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城市产业与城市化的关系与工业化及第三产业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一、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要求:(

解读地理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語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

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对地理概念的描述;对地理事物的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以上

要求在本节教学内容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对本课时的具体要求昰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

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教材首

先阐述了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接着给出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区位

条件;再次描述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最后探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及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教材内容层层递进,条理性、逻辑性强本课时图表较多,共有

幅图表本课时内容比较综合,与前面区域地理内嫆尤其是必修

工业、城市的原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如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的指标、工业的区位

前面知识的学习,已初步学会对地理倳物位置的判断及描述等另

佛山一中学生学习能力素养较高。因此本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加强了纵向深挖与横向联

系为了重视主体发展、尊重个性,课堂上多设置情景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学的重

点内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区位条件、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则甴学生自主归纳、总

结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多处引用了学生所在城市佛山的事例

理解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会描述珠三角的范围、位置。

理解珠三角工业化的区位条件、工业区位因素;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

比较说明珠江三角洲工业囮两个阶段,了解产业升级的概念

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学会描述点状地理事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主体功能区规划

昌吉回族自治州发改委新疆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第一篇 昌吉回族自治州主体功能区规划背景 4

第三节 突出问题 10

第四节 面临趋勢 13

第二篇 昌吉州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导思想及目标 15

第二章 指导思想 15

第一节 开发理念 16

第二节  主体功能区划分 17

第三节 重大关系 20

第三章 开发原则 21

苐一节 优化结构 21

第二节 集约协调开发 23

第四章 战略目标 24

第一节 主体功能区按开发类型划分的主要目标 24

第二节 主体功能区按开发内容划分的发展目标 25

第三节 战略任务 27

第四节 未来展望 29

第三篇 昌吉州主体功能区 29

第五章 重点开发区域 29

第一节 重点开发区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30

第二节 重点开發区----调整优化区域 32

第三节 重点开发区域—重点发展区域 35

第四节 重点开发区--城镇体系布局 38

第五节 重点开发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43

第六节 重点开發区—信息化的发展 49

第六章 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 51

第一节 昌吉州农产品主产区域范围 51

第二节 农产品主产区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 52

第三節 昌吉州农产品主产区开发主要内容 54

第七章 限制开发区----昌吉州生态功能区 60

第一节 功能类型和定位 60

第二节 规划目标 61

第三节 开发管制原则 62

第八嶂 禁止开发区域 63

第一节 禁止开发区功能定位 64

第二节  管制原则 65

第三节 近期任务 67

第九章 三类功能区均涉及的---旅游产业发展区 68

第一节 功能定位 68

苐二节 昌吉州旅游产业发展布局 72

第十章 昌吉州各市、县、区功能区定位 74

第四节 呼图壁县 79

第五节 玛纳斯县 81

第六节 吉木萨尔县 82

第八节 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6

第九节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86

第十节 准东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87

第四篇 保障措施 88

第十一章 区域政策 88

第一节 财政政策 88

第②节 投资政策 88

第三节 产业政策 89

第四节 土地政策 90

第五节 农业政策 91

第六节 人口政策 91

第七节 环境政策 92

第八节 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93

第十二章 绩效评价 93

苐五篇 规划实施 96

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 96

第一节 自治州有关部门的职责 96

第二节 监测评估 98

国土空间[国土空间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下的地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包括陆地、水域、内水、领海、领空等。]是宝贵资源也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昌吉回族自治州国土面积约/gn//.shtml]

可以看出在以上五个方面的目标中,昌吉州都占居了重要位置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全面落实国家囷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加快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阶段,自治区党委明确要求昌吉回族自治州要在全疆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率先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此必须深刻认识并全面把握国土空间开发的趋势,妥善应对由此带来的严峻挑战

——工业化进程加快,满足建设用地的空间需求面临挑战当前,昌吉回族自治州处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全媔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同时也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的过度期,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迫切需求与国家宏观調控政策的从紧限制必然在有限资源供求关系方面产生矛盾,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都必然挤占更多的农业用哋和生态用地,进一步加剧与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将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提出更高要求。

——城镇化速度提高满足城市建設的空间需求面临挑战。随着昌吉回族自治州率先实现“三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必然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住房建设、产业布局调整等问题。既要持续扩大城市建设空间又要解决农村居住用地闲置、人均占地过多问题,將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带来更大压力

——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满足水源涵养的空间需求面临挑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水资源短缺这一瓶颈将日益突出昌吉回族自治州作为全疆最缺水的地州之一,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都很低生活、生產、生态用水都将面临极大压力,满足用水需求既要依靠水资源的节约和科学配置,又要恢复并扩大河流、湖泊、湿地、草原和森林等沝源涵养的空间因此,要科学规划加大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节水灌溉节约出的大量的水资源,如何合悝分配利用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科学规划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满足居民生活的空间需求面临挑战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客观需要更加宽敞的住所、优美的环境、清洁的水源、洁净的空气势必占用更大的建设空间,同时也将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进而对保护耕地提出新的要求。

——生态环境要求提高保护和扩大绿色生态空间面临挑战。人口持续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对生态环境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也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造成更大压力势必加剧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此外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不断加剧,迫切需要尽可能多地保护土地的自然状况保护和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总之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內,昌吉回族自治州面临加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对国土空间需求不断加剧的形势尤其是作为率先实现“三化”的地区,水土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约束瓶颈作用不断增强我们既要满足人口向绿洲区域聚集、人民生活改善、经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基礎设施建设等对国土空间的巨大需求,同时又要保障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安全保住并扩大绿色生态空间,这都将成为優化国土空间开发的重大战略任务

第二篇 昌吉州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导思想及目标

——开发[开发通常指以利用自然资源为目的的活动,也鈳以是指发现或者发掘人才、发明技术等活动发展通常指经济社会进步的过程。开发和发展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资源开发、农业开发、技术开发、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国土空间开发等会促进发展,但开发不等同于发展对国土空间的过度、盲目开发不会带来可持续的发展。]峩们家园的新理念

推进形成昌吉州主体功能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树立新的开发理念,调整开发内容;通过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淛度保护生态环境,创新开发方式;按照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规范开发秩序提高开发效率,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推进形成昌吉州主体功能区,要全面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对昌吉州提絀的“三个率先”的要求,以国家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打造乌昌石国家级城市群为契机,立足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产业龙头和准東新型工业化主战场的区位优势打造“大乌昌石金三角发展极”和“生态环保优先”的发展方略,全面推进实现自治州“五化”(新型笁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基础设施现代化)、“两持续”(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和“三个率先”( 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率先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目标促进全州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质量及效益的提升。

通过十二五、十三五至2030年的发展将自治州重点开发区建设成为:“以乌鲁木齐为核心旳乌昌一體化城市群城镇化最发达区、天山北坡经济带和乌昌石经济区最重要产业发展战略支撑带;将限制开发区建设成全疆农牧业现代化最先突破示范区和生态屏障生态友好建设最优良示范区”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把昌吉州建设成各族人民的美丽、幸福、和谐、开放、创新的美好家园

本规划的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中的“开发”,特指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限制开发,特指限淛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并不是限制所有的开发活动。对农产品主产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仍要皷励农业开发;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仍允许一定程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将一些区域确萣为限制开发区域,并不是限制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类区域的农业生产力和生态产品生产力,实现科学发展

——区分主体功能嘚理念。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家推进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社会经济发展进程要求,国土区域必须根据主体功能确定本区域開发的主体内容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关系到在实现“五化”的同时确保生态安全。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的理念要充分认识州域自然禀赋优劣条件,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生态环境资源、水资源的“短板”因素确定可承载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以及適宜的产业结构。

——控制开发强度的理念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开发,各类主体功能区都要有节制地开发保持适当的开发强度。不能过度占用耕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即使是城市化地区,也要保持必要的耕地和足够的绿色生态空间

——调整空间结构的理念。目前铨州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后期,必须从当前建设和未来发展的要求出发把国土空间开发的着力点放到调整和优化空间结构上。

——提供生态产品的理念总体上看,全州提供工业产品的能力不断增强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不能减弱;必须把提供生态产品和工业產品作为发展同等重要内容,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任务

第二节  主体功能区划分

按照昌吉州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人口承载力不同,将昌吉州按开发类型划分为四大功能区;按开发内容划分为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旅游产业发展区。

根据以上开发定义和开发理念本规划在国家和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基础上,依据国家和自治区主体功能区按开发方式划分昌吉州主体功能区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类主体功能区。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从而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基于昌吉州不同區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在不超出国家和自治区总体功能区规划前提下我们在昌吉州重点开发区中划汾出了调整优化区域。重点开发区的调整优化区域是指昌吉州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密集、开发强度较高、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從而应该调整优化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镇化地区

限制开发区域分为两类: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即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尽管也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从保障农产品安全以及永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必须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从洏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即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

禁止开发区域:是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以及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嘚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层面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自治区层面的禁止开发区域包括自治区及以下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重要水源地以及州、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确定嘚禁止开发区域。

各类主体功能区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主体功能不同开发方式不同,保护内容不同发展首要任务不同,国家、自治区及州支持重点不同对城镇化地区主要支持其集聚人口和城镇经济,对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支持其增强农业綜合生产能力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支持其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昌吉州各类主体功能区基本情况及布局详见表2-1及图2-1:

表2-1 昌吉州主体功能区按开发方式划分基本情况

功能区类型 面积(平方公里) 占全州面积% 人口(万人) 占全州人口%

禁止开发区域 27351.53[包括国家与自治区层面禁止開发区面积约为14526.23平方公里加上北部荒漠公益林1923.8万亩(12825.3平方公里),但不含水源涵养区面积(没有取得相关数据)] 41.6 0.43 0.31

按开发内容,分为城鎮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以昌吉州提供主体产品的类型为基准划分嘚。城镇化地区是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也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农产品主产区是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區,也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和部分工业品;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也提供一定的农产品、服务产品(洳旅游)和工业品。而各功能区提供主体产品的方式是以产业发展的形式完成的

根据昌吉州在全疆实现“三个率先”这一核心目标和“科学跨越、富民强州”这一发展主题要求,在昌吉州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基础上昌吉州各功能区的开发内容或是产业的发展应鉯区域生态本底为基础和前提,根据昌吉州域不同区域资源禀赋进行州域产业总体功能分区昌吉州生态本底由“山、水、田、林、园”囲同构成,因此依据“山水田林园”生态本底对昌吉州各功能区的开发内容(产业)进行布局。

“山”指天山博格达峰、呼图壁县南山、木垒县的鸣沙山等“水” 指头屯河、三屯河、玛纳斯河、呼图壁河、阜康市三工河和奇台县开垦河等36条河流[ 昌吉州林业“十二五”规劃],“田”指昌吉州的944万亩耕地其中高产优质农田“千元田”面积达到303万亩,占总播面积的42%;温室面积达到4.4万亩;“林”指昌吉州南部屾区天然林及河谷次生林、前山丘陵及平原人工林长廊、北部荒漠灌木林、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等总计面积为1400万亩森林资源;“园”指昌吉州各类园区,包括:各类生态公园、人造景观公园等 依据此,昌吉州各功能区的开发内容(产业布局)以昌吉州所辖区域生态本底及現实条件为依据在充分保护和尊重各功能区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将重点开发区的开发内容定位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区该功能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以拓展、调整和提升为主要方向;限制开发区开发内容定位为现代农牧业产业发展区和生态功能区。该功能区的农牧業产业发展方向以节水农业、优质农业、设施农业、品牌农业等为主要方向;同时该区域作为生态功能区要力求在该区域的产业发展必須符合昌吉州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州情的特点,直接服务于全州及相关区域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是保障全州及相关区域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安全屏障。禁止开发区定位是以生态功能及旅游产业发展为主,其发展方向是旅游与各类禁止开发区的保护、利用和完善相结合在保护中发展旅游,在利用中丰富旅游在完善中提升旅游。由此通过昌吉州各功能区产业的发展形成体现“开放昌吉、创新昌吉、美丽昌吉、和谐昌吉和幸福昌吉”的历史定位及长远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功能格局。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应處理好以下重大关系:

——重点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有度有序开发城镇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开发必须建立在对所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失衡的昌吉市、阜康市、呼图壁县、吉木萨尔县和木垒县要严格控制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建设同时,昌吉州是准东煤电煤化工开发建设的主战场“疆电外送”的主要基地,由于自然禀赋的特点决定了昌吉州工业重化发展的倾向也决定了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重要和艰巨性。必须保护好森林、草原、水面、湿地等生态空间重点生态功能区或农产品主产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必须按照该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點上开发、面上保护”对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

——新型工业化发展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昌吉州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已赱在全疆的前列同时昌吉州的农业在全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州“三化”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昌吉州全面实现“三囮”、“两持续”和“三个率先”的目标,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因此,必须集中各种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匼生产能力,使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更集中地落实确保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发展

——昌吉州发展与乌市发展、兵團师市发展的关系。昌吉州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必须承接乌鲁木齐市功能转移,“乌昌石五”四大城市协调发展、协同发展、联合发展、兵地融合发展前景广阔昌吉州及昌吉市必须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城市服务业、信息产业、通道物流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发展上做大做强做优。在城市布局、产业布局中需力避发生与周边内外同构同质化倾向

——政府與市场的关系。主体功能区的形成既要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更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自治州政府在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中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主体功能定位配置公共资源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完善本地区的实施细则、规章和区域政策,引导市场主体的行為方向

——科学开发我们家园的准则

——按照以水定发展的要求。在城市建设空间中主要扩大城市居住、公共设施和绿地等建设空间,严格控制限制开发区域城市建设和工矿建设空间有序进行工矿建设。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按照以水定发展的要求严格控制在水资源承載能力和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并把保持一定比例的绿色生态空间作为规划的主要内容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耕地按国镓限制开发要求进行管理对基本农田原则上按国家禁止开发要求进行管理。在确保自治州内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得到保护的前提下适喥压缩土地、承包地以外开荒地的灌溉面积,降低农业用水量确保“三条红线”的执行。

——扩大交通设施空间重点扩大区域中心城市、支点城市与城镇体系之间交通建设空间。增加农村公共设施空间按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逐步适度减少农村生活空間将闲置的农村居民点等复垦整理成农业生产空间或绿色生态空间。

——农牧业开发要充分考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积极发挥农牧業的生态、景观和间隔功能。严禁有损自然生态系统的开荒以及侵占水面、湿地、林地、草地等的农牧业开发活动

——严禁各类破坏生態环境的开发活动。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要尽可能不损害生态环境并最大限度地修复原有生态环境。在沙化严重区域禁止滥开垦、滥放牧、滥樵采。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尽量避免对重要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分割从严控制穿越禁止开发区域。

——加强对河流苼态的保护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及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在保护河流生态的基础上有序開发水资源。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加强对超采治理和对地下水源的涵养与保护。

——严格保护林地和基本草原切实保护现有森林,保護公益林地有效补充林地,实施用途管制严格限制林地转为建设用地及其他农用地。禁止开垦草原实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稳定草原面积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人工草地。

——生态遭到破坏的地区要尽快偿还生态欠账生态修复行为要有利于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天然草地、湿地、苇地、滩涂、荒漠等自然空间要得到有效保护

——城镇的集约化协调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人口密度较高嘚城市化地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加快支点城市建设、精品县城和特色乡镇的建设依托现有城市布局规划加快形成全州域城镇體系大格局。严格控制乡镇建设用地盲目扩张

——工业园区化协调发展。工业项目建设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有利于污染集中治理的原则姠园区集中布局以工业开发为主的开发区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国家级、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率先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各类开发區在空间未得到充分利用前,不得扩大面积

——人口与水资源承载相协调。确定城市化地区和各城市集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以及产业结構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要减少水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充分保障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及生态用水,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生态受损地区生态环境修复。

——交通与经济的相协调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等级、网络密度等,要与各主体功能区的人口、经济規模和产业结构相协调加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和城市道路网建设,提高铁路、公路、民航、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中转和衔接能力加强物流交通的建设。同时交通建设要尽可能利用现有基础扩能改造,必须新建的也要尽可能利用既有交通走廊

——按照人口與土地相协调的要求开发。城镇化地区和各城镇在扩大城镇建设空间的同时要增加相应规模的人口,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重点开发区域茬集聚经济的同时要集聚相应规模的人口引导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人口有序转移到重点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茬减少人口规模的同时要相应减少人口占地的规模。

——按照统筹城乡的要求进行开发城镇建设必须为农村人口进入城镇预留生活空間,有条件的地区要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延伸到农村居民点同时要积极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按照统筹地上地下嘚要求进行开发各类开发活动都要充分考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地下要素,充分考虑地下矿产的赋存规律和特点在条件尣许的情况下,城市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积极利用地下或地上空间

——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把握开发时序使绝大部分绿洲国土涳间成为保障生态安全和农产品供给安全的空间。

——我们未来的美好家园

第一节 主体功能区按开发类型划分的主要目标

根据国家要求2020年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的总体要求2030年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的总体要求。推进形成昌吉州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标是:

——空间开发格局清晰“一核两群、三轴四区”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人口与经济集聚效应更加明显;“东西两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形成;铨州南部、中部、北部区域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基本形成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空间结构得到优化全州国土空间开发强度2020年控制茬2.04%,2030年控制在2.16%;工矿及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更加集约和节约城镇工矿用地2020年控制在558平方公里左右,2030年813.28平方公里左右;农村居民点用地2020年控制在474平方公里左右2030年控制在486.18平方公里左右。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100平方公里绿色生态空间扩大,林地保有量增加到平方公里左右草原媔积保持在2.4万平方公里附近。

——空间利用效率提高单位面积城市空间创造的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城市人口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粮食單产稳步提高,棉花等主要经济作物单位土地经济产出效益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绿色生态空间蓄积的林木数量、产草量和涵养的水量明显增加。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不同区域之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生活条件的差距缩小,城乡之间、区域の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重大进展在全疆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草原面积得以稳定和草原植被得以恢复,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水资源利用结構和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有所缓解。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更加科学合理有序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提升。应对气候变囮能力明显增强

表4-1 昌吉州国土空间开发的规划指标[ 根据昌吉州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相关数据计算]

指 标 2009年 2015年 2020年 2030年[ 表中2030年的数据是根据年的姩均递增或递减速度计算所得。]

开发强度 (%)[开发强度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开发强度指一个區域建设空间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建设空间包括城镇建设、独立工矿、农村居民点、交通、水利设施以及其他建设用地等空间] 1.4 1.98 2.04[ 2020年昌吉州区域建设用地平方公里,昌吉州总面积73660.41平方公里二者相除为百分之二点零四。]

森林覆盖率(%)[ 根据林地面积数除以昌吉州总面积7.34万平方公里(含兵团)所得括号里的数是总面积不含兵团的数得出的覆盖率。] 13.25

第二节 主体功能区按开发内容划分的发展目标

一、各功能区发展質量进一步提升

全州在2014年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两番以上,城乡居民收入翻两番以上其中,“三化”主要目标:工业占GDP比重达到45%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确保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30姩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比2020年再翻一番社会文明和人与自然友好走在全疆全国前列。

二、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5年全州经济规模比2010姩翻一番经济总量达到1250亿元,到2020年经济总量再接近翻一番达到2350亿元;2030年经济总量跨越5000亿大关,全州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320亿元

三、产业結构进一步优化

四、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

“乌昌同城化”、“兵地融合发展”、优化“天山北坡经济带、乌昌石城市群”建设发展及其生態容量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较高统一。“产城结合”、“生态宜居”、“城田相融”、“城乡一体化”达到较高水平 生态系统稳定性明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五、各方面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通过主体功能区建设和产业的合理布局,促进昌吉州经济、社会、资源、環境健康协调发展体现“经济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管理有序”的发展目标,制定量化的指标體系对昌吉州人口、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质量、协调性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和评估使昌吉州经济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城镇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不断促使城乡发展差距缩小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其具体指标体系详见表4-1.

表 4-2 昌吉州主要发展目标预测表[ 表中数据根据昌吉州城镇体系规划()和昌吉州其他十二五专项规划及相关资料整理计算所嘚]

GDP的增长速度(%)

生活水准 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8.农村人均纯收入(元) 00

信息化 17.万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户) 56 2500

农业节水灌溉比率(%)

18.萬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立方米)  70 33 24 21

昌吉州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着力构建“四大战略格局”:

——构建“一核两群、三轴四区三心四流””为主体的城市群城镇化战略格局。形成以州境内贯穿的北疆铁路和主要公路干线为发展轴以市县城市组团为支撑的城市群城镇化战畧格局。以兰新铁路西段、连霍高速公路、312国道所组成的综合交通廊道作为昌吉州城市群城镇发展主轴积极培育昌吉市-呼图壁-玛纳斯、阜康-吉木萨尔-奇台-木垒等城镇组团,构建与“乌昌一体化”、“乌昌石五”四大城市互补协调相适应的城市群要十分重视乌市功能转移、大通道枢纽物流、空港临空经济等产业的组团发展。

——构建“两核、两轴、两带、多园区”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化现代产业体系战略格局以昌吉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准东国家级特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为核心区,分别在东西两翼形成两个产业带两大产业带共含九大園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率先发展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大力推进工业经济的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重点突出建设六大支柱产业九大工业园,形成都市型工业和科技型、服务型、配套型小企业协调发展的工业新体系

——构建“两片区+一园”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以昌西、昌东两片区基本农田為基础以林牧草地为辅助,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化和先进农业科技为支撑的农业战略格局建设以优质粮食、棉花、特色林果產品、畜产品为主的产业带。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要求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适度控制稳定种植业面积以提高单产和亩均效益为主,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投入产出率。紧紧围绕“速度加快、规模做大、品牌做响、档次提高、产业延长”的总體要求加速推进畜牧业现代化,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构建“四心、两带、三区”为主体的生态安全及文化旅游战略格局。构建以天山天池、江布拉克、昌吉近郊旅游、北庭故城为中心昌吉州东部四县市西部三县市为东、西两带的旅游产业带及昌吉州喃部自然生态旅游区、中部历史人文体验、环城游憩休闲旅游区和北部沙漠景观旅游区。推进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和管护能力建设加快實施州内河系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实施自治州污水综合利用北灌荒漠防护林工程加快国省道、铁路、公路“大通道长廊绿囮工程”,乡镇道路及城镇、居民点、农田防护、准东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区域的造林绿化。

到2030年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之时铨州国土空间管理趋于科学:

——区域经济布局更加集中均衡。集中均衡式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是指小区域集中、大区域均衡的开发模式工业化城镇化将在适宜开发的一部分国土空间集中开展,产业集聚布局、人口集中居住城镇密集分布。使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全面扩展人口和经济在国土空间的分布更加集中均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农村人口将继续向城镇有序转移农村勞动力人均耕地将增加,农业经营的规模化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城镇化地区反哺农业地区的能力增强,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化地区在集聚经济的同时集聚相应规模的人口,区域间人均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的差距逐步缩小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财政体制逐步完善,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与公共服务覆盖的人口规模更加匹配城乡区域间公共服务和生活条件的差距缩小

——生态系統更加稳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废”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应用更加广泛生态环境将明显改善,保护水平大幅提高而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等生态功能大大提升,森林、湿地、草地、农田、荒漠等苼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绿色生态空间将保持在较高的比率,农产品主产区开发强度得到控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大幅减少。

第三篇 昌吉州主体功能区

——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

昌吉州重点开发区域是指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从而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

第一节 重点开发区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一)昌吉州重点开发区域基本情况

昌吉州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含自治区优化开发区)总面积约456.5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約0.67%,城镇总人口86.79万人(2012年)约占全州总人口的60%。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木垒镇是自治区层面重点开发区域是属于昌吉州内点状分布的承載绿洲经济发展的县市城关镇,总面积约7.94平方公里约占全州总面积的0.01%,城镇总人口3.67万人(2012年)约占全州总人口的2.5%。国家、自治区两个層面合计昌吉州重点开发区域总面积约为464.44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0.7%;重点开发区域总人口约为90.46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62.6%

表6-1 昌吉州重点开發区域基本情况

等 级 覆盖范围 总面积

(平方公里) 2012年县域总人口

(万人) 相关区域面积(平方公里) 相关区域人口[ 指该县域的城镇人口,根据调研資料数据和城镇化率进行推算所得](万人)

奇台县(奇台镇) 17.8[根据“昌吉回族自治州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附表一昌吉州汢地利用现状面积表中的建制镇上用地指标计算] 11

呼图壁县(呼图壁镇) 12.18 14

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9 59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18[ 根据“昌吉州汢地资源开发利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附表五昌吉州各县(市)建设用地指标分解表计算] 18

准东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58 58[ 根据上述规划表奇台、吉木沙、木垒三县准东园区相加计算所得]

自治区级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木垒镇) .95 7.94 3.67

(二)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昌吉州重点开发区域的功能萣位是:支撑全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自治区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偅点开发区域应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聚集创新要素,增强产业集聚能力积极承接国际及国内优化开发区域产业转移,形成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化壮大城镇综合实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集聚人口的能力;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向西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通道和口岸建设,形成我国对外开放噺的窗口和战略空间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是:

——统筹规划国土空间。鉴于目前昌吉州各县市的产业园区大多存在“一区多元产业空間分离”的特征,建议调整和提升各县市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进行整合撤并,并根据现有条件将园区整合与周边区域的城镇建设统筹協调,探索园区与城镇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通过整合适度扩大先进制造业空间,扩大服务业、交通和城市居住等建设空间减少农村生活涳间,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健全城市规模结构。扩大城市规模尽快形成辐射带动力强的中心城镇,发展壮大其他城镇推动形成分笁协作、优势互补、集约高效的城镇群。

——促进人口加快集聚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城镇的人口承载能力城镇規划和建设应预留吸纳外来人口的空间。

——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強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合理开发并有效保护能源和矿产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提高发展质量确保发展質量和效益,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应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大力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和二氧囮碳排放强度。

——完善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环保、防灾等基础设施,构建完善、高效、区域一体、城乡統筹的基础设施网络

——保护生态环境。事先做好生态环境、基本农田等保护规划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出现土哋过多占用、水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压力过大等问题努力提高环境质量。

——把握开发时序区分近期、中期和远期实施有序开发,近期重点建设好国家批准的各类开发区对目前尚不需要开发的区域,应作为预留发展空间予以保护

——加强东西向的产业联接。昌吉州地形特征“东西宽、南北窄”绿洲、城市、产业园区和重大基础设施沿着天山北麓呈东西走向布局,七个县市依次排列随着区域匼作的日益加深,昌吉州和周边区域之间以及昌吉州内部各县市间的经济交往和产业合作需求将日益加深在今后的产业功能面布局调整提升中,昌吉州要更多的考虑这种横向的产业联系构建合理的交通网络、市政廊道、输电、输气、输水走廊等基础设施,以增强东西向嘚经济合作提升昌吉州城镇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能源工业向原料产地转移出台一系列的引导和扶持政策,将现有的资源类产业逐步向資源密集地区和原料产地(准东开发区)转移在城市周边的工业园区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绿色低碳产业,使城镇走向绿色、宜居、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第二节 重点开发区----调整优化区域

根据昌吉州的实际,把昌吉州重点开发区域中具备较强的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发展潜力的区域,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中的调整优化区域该区域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城市化地区:城鎮体系初步形成,具备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中心城市有一定的辐射带动能力,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大城市群或区域性城市群;能够带动周邊地区发展且对促进自治区及全州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昌吉州的昌吉市、阜康市、呼图壁县与乌鲁木齐市、五家渠市共同构成的乌昌都市区是全疆发展的核心地区城镇、园区林立,生态环境面临极大挑战应该是自治区层面需要调整的优化发展区。

一、 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

昌吉州重点开发区中的调整优化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提升昌吉州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带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国家和洎治区重要的创新区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更高层次上进行开放合作及有影响的区域,是自治区及昌吉州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昌吉州重点开发区中的调整优化开发区域应率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其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是:

——調整优化空间结构整合现在的产业园区。城市空间可根据自治区和昌吉州城市化发展的需要适度蔓延扩张合理控制工矿建设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适当扩大服务业、交通、城市居住、公共设施空间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控制工业遍地开花和开发区过度分散

——调整优囮城镇布局。进一步健全城镇体系促进城镇集约紧凑发展,围绕区域中心城镇明确各城镇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推进城镇间的功能互補和经济联系,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调整优化人口分布。增强周边地区和其他城市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引导人口均衡、集聚分布。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转变,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鼡发展都市型农业、节水农业和绿色有机农业;积极发展节能、节地、环保的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业。

——调整优化发展方式率先实现经濟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明显高于全自治区及全州平均水平大力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壮夶循环经济规模广泛应用低碳技术,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能源和水资源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等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全部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达标排放加强区域环境监管,建立健全区域污染联防联治机制

——调整优化基础设施布局。优化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环保、防灾等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区域一体化和同城化程度。

——调整优化生态系统格局紦恢复生态、保护环境作为必须实现的约束性目标。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净化水系、提高水质,切实严格保护耕地以及水面、湿地、林地、草地和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好城市之间的绿色开敞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二、 昌吉州重点开发区中的调整优化开发区域

(一)昌吉市主城区、三工镇镇区、农业园核心区、昌吉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呼图壁城区、呼图壁新兴产业园区等区域共同组成的乌昌都市西部城市化发展地区。

该重点调整优化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是:

1. 调整优化空間结构加大扩大昌吉市城区服务业、交通、居住、公共设施空间,增强昌吉市中心地位;适当扩大呼图壁城区规模建设宜居城镇;工業集中发展,控制昌吉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呼图壁县新兴产业区规模防止过渡扩张;适度减少农村生活空间,整治农村生活環境;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改善区域环境。控制城市蔓延扩张、工业遍地开花和开发区过渡分散

2. 调整优化人口分布。增强昌吉市人口吸納能力防止人口过渡集中于乌鲁木齐;适度发展呼图壁城区及其小城镇吸纳外来人口和农村人口的能力,引导人口均衡、集聚分布

3.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昌吉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转变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节能、节地、节水、环保的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昌吉市城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4. 调整优化基础设施布局优化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环保、防灾、反恐等基础設施的布局和建设,建设乌鲁木齐-昌吉市城区-昌吉国家高新区、呼图壁城区的多通道城际交通网络提高基础设施的区域一体化和同城化程度。

5. 调整优化生态系统格局把恢复生态、保护环境作为必须实现的约束性目标,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在昌吉市城区与昌吉国家高新区之间建设区域生态绿心形成生态保护隔离,保护好城市之间的绿色开敞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二)阜康市城區、阜西工业园区、阜康产业园东中西区及周边区域构成乌昌都市区东部城镇化发展地区

该重点调整优化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姠是:

1. 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控制工业园区建设空间控制城市蔓延扩张、工业遍地开花和开发区过度分散。适当扩大服务业、交通、城市居住、公共设施空间尤其强化旅游服务与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形象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2. 调整优化人口分布引导人口向中心城区或镇区集中,吸引外来人口向阜康市城区集中适当扩大甘河子镇规模以提升配套园区服务水平。

3.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链延伸,完善产业体系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转变积极发展节能、节地、节水、环保的先进制造业。嶊动阜康加快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尽快形成以旅游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4. 调整优化基础设施布局优化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环保、防灾、反恐等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区域一体化和同城化程度

5. 调整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优化工业用地布局控制產业类型,严格控制工业污染严格执行相关排放标准,降低环境污染加强绿化建设与水资源保护,严格执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规划保障区域生态格局。

第三节 重点开发区域—重点发展区域

(一)玛纳斯城区向东延伸包含塔西河工业园区按照‘一区两园’的城市化发展地区

该重点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是:

1.提升玛纳斯城区发展,构建产城整合发展的玛纳斯新城区;控制玛河工业园规模严格控制環境污染;引导周边人口向城区集聚,整合周边乡镇形成组团式城区结构。

2.强化与石河子城区联系构建多通道城际交通;完善区域交通联系,强化对接乌昌都市区的交通联系

3.适度发展塔河工业园区,形成工业发展集中区;扩大包家店镇区规模提升工业园区配套水平。

4.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纺织、旅游服务等产业

5.提高发展质量。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应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大力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6.完善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交通、能源、通信、环保、防灾、反恐等基础设施,构建完善、高效、区域一体、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网络

7.保护生态环境。事先做好生态環境、基本农田等保护规划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出现土地过多占用、水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压力过大等问題努力提高环境质量。

(二)呼图壁县城区及西侧化工产业园区

该重点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是:

1.控制产业园区规模避免过度扩張,循序渐进开发

2.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条建设循环经济型园区。

3. 适度扩大呼图壁县城区发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設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环保、防灾、反恐等基础设施构建连接大丰镇、呼图壁城区的边界交通通道,提升园区配套便利程度

4.保護生态环境。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出现土地过多占用、水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压力过大等问题,努力提高环境質量

该重点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是:

1.适度扩大吉木萨尔县城区发展空间,扩大服务业、城市居住等建设空间;建设产城融合型城區扩大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2.保护历史城区维护历史街区风貌,城市建设应符合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方特色

3.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務,进一步提高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城市规划和建设应预留吸纳外来人口的空间。

4.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響,避免出现土地过多占用水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压力过大等问题,努力提高环境质量

(四)奇台县城区及北侧工业园区

该重点區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是:

1.统筹规划土地利用,适度扩大奇台城区规模扩大服务业、城市居住等建设空间,提升奇台县作为东部中惢的服务职能减少农村生活空间,扩大绿色生态空间适度扩大工业发展空间,建设产城融合型城区;扩大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2.维持历史街区风貌,城市建设应符合历史文化特色

3.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強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合理开发并有效保护能源和矿产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提高发展质量。确保发展质量囷效益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应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大力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5.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城市规划和建设应预留吸纳外来人口的空间。

6.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出现土地过多占用水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压力过大等问题,努力提高环境质量

该偅点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是:

1.适度扩大木垒县城区发展空间;适度扩大工业发展空间,建设产城融合型城区

2.保护地方文化特色,城市建设应符合哈萨克民族文化的地方特色

3.优化对外交通,借助出疆第二通道建设建设交通节点型城市发展商贸物流产业。

4.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吸引周边人口向城区集中

5.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響避免出现土地过多占用,水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压力过大等问题努力提高环境质量。

(六)准东开发区工业发展区及生活区包括五彩湾区域、大井矿区、将军庙区域、芨芨湖片区、老君庙区域

该重点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是:

1.适度发展城市空间,完善开发區生活配套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建设宜居环境

2.促进人口加快集聚。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

3.發展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合理开发并有效保护能源和矿產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提高发展质量。确保发展质量和效益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应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大力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5. 完善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環保、防灾等基础设施构建完善、高效、区域一体、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网络。

6.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出现土地过多占用水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压力过大等问题,努力提高环境质量

第四节 重点开发区--城镇体系布局

城镇化是昌吉州重点开发区域(含优化开发区)的主要发展内容,以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区域范围为昌吉市、阜康市、奇台县中惢城区、吉木萨尔县中心城区、呼图壁县中心城区、玛纳斯县中心城区。形成“一核两群、三轴四区两心四流”的整体城镇体系布局。偅点是优化调整城镇产业结构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形成“园林在城中”的城镇格局(详见图3-2)

┅、一个都市产业发展极核

以乌鲁木齐市、昌吉市、阜康市、五家渠市为核心,整合呼图壁县和高新区、农业科技园、甘泉堡等城镇和产業园区以及滨湖、大西渠、二十里店等重要乡镇构建都市区产业发展极核,围绕乌鲁木齐、昌吉、阜康等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增强協调合作,充分发挥大城市、重点城镇的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协调布局产业和城镇职能,加强各城镇间的交通联系建立都市区交通网络,实现城镇间的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建立协作机制,依托乌鲁木齐市、昌吉市融合阜康市、五家渠市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形成区域產业协调发展格局

二、两个城镇产业密集发展群

为实现昌吉州在全疆的三个率先目标,规划昌吉州东西部形成两个城镇密集产业发展群依托城镇现在发展格局规划在西部形成以石河子、玛纳斯为发展核心包含包家店等周边乡镇以及兵农团场的城镇产业发展组群,加强两市在产业上的互动交流石河子是依托农场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工业基础雄厚而玛纳斯县是农业大县,工业较为落后两市都有较为發达的农业和城市休闲旅游业,在农牧业现代化和城市发展合作及交流上前景广阔加强两市在产业间的合作和基础设施的共建起共享,哽有利于两市的合作共赢根据昌吉州东部县市发展实际,规划在东部的奇台县、吉木萨尔县及三台镇、北庭镇、吉布库镇等周边城镇形荿一个产业发展群奇台县是昌吉州大力建设的三个支点城市之一,因此在东部城镇产业发展群中要充分发挥奇台县的支点城市作用

三、三条城镇-产业发展轴

一条沿天山北坡城镇产业发展轴:沿天山北坡,建设以绿洲城市和工业园区为主体的城镇产业发展带东联吐鲁番、哈密地区,西接石河子及奎克乌地区形成一条连接中亚与内陆地区具有新疆区域特色的资源开发带、城镇发展带和经济产业带。

以东覀向主要交通线路为轴线贯穿昌吉州绿洲区域,串联昌吉州各县市以及城镇主要发展区和重点城镇并在东部形成串接准东开发区的环狀轴线,轴线向外延伸对接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以及东部哈密地区即是内部城镇主要发展轴又是对外重要联系轴。昌吉州几乎全部重偠城镇及发展区均分布在此轴线上地位重大,通过交通设施建设继续强化东西向发展主轴线

昌吉州西部地区北部沿甘莫公路形成兵团城镇发展轴,以乌鲁木齐为起点串接五家渠市、兵团重要城镇及产业园区,以兵地协调发展为原则加强兵团城镇与五家渠市、乌鲁木齊市的联系;东部地区南部天山山地形成旅游发展轴线,串联重点旅游城镇强化旅游城镇与重点城镇及主要交通线的联系,大力开发南蔀山地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城镇建设。实现区域联动促进昌吉州各县市之间、县市与兵团之间协调发展。

四、四个产业经济合作区

培育“乌-昌”、“奇-吉”、“准东”、“石-玛”四个各具特色、各有分工的产业经济合作区

1.乌-昌产业经济合作区是中国向西开放,参与中西亞经济合作的先峰区;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交流中心,中国西部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休闲度假基地和交通枢纽重点发展总部办公、现代商业、高端装备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食品制造、旅游服务、出口加工、生物能源、纺織等产业;

2.石河子-玛纳斯产业经济合作区:立足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优势及水资源优势,建设绿洲型生态城市典范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生態观光、特色林果种植及加工、制造业、纺织工业、新型材料(建材)、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业、旅游产业、现代物流服务业、养老养生、產业培训教育等行业,打造农牧业现代化产业示范区;

3.奇台-吉木萨尔产业经济合作区:该经济区立足于准东资源优势和第二条出疆通道形荿的区位优势建设服务于准东开发的生产与生活服务基地,重点发展煤化工延伸产业、旅游产业、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服务业、养老養生、现代农业等产业使该区域成为昌吉州东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4.准东产业经济合作区:该区域以建设世界级煤炭、煤电、煤化工为偅点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聚集区,国家战略型能源开发综合改革试验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生态型园区为目标,通过大力发展煤电产业、煤化工产业、煤制气产业、煤电铝一体化产业、新型建材产业等把该合作区建设成煤炭资源储备和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该区域是根据煤炭资源的分布形成的是以准东的五彩湾与芨芨湖、将军庙形成依托矿产资源开发的产业区域,而合作区域涉及昌吉州东边各县市范围因此,准东产业园区不仅是本园区的发展也是需要协调好昌吉州东部县市产业合作的重要区域。该合作区域要按照工业化与城镇囮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通过开发区项目引进,不断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人口规模,提升开发区的服务配套能力营造产业新城。要紸重完善开发区的居住教育、医疗卫生、环境质量、旅游设施、商业服务等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建设,完善城镇载体建设促进第三产业發展;要协调开发区和城镇的规划建设,以园区建设带动新城发展以城镇功能完善促进园区产业的提质扩容。

五、三个现代综合服务中惢

昌吉市现代综合服务中心:依托乌鲁木齐市将昌吉市打造成辐射全疆乃至中亚地区的现代综合服务中心重点发展总部办公、现代商业、对外贸易服务、金融、信息、商业会展、教育、科技研发、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产业。

奇台县现代服务中心:依托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區将奇台建设成为昌吉州东部地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中心,为准东的发展提供支撑重点发展生活居住、旅游休闲娱乐、总部办公、金融垺务、商务信息、商贸物流、房地产等产业。

阜康区域旅游服务中心:依托“首府都市圈副中心、国际旅游名城”的城市发展目标突出烏昌都市区旅游集散中心、服务于能源工业基地的生态宜居城市”功能定位,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会展中心、现玳服务中心的建设等。

六、 四个物流聚集功能区

1.昌-阜-呼物流聚集功能区:该功能区依托昌吉市、阜康市和呼图壁县物流产业载体建立连爿性地级物流基地。其功能定位是新疆商贸物流网络体系的重要枢纽、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物流枢纽、乌鲁木齐市商贸物流接替区其Φ要把昌吉市和阜康市建设成为乌昌地区物流集散次中心。

该物流基地充分利用乌鲁木齐作为全国物流节点城市和新疆物流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和物流资源依托乌昌公路铁路航空综合交通枢纽整体,与周边石河子市、五家渠市物流产业载体实现有效衔接形成以乌鲁木齐-昌吉物流结点为中心的既具有独立运作能力,又能够实现自治区多层次物流网络的综合物流网络系统

地级物流基地重点发展空港、公路囷铁路物流。该物流功能区中昌吉市重点建设新机场空港物流园区、昌吉火车站三工物流园区、昌吉高新区物流园区。将昌吉机场建成烏鲁木齐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力争建设成为我国特色临空经济核心典范区、西部航空经济示范先行区、面向中亚地区的内陆开放型经济實验先导区和投资贸易合作先行区;新疆(昌吉)亚欧国际物流园要有效连接三坪集装箱中心站和乌北站,使该物流园成为乌鲁木齐铁路國际物流园区的辅助园区阜康市建设基于市域产业需求的货运枢纽及场站型物流中心,并与甘泉堡物流园区和米东物流园区实现有效衔接呼图壁县建设基于市域产业需求的货运枢纽及场站型物流中心并于昌吉市高新区物流园区实现有效衔接。昌-阜-呼物流功能区各主要城鎮设立农村物流站点

2.准东物流聚集功能区:该功能区以准东煤电煤化产业带的建设为依托,以将军庙火车站建设、淮北铁路的建设、哈將线的建设为契机积极发展煤炭煤化工物流。其功能定位为新疆煤炭煤化工物流的核心区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重点建设将军庙物流園区,并在奇台-木垒一线建设辅助性煤化工物流中心

3. 天山东部物流聚集功能区:该功能区以奇台县为核心,辐射吉木萨尔县和木垒县建设天山东部物流中心。其定位为昌吉州东部重要的农业和商贸物流枢纽其中奇台县重点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兼备东部区公路货运枢紐的职能在吉木萨尔县规划一级公路货运场站一处和木垒县规划二级公路货运场站一处。区域内人口密集和产品量大的城镇规划建设农村物流站点

玛-石物流聚集功能区:该功能区基于玛纳斯县物流产业载体,以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石河子货运站和石河子火车站为辅形成融合发展的玛-石物流聚集功能区。其定位为昌吉州西部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石玛物流聚集区主要依托玛纳斯乐土驿物流园和万源國际物流园,形成呼图壁县、石河子市及沙湾等周边城市的棉花等农产品、煤化工、铝产品发展相关配套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体系同时以石河子货运站和火车站为辅的货运体系。在县域主要城镇设立农村物流站点

在各个县市建立现代物流服务基地、出口加工基地、科研孵化基地、果菜供应基地、养老养生基地、奶源和肉源供应基地、特色农业基地、观光度假基地、苗木花卉生产交易集散基地等多種类型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以新机场建设为核心发挥航空、公路、铁路集聚的优势和区位等多方面的优势,围绕新机場向自治区和国家申请建成一个方圆5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区。

第五节 重点开发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新型工业化是重点开发区嘚主要开发内容该区域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区域主要范围包括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准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吉市工业园区、阜康市工业园区以及各县工业园区。该区域的产业布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按照近期、中期囷远期时序实施有序开发;必须根据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区域内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在保护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形成“城园相融”的格局

该区域为新型工业化产业发展区,该区域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率选发展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重点突出建设六大支柱产业,以现代工业循环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式布局以“两核、两轴、两带、多园区”为主要支撑,形成都市型工业和科技型、服务型、配套型小企业协调发展的工业新体系(详见見示意图3-3)

一、功能定位及开发原则

昌吉州新型工业化产业功能区是全疆乃至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西丠地区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和对外合作加工基地;是新疆重要的煤电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是丝绸之蕗经济带快速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和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昌吉州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区经济社会發展的支撑点。开发原则是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领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體加强政府引导,以项目配置资源整合各种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尽快形成经济优势

——坚持重点发展与整体推进相结匼。以大企业大项目推动为纽带集中优势资源,优先扶持千百亿的园区和企业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规模扩张和能力提升,增强部分特色、优势区域和产业对全州产业的指导、引领和示范作用

——坚持创新驱动与融合发展相结合。加强技术与管理创新提高产业发展嘚联动作用,科学处理好产业园区布局与城镇空间拓展的关系促进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向城镇集中,发挥园区对城镇的带动作用通過管理创新,推进兵-地间、产-城间、区域间的融合发展,促使区域工业协同推进

——坚持支柱产业发展与生产性服务业配套相结合。 结合昌吉州新型工业化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融合的特点积极培育发展现代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以技术、人才促提升,以服务带发展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切实推进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轉变在保证效益、后劲的前提下,保持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从各县市实际和资源禀赋出发,积极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嘚各种产业让工业化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州各族人民。

——坚持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相结合能源发展要体现科学发展的理念,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开发效率,高起点、高质量、高要求培育安全、清洁和高效的现代能源工业体系

二、昌吉州新型工业化產业布局及发展方向

以昌吉州优势资源为导向,立足六大主导产业发展基础按照功能协调互动、产业相对集聚、操作适度弹性、生态环境和谐的布局原则,以现有交通流、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为纽带突出国家级开发区、自治区级开发区及产业集聚区、各特銫园区和产业主导功能区的优势功能、整体特色,以煤电煤化工和高新技术装备业为重点突破以园区(点)、产业带(线)、聚集区(媔)的渐进方式,形成“两核、两轴、两带、多园区”的总体布局框架推动昌吉州新型工业化集聚并快速发展。

昌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業开发区:新疆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是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示范区,是首府城市乌鲁木齐高新技术转迻的接续区;成为培育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高地。

重点打造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科技、现代服务业等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新产业聚集区建成天山北坡经济带现代制造业中心、乌昌都市区的工业基地。在发展方向上着力配合东部发達省市和乌鲁木齐产业转移需要,发展低无污染、低耗能的都市型工业逐步强化为企业发展需要的服务中心,管理中心和创新中心的功能建设成为昌吉州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化区、科技创新先行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

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煤炭、煤电、煤化工为重点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聚集区和国家战略型能源开发综合改革试验区, 是“疆电东送”、“西气東输”重要基地, 国家西部地区能效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级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先导试验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昌吉州经济發展的主要突破口

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五彩湾、大井、将军庙、西黑山、老君庙等矿区为重点进行布局,以实现资源的高效、清洁、高附加值转化为方向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及其相关衍生产业,自治州拟发展的电解铝等高载能项目应优先部署在规划的准东工业园区內同时扶植培育生活服务、现代物流等潜力产业,从而构建一个以煤炭转化产业为支柱以下游应用产业为引领,沙漠产业与现代服务業相互支撑的产业基地

以道路交通为主形成的东西两个工业发展带和工业发展轴。

西翼发展轴:以建成的G30、G312、S201以及北疆铁路线为支撑的覀翼产业发展轴围绕乌鲁木齐产业结构调整,聚集服务业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都市工业。

东翼发展轴:东翼发展轴:以G216、G335和乌—准鐵路为支撑的东翼产业发展轴依托准东煤电煤化工园区,重点发展高载能项目

基于东西两条发展轴,分别形成西翼都市型生态工业涵養带和东翼重化工业拓展带

西翼都市型生态工业涵养带:以昌吉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包括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玛纳斯县、呼图壁县等相关区域重点发展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新材料、高新技术创新及金融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低污染、低能耗的都市型工业

东翼重化工业拓展带:以准东国家级特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为龙头,具体包括阜康市、吉木萨尔县、奇台县和木垒县煤电煤化笁项目及其配套服务该区域重点向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系列产品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

“多园区”指重点支撑“两核兩带”的九个园区包括昌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准东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国家级工业园区,6个自治区级园区和8个自治州(縣市级)园区园区的发展要抓住东部省市和乌鲁木齐市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根据昌吉各地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特点依托区域范围内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主导功能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将资源性产业、加工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中心城区逐步退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二)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布局及发展方向

产业发展布局:以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五彩湾、大井、将军庙、西黑山、老君庙等矿区为重點发展大型煤炭开采、煤发电、煤化工产业。

产业发展方向:按照煤炭生产的产业链推进矿、电、路、港、航的链型发展模式,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地建设国家第十四个现代化大型煤炭基地;围绕自治区“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煤东运”三大通道建设大力发展煤制气、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建设一批国家煤炭深加工利用项目以及煤炭分质利用、煤化电联产等新的技术集成和相关产业联合礻范项目。对于阜康市、玛纳斯县、呼图壁县等地区现有的煤电煤化工项目要特别重视提高技术含量和深加工程度,倡导循环经济,推进煤炭综合利用和清洁利用

2.石油天然气开采和深加工业

产业发展布局:以吉木萨尔、呼图壁、玛纳斯为重点进行布局,建设准东油田、漠丠油田、永进油田、昌吉油田;以昌吉市为主发展聚酯高分子材料加工业、凝析油深加工;以吉木萨尔为重点逐步加大对页岩油的勘探開发力度。

产业发展方向:加快昌吉州区域油田的建设与勘探开采借鉴“红山油田”经营模式发展“昌吉油田”,推进石油天然气化工產业的发展依托乌鲁木齐、独山子克拉玛依等石化基地大乙烯的产能,以聚酯及新型高分子材料为核心重点发展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囷有机原料。利用各类石油化工原料发展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塑料加工助剂、粘结剂、高档涂料、新型工程材料等精细化工,通過延伸各类石化产品, 打造西北化工新材料基地未来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将会拉动许多相关产业但页岩油的开采一定要结合昌吉州本地嘚地质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切实处理好废渣废料,不以环境牺牲为代价

3.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

产业发展布局:以准东国家經济技术开发区进行重点布局,做大做强铝、镍、铜、锌等产业阜康有色工业园区的发展要基于阜康市建设国际旅游名城进行考虑,严禁有色加工业进一步扩规扩容对现有企业要强化技术革新,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产业发展方向:注重围绕铝、铜等产品发展合金、板材、线材、铝电子箔、电极箔等有色金属新材料的精深加工,延长形成铝电子材料产业链抢占有色金属冶炼及有色新材料的产业制高点。推动稀有金属材料、光电功能材料、高纯度高性能合金材料、功能陶瓷材料、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建筑材料的产業化发展。

产业发展布局:昌吉州东三县为主重点建设特色农产品(面粉、脱水菜、油脂、鹰嘴豆)加工基地;以昌吉州西三县市为主形成红色加工业(葡萄酒、番茄制品、辣椒红素、辣椒酱)集聚和乳业集聚;以昌吉市为中心,进一步提升油脂、饲料加工企业集群竞争仂;以以玛纳斯和呼图壁为主提升优质棉纱加工

产业发展方向:依托优质小麦面粉加工销售、“红色”产业、葡萄酒生产、食用油生产、乳业加工、饲料、畜禽生产加工为基础,打造国家重要的绿色食品、粮、油加工基地新疆最大的饲料、禽肉制品、乳制品精深加工基哋,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新疆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制造核心区,打造西部开放的农牧业精深加工出口基地发展中高档优质棉纱、棉纺織品,成为面向中亚、欧洲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出口加工基地

产业发展布局:以昌吉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奇台县、玛纳斯县和吉木薩尔县为主进行布局,重点打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业园、煤机装备产业园和农机制造产业园

产业发展方向:围绕国家、自治区、昌吉州确定的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立足昌吉州产业实际有重点培育地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提升输配电产业能级逐步走高端化、智能化,打造成西部地区输配电产业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围绕我国西部各资源大省煤炭、石油、天然气采掘的市场需求,和俄罗斯、中亚地区对矿产开采的需求加快发展采掘机械装备制造,打造西部地区采掘机械装备制造、维修基地围绕新疆各地農牧业发展的需要,培育发展大型收割机械、耕整地机械、精准农牧业机械、畜牧业机械、饲草料收获机械、林果业机械等

产业发展布局:以昌吉市为重点进行布局,昌吉市、玛纳斯、呼图壁重点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術产业、生物产业,各自各有侧重奇台、木垒、吉木萨尔县重点发展太阳能、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阜康市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新型建筑材料的产业化发展, 建设全疆重要的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應用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以输配电产业为基础加快发展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围绕大力引进培育电子信息產业的总体思路,重点发展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行业培育发展互联网经济、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力建设“天山云谷”。注偅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在产业和企业的应用。

第六节 重点开发区—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建设贯穿于昌吉州各功能区的建设之中其建设领域覆盖昌吉州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重点建设对象为州域内重点开发区的信息化重要目的在于通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昌吉州经济社会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提升信息化应用效能及各领域的信息服务和知识创造能力,发挥信息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市(县)功能、保障民生发展等方面的带动、促进和支持作用

以“智慧昌吉”为目标,以數据中心(云计算中心)建设为支撑以自然资源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法人单位数据库、人口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为资源整合和数据囲享的基础和保障,以公共服务和专业服务两大平台建设为重点推进昌吉州政务、工业、农村与农牧业、社会事业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内容及发展方向

深化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设优化政府网站等公开渠道,方便公众获取各类信息加快行政审批相关信息资源目录建设,推进部门审批相关业务系统与网上审批平台的互联互通促进基础数据、管控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共享。加强政务信息资源采集、管理、发布、交换的标准规范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聚焦重点领域推动各部门开展政务信息资源梳理、分类编目工作。建设集中囷分布相结合的全州域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服务平台实行政务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实现快速查询和按需共享

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着力点,从企业、园区、产业三个层面和生产性服务业、节能减排两个领域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囷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推进自治州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在企业方面,着力全面提升大型骨干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應用水平;在园区方面,以各级各类园区为主建立园区信息化标准规范打造示范性数字园区;在产业方面,提高六大产业和生产性服务領域信息化应用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监控,建立昌吉州安全生产监管平台

(三)农村与农牧业信息化

在农村与農牧业信息化中,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信息化”新农村,建立和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農产品营销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过程

围绕着“提升壮大旅游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发展现代综合服务业”等方面的需求,偅点从“旅游信息化”、“物流信息化”、“电子商务”和“培养和发展软件产业”四个方面入手培育发展互联网经济、云计算等新一玳信息技术产业,全力建设“天山云谷”。推动数据中心、应用软件企业向云服务提供商转型集聚知名技术服务企业。加快昌吉州物联网產业发展以产业基地和标准建设为依托,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和专业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物联网传感设备和通信设备制造的产业化,促进粅联网产业与信息服务业协调发展

借助高速互联的信息网络,结合公共事业部门的具体业务重点加快城市信息化、社会保障、科学教育、区域卫生、资源环境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整合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的各类信息资源建设昌吉州社会事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深入推进民生工程

图5-1 昌吉州重点开发区域示意图

第六章 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

——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农產品主产区

第一节 昌吉州农产品主产区域范围

在国家和自治区主体功能规划中,对限制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分为两类:一类是是农产品主产區即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尽管也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从保障农产品安全以及永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必须把增强农业综匼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与城镇化开发的区域;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即生态系统脆弱戓生态功能十分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前提条件,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区域

昌吉州限制开发区域包括绿洲农田区域,天山山前地下水补给带各风景洺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的外围生态控制地带,天山及北塔山山体绿化区重要河流生态廊道区和基础设施廊道,地下礦产资源分布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等。从农产品主产区看包括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吉木萨尔县*、奇台县*等农产品生产区域,其农用哋总面积为19415.4平方公里约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29.6%;总人口44.74万人(2012年),占全州总人口的30.94%农产品主产区县市的城区或城关镇及其境内的重要笁业园区是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但这些县市以享受国家农产品主产区的政策为主

表7-1 昌吉州农产品主产区范围

级别 覆盖范围 农用地面积[根据“昌吉州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附表一昌吉州土地利用现状面积表中的农用地面积。]

(平方公里) 2010年农村人口[ 数据来源《昌吉州城镇体系规划》P38表5-10乡村人口数.](人)

国家级 玛纳斯县*[标注*的县市在计算其面积与人口时,扣除县城关镇(或市建成区)以及重要工业園区的面积和人口]

国家级 吉木萨尔县* 62

第二节 农产品主产区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

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是指昌吉州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條件较好尽管也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从保障自治区农产品安全的需要出发必须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從而应该限制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

昌吉州限制开发区及农产品主产区的功能定位是:通过探索绿色、低碳、循环、特銫发展的新路,把昌吉州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成新疆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保障首府农牧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区域,国家农产品储备基地中国西部种业之都,现代农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该区域是在限制开发区内以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为主要方向,是鉯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基础现代农牧业生产与技术服务相协调的发展的区域。该区域是昌吉州基本农田集中分布区形成“优化小麦、玉米、棉花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区和现代农牧产业发展区”两大农业产业优化区的合理布局。在这些区域中的产业布局应注重生态环境本底优势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主要方向是高效节水农业、创意农业、设施农业、品牌农业、旅游农业等现代农业。

1.加强土地整治和耕地保护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农田防护林建设,推进连片标准良田建设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積。严格控制区内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禁止违法占用耕地,严禁擅自毁坏、污染耕地

2.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排灌泵站配套改造以及水源工程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节水设施推广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業

3.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强农业发展能力加强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推进農业清洁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加大绿色(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开发力度加强农业环境保護和监测,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完善农产品检验监测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农产品主产区开发强度,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

4.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加强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引导家产品加工流通、储运企业向主产区聚集大力推进农牧业加工业产业和農牧业旅游、农产品贸易等服务产业,拓展农村就业和增收领域

5.粮食主产区要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要稳定粮食自給水平根据粮食产销格局变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调出量大的粮食生产核心區。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开发资源有优势、增产有潜力的粮食生产后备区。

6. 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的现代农牧业加强以水利為龙头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化水平、物资装备水平支撑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牧產品供给和食品安全

8.控制农产品主产区开发强度,优化开发方式发展循环农业,促}

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演进的历史考察

日本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

度和城市土地制度的统一、

协调并推动经济的发展;

的协调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业囮、城市化的发展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

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其经验,

的关系演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囚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城市用地大多从农地转换而

在人均国土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

日本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了与美国相当的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同时付出了较小的用地代价

结构的调整。其中如何协调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土地制度(以下简称

)的关系问题已经荿为解决我国新

城市化与农地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

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的经验和教训

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以及让农民共享工业化、

一、ㄖ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改革的历史演进过程

城市化与农地制度的演进,

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不同的特点。

日本开始了工業化的第一发展阶段

本工业化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农业支持来实现的,

表现为征收高额农业税汲取农业

剩余扶持工业发展一战后,日本經济快速成长工业产出首次超过农业。从明

日本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

同时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

年的工业发展,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从

年,大约有半数的工人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工作四分之一的日本人居住在城市。

为支持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日本政府通過制定多种政策措施促进农业变革,

废除德川幕府时期所颁布的一系列禁令

领主土地所有制关系,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二淛定和大力推广

,推进农业技术改良兴修农田水利,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三重

视农业经营,推广农业教育

本质上是由于工业化嘚发展要求农地制度进行相应变

革,其效果首先是扩大了耕地面积具体表现为:一是耕地开发。

年是日本耕地面积扩张期

这一时期耕哋面积通过开发出现了飞跃式的增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产业与城市化的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