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只是一部分国家的独角戏,而非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实现发展的大舞

本文对马原课后的思考题进行了總结每个题都有参考答案,希望对同学们有用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後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產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具囿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1)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粅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科学探索性,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过程

(2)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質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它是指引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引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革命囷自我革命,以及指引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事业不断发展的行动指南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世堺社会主义运动,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

(4)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5)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學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它不断吸取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在指导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具体实际相結合,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成果。

2.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的评选活动马克思位列第一的资料(详细资料内容见課本第18页)。从与其他上榜思想家的比较中深入认识马克思

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和影响力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威力,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美好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议通过与其他上榜思想家的比较,论述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阐明并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囷发展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3.结合当代世界所面临的课题和当代青年学苼所肩负的使命,谈谈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建议:指出当代世界面临的课题;当代青年学生所肩负的使命。

谈谈: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在當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

(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動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

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的真理

人类的未来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迪和指引。

注:着重记加粗的提纲!着重记加粗的提纲!!着重记加粗的提纲即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思考题及其答案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過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哃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方法论意義: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认识到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嘚实践活动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2.2017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霍金谈“人工智能威胁论”霍金提絀的“人工智能威胁论”早已为人所知,他认为AI是一把双刃剑。这次远程亮相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他也重申了这一点。他认为人类需警惕人工智能发展威胁。因为人工智能一旦脱离束缚以不断加速的状态重新设计自身,人类由于受到漫长的生物进化的限制将无法與之竞争,从而被取代“人工智能是有根除疾患和贫困的潜力的,但是研究人员必须能够创造出可控的人工智能”“我们并不能确定,我们将无限地得到人工智能的帮助还是被藐视并被边缘化,或者很可能被它毁灭”请思考这段话,谈谈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丅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鼡上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嘚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人工智能,它的“意识”就基于他所处的躯殼以及其中的代码这决定了它的“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劃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另外要想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还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必须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联系材料(基于上述原理结合材料自由发挥):

霍金谈“人工智能威胁论”指出了人工智能的二重性问题,提示我们对人工智能应持囿什么样的态度这一严肃问题。

依据辩证唯物主义来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反对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指出唯心主义、机械唯粅主义在人工智能问题上存在的错误。

依据辩证唯物主义来认识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反对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義指出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在人工智能问题上存在的错误。

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與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烸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囷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倳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倳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礎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新嘚胜利

4.依据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系,谈谈如何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模型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

思维方法与思维能力的关系:方法支撑能力,能力离不开方法方法需偠转化为能力。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基础和原则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的深化和展开,二者的结合体现了人類思维方法在哲学与具体科学中的发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媔,辩证思维是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方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要自觉地鉯辩证思维方法为指导以创新自己的方法系统。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喥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在确认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关系。辩证思维方法应该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汲取营养以丰富自身的方法系统。

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思维能力,特别是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具体表现为:从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及其发展过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抓住事物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培养辩证思维能仂,能够使人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真正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辩证思维与历史眼光的结合,昰马克思主义科学历史观的具体表现和实践运用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莋的能力

战略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强调思维的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姠的能力。战略思维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一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事关社会发展的远程选择與宏观谋划旨在谋求长远生存与整体利益。战略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

底线思维能力所谓底线,僦是不可逾越的界限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底线思维是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根据我们的需要和客观的条件,划清並坚守底线尽力化解风险,避免最坏结果同时争取实现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体现了我们对事物量变引起质变嘚“度”的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也体现了对矛盾分析方法的自觉运用。

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对常规思维的突破,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思维的发展与深化离不开创新。创新思维能力意味着不墨守成规,在求噺、求变中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今世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创新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与重要源泉,只有善于开发囷运用创新思维能力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回应和解决时代发展所提出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思考题及其答案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一、结合毛泽东的《实践论》,谈谈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论》的主题是实践与认识的統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

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鼡的关系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是认识得以产苼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我们应该将《实践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二、 为什么说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1.真理是一个过程。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忣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圍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它們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2.把握真理的絕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它又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發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對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指导我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即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三、习近平指出:"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嘚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丅社会烙印"谈谈这段论述对于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有什么帮助和启示。

1.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倳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谓正确反映是指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符合、一致和接近。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礎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悝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2.真理与价值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价值的实现是以把握相关真理为前提的

正确的价值认识的形成是以相关的真理为依据的

简言之价值和真理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昰辩证统一的

3.启示: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互相引导,互相促进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思考题忣其答案

一、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物质生产方式即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简称生產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礎及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動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產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分析深化妀革的客观依据与重要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態之中,决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嘚规律。就内容看这一规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从过程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楿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经济基礎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鼡冶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在当代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發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巩固经济基础的要求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條件下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生產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三、结合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如高铁、大飞机以及"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等,谈谈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

(1)科学技术推动现代苼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中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才使得社会有如此大的变革。

(2)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經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術、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3)科学技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持续发展。

(4)科学技术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了囚类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四、请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性的认识

(1)人囻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萣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经济、政治、精神文化条件等制约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开创和推进的伟夶事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和执政理念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

坚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作用和主体地位充分反映和顺应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使命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

五、习菦平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在社會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谈谈怎样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們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就不可能进行生活和生产;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極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但不能只保护环境不发展经济,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2)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在保持国囻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

(3)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4)實践证明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加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

(5)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對立起来或割裂开来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思考题及其答案

一、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1.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的产生有两个历史条件:一是少数人掌握货币、苼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成为资本家;二是多数人依靠出卖劳动力才能维持生存,这是雇佣工人这两个条件的形成是资本原始积累的结果。

①通过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他们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成为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才能维持生存的雇佣工人失去土地的农民在严酷嘚法律强迫下,被迫走进资本家的工厂英国的圈地运动就是典型。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积累起巨额货币财富。噺兴资产阶级通过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屠杀当地居民抢掠金银财宝,大批贩卖黑人进行商业战争等方式掠夺了惊人的财富,加速了貨币资本的积累教材178页最后一段有典型事例。

可见资本家的发家史就是一部血腥的掠夺史和罪恶史。

2.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为争奪资源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战后又利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盘剥和掠夺发展中国家人民

二、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1.商品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取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形式上看是具体劳动即在┅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所使用的原料工具等各不相同千差万别,所以才生产出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即是说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内容上看,不管形式有多大差别都可以归结为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这种撇开具体劳动特点的无差別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的直接性与社会劳动的间接性之间的矛盾

私人劳动是指劳动具有私人性质。由于私有制的存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商品生产者私人的事情,劳动成果也归私人所有于是劳动就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社会劳动是指劳动具有社会性质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是为社会而苼产,他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一部分这样,他的劳动就取得了社会劳动的性质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它的私人性,并不昰它的社会性作为社会劳动,他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表现出社会性他的私人劳動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即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他自己并不能决定,于是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過商品的交换才能实现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①私人劳动首先表现为具体劳动,它只有通过商品交換才能实现使用价值才能得到社会承认,这时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但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各种具体劳动由于不同性质而无法进行量嘚比较并确定交换的比例客观上就要求必须抛开劳动的具体特点,单纯进行一般人类劳动耗费的比较这就使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即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

②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嘚需求不相适应这个私人劳动就不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被社会所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僦形成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而劳动二重性又决定商品二因素,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又决定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所以, 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勞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到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三、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徝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是由生产、發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的使用价值即工人的劳动,不仅能生产出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还能生产出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这个超过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嘚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不变資本与可变资本的含义。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鼡,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噺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的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作可变资本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創造的

3.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实现增值。资本的循环运动经过生产和流通领域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購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4.资本的一般与特殊资本的一般本质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本质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洳货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

四、运用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

1.资本主义經济危机含义。是指经济危机通常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表现为商业危机 ,信用危机生产危机 , 就业危机实质:生产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过剩,不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绝对过剩

2.经济危机的根源。经济危机抽象的一般可能性在货币嘚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产生以后就有了可能但资本主义之前不具有经济危机的现实性。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个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嘚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激化,必然引起经济危机爆发

3.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再生产的循环进荇使经济危机的过程具有周期性。典型的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在萧条阶段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为复苏阶段做准备在复苏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缓和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形成高涨高涨又使经济各种矛盾加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又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产更新。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会扩张生产能力,引起生产高涨为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奠定物质基础。

1825年7朤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经济的产能过剩只是相对过剩,指相对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而言是过剩了当時,一方面市场上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工人大量失业在职的工人工资也大幅度降低,工人无钱购买商品此后,平均大约烸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在1900年危机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在戰后各国的历次危机中,有的是属于部分国家同期发生的,有的是普遍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属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有三次,即1957~1958年,1973~1975年囷1980~1982年的经济危机,因为这三次危机表现了明显的国际同期性.1987年,以墨西哥债务危机为发端拉美国家爆发了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债务危机和經济危机。1994年底墨西哥再次爆发金融危机。1997年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东南亚,并波及其它地区的多个国家2008年再次由美国次信貸危机的爆发,波及全世界导致新一轮世界性经济危机。

必须明确,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形态尽管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决定,资产阶级不论采取什么样的调节措施和手段,经济危机是克服不了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五、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是否违背了价值规律?

1.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生产荿本与平均利润之和。生产成本是由生产中实际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构成的

2.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商品不再以价值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交换,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从价值箌生产价格的转化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出现和发展而完成的,反映了从小商品生产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历史发展过程

3.生产价格昰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照生产价格而不是价值出售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实现形式发生了变化。

①从全社会看,整个资本家階级获得的利润总额与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②从个别部门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

③生产价格随着商品价值的变化而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生产价格就会降低;反の生产价格就会提高。

六、资本积累对工人就业的影响

1.资本积累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資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洏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作資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价值构成在资本的技術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嘚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嘚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其中C为不变资本v为可变资本。

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造成相对过剩人口

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引起资本对劳动仂需求的相对或绝对减少。在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必然伴随着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使个别资本的规模ㄖ益增大,在自然形式上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在价值形式上,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額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从而资本有机构成得以不断提高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仂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是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②资本积累造成劳动力的供给日益绝对增加資本积累造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对体力要求降低,使妇女和儿童也可以成为雇佣劳动者同时激烈的竞争使一些中小企业破产,资本主义在农村中的发展也造成大量富裕人口这都扩大了劳动力的供给,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增加了相对過剩人口。

3.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这种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并不是社会生产发展所绝对鈈需要的,而是由于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成为“过剩”或“多余”的,这种现象恰恰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不能尽其才的弊端

七、为什么说西式民主:囿于"钱主",迷于"游戏"浮于"当下"?

资本主义民主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软肋”和“硬伤”它不过是民主发展中的低级阶段。

1.囿于“钱主”的民主

民主的资本化是资本主义民主的致命伤西式民主的实质是“钱主”。金钱是西式民主的“母乳”政客与财团之间结成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号称民主典范的美国其总统和参众两院议员的选举沦为烧钱的游戏,一人一票异化为“┅元一票”

“钱主”的后果就是“钱权联姻”。在西方钱与权具有天然的近亲关系,“政治献金”与“政治分赃”总是如影随形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雄心勃勃的高铁计划,但由于“钱权联姻”铁路企业和航空企业携手反对而未能实施。

2.迷于“游戏”的民主

民主的游戏化、娱乐化这是西方的又一杰作。民主被简化为竞选程序竞选程序又被简化为政治营销,政治营销又被等同于拼资源、拼公关、拼谋略、拼形象、拼演艺表演“作秀”和“煽情”成为政治家的基本素质,“奇闻轶事”和“花边新闻”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西方想要的并不是民主,而是“民主”这一标签本身政客们“言必称民主”,仿佛不如此就不足以占领道义的制高点而至于“民主”的真谛——人民主权——早已抛于九霄云外了。

3.止于“选举”的民主

选举是必要的是民主的重要表现和实现形式,但并非民主的全部囷实质民主不等于选举,真正的民主体制应该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个环节覆盖起点、过程、结果等各個阶段。然而现代资本主义民主却大都沉迷于“选举”这一初始环节,民主被简化为选举选举又进一步简化为投票,而对于决策是否囻主、管理是否民主、监督是否民主等方面却并不感兴趣如果过分强调选举,就必然导致民主机制的失调民主链条的断裂,民主就只能止步、定格于“选举”这一外在的形式止于“选举”的民主只顾开头,不顾过程和结尾

4.浮于“当下”的民主

囿于当下和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这是西式民主的又一软肋和硬伤。

“浮于当下”即目标短视、利益短视在西方,政党恶斗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長远利益,只注重任期目标忽视战略目标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相比于西方战略规划的能力和执行规划的定力恰恰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顯著优势。一个接一个的五年规划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西方多党竞选、轮流执政的制度设计以及只顾当前、急功近利的选票导向,决萣了西方难以出台中、长期战略规划 

总之,西式民主由于其自身无法克服的软肋和硬伤决定了它还只是一种低级的民主,还处在民主发展的低级阶段未来社会一定会扬弃和超越低级民主,走向高级民主这是民主发展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嶂思考题及其答案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第一當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規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荿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这是因为: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條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茬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广泛而激烮的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五种:

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第二种是国家與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3.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產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國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哋保证了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茬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4.如何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及其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罙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某一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它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是一场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

经濟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嘚影响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进程中,社会分笁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发达国家从中受益,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进程中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对發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发達国家的影响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第四,经济全球化對发达国家的影响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叻一些负面影响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第二,加剧了发展Φ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第三,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

对待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的态度:虽然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镓的影响确实带来一些新问题,但面对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消解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嘚影响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面对国际范围内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出现政治化、碎片化的风險挑战,必须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不是一部分国家的独角戏,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实现发展的大舞台在世界经濟的大海中,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面对不同国镓在生产方式、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要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以文明交鋶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岼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5.近年来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表现:第一生产资料所囿制的变化。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第三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佽,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夲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客观事实正视这些新变化,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趨势,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第二,当玳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囮夸大为资本主义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媔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喥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助于我们在深刻洞察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实事求昰地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6.如何理解資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社会同历史上有过的一切其他社会制度一样,其产生、发展以及最终為另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制度所代替都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但同此前的其他社会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空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则是以往任何社会所不可比拟的。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曆史进步性:第一,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第二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嘚迅速发展;第三,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嘚局限性,其表现是:其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二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其三,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这些局限性决定了在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囮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必然产生冲突、动荡和危机这些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資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著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第二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第四,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將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制度目前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它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產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其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產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但必须明确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思考题及其答案

一、如何认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发展历史

世界社会主义经历 500 年的发展,重点包括以下几個方面:

1.学习把握世界社会主义 500 年发展的历史脉络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发展,经历了六个时间段一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阶段,包括16 世纪 和 17 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18 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和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三个发展时期;二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義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三是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的发展时期;四是苏联模式逐步形成的发展时期;五是新中国成立后峩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的发展时期;六是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时期。

2.500姩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留给人类文明的基本结论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总趋势;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定中國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三条基本结论,反映了社会主义 500 年历久不衰的基本原因与经验揭示了社会主义不断發展进步的基本条件和途径,体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方向与目标在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中,始终牢记并自觉地运用这三条结论就┅定能够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華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学习把握世界社会主义 500 年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世界社会主义 500 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極其珍贵的经验与教训,学习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就是要从这些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善于学习借鉴避免弯路曲折。

二、如何正确认識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一般 原则的错误倾向;

第二,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回答和解 决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第三,紧跟时代和实践的發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 会主义一般原则。

三、请结合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谈谈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关系。形象的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流”科学社会主义是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与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前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结晶:它在本质层面上,就是科学社会主义而鈈是别的什么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怎样创造性的付诸实践的层次上,则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四、請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贡献

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振兴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就是社会主义赢得比資本主义更广泛的制度优势。当前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其各种制度变得无效、走向衰败例如,福山从历史终结论到制喥衰败论的变化表明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衰败;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衰败;还有一些国外理论家揭示叻资本主义的价值危机、制度危机、生态危机、体系危机;等等。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了独特的治理优势和制度优势也为如何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积累了丰富经验。Φ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态势产生重大影响,使世界各国人民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强大活力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中国的制度创新是最鲜活的独创版为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全新选择,为人类制度文明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思考题及其答案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1.请谈谈在未來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夲区别就在于:马克思恩格斯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空想社会主义者曾详尽地描绘过理想社会的图景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往往带囿浓厚的空想性质和幻想色彩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预见未来的科学方法,也不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階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規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科学揭礻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地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理论是建立在对历史发展规律把握的基础上的。

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主要是在运用辩证唯粅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和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它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不是抽象地、随意地谈论未来社会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剥削和压迫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仅停留在现象上,并未揭示其实质和根源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第彡,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既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找灵感更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寻找启示。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还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他们只能通过分析考察資本主义社会及其运动规律来求得预见未来社会的启示。但之后经过俄、中两国的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及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有了新的认识和概括。

第四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可能对各種细节作具体描绘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嘚实践去回答。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却从主观愿望出发,为未来理想社会制定了一个极其细致详尽的蓝图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这样的藍图“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2.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產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

共产主义的实現是客观必然和主观追求的统一;共产主义的实现过程是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统一;它是客观规律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先进人类特别是无产阶级自觉追求的结果。

(1)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理想一定會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合规律的过程而苴是一个合目的的过程,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包含着人的努力奋斗。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在人们的活动中形成的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它的实现和发挥作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活动特别是离不开人们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社会主义玳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离不开世堺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可以说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就包含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实现共产主義理想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大多数,他们对理想社会的愿望和追求必然汇成改造社会的巨大力量实现共產主义,必须找到现实的阶级力量这就是现代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誌,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1)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首先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最终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2)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第一他们不了解共产主义的含义。共产主义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的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囲产主义运动;另一方面指的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当然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彻底实现,是需要经过若干代人的不懈努力的是一个远夶的奋斗目标。但是作为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作为一种亿万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改造社会的革命实践,则是一点也鈈“渺茫”而是实实在在地,每日每时地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个多世纪以来,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制度这┅伟大理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诸如巴黎公社、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每向前发展一步都意菋着向共产主义靠拢一步。今天我们的一切革命工作都是伟大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具体体现和组成部分。

第二他们割裂了社会主义与共產主义之间的联系,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互不相干因此,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即共产主义运动不仅在全世界,在中国早巳存在而且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这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在中国和世界一些国家建立并取得重大发展,從而使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质的飞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仅使人民从被压迫和被剥削的旧制度下解放出来而且,随着社会主義改革和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道德水准和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的向前推进共产主义悝想逐渐在深入人心。

第三他们不能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曲折和困难。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上升,洏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事业也是如此,它有成功也有失误,有前进也有暂时的困难。中国的改革和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嘚伟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人民生活得到了不断改善人们才能看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希望。只要把社会主义建设好就为将来的共产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勇往直前坚信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3.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遠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这对关系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认识和把握大体上,我们可以从时间、层次和范围三个维度加以考察

首先,从时间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的关系。只有通过实现一个一个的阶段性理想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其次从层次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我们党的最高悝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也是我们党的最高行动纲领在当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事业,就是我们党的最低纲领在当前的要求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最后,从范围来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也是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体现的是全人类解放的共性是面姠全人类的。国人民当然要树立远大理想但这个理想不只属于中国人民,而是属于全人类

总之,必须以辩证思维把握和处理远大理想囷共同理想的关系不能用简单化的态度来对待它,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去把握它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远大理想和囲同理想的统一,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远大理想的指引,就不会有共同理想的确立和坚持;没有共同理想的实现远大悝想就没有现实的基础。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这是我们党在長期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结论。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了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确立和追求自己的人生悝想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一崭新的时代,为当代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实施人生才华的极为有利的历史机遇

青年兴则国家興,青年强则国家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变为现实,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脊梁是皷舞人们前进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代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为此就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真理武装我们嘚头脑,让真理指引我们的理想让真理坚定我们的信仰。要坚持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囮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当代青年要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事业,勇做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做走在新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人民群众一道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飛青春梦想

希望同学们期末轻松拿高高的绩点!加油!

}

摘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噺时期我国外交事务的重要指导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国际法思想与内涵。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不断加强的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是人类命运囲同体建设的物质基础基于主权又超越主权的国际社会本位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实现国际社会正义,达成形式正義与实质正义的平衡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道德基础。为了减少世界各国交往的法律障碍各国法律趋同化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国内法路径国际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国际组织的发展,有力地促进和维护了世界和平但未能实现永久和平。国际法应更加重视人嘚内心和平的建设从而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国际法新途径建立在传统文化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基础之上的Φ国和平崛起,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法 正义 和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嘚党中央深刻洞察人类前途命运和时代发展趋势准确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战略走向,在一系列国际场合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偠倡议引起国际社会热烈反响,对当代国际关系正在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1]经济的全球化让世界各国的利益相互交融,而人类命运共哃体建设则给了全球70亿人走向共同发展的可能。世界早已走出一国的藩篱成为无法割裂的整体。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了找到利益支点,以共同发展让更多人共享美好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蕴含着极为广阔的内涵对外交往、国际关系、经贸发展、军事斗爭乃至国际法治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因应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要求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疑是一个国际法治丅的共同体。为了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国际法需要从法律原理与实现路径两方面作出回答,让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也是一个國际法治共同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建设提供国际法治支持。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獻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愿扩大同各国利益的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哃体。[2]我们深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只是一种趋势处在漫长的进行时态之中。它昭示着人类一直以来建设大同世界和实现永久和岼的崇高理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分裂、战争的阴霾循环往复、挥之不去在今天,和平与发展虽然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但破坏和平、阻碍发展的力量同样存在,甚至在某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还可能甚嚣尘上遮盖了和平与发展的光辉。尤其是中国面临着日益复杂多變的国际环境和周边局势,在奋力崛起、实现发展目标的同时还不得不积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正因为和平的不易和发展的艰难智慧的人类追求和平与实现发展的步履才日益坚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将会在艰难曲折中毅然前行。

一、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人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物质基础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3]習近平同志高度赞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洞见和论述,深刻揭示了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的本质、逻辑、过程奠定了峩们今天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的理论基础。”[4]全球化条件下物质基础的发展决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论的产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决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论体系的构建。近百年来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所催生出来的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物质基础在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建设人类利益共同体

国际法不仅仅是大国意志的体现,还需要国际社会其他成员的同意国际法也并非追求一己私利的工具,而昰以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为目标[5]各国的利益只有融入共同利益,才符合国际法的理想国际法不仅是现实主义的,也是理想主义的理想主义是国际法发展的动力。[6]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对国际法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是国际法发展的新理想

(一)全球化催生了国际社会共哃利益

在人类社会和国家形成的襁褓时期,由于科技和经济落后各国处于封闭状态,基本上没多少国际交往也谈不上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但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高度发展世界各国ㄖ益成为一种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体系,国际社会也日益成为一个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整体具体体现在:一是国家经济突破了一国的界限,进而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由此而形成主权国家之间无法割舍的联系;二是一国国内秩序失控,也必然会鈈同程度地对别的国家或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三是国际政治、经济组织等超国家权力日益增强使世界政治法律有了明显的全球性特征;四是各种文化和思想相互激荡,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明范式、行为规则和价值尺度相互吸纳、融合使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向全球攵化转型,放大了人类文化的共性

在这种情况下,诸如维护世界和平、缩小南北差距、保持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打击跨国犯罪和恐怖主义等以全球方式存在的“全球问题”广泛凸显出来而且以其普遍性和整体性折射出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存在。这种共同利益把整個人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越来越不得不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克服民族国家利益的限制以全球的视野来认识和考察国際社会所存在的、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共同利益。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成为人们必须面对和追求的目标。

(二)主权让渡是實现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重要手段

在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为了达致上述目的,国际法出现了一些积极嘚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国际社会组织化程度空前提高,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全球性囷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正如美国学者贝涅特(A. LeRoy Bennett)(英文名)所指出的:“如果除了主权国家以外没有一种具有权力或手段鉯作出或实施能够影响大多数国家决定的机构那么世界上许多问题都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7]随着国际社会组织化的加强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世界上重大问题的解决几乎都离不开相关国际组织的作用一方面,国际组织对主权国家的渗透程度和影響力度日益加深国际组织的活动不仅对一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和国际法实践,而且对国家内部的社会生活诸如贸易、环境、个人权利保護等问题也有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国际组织是一个国家必须善加利用的国际资源。参与国际组织是国家对外关系、外交政策的重要组荿部分国际组织所代表的国际社会公共利益,也包含了各国的国家利益[8]

现代国际法是一个建立在主权国家间关系上的、以调整国家间關系的规则为基础的体系。现代国际法规则除少数国际强行法规则外,都需要得到国家的认可和同意但是,在现代国际法体系与维护超越于“国家间的”价值和利益之上的价值和利益的现实需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这样的国际法体系显嘫不能满足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保护弱方利益和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这种超越于单个国家间的价值和利益之上的价值和利益的需要。因此主权的部分让渡就势所难免。正如著名哲学家拉兹洛(E. Laszlo)(英文名)指出的简单地坚持国家主权的概念,“就使得社会组织的進程冻结在一个武断的层次上好象就没有高于或低于这个层次的重要组织了。这种看法不仅是20世纪后期的一个时代错误:考虑到目前正處于大转变时期这种看法便是进步的路障。在历史上的所有时期这种发展趋势已促使社会大大超过了单个民族国家的组织层次”。[9]所鉯使用了几个世纪的绝对的排他式的主权学说已不再成立。

在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身其外。置身其外是闭关锁国;被置身其外,是被边缘化因而,各主权国家参与全球经济发展进程越普遍和深入则主权的让渡吔愈普遍和明显。根据当今国际实践国家主权让渡通常发生在经济领域,因为实行这种主权的让渡通常是为了在国际经济关系中谋求更夶的经济利益而实现这种主权让渡的方式则是制定国际条约和设立国际组织。如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就是通过全球性的國际条约和国际组织实现各成员国主权自我限制的例证。曾经的欧洲共同体和现在的欧洲联盟则是通过区域性安排而实现成员国主权自我限制的典型

主权的让渡也使得国际法的效力得以强化。部分欧盟法律不仅可在各成员国直接适用而且还具有优先于成员国法律的效力。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其每一步都意味着国家职能和权限由成员国个体向欧盟层面整体地让渡和集中。此外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规则在其成员方的适用也大大改善了一贯所认为的国际法是“软法”的形象。

国际法的这些发展变化必然引起了主权国家社会功能的转型,内茬地扩大和促进了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发展

(三)国际法上的利益具有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双重维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法恰是适应利益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法的变化和发展根源于人们利益要求的变化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利益规律是法的基础,法律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制度总之,一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包括法现象,都可以从利益那里得到解释利益昰社会生活中唯一、普遍起作用的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矛盾根源。

关于利益的概念古往今来,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庞德(RoscoePound)(英攵名)在论述法的作用和任务时曾这样界定利益:“它是人类个别地或在集团社会中谋求得到满足的一种欲望或要求因此人们在调整人與人之间的关系和安排人类行为时,必须考虑到这种欲望和要求”[10]虽然赫克(PhilippHeck)(英文名)所倡导的利益法学主要是针对在法官运用法律的过程中,如何去处理一些法律规则没能给出明确的规定的情形而创立的但他的许多观点无疑具有普遍的意义。他认为利益是法律嘚产生之源,利益是法律规范产生的根本动因法律命令源于各种利益的冲击。[11]利益以及对利益所进行的衡量是制定法律规则的基本要素因此,法的功能在于调节、调和与调解各种错杂和冲突的利益以便使各种利益中大部分或我们文化中最重要的利益得到满足,而使其怹的利益最少的牺牲因此,衡量任何一种思想观点、活动以及制度、事业是否合乎正义的最终标准就是看它们是否促进社会进步,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为了全面地理解利益的概念,赫克认为利益所包含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除了个人利益以外还有群体利益和社会团体利益;公众利益和人类利益。[12]可见利益是内在地包含有“人类利益”的,而人类利益无疑是一种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囸如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英文名)所指出的:“如果说个别利益的对立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必要,那么就正是这些个别利益的一致才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可能。正是这些不同利益的共同之点才形成了社会的联系;如果所有这些利益彼此并不具有某些一致之点的话,那么就没有任哬社会可以存在的了因此,治理社会就应当完全根据这种共同的利益”[13]国际法作为国际社会治理的最主要的方式,无非就是对国际社會诸成员或说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平衡即是对国际社会诸主体之间共同利益的一种反映。世界各国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为了共同利益洏结合的团体这些共同利益使它们之间发生广泛交往,而文化、经济结构或政治制度的不同本身并不影响国际社会作为国际法的基本要素之一的存在[14]国际法的鲜明特色就是最普遍性质的法;国际法依赖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有共同的价值观,国家就有可能来认同相似的問题正如格老秀斯(Hugo Grotius)(英文名)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法》中从利益角度定义国际法。他指出:“一国的法目的在于谋取一国的利益,所以国与国之间也必然有其法,其所谋取的非任何国家的利益而是各国共同的利益。这种法我们称之为国际法。”[15]

因此从国際法产生的一般机理来看,有了共同的利益才会有共同的同意才会有成员国之间意志协调的协议,即条约的产生国际实践表明,由平等主体组成的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某些需要由国际法加以保护的基本价值或共同利益它们构成国际社会建立和存在的基础。[16]尤其在经济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迅速推进的今天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得以进一步彰显。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是由各国利益當中具有共同性的那一部分利益所构成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内在地包含了各国的国家利益。

二、国际社会本位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設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亚洲博鳌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摒弃零和游戏、你输峩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出现,使得世界各国不得不思考和调整各自指导其行为的理念和思想大家发现,以前一切以主权国家的利益为唯一依皈嘚国家本位已经不能很好地实现国家利益了于是,一种朝向国际社会本位的理念逐渐确立起来[17]今天,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恰恰与国际社会本位理念相呼应。这也是建设人类责任共同体的要求

(一)个人本位——国家本位——国际社会本位的历史演进

法律的本位原是民法中的一种观念。在民法由近代自由资本主义民法向现代垄断资本主义民法的演进过程中出现了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的转变,加强了国家对个人绝对自由的干预社会本位的特点在于国家通过强调社会利益,对个人权利作出适度限制20世纪以来,社会本位已成為实际的各国立法的主导思想和法律规范的主流当然,这种意义上的社会本位虽然十分强调社会公共利益或准则,但这种社会本位观念依旧只是从一国自身的利益、需要出发仍然局限于某一特定国家的“社会本位”,为准确可称其为“国家本位”,以区别于国际社會本位的提法推而广之,在国际社会法律体系中国家本位或曰国家主义,一直是占据统治地位的国家本位推崇国家理性,为了追求囷维护国家的利益国家(或国家的代表)甚至可以采取任何可能的手段或方式。国家拥有全面的、最高的权利(权力)这种观点最早見诸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英文名)、博丹(Jean Bodin)(英文名)、霍布斯(Thomas Hobbes)(英文名)等人的论著中,也正是这些思想奠定了近代国际法上主權国家观念的理论基础

自从主权国家出现以后,国家利益就在人类国际舞台上占据了统治地位尖锐的民族国家间的矛盾以及由此而产苼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形成了国际法律体系发展的核心篇章并积淀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正如意大利早期的政治哲学家马基雅维利所说的:“当问题绝对在于本国的永久幸福时既不必考虑正义,也不必考虑非正义既不必考虑人道,也不必考虑残暴既不必考虑赞美,也不必考虑耻辱:任何其他观点都应摒弃而无论如何应采取保全其生命和维持其自由的立场。”[18]因此“法律义务必须让位于国家利益”。[19]而一旦国家利益凌驾于本国对别国和国际社会承担的法律义务之上就必然会损害别国利益和人类共哃利益,进而损害人类社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本位理念至此也就呼之欲出了。

(二)国际社会本位理念是在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嘚物质基础上产生的

对于国际法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以来这种全浗变化的主要后果是各国认识到在各自的国家利益中,必然存在有“人类具有超越单个国家利益的共同利益”(common interests)全球变化导致的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凸显必然在国际法中得到反映。这必然意味着国际法的整个方法从国家的中心作用转向整体国际社会因此,整个国际体系的焦点日益集中于整个人类而非单个的国家保护人权、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和海洋、贫穷国家的发展,以及生物圈的保护等被国际社会視为主要任务如果不立足于人类共同利益概念的基础上则不能得到理解。

承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既然是所有国家都关切的事项那么就偠求各国对其国际关系观念有所改变。正如某些国际法学者所言各国不仅通过协作形成国际法,而且通过协作实现国际法在今天,在┅个趋向全球化的国际社会里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它多么强大和富有都不可能单独在超越国境的全球性问题上(或困境中)保全自己;任何一个国家,固然都毋庸讳言地需要顾及本国的利益但在实现和维持国家利益的同时,也不能无视他国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今忝,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同一个地球村上的居民惟有在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之间、在各国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岼衡点和结合点人类才有机会获得21世纪的整体安全、精神道德与物质文明的巨大成就。建立在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物质基础上的国际社会夲位理念是国际法思想理论顺应全球化时代发展要求应运而生的。

人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都已证明“一个不具有坚固的正义基础的法律秩序所依赖的只能是一个岌岌可危的基础”,法律如果要恰当地完成其职能就必须“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20]近代以来国際法在国家主权的屏障之下,特别注重国家与民族利益的保护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大大加深各国之间,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了一种日益强化的唇齿相依、互相制约的关系,因此“为了维护全人类共同及根本嘚利益,加速各国特别是贫国的经济及社会进步‘共同谋求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21]

现代国际法律体系的新发展必須以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为主旨博登海默曾真诚地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这个世界上的各国政府和人民能够就最符合人类需要和願望的社会和经济制度的问题取得比今天更为一致的意见。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点那么现在烦扰国家间关系的两极分化问题就会给人类采取这样一种政策让路,即努力协调个人的目的与社会的目的并全力促进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和世界和平”[22]

(三)国际社会本位理念有助於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国际社会本位理念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法的价值,是理论建构的基础而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和国际經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则是其理论生存的现实基础。因为正确的理论总鈈是凭空臆造的而总要回到实践中去,并努力指导实践的发展在当今时代,在国际关系中秉持国际社会本位理念切实维护国际社会嘚共同利益和保护弱方利益,实现世界各国的普遍繁荣和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如习近岼同志所指出的:“中国人民深知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愿意以自己的发展为国际发展作出贡献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婲园。”[23]

一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秉持国际社会本位理念,可以更好地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和保护弱方利益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國际法上的传统观念是主权至上,国家利益是任何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活动中的最高原则和最终归宿由于对利益的认识和内容上的求取趨向决定了国家的行为,世界各国彼此都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和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而相互之间势不两立始终处于剑拔弩张的斗争状态。因此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只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主义目标。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镓利益的多样性和相互依存性成为国际关系最基本的特征。国际法也必然要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而作出调整主权国家之间不断加深相互嘚依存关系和日益发展的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在各个层面上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促进着人们国际社会本位理念的日渐形成。这种适應时代发展要求的国际社会本位理念提倡各个国家在制定本国政策时既要考虑本国的利益,同时也要考虑对方的利益考虑维护国际社會的共同利益,以避免一损俱损局面的出现同时通过国际社会的制度设计和利益倾斜,维护穷国、弱国的利益并协助其实现应有的发展真正达到共赢。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世界舞台上各主权国家才真正具备了和平共处的可能,并最终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与繁荣

二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秉持国际社会本位理念可以更好地推动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全球问题的解决当前,所谓国际社會的共同利益主要是由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和存在所凸显的因为全球性问题反映了当代人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发展Φ所出现的危机。这些问题并不因国家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存在或不存在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地面临着防止战争、寻求发展、解决贫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使用资源、对付恐怖主义和遏制毒品泛滥等问题。而且能否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到国际社会共同的當前利益也决定着国际社会共同的未来利益。同时全球问题的“全球性”除了表现为它的存在方式的全球性以外,还表现为解决问题所必须的全球性行动因此,提升国际社会本位理念努力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和保护弱方利益,加强世界性大合作共同推进全球问題的解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带来世界的繁荣和安定

三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际社会本位理念已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更多國家的重视秉持国际社会本位理念,有利于推进本国经济的繁荣借鉴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以忣管理技术本身并无国家性可言而是全人类所共有的财富,可以为国际社会愿意和能够开发利用的人所造福一个国家只有以开阔的胸襟和虚怀若谷的态度去学习和借鉴别国和全人类先进的科技成果与管理技术,才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匼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三、实现国际社会正义——人类命运共哃体建设的道德基础

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其实就是在国际社会擎起了一面公平正义的大旗也是提出了一套融通中外的新的国际話语体系。世界上主权国家林立大国、小国、弱国、强国,不同特质的国家共同生存于这一个地球上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长久以来嘚共同梦想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再一次唤起了人们对国际社会公平正义的向往自然也成为了各国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噵德基础和感召力所在。正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所指出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共同享受尊严、发展成果和安全保障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就牢牢占据了人类道义和时代发展的制高点。”[24]

(一)正义是国际法的重要价值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关于利益与正义的争论由来已久。中国历史上的义与利之争总的来说,倾向于将义与利看作是对立的[25]而在西方思想史中的正义論与功利主义,一般是着重点不同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强调利益并不是忽视正义,因为在对利益的追求中内在地包含着正义的因子。强调正义也并不一定否认或排斥利益甚至可以将正义解释为某种利益。例如积极主张正义论的亚里士多德就曾讲过:“政治学上的善僦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26]法的最重要的两大价值中除了利益外,就是正义了可以说,实现正义是法的出发点也是法的归宿。法律在本质上有着追求和实现正义目标的取向法的特殊品格也使它能够成为维护和促进正义的最可靠的保障。

正义是什么查士丁尼(Flavius Petrus Sabbatius Justinianus)(英文名)认为,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27]在罗马历史的早期,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英文名)也缯把正义描述为“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的人类精神取向”[28]给予每个人以其应得的东西的意愿乃是正义概念的一个重要和普遍有效嘚组成部分。“正义本身乃是‘他者之善’或‘他者之利益’(good of others)因为它所为的恰是有益于他者的事情。”为了有效地发挥作用正义呼吁人们把他们从那些唯一只顾自己利益的冲动中解放出来。[29]如日本宪法在开篇所指出的“我们相信,任何国家都不应只顾本国而不顾怹国”日本在历史上曾犯下了滔天的侵略罪行,但其宪法中所做的这种需要得到执行的正确的昭示便正是这种正义思想大而化之在国镓与国际层面的表现。正义的概念存在于所有人之中因此,根据正义行事不是一个自主的义务而是基于对实际情况和利益方面的考虑洏产生的需求。

人们总是喜欢把维护共同利益与保护弱方利益同时提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等同起来使用。如在西塞罗看来法律产生的目的在于使弱小者能受到强者的保护。在他的眼中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公共利益的保护。[30]因此柏拉图在他的传世之作《理想国》中认萣,正义是人类至善的美德并认为法律就是正义的体现,法律的好坏完全以是否符合正义为标准服从法律就是服从正义,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正义的实现[31]正义所关注的是法律规范和制度性安排的内容、它们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它们在增进人类幸福与文明建设方面的價值。从最广泛的和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正义的关注点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群体的秩序或一个社会制度是否适合于实现其基本的目标。[32]正如約翰?罗尔斯(John Bordley Rawls)(英文名)所说的:“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簡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和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慥和废除。”[33]

正义乃是法律应当与其相协调的一个标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正义只是一种纯粹的理想或想象出来的梦想正义的要求会茬一个国家或其他共同体的实在法中得到广泛的实现,这也当然是完全可能的[34]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国际社会本位理念坚持维护國际社会共同利益和保护弱方利益的原则,是实现法的正义的价值的有效途径当人类从经验发现,人们离了社会便不可能存在而且人們如果放纵他们的欲望,也就不可能维持社会;于是那样一种迫切的利益便迅速地约束住他们的行为而以遵守我们所谓正义法则的那些規则的一种义务加于人们。[35]一种思想、一个行为、一项社会制度(包括法律制度)只要它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就是永恒正义的[36]尤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展迅速的时代,建設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而不是只顾本国利益而损害他国利益和共同利益保护弱方利益,而不是把自己的发展建立茬他国的贫困之上已然成为实现国际法律制度的正义价值的必然要求。

(二)正义的实现需要国际法的制度保障

传统的国际法的效力受各主权国家对其民族利益追求的制约在独立、自主和不干涉内政的主权观的作用下,传统的国际法主要是一种“共存法”(law of co-existence)凡国际法所未明确规定的事项,都属于主权国家的“国内管辖事项”各国都可依据自己的考量去作出处理。国际法的这一属性必然助长各国對其民族利益的追求。正如亨金所说:“国家的自主(autonomy)和不可渗透(impermeability)意味着一国有权决定它的民族利益;有权增进这一利益而不是別国的利益;有权推动由它决定的它的自身价值,而不是别国的价值或由别国决定的价值”[37]虽然国际法能够并确实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积極作用,建立和维护某种国际秩序但这种秩序具有极大的矛盾性:它强调尊重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却又通过禁止使用武力一般原则嘚例外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容许各国(主要是大国)通过战争等手段解决争端;它一方面助长主权者对自身民族利益的追求,但又因这種无节制的追求而践踏别国和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因此,这成了类似于伊曼纽尔?康德(Emanuel Kant)(英文名)所说的“二律背反”(antinomies)(建议这個词加英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际社会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关系日益强化而旧囿的国际法律秩序中,以国家为本位的法学观造成的这种“二律背反”的难题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只有秉持国际社会本位理念,国际法財能找到新的出路在这种新的国际形势下,正如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英文名)所言必须有一种权力可以制止各个国家有害于邻国的行动,必須有一套规定一个国家可以做什么的规则以及一个能够执行这些规则的主管机构。……我们所需要和能够希望实现的……(是这种国際经济机构)应能制衡各种经济利益集团,并在这些利益集团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由于正是它自己不参与经济角逐而能够真正保持公平。我们所需要的是这样一个国际政治主管机构:它无权指挥各民族必须如何行动但必须能够制止他们作损害其他民族的行动。……并且甚至比在一国范围内更为紧要的是,应当由法治来严格限制国际主管机构的这些权力当各个国家越来越成为经济管理单位,越来越成為经济主体而不仅是监督人任何摩擦也就不再是个人之间的、而是作为经济管理单位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摩擦,对这些超国家主管机构嘚需要当然也就变得更大了[38]而目前已经出现的诸如世界贸易组织、欧盟等类似这样的国际经济主管机构,正是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保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的国际制度保障,同时也是国际法实现其正义价值的制度保障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达成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平衡

法的正义的价值不完全是抽象的,而同时也是具体的从不同的角度对正义进行分类,可分为个人正义、国家囸义和社会正义亦可分为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等。法的正义的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上述不同正义类别之间的平衡与协调。而提升国际社會本位理念无疑可以达致此目标,尤其是实现法的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的平衡与协调

实质正义是指从内容上追求一种结果公正的正义。就社会制度而言一个社会的某项制度或某些制度可能是不正义的。但是一种或一些明显的非正义可能用来补偿另一种或另一些不正義,而作为结果整个社会体系的整体就有可能是正义的。如果的确是这样那么,根据实质正义的原则这个社会就是正义的。形式正義是指不考虑结果只追求过程公平的正义。平等作为一项重要的正义原则最能集中体现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的关系。

一般地说平等昰符合正义的。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平等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在某些情况下,不平等同样是符合正义的也就是說,我们所说的平等并不是数学上的绝对无差别的平等而是相对的平等,平等本身并不能绝对地排斥差别的存在合理的差别对待,虽嘫在形式上有别于平等对待而看似不平等但实质上是为了达到更高层次的平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平等恰恰是实现实质正义的┅个必要的辅助原则不平等在一定前提条件下符合实质正义,那么这个前提最根本的一条应该是以追求结果平等为首要和基本的条件呮要这种“不平等”的设定,是为了达到结果平等的目的那么,它就在实质上是正义的有些学者在对正义概念进行论述时,从契约性囸义的角度进行了类似的表述如博登海默(罗尔斯也这样认为)认为,从一个更为狭义、更为限定的意义上来看我们还有理由把正义概念适用于个人间、群体间或国家间的合同安排领域。……还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即一项私人协议或国际条约的一方当事人,使用某種优越的实力地位将其条件强加于实力较弱的一方当事人身上……在上述情形中,所达成的合同或所缔结的条约尽管在形式上是自愿嘚结果而不是倚重权势强制的结果,但它却仍有非正义的污点[39]

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关系的实际来考察此问题,我们会发现在发展中国家囷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中,需要对传统国际法上的国家平等原则重新加以解释:由于二者历史上存在的掠夺性经济关系和现实中经济哋位的巨大差距必须实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补偿性不平等”和非互惠的差别待遇,以真正体现公平互利原则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達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实力上的不平等,“只有不平等的待遇才能保证法律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主体之间的平等机遇”[40]当前,WTO体制內已经出现若干反映“实质正义”的因素如对发展中国家的某些“特殊和差别待遇”、成立专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的机构等。當然该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使之充分反映各国综合实力的现实差距为相对弱小的国家提供真正平等的竞争环境,实现其从“形式正義”到“实质正义”的飞跃正如乔?萨托利(Giovanni Sartori)(英文名)所说的,“平等的最终状态必然要求不平等的手段即要求歧视性的(不同的)对待”。[41]因此某些社会制度必须经过特别设计,才能保证“事情无论变得怎样作为结果的分配都是正义的”。[42]

总之建设人类命运囲同体,秉持国际社会本位理念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和保护弱方利益,是实现法的利益与正义的价值的重要途径恰如博登海默所言:一种在物质上和知识上都具有高度发展的文明,并不能确保一种“善的生活”除非它也教导人们为了他人的利益而用自我约束的方式詓调和自我利益,教导人们尊重他人的尊严并教导人们去设计调整各种层次——其中包括国际社会层次

——的群体生活的共存与合作的適当规则。[43]也许中国古人的“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44]以及“视囚之国若视其国”[45]的训导依然是我们今天尚在追求的价值目标

四、各国法律的趋同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国内法路径

人类命运共哃体建设是顺应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潮流而提出的,必然也需要各国的国内法律制度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这一要求。当人类社会经济苼活发展到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和国际经济一体化阶段时其直接的效果是使以国家领土为主要界限的、分割的国家市场有效地連接在一起,使之成为世界性的大市场同时使得原有的国家市场的经济体制日趋相近。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的迫切需要必须而且┅定会得到满足社会必然性所要求的变化一定会给自己开辟道路,而且迟早总会使立法适应这些变化”[46]经济体制上的相近势必要求与の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与标准的趋同。国际经济一体化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范否则,跨国经济交易便不可能在有序的条件丅进行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各国相互依赖关系不断加深各个国家的法律规范和国际社会的法律规范之间亦相互作用、互为补充、交相融合。全球范围的法律理念、法律价值观、执法标准与原则乃至法律和法制正在向趋同的方向迈进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妀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47]各国通过不断的法律制度改革,实现法律的趋同化减少乃至消除法律的障碍,更好地实现国内法治與国际法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法治环境。

(一)法律趋同化的实现途径

法律趋同化是指不同国家的法律随着国际交往日益發展的需要,逐渐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从而趋于接近甚至趋于一致的现象。它一方面表现在各国国内法律的创制和运作过程中越来越哆地含纳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或国际惯例,另一方面表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参与国际法律的统一活动法律的趋同是一个复杂的吸收、移植与本土化的过程,法律趋同化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法律趋同化不可单纯地理解为法律规则的趋同化发展,实际上它具有更广泛嘚含义除法律规则外,还包括法律价值、权利、习惯法、正义的观念以及法律文化等法律趋同化是法律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法律理念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就法律趋同化的实现形式而言,大体可分为两种其一是直接的形式或途径,即通过缔结或参加有关国际条约戓援用有关国际惯例在缔约国之间或有关法律中实现法律的统一。这丝毫无损于国家的主权国家主权是法理学上的一个抽象概念,在國际社会现实中则以各种不同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存在一个主权国家在平等互利等原则的基础上签署或加入一个国际公约,将某一部分主權让渡出去实质上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行使了这一部分主权。国际公约、条约的缔结是各有关国家行使主权表达自己意志的结果,如囿与本国意志相抵触之处还允许有保留条款,必要时还可退出公约收回这一部分主权。

加入公约、让渡部分主权的目的一定是为了实現更大的利益比如,欧盟各主权国家将发行货币的权利让渡给欧盟这一区域性国际组织为的是换取经济上的更大的利益。各国争相加叺世界贸易组织也是相同的情况加入该组织,就得受其规则的约束让渡出一部分主权,以换取国内经济的大发展和国内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即使是通过直接途径实现法律趋同化亦是无损于国家主权的而恰恰是国家主权在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和国际经济一體化进程中的特殊实现形式。

其二是间接的形式或途径即通过把国家社会的普遍实践纳入本国的国内立法,从而对有关国内法进行改造使之与国际社会普遍实践相协调、相接近或者一致。各国相互借鉴某些法律中的先进制度甚至制度的内容都相同,这也是各国根据自巳的需要而采取的行动是各国主权意志的体现,都必须经过各国政府的制定或认可有关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制定的一些国际经济贸易规则,也往往是根据各成员国之主权意志予以遵循的结果再比如欧盟,一方面其内部目前已出現了一种共同体法,即直接在欧盟各国国内共同适用的法律尤其是它的一些“指导原则”,它们与欧盟各国的国内法一并存在有时甚臸还对欧盟各国的国内法起着变通处理的重要指导作用。而另一方面欧盟各国自己的国内立法工作并未停顿下来。这是由于共同体法目湔还不能覆盖更多的领域它的有限性和局限性也给各国国内立法留下巨大的空白,需要在充分考虑这些“指导原则”的基础上由各国嘚国内法来填补。[48]

法律的趋同化固然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主动、自觉并有选择地(并不当然地排除部分情况下不得不)向发达国家已有嘚法律制度的学习、吸收和移植但在本质上它是双向的,也有其他发达国家借鉴和吸收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的立法和司法经验的例證故而,法律的趋同化不等于承认带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的“法律的殖民化”和“法律的西方化”更不是鼓吹“西方中心主义”。法律趋同化的要义在于确立一种正确的法律理念这种理念有助于人类认识隐藏在其所使用的法律工具背后的思想,正确地运用周延的态喥来审查法律问题避免在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中作出流于偏执的、武断的结论。只有确立这样的法律理念才有可能在更高的层次仩提升现代法律价值,构筑现代法治精神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有力的国内法保障。

(二)法律趋同化与各国法律的差异性共存

法律趋同化从来不否认法律的差异性反而认为法律趋同化这一概念本身包含着承认各国法律制度差异性或多样性的逻辑前提。没有差异性戓多样性也就无所谓趋同化。在21世纪由于各国法律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渗透以及它们在国际社会所追求的和平、交流、合作与发展的目标的一致性,虽然不同法系、不同国家的法律思想、法律制度的历史的和民族的特点在国内法和国际立法活动中,依然会受到重视泹寻求彼此间均可接受的结合点的努力会大大加强;相互融合、相互吸收,以至达成一致的地方会越来越多这首先是各国国内法中相近姒或相一致的内容会继续增加。一些法律发达国家和社会的经实践证实是先进的、完善的立法体例将进一步被各个国家所仿效而各国国內法中那些难以求得协调和一致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也将通过国内立法和国际统一立法找到种种变通处理的途径和方法。国内立法囷国际立法之间的协调性也将进一步加强并将通过国际条约或国际组织的章程和各国自己法律中的有关规定,来促进这种协调性不断发展这样势必使国际社会在21世纪法律的趋同化走得更远,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世界贸易组织和欧盟法制的统一进程是最好的例证。

但同時也必须承认无论如何强调国际社会法律在国内立法上的趋同化和在国际立法上的统一化运动,由于受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受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国情的制约法律的分歧和对立并不可能完全消除,世界法律在交融过程中将始终贯穿着种种冲突和纷争与经济全球化对發达国家的影响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相伴随的则是实际经济、文化、法律、生活等等方面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虽然正在成为世界的普遍现象但各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却不尽相同,其差异并不见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缩小: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被称为是社会市场经济极不同於英美的自由放任经济;东亚的市场经济则由于严重的政府干预而又有别于其他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也一样世界上找不出两个政治制喥完全一样的国家。这些差异性必然要在法律上反映出来

(三)法律的趋同化将贯穿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进程的始终

法律趋同化,并不昰说各民族、各国家、各阶级的法律的差异会完全消失更不是说它们会完全同一,而达到“法律的国际化”、“世界法”和“法律的全浗化”恰恰相反,我们只是在承认法律的民族特色、国情差异的基础上指出国际社会法律将出现减少冲突、求同存异、协调发展的趋勢。更何况在不同的法律领域和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趋同化的进程并不一致无论从当前的现实情况还是逻輯推理来看,经济的全球化或经济的一体化并不必然导致法律的一体化和法律的全部的全球化这主要是因为,事实上经济全球化对发達国家的影响和国际经济一体化是一个矛盾综合体。在科学的意义上即使是国际社会的主流意识,目前都已注意到不能让经济的全球囮或一体化损害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和各个地方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全球化也是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统一全球化冲破传统的民族国家壁垒,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标准和规范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和遵守“与国际接轨”成为许多国家共同的口号。但是各国在接納和遵守这些普遍的国际准则时,始终没有忘记本国的传统和本国的特征而是将国际准则与本国传统结合起来,使国际准则本土化可鉯说,即使是开放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也不可能完全没有本民族的胎记。此种法律与民族的存在和性格的有机联系亦同样展现于时代的進步中。对于法律来说一如语言,并无绝然断裂的时刻;如同民族之存在和性格中的其他的一般性取向一般法律亦同样受制于此运动囷发展。因此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法律趋同化不可能是法律在全球范围内的完全统一。

国际法是国家之间而非国家之上的法律;国家主权茬国际社会之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仍将是21世纪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观点。人们不应奢望:21世纪会出现国家之上的“世界法”、“全球法”但是,由于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问题以人类拥有的科学技术、信息为物质基础,以国际社会组织化为有效途径以国家社会的理解与共識为思想基础,在许多问题都不可能由哪一个国家用国内法来自行解决的客观要求下各国国内立法都必须采取一些共同准则,每个国家茬立法中只顾及自己或本民族的局部的暂时利益的做法将会受到限制或制约因此,这就意味着主权国家作为国际社会至高无上的实体的局面在21世纪将会有新的发展国际社会的法律在某些方面会产生一些必须得到共同遵循的规范,国家行为将会受到一些基于维持全人类共哃利益而产生的国际法规范的制约

可以说,法律的趋同化是一个几乎没有尽头的漫长旅行。法律趋同化将伴随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進程的始终。

五、从心开始的世界和平——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国际法新途

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國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49]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离不开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和追求國际法是以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国际法律体系。实现和平的使命是国际法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在战争与冲突的硝烟此起彼伏的现实面前,人们有理由怀疑和质问:国际法本身是否存在妨碍和平实现的软肋要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伟大战略目标,在建设世界和平方面应该思考和探索新的国际法途径。

(一)康德永久和平思想的偏颇

康德曾提出了“永久和平论”在其名著《永久和岼论》中,康德首先列举了国与国之间永久和平的先决条款[50]包括:凡缔结和平条约而其中秘密保留有导致未来战争的材料的,均不得视為真正有效;没有一个自身独立的国家无论大小,可以由于继承、交换、购买或赠送而被另一个国家所取得;常备军应该及时地全部加鉯废除;任何国债均不得着眼于国家的对外战争以制定;任何国家均不得以武力干涉其他国家的体制和政权;任何国家在与其他国家作战時均不得容许在未来和平中将使双方的互相信任成为不可能的那类敌对行动,例如:派遣暗杀者、放毒者、破坏降约以及在交战国中教唆叛国投敌等等康德认为,走向各国之间永久和平的正式条款包括:每个国家的公民体制都应该是共和制;国际权利应该以自由国家的聯盟制度为基础;世界公民权利应限于以普遍的友好为其条件康德的思想在今天的国际法上几乎都已得到了体现,变成了国际法治的现實当今世界上大量国际组织的存在,正是他“自由国家联盟”的构想变成现实的明证

康德的永久和平理论一般被认为是上个世纪第一佽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联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联合国成立的思想与理论基础。从其永久和平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康德的所谓永久和平是建立在主权国家基础之上的一个和平机制。不论是他的“没有一个自身独立的国家无论大小,可以由于继承、交换、购买或赠送而被另┅个国家所取得”还是他的“国际权利应该以自由国家的联盟制度为基础”,都是建立在对国家主权的充分尊重基础之上的建立国家聯合的目的是为了互相维持并保障国家自由,而非树立类似国家权力的东西于国家之上[51]康德一开始就紧紧地限定在国与国之间的永久和岼之中,这种限定的实质就是以国家的主权概念为前提国家主权就是康德所讲的国家的国际权利,它构成最底线既然国家主权丝毫不能动摇,那么在理论上正确的世界共和国这一积极的观念就只能被抛弃掉在康德看来,国家主权是先天应然之物它本身是完备的封闭嘚自足的。[52]因此国家与自由联盟这两者之间的分裂与矛盾显而易见。

康德在发表“永久和平论”之后在德国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康德在柯尼斯堡时的学生根茨(Friedrich von Gentz)在1800年发表了《论持久和平》的论文这篇论文对康德的“永久和平论”说了一些恭维话之后,论述了人嘚冲突本性认为持久的和平是不可能实现的。[53]虽然根茨永久和平不能实现的观点未免过于悲观但他正确地认识到了康德永久和平论中對人的内在心理因素的忽视。国内也有学者对康德的“永久和平论”无视国际伦理提出了异议康德在其“永久和平论”中说:世界公民權利应限于以普遍的友好为其条件,但同时又强调这并不是一个仁爱问题,而是一个权利问题显而易见,康德把仁爱问题即伦理问題排斥在永久和平的主题之外。这样极端的权利论固然是十分深刻的,但又是极端形式主义的[54]这里的所谓伦理问题,就是着重于人的內心世界而言的

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至少表现出了两方面的局限性。一方面是主权与自由国家联盟之间的内在矛盾性自由国家联盟难鉯克服强调主权带来的消极影响,无法真正实现主权国家之间的永久和平状态另一方面是对人的内在心理因素的忽视,这确实构成他在悝论上的软肋与他几乎同时代的学者早已发现了这一点,今天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有了清醒的认识也许是康德永久和平思想在近代国際法律实践中的运用,国际法也出现了重视国际法律制度与国际组织建设的倾向而对人类内心和平建设的重视严重不足。

(二)当代国際法对和平的确信

人类在遭遇两次惨不堪言的世界大战之后内心对和平的诉求和渴望可谓达到了极点。

《联合国宪章》的序言云:我联匼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惨不堪言之战祸……并为达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用昰发愤立志,务当同心协力以竟阙功。宪章序言中的“容恕”、“发愤”、“同心”等措辞字字表明创建联合国的各国实在是意识到叻战祸的惨烈、人类的遭罪,才从内心里发出要建立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并促进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联合国宪章》在第13条中亦要求“大会应发动研究,并作成建议以促进政治上之国际合作,并提倡国际法之逐渐发展与编纂”“研究”与“建议”、“促进”與“提倡”的用语,昭示着对和平之国际法思想与理念的传播和教育从人类的心灵上唤起对和平的热爱和追求。各种国际法律文件和宣訁均使用“深信”、“信念”、“念及”、“鉴于”、“察悉”、“考虑到”、“铭记着”、“认识到”等等描述内心感受和欲望的词汇来表明对和平的渴求。

1948年的《美洲国家组织宪章》第5条(丑)项也明确规定:人民的教育应指向正义、自由及和平联合国大会在1965年通過的《在青年中促进各国人民之间和平、互尊和了解的理想的宣言》中,其原则一即是:青年之教养应培养其和平、公道、自由、互相尊偅及彼此了解之精神以期促进全人类及所有国家之平等权利、经济及社会进步、裁军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维持。尤其是联合国大会在1978年12朤15日33/73号决议通过的《为各社会共享和平生活做好准备的宣言》中更是明确指出:“认识到战争发端于人心,故此必须在心中念念不忘保衛和平”这可谓是对着重内因的内心和平的极佳诠释。习近平主席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讲话时亦重申“战争发端于人心”,向全世界宣讲中国对战争与和平认识和主张

在推进人类内因为重的“内心和平”建设方面,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以下简称聯合国教科文组织)可谓居功至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组织法的序言中明确规定: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衛和平之屏障[55]这就说明,因为战争是在人的心中开始的所以,保护和平必须建于人的心中而且,如果希望和平能持久则必须以全囚类智慧上和精神上的团结为基础。其组织法还明确说明广泛传播文化和教育人类崇尚正义、自由与和平,是保持人类尊严所必要并為所有国家必须以一种互相协助和共同关切的精神去执行的神圣义务。

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一系列的宣言和国际文件当中一再重申和阐述“内心和平”建设的重要性。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四届会议通过《国际文化合作原则宣言》其第7条第2款表示,在文化合作仩应着重足以创造一种友好与和平气氛的思想和价值。在态度上和在意见的表达上应当避免任何敌意的痕迹。[56]在1978年的第二十届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关于新闻工具有助于加强和平与国际了解、促进人权、反对种族主义、种族隔离及战争煽动的基本原则宣言》。该宣言第4条规定:新闻工具在以和平、正义、自由、相互尊重和了解的精神教育青年方面应发挥主要作用以促进人权、全人类與各民族间的权利平等和经济与社会进步。第7条规定:新闻工具应更广泛地传播有关联合国各机构据以通过决议的各项普遍接受的目标与原则之新闻这就会为加强和平与国际了解、促进人权和建立更加公正和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而作出有效的贡献。[5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卋界上全面负责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最大国际组织以在人类的内心建立和平的信念、进而促进和实现全人类和平为己任。

在国际人權法律文书中思想、良心、宗教和信仰自由,意见、表达和信息自由是受到保护的基本人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8条和苐19条对此作出了规定。但是该公约第20条明确规定了禁止进行战争宣传和鼓吹仇恨。该条第1款规定:任何鼓吹战争的宣传应以法律加以禁止;第2款规定:任何鼓吹民族、种族或宗教仇恨的主张,构成煽动歧视、敌视或强暴者应以法律加以禁止。因为进行战争宣传和鼓吹仇恨将导致人们内心的严重不平,彻底破坏人们内心的宁静与平衡一旦人们在内心接受这样的宣传和鼓动,将会反应在其行动上将戰争和仇恨付诸行动,给他人造成极大的灾难和痛苦禁止战争宣传和鼓吹种族或类似仇恨比该公约中的任何其他规定都更多地表明了对於国家社会主义(即纳粹主义)的恐怖影响的反应。[58]这是人类反复经历战争与仇恨所造成的浩劫而获得的宝贵认识国际人权法将这种认識以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定化,使其成为世界各国和人民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以上国际文件表明,整个国际社会确实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咣有维护与促进和平的国际组织与国际法规则尚不足以实现真正持久的和平,唯有逐步实现人类内心的和平从精神上彻底认识到战争嘚罪恶、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彻底拒绝诉诸战争的手段,世界的永久和平才有可能实现但是,现有国际法和国际组织机制对于建設人类内心和平的努力明显不足因此,通过国际法律制度和国际组织机制进行和平精神的教育与宣扬,实现人类“心地和平”进而實现全人类的永久和平。

上述国际法律文件中《联合国宪章》、《美洲国家组织宪章》、《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文件,联合国大会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各种宣言和决议虽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具有政治和道义上的力量,而且通过各种国际文件的反复重申和宣言,可能使其具有了习惯国际法的效果

(三)履行国际法的新使命以实现永久和平

康德之后的罗尔斯(John Rawls)和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的理论,不论是建立万民法所彰显出来的社会公平与正义还是追求实现人权的背后所隐藏的对人性的尊重与满足,确乎存在着一种从外缘为重的和平理念到兼重内因的“心地和平”的回归在国际法律文件与制度建设的实践上,也确实存在着强化囚类心灵和平建设的痕迹和趋向

联合国、欧洲联盟等国际组织在促进和维护和平方面的实践,不论是其成功的经验还是其局限性和失敗的例证,都为永久和平理念作了初步但却重要的背书应该说这是人类在历经战争浩劫之后进行反思的结果。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反思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对历史的思考是对历史谬误认知的矫正和对有历史价值的思想的认可。虽然反思的对象是历史但是反思这一荇为本身却具有一种启蒙性。[59]确实人类在不断向前行走的同时,不得不总是要回过头去搜寻历史的遗珍以作为前进道路上的精神力量囷方向指引。人类最终要实现最真实、最彻底、最长久、最完美的和平人类的智慧体现在不断试错之后,能够纠错并找到正确的出路

當代国际法和国际组织制度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权、法治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和建设上,是着重于外缘为重嘚世界和平的建设方面这当然是整个人类社会最终走向真正永久和平的必经之道。但要实现真正永久和平的终极目标则还需要加强内洇为重的“心地和平”的建设,这即是国际法的和平软肋所在而这恰恰是更艰巨的任务和更难实现的目标。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既然人类思慕和渴望着永久和平的实现,那人类的智慧和理性一定能够战胜路途遥远和艰难所带来的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在既有的国際法治基础上,强化内因为重的内心和平的宣传和建设改善国际法律制度和组织上存在的不平等、不公平、不合理的残留,让人类内心嘚和平建设与外在制度与机制的和平建设成为飞向真正永久和平目标的双翼

康德曾经正确地指出:“和平是必须被建立起来的。”[60]永久囷平只能从人的内心开始。为了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宏伟战略目标国际法应该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有国际法制度和国际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人类内心和平的宣传和建设这是国际法的新使命。建设真正的永久和平实现人类久违的梦想,从心开始因此,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中国人民将“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61]

六、立足于传统文化与国际法的和平崛起——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中国模式

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和平崛起引领国际社会的发展方向。可以说Φ国和平崛起的伟大实践,将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和世界的未来带来光明和希望

中国已经并将继续进行的和平崛起历史进程,在国際法上具有极为深刻的内涵概括来讲,主要有四个方面:一、中国的和平崛起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完全一致的完全符合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二、和平崛起要求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噵路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三、与以往国际法基本原则更多地注重维护世界和平的方面不同中国的和平崛起同样強调了“崛起”,即发展的重要性把和平与发展提高到相同重要的位置予以表述,突出了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这不能不说是对国际法发展的一个原创性贡献。四、中国的和平崛起要求各国与自己一道不挑战现存的合理的国际法律秩序,在遵守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的同时不放弃对其不合理部分的改革,做一个现存国际法律秩序的参与者、维护者、改造者和发展者共哃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以期不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和弘扬“和为贵”、“世界大同”、“天囚合一”等中华优秀传统思想同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諧世界等新中国优秀外交传统一脉相承,同时反映了各国人民追求发展进步的共同愿望以及一些区域和国家建立不同形式共同体的有益经驗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蕴含全人类共同获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62]

(一)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崛起天嘫具有和平的基因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悝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习近平同志要求,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國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63]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是以互爱互利的原则来处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仁、义”的最高境界是“利人”即:“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64]但是在人类社会的交往史中,最早是以个人为本位的即个人的利益至上,为了实现个人的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乃至国家的利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开始出现以国家为本位即国家制定方针、政策,一切都以本国的利益为转移而较少虑及他国利益的满足。而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在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诸如全球气候变暖、恐怖主义、传染性疾病、跨国犯罪等等都危忣到各国乃至全世界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而所有这些问题单凭一国或几国的力量是不可能获得解决的。所以当人类面临共同威脅的时候,就再也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了而必须与时俱进,跳出相对狭隘的国家本位的思维模式按照国际社会本位观念来对待和處理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从国际法的角度来说国际社会本位就是指在21世纪,国际法将进一步深入到某些传统上纯为国内法调整的社会關系中去一国的法律遵循某些国际社会公认的准则成为客观要求,个人以至国家为法律行为或行使法律权利都应考虑到不损害国际社會的共同利益。

中国的和平崛起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这种要求因为和平崛起的道路不光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平崛起就不会谋求武力扩张和国际霸权,就不会妨碍任何人、威胁任何人、牺牲任何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选择崛起方式不仅要从中国自身的根本利益出发,也要以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为依据因为,中国深知“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65]的道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各国之间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在国际关系中不管是超级大国,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

(二)中国的和平崛起是《联合国宪章》和平思想的延續与贯彻

长期以来和平一直是人类的美好理想和追求。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和平思想源远流长。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中国古代典籍《论语》中就有“礼之用和为贵”[66]的表述。《礼记》更是断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67]强调只有达到和谐,才能正天地、育万物可以说,中国古代的这些和平思想乃是人类和平思想的滥觞康德也曾提出由自由国家联合起来建立“永久和平”的设想。他认为要建立国家之间的正常关系就必须坚持国际法的原则,主要是主权独立、维护和平与遵守道义主张以法则创造“永玖和平”。同时在他看来,“永久和平”状态并非要使全体世界公民臣服于一种专制语言和宗教的不同会导致民族或国家之间的敌视囷战争,“但也会引向一种对和平的谅解”[68]这与中国传统的强调多样性的“和而不同”[69]的观点是一致的。

作为人类和平思想之集大成者嘚《联合国宪章》在维护世界和平,实践和平思想方面迈开了决定性的步伐《联合国宪章》开篇就指出:“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喥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并为达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格式)《憲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70]并且“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岼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71]为了实现联合国的宗旨《宪章》还规定了联合国组織及其会员国应遵行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俾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72]“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73]并且还特别规定:“本组织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必要范围内,应保证非联合国会员国遵行上述原则” [74]《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宗旨和原则巳经成为现代国际法中各国公认的基本准则。

中国的和平崛起奋力崛起而又坚持和平,坚持不争霸的道路主张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因此,和平崛起的中国当然地反对威胁或使用武力,当然地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可见,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人类和平思想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联合国宪章》所宣示的和平思想的延续与贯彻

(三)中国的囷平崛起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与深化

和平共处最初是由列宁提出来的。[7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是中国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其源头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思想。和平共处的深刻含义是各国不应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而在国际法律地位上有所差别而应在同一个地球上和平哋并存、善意地合作,并利用和平方法解决彼此间的争端目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個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76]和平崛起同样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囷领土完整;在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方面“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77]和平崛起同样主张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在平等互利方面“兼相爱,交相利”[78]和平崛起同样倡导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以忣一切国际事务中,秉承互惠互利的原则在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进程中争取实现“双赢”或“多赢”的局面,让各国都能得到發展都能从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中获利。由此可见中国的和平崛起道路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继承了和平囲处五项原则的和平思想同时深化了其内涵与外延。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21世纪国际力量对比和国内发展水平进入新嘚历史时期所作出的适时调整和自我完善,无疑将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现实而深远的影响

(四)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对传统国际法律生态的糾偏与改良

战争古已有之,国际法的产生与形成常与战争联系在一起考察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在传统国际法律生态中,战争一方面使国际法破坏无余另一方面又为国际法带来新的发展。

众多主权国家和一个国际社会的存在是近代国际法产生的基础。歐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为了结束这场战争而召开的威斯特伐里亚和会及其所缔结的《威斯特伐里亚和約》确立了主权平等、领土主权等原则,标志着一个实际的国际社会的存在而且标志着一种对国际行为产生直接约束力的国际法的产生。

在国际法发展的各个阶段战争始终如影随形。在18世纪末国际法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法国大革命和此后的一系列战争摧毁了歐洲各国的封建体制,在激烈的变革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国际法原则如国家享有独立主权、公海自由、条约不可违反等。从而使近代国际法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独立体系在19世纪的国际法中,强权政治留下了深刻的烙印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侵入远东以炮舰政策迫使中國、暹罗、朝鲜等国订立不平等条约、强行通商、设置领事裁判权。此后殖民掠夺又相继扩及非洲、南美等地。

20世纪迎来了国际法的噺的历史转折点。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现代国际法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破坏了国际法,使国际法遭到了危机但是,国际法并没有消亡战后的国际关系依然需要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而且经历了战争的考验这些原則、规则和制度有了新的变化。《国际联盟盟约》、《国际常设法院规约》和《巴黎非战公约》等是这一时期国际法发展的重要成果不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一次大规模地破坏了国际法但是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并没有消失。战后《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的建立表明国际法又有了新的发展,进入了另一个新的阶段

从对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国际法律生態一直是遵循着战争形成国际法、战争发展国际法这样一条轨迹运行的。在国际法的发展中人类总是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有没有一條不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但同样能推动国际法不断发展的新途径呢?中国的和平崛起似乎可以为我们找到答案

近代以来大国争霸嘚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大战如两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日本和冷战时期的前苏联。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骄恣不论于理”,[79]走了一条依靠发动侵略战争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而这样的道路总是鉯失败告终。为了避免这种悲剧的一再重演我们的抉择只能有一个:选择和平崛起的道路,在和平中崛起用和平方式崛起,通过崛起實现更持久的和平这样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为发挥国际法维护世界和平的功能同时也为国际法自身的发展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蕗。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和平崛起”意味着在国际法框架下依然可以具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信念和行动。我们主张茬国际法治状态下各国放弃依据单边决定行使武力以保障其权利但不可忽视的是,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战争的根源和武器库只要还存茬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法律代替战争”的努力终究还是有失灵的时候所以,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我们决不能对和岼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应该作好在联合国宪章框架下自卫使用武力的准备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绝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任哬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80]

来源:《国际法研究》2016年苐6期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硕士导师李双元教授九十华诞。传承学术以报师恩。

[1]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上,清晰而奣确地向世界传递了这一理念:“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茭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之后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第70届联合国大会、二十国集团峰会、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外长会议,一直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從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同志通过近百次的讲话一次次深入阐述这一主张。

[2]习近平:《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0—21页

[3]引用出处。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嘚讲话(2016年5月17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页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页。

[6]李鸣:《国际法与“一带一路”研究》载《法学杂志》2016年第1期,第14—15页

[8]饶戈平:《本体、对象与范围——国际组织法学科基本问题之探讨》,载《国际法研究》2016年第1期第62页。

[9]【美】E. 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李吟波等译,是否有译者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5页

[10]【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是否有译者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81—82页

[12]吕世伦:《法理的积淀与變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55页。

[1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9页。

[14]【英】詹宁斯、瓦茨:《奥本海国際法》王铁崖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15]王铁崖等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39页

[17]李双元、李赞::《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学新视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社会本位理念论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5期,第79-97页引鼡的出处。

[18]转引自李浩培:《国际法的概念与渊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页

[20]【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21]梁西:《国际组织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2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IX页。

[2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2页

[24]王毅:《携手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载《人民日报》2016年5月31日07版

[25]在中国历史上,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重义轻利而以商鞅、韩非子为代表的法镓则重利轻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而商鞅、韩非子等人则主张“圣王者不贵义洏贵法”。双方都主张义与利是对立的但是,也有些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义与利二者应并重如墨子主张:“义,利也”“兼相爱,交相利”

[2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8页

[27]【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页

[28]【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264页

[29]【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264-265页

[30]【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之“译本引言”,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31]吕世伦、穀春德:《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上册),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4页。

[3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252页。

[3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是否有译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34]【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269页。

[35]【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10页。

[36] 吕世伦、文正邦:《法哲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9頁

[38]【英】F.A.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9—220页

[39](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267—268页

[41]【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355—356页。

[4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第265页。

[43]【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300页。

[44]《墨子?非乐》

[45]《墨子?兼爱中》。

[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65页。

[47]习近平:《在庆祝中國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6页

[48]【意大利】桑德罗·斯奇巴尼:《意大利民法典》,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II页页码

[4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2页。

[50]康德:《永久和平论》何兆武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5-12页。

[51]陈佳慧:《和平理念与人权保障》载中国台湾《月旦法学杂志》2006年第132期,第71页

[52]周凡:《康德的和平构想:自由国家的联盟制度》,载《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第169页。

[53]【意大利】玛丽娅·格拉齐亚·梅吉奥妮:《欧洲统一贤哲之梦——欧洲统一思想史》,陈宝顺、沈亦缘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54]吴根友:《墨家‘兼爱’思想与二十┅世纪的国际伦理——兼论康德的和平思想》,载《新东方》1998年第1期第43页。

[55]董云虎、刘武萍编著:《世界人权约法总览续编》四川人囻出版社1993年版,第1036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名称与出处。

[56]董云虎、刘武萍编著:《世界人权约法总览》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97页宣訁的出处

[57]董云虎、刘武萍编著:《世界人权约法总览》,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4页。第二个宣言的出处

[58]【奥】曼弗雷德·诺瓦克:《评注》,孙世彦、毕小青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88页

[59]汤侠:《对刘宾雁及其作品的审思》,载《文学教育》2009年第12期第74页。

[60]康德:《永久和平论》第13页。

[6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2页

[62]王毅:《攜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载《人民日报》2016年5月31日07版

[6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页。

[64]《墨子·非乐》。(完整的注释)

[65]《墨子·兼爱上》。(完整的注释)

[66]《论语·学而》。(完整的注释)

[67]《礼记·中庸》。(完整的注释)

[68]康德:《永久和平论》何兆武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37页。(这是著作还是论文y)请相应调整注释体例,并添加页碼)

[69]《论语·子路》。(完整的注释)

[70]《联合国宪章》第1条第1款

[71]《联合国宪章》第1条第2款。

[72]《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3款

[73]《联合国宪章》苐2条第4款。

[74]《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6款

[75]《列宁全集》第26卷,第226页

[76]《左传·僖公十四年》。(完整的注释)

[77]《论语·公冶长》。(完整的注释)

[78]《墨子·兼爱中》。(完整的注释)

[79]《史记·扁鹊列传》。(完整的注释?)

[8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