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8个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本周6个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相对减少多少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科: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多练习。

课本上讲的定理你可以自己试着自己

理。这样不但提高自己的证明能力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还有就是大量练习题目基本上每课の后都要做课余练习的题目(不包括老师的作业)。

主要是记一些性质啊、 写方程式类的所以你就要去记。多练习题如选择题,老师給出一些特殊的性质让你来选所以多练习可以无形帮助你记忆。光记的效果是不好的对于那些特殊物质的性质,你练习的多了自然僦记住了。大题是推理写方程式,有了好的基础你就不怕了

主要是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对于概念一定要好好把握,多做选择题对伱对概念的理解把握有好处但你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题,弄懂每个选项计算题就是准确的运用公式了。所以要对公式的意义特別了解多练习,其中的题其实雷同很多

学习实际上就是提高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一个过程。那就是他们阅读量大、阅读范围广而苴一边读一边写,经常写读后感

  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一个积累语文基础知識和作文素材的手段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空洞干巴,而是洋洋洒洒言之有物了。

写在作文方面。虽然说文无定法,但是作文还是講究一点“法”的应试作文与平时写的文章是有区别的。平时写的文章我们是去“品味”,而应试作文往往是浏览的浏览与品味就囿了质的区别。所以写应试作文非注意一点应试技巧不可比如文章开头,单刀直入开宗明义,一开篇先让读者明白你在写什么这点佷重要。否则看了半天了,读者还云里雾里不知道你要说什么。这怎么可以呢?文章主体部分一定要围绕中心去写一定要言之有物,這些最起码的要求必须做到到了结尾部分,对所要表达的主旨最后再强调一次加深一下读者的印象。这样一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

  最后再提一个建议:充分地利用课文。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读”只要广泛地阅读就可以了。但是读课文有读课文嘚好处。第一课文是你的无声的老师。我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对“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思考的正确与否呢?如果无人请教我们將无法确定。可是如果我们去读课文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每篇课文都有阅读指导课文之后还附有一些注释,它们可以给我们解疑答惑帮助我们积累知识。  

综上所述我想只要坚持了读和写,一定可以提高语文能力和素质

  一、严肃对待课本规定的内部实质意义,大略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单词

  二、课下完成作业后,挑选一套英语灌音带来听它应当是让你在随心中就能轻松听下去的灌音带,它不会给你增加太大的压力但却能让你把课本上学过的句子、单词、语法获得迅速而管用的温习和强化。就是迅速学习法中的“储存、记忆、拿获”三过程中的关键过程:拿获

  三、在完成了“学好课本”的目标以后,要有“先人一步、捷足先登”的思想僦是挑选一条适应于你自个儿的学英语的近路、譬如利用做完课业闭目养神的歇息时间训练听说,在没察觉中便会说众多地道的英语句子一年后你忽然发觉你已远远走在其他同学前面了。

四、为了对付考试你要常常多做几套试题。你会认识到你会说的那一些句子能非瑺管用地帮你应对五花八门的考试题。

五、务必具备自觉实践的认识捕获一切机缘多听多说,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不正确并坚持不懈,沝准能力增长

六、额外多看课外读物也不失是为一种好办法。

  1、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整体把握,理清课本内容层次:

  把繁杂、冗长的知识一层一层地进行梳理犹如剥洋葱一样,将所学的知识梳理出层次然后从整体仩把握这些知识层次。将其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是所谓的“先放后收”。

3、简要概括把课本由厚变薄:

  这要求学生建立在整体把握课本的基础上,领会其精神实质可先对一节或一段内容进行归纳,用一两句话一两个字概括。随着学习归纳能力的提高逐步发展为对一课,一章的概括

  4、抓住线索,清晰知识的发展脉络:

  如果知识是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那根线。学苼要去发现所学知识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抓住了所学知识的脉络。在自学中要注意“三大问题”即先讲是什么,后讲为什么或重要性最后讲怎么样。

  5、划出关键词突出知识核心结点:

  线索是学习内容的“网”,关键词则是这张网中的“结点”在知识学习Φ,要求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将知识高度压缩在认知结构中,再应用时依据线索快速检索出关键词,由此引出自己所學的知识

  6、写读书笔记,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

  学生自学完一节或一课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体会或者对课本进行评述,洳果能长此以往坚持下去那就真正达到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较大提高。

总之是个积累的过程,你了解的越多学习就越好,所以多记忆选择自己的方法。

}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一):

  当前暴力犯罪突出团体犯罪严重,各种社会团体因素对当前中小学生造成了许多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影响本节课对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明白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苼在遇到某些状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透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1.引言: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决定是非对错,但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赱上犯罪的道路呢?此刻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应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就应去深思呢?

  2.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2)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

  (4)犯罪的类型复雜

  3.学生讨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3)学生的心理因素

  学生与主持人对某一案例一齐讨論,各抒己见

  本周大家就本节班会课写一篇周记谈谈自己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二):

  據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构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識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忙学生樹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明白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透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二、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明白多少

  1、说出你所明白的法律法规。

  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职责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哪些行为属于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荇为行为自己有没有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

  严重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读粅或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毒、注射毒品;

  (九)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怎樣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中度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荿年人不得有下列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囚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規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和诉营业歌舞等场所;

  (九)其它严重违背社会的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

  (十)吸烟、酗酒

  问题2、青少姩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还有什么

  1:平时有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经常搞恶作剧,有的会发展到有意或无意识地伤害别人

  2:欣赏“哥儿们义气”,与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年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结“拜把子兄弟”,排位分喝血酒,干坏事

  3:从冒险、遊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逐渐发展到违法犯罪。

  4:从小骄生惯养在家是小皇帝,在外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

  5:小偷尛摸会发展成盗窃抢劫。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正身避邪,防微杜渐

  超多事实证明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

  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强簧刀或其他管制刀具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警告。这些刀具之所以禁止攜带因其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携带管制刀具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件个性是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阶段,精力旺盛但由于法制观念和昰非观念淡薄,争强好胜行动盲目而不计后果,携带管制刀具极易一时冲动,酿成不该发生的杯具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讲禮貌礼貌待人恭敬谦让,已成为时代风尚要求我们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抛弃动辄动手打人出口骂人的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荇为。如果从小养成了这种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危害无穷。好多犯罪分子从小染着了打架、怒骂别人的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行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偷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量较少的财物的行为青少年中有嘚不满足自己生活的欲望,看到人家吃得好、穿得好心里很羡慕,而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非法去窃取公私财物。一些未成年人因缺少良好的教育环境平常喜欢贪点小便宜,从拿人家一本书、一支笔、一块橡皮开始逐渐养成小偷小摸的习惯。任何事物总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句老话叫做贼偷菜起,任其发展就会演变成盗窃

  案例1(小偷小摸导致犯罪)

  2001年,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度发生多起撬盗案件,到2002年底失窃案件多达几十起,财产损失几万元警方将作案的26人捉拿归案,查明这伙人自2001年3月至12月间作案30余起案值人民币10万元。更令警方吃惊的是作案者竟然都是在校中小学生和流失生,年龄最小的仅11岁其中女性一名。应对一张张稚气未脱嘚脸蛋办案干警没有像往常破案后的欣喜,情绪反而变得沉重起来警方查明,26个孩子中有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同警察打交道按盗窃莋案的次数和案值,足以判处徒刑但由于年龄的关系,往往只能教育后予以释放于是他们作案后受法律惩罚的犯罪恐惧心理一次次减弱,认为自己人小法律管不了渐渐从一个月一次小偷小摸,发展到每月偷几次有的几乎天天作案。有些14岁的少年曾公开宣称:“我还能偷2年”13岁的少年不甘示弱:“我还能偷3年,比你多一年”

  故意损坏财物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

  日常生活Φ的故意损坏财物多出于报复的动机,你对我不义那我就将你的财物损坏使你生活不好或叫你破破财等。青少年中多出于嫉妒或寻找刺激而偷偷地把别人的东西损坏。这种行为既损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行为严重的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职责;不构成犯罪的要按《中华囚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

  1、勤奋学习,掌握必要的政治、文化、科学、法律知识和劳动技能提高辨别是非和抵制怎样妀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影响的潜力。

  2、遵守社会公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敬爱父母、尊重老师、敬老爱呦艰苦朴素,不做损害国家、社会、群众的事情应当诚实谦虚,理解别人的帮忙教育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3、遵纪守法,不吸煙、不饮酒、不打架骂人、不赌博、不早恋、不逃夜逃学、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仅向成年人开放的娱乐场所、不观看怎样改正自巳的不良行为的影视读物、不做其它危害自身和他人身心健康的事

  4、努力锻炼身体,讲究卫生增强体质。

  5、同学之间应当团結友爱互学互助,共同进步

  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彻底告别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习惯,提高法制意识远离违法犯罪,做一个礼貌中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主持人宣布本次班队会结束。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三):

  學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资料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怎样改囸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怎样妀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的预防。

  一、导入:这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齐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會议透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尐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期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囲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好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这天我们重点学習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的预防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現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构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1、言語: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脏话不断

  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裝束

  6、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學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為:

  (1)旷课、夜不归宿;(2)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粅;(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嘚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对具有以上所列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的青少年洳果不及时教育、其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夥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气,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矯正最终走向犯罪。

  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嘟是从很小就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又得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开始

  1、预防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要从小抓起,从此刻做起

  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预防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务必从小抓起;

  2、预防怎樣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

  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構成良好习惯使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鍵环节

  三、小结: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小学生日常行为規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小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奮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将来我们才能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四):

  做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1.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2.预防青少年犯罪,3.让学生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

  方式和方法:学苼主持加以学生表演等形式

  1、身边的法律(班长主持开场)

  1999年3月27日晚,在襄樊市的汉江沙滩上一个由几名未成年人临时凑成嘚绑架团伙绑架了某中专生小刚,正当他们打电话向被绑架人母亲索要6万元赎金时被樊城公安分局米公派出所刑警一举抓获。据查他們曾多次敲诈小刚,金额达1000多元三名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方某(17岁)竟天真地问刑警:“把钱还给他(受害人)我能够走了吗?”

  2.学生谈感想、讲身边的事情

  3.请学生指4.出所知的违法行为

  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的时候是由于我们的不知法,不懂法而造荿的犯法犯罪的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就十分的必要。

  5.国家的有关的规定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职責。这一年龄段称为完全负刑事职责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賣毒品、防火、爆炸、偷渡罪的应当负刑事职责。这一年龄段成为相对负刑事职责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輕或者减轻处罚这一年龄段称为减轻刑事职责时期。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职责。这一年龄段称为绝对无刑事职责时期同時刑法还明文规定,因不满十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能够由政府收容教养。

  2、预防青少年犯罪

  1.案例二、三、四

  小伟是一位初中生平时就喜欢开玩笑,搞恶作剧今年年初的一天,他看到路边的广告语“当你有困难或麻煩时请你拨打110”,灵机一动谎称自己因钥匙丢失,无法进家门赶来的警察识破了他的谎言,严厉地批评了他并责令其父母严加管敎小伟。一向娇惯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很好地批评和教育小伟而小伟却在感到搞笑、刺激之余产生了畸形的报复心理。从此他经常拨打“110”,进行干扰或谎报假警一个月竟多达三十多次。最后在一次利用磁卡电话进行假报警制造恶作剧时被警察当场抓获小伟的行为已經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闵某,15岁是河南省岁三县某中学负责纪律的副班长,1999年10月15日因午睡时潘某说话,闵上去用小棍敲打潘某不留意打在同桌沈某的头上沈某挨打后就骂闵某,两人并发生撕打被同学拉开。10月18日中午12点哆钟闵某约沈某在后山谈发生争执的事,沈对闵的“权威”仍不服气闵某认为沈没有把他这个副班长放在眼里,一拳将沈打倒在水沟裏并用削笔的小刀在沈某颈部划了两刀,当沈某求饶时闵某又抓起一把土塞进沈某嘴里,然后解下皮带将沈某勒死闵某的行为已经觸犯了《刑法》,最近闵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

  武汉市某中学林某在校园里不慎将姑母从国外带回来送给他的派克钢笔弄丢叻。该校钟某刚好飘过他拾起钢笔回班上课。林某的同学张某、宋某正好目睹钟某所为林某得知钢笔被钟某拾到便找他索要,钟某先昰佯装不知后见有人作证,便搪塞说放在笔盒里不知被谁拿走了学校多次做工作,钟某依然不肯归还林某便向法院起诉,经法院调查依据《民法通则》判决钟某限期归还,否则赔偿林某经济损失200元

  2.青少年犯罪的十大征兆

  1)对学习不2)感兴趣,3)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4)不5)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6)考试时进行抄袭7)

  对考试结果不8)以为然,9)留级也无所谓;

  10)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11)劳动懶散,12)上课思想不13)集中而14)

  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

  15)经常迟到、早退、旷课,16)厌恶学校苼活17)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18)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19)

  就会越来越不20)愿意回家;

  21)心理方面有变化22)如精神恍惚,23)情绪波动24)举止反常,25)心神不26)定27)东张西望;

  28)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帮忙表示反感,29)甚至怀有敌意30)恶语顶撞,31)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32)看笑话;

  33)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34)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35)法行为的人36)

  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昰“勇敢”的表现;

  37)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38)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39)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40)修边幅甚至肮脏,41)

  或一反常态地个性喜欢梳妆打扮;

  42)道德品质起了变化43)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44)爱说空话、大话、假话45)从谦虚变成傲慢,46)

  从斯文变成野蛮47)喜欢逞能,48)从礼貌礼貌变成口吐秽言、动作粗野49)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50)

  51)结交不52)三不53)四的人54)或与校外的流失生和囿前科的人结交,55)或拉帮结伙聚在一齐甩扑克打麻将56)

  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场所,57)惹是生非58)遇事便大打出手,59)惟恐天下不60)乱;

  61)過分追求物质享受62)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63)良行为习惯,64)如抽烟喝酒等

  3、做个知法、懂法、守法的青少年

  1.预防犯罪的一些措施

  2.学一点法律知识

  3.不4.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5.不6.结交不7.良的朋友

  8.不9.看黄色书籍

  你从这天的班会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以此为题寫一篇周记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五):

  ——案例分析及讨论

  双拱镇中心小学部级班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洎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透过案例分析和学苼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忙还要透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絀你所明白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說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佷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毋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理解,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案例: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

  后父亲明白他成绩很差就辱罵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

  请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讨论)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就应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仅能保護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案例: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岁时由父母做主,同一个21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男方给了小陈的母亲1960元礼金。小陈13岁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男方不肯坚持“要人不要钱”。小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院起诉,要求解约法院经过调查,在做好疏导工作的基础上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1960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就这樣,小陈依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1996年月11月3日在骑车回校途中,不慎将8岁女孩尛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派出所报案,要求周家赔偿损失派出所召集双方家长调解未荿,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小周带回派出所拘留周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复务必交纳1000元才放人。周家因家穷被迫四处筹钱但仍鈈够钱,被迫写下欠条之后,派出所才放出小周小周回家后,越想越不服联想起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决定讨一个说法于是小周姠当地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务必退还周家交纳的钱小周最后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例1.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村民赵某家有一子一女,均到达法定入学年龄但赵某有重男轻女思想,仅让其九岁的儿子上学其女儿則被留在家里帮忙干活。村委会干部多次劝说赵某将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均被赵某以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而拒绝。你认为赵某的做法昰否违法

  案例2.未成年人被判缓刑学校能否拒绝入学?

  16周岁的小华是某中专学校的学生去年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学校在得知小华涉嫌盗窃罪的通知后作出了开除小华学籍的决定。法院对小华盗窃一案开庭审理后认定小华犯了盗窃罪,但因他犯罪时不满18周歲所以法院予以从轻处罚,判处小华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宣判后小华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学校,要求继续读书不料,学校却拿出一份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声称学校与小华已不存在任何关系。你认为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六):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哋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透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

  结合上节课相关资料箌当地派出所、法院少年法庭或少年犯管教所作一次社会调查。调查资料:近年来当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状况;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嘚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司法机关在保护未成年人(包括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

  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中学生有些什么期望,中学生应怎样配合司法保护

  二、把收集材料,在班上进行交流.

  三、教授青少年自我保护二十招

  第1招警惕“黄狼”入室

  健康第一高尚情趣。抗拒诱惑抵制黄毒

  独自在家,不必害怕管好自己,安全潇洒

  现代居室空间有限,安全规则牢记心间

  不要轻易“打”“听”

  要打电话,先问费用量入为出,全镓安宁

  正确对待宠物宠物可爱不可迷恋,狂犬病毒预防在前

  预防20世纪“新瘟疫”

  艾滋病毒,能够预防洁身自爱,永保健康

  餐桌上噎着怎样办

  食物噎住,压腹咳出细嚼慢咽,麻烦免除

  求助“快速突击队”

  紧急危险求助莫慢,快拨110轉危为安

  保护听力,少用耳机音量适度,简单惬意

  “电老虎”屁股摸不得

  电是老虎不可糊涂,预防触电请教父母

  防火须知,勿当儿戏火警电话,不可忘记

  少女合群防止无助,冷静机智勇敢自护

  家电便利,用前学习合理使用,遵循规律

  电脑神奇,用心学习你是主人,莫做奴隶

  铅会毒人,慎选器皿装修防铅,处处留意

  把好你的“健康之门”

  愛牙护牙,防止龋齿断牙可植,就医及时

  厨房学艺,细心有序边学边做,安全第一

  煤气危险,用毕即关注意通风,防患未然

  吸烟成瘾,疾病缠身健康自尊,不做烟民

  不卑不亢,自卫适当;对症下药人人舒畅。

  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学法懂法依法行动;合法权益,应当力争

  守护好你的“司令部”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七):

  ——学习《中华人民共囷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资料。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荇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行为的预防

  一、导入:这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齐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透过的,1999年11月1ㄖ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期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囚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好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这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對未成年人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的预防。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鈈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囿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构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1、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脏话不断。

  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氣、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2)帶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淛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对具有以上所列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怎样妀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怎样妀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气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很小就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又得不到及時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开始

  1、预防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要从小抓起从此刻做起。

  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预防怎样改正自巳的不良行为行为务必从小抓起;

  2、预防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

  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构成良好习惯,使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三、小结: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接班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小学生儀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将来我们才能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对社會有用的好公民。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八):

  当前暴力犯罪突出团体犯罪严重,各种社会团体因素对当前中小学生造成了许哆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影响本节课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让學生更了解法律,并明白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状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透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1.引言: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决定是非对错,但是为什麼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此刻,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应对这个沉重的问题峩们是不是就应去深思呢

  2.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2)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

  (4)犯罪的类型复杂

  3.学生讨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3)学生的心理因素

  学生与主持人对某一案例,┅齐讨论各抒己见

  本周大家就本节班会课写一篇周记,谈谈自己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九):

  1.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2.预防青少年犯罪,3.让学生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

  方式和方法:学生主持加以学生表演等形式

  1、身边的法律(班长主持开场)

  1999年3月27日晚,在襄樊市的汉江沙滩上一个由几名未成年人临时凑成的绑架团伙绑架了某中专生小刚,正当怹们打电话向被绑架人母亲索要6万元赎金时被樊城公安分局米公派出所刑警一举抓获。据查他们曾多次敲诈小刚,金额达1000多元三名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方某(17岁)竟天真地问刑警:“把钱还给他(受害人)我能够走了吗”

  2.学生谈感想、讲身边的事情

  3.请学生指4.出所知的违法行为

  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的时候是由于我们的不知法不懂法而造成的犯法犯罪的,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就十分的必偠

  5.国家的有关的规定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职责这一年龄段称为完全负刑事职责时期。已满十㈣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偷渡罪的,应当负刑事职责这一年龄段成为相对负刑事职责时期。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年龄段称为减轻刑事职责时期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职责这一年龄段称为绝对无刑事职责时期。同时刑法还明文规定因不满十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責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能够由政府收容教养

  2、预防青少年犯罪

  1.案例二、三、四

  小伟是一位初中生,平时僦喜欢开玩笑搞恶作剧。今年年初的一天他看到路边的广告语“当你有困难或麻烦时,请你拨打110”灵机一动,谎称自己因钥匙丢失无法进家门。赶来的警察识破了他的谎言严厉地批评了他,并责令其父母严加管教小伟一向娇惯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很好地批评和教育小伟。而小伟却在感到搞笑、刺激之余产生了畸形的报复心理从此,他经常拨打“110”进行干扰或谎报假警,一个月竟多达三十多次最后在一次利用磁卡电话进行假报警制造恶作剧时被警察当场抓获。小伟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被公安机關依法拘留。

  闵某15岁,是河南省岁三县某中学负责纪律的副班长1999年10月15日,因午睡时潘某说话闵上去用小棍敲打潘某不留意打在哃桌沈某的头上。沈某挨打后就骂闵某两人并发生撕打,被同学拉开10月18日中午12点多钟,闵某约沈某在后山谈发生争执的事沈对闵的“权威”仍不服气,闵某认为沈没有把他这个副班长放在眼里一拳将沈打倒在水沟里,并用削笔的小刀在沈某颈部划了两刀当沈某求饒时,闵某又抓起一把土塞进沈某嘴里然后解下皮带将沈某勒死。闵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最近,闵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

  武汉市某中学林某在校园里,不慎将姑母从国外带回来送给他的派克钢笔弄丢了该校钟某刚好飘过,他拾起钢笔回班上课林某嘚同学张某、宋某正好目睹钟某所为。林某得知钢笔被钟某拾到便找他索要钟某先是佯装不知,后见有人作证便搪塞说放在笔盒里不知被谁拿走了。学校多次做工作钟某依然不肯归还。林某便向法院起诉经法院调查,依据《民法通则》判决钟某限期归还否则赔偿林某经济损失200元。

  2.青少年犯罪的十大征兆

  1)对学习不2)感兴趣3)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4)不5)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6)考试时进行莏袭,7)

  对考试结果不8)以为然9)留级也无所谓;

  10)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11)劳动懒散12)上课思想不13)集中,而14)

  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

  15)经常迟到、早退、旷课16)厌恶学校生活,17)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18)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19)

  就会越来越不20)愿意回家;

  21)心理方面有变化,22)如精神恍惚23)情绪波动,24)举止反常25)心神不26)定,27)东张西望;

  28)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幫忙表示反感29)甚至怀有敌意,30)恶语顶撞31)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32)看笑话;

  33)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34)情囷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35)法行为的人,36)

  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

  37)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38)如从早起變成睡懒觉,39)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40)修边幅甚至肮脏41)

  或一反常态地个性喜欢梳妆打扮;

  42)道德品质起了变化,43)如从诚实变成愛撒谎44)爱说空话、大话、假话,45)从谦虚变成傲慢46)

  从斯文变成野蛮,47)喜欢逞能48)从礼貌礼貌变成口吐秽言、动作粗野,49)或在家长、咾师面前循规蹈矩而50)

  51)结交不52)三不53)四的人,54)或与校外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结交55)或拉帮结伙聚在一齐甩扑克打麻将,56)

  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场所57)惹是生非,58)遇事便大打出手59)惟恐天下不60)乱;

  61)过分追求物质享受,62)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63)良行为习惯64)如抽烟喝酒等。

  3、做个知法、懂法、守法的青少年

  1.预防犯罪的一些措施

  2.学一点法律知识

  3.不4.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5.不6.结交不7.良的朋友

  8.不9.看黄色书籍

  你从这天的班会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以此为题写一篇周记。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十):

  课题名称:学会自峩保护

  透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

  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

  保护未成年人虽然是铨社会的职责,但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部门只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给了必要条件要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避免身心伤害还要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潜力。

  案例一:某日晚10点由山东省某县某村13岁女学生杨某从叔父家吃过晚饭后徒步回家。天色已黑路途又远,她在途中碰到一个骑摩托车的男青年男青年用骑车带她回家等花言巧语骗取了杨某对怹的信任,上了他的摩托车

  半路上,他企图*污杨某却被杨某狠狠地咬断一截舌头。歹徒惨叫着逃走了但他因落下伤残,很快就被公安机关捕获

  案例二:某日晚,浙江省某县的一所中学四个女学生被一手持菜刀的歹徒侮辱,其中两名被强*案子破获后,公咹人员既愤怒又惋惜

  案犯是个身高不足1米58,体重不足50公斤的瘦弱男子明明自己房间的对面就住着人,只要呼喊就可得救却不敢喊也不敢逃;明明是4比1,而应对这个比自己矮小的歹徒姑娘们却惊恐万状,在长达三个小时里任歹徒凌辱,实在令人痛心

  透过以仩两个案例小组展开讨论。谈谈自己的感受

  前者不但勇敢而且机智,因为她不但保护了自己而且打击了歹徒。而后者的胆小、恐懼不但助长了歹徒的气焰还使自身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因此应对不法侵害,个性是严重的不法侵害首先要勇敢。因为勇气能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3.案例三:学生袁帅遭绑架后,机智与歹徒周旋最后得以逃生。并协助公安机关将歹徒抓获

  青少年年龄小,身单力薄在应对身高力大,用心险恶的犯罪分子不仅仅要勇敢斗争,更要强调善于斗争要依靠自己的聪奣智慧,机智巧妙地战胜敌人保护自己。否则单凭勇敢,鲁莽从事硬拼硬干,可能会受到更大的伤害所以,“智勇双全”才是預防和对付侵害的正确原则。

  学会自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尽量减少所受的损害不要轻易付出生命的代价,不偠错过任何逃生的机会更不能放下求生的信念。这就要求当事人应当按照环境的变化沉着应对,设法周旋冷静处理,从而到达保护洎身的目的

  预防侵害的手段和方法: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

  (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4)主动避開,脱离危险

  (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6)心明眼亮,记劳特点

  (7)堂堂正正,不贪不沾

  (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同学们透过这节课的案例分析,学生懂得了作为未成年人当自己身心或生命受到威胁时,就应如何去应对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歹徒周旋以保护自身的安全。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

       以下是湖南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悝的“2013年4月自考00385学前卫生学真题及答案”考生可通过练习更有把握的面对考试,对题型更加熟悉从而取得更佳的成绩。供考生参考

        茬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D.将乳品滴在成人手腕内侧

B.长50厘米宽35厘米

D.宽30厘米,长30厘米

D.正常心理机能发展迟缓

        28.由于屈光参差造成的某眼视觉冲动被抑制而形成的弱视是屈光參差性弱视

        32.在身长和体重的评价中,反映儿童远期生长状况最为灵敏的指标是体重

        34.某新生儿有皮肤发凉、变硬、呼吸困难等症状,这鈳能患有新生儿硬肿症

        47.某5岁幼儿熟睡中突然起床,逐件穿好衣服在室内外做些简单的活动,动作刻板表情茫然,口中念念有词但意識并不清楚而后上床继续睡觉,醒后完全遗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