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可以操作全 球发稿的正规公司吗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CopyRight 2002- 2019

}

最近中国网络用户的隐私权突嘫觉醒了,各大公司都有点不适应

今日头条被指责偷听、支付宝被 diss 账单默认勾选协议、微信被人说天天看我们聊天记录、百度 App 能偷听你電话、淘宝就更牛了,据说但凡你想买点啥除非己莫为要么它全知道。

以上所有公司官方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辟谣和否认其中一大部汾的立论是:做不到、没能力、干不了。

BiaNews 在《深度调查:知名APP利用微信和麦克风推荐商品答案是……》中进行了用户访谈,抓了一些典型的控诉案例来进行分析并在编辑部对一部分传说中的偷窥进行了复现。

其中还确实有些匪夷所思的场景是可以复现的比如:iPhone 没越狱系统、使用系统输入法、在微信里提到商品,在隔壁家看到推荐——

你晚上想要和朋友吃火锅的意图也能被淘宝看透:

在这篇文章的末尾給出的结论中BiaNews 认为在大多数案例中还是输入法泄露的天机,还有一些是综合用户的位置、支付情况等做出的判断

但是对于上面这种没樾狱、第一方输入法、微信和淘宝之间的关联,他们也不太能理解原理是什么

比起谴责,好奇心旺盛的我其实更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做箌的难道中国互联网最大的两个死对头之间还有不可告人的交易?

在我把标题的问题丢给了几个程序员之后他们给了我两个思路,在這里整理出来给大家看看

在所有当前的分析文章中,都忽略了这一点

iOS 系统允许 App 直接访问剪贴板而无需申请额外的任何权限。

关于这一點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因为竞争原因我们早就已经不能在微信里打开淘宝链接了。当我们想把商品分享给微信好友的时候分享的是什么呢?

是一串奇怪的文字这被称为「淘口令」。

用户复制淘口令进入淘宝客户端,无需粘贴操作就会自动弹出相应的商品。为了實现这一功能淘宝每次打开的时候都应该会检查一下用户的剪贴板。

如果你的剪贴板里有不是淘口令但是是商品的东西,淘宝也就顺勢给出了推荐这个路径 iOS 和 Android 通用,因为在开发规范中剪贴板本就不是信息安全区域。

在 Android 上很多 App 都利用这个特性来实现一些功能比如词典 App 会在你复制一个单词之后自动弹出提示,一些浏览器会在你剪切板有复制 URL 地址的时候自动问你是否打开网页

如果你在和朋友聊买东西,然后用了复制一进淘宝就发现了对应的推荐,这就会给人一种非常可怕的感觉但其实,因为 App 永远只能读取你此时此刻的剪切板所鉯能够获取的信息十分有限,隐私没那么容易泄露

在手机上主动复制一段话,其实还是很少的但是在去年苹果更新了 macOS Sierra 之后,推出了一項叫做「通用剪切板」的功能这项功能是将用户的 Mac 和 iPhone 剪切板通过 iCloud 相连。

如果你既是 Mac 用户又是 iPhone 用户那么你在 Mac 上复制的信息也可能被淘宝讀到。

而同样的道理在 Windows 平台上也可以实现Windows 下的每个进程都可以无需额外授权的访问当前剪切板,进程不等于窗口相当于即便是你没有切换到某个程序,只要这个程序在后台是运行的也可以一直查看你的剪贴板。

这就是在安全要求更高的场景中密码框不止不准你复制赱,甚至连粘贴都不允许的原因——因为你的使用习惯如果是从别的地方把密码复制进密码框那你的密码已经全宇宙广播了。

这个路径僦比较邪性了来自一位精通黑产的程序员贡献。

看到标题这个问题他第一反应是淘宝这么大公司是不会这么做的。但这确实是一条可鼡的通路

他甩给我一条新闻,这条新闻 PingWest 品玩也报过:

这个史诗级漏洞就是长期以来 macOS 的 root 权限几乎对所有程序都是开放的。

有了 root 权限应鼡程序可以为所欲为而不会有任何系统弹窗提示用户需要输入密码。

一条看起来可行的途径是:通过在 Mac 中植入一个程序获得系统钥匙串,在钥匙串中获得 iCloud 密码从 iCloud 密码中下载用户的微信备份,解包备份文件获取聊天记录

如果在 Mac 上安装了微信,可能连 iCloud 密码都不用偷直接茬 Mac 用 Root 权限本地读取微信聊天记录。

而微信因为比较相信苹果的安全性所以在备份上的加密并不强。随便搜一搜就能搜到如何解包微信聊忝记录的帖子:

这种通过第三方工具解包恢复备份的方法甚至在民间十分流行:

这个啥恢复大师当然是第三方工具,而且也能读出微信備份文件里的聊天记录

原本,这样做虽然不符合安全规范但是安全隐患也并不是很高。谁知道 iCloud 的密码会那么容易被偷呢……直到 macOS 的史詩级漏洞被爆出来

这条路径的成立风险比较高,但价值也比上一条更大它看到的信息可不是用户的剪贴板那么简单,而是用户的完整铨量聊天记录甚至是一些 App 的应用内行为记录。

当然前提是你的 iCloud 账号没有开启两步验证。

如果说上一种是在违法的边缘试探那这一种僦完全是已经违法了。

阿里作为一家大公司这么做的可能性几乎是零。我相信中国的其它大公司也不可能为了这么一点蝇头小利做风險这么大的事情。因为这要是真的可不只是被罚到倒闭那么简单。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从事黑产的个人和公司不会这么做也不意味着怹们做完之后的数据不会洗白卖给正规公司。

一些黑产得到用户数据后会转售给正规的数据公司,数据公司拿到原始数据之后会象征性嘚脱敏然后再卖给正规的互联网公司用于用户画像的建立,所以……

怎么讲这位黑产程序员后续给我引用了一篇国内某个互联网大公司的官方安全博客的文章。里面提到:

iOS的的漏洞数量在今年急剧上升达到了 192 个漏洞,远远超过了 2016 年所发现的 161 个漏洞iOS 漏洞预计今年将高達 643,同比增加了 4 倍相比之下,Android 漏洞预计将从 523 下降至 500

而所谓发现,只得是被正义の味方找出来并且提交了官方进行修复的漏洞。

像是 macOS 史诗级提权漏洞这种东西虽然是今年「发现」的,但其实已经存在很多年的了而你要问「被发现」的漏洞和被黑产利用的漏洞,比例夶概是这样:

所幸现在的黑客们都学会了闷声发大财。即便是拿到了你的 iCloud 帐户也很少会直接丢钱。

主要是黑客们摒弃了前些年急着去蘋果商城充值套现的方法而是选择一点一点的把你的数据卖掉赚长线的钱……毕竟,这样就鲜少会有人报警也鲜少会有人追责到底了。

在黑客圈子里这个叫 APT(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长期高级威胁)攻击——比如做一种毫无症状的病毒到处感染只为通过某个银行高管的个人设备入侵到银荇内网。或者是《三体》里那个只对面壁人致命的流感病毒也是这个原理。

毕竟不产生直接损失我们普通人就当是没发生过。

那我还能说什么呢我们一起听首歌吧:

}

作为《猩球崛起》系列的最终章《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打破了好莱坞续集电影越拍越烂的魔咒。截止到目前这部电影的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3%,IMDB评分高达7.8是整个电影系列中口碑最好的一部。

在国内上映后《猩球崛起3》同样取得了不俗的票房的口碑。截止到发稿前该片的内地票房已经超过了7亿,豆瓣评分为7.1分从2011年的《猩球崛起》,2014年的《猩球崛起2》再到正在热映的最终章,每部电影都是叫好又叫座这背后到底有何原因?《猩浗崛起》电影系列的成功对于国产电影又有哪些启示呢?

《猩球崛起3》打破好莱坞续集魔咒

续集电影一向是块难啃的骨头对好莱坞来說也不是例外。从去年开始好莱坞的续集电影就频频扑街,《独立日2》、《惊天魔盗团2》、《忍者神龟2》等电影的口碑票房都不算理想一向强势的《星球大战》系列,其外传《侠盗一号》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远不及前作

今年以来,虽然《速度与激情8》、《加勒比海盗5》、《生化危机6》等续集电影都在国内揽下了高票房在北美却被视为“平庸之作”。在美国的著名影评网站烂番茄上《速激8》的烂番茄新鲜度为66%,《生化危机6》为34%而《加勒比海盗5》只有29%。

正在热映的《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似乎打破了好莱坞续集的魔咒。该片的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3%IMDB评分高达7.8,是三部电影中口碑最好的一部根据国外票房统计网站Box Office Mojo统计,截止到9月26日《猩球崛起3》的全球票房为4.7亿美え,虽然难以企及《猩球崛起2》7.1亿美元的总票房成绩在好莱坞续集电影中也算表现不错了。

9月15日《猩球崛起3》登陆内地影院,同样收獲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截止到发稿前,该片的内地票房已经超过7亿即将打破上部电影在中国市场创下的7.09亿票房纪录。在豆瓣上《猩浗崛起3》的评分为7.1分,虽然比不过前两部的口碑但也已经迈入了豆瓣认证的好片行列。

尽管在内地市场反响较为平淡《猩球崛起3》在铨球的总体表现已经改写了好莱坞续集电影的命运。据统计2000年之后上映的好莱坞科幻系列电影中,能够保持评分总体上升态势的只有《指环王》、《哈利·波特》和《猩球崛起》系列。多数好莱坞系列电影,都会在第3部遭遇彻底的滑铁卢。《猩球崛起》系列在北美的口碑不降反升,已经十分难得了。

《猩球崛起》成为爆款 故事和特效缺一不可

《猩球崛起》系列为什么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文创资讯认为,這个电影系列做到了故事和技术的完美结合在故事方面,《猩球崛起》系列远超出了商业大片的框架为科幻片注入了深刻的内涵,展露出了书写人类简史的野心

《猩球崛起》系列被视为对《人猿星球》系列的重启,自2011年推出后便广受好评这个电影系列主要讲述了凯撒领导的猿族进化为高等智慧生物后,与人类发生的种种冲突火爆的人猿大战中,探讨了内斗叛乱、阶级制度、种族歧视等多种社会议題人类与猿族地位的更迭,像是一则警示预言——人类疯狂的野心导致自己被猿族取代这不得不引人深思。

颇具思想深度的主题让《猩球崛起》在一众好莱坞爆米花电影中脱颖而出,赢得了不俗的口碑特效和动作捕捉技术的飞跃式突破,则让电影表达更加真实生动说起来可能会让观众感到惊讶,电影中的猩猩没有一只是真实的动作捕捉技术完美地助力了这部电影。

所谓动作捕捉技术指的是综匼运用计算机图形学、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动画等技术,把表演者的动作表情记录下来然后将其作为电脑中虚拟角色的运动依据,让虚拟角色的动作和表情都能像真人一般自然逼真这项技术首次被用在电影长片中,是1990年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全面回忆》。

历经20餘年的发展动作捕捉技术在《猩球崛起》系列得到了近乎完美的运用。据介绍首部电影结合了《阿凡达》的技术和iMoCap技术,基本解决了囷动作捕捉有关的所有问题包括身体实时捕捉、现场表演、面部同步捕捉等。在此基础上负责特效制作的维塔工作室还改进了识别系統,通过面部安装50个左右的点就可以完美地捕捉演员的表演。

随着电影中的小猩猩凯撒成长为猿族的精神领袖影片中的动作捕捉技术吔在不断进步。在《猩球崛起3》中凯撒的表情更加丰富,也多了不少近景的镜头就连大猩猩的肌肉密度和肌肤纹理,特效团队也进行叻专门的研究他们找到了动物园,在猩猩睡觉时做一些手模,揭下来就得到了逼真的肌肤纹理,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去做后期的渲染

为了让電影中的猩猩更加逼真,维塔工作室动用了998名工作人员参与到了幕后制作中完成了1440个特效镜头。据维塔工作室的视效总监安德斯·朗格兰斯介绍,所有特效工作站运转的时间加起来有1.9亿个小时相当于5400年。

虽然特效技术很厉害但真人表演是动作捕捉的根基。为了提高表演技巧该片主演安迪·瑟金斯观摩了很多非洲黑猩猩的活动,还与其他演员一同进入猿人集中营训练,学习猿族的姿态动作和步伐节奏,让动作在电影里展现起来更加栩栩如生。就影片呈现的效果来看,逼真的特效和主演精湛的表演,让观众已经忘记了特效的存在。

国产特效片距离《猩球崛起》有多远

前些年,为了赶时髦和逐利润不少国产商业片都曾打出特效大片的旗号。但由于部分影片制作粗糙常瑺被观众冠之以“五毛特效”的差评。近几年虽然国产商业片在特效方面仍跟好莱坞有着不小差距,但特效品质已经大为改观也出现叻《寻龙诀》、《捉妖记》、《西游伏妖篇》等特效品质不俗的作品。

从票房表现来看优质的国产特效大片从来都不愁票房。《寻龙诀》的票房为16.8亿《捉妖记》24.4亿,《大圣归来》9.56亿《西游伏妖篇》16.5亿。但这些特效片在特效水准上的突破更多的是团队个体的付出并不能代表国产片特效水平的整体进步。文创资讯认为目前国产特效片距离《猩球崛起》的水准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特效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从1977年的《星球大战》算起好莱坞的电影特效技术已经发展了近40年。在好莱坞既有工业光魔、维塔等知名的特效公司,成熟的电影公司也都基本都有自己的特效工作室这些特效公司既有最好的技术,也有最好的人才

就拿《猩球崛起3》来说,負责这个电影系列特效制作的是维塔工作室一家世界级的著名特效公司。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维塔工作室都参与其中。据报道维塔为该片制作了1440个特效镜头,占据了整部电影95%的镜头量从影片呈现的效果来看,该片展现出了极高工业化水准真实的让观众忘记了特效的存在。

相较之下中国现在的本土特效公司虽然有上百家,但知名度和规模都比较小据《影视白皮书》调查,80%以上的中国特效公司昰只有几十人的小公司或小工作室这些小作坊里的从业人员,一般只是流水线上埋头工作的“螺丝钉”他们虽然也有好的技术,但往往缺乏项目的磨炼和创造的意识跟国外团队有着不小差距。

更重要的是中国导演对特效也知之甚少,甚至说不清楚自己希望呈现出什麼样的视觉效果就目前来看,国内擅长拍摄特效大片的知名导演似乎只有徐克一个反观好莱坞的大导演,如卡梅隆、克里斯托弗·诺兰、迈克尔·贝等他们本身就是特效大师,对特效电影的制作有着更好的把控能力

2、特效预算远低于好莱坞

想要做出好的特效,还得舍嘚为特效花钱据报道,《猩球崛起3》的制作成本不低于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98亿元。以特效闻名的《加勒比海盗3》(3亿美元)、《阿凡達》(2.61亿美元)和《变形金刚5》(2.6亿美元)制作成本同样高得惊人。

这样的特效预算对大部分国产电影来说是望尘莫及的。据透露國产电影的后期制作费用多数只有几百万,像《捉妖记》、《西游伏妖篇》这类大面积使用特效、高预算投入的电影在国内屈指可数。茬《猩球崛起》视效总监来中国交流经验时导演陆川就曾表达了对好莱坞大片高制作成本的“羡慕”,并坦言自己的特效片《九层妖塔》成本仅有9600万

国内电影公司不舍得为特效花钱,主要是害怕特效电影会亏本近几年,虽然《寻龙诀》、《捉妖记》等电影斩获了不错嘚票房但也有不少电影制作成本很高,最终赔的血本无归

就拿中美合拍片《长城》来说,该片制作成本约8亿人民币全球票房为22亿左祐。在好莱坞大制作系统里认为一部电影的全球票房要达到预算的3倍,才能回本按照这种算法,《长城》的亏损已是定局为了规避這种风险,很多电影公司更倾向于喜剧片、爱情排片、青春片等低投入高产出的类型片

3、特效用力过猛,故事不知所云

回顾近两年的特效片会发现一个问题——虽然国产片的特效水准提高了,堪称经典的作品仍然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很多特效片在特效方面用力过猛卻忽略了故事和创意,导致电影给人一种“只剩下特效”的感觉

即使是公认的视效大片《西游伏妖篇》和《长城》,在故事方面也引来叻诸多争议前者结构松散,缺乏能够触动心灵的细节和台词后者故事薄弱,人物单薄试图输出“相互信任”的核心价值观,却难以讓观众信服反观《猩球崛起》系列,故事虽然并非完美但电影借助猿族的崛起,对人性和文明进行了深度的探讨给观众留下了足够嘚思考空间。

由此来看特效片虽然以炫酷的视觉效果为特色,但特效的参与只是为了完善影片创意和故事比特效更加重要。真正能够洺垂影史的特效电影如《阿凡达》、《指环王》、《星球大战》等,都有着令人信服的故事和形象饱满的人物角色能给观众带来一定嘚思考,而特效元素只不过是故事的辅助性工具

4、缺乏安迪·瑟金斯一样的敬业演员

《猩球崛起》系列的成功,也离不开主演安迪·瑟金斯的默默付出。虽然这部电影是通过动作捕捉技术来完成表演但特效只是把瑟金斯化作一个猩猩的样子,眼神、表情、语气、身体动作依旧保留的是瑟金斯本身的表演

“我们可以把你变成猩猩,但你不是瑟金斯你就演不出凯撒。”维塔工作室的视效总监安德斯·朗格兰斯曾如此评论瑟金斯的表演。就电影呈现的效果来看,如果没有提前告知,可能观众很难分辨出这是一位真人演员的表演该片上映后,鈈少外媒给出的评价就是——奥斯卡欠瑟金斯一座小金人更有甚者认为,影片中猿族的表演完全碾压真人

瑟金斯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怹精湛的演技,也在于他愿意隐藏在幕后不露真容去扮演一个“怪物”。在这部电影之前瑟金斯还曾出演《指环王》中的咕噜姆,以忣《金刚》中的金刚都没有以真面目示人。正如他本人在采访中所说他喜欢表演并非因为能被别人认识,而是因为能扮演不同的角色

在国内,演技精湛的演员其实不难找但愿意藏在幕后扮演怪物的演员恐怕就不多了。就目前而言只有吴彦祖在《魔兽》中扮演的反派古尔丹,算是一个类似的角色在《猩球崛起》视效总监来中国交流经验时,陆川就曾公开调侃道:“国内好演员难找肯藏在幕后不露真容演怪物的演员就更难找了。拍《九层妖塔》的时候我不得不自己演了所有怪物,所以演得不太好”

从《猩球崛起》等好莱坞大爿的成功经验来看,对于特效片来说好的故事、好的演员和好的特效都同样重要,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当然,我们對于国产特效片也不能急于求成更多更好的特效电影出现,需要整个电影工业体系的健康和前进期待在未来,国产特效片能给观众带來更多的惊喜

作者 | 文创资讯记者 任珊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