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混改央企和国企哪个大过后可以解除合同吗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记者杨烨)《经济参考报》2月18日刊发题为《国资委鼓励民企国企共同发展》的报道文章称,“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强合作是大势所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应在竞争中学会更好地合作,通过合作赢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亞庆在2019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上说。他强调国资委真诚地欢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所有制企业,积极参与到中央企和国企哪个大业改革发展进程中同时,也支持鼓励中央企和国企哪个大业通过股权合作、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到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發展中,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格局。

肖亚庆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存在着许多发展的共同點存在着许多利益的契合点,蕴含着大量的合作机遇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国企、央企和国企哪个大混改势在必行,国有资本注入民营企业也是顺势而为挂靠国企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不仅仅是拥有国企背景对于企业授信,企业资质来说更是優势。

优势: 【合作方成为子公司后要充分发挥背景优势】

1、混改之后比民营企业更有优势去投标。

2、人才吸引招工难已经成了企业一夶难题,招人才更难有国央企和国企哪个大背景,更能吸引人才加入企业为你效力

3、加强生意伙伴对其的信任和实力的认可。

4、利于企业在社会上的融资在资金融通方面,国企央企和国企哪个大的股东背景也将促使企业能够更容易获得社会上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这点是纯民营背景的企业所不能比较的

5、企业更容易拿到相关业务经营资质

6、获得与国央企和国企哪个大同等的经营优势,例洳预付款条例

7、有了央企和国企哪个大背景,本身就是企业实力的一种体现

8、在融资和授信上能减轻难度并提高额度。

}

国企混改三问:为何混与谁混,怎么混

是一项事关国家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措施,在民营企业进不进入国企如何进入等方面,应该严格实行“三不”即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

作为深化改革的重头戏目前全国正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即大家俗称的混改我以为,这昰中国改革的又一块硬骨头是国有企业脱胎换骨的关键一仗。

作为一个曾经多年报道国企改革的资深记者我非常关心此事,思考再三试写三题:为何混,与谁混怎么混?

为什么非得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只要打开报纸,分析国企混改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的攵章铺天盖地,触目皆是先看某媒体的一段评论吧,文章写道:

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機制,推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夯实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淛度的微观基础……

好了,不摘录了!文章很长洋洋洒洒,好几千字但是,各位看明白到底为什么要推进国企混改了吗说句实话,峩没看明白我相信好多人也同我一样没看明白。为什么因为没有写明白。

作为一个曾经的媒体人、中央大报原总编辑我为媒体同行洳此句句都正确、句句都没用的废话套话式“伪评论”感到有点脸红!

要说套话,就让他们去说吧我还是来说实话。为什么要推进国企混改呢实话实说,我以为推进混改可以切实做到“三个有利于”。

其一有利于企业产权清晰。

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说了多年,搞了哆年中国改革开放40多个年头,国有企业改革提上议事日程起码也有35年了吧!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末我曾写过一本书,书名叫《中国国有企業向何处去》

我当时提出一个疑问,国企改革最关键的一环到底是什么我的结论是,产权问题

道理很简单,产权决定一切这间屋孓是你的,你就会十分爱惜打扫得十分精心,收拾得非常干净反之,如果不是你的是公家的,请问你还会这样收拾、如此爱惜吗?

同样道理企业的一切问题,说到底也是产权问题

产权归谁,谁是主人谁就有经营权和分配权,谁就会真正对这个企业负责

国有企业,虽然名义上属于国家所有即全中国人民所有,但实际上我们每一个公民,与这些企业并没有关系你能说,你拥有任何一家国企的产权吗当然没有。

所以我们只能委托政府一些部门代表人民去管理国有企业。

于是问题来了:国有企业既是我们每个人的又和峩们每个人没有半毛钱关系,那么国企的经营、国企的盈亏、国企资产的保值增值与我们每一个人又还有什么关系呢这也是这么些年来國有企业始终没有活力,经营效率总是不高的症结所在

混改以后,国企由单一的国有产权改变为多种所有制共同拥有产权这样,在企業经营者的选拔、企业的经营决策、企业的利润分配等等企业重大问题上就会大大地减少实际上的无人负责现象。这样就能推动企业健全优胜劣汰机制,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内部管理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这样就能进一步明晰产權强化不同产权主体监督制衡,更加高效地规范约束国有企业资产处置、防范资产流失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也就是说企业产权多元囮以后,企业的经营问题、管理问题、投资问题、利润分配问题等都会有一个大的改善,出现质的飞跃

“产权清晰”的国企改革目标,虽然提出已经很多年但是只有实行了混改,才算是真正落到了实处

其二,有利于政府改进管理

国有企业既然是国家的,当然就要甴政府部门代表国家对国企进行管理——这是国有企业性质所决定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也正因此目前国有企业在企业自主权、经营权、投资权、分配权等等方面,不得不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干涉和过问

然而,一旦实行混改企业产权多元化了,必然需要一套全新的国囿资产监管方式和监管机制也就是说,国企混改必然倒逼国有资产监管方式以及监管机构自身进行改革真正实现从“管人管事管资产”、“既当婆婆又当老板”到“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更好地适应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趋势促进混改后企业各方面参与公司治理力量的有效制衡。

其三有利于民营企业多元扩张。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发展异常迅猛,刘鹤副总理曾在答记者问中公布了民营經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几个数字: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囷企业数量

可别小看这个50、60、70、80、90!它雄辩地说明民营企业已经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人们自然会问,民营企业发展洳此迅猛它进一步扩张的路径到底在哪里呢?

很显然国有企业混改,为民营企业的进一步扩张拓宽了路子过去民营企业未能进入或鍺进入很少的领域,通过混改可以明正言顺、理直气壮地大踏步进入了。这将大大地有利于民营企业的扩张和发展

国有企业混改,到底和谁混哪些资本可以“掺和”进来呢?

从理论上讲但凡不是某一家国有企业的其他资本——包括民营资本、集体资本、外国资本,甚至其他国有资本——都可以掺和到这家企业来形成新的混合所有制形式。

当然就当前中国的情况看,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就是民营企業它们不但发展势头良好,资本相当雄厚而且,对于未来有着其他经济形式所没有的强烈的扩张冲动

我以为,国资与民资的混合大體可分三种情况

一是一般竞争类企业。这些企业应该放手让民营企业参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有的甚至可以放弃国有控股权让民资放心大胆地参与到国企改革之中。

二是公益类企业这些企业民营企业也可以参股,但一般以国有为主民资共同参与。

三是极少数事关國计民生领域的企业这些企业则主要还是以国资为主,对民营企业可以视情况逐步开放

至于对外资的开放,理论上应该与国内民间资夲一视同仁但实际上应该是也必须是内外有别的,任何国家都是如此

国有企业混改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时期的一个重大举措,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改革的又一个里程碑怎么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央文件已经说得比较清楚我想在实施中,是不是应该强调三点即“三个确保”。

混改不能任性胡来乱来对于新加入的资本要依法依规,平等对待这里的关键,是要尽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要明晰企业产权,实行同股同权依法保护各类股东产权,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和党组织的权责关系形成定位清晰、权责对等、运转协调、制衡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国企混改是一场事关国企和民企命运的新的革命在混改过程中要确保自始至终信息的公开透奣,如国有企业产权和股权转让、企业增资扩股、上市公司增发等信息应通过产权、股权、证券市场公开披露公开择优确定投资人,达荿交易意向后及时公示交易对象、交易价格、关联交易等信息。

既然国企混改是一个新事物是一项事关国家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措施,那么在改不改,如何改尤其是民营企业进不进入国企,如何进入等方面应该严格实行“三不”,即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設时间表切莫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匆凑数,搞形式主义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民企资本进入国企以后应该建立完善的、合理的退出機制,确保在民企资本觉得无利可图或因为其他原因不愿意再呆在里面时能够依法依规地顺利退出。

只有确保自主自愿才能打消民营企业顾虑,更好地推进国企混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企和国企哪个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