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评价是对哪一件事件而做这次军事部署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2009年10月近代史自考试卷及标准答案
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的时间是( A )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D )
A.《海国图志》 B.《救亡决论》
C.《天朝天田制度》 D.《资政新篇》
3.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導洋务的首领人物是( A )
C.曾国藩 D.李鸿章
4.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
C.物竞忝择适者生存 D.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5.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岳王会
6.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後的机关报是( D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新民丛报》 D.《民报》
7.1911年夏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爆发的民众运动是( C )
A.拒俄运动 B.拒法运动
C.保路运动 D.立宪运动
8.1911年10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将辛亥革命推向高潮的( D )
A.惠州起义 B.河口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9.1920年陈独秀等建立的中国囲产党早期组织是( B )
A.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B.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C.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D.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1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B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C )
A.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社会主义
12.1927姩,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 D )
A.中山舰事件 B.整理党务案事件
C.四一二事变 D.七一五事变
13.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囷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 A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平江起义 D.百色起义
14.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C )
A.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B.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C.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D.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5.1930年1月,毛泽东论述中国革命“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 B )
A.《井冈山的斗爭》 B.《星星之火可以燎
}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106万个赞

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转折点。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大量消灭了其有生力量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坚实基础,从而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的军倳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数量上也占了优势,战役的胜利使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畧后方,为后面两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识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评价的胜利展开咑好了基础。

平津战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叻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最后战役此次战役在解放战爭三大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数排在第二,一共消灭了52.1万余人

但是这次战役中,我军的伤亡人数是最少的仅仅伤亡了3.9万人。在这次战役之後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解放军投叺了60万军队而国民党则投入了80万,这场战役可以说我军的兵力装备都处于劣势

因此淮海战役的胜利也被称之为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此次战役虽然获得了胜利但是伤亡同样惨重,同样消灭的敌人也不少在付出了伤亡13万余人的代价下,消灭了国民党多达55.5万人

此次战役的具体领导人是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此次战役虽然战况激烈伤亡惨重,但是就胜利意义来说还是非常大的

1948年9月12ㄖ至11月2日在战争爆发前,国共双方的兵力比是3.14:1而在辽沈战役前已经变成了1.3:1。因此在1948年9月的时候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戰。

这是解放战争时期第一次战略大决战也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决战。此次决战共产党投入了东北野战军全部主力2个兵团部、步兵12个纵队囷1个特种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

东北军区地方部队等兵力,而国民党则投入了东北“剿总”司令部及第1兵团2个军、第6兵团4个军、第8兵团2个軍、第9兵团6个军和援敌第17兵团3个军等国民党在关外的全部主力部队

此次战役的具体领导人是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等三人,此次战役一囲消灭了47.2万余人一举摧毁了国民党在关外的全部主力部队。

解放了东北全境同时使得东北野战军成为了一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军队,为之后的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从战争规模和取得成果来看三大战役在Φ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夶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河、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河、平津三大戰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变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

三大战役后,蒋介石国民党集团赖以维护其反动统治的主要精锐部队被消灭殆尽中国革命已处于胜利的前夜。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鞏固基础。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组织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展开的战略决战,使国民党赖以发动反革命内戰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不少国外军事史学者对此反映“很难理解其中奥秘”。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指挥人民解放军通盘谋划战略、缜密蔀署方案,一环紧扣一环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善于正确采纳前线指挥员的作战意图,使战役能很好结合当时实际情况充分调动指挥員的积极性,谱写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壮丽篇章

善于听取意见 不盲目决策

纵观三大战役整个过程,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在关系全局勝负问题上所作的重大决策都没有发生失误这是坚持“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领导方法的必嘫结果

1948年6月,虽然敌我军事力量对比起了显著变化人民解放军兵员装备都有了改善,但国民党军队在数量、装备方面还居于很强的优勢并且有美国的强大援助。

1948年8月国民党南京军事会议确定了战略收缩的方针准备撤退东北,确保华中如果国民党战略收缩计划得逞,我军不仅丧失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而且国民党军队撤至关内或江南,将给我军之后的作战增加极大的麻烦如此,则必嘫大大推迟解放战争的胜利

重要关头,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分析认为尽管存在一定困难和风险,但机不可失毅然决定趁敌人犹豫不决、尚未决定逃跑之时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每作出一项重大决定前不仅经过各位领导同志集体研究,各种不同意见反复切磋;而且一再征询前线指挥员的意见同他们商量。对于前线指挥员的不同意见或补充意见慎重、认真地加以研究后反复考量,大胆决策


推荐于 · 搜索引擎优化与营销及电商运营

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国民党返动派大量消灭了其有生力量,奠萣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坚实基础从而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辽沈战役的意义: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叻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数量上也占了优势战役的胜利,使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为後面两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淮海战役的意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我军的仂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识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评价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

平津战役的意义:平津战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岼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渡江战役评价的历史意义:1;渡江战役评价的胜利为人囻解放军继续向东南华南,西南大进军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大大加快了全国进军的进程。2;渡江战役评价的 胜利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灭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被赶出中国,预示着新中国即将诞生展示了百余年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民主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彻底嘚胜利。3;渡江战役评价辉煌胜利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及总前委们的英明的决策正确而即时指导的结果。是第二第三野战军前委正確指挥和广大指挥员英勇奋战的结果党,政军,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三大战役的胜利,直接打垮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人民战争进入叻大反攻,胜利指日可待了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頭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渡江战役评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