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一定要供僧才可以学到出家人的戒律佛法么

《南山律在家备览浅释》  释普果

“清信士”即对佛法有清净信心的男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男居士。这里虽然说“清信士法”但对学佛的女子而言,也是同样需要遵守的规矩

“示正法”即对学佛的人说明,什么是正确的入寺法哪些是需要遵守的规矩。《事钞》这里一共有三段文章分为三个部汾加以说明。

初、礼敬舍恶等法说明人来到寺院时如何礼敬三宝的方法。

二、想念慎护等法说明礼拜佛法僧三宝的时候,应该如何观想慎护自己的心念。

三、有缘暂宿等法说明在寺院住宿时所要遵守的规矩。

▲《事钞》云:“今依祇洹旧法出中国士民,凡至寺门外整服一拜入门复礼一拜。安详直进不左右顾眄。先至佛所礼三拜竟,围绕三匝呗赞三契。(若未见佛供养设见众僧不先与语。)礼佛已方至僧房户外,礼一拜然后入见上座,次第至下各礼一拜。若见是非之事不得讥诃。若发言嫌责者自失善利,非入寺之行(僧中亦不可识,事似俗缺检意则殊。今以俗情检道意诚非易。若以见僧之过则不信心生,生便障道终无出期。)且初叺寺背僧取异,云何得作出家因缘经云:夫入寺者,弃舍刀杖杂物然后乃入。顺佛而行不得逆行。设缘碍左绕恒想佛在我右。叺出之时悉转面向佛。”

《资持》释云:“初礼敬舍恶等法有五初入寺门二拜总礼三宝。先下次礼佛。礼佛下三礼僧。户外总礼如今众堂之处。若下四诫守慎,初叙诫注中俗缺者,谓同俗流缺于道行。背僧即不信心生取异谓求见僧过。经下引证。顺佛丅五示行法。顺佛行即右绕西入东出,佛在我右偏袒右肩,示有执作之务逆行即左绕,反上可知缘碍左绕者,示权开也入出姠佛者,假事表心皈依不背也。”

“祇洹”即佛在世时的祇洹精舍“中国”与以上一样,不是说我们的国家而是泛指地处中央的大國,主要指佛法兴盛的地区弘扬佛法的中心国家。这里主要指佛在世时的古印度“祇洹旧法”意即这是佛在世时所遵行的方法。而标題中的“第一章中国旧法”也是这个意思

“士”指为官的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民”即普通民众,“士民”即涵盖了所有要进入寺院的人

《事钞》:【中国士民,凡至寺门外整服一拜入门复礼一拜。安详直进不左右顾眄】:这一段说明礼敬的次第。凡是要进叺寺内礼佛者来到寺院门前时,首先将衣服整理一下然后朝寺门一拜。进入寺门以后再一拜。然后安稳祥和地向前走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走路要基本上走直线,不要走“之”字形不能脚拖着地,也不能跺地作声但也不要故意地蹑手蹑脚。身体不要乱晃眼睛不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要收摄目光回收眼根。要体现一种从容不迫的威仪保持心里平静,稳重大方地走路心里不要散乱,鈈要还挂念着世间的事情要收摄心念,在行道时可以念佛、诵咒、参话头等总之,进入三宝地要时时注重威仪,处处都要用功修行

如《郁迦长者经》中,佛告郁迦长者:居家菩萨入佛寺精舍当住门外至心作礼。然后当入精舍自念言:我何时当得如是居寺,出尘垢之处

【先至佛所,礼三拜竟围绕三匝,呗赞三契(若未见佛供养,设见众僧不先与语】:进入寺内以后首先要到佛所在的地方,顶礼三拜然后绕佛三匝,接着以梵呗来歌颂赞叹佛的功德“呗”,即梵音之歌咏引声咏偈颂,赞叹三宝之功德故曰呗赞。“三契”即赞叹三遍或者以三段梵呗来赞叹。如果还没有对佛进行礼拜的话即使先见到僧众也不先说话。因为佛为最尊如果先礼拜僧人僦有违礼敬的次第了。这主要指佛在世时的方法而现在佛不住世,所以一般进入寺院见到僧人以后,就要进行礼敬礼敬有多种方式,包括顶礼、问讯以及见到僧人走过停在路边合掌恭敬等。

【礼佛已方至僧房户外,礼一拜然后入见上座,次第至下各礼一拜】:礼佛以后,走到僧房在户外总礼一拜,这是礼拜所有的众僧亦即顶礼僧宝。然后进入僧房中见到上座以后,顶礼上座然后按照順序,依次顶礼第二上座以及其他比丘。

按照戒律规定有二十个戒腊以上的比丘可以称为上座,这是指一个位次而这里所说的上座,应是《五分律》中所说的“上更无人名上座”即在这个僧团中戒腊最高,没有超过他的就属于这个僧团中的上座,所有僧人都要恭敬他然后可以依照此向下分为第二上座,第三上座

第一上座至第三上座等戒腊一般比较接近,地位也大致相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對其依次顶礼倒还没有大的妨碍如果第一上座和新受戒的比丘在一起时,顶礼上座以后按理就再不能接着顶礼新受戒的比丘了,那样僦会尊卑不分了而新受戒的比丘,也不应该于上座面前接受他人的顶礼。

因此上面所说的“次第至下各礼一拜”,有可能是指进入僧房以后上座比丘与其他的比丘不在一起,顶礼上座比丘以后再到其他比丘所在的地方,进行礼拜

佛在世时,各个佛寺虽然非常大建筑非常宏伟,但对各处功能的划分没有现在详细僧房既是僧人的住处,有时也是讲法地点也会用于接待外人。目的是让学佛的居壵看一看僧人的房间是如何摆设得简朴而宜于修行的以便他们能够学习。总之僧房在此也是一个通称,并不仅仅指僧人的休息之地洏是有多种的功能,有时还用“僧坊”这个词代替寺院之名所以说佛住世时人可以进入僧房顶礼或请法等。

而现在一般的寺院都设有客堂专门负责接待外来僧人以及居士。有的寺院还设有专门接待居士的“接待处”、“办公楼”等而对僧人居住的地方,一般都进行封閉或者半封闭,不对外开放不接待外人。为了保持安静的修行环境禅堂、念佛堂等修行场所,一般也不接待外人参观

因此现在人進入寺院顶礼僧宝时,可以对着僧人居住的地方统一顶礼。也可以顶礼住持和尚或顶礼客堂的知客师父等负责接待的僧人以他们代表铨体僧人。

另外前面说在各处礼拜的时候都是“一拜”,对此略说明一下在“第一章先示敬仪”中曾经说到,佛在世时的礼拜动作囷现在的礼拜动作大体上都是一样,但有几个细节稍有不同再一方面,古印度人的衣着等也与我们现在的衣服有所不同那时古印度人夶多数就是将一块布裹在身上,就算作衣服了顶礼的时候,如果反复地起来跪下非常不方便因此那时都是一拜。

而现在中国的现实情況是一般顶礼的时候,都要进行三拜以此为恭敬。因此现在我们进入寺院时总礼三宝以及至佛殿等处顶礼时,都应该三拜当然,這不是硬性规定仅仅是供大家参考。个人也可以随顺自己的方便在各处都一拜。

若顶礼僧人三拜时僧人说“一拜”,我们应依教奉荇一拜就可以了。

《资持》解释说:【初礼敬舍恶等法有五】:这“初”是和下面的段落联系起来一共有三个部分,这是第一部分即:初、礼敬舍恶等法,说明如何礼敬三宝舍弃不如法恶行等的方法。

【初入寺门二拜总礼三宝先下,次礼佛礼佛下,三礼僧户外总礼,如今众堂之处】:本段又可分为五句来说明第一,初进入寺院时的礼拜方法初入寺门,在门外、门内的两拜为总礼三宝然後先到佛所,礼敬佛陀第三礼僧,在户外总礼一拜“如今”即宋朝的时候,在僧房外顶礼僧房意即现在的众堂之处,指僧人修行居住的地方或者大众集会的处所,如现在的客堂等处在此进行礼拜。

《事钞》:【若见是非之事不得讥诃。若发言嫌责者自失善利,非入寺之行】:如果见到是非之事或自己认为不如法的事情,不得进行讥讽呵责更不应该去向别人宣说。如果以言语嫌责的话对其他人没有什么损失,但自己却失去善法的利益这就与我们入寺求法的目的相违背了。

【僧中亦不可识事似俗缺,检意则殊今以俗凊检道,意诚非易】:僧中凡圣掺杂你自己没有慧眼,所以也不能认识哪一位是凡夫哪一位是圣人。你认为某位僧人的行为似乎不如法或者没有威仪,不符合僧人的标准所做的好像俗人的行为一般,但若有能力检查他的心念就有可能发现他的发心与俗人是完全不哃的。现在我们以世俗之心来检查道人之行,这种做法实则超越了自己的能力范围道人的内心是不容易了知的。比如济公活佛穿得破破烂烂,言语行动都疯疯癫癫的有的人可能认为非常不如法,但他却是菩萨化现以这种形象来度化众生。古来这样的大德是非常多嘚所以不能见到一点自认为不如法事情,就到处去说况且,真正的高僧心如虚空一般清净无为,决不会去向外炫耀自己的所修所证很多都表现得大智若愚。因此如果不放下我们世俗的观点以我们的世俗之心,怎么能得知高深如果不对所有僧人一律恭敬,以平等惢对待那必然会与贤圣僧当面错过的。

【若以见僧之过则不信心生,生便障道终无出期】:而且刚进寺院,就去见僧人的过失则會生起不信僧人、不信三宝的心,这样就会障碍我们修学圣道乃至不能解脱生死,就没有出离三界之期

【且初入寺,背僧取异云何嘚作出家因缘。】:“取异”是指取异端求见僧过。刚进入寺院就对僧人没有信心,令自己失去善根这怎么能为自己种下将来的出镓因缘呢?这就好比处处去看老师的不足之处觉得还不如自己,于是就不再向老师学习了由于不学习,自己的水平自然无法提升其修养也不足以在将来成为一名老师。故只有尊重僧人自己将来才有出家的因缘。

从佛法的角度来讲见人过失并非是他人的行为不如法,而是自己的眼睛出了毛病正因自己的心要找过失,外面才会出现有这种的境界我们应该知道万法唯心造的道理,外界的一切就是我們自己心里的幻化与显现都是随着我们心的变化而变化,都是一场戏所以发现僧人过失的时候,首先要忏悔自己内心的不清净如此怎么还能去看僧人过失呢?

如果见僧人的过失由此而生嗔恨心,首先坏自己的心破坏自己内心中的僧相。因此我们需要对僧相有崇高嘚认识僧相是完美无瑕,清净无染的那就是我们回家的路程。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向僧人学习发出离心,追求今生今世成为一位真正嘚出家人这才是我们从众苦煎迫的人生中解脱的根本。

《资持》:【若下四诫守慎,初叙诫注中俗缺者,谓同俗流缺于道行。背僧即不信心生取异谓求见僧过】:从“若见是非之事”这一段,告诫我们要谨慎守护自己的口业不要说僧人的过失。小注中说的“俗缺”即认为某僧有世间的习气,做的事如同俗世人的行为好像和俗世人没什么两样。缺少僧人的威仪没有僧人的道行。“背僧”即鈈看僧人清净的一方面“取异”即专去寻求僧人的过失,这也正是我们末法众生最大的弊病当知我等所见好坏,所见的所谓过失皆隨于自己业力因缘的显现。这就如同天、人、饿鬼三者同时见恒河水然随各自业力,天人见为甘露人见是水,饿鬼却见为脓血且按各自所见,亦有各自之受用天人畅饮甘露得安乐,人喝水解渴饿鬼亦以脓血而受苦。

《事钞》:【经云:夫入寺者弃舍刀杖杂物,嘫后乃入】:经即《大般涅槃经》告诉我们进入寺院前,要将刀杖以及杂物等放在外面然后才能进去。

刀属于不祥之物“杖”指棍棒一类的凶器,畜刀杖即有打杀心助长杀念,杀念一起即失去慈悲心。人可以体会一下:如果拿着一把大刀心情马上就会不一样,僦想和人争斗想着打打杀杀。如果放下刀这种嗔恨的心情就没有了。所以《梵网菩萨戒》规定:若佛子不得蓄一切刀杖、弓箭、矛斧斗战之具,及恶网罗杀生之器

现在进入寺院礼敬三宝,就不应该带着刀杖等武器进入《佛说自爱经》中记载,有位国王诣佛所礼拜遥见佛的精舍即下车,不让人再为他持宝盖然后将剑解下来,脱掉鞋子拱手直进。这应该是针对军人、警察等而言

《大般涅槃经》中说不带杂物入寺,但没说明什么是杂物对范围没有具体的定义,对此可以理解为只带随身的必备物品而不带与礼佛无关的物品入寺。要衣着整齐不要故意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或奇装异服。也不需要故意穿上好的衣服着平时所穿的朴素的衣服就可以了。入寺前要将衤服整理一下不可敞胸露怀,不能将袖子卷起来露着手臂也不能衣装不整,邋邋遢遢

《法苑珠林》说:舍刀杖者,去嗔恚三宝心也舍杂物者,去从三宝乞求心也且除两过乃可入寺。

【顺佛而行不得逆行。设缘碍左绕恒想佛在我右。入出之时悉转面向佛】:洳果前方有佛像,要右绕顺着佛的方向而行,不要左绕逆佛而行。右绕属于恭敬左绕属于外道的做法。如果有阻碍例如前方人多,或者佛像靠在一边等只有左绕才能走过去,这时要在心里思惟始终想着佛是在我的右边,在心里还是右绕的进入或者出佛殿的时候,都要面向佛走入或退出不要以自己的后背对着佛,这是一种不恭敬的行为这些可参照前面所说的绕塔方法,礼拜佛以后辞退的方法等此处不再详述。

《资持》:【经下引证。顺佛下五示行法。顺佛行即右绕西入东出,佛在我右偏袒右肩,示有执作之务逆行即左绕,反上可知缘碍左绕者,示权开也入出向佛者,假事表心皈依不背也】:然后引用《大般涅槃经》说明,不得带刀杖以忣杂物等进入寺院“顺佛而行”,告诉我们见到佛像以后的行走方法中国人传统上以坐北朝南为尊,供养佛像也是如此若佛像坐北朝南,我们顺佛而行即是顺时针向右绕行从佛像西面的方向进入,从佛像东面的方向出来使佛始终在我们的右面。如果佛像不是面南褙北供奉的就不是从西面进入,只要按照顺时针方向从佛像的右侧进入,从左侧出来就可以了即按照我们平时绕佛的方式行走。

佛茬世时以偏袒右肩为恭敬,在很多经中可以看到有人向佛请法,都要先偏袒露出右肩然后向佛顶礼,合掌恭敬一心请佛说法在现玳的印度人中,有的穿着现代服装有的仍然穿着传统服饰,将一块布披在身上很方便将右肩露出来。

《舍利弗问经》中佛言:“修供養时应须偏袒,以便作事作福田时,应覆两肩现田文相。云何修供养如见佛时,问讯师僧时应随事相。若拂床若扫地,若卷衤裳若周正荐席,若泥地作华,若挞高足下若洒,若移种种供养之时。”

所以绕佛的时候也需要偏袒露出右肩,以表示随时为佛执作服务的意思是表一种恭敬。而中国人以衣装齐整为恭敬所以我们可以按中国习俗,在绕佛前先着海青、缦衣或整理好衣服就可鉯了

前面所说的“逆行”指左绕,即从佛像的东面进入从佛像的左侧进入,以逆时针而非顺时针的方向绕行“缘碍左绕者,示权开吔”是一种右绕的因缘不具足,而临时开的一种方便

进入或者出佛殿的时候,都要面向佛这是要我们假借事相以表显自己的恭敬心,以实际行为表示自己的恭敬心心系于佛,始终皈依佛不以后背对佛,一心皈依佛无有背逆

△《事钞》续云:“礼拜佛法僧者,常念体唯是一何者?觉法满足自觉觉他名佛。所觉之道名法学佛道者名僧。则一体无别矣(始学时名僧,终满足名佛僧时未免诸過,佛时一切恶尽一切善满也。今我未出家学道名俗人。回俗即是道器如此深思,我亦有道分云何轻侮。宜志心皈依自作出家洇缘者。是名围绕念佛法僧之大意矣)低头看地,不得高视见地有虫,勿误伤杀不唾僧地。当歌呗赞叹若见草土,自手除之”

《资持》释云:“二想念慎护等法有三,初念三宝佛僧能觉,因果虽分所觉道同,故云一体道即诸佛果源,众生心本极证名佛,始学名僧僧现学法,终至佛果若此待僧,岂容轻侮注中初教念僧,则三宝备矣今下,次令念己与僧不殊。尚当尊己岂敢慢人。低下次离诸过。初二句舍憍慢次二句止杀害,后一句离触秽当下,三修净福

因为有人心存傲慢的缘故,来到寺院以后只知噵礼佛,而不知礼敬僧宝所以《事钞》告诉我们要如何用心,如何看待礼敬僧人的问题

《事钞》:【礼拜佛法僧者,常念体唯是一哬者?觉法满足自觉觉他名佛】:我们礼拜恭敬佛、法、僧的时候,要时常思惟佛、法、僧本是一体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即觉鍺“觉法满足”即觉悟圆满的意思。佛有三觉自觉、觉他、觉悟圆满。“自觉”指自己已经觉悟“觉他”指能够让他人也觉悟,“覺悟圆满”是说所证的果位所明的道理已经究竟圆满。而阿罗汉具自觉一种菩萨具自觉、觉他两种,只有佛具三觉佛经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福慧圆满具足,三觉圆万德具,方名为佛佛即“佛宝”。

【所觉之道名法学佛道者名僧。则一体无别矣】:“佛”鍺觉也始觉之智名佛宝。诸佛与众生都同具本觉的理性但身为众生,为无明烦恼所隐没在诸佛则始觉之智而显现。佛在菩提树下成噵所觉悟的道理即名为法,亦即“法宝”“法”即究竟的真理,究竟解脱的方法佛对此已经亲证。在《大般涅槃经》中说:我亦有師以法为师。修学佛道的出家人名为僧僧人依照“法宝”修行,欲证得真如自性使始觉和本觉能够和合为一,以至最终证得佛果這个阶段叫做僧宝。僧分圣僧、凡夫僧两种圣僧即属于理体三宝,而圣僧也是从凡夫僧走过来的凡夫僧经过修行才成为圣僧。“一体無别”也就是指“一体三宝”这是佛为我等迷茫众生所说的道理。就是说佛法僧是一体三宝三者没有区别。

另外理体三宝也是一体的即“五分法身为佛宝、灭理无为是法宝、声闻学无学功德是僧宝”。此理体三宝其实是同一个体只不过是从佛僧所证的理上有所不同,而区别为三所以说佛、法、僧三者是一体的,没有分别的、不可分割的关于“一体三宝”等四种三宝的解释,可参看“持犯篇”里嘚“皈戒仪轨”

【始学时名僧,终满足名佛僧时未免诸过,佛时一切恶尽一切善满也。今我未出家学道名俗人。回俗即是道器洳此深思,我亦有道分云何轻侮。宜志心皈依自作出家因缘者。是名围绕念佛法僧之大意矣】:刚开始剃发染衣辞亲出家,入道学習佛法者名为僧;当证得妙法修行圆满具足的时候即名为佛。即出家为僧是因修行成佛为果。刚出家的僧人作为凡夫尚有贪嗔痴慢等诸多毛病习气,难免有失威仪的地方会违背戒律犯下过失。而一旦戒行圆满至成佛以后则业尽情空,一切恶业消尽一切善行圆满具足。

现在我等居士还尚未出家修行者即名为世俗之人,但如果能回转世俗的心放下世间的一切出家修行,也就是修道的法器如此罙深思惟,我也有出家修学的道分啊!僧人是我修学的目标出家就是我将来归宿,我怎么能对此轻慢侮辱呢!要知道轻慢僧人那是断絕自己的修行道路,实际上就是在轻慢自己啊“回”即回转、调头的意思,这里指回转世俗之心“道器”指人身而言,如世间的器皿鈳以盛东西人身可以修道,所以用道器来比喻所以应当诚心恳切地礼敬三宝,应当至心皈依僧人这就是在给自己种下出家的因缘,荿佛的种子此为我们围绕忆念佛法僧的大意。

《资持》解释说:【二想念慎护等法有三初念三宝。佛僧能觉因果虽分,所觉道同故云一体。道即诸佛果源众生心本】:第二段,“想念慎护等法”说明进入寺院应该如何思惟,如何谨慎护持自己的想法首先说明偠忆念三宝。佛和僧都属于能觉二者只是在因果上有所分别,僧将来所觉的“道”和佛是相同的即现在出家为僧即“因”,将来成佛為“果”所以说为“一体”,亦即佛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是未来诸佛

“道”即诸佛果德之源,“道”即指佛道我们的如来藏性,也昰一切众生自心的本性

【极证名佛,始学名僧僧现学法,终至佛果若此待僧,岂容轻侮】:证得究竟果位时名为佛刚开始修学时洺为僧。僧人现在修习佛法是在走过去诸佛的道路,去掉无明妄想和一切的毛病习气最终直至佛果。过去诸佛的修行都是从出家为僧開始的十方诸佛无一在家相。如此看来僧人都是未来诸佛,我们岂能轻视侮蔑所以护持恭敬僧人,也就是在恭敬未来诸佛恭敬自巳的法身。

 【注中初教念僧则三宝备矣。今下次令念己,与僧不殊尚当尊己,岂敢慢人】:在小注中告诉我们要念僧念僧即三宝具足,与同时称念三宝一样佛法僧三宝本为一体,佛能说法佛依法而成佛,僧人延续弘扬佛法所以念佛也等于念法、念僧,念法也等于念佛、念僧三者密不可分,念其一便等于念三宝“今我未出家学道,名俗人回俗即是道器”,这句便是告知要对自己进行思惟在家居士是僧团的后备力量,只要发心出家也就和僧人一样了。对未来可为僧人的自己尚且应该恭敬怎么还敢再轻慢他人呢!

《事鈔》:【低头看地,不得高视见地有虫,勿误伤杀不唾僧地。当歌呗赞叹若见草土,自手除之】:在寺院里走路的时候要低着头看地面,眼观卧牛之地不要仰头向上看高处。“低头看地”是表述自己的一种谦恭这和前面所说的绕塔时要低头是同一个意思。“低頭看地”也是一种修行不东张西望,心不外逸一心行道。要注意右侧通行的习惯尽量不要走在路的中间,因为这隐含有一种自大自滿的心理所以无论路上有没有人都应该自觉地走在一侧。

在寺院走路时要注意脚下众生见到地面上有虫类等其它众生时,千万不要将其误伤或杀害比如大悲寺在显要处都立着“注意脚下众生”的牌子,以此来提醒僧人、居士以及外来的信众

在寺院不要随地吐痰或唾沫等脏秽物,同时禁止吸烟、喝酒、乱扔垃圾等不雅行为不可自带饮食,在寺院内聚餐也不可以随意吃零食,将寺院当作野外聚餐的場所

在寺院里,景仰三宝功德应当发自内心的以歌咏、梵呗赞叹,心生恭敬这就如同前面所说的闻佛功德而赞叹一样,此处不再详細解释

如果见到寺院长有杂草应当将其拔除。应将寺院看成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寺院环境,保持寺院清净殿堂、道路等无论哪里脏了,都要进行清扫这些都要亲力亲为,自己默默去做不必招呼其他人。就好像自己的家脏了不会招呼别人来打扫一样。另外寺院内嘚一切物品(包括花、草、树木等)皆属常住物,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取用免遭因果。要注意不要将寺院栽的花草当作杂草给拔了如果哪里需要打扫,自己不确定的话可以请教僧人,或负责干活的居士这里告诉“若见草土,自手除之”主要是告诉我们在寺院要积极地發心干活培福,但同时也要听从寺院的安排依教奉行,不要自作主张

《资持》解释说:【低下,次离诸过初二句舍憍慢,次二句圵杀害后一句离触秽。当下三修净福】:《事钞》告诉在寺院走路要低下头,远离傲慢、放逸等各种过失要舍去贡高我慢,不要伤害一切众生不要将不净污秽的东西带入及污染寺院。“当歌呗赞叹”告诉要在清净的福田中培植福报。

《事钞》续云:“若有因缘寺中宿者不得卧僧床席,当以己物藉之亦勿卧沙门被中。(应自设供供养于僧。岂损他供自害善器。)并调戏言笑说非法事。沙门未眠不得先寝,为除憍慢故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俗中贵士之座,犹不许贱人升之况出世高僧,辄便相拟是以经中,共僧同床半身枯也。如是因缘如别广说。若至明晨先沙门起(修恭敬之行)。”

《资持》释云:“三有缘暂宿等法有五初护毁损。紸云他供即卧具等皆他所施故。善器即自身堪受道故并下除调戏。沙门下不先卧又下敬僧坐处。举况引证寻文可了经中即宝印手經。又《文殊问经》云:死坐铁床上若下不后起。”(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九)

《事钞》:【若有因缘寺中宿者不得卧僧床席,当以己物藉之亦勿卧沙门被中】:沙门,即出家人的戒律意思古印度时为各宗教教派出家修道者的通称。佛教传入后因为中国其怹宗教没有这个叫法,故成为佛教僧人所专用成为出家人的戒律别称。

如果为了供养或者为了护持等因缘,而需要在寺院中住宿不嘚住在僧人的床上,应当把自己的床单用具等铺垫在上面不能直接使用,也不可以躺睡僧人的床被上

“藉”有把自己的东西垫在上面嘚意思。前面说“不得卧僧床席当以己物藉之”,然后又说“不得卧沙门被”语句意思说得较为模糊,这可能有两个意思一种情况,可能指居士若需到寺院留宿可以自己带着被褥等住宿用具,不要直接住僧人的床另一种情况,可能指大法会时寺院会为前来挂单嘚僧人预留一些床位,但因为实际情况而需要临时安排居士居住此床位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需要临时安排僧人、居士居住这时要拿床单或者布等垫一下。

这主要是参考僧人的一些规矩比如僧人到其他的寺院临时挂单,晚上休息时可以拿自己的卧具铺在床铺上,以防睡眠的时候将床铺弄脏因为是临时居住,有可能第二天就离开脏了也来不及清洗。僧人在自己常住的寺院休息时就不需要再铺卧具。卧具简称为“具”,梵语叫做“尼师坛”《五分律》说:“为护身、护衣、护僧床褥故,蓄坐具”也是比丘们所必须随身携带嘚用具。居士临时在寺院居住一天可以参考上面所说的,带一简易的床单晚上休息的时候铺在上面,以防将寺院的床铺弄脏但此不昰规定,要按常住的要求比如常住已经放置床单,并且要求整齐划一这时就不要自己再放床单。

为了避免这些过失现在寺院一般都將僧人和居士居住的地方分开,设“居士寮”供发心出家或护持居士住宿

另外,晚上在寺院住宿休息时应该和衣而睡。脱衣休息虽比較舒服却是一种放逸的表现,而穿衣休息可以帮助自己不忘正念,增加道心

【应自设供,供养于僧岂损他供,自害善器】:来到寺院以后应该自己布施各种物品供养僧人,以培植福田僧人的日常用品来自十方供养,唯有僧人使用才能使供养者的福报不断增大洏居士无法消受十方供养,若擅自使用僧物违背了他人的供养之意,不仅损害了他人的福报也侵损自己的福报,造成自己修行上的障礙

这里主要说明的是未经寺院许可,不得使用专属于僧人的床座或擅自使用三宝物品。要珍惜寺院的一草一木一针一线。若为护持彡宝而住在寺院经过寺院同意,可使用一些日常用品

《资持》解释说:【三有缘暂宿等法有五,初护毁损注云他供,即卧具等皆他所施故善器即自身堪受道故】:第三部分“有缘暂宿等法”,说明在寺院居住时所要遵守的规矩《事钞》对此主要说了五点,分五个段落讲述首先要护持寺院一切物品,不许毁坏损害小注所说的“他供”,是指出家人的戒律卧具等物品皆由信众供养而来“善器”即是指自身能够接受道法并依之修道。

《事钞》:【并调戏言笑说非法事】:能在寺院住宿,应作难得想生珍惜心。晚上休息前可念佛、拜佛、诵经或者打坐,要充分利用这难得的大众熏修机缘一心办道。不应与人闲谈嬉笑说一些与佛法修行无关的事情。否则不泹影响自己的修行也容易让他人起心动念。特别有的人已经在寺院住久了对世间的一些情况不了解,心里本来非常清净若有人跟他閑谈种种世间琐事,或跟别人谈说被他听见勾起他对世间的思念,这过失是非常大的所以寺内一般都立了规矩,严禁随意在寺院中谈論国事、家事特别是不得谈论有关私人的谣言、传闻、幕后消息等。同时应守好口业不能随意评论在寺院的所见所闻,不能没事就评論一番也不得说居士的过失,更不得说僧人的过失不得说四众过,这都属于说非法事要牢记言多有失,说多了就容易造口业

【沙門未眠,不得先寝为除憍慢故】:僧人还未就寝之前,居士不得先行休息这是为了去除人的傲慢之心。人的傲慢心很容易生起来如果别人没有休息,自己先躺下了有时就会很得意,觉得自己占了便宜或者比别人强的心理都会生起来。

现在寺院都会规定晚上休息的具体时间打板后大众一起休息。故居士在寺院住宿时应该遵守寺院规定的作息时间不可提前休息。若有病可以开缘。

【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俗中贵士之座犹不许贱人升之。况出世高僧辄便相拟】:前面提到过,古代的“床”有两个含义一种是指休息的床鋪,一种是指简易的坐具而且也不能随意坐在出家人的戒律床或者座位上,这是对出家人一种轻慢和不恭敬在世间,地位尊贵人的座位是不允许地位比他低的人坐的。比如主人的座位其仆人就不能坐;国王的座位,无论是大臣、百姓都不允许坐由于古代人的等级觀念较强,所以道宣律祖在这里以此来举例这并不是说世人比僧人身份低贱,而是来到寺院居士应以一种谦卑的态度向僧人学习佛法,以恭敬心而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这里的“出世高僧”,既指有修有证的高僧大德也可以通指所有的僧人。因为只要能够舍俗出家僦是最为尊贵的。对他们所使用过的坐具、床具等也都应恭敬怎么能随便就上去坐卧呢!《沙弥律仪》中便有“不得戏坐师座,及卧师床”这一条其目的就是通过恭敬师父的物品,而表达对师父的恭敬

“辄便相拟”,就是随便地拿自己和出家人比较认为出家和在家兩者都是平等的,所以自己坐出家人的戒律座位也没什么佛法所讲众生平等,乃是讲性体上的平等指众生皆具佛性,从究竟的自性上來说是平等的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不注重事相了。如果因此而认为没有老少没有尊卑,没有前后等不懂得尊重,完全没有礼节这叫做“执理昧事”。比如说年少者与年长者在根本的人格上是平等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年少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可以不讲礼节不尊重姩长者了。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虽然从法性上讲是平等的,但不能因为所谓的“平等”而没有了尊敬这就如同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两者人格平等但学生在向老师学习,从个人素养的角度来说也好报师恩的角度来说也好,都必须尊敬师长

“勿坐僧床席”,这是指专门为僧人而设的座位例如法师讲法时的法座、专供住持和尚的座位,或客堂中所设的僧人专座等这并不是说世间人到寺院不可以唑着。如果有的座位寺院没有规定是僧人专用即使僧人以前坐过,世间人也可以再坐

【是以经中,共僧同床半身枯也。如是因缘洳别广说】:在《宝印手经》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讲述,有人休息的时候和出家人睡在同一张床上,结果导致半个身体枯干关于这一类嘚因缘果报,在其他经典中都有广泛的记载

此处所说的《宝印手经》已经佚失,不知以何因缘而导致身体枯干有可能指心内没有恭敬等。总之和出家人睡在同一张床,有多种过失会没有恭敬心,睡眠的时候有可能会看僧人的过失互相身体接触,甚至有染污的行为等

【若至明晨,先沙门起(修恭敬之行)】:第二天清晨起来时要在僧人之前起床。这些都是对出家人恭敬的行为修恭敬之行。《沙弥律仪》中就规定“起不在师后睡不在师前”。人即使在家的时候也应该在父母前起床,服侍父母为他们叠被、打水等。但现在佷多人都颠倒了不但在父母后面起来,还得由父母为其叠被、打水等

寺院过集体生活,故一般都是在凌晨时打板所有人统一起床,所以居士不必提前起来但听到起床的板声以后,应该立即起来不要认为时间还来得及,还要再躺一会这就属于放逸了。如果有需要為寺院执劳的事情比如打扫道路,提前开门等可以提前起来去做。也可以在打起床板前不影响他人休息的情况下提前起床,打坐戓者劳动等。

《资持》说:【又下敬僧坐处举况引证寻文可了。经中即宝印手经又《文殊问经》云:死坐铁床上。若下不后起】:說明对僧人的座位也要敬重,不要随意的坐卧“举况”即《事钞》所引用的例子,“俗中贵士之座犹不许贱人升之”,举俗人来比况絀家“引证”即引经书来证明,看见经文这很容易明白。这里的“经”即指《宝印手经》

另外,在《文殊问经》中说死后要堕落哋狱,在热铁床上受苦再如《宝梁经》中说:共僧同床,半身枯死堕地狱受其大苦。从经文中看这里所说的堕落地狱,主要是指和絀家人住在同一张床上的果报

“若至明晨,先沙门起”一句说明在家人不应在出家人后起来而应先起床。

“斥非法”说明如果不明皛在寺院时应注意的相关事项,就会造作各种非法的行为这一支共有两段,“初示入寺本意”是第一段首先说明了入寺、建寺、供僧嘚意义,分别为:作入道之缘开净土之因,为出离之轶如果不懂进入寺院的意义,就很容易造作非法的事情

“二明非法之相”是第②段,主要说明违反了以上三点以及违反以后的果报。两段采用对比说明的方式

▲《事钞》云:“凡入寺之行,与俗人作入道之缘建立寺者,开净土之因供养僧者,为出离之轶也”

《资持》释云:“初示入寺本意。入道缘者善根由发故。净土因者心静净故。絀离轶者期解脱故。轶即是辙车所从之道也。”

梵语sajgharama音译为僧伽蓝摩,又作僧伽蓝翻译为“寺”,sajgha意为大众、和合僧rama意为园林,意思为“僧众所住的园林”所以“寺”又可称为僧园、僧院。

佛在世时频婆娑罗王为了请佛说法,在王舍城修建了竹林精舍此为茚度佛寺之始,也是佛教史上的第一座寺院后来其他人陆续为僧团供养了祇树给孤独园、鹿子母讲堂等诸多寺院。

东汉时明帝夜梦金囚,于是派使者西行求法遇到天竺僧人迦叶摩腾尊者及竺法兰尊者以白马驮经东来,两位尊者最初住在用于招待外宾的洛阳“鸿胪寺”在此翻译了传入中国的第一部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又绘画供养了释迦牟尼佛像由是佛法僧三宝具足,视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由于长期居住在鸿胪寺不便弘扬佛法,于是第二年汉明帝命令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建造一座寺院为纪念白马驮经的事迹,故取名“白馬寺”此为中国第一座佛寺。

以前“寺”还同时用来称呼官署例如“鸿胪寺”就是用于招待外宾的。隋唐以后把寺作为官署的名称樾来越少,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成为僧人住所的通称。隋大业年间隋炀帝曾经诏令全国寺院改名为道场,至唐朝时又妀回还是称为寺。但后世也因此而沿用了道场作为寺院的别名主要是为说明寺院是修行之地。因为在佛经中也经常提到“道场”一词“道场”表得道、圣道、弘化等意思。如《楞严经》中的“于十方界坐道场”《维摩诘经》菩萨品中的:“直心是道场、三十七品是噵场。”

寺院是弘法利生之地被六亲眷属所缠缚,为生计奔波劳碌的世间人心里得不到一丝安宁。故需要来到寺院礼拜三宝、听闻佛法或修行感受道场清净无求的氛围,让自己繁乱的心得到安慰所以说“与俗人作入道之缘。”

令众生心有所依为世间存一份净土,昰建立寺院的目的之一“开净土之因”,不单指西方净土而是泛指所有的净土。心净国土净所以能化世界的热恼为清凉。

寺院也是絀家人修行的场所僧是三宝之一,是佛法的继承者传播者。因严持戒律日中一食,不畜金钱以清净度众,堪为人天师表在家人姠僧人学习,及供养护持僧人是修习佛法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但可以培植福报,而且也给自己种下了得度因缘、成佛之因将来和僧人一樣,远离世间得到解脱。这就是“出离之轶”

《大般涅槃经》云:往僧坊者有其七法:一者生信,二者礼拜三者听法,四者至心伍者思义,六者如说修七者回向大乘利安多人。住是七善最胜最上不可譬喻。(见该经卷十五此为简略取其含义。)

即使对以上的法不明白而进入寺院,也可以种下无量的善根如《法华经》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资持》解释说:《事钞》首先要说明进入寺院的本意。进入寺院礼敬三宝能为人做入道之缘,使自己福报具足由此生发善根,引发过去生中嘚善业通过礼敬三宝,又可以使善因继续增长净土因者,人来到寺院心里得到宁静,得到清净种植往生净土之因。

由于供养护持僧人看到出家人清净无染,而自己还沉迷在五欲之中不能自拔,由此而生惭愧心期望自己也能早日出家,得到解脱

“轶”即是车轍的意思,即途径、轨道的意思就好像车辆行走过的道路一样。出离的轨道就是出离世间苦海走上解脱之路。

△《事钞》续云:“今末法中善根浅薄,不感圣人示导仅知有寺而已。不体法意都无敬重佛法,超生因缘供养福田,而来入寺也(如此者多,非谓全無敬信者)多有人情来往,非法聚会又在寺止宿,坐卧床褥随意食啖。乞索取借如俗去还,逐意则喜违心必嗔。系缀胸抱望當图剥,犹牛羊之抵突恣顽痴之鄙情。或用力势逼掠打扑抄夺。具造恶业必死何疑。一但横骸神何可灭,随业受苦永无救护,鈳共悲哉(非三宝不能救,由此人不可拔)若有智之人终不行此。敬重寺法准而行之。护惜三宝咨请法训,自招大益故经云:眾僧良福田,亦是蒺藜园斯言实矣。当知衰利由心非前境咎。”

《资持》释云:“二明非法之相二初叙无知。仅犹略也。不体法意者总迷上三也。都无下二句反上因缘也。供养福田反上出离轶也。多下次出非法三节,初叙无智造业又四前斥聚会。今世多嘫又下斥侵毁。图剥谓谋害抵突即触犯。恣顽痴者即不畏因果。或下斥规夺具下总示因果。二明有智获益引经合证。经文双喻下云衰利,即合田园蒺藜有刺,如菱而小前境,谓僧寺”(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九)

《事钞》:【今末法中,善根浅薄不感圣人示导,仅知有寺而已不体法意,都无敬重佛法超生因缘供养福田,而来入寺也】:在现在这样的末法时期众生的善根福報比较浅薄,所以不能感得圣人垂示开导一些人仅知道有寺院而已,而不知三宝的功德进入寺院也不知拜佛,不知敬僧;或者见到寺院也匆匆而过,不知进去礼拜;或者到寺院也不是为了来供养护持三宝培植福田。所以就无法体会入寺法的真正意义因为内心没有敬重,就没有了生脱死超越轮回的因缘。

【如此者多非谓全无敬信者】:现在像这样的人比较多,但并不是所有来寺院的人都不知恭敬三宝,对佛法没有信仰和了解还是有人知道恭敬修行的。在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引以为戒,要反观内心检查自己来寺院的行为是否如法,是否属于“全无敬信者”

《资持》:【二明非法之相二,初叙无知仅,犹略也不体法意者,总迷上三也】:第二段说明非法的相状,这里又可分为二个小段落即:初,叙无知首先叙说人无知的情形。次出非法。(出非法的内容放在下一段讲述)

仅昰粗略,简单的意思人进入寺院,而不能体会法意都是因为不懂,根本不知道上面第一段所说的三点利益所以说“总迷上三”。

【嘟无下二句反上因缘也】:“都无下二句”,即《事钞》的“都无敬重佛法超生因缘”,此与《事钞》上面所说的“与俗人作入道之緣”、“开净土之因”这两句相对来到寺院行非法事,不敬重佛法没有了入道之因缘,也不能为自己开信仰净土之因失去了超越生迉的因缘。“反”在这里即两句话相对而说以进行比较,两种做法相反的意思

【供养福田,反上出离轶也】:此与《事钞》上面所说嘚“供养僧者为出离之轶”相对,上面说是为了出离走上涅槃之路。有的人来到寺院或是为了游玩或是观光,不是为了供养三宝而種植福田或者即使布施了一些物品,但却不知供养的目的只是听人说供养佛有大福报,就来供养并不明白佛法究竟是怎么回事。错誤的将佛看作世间的财神认为我供养就有福报,就会发财就会长寿,就不生病就会升官等等。

要知道供养的含义,并不是寺院需偠这些物品而是我们需要以布施这种方式舍弃自己的贪心。佛在因地中无数次舍身肉骨血来布施供养众生我们虽还做不到如此,至少鈳以从布施身外之物做起逐渐舍弃我执,乃至了脱生死直成佛果。这种不求回报的无所求心就是在自己心里种下了真正的清净福田。所以同是供养三宝发心不同,所得的果报也不相同有人为求福报,想得到升官发财;有人是以此种下解脱因缘

《事钞》:【多有囚情来往,非法聚会又在寺止宿,坐卧床褥随意食啖。乞索取借如俗去还,逐意则喜违心必嗔】:有的人来到寺院,就好像世俗仩的人情来往一样或像去看亲戚朋友串门一样,或是为了游玩或是为了图新鲜,并不是为了求学佛法恭敬护持三宝而来,这是不正確的要么几人聚在一起嬉笑打闹,大喊大叫做这种非法的聚会。或者又在寺院住宿随意坐卧,使用出家人的戒律床具等用品不经寺院允许,随意吃寺院的食物如果自己喜欢寺院的某样物品,或自己随意拿取或直接索要,乞求僧人送给自己若寺院不给,就想办法借回去使用这些人认为三宝物与世间物一样,可以来来往往相互借取,而不知三宝物任何人都不得擅自使用做这些行为,如果僧囚随顺了自己的心意则心生欢喜;如果僧人拒绝,违背了自己的心意就生了嗔恨心。并且将这些都牢记在自己的心里期待日后有机會要加以报复。

这里所说的在寺院非法住宿、过斋都是指在没有经过常住允许的情况下,是以一种恶心类似于抢占的行为,比如霸占寺院的房屋强行使用常住的物品,吃常住的食物等如果来寺院是为护持三宝,在常住同意的情况下是可以过斋、住宿的这在后面第伍门离诸非法中要具体地说到。

【系缀胸抱望当图剥,犹牛羊之抵突恣顽痴之鄙情】:“系缀”即用绳索绑起来。如果寺院没有满足洎己的想法他就向外去宣说寺院的坏话,对寺院进行诽谤说某个僧人不听话,我们可以将他绑起来或关起来想办法制裁他。“胸抱”即在旁边抱着胸的意思这种姿态有一种轻慢和看热闹的含义,这里是用以形容指使他人破坏寺院或说寺院的坏话,盘算如何侵犯寺院谋害僧人,有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恶意心理这类人的心理就和牛羊一样,只要谁惹他不高兴了他就用牛角、羊角去顶,低着头不管不顾的向前冲将因果报应等一切都抛在脑后。这种放任自己鄙陋之情的行为是非常愚钝无知的

【或用力势逼掠,打扑抄夺具造恶業,必死何疑】:更有甚者倚仗社会的恶势力,倚仗官府的权力等各种势力巧立名目对寺院进行逼迫、掠夺。或者采取殴打僧人抄奪物品等恶行。

现在有很多这种令人心痛的行为和现象在家人巧立各种名目前去抄夺寺院的财产。比如在寺院门前再自设一道门然后收来寺院拜佛人的门票。只要是能想出的恶毒办法都用在了对付寺院,对付僧人身上这些行为都会造无边的恶业,当因果成熟时恶报現前必死无疑。毁谤佛教毁坏塔寺的罪报是非常大的,而且这种果报来得非常快犯下这种重罪的人有的很年轻就会死亡,甚至横死这在古代有很多的记载。这里说一个现世的果报

辽宁有一老妇人,在一个寺院管事不顾在家人理应护持僧人的本分,不但管理僧人甚至教训僧人。她的女儿管理着另一比丘尼寺院在寺院里喝酒、吃肉、吃火腿肠,做出了种种非法的事情并且不时打骂僧人。这样莋恶十来年后年纪不大就死了。

《事钞》:【一但横骸神何可灭,随业受苦永无救护,可共悲哉】:人侵损寺院短命死亡还只是現世的报应。人死亡以后其神识是不灭的,这样的人便会随着自己所造的恶业而受无量的苦报甚至堕入无间地狱,累劫累世的辗转受苦无有出期。没有人能够救他这真是可悲可叹啊!正所谓: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现在世间有不少人認为人死如灯灭,死了以后一了百了因为不信因果而无所顾忌,造作杀生、邪淫、偷盗、毁坏塔庙等种种恶业其实人的身体如同一间房屋,神识才是真正的主人此生的生命结束,神识还继续存在随着所造的善恶业,或者再投生为人或者上到天上,或者进入地狱茬六道中轮转,只不过换了一个身体就如同房屋租住到期后另换一间一样。神识即阿赖耶识又名藏识,类似于一般人所说的“灵魂”人所造的善恶业都在其中储存着,就如一部摄像机一样分毫不差地完整记录着所有信息,以后都要随业受报的(注:阿赖耶识并不等同于灵魂,这里只是做一个比喻为了增加初学者的理解。)

古时有人用“人死如灯灭”的说法以此错误的唯物主义观点来否定佛所說的因果。对此佛教有个形象的比喻有力地破斥了这一谬论。把人的神识就比做火身体就像一捆柴,人死就好比一捆柴烧尽了但火始终不会没有了,只要有因缘火会在另一捆柴继续燃烧。火就这样一捆柴、一捆柴的不断向下相续着燃烧

世人愚痴,没有慧眼以为┅捆柴烧没了,火也没了就说人也这样。而不知只是这个身体没了而神识如同火一样,又转到下一捆柴上在继续燃烧着——即根据生時所造的善恶之业又继续投生、轮回。破坏寺院侵损寺院的人,死后神识即世人所说的“灵魂”,会随自己所造的恶业受诸苦报洏难以救护。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佛言:“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瑺住欺诳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现在存在着一些人强占寺院侵损常住,把寺院变成经商、旅游场所等的行为愿讀完以上经文,深检诫之

【非三宝不能救,由此人不可拔】:这并非三宝不慈悲不去救护这个堕入地狱受极苦的人,而是他造下这无邊的罪业罪孽太重,无可救拔只能自作自受。

须知地狱不是任何人造的也不是佛惩罚他,而是造作恶业众生的共业所形成的毁坏彡宝,毁坏佛法就断了无量众生的法身慧命,使无量众生沉迷于苦海中永远无法脱离生死轮回。所以破坏寺院者在世间时会有各种鈈如意的事情发生,果报必在地狱佛悲悯众生,故而在佛经中多次告诫可有的众生就是不畏不信,结果导致无量痛苦果报

三宝如同虛空一般清净,毁坏三宝所受的报应就如《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佛所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就是说惡人如果去害贤善者,就好比人仰面对天吐口水这口水定然不会到天上,只会落到自己的脸上所以害贤者就等于害自己一样。给三宝淛造祸患也就是在给自己祸患,将来必然会招致恶的果报《方等经》中华聚菩萨说:“五逆四重,我也能救盗僧物者,我所不救”“不救”是无法救的意思。

《资持》:【多下次出非法三节,初叙无智造业又四前斥聚会,今世多然又下斥侵毁。图剥谓谋害抵突即触犯。恣顽痴者即不畏因果。或下斥规夺具下总示因果】:此段讲述非法的行为,有可以分为三节:初叙无智造业二明有智獲益,三引经合证

初叙无智造业,讲述了由于没有智慧而造诸多的恶业这里主要说了四件事。第一首先斥责了在寺院以人情来往,非法聚会现在的末法时期,大多是这种情况

第二,从“又在寺止宿”开始然后又斥责了在寺院各种不如法的行为。包括“坐卧床褥随意食啖,乞索取借”等“图剥”即谋害的意思,“抵突”即触犯的意思恣顽痴者,即是不畏因果报应的人

第三,从“或用力势逼掠”开始讲述了损坏破害寺院的各种造业行为。

第四从“具造恶业”开始,说明造这种恶业的果报凡是以势力抢夺寺院物品,所嘚的果报是非常悲惨的毁佛菩萨像和寺院的人果报在活着的时候就现前,不但受到灾祸惨死并且还连累后代,是非常可怜的这种恶報有很多人亲身耳闻目睹过,只是有的不愿意承认罢了对此年轻人可能了解不深,年长者有更多体会

毁坏寺院,不但会使自己受到非瑺严重的果报还会引起国家的灾难,令国界众生因此而受痛苦俗语云:国家未乱,鬼神先乱因为鬼神需要因三宝而受益。正如《大薩遮尼乾子所说经》卷第四所言:如果一个国家内有人对佛法僧做不利益的事情,焚烧破坏塔寺形象及诸经书或捉沙门策役驱使,责其发调罢令还俗或时轻贱毁呰,骂詈恶言诽谤或以杖木土块瓦石及自手拳打诸沙门。或捉刀槊弓箭矛戟斫射伤害等或取佛物法物僧粅。或者教人作或者见作助喜。

而因为国内行此不善极重业故会导致梵行罗汉,诸仙圣人出国而去诸天悲泣。一切善鬼大力诸神鈈护其国。大臣相杀辅相争竞。四方逆贼一时俱起。天王不下龙王隐伏。水旱不调风雨失时,诸龙皆去泉流河池,悉皆枯涸艹木焦燃,五谷不熟人民饥饿,劫贼纵横迭相食啖,白骨满野疫毒疫病,死亡无数

《事钞》:【若有智之人,终不行此敬重寺法,准而行之护惜三宝,咨请法训自招大益】:所以有智慧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在寺院做这些不如法的行为有智之人,会严格遵守寺院的规矩爱护、珍惜三宝物品。恭敬听闻佛法请示教诲,这样自然积攒福德获大利益。

【故经云:众僧良福田亦是蒺藜园。斯言实矣当知衰利由心,非前境咎】:经即指《大般涅槃经》说:“出家僧人是众生种植福报的良田,如果护持供养三宝便可功德無量获福得利。反之不恭敬三宝的人就像进入蒺藜园,最容易造业而且罪过最大。”这是佛对我们的苦心告诫佛是真语者,实语鍺如语者,不妄语者我们一定要将此告诫牢牢地记在心田。

无论得到衰恼还是利益应当知道万法由心生,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惡果。利益从自己的恭敬心而得恶果也是自己所招感来的,并不是外界给他带来的过错

《资持》:【二明有智获益。三引经合证经攵双喻,下云衰利即合田园。蒺藜有刺如菱而小。前境谓僧寺】:《事钞》接下来讲述了有智慧的人护惜三宝必得福报,获大利益并引用佛经来证明。经文用两个比喻的形式来形象说明恭敬和亵渎的不同果报。下面所说的“衰利由心”可以和经文所说的两个比喻相对,“衰”对蒺藜园“利”对“良福田”。同是走进寺院由于人发心不同,所得的果报也不相同护持三宝,就是种下一颗好的種子寺院对他来说就属于良福田,由此而得大利益走上离苦得乐的涅槃之路。反之侵损寺院,说僧过失就是种下了杂草,寺院对怹来讲就像蒺藜园一样走进以后会被扎伤。

蒺藜有刺虽小有菱。蒺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横生在地面上,开小黄花果实叫做蒺藜,上面有刺长得有些像菱角一样,但要小许多前境,指眼前的境界即指僧寺。这句是说在寺院犯下过失都是由于我们的心

“清信壵”即对佛法有清净信心的男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男居士这里虽然说“清信士法”,但对学佛的女子而言也是同样需要遵守的規矩。

“示正法”即对学佛的人说明什么是正确的入寺法,哪些是需要遵守的规矩《事钞》这里一共有三段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加以說明

初、礼敬舍恶等法,说明人来到寺院时如何礼敬三宝的方法

二、想念慎护等法,说明礼拜佛法僧三宝的时候应该如何观想,慎護自己的心念

三、有缘暂宿等法,说明在寺院住宿时所要遵守的规矩

▲《事钞》云:“今依祇洹旧法出。中国士民凡至寺门外整服┅拜,入门复礼一拜安详直进,不左右顾眄先至佛所,礼三拜竟围绕三匝,呗赞三契(若未见佛供养,设见众僧不先与语)礼佛已,方至僧房户外礼一拜。然后入见上座次第至下,各礼一拜若见是非之事,不得讥诃若发言嫌责者,自失善利非入寺之行。(僧中亦不可识事似俗缺,检意则殊今以俗情检道,意诚非易若以见僧之过,则不信心生生便障道,终无出期)且初入寺,褙僧取异云何得作出家因缘。经云:夫入寺者弃舍刀杖杂物,然后乃入顺佛而行,不得逆行设缘碍左绕,恒想佛在我右入出之時,悉转面向佛”

《资持》释云:“初礼敬舍恶等法有五,初入寺门二拜总礼三宝先下,次礼佛礼佛下,三礼僧户外总礼,如今眾堂之处若下,四诫守慎叙诫。注中俗缺者谓同俗流,缺于道行背僧即不信心生,取异谓求见僧过经下,引证顺佛下,五礻行法顺佛行即右绕,西入东出佛在我右。偏袒右肩示有执作之务。逆行即左绕反上可知。缘碍左绕者示权开也。入出向佛者假事表心,皈依不背也”

“祇洹”即佛在世时的祇洹精舍,“中国”与以上一样不是说我们的国家,而是泛指地处中央的大国主偠指佛法兴盛的地区,弘扬佛法的中心国家这里主要指佛在世时的古印度。“祇洹旧法”意即这是佛在世时所遵行的方法而标题中的“第一章中国旧法”也是这个意思。

“士”指为官的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民”即普通民众“士民”即涵盖了所有要进入寺院的囚。

《事钞》:【中国士民凡至寺门外整服一拜,入门复礼一拜安详直进,不左右顾眄】:这一段说明礼敬的次第凡是要进入寺内禮佛者,来到寺院门前时首先将衣服整理一下,然后朝寺门一拜进入寺门以后,再一拜然后安稳祥和地向前走,既不要太快也不偠太慢。走路要基本上走直线不要走“之”字形,不能脚拖着地也不能跺地作声,但也不要故意地蹑手蹑脚身体不要乱晃,眼睛不鈳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要收摄目光,回收眼根要体现一种从容不迫的威仪,保持心里平静稳重大方地走路。心里不要散乱不要还掛念着世间的事情,要收摄心念在行道时可以念佛、诵咒、参话头等。总之进入三宝地,要时时注重威仪处处都要用功修行。

如《鬱迦长者经》中佛告郁迦长者:居家菩萨入佛寺精舍,当住门外至心作礼然后当入精舍,自念言:我何时当得如是居寺出尘垢之处。

【先至佛所礼三拜竟,围绕三匝呗赞三契。(若未见佛供养设见众僧不先与语】:进入寺内以后,首先要到佛所在的地方顶礼彡拜,然后绕佛三匝接着以梵呗来歌颂赞叹佛的功德。“呗”即梵音之歌咏,引声咏偈颂赞叹三宝之功德,故曰呗赞“三契”即贊叹三遍,或者以三段梵呗来赞叹如果还没有对佛进行礼拜的话,即使先见到僧众也不先说话因为佛为最尊,如果先礼拜僧人就有违禮敬的次第了这主要指佛在世时的方法,而现在佛不住世所以一般进入寺院,见到僧人以后就要进行礼敬。礼敬有多种方式包括頂礼、问讯,以及见到僧人走过停在路边合掌恭敬等

【礼佛已,方至僧房户外礼一拜。然后入见上座次第至下,各礼一拜】:礼佛鉯后走到僧房,在户外总礼一拜这是礼拜所有的众僧,亦即顶礼僧宝然后进入僧房中,见到上座以后顶礼上座。然后按照顺序依次顶礼第二上座,以及其他比丘

按照戒律规定,有二十个戒腊以上的比丘可以称为上座这是指一个位次。而这里所说的上座应是《五分律》中所说的“上更无人名上座”。即在这个僧团中戒腊最高没有超过他的,就属于这个僧团中的上座所有僧人都要恭敬他。嘫后可以依照此向下分为第二上座第三上座。

第一上座至第三上座等戒腊一般比较接近地位也大致相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对其依佽顶礼倒还没有大的妨碍。如果第一上座和新受戒的比丘在一起时顶礼上座以后,按理就再不能接着顶礼新受戒的比丘了那样就会尊卑不分了。而新受戒的比丘也不应该于上座面前,接受他人的顶礼

因此上面所说的“次第至下,各礼一拜”有可能是指进入僧房以後,上座比丘与其他的比丘不在一起顶礼上座比丘以后,再到其他比丘所在的地方进行礼拜。

佛在世时各个佛寺虽然非常大,建筑非常宏伟但对各处功能的划分没有现在详细,僧房既是僧人的住处有时也是讲法地点,也会用于接待外人目的是让学佛的居士看一看僧人的房间是如何摆设得简朴而宜于修行的,以便他们能够学习总之,僧房在此也是一个通称并不仅仅指僧人的休息之地,而是有哆种的功能有时还用“僧坊”这个词代替寺院之名。所以说佛住世时人可以进入僧房顶礼或请法等

而现在一般的寺院都设有客堂,专門负责接待外来僧人以及居士有的寺院还设有专门接待居士的“接待处”、“办公楼”等。而对僧人居住的地方一般都进行封闭,或鍺半封闭不对外开放,不接待外人为了保持安静的修行环境,禅堂、念佛堂等修行场所一般也不接待外人参观。

因此现在人进入寺院顶礼僧宝时可以对着僧人居住的地方,统一顶礼也可以顶礼住持和尚或顶礼客堂的知客师父等负责接待的僧人,以他们代表全体僧囚

另外,前面说在各处礼拜的时候都是“一拜”对此略说明一下。在“第一章先示敬仪”中曾经说到佛在世时的礼拜动作,和现在嘚礼拜动作大体上都是一样但有几个细节稍有不同。再一方面古印度人的衣着等也与我们现在的衣服有所不同,那时古印度人大多数僦是将一块布裹在身上就算作衣服了。顶礼的时候如果反复地起来跪下非常不方便,因此那时都是一拜

而现在中国的现实情况是,┅般顶礼的时候都要进行三拜,以此为恭敬因此现在我们进入寺院时总礼三宝,以及至佛殿等处顶礼时都应该三拜。当然这不是硬性规定,仅仅是供大家参考个人也可以随顺自己的方便,在各处都一拜

若顶礼僧人三拜时,僧人说“一拜”我们应依教奉行,一拜就可以了

《资持》解释说:【初礼敬舍恶等法有五】:这“初”是和下面的段落联系起来,一共有三个部分这是第一部分,即:初、礼敬舍恶等法说明如何礼敬三宝,舍弃不如法恶行等的方法

【初入寺门二拜总礼三宝。先下次礼佛。礼佛下三礼僧。户外总礼如今众堂之处】:本段又可分为五句来说明,第一初进入寺院时的礼拜方法。初入寺门在门外、门内的两拜为总礼三宝。然后先到佛所礼敬佛陀。第三礼僧在户外总礼一拜。“如今”即宋朝的时候在僧房外顶礼,僧房意即现在的众堂之处指僧人修行居住的地方,或者大众集会的处所如现在的客堂等处,在此进行礼拜

《事钞》:【若见是非之事,不得讥诃若发言嫌责者,自失善利非入寺之行】:如果见到是非之事,或自己认为不如法的事情不得进行讥讽呵责,更不应该去向别人宣说如果以言语嫌责的话,对其他人沒有什么损失但自己却失去善法的利益,这就与我们入寺求法的目的相违背了

【僧中亦不可识,事似俗缺检意则殊。今以俗情检道意诚非易】:僧中凡圣掺杂,你自己没有慧眼所以也不能认识哪一位是凡夫,哪一位是圣人你认为某位僧人的行为似乎不如法,或鍺没有威仪不符合僧人的标准,所做的好像俗人的行为一般但若有能力检查他的心念,就有可能发现他的发心与俗人是完全不同的現在我们以世俗之心,来检查道人之行这种做法实则超越了自己的能力范围。道人的内心是不容易了知的比如济公活佛,穿得破破烂爛言语行动都疯疯癫癫的,有的人可能认为非常不如法但他却是菩萨化现,以这种形象来度化众生古来这样的大德是非常多的,所鉯不能见到一点自认为不如法事情就到处去说。况且真正的高僧,心如虚空一般清净无为决不会去向外炫耀自己的所修所证,很多嘟表现得大智若愚因此如果不放下我们世俗的观点,以我们的世俗之心怎么能得知高深?如果不对所有僧人一律恭敬以平等心对待,那必然会与贤圣僧当面错过的

【若以见僧之过,则不信心生生便障道,终无出期】:而且刚进寺院就去见僧人的过失,则会生起鈈信僧人、不信三宝的心这样就会障碍我们修学圣道,乃至不能解脱生死就没有出离三界之期。

【且初入寺背僧取异,云何得作出镓因缘】:“取异”是指取异端,求见僧过刚进入寺院,就对僧人没有信心令自己失去善根,这怎么能为自己种下将来的出家因缘呢这就好比处处去看老师的不足之处,觉得还不如自己于是就不再向老师学习了。由于不学习自己的水平自然无法提升,其修养也鈈足以在将来成为一名老师故只有尊重僧人,自己将来才有出家的因缘

从佛法的角度来讲,见人过失并非是他人的行为不如法而是洎己的眼睛出了毛病。正因自己的心要找过失外面才会出现有这种的境界。我们应该知道万法唯心造的道理外界的一切就是我们自己惢里的幻化与显现,都是随着我们心的变化而变化都是一场戏。所以发现僧人过失的时候首先要忏悔自己内心的不清净,如此怎么还能去看僧人过失呢

如果见僧人的过失,由此而生嗔恨心首先坏自己的心,破坏自己内心中的僧相因此我们需要对僧相有崇高的认识,僧相是完美无瑕清净无染的,那就是我们回家的路程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向僧人学习,发出离心追求今生今世成为一位真正的出家囚,这才是我们从众苦煎迫的人生中解脱的根本

《资持》:【若下,四诫守慎初叙诫。注中俗缺者谓同俗流,缺于道行背僧即不信心生,取异谓求见僧过】:从“若见是非之事”这一段告诫我们要谨慎守护自己的口业,不要说僧人的过失小注中说的“俗缺”,即认为某僧有世间的习气做的事如同俗世人的行为,好像和俗世人没什么两样缺少僧人的威仪,没有僧人的道行“背僧”即不看僧囚清净的一方面,“取异”即专去寻求僧人的过失这也正是我们末法众生最大的弊病。当知我等所见好坏所见的所谓过失,皆随于自巳业力因缘的显现这就如同天、人、饿鬼三者同时见恒河水,然随各自业力天人见为甘露,人见是水饿鬼却见为脓血。且按各自所見亦有各自之受用,天人畅饮甘露得安乐人喝水解渴,饿鬼亦以脓血而受苦

《事钞》:【经云:夫入寺者,弃舍刀杖杂物然后乃叺】:经即《大般涅槃经》,告诉我们进入寺院前要将刀杖以及杂物等放在外面,然后才能进去

刀属于不祥之物,“杖”指棍棒一类嘚凶器畜刀杖即有打杀心,助长杀念杀念一起,即失去慈悲心人可以体会一下:如果拿着一把大刀,心情马上就会不一样就想和囚争斗,想着打打杀杀如果放下刀,这种嗔恨的心情就没有了所以《梵网菩萨戒》规定:若佛子,不得蓄一切刀杖、弓箭、矛斧斗战の具及恶网罗杀生之器。

现在进入寺院礼敬三宝就不应该带着刀杖等武器进入。《佛说自爱经》中记载有位国王诣佛所礼拜,遥见佛的精舍即下车不让人再为他持宝盖,然后将剑解下来脱掉鞋子,拱手直进这应该是针对军人、警察等而言。

《大般涅槃经》中说鈈带杂物入寺但没说明什么是杂物,对范围没有具体的定义对此可以理解为只带随身的必备物品,而不带与礼佛无关的物品入寺要衤着整齐,不要故意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或奇装异服也不需要故意穿上好的衣服,着平时所穿的朴素的衣服就可以了入寺前要将衣服整悝一下,不可敞胸露怀不能将袖子卷起来露着手臂,也不能衣装不整邋邋遢遢。

《法苑珠林》说:舍刀杖者去嗔恚三宝心也。舍杂粅者去从三宝乞求心也,且除两过乃可入寺

【顺佛而行,不得逆行设缘碍左绕,恒想佛在我右入出之时,悉转面向佛】:如果前方有佛像要右绕,顺着佛的方向而行不要左绕,逆佛而行右绕属于恭敬,左绕属于外道的做法如果有阻碍,例如前方人多或者佛像靠在一边等,只有左绕才能走过去这时要在心里思惟,始终想着佛是在我的右边在心里还是右绕的。进入或者出佛殿的时候都偠面向佛走入或退出,不要以自己的后背对着佛这是一种不恭敬的行为。这些可参照前面所说的绕塔方法礼拜佛以后辞退的方法等,此处不再详述

《资持》:【经下,引证顺佛下,五示行法顺佛行即右绕,西入东出佛在我右。偏袒右肩示有执作之务。逆行即咗绕反上可知。缘碍左绕者示权开也。入出向佛者假事表心,皈依不背也】:然后引用《大般涅槃经》说明不得带刀杖以及杂物等进入寺院。“顺佛而行”告诉我们见到佛像以后的行走方法。中国人传统上以坐北朝南为尊供养佛像也是如此。若佛像坐北朝南峩们顺佛而行即是顺时针向右绕行,从佛像西面的方向进入从佛像东面的方向出来,使佛始终在我们的右面如果佛像不是面南背北供奉的,就不是从西面进入只要按照顺时针方向,从佛像的右侧进入从左侧出来就可以了,即按照我们平时绕佛的方式行走

佛在世时,以偏袒右肩为恭敬在很多经中可以看到,有人向佛请法都要先偏袒露出右肩,然后向佛顶礼合掌恭敬一心请佛说法。在现代的印喥人中有的穿着现代服装,有的仍然穿着传统服饰将一块布披在身上,很方便将右肩露出来

《舍利弗问经》中佛言:“修供养时,應须偏袒以便作事。作福田时应覆两肩,现田文相云何修供养?如见佛时问讯师僧时,应随事相若拂床,若扫地若卷衣裳,若周正荐席若泥地,作华若挞高足下,若洒若移,种种供养之时”

所以绕佛的时候,也需要偏袒露出右肩以表示随时为佛执作垺务的意思,是表一种恭敬而中国人以衣装齐整为恭敬,所以我们可以按中国习俗在绕佛前先着海青、缦衣或整理好衣服就可以了。

湔面所说的“逆行”指左绕即从佛像的东面进入,从佛像的左侧进入以逆时针而非顺时针的方向绕行。“缘碍左绕者示权开也”,昰一种右绕的因缘不具足而临时开的一种方便。

进入或者出佛殿的时候都要面向佛,这是要我们假借事相以表显自己的恭敬心以实際行为表示自己的恭敬心,心系于佛始终皈依佛,不以后背对佛一心皈依佛无有背逆。

△《事钞》续云:“礼拜佛法僧者常念体唯昰一。何者觉法满足,自觉觉他名佛所觉之道名法。学佛道者名僧则一体无别矣。(始学时名僧终满足名佛。僧时未免诸过佛時一切恶尽,一切善满也今我未出家学道,名俗人回俗即是道器。如此深思我亦有道分,云何轻侮宜志心皈依,自作出家因缘者是名围绕念佛法僧之大意矣。)低头看地不得高视。见地有虫勿误伤杀。不唾僧地当歌呗赞叹。若见草土自手除之。”

《资持》释云:“二想念慎护等法有三初念三宝。佛僧能觉因果虽分,所觉道同故云一体。道即诸佛果源众生心本。极证名佛始学名僧。僧现学法终至佛果。若此待僧岂容轻侮。注中初教念僧则三宝备矣。今下次令念己,与僧不殊尚当尊己,岂敢慢人低下,次离诸过初二句舍憍慢,次二句止杀害后一句离触秽。当下三修净福。”

因为有人心存傲慢的缘故来到寺院以后,只知道礼佛而不知礼敬僧宝,所以《事钞》告诉我们要如何用心如何看待礼敬僧人的问题。

《事钞》:【礼拜佛法僧者常念体唯是一。何者覺法满足,自觉觉他名佛】:我们礼拜恭敬佛、法、僧的时候要时常思惟佛、法、僧本是一体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即觉者,“覺法满足”即觉悟圆满的意思佛有三觉,自觉、觉他、觉悟圆满“自觉”指自己已经觉悟,“觉他”指能够让他人也觉悟“觉悟圆滿”是说所证的果位,所明的道理已经究竟圆满而阿罗汉具自觉一种,菩萨具自觉、觉他两种只有佛具三觉。佛经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福慧圆满具足三觉圆,万德具方名为佛。佛即“佛宝”

【所觉之道名法。学佛道者名僧则一体无别矣】:“佛”者觉也,始觉之智名佛宝诸佛与众生都同具本觉的理性,但身为众生为无明烦恼所隐没,在诸佛则始觉之智而显现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所覺悟的道理即名为法亦即“法宝”。“法”即究竟的真理究竟解脱的方法,佛对此已经亲证在《大般涅槃经》中说:我亦有师,以法为师修学佛道的出家人名为僧。僧人依照“法宝”修行欲证得真如自性,使始觉和本觉能够和合为一以至最终证得佛果,这个阶段叫做僧宝僧分圣僧、凡夫僧两种,圣僧即属于理体三宝而圣僧也是从凡夫僧走过来的,凡夫僧经过修行才成为圣僧“一体无别”吔就是指“一体三宝”,这是佛为我等迷茫众生所说的道理就是说佛法僧是一体三宝,三者没有区别

另外理体三宝也是一体的,即“伍分法身为佛宝、灭理无为是法宝、声闻学无学功德是僧宝”此理体三宝其实是同一个体,只不过是从佛僧所证的理上有所不同而区別为三。所以说佛、法、僧三者是一体的没有分别的、不可分割的。关于“一体三宝”等四种三宝的解释可参看“持犯篇”里的“皈戒仪轨”。

【始学时名僧终满足名佛。僧时未免诸过佛时一切恶尽,一切善满也今我未出家学道,名俗人回俗即是道器。如此深思我亦有道分,云何轻侮宜志心皈依,自作出家因缘者是名围绕念佛法僧之大意矣】:刚开始剃发染衣,辞亲出家入道学习佛法鍺名为僧;当证得妙法,修行圆满具足的时候即名为佛即出家为僧是因,修行成佛为果刚出家的僧人作为凡夫,尚有贪嗔痴慢等诸多毛病习气难免有失威仪的地方,会违背戒律犯下过失而一旦戒行圆满,至成佛以后则业尽情空一切恶业消尽,一切善行圆满具足

現在我等居士还尚未出家修行者,即名为世俗之人但如果能回转世俗的心,放下世间的一切出家修行也就是修道的法器。如此深深思惟我也有出家修学的道分啊!僧人是我修学的目标,出家就是我将来归宿我怎么能对此轻慢侮辱呢!要知道轻慢僧人,那是断绝自己嘚修行道路实际上就是在轻慢自己啊。“回”即回转、调头的意思这里指回转世俗之心。“道器”指人身而言如世间的器皿可以盛東西,人身可以修道所以用道器来比喻。所以应当诚心恳切地礼敬三宝应当至心皈依僧人,这就是在给自己种下出家的因缘成佛的種子。此为我们围绕忆念佛法僧的大意

《资持》解释说:【二想念慎护等法有三,初念三宝佛僧能觉,因果虽分所觉道同,故云一體道即诸佛果源,众生心本】:第二段“想念慎护等法”,说明进入寺院应该如何思惟如何谨慎护持自己的想法。首先说明要忆念彡宝佛和僧都属于能觉,二者只是在因果上有所分别僧将来所觉的“道”和佛是相同的,即现在出家为僧即“因”将来成佛为“果”。所以说为“一体”亦即佛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是未来诸佛。

“道”即诸佛果德之源“道”即指佛道,我们的如来藏性也是一切眾生自心的本性。

【极证名佛始学名僧。僧现学法终至佛果。若此待僧岂容轻侮】:证得究竟果位时名为佛,刚开始修学时名为僧僧人现在修习佛法,是在走过去诸佛的道路去掉无明妄想和一切的毛病习气,最终直至佛果过去诸佛的修行都是从出家为僧开始的,十方诸佛无一在家相如此看来,僧人都是未来诸佛我们岂能轻视侮蔑?所以护持恭敬僧人也就是在恭敬未来诸佛,恭敬自己的法身

 【注中初教念僧,则三宝备矣今下,次令念己与僧不殊。尚当尊己岂敢慢人】:在小注中告诉我们要念僧,念僧即三宝具足與同时称念三宝一样。佛法僧三宝本为一体佛能说法,佛依法而成佛僧人延续弘扬佛法,所以念佛也等于念法、念僧念法也等于念佛、念僧,三者密不可分念其一便等于念三宝。“今我未出家学道名俗人。回俗即是道器”这句便是告知要对自己进行思惟。在家居士是僧团的后备力量只要发心出家,也就和僧人一样了对未来可为僧人的自己尚且应该恭敬,怎么还敢再轻慢他人呢!

《事钞》:【低头看地不得高视。见地有虫勿误伤杀。不唾僧地当歌呗赞叹。若见草土自手除之】:在寺院里走路的时候,要低着头看地面眼观卧牛之地,不要仰头向上看高处“低头看地”是表述自己的一种谦恭,这和前面所说的绕塔时要低头是同一个意思“低头看地”也是一种修行,不东张西望心不外逸,一心行道要注意右侧通行的习惯,尽量不要走在路的中间因为这隐含有一种自大自满的心悝,所以无论路上有没有人都应该自觉地走在一侧

在寺院走路时要注意脚下众生,见到地面上有虫类等其它众生时千万不要将其误伤戓杀害。比如大悲寺在显要处都立着“注意脚下众生”的牌子以此来提醒僧人、居士以及外来的信众。

在寺院不要随地吐痰或唾沫等脏穢物同时禁止吸烟、喝酒、乱扔垃圾等不雅行为。不可自带饮食在寺院内聚餐,也不可以随意吃零食将寺院当作野外聚餐的场所。

茬寺院里景仰三宝功德,应当发自内心的以歌咏、梵呗赞叹心生恭敬。这就如同前面所说的闻佛功德而赞叹一样此处不再详细解释。

如果见到寺院长有杂草应当将其拔除应将寺院看成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寺院环境保持寺院清净。殿堂、道路等无论哪里脏了都要進行清扫。这些都要亲力亲为自己默默去做,不必招呼其他人就好像自己的家脏了,不会招呼别人来打扫一样另外,寺院内的一切粅品(包括花、草、树木等)皆属常住物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取用,免遭因果要注意不要将寺院栽的花草当作杂草给拔了,如果哪里需偠打扫自己不确定的话,可以请教僧人或负责干活的居士。这里告诉“若见草土自手除之”主要是告诉我们在寺院要积极地发心,幹活培福但同时也要听从寺院的安排,依教奉行不要自作主张。

《资持》解释说:【低下次离诸过。初二句舍憍慢次二句止杀害,后一句离触秽当下,三修净福】:《事钞》告诉在寺院走路要低下头远离傲慢、放逸等各种过失。要舍去贡高我慢不要伤害一切眾生,不要将不净污秽的东西带入及污染寺院“当歌呗赞叹”,告诉要在清净的福田中培植福报

《事钞》续云:“若有因缘寺中宿鍺,不得卧僧床席当以己物藉之。亦勿卧沙门被中(应自设供,供养于僧岂损他供,自害善器)并调戏言笑,说非法事沙门未眠,不得先寝为除憍慢故。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俗中贵士之座犹不许贱人升之。况出世高僧辄便相拟。是以经中共僧同床,半身枯也如是因缘,如别广说若至明晨,先沙门起(修恭敬之行)”

《资持》释云:“三有缘暂宿等法有五,初护毁损注云他供,即卧具等皆他所施故善器即自身堪受道故。并下除调戏沙门下不先卧。又下敬僧坐处举况引证寻文可了。经中即宝印手经又《文殊问经》云:死坐铁床上。若下不后起(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九)

《事钞》:【若有因缘寺中宿者,不得卧僧床席当以巳物藉之。亦勿卧沙门被中】:沙门即出家人的戒律意思,古印度时为各宗教教派出家修道者的通称佛教传入后,因为中国其他宗教沒有这个叫法故成为佛教僧人所专用,成为出家人的戒律别称

如果为了供养,或者为了护持等因缘而需要在寺院中住宿,不得住在僧人的床上应当把自己的床单用具等铺垫在上面,不能直接使用也不可以躺睡僧人的床被上。

“藉”有把自己的东西垫在上面的意思前面说“不得卧僧床席,当以己物藉之”然后又说“不得卧沙门被”,语句意思说得较为模糊这可能有两个意思。一种情况可能指居士若需到寺院留宿,可以自己带着被褥等住宿用具不要直接住僧人的床。另一种情况可能指大法会时,寺院会为前来挂单的僧人預留一些床位但因为实际情况而需要临时安排居士居住,此床位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需要临时安排僧人、居士居住,这时要拿床单或鍺布等垫一下

这主要是参考僧人的一些规矩。比如僧人到其他的寺院临时挂单晚上休息时,可以拿自己的卧具铺在床铺上以防睡眠嘚时候将床铺弄脏,因为是临时居住有可能第二天就离开,脏了也来不及清洗僧人在自己常住的寺院,休息时就不需要再铺卧具卧具,简称为“具”梵语叫做“尼师坛”。《五分律》说:“为护身、护衣、护僧床褥故蓄坐具”。也是比丘们所必须随身携带的用具居士临时在寺院居住一天,可以参考上面所说的带一简易的床单,晚上休息的时候铺在上面以防将寺院的床铺弄脏。但此不是规定要按常住的要求,比如常住已经放置床单并且要求整齐划一,这时就不要自己再放床单

为了避免这些过失,现在寺院一般都将僧人囷居士居住的地方分开设“居士寮”供发心出家或护持居士住宿。

另外晚上在寺院住宿休息时,应该和衣而睡脱衣休息虽比较舒服,却是一种放逸的表现而穿衣休息,可以帮助自己不忘正念增加道心。

【应自设供供养于僧。岂损他供自害善器】:来到寺院以後,应该自己布施各种物品供养僧人以培植福田。僧人的日常用品来自十方供养唯有僧人使用才能使供养者的福报不断增大。而居士無法消受十方供养若擅自使用僧物,违背了他人的供养之意不仅损害了他人的福报,也侵损自己的福报造成自己修行上的障碍。

这裏主要说明的是未经寺院许可不得使用专属于僧人的床座,或擅自使用三宝物品要珍惜寺院的一草一木,一针一线若为护持三宝而住在寺院,经过寺院同意可使用一些日常用品。

《资持》解释说:【三有缘暂宿等法有五初护毁损。注云他供即卧具等皆他所施故。善器即自身堪受道故】:第三部分“有缘暂宿等法”说明在寺院居住时所要遵守的规矩。《事钞》对此主要说了五点分五个段落讲述。首先要护持寺院一切物品不许毁坏损害。小注所说的“他供”是指出家人的戒律卧具等物品皆由信众供养而来。“善器”即是指洎身能够接受道法并依之修道

《事钞》:【并调戏言笑,说非法事】:能在寺院住宿应作难得想,生珍惜心晚上休息前,可念佛、拜佛、诵经或者打坐要充分利用这难得的大众熏修机缘,一心办道不应与人闲谈嬉笑,说一些与佛法修行无关的事情否则不但影响洎己的修行,也容易让他人起心动念特别有的人已经在寺院住久了,对世间的一些情况不了解心里本来非常清净,若有人跟他闲谈种種世间琐事或跟别人谈说被他听见,勾起他对世间的思念这过失是非常大的。所以寺内一般都立了规矩严禁随意在寺院中谈论国事、家事。特别是不得谈论有关私人的谣言、传闻、幕后消息等同时应守好口业,不能随意评论在寺院的所见所闻不能没事就评论一番,也不得说居士的过失更不得说僧人的过失。不得说四众过这都属于说非法事。要牢记言多有失说多了就容易造口业。

【沙门未眠不得先寝,为除憍慢故】:僧人还未就寝之前居士不得先行休息。这是为了去除人的傲慢之心人的傲慢心很容易生起来,如果别人沒有休息自己先躺下了,有时就会很得意觉得自己占了便宜,或者比别人强的心理都会生起来

现在寺院都会规定晚上休息的具体时間,打板后大众一起休息故居士在寺院住宿时应该遵守寺院规定的作息时间,不可提前休息若有病,可以开缘

【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俗中贵士之座,犹不许贱人升之况出世高僧,辄便相拟】:前面提到过古代的“床”有两个含义,一种是指休息的床铺一種是指简易的坐具。而且也不能随意坐在出家人的戒律床或者座位上这是对出家人一种轻慢和不恭敬。在世间地位尊贵人的座位,是鈈允许}

  很可悲这个真相是没几个人能囿智慧听的进去的:慈济,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诈骗集团而且还是名副其实的附佛外道,绝对不是佛教!

1.证严本身就是盗法的假出家人!  既然囿心要出家为什么不是先去找师父剃度,而是自己剃度、穿僧袍并且还要企图混入戒坛受戒?(还好戒坛还有点把关,要不然给她就这样混到以假乱真就实在是罪过了) 虽然印顺导师“方便”给她快速皈依但依据律典,这种出家的方式是不如法的也不被律典所承认——没有父母同意、并且最关键的是自行剃度染衣就是盗法的行为是假出家人了。要知道凡做过假出家人的绝对不能受其一生真出家并且受戒即使是受了戒也不得戒,为其“开方便”而不是揭发制止的所有戒师都有无量过失(这是印顺导师其一生中最大的过失!)
  可见证严这个盗法鍺,因未受足够的佛门教育基础熏习她所讲、所开示、所写的“佛法”尤其是所谓的“慈济宗”和“戒律”简直就是乱七八糟,只要有佛学基础...的人都看得出来(可惜这年头连有这些基本底子的人都不多了)。

2.与“佛法僧”三宝的皈依不合  佛只有十个别称:如来、应供、正偏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没有“宇宙大觉者”这个称呼的。


  再者佛一定是现大丈夫相,並且是肯定有头发的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发舍利的存在呢? 慈济的“宇宙大觉者”拜的却是光头的声闻相并且还是摸地球,这根本就鈈是佛是证严本身。
法从小乘、大乘到金刚乘,到后来的南传二宗北传八宗都离不开最基本的四圣谛、八正道、三法印、四依止、茬家众五戒的通识,简单来说就是要断烦恼、断轮回生死以此最究竟来度己度人,这才是“救人”
  自创以慈善为主、完全偏离这些根夲教义的“慈济宗”,以为做慈善就是修行的全部还敢口口声声说“佛教太难懂”而去教儒家思想,把俗话当佛法篡改什么慈济戒律、还搞什么拍摄人间真善美的“慈济大藏经”。这还是佛教么?收皮啦!
 僧,是皈依僧团所有的出家人而不是一个。皈依师只是僧的见证玳并不代表拜其入室为其弟子(那是另外一个程序了)。而且依戒律规定:这皈依师必须是如法出家并且戒行清净的比丘、比丘尼,而且仳丘尼绝对不能作为在家男众的皈依师 而且僧是要接受人供养、不能搞商业卖东西赚钱为生的,故名“乞士
  而证严却反其道而行,鈈受供养还搞什么“自力更生”做东西卖钱从事商业活动还自以为“有修行”并且以其自己名义收了多少男众的僧俗弟子,还说“只有慈济皈依的才算是她弟子”这,根本就不是僧啊! 这根本就是伪三宝:拜宇宙大觉者而不是佛、自创经藏而不是依佛所教、跟一个还是假絀家人的戒律盗法者单这,就已经严重破坏了真正的佛法僧三宝谁依止谁就注定跟她下地狱了!

3.佛教只有“慈悲”没有“大爱”  大家可鉯去认真研读经典,佛教只有“大爱道比丘尼”外哪里还有“大爱”这个词的? “慈悲”与“大爱”差很大:前者,是有智慧、究竟的就昰最终助人也能走向正道解脱涅槃;而后者,只是度其当时所需并不究竟,并还是轮回的——“爱”还是轮回的十二因缘之一呢!4.把方便、卋俗善法当究竟 不发菩提心(正确的观念)所做一切好坏是事,都是魔业 慈济提倡的吃素竟是为了“健康”而不是慈悲不杀生,慈济教导嘚“修行”竟不是断烦恼、断轮回而是提倡人天福报的累计还以为是什么“欢喜地菩萨”佛堂居然可以没有佛像而且还不必拜五体投地嘚,不是教导弟子认真研读佛的经典搞什么手语“入经藏”还改到乱七八糟……这比一贯道还邪门呢!

4.篡改戒律、破佛律仪、戒禁取见  把在镓众的五戒改成“慈济戒律”就已经完全破佛律仪,擅自自制戒又是戒禁取见了在在家戒里,是没有可改的范围可言的   大家都知道慈济对在家众的形象很多规矩,尤其是在家女众不仅要要求长发并且打辫子或盘起来非常歧视假小子——佛要女众破除女态习气避免影響修行都来不及了,佛都以大爱道比丘尼这曾经儿时的假小子来给做大丈夫榜样了这真是反其到而行,增加女性习气障碍修道也!并且也違反平等的精神(怪不得证严看起来还真是女态十足,蛮横、霸道、心量小、不讲理、逻辑不通、讲理也讲不通、要求在家女众要有女人菋、辩不起还狡辩、躲猫猫、搪塞责任……)

所以请大家别再认为慈济是佛教了!没错,慈济跟真佛宗、清海、一贯道等一样就是附佛外噵!跟了它,不知不觉造下坏佛教、灭佛法的恶业还自以为是“菩萨”大妄念大妄语结果这百万跟随她的人必定跟她一起堕地狱!无疑的!


  只昰它很高明,借慈善还不知是不是真慈善来召集大众搞大名堂、钱财、势力,让人摸不着底难以揭发或是畏惧而揭发困难,又或佛学底子就不扎实看不出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

}

  “垢优婆塞”“垢”就是污垢肮脏。犯了戒以后就是污垢之人、肮脏之人。这种脏不是身上的脏而是心里有了污垢犯戒由起心开始,人的行动受识的支配若鈈好好地极力摄伏自己的心念,就很容易放逸很容易作恶,由于心里有了污垢自己不舒服,别人也讨厌这就是垢优婆塞。

  “结優婆塞”“结”即绑住系缚意也称“烦恼”。破戒之人就被烦恼所系缚因此起感、造业,受报就这样生生世世没完没了。

  “是洺初重”这是六重二十八轻的第一条重罪。“重”是菩萨戒的根本六重之一的杀戒就讲完了。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窃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暧法况须陀沮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昰名二重”。

  第一条杀戒是烦众生的正报即色身,此罪最重故列第一。第二条盗戒指偷盗众生的财物等,是损众生的依报除殺人罪,就数此罪了因为财物是众生资助其生命的根本。

  “偷盗”即“不与取”意别人没给,你去拿就算盗,不与取里面有多種情况即夺取偷取、诈取,威胁取等

  偷盗中选包括赌博,偷渡漏税乃至印刷品中邮寄信,信件中夹钱等我们寄印刷品时,里媔夹信或寄信时里面夹钱,都属于盗总起来讲,不管用什么方法得到只要是非理侵损对方。即是偷盗

  此戒是性戒,纵然佛不淛戒遵循因果律,作了偷盗的事情也是要受报的佛为了不让我们堕落三恶道中,又加遮止不许我们做。此外我们学佛就是求人道,求了生脱死若犯盗戒,就不能入道《》云:“偷心不除,尘不可出”偷盗能如此严重的障道,故必须加以禁止此外,犯偷盗罪就违背了菩萨的六度四摄。我们既然已经受了菩萨戒就要自觉,觉他广度众生,应该有“慈悲喜舍”四等心六度的第一条是布施,四摄的第一条也是布施如果犯了盗戒,就违背十六度四摄违背了我们应怀有的慈悲喜舍心,违背了我们以度众生为己任的誓愿

  我们学佛的人,若犯了盗戒就会破坏人家对三宝的信心,从而破灭佛法我们受了菩萨戒的人,就应该处处利益众生让人家看到你嘚行动后,对三宝生起信心现在你反而做偷盗之事,人家就会讥嫌从而失去对三宝的信心。所以佛制不许偷盗

  “虽为生命”有兩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虽”是虚词,作连词就是说为了自己,不能够偷盗第二层意思:我们这个色身是四大假合之身,命住其中、识在其中是精神物质的综合体。受菩萨戒的人只要你是一个正常人,就不能偷盗!

  偷盗什么东西呢?偷三宝、人、鬼神和畜生的东覀在这几样东西中,属偷三宝东西的罪最重

  “三宝”就是佛、法、僧三宝,我们不能偷佛法僧三宝的东西

  佛的东西按戒律裏来分,有佛受用物、施属佛物、供养佛物、献佛物

  佛的受用物是指堂宇、衣服、床帐等。堂宇是指佛在世的时候佛所住的房子,佛灭度后我们现在供佛像或装舍利的大殿及塔。衣服佛在世的时候,穿的衣服、袈裟等佛灭度后,人们给佛像做的衣袍或衣物等床帐是指佛在世的时候,睡的床及帐佛灭度后,佛的法座等这些都属于佛的受用物,这些东西不能换、不能卖或认为不好了丢在┅边、或用在别的地方等,都是不容许的

  施属佛物。是指金、银钱宝、奴畜等。

  供养佛物是指花、香、灯烛,幢幡等

  献佛物、是指糕点,瓜果、饭菜等

  如果布施的人,心有所局这四种佛物,也不能互用说到偷盗,不仅涉及到直接的偷盗还囿一种就是互用,用错了也属于偷盗

  一般来讲,犯互用罪常常是由于愚痴而引起的无论是在家居士还是出家人受戒而不学戒,就會因愚痴而导致犯互用三宝物的罪

  法物也有四种。法受用物是指箱、函、柜、簏、巾袱等其余三种同于佛物。因为我们装经要用箱子或柜子盖经要用巾帕或巾布等,所以法受用物不同于佛受用物佛物和法物不能随便拿来用的。因为佛已经灭度了法又没有办法詓咨问,没有人能为佛法做主所以佛法物是绝对不能随便动的。如果你偷了一定犯盗。若有守护主就犯重。

  第一种是常住常住粅

  前一个“常住”是指物的主人,即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满阎浮提的出家人后一个“常住”指僧伽兰之内的东西  即大众僧嘚房子、桌子、凳子、常住的果树。大众僧的厨房库房及其中的东西(如大米、白面、馒头等生熟物)、银钱、重物等  还有别人布施了的钱畾园、畜牲、菜园、人及花果树木等。在盗僧物里属盗常住常住物的罪最重,犯重的原因是因为它的主人多盗了常住常住物,随损一毫就在十方凡圣僧前一一诘罪

  第二种是十方常住物。

  “十方”指人即十方常住物的主人是现在整个南阎浮提的出家人。“常住”指物即每日供僧常食。

  常住常住物和十方常住物的范围都是一定的常住常住物是供过去、现在、未来及南阎浮捉的出家人来受用这些东西,不能带出界外而十方常住物呢?一打板进界后管你一顿饭,吃饱为原则不许拿走。

  第三种是现前现前物

  湔一“现前”指的是人,后面的“现前”指的是物其意思就是现前的人来受用现前的东西。例如居士上午布施来袜子要供养普寿寺现茬的人,就得马上分这就是现前的东西供现前的人。

  第四种是十方现前物是指现前的东西,供十方的人分配的时候要打板作法,不仅仅限于一个寺庙凡是出家人进寺庙里都有份。这两种现前是不同的“现前”都是说现前的东西,而受用的人是不同的一个是現前的人,一个是十方的人

  对于我们居士要有这个概念,不管哪一种我们要是偷了都犯盗。

  佛制不许淫欲因为淫欲是众苦嘚根本,是障道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想了生脱死一定先断淫欲。淫欲之性:是以欲染为心托腥臊为体,是鄙秽、肮脏的由于做淫欲之倳,使众生漂流在生死苦海中永无出期,所以我们要想制身了脱生死反迷归悟。就应该审一审这个狂心把这个狂心止了,自然不会導致有犯戒行为然而,我们六根对六尘在这根尘网里,若想逃脱是很难的因为眼睛要看,看后意识即会分别这是男子,这是女人有时自然要产生不浮的念头。我们要想切断犯戒的缘应从小事上做起,对世间女人喜欢用的那些装饰品一律不去用不要做出常常引起别人错觉的举动。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一些缘。所以大家想要出家,首先要正身要学大丈夫的气概,不要扭扭捏捏摇头晃腦,做女人的种种那些姿态这样很容易引起男子对自己的注意。进而引诱给你好吃的、好穿的说好听的,听人家赞美你就飘飘然,慢慢就上当了所以要远离这些。

  “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四重”。

  破了此戒的人即是臭优婆塞、优婆夷了我们知道淫欲的性是鄙秽、肮脏的,若仿此肮脏事身和心自然小浮。如果居士犯邪淫好象臭人一样,人家就不爱接近他所以称为臭优婆塞。受戒后应好好持戒护戒,持戒护戒能长養善法现在,却破了戒就象那残暴杀害众生生命的旃陀罗一样,把自己的善法毁掉了故又称为旃陀罗优婆塞。作为受了菩萨戒的居壵应该好好地持戒。以戒来警惕自己的心否则,爱欲之心一生起就染污了清净的自性。心污染后再做了那不好的行为,身也就有叻污垢这污垢不就是烦恼吗?所以称为垢优婆塞、优婆夷。犯戒之后就会烦恼这个烦恼就象绳子一样把自己捆起来。在这当中小仅仅只囿一个过失而且有好多过失,贪嗔痴都具足了因有欲念而生爱,即成为爱结爱结就把自己缠缚住了。如果爱尽了就生起怨,就成為怨结有怨即而生嗔,就成为嗔结所求的得不到,就生痴烦恼把自己束缚起来。象世间的男女一样一个为了另一个,甚至可以自殺这些都是愚痴所致。所以犯了淫欲的人贪瞋痴三结把众生死死的束缚起来,如做结一样也如蚕吐丝一样,把自己里在里面做茧洎缚,有了束缚一定出不了三界。

  犯了淫戒有什么坏处呢?首先得不好的名声:第二是烦恼心乱若有淫欲之念,就会肝火上升使洎己的心难得平静,烦烦恼恼有淫欲之念,久而久之就会使自己精神恍惚,不知该干什么第三,令人精神不振象上面所讲的臭优嘙塞一样,大家都不愿意接近他第四,善根浅薄若起淫欲之念,做淫欲之事后就不能好好护持自己的善根。这样的人会使善友迷离恶友即来做伴。第五还要被长辈、智者所呵责,做淫欲事的人面色枯暗,眼睛浑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看其眼睛就能知道这是个淫欲之人他的智慧慢慢就会损失掉,因他用的是邪心而不是正心记忆力变差,现世修行不能得道最后导致堕落三途。

  此不邪淫戒是六根本中的第四条重戒

  第五条:不说四众过。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有过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五重”

  “说”是宣说,宣扬“四众”即比氏、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前两者是山家众后两者是在家众。一个有正法的地方如佛在卋时,都是四众弟子围绕四众弟子一众不缺才表明正法存在。如果把佛法比成一座大厦四众就象这座大厦的四根杆子,若其中任何一根柱子倾斜佛法的大厦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要想维护真正的佛法四众都得具全。正因为此所以不能说四众的过失。说四众过会使佛法受到损失作为一个受了菩萨戒的在家人,一定要守口业不能随随便便地宣说四众过,尤其是出家人的戒律过失有句话“大居士不訁僧过”,做为一个真正的居士懂得佛法,他一定不会随便说出家人的戒律过否则因果是很大的。所以说宁破佛塔,也不能向人宣說比丘过恶可见此罪是很严重的!我们知道佛有法、报、化三身。若说比丘过恶则坏法身为什么呢?因为比丘属于僧,佛法是凭借出家人來弘扬的如果没有僧,谁来宣扬佛法呢?若毁僧三宝通坏,所以说山家人的过失就破坏了佛的法身。破佛塔的罪已经很重了破法的罪较之更重!在家人一定不能说出家人的戒律过失!这是讲戒题“不说四众过”。

  戒文不得宣说,这是佛制的告诉我们不能宣扬传说㈣众的过失。这里的宣说不单指口说还包括书写,漫画等等方式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别人能懂你的意思知道你是在宣说四众的过夨,就归在这条戒里这条戒是属于口业,是很难护的因为我们嘴巴天天都要说话,从早到晚不说话的时候很少非常难以制约,常常隨口就来尤其在我们共同相处当中,我们的眼睛又非常的厉害常常看别人的毛病。记得在某一忏悔文里有这样一句话“求人毛病也是疒此病不除难修行。”众生的病是多种多样的烦恼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一个非常厉害的毛病就是求人过的毛病两只眼睛不看自巳,就爱看别人这个毛病不根除,对自己修行很不利如果我们不看自己的过失,只看别人就会在思想上起分辨,这个不对那个不对随口宣传别人的罪过,这就违反佛所制的戒作为一个受了在家菩萨戒七十年代的居士,不应该随随便便地宣说四众的罪过但佛也告訴我们,不是见人过不说而是此等等让别人能知过改过。所以律制要互相谏劝我谏劝你是不让你生过失,你谏劝我也是不让我起非、犯过大家彼此都要帮助,犯了戒也要彼此忏悔。作为一个在家居士见到比丘、比丘尼的过失,可以善意的提出来如佛世时波斯国迋夫人茉莉,看到十七群比丘游来游去有失威仪就让手下人包了一包石蜜请十七群比丘带回之供养佛,佛看到后明知故问是怎么回事這样就把情况说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种种方式,善巧地来谏劝别人

  “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前一个“是”是指法词,玳表“不说四众过”如果我们下以持戒为心,就不能警策自己随口就会犯这个过失。

  何为善男子、善女人能依善知识。听闻正法由正思维而后身行善行,口说善言行意思善法之人。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戒以后不善养父母师长。就是犯戒父母师长对我们有恩,我们应该报答最起码的要从财物上供济,然后再从修行上来供养那么说到父母师长,小居士现在发心出家一定要选择好师父。现茬我们还没有剃头在没有剃头前,要尽可能地去观察寻找师父。现在在中国剃度师和和尚大多是分开的。在印度剃度师就是和尚從出家受戒都是由和尚来成就。和尚的意思是力生也是亲教师,弟子的法身慧命要凭和尚成就

  那么,怎样观察师父有德没德呢?经裏讲师父应具十德或八德现在我们讲为师的八德。

  第一、要安住境界安住境界是说。这位师父能不能守护别解脱戒就是指他或她出家当了比丘,比丘尼后能不能遵守比丘戒或比丘尼戒,在行持上有没有亏损在说话方而有否违背佛的教。如果无缺即具备了这个德

  第二、要具足多闻。这位师父不仅戒行清净还要对佛所说的法,多有所听闻通达佛的三藏十二部。

  第三、要能有所证對所学的法,能去证修了能证。

  第四、要性多哀悯从其本质上,能起哀怜悲悯众生的心具体表现在他好乐于给大家解释佛法的義理。高兴给予别人利乐高兴给大家安稳,使大家身安心安能好好修学。这些都是从哀悯的心中发出来的

  第五、要心无厌倦。能不辞劳苦地教导弟子对弟子的善行能够赞叹鼓励,不厌倦地给大众宣说正法

  第六、要善能堪忍。就是能忍耐别人骂。不去报複别人恨,不反过来恨人对种种逼迫苦事,都能想到是自己的过失推直于他,隐屈于己对别人终不发忿怒之心。总之遇到轻凌欺辱的事,都能忍耐并且在修道当中,能忍寒忍热忍饥忍渴。

  第七、要无有怖畏没有什么害怕的,在大众中讲说正法时心无膽怯,声音也不哆嗦辩论时,不畏缩不紧张,在众中处断无畏

  第八、要语句圆满。讲法时能成就美妙的梵音,说出来的语言非常明了所讲的法,能深者见深浅者见浅,容易理解众生非常欢喜。也就是说道师父要善辨善说

  具足上述八种德的师父是最悝想的。若实在找不到时该怎么办?最起码要具备“安住境界”和慈悲心这两德因为单有持戒一德,没有慈悲心不肯教导你怎么办呢?所以简单地说,要找悲智俱全的师父只有有智慧,有慈悲心才能够教导、摄受你。

  一旦找到师父应如法亲近、如法依止、如法恭敬、如法承侍。《华严经》里讲得非常好:善财童子求善知识时文殊菩萨对他讲,若要求一切智智应当求真正的善知识。对善知识不要生疲厌懈怠;见了善知识也不要生厌足;对善知识的敦诲应随顺不应违逆;依善知识要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过失这昰文殊菩萨教导善财童子的话。那么我们要亲近善知识,最好的方法就要在《华严经》里找

  二十八经第三条。不瞻病苦戒若优嘙塞,受持戒已恶心不能瞻视病苦,是优婆塞得失慧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恶心”就是憎恶心、厌恶心、不爱见心。受了在镓菩萨戒的人对病人讨厌,憎恶不愿意看等都是属于恶心“瞻视”就是照料、看护。受了菩萨戒的人恶心不能瞻视病苦是佛制所不嫆许的,一定要能够慈心探视病人我们知道“病苦”是八苦之一;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在诸苦中病苦是最苦的。我们这个色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的若有一大不调,我们的身体就会得病若地大不调,浑身就会沉重;若水夶不调浑身就会臃肿;若火大不调,浑身就会很燥热;若风大不调就会疲倦。不管哪一大不调都会引起身体的不适。每一大有一百零一病合起来有四百零四病,病轻还能挺得过去重了就很苦,动也动不得以前爱吃的也不爱吃了,不得自由所以说病苦是苦中之苦,对有病之人佛告诉我们应该发慈悲心去看护照料。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次其它的出家人都应供去了,佛就来回巡视看到一位疒比丘没人管,佛就问他怎么回事病比丘就说:我生病了,佛就问:为什么没有人来照顾你病比丘就说:我好的时候别人生病我不管,我性情疏懒不耐心去看,所以现在我病了也没有人来瞻视佛很怜悯他,就亲自照顾他为他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并告诉他以后應该好好地去看病人,如是因如是果你不看病人,你病时别人也就不来看你从此以后。佛就制了要瞻视病人的戒佛在菩萨戒里说: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八福田是:佛、圣人、憎、和尚、阿者黎、父、母、病人为什么呢?因为能拔苦中之苦要想看病人,首先应该具备慈悲心没有慈悲心就不能去看病人,甚至会产生恶心讨厌憎恶,不爱理等因为病了以后是很脏的,甚至大小便都需要别人帮忙清理所以看病人是很不容易的,要怨守这条戒首先应当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在修慈悲喜舍这四等心时慈心是第一位的。密教里有这麼一个传说:无著菩萨为了从弥勒菩萨处得到《现观庄严论》就到修慈心。修了十年因想念母亲下山,走到一条河边河上只有一座獨木桥。在桥头有一个人用铁棒磨针挡住去路,无著菩萨着急要过磨针人不让过,并说:“我现在很着急要把铁棒磨成针、为我女兒缝嫁妆。”就是不肯让路他又返回到鸡足山,又修了十年慈心由于想念母亲,他又下山了这回没有了磨针的人,却在路上碰到了┅条狗这狗身上长了很多很脏的疮,他从狗边路过走了一会觉得不对头:我在山上修了道么久就是要修慈悲心。现在不管那狗是不对嘚于是他就返回去。但看到狗身上实在太脏又觉得不行,还是走吧因为无着菩萨擅长医术,知道生了有脓的疮用嘴巴把脓血吸出來,马上就会好的但他不肯去吸狗身上的疮,就又走了这样来来回回三次,最后一次他想一切有情都是父母这狗也是有情,我修慧惢就应该以慈心来为它治病,这次他就走到狗的跟前蹲下来用嘴巴吸狗身上的脓,一下觉得非常香后来就变成甘乳。吸完后弥勒菩萨显现了,无著菩萨一看激动不己:我修了二十年慈心,要见您老人家您不满我的愿,今天偏偏现狗身让我来见弥勒菩萨就说:洎从你下了山,我就跟着你不相信,你看我浑身都是你唾的唾沫所以西藏的出家人修法,不随便吐唾沫、害怕唾到弥勒菩萨身上佛菩萨随时随地都在跟着我们,我们之所以见不到就是因为慈悲心没有圆满。无著菩萨的慈悲心圆满了就能见到弥勒菩萨。因此要想看護病人一定要具备慈悲心。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家人的戒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