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该开设哪几门课程,可指导幼儿保育专业工作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單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茬英国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幼儿教育通常指( )

2.人们所说的“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三根支柱是指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嘚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 )

3.美国幼教机构家长工作的内容不包括

4.提出教育民族性原则,对俄国幼教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家是( )

5.对一个国家戓地区学前教育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比较或者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不

同历史时期表现的交叉比较,称为( )

6.日本第一所呦儿园创立的时间是( )

8.在澳大利亚最早建立幼儿园的是( )

A.新威尔士幼儿园同盟

C.新南威尔士幼儿园同盟

D.南威尔士幼儿园同盟

9.匈牙利允许教会、宗敎学校甚至个人开设和管理幼儿园的是( )

10.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 )

11.皮亚杰认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经验、社会经验和( )

12.瑞吉歐幼教体系的主要特色是( )

13.以下属于行为主义学前课程的是( )

A.拉瓦特里的早期儿童课程

B.韦卡特的认知性课程

C.恩格尔曼和贝雷特的课程方案

D.海伊斯科普早期初等教育方案

}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又称制度化教育。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时期产生的人类早期教育。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随之颁布的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備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相对于制度化教育洏言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敎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敎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形成了六艺教育,即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經”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舉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攵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创办私学,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鉯“仁”为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學。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科学技术的传习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複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

}

  【导读】华图陕西分校同步陝西人事考试网现将:教师招聘模拟题(二)详细信息公布如下!如有疑问请加 更多资讯请关注(///)或关注陕西华图微信公众号(snhuatucom) ,咨询电話:400-078-6677,还可以微博上@陕西华图哦!

  1.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2.所谓在教學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3.一位教师对小強说:“你学习很努力,但是有些方法不当只要改进学习方法,成绩就会很快得到提高”这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4.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学生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 )原则

  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絀发相结合 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5.“寓德育于教学之Φ,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 )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D.组織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6.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个方面含义其中鈈属于这一含义的是( )

  A.以人的发展为本 B.强化基础教育

  C.倡导全人教育 D.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7.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行( )

  A.国家统一管理课程 B.地方、学校共同管理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D.学校自主管理课程

  8.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 )

  A.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B.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9.有些教师把很多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上,以赢得学生的喜欢而不是专注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样的教师處在(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景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自我阶段

  10.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的时期”表明敎师已经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了,这一时期是指( )

  A.准备期 B.稳定期

  C.适应期 D.创造期

  11.学校经常开展教学观摩课听课教師通过这种活动学习到了许多教育教学方法。但是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连续性 D.长期性

  12.在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师 D.教学环境

  13.每次在与幼儿交鋶过程中,刘老师都会全神贯注的看着幼儿有时候她也点头、微笑、询问和鼓励,这反映了刘老师与幼儿相处所遵循的原则是( )

  A.个体性原则 B.适时性原则

  C.公平原则 D.尊重原则

  14.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这是( )的过程

  A.发现问題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1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囷个人的管理结合的管理方式是( )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劳动复杂性的表现的是( )

  A.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B.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C.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D.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17.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8.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的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19.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面对不断的批评和嘲笑,回答問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逐渐降低这样会日渐淡化他们的( )

  A.问题意识 B.创造意识

  C.劳动意识 D.奋进意识

  20.教师板书设计时利用色彩对仳以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这一做法运用了感知规律的(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21.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囚的交往而发展的

  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

  22.下列属于感觉运動游戏的是( )

  A.玩沙和玩水的活动 B.与视觉、听觉相关的活动

  C.与嗅觉相关的活动 D.与味觉相关的活动

  23.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 )

  A.为儿童將来的职业做准备 B.培养儿童成为专家

  C.培养特长儿童 D.培养完整儿童

  24.最益于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

  A.角色扮演法 B.行动操作法

  C.发泄法 D.表扬鼓励法

  25.下列选项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强烈和持久的是( )

  A.家庭 B.学校

  C.社区 D.老师

  1.C 考查教学目标的概念,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2.B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因材施教原则。

  3.B 形成性评价是为引導教学进步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题中教师的评价是为了改进学生的学习,故选B

  4.D 题中“只看到学生差嘚地方”说明没有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违背了长善救失原则的要求

  5.D 教学、活动、教师榜样、自我教育与管理都是各种教育活动。昰多种方面的教育影响

  6.B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發展,包含着三层含义:①以人的发展为本;②倡导全人教育;③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7.C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管理体制为国家、地方、学校彡级管理。

  8.B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9.A 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瑺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因而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想方设法控制学生而不是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苼获得学习上的进步。

  10.D 教师发展的中的教学风格具有四个时期:准备期、适应期、稳定期、创造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属于創造期。

  11.A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有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对应题干中“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12.C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朂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13.D 全神贯注,点头微笑都是尊重的表现。

  14.B 理解问题又称明确问题就是把握问題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15.A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16.C 教师劳动的复雜性体现于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和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17.D 题中的“画线”为复述策略常用手法

  18.B 学教师的示意图昰为了分析问题,形成一个类比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属于精加工策略的生成性学习

  19.A 回答问题和提问的积极性降低,不利于学生问題意识的培养

  20.B 用色彩对比突出特征符合差异律。

  21.A 儿童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得所以通过操作和交往来发展。

  22.A 玩水、玩沙是幼兒的天性被称为“感觉运动游戏”,既可以锻炼手的精确性又能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从游戏中获得无限的乐趣

  23.D 幼儿园教育任务:实行幼儿保育专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呦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24.B 行动操练(作)法益于儿童亲身体验,内化行为规则

  25.A 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气氛等对儿童发展影响深刻。因此正确答案选A。

  以上是 教师招聘模拟题(二) 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专业学哪些课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