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经名舍么索对应的是什么

答:朋友,你在提问的时候没有注意在"问题详细分类"里选择合适的栏目,这样很难迅速得到满意的回答. 请你重新提问一次,最好先点击"个人中心"再提问,这样可以很明显选择...

}
··称呼为“善门”的库布忍耶
茬《东乡族自治县志》审定会上库布忍耶门宦(又称张门门宦或大湾头门宦)教主张明义介绍库布忍耶门宦时说:"我们库布忍耶门宦的信条是'劝人干善,禁人干歹’的这是'伊玛尼'端庄的一半,广大的百姓群众称呼为善门宗教"接着他介绍了库布忍耶门宦的形成、发展及宗教功修等方面的历史。
伊斯兰教一产生便将归顺安拉[乎],放弃多神教和偶像崇拜作为宗旨圣人穆罕默德提出穆斯林皆为兄弟,消除血亲复仇禁止高利贷盘剥,行善施舍赈济贫弱孤寡,善待、释放奴隶等一系列社会改革的主张受到群众的拥护,许多人纷纷皈信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的教义由三部分组成:即基本信仰(伊玛尼),指信安拉[乎]、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应为“圣人”]、信后世、信定然;宗教义务(即伊巴达特)指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五项宗教功课;善行(即伊赫桑),指穆斯林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承认和虔信基夲信条,身体力行宗教功课和止恶扬善合为一体构成伊斯兰教的基本教理。
当然任何宗教都是提倡"善行"的,但是库布忍耶接受穆罕默德的教导和伊斯兰真缔,秉承"善行、善功"宗旨颇有特点。库布忍耶的始传人穆罕引吉尼及以后的十辈老人家都把"劝人干善,禁人干歹"作为基本信条加以遵从和履行穆罕引吉尼临终时强调的三件事情中,还念念不忘基本信条他说:"我先天的名号是阿不都力嘎吉勒,Φ天的名号是穆罕引吉尼后天的名号是哈比布素不哈尼,我的子孙中凡忠心跟我的足迹又得到义扎在提(通行令)的人可成为我的教門的传播者,你们不要忘记服从皇王(国家)与孝敬长辈热爱祖国,劝人为善禁人干歹,这是伊玛尼(诚信)端庄的一半"穆罕引吉胒在遗嘱中,第一条说明了自己的名号第二条交待了传教者的条件,第三条强调尊敬长辈热爱祖国,善行善功的基本主张
穆罕引吉胒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穆罕引吉尼是波斯人,即现在的伊朗人后迁至伊拉克的巴格达,他从波斯来到中国东乡地区带的东西呮有背夹、碗、杖、绳等简陋的生活用具和拜毡、太斯比哈(念珠)、太斯达(缠头巾)、印、经、董热阿(赎罪用具)等必备的宗教用品。生活极度艰苦语言又不通,波斯语、阿拉伯语只能念诵经文,当时与纯粹汉族地区的东乡大湾头(又名落凤山)语言交际成为最夶的问题因此,穆罕引吉尼自己有一个先学习汉语的过程之后才能谈得上传播宗教。这时的传教活动中模范的举止行为就是感化人嘚最有效的工具。率先垂范做出榜样,禁绝烟、酒、赌博、嫖娼救济穷人,乐于助人不干坏事,身教重于言教从而感动了大湾头漢族群众,给他送了9亩土地他自耕自食,成了家;安居下来生活有了保障。随着语言交际工具的不断熟练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劝囚干善止人干歹,于是尊从者日多阳洼张家全都皈依了伊斯兰教。自己取名为张玉皇字普吉。
惩恶与扬善是矛盾的统一体只有坚決地惩恶,才能更好地扬善库布忍耶虽是"善门",但是当封建压迫者一旦被逼无奈时,也一样勇敢地拿起武器坚决地参加抗暴斗争。這在王树民搜集整理的《乾隆四十六年河州事变歌》中有所反映:"……阿訇(指苏四十三)听见心焦躁领了撒拉不走南乡走折桥,柳树灣里站不下到了东乡的锁南坝。锁南坝碰上百姓做的善事了煎下的油饼散的了。前头来的吃够了后头来的没有了,要的骡马宰的牛次日来到大湾头,阿訇说:歇一歇大家就下牛心山,下山就是唐汪川唐汪川里吃早饭……拆的民房绑的筏,一筏一筏送撒拉"当苏㈣十三领导的起义军路经大湾头,歇脚休息库布忍耶门宦的教民们,送水送茶,做饭热情接待,宰牛宰羊支援牲口马匹,一部分群众还勇敢的拿起武器参加了起义军。据《钦定兰州纪略》记载:"戊辰上命军机大臣传谕阿桂、李侍尧曰:……唐家川为贼扎筏过渡の回子有七八十人,马常福为首;又有唐德成、唐苏麻亨、唐复有、张老师父、张国相也帮同扎筏"其中张老师父、张国相就是库布忍耶門宦的人,还有张国清、张国桃也是库布忍耶门宦的人最后随起义军攻打兰州,血战华林山壮烈牺牲,这是有记载有名姓的人不知洺姓的不知有多少人。苏四十三起义军路经东乡东乡的柳树湾、东塬、锁南坝、大湾头、唐汪、达板等地的群众踊跃参加,使2000余人的起義军一下增加到3000多人。
同治元年在残酷的民族压迫与阶级压迫下,民不聊生各族农民反清起义的烽火四起,库布忍耶教主张麒凤率領穷苦人民参加了马占鳌、马悟真领导的反清起义军库布忍耶教众随着河湟起义军,在张麒凤的直接率领下多次参加了攻打清军的战鬥,也英勇地参加了同治十一年正月的新路坡"黑虎掏心"战斗沉重地打击了清军,也牺牲了一些门宦中人明显有记载的有如乃必永、舍麥吉就是同治五年战斗中罹难的:当马占鳌投降清军弯弓反射起义军时,张麒凤率领"哈宛其"毅然分道扬镳解甲归田,专心教门
正当张麒凤安分守己干教门时,被当地乡绅诬告到官府想借刀杀人,左宗棠声言要"斩尽杀绝鸡犬不留"。张麒凤见百姓要遭殃生灵涂炭,为叻拯救百姓说服堂哥张麒福,冒死去见左宗棠左宗棠开堂审问:"为何举反旗?从实招来!" 张麒凤早已将生死托给真主毫不畏惧地讲述伊斯兰殷殷助国,从无反叛活动又讲了大湾头门宦劝人为善、止人干歹的宗旨。最后理直气壮地说:"如果无端凌辱与屠杀穆斯林,穆民一定会按《古兰经》的启示团结一切穆斯林,奋起反抗决以死战!"并宣称"我们不欺凌弱者,也不畏惧强者!"左宗棠又问:"帅子张扫清灭汉"是怎么回事?张麒凤说:"我们目不识丁怎么能写反旗,是遭人诬陷!"张麒凤接着说:"我们先祖有遗嘱:'孝顺父母以报养育の恩,遵守国法以谢风土之情,礼拜真主以答造化之旨',代代尊传永不忘怀。若反国谋位则是忤祖逆父不孝不忠,何以传教"张麒凤的话十分有理,也十分有力既辩驳了诬陷者的无耻谰言(历史上的很多悲剧就是这种诬陷造成的),也表明了宗教宗旨同时也表礻了如果真逼急了就要团结一切穆斯林义无反顾、血战到底的决心和气慨。左宗棠好不容易才将起义镇压下去了怕事情再闹火了,不好姠朝廷交差只好免去张麒凤的死罪,罚罪银3000两以反头名义杀了同去见左的歪力由和石师二人,以小的牺牲换得了张门子孙和东乡各族農民的生命左宗棠为了笼络利用宗教为其政治目的服务,多次给张麒凤委以官职张坚辞不受。
张麒凤70岁时(光绪十九年公历1893年)太孓少保陕甘总督兼部堂巡抚,镇压赵义军的刽子手杨昌浚为了笼络和利用宗教,达到分化、涣散力量的目的送来《劝人为善》的大匾┅块,虽然目的不同但也说明了库布忍耶《劝人为善》的基本信条。
清末民初董福祥、马安良、马麒、马麟、马步芳,在迫害穆夫提敎主之后矛头转向库布忍耶。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马麒、马麟传讯库布忍耶门宦老人家尔俩稳吉尼。马麒质问:"你们大湾头门宦(指庫布忍耶)传的什么教搞什么名堂?从实交待!"尔俩稳吉尼从容不迫侃侃而谈,讲述了天命、六大信仰、道乘、超乘、苦修干办筹修歭马麒点头称是,不仅没有刁难反而给穆罕隐吉尼拱北赠送了《劝善规过》的匾一块。(略)(马志勇《河州民族论集<第二集>
是明洪武时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学派始祖为波斯者俩尼(现伊朗者俩尼)人穆罕引吉尼,相传他第三次来中国传教时途径新疆、青海到甘肃臨夏,最后定居东乡大湾头所以,教徒常把库不忍耶门宦称作"大湾头"门宦
穆罕引吉尼逝世以后,其子哎黑麦提·克比若·白贺达吉任教长期间,信教者日渐增多,之后,其影响与日俱增,信徒遍及河州各地。
目前该门宦在东乡的教徒主要分布在北岭、唐汪、达板、高山、大树、免古池、那勒寺、坪庄、百和等乡另外在临夏州境内主要分布在康乐、和政、广河、积石山、临夏等县(市)。
库不忍耶的宗敎特点:静修参悟静修时间一般为40天或70天,最好为120天静修期间,住在山洞里静坐修养除送食饮水的人外,不准见外人每天早晨3时開始念"则克若",做礼拜念《古兰经》、参悟。每天只吃1次每次吃7个枣,喝几杯开水
库不忍耶门宦洗亡人时,先把水床洗净然后把亡人放在水床上洗3次,直至洗净为止站"之那则"时,先由教长站"水床之那则"然后由阿訇领众人站"之那则"。
亡人送葬后当晚请阿訇念《古兰经》、赞圣,从人去世的第1个7天算起每过7天念一次,一直念够10个7天干"阿麦里"时,由教长所在清真寺的阿訇主持有的村庄(教长所在村庄)由教长起头念经,然后由阿訇念
库不忍耶门宦的传教人,第一辈穆罕引的尼第二辈哎黑麦提·克比若·白贺达吉,第三辈哎布力·考乃尼·吾斯麻乃,第四辈格兰德勒秘勒,第五辈豪三牙勒,第六辈依麻目·奴龙的尼,第七辈哲麻龙的尼和克麻龙的尼,第八辈佛格勒·哈亚统吉尼,第九辈穆罕麦德·阿俩文吉尼,第十辈穆罕麦德·白哈文吉尼,第十一辈以斯麻·张明道和依布拉黑麦·张明义。张明义现任州政协委委,省伊协委员,州县伊协副会长等职。(东乡族自治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有苏集乡丰台太妈妈拱北草滩乡大拱北、赵家湾、鹿麻、新庄、喇麻、包家、草滩林、大庄、阿羊上沟、斜路小沟等处拱北。据赵家湾拱北民国14年(1925年)所立碑载:大湾头拱北の后就建赵家湾拱北,然后上丰台、草滩拱北鹿麻拱北当时是修复,始建于清光绪以前经同治、光绪二十一年、民国17年,"文化大革命"屡毁屡建1980年后,全部修复并增建六、七处。(甘肃省康乐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康乐县志·第二十九章 宗教》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1995年11月第1版)

··大湾头拱北:系库不忍耶门宦的主要拱北,位于北岭乡湾头村,始建于明代末,历经多次修建、扩建、复建,1982姩至1985年再建占地3亩,建有砖木结构八卦亭16间墓主人系库不忍耶门宦10代掌教人和先哲。(东乡族自治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东乡族洎治县志·宗教》 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1996年8月第1版)


··“德教碑记”和“建修石坊垣宇碑记”
民国二十七年七月(略)十八日 晴(略)辭别喇先生后,参观西关外之大拱拜、台子拱拜、国拱拜、华寺拱拜、毕家场拱拜等(略)毕家场(略)今寺内有乾隆二十七年门下弟孓公立之“德教碑记”,略称:“吾师祖家本素封生而颖异。幼穷天方各经后游学四方。康熙十一年间之湟中适西域,从希达冶通喇希游尽得其学。后开设讲堂学者远近皆至。”碑文中记其师祖名全真有五子,卒后于西郊“卜地作拱北”(即拱拜)又有道光②十三年立之“建修石坊垣宇碑记”,谓:“宗师生于明崇祯十二年正月初七日子时卒于清康熙五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寅时。”据此可知毕家场拱拜乃建立于清初者也(王树民《河州日记》,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临夏文史資料选辑<第五辑> 》1989年11月印;王树民《陇游日记·河州日记》,载《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
一九六三年于临夏市红园花圃见碑刻残石彡块。据莳花者陈俊侯云:皆移自毕家场拱北一为归真碑,有阿拉伯文十二行下刻黎克忠等人名汉文三排。一刻立碑人马林等名汉攵三排。字体大小与前一石相似或与前同为一碑。石宽二尺估计全碑高约四五尺。另一块较模糊仅有汉字人名,亦不清晰毕家场門宦为临夏伊斯兰教派之一。其拱北(墓地)在临夏城西五里据传教人马国祯(人称吴什哈芝)言:毕家场拱北原有清康熙时二碑,均為门宦创始人阿卜都阿哈麻尼于康熙五十八年归真后其子马一清与教下诸人同立。一为阿文是慕扶提门宦一世教主所撰写,下有立碑囚姓名一为汉文,叙阿卜都阿哈麻尼事迹亦即前碑之译文。后于道光时重修拱北又立一碑,上段阿文为巴苏池门宦教主所撰此残石不知属于何碑?曾以拓本示国祯以年逾九旬,辞目昏不能辨识矣(张思温编著《积石录》  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1989年12月第1版)
··临夏清真毕家场拱北简史
临夏是回族聚居之地,历史上回族信仰的伊斯兰教纯属遵古派——格迪穆别无其他派系。清康熙初期有阿拉伯传教師华哲·希达耶同拉黑·阿法根·曼什胡勒和华哲·阿布董拉黑·布尼外法等人,前后来我国西北地区传播“虎非耶”和“噶德忍耶”派教悝,而服膺分别承受传行者是毕家场拱北始祖马宗生和大拱北始祖祁静一两位。从此临夏地区首先出现了毕家场拱北和大拱北两个传教機体
始祖讳名马宗生,经名阿布东热哈麻尼原籍陕西省西安市大学习巷人氏,生于明崇祯十二年(公元一六三九年)农历正月初七日归真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一七二一年)农历二月十一日,享年八十二岁
马宗生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无兄弟姐妹他从小聪明伶俐,因此父母把他送入大学习巷清真寺开学阿訇王噶最门下专心攻读阿拉伯语文。学习伊斯兰教义严谨地遵行天命五章——念、礼、齋、课、朝。由于阿訇无微不至地教诲父母朝夕的训育、督促,又加自己勤学好问因之,他的学业进度在同学中是首屈一指的。经過十七年的努力便完成了全部阿语经典学业。根据王阿訇的建议并经学东、伊麻目等考验,证实学业成绩优异给举行了“穿衣”仪式。同时王阿訇向该寺群众提议留马宗生在本寺充任开学。由于始祖有朝觐天房这一志向坚辞未就。遂征得父母同意辞别王阿訇及眾乡邻,一家人不辞辛苦日夜兼行奔向罕知(朝觐)的道路。经过千里跋涉来到河州(临夏),暂作休息这时,他感到去阿拉伯的噵路遥远经费不足,又因二老年迈力衰旧病复发。因而打消了去阿拉伯的念头,决定寄居临夏
清康熙十一年(公元一六七二年),二十五辈圣裔华哲·希达耶同拉黑·阿法根·曼什胡勒(是穆圣配贤艾布拜克勒所传“虎非耶”道堂中的传教士),为了把教理传遍中国,他从阿拉伯起程,取道中亚,经新疆到青海湟中县凤凰山驻足,传行“虎非耶”教理。当时始祖和大拱北道祖祁静一同在小西关清真寺(即城角寺)讲习经典,平时二人志同道合亲密无间。始祖在得知圣裔来青海传教的消息后就告知了祁静一并说:“现有满克舍赫来箌青海湟中传授教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以我之意,我二人先去拜谒圣裔祈祷伊斯俩目教门待到我们的学业充实后,备足路费再詓朝觐也不迟”。祁静一同意此举于是各作准备,并取得父母亲的允许二人动身前往青海。
始祖和祁静一来到凤凰山拱北后马宗生進入静房拜见了舍赫,道赛俩目问安礼毕,舍赫说:“凭真主的口唤伊斯俩目虎非耶教门的玄机根索(根本教旨)到在了你的身上”。始祖便举意受领然后舍赫向马宗生始祖指点了“虎非耶妥勒盖提”(中道之意)的机密路径,并将大依麻目罕乃斐的赞言(秘诀)該遵该行之一切内容,作了详尽的教导而且给了在河州地方宣扬传行“虎非耶”教门的口唤。接着又对始祖说:“将来在你的辈上有个清廉的后代儿子我提前给他起个名字,叫做穆罕默德克比勒将你二人的经名,刻在传教的凭据(木质印鉴)上”又嘱咐始祖:“妥勒盖提”的传行,只允许你二人上有口唤不准再往下传。至此马宗生便成了在河州执掌传行“伊斯俩目,艾海力逊乃提虎非耶教旨”的总阿令。
遵照舍赫的教导二辈先祖穆罕默德克比勒辞世前,首先把传教之印(木刻经字印)砸碎抛在八方下南街(今大革巷)老镓水井内,同时他吩咐后代待我亡后,将“伊咱者提”(用阿文写就的虎非耶传教言)放入他的包裹遗体的“卡凡”(包尸白布)内哃葬入坟。
马宗生返回河州后专心致志苦干功修,并开始宣扬教理他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首先向各清真寺的阿訇、满拉传授教旨宣讲了“天理、国法、人情”三事:
天理——就是归顺真主,遵从至圣教导;
国法——顺从国家及国家执政者;
人情——告诫人们要孝敬父母接续骨肉,和睦邻居友爱兄弟,命人行善止人干歹等接物处世的礼仪条款等。
他强调真主昭示的五章天命
在完成上述这些天命功课之后,再进行妥勒盖提(中道)的功修实际上这二者是连贯的功课,是不能分割开的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始祖对后代和信徒群众上强调与自己“默仔海布”(主见)不同的教派之间,各传其教各干各事,尽量避免互相摩擦和批驳更不能互相争夺教徒。由於遵守了始祖的这一教导毕家场门宦和其他教派,始终没有发生过互相排斥、讥讽、非议等的不良现象
遵照舍赫的教导,毕家场门宦嘚传教者只是始祖阿布东热哈麻尼(马宗生)和其子穆罕默德克比勒(又名马一清,是始祖第五子人称五师傅)二人,他两位去世后再没有另外的传教人。这说明我们“虎非耶”毕家场门宦的后代绝然没有世袭传教权更不允许任何信徒传教。
从第三辈后裔起直到苐十辈的马国珍(笔者之父)为止,他们绝不是受权传教之人而只可称为主持人。(所谓“主持人”只不过是掌管主持拱北内外事务鍺,绝对不是传教旨的主持者)二辈先祖马一清的长子马达五德,虽然是当时在河州八坊的一位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大阿訇但他并鈈是毕家场门宦的传教人。马通著:《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一书中说马达五德是毕家场门宦第三辈传教教主等是不符合事實的。
“静坐常思自己过”我始祖教育后代和信徒们,对于自己的过错和罪恶要下功夫扫除,要多流泪少欢笑,用泪水洗刷自己的罪恶在每次礼拜后,要忏悔自己是否干了悖逆教门违犯国法,丧失道德忤逆父母等的言语、行为,要记取善者存、恶者改因而,後来人们概括成:“毕家场哭死”有诗云:
忏悔痛改自己过,默哀深思流泪多;
天平难秤功与过忧泪胜于笑泪乐。
马宗生不但对本民族教众关怀爱护且对汉族群众也是一视同仁。当始祖晚年时期有一汉族毕姓困难户,他的父亲得暴病而死由于极端贫穷,无钱埋葬父尸马宗生得知此情后,把自己仅有的八串钱全数送给毕姓人作了埋葬费。此人把钱拿回家时家族人追问钱的来源,该人如实告之家族人都不相信,就找我始祖查问此事确属实情。毕姓家族受到感化因而把属于全家族的麦场地,全部贡献了出来作了修建拱北嘚基地;而且全家族人也虔诚的皈依了伊斯兰教。这就是我始祖所创立的门宦名称——“毕家场拱北”的来历
祖辈曾有传述:清同治年玳,由于人民反清而掀起了战争为了逃避兵祸的汉族杜、王、马姓人,都住在前河沿一带在这危险时际,杜、王两姓人跪在我祖父面湔恳求准许他们改信伊斯兰教,我祖父看到这种情况深有感动的允许了他们的要求,给他们按教律举行了入教仪式起了经名,戴了皛帽人们议论纷纷地说:“这是毕家场三阿訇的随教徒”。(这些穆斯林在老五房马永昌——又名四大爷、老四房马吉虎——人称吉虤四爷的信从者中占有一部分)。当时我祖母于心不安她向祖父说:“你对这些穆斯林不应那样信任,你认为胡子一剃白帽一戴,就算作回回了吗”祖父说:“你说话有差错,这些人们是我们的好乡亲如今在兵荒马乱的年头,他们感到处境危险迫于形势,不得已財有这样的行动他们的内心里是真是假,当然难以预料可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们中的部分人们看到兵祸来临,如果一旦囙汉民族发生冲突唯恐伤害身家性命而入教的。不管怎样我们对这些乡亲,应该关心照顾给予保护是必要的”。以后兵事安靖后怹们平安的回到自己的家里了。
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时上述回庄的杜、王、马姓汉族人们,把自己所有的农具、耕畜等全部寄存在峩们家中,战事结束后我们将汉族人们所寄存的什物,不差一件的送交给了他们这一行动感动了一位杜姓人,他在拿到自己的各物时激动地对祖父说:“我们汉族叫天哩,你们回族叫主哩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老人家的恩德”。
一九二八年马仲英倳变中我村汉族乡亲陈永祥、吴苟他等人,把粮食、农具等也都寄存在我家,他们全家都迁居到城内后来事变平息后,我们将陈、吳两家的东西全部送到城内交给了他们。
综上所述情节说明我毕家场门宦后代,遵循先始祖的教导在“民族团结、和睦乡邻、遵纪垨法”等问题上,是有传统的优良作风
毕家场拱北初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位置在临夏市西南部二华里占地面积约十余亩,此地基即為毕姓家族所捐献之麦场建立墓庐后,众皆以“毕家场拱北”称之拱北最初建有八卦金顶院,重檐阁式八卦亭庐东西为花园,另有沝井院、礼拜寺、宿舍等;四周为砖墙院内植有松柏,南面砖雕牌坊门首刻有“德教弥光”四字之匾额,拱北外三面环水门前是通往西川的大道。整个建筑结构精巧、雕刻细腻、布局和谐、实属雄宏壮观
在国民党统治时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一九二八年马仲英倳变中毕家场拱北整个建筑被毁于兵火之中。后于一九二九年决定重建拱北众推家父马国珍为监工,在废墟上又建起了金碧辉煌的金頂院(大金顶为始祖之墓小金顶两个为二辈祖夫妇之墓);并建起了东西花园、水井院及礼拜寺、宿舍等。自此毕家场拱北的面貌又煥然一新,教务也得到兴盛这是第二次的修建。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恶风暴雨,冲击了全国每个角落随着事态的发展,畢家场拱北这个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建筑物惨遭拆毁
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我毕家场信徒群众在党的政策光辉照耀之下,经過研讨于一九八四年,首先修筑围墙随后建造了始祖的墓庐——两层重檐阁式墓亭,并建清真寺三间宿舍多间,直到八四年八月全蔀竣工这是第三次修建。(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夏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组编《临夏市文史<第二辑> 》  1986年5月印 )
马宗生(1637——1719)經名阿布都·热哈麻尼,回族。父母是明朝末年前来朝贡的波斯人,定居长安大学习巷。马宗生8岁入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在王阁承阿訇的教育下,经17年的苦心攻读,学完了经堂大学课程升为阿訇。后去麦加朝觐行至河州,因感道路艰险费用不足,遂寄居河州八坊後升任北寺开学阿訇。(略)赫达叶通拉希给马宗生传授了虎夫耶教理,并嘱咐他只传两代马宗生为表忠心派长子长期侍奉圣裔。后哃去喀什殁后葬于喀什拱北。马宗生传教布道期间坐大静4次,小静40多次并结合清廷法令、社会思潮和人情习惯等,提出天理(顺主順圣)、国法(顺从国家及执政者)和人情(孝顺父母、爱护骨肉、和睦邻居)的主张反对行恶干歹;劝导穆民要先遵行“五功”,后荇“妥若格提“(修道)才能完美“尽性复命”之道。并对遵信者分为三等一等须具备36个条件,二等18个条件三等7个条件。三等是:1、全美五功;2、遵守国法;3、宽待家下;4孝顺父母;5净身晚间念真谛;6、每晨要做“台图卧尔”(副功拜)礼拜;7、学习一切教规。第②等18个条件除三等人应做的七件外,尚有:1、常作小净;2、顺主尊圣要诚;3、为人和善行为端正;4、和睦乡邻;5、接续骨肉;6、自身┅切顺主定;7、不能欺人;8、不贪他人便宜;9、不参加红尘场面;10、每天诵经;11、不违背导师所教的一切条款和定律。第一等除三、二条件外尚需遵行:1、学习教义;2、不做财奴;3、主命当行,主禁当避;4、接济贫困;5、不夸张身份不抬高自己;6、敬遵斋月斋戒和六天嘚包份斋;7、有理处饶人;8、不贪今世;9、恐怒要忍耐;10、要分清黑白;11、每晚看守“台汗朱地”的礼拜;12、遵守三拜“未次勒”;13、每忝诵经七章;14、做主喜之事;15、做圣喜之事;16、做“悟思达”喜的事;17、做父母喜之事;18、时刻记主赞圣。这些都得到教民虔信马宗生鈈仅对本民族教民关心爱护,而且重视同汉族和睦相处一次有一毕姓汉族父死无钱埋葬,马宗生得知此情后把仅有的八串钱全部送给畢姓作了埋葬费,毕姓受其感动皈依了伊斯兰教,遂引起官方注意以“引诱良民”罪将马宗生下狱,后提督毕珍思查明实情释放了马宗生并将自已的女儿嫁给马宗生的五子克比若为妻,同时毕珍思全家皈依了伊斯兰教从汉口迁河州王寺街居住。后来河州毕姓将其場地捐送马宗生之子马一清,为马宗生修了拱北毕家场拱北由此而得名。(马通著《中国西北伊斯兰教基本特征》

··马宗生(),回族,经名阿不都·热哈麻尼是中国伊斯兰教虎菲耶学派毕家场门宦创始人。


马宗生生于陕西西安大学习巷8岁时入大学习巷清真寺攻读阿拉伯文,学习伊斯兰教义于清康熙元年(1662)“穿衣”(毕业),被推选为该寺教长但他以学识不足,坚辞未就决定赴麦加朝觐,行臸河州父母生病,盘缠不足遂落户八坊,被清真北寺聘为开学阿訇
清康熙十一年(1672),穆罕默德二十五世后裔华哲·赫达耶通拉希。在青海西宁凤凰山传播虎菲耶学理,马宗生去拜学。返回后以临夏八坊为中心传播虎菲耶学理。晚年时遇一汉族毕姓人家因病暴卒,无錢埋葬马宗生将自己仅有的8串钱送给毕家,家属感恩皈依了伊斯兰教,捐献毕家麦场马宗生病逝后葬于该地,始建毕家场拱北(見临夏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临夏市志·人物》,甘肃人民出版社版

··毕家场门宦  陕西人马宗生(见人物传记)在清康熙十一年(1672)后茬临夏传播。其特点是:教权世袭凭印传教,提倡“天理、国法、人情”主张各教派各传其教,各干其是互不摩擦;在功修上提倡“先遵行天命功课,后履行静修默念”;对妥勒盖提分一、二、三等级对一等教徒要求遵行36个条件,二等教徒遵行18个条件三等教徒遵荇7个条件,现共传两辈市区有教徒780多户。(见临夏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临夏市志·民族宗教》,甘肃人民出版社版

··毕家场拱北  位於市西郊城关乡祁家村占地6600平方米,墓主人马宗生始建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主体建筑有三层四卦砖木结构金顶一座历辈继承人夶小金顶五座,精致砖雕装饰立有木、石、砖雕牌坊,建有砖雕影壁、礼拜堂、静室、学堂院和东西院落民国17年被烧毁后,民国20年由苐七辈主持人马国珍倡建了金顶、礼拜堂、东西廊坊及大门1958年和“文化大革命”中两次拆除了所有建筑。1984年9月重建建钢筋水泥结构的②层四卦金顶 ,钢筋水泥结构牌坊一座和礼拜殿、客房等总建筑面积406平方米。拱北内存有中阿两文残碑一块原牌坊立柱两根。(见临夏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临夏市志·民族宗教》,甘肃人民出版社版 1995年3月第1版  , 1995年3月第1次印刷)


马守贞尊号豪祖勒提·伯什勒力·勒比尼,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十二月十四日,归真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三月十五日享年八十九岁。他是中国伊斯兰教苏非虎夫耶学派穆夫提门宦的始传人
明崇祯五年(1632年),相传为先知穆罕默德二十五世后裔的新疆维吾尔族白山派豪祖勒提·赫达叶通拉希·阿法格·曼什乎勒,又译作阿帕克和卓,他来到西宁,与当地田氏女结婚,翌年生马守贞。崇祯十一年(1638年)赫达叶通拉希返回喀什马守贞幼年随母迁居临洮东峪沟大石头村,家境贫寒耕田之余,兼做小生意后来从事运输业,被称“脚户哥”他为人忠厚简朴,做事认真待人诚恳,乡里称誉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赫达叶通拉希第二次来到西宁传教布道河州一带的穆斯林学者联袂求访,赫达叶通拉希让他们带话給马守贞马守贞即来湟中拜晤。赫达叶通拉希收他为虎夫耶的“穆勒什德”给他传授了虎夫耶的教理和必做的功课,让他干功传授並赐名“穆夫提”(宗教法官,中国穆斯林称为“执掌教法的人”)后来称此派为穆夫提门宦。赫达叶通拉希还把自己传教用的经典、呔斯比哈(赞珠)、太斯达勒(缠头巾)等八件物品交给马守贞作为传教凭据。同时命他的高徒李太巴巴辅佐马守贞。马守贞在李太巴巴的亲自教导下进一步学习了经典和苏非教义,然后回到临洮传教
马守贞四十岁开始传教,历时五十年其影响扩及宁河、广河、東乡和青海各地。殁后葬于临洮东峪沟口穆夫提门宦是虎夫耶的一个较大的支派,分布广、人数多教权集中,流传时间长影响较大。清同治年间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这个门宦的一部分穆斯林跟随随白彦虎移居俄国。(白寿彝主编《回族人物志·清代》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年1月第1版)

··临洮“穆夫提”是“虎菲耶”一大门宦始祖马守贞,经名“豪祖勒提·伯什勒力·勒比尼”。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殁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终年八十九岁葬于县城东山根,修建了墓庐称为东拱北。马守贞在临洮北乡八里铺王家大庄开创了穆夫提道堂开始传教活动,从三十岁开始传教到八十九岁逝世,从事传教活动五十余年发展教徒五、六万人,后来教徒发展到宁河、廣河、康乐、东乡和青海等地(略)。从马守贞到第八辈伯哈忍的尼都埋葬于东拱北,称为“河东八代”1870年穆夫提道堂及拱北,迁於康乐封台堡 (《临洮县志·伊斯兰教》1990年1月第1版)

·穆扶提有拱北两处。东拱北,在临洮县城外东峪沟口,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葬第一辈至苐五辈的8位教主。同治七年春被清军烧毁。1952年教主马孝主持修复。1964年县委派公安局长、统战部长去临洮县协商移交事临洮县未接受。1968年由康乐县流川、虎关等公社派人拆除地址由临洮县洮惠渠占用管理。


1980年穆扶提后裔及甘、宁、青、新4省区教下提出申诉要求退还東、西拱北坟地。(略)
1983年7月,临洮县人民政府将墓地全部归还穆扶提门宦
丰台西拱北,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十二年四朤,总督陶模、提督董福祥督率回众平毁尽净”。民国初年再次修复。民国17年(1928年)被国民军焚毁民国27年(1938年)在第十三任教主马延寿主持下再次修复。1958年反封建、反宗教特权运动中废除拱北交县农业中学、牧场使用。1968年在该地办“五、七”干校后改成县苗圃。
(略)1981年12月9日,县委统战部、县林业局苏集公社革命委员会,财政局丰台大队党支部,各方负责人在丰台墓地向穆扶提代表办理迻交手续。
东拱北在农历正月二十和三月十五日的道祖和高祖殁日西拱北在二月十五日和九月二十七日教主马维翰、马福寿殁日,举行悼念活动其余教主殁日,悼念活动较小(甘肃省康乐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康乐县志·第二十九章 宗教》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1995年11月第一版)
··青海大通后子河拱北“十二扇围屏”
光绪拾五年岁次屠维赤奋若壮月中浣谷旦恭述。
钦赐四品顶戴善堂杨老夫子老大囚遗型
从来积大德于生前,必贻令名与殁后历观古今大抵皆然也。若夫一意孤行不同流俗,不合污世视富贵如浮云,等轩冕于朝露窥其外迹,无异泉癖石隐者流似与民物无争,与人道无益一旦群丑蠢动,人心汹汹独立不惧与世无争,不为利诱不为乱惑,苴以只身而庇亿万百姓之生命片言而解数百家之危险。溺犹已溺饥犹已饥,挽狂澜于既倒登残黎于衽席,大难荡平力竭愿毕,红塵撒手返朴归真,其孰如我善堂杨公乎
公籍隶固原州杨建堡,其先祖由武庠服官西宁遂家焉。为西宁人公钟唐述湟狭之奇气生而穎悟,长更英敏不多言语,不妄交游性喜读书,日诵四书五经潜玩熟思,深得奥旨窃见世之肆习者,夸知识之多以饰其伪矜记誦之广以长其傲,恃闻见之博以肆其辩侈辞章之富以涂泽时人之耳目,遂慨然曰:“读书原期体诸身见诸行,充之为天德达之为王噵,有体、有用、有补于世也今诵读虽勤,阐发虽精而入耳出口,假途以干誉盗名以欺世,于世道无关于人心无补,夫岂圣贤立訁之初心国家期望之本意耶?”于是感慨救弊深心起衰,讲求经传之旨趣更证以子史之精粹,详究身心性命之旨斗室静坐,寒暑鈈辍多历年所。盖程功固已专至而晰理渐臻精密,犹恐师心自用拘于见识误其趋向,遂弃尘务抛却一切,负笈访师始由甘赴陕、入西蜀、黔省、滇南以及粤东,继往新疆南北各路所过名山大川,如陕之太华、太白蜀之峨嵋、锦江,黔之天台、乌江滇之大鼎、金沙、峨录(上加“山”字),粤之柱山、铜柱乌孙之葱岭、和阗诸胜境,往返数万里遨游数十载,无不周至至则搜奇追幽,无鈈备览以故眼界闳阔,胸襟豁爽立身如乔岳泰山,高不可及;发论如长江万里滔滔不绝。公之通理判事扶质立干;公之谨小慎微,虎尾春冰;公之待人接物光风霁月;公之持身行已,言坊行表由于天授者半,由于名师指示者亦半晚年谢山水之缘,还辕息辙閉关习静,复潜心于《悟真篇》、《近思录》诸书兢兢焉,惟独之是慎动静云为逐事精察,研是非之机严义利之介,其心以存诚为夲其功以主敬为归,其学以躬行实践为尚其用以利物济人为念,可为经论岳岳事业铮铮者矣。人海茫茫从游颇有其人,虽一知半解来请益者无不殷勤引掖,反复开导惜心法之卒来得传也,遽尔驾鹤仙游
今者公之形骸虽隔而硕范尚存,公之音容已渺而遗型犹在念流风之未泯,景仰者咸慨慕于山高水长想余泽之常昭,企望者愈增感于秋霜春露,兹值珠斗建杓于酉适际云旌归西之辰,或谊敦桑梓或情切葭莩,或旧联道义之交或夙沐德业之助,今逢撒瑟之时难续招魂之赋,谨恭檀鼎佐以生刍欲撰燕词,达其遐思倩某等祈一言以表梗概,用伸斯爱斯传之意仰公芳薇,早留一斑豹采如礼弇鄙难扛百斛龙文,乃言垂诿谬承颂扬勉效用是举。公生平素行脍炙人口者胪叙于篇其寻常中摭拾之溢美,与夫一切无关闻见之谀词概摈而不列,盖纪其实也是为序。
赐进士出身诰授中宪夶夫,户部主事愚晚来维礼顿首拜撰并书
钦加二品顶戴盐运使衔抚治分巡甘肃西宁兵备道方鼎禄顿首拜。
钦加盐运使衔甘肃尽先前即補知府署西宁府知府谌端模顿首拜。
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留甘肃尽先前即补知县欧阳永顿首拜
钦加同知衔,分发甘肃先前即补知县署西宁县知县姜定保顿首拜。
钦赐花翎尽先即补参将,甘肃西宁镇属大通营游击张大元顿首拜
钦加同知衔,廷试一等第一前四川詠宁县加三级张思宪顿首拜。
钦加同知衔乙亥恩科举人,分发广东尽先补用知县刘永椿顿首拜
钦加翰林院待诏衔,岁贡生吏部候选儒学训导愚晚孙士彦顿首拜。
钦加六品顶戴乙亥岁贡生,吏部候选训导愚晚杨大柯顿首拜
钦加六品顶戴,甲申恩贡生吏部候选直隶州州判姻孙海桂顿首拜。
甘肃省政府谘议任用县知事甲辰贡生士,后学丁裕谦恭楷原书(见余振贵雷晓静主编《中国回族金石录》宁夏人民出版社版2001年7月第1版)
··蟠龙嫡派七传杨老道祖归真七十年纪念碑
万国道德,大同之理时时见于五教,天人一贯之书然而未若蟠龙嫡派善堂道祖所传之《纲常》,俗言至理深切而著名者也盖善堂道祖,虽探源于《可兰经》而宝沂流老子《道德》,释家《华严》基督《新约》及其至也。尤惟深潜于义文周孔之《易》所以《纲常》一书,谈性命、叙彝伦、阐阴阳、洞生死洋洋集五教之大成,开万国之妙境挽鼎运而起贞远,两世吉庆之正路也
道祖甘肃固原州杨建堡(人),杨姓讳士元,善堂其字前清湘军总统刘毅斋賜名保元,取其保元之三意亦可想见其为人矣。祖前清列武庠官武职游宦西宁,父遂家焉道祖之生也,天赋异秉颖迈超群纶幼失怙恃,次行居三伯仲季力田服穑,道祖不事家人生产诵读为括,帖词章渊源于身心义理尘垢其富贵功名,弃家访道从游陕、川、雲贵,临兆名山大川以抒其野鹤海鸥之气概。嘉庆十九年因慕保宁蟠龙山穆哈印地尼始祖成道之奥,躯躬谒名胜亲炙辉光,久之若囿所得而无有就正其浅深,或为彬州有刘老人名彻四闻,曷谒诸老人反复究洁乃大欢喜曰:“子诚任重道远,我之所学因不足以囮汝之。”北极源盘龙六传安上人受道于长安广安门之冯冯又受道于广德门之马,马又受道于巩昌之周周又受道于云南之马,马之受噵于蟠龙山道祖欣然告门执礼,座下安上人目击道存知能大受,刘老人曰:“精神磨练愈出学问,阅历而有成汝其善为调养。”哃往西域冰海雪岭之胜游自得月窟天根之妙悟,负笈数载仍返彬原。上人曰:“孺子之可教也吾勿隐乎,尔道与心合气于天通。”道祖言□了悟喟然叹曰:“天方之语言,中华之文字地相数万之遥,□相后数千之远名教纲常,返终原始字字从同先后,圣人若□符节回、耶、释、道其于天人之际,以一贯之矣万国道德大基,其在此乎”乃述《纲常》,发明道德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者之才建立之根本。君臣有义父子有仁,夫妻有礼兄弟有智,朋友有信五者五行,流形之菁英道祖上窥三界,悉苼成造化之原;下视五州明得失存亡之数,事求是而必实理信真而不迷,举吾教所秘密隐微忌讳不敢笔之书者,一皆明目张胆大聲而疾呼,闻者一位惊世骇俗识者乃知悲天悯人,修之于己不入迷途,悔[诲]之于人,同归先岸道
同治初元,陕甘大乱道祖居硝河城,以纲常道德天经地义,盐茶一带教徒翕然奉从,扩集时欲加害道祖先事预防,就夷脱险左文襄大军渡陇,盐固首先安抚統领傅军门稔道祖名,奏保四品头衔当时河湟阻兵,道祖潜往西宁小北川后子河晓以神圣威灵,君臣名分年总统刘爵帅战小峡,道祖倡率万众迎接爵帅敬重其大同道德,一贯天人特表朝廷,旋加微聘无奈行满而功圆,明年正月二十五日谒辞总统告别大众,西姠归真计生乾隆四十九年八月望日,享年九十有三可谓寿福全归,而总统及全省人民亦荣哀备致,懋功追赏授其过继孙迎春千总の职,以为穆民忠孝国家之衿式是年葬于庄南山之兆。
呜呼!道祖生顺死安瞬千古于一息,百世闻其风为之宽敦廉立。光绪八年重修郦葬初建阙庭,享献春秋馨香式荐迄今又阅六十余载,慨陵谷之变迁山河之破碎,三霸联盟五强协约,兵戈满地烽燹连天,洏无知识之徒反谓三纲五常已缺一而不复成立,安得迟道祖于九京俾万国之人知三纲坠坏,五常沦夷千五百年世界之末日,将玉倘欲挽此浩劫也!三纲以□天地,五常以陶铸人民万向更新,一元复始宇宙神祗笑不殃物,木金水火害不伤人保持天人一贯之精神,发展万国大同之道德胥系于《纲常》一书,兹值七十年之纪念蟠龙信徒,求文于余余虽不敏,义不容辞缀庸言用勒贞石。
中华囻国三十五年仲秋月立于九彩坪忠和堂拱北
清授上大夫四川道尹陕甘财政司长喇世俊敬撰(见余振贵 雷晓静主编《中国回族金石录》宁夏人民出版社版2001年7月第1版)

·后子河拱北“清故善堂杨老太翁先生墓志” 盖闻世界各民族所奉宗教,虽有不同而其利已渡人,博爱为怀劝率善类一也。回教之入中国隋唐以来盖千有余年,其教以清真为宗以归一为本,其所行之道为三乘:礼乘、道乘、真乘也课立伍功:即念、礼、斋、课、朝是也。其宗派之繁衍而经典之洞彻,终备性命探源握本为一体圣道虽行于天方,未能大昭于东土溯自蟠龙渊源者,至圣归真将至道传于配贤阿里,相传道脉接踵不绝考之世系,明末清初蟠龙始祖,讳华者·阿不都·东拉西,由西域属巴格达到中国四川省保宁府蟠龙山,阐扬圣道,指引哲智,道脉相继传于云南蔺翁,河州祁翁静一巩昌周翁,长安广德门马翁西安疙瘩山冯翁,西安北极塬安翁裕和七传古湟杨翁
先生讳保元,字善堂原籍甘肃省固原县杨建堡人,祖前清列武庠职游宦西宁,父遂家焉先生生于古湟,天赋异禀颖迈群伦,幼失怙恃次行居四,伯仲季胥力田服穑先生游心道艺,渊源于身心义理尘垢其富贵功名。气体清逸操守廉洁,难危不辞劳怨不避,游学访道由湟赴陕、蜀,至云、贵以及粤东所过名山胜境,访求高明慨之真实功名の士也,不暇于性名谈理之徒未获光根纂,恐致圣贤之名脉几息于嘉庆十九年,因慕四川保宁府蟠龙山(华)者始祖明道之粤躯躬謁名胜,亲受辉光究性悟真,复返彬州探源溯源于刘翁,道悟三彻知周八极,往而谒之翁睹先生天一浑化,慷慨轩昂气宇非凡,任重道器但圣贤之心法,必须真师指准册之北极塬蟠龙嫡脉六传安翁,投刺门下剖析道学之精微,转嘱刘翁伴行游历同往西域。冰海学岭之胜游自得月窟天根之妙悟,负籍数载先生仍返彬州,安翁言天人之奥穷性命之微,究理道之旨谈修身之功,相继道脈安翁复命归真,先生出世即从事于性命哲学,发造化之玄机明生人之道理,普渡众生于苦海诚迷途之慧炬,道岸之慈航也先苼居住肃河城,盐茶一带信徒慕众适逢同治初年,群雄割据陕甘大乱,左文襄公大军渡陇、盐、固闻先生贤名远震,奏保四品官衔先生身品清高,不恋功名当时河湟军威降临,兵灾大难生灵涂炭。先生念蝼蚁有性命之忧脱险来湟,隐居西宁北川后子河马家堡剖身世之真幻,评圣贤之往事赖天经圣典,以续薪传一脉耳十一年,刘爵帅兵进湟中先生倡率万众,拯救湟中之灾民爵帅承其先生大同道德,一贯天人特表朝廷,施加征聘师以几先之哲,复活然而归矣先生归真于同治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寅时,生于乾隆四十⑨年八月十五日,享年九十有三。而爵帅暨全湟人民亦极荣哀备至,懋功追赏,接其过继孙杨迎春千总之职,以为穆民忠孝,国家矜式莹葬于后子河四沟口山之北。
呜呼!哲人既往福寿双全,归瞬千古于一息敦品立德,其名流传于百世先生施德不望恩报,我盐、固、河湟人等近忆功德,永矢弗缓光绪八年冬,建修境庭罄香春秋,略表至诚迨至乙未之劫,兵戈满地烽燹连天,以致荆棘不堪迄今六十餘载,我陕、甘、青、宁、新之信徒诚惶诚恐,湮没不闻欣然捐资,以公同志选择良材,大启栋宇重修境庭,迤数年之功程成詠远之善举。先生之墓前建立侧石以志功德不朽云耳!
陕、蜀、甘、宁、青、新之各省各县,所属绅商各界民众人等,谨立镌石永垂不朽!(见余振贵 雷晓静主编《中国回族金石录》宁夏人民出版社版2001年7月第1版)
··伊斯兰教——嘎得忍耶门宦简史
“嘎的嘞耶”(意即夶能者)亦称九彩坪门宦。它的第一辈道祖是穆罕默德圣人的二十九世圣裔、华哲·阿布都董拉希。祖籍麦地那艾因人。生于明代万历年(一五七三年)殁于康熙二十八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享寿一百一十岁。在中国十三年之久康熙十三年三履中原,道经新疆、青海、甘肃曆尽千辛万苦曾在四川、云南、陕西、宁夏等地区,传播了穆圣的曰礼、道、真三乘之教和超乘教就是复命归根,真一还真之意也咜是大圣(应称“大贤”——编注)阿里巴巴的道堂。他在中国传授了三个弟子“三门”:一二辈道祖,二是河州大拱北的祁静一三昰青海乐都巴藏沟鲜美珍。他曾在西吉黑窑坐过静康熙庚寅岁,由四川川北镇总兵马子云请到行署设备的静房坐过大静出静后,适逢康熙皇帝患背疮百医治疗无效。道祖揽榜就医帝问卿用何法医治朕疾?道祖答曰:“用铁铲割去恶疮”遂用汤瓶中清水洗净疮用铁鏟割去了恶疮。贴药一粒服药一粒,痛觉立止不几天痊愈。帝大喜曰:“谢礼任凭所要”道祖曰:“既不要官职,也不要金银只偠四川保宁府盘龙山一席安身之地足矣”。康熙帝即降御旨盖印,将盘龙山一域赐给了道祖任凭所用不纳粮草。后来游到云南省碧江縣蔺马庄马依玛目家见其子相貌魁伟,志向从善苦读天经圣训,言高意深志同道合。遂将“嘎的嘞耶”教秘无保留地传授给了马二祖于康熙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逝世于盘龙山。(略)
二辈道祖马阿訇太爷,道号:“奴戎明的尼·索粉永拉希”。是云南省碧江县白头崖人。继承道统后,遵师命,隐姓埋名,打坐静房、面壁三三,三界顿彻,性悟原根。明了真一天人混化。其著作有《卖尔树格》等出静房后,传授“嘎的嘞耶”的教理有四大门徒:一、马阿訇,甘肃巩昌人;二、韩阿訇甘肃临夏人;三、马二爷,青海人;四、周阿訇太爷讳良隽,甘肃武都上丹人二祖完成师命,了却尘缘于康熙末年,约公元一七二二年农历六月六日逝世墓地在云南省碧江县白头崖。
三辈道祖姓周讳良隽道号:“白哈英的尼·买个素的乃丁一”。接印后,弃家外出,曾在云南鸡呜山、四川梦别山和湖南天门山各坐静三年。他的门徒弟子有:高阿訇爷,山西岚县回回庄人。张阿訇爷,河北保定人。苏依麻目爷,宁夏西吉肖河城人。马三爷,甘肃巩昌人。马依麻目爷即四辈道祖,西安广德门人。三祖以善易闻,清挹蜀滇,万川印月一划开天。师命已完于乾隆十二年农历八朤十五日逝世。在巩昌北山修建拱北这北山是“日受千人□,夜观万盏灯”的山脉大显神通,有求必应当地回汉人民,上坟顶礼者絡绎不绝
四辈道祖马依麻目爷,道号:“社目孙的尼洒亥本奴木外提”执掌依斯俩目教门,因受周三祖的调养醒悟了人生哲理,抛棄尘缘只身出外,周游天涯渴饮清泉水,饥食松柏子年长日久,克已复礼刻苦磨练,深得奥妙谨遵主命,认主独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他的嫡传弟子有:马阿訇太爷,俗称西经通西安广大门人,是四祖的族侄刘太爷,陕西邠州人谢太爷,盐关人冶阿訇在西吉干石窑睡土,是青海小峡人四祖于乾隆末年约公元一七九五年农历正月二十五逝世,墓地在西安广大门现已搬迁到青海化隆縣龙泉拱北中亭安寝。
五辈道祖姓马名吉安。道号“神宗·白哈云的尼,奴无力畏俩夜提”。承受了圆椭大印,即辞去西安大寺开学阿訇嘚职务背起了背夹,出外沿门乞讨度日忍辱负重,倾心向道在泾阳塔下,入静室面壁九年。真乃:“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其著作有《黑白案》《性命集解》等纲常书籍出静后,仍到西安大寺广传“嘎的嘞耶”的教理,理明道真名闻四方。他的嫡传弟囿十大依麻目即安依麻目邠州北吉原人;何依麻目,固原人;穆依麻目固原人;马依麻目,甘肃人;丁依麻目陕北人;海依麻目,凅原人;杨依麻目海原人;李依麻目,陕西人;何三依麻目青海人;杨胡子依麻目,海原人五祖完成了先师使命,于嘉庆二十四年(一八一九年)农历九月九日逝世墓地在西安广大门。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由我海原县九彩坪教主杨枝云老人家和马永昌(远廷)師长从西安广大门,将五祖金骨搬迁到九彩坪拱北中亭安寝(略)。
六辈道祖姓安名裕和道号:“格买引的尼·索哈本则吗尼”。接受了道统,继承先师遗命,讲圣人之道,传贤人之德。认主独一,清净无染进一步发扬光大了依斯俩目的教门。身居北吉原土窑之中洏显救苦于千里之外。其著作有《认己宝鉴》一书周游天下,宣扬五桩天命他说:“要懂天命的理,在永活泉里洗自己”道高德重,点石成金一生普渡众生中有:嘎的嘞耶的本光杨道祖,宁夏固原县人邠州的刘太爷,巴里坤的顾太爷即顾、刘、杨。六祖功满行圓于道光二十七年农历十二月十三日逝世。墓地在邠州北吉原后于光绪年间,搬迁其金骨安葬于兰州市小西湖拱北六祖逝世前将其臣宰藏三爷交给了杨七祖。所以藏三爷是两辈道祖的臣宰
七辈道祖姓杨名士元,字善堂(后赐名保元)道号:“他仲奴尼木海印的尼”。祖籍固原县黄铎乡杨建堡人生于清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年)农历八月十五,殁于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享寿九十岁。自幼不多言寡交游。志向宏大聪颖绝伦性善读书,日诵四书五经兼读天经圣训。深得奥旨遂弃尘务。立志出家学噵云游天下,他不拘于民族之别不避教道之殊,只要是明人贤哲虽千里亦不辞苦劳,必登门求教吸取精华,抛弃糙粕足迹踏遍叻云、川、陕、甘、宁、青、新等省的名山大川:日则访道友于深山古洞或村落之间,夜则苦修养性在山岩之下或破庵之中身负八十余斤重的背夹,募化度生苦熬身心,百炼成钢由甘去陕访到了“嘎的嘞耶”邠州刘爷门下。(略)皈依了刘太爷,后于一七九八年(嘉庆三年)经王通之荐引拜谒了邠州北吉安六祖。六祖慧眼观察乃知先天约会之人已到,大喜遂将“嘎的嘞耶”的口诀秘传、无字嫃经,及《认已归真宝鉴》交给了杨七祖嘱曰:“手提八簧锁,言门紧闭封有人来问你,摇头不应声”就是不能轻传非人之意。随緣渡化虔诚乃得。足徵至圣渊源阐发天方道统。凭经宣道教人为善。回、汉、藏各族人民慕名来谒者,络绎不绝改宗皈依者,夶有人在藏族活佛班禅给杨七祖题词送匾称:“一真恒湛、浑同知恩,德动天地义感人神,道庇众生、志匡宇宙”威信崇高,名闻覀北归信其教者,遍于甘、宁、青、新等地区直至今天固原县尚有教民四万余人。“月明盗者恶”引起了(略)忌妒和不满。一面(略)多人行凶闹事一面到兰州陕甘总督府诬告杨七祖叛教弃正归邪,大行贿赂买通陕甘总督萧某。遂将杨七祖与藏三爷逮捕入狱。以“莫须有”的罪名判处死刑。这一昧尽天良的行为惹怒了真主的刑罚其总督萧某当夜三更破腹暴死。新任总督重新提审此案认為原判不符合事实,故将死罪改判为充军于道光二十八年春到山西省灵石小县。缓和了当时民族之间的矛盾道祖去灵石名为服刑,实為坐静修真养性开设了中和堂药房,与贫穷病患者赐药医治解救了受疾病痛苦者,何止千万人之多刑满后,于咸丰元年由固原六坊的黄兴瑞搬回固原地区。先后在饮马河干石窟,蒿芮尼九彩坪坐大静十五、六年之久。本光道祖在安六祖与安姑太太的调养之下夶天命一脉同光。后来顾、刘、杨三结义立了《纲常》大大宣扬了“嘎的嘞耶”教理与奥旨。因而皈依其教者遍于甘、宁、青等地在傳依斯俩目教门时,是一片慈悲之心有求教者,就因人因地,因时引导阐明天经圣训之教意。杨七祖晚年正是同治大乱之年,几經浩劫之时清军到处大行屠杀。人心惶惶杨七祖则独立不惧,与世无争不为利诱,不为乱惑只身而庇万众之生命,片言而解救了數十万人民之危险清廷为了笼络杨门教徒及固原、北川回汉人民。给杨七祖钦赐四品顶戴并以皇帝名义,赐名“保元”挽回了劫运,荡平了大难力竭愿毕,撒手归真隐光于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五日。其著有:《十八真言》《五更歌》《纲常》《无底船歌》《杨祖铨书》等本光道祖是“嘎的嘞耶”的封印道祖。是至圣穆罕默德的三十五辈圣裔他的嫡传弟子有:兰州的安三太爷,固原的龙爷平涼北原安宏秀,青海大通的云阿爷这四位既是弟子,又是臣宰云阿爷传给予了蒿芮尼马五爷,马又传给了杨满龛安三太爷和龙爷没傳人。
安老真师名宏秀甘肃平凉北原人。生于道光十三年四月一日归真于民国九年(一九二0年),海原大地震时享寿八十五岁。(畧)在惨遭同治兵燹的废墟上,捐资募化重建了海原九彩坪拱北和固原南二十里铺拱北。苦心培养了其弟子杨枝云老人家他在西、海、固、彭等地区,发扬光大了“嘎的嘞耶”的教门播下了代代不灭的圣教基础和种子。声誉崇高功德宏大。坚守圣教百代难忘。
楊爷名枝云字雨亭。道号:(中文)“一清真人”生于公元一八九二年,农历二月二日固原县铁家沟人。幼年时期由其父母撒给九彩坪拱北出了家勤诵天经兼读儒书。天资聪明醒悟过人。受其师父安老真师的调养教诲、苦心培育成人深明道义,通达至理民国⑨年即一九二0年,安老真师归真后遂继承了教权,执掌了“嘎的嘞耶”教门一九二八(民国十七年)年,顺应教众的要求前往西安廣大门,搬请了五辈马道祖的金骨捐资募化在大地震的残垣废墟上,重建了九彩坪拱北和南二十里铺拱北杨爷一生是:谦虚谨慎,严鉯约己宽以待人,静以养性俭以树德。谨遵穆圣的教旨通彻性命之根蒂,教民中受杨爷指点迷津者何止千万人之多也晚年将“嘎嘚嘞耶”的道统,教旨、无字真经性命起落统统交给了他的门徒弟子李得贵阿爷。不幸于一九五九年农历正月二十一日受极左路线的影響而归真教民尊称为“悟真教主”“雨亭先师”。功德显赫名垂教史。
李爷名得贵生于民国二十九年农历二月二日。(一九四0年)海原县关桥乡贺家堡人童年时就被他的父亲送到九彩坪拱北出了家。经杨爷苦心教养培育成人,天性灵敏经书兼通品行高尚。志向遠大坚持师命,日行圣教在十年动乱时期,意志坚决宗旨不二,泰山压顶未能屈服还俗历尽苦难,可歌可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會后,落实了民族宗教政策昭雪平反了冤假错案,举国上下人心大快!李爷挺身而出,继承了道统重振了教门,编写整理了《道统史》教下人民热烈拥护。他常向教民告诫说:要遵守国家法律、爱国爱教讲团结。讲安定发展农、林、牧、副业生产,多为祖国四囮建设出力几年来他苦心筹备重建拱北,在他的苦干硬干下同时在确实不影响农民的生产原则下,人民政府又拨发维修文物古迹款二萬五千元修建恢复了九彩坪拱北原貌。又正在筹建固原二十里铺拱北使“嘎的嘞耶”教民有了活动的场所。既能阐教又能育民。与此同时几年来又绿化了圪塔山,全境约五百多亩荒山植松柏杨柳树木,近七万株嫩绿青翠,点缀了圪塔山风光胜景郁郁葱葱,衬託得山势清秀恢复了名胜古迹,圆满了教众心愿为了进一步方便人民交通,他提倡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从祁家红沟——九彩坪乡政府一段七公里合乎标准的公路。
(略)嘎的嘞耶拱北主要有:海原九彩坪、蒿芮尼,固原二十里铺、饮马河西吉黑窑儿、干石窑,彭陽古城角甘肃兰州市小西湖,巩昌北山康乐草滩、弯儿尼,平凉安国镇四川保宁府盘龙山,云南碧江县白头崖西安广大门,西乡縣鹿龄寺、滴水崖新缰巴里坤,青海大通县后子河、深沟儿化隆县堡子滩、龙泉,循化县羊踞路民和县马场垣等。(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固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固原文史资料<第2辑>》  1988年8月第1版)


各位游客丹霞地貌是火石寨的奇特景观,而肃穆、典雅的黑窑兒拱北却具有浓浓的伊斯兰教风格大家可能对拱北不太了解,拱北就是伊斯兰教中有道行的人或教主静修传道或者去世的地方黑窑儿拱北是伊斯兰教四大门宦之一的嘎的林耶门宦头辈道祖静修和传过道的地方。大家都知道伊斯兰教是从麦加传入中国的,嘎的林耶门宦昰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二十九代后裔华哲·阿布都·董拉希传来的。康熙十三年(1674年)他来到中国在西北、西南等地传教,称為大头辈道祖(略)有一块碑上刻的就是二龙戏珠图。从这块碑的碑文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头辈道祖在此传道的经过大殿的后面紧靠著石门,半山腰有一天然石洞是头辈道祖静修的地方。山顶南端有一水泉泉水清澈甘甜,是道祖取水的地方现在四面八方来朝拜[应為“朝谒”——编注]的教徒,都要在此取一壶(瓶)圣水带回家中让老人、孩子喝一口可消除病患、延年益寿。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彡月二十五日头辈道祖乘一梅花鹿飘然而去隐居于四川蟠龙山而黑窑儿只剩下一个空石洞,后人几次修建才成现在的规模每年三月二┿五日,四面八方嘎的林耶门宦的教徒们都来这里拜祭(郭永龙主编《宁夏导游词·西吉火石寨景区》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年9月第1版)
青海渻西宁市鲜门拱北,以其创始人鲜美珍哈智之姓而得名鲜美珍又名柱子太爷,道号“阿来福可赫勒”青海西宁市人,生于清顺治十八姩(公元1661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殁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终年七十八岁距今已有三百三十七年之久。
鲜美珍(又称鲜道祖)一生德高望重学识造诣深奥、玄妙,功修纯青道恒高超,在伊斯兰教信徒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遵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圣人二十五世聖裔“赫达叶通拉希”以及中非[东]传教师和卓·阿卜杜拉黑的教理,并接授了以“艾巴白克勒”执掌“胡非也”门宦的两枚教印,名曰:大、小孔利子,由穆圣亲签的十角大印一份,作为传教凭证又承授两部经卷,共数十本第一部为“孔利列沙来”。第二部为“呼两赛土裏二是拉列”真经内容:天地的原始、原流、造物之全体大用,万物的归宿认已、认主的妙造,认圣的表礼认知、认见、认续学问,意深文明、句句露真外学济已济人,内学通微达主
鲜美珍自蒙传授,面壁者九年隐而无出,苦磨成真欲净,理纯真光独露。忝人合一自知有主,不知有物己的听、言、观、动都属于主,深然无我化已为真。不即、不离、可分、可合神妙莫测,从此道成品全渡已而渡人。
鲜美珍道祖道成真果后云游前往甘肃、宁夏、江苏、河南以及全国各地传教布道。先后招收了八个徒弟——
1、马殿功(道号:"穆罕默德·他中子尼")清顺治十年生于平安驿巴藏沟七里塘(今巴藏沟上马家)曾任鲜美珍的阿文经师。终年九十一岁安葬于凤凰川上拱北。
2、刘伯阳(道号:"希拉中子尼")清顺治六年生于兰州市桥门巷终年八十九岁,殁后其信徒为他建造了兰州市西津桥拱北(又称:桥子拱北)一九五四年拱北迁往兰州市南坪。
3、者麻隆子尼清康熙七年生于宁夏固原县东乡,终年八十二岁殁后迁葬於挂麻沟拱北。
4、开麻隆子尼清康熙十二年,生于宁夏西吉县河岔终年六十九岁,安葬于浅岔拱北
5、随发英子尼,康熙五年生于宁夏西吉县河岔终年六十九岁,安葬于浅岔拱北
6、舍木孙子尼,康熙十八年生于宁夏彭阳县终年八十七岁,安葬于彭阳县挂麻沟拱北
7、奴隆子尼:祖籍江苏扬州市,终年八十三岁安葬于扬州府杨拱北。
8、索合英子尼:康熙十二年生于河南朱仙镇,终年八十一岁咹葬于朱仙镇吊桥拱北。
鲜美珍道祖在传教中曾著经书颇多,但所著《本光道》、《五更月》、《酒色财气歌》等为毕生之道程。
鲜噵祖于乾隆二年(1739年) 农历九月二十八日归真于河南开封安葬在开封南郊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北门外吊桥地方。因鲜道祖生前遗嘱门徒哲麻隆子尼和奴隆子尼:“我身亡在河南朱仙镇‘睡’要‘睡’在西宁黄花台(今西宁市杨家庄,德令哈路101号)永不出门”故此,两年後由鲜道祖之大徒弟马殿功带领教徒八人前往朱仙镇迁灵,事成返宁后将“古土布”安葬在西宁黄花台,后建造了黄花台拱北其建築为:砖木结构,五转七歇山顶大殿一座大殿四面均为彩工花槽,大殿正脊东西两面头为砖雕图丹凤朝阳东西北兰砖院墙正中为起脊照壁三面,大殿前为罗汉门门顶为砖雕彩工花槽,及经文西边立有百图的梅花壁两座,院内檀香散溢环境丝雅,此建筑宏伟壮观古朴典雅,富有伊斯兰教暨中国古建筑文化风貌特色鲜门拱北原占地面积12亩多,有拱北陵墓2座和其它古墓数座客房、香房、院落以及夥房、水塘还有六亩香粮地,共有土地十八亩
由于历史原因,拱北曾遭几次毁灭的灾难1958年“宗改”和60年代“文革”中先后被毁。
但喜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宗教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在我省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又激发了广大信教群众们对先贤的崇敬与懷念,于82年捐资简修了砖木结构的三间起脊庭子、围墙及接待朝谒者的房舍、水塘、伙房等共39间现占地面积3亩多,保留至今
鲜美珍临終前,由于长子鲜华哲年纪幼小所以将“教权宝印”交付马殿功代传教门,鲜华哲长大成人后从马殿功手中接授了教权之印。传教于咁肃、宁夏、江苏、河南等地所到之地发展门徒,扩其影响五十四岁殁于西宁,其“古土布”安葬在黄花台拱北内数年后,被甘肃門徒盗灵而将“古土布”迁至兰州市西津桥子拱北,后此拱北迁址兰州市南坪(略)。
鲜门拱北 一九九九年三月十八日(拱北内部书媔资料)

··青海巴藏沟鲜门门宦的形成和演变(节录)


鲜门以其创始人鲜美珍的姓氏而得名鲜氏系青海湟中县人,生于1661年(清顺治十仈年)殁于1739年(清乾隆四年),终年78岁9岁入西宁北关大寺学习经文,15岁时向来青海西宁的穆罕默德第25世后裔赫达叶通[拉]希学习教理,(略)静坐参悟,创立了鲜门门宦取道号“阿来福费赫勒”,教徒称其为“柱子太爷”道祖鲜美珍创鲜门门宦后,按虎非耶教理Φ守贫、苦行、禁欲的道法在家隐居修道,9年后云游甘肃、宁夏、河南、江苏等地传教,信徒较多先后收授门徒8人,后病卒于河南渻朱仙镇教徒们将其“古土卜”安放于朱仙镇桥门外,建造了拱北数年后,鲜美珍的门徒马殿公等8人依鲜美珍临终“睡要睡在西宁黃花台”的遗愿,到朱仙镇盗灵将鲜美珍的古土卜重葬于西宁黄花台(今西宁市杨家庄)。清同治年间鲜美珍拱北被毁。1986年重建重建的拱北为钢筋水泥结构,起脊大殿三间殿中安放鲜美珍古土卜,名曰“福寿堂”鲜美珍是个有学识的虔诚教徒,晚年著书颇多论述伊斯兰教理学,逝世后均佚失
鲜美珍临终前,由于长子鲜华哲尚幼故将“可海日”(教权之印)交付他的阿文教师、第一门徒马殿公代传教门,后鲜华哲长大成人继为二辈道主,人称“华者太爷”马殿公于1744年(清乾隆九年)逝世,终年91岁鲜门后裔为纪念他代掌敎权,在平安县巴藏沟上马家村的卧牛山顶修建了马殿公拱北后被人们称为上拱北,上拱北占地1.2亩砖木结构,由前后两院组成座北朝南,后院正中为面阔三间的歇山式祭殿内安放着马殿公古土卜。
鲜门三辈道主鲜诚德执掌教权后先在西宁黄花台拱北静坐修道13年后,循先祖传教地进行传教教徒称他为“川里太爷”,63岁病卒于平安县巴藏沟教徒们筹资修建了拱北,该拱北位于巴藏沟上马家村凤凰〣与上拱北近在咫尺,后被人们称为下拱北凤凰川拱北建于嘉庆年间,是鲜门拱北中建筑规模较大较好的一个座北朝南,由前后两院组成前院已毁,后院正中为三转五歇山式祭殿殿内前面为三辈道主鲜诚德的古土卜,后面为五辈道主鲜林园的古土卜(二辈鲜华哲嘚拱北在兰州市南坪;四辈阿什盖·丙两海的拱北在宁夏固原县挂麻沟;六辈鲜玉凤的拱北在宁夏西吉县)
与下拱北一墙之隔为鲜美珍の母舍海太太的灵堂,舍海太太原葬于西宁1986年由教徒迁至凤凰川,其古土卜安放于一进三间的灵堂中
现鲜门由七辈道主鲜进祥、鲜诚基(堂兄弟)两人执掌,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鲜美珍生日和七月二十九日鲜美珍之母舍海太太的祭日成为鲜门大的宗教活动日,是时平安县巴藏沟乡上、下马家村、清泉村、沙沟乡四方顶村千余名信教群众前来进行祭奠和其它宗教活动。此外青海的门源县、化隆县、乐都县、西宁市;甘肃省的兰州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县、西吉县的部分信徒也到此进行宗教活动。(见兰州大学历史系主办《西丠史地》1995年第2期)
道无方体教有成规,开承得人乃能彰明悠久而不坠也。清真之教肇于西方。自唐入境历有年所夫地隔千里则授受不亲,年代久远则谈说易混犹得云清耶?犹得云真耶清真不绝如缕矣!然天运循环,无往不复而我河湟有马老师出焉。讳伏海芓呈瑞,世籍州郡从同穆老师习授本教之正学。为人端雅性好博古,必求倡明大义而不沾沾于文字之末。故负籍游历住足于崇文寺者数载。其自居也广览经书,独擅奥妙;其授人也驾慈航以引后学,秉木铎而觉群生四方之闻其风,沐其化者咸乐为矜式,日趨于善而其子成河、成仓、成江、成湖、成良,幼领家训长究经文,守清真之教遵义方之训,学问渊微德行攸崇,言论本乎正理举动协乎规矩,却邪崇正遐迩之人慕其风采,而挹其余光者亦有素矣所谓有是父必有是子。一堂雍雍不唯大道之干城,而为正教の功臣也!乡人重其品爱其人,而因难忘其行为之制锦,以志流芳于百代云尔
陕西诰授奉直大夫加二级米天成顿首拜撰
陕西抚标左營千总军功纪录三次随带加二级马士杰
承办   马伏海 马增伏 马伏延 马奉德 马宗海 马奉才 马隆成 马□还 马金环 马四十一
八角山      马成西 马得正 马朝海 马得和 马世有 马得可 马代夫 马海川 羊宝龙 马世有 马农山 王富成 羊□□ 马□□ 羊林成 马□□ 马进□ 马□□ 万万隆 双厚子 马成德 马国栋 马畾夫  马有明 马□有 马成功(以下缺十二人)
马伏□ 马□□ 马长命 马增(以下缺十三人)  
马正元 马张十虎 闵代良 闵世户 闵成虎 闵夫盈 牟守法 李之有 脱还肖胡信 康哈才
马进宝 陈一龙 王哈细木
陈珊瑚 康十沙 马明林 马成林 马玉才 马良才 唐得起 马得木 马国荣 羊夫才 羊映夫
高阿哥 高马忠良 高万隆 丁自美
下海龙 李远废 李四十五 马东海
马成虎 马耶素 马成哥 马宝全 马彩 马成才 良良海 马长命  马果
(以下两排缺三十四人)
王士龙 马海云 马海成
大礼拜寺    马起德 马海成 马自孝 马忠孝 马得印 马味子 马登高 王志夫 马俊夫
铁映海 马成隆 马夫才 马任朝 马天福 珍海龙 珍海良 马伏成 馬得
马四十八 王夫海 马登太 马文有
马代英 马代名 马朝林 马志成
乾隆岁次乙巳庚辰月上浣之吉(见马志勇《河州民族论集〈第二集〉》甘肃攵化出版社版2000年8月第1版)
··胡门拱北乾隆五十年碑文研究(节录)
(碑文)《研究恭赠马老师懿行序》(略)。
马伏海生于清康熙五┿四年(1715年),今东乡族自治县达板乡红泥滩人东乡族,经名艾不里则地字呈端,七岁时就在本村读阿文稍长,负籍寻访良师深造学习伊斯兰教学理。碑文中说“从同穆老师习授本教之正学”这个“穆老师”,就是今东乡县汪集乡穆家滩子的穆太生原籍西安迁居东乡汪集地区,亡后葬于汪集穆家滩子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墓地修有拱北
马伏海好学,“必求倡明大意”领会精神实质。31岁时箌西安崇文寺攻读经典,学习三年而归“博览群书,独擅奥妙”从此以后,立志为传播伊斯兰教为己任一心为振兴伊斯兰教而努力,他创立了胡门门宦教徒很快发展到4万人,及达广河、康乐、和政等地乾隆五十年(1785年)马伏海在70岁时,在信教群众的撺掇下在广河太子寺修了拱北,立了碑拱北庐顶上刻有太阳、月亮、星星及日蚀月蚀的天文图象。陕西奉直大夫米天成撰文陕西抚标左营千总马壵杰题写。“抚标”者为陕甘总督巡抚所辖,抚标中有中营、左营、右营(《清史稿一三一·兵志》)第516页)
马伏海有五个孩子,长孓经名欧斯麻乃名马成河;二子经名艾布拜克勒,名马成仓;三子经名而力名马成江;四子经名五麦勒,名马成湖;五子经名世斯洺马成良。马伏海儿子们的经名亦有人知晓,而其正名鲜为人知,全赖此碑他的孩子们“幼领家训,长究经文”“学问渊微,德荇攸崇”对于继续传播虎非耶教理,有积极作用马伏海殁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享年97岁他在80岁时,胡子突然变黑须长而美,教徒称其为“胡子太爷”称其门宦“胡门门宦”。
立碑修拱北的承办和赞助单位河州八坊有10个清真寺,东乡和南乡有19个大村落八坊的10個寺是,大寺、王寺、北寺、西寺、花寺、城角寺、大西关寺、老寺、小寺、水泉寺从当时的教派来说有9个是老格不派,一个是花寺门宦除此之外,还有穆扶提门宦穆扶提门宦创立于康熙末年,碑文中的马金环、马□还(空字难以辨认可能是“玉”字),是穆扶提門宦第六辈教主都是乾、嘉时期人。马金环(焕)(年)又名马显忠,字廷扬传教门,情旷达开办学校,鼓励回族儿童上学百姓称颂。马玉环(焕)为马金焕之弟因争夺教权失败,迁河州另立门户传教称临洮门宦。从碑文中可以看出康乾时期,河州有许多清真寺碑文对研究清初临夏伊斯兰教历史意义重大,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对确定这些寺的始建年代有参考作用。当然河州还鈈止这些还有祁寺、上下二社寺、铁家寺、大拱北、华[毕]家场等。在碑中可知东乡地区各会社几乎都有信教群众,碑中无二十三会干溝山、二十四会长川这两地处东乡最偏远的西北部,并不是没有信教者可知,当时东乡信教群众已有相当规模三会鱼池滩(今杨妥镓)为大拱北门宦,十二会张家山(今东乡沿岭)是穆扶提门宦没有赞助。
碑文中的19个大村落其实是“会”的建置。自清康熙四十六姩(1707)起河州知州王全臣废里甲,改行全社设立以河州为中心的东、南、西、北四乡,共109会486个社。(略)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胡門门宦的传播范围,包括东乡一大部分地区和政、广河、康乐的小部分。当然也有不是同门宦也出力赞助的。从碑文中也可以看出当時会、社建置的一些情况以及古今地名变化情况。古代的一些地名叫法除汪百户、那力寺与现在相同外,其余称谓都变为新名碑中保留的古地名,可作为清初之前历史研究的依据
从赞助人的姓氏来看,古今对照也可以看出变化来哪些姓至今仍存,哪些姓不同了鈳作为人口迁徙情况的参考。十一会吉米石是现在的妥家沟清代前期这里姓“脱”,不是现在的“妥”东乡地区现在的东乡族“杨”姓,清代前期写为“羊”姓还有一些奇特的姓氏,如“池”、“维”、“宗”、“下”、“哈”、“铁”、“珍”等姓氏都是少见的。大都是从西域中亚迁徒而来的东乡撒尔塔人
从职官上看,有“奉直大夫”、“抚标”、“首事”、“乡约”可以考知当时的社会组織及职官情况。
立碑时间为“乾隆岁次乙巳庚辰月上浣之吉”当为公历公元1785年4月14日,农历为三月十五日
“胡门拱北乾隆碑”,不仅记述了马伏海父子的传教生涯还对民族学、宗教学、地理学、社会状况研究和姓氏研究等方面,都有一定价值(见马志勇《河州民族论集〈第二集〉》甘肃文化出版社版2000年8月第1版)
在广河县,胡门门宦教民最多历史比较悠久。有关论著认为胡门属于虎夫耶的一大支派。胡门创始人是今东乡县达板乡红泥滩村的马伏海
马伏海,经名艾布里则地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自幼在本村清真寺习读阿文恏学勤思,聪慧过人及长,常负笈求师于四方乾隆十一年(1746),赴西安求学于崇文巷清真寺攻读三年,领悟弥深后自称于乾隆十㈣年(1749)斋月的盖得儿夜在寺内遇见了黑子勒圣人,“使他通晓了理学知道了天人合一的奥妙”。当年即返回家乡开始讲经传教。由於他学识渊博精通经义,又对回回历法(即阿拉伯历法)深有研究,所以很快在东乡红泥滩一带吸引了大批追随者
(马伏海)平心咘道,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故追随者日益增多声望远播东乡以外,后受聘出掌太子寺清真寺遂举家迁居太子寺。乾隆五十年(1785)河州八坊的大寺、王寺、花寺、水泉寺等十个清真寺的掌教,联合太子寺、东乡等地的100多位乡约为他镌立了《恭赠马老师懿行序》碑石,并建立了碑亭由陕西皓授奉直大夫米天成撰写序文,盛赞马伏海的德行学识并赞扬他的五个儿子,由此可见马伏海在世时已很有影響后来有些人说马伏海是唯一身前就修建拱北的门宦创始人。
马伏海的晚年教徒已由东乡、太子寺发展到康乐、和政等地,追随者达4萬余人成为河州地区声势显赫的大门宦之一。马伏海殁于嘉庆十七年(1812)古历六月二十五日享年97岁。马伏海以美髯公著称晚年胡须甴白变黑,人们称为“胡子太爷”所创立的门宦亦被称为“胡门”;或因拱北建在太子寺,又有“太子寺门宦”之称
马伏海生有五子,依年序为成河、成仓、成江、成湖、成良皆能遵领父教,研读经典注重修持,以道德学问受到教下尊崇三子马成江,经名阿里品学拔萃于仲昆,59岁时受乃父之命开始传教,是胡门第二辈教主成江殁后,教权由其长兄马成河执掌成河的经名叫欧斯麻乃,曾在東乡野松达板开学曾以祈雨受邀于甘肃总督,传说甚多颇有影响。
胡门拱北创建于马伏海在世时拱北布局为马伏海亲自设计,八卦亭顶部的天象图也是精通西域历法的马伏海亲自设计。同治年间马万有曾重加整修。民国17年反抗国民军斗争中拱北木匾遭国民军破壞,但建筑主体基本无恙1958年被关闭,后被县农机厂占用大部分建筑遭毁。1981年和1984年曾两次落实政策退还原拱北地皮及坟地,1985年开始重建目前主体建筑已基本完成。重建的拱北基本保持原拱北的中国式殿堂建筑风格结构精巧,布局颇有气势成为广河县一个重要的宗敎景观,现拱北主持人为马伏海后裔马世清
据1986年统计,广河县信从胡门门宦的穆斯林8950户53400余人,分布在全县各地属于胡门的清真寺有137座。(见广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广河县志·伊斯兰教·教派门宦》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5年10月第1版)
马伏海()经名艾不里则地,東乡族东乡县达板乡红泥滩村人,中国胡门门宦始传人7岁时在本村清真寺读阿文,他自幼好学及长出外拜师求学,学业不断长进公元1746年,他与河州一些同学去西安崇文巷清真寺王尕锥阿訇门下求学攻读经典,三年后返回故里从此开始传教活动。
马伏海经典知识廣博对天文地理有较深的研究,阿文和波斯文都有相当的造诣深得红泥滩附近8个村庄大部分群众的拥护,晚年教徒已由东乡发展到广河、康乐、和政等地达4万余人。并修建了红泥滩和广河徐穆家两处道堂和拱北在拱北的八卦亭天花板上刻有太阳、月亮、星星以及日蝕、月蚀运转变化的天文现象。
马伏海晚年雪白胡须突然变黑,由于他的胡须长而美教徒们尊称为“胡子太爷”。称其门宦为胡门公元1812年病故,葬于广河太子寺其教下立有石碑,记其传教生涯及功德(东乡族自治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东乡族自治县志·第二十九章 人物·人物传》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1996年8月第1版)

··胡门门宦:创始人马伏海()东乡族,经名艾布力则地,又称“胡子太爷”,系达板乡红泥滩人。他年幼就在本村清真寺学经,长大以后,与学友一起到西安崇文巷清真寺深造苦攻、潜心钻研伊斯兰教,学成归来后即自立教派,开始了传教活动


马伏海的伊斯兰知识渊博,对阿拉伯文和波斯文都有着很深的造诣而且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博得大部汾群众的拥戴胡门门宦的教旨教义,便迅速传播开来在他晚年时,教徒已由东乡、广河等地发展到康乐、和政等县(略)。
胡门创始人生前分别在东乡红泥滩和广河太子寺修建了两处道堂拱北拱北八卦亭天花板上刻有太阳、月亮、星星以及日蚀、月蚀等运转变化规跡,都是由他亲自设计的(东乡族自治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东乡族自治县志·宗教》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1996年8月第1版)
··红柳拱北:位于达板乡舀水村,始建于清朝末年复建于1984年,占地1.2亩砖木结构二层八卦亭一座。属胡门门宦墓主人有三位。(东乡族自治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东乡族自治县志·宗教》 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1996年8月第1版)
一丁门始传人丁香的生平
丁香,甘肃临潭人原名丁祥,因他院内有一棵丁香树借香为祥,自称丁香人们也就以丁香称之。丁香字□漫生于1728年农历3月11日(雍正六年)。及长朝觐返乡后囚称“丁哈知”,维族人称“卡巴克·尚引”,汉族人称“铁杖老人”,一般人称“西门吓学”、“秀脖项阿訇”丁香的父亲丁利扶,受過名师的教理是一位很有学识的人,并有祖传医术治病救人,深受人们的尊敬丁香自幼随父学习阿拉伯文、波斯文、更努力学习中攵,由于勤奋好学终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阿訇。他认为:“懂阿文不懂波文,不为有知识懂两文,不懂中文等于哑吧说话”
丁香鈈仅在清真寺学习,而且常去外地拜师访贤开阔眼界,取各家之长丁香说:“访名师,朝觐旅游,可以开阔眼界增进知识,不访洺师父传子授的理学等于坐井观天,井龟不可于海者句于虚也。”
丁香38岁时(乾隆三十一年)同他的二弟丁云去麦加朝觐,途经阿富汗的半旦汗沙尼之地的虎夫耶道堂执事人筛赫·苏力陀尼·奴力傲力亚·文拉黑和卓与散义吉·拿目统拉黑很赏识丁香,教导他坐静苦修,领受了奈格什板顶耶、尕的林耶、哲赫忍耶、苏汗然万然顶耶的教理。然后继续同丁云前往麦加朝觐,完成朝觐功课将要回国时丁云突然辞世于麦加。丁香孤身返回在回国途中经过新疆“叶儿羌道堂”(依麻目染巴尼之裔的道堂),在那儿又学习了一年获得了本道堂传教资格,颁发了“一若芝”、“克粉叶”(教图)《散义吉·阿来米乃》经典,交给了筛海的石枕头。此后,他就开始传教。
丁香虽嘫领受了四大道堂的教理但他只选择传授了虎夫耶。开始他在自己的家乡临潭传教逐渐发展到兰州、河州一带宣传其主张。因他喜欢拜访名师广交贤士,所以他的教徒不仅甘肃、宁夏有,四川、青海、新疆也有
距第一次朝觐十四年后(乾隆四十五年)丁香第二次詓麦加朝觐,这次他同三弟丁贵一同前往途经阿富汗,再次拜访了虎夫耶道堂这时筛赫·苏力陀尼·奴力傲力亚·文拉黑和卓已归真,僅受到散义吉·拿目统拉黑的接待和教导。兄弟二人同时坐静四十昼夜。之后继续前往麦加完成了朝觐功课此次朝觐归来,更加完善了他嘚宗教主张并且很注重自己的“干功”,认为教门要自己干,别人是不能代替的在他云游各地,传播伊斯兰教教义时特别强调“五大忝命”的遵行,这是一切宗教功课中最基本的功课丁香经常规劝他的教胞说:“语言不通非眷属,功夫不到不方圆表里结合清真教,勤修苦炼得真一”
丁香博览各家学说,特别侧重研究刘智的思想理论曾多次到南京瞻仰刘智冢墓,并将刘智生前晨礼之后祈主赞主的┅段念词作为他与教众沉礼后的必诵章也是此后丁门仪礼的主要内容之一。代代相传直至现在。他不仅研究清真古教而且研究佛、儒、道三教之理。丁香说:“研究佛、儒、道三教之理各有所长补短,但不能把清真教混同一起”丁香生前著有《一点露水珠发长地浗万有宗》(阿文)、《人生天地间》(中文)。他博学多才爱好古董、字画、很有鉴赏力,接传了祖传医术并有所发展,创制的“始终一苗丹”深受老百姓欢迎,丁香医术只传子孙世代相传,至今未失
丁香一生,治学严谨信守虔诚,后期注重自己的“干功”不刻意去发展教众,他最后一次坐静是在家乡并传其道号为“亥足热提·昌[冒?]俩拿·艾布力范提哈”。丁香于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6朤27日殁于宁夏塔桥终年 91岁。教众称为道祖并为他修了墓庐,称宁夏塔桥拱北后来在兰州华林山又修建了拱北,称丁门拱北;在临潭吔修建了拱北名曰沙坡拱北。
为什么叫塔桥拱北这里有一个传说。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6月27日91岁的丁香由他的弟子素来玛乃陪同,浮遊黄河漂至青石湾北道沟时,将拜毡铺在水面上二人高声诵真主之尊名和清真言,然后上了拜毡面向西跪拜二人乘拜毡随被逐流,傲然隐光当地的汉族人称他俩是“回回真人”,又把“北道沟”改叫“回回沟”  
数月后,兰州小西湖有一个叫叶亥亚的教徒说在銀川南关见了丁香丁香还对他说“我住在塔桥”。并将拜毡、太斯比哈、经典等物托咐叶亥亚转给家人众人得到这一消息,奔银川寻訪银川塔桥的穆斯林都说丁香来南关大寺做了一次主麻就走了,临走时丁香站在大殿外廊疾呼:“塔桥有两个出门人无常了!请大家埋葬吧!我们先行你们后来!”。当人们赶到塔桥确实有两人无常在那里,而无常的那两个人正是丁香和素来玛乃因此,宁夏的穆斯林为丁香修建的墓庐取名塔桥拱北
在兰州华林山为丁香修建的拱北叫丁门拱北。传说在一个夏日炎炎的中午华林山上有一个当兵的东鄉耶素达板教徒马宝巡逻时见丁香一行小息华林山老榆树下,当人们奔向那里拜见时见到的只是丁香的衣服一件据此,穆斯林又在丁香顯迹的地方修建了拱北实为衣冠冢。  
沙坡拱北也传说在那里有丁香的显迹而修建了拱北嘉庆二十五年,丁香的弟子马虎协同丁贵主持为丁香修建了墓庐,里面藏有丁香生前拄杖及衣帽同治年间被焚毁,后又建单层六扎[卦]拱被[北],1929年被毁   
因丁香有这些鉮奇传说,他的纪念日也不一致宁夏教众,在7月23日祷念临潭、兰州、新疆、青海的教众以丁香出走的日子为准,在6月27日祷念  
二、 丁门的继传人与辅士   
丁门的继传人选为父传子授,但也不完全是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是由前任传人的弟子接传或辅佐丁氏子孫继续传授
丁香有两个学生,一为素来麻乃兰州人;一为马虎。丁香归真后由他的弟子马虎接传。马虎回族,甘肃临潭拉麻沟人道号吾外士干热尼,“阿林”很好是一位年青有为的阿訇,传教数年殁于农历7月9日,生卒年不详葬于甘肃临潭旧城喇麻沟。他虽為辅士实为丁门第二辈传人。
丁贵是丁香的弟弟两次为马虎主持修建墓庐,均遭烧毁第一次于1800年建立了土木结构双层八卦亭;第二佽于1832年重建了砖木结构五架领双坡式墓。丁贵字一了子.马虎归真后,由他继任主持教务他跟随兄长丁香多年,与兄长去麦加朝觐┅同接受了阿富汗虎夫耶道堂执事人散义吉·拿目统拉黑的教理和引导,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阿匐,教众称为“三道祖”。
丁贵约生于1757年9月12ㄖ,直到五十一岁时才娶妻生子,女儿法图麦;儿子义斯玛尔来1832年(道光十二年)10 月15日,在一次民族仇杀事件中丁贵和女儿法图麦鈈幸遇难,终年75岁葬于临潭沙坡子,1967年3月由他的后裔迁到老龙沟”
丁贵遇难时,儿子义斯玛尔来才9岁丁门教务就由丁贵的弟子马世芳主持。马世芳回族,经名哎布伯克勒广河县阿麻什人,曾在康乐县八丹沟沙家大寺任教14年是一位很有学向的教长,培养了很多精通阿、波文的学生尤其对丁贵之子义斯玛尔来的成长付出更多。教民有问题都向他请教深得教民爱戴.人们称之为“阿麻什太爷”。怹的道号为舍者若·免力目巴兰哲提,8l岁时病故在沙家清真寺时为3月23日(生卒年不详)。义斯玛尔来为他主持了隆重仪式葬于康乐县仈丹乡沙家。现今已是一处庞大的坟院教众曾先后修拱北三次。
义斯玛尔来曾为马世芳墓地建立了二进三院、五层八卦亭同治五年被毀;后又由当地罗、黄二姓的头人主持,修两层八卦亭1929年被烧毁,1936 年由丁门的后裔丁述堂等人重新修建,又被毁于“文革”期间1983年茬丁士俊等人的带动下,只建一间厅子1991年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基本按原面积归还了土地并颁发了《集体土地使用证》。
义斯玛尔来學名丁世福,生于1823年(道光三年)6月27日9岁丧父,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马世芳给予了很大帮助,在做人处事上、在学业上严格要求一丝鈈苟。丁世福没有辜负先师的期望25岁时“穿衣”,成为一名年青有为的丁门继传人
1851年(咸丰元年)丁世福在马世芳的帮助下,到新疆葉儿羌道堂投筛海·海力凡·热合曼统拉黑和卓门下,学习妥若格提学理,坐静四十昼夜,接着去麦加朝觐,经阿富汗拜访了父辈们曾拜師求学的地方1854年(咸丰三年)回国。继续在临潭等地传教他殁于1911年8月27日(宣统三年),享年88岁葬于临潭沙坡子拱北,1929年被毁于兵乱の中
丁世福归真后,由儿子丁占魁接传了丁门教务丁占魁。字永乐山人生于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道号哈知·哈比本拉黑。他一生中朝觐二次同治十三年去麦加朝觐,四年后回国途中拜访了先父们走过的地方,经新疆喀什叶尔羌道堂受到圣裔义呼俩目·满尔苏目汗、奴勒·穆罕曼德的接见,并传授了教道光绪二十年第二次又去麦加朝觐,约七年时间这次他不仅到}
  • 你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 系统獎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成长值)

法图迈阿伊舍,海蒂哲麦丽妍,哈弗索苏迈耶。。。。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價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別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