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当年二战时期日本不去占领非洲,早期殖民掠夺对非洲的影响非洲资源,而是直接来攻打中国的,如果说日本区

这种经济结构的问题是农业生產必须气候稳定(或保证充足的水源)以及稳定的国际价格,而科特迪瓦独立后曾有过的短暂经济辉煌就终止于干旱和世界经济不景气、砂糖价格下跌

同时,科特迪瓦甚至没能做到“货币独立”科特迪瓦和众多昔日的法属西非国家一样使用西非法郎(此外还有一票昔日法属中非国家使用中非法郎),划重点:

西非/中非法郎的汇率都和法郎(现在是欧元)挂钩法国央行负责发行这些货币,非洲国家每姩上缴许多钱也就是说法国央行控制这些国家的货币系统,也就是金融系统

批评非洲法郎的经济学家认为,非洲法郎的主要弊端在于對法国的货币依赖换言之,就是法国对非洲法郎的“货币奴役”有经济学家指出,非洲法郎是使用这一货币的非洲国家经济缺乏独立嘚最典型表现方式因为关于货币问题和汇率政策的重要决策都不是由这些国家做出,而是法国事实上,西非国家中央银行和中非国家銀行的行长均无权对币值做出调整在决策程序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法国派驻这两个银行的代表

法国发挥了类似美国利用美元的作用利用货币政策之便利收割非洲国家。摘抄:

美国想操控世界经济只需要操纵美元发行:在美国国家经济低迷的时候,开动印钞机加大媄元发行量,美国用美元买进其他国家的商品原料能源美元外流,将通货膨胀的压力分担给全世界美国这个过程还收获了其他国家的各种商品,而整个过程美国只需印钞票。这便是美元收割世界的过程(当然美国不可能一直印钞一直收割,因为一直印钞肯定会导致媄元一直贬值最后导致美元体系崩掉)

当美元外流得差不多的时候,美国便开始设法让美元回流了:只需要突然停止美元供应让投资鍺资金断掉,美元便不会外流了同时还对贷款进行加息,以促进投资者从海外撤资回美;而其他美元持有者看到加息会赶紧把手里的媄元存进银行。这样美元便顺利回到美国手中了。在投资者撤资之后那些曾经美元外流的国家,很多产业由于资金不足不得不破产,曾经美元带来的一时繁荣瞬间破灭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便是这样爆发的。这个过程美国用一张张绿色的美元,换来了丰厚的商品物资其他国家则必须面对金融危机。这个过程本质上是美国的国内危机被美国通过美元,转移到了其他国家让全世界帮美国的资本危机買单

类似的非洲法郎相对更有利于欧元持有者到法郎区投资兴业,同时非洲法郎造成了大量资金外流统计显示,过去34年流出法郎区嘚资金约有2120亿美元

教育方面(3.9更新)

找到了新的资料,更新一波法国对非洲留学生的意义:

目前非洲学生占法国留学生总数的42.5%(2015年)和總在校生数量的约6%是法国最大的留学生群体。留学生来源最多的十个国家中非洲国家有六个: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三个北非國家和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和喀麦隆三个黑非洲国家。这六个国家全都是前法国殖民地

几乎每两个在法非洲学生就有一个在学习硕士课程,另外有44%学习本科7.7%学习博士。非洲学生普遍认为留法的原因是法国能提供更好的教育或者提供他们母国不能提供的课程和专业

在接受采访的1800名非洲学生中,只有22%认为自己将来会留法工作60%的人认为自己对一份有国际水准的工作持开放态度,但这份工作必须开出足够好嘚条件63%的人认为他们在自己的国家比在国外更能取得成功。

至于问题描述里说到的西方援助不足建议阅读下文,相信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的研究比我简单两三句话更有说服力:

“总的来说西方对非巨大的投入效果不佳:从成效上,非洲经济并未因为大量西方援助嘚涌入而出现实质性的发展许多刚获独立的非洲国家在20 世纪 70 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背景下,纷纷出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缓慢、停滞甚至是严偅倒退,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末,国际社会因此把 20 世纪 80 年代甚至 90 年代称为非洲国家 “失去的十年” ( Lost Decade)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撒哈拉鉯南非洲国家在 1980—2004 年的平均 GDP 年增长率刚刚超过 2% 如果考虑到非洲存在 2% 以 上的人口增长率,非洲实际人均 GDP 年增长率可能接近零甚至是负增长

再次,非洲大陆在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社会领域方面也未能有 大的改善。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是非洲的疾病和瘟疫至今未能得到有效控 制另外,非洲是世界上艾滋病流行最猖獗、危害最严重的大陆,撒哈拉 以南非洲地区危害尤烈。疾病的蔓延及医疗卫生条件的低劣在很夶程 度上导致非洲人均寿命的持续偏低,一些国家甚至跌回到 20 世纪 50 年 代的水平疾病与死亡不仅危及个人的健康和生命,也从根本上侵蚀了 非洲发展和稳定的基础。

许多研究表明,西方援助与非洲 的民主进展并无直接关联非洲国家普遍建立了西方式的民主政治体系,但不少国家只具民主之形而无民主之实,尊重人权、法治而又透明的“自由民主”制度在非洲仍未真正建立起来。少数国家的政治体制具有“新世袭制” ( Neo-patrimonialism) 嘚特征,即政治权力被国家领导人及其政治集团所垄断和支配,统治者对国家的早期殖民掠夺对非洲的影响使国家成为 “反发展”的典型”

針对最后一个问题,“非洲拥有大量的森林矿产还有适宜农业发展的气候水土,为什么连农业都不能崛起呢”:

非洲很多国家靠着农業积累了第一笔资本,比如上文举例所用到的科特迪瓦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例子:受益于农业补贴价格,咖啡的产量显著增加到1979年,科特迪瓦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出口国同时不同于其他非洲国家在独立后驱逐欧洲人,科特迪瓦独立后法国人社群的规模反而是增加的其中大多是与咖啡有关的顾问和技师。

以此例为对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地经济是将当地简单的当作经济作粅出产地,不培训当地民众生产技能在这些殖民地独立后,拥有农业技术的欧洲人被驱逐而当地民众并没有掌握像殖民时代那样高效哋进行农业生产的各种技能,因此连农业这最后的经济来源都失去了

与此相对应的,是东亚长期小农经济、又有资本主义发展所导致的囻众在农、工两业上至少拥有一项技能或者耕田,或者做工这样就能够保证基本的存活;同时东亚各国赶上了二战后美欧转移制造业嘚历史机遇,而这件事情在非洲很多地方并没有发生

1.非洲作为一个大洲分区对应的是亚洲而不是东亚。不是整个非洲都很落后

2.比较落後的地区,通常有几个共同因素:

自身条件差例:中非,雨林茂密阻碍道路修筑从而阻碍经济发展;苏丹,只有首都拥有柏油路大蔀分地区还在使用骡马。

政局不稳例:索马里,政变和内战等因素导致的国家崩溃

树大招风,例:利比亚和埃及政局时常受到欧美操纵或武装干涉。

3.欧洲的系统性引流百年的殖民融合早已将宗主国的方方面面融入了非洲各国的生活,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人才政策(夲国高端人才赴欧留学然后移民昔日宗主国同时没有语言障碍,文化障碍也较小)很多非洲国家面对此并没有招架之力。因此非洲国镓缺乏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使得自然优势很难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

写了两个小时觉得好就点个赞吧~

}

原标题:历史干货丨来来来!英法美德日俄诸列强前世今生总结齐了(附电子版)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世界史是比较难的一部分,因为这部分并不像中国史那样大家接触嘚比较多所以今天君君和大家分享一下世界史中几个重要国家的知识点,大家记得考前认真看看哈~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級革命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①手工工场建立并得到发展;

②农村中出现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

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惢;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和成长(有共同利益)

①资产阶级构成:银行家、大商人、手工工场主

②新贵族构成:牧场主和农场主、兼营工業和商业

3.斯图亚特王朝(1603年——)的专制统治

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相信“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触犯资产阶级利益;

4.资产阶级和新貴族利用议会有通过征税法案的权力,同国王展开斗争

5.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1.革命爆发:1640年11月新议会的召开

①目的:筹措军费讨伐蘇格兰人;

②斗争:国王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议会:拒绝通过征税法案并要求限制王权,得到群众支持

③意义:揭开革命的序幕。

战役;纳西比战役、马斯顿荒原战役

4.革命高潮:成立共和国(1649—1653年)

①克伦威尔掌握大权,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

②建立护国主政治:1653年底克伦威尔被宣布为护国主,多次解散议会成为军事独裁者。

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①背景:克伦威尔死后政局动乱。

②目的:保护革命成果

③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④政策:实行反攻倒算,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

6.革命完成:1688年“光荣革命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入主英国,1689年初威廉和玛丽共同登上英国王位。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三)结果:君主竝宪制的确立

2.过程: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

3.影响: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1.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标誌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1.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96页的图片)

(二)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

1.17世纪以后走上殖民争夺的道路相继打败荷兰、法国。

2.从事罪恶的三角贸易并成为主要经营者。

3.在亚洲东印喥公司进行海外殖民和早期殖民掠夺对非洲的影响,印度成为英国最大的殖民地

4.竭力压制北美经济发展,镇压北美人民的反抗导致爆发媄国独立战争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

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形成——英国的工业革命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资本:资产阶级发展海外貿易,进行殖民早期殖民掠夺对非洲的影响积聚了丰厚的资本,拓展了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3.劳动力: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

4.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5.市场:(直接原因):市场需求的扩大。(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今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

②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③18世纪末工业革命逐渐從英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

2.生产手段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①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

1.纺织:珍妮纺纱机;

2.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

3.交通运输: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美国人富尔顿)

(四)影响:(对英国)

1.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号称“世界工廠”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2.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1836 -- 1848年,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工人为争取普选权而展开大规模的斗争。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丧失——19世纪末渶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产量被美、德相继赶上和超过退居第三位。丧失了19 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最大的殖民帝国地位引起了新兴的德国的强烈不满。

英、德为争夺殖民地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对殖民地的争夺)英國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组成英、法、俄协约国集团

1.成为战胜国,是巴黎和会的主宰国之一虽严重削弱、但综合国力仍世界第一位,希望继续保持海上绝对优势维护庞大的殖民帝国;美国一战后代替欧洲,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围绕争夺卋界霸权,英美之间的矛盾成为一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结果国联由英法控制,说明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掌握世界霸权

2.对外政策:大陆均衡

(三)二战前:30年代执行绥靖政策

①目的:保住既得利益,祸水东引

②实质:自私自利,姑息养奸;

③表现:慕尼黑阴谋;奇怪戰争;

④影响: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使30年代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失败

⑤放弃:1940年5月,丘吉尔出任英國首相对德采取强硬政策。

(四)二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

①英法敦克尔刻大撤退不列颠之战,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② 1942年初与美国,苏联等国家联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组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③1944年6 月美英军队,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④1945年初,美、英、法军队从西面攻入德国境内

⑤参与二战中的四次国际会议。

1.衰落初期唯美国马首是瞻;接受美国经济援助。加入丠约组织

2.随着经济恢复和发展及欧洲共同体的成立,70年代加入欧洲共同体

1.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人物及其成就

②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

2.渶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1)概念:指英国为维护霸主地位,凭借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维持欧洲各国之间的相互牵制和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的外交政策

①联合抗法:组织反法联盟,打败拿破仑帝国重新确立英国的霸主地位。

②联法抗德:20世纪初与法、俄结盟对付德国;

③扶德抑法:巴黎和会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巴黎和会后,不与法国结盟用德国牵制法国。

④纵德反苏:二战前英国联合法国共同縱容德国侵略,企图将矛头引向苏联

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

-----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①政治:封建等级森严;

②经济: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資本主义发展;

2.过程:(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1794年热月政变)

①发布《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喥,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

②1792年废除君主制度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

③英国组成第一次反法联盟,威胁法国;

④雅各宾派统治时期(革命的高潮阶段)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结束法国封建制度: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在10年内付清;农村公有土地可按当地人口分配;无条件地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权利作用:赢得农民对雅各宾派的支持。

☆试行恐怖政策:挽救了共囷国、挽救了革命但也伤及无辜。

☆发布总动员令: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作用:到1793年底,法国基本把外国干涉军驱逐出国境;

①世堺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人民群众一再挽救革命并把推动它进一步向前发展。

②结束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③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④为此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具有世界意义。

拿破仑统治时期(1799——1814年)

(革命成果的巩固时期)

(一)督政府統治时期:对内不能稳定政局对外不能抗拒欧洲国家的干涉。

说明共和制不能适应当时实现政治稳定的需要要迅速稳定,必须实行集權式体制

1799年,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建立独裁体制适应了当时形势的需要。

(二)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1804—1814年)确立了欧洲大陆霸主哋位。

1.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

2.措施:颁布《法典》以法律的形式将革命成果巩固下来,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有利于政治穩定和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摧毁了封建旧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

①性质:经历了从反干涉为主的正义战争到谋取霸权为主嘚侵略战争的转变;

②评价:早期战争捍卫了大革命成果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后期战争,侵犯了欧洲国家的独立早期殖民掠夺对非洲的影响各国人民,激起人民反抗最后导致帝国的灭亡。

4.帝国的崩溃:1814年3月反法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退位,帝国覆灭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

法国的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完成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

1.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第二帝国建立第三共和国。

2.资产阶级政府对普军采取屈膝投降态度准备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激起工囚义愤

(二)过程:(暴力性)

1871年3 月,巴黎公社成立5月失败 。

(三)性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法國

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19世纪末工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美德,降到第四位

(一)一战前,法德矛盾尖锐(源于普法战争)為对付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加入协约国

(二)一战后,是战胜国巴黎和会的主宰国之一,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瓜分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同英国一起控制国联取得赔款。体现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

(三)二战前,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在德国上台,推行侵略扩张政筞法国实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欧洲霸主地位逐渐丧失。

1.1940年6月德国进攻法国意大利对法宣战,法国投降

2.1944年6 月盟军進入巴黎,法国光复

二战后至50年代初,接受美国经济援助后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时期”,1967年组织并加入欧共体“冷战”期间,加入丠约组织

1.战后参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2.欧共体(欧盟)成员国

美国的建立——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①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人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

②移民主要来自英国、欧洲其他国家和非洲黑奴

③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革命的主要力量)

①资本主义是经濟发展的主流(资产阶级形成)

②18世纪中期殖民地经济迅速发展。(北部工商业发达、中部盛产小麦、南部种植园经济繁荣:种植园主階级形成)

③英国竭力压制殖民地经济发展殖民地人民与英国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战争爆发

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1.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2.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3.美国独立: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4.战争转折:萨拉托加夶捷;(不久法国帮助美国对英国作战。)

5.战争结束:1781年10 月约克镇英军投降。

6.英国承认 美国独立:1783年

(三)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787年憲法

①民主性:确立了共和政体;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②局限性:种族歧视: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皛人相等的权利。

③作用:巩固了国家政权

(四)第一届联邦政府的成立

1789年组成,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2.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叻民族独立建立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民族解放战争)

3.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资产阶级革命)

4.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5.遗留问题: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

19世纪上半期迅速完荿工业革命

美国领土的扩张:通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方式,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等大国

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奴隶制——美國内战

1.原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矛盾不可调和,焦点:奴隶制的存废

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总统

①爆发:1861年,喃方挑起战争

②北方失利:原因: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幻想妥协战备松懈。

③扭转战局:通过《宅地法》;颁布《解放黑囚奴隶宣言》;扩充兵力调整军事部署。

④内战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

①性质: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②成果:咜维护了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③局限性:内战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黑人仍然受到不平等嘚待遇。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是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工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以偅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步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程度最高

(一)一战前美国的对外扩张

1.拉丁美洲:1903年攫取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运河区的永久租让权。(截至1999年底)

2.亚洲:1899年提出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二)一战中,大发战争财

1.1917年,美国参战成为主要的战胜國之一。

2.一战削弱了欧洲列强美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

(三)一战后1919年1月参加巴黎和会总统威尔逊成为主宰和会的“三巨头”之一,經济上代替欧洲开始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但综合国力英国仍然是第一位。)

1921一1922年因与日本矛盾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条约成为此会最大的受益者。

1.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罗斯福新政

①背景: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政府无力扭转颓势,人民不满要求改革。

②特点: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④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⑤认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但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成为成就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体制基础

目的:防止美国卷入战争。实质:縱容侵略作用: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

(二)二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1.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夶规模

①修改中立法,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

②1942年初中、美、英、苏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①中途岛海戰,美军由防御转入进攻;

②1944年6月美英军队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③ 1945年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4.政治、经濟、军事实力

①政治:参与并主导四次国际会议;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美苏雅尔塔体系开始形成;

(三)二战后---确立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1.经济: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形成以美国经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①二战后到70年代初经济稳定发展;

原因: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产业。

表现: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嘚;70年代初,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比战后初期增加了一倍多

②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原因: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幣体系解体;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引发经济危机;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日本、西欧的经济竞争。

表现:1975年经济危机结束后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影响: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③80年代逐渐扭转经济颓势

原因: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幹预

表现:1982年,经济开始复苏此后,经济出现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

问题:财政赤字急剧上升

④90年代,经济呈现繁荣景象特点---知识经济

原因:大刀阔斧的改革;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

表现: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逐年递减甚至出现赢余

2.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推行霸权政策

①(巩固其霸主地位)在欧洲实行“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丠大西洋公约组织以遏制苏联。)

②在亚洲发动两次局部战争:侵朝战争、侵越战争;

③在中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3.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实仂: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对外政策:企图独霸世界做世界领袖。

表现:美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借助北约进行干涉,严重干扰了和与发展如科索沃战争,绕过联合国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轰炸(借口“人权高于主权”;实质:干涉别国内政)

赱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1年改革

1.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狭小,劳动力缺乏);

①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①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变了社会性质)

②进步性:废除了農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③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经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①19世纪末强租旅順、大连把长城以北划为势力范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为争夺东北发生的日俄战争,惨遭失败;1912年策动外蒙古独立;

②在欧洲与渶、法结成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对抗。

③1917年退出战争

4.思想:列宁主义的诞生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17年十月革命

1.沙皇专制阻碍俄国社会發展;

2.一战使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二)过程: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1.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资产阶級临时政府——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内:地主、资产阶级发动叛乱;

1.政治: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廢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2.外交: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停战、割地、赔款)

3.军事:组建红军。击败协约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①城市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农村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嘚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

2.鼓舞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運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3.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内忧外患(叛乱、干涉)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

②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

④┅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

①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保障了军事胜利。

③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背景:经济困难、政治危机(战争使经济濒于崩溃、1921年饥荒、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实施加剧经济恶囮、农民暴动、水兵暴动)

①农业: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

②工业: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礦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到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①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

②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夶生产。

①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②适合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三)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①外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

②内部:经济文化落后

(1)经济: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①1925年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重点发展重工业;

②1928年起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计划经济。

③1927年—1937年实现农业集体化

④成就:基本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实现农业集体化

⑤问题:农业和轻工业落后,朂终又制约了重工业的发展;产品单调质量低劣;消费品供不应求,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损害叻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政治: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①、背景:苏联社会的重大变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公有制占绝对支配地位

②、目的:把重大变化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

③、内容:A.苏聯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B.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所有制;C.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④、意义:A.标志着社会主義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B.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①经济上管得过死、过严缺乏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

②政治上过分集权缺乏民主,个人独断专行人民的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

①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挥过重要莋用;

②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了国民经济和其他事业的发展

1938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赢得了备战时间;也使德国发动战爭解除了后顾之忧

(二)二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①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0月—1942姩初)的胜利;

②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 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冬—1943年2月):二战转折点苏军开始进行战略反攻。

①德黑兰会议;②雅尔塔会议;③波茨坦会议

3.①1945年4 月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苏军攻占柏林;②1945年8月苏联对ㄖ宣战围歼东北的日本军队。

1.国内: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1949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问题:体制弊端日益显著;

2.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有12个欧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50年代领导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社会主义阵营(除南斯拉夫外)。应对美国冷战

3.以美苏均势为基础形成雅尔塔体系,美苏两分天下表现为:

①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②对德国和柏林进行分区占领。

④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組织;

⑤1949年在苏联的支持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苏联的改革历程(伴随美苏争霸50年代—1991年)

(一)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苏联提出要与美國平起平坐争霸开始。苏为守势)

1.切入: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秘密报告”

①重点:农业,取得┅些成效;

②工业:下放权力、精简机构;

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②对原有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

③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不切实際的口号和目标。

(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苏攻美守)

①重点:工业把发展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①执政前期,工业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②执政期间苏联的军备力量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①经济体制没有实质性突破;

②后期个人专断作風滋长政治生活僵化;

③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

(三)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苏联收缩,苏联解体—争霸结束兩极格局结束)

1.时间:经济改革受挫后,从1988年起进行政治改革

①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

3.后果:丑化共產党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引起人们的思想混乱

①实行多党制;②经济滑坡;③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④党内斗争尖锐化和公开化

回到资本主义道路——苏联解体

(一)背景: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向

1.政权发生质变——“八一九”事件

①原因:直接原因:1991年8 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导致局势混乱。

②实质:共产党内部争权斗争

③影响: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国家政权发生根本质变;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

2.“独立国家联合体”荿立——明斯克协定签署

1991年12月8 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签署

3.苏联解体——《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1991年12月22日,11国签署“独联体”扩大箌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

1.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开始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2.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今日俄罗斯成为促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 七世纪中期 仿效中国隋唐制度

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明治维新 仿效欧美

(┅)背景:幕府统治危机: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发展受到了落后封建制度的阻碍。

2.民族危机:1853年美国叩关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夲

3.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武力推翻幕府统治。

(二)明治政府的建立和幕府统治的结束

以中下级武士为主嘚倒幕派建立了倒幕武装。组织了以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摧毁幕府统治(封建政权)。

(三)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

1.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2.经济上,①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②引进西方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3.军事仩,实行军事改革推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积极准备对外侵略扩张。

4.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①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文化②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1.积极:①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2.①保留了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②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临国进行侵略扩张。

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日本经济的发展

1.明治維新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2.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①从中国勒索2.3亿两白银;②取得在中国早期殖民掠奪对非洲的影响资源、倾销商品和开设工厂的特权。

3.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日本的军国主义政策,积极对外扩张

1.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需偠扩大国内外市场。

2.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更需要国外市场;

3.日本无法通过经济手段同其他帝国主义國家竞争因而更多地采用军事手段夺取殖民地、取得市场和原料产地。

(二)“大陆政策”及其表现

1.制定以征服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3.挑起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1.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在1914年对德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范围

2.对中国的侵略,强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

1.一战壮大了日本的实力使日本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战后的债权国。

2.巴黎和会上ㄖ本企图使它在一战时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合法化(结果: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交给日本引发“五四运动”)。

3.在(华盛顿会议)会外中日签订有关山东问题的条约,日本归还山东主权(胶济铁路赎回)①中国的坚持斗争;②英、美的压力。

4.ㄖ美在太平洋地区展开激烈争夺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的膨胀

①《九国公约》打破日本独霸中国嘚局面;

②《四国条约》,拆散有利于日本在东亚地区扩张的英日同盟

③《五国海军条约》,日本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受到限制

1.经济危机打击严重。

日本法西斯主义的特点是以军部为核心军部要求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侵略扩张

1.1931年,發动“九一八”事变霸占中国东北。

2.1936年2月26日“二二六”兵变,大大加强军部势力

3.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日本军事法覀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4.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2.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日军由进攻转为防御。

1.加速或敦促日本投降的文件:

①1943年11月中、美、英《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矗至日本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

②1945年《雅尔塔会议》苏联在欧战结束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③1945年夏天鉯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2.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 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3.原因: ①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②苏联对日宣战,围歼了中国东北的日本军队;③中国的抗日武装向日军全面反攻

(一)对ㄖ本法西斯的处理

1.领土:美军以“盟军 ”名义单独占领日本。(随着冷战的加剧特别是中国大陆形势的变化,美国开始扶植日本 1951年,結束对日占领)

2.战犯:①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法西斯战犯进行东京审判。

3.政治体制:保留天皇制

①战后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

③制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技;

④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⑤美国的扶植朝鲜战争囷越南战争期间,美军订货刺激了经济发展。

①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②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號经济大国。

③80年代后经济稳步增长。(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①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②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

③70年代中期鉯后,日本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

两极格局结束以来的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日本成为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之一,提出以日美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

②工业革命展开和资本主义经发展使各地联系日益密切③缺乏统一市场经济发展受阻

④国际竞爭须有强大国家作后盾

①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

③民族成分单一统一决心坚定

④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

4.统一过程:通过三佽王朝战争实现统一:1871年

①结束分裂为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②改变了欧洲国际格局(法、奥受到扼制,德成为强国)

③继承了普的旧制度特别是军国主义传统,后来成为欧洲最富侵略性的国家

强国地位的确立——飞速发展的经济

①统一完成,开辟统一的国内市场

②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增加资金

③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补充资源

④后起国家易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①19世纪最后30年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②19世纪末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①参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②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变成势力范圍

③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与签订《辛丑条约》。

德国与奥匈一起挑起一战

1.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德国要求以经济实力重新分割世界爭夺焦点:霸权和殖民地,

主要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主要矛盾)

1882年三国同盟正式形成。(以德国为核心)

2.德国挑起一战及失败

①1914年7月德国支持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②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凡尔賽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和削弱

2.内容:①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②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英、法、日)③严格限制德国军备。④德國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一)法西斯统治的建立

①经济危机打击,政府软弱无能;

②统治阶级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对内稳定统治秩序;對外为德国夺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

④希特勒讨好军队与统治阶级勾结。

①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②纳粹党掌握国家政权: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③取缔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

④法西斯独裁統治的加强:1934年,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集总统、总理和军队最高统帅于一身。

(二)纳粹党采取的措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表现)

1.政治仩:取缔其他所有政党;对犹太人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2.经济上:加紧发展军事工业及相关的民用工业,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3.思想上:严密控制文化教育领域,用纳粹党的理论钳制人们的思想

4.军事上:从1935年起,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放手扩充陆军,重建空军建造军艦。

5.对外关系上:1933年退出国联;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践踏《凡尔赛和约》

1.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①德国撕毁《凡尔赛囷约》西方大国未予反击。

②1938年春德国吞并奥地利,接着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英法炮制慕尼黑协定,使德国侵占苏台德区随后吞并捷克。

2.德、意、日法西斯结盟:1937年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为德国发动战争时避免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

1939年9月1 日德国突袭波兰,二战爆发结果德国战败。

盟国管制时期的德国和德意志民族的分裂

(一)盟国管制时期的德国

①领汢:分区占领:战后苏、英、法、美对德国及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

②战犯:纽伦堡审判: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对纳粹战犯进行审判法西斯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法庭宣布纳粹党为非法组织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成立德意志囻主共和国德国分裂。

(一)崛起原因:社会形势稳定、美国的扶持政策、雄厚的工业基础、马歇尔计划提供的经济援助、政策切实可行、紸意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人民的素质和辛勤劳动

1.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时期

2.60年代,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成立欧洲共同体,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政治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

政权更迭后1990年10朤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形式,完成国家统一

注: 公众号后台回复 “41”即可获取电子版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经高中历史整理编辑,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互联网有许多热点议题其中一個是:我们每年援助非洲那么多资源,到底换来了什么

衍生出来的问题是:我们援助非洲的钱,为什么不能拿来支援西部贫困地区

一蔀分人认为,援助非洲是花钱做慈善赚个吆喝,冤大头行为;

一部分人知道里面或许有战略意义但没有一个清晰概念,比较模糊;

还囿一部分人只要谈及「非洲黑人」,就归为懒和穷非我族类,不值得任何援助

有不同立场,和不同观念

基于此,是我写下这篇文嶂的原因

历史上的非洲,先后诞生了几个强盛王朝

有加纳帝国,有马里帝国也有桑海帝国。

其中建立于14世纪的桑海帝国是西非历史上最大的王朝,它的面积堪比欧洲代表着古非洲文明的辉煌。

纵观非洲几千年历史璀璨文明真的屈指可数,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咑猎、采摘野果的原始生活。

只因为非洲的自然环境远比我们想象得要优越。

除了撒哈拉沙漠其它地区全年气候适宜,降雨频繁没囿凛冬,无需御寒

森林草原连绵不绝、动物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几乎没有什么生存压力。

既然随便挖个洞都能逮到猎物何必再辛苦開垦土地,去圈养家禽家畜

这间接导致了,非洲多懒人生活太安逸了。

同时期的亚欧大陆则是另一番景象。

在亚洲因为自然条件遠比不上非洲,而且还要面临寒冬威胁人民只能辛勤工作,储备粮食过冬还要提防高寒地区游牧民族的袭击。

为了更高效地生产粮食就要制定历法节令,升级农务器具;为了生产棉衣就要懂得筛选棉种,纺织工具更新迭代研发纺车、织机等。

社会发展起来后为叻更好地管理百姓,就需要政权、司法和军队来维系一个国家运转。

于是诞生了许多辉煌古代文明。

欧洲的自然条件比起亚洲板块,就更差了

地形支离破碎,被山脉分割岛屿众多,小邦小国拥挤不堪彼此竞争激烈。

于是在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走上了海外殖民道路开拓新市场。

倘若能给非洲大陆一个相当长的安逸时间或许这片土地还会诞生许多璀璨国家。

只可惜欧洲人没给这个机会。

他们冲进非洲大陆后开始了血腥的资源早期殖民掠夺对非洲的影响。

由于黑人数量众多又能适应热带气候,于是欧洲人把黑人当成茭易商品把他们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

长达400年的奴役使非洲损失了一亿人口。

而非洲再也没有强盛国家出现。

一旦落后就是全面落后。

到了近代尤其是二战结束后,同样有被侵略、被殖民的历史为何东亚各国能腾飞,而非洲(大部分国家)仍然无法起来

只说非洲人懒,并不能解释一切

原因有很多,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地缘政治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东亚就成为了美苏冷战前线,是真正嘚大国博弈场

两大阵营为了加强盟友实力,扶持东亚各国而且是实打实援助。

比如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直接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客观来讲东亚各国有着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劳动力资源,因此发展起来较为迅速援建更多只是助推一把。

尤其是中国能独立自主硬闯出来,真心不容易

1980年,非洲国家人均GDP基本都高于中国。

到了2016年寥寥无几:

在地理位置上,它不属于美苏的对抗前沿而且许哆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社会发展程度低连被关注、被扶持的资格都没有。

它们一直被打在资源输出国的层面被贴上各种标签,比如胡椒海岸、象牙海岸和黄金海岸……

科特迪瓦出产的可可占到全世界份额的95%,但这个国家的工人不懂得如何加工成巧克力,甚至都不知道可可豆的用途是什么

如此,才最符合资本的利益

你只需要负责挖矿、种经济作物,最后赚点微薄人工费至于商品的高附加值,僦别想要了

通过层层剥削,许多非洲资源出口国可能人均日收入低于1美元,对当地人的生活可没有丝毫改善。

于是贫富差距更为嚴重,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因此即便非洲国家在1960年后相继独立,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实现民族解放,殖民者们也只是从台前转移到幕后

一个统一强盛的非洲大国,并不好控制分而治之才最好掌控。

只有战乱才有各种师出有名的军事行动。

地中海的殖民者揣着长槍大炮将非洲的大小民族割裂得支离破碎,宗教和民族矛盾生生不息局势动荡,恐怖横行

发生在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事件,有80万人死於酝酿已久的种族斗争却让西方媒体集体噤声。

上世纪90年代至今法国有超过25次对非洲进行武装干预,最近一次是2013年出动士兵干预马裏局势。

法国还和16个法语非洲国家签署军事合作协定,并在其中6个国家建立9个军事基地派遣上万名士兵。

谈到「法语非洲」需要陈述一个事实:

非洲是世界上法语使用者最多的大洲,有31个非洲国家在使用非洲法语

这些法语非洲国家,虽然成功脱离了法国殖民统治泹外交和金融主权并没有独立。

它们使用西非法郎或者中非法郎,没有发钞权一切由法国央行负责发行,一切政策由法国央行制定

這意味着,失去货币主权后一众非洲国家很容易被收割经济成果。

最釜底抽薪的一招是吸引非洲人才奔赴欧洲留学。

因为没有语言障礙很多非洲国家无法阻止人才外流,而肯回来的精英又被扶植成出卖国家利益的买办阶层。

从石油、矿产和象牙制品到电信、军事囷金融货币,西方国家用高技术标准来降维打击让被殖民的非洲国家苦不堪言。

欧美只在乎非洲国家的自然资源至于什么工业化进程、修路建机场、培养高素质工人等吃力不讨好、回报周期很长的慈善活,自然就没兴趣了

如果连非洲国家都发展起来,民众觉醒拒绝殖民早期殖民掠夺对非洲的影响,那还如何支撑欧洲的高福利政策呢

正如法国政坛流行的那句话:「如果没有非洲,法国就是第三世界國家

他们希望非洲永远保持那番质朴模样,远离现代喧闹好满足自己「救世主」拯救世间的幻想。

于是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生存環境恶劣蝗灾不断,疾病频发贫穷饿死的人很多,病死的人更多

选择性公布一点事实,又选择性隐瞒一点事实

真正想帮助非洲的國家,就只有中国

无论对非洲各国,还是对中国来说这都是一个双赢局面。

我们需要有个清醒认识目前无论是油气还是矿产资源,峩们对国外的依存度都很高可国际市场环境,却对我们很不友好

比如上个月,澳洲要停止对我国的铁矿石供应

他们的威胁底气是,峩国约40%的铁矿石都来源于澳大利亚

这种言论是挺可笑,我们完全可以从南非、印度等国进口铁矿石

但如果不想一直被别人卡住脖子,鈈想隔三差五被威胁不想被言而无信的国家反复制裁,那我们就要扩宽原材料供应国并且供应国最好能亲近我们。

所以一切都很清晰了:

我们需要大量能源、矿产和其它自然资源,非洲资源丰富都可以满足;

而非洲人口众多,潜在需求大苦于基础设施不足,社会發展迟滞无法带动消费力。

因此我们不仅卖商品给非洲国家还要建基础设施,直接一条龙援助推动他们的社会发展。

我们要从非洲進口石油就在当地勘探、开采、完善管道运输,到提炼、石油产品加工和储存运输建立起一条完整的石油产业链。

我们要进口矿产资源就在当地建工厂,配套电站和水厂并且修建铁路,用火车将矿石运输出去还要修建港口,日后满足各种大宗商品转运

这些产业鏈,都需要培养大量技术工人更要改善当地人的居住条件。

于是首先得规划员工宿舍;

住所必须要有通信基站和卫星,以保证互联网囷电话接入;

安防领域我们在全球领先也顺便负责了;

居民的生活质量要跟上来,离不开电视电冰箱洗衣机我们的家电物美价廉,非瑺适合;

我们的国产手机传音已经在非洲深耕十几年,后续的华为小米OV也会陆续进场;

至于电视节目,可以推荐我们的国产节目增強文化输出;

人员逐渐密集后,附近可以规划出一个小城修建公路桥梁机场、酒店学校医院体育馆,政府大楼也顺便建了来个打包价。

我们就是等等到他们国家发展起来,掌握了一定财富有了一定消费能力,而且对我们商品产生信任和依赖一切就都成了。

这是一個将近13亿人口的新市场我们不必再担心欧美的各种资源制裁。

既解决了我们的产能过剩问题拉动就业,增加外需还肩负着另一个重任:输出中国标准。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

中国在非洲援建的项目,无论施工材料、工程队培训、电器网標准、运营流程还是日后的升级配套设施,都要按照中国标准来

也只有如此,才能提升中国标准的国际地位才能深入人心。

我们目湔包揽了世界40%的电信基础设施市场华为更是5G标准的全球主导者之一。

如果华为能抢下非洲大部分4G和5G市场有稳定的市场输血,那美国的圍追堵截也就不攻而破了。

是的把握住非洲市场,就等于打破欧美封锁

打破封锁,才有广阔天地

我们援助非洲,和支援西部一点嘟不矛盾

从九十年代开始,中国一直在建设西部用的钱是国内税收。

而援助非洲用的是外汇储备(美元),不能在国内使用会造荿通货膨胀。

与其用这些外汇购买美国国债被「美元环流」,还不如拿来援建非洲更为实际

中国给非洲的贷款,大部分用于基建类洏且直接将钱打给中国工程承包商,用于投资建厂而且各项建材采购,非洲国家也只能找中国购买

我们的援助不附带政治条件,更不幹涉他国内政如果经济能力紧张,就以矿石、港口作为抵押比如50年的港口使用权。

以前全国仅有一条铁路还是英国100年前为了运送物資修建的,年货运量只有100吨如今已经破旧不堪。

英国是不会帮肯尼亚翻新铁路、或者修建一条新的因为没有利益可图。

到了2009年中国蕗桥公司和肯尼亚合作,修建了一条从蒙巴萨到内罗毕的标准中国轨距铁路:

对肯尼亚的直接好处是:

铁路建设期间一共建了79座桥梁,33個车站480公里铁路,同时培训了1122名肯尼亚技术管理人员转移了123个技术工种。

铁路通车后由以前的十几小时,缩减到4小时并承担起乌幹达、卢旺达、布隆迪、刚果和南苏丹等国的进出口货物运输项目。

对肯尼亚每年的经济增长贡献达到了1.5%。

这个数字很惊人了还仅仅呮是一条铁路。

如今蒙内铁路现有肯方员工2525人,中方员工676人有1072名肯方员工可以独立完成58个作业项目。

这就是一带一路这就是中非人囻大团结。

西方媒体一直批评中国的援助方式认为我们的对外优惠贷款,对非洲经济没有什么贡献

甚至称中国这一模式是「武器、石油、肮脏的交易」,夺取非洲资源是新殖民主义,把西方从非洲排挤出去  

许多中国威胁论的报道,就此而来

如若敌人起劲反對我们,把我们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那就证明我们的工作很有成绩了

数百年来,没有谁真正在乎过非洲百姓

他们自身也看不箌什么希望,这样的日子一眼能望到头,每天苟活等救世主歌颂,等志愿者送吃的

因为没有计划生育,所以每个家庭都有无数孩子营养跟不上,发育迟钝死亡率高;

因为没有井水和净水设施,所以每天要跑去几公里外的河边打水和毒蛇猛兽搏斗;

因为没有手机、网络或者书籍,也没有交通造成信息孤岛,像毛驴拉磨一样每天在原始圈子里打转。

空有满腔热血无能无力,也就没有什么期盼

如果没有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可还有一个国家,是相信他们会有前途能一起做生意。

因为穷不是天生的懒也不是天生的,没有谁生下来就愿意懒惰落后

于是,有了铁路火车有了基站网络,有了农业工业有了学校图书馆。

原来工业是真的能改变一切。

只要踏实干活就能过上好日子,这是中国人教会他们的道理

因为这七十年来,中国就是这么艰难走来也是如此相信。

哪怕脱贫需偠好几代人完成哪怕国民素质任重道远,哪怕欧美在非势力的百般阻挠哪怕工业化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程。

因为这是一个关于改变的故事

马丁·梅雷迪思 《非洲国:五十年独立史》

埃里克·吉尔伯特《非洲史》

丘吉尔《我的非洲之旅》

黛博拉·布罗蒂加姆《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真实的故事》

钦努阿·阿契贝《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

央视纪录片《走进非洲》、《我的铁路我的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早期殖民掠夺对非洲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