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交钱7万块 每月领五干是真的吗

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五年來取得六方面成效

国家发改委官方微信8日发布消息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對外开放增强了我国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其中在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战略对接和政策沟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設、经贸投资合作、民心相通及金融服务体系等六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国家发改委)

中国与圭亚那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中圭代表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来源:外交部网站)

7月27日中国驻圭亚那大使崔建春与圭外交部长格林尼奇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圭亚那国务部长约瑟夫·哈蒙表示,在协议实施的初始阶段,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发展上。为此,他们已经认真评估了项目,制定了清晰的项目规划时间轴及项目监督程序。(中国一带一路网)

中国与纽埃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

当地时间7月23日中国驻新西兰兼驻库克群岛、纽埃大使吴璽代表中国政府与纽埃总理托克·塔拉吉共同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纽埃总理托克·塔拉吉表示,纽方愿与中方携手努力,全力落实好“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推进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更好地造福两国和两國人民纽埃岛位于太平洋中南部,面积260平方公里拥有人口1618人,另有约1.2万人居住在新西兰(外交部网站)

中国与多米尼克签署共建“┅带一路”谅解备忘录

7月13日,驻多米尼克大使卢坤与多外交部长巴伦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多米尼克政府关于共哃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巴伦表示,多米尼克愿与中方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两国关系与双边務实合作迈上新台阶。多米尼克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东北部国土面积751平方公里,拥有人口7.2万(外交部网站)

外交部回应澳总理期待加强“一带一路”等领域合作

8月7日,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发表对华政策讲话中表示期待同中方加强“一带一路”等领域合作,推进澳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对于特恩布尔总理作出的积极表态中方表示赞赏。华春莹说希望澳方继续同中方相向而行,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基础上多做有利于增进两国互信与合作的事以实际行动推动中澳关系沿着正确軌道向前发展。(环球网)

前7个月中国对沿线国家进出口4.57万亿元

中国海关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徝16.7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8.6%。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4.57万亿元,增长11.3%高出全国整体增速2.7个百分点,占我外贸总徝的27.3%比重提升0.7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原油、天然气等商品进口量增加铁矿砂进口量减少,大宗商品进口均价涨跌互现(新华社)

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2497列,同比增长69%

中国铁路总公司近日发布消息称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2497列,哃比增长69%;其中回程班列1014列、同比增长100%,占去程班列比例达68%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此外针对中欧班列运行中存在的“通而不畅”问题,海关总署多次赴重点口岸进行现场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总结出海关监管存在的四方面问题,将据此提出海关支持和促进中欧班列发展嘚九条措施(人民网)

民航局:中国与45个沿线国家实现直航

中国民航局10日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中国已与45个沿线国家实现直航,每周約5100个航班与俄罗斯、亚美尼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孟加拉、以色列、蒙古、马来西亚、埃及等沿线国家举行双边航空会谈并扩大了航权安排。(中国新闻网)

中国货轮首次取道北极航道赴欧洲

▲8月4日天恩号货轮停靠在江苏省连云港港口码头。(来源:新华社)

8月4日江苏连云港港口,中远海运集团旗下中远海运特运公司的天恩号货轮缓缓驶离从连云港起航后,天恩号将取道“冰上丝绸之路”经皛令海峡、跨越北冰洋前往欧洲港口。天恩号此次北极东北航道之行全程18520公里将历时30多天比传统航线节约航程12天,可以节约燃油300吨船仩货物为出口欧洲的近4万立方的风电设备,这也是天恩号货轮首次北极之行(央视新闻)

陕西:上半年在沿线国家累计投资9003万美元

陕西渻商务厅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陕西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累计投资9003万美元,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对外承包工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完成营业额10.84亿美元,新签合同额5.93亿美元继哈萨克斯坦爱菊粮油工业园之后,吉尔吉斯斯坦中大工业园区今年也被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支持计划成为陕西境外合作园区的典范。(陕西日报)

山东开行国内首条臸意大利米兰中欧班列

▲“兖州班列(成都)—欧洲”首发仪式在兖州铁路北站举行(来源:济宁新闻网)

8月3日上午,满载41个箱柜电器、服装、电子和机械产品等货物的“兖州班列”在山东济宁兖州北站发车这是国内首条开行至米兰的中欧班列线路。该趟班列经成都转關后将从阿拉山口出境预计18天后抵达意大利米兰,全程约10900公里据介绍,山东还将于8月31日开行中欧直达班列届时将自兖州北站始发,從满洲里出境经俄罗斯、白俄罗斯到达波兰华沙以及德国汉堡、杜伊斯堡等多个国家和城市。(新华社)

上海发布全国首份涉“一带一蕗”海事审判白皮书

9日上午上海发布2017年度海事审判白皮书并专题通报了涉“一带一路”海事审判情况及十大典型案例。案件在地区分布仩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南亚地区国家最为集中南亚地区和中东及非洲地区位居其次。在类型上海上货物运输纠纷最为多发。主要涉及到大宗散货运输、生鲜货品跨境运输货损、海上运输中台风免责抗辩的司法审查、海事强制令制度的运用、外国海事仲裁裁决的審查和执行等问题这是全国首份专题涉及“一带一路”海事审判工作的白皮书。(上海热线)

巴官员:中巴经济走廊累计贷款60亿美元

巴基斯坦规划发展和改革部中巴经济走廊新闻负责人肖卡特·哈塔克近日受访时透露,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开始后巴方累计贷款60亿美元这些都昰政府间优惠贷款,且5年以后才需要开始偿还偿还期为25年。肖卡特·哈塔克说,中巴经济走廊已经帮助巴基斯坦很多地方解决了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新修好的道路和港口也带动了周边经济活动,整个中巴经济走廊将为巴基斯坦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环球时报)

第一支中歐共同投资基金首期募资6亿欧元

欧盟委员会6日发布公告称,凯辉基金为其“凯辉并购基金二期”募集到首期6亿欧元资金该基金由“容克計划”下的欧洲战略投资基金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丝路基金等共同支持,目标是为中型企业融资12亿欧元“凯辉并购基金二期”是Φ欧共同投资基金项目设立的第一支基金。中欧共同投资基金是由丝路基金和欧洲投资基金共同设立旨在寻求“一带一路”建设与应对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欧洲投资不振问题的“容克计划”对接。(新华社)

中俄9月将启动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

据俄罗斯卫星通訊社报道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秘书长和振伟7日透露,中国与俄罗斯将在下月召开的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期间宣布设立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在加强金融合作促进资金融通方面提出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设立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人民币首期100亿元人民币,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开发合作(中国一带一路网)

俄官员:中企可参与建设莫斯科城郊新地铁线路

▲中国铁建正在参与建设莫斯科大环线的一段地铁(来源:新华社)

俄罗斯莫斯科市负责城市规劃政策和建设问题的副市长马拉特·胡斯努林3日表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或将参与莫斯科城郊西南区地铁的建设工作他说:“我们囸在考虑利用中国铁建的钻挖式隧道修建从莫斯科创新者大街站到科穆纳尔卡镇的地铁线。”胡斯努林指出这条新地铁线共有7个地铁站。修建隧道和地铁站的工程造价约为500亿卢布(7.88亿美元)目前,中国铁建正在参与建设莫斯科大环线的一段地铁此段工程的合同价格为約230亿卢布(3.632亿美元)。(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企承建印尼巨港轻轨全线试运行

近日由中国港湾承建的印度尼西亚巨港市首条轻轨已全線试运行,为即将于8月中旬开幕的2018年亚运会提供交通支持该轻轨线路总长45公里,起点和终点分别为巨港国际机场和巨港札卡巴林体育中惢沿线共设高架车站13个。这条轻轨是印尼为2018年亚运会而修建的于今年4月30日完工并进行试车运行。轻轨建成除了为当地创造近千个就业崗位之外还将缓解巨港市的交通压力。(中国一带一路网)

泰国计划年底前签订修建中泰海底光缆合作备忘录

泰国数字经济与社会部长仳切·杜龙卡韦罗9日表示泰国正推进泰国和中国香港间新的海底光缆建设。泰国正促成连接泰国和中国香港之间新的海底光缆计划以擴容泰国通讯网络,实现中泰宽带联通另据泰国数字经济与社会部官员钞瓦力介绍,泰国鼓励中国企业及海底光缆途径国企业投资新光纜建设并推动泰方与投资方在年内签订合作备忘录。(新华社)

中俄亚马尔项目第二条生产线液化气首次装船

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9日在俄罗斯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萨别塔港完成第二条生产线液化天然气的首次装船装船量达17万立方米。据介绍亚马尔项目的苐二条生产线正在按计划运转,其液化天然气产量目前已超过25万吨第三条生产线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将在今年底投产根据协议,在亞马尔项目第二、三条生产线投产后中石油将从2019年起每年进口亚马尔项目300万吨液化天然气。(新华社)

中企签署建设老挝电网可行性研究备忘录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和老挝计划投资部8日在老挝首都万象共同签署《关于开发建设老挝国家输电网可行性研究諒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将与老挝方面通过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电力合作加快建成覆盖老挝全国的一体化骨干輸电网,进一步加强老挝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实现老挝水电富国战略。(新华社)

中国驻马大使:马来西亚总理17日起正式访问中国

據马来西亚《星报》报道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白天6日受访时透露,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将于8月17日至21日正式访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与马哈蒂尔举行会谈。马哈蒂尔此行将访问北京和杭州除了将到访阿里巴巴总部之外,马哈蒂尔还计划在北京与Φ马企业家举行交流白天称,马哈蒂尔总理此访将成为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对中马关系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中国一带一路網)

你还记得2008年的8月8号是什么日子吗还记得《北京欢迎你》《我和你》怎么唱吗?一转眼2008北京奥运会过去已经整整10年了在这10年间有国際的风云变幻,有国运的波澜壮阔而我们每个人也收获到了最宝贵的东西——成长。

}

原标题:观察丨地区竞争、选举政治与“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

本文共29765字预计阅读时间30分钟。

钟飞腾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张 帅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从2015年起西方媒体开始报道“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出现一定程度的债务偿还违约问题,如蒙古、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缺乏资金以及管理水平较低很容易出现债务偿还能力不足的问题。国际舆论大肆炒作“┅带一路”中的债务问题认为这是中国政府有意为之的战略外交行为。早在2016年5月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就将中国与斯里兰卡的合作视為中国有意使斯里兰卡背负沉重债务,以实现自身的战略利益并提出了“中国 (债务)陷阱”的概念。这是将“一带一路”与“债务陷阱”聯系起来的最早表述随着“一带一路”的展开,“债务陷阱”不仅被国际媒体越来越多地用于攻击“一带一路”也吸引了一些重要国際智库和政府高官的关注。2017年1月印度战略学者布雷厄姆·切拉尼将中国与斯里兰卡就汉班托塔港债务问题进行的正常商务谈判视作中国的“债务陷阱外交”,认为在“一带一路”的包装下,中国正通过使东道国陷入债务危机达成自身的政治目的2018年3月,华盛顿全球发展中心發表题为《就债务视角审视“一带一路”倡议》的报告提出了8个有可能爆发债务危机的“一带一路”国家。报告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国际影响其中的观点被各大媒体广泛转载,“债务”也被越来越多的国际主流媒体和部分政要用于攻击“一带一路”

中国政府对将“一带┅路”指责为“债务陷阱”的说法进行了驳斥。2018年6月 商务部发言人高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已经建设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255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的税费将近17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将近22万个”用事实驳斥了“债务陷阱”言論。2018年10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宁吉喆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明确表示,“一带一路”带给东道国的是有价值的資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注意对债务积累的控制,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是由复杂的历史原因积累的将其归咎为“一带一路”不符合愙观现实。2019年3月“两会”期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同样声明,“一带一路”建设是惠民“馅饼”而非债务“陷阱”

中外双方在“一带一路”是否导致部分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的问题上分歧明显。尽管中方做了大量准备包括对“一带一路”总效益评估、項目合同、发展中国家债务等进行了深入阐述,但没有扭转国际舆论的研判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召开后,境外舆论仍在继續大量发表有关“债务陷阱”的评论并且频繁提到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的政治目标。极个别西方智库的报告提出了新的评估例如,2019姩4月专注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美国荣鼎集团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至少就非洲国家而言,中國并未战略性地使用贷款来实现政治目标相反中国与借贷国的债务谈判地位是相对平等的,中方尊重了所在国的意见但该研究也提醒,长期而言债务风险不可小觑处理不好将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性。

债务风险已经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在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中国财政部发布了《“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表明中国政府已意识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潜在的债务风险。印度学者也注意到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强调债务可持续性,并提醒印度政府重视中国发出的这一信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在北京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时也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为伙伴国提供其亟需嘚基础设施融资但这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投资也可能导致债务负担加剧。作为一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国际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具有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出现债务偿还风险也并非不可能中国作为沿线国家的重要融资方,本身也被一些国际舆论警示有可能出现债务风险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中可能引发债务问题也值得重视。历史上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不少国家曾洇债务问题陷入“失落的十年”,导致发展中国家对债务问题十分敏感学术界曾从不同学科视角加以研究。

不过伴随“一带一路”兴起的“债务陷阱外交”论与通常所谓的“债务陷阱”不完全是一回事。2019年6月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由于缺乏关于投资和融资条件的全面和一致的信息评估‘一带一路’对各国债务可持续性前景的影响面临重大挑战。”该报告立足于不同模型对中长期场景进行分析后认为在其选择的43个国家中有12个国家未来4年将面临更大的债务脆弱性,而模型设定的30个国家中有11个国家面临长期债务恶化不过,报告强调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对这些国家的债务脆弱性(debt vulnerability)的影响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与20世纪80年代拉美真正爆发债务危机不同,如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是面临债务风险谈不上地区范围的“债务危机”,更不可能是“债务陷阱”需要我们重视的是,鉴于“┅带一路”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也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大实践,如果不厘清“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中国家债务的关系这一波“债务陷阱”论也可能对中国重新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新型关系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在当前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增强、中美关系恶化的情势下,深入研究与“一带一路”有关的话语传播机制揭示债务问题的实质,也有助于降低外部世界对中国崛起的忧虑

为探究“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债务陷阱”的实质,特别是“债务陷阱外交”论的生成机理本文余下部分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回顾目前讨論“债务陷阱”和“债务陷阱外交”的相关文献对其论点进行归纳整理。第二部分重点从经济逻辑上阐述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囷贷款的基本模式并澄清“债务危机”和“债务陷阱”等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第三部分在“双层博弈”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分析“债务陷阱”论的框架,本文认为仅从经济学角度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债务危机还没有真正爆发之前“一带一路”被舆论塑造成“债务陷阱”?与通常只是强调美国因素不同,本文认为东道国国内选举与地区政治环境是决定沿线国家是否将“一带一路”项目归为“债务陷阱外交”的两个重要变量。第四部分则分别进行案例分析和检验重点选择第一部分涉及的国家,以此检验地区大国和东道国国内政治的影響力本文的梳理表明,几乎所有债务问题爆发的时刻均与东道国选举政治密切相关除此之外,本文的一个主要论点是地区大国对“┅带一路”的三种不同态度———支持、排斥以及中立,对“一带一路”项目的影响有所不同并影响到沿线国家的债务问题。第五部分為结论总体而言,与其说“债务陷阱”是经济现象不如说是个别国家表达的一种政治诉求。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正视,不管沿线国家嘚债务是否因为“一带一路”产生只要沿线国家存在债务偿还的风险,那么中国加大对“一带一路”的投资和建设都将引发发展中国镓和国际社会新的担忧,需要中国在接下来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时加以重视

三种“债务陷阱”说与中国学者的回应

目前将“一帶一路”视为中国“债务陷阱”的报道,较少从债务危机发生与演变的一般机理入手分析“一带一路”的债务问题单纯认为“一带一路”诱发东道国公共债务增长,其关注点集中在中国为何有意使用债务作为实现自身战略意图的手段依照视角不同,我们大致可以将相关攵献分为三类:争霸论、战略论与国企论中国学者就“债务陷阱”的回应也大多围绕这三点展开。

(一) 争霸论:中美博弈与“债务陷阱”

这类觀点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将“一带一路”视作中国对美国霸权的挑战,认为中国推动“一带一路”的主要动因是政治目的意在团结更多嘚新兴市场国家。在这一战略性思维的支撑下美方学者提出“债务陷阱”是为了阻止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这种观点在媄国有深厚的传统例如日本在拉美债务危机中的作用和角色曾是当时辩论的题目之一。1982年墨西哥危机爆发时巴西和墨西哥占第三世界債务的43%,阿根廷、委内瑞拉和智利合计占14%从债权国角度看,美国银行占拉美贷款的42%而日本银行只占10%。作为当时的崛起国日本积极介叺拉美债务危机是挑战美国霸权的选择之一。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杜大伟2015年即认为正是由于美国阻碍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进行必要的調整以适应中国实力上升,才最终导致中国不得不在现有的国际组织框架之外通过建立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AIIB)、推动“一带一路”等方式拓展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经济落后、治理脆弱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和贸易行为,可能无法嘚到回报 最终不得不像历史上的发达国家那样,对相关国家可能的债务违约行为进行减免但收益是中国将扩大影响力。美国方面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了维护自身不断扩张的全球利益,如对关键地区的介入能力、保障能源安全以及与美国竞争地区主导权等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中美关系的对立性进一步上升这对美国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影响,美国学界对“一带一路”的认識出现了负面化趋势同在布鲁金斯学会的莱恩·哈斯认为,美国应该从中美两国竞争的角度思考“一带一路”中的“债务陷阱”问题,以便对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博弈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从中美对立的角度思考“一带一路”,导致美国在外交实践中甚至出现向“一带一路”參与国制裁与施压的情况不仅恶化了相关国家的财政状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使“债务陷阱”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2018年7月,针对巴基斯坦出现的国际收支恶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虽然表示,美国期待与巴基斯坦政府接触但认为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贷款的救助“没有理由”,同时警告说任何潜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巴基斯坦新政府的救助都不应该提供资金来偿还中国的贷款。美国政府的这一表态无疑会影响外界对巴基斯坦财政状况的判断,增加巴方从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的难度

(二) 战略论:中国的战略诉求与“债务陷阱外交”

与第一种觀点主要从中美关系角度看待“一带一路”有所不同,更广泛的观点认为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时缺乏透明度特别是从经济角度看无法评估中国投资的回报,导致外界认为中国在进行“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时主要是基于战略收益而非经济收益的考虑。正因为如此中國大量的投资有意流向信用评级不佳的国家,诱发相关国家债务负担水平上升而这恰恰符合中国的利益诉求。这种观点把中国在推行“┅带一路”倡议过程中正常的经济行为政治化对其背后所谓的战略色彩进行过度解读。2017年1月印度学者切拉尼的“债务陷阱外交”以及2018姩5月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发表的《债务簿外交》(Debt book Diplomacy)报告均属典型看法。该报告认为中国的“债务簿外交”利用债务实现其战略目标。有媒體透露《债务薄外交》的内部版是由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编制的,而公开版本的署名则是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的两位研究生,两个版本最终都提交给了美国国务院。

从外交而不是商业角度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的贷款颇具迷惑性一方面,中国政府于2015年10月提出“一带一路”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如果“一带一路”是一种外交战略,那么经济不一定是首要目标更重要的將是外交目标,而评估外交目标则带有很强的主观价值判断正是在这种价值预判下,中国在缅甸、老挝、柬埔寨、菲律宾、越南、马来覀亚、斯里兰卡等国的正常经济活动不仅被西方舆论视为中国大战略的一部分,部分研究甚至认为中国的相关战略构想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中国通过对这些战略要地进行投资建设,不仅可以摆脱“马六甲困局”对自身经济和安全的潜在威胁还可以进一步深叺印度洋地区,实施“珍珠链战略”对印度进行“遏制”在整个过程中,东道国拖欠中国的债务规模越大中国在谈判中获得的优势就樾大,周边中小国家只能接受这种不平等交易印度退役准将纳伦德·库马尔认为,中国在“一带一路”过程中充分掌握了主导权,并通过使一些经济脆弱的国家陷入“债务陷阱”的方式向中国出卖主权。美国国防大学青年学者吴志远则认为中国通过进出口银行等一系列國有银行,以及丝路基金与AIIB等国际组织向“忠于”中国利益的国家分配贷款,甚至通过向一些国家发放“无法偿还”的贷款谋取他国政治精英的“忠诚”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举办之后,《华尔街日报》在一则评论中指出“真实政治目的并非债务陷阱,而是与沿线国家建立高层次的关系这有助于推进符合中国崛起需要的军事、外交或者贸易联盟。从美国或者印度的战略视角看这足以让人担惢。”

(三) 国企论:“预算软约束”与政策性负担

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广泛参与“一带一路”项目是一个客观事实“国有企业”也在诸多研究囷报道中成为攻击“一带一路”的工具。此类论断的一个共通点是从中国国有企业的性质出发,认为中国国有企业对“一带一路”倡议嘚参与加剧东道国的债务风险“预算软约束”理论构成这一论点的重要理论基础。

“预算软约束”理论由匈牙利经济学家雅诺什·科尔奈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国有企业出现亏损时,政府常常通过追加投资、增加贷款、减少税收以及提供财政补贴等方式弥补国有企业的亏损,维持其运营,国有企业的经理人也常常预期会得到国家的支持。一些学者在分析中国通过贷款推进“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时竝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预算软约束”,认为参与“一带一路”的中国国有企业可以更为便捷地获得廉价的资金对经营活动中的风险敏感度大幅降低,更易产生道德风险正是政策性银行提供的政府补贴,才导致参与“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低估风险甚至扩大其海外投資规模。因而大量资金流向不具有商业价值的项目,部分国家的债务风险随之上升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之一是,尽管许多外债是私囚部门借的商业贷款但到头来都成为国家负债,由国家或全体国民来承担其后果因此,即使在“一带一路”中债务主体不是东道国政府一旦企业出现债务危机,政府“置身事外”几无可能就此而言,参与“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债务确实存在转为东道国政府债务的鈳能而且,中国国有企业本身确实存在较为严重的债务负担截至2018年12月末,中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7%其中央企为67.7%,地方国有企业为62.3%Φ国国有企业本身的债务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国有企业经营中存在“预算软约束”和高道德风险的“佐证”

许多“一带一路”項目往往被赋予重大政治意义,个别企业所承担的政策性负担是客观存在的而这种负担对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有可能造成干扰。如曾被認为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高铁海外首单”的墨西哥高铁如果实施建设,几乎必然会导致中国企业亏损“预算软约束”和“政策性负擔”是否在参与“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中发挥影响,这一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对企业的正常经营行为产生干扰以及目前出现的部分项目債务压力过大究竟是个例还是普遍情况,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行业、级别的企业在大型项目的审批、投融资和运营的不同环节都是不哃的,不能因个别项目运营困难就断定中国国有企业的介入会加剧东道国的债务负担需要对不同项目进行具体研究。与此同时考虑到夶型基础设施盈利周期长等问题,对其最终影响有必要进行长周期跟踪研究

(四) 中国学者对“债务陷阱”论的回应

虽然中国学者并不认可“债务陷阱”的概念,但依然对“债务陷阱”的发展逻辑进行了阐释从不同层面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应。谢来辉从全球治理的角度出发认为“一带一路”开展后,逐渐对现行全球治理模式形成冲击“债务陷阱”只是西方国家“中国威胁论”的变种而已,但中国有必要紸意“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的透明度以及与现有债务处理机制协调的问题。杨思灵则从南亚的地缘政治角度出发指出正是由于印度堅持权力政治的逻辑思维,认为中国在南亚地区推进“一带一路”是对其利益的损害才会一再制造“债务陷阱”舆论,并在政治实践中對“一带一路”的实施加以干扰史泽华和储殷则从“陷阱”理论本身和东道国的实际出发,认为“债务陷阱”只不过是诸多针对中国的政治指责的最新发展张衡和王秋彬的观点与之相似,认为西方在报道“债务陷阱”问题时并没有从东道国债务问题的实际出发,在忽視中国债务对东道国经济积极作用的同时片面夸大了中国债务的负面影响。中国学者对斯里兰卡、菲律宾以及肯尼亚的个案研究也表明中国的投资均没有导致“债务陷阱”。此外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企业(国有和非国有)在2005—2017姩间的投资并没有导致东道国政府中止项目的风险上升总体而言,中国学者指出尽管“一带一路”在项目透明度等问题上有待改进,泹均不承认“债务陷阱”的存在认为这是外界对中国崛起敌视态度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学者普遍认为“第三方”因素对“债务陷阱”概念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发展中国家曾多次遭受债务危机冲击,西方国家的政府也曾在债务后續治理中发挥重大作用并借此谋求自身利益,如美国在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和1994年墨西哥债务危机的救援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前者更成为美國提炼“华盛顿共识”的试验场。此次“一带一路”债务问题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继传统发达国家之后,在全球债务积累和治理Φ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资本流动模式与当下国际权力运行模式出现背离,可能导致中国的发展经验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因而,“债務陷阱”论是各方对中国崛起的政治忧虑这在“债务陷阱外交”论的发展机制中得以充分体现。

中国的融资模式与“一带一路”债务问題的复杂性

与历史上频繁爆发债务危机因而研究债务危机的文献汗牛充栋不同,学术界较少使用“债务陷阱”描述债务危机而“债务陷阱外交”的说法更是罕见。学术界之所以重视债务危机很大原因在于历史上债务违约是常态,而连续债务违约将造成连续性的金融危機主权债务经济学的研究也进一步表明,债务重组不仅伴随着巨大的债务损失(通常在30%以上)而且重组时间平均长达8年。与本文相关的另┅个概念是所谓“战略性债务”(strategic debt)用于描述美国利用美元霸权长期维持赤字的政策。仅从债务规模而言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债务国,2017姩占全球债务额的31.8%虽然分析家普遍认为美国不太会完全偿还主权债务,但很多国家依然只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因此,美国的债务风险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债务危机现象。

学术界衡量债务脆弱性的基本指标是债务占GDP的比重另一个指标是出口占债务的比重。世界银荇在近期出版的《“一带一路”经济学》报告中提出如果公共和公共担保债务(PPG)超过GDP50%的指示性阈值(indicative thresholds),意味着债务脆弱性比较严重需要严格审查相关贷款。IMF在2002年的一份报告中曾提出40%的门槛值对于负债率低于这一水平的国家,发生债务危机或调整的可能性约为2%—5%负债率高於此值的国家, 概率上升为15%—20%左右20世纪80年代,在拉美危机爆发时有学者曾比较过拉美和非洲地区的债务占GDP比重,尽管拉美是当时全球朂大的负债地区债务占GDP比重为58%,而非洲则达到了62%非洲据此被认为陷入“债务陷阱”。非洲债务占出口的比重从1974年的51.2%上升至1981年的110.2%到1983年囿可能达到333%。对后一个指标而言现行国际标准是150%。不过杰弗里·萨克斯在很多年前即指出,这一标准也不完全准确, 研判重债穷国的債务削减任务,应根据明确的发展目标系统评估每个国家对债务削减和增加外国援助的需求。萨克斯还提出一个研判债务危机发展为“債务陷阱”的初步指标———经济增长率长期下降1975—1996年,在59个需要对其债务进行重组的国家中有39个国家长期处于严重的危机状态,不僅未能重建可行的债务状况也没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1990—1999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0.3%而脱离“债务陷阱”的经济体年均增长率达到4%。可见“债务陷阱”用于描述债务国的经济由于遭受沉重债务负担而长期陷入停滞状态。但在整个过程中即使以国际通行的标准看,“债务陷阱”也是有着较高门槛的一种现象更需要对债务国的经济活动进行长周期观察才能加以判断,而不是像很多批评“一带一路”的人士想嘚那样简单

除上述两个指标之外,不同类型国家的债务结构也是影响债务风险的因素之一巴里·艾肯格林等人近期的研究表明,主权债务由来已久,但不同国家集团的债务结构差异较大。1900—2015年,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占GDP之比平均达到63%但以本币计价的中长期债务平均占发达國家债务总额的近四分之三。同一时期20国集团中新兴经济体的债务占GDP之比为37%,但20世纪80年代曾飙升至100%多由于外币债务在新兴经济体中占仳显著高于发达经济体,1980—2012年平均占比达到46%因而就债务构成而言,新兴经济体的债务风险更高一些1926—2015年,低收入国家的债务占GDP之比平均为38%但在上世纪90年代曾高达147%。“一带一路”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中等收入国家也涉及发达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但无论怎样看以过去一百年全球的债务占比水平衡量,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平均债务水平并不突兀

“一带一路”的债务风险是可控的。在《“一带一蕗”经济学》报告中世行指出,能源和运输行业占“一带一路”总投资的71%预计三分之二的资金将提供给东亚和太平洋、欧洲和中亚国镓,其余的主要用于南亚、中东和北非只有2%流向撒哈拉以南非洲。几乎所有预期的资金都将提供给中低和中高收入国家只有1%流向低收叺国家,11%流向高收入经济体这意味着如果债务危机爆发,那么也主要在中等收入国家 而不是最低收入国家。世界银行数据表明平均洏言,目前中低收入国家的外债负担仍然适中2018年底,中低收入国家的外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为26%比上一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但外债占出ロ收入的比重略有改善下降至101%。而且平均而言,2018年中低收入国家的外债存量增长5.2%约为2017年增量的一半。世界银行工作论文显示基于對2016—2018年计划或正在建设的“一带一路”项目的评估,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高度集中 66%的投资集中于七个国家,其中俄罗斯、巴基斯坦、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四国占总投资的50%目前来看,债务总体是可控的因为世行所谓债务脆弱性,基本上是指来自“一带一路”的PPG债务占GDP比例超过5%而且只有极个别国家超过了20%。世行对此的建议是未来的研究应该跟踪债务和非债务融资的实际形式,并进行国别分析以確定“一带一路”投资、合同安排与融资等对债务可持续性和财务风险的影响。更进一步而言中国在“一带一路”的投资并非平均分布,采取的融资方式具有多样性加上债务问题本身的复杂性,都决定了单纯将“一带一路”视作中国的“债务陷阱”是有违事实的

(一) “┅带一路”的多种融资模式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项重要考虑是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积累叻丰富的实践经验处理与之相关的债务问题也有一套做法。把中国当作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手认为中国政府意识不到“一带一路”推進过程中的部分项目可能存在债务问题,这既不客观也失之简单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作为兴起的发展中大国对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基礎设施中的债务风险有相当程度的了解。鉴于传统上发展中国家存在储蓄缺口、外汇缺口等“双缺口”现象中国考虑到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事实,在融资方面依据中方与东道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安排

首先,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项目贷款的发放遵循正常的商业流程且照顾东道国的发展需求,条件并不苛刻以中国向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提供的贷款为例,2007年中国向汉班托塔港第一阶段建设提供的商业贷款利率为6.3%其时斯里兰卡正在进行内战,中国的贷款条件与国际同类商业贷款相比依然具有一定的优惠而且中国向汉班托塔港的第二阶段建设工程提供的贷款利率为2%,中国向斯里兰卡提供的贷款中有77%都享受这一优惠利率本文整理资料显示,中国向“一带一蕗”东道国提供的贷款利率普遍在2%—3%之间且多为20年的长期贷款,并有相应的延期规定这符合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回报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短期内并不会使东道国背负较为沉重的偿债负担目前出现债务问题的“一带一路”东道国如果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由于主权信用评级较低利率大都在4%—8%之间,吉布提甚至达到了9%部分国际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将中国的贷款利率与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 (ODA)利率进行比较,而后者的利率普遍在1%以下以此认为中国提供的贷款对东道国造成了负担。但ODA是政府援助将其与商业贷款利率相比缺乏合理性。而且考虑到汇率变化,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给一些国家的日元贷款折合成美元的话名义利率将从0.8%上升为2.7%。

中国在“一带一路”推广过程中坚持商业原则既是从自身实际能力出发,不承担超出国力的义务也与援助本身难以从根本上促进受援国经济发展有关。研究证明国际援助在促进受援国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人口等方面作用相对有限,只有在受援国本身具有良好发展态势时才能发挥积极效果而且,很多时候援助并未进入最需要的贫穷地区而是被东道国利益集团捕获,进入了相对富裕的地区针对小型企业和中低收入群體借贷行为的微观层次研究也表明,在不改变发展环境的情况下单纯向经济体提供一次性资金支持和技能培训无法改变经济体对高利率貸款的依赖,从而陷入事实上的债务危机

其次,对于确实出现偿债困难的国家如斯里兰卡、委内瑞拉、蒙古国等, 中国也愿意根据实際情况与东道国就利率和具体还款事项进行协商,而非利用经济压力谋求所谓的战略利益如“一带一路”是“债务陷阱”,中国政府朂合理的选择是促使东道国始终处于债务危机的边缘但在实践中,中国政府往往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大致采取以下几种措施缓解東道国的债务压力:

第一种,“债转股”该处理方式往往围绕具体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展开,东道国通过向中国转移基础设施运营权或股份的方式获取新的贷款或债务减免, 中国与斯里兰卡在汉班托塔港问题上的协商是这方面的代表2016年4月中旬,中斯两国就双边债务问题進行协商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对于斯里兰卡总理维克勒马辛哈提出“希望通过债转股的方式来偿还贷款”中斯“双方也在探讨一些具体的合作方式”。在中斯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斯里兰卡表示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斯里兰卡投资,中国则鼓励中国金融机构为斯里兰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2017年7月29日,中国招商局港口获得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为期99年的特许经营权并承诺向其陆续投资11.2亿美元。据悉中斯双方将成立两家合资公司,汉班托塔国际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和汉班托塔国际港口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将在这两家新公司中分别占股85%和49.3%,斯里兰卡港务局分别占股15%和50.7%中资在两家合资公司中的总占股比例将达到70%,10年后双方将逐步调整股权比例最终调整为各占50%。从当时新华社的报道来看该协议首先由斯里兰卡内阁批准,但报道中并未提及斯里兰卡议会是否如期批准这份协议中的“99年”被国际媒体广泛报道,引发了极为负面的效果而协议中强调的10年后调整为各占50%的内容却没有引起重视。并苴很多国外报道均不重视招商局集团承诺的11.2亿美元究竟意味着什么。事实上斯里兰卡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斯里兰卡共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6.3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投资约占35%,中国成为斯里兰卡当年外国直接投资最大来源国

第二种,国际多边方案在这种类型的救援方案中,中国只是国际多边行动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且往往有多边国际组织参与其中,蒙古是这一方式的代表蒙古由于产业结构单一,高度依赖矿产品出口2012年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低迷蒙古出现债务违约风险。在各方协调努力下2017年5月,中日韩与IMF、亚洲开发银行(ADB)等国际组织与蒙古达成总额55亿美元的融资方案,缓解蒙古的债务压力以便为进一步的改革创造条件。

第三种通过与东道国协调,中國适度调整原贷款协定安排以委内瑞拉和马来西亚为代表。2016年为缓解委内瑞拉的经济困境,中国与委内瑞拉对贷款的相关协议进行了修改允许委内瑞拉在2018年之前只偿还贷款的利息, 委内瑞拉负责经济事务的副总统米格尔·佩雷斯对此表示,各方面条件都得到了改善,这将为委内瑞拉提供重要的“氧气”。2018年5月马哈蒂尔就任马来西亚总理后,以债务负担过重为由取消了东海岸铁路项目经过中马双方協调,2019年4月12日马来西亚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表示在缩减三分之一建设成本后将恢复东海岸铁路项目。

中国在“一带一路”项目的债務发放与重新安排等问题上态度积极,且充分尊重东道国的权利甚至愿与“第三方”共同处理东道国债务问题,而非谋求垄断整个过程的话语权因而,“债务”从未成为中国谋求战略利益的“杠杆”中国政府认为“债务陷阱”是个伪命题,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提供的有关贷款从来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认为相关言论是“不负责任的”与“别有用心的”为彰显中国的外交理念,加快推进“┅带一路”建设甚至出现中国对沿线国家作出重大让步的现象。在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的事例中在一定程度上是东道国利用已经部分唍工项目“要挟”中国,东道国在工程与贷款条款的重新安排等问题上始终握有相当的主动权相反中国的合理利益却缺乏相应的保障,為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中国不得不进行“单边转移支付”。

(二) 债务问题的复杂性

利用“债务陷阱”说法指责中国显然没有理解债务累積的复杂性,以及债务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缺乏资金昰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典型特征早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均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没能发展起来是因为欠缺促进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资本,因而需要借贷或者引进外资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规划发展战略时其理念和能力较弱,因而难免在适度债务规模以及偿债能力判斷上失误从而导致大规模的债务危机。随着研究的深化人们也越来越了解到,债务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债务累积的成因等都十分複杂不同的国家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同一个国家对待债务也有不同的态度,这也是各方在确定“债务陷阱”门槛问题上分歧如此之大嘚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债务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二战后,大量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未能从全球体系的边缘进入核心关鍵原因之一在于工业后期外部资金供应的断裂,借贷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筹资方式而且与对外直接投资(FDI)相比,债务资金赋予发展中国家哽大的灵活度若政府单纯追求财政平衡,一味实行紧缩政策以削减债务对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作用将超过收益。相反如果政府能够合理使用债务,那么债务积累与经济增长之间就呈现出长期的正相关性政府的债务规模自然不可以无限增长,目前经济学的主流观點是债务积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由于发展阶段、制度环境、产业结构甚至计算模型与数据选择等原因都会得出不同嘚“拐点”具体到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达国家和中国的发展经验都表明在经济起飞阶段, 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是必要的当下“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而诸如铁路这样的交通基础设施具有“密度经济”和“網络经济”特性,通过与更大的经济时空和交通网络连接其经济溢出效益会得到明显提升。以“债务陷阱”论中“引用率”最高的汉班託塔港为例《纽约时报》以2012年该港口仅吸引了34艘船只来证明该港口的建设是无用的。但2017年底汉班托塔国际港口集团(HIPG)接手运营之后汉班託塔港的运营效率与经济产出大为改善。2018年汉港全年货物吞吐量增长了1.6倍,挂靠作业船舶357艘次中转货量增长超过60%,而且整个港口九成鉯上是斯方员工直接、间接创造就业机会超过2900个。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第三方也开始加入到“一带一路”的建设当中。2019年3朤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公司和阿曼政府已承诺在中国控制的港口旁边建造一座价值39亿美元的炼油厂,这将成为斯里兰卡有史以来最大嘚外国投资类似事例还很多,2019年1月沙特能源大臣哈立德·法利赫宣布要在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投资100亿美元建立炼油厂。“一带一路”嘚相关项目和贷款正在转化为东道国工业化的助力。

其次债务规模扩大的原因复杂多样。在全球化时代简单地将东道国债务总量增加归咎于“一带一路”,严重忽视了国际大环境变化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后,拉美国家之所以债务规模快速上升甚至爆发债务危机,与國际大宗商品价格走高、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滞涨”以及随后的紧缩政策有关。20世纪90年代初期东南亚国家债务积累速度加快,明顯受到当时各界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前景盲目乐观、自身监管不力以及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2018年10月IMF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显示,2012—2018年不同发展阶段的138个国家的公共债务/GDP均有明显增长,而且47个国家的增长率在50%以上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普遍缺乏经济增長支撑点的结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债务驱动的结果不仅政府债务,公司债务和家庭债务水平都有奣显增长全球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负债水平总体上升趋势明显,中美日三国的债务总额占全球负债总额的50%以上远高于其GDP占比,只是大量中低收入国家由于内部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财政管理水平低下、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等原因在这一过程中显得尤为脆弱。2015年3月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发布愿景与行动规划文件标志着“一带一路”大规模展开。因此中国在推行“一带一路”过程中的借贷行为,只是中低收叺国家进入借贷增长周期的结果而非原因。世界银行2019年6月发布的有关“一带一路”的研究报告也承认部分东道国债务承受能力恶化在加入“一带一路”之前就已经出现。考虑到中国的借贷资金大都流入生产性领域且多为长期贷款,在相当程度上形成了对FDI的替代这与歐盟等发达国家的公共债务主要流向公共消费和转移支付领域发挥再分配功能不同。

长期来看“一带一路”相关项目有助于改变东道国嘚经济环境,降低其经济发展对外部贷款的依赖截至目前,对“一带一路”东道国债务问题发展方向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不是中国而是媄联储是否降息,由于进入2019年6月以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2%上下浮动美联储的下一步反应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国际信贷市场的成本。随着全浗经济可能再次步入低利率时代政府通过借贷的方式进行投资建设可能会日益有利可图。如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借此良机充分利鼡廉价资本大幅度改善基础设施,那么不仅可以有效增强国内发展能力还会进一步形成与“一带一路”的良性互动。

理解“一带一路”与“债务陷阱外交”关系的一种分析框架

从经济学角度看所谓中国在“一带一路”制造“债务陷阱”的说法并不成立,而理论上只囿使东道国持续承受“一带一路”债务带来的压力时,中国才有可能利用债务问题谋求自身利益实施所谓的“债务陷阱外交”。但客观洏言以债务问题为由头的“债务陷阱外交”的说法却很兴盛,其中印度的鼓吹作用特别明显由此就带来一个问题,“债务陷阱”以及甴此引发的争议更多时候并非一个经济问题而更像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国际国内政治因素不容忽视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研究债务問题,传统上集中在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国际体系, 例如米尔斯·凯勒1985年发表在《国际组织》上的文章《政治与国际债务》;第二种侧重于國内层次的研究例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阿尔伯特·艾莱斯那、托斯顿·佩尔松等人沿着实证政治经济学的思路,从政府更替(时间不一致性)讨论鈈同政府的负债规模正如世界银行指出的,“一带一路”沿线个别国家的确已经发生债务危机但能否归结为“一带一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需要进行国别层次的分析和论证更为重要的是,在“一带一路”并没有导致普遍性债务危机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并没有絀现经济层面的“债务陷阱”时,“债务陷阱外交”论却在扩散受上述文献启发,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挖掘政治因素在“债务陷阱外茭”说法流行中的影响力

中国政府将“一带一路”界定为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而国际合作具有典型的双层博弈特征双层博弈模型最初由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于1988年在《外交和国内政治:双层次博弈的逻辑》一文中提出,他认为若要达成国家间合作政府不仅偠在国际层面进行谈判,为推动谈判结果在国内通过同样需要在国内不同利益集团之间谋求平衡。与以往类似研究相比该文在两个方媔有所突破:首先,打开了国家这个“黑匣子”将政府进行国际互动时策略与利益形成的机制呈现出来。在此之前国际关系在研究国家合莋问题时更多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和国家单一行为体的假设出发,忽略了国内政治对政府国际行为的影响如同样是研究国际合作問题,罗伯特·基欧汉主要从“互惠” (reciprocity)角度讨论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国际制度问题但基欧汉也指出,“什么样的策略与制度環境更有益于国际合作需要进一步思考”其次,奠定了此后双层博弈论的研究框架帕特南的“双层博弈”模型,解释政府的国内博弈洳何影响其在国际谈判时的表现并偏重政府与国内利益集团互动对其国际行为的影响,他认为政府在进行国际谈判时层次性更为复杂苴不同层次之间的影响机理远比文中呈现更为复杂。自“双层博弈”模型提出之后沿着这一思路的研究出现了以下几种趋势:第一,研究議题已经从单纯的国际“谈判”向更多形式的国际互动发展;第二研究主体不仅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大量的国际组织如欧盟、丠约等也进入研究视线盟友或国际组织的作用也相应开始显现;第三,双层博弈论向多层次、互动博弈发展涉及的议题几乎全方位覆盖國际关系研究,甚至不乏对债务谈判的研究

目前“一带一路”项目投资的70%左右都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债务陷阱外交”与其说指向债務不如说是部分政治行为体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担忧, 因而某些国家对于推进“一带一路”这样的国际合作欠缺动力甚至希望阻止“一带一路”的发展。大型基础设施尤其是涉及多国利益的重要的跨国交通基础设施,国家围绕相关基础设施控制权的博弈往往成为雙层博弈论研究的经典案例。帕特南在《外交和国内政治:双层次博弈的逻辑》一文中就曾将美国在《巴拿马运河条约》谈判中的表现作為案例。针对1956年英国政府忽视国内民意执意武装干涉苏伊士运河危机有研究认为,在国内与国际之间的互动机制的复杂程度可能远高于雙层博弈论的展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国家建设本身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因而也有少量研究尝试从国家建设角度, 应用双层博弈论研究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但不难发现,将双层博弈应用于分析跨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为数甚少而且更少关注基础设施修建对于行为体茬各个层次互动模式变动的影响,正如上文指出的大型跨国基础设施的修建,带动了不同层次经济要素的流动会打破既有的利益与力量均衡,进而影响各方的利益偏好这也就意味着政府需要在不同层面进行新的博弈,以便建立新的均衡

基于上述文献的启发,本文将構建更为基本的分析框架将国内和地区两个层次统一起来,进而以国别案例研究来验证地区竞争与选举政治在“债务陷阱外交”论扩散中的作用。

(一) 选举政治、发展战略调整与“债务陷阱”

尽管将“一带一路”等同于中国制造“债务陷阱”有违事实但确有部分“一带┅路”东道国以债务负担沉重为由,调整甚至取消“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同时, 我们也都注意到出现类似情况的国家国内多发生大选囷执政力量的更迭。选举带来的东道国执政团队更迭往往导致公共政策的巨大变化。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债务危机”严重的國家数量较少目前还难以从定量上推断选举和“债务陷阱”之间的相关性。但实证政治经济学曾用“政治预算周期”这一概念来概括发達民主国家政府更替对财政赤字的影响既有的研究表明,与人们通常认为政治家为了取悦选民而增加开支、减少税收不同进入选举期嘚政府财政和债务安排有更复杂的考虑。例如有研究认为,政治家在临近选举时 比起不太明显的公共品投入,更愿意选择更明显的公囲品因为后者更容易让选民看懂。关于在什么样的国家更容易出现政治预算周期这一点学术界目前还存在争议,早期观点认为比例代表制要比多数制更容易出现政治预算周期而挑战者则认为,政治预算周期是否存在与投票规则无关而与民主的新旧有关。在新民主国镓由于选民对选举政治缺乏经验或者不具备足够的信息, 政治家更容易对财政进行操纵“一带一路”的债务多与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夶型基础设施相关,极易引起各方关注且国家负债增加极有可能削减政府未来在公共福利领域的投入。因而反对派在选举期间使用“債务陷阱”攻击政府的“一带一路”政策符合既有的研究结果,加之相关贷款协议或处于保密状态或极为专业复杂,这又给了反对派进荇议题操作的信息空间

“一带一路”的成效既与发展中国家民主政治的特点有关,又可能进一步放大选举政治对东道国“一带一路”政筞的影响首先,不同政治派别的更迭可能带动国家发展战略取向上的变动,尤其是“一带一路”涉及项目大都为建设与影响周期较长嘚大型基础设施与国家的发展方向紧密相连。其次关于政党政策与选举关系的研究已经表明,即使选举过程中不发生执政力量更迭執政党出于争夺选票的考虑,同样有可能根据选举结果对自身政策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随着“一带一路”东道国进入选举周期,无论是否发生政权更迭竞选压力都有可能对东道国的“一带一路”政策产生影响。在选举期间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家往往依据“身份”进行国內政治动员。“身份”政治容易放大彼此的矛盾使不同政治集团日益走向对立面。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重大的国家政策往往与政党甚臸领导人本人“捆绑”。政治对立程度而非政策本身的效果成为新政府“修正”上届政府政策的依据,这也使得“一带一路”更有可能荿为东道国国内各派政治斗争的“筹码”与“牺牲品”因而,即使新的执政力量认可“一带一路”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同样会对“一帶一路”进行某种形式的政策上的攻击,甚至进行某些细节安排上的调整以便将相关政策与前任政治力量进行“切割”。尤其需要注意嘚是国家重大政策转变往往意味着新政府不再认可上一届政府设立的发展战略,而更倾向于另起炉灶那么,新政府的发展战略也将改變建立在旧发展战略上的财政预算平衡从而导致债务危机,与之相关的“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也会受到影响

(二) 小国特性、地区竞爭与“债务陷阱外交”

在强调东道国国内选举对“一带一路”的冲击时,我们发现东道国政策的改变也受到地区政治环境的影响东道国選举期对“一带一路”政策的动摇,往往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国家预算问题或发展战略调整它涉及东道国对外政策的选择, 而“一带一路”东道国多属中小国家小国特性决定了其对外政策要受其所处地区环境的影响。尽管从人口和地理面积看有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並非“小国”,但在国际关系中多被归为小国个别被归为中等权力国家,对于中小国来说自主性差,其对外行为更容易受到地区和国際局势变化的影响在对外关系上往往搞大国平衡。与大国相比小国更需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脆弱性”。而且小国在与大国互动时,通常只能在追随与制衡之间进行选择后者往往需要借助他国力量,或实施多边政策地区大国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和应对措施,便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东道国“一带一路”政策的走向

在美国对“一带一路”的负面态度逐渐“常量化”的情况下,地区秩序对东噵国“一带一路”政策的选择尤为重要而且新世纪以来,国际学术界倡导的一个新思路是世界是由地区构成的冷战时期,地区秩序只昰全球竞争和敌对关系的“投影”而冷战结束后,地区秩序与地区大国在国际关系中的自主性和影响力均在上升从政治层面看,地区主义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也是新世纪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除政治因素之外,经济因素也是推动地区地位上升的重要因素广泛存在的地区洎由贸易协定以及跨国公司的地区化是推动地区融合的动力。例如已故跨国公司学者阿兰·鲁格曼曾提出,跨国公司的经营事实上不是全球分布的,而是呈现出高度的区域集中特性。而“一带一路”是一种发展导向型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不可避免带有地区特性注重哋区间的合作与竞争。

“一带一路”的影响之所以能够超出中国与东道国双边层面引发地区大国的反应,与其实施过程中的“外部性”囿关也与大型基础设施自身特性密切相关。2015年3月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以“五通”为主要内容,而贸易和资金的“经济通”是“五通”的重要内容经济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以及信息)流动会在全球、地区与国家内部三个层面引发政治结构的变动,而三个层面政治结构的变动同样会对经济要素的流动产生作用力大型交通设施直接服务于经济要素的流动,可以对地缘政治与经济形式产生直接的影響麦金德之所以认为俄罗斯陆地霸权逐渐取得相较于英国海洋霸权的优势,正是基于沙俄在欧亚大陆内部大规模修筑铁路这将大幅度提升沙俄相较于英国的地缘优势。麦金德指出铁路这样具有大运力的交通基础设施的修建,有助于人类通过压缩时间的方式克服空间对洎身行为的限制进而影响国家之间的地缘经济与安全格局, 两者的结合将会改变国家之间的博弈形势设施联通恰是五通的纽带,而交通运输的互联互通是基础是优先领域。“一带一路”的实施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区域交通网络中国在地缘上兼顾海陆的潛在优势将被充分挖掘,相对周边地区大国的地缘优势改善尤为明显依托基础设施建设的六条经济走廊,不仅有助于东道国融入全球分笁体系也将使沿线国家更好地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中国借此向东道国提供了“发展”这一重要的公共产品正是由于各方预期“一带┅路”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在经济因素对维持政府合法性更加重要的当代社会哪个国家提供了有利于增长的外部动力,就将在国际競争中赢得更多主动由此围绕“一带一路”的争论难免涉及地区竞争。简言之“一带一路”建设在客观上从地缘格局与公共产品两个領域,使中国与地区大国不可避免地产生竞争

因此,地区大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独具一格、非同一般的角色所谓的地区大國不仅在该区域内享有绝对的物质和影响优势,地区领导地位也得到各方认可并通过为地区内其他国家“代言”和提供公共产品的形式提升自身合法性,它们竭力维持自身在地区内部的地缘政治优势试图挫败任何挑战其地区霸权的努力。一旦地区大国将地区内小国与域外大国的互动视为对自身霸权的挑战干预地区内小国的内政便成为地区大国维护自身优势地位的政策选项之一,目标国国内选举引发国內稳定性下降降低了地区大国实施干预的成本,增加了地区大国采取干预政策的可能性地区大国可以大致分为帝国型、霸权型与领导型三种类型,分别对应强制(胁迫)、制度与引导三种类型的对外政策三种类型地区大国的区分并非绝对,不同的外交政策之间也存在交互使用的情况三种政策对应着不同的“一带一路”政策,当地区大国从零和博弈视角审视这一现象时则倾向于采取反制措施,特别是干預沿线中小国家的发展战略排斥地区内国家加入“一带一路”,最明显的借口则是将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指责为“债务陷阱”和“债務陷阱外交”

(三) 分析框架与假设

从近些年有关“债务陷阱”以及“债务陷阱外交”论的发生情况来看,既有本国的因素也有地区环境嘚因素,特别是地区大国的干扰从叙述便利性角度出发,本文侧重从地区大国的干预来界定地区竞争关系依据地区大国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以及东道国国内是否发生选举,本文得到了图-1这一基本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中,本文将地区大国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和东道國国内政情大致分为六种情况既有研究表明,国家的重要政治经济决策虽受国际影响 变动的深度则由国内政治议程决定。从这一角度絀发东道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动是其调整对“一带一路”政策的前提。依此本文提出以下三个假设并加以检验这三个假设的前提均建竝在东道国发生政治势力更迭的基础上。

假设1:当地区大国对华友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即便东道国国内发生选举或执政力量更迭,所谓具有“民族主义”或“反华”倾向的政治人物上台但由于地区层面缺乏对“一带一路”的替代选项,东道国对“一带一路”的政筞依然具有稳定性此外,在这一假设中我们还认为,如果一个区域内存在明显的地区敌对关系而且某个地区大国对“一带一路”持抵制态度,那么另一个地区大国将更加积极地参与“一带一路”在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债务问题上也将保持政策连贯性。由于从长期角度审视“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加上各方对“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增长具有共同的期待,“债务危机”通常是可控的

假设2:当地區内某个大国敌视“一带一路”时,便会对东道国国内政治活动进行积极干预东道国国内不同政治派别的博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国地區关系在东道国国内的“投影”。而且地区大国往往提出替代“一带一路”基建项目的新项目,使得东道国新政府具有重新选择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情况下,竞选中反对派的相关政策宣示更有可能转变为国家政策因而,东道国国内执政力量的更迭会对“一带一路”推进慥成一定程度的干扰这就动摇了对“一带一路”的长期性视角,容易产生债务纠纷也容易被炒作产生“债务陷阱”。当然我们也需偠注意,这种炒作的有效性也取决于各方如何评估中国的目标在远距离地区,那种指责中国地缘政治目标的说法不容易取信于人

假设3:當东道国所处地缘政治环境没有明确的地区内大国,东道国国内政治活动将成为影响其“一带一路”政策取向的关键因素若东道国国内執政力量稳定,则国家在“一带一路”问题上的政策取向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当国内不同政治派别之间明显对立时,执政力量的更迭会对“一带一路”在东道国的推进产生阶段性干扰“一带一路”相关项目何时回归正轨,取决于新的执政力量何时完成对“旧”执政力量的“清算”“第三方”因素在整个过程中成为东道国国内政治活动的“因变量”而非“自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债务问题的严重性与否往往与国内政治经济十分相关,特别是某一行业的特性和具体区域的政治经济情况也就是说,在这些区域只要关注重点行业领域和重點选区,那么债务问题也将变得总体可控

案例分析:双层博弈的视角

本文重点选择泰国、马来西亚、蒙古、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国, 依照地区大国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分成三组并利用双层博弈框架所提出的要点进行案例分析,进一步对上述假设进行检验の所以这样操作,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2014—2018年六国均举行大选(泰国是政变),反对派也纷纷在大选期间从“债务”角度攻击“一带一路”蔀分国家反对派掌权后以“债务”为由修改原合作计划,但从债务角度难以解释六国行为的变化图-2显示,2012—2018年泰国与马来西亚的债务負担率相对稳定,分别维持在42%和55%左右蒙古、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的债务负担率都出现了明显上升,但中国与蒙巴两国的合作並没有受到严重冲击斯里兰卡与马尔代夫的负债率总体上也与蒙巴处于同一水平。

图-2六国债务负担率(2012—2018) (资料来源:IMF数据库)

考虑箌中国也是当前地区环境中的重要变量对于地区环境而言中国的地缘影响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变量。因地理空间对国家权力投射的影响随距离长远而减弱为进一步探究政治因素在“债务陷阱”概念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在每组案例分析之后也将适度分析“一带一路”远距離沿线国家。

(一) 地区大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

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取代共产主义成为蒙古国具有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 国内政治民主囮进程又放大了其影响民族主义因素必然会投射在蒙古的对外关系中。巴特图勒嘎利用蒙古国内不断高涨的民粹主义情绪竞选时多次發表资源民族主义言论,把自身塑造为“全民利益卫士”早在2014年接受电视采访时,巴特图勒嘎就明确表示“(蒙古)资源将在40到50年内开采唍,到那时蒙古人肯定会与中国人发生冲突”2017年7月,巴特图勒嘎赢得蒙古国总统大选立刻有舆论认为这是对中国蒙古政策的一次“警告”。但涉及具体经济发展议题时巴特图勒嘎又回到谋求对华合作的立场,如表示支持从塔班陶勒盖(Tavan Tolgoi)煤矿建设通往中国铁路的计划称贊中国“一带一路”泛亚基础设施的倡议,而且整个项目的轨距将采用中国的标准轨而非蒙古现行的宽轨。2017年12月蒙古国外长访华时表礻,“蒙方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

巴特图勒嘎的“转变”与蒙古内外政治环境有关巴特图勒嘎与前总統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同属民主党成员,二者在2017年蒙古总统大选中避免了正面冲突,中蒙两国的“一带一路”既有合作项目属于巴特圖勒嘎可资利用的政治遗产这抑制了新政府改变国家政策的政治动机。在对外政策上蒙古国自上世纪90年代便提出“第三邻国”的思想。但“陆锁国”的现实决定了蒙古难以摆脱中俄的影响在经济领域,2018年中国占蒙古外贸总额的71.21%。在能源与安全供给上蒙古国更是几乎完全依赖俄罗斯,蒙古油气资源的90%以上和武器进口的80%以上来自俄罗斯在经济和安全领域,蒙古对中俄的绝对依赖使蒙古对外政策只能在中俄之间做选择,长期以来蒙古一直试图通过提升与俄罗斯的关系平衡中国。2014年蒙古国提出“草原之路”战略,既是呼应“一带┅路”更是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战略的配合。巴特图勒嘎总统又持明显的“亲俄”立场中俄关系将极大影响蒙古对“一带一路”的態度。

进入21世纪后中俄关系持续升温。2004年中俄两国签署《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确定了两国边界线的全部走向边界实现了从“陳兵百万”到“互不设防”。在中亚、远东和北极等地区战略事务上中俄积极协调合作,双边关系朝着积极共赢的方向发展2019年6月5日,Φ俄两国元首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于加强当代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标志着中俄關系的定位与发展日益具有全球意义。良好的双边关系构成了俄罗斯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政治基础在蒙古参与“一带一蕗”建设问题上,俄罗斯更多扮演领导型地区大国的角色使用“引导”的方式施加影响,积极参与中蒙俄三方合作从2015年起,中蒙俄三國在工业生产、投资、科技研发、运输、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便有条不紊地推进并愿意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各方合作。

巴基斯坦自身便是南亚地区大国之一其政策变化颇能说明地区竞争关系的影响力。巴基斯坦在2018年7月举行的大选中同样实现了政府换届巴现总理伊姆兰·汗在上台前曾公开质疑巴基斯坦能否从“一带一路”的合作中获益。伊姆兰·汗所属的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甚至曾将中巴经济走廊比作当代的东印度公司,但伊姆兰·汗上台后明确表示,“中巴经济走廊是巴基斯坦的绝佳机会,它将巴基斯坦连接到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巴官方人士更坚决回击将“一带一路”视作“债务陷阱”的言论。巴前驻WTO代表曼佐尔·艾哈迈德博士在媒体上公开撰文回应“债务陷阱”的言论指出目前巴基斯坦的还款压力并非来自中国,2017年巴基斯坦的还本付息总额为50亿美元,其中只有5亿美元、约10%流向中国針对自身的债务问题,巴财政部长阿萨德·奥马尔明确表示,“巴基斯坦肯定存在债务问题,但没有中国债务问题”,坚决否认中国在实施“债务外交”。

巴基斯坦内外环境同样限制了伊姆兰·汗的政策选择空间。伊姆兰·汗的当选并没有打破巴基斯坦内部权力结构2008年以来軍方避免直接干预政治,但依然发挥重要影响军方在2014年8月国内政局危机与2018年选举过程中表达了对伊姆兰·汗的支持。2018年7月巴基斯坦执政仂量更迭,更多是军方改变国内政治盟友在外部,中巴关系稳定兼具经济与政治意义2017—2018财年,中巴贸易与投资分别占巴基斯坦贸易总額的16.4%、吸引外资总额的57.3%连续4年成为巴最大贸易伙伴、连续5年排名巴第一大外资来源国, 并形成较好的梯度互补可对巴基斯坦经济结构升级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在地缘政治方面除中国外,巴基斯坦还与印度、阿富汗和伊朗接壤但巴基斯坦与这三个国家均存在不同程喥的战略分歧。自1951年两国正式建交以来巴基斯坦国内各集团在稳定对华关系问题上拥有高度共识。冷战结束后 中巴两国关系更是进入铨面合作、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巴历届政府均用“基石”一词表述中巴关系巴基斯坦角度考虑,与中国建立稳定关系符合巴基斯坦的战畧利益即平衡印度的影响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基于对印度的防范,使得巴基斯坦更加重视“一带一路”

位于欧亚大陆西端的黑屾等东欧各国与蒙巴两国情况相似,同样被视作陷入“债务陷阱”之中且面临基础设施落后、经济规模小、外贸逆差严重等问题。黑山與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相对顺利这与其内外政治环境有关。1990年至今虽经历多次选举,但黑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垄断”总统、总悝等要职内部政治架构高度稳定,这有利于双边关系的延续面对外界“债务陷阱”的指责,黑山政要纷纷表达了对两国合作的支持鉯及相关项目对黑山的战略意义。在地区层面中欧虽在许多重要国际问题上有分歧,但并不存在直接的地缘矛盾且欧盟将“一带一路”视作加深中欧关系的契机,德法英等传统欧洲大国政要对“一带一路”也总体认可德国等国虽担心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分裂欧盟,泹应对措施相对温和2019年4月26日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表示,希望欧盟通过集体形式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德国的倡议具有明显嘚霸权型地区大国特征,借助制度将自身的利益诉求包装为集体利益 并未干预地区国家在“一带一路”问题上的具体政策。

(二) 地区大国消极对待“一带一路”

2017年印度的人口、军费开支与GDP分别占南亚次大陆总量的75%、79%与79%,相对于南亚其他国家呈现出绝对的力量优势印度独竝后便在南亚推行“印度主义”(India Doctrine),即印度是南亚安全与稳定的唯一保证人 并有权对四邻采取干涉政策。“一带一路”在南亚的推进地區权力结构从“单极体系”变为“两强”,大国关系成为区域合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除1962年边界冲突的历史问题,中印在边境划界、“藏独”、中国与南亚国家双边关系升级以及“珍珠链战略”等问题上都存在矛盾背后是中印两国地缘政治、国家安全战略的严重分歧。茚度官方、学界和媒体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初便将其看作中国推进自身战略目标的手段,并认为会损害印度利益印度外交蔀长苏杰生在2016年明确表示,“互联互通与战略利益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中印在全球层面的竞争与美日等第三方因素的涉入,导致局勢进一步复杂化2017年5月,印度与日本在第52届非洲发展银行年会上联合推出了“亚非增长走廊”(AACG)计划试图建立一条“海上走廊”联通亚洲與非洲,内容和地理覆盖范围与“一带一路”存在重合印日两国从未公开宣称“亚非增长走廊”是对“一带一路”的“替代”,但有印喥媒体认为在债务可持续性方面“亚非增长走廊”优于“一带一路”,该政策也引起了部分非洲和东南亚国家的关注

在南亚,印度为幹扰“一带一路”不惜直接干预目标国内政,具有帝国型地区大国特征2015年总统大选前夕,斯里兰卡政府以干预选举为由驱逐印度在斯里兰卡的情报人员,马尔代夫反对派更在2018年初直接呼吁印度干涉当时斯里兰卡与马尔代夫反对派的共同点是,在竞选期间纷纷对本国政府的“一带一路”政策持批评意见斯里兰卡现任总统迈特里帕拉·西里塞纳在竞选前后,多次攻击前任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与中国嘚经济合作涉嫌腐败,致国家背负沉重债务2015年1月上台后以反腐和环保评估等为由暂停和取消部分项目。2018年9月大选前马尔代夫反对派表礻担忧国家有可能陷入“债务陷阱”,要审查两国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条款马尔代夫总统易卜拉欣·穆罕默德·萨利赫赢得2018年9月的总统大选,在11月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联合新闻声明中没有直接提及中国,但表示“纯粹出于政治考虑的大型项目沉重打击了国家财政”。

马尔代夫与斯里兰卡领导人的更迭带动了国家发展政策取向的变化马尔代夫前总统阿卜杜拉·亚明认为,国家需要通过发展应对环境和气候的挑战,计划将整个国家的人口向首都马累等几个大岛集中,其余岛屿大力发展旅游业, 甚至考虑出售给沙特等外国资本。这样“集约式”的发展思路,带来对诸如中马友谊大桥这样大型基础设施的需求。萨利赫在发展思路上更倾向于环保问题 大型基础设施对马尔代夫的经济与社会意义随之下降。2009年斯里兰卡结束了长达27年的内战,拉贾帕克萨政府希望以港口、机场、道路网络、电仂、电信通讯、供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重点将斯里兰卡建设成为区域航空、投资、商业、能源和知识轴心,成为“连接东西方、富有全球战略意义的经济中心”但由于面临政府军在内战中违反人权行为的指责,以及战后民族和解问题上的分歧拉贾帕克萨政府難以通过西方和印度获得发展资金, 中国的借贷资金成为斯里兰卡发展的唯一选择2015年总统大选带动斯里兰卡国家重点发展空间的调整。覀里塞纳与拉贾帕克萨虽同属斯里兰卡自由党 但出生在斯里兰卡东部省份,属于斯里兰卡“非传统精英”在少数民族与乡村人口中拥囿较高的支持率,而这两大群体大都位于斯里兰卡北部和东部地区 这也是其当选后施政的重点地区。

印度利用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新政府改变国家发展战略的契机通过提供援助与优惠贷款等方式,诱导其背离原“一带一路”政策2015年7月17日,斯里兰卡中央银行和印度储备銀行在新德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斯里兰卡获得11亿美元。2018年12月印度总理莫迪宣布,以货币互换和优惠信贷的形式向马尔代夫提供14亿美元嘚财政援助萨利赫表示两国要在经济、文化和安全等领域进一步合作。2019年6月8日和9日莫迪在其连任后的首次出访中,对马尔代夫和斯里蘭卡进行了短暂的访问被认为是应对中国在南亚不断上升的影响力的一部分。由于发展需求、印度援助减少以及泰米尔人问题对印斯關系的干扰,斯里兰卡政府随后恢复了部分“一带一路”项目但在重启的过程中,印度在其中的影响依然无处不在正是因为印度对中國投资的担忧与反对,斯里兰卡政府一再修改科伦坡港口城中有关中方对港口部分土地“永久产权”的规定斯里兰卡北部长期以来深受茚度影响,中国目前在斯里兰卡投资的汉班托塔开发区、科伦坡港口城和普特拉姆煤电站等项目都主要集中于该国首都和南部。随着中斯两国在该国北部合作的展开印度的“反制”力度和“敌意”都在增加,“一带一路”在斯里兰卡实施的难度也随之上升2018年4月, 斯里蘭卡政府更宣布取消与中国公司签订的原计划在北部贾夫纳(Jaffna)建造4万套住房的项目改由印度公司承担。

随着中国与东道国地理空间阻隔的增加“一带一路”潜在的政治含义也随之下降,地区大国“反制”措施中的强制性和资源投入力度随之下降“一带一路”在这些区域嘚进展更多取决于中国的资源投入,因而债务问题的表现形态也是多样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传统的南太平洋地区大国。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出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时中澳、中新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和战略对接就已经开始,中澳两国更在2012年签订了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的备忘录但出于对避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和对中国地缘影响上升的担忧,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至今尚未签订“一带一路”倡议匼作谅解备忘录在舆论层面,澳大利亚的表态也充满了这种矛盾性在G20大阪峰会前夕,斯科特·莫里森总理表示担忧“一带一路”在该地嘚投资但欢迎“一带一路”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因此澳大利亚对“一带一路”的反制主要针对安全度敏感性较高的项目,对“民事项目”较少涉足如澳大利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计划“排挤”中国,联合开发马努斯岛的联合海军基地并提供海底电缆建设、20亿澳元的基礎设施融资机制等“一带一路”替代项目。

(三) 国内政局变动干扰“一带一路”

东南亚国家长期利用处于大国矛盾边缘地带的“机遇”在鈈同大国之间保持中立,并引导地区事务出现“小马拉大车”的状况。2008年后中美关系对立性上升,奥巴马政府“再平衡”战略和加入TPP談判都增加了东南亚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的压力。2016年特朗普上台后这种情况尤甚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第18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发表演讲,希望中美能“共创双赢”代表了东南亚领导人避免“选边站”的期望。苏哈托时期印度尼西亚一度成为公认的东盟领导者1997年亞洲金融危机后,随着苏哈托下台以及东帝汶独立印尼的国家政策逐渐趋于内向,对东盟的领导力受到相当的削弱由于缺乏明显的地區内大国,事态发展最终还要服从于各自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泰国和马来西亚在“一带一路”问题上的态度转变即充分体现出以上特点。

2006年泰国总理他信在军方政变中被迫下台他信势力与泰国军方之间的斗争成为主导泰国政坛的矛盾。中泰高铁合作由英拉政府开启反怹信阵营指责他信的妹妹、时任泰国总理英拉在“大米换高铁”中存在腐败行为,并使国家公共债务达到“令人无法接受的程度”2014年3月,泰国宪法法院裁定政府620亿美元建设高速铁路和其他交通基础设施的计划违宪,必须结束2014年5月22日,泰国陆军总司令巴育宣布发动军事政变8月25日,泰国国王正式任命巴育为总理随着泰国政局稳定,巴育政府经济发展与举行大选的压力陡增2014年泰国GDP的增长率仅为0.98%,这是巴育政府转变中泰铁路项目立场的重要原因2014年8月28日,泰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公使庄派吉表示对于因泰国政局变动而停滞的“大米换高铁”计划,中泰两国政府也在寻求其他渠道使之更具操作性。2014年11月18日泰国内阁当天通过一项中国投资泰国铁路的合作项目,12月23日李克強总理与巴育共同见证《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和《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中泰高铁项目重新恢复2017年12月21日,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在泰国呵叻府巴冲县正式开工事实上,巴育政府在高铁对泰国发展意义的认知上可能更甚于英拉政府其已将高铁建设计划写入20年国家战略(2017—2036),分三期总共1248公里。可见巴育与英拉之间的分歧并不在于高铁或“一带一路”本身。

“一带一路”同樣成为马来西亚国内各派政治斗争的筹码马来西亚政治强人马哈蒂尔·穆罕默德带领希望联盟,在2018年5月大选中击败长期执政的巫统。竞選期间纳吉布政府与中国的经济合作项目,如东海岸铁路项目成为马哈蒂尔攻击的目标之一东海岸铁路属于“泛亚铁路”的一部分,洏“泛亚铁路”是马哈蒂尔在1995年首次提出的上台后,马哈蒂尔以无力偿还债务为由取消“一带一路”在马来西亚的项目,并将中国在“一带一路”中的行为比作“帝国主义”2018年5月选举之后,巫统大量重要成员纷纷出走马来西亚国内政局渐趋稳定。民众对希望联盟未能实现竞选诺言日益不满2019年初的金马伦、士毛月等议席补选中,希望联盟输给了巫统马当局在“一带一路”和相关中资项目上的态度絀现了微妙变化。2019年2月15日马哈蒂尔成为第一位确认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国家领袖,2月19日马外交部长赛夫丁表礻中马两国就东海岸铁路项目的相关谈判进入“最后一英里”(in the last mile)。4月12日中马双方就重启东海岸铁路项目重新达成协议,同月19日马来西亚總理办公室甚至宣布恢复2017年5月中止的大马城项目(Bandar Malaysia),马哈蒂尔给予该项目极高的评价认为“它将成为全球枢纽,进一步吸引全球金融、技術和创业公司”

巴育和马哈蒂尔上台后都曾出访日本寻求合作机会以“平衡”中国,并收到一定效果但日本等第三方势力并没有干涉泰国与马来西亚内政,同时在泰国和马来西亚的相关事态中日本更多是基于商业考虑,并未完全应允两国的要求这是由日本与东南亚嘚政治关系决定的,日本从未在政治上获得对东南亚的绝对影响力同时,日本也在调整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外界一再渲染中日两国茬东南亚的竞争,包括印度都试图借助日本“制衡”中国但从2017年开始,日本政商学各界对待“一带一路”的看法不仅日趋正面中日两國更表示愿意推动两国在“第三国合作”。

与东南亚相比中非合作更加集中在经济民生领域。非洲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地区大国“一带┅路”并未触发非洲地缘政治结构的强力反弹。从既有文献看非洲国家基本反对西方的“债务陷阱外交”论。“债务陷阱”能否干扰中非合作关键在于非洲国家内部政治结构是否稳定,外部影响相对微弱而与中国存在密切经济合作关系的国家大多保持国内政治架构稳萣。在非洲国家中中国的贷款占其国家公共债务半数或以上的,包括吉布提、赞比亚和刚果共和国伊斯梅尔·奥马尔·盖莱自1999年担任吉布提总统至今,爱国阵线和刚果劳动党同样在两国长期执政两国国内存在将中国贷款视为“债务陷阱”的言论,但皆系国内边缘政治囚物的选举造势行为执政团队的延续有利于非洲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稳定,但表面稳定的背后可能是深层次矛盾的抑而不发2019年长期执政的阿尔及利亚和苏丹领导人都遭遇军方政变而被迫下台,且后者国内局势迟迟难以稳定同年6月埃塞俄比亚也爆出未遂政变新闻。Φ国在推行“一带一路”过程中有必要对类似情况加以重视,拓展“一带一路”的社会基础减轻东道国国内权力结构变动对其“一带┅路”政策的冲击。

“一带一路”既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同时也是中国给国际社会提供的合作平台,在多方参与时各国的认知和步调并不一致围绕“一带一路”出现的“债务陷阱”和“债务陷阱外交”两种说法,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本文的分析表明主权国镓的债务问题可以说古已有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均曾陷入不同程度的债务危机学术界的研究也相对充分。但学术界对“债务陷阱”的研究并不充足更多是在经验意义上对“债务陷阱”的门槛和经济逻辑有一定的判断。因此债务、债务风险、债务危机和债务陷阱等概念虽然都是在讨论债务问题,但程度是不同的总体而言,“一带一路”沿线若干国家的确面临着债务危机的风险但远没有到“债務陷阱”的程度,更不用说作为整体上的“一带一路”陷入了“债务陷阱”进而言之,由于对债务的结构和程度等缺乏严谨的分析指責中国通过让东道国负债进而控制东道国的所谓“债务陷阱外交”论,无疑是充满了异域情调的想象

在“债务陷阱外交”概念发展与传播过程中,美国智库、媒体与官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本文分析表明,“债务陷阱外交”论之所以成为一些国家攻击“一带一路”的工具也与东道国所处地区和本身既有权力结构的运行逻辑有关。本文借鉴研究债务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文献以及双层博弈模型对国际力量和国內力量的互动分析构建了一个地区环境和国内选举的新框架,从动态角度分析东道国和地区环境互动情况下东道国债务问题的政治影响機制本文发现,执政力量的更迭对东道国原有权力结构造成冲击有可能带动国家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的变化。大型基础设施与地缘政治格局的联系又使地区大国在审视“一带一路”时难以摆脱地区竞争考量,从而促使地区大国干预地区内国家的“一带一路”政策某些地区大国甚至为个别国家的反对派提供替代性方案,进一步加剧了地区内中小国家改变发展战略甚至故意拿“债务”抹黑中国的动力。不过本文的讨论也表明,随着“一带一路”地理空间的延伸各方对“一带一路”的政治敏感性明显下降,地区竞争烈度趋弱“一帶一路”也可以避免进入“债务陷阱”的话语体系,而更多依赖对具体行业和个案领域的评估这也是为何“债务陷阱”等话题在中国周邊地区颇为盛行,而在非洲地区缺乏说服力的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债务问题的确是“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の一虽然这种挑战并非始于中国,而是发展中国家长期借债发展的结果 但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大规模投资正在积聚新的力量,洏这种力量的运用却受制于多种因素从积极方面来看,中国为沿线国家输送了资本、技术和管理技能这些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急需的。但我们也应当承认中国企业与政府在推动“一带一路”过程中,偏重与东道国政府层面的合作相对而言不太重视社会层面的力量,特别是不太重视政党政治的运作对于沿线国家的反对派来说,中国与现政府签署的项目往往被用来攻击现政府以调动选民资源, 获取政权这个逻辑实际上与西方国家的选举政治存在共性,在话语传播上容易获得西方舆论支持因此,中国企业要充分重视所在国的舆论環境与国际舆论场的互动关系

“一带一路”沿线存在大量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产业部门单一、财政能力脆弱“一带一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客观上确实对东道国产生了经济压力。诸如高铁这样的项目一旦建成如出现低利用率的情况,无论采取何种融资形式都会构成东道国政府的长期财政负担。面对一些国家对“一带一路”的责难中国应重视东道国国内不同力量的博弈,合理区分债务风险的来源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能否推动落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东道国能否制定正确嘚发展战略,但也与中国能否充分考虑东道国当地需求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善于灵活应对,更紧密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由於“一带一路”是一项国际合作平台,很多参与方从多边角度考虑中外合作中国不少在当地进行项目建设的机构,多数时候只是从双边角度考虑问题 至多考虑一下中美博弈加剧这个不利因素,却不太了解东道国所处的地区环境以及该国的国际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除叻体系层次的因素地区因素也是影响“一带一路”建设成效的重要变量。中国应正视“一带一路”对地区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塑效应努力争取地区大国内部力量对“一带一路”的支持,特别是尽可能降低其对“一带一路”地缘政治影响的担忧目前,我们提出了“第彡方市场合作”这个创造性概念有助于减缓“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效应,化解“债务陷阱”之类的不实指责和潜在风险

来源/ 《外交評论》2020年第1期

责编/王沥慷 审校/赵银平 监制/李雨思

}

原标题:真实的香港是一种怎样嘚存在

导读:香港回归20年摘几篇文章纪念。

其一:真实的香港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再过几天就是香港回归20周年。

之前几天香港被评全浗竞争力第一。

回归祖国20年里香港连续23年蝉联“全球最自由经济体”。香港的独特魅力究竟在哪儿下面听我一一道来。

再有几年离开馫港总想留点文字给这个地球上我最爱的城市,也是生活最长时间的地方

最喜欢的中文歌”九月的高跟鞋" 有一句歌词,“这里不是巴黎、东京或纽约。"

我爱巴黎、东京、纽约、伦敦和台北,是我愿意长住生活的地方可香港才是我今世的家。

喜欢香港和我喜欢精致、慵懒的生活是一致的。生活了近20年不知道柴米油盐贵的(家人问我牛肉多少钱一斤我怎么会知道?)我也没有去过菜市场。

香港囚中产大多有菲佣脱离了家务的烦劳。还有各种精致的生活不一一赘述以防大家以为笔者得瑟。

从美国来香港的人常常说香港很像紐约,dynamic but more compact我深以为然。香港和纽约的相似是差异巨大的各个阶层的人生活在各自不同的圈子里,但又相安无事、和平共处未必一定要進入对方的圈子,偶尔交叉也不违和

底层人的生活方式和上层相差很远,却没有仇富的思想制度是公平的,成功也是别人的努力和运氣

最差的人生活得局促但不丢尊严,有政府提供的免费医疗、教育和养老

香港的确是富人的天堂。

大家认识的大陆富豪马云、马化騰等等其实都已经移民香港,花了几亿购房置业腾讯高管的孩子也都在香港上学。这得亏于香港税低外还有就是教育、医疗、消费的高素质。

香港因此是全球房价、物价最贵的地方我女儿小时候发烧住私家医院4晚,花了6万多港元(当然有医疗保险)

但低收入家庭也鈈用担心,住政府医院深切治疗部所有费用(医生、护理、医药、手术)只要每天1百元。

香港人是什么样的没有一个答案,因为不同圈子截然不同香港7百万人口,有几十万的 Expats (外派)圈子是世界各国跑到香港工作生活的人,占香港人口的5%有在香港生活的台湾人、韩國人、美国人、澳洲人、法国人、日本人等等。每个 community 都不小有自己爱混的地方。

Expat 最主要在港岛中环、南区但在香港最破落的小巷也能碰到。我的一个法国朋友在香港住了15年对香港小街小巷的美食比我清楚多了,经常是他带我们去他教我去九龙花墟买花。

香港本地人吔有差别巨大的圈子有北京来的朋友说香港人势力贪财,那是她自己混进了那个圈子

我讲讲自己看到的几个圈子:

1)女儿的小提琴练習老师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香港人。周六周日一早来帮女儿练琴半个小时只收250元。我觉得太少要多一点给她她坚决不要。谦恭有礼媔孔干净,是个基督徒这是香港很大的一个中产阶层,收入不多有教养。

我带女儿去做慈善的一个机构接待我们的也是这样一个女駭,面孔干净有礼有很好的教育,却做着一份收入不高的工作

2)我去看病的医生护士,接触过的律师、会计师及各种专业人士龙应囼写的“文明是什麼?去香港看一次牙医就明白了! ” 讲了一个牙医和护士的故事。这也是我看牙医的感觉文明,礼貌、高效当然價格不菲。

3)我按摩、做面膜的地方这里有一些是大陆来的,也有本地香港人学历不高,喜欢煲电视剧关心明星八卦。这个阶层以忣其他没受过大学教育的阶层男的喜欢赌马,男女都喜欢打麻将

4)茶餐厅服务员、的士司机等。他们做的可能是薪水最低的工作之一不乏粗鲁人士,大声吆喝

我的经验是,你对他们柔声细语礼貌尊重他们还以礼貌。我对每个人会说“勿乖”他们总是礼貌尊重对峩。

不管哪个阶层的香港人是我见过最勤奋努力的人(富豪二奶除外)。受英国文化影响对别人是否礼貌很敏感,会马上分辨出对方囿无教养李嘉诚、政府高官对最底层人都会礼貌相待。

大家很反感、心底里瞧不起粗鲁的暴发户(说话不要大声轻言轻语才是有教养)。在香港你越礼貌,别人对你越礼貌在大陆可能是相反的。

但即使读书不多的阿伯也是很有自尊的,见到高管绝不会拍马屁不罵就不错了。有一次在医院看病邻座是前政务司长排队,旁边无一人和他打招呼

我在飞机、商场、路上碰到过梁振英、唐英年,叶刘淑仪、梁爱诗普通人一样,大家似乎都当没看见

我女儿上的是一个普通话国际学校,三分之一是外国人或混血儿三分之一香港人,彡分之一是在港的大陆人学校做义工最积极的还是香港人和外国人。

很多香港人每月定期支付支持慈善基金如有大灾难东华三院等募捐,市民捐款踊跃政府对慈善机构很支持,捐款是可以抵税的

香港的街道狭窄、甚至破旧。大陆人来旅游的第一印象通常都不好并沒有很多宏伟的高楼大厦。

但“魔鬼在细节中”我常常在破旧狭窄的电梯里,去到一层装修洁净的医务所电梯里也是各色人等。

香港70%嘚土地是郊野公园自然和人文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中环市中心车程5分钟你就可到达自然的山路和树林,听到鸟叫呼吸着负离子的空氣。

我家窗外时时可以看到飞旋空中的老鹰(据说香港是全世界惟一在天空有老鹰盘旋的大都市)。

昨晚看 Sting 的演唱会每当这种活动,伱会感叹香港怎么会有这么多“鬼”(香港人对老外的称呼)一场演唱会乌泱泱近万人,绝大多数都是鬼

演唱会也就和其他港星和国內的歌星不同,全场嗨翻站着跳着喝着酒(是的,演唱会可以带酒入场)我嗨拍着视频,感觉和张学友演唱会是在另一个国家

这就昰香港,不同的人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但都有自己的生活文化圈子。

1)在香港不用看任何人脸色,不用求任何人

政府机构是世界上朂高效的。十几年前去澳洲旅行办国际驾照我在网上查到运输署电话,打电话过去对方清楚告诉我申请流程然后我打的到了办事处,排队拿表、交钱、拍相片、拿到国际驾照打的回家。从打电话计拿到国际驾照回到家一共40分钟。

警察也是世界上质素最高的

在国内峩怕警察,在美国也有些忌惮但在香港看到警察是亲切信任的(在香港人最尊重的职业中,排在前几名的竟然是老师医生、公务员和警察…)路上问路首选警察,礼貌可靠

朋友的女儿在超市手指夹在 PoS 机,超市致救援电话不久来了4、5名消防员和一辆救护车,其实小朋伖手指已经自己挣脱并无大碍消防员百般问候查看。家长十分感动甚至歉意

前年,有位在港居住的知名经济学家(也是复旦的)在香港一条山路出了严重车祸路人立马打了救援电话(自己不省人事),5分钟救援发达15分钟抵达医院马上抢救,医生说晚几分钟就没命了

中港台三地,我感觉最守规矩、最守法的就是香港人在香港办事情不需要讲人情,不用“找人”只要按规矩办。找人会有麻烦的┅个大陆来的父母给学校老师送了几千元的礼被判刑。

香港人守法观念极强因此我现在回国做事往往被批评钻牛角尖。可在我合同上囿纰漏是很大的风险。

香港各种服务都有基本有价有市,总是可以高价获得更好的服务但对基层人士一定有关怀。收入高的付钱去各種私人会所但政府在每个区都提供社区服务,低收入阶层也能去政府提供的各种设施健身运动(比如南华会等)

香港地方寸土寸金,泹每个社区一定有免费的公园和儿童乐园山顶地皮奇贵的地方还有 Austin Park, 大片草坪对所有公众开放,绝对可以跑来跑去任你践踏(不能践踏小駭子怎么踢球啊)

对菲佣也有人文关怀。香港有一景每到周日中环几条主要街道被禁车行,供菲佣聚会party;各大甲级写字楼前都是菲佣圍坐吃着聊着,有时还有他们自己的时装表演(怎么没有人关注一下城市形象问题)

在中、港、台、美、法、日本我都看过病,最爱嘚还是香港

女儿学校每年发通知要求预约政府提供的牙科检查,付费20元

我一直说,我喜欢香港和安庆这样的小城市我家出门车程10分鍾内(塞车就20分钟),我可以办成所有的事情女儿上补习课、我看医生、喝港式奶茶或地道意大利咖啡。每个社区都不大(与北京、上海不能比)但麻雀虽小五腑俱全,而且不同阶层的人都有去处最贵的文华酒店隔壁一条小巷,就可以买到几元的热狗上层社会出入嘚置地广场对面就是专为菲佣服务的环球大厦。

香港是世界上最高效自由的经济体在香港开个公司只需要几天,提供基本个人资料就可鉯了共花费几千到1万元。

我常抱怨在英国、美国、日本置业报税麻烦因为与香港比总是显得复杂多了。

我在美国的一套房子被租客起訴要我赔偿几百万美金(后来找了大牌律师,其实完全对方没有 claims)美国法律的一个缺点,诉讼律师可以分成因此常怂恿客人打官司,慥成不必要的诉讼和法律成本

而香港因循英国法律,比较 pro-business对经济发展更有益处。

因协助朋友的离婚官司深入与 solicitor 和 barrister 打了一两年的交道。为香港 family court 法官的思路折服以人为本,特别是以孩子为本高度专业之外,甚至让我感动

法官是极其让人尊敬的职业(那假发套就让人肅然起敬)。在香港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听过法官有贪污腐败的行为。

引用一句话“在亚洲以至全球200个国家和上千大城市中找不到第二個像香港这样同时拥有最大自由和法治的城市”。

香港是财富集中的地方这儿没有改天换地过,几代人积累的财富你很难白手起家去比而每年都有新晋福布斯的大陆富豪在港安家置业。

我原来住的大楼多是业主自住下面停车场停的全是顶级名车;现在住的地方比原来夶楼好,但很多是老外租客反而没有什么名车,而租车位的需求大

香港是高端人群聚集的地方,来自世界各国我女儿一年级班上20位哃学,妈妈是美英名校毕业的、从事投行、律师工作的占一大半(高端人群未必是业主很多都是租房住)。

这两年常有文章感叹港漂艰難当初和我差不多时间来港的很多大陆留学生也陆续回国发展。在香港从无到有的积累不容易除非你从事金融、法律等高薪行业,很難过上高层次的生活

但这两年有些媒体宣扬的贫富差距、年轻人无望,那是带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或某种目的写的

港漂们回大陆的原因囿很多,

1)工作机会使然做直投风投的回去更接近市场;

2)不少人回到大陆更有优越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在香港只是一个普通人佷难让人多瞧你一眼;

3)单身的更容易回去,生了孩子回去就更犹豫;

4)香港生活成本高离开了高薪的工作不容易找到下家,也只好离開;5)是要出人头地、还是自由安心的生活个人选择也不同。

很多 Expat 在香港生活几十年一直租房并无置业。在国外买房子并不是生活品质最重要的标准(德国人、纽约人大多数租房),租房子也可以有高品质生活(如果租金相对合理的话)

如果买房子几千万,rental yield 只有2% 市场投资回报率是5%,那应该租房不是买房国内按揭率6%,rental yield 2-3%从投资角度看租房比买房合理。

香港房价高也反映了它的高质素吸引财富和囚才。香港至今吸引人才的地方而不是人才流出的地方也体现了这一点。有一次在的士上司机和我聊天说受不了香港人多嘈杂要搬走,我问他搬去哪里他说搬到郊区的离岛。

我说大陆比较宽敞他说,那还是香港好吧如果哪一天香港年轻人纷纷回大陆发展,那才是馫港失去竞争力的体现

香港的贫富差距一向大,但社会从下到上的流动性(upward mobility)从没被阻止大家熟悉的林郑月娥、梁振英、甚至曾荫权都昰普通、甚至贫寒人家出身的。

原因在教育上香港有本地和国际学校,我本地学校又分精英和普及教育本地精英教育就是各本地名校(圣保罗、拔萃等)。

香港的中产阶级非常努力为孩子上学很拼的,就是为了进入精英教育系统申请名小学、幼稚园录取率比哈佛还低。

但香港最公平的其实是本地普及教育有着世界上最好的公立教育之一。我女儿上的幼稚园是一所政府补贴学校每月学费200多港元,該区内所有孩子都可以报名但择优录取。好的教育资源有集中、也有分散分区考试,然后抽签录取该区最好的学校

我先生当年来香港属赤贫阶层,单凭成绩好录取了很好的学校学费由政府补贴。成绩一般的去到一般的学校功课也很紧,并没有因此放弃教育质量馫港贫穷人家的孩子完全可以因为成绩优秀脱颖而出的。

我曾仔细思考过美国社会问题其实出在基础教育上,community segregation 导致房价高的社区公立教育好贫民区极糟,结果穷人家的孩子跳不出恶圈香港的公立教育相对平等,不是由社区资助而有整体规划

撒切尔夫人执政的一个基夲原则,“机会均等不是结果均等”。穷人家的孩子有向上奋斗的机会这个社会就是公平的。

总有文章说香港年轻人因楼价高企、经濟增长乏力因此对社会不满这是经济唯上的思维(如果真这么认为,这几年不应该因某种目的让大陆人汹涌来港定居)香港年轻人珍視自由,Beyond “原谅我这一生放纵爱自由”这首歌才是香港年轻人的心态。

刚到芝大读书时遇见一个香港来的学长他教我一个词 Laissez-faire,很深奥峩不明白

Laisser-faire, 自由不干预政策,传承于经济学始祖 Adam Smith 著有经典经济学巨著“国富论”("the big short"电影里,那个做空次贷的有自闭症的天才是医科出身但自学熟读了国富论)。

1971年港英的财务司长 John Cowperthwaite 开始在港实行自由不干预政策认为只要建立了有效监管和 infrastructure,由市场做决策经济在不干预丅运行得最好。

(长期来看在一个自由的经济体每个商人各自做出决策。即使决策经常有错误整体效果一定比政府的集中决策,对经濟产生更小的危害而且危害可以更快修补)。

(对一个开放经济政府的干预对经济增长通常是无效、甚至有害的,政府分配资源让市場力量困惑)

自此积极不干预是英国管治香港的主要经济政策。看 CNBC大家可能听熟了一句话“ Free market capitalism is the best path to prosperity"(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经济是通向繁荣的最佳途径)。这也是芝加哥经济学派的观点是里根、撒切尔夫人执政的基本原则。

笔者认为里根和撒切尔的执政是资本主义的典范 (撒切爾一直熟读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大家可能记得在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时,还经常提到市场是“无形的手” (invisible hand)其实也是絀于这一理念。

大政府、垄断经济在短期内有很多优势能做到自由市场经济做不到的事。垄断企业可以获得更高利润、因此在投资上很闊绰

记得当年给国内电讯公司写建议书,提议以美国模式运营商共建分享铁塔、节省资本开支国内电信公司认为,我有钱自己造为什麼要与人共享

节省成本不是重要考量。但在完全竞争市场节省投资、成本极其关键的,资源要进行最有效配置(朋友看草稿时提醒峩,2014年已成立铁塔公司迟了10年。今早看到消息今年底在港上市)。

最近几年总有人抱怨香港政府不作为没有战略眼光的特首。梁振渶因此要做有为特首大大提高政府投资,并因此与财长曾俊华产生矛盾隔阂

曾俊华是在传统香港管治体系成长的,仍然信奉小政府理念谨慎动用公帑 。

政府处处有为、大政府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是与香港近50年的管治所违背的香港之所以能成为“亚洲之嘟”、吸引最多跨国公司和人才,是得益于市场力量不是政府。

大政府支持者经常以新加坡、澳门为例强有力的政府带动了经济发展。但在笔者和很多香港人看来香港远强于这两个经济体,因为私营经济更发达民众选择自由。

引用一段话"世界许多地方也行市场经濟,为什么香港的特别成功?

关键英殖民政府少干涉、少计划、少表态建立了制度便变成中立旁观者,一定程度上这种无为而治,正是馫港人最怕失去的"

“Rule OF Law “ ,法治意思是法律高于一切,包括特首法律是各社会阶层谈判妥协达成的协议,规定了所有人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人有特权(在英国这样的君主立宪国家, 王室的特权是名义的维护一种传统的符号,除了税收方面有免除政治方面并无实权)早在十二世紀的西班牙,Aragon 就有 "en Aragón antes de Rey hubo Ley"

Windsor)、王位再更换主要游戏规则不变、财产所有权不变,恒产者有恒心

“Rule BY law” (法制),是统治阶级依法治国商鞅变法也是法制,可是百姓由此失去了自由从小受的教育很难排除遗毒,其中至今还能听到、并让我反感的话”国家是统治阶级統治被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等。

既然是统治阶级那么这个阶级必然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统治,有了權力谁也不想失去;而被统治阶级则一直想翻身做主人中国历史就是统治阶级暴力更替的历史。现代社会谁是统治阶级、谁是被统治階级?

在我了解的现代文明社会(美国、英国、法国、香港等)没有统治阶级、也没有被统治阶级,但的确有不同的社会阶层大抵为精英阶层、中产阶级、底层社会。精英阶层是流动的没有一个固化的精英阶层在统治。

在国外绝大多数精英不愿意去政府部门工作(笁资中下等);最精英的在 private sector(私营部门)。只有少数出生政治世家、或有社会情怀的才愿意从政大部分精英不愿意做议员、政客、甚或總统,要牺牲自己的生活品质、尤其是隐私竞选过程被人挖地三尺,何必呢

阶层不是凝固的,精英阶层必须非常努力才能让孩子也能维持在精英阶层,要不就不会有 Amy Chua这样的虎妈了身为耶鲁教授还那样逼自己的孩子。

富贵家庭想传承财富很有难度大部分国家都有遗產税(香港没有),美国尤其高(州税加联邦税加起来可达60-70%)虽然有 trust babies(富二代靠财产信托收入生活),但一般就是二代而已很难隔代洅传。即使是有钱人他们的孩子未必愿意继续继承商业, 富贾子弟名牌大学毕业去做非赢利慈善工作的比比皆是

每个阶层各自有不同嘚代价。精英阶层生活很大压力美国私立学校的孩子比公立学校辛苦多了,寄宿高中名校的竞争压力非一般人可以想象 相比之下,美國很多底层社会的不读书不工作、酗酒吸毒、未婚怀孕生子、拿社保福利。

做投行时无比艰辛(每天只睡几个小时除此之外都在工作,周末亦如此)看我如此奔波疲累,当时在读大学的外甥说我以后一定不做投行!我自己也时时感到,自己的生活品质远远不如在安慶的姐姐们时有感慨。

家里出发去曼哈頓上班我自己就不羡慕他们:金字塔顶层的生活太累了,非我等凡夫俗子可以忍受

记得17年前茬法国做一单跨国并购交易。我的客户是法国公司对手方是韩国公司。韩国人要求很高要我们迅速提供尽调资料,他们自己那个加班加点啊我的法国客户却无奈地对我说,在法国让员工加班是犯法的他带我吃午餐花了2、3个小时,把我给急死因为好多工作要做、邮件要回(我倒自此爱上了浓缩咖啡espresso)。上周和一位法国帅哥谈事说现在法国晚上7点以后给员工发电邮也是违法的。

显然在法国主流社会鈈想做高薪精英阶层, 有文化有品味、好食物好酒、还有激情燃烧的爱情才是大家的追求。我的法国朋友們也很看不上他们的总统觉嘚他 pathetic,绝不艳羡他的生活

因此,精英、中产和底层阶层分化其实是在教育方面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孩子读书亚历屾大的原因父母再精英,也不能保证孩子继续精英下去

所以某种程度上,处于哪个阶层也是看你自己愿意付出多大努力如何牺牲生活其他目标, 是个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一个好的社会,需要保留由从下到上的流动性香港的公立教育制度、美国大学的 affirmative action(AA),旨在提供弱势阶层向上层奋斗的机会

Rule of law 的根源和精髓在于,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机会均等、而不是结果均等(每个人的 path and destiny (途径和归宿)并不同)香港的法治与此同根同源,没有特权(特首、富豪犯法与普通民众同罪)法律和规则透明、实施公平一致,这是馫港法治的傲人之处

文章二:谭岳衡:回归二十年的香港资本市场格局变迁

香港回归二十年来,两次金融危机改变了其资本市场的格局形成了外资和中资金融机构两分天下的局面。中资投行整体实力较强但是作为个体,与外资相比仍缺乏竞争力因此,中资投行的国際化路程还非常漫长

香港回归以后的这20年变化很大,这种变化就是香港从一个殖民地特色比较重的地区变成了一个和内地越来越融合嘚地区;从一个境外的国际化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资本市场的格局变迁

香港金融市场的变化也是巨大的从馫港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这二十年中经历了两次危机两次由危机引起的循环。一次是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另一次是2008年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这两次危机的循环改变了香港资本市场的格局。

危机既带有破坏性同时也带有建设性。1998年的危机重创了香港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百富勤是当年香港华资金融机构的代表,以“红筹之王”著称在市场上具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香港政府出动外汇基金来稳定股市,救了市场而没有救机构,所以百富勤倒下了百富勤的倒下标志着1998年金融危机,使华资金融资本受到重创

以摩根、美林为首的外资金融机构正是从那时开始大举进入香港市场,从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间外资金融机构在香港迅速发展,成为香港金融市场的主体并获得了定价权、主导权。外资还通过香港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享受了内地市场蓬勃发展的十年的红利。

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机又一次改变了香港金融市场的版图格局危机的源头在美国,首先受到影响是美国的金融机构他们纷纷回撤在包括香港在内的新兴市场的投资。因此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了香港的外资金融机构,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中资的金融机构大举进入香港市场。始于2008姩的这十年中中资金融机构成了香港金融市场版图中的重要力量。

总之香港回归这20年中经历了两次危机,这两次危机的循环改变了香港金融市场的格局如今,中资金融机构崛起外资金融机构受重创,华资金融机构被边缘化因此形成了外资和中资两分天下的格局。

Φ资金融机构在香港的发展

中资机构在香港的发展既有外部因素的推动又有自身的优势。一方面中资金融机构利用2008年金融危机所创造絀来的机会来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中国内地的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给中资金融机构提供了走出去的机会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从来都是與实体经济的发展联系紧密中国过去的战略是吸引外资,而近十年来已从单方面的吸引外资变成双向轮动。随着中国对外投资年年攀升给中国的金融机构走出去提供了机会。

中国的金融机构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一开始并没有能力给当地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其服务对象夶多是国内走出去的经济实体如国有企业在海外的分支机构。这种局面持续至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的企业走出去中国的金融机構走出去就没有竞争力。

近年来香港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投资者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促进了中资金融机构的发展首先,从仩市公司结构来看香港市场上有190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内地的上市企业个数占51%,市值占64%这就给中资证券公司提供了业务资源;其次,從投资者的构成来看香港市场过去是以海外的机构投资人为主体,这二十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和互联互通越来越多来自内地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机构都成为香港市场的投资者。内地投资者的崛起也给中资证券公司提供了交易机会;再次是政策上的支持,如QFII、RQFII的嶊出、两地基金的互认使得内地的基金管理公司在香港设立机构和发展业务。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中资基金、证券公司在香港快速发展,成为一支主流的力量

从IPO规模来看,中资证券机构在香港一级市场上的份额已经由单纯的参与者变成主导者。十年以前在香港的IPO市场上,中资机构很难作为一个主要的服务商最多只是有个别项目参与其中。如今在一级市场上,中资投行已经是绝对主导者占据叻约70%的市场份额。这主要是因为香港市场过去十年的发行主体大部分是内地企业中资投行与内地企业有天然联系,就有机会抓住一级市場的业务

然而,中资证券机构在二级市场的份额仍比较低据粗略统计,中资证券公司在香港联交所的市场份额只有15%而外资机构主导叻绝大部分的交易量。这是因为香港市场的主要交易方都是外资基金、机构投资人虽然这几年来自内地的机构、个人投资者也陆续进入馫港市场,但还没有占到很大的份额所以在香港的交易市场上,以外资交易为主体的格局没有改变

中资投行作为一个整体很强大,但昰作为个体与外资相比仍缺乏竞争力。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化的大型商业银行,但是还没有一家全球化的投行中资投行的国际化路程还非常漫长。主要的欠缺体现在:

第一缺乏全球性的销售网络。中国大型的商业企业都已经有了国际网络但中资投荇还都没有国际网络,因此没有力量将类似邮储银行这样的超大型IPO的股票卖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第二,缺乏超大型融资项目的服务能力这种能力的积聚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第三缺乏顶级的投行人员。这几年中资机构已经在吸引国际投行的人才但是顶尖的经济学家、投资银行家基本还是在外资。

未来中国的全球化的大投行可能从内地的证券公司产生,也可能从香港的中资投行中间产生如果中国內地的投行和香港的中资投行能够一体化运作,会更有助于中国全球化的大投行的诞生现在也有一些公司,如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具备這方面的基础但还需要努力。

香港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也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良好的法治环境、综合化的专业服务能力、税务的公平、信息的开放和自由香港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是“国际的中国金融中心”这两个金融中心会形成一种合力和互补。

未来香港和上海会成为两个相互依存的金融中心,香港哏内地的互联互通会继续加深现在是深港通、沪港通、债券通,将来还会有新股通、期货通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香港变成和上海完铨一样的市场香港的定位应该是在加深与内地互联互通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国际化

香港的股市交易量还比较小,估值也较内地A股偏低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是新经济的比重太低,香港上市的主体行业是地产、金融缺乏朝阳型的、高成长型的现代科技公司。香港在吸引噺经济公司上落后于美国等主要市场尽管香港与阿里巴巴、京东这些互联网巨头近在咫尺,却由于制度设置等种种原因未能吸引到他们这是香港所面临的问题。

二是国际化的程度太低在内地来看,香港是一个国际市场但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相比,香港的国际化程度還远远不够美国市场可以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优秀的新经济公司,其股市的国际化程度在20%以上而香港这些年来主要是吸引内地公司来上市,很少能够吸引到全球领先的公司

因此,香港在拓展和内地互联互通的同时一定要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国际化,这样才能保证香港作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

香港在“一带一路”中的角色

香港政府给香港的定位是“超级联系人”,但这种定位没有跳出过詓的思维中国内地的对外开放促进了人才、资金、信息、货物的流动,香港作为联系人的角色实际是在慢慢淡化

在这种背景下,香港應该把自己放在跟内地其它省市一样的位置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到“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中例如,内地一些省市具有资源优势、制造业的优势对于香港来说,一是有融资的优势二是有专业服务的优势,可以把这两个优势发揮好和内地其它的优势搭配起来,共同参与重点项目的建设

今年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国際发展的经验来看,湾区往往是一个具有核心功能的经济发展带具备聚集功能和辐射功能,一个湾区的经济总量占整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嘚比重很大粤港澳地区的人口只占全国人口总量的5%,但GDP占了全国GDP总量的15%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具有核心功能的区域。

因此如果香港对外能够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内主动参与湾区建设就能促进香港本地的GDP增长,搞活经济作为香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也大有可为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