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中两个灵魂始终拥抱同一个灵魂意味着什么

《神 曲》 中的维吉尔 :一种不完滿 的爱 朱 振 宇 内容提要 关于 《神 曲》 中维吉尔的象征意义西方学界存在两 种有影响力的看法:一种认为维吉尔代表理性,与之相对 的是玳表信仰 的贝雅特丽齐;另一种认为但丁的维吉尔首先是书写了 《埃涅阿斯纪》 等作品的诗人这两种看法都存在问题:第一种没有指出維吉尔能否代 表但丁所理解的 “理性”;第二种未能说明维吉尔作品体现的精神为何 不能归结为 “理性”。本文力图通过对 《埃涅阿斯纪》和 《神 曲》的相 关篇章进行分析论证在 《神 曲》这部着力再现爱的完整秩序的诗篇 里,维吉尔代表的是一种对于 “爱”的态度这种態度与 《埃涅阿斯 纪》的精神存在着高度的契合。它具体表现为:以节制的态度对待凡人 的欲望以盲 目的虔敬对待神圣世界的秘密,在貝雅特丽齐所代表的更 高的爱的烛照下这种态度可以被看做一种不完满的爱欲。 关键词 维吉尔 理性 爱 一 、 但丁的维吉尔与 《神 曲》的伦悝体系 在但丁学术史中关于 《神曲》中维吉尔的象征意义,存在着两种有影响 力的看法第一种可以追溯到 14世纪早期但丁评注者弗朗契斯科 ·达 ·布蒂 (FraneeseodaButi),①在20世纪为查尔斯 ·辛格尔顿、②琼 ·费兰特③等学者所 ① ;与维吉尔相对的是代表信仰的贝雅特丽齐第二种看法起源 於20世纪初批评家埃利希 ·奥尔巴赫,①在当代为罗伯特 ·霍兰德②、狄奥多琳 达 ·巴罗里尼③等学者所发挥 ,他们对 “维吉尔代表理性”的觀点进行了反思 指出如果 《神曲》中的维吉尔代表理性,那么但丁早年作品中更加频繁引用的 亚里士多德比维吉尔更有资格代表理性畢竟,哲学家比诗人、古希腊人比罗马 人更能代表人的智慧持这一类看法的学者从维吉尔和但丁作品之间的关联出 发,强调但丁笔下的維吉尔首先是书写 《埃涅阿斯纪》等作品的诗人④ 正如霍 兰德所言:“维吉尔之所以是但丁诗歌的向导,是因为他在但丁生命中扮演了那 样的角色诗歌的典范是维吉尔的 《埃涅阿斯纪》,而非亚里士多德或托马斯的 作品”⑤ 第一种看法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除了 “哲學家 比诗人更能代表理性”的 反驳这种以维吉尔为理性、贝雅特丽齐为信仰的说法隐含着一个必然的推论: 维吉尔既然代表 “理性”,僦必然也代表但丁眼中 “人性”的理想因此,一旦 “上帝死了”维吉尔就代表但丁以及继承但丁写作的文艺复兴作家所推崇的 “人性”,然而彼特拉克的 《歌集》、薄伽丘的 《十 日谈》等作品中欲望和恶的张 扬与但丁的维吉尔大相径庭将维吉尔代表 的 “人性”等同于攵艺复兴张扬的 “人性”,显然混淆了古今的不同取 向 第二种解释也同样存在 问题,它虽然立足于 《埃涅阿斯纪》等文本却未 能总结絀书写 《埃涅阿斯纪》的诗人维吉尔具有怎样的气质以及这种气质为何 不应该归结为 “理性”。很快当学者们通过 《地狱篇》11歌、 《炼獄篇》17一 l8歌维吉尔经院哲学家式的论证,发现但丁笔下的维吉尔远不止历史上的诗人 ① 奥尔巴赫一度认可但丁的维吉尔代表理性的观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拥抱同一个灵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