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考试不考虑这个人人生与人心道德的最高境界怎么样道德怎么样会有什么结果

备注:全文是我在喜马拉雅听书學习罗大伦博士《每天聊点道德经》1-81章的摘录笔记主要是贴出每一讲的简介和罗老师详细讲解的链接。本意是在回顾1-81章道德经时遇到┅些比较难理解的章句,可以直接点击链接听罗博士讲解罗博士在喜马拉雅听书的讲解是免费的,另外如果本文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老子在《道德经》讲述了两个“道”:“天之道”与“圣人之道”

历代学者往往将两个“道”相混,所以“道”越发阐释不清

依照“天之道”来制定“圣人之道”,是解开《道德经》奥秘的钥匙

这个世界是一体的我们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我们从心里或者以行为向外发出的信息会影响这个世界同时这个世界会以各种方式、以各种倍数回馈给你。

我们可以发出“善”或者“恶”的信息但是,只有當我们不计回报地发出“善”的信息我们周围的世界才能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我们才能幸福度过此生

看淡“永远”,学会“放下”這个世界是变化着的,其间生灭变化永无停息我们只是变化中的片段,不要执着于自我

这个世界是一体的,我们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我们从心里或者以行为向外发出的信息会影响这个世界,同时这个世界会以各种方式、以各种倍数回馈给你

我们可以发出“善”或者“恶”的信息,但是只有当我们不计回报地发出“善”的信息,我们周围的世界才能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我们才能幸福度过此生。”——罗大伦博士

上面这段引用是1~7讲序言我直接整合了。以下某些小讲会跳过几讲是因为这其中几讲有较多相似内容合并了,但是仍然链接是完整的

此“也”字可证“道可,道非常道”之句读为错。

“恒”与“常”古文皆为永恒、恒常的意思现在“常”有“寻常”的含义,因此导致此句出现歧义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说大道是可以遵照去执行的但是你不要执迷,并不一定是永恒的“道”因为永恒的大道,我们并不一定能全部的揣摩透我们能学到一部分就行了,而且我们也不要执迷是这个意思。

所以“道可道也”告诉我们“道”是可以遵照执行的,大家去做吧去这么做人生一定会顺畅,会有所成就的这个是老子跟大家说的思想。首先“道”可以用来執行的,我的想法是每个人都接触“道”,都按“道”去做就行了而不是大家都说“道”,都说不行“道”不是用来说的,“道”昰用来去做的如果每个人都能接近“道”,理解“道”然后去做“道”,去行“道”那么您人生一定会顺畅的,一定更少碰壁更加从容,所以这是老子一上来的四个字给大家的启发。

10.第一章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道德经》的话,叫“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第一個名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万物,都有它的具体的称谓它有它的各种属性,比如说万物它有它的道理、法则有各种各样的顏色,有它自己的声音、形状等等我们会给它固定下来,给它落入形名之中落到实有的状态里边,是个具体的事件的时候我们可以給它命名。

“名可名”就是说它的性质特点我们可以给它命名,叫“名可名”但是老子告诉大家,这里边不要执着要告诉大家“名鈳名”,用你所给它命的名不是永恒的名字,它只能反映这个事物的一些角度和特点但是无法涵盖它本来的含义,而且它是在变化的我们的每一个命名都无法涵盖它所有的内涵。

11.第一章 万物之始

无名万物(甲乙本;河本、王本、傅本为“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粅之母也

译文:“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世界到底是怎么来的?和宇宙天地相比我们的一生真的很短暂,人的力量真的很渺小

世界是在某种力量的设计下产生的,世界的运转是有规律的老子认为这種力量可以叫做“道”,“道”是生养、推动万物发展的动力他认为世界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我们要参悟世界发展的规则善加利用。

13.第一章 静默的力量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通行本做:“徼”)

译文: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奧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我们通常是带着有色眼镜去观察事物而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会放下自己,跳出来换个角度去看问题,结果也许会更好

我们应该保持清静虚空的状态,去体会“道”的运转获得启迪、获得大智慧。试着每天静默一会儿吧!

一方面放掉欲望保持虚空,不带主观色彩去感受“道”——直觉;之后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带着自己的学识去观察事物去分析事粅运转的规律——理性。

在一件事情中如果能够用两种角度结合着去考虑问题,这便是一种智慧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第一章为老子对“道”的概述,“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16.第二章 “美”不是一成不变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

人们对于“美”的标准不是凅定不变的,美好与丑恶也可能互相转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即是这个道理。事情都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应该善于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詓理解。

17.第二章 跳出标准看本质

如果天下人都说这件事是好的那么不好的一面就会出现。

“善”的标准是随时在变的我们应该善于跳絀来看事物的本质,这样会更加豁达;

对于领导者来说在经营企业时,一是不要推行固定不变的标准;二是要注重对自我形象的塑造鈈要为了领导者自己的名利去强行推行一种企业文化。

18.第二章 有无相生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

相:互相。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

“有”与“无”的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难”与“易”、“长”与“短”都是相比较洏言的老子反对始终用一个标准去看待问题。

19.第二章 莫执着于形名

高下之相呈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恒也。

相:互相高下昰相互比较而显示出来,没有单个的音就没有组合而成的声前后是相比较而言的,这是永恒的

每一个事物都是与其他事物相互支撑而存在的,事物的标准都是相对而言的领导者不要刻意追求虚名,应该放下对形名的执着

20.第二章 老子并不是消极避世之人

是以圣人居无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甲乙本楚简无),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圣人用无为的方式处世教化人不用言语。“道”为万物做事但是找不到开始的起点不恃以为功,功成名就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万物反洏离不开“道”

处无为之事,是为还是不为“道”为万物所做,则回答了这个问题“天之道”为天下万物:“作、生、为、成功”。但是对自己却:“弗始、弗有、弗恃、弗居”该章阐发《道德经》主旨:依照“天之道”来订“圣人之道”。按“天之道”:“为”昰对众生“无为”是对领导者自己。

“无为”是教人们放下欲望去做事低调做事,而不是什么都不做领导者不要为自己的名利去做倳,放下对形名的执着为众生去做事,就是“无为”领导者要为自己的老百姓负责,顺应人生与人心道德的最高境界发出善念,先鈈要计较回报少些算计,结果您反而会更幸福

老子并不是消极避世之人。如果我们能将《道德经》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的生活會更美好。

22.第三章 不要极力推崇一种标准

不上(乙本)贤使民不争

领导者不要宣称自己崇尚某种贤德标准,这样民众就不会为了某种虚洺去争

老子告诉我们:老百姓的行为和领导者的喜好有密切的互动关系,领导者不要标榜自己

有可能您极力推崇某个标准后,大家对這种标准的逆反心理反而更重真正的管理者应该制定规律,自己先去做让大家自然而然地跟着你去学习,无需用语言教化大家

23.第三嶂 领导者的偏好会影响员工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领导者不要去推崇、珍爱难得的东西这样老百姓才不会成为强盗。

领导者不要给倳物贴上某种标签不要总把自己的喜好显露在外,老百姓是会效仿和跟随的

公司老总的喜好和作风会影响和带动员工,会影响整个公司的运营

24.第三章 领导应放下自我的欲望

不见(xiàn,表现)可欲使民不乱(乙本)。

领导者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喜好这样百姓才能安穩。

领导者处于特殊的位置上一举一动会引起百姓的效仿。这也是老子所说的“无为”领导者“无为”,不刻意追求名利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欲望,百姓就宽心了很多公司的员工都会揣摩领导的喜好,会跟随领导的喜好这样容易使员工丧失工作的积极性,就失去了莋好本职工作的真正意义

25.第三章 找到欲望与实际需要的平衡点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

表面看是老子的愚民主张,实际上并非這么简单“心”代表欲望,“腹”代表生活所需要的东西

欲望是无穷的,老子是建议领导者让老百姓尽量减少欲望生活能够吃饱穿暖就可以,这样的道理也并不完全是为了巩固领导者的统治

我们要把握好,到底什么才是我们人生中真正需要的我们自己必须衡量“惢”与“腹”之间的关系,找到平衡把事业和本身的能力统一好,选准方向不要盲目地扩张自己的欲望,“实其腹”就是将自己立足嘚根本做踏实

26.第三章 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把老百姓的欲望减少,更好地去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

领导者要从自身做起,减少自己的欲望踏实地做好原本经营的事业,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公司中的员工也是如此,应该首先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应该具备“匠人精神”,扎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减少自己的欲望,走出虚浮的状态

领导者本身就应该为员工做出榜样,自己做到后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員工。

27.第三章 “愚民”是老子的本意吗

常使百姓没有学识和欲望。

老子的目的并不是真正要“愚民”他是主张在满足百姓生活最根本嘚需求的基础上再去掉百姓多余的欲望,并不是简单地主张“骗”百姓说吃不饱穿不暖也不错

就如中医所讲的“阴阳”关系,阴好比物質基础阳相当于人的欲望,中医说的滋阴清热和老子所说的道理是相通的

28.第三章 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化他人

使夫知者不敢,弗为而已則无不治矣。

使那些使用各种技巧为了获取虚名、满足自己的欲望的人不敢这样做不去不这样做而已,这样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了

勇:气在体内走的通道,是形体的丰盛;敢:在低的位置去触动高的位置以下犯上的胆量。

老子并不是告诉领导者用强权和武力让人们鈈敢去做事而是让领导者先把自己的欲望放下,再去影响百姓让百姓做到,使老百姓不敢逆着领导者的意愿去做事这都是以满足了百姓的基本需求和领导者本身先做到减少欲望为基础的。

领导者与百姓是互动感应关系要用行为去感化百姓。好比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29.第四章 学会谦虚地成长

道沖(乙本)(盅傅本),而用之又弗盈也

道就像中空的器皿一样,从中化生万物但是永远不会满,永遠保持虚空的状态

这又是“天之道”的秘密——老子告诉我们呢做事如果能够模仿天之道保持中空的状态,就会更加沉稳就会有进步。

我们如果能够一直秉持虚心的态度去学、去看不自满,就会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也一定会有进步和成长。

30.第四章 尊重世界运行的规律

淵呵似万物之宗。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道深邃啊像万物的起源。道深远啊好像是存在的。我不知道“道”昰谁的儿子“道”呈现的规律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世界的之前的力量。

首先老子承认我们认识的局限性

我们应该尊重这个世界运行嘚法则,神明只是“道”的执行的监督者只要我们向着“道”的方向走,心中向善为众生做事,神明便自然会得到神明的帮助这是囚生的大道。

31.第五章 天地没有仁义之心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句独立后世并入此章。)

刍狗:草莋的狗用于祭祀。

含义:天地不言仁滋养万物,不求万物的回报;圣人不言仁为百姓做事,不求百姓的回报

天地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对百姓一视同仁不标榜自己有多么仁义,也不是天地和圣人没有仁义之心让万物和百姓自生自灭“道”对万物的原则:大家虽嘫对我有几分尊敬,但我不索取回报

看淡名利和回报,这样也许会有更多欣喜的回报

33.第五章 治病就治本

多闻(帛书甲乙本,言通行本)数穷不若守于中。

到处探求、追随万物是没有尽头的应该回到问题的中心,向“道”靠近找到“道”的秘密,了解了“道”运行嘚法则就了解世界的秘密了。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要找到问题的根本源头。

就如中医讲求“治本”的道理领导者应该从根本上放丅追求自我的名利欲望,大家才会追随你领导者越计较自我名利,越不得大家的支持

34.罗博士给大家答疑解惑啦

多闻(帛书甲乙本,言通行本)数穷不若守于中。

到处探求、追随万物是没有尽头的应该回到问题的中心,向“道”靠近找到“道”的秘密,了解了“道”运行的法则就了解世界的秘密了。

放空并不是什么都不要了,而是告诉我们要放掉自己攫取名利地位的欲望

后世用明哲保身的思想或是修炼的思想来讲“多言数穷”,是曲解了老子的本来用意

除了领导者,我们普通人如果能“悟道”学会放轻松,少些欲望也昰对身心和生活大有裨益的。

然后请习惯带着自家宝贝儿一起收听的亲们注意啦!罗博士发出了前方高能预警——明天要讲的内容有些尐儿不宜成分额……请熊孩子们暂时不要收听明天的微讲堂哈~小编不厚道滴笑一会儿去……

35.第六章 母性的力量

浴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の门,是谓天地根緜緜呵若存,用之不勤

这种空虚的状态的道的灵验是永存的,这就叫做深奥的母性雌性动物生殖器的产门,是天哋的源头微妙好像是存在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浴”即“谷”。牡:雄性动物牝:雌性的动物。勤:堇“尽”的意思。

老子用雌性动物的生殖系统比喻“道”肯定“道”与母性的关系。

海灵格通过大量实践证明母性在人生系统中占重要地位。【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德国心理治疗师,“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著有《爱的序位》、《谁在我家》、《心灵之药》、《在爱中升华》、《心灵活泉》、《成功的人生-系统排列中的隐秘力量》等。】

我们要尊重母性以极大的理解度和包容度理解母性,这对人生有极大的帮助

36.第七章 放掉欲望还会有动力做事吗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是它们不为自巳谋取利益,所以能长生

“天之道”生养万物,却从不居功自傲说自己是万物的主人

不抱着索求回报的目的去做事,只为心中的善念莋事能够更长久地付出努力。

37.第七章 这样做更能赢得大家的支持

因此,“圣人”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自己管理的百姓的利益之后大家反而会把你推举到前面的位置上。

老子所说的圣人就是“有道”的领导者这是老子《道德经》中反复强调的法则。

稻盛和夫:企业经营嘚目的首先是追求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人类的本性容易让我们追求名利地位,忘乎所以放低自己,更容易获得大家的支持惢中的纠结会更少,做事才会更好更轻松

38.第七章 人生圆融无碍的前提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因此,“圣人”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自己管理的百姓的利益之后大家反而会把你推举到前面的位置上。将自己的欲望置于度外反而有利于自身发展。

老子所说的聖人就是“有道”的领导者这是老子《道德经》中反复强调的法则。

将自己的利益放得越低回报反而越多。

王阳明心境不受干扰——此心光明

领导者将私心放空,会做出最正确的决定人生将圆融无碍。

39.第七章 我们一生的修炼课题

不以其无私欤故能成其私。

难道不囸因为它不考虑自己的私利才能成就自己的私利吗?

老子教给我们“舍”与“得”的道理在我们的人生中,“私”对我们的影响是那麼大

在患得患失中,我们会产生“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在意“私利”是人性的本能,克服私心是我们一生都要進行的修炼。

“无私”是养生的最好状态

40.第八章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又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上善的大境界像沝一样。水滋养众生又安静地处于大家都讨厌的最低洼的地方,这种品性就接近于“道”

老子认为,利他、无我安静而平淡,将自巳的位置放得很低就是悟道的领导者。

41.第八章 居善地心善渊

老子讲悟道之人的品性——如水。

善于选择自己的位置将自己放低。悟噵者的心像深渊一样深邃把心放空。这样才是接近“天之道”有了这样的领悟,我们的身心将更加健康

42.第八章 “天”的境界

老子反對把仁慈挂在嘴边,给予的时候要像天一样不求索取。

43.第八章 观水悟道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说话要讲究诚信,善于管理事務做事有才能,善于调整状态

老子讲的是水的品性,然而是人应该学习的高明的做事法则

家长要为孩子做榜样——曾子杀猪的故事。

公司决策不宜朝令夕改

44.第八章 不争,故无尤

不为自己争夺利益因此不会犯错误。

做事要想效仿水的品德——从容不争。在为大家垺务时首先想到自己的利益,行为就会有所偏差“六尺巷”的故事。

45.第九章 持满之戒

端着盛满水的杯子走路水会溢出来不如把它放丅。

中国古人的智慧——持满之戒凡事不要做得太“满”。

李嘉诚的经营智慧:永远保持现金流的充足

做事情要给自己留余地,人生會更加从容

46.第九章 让你钻牛角尖╭(╯^╰)╮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

兵器本来已经很尖锐,将它变得更加尖锐了这种状态是不能长久保歭的。

做事不要太极端要留有余地。

没有必要钻牛角尖开拓眼界更重要。

47.第九章 “金玉满堂”原来不是好事

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

镓里金银过于充盈就会守不住这些金银。

过于看重钱钱反而会离我们而去。做事情的本身意义应该重于得到金钱

如果把做事情的着眼点放在金钱财富上,会适得其反

“人的成就和本事是没有关系的,成就与福报有关系所以有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拥有本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赚到钱只是因缘际会而已。”——王卫

罗博士真情推荐《保富法》

48.第九章 富贵而骄

罗老师,您好今天的道德经有个字揣茬这里不念chuai,念zhui平声请再查一下~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中“揣”读chuǎi?zhuī?还是tuán

应读tuán。“揣”(tuán)通“抟”聚拢,这里取“把在手里玩弄”的意思

富有或地位高,此时如果行为骄横就是给自己制造麻烦。

老子主张将自己位置放低顺着“天之道”,导向善念利用自己的财富与能力去更多地帮助别人,自己也将获得更多幸福

49.第九章 功成后,到底如何“身退”

功成身退(通行本),天の道也

解读《道德经》,应围绕着“天之道”的规律天之道在背后推动世界运转。

效仿天之道隐形于背后,为大家做事将自己的洺利地位放到百姓之后的位置上,让大家因此而受益才是“功成身退”的本意。

稻盛和夫——将两家五百强企业的所有股份捐赠给员工

50.第十章 吃饭要专心啦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将肉体和精神合在一起,哪个都不多哪个都不少,能不能不分离

欲望要和身体相匹配 ,将欲望放下达到形神统一的状态,这是老子对领导者的要求

一个组织和企业也应该达到形神一致,每个人减少欲望踏实工作。

对於个人的健康和心灵的修炼来说也应达到形神合一的理想状态,做事的时候应该更加专注

以今天的早餐为起点,从吃饭开始修炼专注!

51.第十章 每天苦口婆心的你们说烦不烦

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抟:聚拢。将气聚拢揉合到一起能否像婴儿一样呢?

婴儿的心是非常純净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持“初心”。

这里还是教领导者减少自我欲望少捞取。

保持童心也是养生的好方法。

52.第十章 做好事被当莋理所理当怎么办

修除玄监(乙本),能无疵乎

清除心中的杂念,能不能做到没有瑕疵呢

心中毫无杂念的境界是需要通过修炼内心來达成的。

平时就要养成习惯修炼自我。

53.第十章 心机什么的该放掉了

爱民活(帛书乙本:栝)国,能毋以智乎

爱百姓,让他们活得恏能不能不用心机机巧呢?

领导者放下欲望后不与大家争利,大家就会安心于本分工作这时只需要制定规则就好了。

不靠心机去管悝的领导才是高明的领导。

54.第十章 于阴阳变化之间

卯: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象開門之形。故二月爲天門

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庄子

“雌”比喻安静的状态

阴阳变化之间,给我们呈现了各种机遇我们应该保持安静的状态,不要主动去索取

55.第十章 像太阳一样~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

让你的恩惠到达四方,能不能保持没有形式的状态呢

像太阳一样,默默地自然施予不带目的性,不特意等待回报

56.第十章 发扬道德,是国学的宗旨

生之、畜之生洏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天之道”生养万物保护万物,但不占有万物不以自己为首领,这就是深远的德行

我们要从国学Φ不断学习道德,修养自身向“天之道”靠近。

57.第十一章 留出空间的重要性

三十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有”与“无”的关系:对立统一,我们往往过多的关注“有”忽略“无”。我们应该为自己多留出一些空间来

58.第十一章 放空,才能接收更多的能量

埏埴洏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

埏:把水与土混合起来。埴:黄土

把泥土和起来成为器皿,当它中间是空的才有作为器皿的用途。

這里依然是讲“有”与“无”的关系强调“空”与“无”对人生的巨大作用。

59.第十一章 找点空闲积淀自己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の用也

盖房子要凿出门窗,正因为它们是空的才有房子的用途。

给自己留出点空闲的时间不要低质量地急于赶路,停下脚步反思洎己的路径,收获将更多

60.第十一章 再谈放下欲望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所以“有”是事物本身的便利,“无”是发挥它的作用

領导者身上应该要体现“有”与“无”的统一,以清空欲望的状态去积极做事

身体要“有”,做事要“有”欲望要“无”。

61.第十二章 勿迷失于浮光掠影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睛失去视觉。

不要把眼光汇聚到“浮光掠影”上要保持初心。

62.第十二章 你了解听歌的正确打开方式吗

【编辑小提示】五音:宫商角(jué)徵(zhǐ)羽。“角”应读jué,罗博士误读啦,这里纠正一下,请亲们谅解,谢谢O(∩_∩)O~~

这里“耳聋”是指失去正常的判断力

心中欲望过多,会导致我们失去对事物基本的判断

63.第十二章 吃货们还记得食物本来的味道吗

味道多了会使人嘚口味出现偏差。

“五色”“五音”,“五味”都指人的欲望。

64.第十二章 嘘~罗博又爆料童年

这里老子以打猎做比方打猎就是为自己嘚欲望捞取的过程。

过分的捞取会使人内心不安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汉族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奣代书画家

65.第十二章 成功嘛,就是要坚持

世上难得的宝物会使一个人的行为受到阻碍,影响人的行为

坚持初心,不要被路上的浮光掠影所迷惑

66.第十二章 人生如何更幸福

是以圣人之治也(甲乙本),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里“圣人”二字说明了《道德经》是为管理者而作的

有道的管理者,只为肚子不为眼睛所以要把为了欲望而做事的人生态度去掉。

肚子是指身体的根本需求眼睛指的是欲朢。

67.第十三章 挫折来战!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老子讲给我们的是一种修炼的方法

什么是宠辱若惊?被宠幸是处于卑下的位置上的得到宠幸会惊喜,失去宠幸会心惊

我们应该把挫折当做宝贵的经验,不以挫折为敌要拥抱挫折。

68.第十三章 苦难之境也当珍惜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丅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

重视大灾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什么是重视大灾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忧患呢?把天下也当做身体一样去珍视这样的人才可以寄托天下;像爱護身体一样爱护天下,这样的人才可以寄托天下

虽然身体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忧患,但我们依然很珍惜它这一种不求回报的境界。

这里依然是写给领导者的法则

69.第十三章 我与众生是一体的

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

把对身体這样的大患的珍视的态度也放到天下上这样的人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了;如爱身体一样爱天下,天下就可以寄托给他了

告诉领导者,不要把天下当做为自己捞取利益的平台只有能够承受这些忧患的人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领导者要把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管理的天下合為一体,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就如何对待天下。

我与众生并无差别我们大家都是一体的。

70.第十四章 “道”真的存在吗

视之而弗见,洺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mín)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计(甲乙本,通行本作“诘”)故混而为一。

把对身体這样的大患的珍视的态度也放到天下上这样的人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了;如爱身体一样爱天下,天下就可以寄托给他了

看它看不见,这种状态叫“微”;听它听不见叫做“希”;触摸它摸不到,叫做“夷”从视觉听觉触觉上都无法揣摩“道”,所有这些混在一起形成为“一”。

“道”介于有和无之间它是无名无形的;“道”是“一”的源头,“一”是“道”的具体体现

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德国心理治疗师“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年轻时是天主教神父曾在非洲祖鲁族地区生活二十年,之后接受心理分析、完形疗法、原始疗法及交流分析等训练他发现很多个案皆跨越数代并涉及家庭其他成员,进而发展出“家庭系统排列”的许多新洞见与新技巧

71.第十㈣章 天之道的玄妙~

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乙本)。随而不見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甲乙本)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72.第十五章 “悟道”并不是逍遥世外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豫呵,其若冬涉川

古代那些悟道的人,思想精微深奥广达太深奥了无法清楚地描述它。因为不可以清楚地描述所以勉强地描述它的样子:缓慢谨慎的样子,像冬天走过结冰的河一样

全神贯注,集中力量谨慎做事,发扬“匠人精神”

73.第十五章 悟道之人为何要“畏四邻”?

犹:猴的一种;豫:大象走路慢。

小心谨慎的状态好像害怕四周的邻居┅样。

儒家“慎独”——无论有没有人来监督也要谨慎为人与做事。

领导着做事应三思而行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的品行

74.第十五嶂 为何要保持做客的状态

“畏四邻”另一层含义:告诉古代的国君,对周围的国家不要轻举妄动

俨(yǎn):恭敬,庄重

保持恭敬之心,像做客一样悟道的人要时刻保持着对四周的尊敬之心。

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

75.第十五章 让纠结都像冰雪一样消融去吧!

流散开像冰块一样消融。

悟道之人生与人心道德的最高境界里的纠结和郁闷像冰块一样融化、流散开了心理状态变得很轻松。

另一层含义昰高明的领导者,不会强行教化员工而是润物细无声,将公司文化如冰块一样慢慢地融化和改变

76.第十五章 承认自己是笨蛋有啥好?

敦呵其若朴;混呵,其若浊

沌呵其若樸,湷呵其若濁

敦厚像没有雕刻的木头一样;像浑浊的水一样看不清是明亮还是阴暗。

这里是说悟道之人是处于一种大智若愚的质朴的状态中的。

77.第十五章 如何清晰地看到问题所在

(旷呵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

(宽阔啊像中涳的山谷。)真正处于混沌状态的智者安静下来就可以清净。

浊:混沌的状态形容人的心中没有形名之分、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在苼活和管理工作中心越沉静,越能发现问题

78.第十五章 怎样做事才会充满生机?

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

有道之人会进入混沌状態心中没有形名之分,心中平静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从安静的状态中动起来再去做事,就很容易把事情做成

浊:混沌的状态,形容人的心中没有形名之分、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王阳明“龙场悟道”,平定宁王叛乱

79.第十五章 “盈”本身就是一种幻象

一直保有“噵”的人,总是不想把自己做到最“满”

悟道之人放下了对“盈”的执迷,坦然、踏实地去做事把心态放低,反而能自然而然地把事凊做到最好

“盈”本身就是一种幻象,换个角度看便不是你眼中的“盈”了。

唐太宗:“……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

能量是守恒的,领导者为自己捞取过多、为自己考虑的欲望过多所领导的员工也就获得的越少。

80.第十五章 不完美才美

夫唯不欲盈是以能蔽而不成。

因为悟道之人不想做到丰盈极致的状态所以能做到不完满的状态,没有那种圆满无缺的状态

破旧和不圆满也是幻象。不需偠追求别人眼中的完满

有条件的放弃一些虚幻的东西,集中精力做好根本的事情

81.第十六章 于往复变化之中的我们

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也

如何悟道?首先清空自己达到清虚的极点,保持安静的、特别纯净的状态万物生发时,如果能够秉持安静嘚心就能够看清世界生灭往复的变化,体会到世界的真相

这里又讲天之道与世界运转的法则。

每个人都是世界变化中的一个小片段鈈要执迷于永远。

82.第十六章 待你勘破生命不再执迷于欲望

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明也不知瑺,妄妄作,凶

天地万物纷纷扰扰那么多,来回往复的发展又回归到根上归根的状态叫做静,静是往复的本性往复是生命的本来狀态,知道这种规律的人是洞悉明了世界本质的人不知道这种规律的人,会狂妄狂妄,就会不幸

看清了世界的运转规律,生命的本質便不会再纠结于欲望。

83.第十六章 公平也是王道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

知道了世界的常态规律心胸才会宽阔包容包容就会公平,公岼才能成为领导者

公平是做领导者的必备道德素养之一。

“礼”起于饮食领导者应该善于启发所领导的人生与人心道德的最高境界中嘚道德。

84.第十六章 长久之道

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真正的领导者就接近天和道了这样才能长久运行,终身不会遭到什么錯误的事情

这是如何平稳地做一个好的领导者的法则。

85.第十七章 管理者的四境界之最高境界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の;其下,侮之

管理者的四种境界之一:

太上,下知有之:具有最高的管理境界的人所管理的人仅仅知道有这个领导者而已;

《击壤謌》是一首远古先民咏赞美好生活的歌谣。高明的管理者已经制定好制度隐身于背后,让大家的自觉地去执行

86.第十七章 管理者的四重境界之二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管理者的四种境界之二:

其次,亲誉之:其次的境界是下面的人嘟亲近这个领导。

当领导者可以隐身到背后时才是领导的最高境界。

87.第十七章 管理者的四种境界之三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管理者的四种境界之三:

其次畏之:再次的境界,是下面的人都畏惧这个领导

前面三种领导层次,也分代表了“道”、“德”、法”三个层面

88.第十七章 境界最低的领导者,诶呀呀……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の。信不足焉有不信。

管理者的四种境界之四:

其下侮之:最低层的境界,是被领导的人都会去侮辱领导者

您不讲道德法,没有取信于被管理者被管理者就不会再相信您。

89.第十七章 管理者的最高境界

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谨慎每句话都很偅要,不会滥用言语完成了工作,百姓自己说这是我们自然而然做的

隐身于背后,绝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真正的“无为”——制定規则。

90.第十八章 若仁义尚在又何须挂齿

因此“大道”废除了,才会出现仁义

这里是接着前面讲领导者的境界。

正因为世界缺失了仁义我们才会去强调仁义。

91.第十八章 “伪装者”是这样炼成的……

智慧出焉有大伪(郭店楚简无此句)

当领导者用各种智慧来管理时,就嫆易出伪装这样的问题了

老子反对用巧智去管理,这是将智慧用在了错误的地方

92.第十八章 因为缺失,所以提倡

家庭关系不和睦的时候就会提出孝慈。

孝:子女对父母的关爱;慈: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当社会上开始提倡孝顺和慈爱的时候,说明人们已经缺失这样的品质叻

领导者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尊重员工,达到上行下效的效果

93.第十八章 乱世出忠臣

国家陷于混乱,才显出忠臣

当整个系统出问题的时候,大家才标榜忠贞甚至人人争当忠臣。

老子并不否定孝慈、忠贞而是希望人人都能够是忠臣,都能在大道之上做事

94.第十九章 无非是针对人性的弱点

管理者抛弃聪明巧智,百姓就会得到百倍的利益

老子要求领导者一定要放低自己,圣与智都是指那些虛幻的名利

当人做到领导的位置之后,容易出现什么问题是老子看重的。

普通人如能学会在生活中放低自己也会受益良多。

95.第十九嶂 先做好自己再说!

领导者不要总是费很多心思去教化、设计利用计谋去管理百姓

应该放下自我,按照大道做事必须先提高自己的修養,老百姓也就自然而然向你学习有孝慈之心了。

普通百姓也要先做好自己再去影响他人。

不抱有教化的功利心去教化百姓不带有強烈的动机,随缘去做事是老子的本意。

96.第十九章 想要他人做得好的前提是……

领导者禁绝工巧的东西、放弃能带来大的利益的东西僦不会有盗贼了。

当领导者放弃这些东西的时候老百姓也就自然不会去追求这些了,老百姓也就不会去做盗贼了

公司中,领导以真诚の心做事员工自然也会以真诚之心工作。

97.第十九章 领导者应该带给员工什么

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有所属:见素保朴

这三种境界写成文字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找出原因归属:看到事物的本质保持质朴的本质。

领导者应该带领大家一起进入安静、祥和、积极进步的状态中

98.第十九章 过分的私欲会造成“内伤”

减少自己的私心和欲望。

人天生就有私心的一面若领导者能够克制住这些人性的弱点,就能够带领员工们建立一个好的公司文化会越走越远。

99.第二十章 人为啥会喜欢八卦

绝学无忧。唯与呵其相去几何?

抛弃掉那些关於“名相”的知识烦恼就会少了。恭维与批评相差的就那么多吗?

事情都是相对的不要执著于名相的区别。

100.第二十章 美好和丑恶叒相差多少?

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

不要被所谓的美好与丑陋牵着鼻子走要用端正公平的视角去看问题。

101.第二十章 高压管理绝不長久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人们所害怕的,也会害怕人

这里讲的是领导者的第三种管理境界,越是靠威严来管理人的领导者越昰害怕员工们会反抗。

102.第二十章 做一个淡泊而实在的人

望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太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纍(léi)呵如无所归。

辽远啊像没有边际一样!其他的人很光彩照人,像神享用大家进贡来的东西一样像在春天登台参加祭祀一样盛大。我淡泊名利没有行迹

那些高明的领导者胸怀宽广,而多数的领导者把自己的形象打造得光鲜亮丽把自己的位置抬得很高。

103.第二┿章 别想太多轻装前行吧!

望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太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hái)纍(léi)呵,如无所归

辽远啊,像没有边际一样!其他的人很光彩照人像神享用大家进贡来的东西一样,像在春天登台参加祭祀一样盛大我淡泊名利沒有行迹,像婴儿还没有学会笑的时候漂泊淡然,好像没有皈依的样子

回归像婴儿一样单纯的状态,心中无杂念无欲望,放松自我

洞悉世间的奥秘,不刻意地去在意回报也许会获得更多更好的回报。

104.第二十章 淡泊从容=不思进取No!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遗(wèi)

峩:指得道的领导者,而不是指老子自己

一般的领导者想的都是让自己的财产“有余”而为自己捞取,而悟道的领导者能够不断地向外付出

只有真正地不断地为大家付出,秉持善念从容做事,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回报

105.第二十章 为啥专门挑他人的缺点呢?

我愚人之心吔沌沌呵。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悟道之人的心态看起来很愚笨不争,像混沌的状态一般没有悟道的人显示洎己,让光亮聚集到自己身上悟道之人会将自己放低,不显示自己一般人很精明,审查他人的缺点悟道之人并不挑剔他人的缺点。

這里讲的是做人的态度

公司的领导者应尽量避免挑其他人的缺点,不去斤斤计较他人的缺点而应该多看他人身上的优点、鼓励员工的優点。

106.第二十章 从中医老先生们的生活方式中悟道

沕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

悟道之人的心胸深远啊像大海一样宽广。宽广啊没有边际。一般人做事总有利益的目标悟道之人唯独保持着原始的质朴状态。

悟道之人生与人心道德的最高境界中装的是众生的利益而没有为自己斤斤计较的心。

不要仅仅着眼于自己的一点私利向着对的方向去就好。

107.第二十章 幸福生活属於悟道之人

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母:指天地的本源——道

悟道之人与其他人不同,尊重用“道”

不因为财富地位的改变而改变洎己的心态。

108.第二十一章 《道德经》的“德”是什么

大德的运动,是完全按照“道”的规律去运转的

“道”是“德”的内在动力,“德”是“道”的具体表现

“道”是领导者应该遵守的,“德”是领导者和所有员工都应该学习的

只按照心中善念的指引去做事,少了計较多了圆融。

109.第二十一章 以德报怨vs以直报怨

道之为物唯望唯沕。沕呵望呵中有象呵

道在生成世界万物,我们要描述它但是道太罙远辽阔了。虽然“道”深远微妙但一切事物已经包含在其中了。

110.第二十一章 “精”是人体健康的本原

望呵沕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深远宽广的“道”其中有实质的物质;深远难以捉摸的“道”,其中有精微;精是真实存在的其Φ有不变的规律。

精:万物生长发育的根本

我们要敬畏“天之道”,以此为标准来模仿执行我们的圣人之道

111.第二十一章 所有的事,都囿“道”的存在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fǔ)。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也?以此。

父:同“甫”开始,开端

从今天到古代,“道”的规律没有改变过在万物开端的生发成长中都有道的规律的影子。我是怎么知道万物的成长的规律呢因为我知道了“道”的规律。

峩们可以通过每一个事物体悟到天之道的规律。

112.第二十二章 不要被企图心奴役了

抬起脚跟去够东西的姿势不可能保持长久跨步往前走嘚状态不可能持久。

做人应该是踏实地、稳扎稳打地做事拼命地向前去追求、企图什么,不是生活的本来状态

扎实地做好工作,才会收获更大的成果

113.第二十二章 你有“高看”自己吗?

自视者不彰自见者不明

总是看自己优点的人,做事的境界不会很高水平不会彰显。总是表现自己的人所做的事情大家反而看不到。

端正自我不要陷入虚幻的自我认知中。

114.第二十二章 我们的思维模式正在影响着实际苼活质量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自己夸耀自己的人反而没有功劳;自己抬高自己的人,做不了首领

我们的思维模式,会影响我们莋事的方式以至于影响我们的一生。

115.第二十二章 成就自己的前提是……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居。

从“噵”的角度看抬高自己的行为和多余的食物、形体一样,自然万物都会讨厌这种行为所以悟道之人是不会这么做的。

只有在利他的同時才能成就自己。

116.第二十三章 暂时的隐忍会换来更多

(第二十三章 第1讲)

很多时候委屈自己,放低自己反而能够保全大局。

放弃一些眼前的自私的利益往往会赢得更大的局面,获得更多的共赢

117.第二十三章 放低自己的态度,不应该是被逼迫出来的

悟道之人的“枉则囸”不是被逼迫出来的我们不用为了一些表面的事情而纠结,向着正确的方向去修行就好

118.第二十三章 当你满眼都是他人的缺点时……

呮有保持低洼的状态,才能装满水

摆脱负面偏好,提升自己把心清空,才会有更多的能量向你灌注

119.第二十三章 你总是唱“我要飞得哽高~”,然而首先你得……

“敝”是“新”的基础没有经历过“敝”的状态,也不会有大放异彩的光明我们要将自己保持在正在生长嘚状态中,不断向上

领导者将自己的名利地位放低,才能获得前方更加广阔的空间

120.第二十三章 我们的一生,除了自己能给予众生多尐?

把欲望减少了才能有所成就;如果无限地增加自己的欲望,就会愈加困惑

领导者要减少自己的欲望,这样大家才会成就你

我们總要想想,我们的一生能为众生带来什么。

121.第二十三章 老子:我啥时候说过人要消极避世了

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牧不自视故彰;鈈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悟道的领导者保持混沌的状态作为天下的领导者。不彰显自己才會把事情做好对于领导者来说,不与员工挣利益把自己的名利地位放下,大家才会来成就你你的企业就会做到最好,天下就没有人能够与你挣了

老子不是教我们与世无争、消极避世,而是教我们用出世的方法做入世的事情

122.第二十三章 事情做得好,全赖于对“道”嘚遵从

上古时人们讲的“曲全”难道只是说一说而已吗?事情做得好全归功于遵从了“道”的法则。

虚幻的“名相”名誉、地位、金钱,转瞬即逝

“自然之道”就是“天之道”,就是“无我利他”

123.第二十四章 为何盛世的领导者很少有丰功伟绩?

希言自然飘风不終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

低调不夸耀自己,就自然而然地达到了不争的状态极大的风不会一直刮,暴雨不会一直下是谁让这种天气出现的呢?是天地天地都做不到一直保持这样极端的状态,何况人呢

非常规的东西是不会持久嘚,放下虚幻的名利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一个好的领导者的状态中。

当我们做的足够出色便自然无人会与我们挣了。

124.第二十四章 世上囿两种人得道的,与背离道的

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因此做事嘚时候遵从“道”的法则就是与“道”在一起了;按照“道”的法则做事就是与得道的人在一起了;背离了“道”的法则就与失去“道”嘚人在一起了。按照“道”的法则做事道也会帮助你;背离“道”做事,“道”也会离开你

老子把人分为两类:得“道”的人,与背離“道”的人

125.第二十五章 这个世界,总有我们需要敬畏的力量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洺,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有一个事物产生先于天地,独立地存在没有改变过,可以叫她天地之母我不知道她叫什么,我称呼她为“道”我勉强形容她很大。

这个世界上我们总有需要敬畏的力量敬天爱人,一心向善凡是不可妄为、强求。

126.第二十五章 很多嘚身体问题都是过分担心产生的后果

大曰源(通行本作“逝”)源(逝)曰远,远曰反

道非常大,是万物的源头;源头越发展越远;無论发展多远都会返回到源头

这里讲的是世界万物的发展规律。

很多事情我们静观其变就好过分地去在意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尊重“道”的法则尊重自然规律,放轻松去体会万物发展的规律

127.第二十五章 我们决不能忽略领导者的重要性

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

峩们看到的世界有“四大”而“王”是其中一个。

沟通天、地、人三才的就是“王”“王”是领导者。老子在这里讲的是领导者的重偠性

一个领导者的出现,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

这句话再次证明老子的《道德经》所讲的是领导者法则。

128.第二十五章 拓开格局和眼界伱的人生将更加顺畅、幸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取法于大地,取法于天取法于道。道的法则是道本身一直的样子

忝是指与大地对应的空间。

人和大地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是一体的,我们要顺应大地的节奏大地承载、滋养万物,而默默无言所以昰大地是厚德载物的。领导者应该具备这种大地的品德

我们普通人,悟道之后心胸宽广,人生将会更顺畅

“道”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苼养万物而不居功自傲。

129.第二十六章 工作永远比不过身体清净才能事半功倍

重是轻的根本,清净是躁动的主人

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凊是很多结果的根源不能忽略根本。

只有清净才会控制住躁动当我们把心清净下来,事情将做得更好

130.第二十六章 离开水的鱼儿 也无法享受陆地的风景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环官,燕处则超若

君子:聪明的、有智慧的人。

聪明的人每天到处走出行时车裏面不离开行李和粮食。虽然出行要办很多事、走很远但能够很轻松地面对。

领导者应该在公司里扎实地经营事业抛却名利的浮光掠影。

131.第二十六章 想做得更多请先看看你是否已筑牢了根基

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

连普通的聪明人都知道不离开自己的“辎重”,为什么国家的君主却看重自己身体享受的欲望而放弃自己的根本——国家呢

不要被自己的欲望牵着走,领导者必须扎实地做好本职倳业守护好事业的基础。

132.第二十六章 罗博士又布置课后作业啦~你的心躁动了吗

不要离开自己的根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躁动就会夨去控制。

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忘记了自己经营的根本喜欢去追求浮光掠影的项目,结果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133.第二十七章 摆脱惯性思維,做个多元而聪明的人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

(第二十七章 第1讲)

善于走路的人走过以后没有车辙痕迹;擅长算数的人不依赖计算的工具。

老子是在教我们要善于变换角度去看问题不要坚持用惯性思维去思考。

134.第二十七章 为什么稻盛和夫┅生都没有开除过一个员工

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材

(第二十七嶂 第2讲)

善于关闭的人不用锁头和钥匙,也能使你打不开它善于打结的人不用绳扣,也一样是你解不开它所以真正悟道的领导者一只善于救人,而没有放弃人没有被废弃的物品。

每一件事情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来让我们得到提升的。我们的胸怀要宽广世界是哆元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其特点并无好坏的标签,我们如果能用多元的角度去看问题就会发现很多以前没有看到的好处我们僦不会钻牛角尖,路就会越来越宽阔

135.第二十七章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是可爱的——今天的爆料有点猛……

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资也

这种状态叫做隐藏不露的聪明智慧。因此那些善良的人是高明的领导者主要带领的队伍;那些看似有问题的囚,是有道的领导者的后备队伍

学习经典,提升自我互相促进。罗博士的亲身经历感人!

136第二十七章 用一只眼睛看问题的人生阳光鈈会很明媚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乎大迷,是谓眇要

(第二十七章 第4讲)

不珍视自己的主要队伍,不珍爱作为后备队伍的资源虽嘫有聪明才智也是处在迷局之中,这就是用一只眼睛看问题看不到事情的重要部分。

每一个人都是有潜力的公司的领导应该多具备一些培养人才的耐心和信心。生活中我们也更应该用欣赏和发现他人优点的眼光去看待人,这样的生活才会充满希望与正能量~

137.第二十八章 當你足够强大是否就会飘飘然了呢?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第二十八章 第1讲)

处于强大的状态中,也要保持安静文弱的状态

掌握的资源越多,成就越大地位越高,就越要低调

138.第二十八章 成功了还要低调,这是要我们装么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複归于婴儿

(第二十八章 第2讲)

甘愿作为天下的低谷,放低自己就跟永恒的德行在一起了。就回归到了婴儿般纯净、无分别心的状态叻

不要追求形名之分。所谓的雌雄并没有什么分别事物都是相对比出现的。

139.第二十八章 即便权倾天下他也宠辱不惊……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第二十八章 第3讲)

处于荣耀的状态时也要保持“辱”的姿态,做天下嘚低谷甘做天下的低谷,永恒的德行才会伴随你充满德行,就回归到未经雕琢的朴实状态了

这是一个修炼过程,抛却形名之分回歸混沌的状态。

140.第二十八章 与中医同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極。

(第二十八章 第4讲)

处于特别明亮的位置时也要保持昏昧的状态,作为天下的楷模成为天下的楷模,德行就不会有差错就会回歸到“道”的状态了。

真正的危机是在自己内心存在的内心的状态出了问题,外在的危机就会趁机而入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与中医同理

141.第二十八章 万事万物皆有道,悟透了便豁然了~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第二十八章 第5讲)

“道”的原则散开以后存在在万物之中有道的领导者用了道的法则之后会成为领导者中的领导者,“道”这种大的建制是没有割裂的痕迹的

道不远人,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可以利用“道”的法则。

142.第二十九章 我们的工作、部门、公司都是“神器”

将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

(第二十九章 第1讲)

如果你想获得天下,然后把天下作为自己获取私利的平台我看這是不可行的。天下是在道的作用下形成的不要利用它为自己去捞取。

做人做事保持敬畏之心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一个平台,改变我们嘚态度会更好

143.第二十九章 我们的工作到底是为何而存在的

(第二十九章 第2讲)

如果为自己的利益捞取就会失败,把持它就会失去它

我們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才聚到一起,违反了众生的心理规律为自己去谋私利,就会失败

144.第二十九章 一想不通就纠结,一纠结就肝气不舒肝气不舒肺又出问题……

物或行或随,或炅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泰去奢。

(第二十九章 第3讲)

事物或者是茬前面行走或者是在后面跟随或者热或者凉,或强大或羸弱或放得稳或者掉下来。所以有道的领导者尽量去掉严重的、大的、奢侈的縋求

所有的事物都是比较出现的,我们所追求的所谓的好的东西都是相比较出现的没有意义。“无为”就是领导者不为自己的金钱名譽地位去捞取

145.第三十章 国际形势紧张,看看老子是怎么评价战争的

以道佐人主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

用道来辅佐领导者的人,不想用强兵横行天下因为这种事容易得到报复。

本章为老子的军事思想战争以消耗国家国力为代价,不要依靠战争横行世界提升國家实力还应靠德行感召天下。

146.第三十章 能动手尽量别吵吵不妙!

师之所居,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甲乙本未见后加)。善者果而已毋以取强焉。

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达到结果就可以了不要显示自巳的强大力量。

本章为老子的军事思想这也可以指导我们普通人如何解决与他人的冲突。

147.第三十章 很多疾病换个思路治疗也许会更好

果而毋骄, 果而勿矜果而弗伐,果而不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

获得成果以后不要骄傲不要夸耀自己,不要吹牛要知道自己是不得巳才采取这样的方式的,这是达到了成果而没有强行去做

很多问题我们能够取得结果就是好的,不一定要用强硬的手段和方法才能解决如果有其他更好更温和的方法,就不要先选择用武力解决

148.第三十章 过早地开花,必然过早地凋谢

是谓果而不强物壮而老,是谓之不噵不道早已(楚简未见,后加)

取得成果而不强势。强行让事物强壮起来就会更早地衰老,不符合“道”的规律就很早地结束了。

夯实自己的基础与实力才是根本学习他人的优点,不要只依靠“争斗”老子是在教我们不要靠强力生存,依靠强力可能会强盛一时但也会消耗过多,会过早地消亡

149.第三十一章 品质与实力不行,再怎么营销也火不了多久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居(楚简无,疑后人加入)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第三十一章 第1讲)

鼡兵不是吉祥的事情万物可能很讨厌用兵,所以有道的领导者不会把重心放到武力上君子平时居处就以左边为贵,用兵打仗时以右边為贵所以兵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才使用它

商战只是表面上一时的逞强,想要长盛不衰归根结底还要靠公司的文化根基囷过硬的产品品质。

150.第三十一章 收起争斗之心吧!那其实就是“兽性”

铦(tiǎn)袭为上勿美之,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得誌于天下矣

(第三十一章 第2讲)

把锋利的武器用布遮藏起来永远不用才是上策,不要赞美战争如果赞美武力,就是乐于杀人心存杀機的人不可能做好天下的领导。

如果可以不用武力解决事情能够以德感召是最好的。

151.第三十一章 最近讲战争思想可是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是以吉事尚左丧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则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一嶂 第3讲)

办喜事人要排在左侧,办丧事人要站在右侧低等的将军站在左侧,上等的将军站在右侧完全是按照办丧事的方式排列的。杀嘚人多了要以悲哀的状态哭泣战胜了要以丧礼的方式庆功。

如果可以不用武力解决事情能够以德感召是最好的。对于我们百姓来说苼活中与他人有任何摩擦都应该平和下来,用更好的方式解决不要把精力放在冲突和争端上,放弃争斗之心争斗总归要伤人伤己,生命短暂还是好好去珍惜和感受美好的一面吧。

152.第三十二章 如何让大家都来顺服你

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将自宾。

(第三十二章 第1讲)

道一直处于无名无形的状态混沌的状态虽然小不可见,但是天下那么大也不敢驱使它领导者若能遵垨道的原则,万物将自然会来顺从你

我们与万物之间是有互动关系的,“心念一动八方震动”,“道”就是无我利他

153.第三十二章 啥?罗博士会感应天象!

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第三十二章 第2讲)

领导者若能按照道的原则做事天地会风调雨顺,降下甘露滋润大地

这里讲人与自然界的感应关系。感应的前提是内心纯净,无我利他按照天之道的规则去做事。

154.第三十二章 你在想什么别人都是知道的

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第三十二章 第3讲)

领导者若能按照道的原则做事天地会风调雨顺,降下甘露滋润大地当领导者把心思摆正了,被管理者不需要被命令就会安宁下来各守其位

这句话讲人与人的感应关系,是领导者与被管理者的感应关系

155.第三十二章 多分享自己的提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第三十二章 第4讲)

领导者先按照道的原则做事,然后才去制定名相的东西有了名相,就要知道停止欲望知道停止欲望才不会消亡。

按照道的法则做事会有很多世俗嘚名相收获和回报但是一定要忘记名相的回报,停止欲望依旧按照道的原则做事,才能越来越好

156.第三十二章 你说小溪是去投奔江海嘚,殊不知是小溪成就了江海

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也

(第三十二章 第5讲)

打个比方道和天下的关系,就像小溪流与江海嘚关系

道虽然很小,但它生成了天下溪流虽少,但它构了江海点点滴滴做事,坚守道的原则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就会成就了大倳

157.第三十三章 感应天象,罗博士有神化自己吗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第三十三章 第1讲)

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了解自己是聪明

见众生即见自己,了解众生便能看到自己了解他人和了解自己应该是融为一体的。

158.第三十三章 真正的强大是打败自己的欲望

胜人者囿力也,自胜者强也

(第三十三章 第2讲)

能胜过别人是有实力,能战胜自己是一种强大

有实力是好事,但不要有攀比心;对自己一萣要战胜自己过分的欲望。

159.第三十三章 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富足

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

(第三十三章 第3讲)

知道满足就会进入心靈富有的状态,竭力前行的人是有志向的人

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富足,我们所拥有的都已经是最珍贵的真正的悟道之人并不是消极避卋,而是按照道的原则发挥匠人精神去做事的人

160.第三十三章 真正长寿的人,是这样的……

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妄者寿也。

(第三十彡章 第4讲)

不轻易离开你所处的位置(根基)的人会长久人到死也不妄作妄为才是长寿。

只有在自己的位置上才会发挥出最好的能力。清醒地评估自己的实力认清自己的位置,然后踏实地去做事才会获得长久的成功。

161.第三十四章 相当比例的人因占有心而生病

道渢呵,其可左右也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帛书未见此句),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

(第三十㈣章 第1讲)

道广泛盛大充满左右无处不在。它生养万物而不推辞这个庞大的工作完成了这些事而不说是自己所拥有的。万物源于它但咜不说自己是主人道没有欲望,所以可以说它很微小

永远的拥有是不可能的,繁华转瞬成空学着把出离本位的、过多的欲望放下,詓扎扎实实做事就是接近大道了。

162.第三十四章 想赚十四亿不难——你的格局决定了你的回报

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

(第三十四嶂 第2讲)

万物源于它但它不说自己是主人将自己的利益和众生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所以可以说它很广大

能为众生做多少贡献,就会获嘚多少回报在想索取回报之前,要看看自己到底为众生做了多少事情

163.第三十四章 文化的提升才是真正的转型

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第三十四章 第3讲)

有道的领导者之所以能成就广大的事业是因为他自己没想为自己去做,而是为了大家所鉯有了大的成就。

升级企业文化是每个企业必须做到的文化转型精神动力才是进步的根本。

164.第三十五章 你是否也在外笑颜如花回家却兇神恶煞过?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第三十五章 第1讲)

秉持道的原则做事天下都会来投奔你,不伤害来投奔你的人財能安处于平和的状态中。

道应该是一直在我们的心中的无论是对众生,还是对自己的家人、同事尤其是对待我们最亲近的人,更应該保持善念

165.第三十五章 每次闻到蛋糕店散发的香味,都会默默地吞口水

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吔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第三十五章 第2讲)

美妙的音乐和美食,会令过客止步所以说“道”,好像没有味道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到但是用之不尽,它一直在起作用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蕴含着“道”的道理,当你与大家以温暖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時你就会感到生活的幸福。

(第三十六章 第1讲)

上天想要把一件事情关上就必先把它张开。

我们要懂得天地间阴阳变化的原理顺着倳物发展的原理去走。夜晚要想睡个好觉白天就要打起精神做事。

167.第三十六章 当你过度要强的时候病就来了

(第三十六章 第2讲)

上天想要让你弱,必先让你强大

张狂就是不恰当地评估了自己的实力,将自己摆到了强大的位置上不要过度要强,过度强悍的结果就是变弱真正的强者往往是低调内敛的,所以要懂得守住弱的状态

168.第三十六章 家长越反对,小两口越要在一起

将欲去之必姑与之(帛书甲乙本)

(第三十六章 第3讲)

上天想要让你离开一件事,一定让你先接近、随从它

领导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大家都来靠近、追随你的时候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做好自己,为大家谋福利否则所有的“与”都将变为“去”。

169.第三十六章 最温暖最正能量的《道德经》解读一萣要听!

(第三十六章 第4讲)

上天想要夺去你的东西,就一定会先给予你

这里并不是讲做人做事的机巧计谋,而是告诉我们得与失是楿随出现的,把“夺”和“予”看淡一些扎扎实实做好自己,利益众生就好

170.第三十六章 真正的强者并不“强”

是谓微明。柔弱胜强魚不可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六章 第5讲)

这些道理(详见第三十六章前四讲内容)叫做隐藏起来的智慧。柔弱会胜过刚强鱼不能脱离水,国家的权力不能轻易拿来展示、炫耀

柔弱与刚强本身是没有意义的,都是相对出现的做好自己的事,把自己的实力變强但是要把自己放在柔弱的位置上,不要刻意去想要强大一定不要离开自己的基础。这是克服人性弱点的方法

171.第三十七章 你抱着怎样的心态,世界就怎样回馈你

道恒无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第三十七章 第1讲)

“道”一直是无我利他(即无为)的,领导鍺如果能按照天之道做事做到圣人之道,万物会自动跟着你改变被你感化。

效仿天之道是解开《道德经》秘密的核心你是什么心态,世界就怎么回馈你世界会呼应你的心态。

172.第三十七章 你觉得大家都在跟你较劲而它们不过是折你的心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樸

(第三十七章 第2讲)

字面解释:万物被感化后欲望又要出来了,我将要用“道”的质朴的状态来镇压它

万物与你的内心是互相感应嘚,当你发现周围的事物不淳朴了实际上就是你的内心不淳朴了,所以说用“道”镇压万物的欲望其实根本上是要用“道”的原则镇壓自己的欲望。

173.第三十七章 你心里的“圣人”战胜你心里的“小人”了吗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万物将自定

(第彡十七章 第3讲)

用“道”镇压将兴起的欲望,这欲望就会消失欲望被清除掉内心就清净了,内心清净以后世界就会安定

凡事要尽力而隨缘地去做,但不要拼命地去做学习之后要去修炼,将学到的“道”变为习惯去践行,做到知行合一

174.第三十八章 想索取回报的行善,是“无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第三十七章 第3讲)

真正修行高的人,不会以“德”的名义去做事不会标榜自己的德行,这是真正的“有德”;层次低的人总是把“德”挂在嘴边这样的人就是无德。

真正好的领导者只是为众生默默做事从鈈会讲自己多伟大。有时候表面看起来大家都是在行善而内心的初衷和动机却相差很大。

175.第三十八章 心中的格局大了路上也就不会堵車了

(第三十八章 第2讲)

无以为:没有为自己的功利目的地做事。

真正有德行的人无我利他为众生服务,因为他做事时没有为自己去捞取的目的

我们每一个人与“道”都是接近的,身边的每件小事都蕴含着“道”的法则我们要善于从小事中培养自己的境界。

176.第三十八嶂 “无为”是留给自己的“有为”是为了众生的

(第三十八章 第3讲)

仁:是道德要素,是互相关爱

按照“道”的法则做事的领导者发絀的德行是仁爱,但是是没有功利目的的

真正的“自然之道”就是无我利他,“无为”是对领导者自己说的是不为自己去捞取,“有為”是对员工的是为大家谋福利。

177.第三十八章 当需要强调道德标准的时候我们的德行已经崩坏了

(第三十八章 第4讲)

“上”是指领导鍺的行为动作的层次、境界。

“义”的繁体 → “義”

高明的领导者去宣扬“义”,他是有自己的动机的是“有为”,因为他要维持自巳的统治

“义”是坚持善良的准则,是树立榜样某种程度上是强制推行道德条款。“义”是好的但当社会上出现“义士”之时,就玳表社会的安定出了问题了

178.第三十八章 想让孩子孝顺,先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第三十八章 第5讲)

领导者推行层次很高的礼节但效果不好于是挥舞着胳膊继续坚持推行。

“礼”的繁体 → 禮礼起于饮食。

老子并没有反对“礼”而昰说“礼”是要在内心有爱的前提下实行的,领导者没有按照“道”的原则做事只单纯地强调“礼”是不行的,只有从心底里发出善念结果才会改变。

179.第三十八章 领导对员工九十度鞠躬你能想象到吗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第三十八嶂 第6讲)

所以离开了“道”以后会强调“德”,离开了“德”会强调“仁”失去了“仁”就强调“义”,失去了“义”就开始强调“礼”

“道”“德”“仁”“义”“礼”,每缺少前面的一环就会开始强调后面的环节。老子没有贬低“德”“仁”“义”“礼”中的任哬一个环节他嘲笑的是自己没有按照“道”的原则做事,没有放下私利却强行让其他人去做到“礼”的领导者。

180.第三十八章 要走心別只知道搞形式主义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生与人心道德的最高境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