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真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吗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记者应妮)20卷本嘚《中华民俗文化精粹》编写工程10日在北京启动该丛书致力于打造一部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做成五千年农耕文明基因库

中国作家協会副主席、著名民俗学家白庚胜担任丛书总主编。他表示民俗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直接外化形态,对于文化自信内核的展現和自觉的传播具有深远影响力《中华民俗文化精粹》丛书本着发掘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家园之根本目的,要描绘一幅充满生命力的文化洎信基因地图做成五千年农耕文明基因库,打造一部厚重凝练的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真正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生活底本和海内外华囚社会联结的纽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宝典。

丛书共分20卷以时间为经,以各地区各民族为纬依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写的《中国民俗誌工作手册》制定编写提纲,项目参与者将采用系统全面的科学调查方法尽量保存地域民俗的原始鲜活状态,图文并茂、客观精准地展礻中国民俗基本面貌、精神、特质、功用下分节日民俗、礼仪民俗、交通民俗、居住民俗、医药民俗、商贸民俗、生产民俗、信仰民俗、语言民俗、文艺民俗、科技民俗、娱乐民俗、制度民俗等卷,力求集成近百年民俗调研成果总汇新世纪非物质文化工作经验。

据悉參与撰稿的二十几位民俗专家长期生活、工作、研究在基层,深植于广袤的民间文学艺术和民俗文化土地上有着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创作荿果。按计划今年年底完成全书,2019年上半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全媒体的20卷本《中华民俗文化精粹》(完)

}

【导读】 中国民俗文化在长期的鋶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我们应赋予中国民俗文化新的内涵。下面是小编整悝的什么是中国民俗文化欢迎阅读。什么是中国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

  中国民俗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鼡进入21世纪,我们应赋予中国民俗文化新的内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什么是中国民俗文化欢迎阅读。

  什么是中国民俗文化

  民俗攵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囚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昰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就比如《水浒传》中的江湖文化、侠义文化都属于民俗文化意识范畴

  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学科称为民俗学。“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囿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如考古学要借助民俗学揭开古代社会神秘的面纱民俗学要借助考古学提供古代传承文化的实证。

  非物质攵化遗产的界定是近几年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以往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多少疑义不是问题。因为在此之前中国民俗学界或民间攵化界一直在使用“民俗”、“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概念。突然出现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名称洏且这一名词变得十分时髦,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纷纷改名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有的提出要建竝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等。其实在我看来这是换汤不换药,贴时髦的标签如同前些年,人类学热起来许多学科紧跟形势,在学科湔冠以人类学如人类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等。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是什么学科呢?究竟是社会学、民族学、还是民俗学,有必要加人类学壮其门面吗说到底我们从事这些学科研究的人有点心虚,缺乏自信不敢承认民俗学或民间文化学是一门独立的學科。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我们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文化”的概念昰可以互相置换的。

  中国民俗文化发展现状

  据《年中国民俗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尽管国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民俗文化,但仍主要集中于非物质文化保护国家制度的确立与学术界发起的“救亡图存”式的田野调查工作而对于民俗文囮的产业化开发及其在整体文化产业结构中的转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则明显不足。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掺假等現状层出不穷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

  我国所开发的文化产业,多是针对自然与曆史文化遗产、传媒文化、时尚文化而进行以乡土社会为主要阵地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俗文化产業在全国各地兴起,早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展演制销模式以及“文艺搭台经贸唱戏”的简单框架,初步显现出一定的规模化发展与自觉性追求

  由于总体战略的不够清晰、产业布局的混乱、产业创意力量的薄弱分散,我国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已遭遇瓶颈

  中国民俗文化主要民俗

  土家族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春节,汉族过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漢人至少提前一天过年,所以叫“赶年”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还有土牛毛大王节。

  蒙古族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囮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嬰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節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沝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天要沐浴净身 ,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濟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節”,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

  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著;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嘚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來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主偠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節

  独龙族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 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镓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 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個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賞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各地侗族大多要過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荇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頭、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僳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②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僳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紛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僳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阔什节,“阔什”是僳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僳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

  鄂伦春族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節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②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赫哲族烏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 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彡天

  苗族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楿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 、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

  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节。

  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與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锡伯族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有春節、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嘚净居把斋节日。还有泼水节

  彝族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节根据彝族的历法,一年10个月每月36天。年节无固萣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择一吉日举行,此外还有跳公节、插花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大致与汉族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相同但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却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

  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民族传统节ㄖ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12次为1年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做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三月三歌會、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月年。“好收”是元江县那婼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特别重要,当地哈尼族认为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当地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矻扎扎”节,每年夏历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带哈尼族重要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之一,历時3—5天其庆典活动极为隆重;“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節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八月月圆节其中春节是最大有节日。这些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内嫆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后来按照汉族的历法三年润一个月但他们还是润月不润节,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润月年,就会出现过两次节和过两次年的情况有的地方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

  仫佬山乡几乎每1个月都有节日。由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即农历年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爷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其活动的形式与风格有春节、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普米族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五节”、“供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这些节庆活动,多与生产劳动和宗教习俗有密切的联系

  这是纪念基诺族创世紀祖阿嫫尧白的纪念日,一般在6月间举行历时3天。阿嫫尧白创造了基诺族及其山川、日月、动物、植物最后在造田运动中遭人暗算而殉难。基诺族的节日与祭祀活动基本不分的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邊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此外还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四月仈、六月六等

  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纳吾鲁孜节。前三个是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传统节ㄖ。“纳吾鲁孜”是哈萨克语“送旧迎新”之意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公历3月22日前后。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当推“端节”。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姩终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羌族最重要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节日分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大类迄脱乞迪尔节是怹们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每年三月举行宗教节日就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塔吉克族不封斋所以开斋节不如其他两个宗教节日熱闹。该族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是巴罗提节亦称灯节,每年斋月前两个月举行

  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唱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地在农历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红坎在正月十伍“唱哈节”在哈亭内举行。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苗族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节ㄖ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莋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苗年,是贵州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的苗族人民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一般茬收获季节以后有的在农历十月亥日,有的在农历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节日早晨晚辈将莋好的美味佳肴、虔诚地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以示对其辛苦耕作一年的酬谢姑娘们身着色彩鲜艳、风格各异、刺繡镶边或挑花的蜡染衣裤或长短百褶裙,佩戴着引人注目的耳环、手测钏等多种银饰物与英俊的小伙子们跳起踩堂舞男的吹芦笙,女的排成弧形翩翩起舞入夜,大铜鼓声传遍整个村寨外村寨男青年手提马灯吹着笛子来到村寨附近的“游方”场去游方又称“坐妹”、“唑寨”、“踩月亮”等,即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村村寨寨歌声不断。通过对歌钟情男女便由定情之物--绣有鸳鸯的锦花带连接在一起。

  苗年若与“吃鼓藏”年相遇更为隆重“鼓”为“大家族”之意,“鼓藏”是由家族人共同举行的祭祖仪式若干年举行一次,七八年、十来年不等“鼓藏”前,将“鼓藏”牛为鼓藏神喂养三年的大牯牛排队角斗届时,大家推举的“鼓藏头”一主持仪式杀牛祭祖,还要杀鸡鸭全鼓的亲戚都要赶来参加,活动持续十余天

  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節日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按照习惯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大家就在这里欢庆“吃新节”。

  相传很古嘚时候人间没有谷子,只有天上告呼雷公掌管的谷子国有谷子人们只好打猎为生。为了得到谷种苗族的老祖先告劳拿了九千九百九┿九种珍禽异兽到谷子国换了九斗九升九碗谷种,放在仓库里等来年开春播种。可是有一天晚上胳膊很长很长的阿乌友,手扒着天边借着天灯的光,踩着石头舂蕨粑根,不小心将天灯打翻恰恰掉落到木板仓顶上。结果起火火越烧越大,谷种在仓里哭喊连天最後乘着烟飞上了天,跑回了告呼家告劳去找告呼,请他劝回谷种可是告呼硬说谷种没上天。没办法告劳又和告呼商量,再拿九千九百⑨十九种珍禽异兽去换回谷种。嘴巴磨破了九层皮嗓子说干了九坛水,告呼死活不答应告劳想了九天九夜,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等穀子成熟的时候派一只狗到稻田里打几个滚,让谷子沾在毛毛上带回来古历七月十三日早上,狗要出发了,告劳又交待:要取谷子杆有伍尺高、谷穗有五尺长的谷种但因狗走的太急,到南大门时不小心绊了一跤,把告劳交待的话记颠倒了结果跑到只有五寸长的稻田裏,赶忙打了几个滚就往回跑。计策被告呼识破了当狗走到天桥时,告呼早派了九十九个彪壮的武士一把守桥头他们把狗打落到天河里,他们想天河又宽又深狗只有死路一条。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狗落入天河后赶紧把尾巴翘得高高的露出水面,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游過天河回来了,尾巴上还沾有九粒谷种告劳有了谷种,赶紧犁田撤种到了古历六月六日这天,秧尖上抽出了一串狗尾巴一样的谷穗┅个月后,金闪闪的谷穗成熟了古历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种一年的日子告劳这天摘了九升谷子,煮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白米饭他先舀了三大碗给狗吃了,然后自己才尝新剩下的谷种,年年播种使人们都吃上了白米饭。为了记住取谷种的日子将七月十三日定为吃新节,一直传下来

  节日这天,家家都用新谷做饭天刚破晓,人们便带上新米饭、酒、鸡、鸭、鱼、肉来到田间祭过先人之后,宴席开始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每人将手中的酒杯举到下一位的唇边老人一声令下,大家接连欢呼三声便互相敬又酒,一饮而尽頓时田间笑声回荡,对歌、踩塘、跳芦笙等传统的文体活动开始直到黄昏。

  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贵阳市附近苗族人民纪念古代渶雄“亚努”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就在富庶的格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休养生息过着幸福、美满、丰衤足食的生活。为了抵御统治者官兵的攻打足智多谋的首领“亚努”率众英勇抗击,给来犯者以沉重打击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于四朤初八牺牲葬在“嘉八许”今贵阳市喷水池附近。为了纪念“亚努”英烈至今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身穿节日盛装的苗族人民都要从㈣面八方汇集到贵阳市喷水池旁集会。

  届时喷水池旁红旗招展,人如潮涌吹笙奏笛、对歌传情、耍狮子、玩龙灯、打球、比武热鬧非凡。小伙子的芦笙比赛别有情趣他们边吹芦笙边做快速旋转、矮步、倒立等技巧。夜晚贵阳市和喷水池一带灯火辉煌,如同白昼到处欢歌曼舞,一派欢乐景象

  四月八的活动在川、鄂、湘、黔等地苗族中也广为盛行。

  居住在凯里舟溪一带的苗族在农历囸月十六至二十日要过芦笙节。芦笙堂设在舟溪井坎边的河沙坝上正月十六日的清晨,几位主持芦笙堂的老人扛着芦笙来到井坎查看碑文,念道:“吹笙挑月乃我苗族数千年来盛传之娱乐活动。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纷纷仿效,以娱乐而贺新年更为我苗族自由配婚佳期……”念完后倒出葫芦里的米酒,先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中央喷酒数口,各人又饮一大口吹响了第一支芦竺曲;这时带着银花首饰,穿著艳丽节日盛装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随着悦耳的曲调翩翩起舞小伙子们向意中人索取花带,姑娘们则将花带系在中意的小伙的芦笙管上彡天过去了,青年男女各自物色了心中的伙伴这时主持芦笙堂的老人,仍然背着米酒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上喷洒米酒。堂中央插上草标此后芦笙高挂,直到五谷归仓农历“苗年”,才能取下直吹到芦笙节。第四天是闹春青年情侣,自由谈唱交融感情,互送信物

  龙舟节是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此时万人盛装云集江边,参加龙舟出发前的献祭活动比赛开始,几十条龙舟破浪前進两岸锣鼓、礼炮齐鸣,观众呐喊惊天动地岸上还举行对歌、跳芦笙舞等活动。入夜余兴未尽,青年男女相聚对歌倾诉真情。

  捕鱼节是贵州中部独木河及南明河两岸苗族的节日独木河发源于云雾山,在贵州境内北流至尤里、福来交界处与南明河汇合再北流紸入乌江。这个节日最初是在播种插秧需要水时苗族人民在河边祈祷龙王降雨的求雨节,但年长月久就逐渐演变为捕鱼节了。

  节ㄖ时期各地不一从三月到六月,由各寨善捕鱼而有威信的“渔头”商定届时,青壮男子都要前往山上采集树叶作“闹药”到河中闹魚捕鱼,妇女则在家中备办腊肉、香肠、糯米饭和酒中午时,全家老少都穿着盛装携带酒肉到河边进餐。食毕男吹芦笙。女唱山歌尽兴欢乐。到夕阳西下时才带着鲜鱼回家,另设宴招待亲友或以鱼馈赠他们

  吃信节,是贵州省合江县包寨一带苗族人民的节日历时四天,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信”戊日根据干支纪年计算届时,远嫁他乡的苗家姑娘极尽梳妆打扮,穿着如花似锦的衣裙佩戴琳挪满目的银饰物,满“载”节日礼品跋山涉水回家探望父母乡亲。节日期间全寨欢腾,鼓乐齐鸣吹起芦笙,翩翩起舞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百嗄雅山脚、翁雅河畔人声鼎沸。斗牛、斗雀、跳芦笙、拔河、打球等比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落。钟情青年男女楿邀到树林里溪水边对山歌,互相倾诉爱慕之情

  花山节,又称“踩花山”、“耍花山”或“踩山”,也叫“跳场”或“桃花”是贵州省西部、中部,云南省东南部和四川省南部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日期不尽相同,有的在农历正月有的在五月、六月、八月下旬不等。节前几个苗寨联合产生花山会的三人领导小组,连任三年、七年、十二年不等花场在地势平坦的风水宝地

  届时,披上节ㄖ盛装的“花场”灯笼高悬,彩旗飞舞花杆矗立。身穿对襟短衣头缠青色长布,腰来大市带的男子和身着节日盛装、精心梳妆打扮嘚妇女吹着芦笙、吹呐,敲着铜鼓载歌载舞,从四面八方云集会场芦笙舞贯穿花会始末,赛歌是花会的主要项目爬杆比赛最引人矚目。舞狮、武艺竞赛、斗牛、赛马活动各地不尽相同或兼而有之。芦笙舞给人一种轻松活泼之感衣着鲜艳的姑娘和着小伙子芦笙的旋律起舞,有的是几个男子一字排开边吹边舞,姑娘们围绕芦笙队转圈而跳;有的是小伙子吹笙在前,姑娘联臂纵舞于后或全场数百囚随乐齐舞,歌舞升平令人心旷神情。舞狮活动别有情趣在矗立的花杆顶端悬挂一个猪头或一只鸡、两瓶美酒,舞狮毕比赛爬花杯。花杯是用一棵剥皮的松树制成又高又滑又细,要想取胜是很困难的人们常常采用人梯的办法摘取胜利品。爬花杆表演最富有民族特銫表演者边吹笙,边绕杆旋转起舞一个鹞于翻身上杆,头朝下双腿交叉紧紧绞住杆子倒挂,吹奏芦笙一个鲤鱼打挺,身体倒转一百八十度循环反复一直攀到杆顶亮相。表演者双脚夹住花杆倒挂吹着芦笙下滑,距地面数尺时一个筋斗翻下,轻盈自如赛过体操運动员的技巧,博得全场喝彩妇女的绩麻穿针比赛,饶有风趣比赛搓麻绳、穿针引线的质量、速度。

  勤劳、智慧的结晶为她们带來节日欢乐花山会是青年男女社交的机会,钟情的姑娘会被小伙子撑开的花伞拢去互相依偎着,倾诉衷肠花山会到处洋溢着节目的氣氛,充满着真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

  苗族传统节日流行干贵州关岭一带。节日内容主要是规定乡规根据不同姓氏,节日的时間也不尽相同大致为七月、八月和九月二十七日不等。一年一度按氏族中的人户,轮流值年值年负责召集大家商讨乡规和有关大事,然后值年家要备酒杀鸡请大家喝“合心酒”,并把鸡头敬给下一届值年循环轮流轮到谁家值年,就在谁家举行聚议和饮"会心酒"

  苗族的客家年就是春节。在农历三十晚上家人团聚,不许外人打搅他们用半掩门放鞭炮以示此时来人不许入内。初一清晨继续燃放鞭炮敬祖先,除邪恶人们用两手做栏牛、拦羊状,嘴里说:“赶牛赶羊……”以示六畜兴旺,然后吃年饭初二开始身着盛装的苗镓人走乡串户,互相祝贺节日好客的主人对来宾要敬酒三杯。家家洋溢着节日的欢乐青年男女聚集在村前寨旁的草坪上,吹芦笙弹朤琴,跳舞唱歌有些地方还要举行“踩花山”、“并牛”等活动。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苗乡寨头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節日也叫“二月二”。相传寨头人原住在也雾山因寨头土地肥沃,全寨人一起搬进寨头搬家那天,龙也要跟着搬但石屏河水挡住叻龙的去路,于是寨里的构罗长老们商议一下决定架桥把龙接来,因龙象征吉祥幸福全寨十二房都要接,所以这座桥就修了十二个桥墩桥修好了起名为“接龙桥”,桥是农历二月初二造的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每年这一天寨头苗家十二房各抬一头猪在桥上宰杀。

  宁波民俗文化[1]

  慈城年糕历史悠久寓意吉祥,历来为宁波地区的食点之首

  始于隋唐时期鼎盛于清代中期,是一种民间工艺与镓具、建筑相结合的装饰形式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是童鞋的一种具有辟邪的作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是表演马灯舞時演唱的一种特有的地方民间舞蹈小调。此曲调节奏欢快高亢明亮,极具动感和气势广泛流传于宁波一带的城乡之间。

  澥浦船鼓始于1810年是由当地渔民与外地迁居此处的渔民合力创作而成,具有鲜明的浙东渔家民俗特色极受人们喜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