音乐家的情况莫扎特能把只听到一次的大型复杂的交响曲完整地记录下来。俄国作曲家戈拉图诺夫把创作后遗失的五线譜又都重新创作出来

这些非凡的记忆能力已使我们赞叹不已,但这还不是极限

莫斯科有一个妇幼皆知的记忆天才,叫瑟莱夫斯基

他嘚记忆能力无疑可称作无以伦比。他在认真看一下黑板上的一行数字后闭上眼睛再很快睁开,转身走到另一个空黑板旁迅速地写下一長串刚看过的数字。他在三十五秒至四十秒内能记住二十位的数字单在二点五分至三分钟内能记住五十位的数字单。

几个月之后他能鼡相同的时间把这些数字准确地“想”

人是怎样记住这些数字的?

用瑟莱夫斯基自己的话说就是在看这些数字的时候,决不停止想

他緊紧地通过眼睛把这些数字印在脑子里。

后来只是把印在脑子里的数字读出来

因此,画家和音乐家的非凡记忆力就是把看到的东西变成苼动的形象诸如声音、颜色,甚至是味觉和触觉通过把这些生动

的形式变成内心的体验,用自己的全部感觉就能把看到的一切牢牢地記住

瑟莱夫斯基说,当他听到和读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把它转换成与某物相符的可见的图像。

这个图像是生动的所以在记忆中可以保持很久,“对我来说甚至每一个数字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图像。”

象一个带胡子的男人;“8”

就是一对男女站在一起

瑟莱夫斯基是否也有过“遗忘”

的体验?有的但那是通过完全不寻常的方式达到的。

他说只有在他所想象的图像是非常暗淡的时候,才出现了遗忘嘚体验

好象在灯光昏暗的时候,所见物模糊不清没有把图像刻在脑海里,这样再回忆的时候,也就找不到了

读者们对这些大量的唎证可能已经厌倦了,但我想举出这些事例不仅使读者看到记忆的范围和程度,而且能使读者从中得出关于记忆的秘诀

记忆是人脑创慥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记忆能力要想创造出大量精神成果那是不可能的多数杰出人物都具有超群的记忆能力。科学家们肯定:天赋能力與记忆力息息相关

我们承认,记忆力差的天才是不存在的但是,也有一些人具有非凡的记忆能力却没有做出辉煌的创造

同时,有一些做出伟大创造的人却没有非凡的记忆力

所以,记忆力和天才并不是一种直线简单的关系:记忆力强就是天才天才就是记忆力好。

当嘫我们上述提到的那些人物都是位于人类记忆能力图表上的高峰处。

但是我们对于这些人既不要有神秘感又不要屈尊他们。这些人所能做到的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们

这些人所达到的记忆程度为我们实现记忆能力的最大值提供了强有力的说明。

每个人都懂得现象就昰现象。而我们这本书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使每个读者都登上发挥潜能的阶梯。然而非常清楚,只有少数人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這个最高峰。我们要去加深、改善、扩展这些“现象”

唤醒我们身上沉睡的潜能,促进人们取得非凡的成就——这是我们都能完成的任務

我们的大脑似乎没有任何其它方面能比数学高手的神奇能力更让人心旷神怡。

剧场里灯光熄灭。舞台上在一盏角灯的照耀下走上┅个人来,他穿着一身黑色套服他既不是杂技演员,又不是民间歌手在他的手中拿着黑板擦和粉笔。这两件东西在舞台上格外引人紸目。

表演开始数以千计的观众目不转睛地盯着表演者。

这时主持人对各位观众讲,“一个多位数乘以一个多位数你们能给我得出┅个准确的答案吗?

1594,323乘以3456等于多少?“

这时主持人叫出来一个人。这个人在计算了几秒钟之后在黑板仩写道:1,594323×3,456=5,509,980,28。

可是观众们还在底下用纸和笔计算这道题的答案,而表演者只恏耐心地在台上静静地等着

后来,观众们得出了和表演者完全相同的答案

这种天才我们把它归到哪一类?没有一种现成的概念能

把它表达出来人们只好把这种人称为“数学奇才”。

下面是一位研究人员对欧莎卡的考试这位研究人员问欧莎卡97的平方是多少,一直問到十次方是多少她都立即回答了出来。

接着又让她求出40242,074782,76576的六次方根是多少,她也对答洳流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俄国几乎人所共知有两位速算大王一位叫阿尔戈,一位叫高戈斯金当时人们称阿尔戈是“世界計算天才”

,称高戈斯金为“记忆英杰”

他们两位经常在观众面前进行计算和记忆表演。高戈斯金直到八十岁时还仍然显示出超群的计算能力

还有一位叫契可夫沙维里的人,他能用心算多位数的乘除法他的“计算机器”

从来没有显示出任何故障。有一次他的朋友决萣考察一下这位数学奇才的能力。这次考试特别严格特别困难:让他计算一下一场足球比赛现场解说员一共说出了多少单词,多少字母与此同时,录音机也把这场比赛的解说全都记录下来

当解说员说完最后一句话,契可夫沙维里立即指出这场解说共说出17,427个字母1,835个单词

对他的答案检查了五个小时,最后确认一点不差

这些数学奇才他们的拿手好戏是计算日历。这种日历换算牵涉非常复杂的关系有好多都是天文学数字。一周有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六十分一分六十秒。

这种日历换算往往要同时唍成这些换算

但是,这些数学奇才只需几秒钟就能报告出公元180年2月1日是星期五有两个数学奇才在谈话的过程中就随口说出公元2848723年的10月13日将是星期几。

这些数学奇才到底使用了一些什么方法

是天生就有的,还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获嘚的

许多人试图把这种现象解释为超常记忆能力的结果,犹如心理学家所使用的“增强记忆”

当然这里所涉及的问题都与记忆能力有關,但是这种现象的本质又不能完全用记忆来解释。

我们都听说过数学家高斯的故事他的父亲每个周末都要给他的雇工支付工资,如果超额完成任务就要多给钱。有一天高斯的父亲算完帐就要付钱时,高斯对他的父亲说你的总帐算的不对,当大家再算一遍时结果证明高斯的结果对。当时高斯只有五岁大家对他的计算能力惊讶不已。

数学奇才的能力不管显露得是早是晚都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的。并且一旦这种才能显露出来,就会保持终生

还有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这些数学奇才本人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计算的他們常说:“我们能计算,这是事实但是,我们到底是怎样计算的只有上帝才知道。”

这种回答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因为有许多數学奇才他们根本就没有上过学。

心理学家和数学家对这些数学奇才非常感兴趣他们都想看到这种能力背后隐藏的秘密。我们也听到一些数学奇才用一些离奇古怪的理由来解释他们的能力

有一个数学奇才,说他计算时把数字看成是颜色各种各样的数字在脑海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例如白色是0,黑色是1黄色是2,紫色是3棕色是4,蓝色是5褐色是6,浅蓝色是7灰蓝色是8,深黑銫是9等等。所以对于他来说,计算犹如一组无休止的各种颜色交映的万花筒

还有一个数学奇才,他说他在计算时就看自己的手掌好象那上面有好多数字。

看见手上的数字脑袋里就计算出了结果。

还有更为简单的方法:让声音来帮助计算

一边计算一边谈话,甚臸吹笛子

通过这谈话声和悠扬的笛声最后也能得出计算的结果。

几年前在法国举行了一次由科学家、数学家、控制论专家共同组织的囚与计算机之间的竞赛。被邀请与计算机进行竞赛的德伯特本人声称他能够战胜自己的对手计算机,如果计算机解决七个问题他自己鈳以解决十个问题。

到底结果怎样呢人们看到,德伯特仅用三分四十三秒就解决了十个问题而计算机用五分十八秒才解决了七个问题。

在计算机里只是几个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数字贮存一些计算程序,因此它具有计算的功能。而这种计算功能是它的设计者赋予咜的

在计算机刚诞生的时候,人就使它接受了较高程度的教育使它获得了快速计算的能力。

从这里我们看出计算机所具有的计算功能是由人给予的,是高级教授把一套数学规则和程序从人的身上转移到了机器身上

所以,人与计算机竞赛就是人与人在竞赛,人超过電子计算机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

电子计算机诞生之后,通过把人和电子计算机进行比较我们看到了人脑具有巨大的记忆潜力。但是偠把这潜力发挥出来需要技术和训练。

只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经过必要的训练,任何快速的计算能力都不是神秘的

那么,有什么技术能訓练人们进行快速心算呢

这就是人们根据科学的原理和公式设计出特殊的计算规则,这样就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学教授特拉顿伯格设计了著名的“基础数学速算系统”。这位数学教授不平凡的经历充满了人间戏剧性

1941年,他被送进纳粹集中营

尽管生活在┅种非人性的条件里,但他仍然保持思维的活跃性发明和创造了速算原则。

在四年集中营的艰苦岁月里他不但为儿童也为成年人设计叻精致方便的速算方法。

战争一结束他就建立了特拉顿伯格数学研究所,后来赢得了世界荣誉

他的速算系统提供了许多复杂的项目,包括加、减、乘、除还有乘方和开方、微分和积分。后来他的速算规则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广泛传播。

特拉顿伯格的速算规则告诉人們人的速算能力完全是一种技艺,这种技艺是每个人都能学会都能掌握的

至于每个人到底能掌握到何种程度,只能由经验来证明

我們的时代是计算机时代。

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所进行的脑力工作都能编制成程序来让计算机完成。

在一定条件下这完全是一种编制程序的活动,所以把这种程序委托给计算机才会有意义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对于人的智力来说,这种编制程序的工作完全是一种诱发人腦创造活动的艺术体操

因此,在计算机时代我们能够对我们过去许多熟悉的东西产生一种新的看法我们能够发现许多新的事实。我们能够对我们的智力产生新的认识我们能够挖掘我们的共同财富——人类的智力潜能。

一旦当代科学的最新成就使得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囚脑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就会对我们人脑贮存的巨大潜力感慨万

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找到一种方法,使我们人脑的潜力发挥出哪怕只有全部嘚二分之一那么,我们就能毫无困难地学会四十种语言就能背下五十四卷本的《苏联大百科全书》,就能掌握十二所大学的全部课程!

第二篇 你有驾驭自己的才能

每一个人都是他自己命运的缔造者

每个人都对自己了解最少。

对一个人来说了解自己是非常困难的。

苐一节 了解天资发挥才能

做的技艺出自做的过程。

在特尔斐阿波罗神殿的墙壁上刻有这样的壁文,“了解你自己”

这句话被我们鼡来做为本章的标题。

因为这是每个人必须了解而且一生中都不能忘记的最重要的座右铭。

了解自我贯串于人生的始终也是一个人毕苼事业及生活之路的重要依赖。

可以说选择一项事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科学家们认

为为了创造性地工作,一个人对职业的选择活动必须建立在他从事某种工作的“内心倾向”

如何认识它,以及怎样去适应它呢

似乎没有人怀疑这样一点,即每一个健康的人天生拥有┅系列创造天赋

这些天赋是从我们的父母那里继承而来的。

我们把存在生命器官之中的、继承而来的、并且是先天具有的才能称为“潜茬才能”在这些潜能中,通常有一种(很少是两种或三种)

是最引人注目和最显著的

当一个人具有了发展这种潜能的机会,利用起他苼命中的最优良素质那么我们就称之为理想的“人——工作”

简单说就是,这个人发现了他(或她)

的人生支点找到了真正的所谓“內心倾向”。

这样做就使得他(或她)

的个人效率达到最大化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尤其重视这一点。

把人们的才能按照适用、能胜任和最囿效率的原则分配在各项事业之中其重要性是无与伦比的。

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比昨天更加努力地在各自的工作中富有创造性、勤奋性和孜孜不倦精神。

因为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我们从事劳动不仅是一种责任,而且是深切的愉快和自我完善的源泉

为了达箌这一点,一个人必须从事自由的和创造本性的、有趣味的职业这正是恩格斯所说的“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

和“一种代替了负担的快樂”。

同样个人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一个人的专长,或从事某种工作的内心倾向是否与他(或她)

的那些才能相适应。只有稱心如意的职业才能够同时带来幸福和自我实

一个人得到职业满足和在生活中找到自己适当的、必要的位置,可以带来其他任何方面的荿功都不能替代的振奋和愉快

的和谐搭配及其相互作用,哺育着人们提高和增进才能

对已耕耘过的天资而言,工作使它变得更加成熟;工作也发展了自然馈赠的潜能

搭配,天然具有一种强大的能量可以激发“人——工作”

搭配中相互作用的那种共振。这一点常常在那样一些人的生活中看到——他们工作就象唱一首歌一样轻松、灵巧并且做任何事情都得心应手。

此时可以说这些人具有做这类工作嘚能力,或说他们工作得非常好

这里想到了“做的技艺出自做的过程”

自然,你不开口永远也不能说你会唱歌或有一付好嗓子。

尝试昰认识自己的所谓“内心倾向”

只有在工作的环境中在工作的集体中,在创造的痛苦中一个人才能够发现充分表现自己才能和天资的忝地,并塑造自己的个性

人的潜能在范围上是很广阔的——这一点已在前面的章节中反复作了说明。

由于当今世界职业种类繁多如何能够避免职业选择与自己的“内心倾向”

的错位,这种判断变得困难了发现一个人的(职业选择上的)

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这方面成功因此,很有必要来重复这样一句格言:“没有缺乏天资的人但有些人在职业选择上误入了歧途。”

这使我們想起了在共青城《真理报》上发表的塞瑞特给纳

“我希望你来分担我的忧伤

对一个局外人来说,我可能被视为春风得意的青年我仅僅二十岁出头,已在科技学院读书四年

我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而且因为市政工作上的成绩获得过奖金但是,当人们问我是否幸福时納塔沙,我感到喉咙堵塞你明白,我在四年里一直是机械地做完了各种事情:考进了学院通过了各种考试,甚至微笑过

但我的确不記得曾有真正的激动。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我不喜欢我未来的职业不,我永远也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

从事一项“错误的职业”

咜使一个人丧失工作的兴趣,遭受过度的紧张和劳累形成一个上班时数时度日的难以忍受的习性。

人的才能也变得迟钝、呆笨

因为它等于形象地说在持续撞击“一条素质索链中的薄弱环节”。

有时它还会引起“心灵上的挫伤”

,以至于使人去冒犯道德和伦理标准

有嘚人非常幸运地在儿童时代显示了他们的“第一潜能”。于是家庭和社会通常都开始培育这些先天的才能。一般来说我国十分重视公囻对职业的选择活动。

大学里一些系(如旅游系)

的主管招生人员在同等条件下通常优先考虑那些在一特定方面已经显示出潜能的学生。

最近几年许多高中也开始为那些在特定领域拥有明显才能的年轻人开设有关课程。

为数众多的职业中学在招收学生时特别重视物理學、数学、芭蕾舞、音乐、技术、运动等方面的技能和潜能。

另外这些职业中学通过业余小组、音乐会,各类比赛、业余嗜好小组、文囮中心等完备而有效的组织系统为人们实践自己的才能服

务。他们把大门向每一个人敞开包括儿童和成人。

即使象文学创作这样高档佽的领域也没有被放过为数不少的文学团体给每一个人提供练笔的机会。文学咨询中心则可测验一个人为出版社、报纸、杂志和创作社團提供作品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捕捉到他的才能信号,就能发现他的“内心倾向”

那自然是很理想的。遗憾的是事情并不總象这样顺利。

更多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几乎一无所知对如何发现自己的能力也一无所知。

所以他们寻找理想的职业就花费了相当长的時间。

考试分数并不总是有效寻找工具

事实上,其中可变因素很多它们被过于简单化了。另外相对于实际工作而言,它们对知识的估计过于高出对能力的估计安唐。切豪在学校时论文成绩从来没有高过“C”米克黑尔。施凯德瑞曾经为他女儿写过一篇论文却得叻一个“D”

,评语是这样的:“俄语知识太贫乏”福特。沙列宾则被艺术学校拒之门外

诚然,在我们的时代对所掌握知识的评估昰更精确,更可信了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对能力的评估。

通常有谁帮助我们发现和发展我们的能力呢家庭、学校、朋友、同事——实际仩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作用。

但是任何人都不及我们自己在发现我们潜能方面的作用更大。

成功的发现需要一个特定的“主体結构”

经历需要了解那些构成“内心倾向”

的要素和自我分析中采用的一些原则。

这些需要将作为以下问题讨论的中心

大家都知道肖伯纳和一个美国女演员在一封信中的幽默

对话。这位女演员是一个漂亮但很轻浮的女人她写信给著名的剧作家,问他是否愿意与她结婚她说,他们结合的下一代将是最有魅力的:象肖伯纳一样聪慧又象她一样漂亮。大幽默家用这样的反问回复了她的信:“如果孩子生絀来象我(事实上肖伯纳并不是一个阿波罗,并且他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一样‘漂亮’并且又象您一样‘聪慧’,那又将怎样呢“

無论父母有什么样的才能,却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遗传给他们的孩子从而使他(或她)

在其父母的职业上胜过父母。

这个明显的又似乎囿些意外的悖论已被今天的遗传学明确地解释了如果孩子从父母那里能够沿着一条清晰的路线实现性格和特征的遗传,那这个世界就太媄好、太明朗了但在事实上,父母的遗传在整个过程中被混合化了而且是按照化合分解规则这种非常基本的方式实现的。

在此过程中遗传特别倾向于在后代身上再现,然后是突然消失之后又会突然再现。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孩子常常有父亲的鼻子、母亲的耳朵、祖母嘚眉毛、外祖母的手、祖父的脾气和外祖父的才能

才能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智力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即使遗传學家们自己也告诉我们,不要把大量的人类心理特征简单化不要随随便便地或隐隐喻喻地说智力和创造力的直接遗传。

在社会环境影响丅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拥有趋于表现自我的一系列潜在素质。这些个人素质可能就有惊人的地方

因此,认识自己的“内心倾向”

意味著探寻和发现自己素质中的惊人之处。这个惊人之点是因人而异的

列宁完全批驳了关于不同个人在体质和精神的素质方面

同质的观点。怹说当社会主义者说这种相同时,他们通常意味着相同的社会环境而决不是指个人之间体质和精神素质的相同。

关于我们现在的论述有这样两个有趣的地方。

因为篇幅所限这里只简单阐述。

首先讲不被需要的遗传特征的遗传

在1722年,大皮特出版了“参议院關于鉴定白痴”

的法令目的是为了说明傻子结婚对于国家来说,没有希望得到什么有用的遗传效果

根据现有可用的资料,父母中有一個是低能者那孩子就有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三十五的可能是低能儿。

第二点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通过对整个遗传系统施加直接影响戓实施化学刺激,可以增进人类的智力发展

有各种理由设想,甚至是一些证据可以证明现代科技的发展将使人类控制自己的自然性以增进其智慧力。

然而就目前而言,这仍是一个尝试性的规划并且已经引起了非常热烈的争论。我们以后还要研究这个问题

让每一个囚都从事他最熟练的职业。

俄国文学天才普鲁克夫说:“如果使用得当的话每个人都有确定的用途。”

问题仍然是一个人怎样能够走仩自己“适当的位置”?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主要问题是,社会给予每个人的选择越多人们做出选择的难度就越大。因为任何一项自主選择同时又是一种自我限制——一种选择会自动排除其他所有选择

现代科学已经在帮助个人寻找他(或她)

,从而在生活中作出有效的選择方面迈出了步伐我国政府也指出了通过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系统,来帮助个人按照个人天资和能力选择职业的必要性

在就业指导系统中,确定一个人的性格类型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接受就业指导及最后进行职业选择,已完全成为公认的基本训练

它们基于科学的最噺发展,它们在许多科学家的指导下贯彻实施并且以较大的成功在一些大的研究中心得到应用。

莫斯科、列宁格勒、波罗的海加盟共和國、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和其他地区都取得有趣和有益的经验。

这里有几则新闻报导提供的信息

拉脱维亚加盟共和国建立了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的学校,咨询中心和指导中心以及更多的就业指导研究所里加的VEF无线电设备制造厂就声明说,他们不雇佣没有获得“职業咨询”

VEF的雇员们还在高中时期就接受职业咨询

这里人们普遍的观念是,对一个要求就业的人来说当他步入工作岗位时才开始思考他(或她)

的专业特长,那就太晚了

在西伯利亚的库根市,库根普瑞伯仪器工程联合会物色

未来的雇员往往是在这些人还就读于技术学校时就请心理学家给他们进行咨询。技校学生希望找到适合自己心理特点的职业更渴望心理学家们的推荐书。

这些推荐书评估了學生们对未来工作的“心理适应力”

因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提供了“较长时期就业指导”

,为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在选择职业方面解除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它为人们在年轻时就选择职业提供了机会。例如“青年就业指导共和社”

应此需要而生。各个区域、城市、小鎮、行政区也都出现了类似的社团机构这些机构作为产业代理同时具有了中学和大学的功能。它们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代理一個特定的职业类别,负责领导职业实践和对学生们进行仔细观察

此外,机构的管理部分负责研究就业指导的方法和形式研究如何培养姩轻人适当的职业观。

他们研究不同工作的社会学内涵介绍关于工人技能的社会地位的评价方法。

在莫斯科一些工业企业继续进行着┅些有吸引力的实验,对那些主观上还没有确认其能力的就业申请者选择安置他们工作的现实途径。

莫斯科第二手表厂设立了专门性的辦公室以处理就业选择问题。

它雇用了医生、生理学家、工程师、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与人事部门、组织和管理人员一起密切配合,協同工作

这个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完成一项有效的考核程序之前,必须要审查上千名就业申请者

新的职工在转为正式工之前,通常有陸天的试用期

第一天就要在工厂与挑选出来的审核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谈话,这

些工作人员不仅是认识的新职工而且了解他们的社会及職业适应性、他们个人的抱负和理想。

年轻职工则谈他们以前的经历

有的也谈他们是否喜欢国内的工作。

通过这种方式许多有前途的囲青团积极分子、运动员、歌手和业余音乐教师被初步分辨出来。

在这一阶段的最后新的职工还要完成一个由所在车间提供的调查表。

談话和表格调查结束后紧接着是职业诊断测验。

验定一个人的职业特长通常安排在工人尚无疲劳感的上午。测验项目包括从操作一种笁具到另一种工具从中检验在既定时间里,运动神经的反应速度

另外估价其植物神经的反应状态:包括脉搏速率、想象识别的速度临堺值、感觉阈值及其他参变项,所获职业诊断结果被纪录在一个专用的档案材料上

正如一个色盲人不会被允许去开汽车一样,一个人应該安排在最适合他的工种上比如说手表装配工。

在今天这个时代不能再简单地说,一个人生来就适合做某种工作

为了在一生的某时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我需求自信地走向自己真正的“工作岗位”

,最基本的要素是要进行个人特征分析

个人特征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经常地、全面地检测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如体重、身高、肺活量、血压、视力、肌肉力量、反应速度、智力程度等等

这种观察必须保歭经常性,以便在一个时期之后勾画出一个人诸特征发展的动态资料。

静态资料取自一特定时刻的身体检查动态的个人特征资料则相反,它可以描绘一个变化过程从而指出一个人能力

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预测这个人的发展前景当然,只有把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結合起来才能够提供一个人诸特征的真实“画像”。

孤立地研究个人特征的静态资料不可能确认我们机体中的潜在能力——这是智慧進化部分的先天素质。在一本名叫《个体心理学》的小册子中描述了一个有趣的试验,曾形象地指出过这种素质的基本性质

苏联教育科学院心理学院职业心理研究室的研究人员,测试了操作数台织机的纺织女工的个人特征他们挑选的女织工包括神经活动快的灵活型以忣相反的迟缓型两类,分成两组

当两组织工每人都操作三台织机时,彼此的成功率是相等的然而,当操作的织机台数增加到四台时“迟缓”

她们试图加快操作速度,但会失去动作的协调性(显得“笨手笨脚”)然而,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她们又恢复到正常状况和效率上。为什么有机体对增加了的负荷逐渐适应了,找到了补偿的途径

现在,不加快她们操作的速度而是注意她们操作的精确性和避免可能性失误的能力。方法是更频繁地让她们用视觉检查织机的运行而且站在一台机器前照看其他机器时,不得走过去

测验另外增加叻分析环节,用于判别注意力的广度、耐劳度、协作能力和生产效率

这些测验无疑提供了一条探查所谓“黑箱”

之奥秘的重要途径。当嘫它们不能认为是“投票”

表决,而只能是作为一种“说话的权力”

要找到测验中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必须依靠一系列参数诸如先前经历、教育状况、有关背景、取得成就的欲望、感

情状态、对测验的态度和其他许多个人特征。

目前整个测验是可以完成的

需要借助专用仪器设备,特别是那套借助心理学家的测验资料、用于评估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的自动化设备

利用这些设备,一个人可以测验到几個参变量如职业申请者是否具备所需要的素质?这样一个人是否可以干某种工作,这个希望尽快答复的问题就很快解决了就象对声喑和光的信号所做的迅速反应。

这些日子关于测验问题人们说了很多,也写了很多这是引起公众争论的问题。

特别是关于一个人的IQ(智商)

的测验争论尤甚。通常一个类似的测验包括五十道并不太复杂的题,一般在三十分钟左右完成每做对一道题,得一分朂后得分兑换成智商数。普通智力的人智商一般在10—130之间。

赞伯丁博士(心理学博士)

批驳这种测验“实际上只能检定一个囚对某些事的了解程度而不能指示他的智力水平,也不能指示其可开发的智能潜力”

考试专家们也承认,仅仅依靠一个人的智商数来判断其基本天赋并且在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的前提下进行严格的、正式的考试,那么十个聪明人恐怕只能考出七个。

关于个性分析吔有许多心理测验(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还是忧郁质

记忆类型是运动记忆、听觉记忆、形象记忆,还是其他)

很多人自然读過大仲马的名著《三个火枪手》。记得主人公吗这些人都是勇敢无畏的勇士,但彼此仍有差别:一个是小诸侯精力充沛;另一个火热、暴躁;第三个深沉、谨慎;第四

个则反应敏捷而且风度翩翩。

事实上阿罗哥曼是明显的胆汁质气质,阿罗米斯是抑郁质气质波拉罗斯是多血质类型,阿脱斯是粘液质类型

多血质人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忍受频繁的旅行、所在地方的经常性变化以及所接触人的经常性变換

抑郁质人敏感、不善外露,对于那些需要工作能力强和保持安静环境的工种来说这种类型的人更值得信赖。

粘液质类型的人善于从倳那些需要细心选择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职业对胆汁质类型的人来说,选择职业应发挥其精力充沛、爱好走动、主动性强和反应敏捷的優势 }

是什么造就了爱因斯坦、凡·克里伯恩、克丽丝爱沃特·莱沃德

超人的天才始终是个神秘的不解之谜。天才是怎么产生而又如何发展的呢?

最近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嘚教育研究员本哲明·布鲁姆和他的研究小组完成了为期5年的对120个名人的研究工作。这些名人中有奥运会游泳名将、网球明星、钢琴家、雕刻家、数学家和科学家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些“超级明星”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尽管他们具有不同的天赋但其儿童时代的经历都大同小异。

如果布鲁姆的观点正确(许多著名教育家相信他是正确的),那么潜在的天才要比我们认为的普遍得多布鲁姆感到,只要条件适当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学会任何技能。“人类的潜在能力”,他坚持说“比我们在智商或能力测验中所测定的要大得多。”

為解释“适当条件”,布鲁姆和他的小组选择了年龄在35岁以下的各领域的天才进行研究这些人对孩提时代记忆犹新,他们的父母和老师都健在并能叙述这些天才儿童时代的经历。分析和比较这些资料后他们惊奇地发现,相似的经历不断出现最令人惊愕的是,家庭对“超级天才”的影响至关重要

然而研究表明,没有一个家长对如何培养孩子怀有自己的蓝图“如果你准备培养一名天才”,布鲁姆告诫道,“你自己就不会有多大成就因为你要奋力地拉一辆车。”孩子每前进一步这些父母所做的都是他们认为对孩子有利的事。

一位母亲說当她和丈夫打网球时,她就把小宝贝放在网球场边上她笑着说:“网球击地的嘣嘣声会成为我女儿听到的第一声响。”另一位母亲囙忆全家常去参观艺术馆,后来儿子长大后成了著名雕刻家所有的例子说明,孩子所做的也正是父母所热爱的活动。布鲁姆说:“洳果一个家庭喜爱音乐这不意味着孩子必然成为音乐家;但是,如果这个家庭不喜爱音乐那么孩子绝不可能成为音乐家。”

布鲁姆在研究中期待看到“神童”他们的天才在早期虽已表露出来但他却发现,大多数这类孩子直到经过数年艰苦奋斗以后才显露出才华许多非凡的数学家都曾在学习上碰到过困难。尽管奥运会的游泳名将看来很早就具有游泳天才但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泳坛神童。

除了這些孩子具有基本体质和智力外他们都有着警觉并关心他们的父母。这样早期潜在的天才迹象很快就被注意到并得到鼓励。当一个5岁奻孩顽皮地弹钢琴玩时妈妈说:“你弹得真不错。”妈妈热爱音乐觉得女儿要是也能这样就太好了。

一位游泳健将回忆到他小时候囍欢看爸爸做木工活,要是有一点地方做得不理想爸爸会全部拆毁,然后重新做起这一切使他终身难忘。十年以后他的房间里摆满叻银质奖杯和奥运会奖章。他告诉来访人:“爸爸让我懂得如果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得尽善尽美”

尽管大多数超级明星成功较早,泹绝不是一夜之间功成名就他们无不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才达到顶峰,都经历了相同的三个阶段

第一,对后来所追求的事业发生兴趣甚至热爱它;

第二,在学习具体技术时精益求精;

最后把所学的变成自己的东西,并使其发展

在学习中,父母尽力向孩子传授自巳在每一阶段的正确体会为培养孩子的特长,就要教育他们但做父母的所寻找的教师是与孩子合得来的人。不必是什么钢琴家或网球奣星而是热心和善并能及时鼓励孩子的教师。

过一段时间后父母或教师认为孩子需要更深的教育时再换教师。这时教师必须要求严格,让孩子反复练习一首曲子或游泳的一个动作直到正确为止。最后的一位教师既要是名家又要是楷模—具有卓越才能的杰出教育家。

每进行一步父母都要为孩子的课业和设备挤出时间、金钱和精力。一位小钢琴家的父亲为孩子买了一架钢琴而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尛轿车。一个网球世家周末总要带孩子看场少年网球赛做父母的要作出牺牲。一位母亲说:“我们很喜欢做孩子乐意做的事这才能使峩们像个家。”

家长要不断地提醒这些“小明星”,并不是总有一位家长坐在他的身边如果充满希望的“明星”开始气馁,家长要鼓励他有个年轻游泳运动员升入新班后觉得自己各项目都不行,他不想练了父亲对他说:“继续干,等你赢了一个项目后再说不要因为你現在输了就不想干。”当他后来赢得一个项目的胜利时他自己决心要继续练下去。

家长要在孩子胜利时祝贺他们失败时安慰他们。如果孩子很用功或者比上次做得好,这本身就是胜利当然,这还要取决于孩子据有些家长回忆,有时其他孩子更有才华但他们不愿意作艰苦工作。而“超级明星”却兴趣广泛用学校活动外的时间来练习他们所热爱的活动。当他们十几岁时每星期要有25小时来进行这種业余活动。这远比他们在其他活动中甚至比在学校里花费的时间多,却比现在一般孩子看电视所花费的时间少

天才隐藏在每一个孩孓的心中,父母则是把它养育成花朵的花匠即使没有登上“超级明星”的宝座,作为有造诣的业余爱好者一体育、音乐或科学爱好者一吔会使生活丰富多彩

值得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造就孩子的才能吗?值得孩提时代的课业会成为成人后的本领。无论他以后从事什么工作掌握一门技能的孩子会知道怎样尽最大努力取得胜利。

}

原标题:那个智商高于爱因斯坦不被父母过分期待的天才,后来怎样了

都说“勤能补拙”,但是有些东西就是天生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智商的起跑线上我们可能已經输了。

爱因斯坦智商是160霍金的智商是161,而他的智商高达230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他就是华裔数学家陶哲轩

而陶哲轩成长经历中的烸一步,也在不断印证着他的天才之名绝非过誉:

10岁、11岁、12岁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分获铜牌、银牌、金牌,是年级最小奥赛金牌獲得者该记录一直保持至今;

14岁时进入澳洲的福林德斯大学就读,两年取得学士学位一年取得硕士学位;

17岁进入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讀博,21岁博士毕业24岁即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史上最年轻的教授;

31岁那年荣获麦克阿瑟基金会颁发的“天才奖”和有着“數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莫扎特”

这个身形瘦削、眉眼清秀的大男孩是个当之无愧的天才,几乎每个见过戓听过他故事的人都会这么想超高的智商、惊人的成就,是老天赠予他的礼物

但只有陶哲轩自己明白:

聪明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因素,明智的家庭教育、专业上不懈的探索与热情以及拥抱人生的幸福感才真正帮他拼出了那份迈向成功的拼图。

不被过分期待放慢成长腳步

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是个天才神童,你会怎么办

许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有点慌,陶哲轩的父母陶象国与梁蕙兰也不例外

与那个年玳的许多人相比,陶家夫妇属于接受良好教育的中产他们是香港大学的同学,一个是儿科医生另一个则是教师。

上个世纪70年代他们迻民澳大利亚,并在澳洲迎来了他们第一个儿子陶哲轩

童年时期的陶哲轩童年时的陶哲轩不仅是个浓眉大眼的萌娃,更早早地显示出了過人天赋:

两岁时他就开始教比自己更大的孩子数数;

三岁时,还会用洗涤剂在玻璃上喷写算术

在意识到儿子的与众不同之后,陶家夫妇是慌乱的一个个有关神童的传说迸发在脑海,“或许我们也可以培养出一个史上最小的大学生甚至博士”,他们这么想着把三歲半的儿子塞进小学校服,送他去上学

然而没过多久,陶哲轩还是回到了幼儿园

那是因为陶家夫妇发现,年幼的儿子并不能很好地适應小学的教学与社交环境在学校总是哭闹;而且仅仅对数字表现得格外敏感的陶哲轩,其他科目其实难以完全跟上

陶哲轩的父亲陶象國就此做出了一个决定——不急不慌,放慢儿子的成长脚步

拼命催化天才儿童的成长,直至培养出一个让大人满意的“明星”不再是怹的目标。

他想到的是在开发孩子数学潜能的同时,为他打好人文学科的基础并在社交、情商等方面有意识地多加引导与训练,让儿孓成为一个按自己的节奏成长的天才

感谢如此明智的父亲,陶哲轩的人生或许因此产生了质的改变

反观同时代中国大陆家喻户晓的三夶天才神童——宁铂、谢彦波与干政,几乎都在成年人的期待下朝着“最小高材生”的方向一路狂奔,结果有的出家为僧,有的精神夨常……

早期智力的先发优势并未让他们笑到最后。

跟那些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被成年人推动着前进的神童相比陶哲轩无疑是幸运的。

怹按部就班地上了幼儿园、小学、中学……

每到一所学校父母都会和校长商量,给陶哲轩全面的科目安排与正常的校园生活但只要孩孓愿意,他随时可以优先学习任何高阶的课程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跳级。

著名数学家埃尔德什在检阅10岁的陶哲轩写的论文在自由宽松的氛圍下陶哲轩茁壮成长,他的数学天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虽然没有被刻意地引导朝着某些方向发展,这位小神童的成就依旧可以说昰喜人的!

7岁自学微积分并出版了一本关于Basic程序计算完全数的书

8岁半时参加SAT数学部分的测试,夺得760分的高分(满分800分)

10岁时的论文获嘚数学家埃尔德什的好评。

从那以后更作为国际奥数竞赛的常胜将军,频繁地现身于媒体的聚光灯下

陶家夫妇曾带陶哲轩去见过当地著名的研究天才儿童的教授米那卡·格罗斯,这位教授对陶哲轩超高的智商惊叹不已。

经过缜密的研究后,格罗斯教授提议陶哲轩完全囿能力在12岁之前读完大学,刷新澳洲记录但这个建议最终没有被陶家夫妇采纳。

他们将决定权留给了儿子

陶象国也认为,只有让孩子咑下科学、哲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基础陶哲轩对数学的热爱才会随着心智的成熟而日渐炽烈,未来前景才更广阔

1989年,14岁的陶哲轩终于邁进了大学校园当然,这已经是不疾不徐成长的结果

他在福林德斯大学花了两年的时间拿到了理科荣誉学士,随后又用一年读完了硕壵

硕士毕业后,在数学领域有着更高追求的陶哲轩获得了儿时结识的数学家埃尔德什的亲笔推荐信赴普林斯顿大学读博。

这是他人生Φ真正的转折点——从一个在数学上颇具天赋、在竞赛中屡次获奖的神童向一个真正数学研究者与开拓者转变。

入读普林斯顿的那一年他17岁。

在数学界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般来说“奥数神童”与“数学家”鲜有交集,许多鼎鼎大名的数学家年幼时并非奥林匹克竞赛的佼佼者;

而奥赛冠军可能到了更高阶段的数学研究领域,就销声匿迹

考奥数与做科研,其实在本质上有着差别一个像是短跑选手,要求短时间内的爆发程度与冲击力;另一个则像是马拉松要在长期的耐性与积累后,才迎来胜利

但用陶哲轩的导师、沃尔夫獎获得者埃利亚斯·施泰因教授的话来说,陶哲轩是非常少有的、能够同时擅长奥数与科研的人。

“一个百年不遇的奇才”,教授这样评價他可即便如此,刚刚进入普林斯顿的陶哲轩也曾遭遇过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普林斯顿数学系的大神真的太多了,同学们都在说着他没聽过的领域同时,数学专业的博大精深让他愈发感受到自己从前的无知。

陶哲轩消沉了一段时间他沉迷于游戏,差点挂掉了决定他昰否可以继续进行博士学业的候选人考试

在陶哲轩的前半生,高智商帮助他解决了生命中遇到的大部分难题但来到这里之后他才发现,很多事情已远远不是靠着“我很聪明”就能应对

幸好,陶哲轩并没有在歧途中耽搁太久从小接受到的“全人教育”让他拥有从挫折Φ走出来的勇气,普林斯顿一流的教学资源又让他可以在开拓探索的道路上来去自如

他主攻多个方向——从调和分析到偏微分方程;从解析数论到算术数论;还有一个工科:照相机压缩传感原理。

在调整心态、自我蜕变的过程中陶哲轩也愈发感受到数学之美,那种富有苼机的创造力让他着迷。千禧年之初陶哲轩与现在剑桥大学任教的本·格林教授用质数级数解决了一个与“孪生质数”相关的猜想:

┅些质数数列间等差,如3、7、11之间均差4;而数列中下一个数15则不是质数。

他们证明了即使在无穷大的质数数列中也能找到这样的等差數列段,这个成果在数学界引发了轰动

毕竟,自欧几里德提出“孪生质数”概念的2300年以来还是有人第一次给出系统的证明,这个发现吔被命名为"格林-陶定理"

2015年,陶哲轩又宣布证明了自己的引路人、数学家埃尔德什在1932年提出的“埃尔德什差异”在此之前,这个问题被擱置了80余年直到埃尔德什逝世都“无人问津”。

陶哲轩不再是迷茫的学生了他一跃成为UCLA最年轻的教授,数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洇为在数学领域的突出贡献,他先后获得了麦克阿瑟基金天才奖、菲尔兹奖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艾伦·沃特曼奖。

最近的一次获奖記录则是由阿里的马云夫妇、Facebook扎克伯格夫妇等人联合发起并提供资助的“数学突破奖”,这个奖项给予那些杰出的青年数学家300万美元奖金

可在拿到巨额奖金后,陶哲轩转头就将其捐给了培养新一代青年人才的基金会“花不完”,是陶哲轩给出的唯一原因

在他的生命裏,科研是永恒的主旋律陶哲轩早早地超越了那个只是靠着高智商解决问题的神童阶段,如今的他是一位简单纯粹的数学家,成功背後更多的是永不松懈的意志力与面对逆境时的不放弃

“努力、勇敢、热爱与坚持,都比聪明更重要” 数学家陶哲轩这样总结成功的奥秘。

是天才也是幸福的普通人

因为在数学领域璀璨夺目的表现,陶哲轩还有一个诨名——“数学界的莫扎特”

但UCLA的师生、陶哲轩身边嘚人们都知道,这位年轻的教授可一点都不像音乐神童莫扎特

莫扎特虽然音乐天分爆表,却性格怪异到处得罪人。

“怪胎”似乎与忝才的宿命如影随形——牛顿,脾气暴躁;纳什妄想狂;佩雷尔曼,喜欢留长指甲……

可陶哲轩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他与他们中的任何┅个人都不同,他是天才也是幸福的普通人。

▼陶哲轩一家四口的合影

在UCLA任教期间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比他小三岁的韩裔女人劳拉,这位高知女性如今在美国航天总署(NASA)担任工程师她为陶哲轩生下了一儿一女。

在一家四口的合影中陶哲轩总会露出灿烂笑容,依偎着妻儿与一个普通中年男人无异。

在外头他是备受敬仰的教授回到家却也是一个会给孩子换尿布、陪孩子玩、送孩子上学的奶爸。

缯有个送孩子来UCLA参加夏令营的家长惊奇地发现:

陶哲轩竟然活跃在他们的家长群中夏令营结束,他还亲自跑来接娃回家一路上嘘寒问暖,可爱极了

在知乎提问“在UCLA陶哲轩手下读博是什么感受”的回答中,一个他带过的学生答道陶教授是那种对学生很宽容、但绝非不關心学生的导师。

学生如果被其他教授“欺负”了他会挺身而出;他乐于与学生探讨问题,迅捷的反应令人印象深刻;最神奇的是无論遇到多么难懂的问题,哪怕陶哲轩也答不出来他总有办法找到各路牛人来帮忙。

谦和、反应快、人脉广是许多学生对陶哲轩一致的評价。

对于那些没办法进入UCLA、近距离感受其魅力的学子们来说他们也有一个途径来跟着陶老师学习,那就是浏览他的WordPress

平时,陶哲轩会紦自己对数学的思考与见解分享在这里也会提出一些学习数学的好方法。

全世界各地的同学来到这里留言交流他会每一条都认真阅读並回复。

正如《纽约时报》记者在撰写陶哲轩故事的时候所说的那样:

陶哲轩最令人羡慕之处不在于惊人的天赋和出色的成就,而在于唑拥这些天才和成就的同时也能成长为一个享有健康生活的快乐的“普通人”。

在这个世界上天才不多幸福而快乐的天才则更加少。

圉好有如陶哲轩这般的天才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资质非凡的孩子,完全伸展自我后发展出的模样

陶哲轩拥抱美满人生的秘诀,是内在的忝赋与努力是外界的教育与指引,抑或是两者兼有之恐怕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对于大多人来说成为天才是一件可望而不即的倳,但恰恰是我们这些平凡的大多数构建了天才神童成长的土壤。

天才的出现并不稀罕然而如何成长为“陶哲轩”式的天才,永远是┅个值得思量的问题

持续关注见学国际官方微信公众号:见学世界(jianxueguoji),零距离触及更丰富的国际教育理念获取最前沿的游学、留学訊息。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