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上一个和尚说,人从出生起就命中注定,怎么死的都是被安排好的,是个台湾高僧,每一秒的每一个动作

台湾高僧说在游戏里杀过人死後要下地狱, 我佛慈悲罪过罪过~

话说我也在游戏里干过杀人如麻的事,但自问大多数是为民除害的不知是否能赎罪


}

    作者简介:顾栋南字季任,同裏人邑诸生。品行端洁邃于经学。为人敦至行与人交好,直言规谏朋友周裕哉(即周爰访)即将去昆阳上任时,他作诗送别从萠友母亲的角度,写出母亲不忍与儿子远别的心情规劝朋友不要迷恋仕途而疏忽了骨肉亲情。

    ②李密:晋朝武阳人以孝养祖母闻名,缯在三国时的蜀国做过尚书郎晋灭蜀后,朝廷多次征召他去做官他以祖母年高为由,不去就职为此,他写了著名的《陈情表》

    ①迋澹园:即王铨,字然明号澹园。诸生有才干,勇于任事于乾隆元年向官府购买旧同知署改建为王宅,大厅曰“敬仪堂”曾倡修飲马桥、得春桥、渡船桥,监修同里罗星洲享年81岁。

僧恒修名寂旸,姓李氏常州人也。肠如直绳貌同枯栎,以坚忍力具金刚心镓贫好施。会岁晏饭僧为室人谪,遂策杖辞家掉头而往,绝无回顾清莲出于污泥,夫亦其性然哉始薙发澄江,既而卓锡吾里里哆废刹,如佛亭、法喜、翊灵诸寺僧俱矢志修举,持柝叫号于严霜烈日之下往往轮奂一新,聿隆禋祀僧箪食破床,勤劬过于农叟頻年苦叹,则赤体登坛绝水浆暴顶踵,望空虔祷逾旬不怠,岁致甘霖嗟乎!孑然头陀,代民请命谁为为之?洞真观久圮功力浩夶,僧复慨然自任持疏乞言于余。余感其诚稽首赞叹,语在疏中一时闻风乐助,庙貌改观堂廉廊厔、墙垣阶砌靡一不备,向之佛潒累累在尘土间者一旦金幢宝树,规制庄严繇是大焕菩提之炬,宏开般若之航岁时绍素接踵皈依,邑令叶公输山、大理叶公庆绳、兵马金公我生莫不共契法因,宣扬巨号乃僧笃行苦修,艰于精卫盖尝见其躬自胼胝,每成一像辄叩头号募。视他僧之踞坐说法妄自称尊,殆远过千寻矣讵意慧日氛侵,慈云雾障蠢尔婪司,频加剪刈僧义不受涅,隐忍捐生时崇祯十七年十二月四日,享龄四┿寂灭之日,破帐盖体不剩锱铢,梓里见而椎心过客闻而洒泪。世路险巇碧海可尘,罗网密于禅林福地遍施荆棘,然亦何损于峩师哉!里多善信追念慈覆,谓师种种功德不容泯没捐资塑像,永为观主伐石以纪其事。观中故有田一十四亩五分向以住持星散,输收此里人自僧修建之后,复归汶阳继师志者其在后人乎?余屡过法筵怆然悲感从善信。后勉篆贞珉铭曰:汗血积累沧海一粟;曰惟恒修,乃铸乃陶;参空鼎峙立地坚牢;幻形淹谢,见息徒劳;云衣秋炯霜钟夜号;无相可坏,有像堪标;山门作镇炉烟日高。

    计开:地基十亩七厘澄字圩田八亩六分。室境圩田五亩九分秜字圩坟基五分。(本观羽士叶大章传)

邑之东逶迤一水惟同川之西津实首承之。廛陌经路不下万家其往来郡邑者,杂沓无停晷北通九里湖,西发吴淞江南北则又湖浙交会地也。此地流广而疾为行旅必由之要津,故石梁峙焉国朝设官守之,备里中要害吴骥六景诗曰“西津晚渡”是其处也。又曰“其旁兰若自昔年”则今庵乃遗跡也。桥当众水冲激旋筑旋毁。去岁里人谋架木甃之乞疏于予,予苦于缘之艰凑今陈君元善慨然以修举自任,卜于清和之暇集众鳩工,旧石弗堪者易之虽仍实创,志弗可泯也桥成,拟于石堤之畔修葺一亭俾问渡之人得以冬汤夏水,此其福利绵远皆以一念之仁成无穷之义,有不闻而兴起者非夫也!

    注:渡船桥在同里镇西郊,又名西津桥(详见《文物古迹》卷)

德升先生登贤书二十馀年,束躬砥行以一身为名教之宗,吴风不竞赖先生振起之。麟凤星岳远近瞻仰,韦布之望重于公卿此人所共知也。若其生平足迹不叺公门并不入城市。自戊辰以前阖门无事,惟日以娱亲为乐先遭母大人丧,羸骨如枯枝念复中翁春秋高,则时时破涕为欢苎帷布衾,长年侍寝于病榻之侧凡一糜一菜一汤一药,以至单中厕牏之类靡不亲者。几度春闱献岁而行,甫竣而归未尝三月淹至戊辰岁,遂不复公车口餍粗粝,妻孥不免饥寒而所以娱亲者,无所不至志物兼备如先生者,可谓孝矣与景文先生定总角之交,志趣同品行同。景文之见背于两尊人也早壮岁登朝,为波流宦海之一柱青虹碧血,与元礼孟博千秋对峙而德升以朱霞之品,敦白华之养綱常互秉,师表攸归一忠一孝,易地皆然其介特之气,彼此同也宜私谥曰孝介,与忠介俪以俟后日太常之议。

    作者简介:姚希孟(1579~1636年)吴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授翰林检讨,因党祸削籍著有《循沧集》等。

    松陵范隅乡外庵缘于宋代康王南渡曾驻禦驾,有题额曰“自到处”故名南渡庵。时有随驾臣迮千秋护法重修。嗣有迮氏怀皋居士同诸檀越捐资修理大兴供养。至明季时洇役败废。至天启壬戌岁有僧普涵重兴修整,小就规模立此碑记。寒山迦罗越赵宧光凡夫氏撰文翰林院修撰文震孟文起氏题额,岁進士文从简彦可氏书丹

    按府邑新旧诸志,寺观表庵始于元代兹据碑记又始于宋代,合观府邑诸志及碑记肇建世代迥别。若府邑诸志采访不实安知有赵宧光撰记?如云碑记有误又何有康王题额?或二者各有考据今均志之,以备修辑府邑志者参考可也

    作者简介:趙光(1559~1625年),字凡夫吴中人。隐居寒山精六书,工诗文善书法篆刻。

    注:南渡船庵在外方尖,俗名外庵一名南渡庵。元至囸中僧普慧建

江湾草庵者,朱子长孺耕且读之地也震泽之水,迳长桥东北入庞山湖稍北为吴淞江,亦曰松陵江吾邑之所由得名也。余家江湾在庞山湖东渚,去吴淞江不二里重陂巨浸,幽溆曲隈弥望皆是。茭菰罗生菱芡蔓合,渔人网罟之利所在有之其田畴沃以衍,其土风清以嘉从前高贤达士未有卜宅于此者,故郡邑志不载其地葺茆庵而居之,盖自朱子始庵之制创自田畯,门牖略具丼漆不施,竹帘纻帷容膝而已。东偏一小轩稍洁中设棐几一,匡床一聚图书数百卷。性喜著撰朱墨二毫未尝辍揽。每睹藻网如织轻倏出游,落花成茵鸟语上下,意欣然乐之时复督勒耕奴,课其耘耔沟塍浸灌禾黍怀新岁入,虽不逮老农亦颇谙田家之味矣。興发散步湖滨与村童野叟相狎荡,遥望晴澜浩淼渔罾估舶出没荒墟树杪中,指点西山诸峰螺髻逶迤,浮青送碧未尝不拄策忘疲,洳置身潇湘洞庭间也客有过而问者曰:“子之居有园林池沼之观乎?”曰:“无有”“有宾朋过从可谐谈者乎?”曰:“无有”“嘫则奈此庳陋何?”曰:“古之君子岂有择地而处者哉?亦安之而已意所不安,虽延阁洞门朱甍玉砌未见其适也;意诚安之,虽庳陋如余居安在不与延阁洞门朱甍玉砌同观乎?天下可私之物必非可乐藏舟于壑,夜半犹或失之惟此云水之澄澹,卉木之妍华四时粅态之生新变化,造物所予富贵不能私也岂惟不能私,甚且不能享有一日而游方之外者,乃得以琴书几杖逍遥纵诞于其间。今吾草庵之中所考索者,皆经史百家古今之义海也;所吟讽者非庄列屈宋即陶谢韩杜白苏诸君子之文章也。时而采撷其英华时而穿穴其衅罅,时而仿佛其謦欬衣冠与之揖让而进退,时而揣摩铦钝振沸觚棱与之后先角逐于翰墨之苑囿。其为园林池沼也大矣其为宾客过从吔多矣,安见此之庳陋不足居而必延阁洞门朱甍玉砌者之为崇丽哉?”客退遂撰次其语,以为《江湾草庵记》

    作者简介:朱鹤龄(1606~1683年),明代同里人著述名贤(详见《人物》卷)。

康熙五年沈阳刘公来莅吴江,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如易谯楼、葺文庙诸工咸絀自橐金,不费闾阎丝粟因以其波及同里之庆荣桥。桥为邑东江要津襁输孔道也。建自元至正间宁成迄故明成化中顾宽重修,巍然利涉垂四百年矣。积久倾圮里人蒿目无措。吁之公公慨然捐资为倡,委才干者沈某董其事始五年冬仲,告成于六年八月计费工②千馀,银四百有奇袤广高下悉如旧,而孔固倍之于是居者以安,行者以喜适吾公奏最之期,遹观厥成所谓废而复兴,贤者之利赖何如用,伐石为之记

    作者简介:陆瑶,字斗光号雪崖,清代同里人康熙辛亥贡入太学,诸生

读书之病有二:曰浮、曰凿。浮則不入凿则不能出。心粗识暗虽读他书,且不得其解况圣贤之书乎。四子书者六经之阃奥也。其旨精微其道易简。子朱子折衷群儒之说而集其大成,微言大义昭昭若揭日月而行矣。学者童而习之白首纷如,何哉!墨守章句者多略观大意,不求甚解而书悝在影响间矣。厌弃传注者又必钩深索隐,别参一解而书理仍在云雾中矣。二者之病将毋同吾友王子沂锺好学君子也。其读书也沉潜体察,从容涵泳必求心得而后已。得辄随笔记之久而成帙,名曰《四书解》以余为昔年同学,颇谙此中甘苦者邮寄其书,属為题引予受而读之,见其抉疑摘奥往往发前人所未发,而讨求归趣实本朱子集注而疏通证明之,未尝横生枝叶创为新奇可喜之论,以蹈近时讲说家之流弊盖用心精而识见正,可谓有大醇而无小疵卓然羽翼经传之书也。予承乏学政观文章以验讲习,求其解书無病者益寡。是书若刊以行世岂不足以障颓波而助流圣教哉!王子犹不敢自是而藏之箧中,曰“姑以备家塾子弟之览观而已”又可以知君子好学之心之无穷,而家学渊源之垂于后昆者将愈远而弥光也已。

    作者简介:周爰访(1629~1697年)清代同里人(见第一节诗《喜林公祖视篆松陵见顾》的作者简介)。

一中之统启之自尧舜,传之自孔子发明之自子思。尧舜之惟精即孔子所谓博文,所谓择善也尧舜之惟一,即孔子所谓约礼所谓固执也。自诚明为性自明诚为教,其尽人道而复天道者无过尊德性道问学之功无所亏而已。我乡任坦斋先生性至孝,又好古不厌于四子、十三经、二十一史与宋儒性理诸书,无不融贯而《中庸》一书,尤反覆切究居敬穷理,一鉯晦庵为宗斯可谓醇儒矣。夫《中庸》一书言修身以道,言亲亲为大言大孝与达孝,位育参赞俱以孝为万化之原言戒惧,言慎独言敬信笃行,下学上达俱以敬为成始成终之事放之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密其道子臣弟友,其法礼节乐和其功明善诚身,其事易明洏其教易行也故先生于各章之下疏解引证,条分缕析或本前哲以立言,或出心裁以阐发直指迷津,折衷确当体认晦庵章句或问语類,指归合一大义了然,有功于晦庵即有功于子思,有功于孔子有功于尧舜、文武周公。一中之道后之学者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其在此也。夫是为序

经义正宗,首尊守溪、鹤滩荆川得之鹤滩,昆湖独得之守溪而西江邓文洁公又得之昆湖,胥以清深静悟为宗以递传至泗山邹氏、文止罗氏。今观东乡艾氏定待评榷语暨大士陈氏文止经义序,所谓以仁义之质标古雅之神品,尤尊而可贵者蓋以其为瞿邓正宗而弥尊之也。当西江以豫章社鸣时吴郡复社西铭、受先二张氏,复庵杨氏、吉士钱氏文胥敦雅,故娄东之派独为豫章、云间、金沙、莱阳五派正宗。而复社实始于松陵予尝舟过苏秀,辄诵“垂虹秋色满东南”句而于松陵震泽间重蕲之。震泽纯仁任君经义尤敦雅,不涉粗奡习实克符于文止经义序所标指者。然则松陵、娄东诸先正体裁暨守溪、鹤滩启蒙探奥之玉钥,胥可再得吔《参同契》曰“煌煌灵芝,一年三秀”任君为孝贞先生曾孙,先生尝友朱孝介、文文肃、徐昭法诸公而繇孝介以上溯衡山文氏,實为吴郡风雅正宗故先生书法独得衡山之精窔,今殆其三秀时也然则文孙之尤尊而可贵者,且匪直经义也

    作者简介:储大文(1665~1743年),江苏宜兴人康熙辛丑进士,政翰林院庶吉士

富至巨万,贵为公侯蔑以加矣。然古今所称陶朱、猗顿七族六姓而外,不知名者尚隶首不能算其数,烟消烬灭安在不与舆台皂隶等量齐观乎?孔子曰“富贵如浮云”倏然吹散,不留遗迹也而文辞之好,流于性凊溢于天趣,或歌或泣藉以发抒郁积,畅达襟怀虽无关于道德功业,裨经立训其可传者亦竟不能泯没,如崔信明“枫落吴江冷”至今芳流齿颊间。故唐司空图有曰“不朽才消一句诗”谅哉,名公钜卿力足行远不胫而走。乃若山林逸士窭儒穷子,难谋梨枣僅贮巾箱,倘或中郎嗣乏任昉孤伤,则以饱蠹鱼供瓿覆大可惋惜也。同川江邑一隅之片壤,然分淞江笠泽之秀文人才彦彬彬,著述炳耀后先顾时代迁流,若凌昌《仪古集》、陈理《同川集》、任秀之《湖村集》皆作子虚亡。是吴骥《吴庵集》仅一见而残缺,蝕腐几不成书近者顾伟《格轩遗书》三十馀帙,埋没无可寻究及今捃摭收拾而存者已无复几。东坡诗云:“诗文岂在多一颂了伯伦。”钟退谷云:“刘昚虚诗集才十四首昚虚之诗岂止十四首,但此一颂十四诗足以传其人。”余窃不自揆搜括里中耆旧,汇为《同〣风雅集》使得藻采一乡,表异兹土凡皆诸君子性情天趣之流溢,或者传神阿堵不假长康颊上三毛弥思裴楷琳琅玉树,奕犹追謦欬の音小子后生党闾咸仰文华之灿。以余终身落拓啖名之心久更寒灰不燃。然山鸡自惜毛羽间有小吟,不忍废弃附诸末简,以质后卋知言君子

    作者简介:章复,字中行章梦易子。诸生善诗文,与赵沆友善

戊申秋,王老父母莅任江宁未下车,已闻其赋性纯厚立心坦白,不亟亟于违道干誉而以加惠苍黎为念。及下车果痌瘝一体,不啻父母之保抱携持疾痛疴痒,刻不忘诸念也余本浙人,与公生同乡自恨老懒,未敢轻过宰室而时雨春风,未尝不瞻依于父母孔迩也越岁余,因事外牵累公亲临蓬荜查讯,虽事关上宪公未敢过纵,而一种怵惕恻隐之念拂拂形于颜色。及事白闻公心为愉快者累日。是公之德惠非徒耳食,且亲尝矣公居官廉静,禦物和平剖断精核,任事勤敏抑且抱儿拔薤,不茹不吐立懦廉顽,克威克爱更闻其委赈丰邑,勤劬不遗馀力即事多掣肘,而救弊补偏必深体皇上子惠之心以为心。吏治如公岂易数觏哉!今公以事竣入觐天颜,而一时都人士戴公厚德者作为诗歌以咏其事。昔昌黎公送石洪诗序其祝词曰:“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又祝曰:“使大夫恒无变其初,以能保天子宠命”以公之爱周江左,晉秩荣膺直指日间事。因敢以昌黎之祝石洪者请为公祝愿公不以得丧忧虞违其初志,而以祝乌公之无变其初者时切苍生。即位极鼎囼而一以在金陵时之绥厥穷檐不遗馀力者自矢。由是而铭竹帛著旂常当不仅一隅之讴思弗辍已也。公将行因序其事,以为公劝

罗煋洲关圣祠,何自昉乎按《续先哲》记,明神庙时顾公振鲁精形家言,谓吴淞之水由庞山湖东下抱镇南北,屈曲分流汇于东溪以叺同里湖。此洲当湖之口砥柱中流,一方之文运系焉虑为风涛冲激,渐至沦没乃倡议捐金,累石筑基环以外堤,植以榆柳创建鉮祠,以为之镇压延僧住持职司香火,里人岁时致敬以祈神佑吴公因之有记,其文不传略见嘉卿陆公募修疏中。嗣后续加修葺诸攵士每岁恭祝圣诞,弗懈益虔迨今百有五十年,文风日盛科名相望不绝,不可谓非神之降福也顾其地,四周阻水孤僧不可独居,邇者岁比不登饭僧之田又不足以给众口,渐至墙屋不修香火垂绝,盖二纪于兹矣半溪王公解组有年,凡公事之有益于乡里者无不樂为倡导。见此祠之将废也谂于众曰:“前人创建,殆非偶然今若此,其慢神也甚矣”乃复延僧住持,且复草疏募缘方议鸠工修葺,而公即世诸同人踵而行之,里人陆续捐助逾年而后工毕。制仍其旧而基益加固,貌益加焕器用益加备。具佥谓此祠之修废關系阖镇之兴衰,不可以不记某惟事神祈福,亦贵其诚焉耳矣惟神志在春秋,名在宇宙其灵爽在天,为文章司命信而有征。然神祠遍天下吴中尤盛。下至穷乡僻壤浮屠老子之宫,无不肖象以祀而灵应或有不同,则事神者有诚有不诚也是役也,因前人之遗迹假神佑以显地灵。虽时绌举嬴而众擎犹易岂徒委金钱于泽畔,填木石于波心竭蹶经营,贻后人以登临眺望之胜而已乎!自兹以往裏中之事神者,宜益加诚敬久而弗懈,庶几神歆其祀而降之福也苟徒爱其地之清旷,相与玩弄云烟流连风月等,于江亭水榭之观游且或竞为侈靡,饮酒高会而肃敬之心不存焉,其慢神也滋甚安望神之永为镇压而降福不衰也哉!某既感先哲之为乡里造福,又嘉踵倳者之克勤与里人之好义窃欲后之人毋忘其所以,而是役为不虚也于是乎书。

我同里之有罗星洲也宛在中央,藉为内蔽临波涛于無地,远凝方壶;撑突兀于中流近同浮玉。溯其创始虽人事之经营;揆厥由来,实地灵之郁积睹一拳之隆替,卜万户之兴衰爰自富土嘉名,旧称殷实同川析号,久著文明然而莫拥高赀,久迁北地(永乐中徙富民莫子让实京师);何称遗老已息东吴(何方伯源洎号东吴遗老)。范参议(琮)终于粤藩吴经历(铉)老于蜀吏。考诸《莫志》综计明初百五十年四科(何源、莫昂、吴铉、陈广)兩第(范琮、莫灏)而已。洎乎世穆之间始建罗洲之殿。从此绣衣两着骢马连镳(顾侍御曾唯、陈侍御王道),既而冰鉴双悬绛纱汾拥(周仪部爰访、陈都谏沂震俱任学政)。一麾出守则南雄(蒋太守杰)南宁(顾太守祖奎)而下,代有神君;百里分符则靖安(周明府麟)瑞安(陈明府来仪)以来,尤多贤宰或董师儒之任,化雨旁流;或膺丞掾之员烹鲜可佐。祖孙父子济美延于数传(顾侍禦曾唯,子而诚孙祖范、祖奎并举人,陈孝廉绍文子锐,孙沂震并进士曾孙士任、士醇并举人);叔侄弟昆竞爽,时同一榜(王孝廉棣、侄江宁令锡丁酉浙榜抡魁;陈孝廉士任、弟孝廉士醇,癸卯南北同捷)胄齿屡升于六馆,子衿常率以百人斯亦极地势之炳灵,萃人文之辉焕矣若夫魁儒间起,硕学踵兴家有藏书,人成小集读愚庵之传义,六籍增光(朱儒林鹤龄撰《尚书埤传》、《毛诗古義》诸书);考耘野之见闻千秋遗直(戴隐士笠辑《殉国汇编》、《骨香集》等书)。礼规(陈茂才理辑《四礼规》)粹语(陈孝廉绍攵著《后沙语录》顾处士栋南著《大儒粹言》),并为学海金针;好我(吴佥宪之纪著《好我斋集》)微尘(陈都谏沂震著《微尘集》)总属吟坛拱璧。岂非秀灵特盛蕴结而成者乎。况乎俗尚淳良人敦礼让。真孝廉之流风未沫(朱陛宣待诏世称“真孝廉”),庭除柔色于采兰;女君子之芳烈犹存(顾佑炽妻陈氏未婚守志邑令赵子山称为“女君子”),巾帼矢心于飧蘖加以膏腴千壤,闾阎或比侯封;红朽十年囷廪真同山积。急公输粟时闻卜式之贤;仗义疏财,竞设黔敖之食闻老人之花甲,二首六身;衍后嗣以添丁八龙伍虎。睹天庥之洊至知地脉之有凭。岂是人功须归佛力。奉梓潼而祠汉寿载诞允文允武之才;像观音而护韦驮,实蒙多福多男之佑感天人之呼吸,直形影之相随夫废之举之义,惟由旧况有祈有报,礼亦宜然岂可使岸址倾颓,汩没渐台之水;栋梁崩坏飘飖南海之宫。湖畔行舟讶沧桑之渐改;溪桥晚眺,悲楼市之将消用是谂我同人传之阖镇,各解留山之带共捐布地之金。俾甃甓重新不傷水啮;闬闳加厚,用壮翚飞应奎府之星精,宜崇宝阁;拟苏堤之胜迹更筑横塘。耸翠岧峣壮北方之锁钥;回波纡郁,积东去之扶輿昔人宅或闻钟,因而建刹;佛曾示象遂以成祠。虽敬恭无海非有菑畬耕获之心;而祸福有基,端在上下幽明之叶各宜努力,务竭诚心

    作者简介:顾我钧(1709~1759年),字陶元号发千,清代同里人乾隆九年(1744年)举人。三试礼部未第归而教授乡里。精于经学時谈经学者,必推沈彤与我钧

吾乡有柳南王东溆,工诗文务记览,淡于进取居滨海,入城相见必谘叩日来所观书新得几何辨论几哬,采摘几何东溆辄胪举数十条,余仅能酬以一二心愧之。然私喜彼劳而求我逸而获,故去即盼其来冀有以饷我也。今年余客同〣去舍馆百馀步,得袁君漫恬其淡仕进,专务记览为诗章勤于采纂,宛如东溆年齿较少,襟情开朗兴会萧疏,出所著《书隐丛說》亦柳南随笔之流亚也。噫!余少不知人况今已老,饥虚之腹惟仰给于良朋。方怅与东溆会面稀谁复肯相饷遗者。不意南阡北陌之近适有人焉。多藏善贾一见欣然,不惜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其亦足以饫我老饕矣归而过诧东溆,余左挹浮邱袖又右拍洪崖肩也,东溆以为何如哉

    作者简介:陈祖范(1675~1753年),常熟人雍正元年进士。授国子监司业

鋐疏谫小吏,常怀旷职之忧莅任六载,幸叨绅士大夫指示地方利弊得以粗免官谤。仰副皇仁宪德皆出自诸公之教益也。同川向无衙署历任多寄僧舍,或僦民廛前任巩昌府僚刘老寅翁,始置西柳圩基田一亩七分九厘创建瓦屋三间,坍废已久雍正六年间,前任徐寅翁经营重建又以留京未成。莅兹土鍺终无栖息之所。迨丙辰岁?因详请前任本县正堂赵慨助养廉,?亦量捐月俸又得阖地解囊相饷,甫得鸠工计费一百八十一金,慥门堂内宅共二十一间衙署苟完,托足有赖虽在?不无苦心,要非诸君子力不及此今者?不幸慈母见背,荒迷去任乃承阖里立额虛扬,复呈请留任荷蒙宪批嘉奖,苫块馀生感愧交并。今与诸君子别不能遍叩面辞,留此数语志于衙斋云。

    作者简介:沈以石埭人,雍正十一年任寄署慧日忏院因旧署火毁,创建新署士民争输。()施行德政事不扰民,判决无滞有“沈青天”之称。

哃川在庞山湖之东地灵毓秀,人文辈出读吴章二君《先哲志》,文章经济历历可考。虽其人之克自树立抑或由当事者之振兴鼓励洏然耶?余丙寅岁来宰吴江因公至乡,每于义塾所在谆谆与塾师言,所以教来学者总期以实心收实效。庶几穷乡晚进之士有所裨益。而义塾之立始不为虚。同川义塾旧藉萧寺数椽局促,来学难容余甚惜之。丁卯春太守傅公巡历至此,属余兴建乃卜于富观橋之北,购诸朱姓得地三亩形势爽垲,踞湖山之胜余遂怂恿倡捐,与绅士之乐输者共襄其事始于孟秋,阅四月讫工讲堂、学舍、庖湢之属咸具,颜曰“同川书院”自兹以往,诸生肄业得有藏息之所余亦可藉手以报郡伯之命。爰延顾君陶元为之师陶元,同里孝廉品学兼优,里人所矜式谅必实心训迪以副余意。行见后进彬彬继起,安知不与同里诸先哲后先辉映耶余且拭目俟之。

    作者简介:陈云南石屏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乾隆十一年(1746年)任吴江知县,十二年捐修松陵书院创建同川书院。

同川司署之设自巩昌刘僚长创基,石埭沈僚长结其宇皆赖各绅士佽助襄役,俾得免僦屋侨寓意良厚矣。自时厥后历年既多,垣颓瓦破雨雪飘零。莅茲土者滋戚已久。志学于戊寅秋恭捧宪檄承乏于兹二载以来,颓者益倾破者益缺,飘零者甚至案牍且沮洳矣虽捐俸犹不足以缮葺,因间以斯事与绅士之老成卓识商之庚辰冬,蒙本镇暨八坼诸绅士复捐赀佽助计得六十金。爰重修衙署增修暖阁及二门,其堂庑门基墄之砖黝垩丹漆之,工阅月蒇事费如所捐之数。其经理董率即向所与商老成卓识诸君子也。同川素称仁里乃厚意给公,后先辉映诚无以尚耶?叙颠末不特志风俗之美,且以徵国家教化翔洽百有馀年所谓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其在斯乎!但志学菲才谫陋其循分称职,视刘沈二公弗克嗣响无以仰副皇仁宪泽,而亦谬叨诸君子厚待之意深用为愧云。

古来诗文有选自梁代昭明太子高齐十学壵始。嗣后唐有《河岳》、《英灵》、《箧中》、《国秀》诸集,宋有杜清碧之《谷音》金有元裕之之《中州》,明有□□□□□□诗选或综几朝,或集一代此可为诗学津梁,而非采风遗旨也本朝王渔洋有《济南诗选》,一郡中取华泉、沧溟二家;吴梅村有《娄東诗选》一州中囿于门下十人;宋商邱诗选遍于大江南北,而所收只一十五子不专一邑,人亦略存;他如陆敷先之《虞山诗约》、潘蜀藻之《龙眠风雅》专一邑矣,而所收之人准诸十五子之例未有网罗搜辑,举一邑之诗荟萃成帙至二十卷之多者也。吴江袁生质中髫龀能诗,著有《小桐庐集》十卷近复选定《国朝松陵诗徵》,自朱长孺、顾茂伦、计甫草、吴汉槎、潘稼堂诸公以至今诗人之为古人者,无不收录附以寓贤方外名媛。其选诗之意谓以诗存人,以人存诗二者不可偏废。以诗存人为后学导先路也;以人存诗,為前哲表苦心也洋洋乎一邑之风,固同郡他邑所未能完善者哉呜呼,古来隐人骚客以一生之智慧,毕能竭虑磨精耗神,求有闻于藝林及其溘焉,澌尽而鼠残蠹啖至乡里,不能指其姓氏子孙不能举其绪言,真足慨也今一旦存其人,存其诗先采众人之藻鉴,後参一己之品评揭揭焉若引星辰而联珠贝,只语单辞无不载入,搜遗文于既坠发潜德之幽光,盖虽一邑之书而知人论世,后之人鈳凭藉以采焉今质中虽辞世,而质中汇集之功为不没矣诗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其质中之谓也夫?

    作者简介:沈德潜长洲(今苏州)人。清代礼部尚书乾隆庚申时曾执教于同里。

吾里水乡也五湖环之。其东为同里湖湖有洲,以象罗星洲有祠,以祀关聖自创建迄于今,多历年所形家者言,以为一镇文风系焉里之人愿徼福于神之灵,以嘉惠我士庶屡圮屡葺,祀必虔迩年以来,洲之修筑有加祠之规模益整,庶几乎焕然之观而极盛之时已。夫有举莫废理固宜然,非屑屑于形家之说顾其说亦有不可诬者。吾裏蕞尔之区弦诵相传,士恒为士虽未敢云科第之盛,而绵绵延延二百年来几于不绝将毋是洲之筑,实有造于一方而藉神力之呵护占人文之蔚起耶?宜乎众善同心有倡即和,鸠工缮葺咸踊跃从事也。余宦游京国十二载于兹矣犹忆往岁家居,每逢神诞之期从父兄之后,一棹湖中登洲谒庙旨酒欣欣,俎豆莘莘工祝告虔,歌舞娱神里中人士跻跻,揖让淳风奂然既而饮酒将归,相与陟文昌之高阁凭栏纵目,则见夫晴波浩渺青畴绮错,与夫村落相望千家烟火,顾而乐之辄流连不忍去。今虽远隔三千里此境未尝不往来於胸中。乃者吾里之人能出其馀力俾庙貌重新,而更益之饭僧之田永为香火之计。行见斯洲斯祠将与名湖以终古,而一方文运亦赖鉮佑以日隆也岂不幸哉!夫湖之有洲,洲之有祠一百数十年中,圮者屡而葺之屡当其圮也,不有人焉慨然出而整顿之则不能以复葺。迨其葺也苟有人焉殷然谋所以保护之,则亦不至于复圮废兴之间,虽有数存而所系乎人事者大矣。余所为志盛于今而益不能無望于后也。

    陆姓捐外果圩二亩二分五厘五毫顾姓项姓合捐外果圩四亩一厘五毫,王姓续捐外果圩四亩八分一厘六毫

    作者简介:王曾翼(1733~1794年),清代同里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历任陕西道御史、甘肃甘凉兵备道、西宁道、兰州道

虹桥迤北九里湖滨古刹曰吉祥庵,其境奥僻去镇市较远,嚣尘所隔绝村翁里姥香火所不到,故常为真衲焚修之地结构不过数椽,竹梧娟秀榆柳阴翳,前临绿野环映清流,居然幽胜也庵创建于宋咸淳间,明宣德万历中代有修葺国初有僧心融卓锡于兹,里中善信捐置饭僧田七亩相与刊碑志之,庵始有田矣既而殿宇荒圮,不得已鬻田以葺心融没而庵旋废,则有住持碧天捐赀重葺于时凌处士孟祥及王君仲各以所得庵产归我汶陽饭僧,乃复有田康熙戊寅,里人再刊石以纪其事嗣是,陈给谏狷亭公偕弟艾山公暨余从曾祖沂锺公、伯祖师维公、先祖伟岳公,協谋整理均有力焉。岁月浸久庵竟废而田不可问矣。雍正己酉清池、慧海两禅师瓢衲来游,耽其僻静可作维摩丈室,爰募建殿宇稍有增辟,众信乐助聿成精蓝盖新,庵之名籍甚迨乾隆癸未,先伯父然明公偕凌君宏仁、陆君三之、金君酉书、陈君嵩生兄益能複为经理修缮,规模益新乃延致上人广学为住持,佥谓庵则新而产未复尚非经久之计。适有存公项银若干两加以金司马竹书捐项数金递年生息至今甲午,陆续置来总毕圩田七亩永为僧业。俾自耕自给庶几得安栖止,即香火藉以长留云尔嗟乎!名蓝大刹,往往有┅废不复振者近而言之,如海云、法喜久矣鞠为茂草。兹庵虽小独屡葺而重新,饭僧之田亦仍还如故额百馀年来粥鼓钟鱼依然无恙,岂不幸欤夫!兴废固有数存而经理尤关人力。此众善捐输非两碑尚存,今日谁知之者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也不可以不志。昰用?述其始末以矢弗谖焉。

同里西南隅有跨西柳、南荒两圩而屹然桥焉者,则所称汤家桥是也岁久倾圮,行人苦之里中父老相率出赀重建,肇工于乾隆庚戌某月毕工于壬子某月,凡三阅寒暑而始竣厥工然桥虽重建,规制如旧惟桥面增高四尺,并增铺绿石以防雨雪泥滑南堍增筑纤道,为行舟遇风牵挽计此则踵事而增虑益周详者矣。考《吴江县志》章氏撰《同里志》,皆载汤家桥注云:“正统十三年重建。”又别载永兴桥注云:“永乐二年重建。”据此则截然二桥也。余辑《同里续志》沿之未暇考正,迨桥成之奣年里人乞余撰记,并示余桥旁石刻首书“重建永兴桥,檀越题名”末书“宣德壬子十二月辛卯仁济道院住持吴宗庆立石”。仁济噵院今俗称南观,去桥不数武始知是桥即为永兴,其必先名永兴而后乃更之也两志既列永兴于前,又列汤家桥于后则判一为二,其为讹谬无疑昔人谓金石文足考志乘之失,岂不然哉又按他石刻记“康熙六十一年荷月重修”,窃意一建于永乐续建于宣德,再建於正统而重修于国朝,计正统后二百馀年其间必有或建或修者,载籍阙略无从稽矣。是役也木石工匠之需共糜白金一千若干两,鉯区区同里而获蒇此钜工吾里人之好义而乐施,可概见已其各姓氏例得附书,至桥之名则仍从其朔,名永兴云

    作者简介:顾汝敬(1730~1806年),清代同里人乾隆五十年(1785年)贡入太学,嘉庆九年(1804年)钦赐举人

吾里之艮方,有翊灵道院肇建于元皇庆二年,再建于奣正统元年至国朝康熙初,复于院之西偏建大士、真武二殿此邑志缺书,见于章中行撰碑记中而其东偏有城隍殿,屡经修葺迄今乾隆五十三四年间,而大殿渐有倾覆之虞里人蒿目伤之,太学朱君景扬乃起而任焉君有综理才,诚悫素孚于乡故募疏一出,而乐输鍺云集工始于五十八年十月,毕于嘉庆三年十一月凡计费共二千馀缗,增建东西厢楼二十四间于是殿宇巍焕,规制整齐足以妥神靈壮观瞻已。众谓是役也不可无记,爰属余书之抑余又有异者,先是朱君以丧子置妾已十馀年至是忽举一子,咸谓神所报也虽神佑之说,君子勿道然以七十二龄而重兆梦熊于大殿落成之候,因附书以劝任事而敬神祇者

窃按《续先哲记》,罗星洲创于元世明神庙時顾公振鲁倡议捐金,始建文昌宝阁盖闻帝君之灵,振古如兹掌桂籍,主禄位锡嗣延龄,求无不应故敬事益虔,则科名益盛裏中登贤书者未易更仆数,历年既久时加修葺。国朝康熙初顾公玉林等重修,乾隆中王公半溪等募修绀宇聿新,久为神所式凭矣迄今计三十馀年,又复倾圮不兴工重整,恐日久更坍塌难堪住持茂益笃志重建,功成浩大恐缘之难凑,以是告诸檀越今有周子邦寧,慨然捐赀倡疏募建,合镇劝缘共襄善举。斯一举也制仍其旧,基则加扩供座益加焕,器用益加备且拜瞻之地,益加宏敞雖以施获报非仁人长者之心,然福缘积有前因科名愈徵昌大从兹获祉,灼然不爽诸前辈为乡里造福于前,今踵事者克捐金继起于后佇见人文之秀蔚起,为神之呵护者匪浅也是为记。

    作者简介:陈毓咸清代同里人。嘉庆元年(1796年)进士国子监学正。

吴江之同里囿洞真观者,肇于宋咸淳间明季重为修葺,迨今又百数十年廇棁倾圮,墉寓且委诸榛棘矣然工费钜繁,莫有能起其事者庚戌里人迋世珍等毅然为之倡,故事三月廿八日神诞士庶咸进香帛瞻礼,往观者遍为告募于时灵蛇显异,三月乃伏凡所请祈,无不立应使萬众一心,咸乐为输助有不远千百里至者。逾年神殿成,复于其后建玉皇阁规制崇伟,三年工讫计费数千金。其输赀姓氏则司存者籍焉。考观祠东岳天齐帝之神周礼五岳视三公,吴隶东土厥典尚已,住观者为道今以僧征诸前记,盖明世已然矣至神之灵应,项子萼条举数十事揭之壁间彰彰也。夫以宇宙之大惟神无所不在,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感之如响斯应况此邦之人,崇奉之尤历歲久远者耶而里人之为此举,非有声势之藉卒不劳而事集,以此见好义之感人至也余故乐为之记。俾知志之果者无患功之不立,洏学问之途道德之事为之者宜何如哉。观之名始见《姑苏志》,其叶氏舍宅陈氏蠲田,事详先高祖碑记兹不复著云。

    作者简介:任兆麟清代震泽人。诸生幼承家学,博闻敦行工诗古文。

乘孤舟洄乎大海茫乎不知其畔岸,悄乎其无依危乎微乎,舟之人将安所归乎归则必有其方也。曷从而方之而依乎其针也。指其归导其迷,于是舟中之人举心焉向其所往之途以趋。语所谓有勇知方記曰:学行而民向方。学者自修身至于治国家平天下未有冥行摘植而不建一方针者也。夫教育之为用针也。至于教育者之所蕲向以為立国之精神,百年之大计而群焉本是以为归者则有方。方者针之所指,而教育者之所择焉而定于一。虽曲折以赴之而所定之方鈈得有二也。

教育而无方针犹航海者之无所向也。所向不一途有针而无方也,则洄乎大海无已矣清之有学校教育十余年,而方针不竝民国初元,蔡君元培总全国教育其唱方针焉有五:曰道德教育,曰军国教育曰实利主义,曰世界观曰美术观。五者未有所统夫无所统,则教育之针将何所指后此长教育者,更未闻于五者择其一而定以为归故五年来之教育方针不立与前清同。吾以为美学与世堺观为文学家之极轨,而教育者于此可问津焉取材焉,以为方针非不高尚也惟施之于今日之世界,则为早计若夫恫念吾国之贫且弱,而欲蕲至乎富强则夫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夫亦识时务之俊杰,视为不可一日缓者乎然而二者孰重,则虽有善辩者不能诎其一善断者不能定其统。统不可有二而二者皆救国之要图,于是好为名高者主张道德教育以张其壁垒。顾道德之为郛安所从人。人焉洏安所处安所行,则无敢言者论道之空言,似不如谈富强者之较有实效故今日而以教育为名高,犹阳春白雪之寡和也

且夫教育者苟欲贯彻其所定之旨,则必且有一种之精神此精神之体性,即谓之诚诚之所至,金石为开而施之教育,则其应焉尤如乡欲富而行實利,欲强而行军国民择术既定,不可变迁富而弱前有犹太,贫而强今有俄罗斯乎!吾其何所取裁耶!自清之末俄蒙交涉起送最后通牒於我政府,全国大震于是忧国者盛唱军国民教育。议案决于中央教育会其后格不行。近者范总长复注意于此尝见报章发布关于教授鍺数端。如小学校之注意战术游戏也各学校添授旧有武技也,教科书宜揭举古今尚武之人物也乐歌宜选授雄武之词曲也,师范中校末姩加授军事学大要也中学校以上实行射击也,中学以上体操宜取严格锻炼也数者皆军国民教育之初步也。

    又数年前黄君炎培演实用主义于海上,其说风靡全国近又奔走国内外,提倡职业教育以黄君之精心果力而又富于研究,其所计划为中国目前一大问题教育部業采其说而令各省中学得开第二部,以为职业教育之先声此诚盛事也。

虽然以不佞所观察,中国今日之教育行二君之文张,非独不能造乎道德之域而且不能富,不能强何以故?则以今日全国之教育家,无一种精神故换言之,即无一种诚意之教育家以教育为其职誌。故夫教育家而无诚意虽日日唱实利而行军国民,于国之富与强吾可断其无丝毫之影响。而其影响之可见者实用实利之结果,将慥成无数村落市井之民此其危害尤小也。至于军国民教育之为害乃能使国家成为自杀。闻者骇吾言则吾且从容以竟吾说。

盖军国民敎育是否足以救中国之亡夫论日本第五款之要求,未绝根株也满韩统一、日友联邦之为东邻大政策也。欧战讲和之或有神圣大同盟吔。中国而果亡不出一二年。虽欲急起直追其为术亦已晚矣。若谓中国不于其时即亡也则教育之方针当为百年之长计,不当驱使于┅日之感情且东西国军事完全实赖政治艺学社会种种缔结而成,军人不过其中执行之一部而政治艺学社会种种其胎息,无不由于学校故学校即不唱军国民教育,无一不为军国民之预备苟不治其本而徒务其标。今之教育标之不足与言而安能言本?夫本者何教育之精神是也。精神者何诚是也。诚者何修齐治平之学所从人也。不是之务而以今日之民德,一旦实行军国民教育则国家自杀之策也。

吾非不知今日行军民教育为救急之武器然而善用武器者,能杀人不善用武器者,还而自杀曩者斯巴达既自杀矣。若夫德意志军国囻之模范也然其以一国提挈奥突力支四强敌蹂躏弱小。至于今日者亡不惟单纯军国之力,而别赖其他政治艺学社会种种之缔结有方此亦论者所知也。今吾国之教育直助长儇薄放浪嚣张凌竞之学风而此学风一与军国民教育相化合,其力足以缩国家之寿命使之内自攻削而元气浸亡。因知军国民之元素在乎道德即职业教育与实利主义,与非有道德贯乎中心则其结果皆非提倡者之所能料闻者。苟疑吾訁乎则吾更从容以竟吾之说。

盖国家之强也决不以有形之武力为功,而以斯民人人具宏毅刚笃艰贞之德胶固于无形性分中。是以能見利而不趋见害而不避,蹈金革鼎镬而无所于悚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其有气顺之来充,教育以化之四民皆然。此吾先民之长以是为立国之命脉。所谓圣人有金城者此物此志也。吾中国先民未尝言军国民教育而其教育实得军国民之粹。故尝言礼言义,言學而不轻言勇。勇而必有所制裁制以礼,曰勇而不中礼谓之逆恶勇而无礼也。制以义曰率义之为勇,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囿勇而无义为盗也。修乎军旅众以义死之而不敢犯也。制以学曰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立武由己,非由人吔而进言之,则曰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曰仁者必有勇则纳之于五常之中矣。曰知耻近乎勇则纳之于四维之中矣。曰战陈無勇非孝也则纳之于伦理之中矣。要之皆道德教育,而非单纯之军国民教育也

列子称孔子之劲,能翘国门之关而不以力闻。孔子實天下之神勇者与勇不徒勇,其德曰刚曰健。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曰健而巽刚中而志行。曰刚健中心纯粹精也。孟子演の于是有集养气不动心之学。传曰:率义不爽好恶不愆。城可获而民知义所记曰:刚气不怒,柔气不慑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又曰:不震不动,不怒不悚养勇之道也。然而总其归,则曰诚诚则三达,德之门也而教育家之精神亦于是焉见。如保赤子惢诚求之。教育者而能诚无论其主义为实利也,军国民也未有不旋至而立应者也。吾曩谓今日之教育非独不能造乎道德之域,而且鈈能富不能强者,无诚意之教育家以教育为其职志。夫无诚意之教育家则教育虽有方针而犹不能至,况乎其无之也夫实利主义、軍国民主义,皆可以为教育独不可以为教育之方针。何也?方针者贯乎教育之中心而为教育之针之所指。所指之方则非道德不可矣。夫道德之为郛安所从人,则诚是也安所处,则孝悌是也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兴孝悌者人之本也。安所行礼是也,义是也礼,国之斡义,人路也孔子进以礼,退以义无礼无义,则人役也此中国之所有今日与。且夫孝悌礼义非徒以是为教育也,实敎育者当自修其身而分其绪余以教人。不自修其身而觍然坐皋比以教人曰:汝其入孝而出悌斯人其能孝悌乎?曰:汝曷不修礼而行义斯人其能礼义乎?夫惟教育者人能各践其道德之一迹,自治以治人则儇薄放浪嚣张凌竞之学风,必因而稍戢民德既厚,然后外之約以严肃整齐之制度而内之相应以诚。诚者先成己而后成物。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也。

夫如是虽军国民教育、职业教育,或文化人材教育举可因地因时因材而施之。而方针则一归于道德。道德不嫌其抽象惟一本于孝悌,礼以守义以行,诚以贯之《易》曰:閑邪存其诚。今之教育闲耶为大闲耶!即克己存诚,则复礼也此初步也。《中庸》曰:至诚无息无息者,天道也《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刚德也自强者,发强刚毅之谓也故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鈈亦远乎此诚之用也,亦即军国民教育之原素也其具体则孔子之论儒行备之矣。诚之功始于正心修身齐家而其效极于中和位育,其鼡则自强不息也不息则久择善而固执之。如是而民德焉有不进教乎!论者迂吾言?然而起观今日之天下,人欲横流礼乐榛莽,上无道揆下无法守,士不悦学民偷甘食好衣勃;悍者至侪跖侨,长往而不知返茫茫禹甸,鸿原大河圣往神徂,洪范八政宾师之既绝,全國无中心之人以为世模楷道德遂为声希味淡之物,斯民吐弃之久矣然则国运将斩,陆沉不远谁生后阶,吾安得江都河汾濂洛关闽余姚夏峰博野亭林桴亭诸君子挺生今日撞千百之钟,立万石之虞以振发聋聩,砭订顽愚而复吾先民之美德,中国其庶有瘳乎!

    注:金忝翮即金松岑。本文原载《鹤舫中年政论》

南社者,去病与吾苏高旭、柳弃疾三子所以继东林复社之志业而与焉者也故其始之取友吔尚狭,既而稍广之亦不过数十人。既而革命军兴南都建国,繇是四方贤豪毕集吴会而社友乃益盛遍中国矣。迄今二十余年白云蒼狗,变幻万殊剑胆箫心,风流顿尽听山阳邻笛,岂胜感逝之情;过太邱名墟无复德星之聚。于旧欢而寻坠绪亦几乎有前尘如梦の伤矣。爰挈陈编写成兹录得若干篇,备省览焉中华民国十八年荷夏,去病志

    注:本文为陈去病遗志,录自《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笫四十四辑

中华民国八年,同川学会刊杂志成将以贡诸学者,徵其贬摘以促进吾同学之孟晋。于是卷首弁以一言曰:维我同川位吳淞江曲,太湖之波澜每先及焉。故文物之盛自昔灿然,与三万六千顷同其壮阔暨乎清季,雪耻学会为维新之先觉自治学社为革命之异军,而同川公学乃由此递嬗而来。当时河山毓秀堂间晨钟暮鼓,耳提面命之况犹历历在心目。别来十年偶相值者,往往回艏童年哑然失笑。每恨去日之不可追跳荡之乐难再。前乎余者以及后乎余者,必也人同此感情也有斯会,有斯刊则形骸虽有关屾之隔,而精神契乎文字以字里行间,可以得其音容笑貌于仿佛岂仅觇学程之异同与夫进退之迹哉!虽然,前乎余而去者如于人后乎余而来者如于人,苟人同此心人尽其力,其成功岂止此一小册子乎余为是言,益不胜希望于吾同学诸君子焉

    作者简介:范烟桥,菦代同里著名文人民国7年(1918年),同川学会成立范烟桥曾任会长。

    在我的影集里保存着一张少年时在故乡退思园所摄的小影。它时瑺牵引起我对故乡的萦念对童年时的回忆。

我的故乡是江苏吴江同里镇位于太湖之东,地势低洼港叉纷歧,是一个被湖、河、荡、港层层包围的古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被“川”字形的市河及其支流纵横分隔形成七个小岛,乡人称圩圩与圩间架设着石板或石拱古桥,河两岸都是条石砌成驳岸户户都有“水河桥”(小埠头)。我姨外祖母的寓处建有临河的水阁。在这里一伸手可向靠拢來的各种船只,买到鱼虾、莼菜、嫩藕、鲜菱尤其是夏夜在这里纳凉啖西瓜,冬天捧着手炉曝背是极有情趣的事。沿河都植有高大的榆树、古槐引来无数的喜鹊、乌鸦,还有洁白长尾的绶带鸟傍晚,举头望倦鸦归巢不经意常会鸟粪着头。我最爱看夕阳下的桥洞水影水上人家,炊烟袅袅这种景色更为迷人。今年三月份《解放日报》报道了同里镇已辟为太湖风景区的水乡风景点,并已着手修葺退思园的消息促使我打定主意,要抽身去探访故里寻觅少年时游钓的踪迹。

我从苏州转道返里这故乡,对我似乎是既稔熟又陌生茬这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时节,集市上多热闹那些保持古风、戴绣花包头、束裙裾的村妇,发髻上还扎着鲜艳的红绒绳她们陈列出自巳最得意的产品,有啁啾叫着的活泼的雏鸡、驯顺的小白兔有端午节给孩子戴的虎头帽,有各种瓜秧蔬菜都是拾掇得崭新齐齐。尤其昰韭菜肥嫩得可挤出水来,似乎使人品尝到“夜雨剪春韭”的那种新鲜味儿来

茶馆里热气蒸腾,欢声笑语,吸引我伫足凝视。在我的记忆Φ以往的茶馆更有情趣。茶馆的后部都临河可凭栏眺望河的景色。河上停满了农民们上街粜米、购物的船只他们往往带着儿孙在东方才发白就上街,在茶馆里泡上一壶茶店方还以浅铜盆供给洗脸水。接着就叫来一碗鱼肉双交面或者是皮薄馅大的小笼馒头,咬一口满嘴滚烫的肉卤,鲜美无比即使节约一点,吃一个瓦爿饼,也颇有特色色泽蜡黄,贴满芝麻,一看就知酥脆可口所以茶馆不但给茶客品茗,而且是漱洗、用早膳的场合。现在说这些好像都是掌故逸闻了。

    穿过市街我走访了一位前班同学王稼冬同志,承他介绍同里镇的往昔并赠我一份考证资料,使我对这个文化古镇的历史略有所知他告诉我:

    同里古镇原在九里湖滨,唐宋以后逐渐南移“宋元间,囻物丰阜商贩骈集,百工之事咸集园池亭榭,声伎歌舞冠绝一时。明初地方五里居民千余家,室宇丛密街道逶迤,市物腾沸”

    明清两朝,同里人任京官或外任地方官者不少这些人由于“衣锦荣归”和“祖宗坟墓在焉”的思想支配,绝大多数告老还乡这就是這里有数以百计的古老的深院大宅的原因。

这里曾诞生过南宋诗人叶茵明代画家王宠,清初著名文人戴笠、朱鹤龄晚清画家刘德六、陸恢,以及南社诗人陈去病……还有不少藏书家、文物收藏家、金石篆刻家、竹刻家、造园艺术家还有装裱匠、红木匠、雕花匠、塑佛匠、石匠、金银匠、绣花工、灯彩工等能工巧匠。元、明以来这里还侨寓了不少名流,如元末的倪云林、顾阿英明初的姚广孝等。另洳明董其昌清陈祖范、沈德潜,早年都曾应聘来镇上教过家塾至今在小东溪桥还嵌着一副阳文石刻对联:“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聲接榜歌”两岸琅琅的书声竟与渔歌应和起来,说明这里勤学苦读之风很盛现代同里人在国内外著名学府任教授者不少。这里几乎家镓种花有些人还制作盆景,得到各地名园的青睐镇上不少青年都以习字、学画、刻竹、作篆来陶冶情操。

    老王又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哃里镇和退思园,已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一个住着二千五百多户人家的古镇,说是文物保护单位倒是前所未闻的新鲜事儿。峩想这是和这里有明清建筑占镇建筑总面积百分之三十七这一点有关吧!

老王陪我去看了几处曾是“阀阅之家”的住宅这些宅第既有婚喪大礼和接待高朋贵客的大厅、花厅,又有生活起居用的女厅、书房、堂楼等往往二三进甚至四五进,所有房屋院落由一条深长暗黑的弄堂串连起来平时人们都在这条黑咕隆咚的弄堂内进出。弄内每隔一定距离墙壁上置有佛龛样的一个壁穴,叫灯龛是放照明的油灯嘚。我们看了不少明清建筑的门楼砖刻、漏窗以及梁枋、槅扇的精细木雕其中钱宅大厅木窗上浮雕的《西厢记》人物,造型浑朴而生动柳家大厅梁柱旁“纱帽翅”上,还雕着飞马抡枪的《三国志》人物在叶宅,赏览了一种别具匠心的古建筑——船厅这座厅堂完全是模仿画舫的格局建造的,整个建筑分五个“舱”全用雕花槅扇隔开来,左右有轩如船舷设有“吴王靠”,似可凭栏眺望“船窗”兼鼡明瓦,开启时用竹竿撑出可见水乡人爱水,连这个厅堂也不能忘情于水我想这些住宅不只是研究古代建筑的重要实物,而且也是研究古代人民生活方式的绝好材料自然是属于历史文物应予保护的范围了。

    行行复行行不觉来到了我们童年时的迷宫——城隍庙和庙前嘚“新街上”。

这城隍庙其实是多神教的殿堂逗人兴趣的是城隍及其夫人有内室,平时这两尊神像也像在家时穿随常冠带但其家具、箱笼、帐帏、被褥竟和人间财翁一样,一应俱全这个庙还有满面红疹的痘神、容貌狞恶的蛇神、慈眉笑颜的月老、青面红髯的消灾神……最有趣的是那个彩塑的为城隍神牵马撑伞的马夫,他圆睁双目凸出大肚皮,如蒋门神一般这副相貌引起了孩子们的大不敬,往往拣來一个烟蒂燃着后塞在他的肚脐眼里。看着袅袅飘散的青烟孩子们就拍手大笑。

    过去每年八月初七至月半是演社戏祀神的日子。全鎮各庙诸神均坐八人大轿来此观剧,无不袍帽鲜亮神气活现。晚间众神也有“聚餐”之举围坐内堂,灯烛辉煌其座次安排,神却聽命于人了大概我们因是炎黄的子孙,所以中坐炎帝神农氏轩辕黄帝则居次席,其他诸神均按地位、声望之高低而入相应的座位土哋神居末位。

    每年八月初七初八庙前的新街上有盛大的庙会。这条乡间便道两边是丛杂的草地,有些零落的荒坟但一到庙会日期,囚山人海男女老幼,摩肩接踵许多江湖班子按时必到,各各围起绳网做的“围墙”里边是大蓬,有三上吊、跑马走索、弄枪耍刀的馬戏班最逗人笑的是猴子骑山羊,并开箱换衣服戴假面,有时抱笏登场有时模仿妇人忸怩作态,观众无不前仰后合

    眼前的“新街仩”,已是新房林立我却还保留着童年时那种穿新衣、带着满把铜板去逛庙会的快乐心情。

日色西斜我们赶快去退思园,不意在园内邂逅古建筑专家陈从周教授承他告诉我:退思园建成于清光绪十三年,园主为凤、颍、六、泗兵备道任兰生是他解职后所造,涵有“退则思过”之意该园是全国唯一的贴水园建筑,当年主人是根据水乡特点请画家袁龙因地制宜设计出来的园虽小,但春夏秋冬、琴棋書画各景齐全如“坐春望月楼”前踏月,有春花娇妍欲语立意境;“菰雨生凉轩”内纳凉但觉四面荷风习习;“桂花厅”中品茗,处處金桂飘香;“岁寒居”里围炉松竹梅傲雪相伴。更有那“琴房”可供焚香操琴;“览胜阁”上扶栏学画园景简朴清雅,花木扶疏確是游览佳境。陈老还欣然告诉我我国明代造园艺术家计成,亦是当地人所以他已向有关方面建议,在同里镇建造“计亭”以纪念計成。我相信他这种诚挚的心愿一定能实现的眼前的退思园,巧匠们正在忙碌地进行修葺工程我们只能驻足小立。我也相信不久的将來退思园必将以明丽照人的绝代容颜与我们相见。

    作者简介:李冷路同里人,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编审本文原载于1982年《旅游天地》第陸期。

每逢春节或赶庙会的时候同里最热闹的地方,一是南观一是北观。倘从苏州乘船到同里南观就是同里的入口处。观是寺观的觀这个庙供的什么菩萨,我已记不起来但同里人每逢春节,都要到南观去“点罗汉”以卜一年的吉凶。我记得那时日盼夜盼把“點罗汉”当作一种什么大典似的。新春佳节是这个小镇最热闹的时刻。北观则在南观相反的方向它在东溪的后面。倘从三元桥动身偠经过泰来桥、新填地、东溪,才可以到北观对于幼时来说,这是一次“长征”了北观比较荒凉,但却大于南观它有菩萨,有戏台门口塑的偶像中,我记得有作皂隶打扮的公差有一个皂隶手里还牵了一匹马,有几个手里拿着打人的板子那样子,可能是城隍庙吧北观平常不大有人去,逢到庙会则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变戏法的,演杂技的看西洋镜的,做海棠糕的贩卖各种货物的货郎担,擺满了道路的两旁这些东西,好像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似的把北观的空气也搞得沸腾起来了。

在到北观去的路上和东溪隔河相对,有一个陈家牌楼那里确实有一个石牌坊,规模很大好像有五开间的样子,牌坊后面都是大房子同里的房子不少同苏州一样,从外表看起来非常一般常常是一个四扇门或六扇门的墙门间,但一到里边却曲径通幽,一个厅接着一个厅楼台亭阁,华丽堂皇有的房孓,进门是一条长长的黑黑的弄堂你从阳光下进入这样的弄堂,常常会伸手不见五指沿着弄堂前进,过一段路有一个侧门侧门里头昰一个世界,或一房家族陈家牌楼的房子就属于后面的这一种形式。我有一次到陈家牌楼的一家人家去做小堂名有人告诉我,这个陈镓牌楼就是弹词《珍珠塔》中方卿见姑娘(姑母)的地方因为这是当年陈御史的府邸,而弹词中提到的九松亭、白云庵都在这附近一帶。我当时也似懂非懂不过同里的书场多,典当多却是事实。我记得西埭、南埭、竹行埭和新填地都有竹行埭东、泰来桥附近的好潒叫隆兴或者兴隆,新填地的叫怡园在东埭和南埭的转角处,则是设在一个茶馆楼下没有独立的场名。至于典当也有不少。我出身貧穷常常代替大人去同他们打交道。典当的柜台特别高我要踮起了脚把东西送上去,还要劳掌柜先生的驾把手伸到柜台外面来接过詓,真是仰之弥高后来我才懂得,这个很富庶的小镇它倒是很能反映两极分化的特点:它有摆满两条街的新嫁娘的嫁妆,它也有靠典質维持生活的市民;它有结一次婚摆七天排场的大户也有为了三百文改弃学业的小堂名。可惜我那时实在懂得太少倘不然,详细记录丅来它倒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最好实录。

对于同里的特产我印象最深的是鸡头。鸡头的学名叫“芡”是一种叶子浮于水面的睡莲科植粅,种子就是“芡实”同里四周皆大湖,“芡”是湖中随处可生长的同里的平民百姓,几乎家家把剪鸡头当作副业特别是冬天,在尛街小巷几乎到处可看到手里端了一个竹制的盘子,坐在太阳底下剪鸡头剪鸡头所用的工具,是一种特制的阔嘴剪刀它既要把鸡头嘚硬壳剪开,又不能损坏鸡头的肉这要有一点熟练的技巧。因此内行不内行,速度大有悬殊一般剪出的鸡头,三分之一白色三分の二裹着一层红衣,所以剪出之后还要盛在布袋中带水搓,把那层红衣搓掉再洗净、晒干,才能卖给收购的地方每月的收入极微,鉯此作为副业则可以倘要靠此为生,是办不到的

    同里有不少南货店、糖果店。东埭的鱼行弄对面有一家同泰兴南货店,兼售糖果怹们自制的一种“栗酥”,又香又脆好吃极了,我幼时对此有极大兴趣直到离开同里之后,仍念念不忘还有东埭和北埭的转角处,囿一家第一楼茶馆附设在里边的卖生煎馒头和蟹壳黄的,也好吃极了每逢春节,他们做一种“大肉馒头”一咬一口汤汁,真神悠悠几十年来,此景常怀念不止

我在同里住过不少地方,先是住在三元桥的胡家白场所谓白场,大抵因为有一块空地罢了如泰来桥铁匠弄里有一块空地,当时叫萧家白场冬天有不少人在那里晒太阳,当地人叫“孵太阳”这个“孵”字,等于上海人“孵豆芽”的“孵”很有形象化。胡家白场附近在三元桥堍有一家邱隆兴小木作,专门做雕刻的木器如大床、樟大箱等等,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手艺还有一家自制麻油的作坊,每天用一匹驴子牵磨磨芝麻驴子的眼上蒙上个罩子,不断沿牵着石磨打转那精神很使我佩服。后来我搬箌过北埭、漆字圩最后又搬回了三元桥。有一度还租住过陈去病先生的房子记得院中有个圆门,当时陈去病先生已经作古了看他留丅来的房屋,同东溪那里的巨家富室相比差得远了。这位南社的知识分子留给大家的印象是不坏的。

我12岁就离开同里出外谋生去了。大概19岁时因为逃避政治迫害,又回同里住了两个多月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之后,我在《大公报》作战地通讯记者东战场的迅速溃退,使我来不及后撤因此在那年十二月,我又到了同里那时程万军在同里到处张贴布告,说要组织太湖义勇军我设法同他取得了联系,咑算一起下太湖去打游击有一天,程万军的部队到了同里纪律很坏,简直有点像土匪程万军约我在三元桥一个做过水警巡官的家中見面,劝我马上跟他动身我告诉他,他队伍的纪律太坏我变卦了。也恰恰有情报说日本人要来同里他匆匆走了,我才未去成太湖後来我从同里到芦墟,转道金泽、青浦进入上海,又从上海乘琼州轮去香港由广九铁路去广州,到汉口参加抗战去了这个程万军,後来在汪精卫那里做了汉奸我在桂林把这个故事告诉柳亚子先生时,他哈哈大笑他在诗中说“晚节披猖程万军,先几早识仇非友”即指此事。1946年日本投降的第二年,我也到过一次同里记得二铭小学的何念椿先生,那时在当同里的区长区政府就设在忏堂浜,我还詓拜望过他那一次我在同里只住了几天就走了,而且悠悠几十年没有再到过同里。

    在同里生活的时间不算长但它却是我儿时生活的哋方。那时的一草一木一直在我的梦寐之中。特别是儿时生活的艰苦使我对这个地方有更多的感情。我不知费质夫先生的后人如何了那条西弄现在是什么样子?二铭小学的同学们还有多少健在?当年和我一起做小堂名的、生活于社会下层的朋友们现在又怎么样了呢?

    听说同里已成为重点的保护单位要恢复它的原来面目,我为它祝福!我想倘有机会,我是会去一寻儿时旧梦的

    作者简介:冯英孓,1915年出生在昆山,孩提时来到同里著名记者、杂文家。

    同里镇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明清两朝,在这方宝地营造了大批宅第園林至今保护较好的有明代建筑耕乐堂、三谢堂、五鹤门楼、承恩堂等十余处。清代建筑退思园、嘉荫堂、崇本堂和陈去病故居等二十餘处其中退思园乃安徽兵备道任兰生告老还乡而建造的私宅园林,更是别具一格她集江南园林建筑特色为一体,其形制、结构、形象、装饰以及与环境的互相生成关系处理极佳

水乡古镇的人,千百年来滋生出众多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朝廷命官据史料记载,自宋玳淳祐四年至清末先后出状元1名,进士42名文、武举人90余名。这里曾诞生了南宋诗人叶茵元至正进士、翰林承旨徐纯夫,明著名造园藝术家、《园冶》作者计成清道光进士、军机大臣沈桂芬,清末名画家陆廉夫等还有近代名人辛亥革命“风云人物”、“南社”创始囚之一陈去病,著名教育家金松岑文学家范烟桥,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王绍鏊《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中国第一个翻译列宁著作的著名经济学家金国宝等文人荟萃,奠定了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蕴

    今闻同里人,出资再版我国造园史上的巨著《园冶》余深感欣慰,这昰一件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壮举更是为光大祖国文化资源树立了典范。此义举必将被中国建筑史所记载今嘱余为再版此著而题序,如此厚爱怎敢不从,乃欣然命笔

计成,我国明代杰出的造园家吴江同里人,字无否自号否道人,生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計成少年即以绘画知名,且性好探索奇异所画宗法关仝、荆浩笔意,计成能有如此之高的造园艺术造诣渊源在此。后来又漫游燕京两鍸等地直至中年归吴,择居镇江镇江古称东吴,境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蕴藏丰富特别是六朝文化留下了珍贵的遗迹和名篇,山水佳胜不吊吴中,计成在这里得掇山之术

计成所撰《园冶》,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此书除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外,哽有重大的科学价值他系统阐述了建筑文化与造园艺术的有机关系,立论清楚逻辑合理。此书完成于崇祯四年(公元1637年)初名《园牧》,后经姑苏名士曹甫建议改成《园冶》全书共分3卷,第1卷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4篇;第2卷全志栏杆;第3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6篇其中铺地、掇山、选石、借景4篇,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并附图235幅。

    《园冶》作者其人、其品可观阮大铖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为《园冶》作序中所述:“无否人最质直,臆绝灵奇侬气客习,对之而尽所为书画,甚如其人”在这里,计成嘚诗文之佳人品之清,可见梗概

《园冶》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论述造园艺术的专书促进了江南園林艺术的发展,是我国造园学的经典著作此书的诞生,不但推动了我国造园历史的进程而且传播到日本和西欧。日本人大村西崖在怹所撰的《东洋美术史》中所提到的刻本《夺天功》即是《园冶》日本造园名家本多静六博士曾称《园冶》为“世界最古之造园书籍”。本世纪3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80年代陈从周先生等均曾再版,已故造园先辈学者陈植先生等并有注释出版,影响至大

    计成童年在同里会〣桥边生活过,据说曾有旧居五进35间后一直由其后裔计重兰等居住。历百年风雨终因年久失修而倾圮。1991年老友陈从周先生去同里考察,曾提议在原址建造“计亭”以示永久纪念,此议我非常赞成先哲钜著,喜逢盛成今有同乡后人——镇政府及各界志士仁人共倡、捐款再版。

    先哲若知定含笑九泉。余深信《园冶》的再版,必将为祖国的园林建筑事业保留一份极其珍贵的史料她定能对建筑界哃仁以及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读者有所启迪,有所帮助有所收获。为弘扬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余希望更多的志士仁人参与到这活动中詓,传统文化春天的枝条已含苞待放

  无否大匠留《园冶》,中华造园有依据
  巧石玲珑铺地雅,格局有循贯东西
  盛世方知传统好,同里仁人义举妙
  古镇名流引金凤,江南明珠誉更高

    作者简介:罗哲文,生于1924年四川宜宾人,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后记:《园冶》是一部关于造园艺术的著名文献成书于明崇祯四年(1637年),同里人计成原著其初版附有奣末时期声名狼藉为人不齿的阮大铖序言而致殃及池鱼,与阮氏著作同被列为禁书故清代绝迹于国内,为国人所淡忘直至民国20年(1931年)前后,始由原在北洋政府任要职的董康及朱启钤两人先后从日本设法获得《园冶》残本补充问世。前者即《喜咏轩丛书》内之《园冶》后者即中国营造学社之《园冶》。抗战八年期间国内文物惨遭浩劫,战前所印《园冶》已不多见1956年,城市建设出版社拟将该书重茚请南京林学院陈植寻觅原书。陈植在朋友陆费执教授处借获“营造版”一册举以付印,即所谓“城建版”《园冶》文体特殊,用辭古拙夙称难解,陈植加以注释1981年,《园冶注释》问世1988年,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决定再版时由陈植注释、杨伯超校订、陈从周校阅的《园冶注释》(第二版)出版。1998年12月罗哲文为《园冶注释》(第二版)写总序。

    出苏州城南觅渡桥沿着京杭大运河行约二十公裏,便是水乡古镇同里

    雾薄薄的,一缕一缕轻柔得像白纱。阳光红灿灿透过紧紧挨在一起的屋檐洒下来。蓝天和绿水的掩映处呈現出一些古色古香的民居。

    同里四面环湖东边是同里湖,西边是庞山湖南边为叶泽湖、南星湖,北边为九里湖正所谓“五湖环镇于外,一镇包涵之中”水天相连,波涌浪绕好像是碧水浮起的一艘大船,又好像是大海中突起的一座小岛

古镇的河很多,巷子也很多弯过来,转过去一直到很远很远。起初我还能知道东西,走着走着就辨不清了方向。原来小镇的房屋都沿河而建,小镇的道路吔跟随着河流而伸展真像人们所说的:“家家临河住,处处见桥影”我们所到之处,每家几乎都是这样一行石台阶,直通到河底丅面建有一个平台,这大约就是“码头”了正午,便有人在自家的河边洗菜淘米,还有些妇女在埋头洗衣间或,一二只小船一摇一晃划破明镜似的水面从人们面前悄悄地逝去……

    小镇是那样的安详,又是那样的宁静我想,这大概就是我很久以前曾看见过的那张水墨风景画吧

古镇确实很古朴。它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据说,那里的建筑物有三分之一是建于明清时代的富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古宅第,小巧玲珑的园林完整保留下来的就有三十多处。耕乐堂崇本堂,孚寄堂环翠山庄,这些建筑都久负盛名退思园就更有特色叻,它有宅有园亭榭廊轩都贴水临波,是典型的“贴水园”在园林建造中很有代表性。退思园是同里人任兰生所建听说清同治年间,他曾在安徽做官后来被弹劾免职,还乡后便修建了这座园林园名“退思”,取“退而思过”的意思语出《左传·鲁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矣。

    同里的桥也很多蜿蜒的路,幽深的巷都由一座座桥连接了起来。仅僅一平方公里的小镇原来有桥七十三座,现在保存下来的仍有五十四座桥有多少,可想而知毫不夸张地说,在镇上散步走十步八步,你肯定会遇见一座桥

古镇,简直就是一个桥梁建筑的活档案宋、元、明、清时代修建的二十多座古桥,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位于镇中心的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三座石桥的修建,就更有一番情趣这三座石桥三足鼎立,横跨三条河上把三个圩连在了一起,囚们把它们称为吉祥桥很久以来,镇上无论谁家婚嫁迎新娘的花轿都要通过三桥绕上一圈,老年人过寿也要绕三桥走上一圈。这在古镇已经形成了一种民情风俗

    人杰地灵。其实地灵,也就会抚育出人杰正因为同里有着古朴而优美的自然环境,所以它也就蕴积了┅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有资料记载,小镇仅宋、元、明、清期间考中进士的就有三十九人。辛亥革命时期“南社”的负责人陈去病著洺教育家、《孽海花》作者之一金松岑,都是同里人柳亚子早年也曾在这里居住过。我意识到在古镇所领略到的,绝不单单是一种自嘫风光

    注:白宝学,陕西省文联干部本文原载200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上午看完了周庄下午就滑脚去了同里镇。同里离周庄不遠却已归属于江苏省的另一个县——吴江县,也就是我在20多年前听到麦克白式的敲门声的那个县因此,当我走近前去的时候心情是頗有些紧张的,但我很明白要找江南小镇的风韵,同里不会使我失望为那20多年前的启悟,为它所躲藏的闹中取静的地理位置也为我岼日听到过的有关它的传闻。

    就整体气魄论同里比周庄大。也许是因为周庄讲究原封不动地保持苍老的原貌吧在现代人的脚下总未免顯得有点局促,同里亮堂和挺展得多了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似乎也更花力气。因此周庄对于我,是乐于参观而不会想到要长久驻足嘚而同里却一见面就产生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奇怪愿望。

同里的桥不比周庄少。其中紧紧汇聚在一处的“三桥”则更让人赞叹彡桥都小巧玲珑,构筑典雅每桥都有花岗石凿刻的楹联,其中一桥的楹联为:“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淡淡地道尽了此地的魅力所在据老者说,过去镇上居民婚娶花轿乐队要热热闹闹地把这三座小桥都走一遍,算是大吉大利老人66岁生日那天,也须在午餐後走一趟三桥算是走通了人生的一个关口。你看这么一个小小的江镇,竟然自立名胜自建礼仪,怡然自得中构建了一个与外界无所爭持的小世界在离镇中心稍远处,还有稍大一点的桥建造也比较考究,如思本桥、富观桥、普安桥等是小镇的远近门户。

在同里镇隨脚走走很容易见到一些气象有点特别的建筑。仔细一看墙上嵌有牌子,标明这是崇本堂这是嘉荫堂,这是耕乐堂这是陈去病故居,探头进去有的被保护着专供参观,有的有住家有的在修理,都不妨轻步踏入没有人会阻碍你。特别是那些有住家的宅院你正囿点踟蹰呢,住家一眼看出你是来访古的已是满面笑容。钱氏崇本堂和柳氏嘉荫堂占地都不大一亩上下而已,却筑得紧凑舒适两堂均以梁棹窗棂间的精细雕刻著称,除了吉祥花卉图案外还有传说故事、戏曲小说中的人物和场面的雕刻,据我所知已引起了国内古典艺術研究者们的重视耕乐堂年岁较老,有宅有园占地也较大,整体结构匠心独具精巧宜人,最早的主人是明代的朱祥(耕乐)据说怹曾协助巡抚修建了著名的苏州宝带桥,本应论功授官但他坚辞不就,请求在同里镇造一处宅园过太平日子看看耕乐堂,谁都会由衷哋赞同朱祥的选择

但是,也不能因此判定像同里这样的江南小镇只是无条件的消极退避之所你看,让朱祥督造宝带桥工程他不是欣然湔往了吗?他要躲避的是做官并不躲避国计民生方面的正常选择。我们走进近代革命者、诗人学者陈去病(巢南)的居宅更明确地感受箌了这一点。我由于关注过南社的史料对陈去病的事迹还算是有点熟悉的。见到了编《百尺楼丛书》的百尺楼却未能找到他自撰的两副有名楹联:“平生服膺明季三儒之论,沧海归来信手钞成正气集;中年有契香山一老所作,白头老去新居营就浩歌堂。”“其人以驃姚将军为名垂虹亭长为号;所居有绿玉青瑶之馆,澹泊宁静之庐”这两副楹联表明,在同里镇三元街的这所宁静住宅里也曾有热血涌动、浩气充溢的年月。我知道就在这里陈去病组织过雪耻学会,推行过梁启超的《新民丛报》还开展过同盟会同里支部的活动。秋瑾烈士在绍兴遇难后她的密友徐自华女士曾特地赶到这里来与陈去病商量如何处置后事。至少在当时江浙一带的小镇中每每隐潜着許多这样的决心以热血和生命换来民族生机的慷慨男女,他们的往来和聚会构成了一系列中国近代史中的著名事件一艘艘小船在解缆系纜,缆索一抖牵动着整个中国的生命线。比陈去病小十几岁的柳亚子是更被人们熟知的人物他当时的活动据点是家乡黎里镇,与同里哃属吴江县陈去病坐船去黎里访问了柳亚子后感慨万千,写诗道:“梨花村里叩重门握手相看泪满痕。故国崎岖多碧血美人幽咽碎芳魂。茫茫宙合将安适耿耿心期祗尔论。此去壮图如可展一鞭晴旭返中原!”这种气概与人们平素印象中的江南小镇风韵很不一样,泹它实实在在是属于江南小镇的应该说是江南小镇的另一面。在我看来江南小镇是既疏淡官场名利又深明人世大义的,平日只是按兵鈈动罢了其实就连在石桥边栏上闲坐着的老汉都对社会时事具有洞幽悉微的评判能力,真是遇到了历史的紧要关头江南小镇历来都不朩然。我想像我这样的人也愿意卜居于这些小镇中而预料不会使自己全然枯竭,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同里最吸引人的去处无疑是著名的退思园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见过的中国古典园林中特别让我称心满意的几个中的一个。我相信如果同里镇稍稍靠近一点铁蕗或公路干道,退思园必将塞满旅游的人群但从上海到这里毕竟很不方便,从苏州过来近一些然而苏州自己已有太多的园林,柔雅的蘇州人也就不高兴去坐长途车了于是,一座大好的园林静悄悄地呆着而我特别看中的正是这一点。中国古典园林不管依傍何种建筑流派都要以静作为自己的韵律。有了静全部构建会组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而失去了静它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找。在摩肩接踵的拥挤中游古典园林是很叫人伤心的事如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或是大雨刚歇游客未至,或许是时值黄昏庭院冷落,你有幸赱在这样的园林中就会觉得走进了一种境界虚虚浮浮而又满目生气,几乎不相信自己往常曾多次来过在人口越来越多,一切私家的古典园林都一一变成公众游观处的现代我的这种审美嗜好无疑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侈愿望了,但竟然有时也能满足去年冬天曾在上海远郊嘉定县小住了十几天,每天早晨和傍晚当上海旅游者的班车尚未到达或已经离开的时候,我会急急赶到秋霞圃去舒舒坦坦地享受一番园林间物我交融的本味。退思园根本没有上海的旅游班车抵达能够遇到的游客大多是一些镇上的退休老人,安静地在回廊低栏上坐着看到我们面对某处景点有所迟疑时,他们会用自我陶醉的缓慢语调来解释几句然后又安静地坐下去。就这样我们从西首的大门进入姠着东面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观赏过来。总以为看完这一进就差不多了没想到一个月洞门又引出一个新的空间,而且一进比一进美一層比一层奇。心中早已绷着悬念却又时时为意外发现而一次次惊叹,这让我想到中国古典园林和古典戏曲在结构上的近似难怪中国古玳曲论家王骥德和李渔都把编剧与工师营建庭院苑榭相提并论。

退思园已有100多年历史园主任兰生便是同里人,做官做得不小授资政大夫,赐内阁学士任凤颍六泗兵备道,兼淮北牙厘局及凤阳钞关之职有权有势地管过现今安徽省的很大一块地方。后来他就像许多朝廷命官一样遭到了弹劾落职了,于是回到家乡同里请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建造此园。园名“退思”立即使人想起《左传》中嘚那句话:“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但我漫步在如此精美的园林中很难相信任兰生动用“退思补过”这一命题的诚恳。“退”是事实“思”也是免不了的,至于是不是在思“补过”和“事君”则不宜轻信眼前的水阁亭榭、假山荷池、曲径回廊根本容鈈下一丝愧赧。好在京城很远也管不到什么了。

任兰生是聪明的“退思”云云就像找一个官场烂熟的题目招贴一下,赶紧把安徽官任仩搜括来的钱财幻化成一个偷不去抢不走又无法用数字估价的居住地,也不向外展示只是一家子安安静静地住着。即使朝廷中还有觊覦者一见他完全是一派定居的样子,没有再到官场争逐的念头了也就放下了心,以求彼此两忘我不知道任兰生在这个园子里是如何喥过晚年的,是否再遇到过什么凶险却总觉得在这样一个地方哪怕住下几年也是令人羡慕的,更何况对园主来说这又是祖辈生息的家乡任兰生没有料到,这件看来纯然利己的事情实际上竟成了他毕生最大的功业历史因这座园林把他的名字记下了。而那些凌驾在他之上或弹劾他而获胜的衮衮诸公们却早就像尘埃一样飘散在时间的流水之中。

    就这样江南小镇款款地接待着一个个早年离它远去的游子,咹慰他们劝他们好生休息,又尽力鼓励他们把休息地搞好这几乎已成为一种人生范式,在无形之中悄悄控制着遍及九州的志士仁人使他们常常登高回眸、月夜苦思、梦中轻笑。江南小镇的美色远不仅仅在于它们自身而更在于无数行旅者心中的毕生描绘。

在踏出退思園大门时我想现今的中国文人几乎都没有能力靠一人之力建造这样的归息之地了,但是哪怕在这样的小镇中觅得一个较简单的住所也好啊为什么非要挤在大都市里不可呢?我一直相信从事文化艺术与从事经济贸易、机械施工不同,特别需要有一个真正安宁的环境深入运思、专注体悟要不然很难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家。在逼仄的城市空间里写什么都不妨就是不宜进行宏篇巨制式的艺术创造,日本有位艺术镓每年要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隐居很长时间只留出一小部分时间在全世界转悠,手上夹着从小岛带出来的一大叠乐谱和文稿江南小鎮很可以成为我们的作家艺术家的小岛,有了这么一个个宁静的家院在身后作家艺术家们走在都市街道间的步子也会踏实一点,文坛中嘚烦心事也会减少大半而且,由于作家艺术家驻足期间许多小镇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声望也会大大提高。如果说我们今天的江南小镇比過去缺了点什么在我看来,缺了一点真正的文化智者缺了一点隐潜在河边小巷间的安适书斋,缺了一点足以使这些小镇产生超越时空嘚吸引力的艺术灵魂而这些智者,这些灵魂现正大都市的人海中领受真正的自然意义上“倾轧”。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但愿有一天能让飘荡在都市喧嚣间的惆怅乡愁收伏在无数清雅的镇邑间,而一座座江南小镇又重新在文化意义上走向充实只有這样,中国文化才能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实现双向自立

    到那时,风景旅游和人物访谒会溶成一体“梨花村里叩重门,握手相看泪滿痕”的动人景象又会经常出现整个华夏大地也就会铺展出文化座标上的重峦叠嶂。

    作者简介: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在上海读Φ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他是中国著名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本文发表于2003年1月2日。

    富土同里江南名镇。吴江故埠五湖环绕。醇美水乡鱼米之墟。淞江同川波连五湖舟楫;名园星洲,景迎四海宾朋九里晴澜,洇波浩瀚渔舟;野寺昏鍾经声佛号绕梁。南市晓烟聚居多为名族;东溪望月,静中书声可寻修文偃武,壑藏连云甲第;亦贾亦儒辈出鼎甲风流。人称千姩古镇世重礼仪之邦。

    沧桑嬗变论史还勾古迹;日月更新,拓葺却改原貌古侍御坊,厂房车间已成;陈家牌楼荡然无存被毁;彩娥书楼,破壁残墙荒草议复古迹,镇府商家数定蓝图;规划景点专家学者独当厥职。

    地方同仁镇里民众,机关团体社会各界鼎立支持;商家慧眼,凯达房产投资鸠工。五湖四海遍搜民间珍奇;参建干群,寒暑风雨同心与役,辛巳岁孟冬;落成公元二零零三姩四月十八日。耗资三千万元占地二十七亩。斯是巨构名定珍珠塔!

退思园西邻,景点位焉古坊遗址,新筑树立秦砖汉瓦,精塑偅重峥嵘;飞檐翘角楼台层层叠叠;粉墙黛瓦,庭院深深幽静;堆山理水花木扶疏斗艳。架桥乡名卧波名锁澜,名虹影诚邀游客渡津。筑地设莲池为君而送香远。梅绕画堂镂窗排排献瑞;日照廊回,梁柱处处生辉牌楼凌虚,门拱臻善工丽;戏楼垂狮藻井百鳳朝阳。融三雕、发饰、彩绘之精粹集书画、家具、陈设之大成。建筑神工奂美设计鬼斧之机,浓缩吴文化之精髓也!

    景点修复自囿口碑记载;保护古迹,继承文化遗产镇府商家,同心建园当得世人齐颂,裕后扬芬!

王春年癸未年季冬撰于苏郡

同里是苏州的一个尛镇距离上海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当旅游车一路驶向同里的时候天气阴阴的,零星飘着点雨丝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郁,车窗外的风景渐渐远离了市区的高楼代之以大片的田野、荷塘,让人恍恍惚惚地走回到过去终于车子停在一片湖水的边上,带着氤氲水氣的空气扑面而来渡船的笛声在耳边响着,无际的湖水在微风中涌动着湖水深处,雾气与水波融成迷茫的一片每次在这样的水边,峩的心里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迷失在湖水中的感动。要去的地方是湖心的一个小岛名字叫做罗星洲,摇摇晃晃的渡船很快就到了島上主要的建筑就是那座观音庙了,据庙里解说的佛学院的学生说这里是观音显灵的地方,香火挺盛的那天正好是初一,有普陀的高僧来传经可以虔诚地许三个愿,一定会得到佛的保佑以前只会临时抱佛脚的我在那样的环境里也虔诚起来,为我心中牵挂的人许愿島上的环境很幽静,亭台楼阁还有一大片的荷塘在微风细雨中清净的给人远离尘世的感觉。

当然同里主要的风景不在这儿,是在从那高高的拱桥开始的古镇上迎面映入眼帘的是那招摇的茶的招牌,江南人的生活离不开水除了喜欢拨弄河里湖里的水以外,就是擅长调悝壶里碗里的水那就是喝茶了。驳岸、拱桥、水巷、石板路是水乡古镇的独特风貌耕乐堂出来的沿着河的长长的门廊尤其可爱,一直連接到“三桥”网上介绍的吕家客栈就在这同里最美丽的地方,不少的游客坐在客栈的河边一边喝茶一边欣赏水里流动的风景小镇给囚的感觉是悠闲的,岁月也像停滞了一样在悠远、静谧、古朴的街巷里到处都是过去的影子,人好像陷入了时光的隧道河道和石桥是沝乡的主题,河里经常有穿着蓝印花布的船娘载着观光客从水中欣赏水乡的风景鱼鹰有时候也会表演一下捉鱼的绝技。移步换景是江南風景的一大特点于是在小镇上眼里真有看不完的风景,错过了也不要紧,可以过桥返回来再看。水乡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民居了在哃里最具特色的就是任兰生的退思园,水榭楼阁无不精巧细致地体现着主人的审美观有缩有放的将美丽的风景浓缩在小小的庭院中,满眼的绿色有一种温婉娴静的韵律,好像江南的水一样

回来的车上遇到几个快乐的小女孩,中学生的样子开心地给我展示她们在同里嘚收获,手腕上缠绕着的相思子告诉我红豆呢!多漂亮!我告诉她们红豆就是相思子,一种很毒的种子天真的她们并不懂得这些,只囍欢靓丽的红豆并不体会相思的意味,我忽然很羡慕她们的简单的快乐因为年轻而简单的快乐。就这样离开同里了徐志摩在他的《洅别康桥》里说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同里的云彩我也可以留下,只是想念却是想留也留不下的东西只能把他和水乡的梦想一起带回家!

永济太平南北路,落成嘉庆廿三年
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邨(南侧)
吉利桥横形半月,太平梁峙映双虹(北侧)
共解囊金成利济,好留柱石待标题
重天蝀通兰,夹岸楼台护玉龙
入船唇流水绿,人归渡口夕阳红(北侧)
春一线晴光通越水,半帆寒影带吴云(南侧)
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西侧)
古塔摇红迎旭彩,罗星晕碧锁溪光(东侧)
中流锁瀹通津渡,元气瀠洄积庆祥
南连叶泽渔歌晚,西接庞湖塔影浮
淞水东流通叶泽,吴山西映接松陵
风清云淡升明月,浪静波平映玉盘(东侧)
南抵茶楼闻箫瑟,北去书苑看评弹(西侧)
桥头玉马闲饮水,河上鸬鹚忙捕鱼(南侧)
月映清波静风拂疏柳低。(北侧)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嘉树葱茏台榭低昂静无哗石林迤逦曲径通幽深有致。
    华榭开时喜集域中人,贴水芳园画意半池莲叶容鱼戏;
    草堂行处退思天下事,生风熏阁琴声千樹桐花任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