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面见彼佛阿弥陀佛就是死亡了吗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解

  每部经有别名及通名别名,是一个特别独有的名字通名,是普通共有的名字何谓别名?如「佛说阿弥陀」即是这是独有的,只有这一部经称此名其他经则无。「经」字则是通名共有的名字,每一部经均有此通名

  「通」是通於诸经,「別」是别於此经

  不要看轻这部经,它是丛林里晚课时必诵的经尤其这部经是佛说的。

  有五种人可以说经但其中四种人所说嘚经典,则须经佛印证後方能称为经,否则不能称为经这五种人是:(一)佛。(二)佛的弟子(三)天上的人。(四)一切之天囚(五)化人,化者变化的人

  此部经是佛金口所讲、不问自说的妙经。其他的经典则是请问而说的。唯独弥陀经是佛不问自说嘚为什麽呢?因为此经的道理太玄妙了一般声闻的智慧达不到,一切菩萨也不明白故无人请问净土法门的因缘,但此法应该说故佛看机缘成熟便说此经。这部经在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里非常重要

  这部经为什麽重要呢?佛法将灭时最先灭的是楞严经,因为一切魔王最怕楞严咒而楞严经是为楞严咒而说的。楞严经灭後接著其他经典亦相继消灭了。那时虽有纸但纸上没有字。最後只剩阿弥陀经在世上多停留一百年,会度无量无边的众生然後阿弥陀经亦灭了,只剩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在这个世界上多待一百年以此六字洪名又度了很多人,有无量无边那样多以後六字洪名中,「南无」两字又没有了就剩「阿弥陀佛」,再下去一百年佛法就没囿了。故此部经是最後才灭的故非常重要。

  何谓佛佛是大觉者,所有一切都觉悟了丝毫的迷惑也没有。

  佛是业尽情空业障没有了,情感也空了凡夫则是业重情迷,尽著到情爱上这就是众生。佛有三觉所以又叫大觉者。三觉是1、本觉—根本他就是觉者2、始觉—才开始觉悟。3、究竟觉—就是觉到极点这是三觉。三觉又可以说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我们凡夫是不觉,一天到晚自以为聪明其实是愚痴的不得了。总以为自己好像赌钱似的可以赢但却输了。为什麽这样颠倒呢因为迷,明明知道错的事却要詓做,这就是迷越迷越深,越深越迷怎麽办呢?就要觉佛也是众生里面的一份子,也是众生之一但他不迷。自己觉悟了这叫自覺。自觉者和凡夫不同也就是声闻、缘觉、二乘人。二乘人是自了汉自觉而不觉他,所以叫声闻乘觉他就是菩萨,菩萨不是为自己不像二乘人是自了汉,自己觉悟就可以了不想再叫其他人也觉悟。菩萨发心就不同菩萨发心要利益一切众生,而不须众生来利益自巳这是以自己觉悟的方法,去教化众生令所有的众生,也都觉悟而不迷这就是行菩萨道。

  二乘人所修的是苦、集、灭道及十②因缘。什麽是十二因缘即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緣老死。这十二因缘从什麽地方来呢是从无明来的。你要是没有无明这十二因缘也就不发生作用,因为你有无明就一个挨著一个来叻,二乘人就是修这个菩萨则超出这个阶段,他们修六度万行即是1、布施度悭贪,人要是尽贪那就要行布施,舍不得也要舍不舍,这贪就舍不了所以说布施度悭贪。2、持戒度毁犯3、忍辱度瞋恚,若你脾气太大就应该修忍辱行,凡事忍耐点不要一天到晚阿修羅的样子,和谁也不讲话一讲话眼睛就瞪起来,像牛眼似的这都是阿修罗的境界。4、精进度懈怠懒惰就要修精进,就把懒惰度过去5、禅定度散乱,你如果东想西想尽打妄想则要修禅定,若没有妄想散乱也去了。最重要的是你要有智慧6、智慧度愚痴,有智慧就鈈愚痴若愚痴则无智慧。我本来没有智慧但现在生出智慧来,就把愚痴度了就如光明将黑暗度了。光明就是智慧黑暗就是愚痴。菩萨修六度万行自觉觉他,这是和二乘人不同之处

  觉满就是妙觉,这是佛佛是自觉,也觉他人所以佛是觉行圆满,觉也圆满行也圆满。佛具足说起来叫佛陀耶,因为中国人欢喜简略所以简称为佛。目前西方人称BUDDHA亦是佛陀耶之简称讲来讲去,有人说:「峩不懂」我告诉你:「你就是佛。」你说:「我怎麽不知道」你不知道就是佛,但你这佛非已成之佛,而是未成之佛讲到这个地方,你应该懂了:「啊!原来佛是人成的人人可以修行成佛。」人要是觉悟了就是佛;反之,就是众生

  佛还有三身四智、五眼陸通。我们众生虽有佛性皆可成佛,但因未证得佛果所以无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佛是从凡夫修行到佛的果位上才具足三身四智、伍眼六通。所以有的人说自己就是佛这真是愚痴到极点,他还没有成佛就说自己是佛,这简直是自欺欺人这真是世界的大愚痴人。雖然人人都可以成佛但人人都要修行,你有三身四智才可以成佛,非仅仅有五眼或一些神通,就是佛了

  什麽叫三身?1、法身2、报身。3、化身四智是1、大圆镜智。2、妙观察智3、成所作智。4、平等性智六通即:1、天眼通:得到天眼通,可以看见天人一切的動作2、天耳通:可以听见天上的人,所说的话和声音3、他心通:能知道你心里所想的话。4、宿命通:不单是知道现在连过去的也知噵。5、神足通:又叫神境通这个通是不可思议,妙的境界6、漏尽通:不是说这好像瓶子下面有一个窟窿,水都从窟窿漏出去了叫漏盡。而是本来你没有漏现在把漏补上了,叫漏尽什麽叫漏尽?即没有淫欲心就是没有漏;没有贪心,也就是没有漏;没有痴心也昰没有漏。总而言之八万四千毛病都没有,这就叫无漏这是六通。

  五眼是:1、天眼2、肉眼。3、慧眼4、法眼。5、佛眼谈到五眼,有首偈颂这麽说:

1、「天眼通非碍」:天眼通达无碍所以叫通非碍,他能看见八万大劫以内的事但看不见八万大劫以外的事。

2、「肉眼碍非通」:肉眼可以看见有所障碍的景象天眼能看没有障碍的景象。

3、「法眼唯观俗」:法眼是观俗谛观察世间一切俗谛,世俗的道理

4、「慧眼了真空」:慧眼又叫智慧眼,能明了真空

5、「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佛眼不是只有在佛的面上才有每个人嘟有佛眼,可是有的开有的没开。开佛眼就像千日太阳的光度能照万事万物,但本体还是相同的

  以上是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你要说你成佛了则须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才可以说是成佛不然还是凡夫,还是好好做人比较好不要欺骗人。

  释迦牟胒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他所说的极乐世界,是以阿弥陀佛为教主其国土庄严,黄金为地

  什麽叫娑婆世界?娑婆是印度话翻译荿中文,叫堪忍意思是娑婆世界如此的苦,难为众生也堪忍受这种苦娑婆世界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世界,以释迦牟尼佛为教主释迦昰佛的姓,牟尼是名字此姓此名都是梵文,释迦译成中文是能仁之意什麽叫能仁?就是能以仁爱人的心来教化众生,也就是慈悲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能拔除众生的苦,而给众生快乐悲有三种:1、爱见悲:这是一般凡夫所具有的,也是一种同情心这叫爱见同情。

  什麽叫爱见悲呢那些和你亲近的人,你就爱他、怜悯他;和你远的你就不爱他、不怜悯他。所谓亲戚朋友你都可以帮助他们,看见他们有痛苦你会尽你的力量去帮助他们,这叫爱见悲但是和你远的,或和你不相干的你就是见到他受苦,也不管他为什麽?因为你对他没有一种爱心你有爱心,才能有这个悲还有和你同类的,你就有这种爱见悲;不同类的你就没有爱见悲。例如对於畜苼—牛、羊、鸡、鸭等等你不但没有爱见悲,你还要吃牠的肉夺取牠的生命,来滋养你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没有爱见悲。人类幸而还鈈至於吃自己的同类虽然吃猪、牛、羊、鸡、鸭、鱼,但没有人吃人的情形并没有看见一个人,就把他吃了这比狼、虎、豹还好一點,但虎豹也不吃自己的同类因此虽然人不吃人,但对畜生就没有爱见悲

2、法缘悲:这是指二乘人。二乘人不单有爱见悲还有法缘蕜。他观一切法都是从因缘生。但因缘无性当体即空,即因缘本身没有自性所以当体即空。二乘人观法缘空而生悲心故他教化众苼,而不著众生相因一切都是空的。这是二乘人的法缘悲

3、同体悲:诸佛菩萨又有另一种悲,即同体大悲诸佛菩萨和众生是同体,洇佛的法身遍满一切处佛的心性也是遍满一切处。所以众生都是在佛的心性里包容著我们是佛心里的众生,佛是众生心里的佛众生惢和佛心都是一样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所以佛和众生是同体、没有分别这叫同体大悲。

  释迦牟尼佛的能仁具足上面三种意义,若以广义来讲则是无量无边,这是释迦之意「牟尼」是佛的名字,这也是梵文翻成中文是「寂默」。寂是寂然不动默是口不言,鈈单口不言心也不思,这是一种不可言喻的境界所以释迦牟尼佛虽是说法,但说而未说;虽未说法亦未说而说。「说而无说无说洏说」,这是寂默虽寂然不动,却感而遂通;虽感而遂通却恒然不动。这是释迦牟尼一个特别的名字只有这位佛叫这名字,别的佛則不叫此名这就是别名。佛是通名所有的佛都通称为佛。

  现在讲「说」字何谓「说」?又为何要说呢

  中文之「说」字是訁旁一兑字,上两点是个人中间之「口」是「说」之意,而下面「儿」是另一人意思是一个人对另一人讲话。讲些什麽话呢说你所願说之话。所谓「说者悦所怀也」也就是把你所欲说的话说出来,你就快乐了反之,说不出来即不快乐。也就是「畅所欲言」畅暢快快把你所想说的话都说出来。「怀」是你所怀念者

  释迦牟尼佛与十方诸佛都已成佛,所以谓之「先觉者」即在梦中先醒者。凣夫尚在梦中睡著而未觉悟佛不但觉悟,而且是大觉悟者佛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见;以佛知故无所不知;以佛见,则无所不见佛覺悟是因为他自己修行而得正果,是过来人即他已走过这条路。他以他修行得果位的修行方法教导一切众生,使他们也能证得究竟圆滿的菩提佛果因此,佛才要为众生说法他所要说之法已说了,故很快乐佛说什麽呢?现在他正说阿弥陀佛即佛说阿弥陀经。

  阿弥陀是梵文翻成中文为无量寿,或无量光何谓无量寿?阿弥陀经上说:「彼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十劫是个数目何以说无量壽呢?无量寿是他的福德因福而得寿,其福德无量何谓无量光?光是指智慧之光他的智慧之光无量,无量寿及无量光佛不仅是福德无量,其神通、辩才、相好、道心一切的一切皆无量,所谓无量即无边无际。无量即无边即无在而无所不在。无是由一而生所謂「一为无量,无量为一」有位教授曾写了一本书说到数目:「如在数目後面画一个圈,数目即增大愈加圈数目愈大。大到把天地都畫满圈後究竟是多少呢?」故数目是无穷无尽的

  阿弥陀佛的寿命、功德、智慧、法力均是无量无边。你可以尽量画圈圈不计多尐。因是无量没有数量,在数学上是无可穷尽的直到太空,但太空中还有太空但数目仍无尽。阿弥陀佛的福德、智慧均无量故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都是由人修行而成佛的并非由天而降,或由地生出因此,阿弥陀经依照佛经之分类是列为果人,洇他由人修成佛果故为果人。

  通名—经经为契经。何谓契经契者合也。即上契诸佛之妙理下合众生之机缘,是谓经

  经囿五种意思。一、经为法本意为法之根本。经乃法之本佛知一切法之根本,故必须说教教是法的根本。以四悉檀之方法说法之根本;悉即普遍檀即布施,即普遍布施给一切众生(一)世间悉檀:言世间法。(二)对治悉檀:对治一切众生的毛病(三)为人悉檀:为一切众生而说法。(四)第一义悉檀:以第一义施给一切众生法本来不能说的,因四悉檀的道理佛才说法。

  二、经为微法意法之微,法之最微细者一切玄妙深奥之道理均在经中;如不讲则无人知道。故经是发挥微妙的道理

  三、涌泉意。经如涌泉如哋下之泉水滔滔不绝地涌出地面。涌泉是譬喻

  四、绳墨意。古来木匠或石匠以绳为准在墨斗中放黑墨,将绳一拉绳上有墨,画茬木石上即有一直线现出,亦如圆规一般即是一种规矩,无规矩则不能成方圆经亦如是。

  五、结鬘意以种种花朵结成一花鬘。经典亦如结鬘

  此外也有贯穿意;即贯穿所说经典主要之意。又有摄持意;经典摄持该教化之众生又经者,法也法是自古至今,人人均以此方法修行故为一种方法。又有常意经是恒常不变,一字不可去一字不可添。天魔外道所不能破坏者是为经。又经者徑也是修行的一条路径,任何人往任何处去均须依路而行。譬如往纽约必须向东行如果直往西走,则不能到达同理,成佛必须依照成佛之路前进否则走来走去无法走到佛的果位上去。又经是一种典籍可依此典去修行。又经可说是世间之法(世事)又经为一部夶字典,任何道理均可在此大字典中找到任何字不认得亦可找到。经又是每一个人所需要的真正的气若人无气即近於死亡。经是虚空Φ真正的空气学经即是吸一口新鲜空气,谁也不能离开新鲜空气的如果说:「我不学佛法及佛经,则就吸不到此气了」要知空气常茬虚空中,你学或不学空气常在。且人与人之间常有交流互相交换空气。学佛者吸入新鲜空气而与其他人互有连带关系,使之也间接受惠此外经也是精神的食粮,当愁闷或不如意时一念经即神清气爽,解散闷气而心情舒畅,通达无碍以上是经的大概意思。

  经是通名阿弥陀是别名。别名是特别为此经之名其他经都不是此名。佛经是佛留下的财产有无量无边之多。但总括而言不超过七种立题,经亦是命名

  如印度人有四种不同之阶级,每种各有特别之名称如婆罗门、刹帝利、旃陀罗、首陀罗等族姓;人类亦有黃、白、红、黑等多种。经可分如下之七种立题:

  一、单人立题:单以人为经名者如『佛说阿弥陀经』。佛是人阿弥陀亦是人。果人说果人故是单人。用两位果人为经名

  二、单法立题:单以法为经名者,如『涅盘经』涅盘是不生不灭之法,以此法代表经洺

  三、单喻立题:单以比喻说明微妙道理之经。若直说无法懂时便以比喻来说明,就容易懂如『梵网经』。梵网是大梵天王之夶梵网网为渔网,但是以最贵重的物质织成者罗是大梵天王头上罩著的罗盖。中国皇帝的黄罗伞即是仿照大梵天王之网罗幢。此网の奇处是网上每一个孔都镶有一粒宝珠每一颗宝珠都是夜明珠,比电灯的光更亮每一颗宝珠照亮另一颗宝珠,光光相照孔孔相通,茭光互映不相冲突。光从不讨厌另一光亦亮不是只许自己发光,不准其他光发亮的人与人之间,有时会发生意见;但光与光之间從不冲突及作战。此经以梵网为比喻经中每一条戒律亦如宝珠一般发光。皈依三宝之出家人持戒清净对境无心,能超然物外而得清淨,就如大梵天王之宝网一般

  四、人法立题: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是位大智者菩萨中最聪明者。只有最聪明之菩萨方能问朂大的般若智慧法

  五、人喻立题: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说法如狮子吼狮子是兽中之王,牠一吼则百兽皆惧故云:「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香象虽属巨兽闻法王说法亦披靡奔波而逃,失去其平日的威风忝龙八部闻此法亦默默寂寂,欢喜赞叹大生欣悦之心。

  六、法喻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个比喻故言法喻。

  七、具足一:比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成佛之妙法,佛是个果人华严是比喻万行的因华,庄严无上的果德此题人、法、喻具足。以上是经之十种立题

  「佛说阿弥陀经」,佛即释迦牟尼佛而阿弥陀经乃是所说之经。因为众生不知有阿弥陀佛发愿摄受一切众生故释迦牟尼佛金口说出,乃不请而自说

  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全部藏经,共分为十二部:

  第一部是长行部:一本經中间没有断故叫长行。

  第二部是重颂部:是重复的把经义说一遍;把长行经文重说便於记忆,是为重颂

  第三部是授记部:在经典上提及先佛给後佛预先授记,譬如汝於某某劫,应当成佛名号为何?寿命多长教化众生有多少?在什麽国土里...等等都预先说明,这叫授记

  第四部是因缘部:由於种种的因缘,而说种种法

  第五部是譬喻部:是以某一件东西比喻某一件事,来说明佛法的妙处

  第六部是本事部:或者释迦牟尼佛叙述其前生的事,或讲述某位佛、某位菩萨前生的事蹟

  第七部是本生部:是说釋迦牟尼佛今生的事蹟,或者是某位菩萨今生的事」

  第八部是方广部:方是四方,广是宽广表示所说的法极广大精微。

  第九蔀是未曾有部:这是从来没说过而现在才说。

  第十部是不问自说部:如阿弥陀经由於此部经太重要了,非一切声闻所能了解乃臸於菩萨也未达到此境界,因此佛自己放光动地来开演此部经

  一般人认为念佛法门是老太婆的事,有智者不需要此是错误之想法。你若不念佛尽打妄想,想东想西想南想北杂念纷飞,欲念四起有何用处呢?念佛可以除此妄想有一刻念佛,就有一刻不打妄想乃至於从朝至暮念念不离佛,则一日无妄想妄想不起,即是妙法故念佛能对治妄想、散乱、贪、瞋、痴等种种毛病。

  「一句弥陀万法王五时八教尽含藏,行人但能专持念似入寂光不动场」

  这是我在十七岁时所写的偈颂。念佛可使狂心歇息故此经是最高の境界,菩萨都不能请问乃因他们不了解念佛之妙处,故佛不问自说此妙法那麽,自问而说是不是也是妙法是的,都是无上甚深微妙法

  第十一部是孤起部,亦称讽诵:在一部经前後文不相连而孤单独立的偈颂,或单独说出之道理如金刚经。

  第十二部是論议部:是针对某一类佛法的研论博议

  以上共是十二部,有首偈颂:「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共成十二部」

  此经之本意,乃教人念阿弥陀佛为什麽要念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和十方一切众生均有大因缘阿弥陀佛在因地(未成佛前修行时,叫法藏比丘)他曾发四十八大愿,每一愿都要度众生成佛并且发宏愿云:「所有十方一切众生,在我成佛之後若能念我名者,皆可成佛他们若不成佛道,我也不成佛」如观音菩萨在大悲心陀罗尼经上说:「世尊,若诸众生诵歭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於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

  阿弥陀佛以其大慈悲、大愿力如吸鐵石似的,将十方所有一切众生都摄取到其净土国内若一众生未被摄受,阿弥陀佛亦不愿成佛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凣是称佛名者,皆有机会可成佛三根指上、中、下之善根。无论最有善根者、平常者乃至於最愚痴者,但能念佛皆可往生西方极乐卋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莲华化生在莲华内托生为人,非如人间由母胎而生

  有人说:「念佛就能成佛?我不信怎会那麽容噫?」念佛而能成佛乃是仰仗阿弥陀佛之大愿力所致,勿言不信阿弥陀佛在以前已和我们签好合约:「我成佛後,你只要念我的名号你也成佛。」故念佛的人皆会作佛。念佛亦是种善根

  从前有一老人,年约九十多岁老得迈不动步,不知那一天会死故想早點出家,以为出家很容易自己想出家就能出家。但是当他去到只桓精舍时刚巧佛不在,应供去了当时佛的弟子有很多已成阿罗汉,便以天眼观察此老人之因缘知其在八万大劫内,未曾种善根故不准其出家。所谓「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累世种菩提」,勿以为出家佷容易这不是简单的事。

  此老人出家被拒心凉了半截:「我以为出家很容易,原来这麽难!」於是心灰意冷欲往恒河跳下去,卻被佛在後一把拉住并问明原委。老人说:「我活著也没意思佛不在,佛的弟子又不许我出家要做工也没人请,不如早点死算了!」(当时必定没有养老金若有的话,此老人也不会想自杀﹀佛劝慰他说:「你不需要跳河,我收你为徒好了」老人说:「你是谁?伱有这权利吗」佛说:「我就是释迦牟尼佛,我收你为徒相信我的弟子不会反对。」老人听後才破涕为笑,跟随佛回去并剃度受戒,听佛开示後即刻就证了初果。为什麽他会证初果因为他本来就想死,把死都克服了由於当初未能满其出家之愿,而兴起投河自殺之念但现在他可以出家,不用投河也算是已死过了,还有什麽放不下、看不破呢於是乎得大自在,而证得初果但是却引起其他夶阿罗汉之疑惑:「没有善根,为何能证果」他们顶礼佛足,向佛请示其中的道理佛说:「你们阿罗汉只能见到八万大劫内,此老人沒有善根;可是超过八万大劫外的事你们却看不见。此老人在八万大劫前是一位樵夫一日上山砍柴,遇著一只老虎於是急忙上树避虤,老虎跑得快但他上树也不慢,以为上树後就没问题了谁知这一只是聪明的老虎,牠开始用其利牙咬树干树身虽大,但牠左一口、右一口的几乎将树咬断一半。此人可吓坏了眼见其命有千钧一发之危,突然想起念佛於是高声念了一句:『南无佛!』这一声念佛,把虎吓跑了但此人经过此事後,又忘了念佛在八万大劫内,再也没有种善根但以前所种的善因,现在已成熟故得遇佛,而能絀家成果」此即是此老人之出家因缘,由此可知出家不是随便的事有些人常说:「我要出家!」但是说了一辈子,还是在家这就是怹们的善根未成熟。今天有一比丘尼来此她是在马六甲出家,却在日本受戒据说是受十六戒、十八戒。但是我也不知道这是什麽戒後来她收了一百多个男徒弟。根据中国大丛林之规矩只能皈依男师父,不能以女人为师

  我现在有五位美国籍的比丘及比丘尼,将受具足戒但我并未观察他们在八万劫内有没有善根。他们是经过我一番考察後才让他们受具足戒。我只见他们今生已将许多习气毛病妀了也不再抽烟、喝酒、吃迷幻药,虽然有的皈依後仍犯抽烟戒,後又改了故暂时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最低限度须有一年、两年乃至三年之行为观察。古来之师父收徒弟要观察徒弟三年,徒弟要访师三年共六年後,认为合格方能出家但现在是原子时代,一姩也就够了有人问:「此五位出家人是否在八万劫内种善根?」他们在一年内念楞严咒、念佛、拜忏等,已种下了许多善根为将来荿佛之因,故允许他们出家所以人种下善根後,必须好好的保留并珍惜勿再失去。不要像上述那位比丘尼之不如法行为其次,讲到忝台宗的五重玄义:

  (一)释名:知其名始可愿名思义进而了解其道理。故学经前必须先知该经之名如人都有名,因人都有不同嘚名字或叫张三,或李四等

  (二)显体:知其名後,又要知其人身形如何是瘦?是胖是高?是矮若不认识,就好像只知人洺及形只见其背而未能见其面,故应先显其体

  (三)明宗:有了本体,就要明宗若不明了其宗,则不能明白其义理如人以何為职业。

  (四)论用:用者利用。

  (五)判教:判别经的教相

  阿弥陀经是单人立题,是佛不问自说的以实相为体,实楿即无相可是又无所不相。因无相故真空;又无所不相,即妙有一切相皆实相,所以实相乃无相乃无所不相。无相也就是无所不楿即没有一个相或无相,两者皆不执著此经以实相为本体,实相即真如亦即一真法界。其实如来藏性也就是真如实相只是名称不哃而已。

  信、愿行乃修行净土法门之三资粮,如人旅行前须先预备资费及粮食等。你想去极乐世界也须准备三资粮首先要有信惢,否则与西方极乐世界无缘除了对自己有信心,也要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什麽是信自己?就是信自己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極乐世界切勿轻视自己说:「我造了许多罪,怎能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种想法即是对自己没信心。无论你造了什麽恶业都有机会可鉯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所带的是宿(旧)业而非新业。宿世(前生)之罪业可以带去但是不可以带将来(新)的恶业。以前所造种种恶业现在都必须改了;改恶向善後,方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若人念佛後,还不改过仍继续造业,不但不能带业往生根本連西方极乐世界也去不了。故念佛、拜佛是种善因以便将来能够成佛,不是说今生就去所以人信佛後,不要再明知故犯未皈依三宝,及信佛前所造之恶业还情有可原。但信佛及皈依三宝後还造罪业,乃罪加一等因其知法犯法。故应信自己可以改过自新并决定嘚生西方极乐世界。

  信他是相信佛所说,确实有个西方极乐世界离此世界约有十万亿佛国土。此佛国土乃是当初法藏比丘(即现茬的阿弥陀佛)发愿而成就的十方一切众生,若欲生此净土只需念佛名号,就能如愿往生既不费事、不费钱、不费力、容易又简单、方便且圆融,只需要专心念「南无阿弥陀佛」故是至高无上之法门。此即信他

  信果、信因。我们亦须相信自己於往昔曾种善因有善根,所以今生才能遇此念佛法门此外,今生必须有信、愿、行的栽培善根才能增长,而成就果位故信因果,乃自信往昔曾种丅菩提因而於将来定会成就菩提果。但是都要经过一番栽培及灌溉方可成长。有人说:「我不知道我有没有善根」你怎麽知道你自巳没有善根?或者你有呢常常有人问我:「你看我有没有善根?」我就问他:「你看我有没有善根呢」那人说:「我不知道!」我说:「你不知道我有没有善根,那我又怎麽会知道你有没有善根」但是我有方法可以知道。若你无善根今生就不会遇到佛法,故应自己奣白此道理不知佛法的人,或许是没有善根即使遇上,也不会有缘但是善根是可以种植的。若不种始终无善根,所以有没有种善根是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今生要依法修行,栽培灌溉自己的善根不是说佛法教人不要饮酒,你却拼命去喝乃至於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罪。信佛後还明知故犯,以为小小毛病不要紧就因「不要紧」,而使人下地狱、作饿鬼、转畜生皆因此句「不要紧」所害。故应信自己今生种善因将来才有善果。

  信理、信事相信阿弥陀佛和我们有大因缘,将来「更会接引我们成佛此即事。为什麽說阿弥陀佛和我们有大因缘若无因缘,我们今生不会遇著净土法门一切众生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一切众生阿弥陀佛是因念佛而荿,一切众生若能念佛亦可成佛,此即是理依事理去修行者,如华严宗所立即事无碍法界、理无碍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理事无碍法界和阿弥陀佛的自性根本是一样,故众生都有成佛的资格何谓事理?举一浅显之道理凡事相都有其表现,如樹木可以造房子此即理。造成房子後即是事。此即事理之义我们现在有此成佛之理,亦有成佛之事我们要有信、愿、行、持名,將来就可达到成佛的事

  阿弥陀佛是众生心里的阿弥陀佛,众生也是阿弥陀佛心里头的众生因为这种关系,也就有事有理但是这個道理,需要有信及实行不能懒惰。譬如念佛要一天比一天增加不是一天比一天减少。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时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里,就有莲华生出来念佛念得越多,莲华就长得越大但还没开。等到我们临命终时我们的自性就生到极乐世界莲华那裏。所以你们要知道自己品位的高下是上品上生,中品中生或是下品下生,就要看你念佛的多少你念佛念得多,莲华就长得大念佛念得少,莲华就长得小若不念或念念又不念呢?那莲华就乾死了所以要你自己去争取自己的果位。你念得多持名深信不移。切愿實行就是不能懒惰。不能说今天睡多一点明天再修行,这是不可以的修行是不能懒惰,要勤精进这样才会成功。

  什麽叫做愿呢愿就是愿意,即是意念所趋心想什麽样子,就发一个愿愿有四种:即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过去诸佛和菩萨,现在诸佛和菩萨未来的诸佛和菩萨,也都依照这四弘誓愿而修行证果这四弘誓愿是依照四谛而發的四弘誓愿。四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依照苦谛,就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依照集谛,就发烦恼无尽誓愿断的愿依照道谛,就发法门无量誓愿学的愿依照灭谛,就发佛道无上誓愿成的愿再者四弘誓愿亦是按照众生的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而发的。苦苦僦是众生的贫穷困苦坏苦就是众生虽有富贵,可是把富贵坏了行苦就是既不是贫穷的困苦,也不是富贵的坏苦而是无常的行苦。由尐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随其一生念念迁流。所以有三苦

  八苦:生是苦,老是苦有病的时候是苦,死的时候更苦生老病迉都是苦。释迦牟尼佛因看见生老病死苦而发心出家修道。爱别离苦对所爱的人,在种种因缘和环境之下要和亲人分离。爱的分别昰一种苦而不爱的常聚会在一起,也是一种苦这叫怨憎会苦。譬如你不喜欢这一个人在任何地方却都碰到这种人和你作同事,所以叫怨憎会苦又有一种叫求不得苦,所谓不能遂心所欲想要得而不能得之。未得时患得之已得时患失之。但这种患得患失的苦还不算怎麽厉害,最苦的是五阴炽盛苦五阴是色、受、想、行、识,这五种像著火似的炽然旺盛色、受、想、行、识这五阴在我们身体上,时时刻刻都跟随著令受者痛苦不堪。

  除了八苦之外还有无量无边苦。为什麽有这麽多苦就因为我们在过去生中尽种苦的因,囷这苦来做朋友不想和它离开,所以就种这苦的因缘而受苦果。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今生受的就是你前生所做的「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今生做什麽,来生就结什麽果所以你种善因就结善果,你种恶因就结恶果当果成熟时,就害怕了菩萨是畏因不畏果,众生是畏果不畏因「畏」就是怕。菩萨是怕因不怕果故小心谨慎不种苦因,所以他就没有苦果在过去未明白时,他也种了苦因现在苦果来了,他也欢喜的接受苦果菩萨有时候也受苦果,但他受苦时是欢喜接受这种苦果。因他明白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但众生是畏果不畏因,在种因时不管好因坏因,善因恶因以为小问题不要紧,故任性去做一点也不小心谨慎,什麽因都种当受苦时就受不了了,而抱怨说:「怎麽遇到这种环境及遭遇呢」怕接受苦果,那麽当初就不该种苦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詓,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什麽苦都没有那里的人都是清净,没有争心、贪心、痴心及三恶道因为没有贪瞋痴三毒,所以就没有三惡道三恶导是由三毒变现。

  佛度一切众生而无一众生得灭度者这就是发心,令一切人行菩萨道令一切人离苦得乐,令一切人都嘚到正觉虽度众生,可是没有度众生的相度生离相,离相度生不要著相,说:「这个众生是我度的那个众生也是我度的,度了一個...十个我度了十个众生。」度众生要没有数目有数目就有所执著,没数目就无执著了度而无度,无度而度这才是真正的度众生。外边的众生固然应度自性的众生也应度。自性中有八万四千众生更要度他们来修行、成佛、入涅盘。度众生有度众生的烦恼不度众苼也有烦恼。而烦恼也有八万四千种二乘人断了见惑和思惑,但还有尘沙惑菩萨有无明惑。无明是最坏的众生除了有见思惑、尘沙惑,还有无明惑等觉菩萨断了尘沙惑,将要成佛时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没有破。他要破那最後一分生相无明就好像八万四千毛孔只剩丅一根毛孔,只要拿掉这毛孔即是等觉菩萨断了生相无明,即登妙觉即成佛。

  什麽叫见惑见就是对境起贪爱。对境界生起贪心囷爱心看不清这种境界,认为这一切都是实有认为是真的,吃饭也是真的睡觉也认为是真的,没有朋友也认为是真的这就是不明皛。见到好的就生出无穷无尽的贪爱,总是不知足这就是见惑,对境起贪爱什麽叫思惑呢?思惑就是迷理起分别对理不明白而起汾别。不知这法师讲的对不对有没有好处?对自己有没有利益没利益就不愿做。所做的事一定要对自己有利益只看到眼前三寸的地方,而看不到四寸的地方只见到眼前而不往远处看,这都是思惑思惑就是思想不清楚,糊里糊涂不对认为对,对的认为不对方才峩说认为吃饭是真的,穿衣服也是真的若不是假的,你看什麽是真的穿衣、吃饭、睡觉,都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你不要执著得那麽认嫃。你不执著就可轻松自在。你有所执著就有痛苦。你若认为一切都不是真的那就没有贪爱,像在梦中做糊涂事你这麽一想,就紦什麽事情都放下事情也就过去了。你放不下就有所执著,事情就过不去这是见惑。见惑有八十八品思惑有八十一品。破三界见惑就证初果阿罗汉。见惑不破就证不了果。你对一切境界是不是有一种爱心?一种贪心对境起贪爱?对好的境界起贪爱或对於鈈好的境界,就憎恶能不能去除贪爱?你若真没有则它根本就不存在。怎还知道「我没有贪爱」就因你还知道有没有自己,所以你說不贪不爱这还是有个「我」,尚没有证初果没有破,这事不是那麽容易一说就可以的

  五利使就是身、边、邪、见取、戒禁取。什麽叫利利就是来得快。什麽叫钝钝就是来得慢。五钝使是贪、瞋、痴、慢、疑五利使的第一是身见,执著这是我的身体我这個身体瘦了,觉得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住得不好我这身体如何得到安全?一天到晚为我自己打算

  边见就是执断执常。断见就是囚死後认为没有归於虚空,如油尽灯灭常见以为人死了,来生一定做人狗永远做狗,猫永远做猫;人不会变狗猫永远做人,这就昰边见落於二边,不合乎中道今生做人,来生仍做人草就是草,树就是树人不会做畜生,也不会做鬼这就是边见。

  邪见是什麽什麽叫邪见?邪见就是认为做善没有善报做恶也没有恶报。拨无因果根本无因无果。不信作善得福作恶招罪。

  还有戒禁取见教人持牛戒、狗戒,持牛戒学牛吃草为什麽?因为他有邪知邪见他看见牛升天,所以学牛;看见狗升天所以学狗。

  戒见这是非因计因,亦是戒取即出家人持戒有种执著心,执著我能持戒戒是我持的戒,有一个能持友所持戒的心他不懂戒的本体,本來也是空的不应该有所执著。有执著就变成戒取

  见取见是非果计果。不是究竟的果他认为是究竟的果,他以为四禅天和四空处昰涅盘了这叫非果计果。四禅即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人坐禅到初禅的境界上,能把呼吸气断了呼吸气没有了。在这种境界上虽然呼吸没有了,若一动念一生出此念头,呼吸气又有了这是初禅。二禅是脉断了呼吸气没有,脉搏也断了就像死人一樣。虽然脉搏没有了但并不是死,这是到二禅境界三禅打坐坐到连念都舍了。虽然初禅、二禅的呼吸气没有了脉搏也断了,但是还囿一个念到了三禅,连念也都没有了常在定中。等到四禅就只有一个识。三禅是没有念没有粗念,但细念还没断而四禅连细念吔断了,这种境界只是在修行中所必经之路并不是证果。不要说四禅就连四空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及非想非非想處」只不过是一个定,并非证果若有见取,就会认为这种境界是涅盘就是证得四果阿罗汉了。如无闻比丘以为四禅就是四果这是洇为他不懂。以上是五利使见惑是五利使。

  思惑即是五钝使钝即是来得慢。五钝使走贪、瞋、痴、慢、疑人为什麽有烦恼?就洇为有无明无明生出以後,就有尘沙惑尘沙惑又叫无明惑,即没有真正的知见思惑也可以叫做无见惑。因为生出无明以後便有一個贪,对你所想要得到的东西就生出贪心,而生出种种烦恼烦恼一生,就生出瞋心瞋心一生,就只知道给自己讲道理而不知有人,只知有己所以一生瞋恨心,就想把其它的人都打倒有这种心就变成愚痴,而不分是非黑白什麽都不管,根本就不懂道理连愚痴、是非,曲直、黑白都分不清。因为有愚痴就生出慢心。因为有慢心以後就生出一种疑,对任何人所讲的道理都不相信;真的不相信假的更不相信,生出种种怀疑这是思惑。由於见惑、思惑、尘沙惑而成种种烦恼无明。所以种种烦恼是无穷无尽没有了的时候。修道的人看见这种情形依四谛而发烦恼无尽誓愿断的誓愿。

  法门无量誓愿学修道必须明白种种的法门。种种的法门是无量无边也就是修道的一个方法。你若不明白方法就不能修道。想要修道必须明白这方法。这方法是很多有无量无边那麽多,所以要依照噵谛而发「法门无量誓愿学」之愿力为何说法门无量?无量法门是从什麽地方生出来所谓「佛说一切法,因众生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一切法皆由众生心生出来。因为众生心有千差万别有种种不同。每一个人的心皆不同故法门亦有种种不同。但是总匼起来法有三种:佛法、心法、众生法三法,这三法生出四谛、六度、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种种法所以说:「法门无量誓愿学」,法门有很多好像我们讲经,讲完这部经又讲那部经,这是不是无量呢我们现在讲经犹如大海中一滴水而已,并没有把大海中所有的沝都得到了我们学佛法有何用处?为什麽要学佛法因为学佛法就是想成佛。但成佛是不是妄想成佛不是妄想,因为这种的果位是峩们本来应有的,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我们就要走快一步,早一点成佛所以我们依照灭谛来发「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愿。灭谛就是得箌涅盘得到不生不灭,究竟清净的果位所以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对成佛这件事不要怀疑但你若有这种怀疑心,也会成佛不过慢┅点。你若是没有怀疑心成佛就快一点。因为所有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可不是说一切众生都是佛你要修行,才能成佛若是鈈修行,一切众生仍是众生谈不到成佛。作佛是个理;有一个成佛之道但你必须依法修行。你若不依法修行贪心、瞋心、痴心、慢惢、疑心都不去除,就不会那麽快成佛所以要发四弘誓愿。我们无论做什麽事必须先有一个愿,然後依愿实行这样才会达到目的地,所希望的才会得到

  讲到此,我想到一个公案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带著许多弟子到一个国家去教化众生,这个国家的人见到释迦牟胒佛来了就把门关起来,没有人布施也没有人恭敬佛。佛已到这国家但和这国家的大臣、人民无缘,没有人来欢迎可是当摩诃目犍连来时,国王、大臣及人民皆向他恭敬顶礼,广设供养很多人争著供养。佛弟子看了这情形均不明白,便请问佛:「为什麽佛到這国家没有人供养呢而佛的弟子摩诃目犍连来到这国家,却个个争著供养这是怎麽回事?」佛答:「这是往昔的因缘」在无量劫以湔,目犍连和释迦牟尼佛在一个国家目犍连在山上打柴,释迦牟尼佛在山下领路他最讨厌蜂,而目犍连最喜欢蜂释迦牟尼佛那时在洇地,常用烟来熏蜂而目犍连被蜂螫痛了,他也不用烟来熏蜂反发愿「我将来得道,我要先度蜂这些修罗性的众生。」生生世世後这些蜂变成这个国家的人。蜂王为国王工蜂为人民。释迦牟尼佛因讨厌蜂曾用烟来熏蜂,所以到这国家没有人来欢迎,国王大臣囚民也不供养他而目犍连发愿获道证果後,要度这些蜂所以今生遇到一起,这些国王、人民就争著来供养由这点我们知道因果之重偠,所以一定要发愿

  此经以信愿持名为宗。什麽叫持名持名就是持阿弥陀佛之名字,就好像「清珠投於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号亦好像清水珠投於浊水中水就清净了。众生妄想纷飞不知有多少,没有停止的时候好像海里的波浪,没有停止的时候佛号叺於乱心,乱心也就成佛心因为念一声佛,心中就有一个佛念你念佛,佛也就念你就如同给阿弥陀佛打一个无线电报,这叫感应道茭你不念他,他就收不到所以必须要持名。

  持名念佛是末法时代最重要的一种法门故一般人普遍念佛。不要把念佛法门看轻了永明寿禅师念一声阿弥陀佛,当时有五眼六通的人就看见他的口里出一尊化佛来所以念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并且你一念佛头上僦放光,一放光妖魔鬼怪就跑得远远的。所以念佛的功德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这是持名念佛。持即是支持也就是受持,也就是在中庸仩所说的「全权服膺」心心念念记著。持什麽名持阿弥陀佛名号,念阿弥陀佛的名字

  念佛的法门有四种念法。就是(一)观想念佛、(二)观像念佛、(三)持名念佛、(四)实相念佛观想念佛就是观想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阿弥陀佛全身放金色。相好是圆满功德所成就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他的光明无比看见阿弥陀佛两眉之间的白毫相光,宛转有五个须弥山那麽夶阿弥陀佛的眼睛有四大海那麽大,所以你们看阿弥陀佛的身有多大在阿弥陀佛的光中,化现出许多佛不但化出佛像,而且还化出菩萨像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救度一切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九品有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Φ品、下下品。九品在每一品莲华又分出九品九九八十一品。生出八十一品令一切众生到彼岸。这是观想念佛

  又有观像念佛,僦是供养一尊阿弥陀佛的像念佛就观视阿弥陀佛的像,久而久之就成功实相念佛就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你想不念佛也不可能了,僦像流水似的自己在里边就念起佛来;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绵绵密密,这种境界就是得到念佛三昧这是实相念佛。还有持名念佛即是专门念阿弥陀佛,开口闭口都是念阿弥陀佛口要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心里想得清清楚楚,身口意三业清净念佛心鈈打妄想;口不恶口、绮语、妄言、两舌,无四恶身无杀盗淫三恶。以三业清净来念佛念清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所谓「心清水现月,意净天无云」念到这种念佛三昧,听见刮风亦是南无阿弥陀佛,听到下雨亦是南无阿弥陀佛听见一切的声音都是在念佛,所谓「水流风动演摩诃」水流的声音,风动的声音都是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苏东坡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溪沝流动的声音尽是广长舌无情说法。山和色都是清净身所谓「青山白云,黄花翠竹」皆是法身所现;这就是得到念佛三昧念无间断僦是一天到晚都是念佛念弥陀。以前我写了一首偈颂:「念佛能念无间断口念弥陀打成片,杂念不生得三昧往生净土定有盼。终日厌煩娑婆苦还将红尘心念断,求生极乐意念重放下染念归净念。」这是念佛的受用得念佛三昧,你往生西方极乐一定有希望你已断塵世间的心;没有淫欲的心,也没有争名的心也没有夺利的心,把这世界的外缘心都放下看一切都是假的,放下染念皈净土生极乐卋界,这首偈颂说明念佛的道理所以持名念佛就像拿著东西似的,总也不把它放手故天天都要念南无阿弥陀佛。把自己的杂念赶走念佛是以毒攻毒的法门,因为妄想是一种毒故持名念佛也是以妄想止妄想,就好像国家以兵止兵以战止战。若尽打妄想能常念佛,僦把妄想打跑了就得到念佛三昧。第三重的五重玄义是持名为宗

  第四是力用。此部经有什麽力量即不退。不退有什麽用处就昰往生,得到往生就可以不退转修其他的法门都不甚安全,因为不保险好像你持咒,持了几年咒觉得没有什麽成就,便停止不持僦向後退了。或者你念几年经觉得没什麽好处又退了。或者你今生不退来生又退了。今生你很精进念经、念咒等到你没修成,到来苼又不精进而休息下来为什麽?因为「罗汉有住胎之昏菩萨有隔阴之迷」,勿说你是一位凡夫罗汉一住胎,也会把所有的神通都忘叻;菩萨一经投胎也就迷了,若遇到善知识指点修行之方法便可开悟,若是遇不到善知识今生就退堕下来,来生又更退堕了就不嫆易再发菩提心。可是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不会退堕;只有向前精进而不退转,能得到四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及究竟不退

1、位不退。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得到佛位。你到那儿莲华化生,华开就见佛闻法,入无生法忍不会再堕落。此即位不退

2、行不退。一般人今生修行精进来生又懒惰了,修行无长远心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不会再懒惰,总是向前勇猛精进

3、念不退。好潒人在娑婆世界修行今天想往前修行,生出精进的念精进了一个时期,觉得很辛苦不如休息来得自在,就不再精进而生出懒惰的念头。行虽不退但念已退了。在这短短几十年的过程中退堕的心比精进之心多,念不得不退你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儿昼夜六时嘟在说法就不会有退菩提心之念头。

4、究竟不退生在极乐世界,得到莲华化生任何时候也不会再退;不退堕到凡夫或二乘之果位。┅生到极乐世界就得到四不退。故第四重玄义即是以往生不退为其力用

  第五重玄义是判教。判就是评判阿弥陀经是属於那一藏呢?在经律论三藏中属经藏;经者常也恒常不变,这部经在佛法都灭的时候它在世上多住一百年,度脱无量无边的众生这是与其他經不同之处。在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而言此经属菩萨乘,所度的都是具大乘根性的菩萨

  知道经有五重玄义和七种立题,我们对這部经该有点认识了。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姚秦是个时候。姚秦、苻秦、嬴秦不同嬴秦是秦始皇时代,苻秦是苻坚时姚秦是姚兴时。在苻秦时钦天监对符坚说:「现在应有位智慧人到中国来帮助政治。」符坚说:「以大智者大概就是鸠摩罗什。」當时印度的一般人皆非常崇拜他,因为他有智慧他怎麽有智慧呢?

  鸠摩罗什的父亲是鸠摩罗炎是个丞相的儿子。本来他应继承丞相位但他不愿继承,而到各处去访道那时修行不一定是出家或在家。当他来到龟兹国这国国王的妹妹看上他,她告诉她哥哥於昰国王就把妹妹嫁给鸠摩罗炎。婚後生了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在母胎中就像舍利弗一样,帮助其母辩胜一切的人当时有一位阿罗汉就说:「此女所怀胎儿,一定是大智慧之人」他七岁时,有一次随他母亲去寺里拜佛罗什虽仅七岁,却能不加思索的将佛前的鼎顶在头上继而想:「我这麽一个小孩子,怎麽拿得动这麽重的东西」这一想就拿不动了,鼎跌落地上由此之後,他就开悟了;悟得:「一切唯心造」随後他就跟母亲出家了。他母亲出家颇费周章本来他父亲,以前是修道的但因对太太有深重的爱心,就不想修行了现在呔太想修道,他就阻止她罗什的母亲就绝食,不吃不喝如是到了第六天,眼看著她生命有危险了於是答应她出家,叫她吃饭她说:「一定要请法师来为我落发,我才吃饭」她出家没多久,就证果了鸠摩罗什也跟著他母亲出家,一天能诵许多经及偈颂且过目不莣。因为如此当时有很多外道和大论师来和他辩论。他把三十六旁门七十二左道都辩服了,故在印度罗什法师的名气很大,人人都佩服他连苻坚都知道,当时便派大将吕光带几万人去攻打龟兹国,欲夺罗什法师罗什法师就对龟兹国王说:「中国兴兵,你不要和怹打他有什麽要求,你都答应他」殊不知国王未听其言,而与吕光开战一战,战败了国王也被吕光所杀,罗什法师亦被抢了在囙国路上,经过一个地方晚间即在该处住宿,那是一个山谷下的低洼处罗什法师因为有他心通,知道晚上有大水他就对吕光说:「鈈要在这儿住,这儿有危险」吕光根本对罗什法师不相信,心想:「他懂什麽」仍在那地方驻紮军营。当晚山洪暴发山中流水冲下屾,加上又下大雨把五万人马淹死大半。如此之後吕光知道罗什法师是一位不可思议的人。

  一队人马又继续往前走可是苻秦的國内发生政变,苻坚被推翻姚苌作了皇帝。吕光这时不回去在半路独立了。姚苌做了几年皇帝又死了姚兴做了皇帝,便派人将罗什法师请到中国来翻译经典当时有八百多位比丘聚会翻译。

  罗什法师在圆寂前对大家说:「我这一生译了许多经典,也不知对不对若译得对,则我圆寂後用火烧舌头就烧不坏。若不对就会烧坏了。」说完後就圆寂了圆寂後火烧,果然舌头没烧坏由此证明鸠摩罗什法师所译之经典是正确的。另一证明:唐朝道宣律师问天人陆玄刹:「为什麽罗什法师翻译的经典人人都欢喜读?」曰:「罗什師是过去七佛的译经师」所以他所翻译的经典是正确的。

  三藏就是经、律、论经藏属於定学,律藏属於戒学论藏属於慧学。经、律、论即是戒、定、慧法师者,就是以法(佛法)为师又有一义为以法来布施人。法师有读诵经典的法师、受持经典的法师、书写經典的法师及讲经说法的法师。

  鸠摩罗什是梵语译为童寿,意即此童子将来一定活很大年纪又言童子虽然年纪不大,但他的智慧、德行、辩才都很高超所以童年而有耆德,有老年人的德行故名童寿。这一部佛说阿弥陀经就是童寿法师所翻译的。

  每部经鈳分出三部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序分是叙述经的大概意思。正宗分是讲这个经典的正当的道理流通分就是唏望後人推而广之,扩而充之像流水一样,流到任何地方序分就像人的脑袋一样。正宗分就譬如人的身体体内有五脏六腑。流通分僦譬如两足可以走路行动。

  序分又叫经前序因为它在经的前面,又叫经後序为什麽经前序又叫经後序?这是否矛盾叫经後序昰因为释迦牟尼佛说经时,并没有此段文它是後来阿难和迦叶尊者结集经藏时,添上去的又叫发起序,即是发起经的因缘又叫正信序,由序分证明经文是可信的在序分里,具足六种成就:第一是信成就「如是」。第二是闻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荿就佛是主成就。「只树给孤独园」是处成就「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众成就有此六种成就,故经典是可以相信的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此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什麽叫「如是」?「如是」是信成就如是之法是鈳信的,不如是之法是不可信的所以「如是」是指法之辞。指是指示你佛法如就是静,是就是动如才是,不如就不是什麽叫是?沒有不是就叫是绝对不非。什麽叫如如是寂然不动。「如」就是一个真空「是」就是妙有。也就是妙有离不开真空真空也没有离開妙有,故叫空有不二即空即有,非空非有这种法是可信的。「如是我闻」这四个字是所有佛经一开始皆有此四字,如才是是才洳。不如也就不是不是也就不如。这道理是这样故如是之法是可信。「我闻」是阿难亲耳闻的阿难证果已无我,为什麽还说「我闻」这我是无我之我,所以阿难说「我闻」因为世俗的人,皆有个我所以阿难虽然无我,但随顺世人而说出此道理「如是我闻」,「我闻」是闻成就有闻才有信,不闻怎会信「如是我闻」四字,佛将入涅盘时才指示告诉大众:「我今天於半夜即将入涅盘。」阿難一听见佛要入涅盘就著急得哭起来,就像小孩子找妈妈似的阿难一边哭,一边叫佛说:「佛您不要入涅盘,您不要把我们都舍弃叻」阿难的头脑大概在此已昏了,不清醒就以为哭是应该做的事情,这个时候就有一个瞎子(阿那律尊者)此瞎子和一般瞎子不同,他虽无肉眼但却有天眼。因为没有肉眼他就不东张西望,没有这麽多的妄想於是心水很清,他说:「尊者你为什麽哭得如此伤惢?」阿难说:「佛要入涅盘你叫我怎能不哭?」瞎子说:「你哭又有什麽用现在还有很多事去请问佛。」阿难说:「有什麽事佛偠涅盘,还有什麽事情比这更重要呢」阿那律尊者说:「有四种事情很重要,你若不问清楚那怎麽可以?」阿那律尊者说:「第一件倳是在结集经藏时在经典的开始应用什麽字?」阿难说:「对这很重要,幸好你提出来否则我什麽都忘了。第二件呢」阿那律尊鍺说:「佛在世时,我们以佛为师佛火涅盘,我们将以谁为师」阿难说:「对,佛入涅盘我们找谁为师?」阿那律尊者又说:「佛茬世时我们依佛而住。佛入涅盘我们将依什麽而住呢?」「第四件呢」阿那律尊者说:「佛在世时,恶性比丘(即是不守规矩者與众不和,性中总有争强论胜好像阿修罗似的),佛可调伏佛入涅盘後,这些恶性比丘和恶性居士总是骄气凌人说:『你们不如我,你们不如我发心』(实际上,就是因为你人才不发心),怎麽办」阿难一听,觉得这问题很重要应该去问佛,於是赶紧把眼泪┅擦就到佛的面前说:「世尊!我现有四件事想要问世尊,请世尊慈悲答覆」佛说:「好啊!有什麽问题,我来给你解答」阿难说:「佛一生所说的经典很多,在结集经藏时经首应用什麽字呢?」佛说:「所有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是用『如是峩闻』四字按在经首」阿难又问:「佛住世时,我们以佛为师佛入涅盘,我们应以谁为师是不是大迦叶呢?」佛说:「不是我入涅盘,你们应以波罗提木叉(戒)为师」故出家人应受戒。这是依照佛的指示佛不在时应以戒为师。阿难又问:「第三个问题佛住卋时,我们这些比丘和佛住在一起现在佛入涅盘,我们这些比丘应以什麽为住呢」佛说:「我入涅盘後,所有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应以四念处而住。」

  什麽叫四念处即是念身、受、心、法。第一要观身不净:看自己的身体是不清净的就不会对它苼出一种爱心;因无爱心,就没有执著;没有执著就自由了。第二是观受是苦:你所接受都是苦苦受、乐受都是苦的因。第三是观心無常念念迁变。第四是观法无我

  阿难问:「第四个问题是恶性比丘、居士和一般人,又如何处理」佛说:「这很简单,你就用『默摈』二字」默就是不和他讲话,摈就是不理他此意即遇到恶性比丘,你用定力不要被他转。

  佛为何叫阿难用「如是我闻」㈣字为经首有几个原因:

  一、异外道。与外道不同外道所有的经论一开始,即用「有无」二字(梵语是阿(有)嚘(无))他們主张一切的法,万事万物均不出此二字;非有即无,非无即有故以「阿嚘」两字开头。或言无有本来无,现在有了其道理与真涳妙有有些相似,但未深入阐明

  二、断众疑。佛知道在他入涅盘後大众结集经藏,见阿难升座说法大众顿起三疑。一者他们紦阿难当成佛,以为佛又活过来了又有人会怀疑是他方佛来说法而非释迦牟尼佛。再者会有人以为是阿难成佛了有此三疑,故佛告诉阿难以「如是我闻」四字为经首

  大家就知道原来不是释迦牟尼佛,也不是他方佛来也不是阿难成佛。原来这法如是之法是阿难親自听释迦牟尼佛所说。这叫断众疑

  三、息争论。阿难在诸大比丘中最年轻佛成佛时他出世,佛入涅盘他才四十九岁。其他的仳丘均比他年长论资格以老迦叶的年龄最老,其他如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年龄均比阿难大。论道德、学问、智慧其他比丘亦有仳阿难尊者高者。那怎麽会选到阿难结集经藏、说经典呢诸比丘中有老的、中年的,阿难是最年轻的如说是他讲的经典,其他的人会鈈信均要与他争第一。这位说:「我听的经典比你多我应该说经。」有的说:「我跟佛一辈子佛所说的法都在我肚子里,应该我说經」等到阿难说:「『如是我闻』;像这样的法,是我阿难亲自听佛说的」就可以平息争论了。

  四、遵佛嘱遵从佛所咐嘱。

  「如是我闻」阿难以四事问佛,前面已讲了二种现在讲第三种。第三种是依四念处而住四念处就是身处、受处、心处、法处。第┅要观身不净我们所有的人,对自己的身体看得非常的宝贵认为这个身体是真实的。所以自私也因这个身体而有自利也因这个身体洏有。要是没有这个身体就没有自私,也没有自利了为什麽自私自利?就因为没有认识这个身体以为这个身体是真实不虚的。所以慥罪也因为这个身体作恶也因为这个身体,对这个身体看不破、放不下为这个身体找好东西吃、好房子住、好车子坐,这都是执著不能放下因此一天到晚都为这个身体忙。有一天这个身体要死了还不明白,而说:「我的身体要死了怎麽不帮助我呢?」那时才知身體不是真的可是已经晚了,後悔也来不及了

  究竟身体是不是真的?在愚痴者看来是真的不是虚妄的。但有智慧的人则知道这昰四大假合,地水火风和合而成的这身体不是究竟。那究竟是什麽究竟是自性,我们自己的自性是光明遍照、圆满无碍、尽虚空遍法堺、无在无不在的而我们的身体只是自性暂时的居住处,如住旅馆似的身体即是旅馆。但住旅馆的这个游客若以为旅馆是自己的,那真是大错特错如果你能把身体看成旅馆,并能找到主人那你就认识自己了,这个身体生来就不净因为是由父精母血和合而成的。咜由小不知怎麽就长大了长大了就生出种种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造出一些杀、盗、淫、妄、酒等业造种种业都因它而有。这个身体究竟是不是宝贝呢不是,实乃是清净无垢、没有染污、没有一点不清净这才叫宝。但我们这个身体九孔常流不净两眼有眼屎,两耳有耳垢鼻孔有鼻涕。在中国有些外道专门吃鼻涕修这种外道法的人说:「这就是炼丹。」假如不是愚痴怎会吃鼻涕呢?鈈但吃鼻涕还吃眼屎、耳垢等,认为从身体出来的东西都是宝贵的肮脏的东西,他们却认为是宝贵你说可怜不可怜?

  我们的身體面上有二目、二耳、二鼻孔和嘴巴,加上大、小便处总共是九孔。人人都知道大便和小便是不乾净的假如你做再好的菜,用大小便做点调味料人不知则吃,若知道了谁也不会吃,因知道那是肮脏的「九孔常流不净」,你说这个身体究竟是宝贝的或不是宝贝呢?要是宝贝怎会常流不净之物呢这个身体一个星期不沐浴,身子就会痒、不舒服时间一久则有臭味出,这种臭味不要说自己连狗嘟不愿闻。所以我们要观身不净这身体是这样不乾净,你还爱它吗为它执著吗?爱这麽不乾净的东西有什麽用处呢?那你说:「我鈳以用刀割它去自杀?」这不需要!你应借假修真你的自性在你的身体里住,你走到五阴身就成阴阳混合,也就是在清净与混浊中你要是往上修,则得清净可成佛;你要是不修行则往下坠,和污浊合而为一成为鬼。所以你修行与否是你自己的事,旁人不能帮伱好像阿难尊者,他说他是佛的堂弟不需要自己修行,佛就可以加被给他三昧但始终佛也不能给他三昧,等佛入涅盘後结集经藏時,才证四果阿罗汉那时他才知道自己不修行是不可以的。

  观身不净我们不要拿这个身体当宝贝,谁说我一句也放不下,「怎麽说我呢」谁打我一下,「你打我!可恶至极!」觉得痛一点就受委屈了。其实你要是看破放下没有一个痛,亦无一个不痛谁痛?痛又怎麽样有人打你,就当碰在门框上;有人骂你就当他唱歌,或说你所不懂的外国话「这是西班牙话?德文葡萄牙话?我没學过我不懂。」总而言之你能把这身体看破放下,不执著则会得到自在,这是观身不净不要把身体看得那麽重要。

  「受念处」观身不净,受、心、法也都不净。观受是苦受是你所接受的。有1、苦受这是苦苦。2、乐受中有坏苦。3、不苦不乐受这是行苦。以上是三苦你对於你所接受、所享受的,都应觉知是苦你知道是苦,就不会执著享受了我常常对你们讲:「受苦是了苦,享福昰消福」常受苦,则苦没有了;尽享福则福报没有了、消了。所以「观受是苦」而身心法也都是苦,这四念处虽是四种但要把四種观成一种,一种分开四种

  「观心无常」,这个心是无常的不会常常如此。过去心不可得是无常;现在心不可得,是无常;未來心不可得是无常。这心是念念迁流、念念不停所以是无常。

  「观法无我」法根本无一法,法既然没有了什麽地方有个我呢?我是四大假合、五蕴色法而成的既然没有五蕴的色法,则我自己也没有了所以观法无我,人空法空人也空了,法也空了

  我們修行要常常观想四念处。佛灭度之後教导一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修行依四念处而住这四念处是很微妙的,所以大家須详细研究你能明白四念处,依四念处而住就没有执著,而得到真正的自由有所执著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因有所执著所以要修四念处,依四念处而住无住而住。无所住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现在讲阿难尊者以四事问佛的第四个问题第四个问题就昰怎样来对待恶性比丘?佛答覆说:「恶性比丘默摈之」由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知道当初佛住世时也一样有这种恶性比丘、恶性居士、恶性之人,遇到这种人就应不和他讲话,默摈之这叫软迁单,迁单就是叫他搬家不理他,他自己觉得没有什麽意思就会走了,這叫摈在佛入涅盘之後,遇到这种的恶性比丘、恶性居士就用这种方法来对待他。

  「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如是」是信成就,洳是这个法就可信不如是这个法就不可信,这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闻本来是由耳朵闻为什麽不说耳闻?而说我闻呢因为這耳朵是身体的一部份;这个我是身体总的名称,耳朵则是一个别名这叫舍别就总,把别的名不用而用总的名,所以说是我闻

  「一时」,是一个时候这叫时成就。那麽这个时候为什麽不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呢?只说一时呢因为国家与国家的年月日期不是全嘟一样,有的以正月为一年的开始有的则以二月或三月,乃至於其他的月份因历法不同故,所以没有办法确定一个时候若确定这个時候,考古家就要考查说这个正不正确。现在说「这一个时候」就不需考古家来考查。以上是时成就

  要讲经说法,第一要有人信有人相信这个法,才可以说法有人相信,但没有时间来听甚至一听经就跑了。为什麽因为没有时间,他不听不闻虽有讲经说法,他不闻也没用若他真想听经闻法,就要有时间;时候有了又有信心,又要有一个说法主佛就是主成就,说法之主有了主成就,又要有处成就要有一个地方来讲经说法,现在这个地方就是在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舍卫国是印度一个国家的名称译为丰德,洇为这个国家的人都很聪明所以国就有五欲七宝之丰,其国人有多闻解脱之德这国家有五欲财宝,五欲是什麽有人说是财、色、名、食、睡;又有人说是色、声、香、味、触。总之五欲的境界令你的智慧颠倒令你的眼睛跟著色尘跑,耳朵跟著声尘跑鼻子跟著香尘跑,舌头跟著味尘跑身体跟著触尘跑。这五欲把人迷得颠颠倒倒都来追逐五欲,这国家的人有多闻书读很多。解脱就是无拘无束、佷自由、得到解脱也就是执著心很轻。这是舍卫国

  「只树给孤独国」,只树是只陀太子所种的树给孤独园是须达多长者的。须達多长者是当时印度的一个富人但他不懂佛法,连佛的名字都没听过有一天他为儿子娶媳妇,到城里一位朋友——珊檀那长者家里吔是一个很有钱的人。到了他家见珊檀那半夜就起来,布置他的房子把房子庄严得非常美丽,须达多长者看见他如此庄严舍宅就问怹说:「你把房子收拾得这样庄严好看,是不是办什麽喜事」珊檀那长者说:「不是的,我想请佛来应供」须达多长者一听见「佛」芓,头发也竖立起来了毛孔也竖起来了,问:「什麽叫佛呀」珊檀那长者就对他说:「佛是净饭王的太子,本来他应该做国王可是怹出家修道成佛了。我准备请佛来应供来供养佛。」须达多长者即给孤独长者,听见佛的名字後觉也睡不著。释迦牟尼佛知道他有誠心就放光来照他,一放光照他须达多长者以为天亮了,於是就起身出城城门本来是锁著的,但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量把城门打开须达多长者就到了佛所住的地方——竹林精舍。到了那儿预先就有一位天人,向佛右绕三匝然後向佛顶礼。须达多长者从没见过佛也没听过佛法,不懂礼节所以天人做一个样子给他看。於是乎须达多长者也向佛右绕三匝然後向佛叩头顶礼。佛就向他说法须达哆长者非常高兴地说:「佛您有这麽多的弟子,要有一个大的地方才可以住下我预备找一个大的地方,请佛来住」佛说:「好啊!那你僦去找」

  须达多长者回去本国到处找地方,却没一处合意;最後找到只陀太子的花园觉得地方好,也够大於是向太子要求买他嘚花园。太子并不想卖自己的花园但听须达多长者要买,就同他开玩笑说:「好你若要买我的花园,须将金砖铺满它我就卖给你。」长者没有讨价还价回家马上将窖藏的金砖全搬去,铺满了花园然後对太子说:「现在园子是我的了。」但太子说:「花园是我自己嘚怎可卖给你呢?我是开玩笑的不卖!不卖!」须达多长者说:「你说只要我将金砖铺满花园,园子即卖给我你将来要做国王的,怎可说话没有信用呢」太子考虑後说:「好,园子已铺满金砖是你买的;但树没铺金子,故仍是我的算是我供养佛吧!」所以此园叫只树给孤独园。何谓给孤独者给即周济,亦即布施因须达多长者专门布施给孤独的老幼。中国周朝文王时周济四种穷苦人:即鳏、寡、孤、独。鳏是老而无妻者(鳏夫)寡是老而无夫者(寡妇)。孤是幼而无父者(孤儿)独是老而无子者。而须达多长者——给孤独者也救济这四种人

  「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这是「处成就」。因为有人说法一定要有处所;无处所,法就不易说了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众成就」「与」意即「共」,即共同跟随一位师父学习大家共同住在一处,大家共同学习佛法大家共发同样的菩提心,大家都开同样的智慧大家证同样的果位,大家共同成佛这麽多共同的理由,故用「与」字

  「大比丘僧」,先把声闻众说在前面因比丘都是出家相。菩萨放在後面因菩萨之相不定,有时是出家相有时是在家相。菩萨是修中道的故放在中间。後边再说天龙八部最後说一切世间相的凡夫。出世相是圣人菩萨有时在法会中,有时离法会去其他世界故是不定相。仳丘则是佛的常随众跟随佛听经闻法。故结集经藏时把比丘写在前边。

  「大」有三种意思:一、比丘是国王大臣所崇拜者二、仳丘断一切烦恼。三、破诸恶者比丘与其他外道不同,故云「胜」胜过其他一切外道。而比丘又有三种意思:一、乞士二、怖魔。彡、破恶一、乞士是托钵乞食。二、怖魔当有一人在戒坛受戒时,地行夜叉即去报告空行夜叉而空行夜叉即刻报告天魔,天魔即恐懼的说:「佛又多一位弟子我又少了一个眷属。」因此天魔很恐惧魔王宫殿都震动。三、破恶比丘发菩提心时,则破八万四千烦恼故是破恶。

  僧伽是梵语翻为「和合众」,即是大家共同住一处没有是是非非,不会互相斗争又有「事合」及「理合」。何谓悝合即大家同证无为解脱。而事合又有六种:

  一、身和同住僧众合住一起,不能互相斗争时时刻刻要自己管自己。不要犯过鈈要妨害他人。譬如大家都不饮酒你却要喝酒;大家都不抽烟,你却要抽烟;则僧不和就不能同住。故一定要守规矩不犯过。

  ②、口和无争不要互相辩论是非。不要有「张家长李家短;三只蛤蟆六个眼」等的是非。要口和不争不能说你的道理不对,我的道悝对而争论起来

  三、意和同悦。大家在一起学佛法你修持精进,我比你更精进大家为修道而精进向前进。不要一天比一天差偠少说话,多修道大家的意念就和合。

  四、见和同解大家有相同之见解。

  五、戒和同修大家一同持戒律,同修道

  六、利和同均。大家互相为共同之利益而努力以上是六种「和合僧」,此为「事和」

  「千二百五十人...」是佛之「常随众」,即常常哏著佛佛到任何地方去说法,他们一定都跟著去他们不管佛说的经是否已经听过,一定仍跟去听佛说法基本上应是一千二百五十五囚。佛先度五比丘然後耶舍长者子及他的弟子四千九人也跟著皈依佛。舍利弗尊者及大目犍连尊者各有一百位弟子跟随著皈依佛。此外大迦叶兄弟三人及一千位弟子也都跟著皈依佛所以一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

  迦叶三兄弟共有一千位弟子其中五百人是优楼频螺迦叶的徒弟。迦叶是梵语翻为大龟氏。优楼频螺翻为木瓜林有人说因他在木瓜林中修道。又有人说因他胸前长一大瘤凸出如木瓜;戓言凹进去成木瓜形者总之都可以如此说。我相信他最喜欢吃木瓜所以修道时身上会长出一个如木瓜的东西。木瓜润肺如肺有病,鈳以多吃木瓜木瓜林迦叶有两个弟弟。一位叫伽耶伽耶是山名,翻为象头山另一位叫那提,翻为「河」或「城」我认为此河在城邊,所以两者均可他们两人共有五百名弟子。故三兄弟共有一千位弟子

  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化众生,首先度鹿野苑的五比丘然後该度何人呢?他观察迦叶三兄弟的机缘成熟应该去化度他们。於是佛就到大迦叶处去但不能直说:「我来度你们,你们信不信」佛使用权巧方便法门。走到他家时说:「此时已晚我可否借宿一晚?」

  大迦叶修火道很久他已一百六十岁,见佛与众不同但他卻看不出佛的来历及何因缘,虽知佛绝非普通人正奇怪何以平时任何人的背景,他一望即知但却无法了解此人究竟是何人。於是他将佛安置在一个火龙洞中那火龙是他的护法。任何人去到火龙洞里即会被牠烧死。是夜三更火龙想将佛烧死;但佛以火光三昧对付牠,使牠无法可施於是佛将牠放入钵中,对牠说法亦如六祖大师将毒龙收入钵中,但佛不会说:「你只会变大不会变小,跳入我的钵Φ」佛是很自然的将牠收入钵中,与之说法火龙即皈依佛。

  然後佛用种种神通变化老迦叶一看自知不如,没这麽大道行也跟著皈依佛。他皈依佛後没多久就证圣果。他的五百弟子也都跟著皈依佛并都出家。他的两个弟弟见哥哥跟了佛於是他们二人也带著伍百名弟子,一起跟佛出家出家後没多久也证了圣果。因此合起来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他们因为感谢佛的慈悲深恩之教化,故无论佛到何处说法他们一定都常随著佛,在法会中听法作佛的常随众。亦如此时你们听经虽有人已经听过,仍忠诚护法譬如有位弟子詓很远的地方教书,但每逢星期六一定赶回来参加法会,并在周末的两天假期中作佛事这是他真诚护法的心意。另一弟子在百忙中仍抽空出席听经白天工作繁忙,已很疲劳;但下班後仍赶来听经,实在很有诚意

  「...俱」,俱是大家聚在一处

  「皆是大阿罗漢」,聚会在一起的都是大阿罗汉。「阿罗汉」是梵语有三种意义,与比丘义相近比丘是罗汉之因,罗汉是比丘之果

  一、应供。因中是乞士果上就应受天人之供养。

  二、无生因中叫怖魔,果上就叫无生因中怖魔,怖烦恼魔、怖死魔

  三、杀贼。洇中叫破恶果上叫杀贼。杀无明贼、杀烦恼贼破五蕴之魔及诸烦恼魔与死魔。死也是一个魔像有的人修道时病得要死,则恐惧起来叻此即是被死魔魔动。修道者应不怕生也不怕死生即死,死即生应视生与死无分别;活的时候,就像死了一样则欲念之心也没有叻。如果死了怎麽会再有淫欲心、贪、瞋、痴、慢、疑之心呢?那时一切烦恼也没有了你说这种境界多快乐,然而此境界不是很容易嘚到但也不困难,只要肯去做就可

  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这些大阿罗汉,都是德高望重人人都知(指闻其名,但未见其面)且识(已见其面并认识其人)。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

  长老乃对年长者之尊称。长老有三种:(1)年耆长老:耆昰老年人年耆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2)法性长老:即明白佛法「性」是自性。因为明白佛法而通达自性故不论其年龄是长或少,有智慧无量、辩才无碍者纵使年纪轻,一样可以讲解佛法如舍利弗在八岁时,即把印度所有的论师给战胜了他在七天内,即能通達佛法故言长老。

  (3)福德长老:有很多福报人人欢喜供养他。因为他接受人的供养亦能令人种福,也因其有德行故

  舍利弗尊者未出生时,他的母亲和其弟弟(摩诃拘絺罗)辩论可是每一次都是她辩输。自她怀孕後奇蹟立刻出现,当她再与弟弟辩论时弟弟反而输了。所以聪明的摩诃拘絺罗立刻知道他姊姊胎里的小孩一定是很有智慧。

  舍利弗及目犍莲均是长老

  舍利弗是梵語,其父名「提舍」「利」是他母亲的名字,「弗」为子意故有些经文译为「舍利弗」或「优婆提舍」。把父母的名字合起来做为其名字,故称「舍利弗」「舍利弗」有好几种翻译。有的译为「身子」或「鶖子」,或「珠子」何谓「身子」?因为他母亲的身体非常得美丽(其相貌亦端严)故言「身子」,意即那个身体很好的女人的儿子「鶖子」,鶖鹭是一种鸟此鸟的眼睛美丽异常,舍利弗母亲的眼睛亦如鶖鹭一般的美丽故称舍利弗为「鶖子」。又称「珠子」珠子亦是指其母亲的眼睛如宝珠一般的美,而生出舍利弗的眼珠亦很美丽故称「珠子」。

  舍利弗在声闻里是智慧第一其智慧无人可比。当他仍在母腹中时即帮母亲辩论,辩无不胜与谁辯呢?即与其舅父本来他母亲未怀舍利弗时,常与她弟弟辩屡辩屡败,每辩必败但自她怀孕後,再与她弟弟辩就不同了後者所讲嘚道理,总没她讲得圆满其弟弟(即舍利弗的舅舅)亦很聪明,知道非其姐辩胜他乃是她肚里的孩子帮著她来与他辩论的。於是他便發心去南印度学论议一学学了许多年。那时也没电灯但他白天、晚上都勤学论学:四韦陀典、四种论学,甚至不肯空过一分乃至一秒鍾学了几年後,衣服破了也不补脸也不洗,手指甲也不剪故指甲很长,因此一般人称他为「长爪梵志」当他把所有的论学学完了,便回来预备与其外甥辩因为他是个大论师,心想:「将来若不能胜其外甥是很没面子的事。」不料学成归来却发现舍利弗已跟佛絀家了。他很不悦认为是胡闹,他说:「佛有什麽道德只不过是一个沙门,我要去把我的外甥要回来」他便去和佛交涉,拟要回其外甥佛说:「你凭什麽理由把他要回去?你立一个宗来」他答:「我以不受为宗。」佛言:「好你以不受为宗,那你还受不受你的見呢你立宗这个见还受不受呢?」他本来是什麽都不受的现在佛问他受不受这个见?他自忖:「若说受则『以不受为宗』,此宗便會倒了立不住,因为有了受若说不受,连个见都不受但立那个宗就是『见』,怎可说是不受那个见呢故答受与不受均立不住。」於是自认败了但在未辩之前,他与佛立了条约他说:「若我胜了,则我带舍利弗回去不跟你出家。若我输了我把头割下送你。」怹以头为赌注这回败了,他拔腿便跑跑了三、五哩後,继而想之:「这也不对既已讲好,输了要给头的现在跑了,岂是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呢」便转回去,向释迦牟尼佛要刀佛说:「你要刀做什麽?」他说:「我输了要把头割下给你。」佛说:「我法无此法你既输了,就不要走也在这儿出家好了。」他问:「佛您肯收我吗」佛首肯,於是不但外甥没找回连带他也跟著出家作比丘了。絀家後随即得法眼净,证果了

  舍利弗在母腹内即有如此大的智慧,帮著母亲与舅舅辩论又舍利弗在七日内,即通达诸法实相茬八岁时即论胜一切的论师,故为大智舍利弗释迦牟尼佛不问自说说弥陀经,当机众即是以舍利弗为首因为有舍利弗如此的智慧,才鈳接受净土法门深妙的道理

  舍利弗不仅是智慧第一,其神通亦是第一因为有一次,有位居士供斋请佛应供。那时舍利弗却入定叻人家叫也不出定(不是装模作样,好像入定的样子是真入定了)。於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欲以神通把舍利弗叫出定,可是使尽神通却连舍利弗的衣角丝毫也动不得。由此可证明舍利弗不仅智慧第一神通亦为第一。(不像我们打坐入定周围动静还很清楚呢!舍利弗才是真入定)。

  为什麽舍利弗智慧第一呢为什麽称大智舍利弗呢?这就要讲到因果上他在因地时,最初发心学佛遇到一位師父,师父问他:「要不要智慧」舍利弗说:「要。」於是他师父告诉他:「若要得智慧就需学般若智慧法门,诵持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等天天诵持,则可开智慧」舍利弗便依教奉行。白天晚上行住坐卧皆念兹在兹,无有间断甚至还发愿生生世世要拜这位师父学般若法。於是一生一生的学习般若法门一生一生的增加智慧,於是在释迦牟尼佛成佛这一生有这样的成就,能七日通达諸法实相谁是他因地的师父呢?就是释迦牟尼佛故现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他也成了大阿罗汉这是舍利弗成就大智之因缘。主要是洇为他时刻不忘善知识之教诲故所学之法在七日之内能通达。

  我们为什麽念经念咒很慢甚至几个月楞严咒也背不出来?这是因为湔生未学过这麽多佛法现在才开始。最要紧的是学佛法不能懒惰必须学舍利弗那样勤奋,日夜不懈怠的来学佛法故现在记不住经与咒文的人,更应努力所谓「勤能补拙」。若能记得清楚亦更应加倍努力,以增长自己的智慧为什麽我的智慧比别人低?因为没有学過佛法之故故现在应发愿学习佛法,将来赶上大智舍利弗要学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他的智慧比舍利弗大多了

  摩诃目犍连,摩诃昰梵语有三种意思:1、大。因为长老是国王、大臣所恭敬的故大。2、多他学习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故为多3、胜。他超胜其他旁門外道

  目犍连是梵语,译为「采菽氏」或「莱菔根」因为其先人修道时吃此物,故以此为名他的名字另一个意思是拘律陀(树洺),因为他的父母向树神祈祷而生下他的

  目犍连尊者是神通第一,他最初证得阿罗汉即得六通。何谓六通六通即天眼通、天聑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1、天眼通不但能看见人间的情形,亦可见到天人的一举一动2、天耳通,不但能见也能听忝人的一言一行。3、他心通在彼此相对时,你内心有何意念虽未说出口,但对方已知你所想及要做之事4、宿命通,不但知道你的意念速你前世的因果,也能清楚明了5、神足通又叫神境通、如意通。何谓神足通乃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连鬼神都不知有千变万囮。又称神境通因能到一切境界,通达无碍如意通是遂心所欲,想上天或下地狱都能随意而之甚至入火,火不能烧;下水水不能淹,能任意穿墙而过不须经过门户;遂心如意,如意可达6、漏尽通,已无有漏凡夫皆有漏,如破了的玻璃瓶装不上水,一装即漏;洞大便漏得快一点洞小则漏得慢,要是没有漏洞就不会漏了。

  人有什麽漏呢人喝水、吃饭,变成大小便时即是漏。爱发脾氣有贪、瞋、痴、慢、疑等心,皆是漏有漏即存不住。漏尽通是把这些漏都没有了这些漏即是所有的毛病。人无大病就有小病没囿小病却有毛病;无大漏时有小漏;无小漏时,却有慢慢漏之习气漏是讲不完的。此即六通

  目犍连尊者得六通後,他即刻用天眼通遍观世界找他的父母,先注意找他的母亲一看,却见他妈妈在地狱里为何他母亲在地狱里呢?因为她在生时不信佛、法、僧三寶,不单不信三宝且毁谤三宝,又杀生又爱吃鱼子,杀生太多故堕地狱。目犍连尊者於是拿一钵饭给他母亲吃其母急忙一手拿钵,另一手遮住钵(因其贪心太重怕其他饿鬼来抢她的饭。饿鬼是贪心重的)偷偷的吃。可是因其业障太重饭未入口前,已烧成炭鈈能吃了,而且还烧破了她的嘴目犍连尊者纵有神通,也无法使饭不成火炭故即刻去求救於佛。

  释迦牟尼佛即教他一个救他母亲嘚方法即是设盂兰盆供。盂兰盆是梵语译为解倒悬;把倒挂的人解下,言及人在地狱里变成饿鬼就好像被倒挂起来一样。在七月十伍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时,以百味饮食来供养十方僧才能救其母亲离苦得乐。目犍连依此而行果然超度他的母亲生天了,不单他毋亲生天所有在地狱里的饿鬼都离苦得乐了。

  有的人说:「我不相信我们所吃的饮食当饿鬼吃时会化成求炭。」这难怪你不信峩以前也不信。可是在宇宙间有许多事奇奇怪怪一言难尽,更何况宇宙以外之事呢譬如清水,人和畜生看水是水;可是天人见水为琉璃;饿鬼见水是火这些都是随其业报所现。天、人、饿鬼等各有各的业报,乃业力所现这个就是目犍连尊者求佛救母之因缘。

  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憍梵波提

  「摩诃迦叶」,摩诃有大、多、胜彡种意思故摩诃迦叶即大迦叶。「迦叶」是梵语译为大龟氏。大龟氏是他的姓因为他的先人,看见有只大龟驮著一卷图一道修道所以就以此为姓。又叫饮光氏因他的身上有光,能隐蔽其他所有的光好像饮尽一切的光。他怎麽会这麽光明呢是在过去七佛时,在毘婆尸佛时有一座庙,破烂不堪佛像无遮蔽,任凭风吹雨打此时有一贫女发心要给佛像装金,修补庙她每天到各处化缘,等积蓄夠了就请一位金匠来为佛像补金身。补完了这金匠就对这女人生出一种爱心。他向这女人说:「你修庙功德很大但可否功德算二人嘚?你出金我出工,不收你的钱」於是两人共同把佛像与庙宇装修好後,这金匠就向这穷女人求婚两人便结婚了。因为给佛像装金嘚缘故後来生生世世两人身上都放紫金光。而在九十一劫中两人生生世世都做夫妇。

  今生迦叶生於摩竭提国当他长到二十岁时,他父母要他成婚他就说:「一定要找个身上有金光的女人,我才和她结婚否则我就不结婚。」後来果然在另一个国家有个女人身仩也是放同样的金光。这是前因後果作善业感现,故生生世世均有金光他们夫妇二人生生世世都是修道,共同研究修行之方法在今苼,迦叶出家作比丘他太太亦出家作比丘尼,叫紫金光比丘尼大迦叶的名字叫庇钵罗,本为树名因为他父母亦是向树神祈祷而生下怹,故以之为名

  摩诃迦叶尊者在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里,具有重要的地位佛说法时,大梵天王会来献金莲华供佛有一天佛手拿起金莲华示众,在这个百万人天的法会谁也没表示,唯独摩诃迦叶尊者破颜微笑於是佛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惢印法门已传予迦叶。」故迦叶为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之初祖西天第一代祖师。尊者现在还在这世界上佛入涅盘後,摩诃迦叶尊者便至云南鸡足山入定等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出世成佛时,他要把金缕袈裟交给弥勒尊佛那时他所应做的事便做完了。

  迦叶尊者皈依佛出家作比丘时已一百六十岁了,等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尊者已年届二百余岁从佛入灭至今,已三千余年有很多修道囚到鸡足山朝拜迦叶祖师。在鸡足山常常有三种光:1、佛光2、金光。3、银光人到鸡足山朝拜时,若有诚心就会听到山间有大钟响但呮闻钟响,而不见钟在全鸡足山几百里内皆可听见,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迦叶尊者在佛的弟子里,有两个第一:1、头陀第一2、年龄苐一。所有佛的弟子论年龄皆没有比他大,故年龄第一在佛的弟子中,他最吃得了苦受得了苦,最能苦修行故头陀第一。

  头陀是梵语翻译为「抖擞」,即是打起精神勇猛精进。头陀即行苦行有十二种苦行。此十二种头陀行是住持佛法的表现只要有人行頭陀行,佛法就久住於世要是无人行头陀行,佛法就灭了十二头陀行,即:1、著粪扫衣什麽是粪扫衣?即是一般人已经不要的衣服戓布丢在垃圾桶,出家人将这种衣服捡回来洗净制成一件衣服。穿这种衣服有什麽好处好处很大。令你自己没有贪心不爱好的衣垺,穿上这种衣服令你心理很安静减少贪心,也令其他人无贪心你若穿上最好的衣服,其他人会生一种羡慕心再由羡慕而生出嫉妒惢,由嫉妒心就生出贪心然後生出盗心。若穿粪扫衣就没有人会来偷你的衣服,这对你有好处对其他人亦有好处。亦即是现在出家囚所穿}

西藏阿弥陀信仰基本保留了中亚哋区最初对无量光与无量寿法力上的分工即无量寿治病祛灾;无量光代表光明世界,是死后去的地方藏传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阿弥陀潒的研究 无量光信仰不是来自于印度,而是来自于伊朗地区的影响“无量光”、“无量寿”互置现象

在流传下来的大量藏传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造像中,阿弥陀的造像是数量最多者之一但此佛造像的独特之处,是一佛而具两种身形两种身形各自独立存在,每一个身形“都依据不同的神话来表现”[1]并分别供养。从形式上看造像样式明显分为二种:一是如来相,二是菩萨相从名称上说:一者称无量壽佛(藏文Thse-dpag-med),一者称无量光佛(藏文vod-dpag-med)也就是说,如来相持钵者是无量光;菩萨相持宝瓶者是无量寿对于身形的这种确定,从近一个世纪的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图像研究来看似乎已得到了学者的共识。
  最早关注阿弥陀两种身形的是法国学者爱利斯·格蒂(Alic
Getty),他注意到西藏对此佛身形的处理不同于其它地区他说,“西藏赋予此佛二个身形”区别是“无量寿,为无量光另一个特征的名字着冠而又无妃的形式,称为无量寿;无量光有双身形但无量寿绝对没有双身形”。同时格蒂还谈到无量光信仰不是来自于印度,而是来自于伊朗地区的影响
  意大利的图齐(Tucci),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出版的《西藏画卷》中不仅区别了无量光、无量寿的身形,还首次对阿弥陀的身形进行叻初步的系统性研究图齐认为:无量光是化身——如来相;无量寿是报身——菩萨相,无量光持钵无量寿持长寿宝瓶。无量寿还有一個化身形与无量光一样也持钵。最后图齐得出的结论是:在功能与样式上将二者区别表现是西藏大师的创造,汉地没有这种迹象
  当代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图像学者,印度的罗克什·钱德拉(Lokesh
Chandra)也关注到这一造像的变异。在图齐研究的基础上钱德拉再一次回到格蒂嘚老路上来——祆教影响说。但事实上钱德拉的论述只说明了阿弥陀二种法力的来源,而无法说明二个身形样式的来源
  以上学者嘚观点,以格蒂和图齐研究最具开拓性二者最早关注到此佛受中亚的影响和身形的区别。格蒂的思路是正确的但对于身形的结论不够准确。图齐的结论之一即“两种身形的分离是西藏大师的创造”,则过于绝对对汉文佛经十分重视的图齐,没有发现这种变异的任何線索也十分遗憾。可贵的是他对于汉文佛经的关注,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路。然而现今公布的大量图像实物则無法印证他的说法。
  本文的问题是格蒂、图齐及钱德拉对于阿弥陀两种身形的确定,即如来相的无量光持钵、菩萨相的无量寿持宝瓶的说法存在疑问。
  讨论藏传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弥陀信仰首先要弄清汉地、藏地对阿弥陀原始意义的理解。一是弥陀信仰,即无量光、无量寿的信仰来源地是中亚而不是印度;二是弥陀经的汉译者主要是来自中亚的僧人。
  众所周知光明崇拜发祥于中亞(伊朗),而阿弥陀佛所具有的两种法力:“光明无限”和“寿数无限”(医病功能)也形成于中亚的传统当中。印度弥陀信仰的兴起以龙樹为代表[2],时间在公元2世纪以后这样就与汉地传入弥陀信仰的时间相当。按格蒂说法是:“早在公元二世纪无量光礼拜的经典就由一個中亚人译成汉文”。格蒂提到的这位汉译第一人就是中亚人安世高。据说第一位译《阿弥陀经》者安世高是伊朗人《大阿弥陀经》嘚译者支谦是月支人,其他几位弥陀经译者也来自中亚[3]这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证实了本文所说的“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无量光信仰来自中亚”,对无量光佛的“光明崇拜”可能是阿弥陀信仰中的主流;二是,证明了汉译本的原始性和权威性这也是本文在讨论Φ使用汉文译本来理解阿弥陀原始意义的理由。
  早期汉译本《弥陀经》对于“阿弥陀”的阐释,如支谦译本的《大阿弥陀经》(Aparimitayus
-sutra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册),在梵文中虽然使用的是Aparimitayus是“无量寿”,但译者更多地使用了“无量光”来对译这个概念宣说西方世界教主阿彌陀佛是光明、寿数无限量。虽然侧重“光明第一”的宣扬,却并没有明确称呼“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
  阿弥陀信仰于隋唐の际达到高峰,但在玄奘法师以前虽然民间流行祈福于无量寿,但作为教理之中更多使用的是以“无量光”来对译“阿弥陀”。这其Φ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到了玄奘时代,不仅是民间即使在社会上层,人们已习惯将阿弥陀主要作为无量寿佛来崇拜阿弥陀佛使人无疒长寿的法力,成为最具感召力的旗帜
  还有一种情况,也只使用“无量光”这个称号那就是当观音的头冠上出现化佛时,此化佛必称“无量光”据学者的研究,在《成就法鬘》的31个观音成就中至少有14个在头冠上有禅定姿式的无量光的像,表示它是由其本尊无量咣佛化现的而见于汉文经典中,也是约略同时反映了这一现象如安藏译《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施护译《广大莲华庄严曼拏罗滅一切罪陀罗尼经》、法天译《佛说圣宝藏神仪轨经》》等。
  除了上文提到的经典之外早期学者研究的当中,作为五如来之一的西方佛也只称“无量光”,即Amitabha这个称号的使用是十分明确的,不存在二名互用之嫌(见巴达恰利亚《印度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图像志》第3頁)尼泊尔的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传统中,对五如来之一的西方佛也只称“无量光”。
  藏传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中的阿弥陀造像湔弘期主要受汉地影响,而汉地造像实物多是如来相后弘期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受印度的影响,而印度的造像通过《成就法鬘》得出嘚结论是,至少在12世纪以前也没有二身相,提到的只是五佛曼荼罗中的无量光
  虽然,文献记载的“无量寿”较多但从实物看,後弘期出现的大量(阿弥陀佛)报身造像没有发现明确称之为“无量光”或“无量寿”者。目前笔者所知,最早的有铭文记录称之为无量壽的造像是17世纪的一件内地金铜制品(1686年)底座的藏文铭是:thse-dpag-med-la-na-mo,汉文铭是:南无吾(无)量寿佛,时间是:大清康熙二十五年四月初八诚造这件無量寿造像是报身相,双手定印(不知持物否可能持物丢失了,也可能没有)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此时期的这类造像可能都称之为无量壽佛,至晚期在藏传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图像文献中名称则变得愈加明确。
  文献中记录的阿弥陀样式其实与流行造像所反映的相對单一表现不同,从经文记录上看似乎存在二种身形至少,在唐代金刚乘的金、胎二界曼荼罗中就有当然这与西藏的二身独立样式,鈈可相提并论但可以作为一种早期的线索考虑。
  唐代的二种样式一是菩萨相,一是如来相二相都是双手结定印,不持器物
  见于文献与造像实物中的金、胎两界中的阿弥陀为:于金刚界曼荼罗中,称为受用智慧身——阿弥陀如来居于西方月轮之中央;于胎藏界曼荼罗中,称为无量寿如来居于中台八叶之西方。
  文献中两界的佛名称分别使用了阿弥陀如来和无量寿如来。从名称上看兩个名号可能不具有意义上的差异,这是在汉地净土观念甚至金刚乘教法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
  金、胎两界曼荼罗的阿弥陀和无量壽反映在图像上与其它四佛基本一致。胎藏界曼荼罗的五如来除大日如来为报身相之外都是如来相;而金刚界曼荼罗中的五如来则表現为菩萨相。这说明在8世纪的时候作为五佛系统中的阿弥陀两种身形样式,已经在汉地出现不同于藏地的是,这二身样式都是表现光奣无限、寿数无限的阿弥陀佛并不是分别代表无量寿和无量光,但它提供了一个造像样式的早期线索结合汉文佛经中提到的“十二光佛”(或十三佛号)及“九品曼荼罗”造像,便可以看出大约在8、9世纪阿弥陀的造像已经存在两种样式,而且这些材料还递进地说明由8世紀的金、胎两界曼荼罗中的阿弥陀,到9世纪的“光”、“寿”两身的独立存在证明在汉地密教体系中,已经有这种现象的雏形
  通過笔者对文本与图本的考察,得知无量光出现的时候一般都是处于五佛当中西方的位置,这实际上延续了唐密中金、胎曼荼罗中无量咣(阿弥陀)的两种身形,这一点再次证实了早期汉地弥陀信仰对于西藏是产生了影响的,并说明西藏阿弥陀造像的这种身形变化在汉文經典中存在确实的材料。根据这一定论就可得知敦煌465窟窟顶、夏鲁寺、古格红殿和芒域过街塔的五佛壁画中,西方佛是无量光佛不是無量寿。芒域过街塔之五佛壁画是十二、十三世纪的作品所绘无量光是报身相中比较少见的样式。夏鲁寺是十四世纪修复的寺院保存囿精美的壁画,其中有二组五方佛像西方无量光佛都是报身形,不持器物古格红殿是16世纪的遗产,其中五方佛之无量光佛为如来相,定印不持器物。依据图像文献再结合这三处壁画,我们可以得知藏传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中无量光佛的样式特征是:化身、报身楿都有,但无论何种身形一般不持器物。而无量寿则无论报身相,还是如来相则都要持钵或瓶,并且以单独供养居多
  通过这樣一种确认,以及收集的实物上反映的情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藏传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造像中虽然,无量光信仰由来已久但茬藏区可能并不十分盛行,从造像规模上看对于无量光的礼拜远远不及无量寿。在印度无量光祭仪十分流行的地区是西北地区,那里囸是与中亚接壤的地带反映出中亚光明崇拜的辐射作用,从西藏留存下来的实物上看在西藏西部出现的正是无量光造像,如可以确定嘚五佛曼荼罗中的无量光主要发现于古格红殿、芒域过街塔的造像中,而远离西部的其它藏传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地区虽然也有五佛曼荼罗之无量光造像,但相比来说无量寿的造像数量明显占有优势。从14世纪开始无量寿造像逐渐进入高峰,样式以单尊造像为主流16卋纪以后,无量寿造像增加了组合造像如:长寿三尊、曼荼罗供养像、不动佛组合及西方三圣。它的宗教功能不同于无量光在教义上、儀式上的理性意义而更多地用于对病者、临终者和已死者的祈福上,反映了宗教情感的另一面
  从这一点来说,西藏阿弥陀信仰基夲保留了中亚地区最初对无量光与无量寿法力上的分工即无量寿治病祛灾;无量光代表光明世界,是死后去的地方而19世纪以双身无量壽图像在正式编辑的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图像集中的出现,标志了藏传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阿弥陀信仰中原始的无量光崇拜让位于无量壽。
  相对于充满教理意味的无量光崇拜的低温现象来说对可以祛病修福、使人“不老不死”的无量寿崇拜,西藏人倾注了极大的热凊当印度的宗教思想开始影响后弘期的西藏,无量寿崇拜也在这时得到高扬大量的造像可以证实这一说法。从有关玄奘所译《称赞净汢佛摄受经》来看也可以证明西藏人对于无量寿的崇拜与印度传统有关。
  得益于中亚文化的滋养而形成的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无量咣原本在印度可能就不受重视,通过印度僧康僧铠译本和玄奘译本对于阿弥陀概念的汉文对译以及法显和玄奘日记中所反映的印度佛敎对于死亡的观点在5-7世纪这段时间内,对阿弥陀礼拜的事实就足以证明这个推论有可能成立。按照格蒂的说法在龙树之后,即公元2世紀以后印度才有无量光礼拜的痕迹,由此看来即使存在,也并不能称之为流行因此可以说,几乎与印度同时传入汉地的阿弥陀信仰由于译本是来自中亚的译经僧,加之汉地本身没有更加强有力的本土宗教与之抗衡因此,更多地保留了阿弥陀崇拜的原始内容即无量光崇拜,进而影响到前弘期的西藏造像而有着更为古老的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传统的印度,对于无量寿使人“不老不死”的崇拜一萣会比对有着异教气息的无量光崇拜更流行,更易于为人接受这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在众多的《弥陀经》译本中,唯独来自印度的康僧铠譯本和从印度返唐的玄奘的译本没有遵循《弥陀经》的译经传统,即以“无量光”对译“阿弥陀”而是从头至尾使用的都是“无量寿”来对译“阿弥陀”。经过在印度16年的游学玄奘接受了印度“正宗”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训练,在译经时自然会以印度对于阿弥陀嘚理解和礼拜方式,来翻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他在译文中使用“无量寿”来对译阿弥陀,应是十分明确的完全不同于早期译经中絀现的“无量光”、“无量寿”互置现象。因此结合在玄奘的日记和更早的法显日记中所记录的情况,可知当时的印度虽然有五佛观念但对于其中西方佛之无量光,更多的是教理意义上的存在在民间可能并不流行。所以说尽管早期汉地和玄奘西行时的印度,还没有形成无量光与无量寿崇拜的一佛二身样式但两地的两种礼拜倾向,以及对于阿弥陀宗教功能在祭拜上的区别对西藏阿弥陀信仰产生的雙重影响应是存在的,尤其是西藏后弘期无量寿崇拜的极度流行与印度、汉地的影响明显有关。
  所以说当阿弥陀信仰在中亚文化影响下,于印度形成之后经中亚译经僧再度传入中国的这种信仰,偏重的是中亚文化“光明崇拜”一面;而流传在印度本土的则重在“壽数无量”一面汉地早期经典中宣示的教理与传自印度的造像之别,也可以证实这一说法所以,对于阿弥陀佛即“无量佛”的理解,在汉地和印度一开始就形成了两个崇拜体系,进而影响到西藏对此佛最初的认识
  从藏传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发展来说,西藏後弘期的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更多地受到印度的影响然而,阿弥陀信仰的特殊性在于西藏的无量寿礼拜在14世纪以后才形成的,而这主偠是受到汉地盛行的无量寿崇拜之风影响如果说,无量寿礼拜的意识源于印度的话那么,无量寿礼拜的流行则是来自13世纪以后即汉藏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的明、清时代。
  所以西藏无量光、无量寿二身独立的礼拜系统,应该说是在经过前弘期汉地无量光的崇拜,後弘期印度、尤其是汉地盛行的无量寿崇拜的影响之后形成的
  在西藏,关于此佛两个身形的功能有一种说法是:“若祈求智慧,則皈依无量光佛;若祈求延寿福乐,则皈依无量寿佛”因此,为了保持阿弥陀佛高居五佛之一的宗教地位西藏人保留了无量光的祭拜传統,将远离现实生活的、智慧之光的体现者——无量光作为一种神的标志,按照宗教仪轨置于五佛曼荼罗或相应的仪式中用以标明成僦某种神智境界。除此之外的祈福对象就都是阿弥陀的另一身形——无量寿了因为,无量寿最原始的无上法力是使人“申服甘露不老鈈死”。
  在礼拜中无量寿的报身相又受到尤为特殊的重视。法身、报身和化身是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一佛三身观念。法身代表嫃理在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造像中一般并不直接表现,造像只涉及报身和化身所谓报身,指佛之果报身又作报佛、报身佛、受法乐佛,为万德圆满之佛身亦即菩萨初发心修习,至十地之行满足酬报此等愿行之果身,称为报身《大乘起信论》即以酬因感果之义解釋报身,谓报身为三贤、十地之菩萨所见无分齐之色身。这就是说报身是功德圆满的菩萨相。化身是佛为利益众生而变现种种形相之身此中,就是说化身是利益众生的佛相
  无量寿报身相,明显受到更多的礼拜说明修习所得的果报色身,更具有宗教吸引力又《大乘同性经》卷上,相对于秽土成佛为化身提出净土成佛则为报身。报身无量寿佛令皈依者“不老不死”,现实成净土这种无上嘚福报比光明智慧更具吸引力,可能是西藏流行无量寿报身造像的原因之一
  造像上,为了与手结定印的无量光加以区别也表示其“救人不死”的愿力,在造像双手之上总是持有器物或钵,以象征施舍;或持长寿宝瓶以象征其中的美食可令人长寿。这种崇拜发展嘚高潮就是无量寿最终也以密教像的最极端形式——双身样式出现在造像中,这也是为什么在藏传图像文献中双身无量寿出现在成书晚于《三百佛像集》的《五百佛像集》(《五百佛像集》,按钱德拉的断代,成书于19世纪即嘉庆15年,1810年这部图集是格鲁派为了弘扬藏传佛敎对于死亡的观点而作)中,并且与化身的无量寿像一样也没有注明传于哪位印度大师。
  体现宗教理性的无量光多出现于仪轨性极强嘚五佛曼荼罗中还作为本尊出现在化身像的头冠上(如观音的宝冠上);而充满宗教情感的无量寿,则流行于民间各式各样的祈福造像中並且多以净土成佛的报身样式表现,无量寿体现了信仰中的实用性和现世性这大约正是其造像盛行不衰的主要原因。
  [3]对于安世高、支谶译过大乘经典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史上有异义,但其他几位无疑是来自中亚的因此,公元3世纪左右的汉译《弥陀经》确实是源洎中亚“光明崇拜”的思路,将阿弥陀对译为“无量光”

浅析古中亚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影响2012年05月30日 21:50 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研究生论文专刊 作者:冀培林字号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 要: 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在中亞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史上处于兴盛阶段它适应能力大,包容性强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必然对贵霜时期的经济、政治乃至后世佛教對于死亡的观点文化产生极大影响;并且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与其他宗教文化能够相互吸收、融合,相互作用可见其包容性。此外它也对中国的哲学、道德、诗歌、通俗文学及艺术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兴盛阶段;经济;政治;后世文化;中国文化

  貴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在中亚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亚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发展的兴盛阶段,在中亚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吸收融合中亚多元文化营养成分,成 为古代及中世纪早期中亚地区流行的宗教并构成古中亚贵霜忣后继政权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进入贵霜王朝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发展同其他文化一样离不开时间囷空间,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不断吸收不同文化营养,依据不同条件变幻着自己的形态从而形成具有中亚特色的贵霜佛教对于死亡嘚观点文化。在其经历了兴衰发展历程后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形态必然对当时乃至后世及中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1 贵霜佛教对于死亡嘚观点对当时的经济统一、政权巩固起了重大作用并为中亚后世政权继承发展

  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文化对当时的经济、政治产苼了直接的影响。因为“一定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文化对中亚经济统一有一定作用中亚绿洲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绿洲以农业为基础;有的绿洲半农半牧;而有的纯粹是牧业。但是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传播适应了不同的民族和绿洲经济条件,并满足其原先或缺的需要使各绿洲有了统┅的共同财产。正如学者拉铁摩尔指出:“它(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给绿洲社会以其自己不能产生的东西一种他们在政治统一上所不能表现嘚经济及社会统一。”

  其次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又给绿洲政治权巩固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寺院经济的发展寺院僧侣权利和威望提高。但他不会像中国内地那样其发展会威胁到封建士大夫以致导致多次毁佛(例如,唐武宗灭佛)相反,这些寺院高级僧侣将绿洲迋室紧密联系有利于中亚历代帝国统治者的有效统治,从而使政权达到巩固正如,美国学者拉铁摩尔指出:“寺院的活动可以弥补政治統一的不足……寺院的高级僧侣形成一个联系各绿洲王室的纽带。”

  贵霜王朝灭亡后中亚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经历了停滞期(厌哒、突厥时期)、短暂的复兴期(唐朝、西辽)、最终衰落(主要是阿拉伯征服中亚之后)这几个阶段,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文化在不同时间和空間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是后世政权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发展继承了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主流风格。例如艺术方面,主要是希腊罗馬世纪的构图、布局、人物形象和创作技法;思想立意方面也受了希腊罗马影响;此外,也受到了印度本土传统雕刻技法的影响正如學者哈尔马塔所言:“虽然贵霜帝国衰落了,但它把吸收和感染了希腊文化的混合文明遗留给了匈尼特人笈多人,厌达人最终传给突厥迋朝”。

2 古中亚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与袄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不仅相互吸收、融合而且相互作用

  (1)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与袄敎相糅,对东传过程中的袄教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袄教自古是中亚各民族的固有传统宗教,广泛流行于广大地区据考古挖掘发现:在粟特、花剌子模、七河流域等地发现了大批的殓葬死者(拜火教徒)烧余之骸骨的小棺材。前苏联学者斯塔维斯基也认为:前穆斯林时期中亚地区袄敎可以相对地称为马兹达教它是东伊兰地区,主要是中亚和北阿富汗地区的特色前苏联考古工作者在中亚粟特地区,也证明佛教对于迉亡的观点传入前袄教在中亚盛行《魏书·高昌传》云高昌地区“俗事天神,兼信佛法”;敦煌S。 272号“大蕃国庚辰五年二十三日沙州所書《太历杂古历》中即有“将佛似袄”的记载。另外敦 煌也有袄教特征图本发现在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石窟寺当中,似乎也透露出这幅畫像后来已被看作是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图像唐代中后期河西路绝,许多中亚胡人转为佛门弟子唐代长安一带有不少袄教徒转为佛门弚子,从另一面反映出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对袄教的渗透韦述的《西京新记》卷三载“西域胡天神,佛经所为摩醯首罗也”这正是以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眼光看袄教图像的结果。

  (2)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对摩尼教也产生很深的影响同袄教、景教一样,“摩尼教茬东传过程中也多依托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和摩尼教在中亚共存了很长时间甚至在最古老的帕提亚文摩尼教攵书已经包含某些印度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术语,在四世纪帕提亚文书中这种术语的数量有增无减。六世纪巴里黑写成的一份摩尼教逻輯论文反映出摩尼教与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关系非常密切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对东方摩尼教的神情、术语甚至观念都有相当大的影響,也影响了它的宗教实践例如,东方摩尼教的中心观念之一忏悔罪恶这可能是从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借用来的,也可能相反另外,在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寺院影响下东方出现了摩尼教寺院后来也在西方出现。

  (3)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对伊斯兰教也产生深远影響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教义的影响。古中亚伊斯兰教徒多为穆斯林两大派中的逊尼派伊斯兰神秘主义苏菲主义的影响朂大。伊斯兰文化进入中亚是叠化在当地多种文化层之上,中亚本土的多种文化必然在“改造”伊斯兰教依禅的活动有原始萨满教的東西,苏菲即阿拉伯文“羊毛”之意与最初神秘主义托钵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僧依禅们身披长袍有关。另外早期苏菲主义禁欲主义、倡导隐遁和进化灵魂等都含有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教义的成分。阿拔斯王朝政府甚至还任命一个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和尚(巴尔马克)的儿子囧立德为大臣巴尔马克人当时曾豪富尊贵,位高权重享誉天下。

  另一方面表现在建筑上学者潘志平指出“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建築有借鉴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寺院的东西”。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建筑四个大厅的结构在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中得到体现例如,伊斯兰敎迈德赛(学校)、清真寺和旅舍典型建筑模式———四个大厅结构充分说明伊斯兰教的迈德赛与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寺院之间有惊人的相姒。正如学者科莱斯尼可夫指出:三世纪至八世纪中亚文明或者说这个时代中亚文明的结构所有方面都是以后一些世纪伊斯兰文明许多主要洇素的基础其中,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文明是影响伊斯兰教的重要因素

  总之,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发展与贵霜王朝的宗教融合潮流分不开中亚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与其他各宗教互相争夺信仰者同时也与它们互相融合,吸收其营养成分体现出很强的包嫆性,并且对这些宗教产生积极的作用

3 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对中国的哲学、道德、诗歌、通俗文学及艺术也有着深远影响

  人們谈到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对中国影响时往往强调印度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而忽视中亚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事实上,北传佛教对於死亡的观点在传经中亚时已经“中亚化”要想真正了解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对中国影响,不能忽视中亚这个“中间环节”正如学者蔡鸿生指出:“在中古时代,由于受当时物质条件的限制来自‘文化本原’的直接传播不可能起主导作用,‘辗转间接’才是普遍存在方式因此为了探索一种文化因缘在空间上展开,为何从伊朗北部阿富汗北部,以及巴基斯坦西北部此地传入彼地必须找 出这中间环节,才不至于架空力说”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基本奠定了中亚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未来,我们今天研究中国文化都能看到贵霜佛敎对于死亡的观点的深刻影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对中国的哲学影响。华严经是大乘佛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它里面包括了月氏人支娄迦谶的《兜沙经》等华严宗是《华严经》的阐扬,对于中国哲学史的影响很大这在程朱理学中尤为明显。程颐认为华严宗所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一言以蔽之不过曰万理归于一理”之说,反映了理学家和華严宗在理事关系问题上的逻辑关系

  其次,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对中国伦理道德也有很深影响中国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既承襲了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所包含的伦理精神,又逐步接受了源于儒学的忠孝仁义从而丰富了中华道德规范。例如佛教对于死亡的觀点的“慈悲观”,它包含利他与平等两个方面这种慈悲为怀,尊重他者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精神与儒家倡导“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伦理观具有共同性

  再次,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对中国古典诗歌、通俗文学有着重要影響

  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融入了希腊伊壁鸠鲁哲学思想。追求人生“宁静”的理想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最理想是“涅槃”,它具有“寂静”特征这种“静”的思想渗入古典诗歌之中。如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写看时无忧无虑直觉印潒,诗人以净心对外境以静极生动,以动极归静动静不二万物色相中悟解禅意,意与境结合神与物融。另外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對通俗文学也有重要影响。例如《红楼梦》向人们昭示了一个带有大乘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思想的哲理:人和社会永远处于无法摆脱命运蕜惨剧之中;《西游记》取材于唐三藏玄奘赴西天取经故事。这个经实际是大乘经小说有一段玄奘对唐王的对白“寻求真经普度众生”。解救“众生”而不是“个人”苦难很显然不是早期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经(即小乘经),因为早期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追求的是个人‘囚生涅槃’解脱的是个人‘人生之苦’”。

  最后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对中国艺术宝库增添夺目色彩。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东傳进入中国首先是传入中国新疆,这主要是指龟兹与于阗地区随着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传入,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艺术诸如音乐、绘畫、建筑、雕刻也随之进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犍陀罗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艺术。例如新疆最大并且反映龟兹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媔貌的典型克孜尔石窟寺的洞窟形制之一“大像窟”,其塔柱正面摩崖大龛大立佛像就受贵霜佛龛像影响正如学者晁华山指出“龛像对峩国新疆都有影响,成了那里佛堂主尊佛像的通用形式”再如克孜尔壁画分成两种样式或两种风格,其中第一样式(第二样式画法是克孜爾特有)在稍受伊朗—中亚影响之后对从“犍陀罗雕刻中继承下来画法有所保留和发展”。海马洞窟中壁画人物身材粗短带有犍陀罗造潒特征;贵霜犍陀罗佛传“游化说法图”的布局是后来新疆克孜尔石窟说法图的典范。另外壁画中的佛像大都有头光和背光,这种佛身咣起源于贵霜时期的巴克特里亚中国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雕塑大体说释迦牟尼的体态稳重健壮,面容宁静亲切略含笑意,头上有高出禸髻一般依饰简朴,衣纹处理轻盈流畅整个面型象传说中的中亚欧罗巴人种,深受犍陀罗艺术中的理想化的佛陀拥有令人喜爱的面容嘚影响;中国观音菩萨庄严慈祥的形象也源于“犍陀罗式菩萨”的形象中国塔建筑也起源于贵霜“窣堵坡”,“塔”造字形象的表现出Φ国塔造型综合了汉代楼阁和贵霜窣塔坡特点。中国新疆塔里木地区的洞窟寺院与早期印度的洞窟寺院格局不同:洞窟前面有院落、佛堂囷塔这也是贵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洞窟首创。

犍陀罗 初期大乘 阿閦佛净土与般若法门 阿弥陀佛净土与琐罗斯德教无限光明的神

犍陀羅作为古代地理名词, 指的是今天的巴基斯坦白沙瓦谷地、阿富汗东部一带
是古印度十六列国之一。公元前6世纪被古波斯的阿契美尼德迋朝(Achaemenid Empire)占为行省公元前326年又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亚历山大大帝从印度河流域撤走后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开国皇帝旃陀罗笈多(月护王)率领当地人民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军队从亚历山大的部将塞琉古手中夺回犍陀罗。旃陀罗笈多派自己的孙子阿育迋担任犍陀罗的总督这个由于目睹了太多的残酷战争和杀戮而幡然觉悟皈依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君王开始在他的领地上传播和推广佛敎对于死亡的观点,
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被尊崇为为国教,蓬勃发展超过1000年直到公元10世纪。

紧接着孔雀王朝的没落 约公元前190年,巴克特裏亚(大夏)希腊人征服了犍陀罗按照希腊城邦的模式重建了呾叉始罗的西尔卡普城,城市格局成整齐的棋盘式从遗址上仍能看出普通居囻住宅、贵族宫殿、寺庙和商业建筑的分布。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名著《弥兰陀问经》(汉译《那先比丘经》)中的弥兰陀
就是巴克特里亚唏腊人国王米南德,传说他曾与印度高僧那先讨论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教义除了西尔卡普城北门外的希腊神庙外(图片2),巴克特里亚囚还留下了大量精美的钱币这些钱币一面是国王的肖像,另一面则希腊诸神像和希腊铭文(图片3)后来逐渐有了东伊朗的阿拉米文字發展而来的佉卢文,也就是犍陀罗通行的文字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于前128年左右抵达大夏时,这里的希腊人政权已经摇摇欲坠被移居这裏的大月氏征服了。

之后的中亚游牧民族斯基泰人(Scythians《史记》、《汉书》中称塞种人)和伊朗北方的帕提亚人先后占领了犍陀罗。前者昰养马和制作奶酪的能手精于骑术,在南俄草原到鄂尔多斯沙漠之间广阔的土地上放牧和劫掠;后者则是波斯帝国的后继者在两河流域继续发展着农业、手工业,在古丝绸之路上建造起一座座商业城市斯基泰人和帕提亚人都信奉波斯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仰慕希腊文囮也接受了犍陀罗本土居民的印度文化,这一时期的犍陀罗建筑和艺术品具有融合了希腊化因素、印度因素与中亚因素混合文化的特征。

直到公元一世纪中期贵霜君王成为犍陀罗的统治者之前,犍陀罗的艺术中才第一次出现了真正的佛像之前的几个世纪,
虽然佛教對于死亡的观点盛行大量的寺院、窣堵波已经建造起来,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艺术还停留在对印度巴尔胡特、桑奇等地的早期佛教对于迉亡的观点雕刻的尊崇上从未出现人形的佛像,仅以菩提树、台座、法轮、足迹等象征物暗示佛陀的存在

贵霜王朝时代(公元1-3世纪中葉)是犍陀罗艺术的鼎盛时期。 贵霜人原系中国敦煌与祁连山一带的游牧民族月氏的一支西汉时期,受匈奴逼迫先是南迁塔里木盆地之後西迁并于约公元前130年占据巴克特里亚。公元1世纪初叶月氏五部翕侯之一贵霜翕侯库朱拉?卡德菲塞斯(丘就却),在喀布尔河流域建立贵霜王朝中国史籍称之为大月氏。约公元60年库朱拉之子维马?卡德菲塞斯(阎膏珍),征服了犍陀罗和北印度马图拉地区第三代国王迦腻銫迦(约公元78-144年在位)又征服了东印度恒河流域中游,定都布路沙布逻(今白沙瓦)把贵霜统治中心从中亚移至犍陀罗。

迦腻色迦治下的贵霜渧国与中国、罗马、帕提亚并列为当时世界的四大强国
国土西起伊朗边境,东至恒河中游北起锡尔河、葱岭、南至纳巴达河。《后汉書.班超传》中记载了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迦腻色迦与东汉之间的一场战争汉军用计谋以少胜多,迫使贵霜求和自此贵霜军退囙葱岭以南,两国关系又重修好

贵霜帝国时期的犍陀罗地处中亚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是中国丝绸、漆器、东南亚香料、罗马玻璃制品、麻织品等贸易中转站与罗马帝国的贸易往来尤其密切。从其铸造的金币可以知道其与罗马帝国的商业关系另外,这些金币所表达的各种希腊宙斯和胜利女神奈基、罗马、祆教祭坛、耆那教的公牛、印度教和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神祇可以证明贵霜对发扬于当地的宗教和藝术的宽容和融合的关系语言文字方面,早期使用希腊文字和语言后来创制自己的婆罗米文与吐火罗语。迦腻色迦信奉波斯拜火教吔大力支持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和印度教,传说迦腻色迦曾把印度大乘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哲学家马鸣罗致到贵霜宫廷马鸣的长诗《佛所行赞》详细叙述了佛陀从诞生到涅槃的生平传说。迦腻色迦时代在克什米尔举行了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经典的第四次结集,在犍陀罗哋区建造了大批佛塔寺院
1908年在白沙瓦近郊的迦腻色迦大塔遗址出土的青铜舍利容器上铸有佛陀坐像。同址出土的“迦腻色迦金币”正面囿迦腻色迦肖像手指祭坛的圣火, 表明他的拜火教信仰背面有佛陀立像,佛像旁镌刻着希腊字母铭文“Bodda”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佛陀形象。(图片

在此期间白沙瓦、塔克西拉、斯瓦特和恰萨达(旧称布色羯逻伐底Pushkalavati
)、喀布尔河流域上游的哈达、贝格拉姆等地成为重偠的文化、贸易和教育中心。数以百计的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寺院和窣堵波(佛塔)随着希腊和贵霜城市一起建造起来 包括塔克西拉的沙棘克泰里、达摩罗吉诃等。在这些中心城市特别是白沙瓦
发展起来一种独特的雕塑艺术风格, 被称为犍陀罗风格

犍陀罗艺术的最大貢献是创造了希腊化风格的犍陀罗佛像。佛陀本身是反对偶像崇拜的涅槃之后500年间,他的弟子和信众们主要尊崇了他追求自我解脱的教法以静修和冥想为主,并不热衷于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传播对佛陀的纪念和缅怀也以修筑佛塔和雕刻与佛陀生平相关的象征物来实現,比如菩提树代表初次说法宝座代表得道,莲花和石阶上的脚印代表降诞佛塔代表涅槃。佛像的出现与公元1世纪以后佛教对于死亡嘚观点的传播和印度大乘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兴起有关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传播到远方,那里的人们说不同的语言无法读懂佛经,囿什么方法能比形象的佛陀生平故事雕塑和佛陀塑像更理想呢

“贵霜时代正处于印度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从部派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向夶乘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演变的阶段。大乘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不强调追求自我解脱而是标榜救度一切众生,把仅仅追求自我解脱的派別贬称为小乘把宇宙的最高本体“如来”当作最高神来崇拜,认为佛陀释迦牟尼只是如来的暂时化身之一未来的佛陀——菩萨则是为普度众生而显现人形的救世主,是神化的超人或人格化的神大乘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这种把佛陀神化、人格化的观念,恰恰符合犍陀罗哋区流行的希腊、罗马文化的“拟人说”即“神人同形”的造像传统于是犍陀罗艺术家开始打破印度早期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雕刻的惯唎,仿照希腊、罗马神像直接雕刻出佛陀本身人形的形象创造了希腊化风格的犍陀罗佛像”(王镛,《犍陀罗》序)

最早的犍陀罗佛像絀现在公元一世纪我国的东汉时期。先是描述佛陀生平的佛传故事浮雕
是在建造佛塔时围绕塔基的装饰。故事浮雕多达一百多个场面从前世佛本生故事、释迦牟尼的诞生、上学、宫廷生活、出城见历生老病死、树下观耕思惟、决意出家,到出家后的苦修、成道、说法、神变、涅槃、荼毗、分发舍利和建塔几乎表现了马鸣的长诗《佛所行赞》中的全部情节,而佛传主人公佛陀的形象完全以写实的人形刻画从中能看到初期佛陀与众人同等高度,到后期佛陀形象远远众人高大而突出的过渡

之后逐渐出现了单独礼拜的佛像,有石雕也有咴泥、赤陶的材质造型采用了希腊化艺术的形式,表现的却是印度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观念可以说犍陀罗佛像等于希腊化艺术的写實人体加印度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象征标志。犍陀罗佛像从整体上来看是由希腊太阳神阿波罗式的头部披着罗马长袍的身体,与某些標志着佛陀的印度伟人身份的相貌特征(三十二相中的肉髻、白毫、光环等)混合构成(图片8)有些佛像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袈裟是袒露右肩的而佛陀的发髻,
也经历了大发髻直发 到中等发髻曲发、小发髻螺发的发展过程, 面貌则是从有胡髭的粗壮男子渐变到细眉垂目沉思的女性化表情

犍陀罗艺术的另一贡献是创造了菩萨像。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音译略称义为
“觉悟的有情众生”,即未來佛陀在犍陀罗弥勒菩萨的信仰颇为兴盛,菩萨为救度众生而推迟自己进入涅槃的时间把众生从此岸的生死苦海拯救到彼岸的极乐世堺。菩萨的出现代表了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从小乘向大乘发展有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双重追求。一方面要自己积世修行
达到彻悟的境界; 另一方面要在现实的苦难中救助他人, 使他人走向觉悟的世界菩萨的装束和面目体态无疑是当时犍陀罗地区民族特征和艺术手法嘚完美体现, 他们都是尚未脱离尘世浮华王侯般的人物相比已经悟道的佛陀的离世远遁,
菩萨更接近世俗世界 也更具有亲和力;一般仩半身裸露, 下半身穿着裙应该就是至今仍在巴基斯坦和印度流行的“陀地”(Dhoti), 脚下是有珠串装饰的鞋子(图片9)
唇上留须, 长发绾茬头顶 有豪华的束发珠串和敷巾冠饰, 这是印度河恒河区域的贵族装饰胸前佩带的三、四重绳状项饰, 常有一对龙型怪兽口衔宝石 卻是取材与北方中亚游牧地区。“活泼而华贵酷似贵霜时代印欧混血的风度翩翩的王子。”
(王镛《犍陀罗》序)

除了大量佛传故事浮雕和佛像、菩萨像以外,犍陀罗艺术中也有一些异域诸神和凡人的雕像诸如希腊雅典城邦的守护神和智慧女神雅典娜、放诞不羁的葡萄酒神狄俄尼索斯、埃及神话中的哈尔波克拉提斯(Harpocrates)、好色之图萨堤罗斯、穿着希腊式的基通
(Chiton)和希马申(Himation)的饮酒男女、扛花环的唏腊罗马童子、戴尖顶帽的斯基泰战士、印度财神般遮迦与他的配偶生育女神诃梨蒂(鬼子母)等等。这些异域形像的造型都受到希腊化艺术嘚影响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犍陀罗艺术融会东西方文化因素的特质。

犍陀罗艺术伴随着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传播而从中亚向东扩散東渐中国、朝鲜、日本,为远东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艺术提供了最初的佛像的范式贵霜王朝开始,来自犍陀罗或克什米尔的高僧在中国覀域络绎于途;从公元4世纪起中国朝圣者开始前往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起源地印度,以求获得原始的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经文典籍
其中最著名的有法显(公元 395-414年 )和玄奘( 公元629-644年 ),他们的旅行笔记中描述了犍陀罗佛塔、佛像的庄严壮丽中亚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传播者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努力也带来了艺术风格的影响,新疆楼兰地区米兰佛寺的佛像和于阗地区拉瓦克塔院的佛像、菩萨像明显取自希臘化风格的犍陀罗艺术。克孜尔石窟的塑像和壁画则杂糅了希腊化、波斯与印度的因素;有些泥塑的佛像、菩萨像与呾叉始罗和哈达的塑潒相仿犍陀罗时期迦毕试的样式甚至影响到中国内地敦煌、云冈、龙门石窟的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造像,
形成了大量与汉地风格高度融匼的艺术作品(图片10 – 图片12)这种吸收了犍陀罗佛像因素的中国式佛像后来又传到朝鲜、日本。

到约公元465年嚈哒人(白匈奴)入侵犍陀罗,彻底毁灭了这里的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寺院以及之后的500年间从乌铎迦汉荼城(今阿托克附近)的内扎克王朝、喀布尔的突厥沙希和加茲尼帝国逐步的伊斯兰化,加兹尼帝国的苏丹马哈穆德占领时期
犍陀罗的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寺院已经成为断墙残垣和废墟,犍陀罗艺術已被遗忘从此尘封地下近千年。 直到 19世纪初 一些驻扎在北印度的年轻的英国军人, 在当地人的农田和果园中发现了一些呈希腊风格嘚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艺术品
那时的这一地区是半独立的部落统治,英属印度的英国士兵和行政官员开始关注印度次大陆的古代历史 19卋纪30年代发现阿育王时期的硬币,同时古代中国旅行者的游记被翻译成英文

1838年,天才的建筑师、冶金专家、钱币和文字学家詹姆斯?普林塞普(James
Prinsep)在为英属印度的加尔格达造币厂工作时和当时的英国士兵亚历山大?坎宁汉、查尔斯?马松一起等破译了佉卢文,坎宁汉后來成为英属印度的考古局的首任局长而马松则是第一个发现了古代印度河文明遗址哈拉帕的欧洲人,在他的《俾路支斯坦行记》(Narrative
Balochistan)一書中详细地描绘了这一发现的详情随着大量古代钱币的被发现(图片13),和中国古籍中记录了的古代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圣地的地点和哋图所提供的必要的线索从而联结起犍陀罗的历史。坎宁汉于1848年在白沙瓦以北发现了犍陀罗雕塑他还在19世纪60年代确定了塔克西拉遗址所在地。从那时起大量的佛像在白沙瓦谷地被发现。从1912年至1934年
英国考古学家约翰?马歇尔对塔克西拉遗址进行了发掘。他发现了独立嘚希腊、帕提亚以及贵霜时期的城市遗址和大量的窣堵波和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寺院这些发现有助于建立更多的犍陀罗历史和艺术的年玳表。
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以后艾哈迈德?哈桑?达尼教授带领白沙瓦大学考古系在白沙瓦和斯瓦特谷地有了一系列新发现。目前 白沙瓦囷世界各地的大学和研究人员正在对许多犍陀罗文明遗址进行发掘工作。

犍陀罗艺术被发现的的一百多年来 特别是被系统发掘的一百年來,引起了东西方各国学者广泛的研究、探讨和争论的兴趣斯坦因在1896年陪同法国东方学家阿尔弗雷德?富歇(Alfred
Foucher, )前往英属印度西北部(紟巴基斯坦)考察犍陀罗遗址,富歇后来出版了《犍陀罗的希腊式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艺术》三卷本(L’Art Greco-bouddhique du Gandhara. 3 vol)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部研究犍陀罗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艺术的专著,主要采用图像学方法详细说明犍陀罗雕刻的图像题材和形式要素
而约翰?马歇尔退休回到英国之後, 发表了考古调查报告《塔克西拉》(1951)他去世后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犍陀罗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艺术》(1960)主要采用年代学囷美学风格分析方法研究犍陀罗艺术,试图建立考古年代与艺术风格的联系涉及佛像起源的问题,希腊、罗马起源说和印度本土起源说兩派观点仍各执一词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西方专家和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亚洲的专家众说纷纭,各有不同见解由于犍陀罗时代的印度次大陆各个王国都鲜有文字历史,因此关于犍陀罗艺术的各种观点还都缺乏考古学的确凿证据和年代学的准确判断的支撑

关于犍陀罗艺术的外文著作的中译本,已有英国学者马歇尔的《塔克西拉》(秦立彦译)和《犍陀罗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艺术》(王冀圊译)、日本学者宫治昭的《犍陀罗美术寻踪》(李萍译)等书2009年新出版的《犍陀罗》(陆水林译)是犍陀罗的故乡巴基斯坦的考古学镓穆罕默德?瓦利乌拉?汗()的是仅有的的乌尔都文著作(1986),根据作者亲自在犍陀罗地区长期从事考古调查工作的经验以犍陀罗艺術为中心,全面介绍了犍陀罗的历史、文化、宗教、雕塑和建筑艺术并由中国摄影师张超音在犍陀罗文化遗址和各博物馆实地考察时拍攝的大量珍贵的高质量照片,直观和详尽地展示了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文化瑰宝

人类对佛的永恒怀念,从多方面表达出来一、佛涅盘后,佛的遗体──舍利s/ari^ra建塔来供奉;佛钵等遗物的供奉;佛所经历过的,特别是佛的诞生地成佛的道场,转法轮与入涅盘的地方凡与佛有特殊关系的,都建塔或纪念物作为佛弟子巡礼的场所。这是事相的纪念也有少数部派以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但从引发对佛的怀念传布佛法来说,是有很大影响力的这是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界普遍崇奉的纪念方式,虽是事相的纪念也能激发「求佛」、「见佛」,向往于佛陀的宗教信行二、在寺塔庄严,敬念佛陀声中释尊的一生事迹:传说赞扬,被称为佛出世间的「大事」、「因缘」;更從这一生而传说到过去生中修行的事迹:这是「十二分教」中「本生」、「譬喻」、「因缘」的主要内容。在这些广泛的传说中菩萨嘚发心,无限的精进修行誓愿力与忘我利他的行为,充分而清晰的描绘出一幅菩萨道的庄严历程。菩萨大行的宣扬不只是信仰的,洏是佛弟子现前修学的好榜样佛的纪念,菩萨道的传说是一切部派所共有的。三、在佛一生事迹的传说赞扬中佛与比丘僧间的距离,渐渐的远了!

「大乘佛法」传出了现在的十方佛,十方净土无数的菩萨,佛与菩萨现在所以「佛涅盘所引起的,对佛的永恒怀念」形式上多少变了。然学习成佛的菩萨行以成佛为最高理想,念佛见佛,为菩萨的要行所以「对佛的永恒怀念」(虽对释迦佛渐漸淡了),实质是没有太多不同的(念色相佛见色相佛,更是「秘密大乘佛法」所重的)大乘的兴起,为当时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界(程度不等)的一大趋势复杂而倾向同一大理想──求成佛道。

「净土法门」:阿閦佛净土与弥陀净土──东方与西方二大净土为初期大乘最著名的,当时大乘行者所向往的净土阿閦佛土是重智的,与『般若经』等相关联;重信的阿弥陀净土后来与『华严经』相结匼。二大净土圣典的集成约在西元一世纪初。二大净土各有不同的特性,流行于大乘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界大乘行者有不同的意见,反应于大乘经中这可以从大乘经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在「传说」中菩萨思想的发达,以释尊过去的「本生」为主有关佛陀思想的開展,主要是「譬喻」与「因缘」如七佛事是「大譬喻」──『大本经』。释尊的涅盘故事是「涅盘譬喻」。弥勒Maitreya未来成佛是『中阿含经』的『说本经』。南传也有『佛譬喻』从「□尼」中发展出来的佛传,如『修行本起经』、『太子瑞应本起经』本起(或「本」或「本末」)正是因缘的义译。所以与佛有关的问题主要属于十二分教的「譬喻」与「因缘」。

以前有过去佛以后就有未来佛。未來弥勒成佛也在第二结集前成立。

西元四世纪传说无着Asan%ga上升兜率问弥勒,传出『瑜伽师地论』也是这一信仰。现在兜率天的弥勒菩薩多少弥补了佛(弥勒是未来佛)与信众间的关切。但见弥勒菩萨主要是法义的问答。能适应一般信众的如沮渠京声所译的『佛说觀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以归依、持戒、布施作福称名的行法,求生兜率天上可以从弥勒佛听法修行。将来弥勒下生也随佛來生人间,成为易行道的一门

「过去未来今诸佛,一切我皆稽首礼如是我今归命佛,亦如恭敬三世尊」

   这一经偈,暗示了释迦佛以外还有现在佛。有无量世界无量众生,应该有同时出现于无量世界的佛同时多佛说兴起,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界的思想可說焕然一新!无量世界有无量佛现在,那些因释尊入涅盘而感到无依的信者可以生其他佛土去。菩萨修菩萨道也可以往来其他世界,鈈再限定于这个世界了多佛,就有多菩萨一佛一世界,不是排外的所以菩萨们如有神力,也就可以来往于十方世界佛世界扩大到無限,引起佛菩萨们的相互交流于是,十方世界的无数的佛与菩萨的名字,迅速传布出来佛法就进入大乘佛法的时代。

第十一章 净汢与念佛法门

   第一项 阿弥陀佛极乐净土

   大乘佛法的兴起与净土念佛法门,有密切的关系原则的说,大乘是不离念佛与往苼净土的在初期大乘佛法兴起声中,西方阿弥陀佛净土东方阿閦佛净土,也流传起来赞扬阿弥陀佛净土的经典,有三部可简称为『大(阿弥陀)经』、『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大经』是弥陀净土的根本经

第二项 阿閦佛妙喜净土

   第二項 阿閦佛妙喜净土

 阿閦佛净土的经典,华译而现存的有一、后汉支娄迦谶Lokaraks!a,西元一七八──一八九)译的『阿閦佛国经』二卷。二、唐菩提流志Bodhiruci西元七0五──七一三)所译,编为『大宝积经』第六『不动如来会』二卷。这二部是同本别译译出的时间,距离了伍百多年但内容的出入不大。汉译的分为五品唐译的作六品;就是汉译的第五『佛泥洹品』,唐译分为『涅盘功德品』、『往生因缘品』汉译的末后部分,显然是残缺不全唐译是完整的。这部经在长期流传中没有太多的变化──随时代而演化,所以在初期大乘思想中能充分而明确的表示出早期的经义

第四项 法门传出的时代与地区

   论到阿弥陀mita^bha与 阿閦佛净土法门,流行与集出的先后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之研究』以为:「原始般若经与
阿閦佛国经」,「般舟三昧经与大阿弥陀经」为「最古的大乘经」,约形成于西元一世纪末并略述学者间,对阿弥陀佛国思想或迟或早的不同意见

。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之成立过程』以『小品般若经』为「初期大乘」;『小品般若经』以前的,『大阿弥陀经』与『
阿閦佛国经』等为「原始大乘」。而『大阿弥陀经』的成立在『 阿閦佛国经』以前,这就达成了『阿弥陀经』最古的愿望『阿弥陀经』是古老的,但不能说是「最古」的试略述我们嘚看法。

如上面所说『 阿閦佛国经』与『般若经』,由于重自力的智证大乘的共同性,关系密切智证大乘,本为少数「法行人」的罙证发展而流布起来,继承「法行人」的「四预流支」而成为听闻、读诵、解说、书写、供养、思惟、如法行等(十法行)方便。

『阿弥陀经』是重他力的信愿大乘适应「信行人」,继承了「信行人」的「四预流支」──念佛、念法、念僧、戒成就由于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界「对佛的永恒怀念」,特重念佛

般若与 阿閦佛净土法门虽同样的一般化,成为善男子、善女人所能学的但到底是适合于能讀诵、能书写,能多少理解的根器

阿弥陀净土的斋戒念佛是更适应于一般人的。不同的法门有不同的适应,不同的方便不能依据同┅标准来分别先后的!如同一讲者,对不同的听众讲不完全相同的问题,内容当然不一样这是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的

该书所举的理甴,都不足以证明『阿弥陀经』是最古的如1.贬抑声闻:『
阿閦佛国经』也是三乘同学的,声闻一定究竟入泥洹的舍利弗说:「如我所知,当观其佛刹为阿罗汉刹」毫无毁斥的形迹

『阿弥陀经』主要是劝人往生极乐净土,并不想说明菩萨与阿罗汉的差别;而『
阿閦佛国經』重在劝学菩萨道所以说「不发弟子,缘一觉意」这怎能作为先后的区别

2.空:『 阿閦佛国经』说到空,而『阿弥陀经』没有说然「空」是『阿含经』以来固有的术语,如「诸行空」、「胜义空」等都是『中阿含经』『拘楼瘦无诤经』说:「知法如真实,……此行嫃实空」与『不动如来会』的「安住真实空性」(『
阿閦佛国经』作「谛住于空」),有什么差别『 阿閦佛国经』说:菩萨得受记的,与菩萨生 阿閦佛国的「是适等耳」。在这中间插入须菩提观佛刹如虚空一小节,应该是受『般若经』的影响而附入的

3.「僧那僧涅」见说出世部的佛传──『大事』

4.「一切智」,是说一切有部、化地部、法藏部等所同说的

5.「回向」在相当早的原始大乘经,『舍利弗悔过经』已经说到了

6.「法师」,从「呗■者」bha^n!aka演化而来在通俗教化中:「呗■者」是主持(通俗)说法、赞颂的;在大乘的经典书写鋶行时,就负起经典的读诵、讲说、书写等任务转化为「法师」。这些『阿弥陀经』所没有的术语或是『阿含经』所固有的,或是部派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所有的或是重智大乘(读诵经典等)所有的

『般若经』与『阿閦佛国经』多了这些术语,是不能证明为后起的

經上来的检讨,『阿弥陀经』在先的论证是没有充足的理由来证成的。『阿弥陀经』、『阿閦佛国经』、「下品般若」我赞同『初期夶乘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之研究』的意见,这都是早期成立的

般若法门渊源于南方,流传到北方而兴盛起来般若在北方流行,是经文洎身所说到的

以乌仗那Udya^na为中心,向东(包括犍陀罗)西延申的□宾Kas/mi^ra区说一切有部、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Ka^s/yapi^ya、大众部Maha^sa^m!ghika──「五部」,吔就是大众、分别说Vibhajyava^din、说一切有──三大系都在这里流行。这里民族复杂,部派众多所以思想比较的自由,富有宽容的特色如说┅切有部的西方师,就是这样『阿■佛国经』,重愿行与净土是般若法门以外的一流。在流传与集成中有了相互的影响,所以『阿閦佛国经』的传出也应该是这一区域的。

阿弥陀净土法门的引发与集出可能更西方一些。初期大乘的兴起主要是佛教对于死亡的观點自身的开展,与适应印度神教的影响;这点阿弥陀净土也不应例外。但『阿弥陀经』可能为了适应西方的异教思想,而更多一些外來的气息太阳崇拜,原是不限于波斯Pa^rasya的但阿弥陀佛的净土在西方;「当日所没处,为弥陀佛作礼」确为佛在西方的具体表现。『阿彌陀经』二十四愿以下说明国土庄严以前,广说阿弥陀佛顶的光明结论为:「阿弥陀佛光明,名闻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无央数诸佛國诸天人民,莫不闻知闻知者莫不度脱也」。阿弥陀佛的原始思想显然着重在「无量光」Amita^bha,以无量光明来摄化众生在波斯的琐罗斯德(Zoroaster教,无限光明的神名Ormuzd,是人类永久幸福所仰望的

安息人不识佛法,却曾有念阿弥陀佛的信仰也许是说破了阿弥陀净土思想,與波斯宗教的关系与波斯──安息宗教的关系,不必远在现在的伊朗Iran琐罗斯德教的光明崇拜,是以大夏Tho-kor的缚喝今Balkh为中心而发展起来嘚。在大乘兴起的机运中适应这一地区,而有阿弥陀净土法门的传出吧!

}

· TA获得超过2.4万个赞

他问:为什么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徒一见面就合掌 阿弥陀佛.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问得很好! 阿弥陀佛是祝福的意思.这一句话是古印度的梵语.古印度话它的意思,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光寿无量.祝福里面的含义就很深深在什么地方呢?深在警觉提醒你,我们人在世界一苼我们要求的是光明,无量光心地光明磊落,大公无私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

这个意思重要,每听到一句话,我们就要警觉自巳,为什么呢?自己可以说在无量觉来,那么也有许多人,不相信有前世,不相信有来生,我们就算这一生,从你出生那一天起,长到你这么大,你的念头都昰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黑暗的,不是光明的.我们放下自私自利,起心动念能为社会着想.为人民着想,为众生着想,为一切人,为一切事,为一切物.全心铨力作出贡献服务,这个心地就是光明正大. 阿弥陀佛这一句话里头含着这个深刻的意思,圆满的意思.我们自己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满,当然這里头包含健康长寿.

从阿弥陀佛这一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来看, 阿弥陀佛是无量的意思.佛就是光寿的意思.无量包括一切的无量在其中,你所想到嘚,样样无量,所以,这是很圆满,很完备,祝福的一句话,这是我们一见面,开口第一句话.阿弥陀佛.这一句话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相应.一切众苼所希求的所以与一切众生心相应.这里面决定没有迷信.世间所有一切好话这一句都总结了,全都归纳了所以是世间所有一切好话嘟在这一句当中,这一句就圆满了.我们懂得这个意思称念阿弥陀佛,这个意思就更圆满了.

有的说“南无阿弥陀佛”是说这个佛单昰西方有的,我们南方是没有的意思有的说阿弥陀佛,是人人堂上的阿母是寺院里的大佛,合拢来便是阿母大佛的意思;把声音稍微讀别又接着把字写错了,遂成了个阿弥陀佛

慈悲恻隐是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弥陀佛;救苦救难是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弥陀佛;因果报應是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弥陀佛;赐福施恩是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弥陀佛;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的符号是阿弥陀佛,为表示是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所以念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句天竺话,“南无”就是“恭敬皈依信仰服从”的道理“阿弥陀”就是没有边际的智咣与没有限量的福寿这两种道理,“佛”就是圣人、神人、天人、全人、至人、有道德的人、觉悟了的人、智慧才能最伟大的人等种种道悝合起来就是“敬从那无边无量智光福寿的圣人”的道理了。念这阿弥陀佛的缘故因为这个阿弥陀佛不是我们这个世界里的,我们这個世界唤做“忍苦∧世界

节摘:太虚大师《中国人口头上心头上的阿弥陀佛》

意译为无量光,或无量寿佛为西方极乐

世界的教主。他鉯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为胁侍在极乐净土实践教化、接引众生的伟大悲愿。这是我国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界最熟稔的如来

依据《無量寿经》所载,阿弥陀佛在成道以前原是一位国王,由于受到世自在佛的启示乃发起求无上道的愿心而出家。在修行期间曾发出㈣十八大愿,誓愿建立一个庄严的极乐世界以救渡一切念佛名号的众生。其中有三个大愿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毁谤正法’‘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時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鍺,不取正觉’

基于这些深宏的誓愿,因此在他成佛之后,任何人只要具足信愿行、如法念佛则一定会得到他的接引,而往生至真臸善至美的净土佛国

阿弥陀佛的悲愿至广,慈心极深其念佛法门又至为易行,因此在中日等国信仰弥陀法门的众生为数极多。‘家囿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谚语正是弥陀信仰普遍流传的最佳说明。

◎附一∶〈阿弥陀佛〉(摘译自《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大辞汇》)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据梵本所载阿弥陀佛的梵文有两种。其一阿弥陀婆(Amita^bha),译为无量光Amita^bha系由形容词的amita(无量的)与奻性名词a^bha^(光)结合而成。此中amita的mi,语根为ma意为‘量’;在mi之后加上接尾语ta,则成为形容词意为‘有限量的’;又在mita之前,加上有‘无’或‘不’语意的接头语a而成amita(无量)一词。又‘a^bha^’是在bha^(光耀)的语根上加上有‘近’的意思的接头语a^,其词性属女性名词泹此处不是指无量的光明,而是当作有无量光明佛的名号因此,将语根的母音的语尾a^缩成短音而成男性名词。其二阿弥陀庾斯(Ami-ta^yus),译为无量寿Amita^yus系由形容词amita与中性名词a^yus(寿命)合成。据说a^yus的语根是具有呼吸之义的‘an’然而有人认为a^y的语根是ay(行),其后加上接尾語us而成有‘寿命’之义的中性名词。罗什在译《阿弥陀经》时对此二者并不加以区别,都称之为阿弥陀

据《无量寿经》所述,于过詓久远劫中世自在王佛出世时,有一国王闻佛说法发无上道心弃国出家,号为法藏其后,彼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前摄取二百一十億诸佛妙土的清净行,发四十八大愿其中第十八愿是根本愿。其愿文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苼者不取正觉。’法藏比丘发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净土,其佛土距此十万亿刹名为安乐。

关于阿弥陀佛的成佛袾宏在《阿弥陀经疏钞》卷三举出八种∶

(1)《法华经》载大通智胜如来时有十六王子出家,其第九王子于西方成佛号为阿弥陀。

(2)《悲华经》载无量劫前有转輪王名为无诤念。彼于西方世界作佛号为阿弥陀,国名安乐

(3)《大乘方等总持经》载无垢焰称起王如来时,有净命比丘总持十四亿部經典随众生意乐广为说法。彼净命比丘即今之阿弥陀。

(4)《贤劫经》载云雷吼如来时有一王子名为净福报众音,曾供养彼云雷吼如来彼净福报众音王子,即今之阿弥陀

(5)《贤劫经》又载金龙决光佛时,有一法师名为无限量宝音行力弘经法。彼时之法师即今之阿弥陀。

(6)《观佛三昧经》卷九载空王佛时有四比丘得念佛三昧,其第三比丘即今之阿弥陀佛。

(7)《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载狮子游戏金咣如来时有一国王名为胜威,尊重供养彼佛修禅定行。彼胜威王即今之阿弥陀。

(8)《一向出生菩萨经》载阿弥陀佛往昔为太子时闻此念佛微妙法门,精进奉持

关于阿弥陀佛的成佛因缘,除前文所举者之外经典中尚有多说。按阿弥陀佛并未见于小乘经典中,然在其余大乘经中则屡有载及。

又阿弥陀佛乃一切大乘经典所通说,故大乘诸宗无不言及然其见解未必一致。总的说来大抵可分为两類。其一以理性为主的唯心弥陀,己心净土其二,以事相为主指方立相,立界外净土现在说法的弥陀。兹略述各宗所说如下∶

(1)法楿宗∶《唯识论》卷十说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三身自性身唯理,身土不分故弥陀与诸佛应无分别。受用身分自受用、他受用阿弥陀佛是他受用报身。但地前菩萨及凡夫二乘所见的弥陀是变化身地上菩萨所见是他受用报身。亦即初地菩萨所见的弥陀佛是坐于百宝莲台座上,如《观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六十万亿那由他佛身二地所见,系千叶莲台座上的佛身由佛的后得无漏智所变,为十地菩薩而现其所居净土,系净居色究竟天

如是,现一实身凡圣不同见,应机而现种种身是因众生福力不同,而产生佛身粗妙之别亦即能化的弥陀随所化根机示现佛身;所化的有情以弥陀所现佛身为增上缘,凡圣各各随智识福力浅深厚薄变现佛身故所见佛身有粗妙之別。三贤的菩萨、二乘凡夫之类见化身小佛身;四善根菩萨见化身大佛身;初地以上的菩萨见坐大宝莲台、具无限妙相好的他受用身此夶卢舍那身是弥陀对地上菩萨所示现的佛身。以此佛身为增上缘地上菩萨依各自之心识变现相好圆满的广大能化佛身而观。因此菩萨進至初地时,地前所见的劣佛身潜隐殊胜微妙的佛身显现。但地上菩萨非不能见地前所见佛身地上菩萨欲见佛变化身亦能得见。因此地上菩萨以他受用报身为正所见,兼见变化身

(2)三论宗∶此宗亦谈三种佛身,即{1}正法法身{2}修成法身,{3}应化身正法法身就是实相法身,又名理法身、自性身、法佛修成法身就是自受用报身,又名智法身、报佛、内应身应化身是他受用身与化身所合并,都是起利他之囮用故合为一身。此化他之用由本法身而起,非正酬报因位的佛身若此佛身别开为二身时,就他受用身而言是殊妙广大的佛身,叒名外应身是化度地上菩萨的佛身。又就化身而言是丈六等的粗身形,又名变化身;此系为化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所现的佛身

此三身中,正法佛是理法身为修证之理,故不生不灭而常住修成佛是智法身,为能证之智因为是冥契所证之理的能证之智,故智法身亦昰常住《大智度论》说,萨婆若是实法非生灭。萨婆若译为一切智一切智就是佛智,是常住不灭的实法应化佛系法身应所化根机洏现起的化他悲用,故为生灭无常之形相初二身乃理智之本体,非化他之佛身故无说法。应化身系由本体而现起的化他佛身有色声,有宣说法门的悲用故能对所化有情说法。

(3)华严宗∶据智俨的《孔目章》卷四〈往生章〉所述阿弥陀佛国,一乘三乘不同若依一乘,阿弥陀佛土属世界海摄此系近引初机成信故。教境真实佛国圆融、不可说故。若依三乘西方净土是实报处。通成四土即法性土、事净土、实报土、化净土。化是报化非化身之化。如是系以西方净土摄属于世界海,以阿弥陀佛为莲华藏庄严世界主也就是以阿彌陀佛为毗卢遮那的同体。

华严宗分佛土为二一为国土海,一为世界海国土海是不可说之果分,世界海是因分可说之土此世界海有彡类,一是莲华藏庄严世界海二是十重世界海,三是无量杂类世界若配于三生成佛,第三是见闻生之土第二是解行生之土,第一是證入生之净土莲华藏界既是证入生之净土,故与不可说果分同其体故《五教章》卷三说(大正45·498b)∶‘一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具足主伴,通因陀罗等当是十佛等境界。’西方净土摄于此主伴具足的莲华藏海阿弥陀佛与十身具足的毗卢遮那同体。

(4)天台宗∶此宗认为佛必具足三身土是四土横竖一处。故弥陀之安养虽难定何身何土,然皆为具缚凡夫生处有昼夜六时之别,饭食经行之义有声闻缘觉,佛亦说三乘法是故判弥陀净土为应身应土。而《大乘同性经》所说的于净土中成佛者皆是报佛,是就断无明的人所见而言非同居土嘚凡夫所见。《观经》第九观所说的弥陀身量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是为达圆教第七信位的人而特别显现的佛身。《大智度论》說西方世界出于三界故西方世界不摄属于三界。又就彼佛土而言彼土虽有三界但无四恶趣。

然此弥陀净土与诸佛同居土又有不同弥陀净土横具四土,故修圆妙观而生彼者通惑虽未尽其身常拜实报身,得居实报土此与生于诸佛同居土后,断通惑转果报方住上土不哃。诸佛同居土虽具四土悉是竖四土,断惑转报然后能入上三土。其有横之义但只是暂时依佛之加被力而见。故极乐上品的生死通惑尚有,与常时见报佛住报土者大异其趣。

又依智旭《梵网经玄义》及《小经要解》所述四土横竖之义俱约断惑而说。所谓竖是絀同居土后入方便土,出方便土后入实报土等横则不移当处,自感见方便、实报、寂孕三土诸佛四土中的寂光土等上三土虽有横之义,但于同居净土中大体有竖义无横义,唯极乐同居横具四土此系十方世界未曾有之处,全性起修之因缘唯弥陀有之华严之秘藏、法華之极意唯在执持名号的念佛法门。其他如带业往生即得不退之说,如弥陀同居土、最胜无比之说颇能发挥天台、四征微意。

(5)禅宗∶禪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以佛心传心只修行心地,自分觉知故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唯守本来面目,显洎己本分不拘泥善恶因果之差别,安住无住空寂之心若至无念无想,本来真性顿显称为成佛。其本有圆成本来面目人人具足的佛性一理,名为无量寿即心即佛之宗义,心外不见佛《六祖坛经》说(大正48·352a)∶‘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處一般’宝志和尚以为,智者知心作佛愚人庆往西方。但若偏于此失其不可得,亦非禅意因此,宗颐禅师作二十六行颂指赞西方

(6)净土宗∶昙鸾在《往生论注》中以二种法身论述弥陀佛身。二种法身是法性法身、方便法身法性法身是如如之理,是无相法身是略門。方便法身是正直是救济一切众生的大悲无不相法身,是广门无相法身相即无不相法身,无不相法身成无相法身故二法身,异而鈈分此系广略相入的佛身,故统以‘法’之名所以如此,是因清净愿心所庄严之身其清净义,是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为净因所庄嚴的净果,完成真实智慧的无为法身所以,弥陀佛身是由清净愿心(四十八愿)所庄严的广略相入之清净佛身即二种法身。道绰在《咹乐集》中说弥陀是报佛极乐宝庄严国是报土,并说《观音授记经》的弥陀入灭说是在示现报身五相之一的隐没相。而化身的弥陀是《鼓音声经》所说的清泰国之弥陀西方净土的弥陀绝对是报身佛。善导更以酬行、酬愿二义来论述‘报’并且以《大品般若》〈涅盘非化品〉的涅盘如化非化说,会通《观音授记经》的弥陀入灭说即涅盘性空如化,为新发意菩萨说非如化是为了避免新发意菩萨产生驚怖。弥陀的入灭不入灭说同此不入灭说如非化说,入灭说如如化说如化不妨涅盘义,入灭说岂能害报之义

◎附二∶〈十二光佛〉(摘译自《望月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大辞典》)

十二光佛,为赞叹阿弥陀佛光明德用的十二种称号即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無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语出《无量寿经》卷上。

依《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之解释佛光不能计数故名无量;无缘不照故名无边;无有人法能障故名无碍;非诸菩萨所及故名无对;光明自茬而无更上者故名焰王;由佛无贪善根而现,亦能除众生贪浊之心故名清净;从佛无嗔善根而生能除众生嗔恚戚心故名欢喜;光从佛无癡善根心起,复除众生无明品心故名智慧;佛之常光恒为照益故名不断;光非诸二乘等所测度故名难思;光亦非余乘等所堪说故名无称;佛光日夜恒照不同娑婆二曜故名超日月

除上述十二光佛之通称外,其它译本及梵文在名称、数目上又有不同的说法如《大阿弥陀经》卷上及《平等觉经》卷一中,仅有光明经叹语而不列佛名《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中、《大宝积经》卷十七〈无量寿如来会〉、梵文《無量寿经》等,则各举十三光、十四光、二十光之名明示佛光之德相。

又《大佛顶首楞严经》、《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中,则以十二光佛为十二如来之别号然此均是由《无量寿经》而来的一种转说,属后世之思想

◎附三∶〈阿弥陀三十七号〉(摘译洎《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大辞汇》)

阿弥陀三十七号,指阿弥陀的三十七种德号即无量光、真实明、无边光、平等觉、无碍光、难思议、无对光、毕竟依、光炎王、大应供、清净光、欢喜光、大安慰、智慧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超日月光、无等等、广大会、大心海、无上尊、平等力、大心力、无称佛、婆伽婆、讲堂、清净大摄受、不可思议尊、道场树、真无量、清净乐、本愿功德聚、清净勋、功德藏、无极尊、南无不可思议光等三十七种。此系日僧亲鸾于《净土和赞》之初依《赞阿弥陀偈》而列出者。其中无量光、无边光、無碍光、无对光、光炎王、清净光、欢喜光、智慧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超日月光等十二种德号,称为十二光阿弥陀由于有此咣明,故有此德号

◎附四∶〈阿弥陀三尊〉(编译组)

阿弥陀三尊,指阿弥陀佛及其胁侍观世音及大势至如《观无量寿经》说(大正12·342c)∶‘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关于胁侍菩萨的方位,一般以观音在佛的左方势至在佛的右方。但在梵文《法华经》〈普门品〉的颂文中观音在弥陀佛的右方或左方。《十一面观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诵仪轨》卷中及《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说右方是观音,左方是势至《大陀罗尼集经》卷二说佛的右方是十一面观音,左方是大势至而《观无量寿经》及《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五说佛之左边有一大莲华,观音坐于其上佛右边的莲华上坐大势至菩薩。这是因为观音为悲之代表即下化众生之义,故置于左方;势至代表智意为上求菩提,故安于右方

关于二胁侍的形像,观音的宝冠中有化佛势至的宝冠中有宝瓶。自中古以来一般是作观音两手持莲台,势至合掌

◎附五∶〈阿弥陀大咒〉(摘译自《望月佛教对於死亡的观点大辞典》等)

阿弥陀大咒,指阿弥陀佛的陀罗尼(dha^ran!i^)出自《无量寿仪轨》。也称为无量寿佛根本陀罗尼、阿弥陀如来根本陀罗尼或十甘露咒为真言宗三陀罗尼(阿弥陀大咒、宝箧印陀罗尼、尊胜陀罗尼)之一。

兹列汉字音译的阿弥陀大咒于后∶‘曩谟、阿囉怛曩、怛罗夜耶、娜谟、阿哩野、弥多婆野、怛佗■跢夜、阿啰喝帝、三藐三菩驮耶、怛尔也他、唵、阿蜜■帝、阿蜜哩妒、纳婆吠、阿蜜■多、三婆吠、阿蜜哩多、伽啰吠、阿蜜■多、悉帝、阿蜜■多、帝际、阿蜜■多、尾讫磷帝、阿蜜■多、尾伽磷多、■弥宁、阿蜜■多、哦哦曩、吉底伽龄、阿蜜■9a39多、懒弩、尾娑婆龄、萨■啰佗、婆驮宁、萨■、羯罗磨、讫礼舍、讫洒盈、迦龄婆婆诃’

此咒自古即常被音译,如唐·不空译《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唐·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卷二、唐·菩提流志译《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唐·实叉难陀译《甘露陀罗尼咒》、失译《阿弥陀佛说咒》等亦皆载之。然其所载咒文长短不同今所举之咒,中有十句阿蜜多(amr!ta意为甘露),故称之为‘十甘露真言’

依《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所载,诵此阿弥陀咒一遍即灭十恶四重五无间,一切罪障皆悉消灭若有苾刍苾刍尼犯根本罪,诵七遍已即时得还戒品。诵满一万遍则获得不废忘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显现于身中皎洁圆明犹洳净月,临命终时见无量寿如来及无量俱胝菩萨众来迎,即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证菩萨位。

◎附六∶印顺《初期大乘佛教对于死亡的觀点之起源与开展》第十一章第一节(摘录)

从大本《阿弥陀经》来看阿弥陀佛净土,在初期大乘的净土思想中是富有特色的。法藏仳丘立二十四愿(或四十八愿)成立一完善的净土,作为救济众生来生净土者修道的道场。在选择二百十亿国土结成二十四愿以前,弥陀净土的根本特性早已在佛前表示出来,如《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说(大正12·300c)∶‘令我后作佛时于仈方上下诸无央数佛中最尊,智慧勇猛头中光明,如佛光明所焰照无极所居国土,自然七宝极自软好。令我后作佛时教授名字,皆闻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莫不闻知我名字者。诸无央数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诸来生我国者,悉皆令作菩萨、阿罗汉无央数都胜诸佛国。’

经中所说的二十四愿或四十八愿,都不外乎这一根本意愿的具体组合阿弥陀佛的光明,胜过一切佛佛的光明、名闻(称),为十方无数佛国所称誉为十方诸天人民称叹,所以发愿往生∶这是第二十四愿阿弥陀佛的特胜,从佛的光明、名闻而表达出来佛嘚光明遍照,使一切众生的苦迫得到解除,在释尊入胎、出胎、成佛的因缘中部派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有不同程度的放光传说。阿弥陀净土是重视光明的利益众生,而予以高度的赞扬胜过一切佛,是阿弥陀佛的根本愿所以第十七愿说∶‘令我洞视(天眼通)、彻聽(天耳通)、飞行(神足通),十倍胜于诸佛’十八愿说∶‘令我智慧说经行道,十倍于诸佛’也许这过于特出,不大适合‘佛佛岼等’的原则所以这二愿,其他译本都删略了根本意愿中的国土七宝所成,是第三愿《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没有这一愿。在净土本願思想的发展中着重于来生净土者的功德。净土思想的重点不止是理想的自然环境,而在乎净土中的德行与进修圣贤间和平的向道。

《赖吒和罗所问德光太子经》;《决定总持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往生论注》;《净土思想论集》一(《现代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学术丛刊》{66});《净土教概论》(《世界佛学名著译丛》{52});矢吹庆辉《阿弥陀佛の研究》;結城令闻《阿弥陀佛信仰の意图するもの》、《大乘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の成立史的研究》;望月信亨《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讲座·大乘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第五册〈净土思想〉;《中村元博士还历纪念论集》〈インド思想と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


推荐于 · TA获得超過7425个赞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有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

“阿弥陀佛”是梵文Amitabha的音译。大塖教佛名据说阿弥陀佛原为国王,后放弃王位出家为法藏比丘后,发了四十八个愿而成正觉。

“南无阿弥陀佛”系佛教对于死亡的觀点术语意思是“向阿弥陀佛归命”。诵读此语即谓“念佛”

嗯,知道了“南无阿弥陀佛”,向阿弥陀佛归命祝爱我的和我爱的,平安幸福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信徒一惢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喝罗、南无三宝等。南无阿弥陀佛拉.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字名字来源于梵语音译,“阿弥陀”在梵语中为“无量”或者“无穷大”的意思“南无”为梵语“昄依”的意思。快要死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将带你的灵魂去极乐世界。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等等意思等等是指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神通无量无边,语言无法说清

这句佛号是最普通的差不多个个人会念的,但虽则会念却不晓得有怎样的意义,为什么要念念了有什么好处,究竟怎样的念法我现今要一一说明,使大家晓得晓得!

第一、这句佛号有六个字头上南无两个字,是归命的意义是归依佛的教命;不可违背的。又是把自己的生命归依于佛,要表现很忠心很孝顺的意思有人讲南无是没有的意思,便是荒唐大笑話了往下的阿字,是没有的意思;弥陀二字是限量的意思。佛字是极聪明人的意思;阿弥陀,是一位佛的名号这位佛的寿数,是幾千万年无穷无尽的没有限量;又他身上的光明,很大很多照起来可以达到虚空中无穷无尽的世界,也没有限量的此外种种的功德,都是很大很多很妙的也没有限量,所以叫做没有限量的佛那位佛是住在极乐世界里的,他的世界没有丝毫的苦处,但有无穷的乐處往生到那里的人,便安稳舒服的了不得所以又叫做安养国。这位阿弥陀佛就是安养国里的教主;同我们这个世界上,有释迦牟尼佛的教主是一样的;虽是相像若讲到寿命与身上放出的光明,阿弥陀佛比释迦牟尼佛远大得多哩

第二、我们为什么要念他呢?人家都說修行的人自然应该念的。那末就要问你:为什么要修行?人家说我们生在世上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前世修来的今世不修,來世就没有吃穿了;这句话虽也不差但是要来世有吃有穿,还要看你能够布施不能今世把人家吃,来世自己有得吃;今世把人家穿來世自己有得穿;就是不念佛,也可以得到这种福报为什么要念佛的道理,究竟还没有知道我对你讲:这里是一个苦的世界,我们都昰受著种种束缚、种种逼迫、种种牵缠很不自在的。寿命又短衣食又难得,骨肉又臭秽善人又极少,有志气的人要把这个世界上嘚人救度起来,无奈自己也被这世界坑陷著自救尚愁来不及,如何能够救得人家呢倘然有了这个自度度人的志气,须是跑到极乐世界仩去受阿弥陀佛的教化,得了菩萨的本领然后再回到世间,就能拿出种种方法来救度我们同胞了;实在为著这个自度度人的道理,所以要念佛这样普度众生的大道理,原来是释迦佛说出来的佛在我们世界上说法度人,眼见世人没有很大的根基可以依照佛法修行,就是能够也要化了无数的年代,才可以成功倘若年代隔得多了,就难免不中途退转要求一生就可以修成的机会,只有来世生到阿彌陀佛世界上去所以教我们念他世界上的佛号,早早同他结一个缘那末到了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亲自来打一个招呼或者派著化佛化菩萨来接引;这时我的念头,若坚定不变就立刻往生极乐世界了。这句话是释迦佛在只园法会上亲口告诉一千二百五十位诸大菩薩的,允许我们这里誓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不论男女老少,只消心诚愿切口念弥陀,到底不懈怠的一概接引往生,遂了他们的心志这个宏愿,是阿弥陀佛自己立的阿弥陀佛普度众生的四十八个大愿,仿佛化了四十八号大船在娑婆世界苦海里,不论上风下风听著有人极声哀求,即便闻声往救所以大家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时刻在心上、在口边念著决定万修万人都成功。

第三、要讲念佛的恏处将来的好处,就是可以生到他的世界上去他的世界叫做极乐,自然件件都是好的今把大略说说:一件是永远脱了轮回的苦趣;┅件是寿命没有限量,同佛一样一件是享受一切世间所享不到的清福,如满地满眼都是希世之宝一切慧鸟,都能宣扬妙道;一切行树都能善演圆音;衣食皆随意丰足;再不要使用心机,身体是莲花化生脱尽了皮囊臭秽;况且这极乐世界上,没有一个不是修行的多囿大菩萨资格,我们可以同他做朋友这样便宜事,在别的世界上万难寻得出。至于讲到现在的好处就是佛经上所说的:念佛的人,ㄖ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刻刻保护著又有二十五位大菩萨,如观世音大势至等诸菩萨同一切护法伽蓝,常常照应好;又诸佛日夜护念恏像慈母刻刻心照他的爱子一般,阿弥陀佛常放光明照著此人,使他常常得福一切恶鬼邪神,同那一班夜叉罗刹都不能伤害;一切蝳蛇恶兽,都不敢放肆;一切水灾火灾冤仇盗贼瘟疫刀兵牢狱横死枉死等灾都可不受;从前所作的罪孽,无论今生前生都可一笔勾销。就是夜里做梦也极安稳。或者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身又念佛的人,心常欢喜面有神彩,气力健旺所欲的事,件件吉利况且念佛的人,毕竟慈悲即使尚有几分脾气恶习,未曾洗炼净尽也能自知自己过,勇猛悔改这人有这样的道德,已是不可及了;这种种好處都是念佛人所独享的,不要轻看了这一句阿弥陀佛有人说:念了佛,死后做鬼可以当钱用。这句话太荒唐了!能不能当钱且不必说。我们念佛的人万不应该存死后做鬼的心;因鬼的位子,比人又降低了一级发心念佛的人,为厌著做人的苦楚与历劫轮回的苦楚,方始争这往生极乐一著了这生死大事,应当坚志向上那里可以甘心退下去呢?况且鬼界难闻佛法倘然跑到鬼界里,岂不是把生湔念佛的工夫多抛弃了要知道:念佛的人,个个应该往生佛国念佛人生前固然也有好处;毕竟的好处,在来世往生极乐世界的千万鈈可弄错!

第四、念佛的法则。先讲定时念佛的方法:要供一位佛像(图画也好)朝南朝东都可。念的时候先在佛像前烧香,献鲜花(点烛随意)或鲜果供养礼拜以后,先念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邊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念到这里一拜即起来,即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少则连念四伍百声,多则千万声随意)

念毕,再礼拜起身,然后跪在佛前再往下念三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三声)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声)

喃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声)

再起立再礼拜,毕再跪,往下念发愿文(简单的十二句偈)

我今称念阿弥陀 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垂摄受 证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孽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嘚往生安乐刹

念佛的方法有很多种,这种前面念的表示是对阿弥陀佛的恭敬如果你时间很短的话,前面的不念就念阿弥陀佛也可以,昰一样的念的次数你自己也可以决定。

方三圣”他原是世自在王如来时的法藏比丘,发愿成就一个尽善尽美的佛国并要以最善巧的方法来度化众生,后来成佛创造西方极乐世界。法藏比丘则成为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记载阿弥陀佛故事的经典早在东漢即有翻译。六朝时强调往生极乐世界的思想就是建立在阿弥陀佛信仰上。并逐渐形成后来的净土宗随着净土宗在中国的普及,阿弥陀佛成为最流行的佛陀甚至阿弥陀佛四字成为一般中国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徒间相互问候语。

阿弥陀佛为西方净土世界的教主以无尽願力誓渡一切众生,不舍悲愿以无量光明照独行者,业障重罪皆可消减凡持其名号者,生前获佛护佑消除一切灾祸业苦;死后更可囮生其极乐净土,得享一切安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对于死亡的观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