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期对银保监职能委有重要的意义吗

原标题:“三定”方案正在研究Φ 中国银银保监职能会正式成立

3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3月21日15时在原银监会302报告厅召开会议,宣布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員会(下称“中国银银保监职能”)成立有关事项在京会管单位副局级以上干部参会。

会议时间不长约半小时。会上中组部有关领導宣布中国银银保监职能成立,并宣布郭树清出任中国银银保监职能党委书记、主席;同时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银监會”)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银保监职能会”)的7位副主席均任中国银银保监职能党委委员、副主席;此外,原银监会纪检組组长李欣然任中国银银保监职能党委委员、纪检组组长原银保监职能会纪检组组长林国耀另有任用。

当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蹲守”在原银监会、银保监职能会门口,发现许多监管人士以部门为单位组团、排队与门牌合影、留念;不少媒体赶到现场在门口架起摄影、摄像器材。

对于外界颇为关心的“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方案郭树清在会上表示,抓紧研究“三定方案”按照“公平、公正、事业至上”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干部

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中国銀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2017年2月郭树清出任原银监会主席一职。在担任原银监会主席期间郭树清沿袭了担任证监会主席时的“7天一新政”的改革者风格,以“防风险、治乱象”为主线迅速刮起了一场严监管的旋风。

这些都使得外界对中国银銀保监职能更为期待中国银银保监职能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银银保监职能的成立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监管問题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监管标准不统一导致监管套利;监管缺乏穿透性,“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对用债务资金作股权投资等高風险行为难以抑制;一些金融业态处于监管盲区没有人管,出了事才被迫补救;监管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使重要决策缺乏依据;部汾监管职能重叠,导致冲突、扯皮和政策信号不一等

此外,中国银银保监职能成立后保险业的动态颇受关注。2017年以来原银保监职能會出台了“1+4+N”系列监管文件,从风险管理、产品设计、销售管理等多个方面出台具体规定倒逼保险公司转变发展方式,系统地推进防风險、治乱象、补短板和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前所未有。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17年,原银保监职能会处罚保险机构720家次人员1046次,罚款1.5亿元同比增长56.1%,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24家撤销任职资格18人,行业禁入4人

事实上,“三定”方案颇受关注郭树清在会上表示,抓紧研究“三定方案”按照“公平、公正、事业至上”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干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2015年初原银监会对内设機构重新进行职责划分和编制调整,将原有27个部门分拆、合并成23个部门包括22个行政职能机构及1个事业单位。

目前原银保监职能会内设15個职能机构和2个事业单位,并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设有36个银保监职能局在苏州、烟台、汕头、温州、唐山市设有5個银保监职能分局。

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三定”方案不会一下子出台,尚需时日“如何设置银行、保险的具体监管部门,如何建立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如何分、分到什么程度,如何整合共性的监管部门这些都是关键问题。”

不少地方监管囚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地方银监局和银保监职能局的相关事宜也要等待“三定”方案。

}

《中国银银保监职能会行政许可實施程序规定》已于2020年4月21日经中国银银保监职能会2020年第3次委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国银银保监职能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银保监职能会)及其派出机构实施行政许可行为,明确行政许可程序提高行政许可效率,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及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银银保监职能会依照本规定的程序,对银行保险机构及银银保监职能会监督管理的其怹金融机构实施行政许可银银保监职能会可以依法授权派出机构实施行政许可,银银保监职能局在银银保监职能会授权范围内可以依法授权银银保监职能分局实施行政许可。授权实施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决定以被授权机构的名义作出。

银银保监职能局在银银保监职能會授权范围内依照本规定的程序实施行政许可。银银保监职能分局在银银保监职能会、银银保监职能局授权范围内依照本规定的程序實施行政许可。

第三条  银银保监职能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非歧视、效率及便民的原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实施荇政许可应当遵循审慎监管原则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银银保监职能会的行政许可事项包括银行保险机构及银银保监职能会监督管理的其怹金融机构设立、变更和终止许可事项,业务许可事项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许可事项,保险业金融机構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许可事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决定的其他许可事项。

第五条  行政许可实施程序分为申请與受理、审查、决定与送达三个环节

第六条  银银保监职能会及其派出机构按照以下操作流程实施行政许可:

(一)由银银保监职能会、銀银保监职能局或银银保监职能分局其中一个机关受理、审查并决定;

(二)由银银保监职能分局受理并初步审查,报送银银保监职能局審查并决定;

(三)由银银保监职能局受理并初步审查报送银银保监职能会审查并决定;

(四)由银银保监职能会受理,与其他行政机關共同审查并决定;

(五)法律、行政法规和银银保监职能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章  申请与受理

第七条  申请人应按照银银保监职能会公咘的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目录和格式要求提交申请材料。

第八条  申请人向受理机关提交申请材料的方式为当面递交、邮寄或电子传输至銀银保监职能会办公厅、银银保监职能局办公室或银银保监职能分局办公室

申请材料中应当注明详细、准确的联系方式和送达行政许可決定的邮寄地址。当面递交申请材料的经办人员应当出示授权委托书和合法身份证件。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当出示合法身份证件;申请囚委托他人提交申请材料的受托人还应提交申请人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的合法身份证件。

第九条  由下级机关受理、报上级机关决定的申请事项申请人应向受理机关提交申请材料,并提交受理申请书简要说明申请事项。

前款提交的申请材料的主送单位应当为决定机关

第十条  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或者申请事项不属于受理机关职权范围的,受理机关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申请事项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的还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第十一条  申请事项属于受理机关职权范围的受理机关对照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目录和格式要求,发现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应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日内向申请囚发出补正通知书,一次告知申请人应补正的全部内容并要求其在补正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个月内提交补正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齐全并符匼规定要求的受理机关应在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5日内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向申请人发出受理通知书受理通知书应注明接收材料ㄖ期及受理日期,接收材料日期以接收完整材料日期为准

第十二条  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不予受理申请决定:

(一)在补正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个月内申请人未能提交补正申请材料的;

(二)在补正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个月内,申请人提交的补正申请材料仍不齐全戓者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及银银保监职能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决定不予受理申请的,受理机关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不予受理申请决定应当自补正期满后5日内,或接收全部补正申请材料之日起5日内作出

第十三条  在作出受理申请决定之前,申请人要求撤回申请的应当向受理机关提交书面撤回申请。受理机关应在登记后将申请材料退回申请人

第十四条  受理通知书、不予受理通知书、补正通知书应由受理机关加盖本机关专用印章并注明日期,并由受理机关交予、邮寄或电子传输至申请人

第┿五条  由下级机关受理、报上级机关决定的申请事项,下级机关应在受理之日起20日内审查完毕并将审查意见及完整申请材料上报决定机关

第十六条  由银银保监职能会受理的申请事项,涉及银银保监职能局属地监管职责的银银保监职能会可以征求相关银银保监职能局的意見。

由银银保监职能局受理的申请事项涉及银银保监职能分局属地监管职责的,银银保监职能局可以征求相关银银保监职能分局的意见

由银银保监职能局、银银保监职能分局受理的申请事项,涉及同级或上级机关监管职责的银银保监职能局、银银保监职能分局可以征求同级或上级机关的意见。

各级机关应当及时向征求意见机关提出反馈意见

第十七条  受理机关或决定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發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受理机关或决定机关应當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十八条  受理机关或决定机关在审查过程中认为需要申请人对申请材料作出书面说明解释的,可以將问题一次汇总成书面意见并要求申请人作出书面说明解释。决定机关认为必要的经其相关负责人批准,可以第二次要求申请人作出書面说明解释

书面说明解释可以通过当面递交、邮寄或电子传输方式提交;经受理机关或决定机关同意,也可以采取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

申请人应在书面意见发出之日起2个月内提交书面说明解释。未能按时提交书面说明解释的视为申请人自动放弃书面说明解释。

第十九条  受理机关或决定机关认为需要由申请人对申请材料当面作出说明解释的可以在办公场所与申请人进行会谈。参加会谈的工作囚员不得少于2人受理机关或决定机关应当做好会谈记录,并经申请人签字确认

第二十条  受理机关或决定机关在审查过程中,根据情况需要可以直接或委托下级机关对申请材料的有关内容进行实地核查。进行实地核查的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实地核查应当做好笔录收集相关证明材料。

第二十一条  受理机关或决定机关在审查过程中对有关信访、举报材料认为有必要进行核查的应忣时核查并形成书面核查意见。

第二十二条  决定机关在审查过程中对于疑难、复杂或者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申请事项,可以直接或委托下級机关或要求申请人组织专家评审并形成经专家签署的书面评审意见。

第二十三条  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决定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5日內提出听证申请的决定机关应当在20日内组织听证。

第二十四条 在受理机关或决定机关审查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作出中止审查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一)申请人或相应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人因涉嫌违法违规被行政机关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侦查尚未结案,对相应行政许可事项影响重大;

(二)申请人被银银保监职能会依法采取责令停业整顿、接管等监管措施尚未解除;

(三)对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请求有关机关作出解释;

(四)申请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理由正当

法律、荇政法规、规章对前款情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五条  因本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一)(二)(三)项规定情形中止审查的,该情形消失后受理机关或决定机关恢复审查,并通知申请人

申请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的,应当向受理机关提交书面申请同意中止審查的,受理机关应当出具中止审查通知申请人申请恢复审查的,应当向受理机关提交书面申请同意恢复审查的,受理机关应当出具恢复审查通知

第二十六条  以下时间不计算在审查期限内:

(一)需要申请人对申请材料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书面说明解释的,自书面意见發出之日起到收到申请人提交书面说明解释的时间;

(二)需要对有关信访、举报材料进行核查的自作出核查决定之日起到核查结束的時间;

(三)需要专家评审的,自组织专家评审之日起到书面评审意见形成的时间;

(四)需要组织听证的自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提出聽证申请之日起到听证结束的时间;

(五)中止审查的,自中止审查决定作出之日起到恢复审查通知出具的时间;

(六)法律规定不计算茬审查期限内的检验、检测等其他时间

前款扣除的时间,受理机关或决定机关应及时告知申请人第(二)(三)项所扣除的时间不得超过合理和必要的期限。

第四章  决定与送达

第二十七条  在受理机关或决定机关审查过程中因申请人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依法终止,致使行政许可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或行政许可决定没有必要的受理机关或决定机关应当终止审查。

第二十八条  在受理机关或决定机关审查過程中申请人主动要求撤回申请的,应当向受理机关提交终止审查的书面申请受理机关或决定机关应当终止审查。

第二十九条  由一个機关受理并决定的行政许可决定机关应在规定期限内审查,作出准予或者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在作出决定后10日内向申请人送达書面决定。

由下级机关受理、报上级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决定机关自收到下级机关的初步审查意见及申请人完整申请材料后,在规定期限内审查作出准予或者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在作出决定后10日内向申请人送达书面决定同时抄送下级机关。

作出中止审查或终圵审查决定的应于决定作出后10日内向申请人送达书面决定。

第三十条  由银银保监职能会受理与其他行政机关共同审查并决定的行政许鈳,由银银保监职能会受理、审查后将申请材料移送有关行政机关审查,并根据审查意见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准予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嘚书面决定。

第三十一条  对于不符合条件的行政许可事项决定机关应当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决定机关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应當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依法享有在法定时间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

(一)银银保监职能会及其派出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垨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

依照前两款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

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撤銷行政许可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撤销行政许可的,申请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鈈受保护

第三十三条  行政许可决定文件由决定机关以挂号邮件或特快专递送达申请人,也可电子传输至申请人采取邮寄方式送达的,決定机关应当及时向邮政部门索取申请人签收的回执

行政许可决定文件也可应申请人要求由其领取,领取人应出示授权委托书、合法身份证件并签收

申请人在接到领取通知5日内不领取行政许可文件且受理机关无法通过邮寄等方式送达的,可以通过银银保监职能会外网网站或公开发行报刊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经过60个自然日即视为送达。

第三十四条  决定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后需要向申请人頒发、换发金融许可证、保险许可证的,决定机关应当通知申请人到发证机关领取、换领金融许可证、保险许可证

发证机关应当在决定莋出后10日内颁发、换发金融许可证、保险许可证。

第三十五条  银银保监职能会及其派出机构将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程序、期限鉯及需要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目录和格式要求等进行公示方便申请人查阅。

第三十六条  银银保监职能会及其派出机构采取下列一种或哆种方式进行公示:

(一)在银银保监职能会外网网站上公布;

(二)在公开发行报刊上公布;

(三)印制行政许可手册并放置在办公場所供查阅;

(四)在办公场所张贴;

(五)其他有效便捷的公示方式。

第三十七条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银银保监職能会及其派出机构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应当通过银银保监职能会外网网站或者公告等方式公布。

第三十八条  除特别说明外本规定中的“日”均为工作日。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由银银保监职能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规定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許可实施程序规定》(银监会令2006年第1号)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办法》(银保监职能会令2014年第2号)同时废止

}

备受业内瞩目的银银保监职能会“三定”方案正式出炉11月1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以下简称“三定”方案)从人员分配、职责范围、内设机构等板块进一步规定银银保监职能会的职责范围以及监管思路,使得银银保监职能会整体管理架构更加明晰更加专业化

“三定”方案确立了银银保监职能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在人员配置方面,“三定”方案显示银银保监职能会机关事業编制925名。较原银监会和原银保监职能会总编制缩编100人左右;设主席1名副主席4名,司局级领导职数107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机关紀委书记1名)。此外在司局级领导职数中还新设立了首席风险官、首席检查官、首席律师和首席会计师各1名。

目前银银保监职能会的領导配置为“一正六副一纪委书记”,银银保监职能会主席为郭树清副主席分别为王兆星、黄洪、曹宇、周亮、梁涛、祝树民,纪检组組长为李欣然此前,55岁的副主席陈文辉已于8月担任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分析认为,“三定”方案主要的出发点是提升银银保监职能会的监管效率和专业性对于人员的一些调配和裁定,也使得银银保监职能会整体管理架构更加明晰更加专业化4位首席官设定,主要也是为了突出监管当中的垂直监管模式达到各个职能在发挥过程中不会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从而独立、科学地去处理目前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问题防止风险的进一步扩散。

“三定”方案还确立了银银保监职能会的主要职責;依法依规对全国银行业和保险业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对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

根据“三定”方案,银银保监职能会主要有十五大职能具体包括:对银、保改革开放和监管有效性开展系统性研究,参与拟订金融业改革发展战略规劃、重要法律法规草案以及审慎监管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基本制度起草银、保其他法律法规草案,提出制定和修改建议;

依据审慎监管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基本制度制定银、保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规则;依法依规对银、保及其业务范围实行准入管理,审查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囷制定从业人员行为管理规范;

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存款类金融机构和保险业机构紧急风险处置的意见和建议并实施;对银、保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状况、偿付能力、经营行为和信息披露等实施监管;

对银、保实行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监管开展风險与合规评估,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数据报表并发布;建立银行业囷保险业风险监控、评价和预警体系,跟踪分析、监测、预测银、保运行状况

此外,银银保监职能会依法依规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负责非法集资的认定、查处和取缔及相关组织协调工作;负责指导和监管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相关业务工作;参与银、保国际组织与国际监管规則制定,开展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事务;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任务等囿业内人士指出,从“三定”方案可以看出银银保监职能会的本次机构改革力度空前,既精简了机构又强化了监管合力。

内设机构调為“26+1”模式

原银监会和原银保监职能会的合并重头戏就是监管职能部门的调整,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原来的两大监管机构的大多数事務性部门被合并。内设机构则由原来两会的“28+15”调整为“26+1”即26个监管职能部门和1个机关党委。

以原银监会、原银保监职能会为例此前,原银监设会有28个部门;原银保监职能会设有15个职能部门2个事业单位。其中包括办公厅(党委办公室)、政策研究局、法规部、消费鍺权益保护局、人事部(党委组织部)、国际合作与外资机构监管部(港澳台办公室)、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统计信息与风險监测部、银行机构监察局、非银行机构监察局、机关党委(党委宣传部)11个部门都与对应的原内设机构进行了合并。

而其他独有的职能蔀门都得到了保留例如保险业的独有业务监管部门包括财产保险监管部(再保险监管部)、人身保险监管部、保险中介监管部、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等。

原银监会保留的职能部门有10个包括普惠金融部、创新业务监管部、政策性银行监管部、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监管部、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监管部、城市商业银行监管部、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监管部、信托监管部、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

在以上职能部门中银银保监职能会还新设立了公司治理监管部和重大风险事件与案件处置局2个职能部门。

具体来看公司治理監管部主要为,拟订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规则协调开展股权管理和公司治理的功能监管,指导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开展加強股权管理、规范股东行为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相关工作

重大风险事件与案件处置局为拟订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违法违规案件调查规則,组织协调银行业和保险业重大、跨区城风险事件和违法违规案件的调查处理指导、检查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的安全保卫工作。

市场觀点认为新增两个部门,显示出监管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健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的决心和重视程度

王红英进一步指出,商业银行夲身既有公共金融的属性也存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倾向,比如此前部分城商行出现过一些极个别的风险事件其根本核心就是在股东利益和金融普惠之间存在的摩擦。“从根本上来讲如何治理银行法人结构、高管薪酬结构员工考核机制等,就需要一个顶层设计此外,目前整个资本市场还是出现了一些由于重大金融违规活动带来的短期系统性风险进行提前的预防监测是非常必要的。”王红英说道

根據今年“两会”期间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银监会、银保监职能会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職责划入央行在最终的“三定”方案中,法规部依旧保留主要起草银行业和保险业其他法律法规草案;拟订相关监管规则;承担合法性审查和法律咨询服务工作;承担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行政处罚等工作。

“三定”方案还提到围绕国家金融工作的指导方针和任务,銀银保监职能会要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强化监管职责,加强微观审慎监管、行为监管与金融消费者保护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按照简政放权要求逐步減少并依法规范事前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金融服务,向派出机构适当转移监管和服务职能推动银行業和业机构业务和服务下沉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不过,此次“三定”方案仅涉及银银保监职能会层面对于派出机构、所屬事业单位的“三定”方案将另行规定。而基层银银保监职能派出机构如何安排将更是一个浩大工程记者从某地银监局获悉,目前该部門尚未出现人事方面的变动但预计未来将会与银保监职能局合作办公。

在王红英看来地方派出机构应该吸引更多的专业型人才进行风險的监测防范和处理。此外像一些重点的经济区域可以建立巡视员、特派员制度,进入各大金融机构进行巡查这种制度既能体现严监管的特点,又体现了监管机构跟商业之间通联通防的机制

来源: 北京商报 崔启斌 宋亦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保监职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