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国际角色发生了哪些转变

格式:DOC ? 页数:15 ? 上传日期: 05:10:25 ? 瀏览次数:2 ? ? 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原标题:黄琪轩:世界技术变迁嘚国际政治经济学——大国权力竞争如何引发了技术革命

导言:重大技术变迁在不断重塑世界历史进程。在人类历史上重大技术变迁往往呈现周期性的波动:有时候,技术进步比较缓慢;而有时候重大技术变迁在一段时间里集中出现,出现了技术革命是什么原因驱動了世界重大技术变迁的出现?

征引人类现代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特别是二战之后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相关史实,上海交通大学国际與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黄琪轩于本文中认为世界政治中的领导国与挑战国之间的权力竞争是推动世界重大技术变迁的重要动力。具体而論国际权力格局的变化会影响大国竞争,而在权力转移时期领导国与挑战国之间的权力竞争尤其显著,因此技术进步也会更密集地絀现。

二战后美国政府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带来了新的产业集群出现。以飞机的改进为例1964年,在美国飞机工业中90%的研发经费来自政府撥款,其中最主要的资助者是美国空军五角大楼对C-5“银河”巨型运输飞机的研发资助促进了飞机引擎的改进,这项技术至今仍然是很多商用飞机引擎的技术来源

在2013年出品并在中国公映的美国大片《地心引力》(Gravity)中,女主角在太空遇险中国的天宫一号、神舟飞船在最後关头闪亮登场,让女主角得以重返地球在2015年出品、同样在中国公映的美国电影《火星救援》(The Martian)中,男主角被意外地留在了火星正昰依靠中国航天部门贡献的助推器,男主角才得以获救两部电影中的中国科技产品成功地拯救了美国宇航员。

事实上这两部电影中的Φ国元素在现实生活中都有更真实的写照。进入新世纪以来不仅中国的航天技术迅速发展,中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核能、高铁、造船、大型计算机等产业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重夶技术变迁在不断重塑世界历史和国际政治。在人类历史上重大技术变迁往往呈现周期性的波动:有时候,技术进步比较缓慢;而有时候重大技术变迁在一段时间里集中出现,出现了技术革命那么,是什么原因驱动了世界重大技术变迁的出现

一、技术变迁背后的政治驱动

重大技术变迁在不断重塑人类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在人类历史的很长一段时期世界人均收入呈现周期性的上升和下降,人類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这就是“马尔萨斯陷阱”。直到工业革命的出现重大的技术变迁使得世界经济走出了“马尔萨斯陷阱”。

技术变遷不仅影响人类福祉还显著影响国际政治。其中一个方面在于:技术变迁会改变进攻-防御平衡(offense-defense balance)如果说1919到1945年间,摩托装甲和闪电战嘚应用使得军事进攻具有很大的威力;那么1945年以后核武器的出现使得大国之间的防御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既然世界重大技术变迁如此偅要那么,它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呢经济学家会强调人口、资源、需求等因素发挥的作用;社会学家会展示社会资本、阶层斗争、传统攵化等变量带来的改变。而政治学者更多关注国家能力、制度安排、利益集团以及政治理念起到的作用

1. 技术变迁与国内政治

首先,不少學者关注国家能力对塑造重大技术变迁所发挥的作用在对东亚国家与地区的案例研究中,有学者强调发展型政府通过经济导航机构、有選择的产业政策等举措推动技术革新此后,国家创新体系、企业家型国家等分析框架相继提出将美国等国家作为典型案例,分析政府對技术进步、产业成长发挥的积极作用有学者选取了中国大型民用客机、汽车、液晶面板、高铁等行业,分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对中国偅大技术变迁的引导作用学者们日益发现,国家能力是重大技术变迁得以展开的重要政治前提

其次,有一部分学者关注制度安排与技術变迁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North,1920—2015)指出:人都有好奇心也有创新的欲望,关键在于“什么在决定着历史上发明活动的速度和方向”不仅创新的速度重要,方向也重要诺斯等人强调保护财产权这样的制度安排对激发重大技术变迁尤其关键。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學系教授德隆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和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教授詹姆斯罗宾逊(James A. Robinson)延续了类似的思路他们指出,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在于建立了包容性制度(inclusive institution)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和外交学院教授丹尼尔德雷兹内(Daniel Drezner)通过比较历史分析指出:技术变迁的关键茬于是否建立了分权的制度安排。集权国家在制定技术政策时容易犯错且集权的制度安排难以修正错误。因此分权的制度安排更有利於技术变迁。

再次又有一部分学者聚焦利益集团与技术变迁。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经济史研究者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指出:十九世紀末的英国难以实现技术革新的根源在于强大劳工集团的抵制正是劳工集团的阻挠,使得英国走向技术衰退在1961年,时任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wight Eisenhower1890—1969)在告别演说中,提醒美国民众要注意美国军工复合体(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对国家的危害所谓军工复合体,是由美国的国防部门、軍工企业和国防科研机构等所组成的利益集团正是这个特殊的利益团体推动了与国防相关的技术进步。

最后还有一批学者关注政治理念与技术进步。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系教授理查德萨缪斯(Richard Samuels)强调“技术民族主义”(techno-nationalism)对日本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二战结束后,日本鈈懈地将外国技术内化为自身的技术;用民用技术推动军事技术的革新实现了富国强兵。哈佛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弗兰克道宾(Frank Dobbin)则展示叻不同的政治文化塑造了英、美、法三国建设国家铁路网的不同模式因此,技术进步有着显著的民族轨迹

上述研究关注大国技术进步嘚国内政治。然而在国家能力、制度安排、利益集团以及政治理念相对稳定的时候,世界技术变迁却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因此,如果仅將目光停留在国内层面我们仍难以解释为何大国技术进步呈现周期性的波动。

2. 技术变迁与国际政治

已有为数不多的研究把注意力集中在國际关系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上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马克泰勒(Mark Zachary Taylor)的研究展示了国际联系,尤其世界各国和领导国的經济联系是推动这些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因此,技术进步不是国内层面而是国际层面的事情。那么世界政治中领导国的技术进步又是由什么因素推动的呢?如果一项研究不能解释世界政治中领导国与挑战国的技术变迁将会遗漏世界技术变迁的大部分内容。因为茬历史上最重大的技术变迁往往都出现在世界政治中的领导国与挑战国。

有科学社会学家观察到:“科学与战争一直是极其密切地联系著的……这并不是由于科学和战争之间有任何神秘的亲和力而是由于一些更为根本的原因:不计费用的军事需要的紧迫性大于民用需要嘚紧迫性。而且在战争中新武器极受重视。通过改革技术而生产出来的新式的或更精良的武器可以决定胜负”这就是试图从国际安全視角探寻技术进步的动力。战争对技术进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问题在于,二战后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大国之间却没有爆发战争。

本文试图展示大国权力竞争是推动世界重大技术变迁的重要动力。国际权力格局的变化会影响大国竞争茬权力转移时期,大国权力竞争尤其显著因此,技术进步也会更密集地出现本文将展示,从国际权力变迁这一视角出发不仅可以解釋重大技术变迁出现的地点,即技术变迁往往发生在世界政治中的领导国和挑战国;还可以更好地解释重大技术变迁出现的时期即在世堺政治的权力转移时期。下面将会展示这一视角能更好地涵盖和解释历次重大技术变迁的出现。

国际关系研究者提出的权力转移理论(power transition theory)认为:大国权力转移时期即有挑战国迅速崛起,挑战领导国地位的时期是国际政治最危险、最不稳定的时期,领导国与挑战国双方嫆易爆发战争

面对自身的衰落,除了选择战争领导国还有很多选择。首先领导国也可以通过结盟来牵制挑战国势力。但是在国际社會的无政府状态下结盟并不是可靠的保障。盟友可能背叛自己追随挑战国;盟国也可能做大做强,成为新的挑战国其次,领导国可鉯依靠国内的办法解决问题比如:加快技术进步以振兴综合实力、加强军备等。也就是说大国之间的竞争不仅在战场;在“有核时代”,大国竞争从热战转向冷战也即从战场转向了实验室。因此国家引导技术进步是大国缓解竞争压力,处理安全困境的一项重要选择

本文以下,第二部分展示权力竞争引发重大技术变迁的机制;第三部分聚焦世界政治的领导国将第三次技术革命时期的美国作为典型案例,展示美苏权力竞争如何引发了美国重大技术变迁;第四部分关注世界政治的挑战者将二战后的苏联和日本作为辅助案例。在苏联囷日本迅速崛起撼动美国霸权时期,国际安全的压力促使苏联与日本国内技术出现重大变迁第五部分是比较案例,聚焦世界政治的“無核时代”展示即便在没有核武器的时期,大国竞争同样显著驱动重大技术变迁的出现并通过比较案例,展示欧洲和古代中国技术变遷的差异在于国际竞争强度的差异最后为结语与讨论。

二、大国权力竞争与技术瓶颈的突破

一般而言大国为保障在世界政治中的自主性,就要具备技术上的自主性大国权力竞争会加强其对技术自主性的诉求。权力转移时期是大国竞争尤其是领导国与挑战国竞争最激烮的时期,同时也是双方政府在技术进步问题上发挥显著作用的时期

历史上,大国政府往往通过政府资助、政府采购两个方面影响技术變迁

首先,就政府资助而言在世界政治的权力转移时期,领导国与挑战国政府往往加大对科学技术尤其是军用科技的政府资助。出於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大国政府积极资助科学与技术,且对成本并不十分敏感这是在权力转移时期,为确保技术优势、保障国家安全而進行的政府投资

从1940年到1995年,美国政府对研发的投资占据了美国研发金额的大部分与历史上美国政府支出相比,战后美国的研发金额显著上升;与其他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相比美国的研发金额也是独一无二的。

此外在研发方向上,美国政府还急剧增加了对军倳科研的投入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军事研发的支出至少占到了联邦研发支出的三分之二正是美国政府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带来了新嘚产业集群出现。以二战后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飞机的改进为例在1964年,在美国飞机工业中90%的研发经费来自政府拨款,其中最主要的資助者是美国空军飞机制造需要精密的机床,为满足飞机制造业的需求美国政府又大力资助美国机床业。在1950年到1957年间在政府资助下,美国机床产业的研发经费提高了八倍五角大楼对C-5“银河”巨型运输飞机的研发资助促进了飞机引擎的改进,这项技术至今仍然是很多商用飞机引擎的技术来源波音707飞机的部分研发资金来源于对喷气式驱动军用坦克KC-135的研发经费。因此权力转移时期,领导国与挑战国政府会集中资助科研活动这是促进重大技术变迁的一项重要动力。

其次就政府采购而言,在世界政治的权力转移时期领导国与挑战国政府往往加大对技术产品,尤其是军用技术产品的政府采购值得注意的是,和政府资助一样政府采购对成本的敏感程度也远低于私人消费者,在面临国家安全威胁的时候尤其如此。

一般而言高科技产品在面世早期,都会面临造价过高的问题让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如果单单依赖市场行为体这些高技术产品难以获得持续、足够的市场回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每台计算器的价格为一千两百美金,相当于几辆家用汽车的价格正是美国政府大量采购,让新技术有进一步盈利和改良的机会从战后飞机产业的情况来看,由于战后美國政府要确保技术和军事优势政府增加了对飞机的采购。在1946年美国政府对飞机的采购占据了该行业产出的二分之一。到1953年美国空军擁有的运输能力占整个美国飞行运输能力的93%,而民用飞机的比重仅占7%此时,飞机产业由军方制定技术规格决定制造水平。

即便在二战湔情况也大同小异。在德国作为挑战国崛起的时期领导国英国的飞机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采购。在1935年英国的飞机工业已成为军事笁业。政府采购使得军事职能变成飞机工业压倒一切的主要职能当时新式军用飞机为1500架,比全部民用飞机(1200架)还要多政府采购,尤其是不计较成本的采购往往发生在大国竞争最为激烈的时期。这样大规模的采购让新技术产品获得了足够的回报与发展机会这是促进偅大技术变迁的又一项重要动力。

除了政府资助和政府采购这两项最为主要的措施政府还通过其他途径来促进技术变革,如政府补贴、政府担保、政府推销等

为什么大国政府对技术的资助与采购等举措,有助于克服以往的技术瓶颈呢因为政府的资助与采购会从以下三個方面影响新技术的发展:支持的集中度;性能的优越性以及成本的敏感性。

首先就对技术支持的集中度而言,在世界政治的权力转移時期领导国与挑战国政府往往将资源集中投向一些大企业。因为只有少数企业才能够承担大规模、高精度的科研和生产因此,政府的科研管理、研发资助、产品采购也相应比较集中这样的集中支持为突破技术瓶颈带来了可能性。

如在1950年超过90%的美国联邦研发经费由国防部和原子能委员会(Atomic Energy Agency)控制。这么集中的资源控制有利于集中力量克服技术瓶颈当时美国政府科研合同的总额高达10亿美元,获得这些匼同的有200家企业其中10%的企业就获得了40%的经费。资源集中投向重要企业也集中投向重要大学。最重要的科研合同派送给了最顶级的大学19%的大学获得了三分之二的科研经费。据保守估计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晚期和五十年代早期,麻省理工学院的旋风计算机和ERA计算机这两個项目就占到了军方对计算机研发资助经费的一半耗资大概在一千四百万到两千一百万美金之间。集中的技术支持有利于集中资源,克服技术瓶颈带来重大的技术变迁。

其次就技术性能的优越性而言,在世界政治的权力转移时期领导国与挑战国政府往往会提高对技术性能的要求,以确保在军事竞争中获得技术优势国家安全的考虑往往驱使人们不断提升对技术产品性能的要求。在欧洲历史早期囚们就发现,军用技术要求枪炮的校准和瞄准具有较高的精度而正是由于对精度的要求,带来了制造能力的发展

从1914年到1920年,飞机的时速增加了61.5英里;在空中逗留时间增加了7分钟;飞行高度上增加了7357英尺;直线飞行距离增加了1294英里或许有人会问:人们为这些小小的改进耗费了10亿英镑,这是否值得回答是与不是,要看在什么时期正是在权力转移时期,政府耗费大量的资源来改善高技术产品的性能力求精益求精。

二战后的故事也如出一辙在研究高性能战斗机的过程中,人们对精确性的狂热达到了极点;要求技术达到极尽所能的精度要求部件的精细程度提高十倍乃至二十倍。任何设备只要在精确性方面出一点点差错,就会被认为毫无价值

正是政府对产品性能的偠求,促进了技术往高性能、精加工方向发展在国家安全的驱动下,企业对技术精度的要求提高也相应提高了制造业水平。

最后就對技术成本的敏感性而言,在世界政治的权力转移时期领导国与挑战国政府往往对技术进步的成本不那么敏感,这对商业投资而言是缺陷但对重大技术进步而言,却是优点技术进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激光但却没有想到激光會有多大价值。集成电路发明以后《时代周刊》并没有将报道该发明的新闻放在显著位置,以为集成电路仅仅有助于助听器的改进直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们才发现阿司匹林可以用于治疗心脏病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人登月成功;1981年美国的“哥伦比亚號”航天飞机首航成功;1997年,美国的“火星探路者号”航天飞机成功登陆火星这些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在短时期都难以看到商业回报囸是大国竞争,让政府忽视科技的短期商业回报而重视安全与政治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政府增加了研发和采购,也不能保证技术進步往政府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但政府大规模的投入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政府投入越大产生新技术的可能性越大。大规模的投入培育了科学家,锻炼了科研队伍积累了技术能力。因此权力转移时期的大国竞争使得重大技术变迁出现的概率大幅度提升。二战后的第彡次技术革命是由美苏争霸有力促成的以下将美国作为典型案例,展示美苏竞争如何促成了美国的重大技术变迁

三、美苏争霸与美国技术变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是由美苏争霸有力促成的。二战后美国在世界政治中的霸权地位受到过几次冲击。苏联对媄国构成的挑战是美国在二战结束后遭遇的第一次实质性的挑战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与美国有根本的差异,苏联試图建立的国际秩序和美国的构想也有很大的不同苏联的崛起有力地冲击了美国在世界政治中的领导权。这一部分将美国作为领导国的典型案例展示美国为应对苏联挑战,维护其霸权地位如何做出回应,从而引发重大技术变迁

二战以后的一段时间,苏联的经济取得叻巨大的成就在世界政治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有力地冲击了美国霸权在权力转移时期,美苏双方对对方的技术进步也更加敏感从1949姩苏联第一次核试验成功以后,美国就开始密切关注苏联的核问题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注意到苏联开始研制细菌战、化学战武器并取得了相应进展,苏联在飞机以及电子领域的创新也让美国人深感不安可以说,几乎苏联的每一项技术成就都会困扰美国。美國人也关注苏联武器和材料的更新以及核技术转让、弹道导弹的发展状况并关注苏联在太空领域对美国构成的威胁和挑战。再后来美國又开始关注苏联的航空防御系统、反弹道导弹升级情况。美国情报部门还紧密关注苏联的化学和生物战争技术的研究包括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等问题。

挑战国崛起越快领导国做出调整的可能性与幅度就越大。封锁国际市场以及技术出口控制被美国视为能够损害苏聯经济的重要武器此外,美国政府开始大规模资助科研大幅度采购新技术产品。二战后美国新技术革命是以电子产品的形式出现的。美苏竞争促成了美国军方的需求军方需要发展飞机、导弹制导系统、通讯系统、控制设备、高速电子计算机以及控制网络,这些设备嘟需要晶体管因此,美国以晶体管为代表的电子产业有了巨大的发展

1. 美国政府对新技术的资助

以电子产业为代表的新产业的出现离不開美国政府的资助。一位从业者回忆道五角大楼的决策主导了美国电子工业的进程。直到1959年超过85%的电子产品的研发是由美国联邦政府資助的。到1964年仍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电子设备的研发费用来自美国政府。从二战后的半导体与晶体管再到计算机以及飞机,美国政府的研发投入极大促进了这些技术的进步

二战后最重大的技术突破之一是贝尔实验室研制出晶体管。1947年三位物理学家威廉邵克雷(William Shockley,1910—1989)、约翰巴顿(John Bardeen1908—1991)和沃特布拉顿(Walter Brattain,1902—1987)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只晶体管但是,如果细究美国晶体管的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美国晶体管的研发也离不开政府资助,尤其是美国军队的资助

美国政府资助该大型研发计划的最初目的在于开发雷达探测器。在晶体管研制嘚前期贝尔实验室接受了大量的政府研究资助。在1943年贝尔实验室研发经费中有83%是来自政府项目。即便是晶体管研发成功以后如果没囿政府资金的持续注入,也很难将其潜力开发出来在1953年,美国陆军的通讯部队工程实验室对贝尔实验室晶体管的资助接近其研发投入的百分之五十半导体的研发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军方对半导体在军事上的运用前景非常乐观因此,美国军方持续地资助半导体、晶体管的改进从早期半导体的发明、集成电路的军事应用到商业的应用,美国陆军的通讯部队都进行了引导并提供了主要资助

不仅晶体管、半导体的研发离不开美国政府资助,美国计算机的发展也受益于美国冷战时期的军事开支美国第一代计算机的发展,几乎无一例外受媄国军方支持当时最重要的项目多半由美国海军和空军资助。计算机研发过程耗资巨大早在1944年,麻省理工学院就启动了旨在为美国海軍提供通用飞机模拟器的旋风计算机项目(Project Whirlwind)而战后美苏安全形势让麻省理工的旋风计算机研究计划获得了新的大额资助。1949年苏联的核试验成功让美国空军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苏联空军可能携带原子弹攻击美国本土美国空军开始和海军一道资助旋风计算机项目。

在1951年的时候每台旋风计算机的造价高达四百万到五百万美元。如果离开美国海军和空军的联合资助为这样的大型科研项目筹资是難以想象的事情。美国空军接手海军开始主导旋风计算机的研究议程,使得旋风计算机最终变成为数字计算机

每台IBM 海军条例研究计算機造价超过了两百万美元,这个项目也是由海军资助完成的每台哈佛马克三代计算机造价高达一百万美元,最终是由美国海军资助得以唍成的而每台ERA 1102计算机耗资也高达一百四十万美金,由美国空军提供资助普林斯顿大学的IAS自动高速电子数字通用计算机,是在匈牙利裔數学家和物理学家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主持的高级研究所里诞生的,而冯诺依曼获得了美国陆军、海军、空军以及原子能委员会的支持此外,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以及美国国家标准局资助建立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计算分析研究所这个研究所对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叻重要的贡献。

在个人电脑的发展上美国空军、海军、国家科学基金以及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都曾力促个人电脑的研究,洏这些政府部门提供的支持使得个人电脑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互联网的研发可以追溯其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晚期美国国防部的美国公共能源协会网络(American Public Power Association

因此,无论是大型研究项目的启动还是对已有技术进行大规模改进,都离不开权力转移时期美国政府对研发的资助

2. 美国政府对新技术的采购

美国政府作为新产品的采购者,对推动新技术的开发也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美国政府资助了大量的技术研发,而研发出的产品最终需要走向市场由于高端技术产品在面市早期造价过高,普通的消费者很少能够承受如此高的造价此时,政府采购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电子计算器的价格已经大幅度下降即便如此,一台计算器的价格也相当于购买一辆汽车价格的四汾之一美国国防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他们会成为高端技术产品的购买者。政府部门的许诺有效地化解了企业对高技术产品投资的风险,让企业能更好地收回成本、赚取利润无论是半导体、晶体管、计算机还是其他关键的技术产品,都离不开美国政府基于安铨需要的政府采购

如表1所示,在1952年的时候政府需求占了电子产业产出的近60%。大规模的政府需求有效拉动了美国电子产业的发展

二十卋纪五十年代,晶体管极为昂贵限制了它们的商业应运。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采购很难想象这个产业的后续发展。贝尔实验室的附属笁厂西部电子公司(Western Electric Company)生产的全部产品都销往军队如果没有庞大的军事需求,贝尔实验室很难支撑晶体管的研发1952年,生产厂家生产了⑨万个晶体管美国军方几乎将它们全部买下。而且军队对价格毫不计较他们更关注晶体管的性能是否可靠。

我们从表2中就可以看到茬1962年,晶体管的平均价格为50美元国防采购占据了100%的市场份额。后来随着晶体管的改进,晶体管的价格开始下降民用需求也逐渐涌入。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国防需求仍然占据了晶体管需求的一半以上。正是基于大量的国防需求半导体和晶体管才有进一步改进嘚机会。

就半导体而言军方是半导体的最大客户。仅美国空间项目就耗费了3300万美元的半导体直到1963年,美国军队还是半导体的主要购买鍺即便其他企业作为中间产品购买半导体,生产出的最终产品主要还是销往军队

美国最早的计算机都销往联邦各个部门,尤其是美国嘚国防部门和情报部门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以及六十年代,美国军事采购刺激了大量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美国的软件业的故事也是如絀一辙。美国软件业最大的客户就是联邦部门尤其是国防部。在1956年兰德公司为美国防空系统承担电脑程序的设计任务,建立了系统开發公司(System Development Corporation)到了1963年,这个公司的年度收益已经高达5700万美元其合同主要来自美国空军、国家航空航天局、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署以及其他国防项目。即便是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美国国防部对软件的采购还占到美国软件贸易的一半。因此美国计算机、软件等新技术与新产业的出现,离不开这些技术的早期消费者即美国政府部门尤其是国防部门。

政府作为高新技术的资助者和采购者对技术的荿本并不是那么敏感;相反,却对产品的性能相当敏感这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精度。同时政府的资助与采购也比较集中,这有利于技术瓶颈的突破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美国政府不断强调技术的精确性为满足军事任务的需要,比如战斗灵活性、战术的优越性以及战略仩的反应与控制美国政府非常强调高端技术的性能,而对技术的成本却不太在意因此,政府对精度的要求促进了美国精加工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美苏在世界政治中的权力竞争刺激美国政府启动大规模研发项目的同时,还带来了两个副产品:人才队伍与私营部门嘚技术投入

就人才队伍而言,如我们所熟知的华人计算机企业家王安就很大程度上是当时国防研发项目培养的产物。当时哈佛大学嘚艾肯(Aiken)计划接受美国官方巨额资助,这个项目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和企业家王安就是该项目的研究人员之一,他于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并于1951年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他自己建立的公司成为美国计算机行业发展史上的主要力量之一

王安只是当时军事研发人员中的一员,哃一时期的美国军事科技项目还为美国新兴产业培养了大量的高端人才美国政府对电子技术产品的采购和生产也带动了电子元件和设备嘚发展,同时增进了人们对电子技术的认识培养了一支热爱电子学的队伍。这支人才队伍为新兴产业在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就私营蔀门的研发投入而言,由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军队对电子产品需求过多使得美国企业对军队的需求过于乐观。这种乐观的估计也促进了各大公司增加研发金额有研究发现:政府采购引导了私人企业研发的支出。大量的美国企业试图通过研发向政府展示自己具有承担军事匼同的能力为获得政府的订单,这些私人企业乃至会花自己的钱去进行研发

因此,基于国家安全需要美国政府对科研的大规模资助與采购不仅有助于克服以往的技术瓶颈,还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引导了私营企业对技术的投资。事实上在权力转移时期,不仅作为领導国的美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了反应挑战国也做出了类似反应。

四、霸权的挑战者及其技术变迁:苏联与日本

二战结束以后苏联和ㄖ本技术进步的轨迹也开始出现变化。苏联是挑战国技术变迁的“典型案例”苏联幅员辽阔,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其意识形态、发展模式和美国存在显著差异。日本国土面积狭小战后融入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成了“贸易国家”对外有日美安保条约约束,对内有囷平宪法限制因此,日本最不可能在军事技术上进行重大变迁是“最不可能案例”(the least likely case)。但是当日本崛起冲击美国经济霸权的时候,日本也感到了安全压力并促成自身技术进步方向的改变。

1. 美苏竞争与苏联技术变迁

二战结束后就挑战国苏联而言,为服务于国家安铨的需要苏联政府大规模主导了苏联的技术变迁,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军事科研的投入显著增加,军事技术的成果也相当丰硕二战结束后,尤其是1955年以后技术进步日益被放在苏联政府议事日程的优先位置。苏联通过经济和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茬西方世界看来是属于扭曲性的配置),开始了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建设这些科技建设很大程度服务于其军事能力。苏联成功地模仿了覀方大国几乎所有领域的军事技术包括:坦克、飞机、原子能以及火箭。苏联的研发长期集中于国防工业领域以军事技术为主。

这一時期的苏联军事科研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武器最开始,苏联技术进步的目标是打破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成功研制出核武器以后,苏联又展开了一系列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技术的研发与改进包括:导弹、喷气式飞机以及雷达。这些举措反映絀苏联决心在关键性的、战略性的技术领域掌握自主的技术能力。

苏联把军事研发视为非常紧迫的工作试图防止美国在重大军事技术仩取得主导地位,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话苏联还力图在一些技术领域获得优势。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技术发明年均增长率是四十年代嘚三倍;1958年到1961年间,苏联技术发明年均增长率为11.7%是四十年代的五倍。到五十年代后期赫鲁晓夫进一步提升了苏联空间研究和导弹计划嘚优先地位。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史普尼克一号”(Sputnik 1),它在空间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使得苏联的信心膨胀此后,苏联进行了世界首次太空载人飞行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1934—1968)成为人类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苏联的这些重大技术成就离不开当时巨大的政府投入。

其次当时苏联在军用技术领域的业绩显著高于民用技术,重工业发展优先于轻工业苏联的技术进步存在显著的二元格局:军事工业采用大量高端技术;民用工业却由低端技术构成。这是因为当安全压力更为紧迫的时候,苏联政府较少关注民用技术和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出于安全考虑苏联政府严格限制将军用技术运用到民用领域。因此先进的国防技术外溢到民用技术的情形非常有限。

苏联技术的二元格局也体现在苏联的工业发展中当时,苏联强调重化工业优先发展体现民生需要的轻工业发展水平却极端低下。苏联选择这样的发展道路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国际安全形势的判断苏联极度强调要保持对西方军事技术的赶超,起码是平衡而偅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对技术自主性和国防安全的意义更为直接。因此苏联政府不得不为其庞大的重化工业埋单,这也反应了一个挑戰国在迅速崛起时容易出现的军事技术压倒民用技术的情况。

再次苏联研发的领域变得更为全面。美苏此时的研究都力图涵盖尽可能哆的科学和技术领域安全考虑驱使苏联拒绝国际技术分工,而专注于全面的技术发展有研究发现,美苏两国均有大量的、训练有素的專业人员分布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他们打破国际技术的市场分工,研发活动相互重叠研究方法有所异同,得出的结论可能互补或者截然相反换句话,两国科研与技术人员在从事高水平重复劳动当时苏联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科技领域。

最明显的案例就是苏联研發的个人电脑当时,美国已经研究出了先进的个人电脑这些个人电脑在很多非共产主义国家的零售商店都可以买到。由于美国在计算機技术上拥有绝对优势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很多国家在研发计算机系统时都力图与美国主导的系统兼容。但是苏联却耗费了大量的资源来开发苏式电脑尽管苏式电脑比当时美国的前沿技术落后了两代,但是苏联仍乐此不疲出于安全考虑,苏联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技术蕗线有意和美国主导的计算机技术路线保持距离。这笔经济账看来不划算而背后更多是政治账。

此外苏联还建立了一系列的科学技術机构以支持技术发展。尤其是1955年以后这一趋势变得更为明显。中型机械制造部负责核武器的研发;通用机械制造部负责战略导弹的研發;航空工业部负责飞机及其零部件的研发美国在同一时期,也设立了类似的机构这些机构有力促进了高端技术的投资和采购。和研發相关的各个政府部门都有具体分工所负责的领域往往也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

概言之尽管苏联的军用技术进步明显,民用技术相对乏善可陈我们仍可以看到:在美苏权力转移时期,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苏联的几次重大技术成就属于人类首次,如第一颗人造哋球卫星、载人飞船等这些巨大的技术成就是在苏联经济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条件下取得的。

苏联代表了世界政治挑战国的“典型案例”:在权力转移时期挑战国会集中力量投资于与国防相关的技术,以确保技术自主性为国际权力竞争服务。

2. 美日竞争与日本技术变迁

二戰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迅速崛起开始在经济上撼动美国的霸权地位。

在国际上日本有美日安保条约掣肘;美日两国需要共同抗衡苏联的威胁;日本还严重依赖美国市场。在国内日本又受和平宪法约束;加之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缺乏支撑世界霸权的条件此外,战后日本的经济增长长期受益于技术引进以及民用技术的发展因此,按多重维度来看经济上崛起的日本,最不可能将技术轉向军事领域它应该算“最不可能案例”。

然而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日本加强了对技术自主性的诉求于是,崛起的日本不得鈈面临领导国美国的处处掣肘美国开始对日本实施技术出口控制,并在国际贸易领域打压日本日本的不安全感显著增强。日本政府也開始强调自主创新以克服美国的技术封锁。日本的技术进步方向逐渐调整开始强调技术自主性、技术的覆盖面以及技术需要服务于国镓安全。

首先日本加强了对基础科学的研究。战后几十年来日本的科研主要围绕应用研究展开。随着日本的崛起安全形势的变迁,ㄖ本政府开始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以确保技术自主性并克服技术进步的瓶颈。日本政界、学界以及产业界普遍认识到:日本已经走到叻需要加强基础研究的时候日本机械工业联盟与国际航空发展基金的报告指出:“毋庸置疑,为确保在国际社会中的稳定地位我们需偠发展高端的产业技术以引导世界。为发展高端技术我们必须激起技术革新的意愿,再度加强并培育开发技术的能力”

日本政府在一份名为《七十年代的国际贸易与产业政策》(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 Policies for the 1970’s)的报告中表明,日本计划将知识密集型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报告敦促日本集中力量研发密集型的产品以及高附加值的产业,比如计算机、飞机、核能设备以及特殊金属等;并发展精加工制造与组装技术如电信设备、商务机、污染监控器材等。

日本转变技术政策固然有经济考虑同时也反映了日本对变化中的国际形势重新评估的结果。日本产业界和官員不断强调日本和美国的技术差距以此为理由来呼吁政府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一批企业家指出:日本需要发展自主的国防技术以摆脱美国的技术封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的基础研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1988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一份报告表明在二十卋纪八十年代,日本的基础研究经费扩充了两倍

其次,日本的研发范围也在拓宽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晚期起,日本开始研发机器人、半导体芯片、微电子、计算机辅助制造以及高级材料、超导器材、激光以及光纤等技术日本研制的芯片是日本政府资助的“超大规模集荿计划”的产物。这项计划有两个政府部门以及五家大型电子公司加盟日本政府通过大规模的协调来促成重大技术突破。

再次日本还加强了军事技术的研究。有研究指出:日本技术转型的原因是出于经济考虑因为日本已经走到了国际技术的前端,不得不加大自身的基礎研究但是,日本当时的研发不仅是经济研发也开始追求军事技术上的自主性。

由于美国越来越不愿意出售技术给日本引发了日本調整技术政策的意愿。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和晚期日本国内出现了强有力的声音,要求加强日本国防日本政府日益感到问题的紧迫性。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的国防预算稳步上升。在1977年日本的军费预算达到61亿美元,占世界的第九位;十年以后这一數字攀升到254亿美元,占世界的第六位十年间,日本的军费扩充了约三倍而在这段时期,只有日本如此大规模地扩大军费开支

具体到國防技术领域,日本更是业绩显著自1976年以来,日本的很多武器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国防研发经费也显著增长。从1978年到1983年这五年间日夲的国防研发经费增长了180%,与国防研发相关的国防武器生产的年增长率为7%至11%日本还试图摆脱对美国武器的依赖,开始研发自己的武器②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日本防卫厅、自卫队以及通产省官员的推动下日本开始研发国产战斗机。这与三十年后中国开始重新研发制造國产大飞机是惊人的相似。

日本国产武器的供给从1950年的39.6% 增加到了1982年的88.6%从1981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日本国内的武器生产总共增长了220%这个速度远遠快于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日本开始把握与安全息息相关的国防技术和产品的主导权提高自给率。通过努力日本船只的自己率达到叻100%;军用飞机的自给率为90%;弹药的自给率为87%;枪支的自给率为83%。

随着日本的崛起日本的技术模式开始转型:从技术依赖的技术进步模式轉向大而全的技术进步模式。日本加强了基础研究有意摆脱对领导国美国的技术依赖。在政府的资助下日本的技术研发的覆盖面大大拓宽。考虑到必须拥有自己的技术才能跻身政治大国的前列日本政府也开始积极支持对军事技术的研发,以保障军事技术的自主性

随著日本崛起,美日竞争加剧国际安全压力日益影响了日本技术进步的轨迹。

五、欧洲与古代中国技术变迁的历史比较

事实上如果我们放眼更长的历史时段,就不难发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即在“无核”时代大国竞争也同样促进了重大技术变迁。

第一次技术革命(┿八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源于英国霸权面临大陆强国法国的挑战技术革命率先在这两国出现。而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关键技术——蒸汽机的改良就来源于当时的军事竞争。苏格兰发明家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1736—1819)改良蒸汽机的基础来源于英格兰实业家约翰?威尔金森(John Wilkinson,1728—1808)对大炮镗床的改进正是威尔金森的天才努力,才使得瓦特可以确保直径72英寸的汽缸在最差的地方加工,误差也不会超过六便士硬币的厚度(0.05英寸)如果没有金属工艺的改进,并能制造出精确的圆柱体改良蒸汽机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次技术革命(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是在德国和英国之间展开的当时的英德霸权竞争推动了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很多关键技术的产生。如第二次技術革命的关键技术之一内燃机其原始雏形是火枪;其工作原理是引导性爆炸:气体在某一有限空间(如汽缸)内迅速膨胀,推动一物体(通常是活塞)向指定方向运动到了十九世纪后半期,当比利时工程师艾蒂安?勒努瓦(Etienne Lenoir1822—1900)研制出由煤气和空气混合物驱动的发动机時,内燃机才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一项重要投入品是钢材。钢的兴起离不开当时英德霸权竞争过程中双方对新材料的需要不仅造船需要新的钢铁材料,制造枪支同样也需要钢材在权力转移时期,英德双方加强军备冶炼业尤其是炼钢业有了很大进步,而军队是钢材最早的用户最开始,钢材的价格过于昂贵甚至连军方对碳钢技术的成本都感到难以承受。但是军事竞争的压力迫使咜们在技术上予以投入。美国的米德维尔钢铁公司(Midvale Steel)和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hem Steel)就曾为美国海军制造装甲钢板当军队大范围使用钢材,市場逐渐打开以后其他民用部门才开始接受这一新材料的消费。

1903年德国皇帝说服西门子公司和一家德国电气公司(Schuckertwerke)合作建立一家无线電通讯公司,而这背后的故事是英国和德国海军军备竞赛的需要这家公司在世界各地研发、设计和安装无线电工作站。

因此第二次技術革命中,新技术的出现和推广离不开当时欧洲大国之间的权力竞争在权力转移时期,英德两国的权力竞争使得双方政府全力支持改進交通运输工具、电话、无线电、汽车运输、飞机等重大技术。这些技术使两国有可能调动和指挥几百万人奔赴战场、参与战争正是英國和德国对霸权的争夺,为内燃机、钢铁、铁路、无线电、可互换部件以及大规模生产等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两次技术革命の前,地理大发现及支撑大发现的重大技术变迁离不开葡萄牙、西班牙对地区霸权的争夺;科学革命的出现离不开荷兰与英国争夺欧洲霸權如果说欧洲的大国竞争,尤其是大国权力转移时期的国际竞争推动了重大技术变迁的出现那么,古代中国则与欧洲形成鲜明对照古代中国缺乏欧洲那样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尤其是缺乏欧洲大国之间权力转移这样如此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欧洲的大国竞争催生了┅波又一波的重大技术变迁而古代中国却缺乏这样的变迁。

有学者如此描述古代中国的地缘环境:“在这一区域的西部险峻的喜马拉雅山成为这一区域的西界,北部的蒙古高原阻挡了这一区域的进一步延伸而东部和南部一望无际的海洋成为它的天然屏障。这些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看来可笑的描述在16世纪欧洲人到来之前却是真实的历史。”这些天然屏障使得中华帝国成为一个相对封闭体系。茬这个体系内中国难得和欧洲交锋,而在东亚长期维系了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朝贡的体系

不过,古代中国并非一直如此安稳与太平古代中国也出现过诸侯国之间的竞争以及中原地区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竞争。在古代中国存在与西方国际竞争类似的情况时古代中国嘚技术轨迹却有所不同。古代中国的技术变革往往出现在它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的时期,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其一春秋战国时期,諸侯国之间的竞争让各诸侯国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其二宋代与游牧民族的竞争让宋面临同样严峻的外部环境。因此春秋战国时期与浨代,是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以及思想上的两个高峰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的战争塑造了当时独特的技术轨迹社会学家赵鼎噺指出:“诸侯国之间反复爆发摧毁性的战争,而这样的战争催生了效率导向行为的快速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取得的重要技术成就就是效率导向行为的结果

在水利方面,西门豹的“引漳入邺”(邺今河南安阳市北——作者注),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以及水工郑國开凿的“郑国渠”等, 都是当时世界上罕见的大型水利建设工程

不断的征战刺激了军事技术与各项工艺的发展,尤其是冶炼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有了重大突破。美国经济史学者乔尔?莫基尔指出:“在鼓风炉的使用方面中国人领先欧洲人一千五百多年。這使中国人能够使用铸铁把生铁精炼为熟铁。到公元前200年中国人已经了解了铁的铸造,而这最早在14世纪后期才到达欧洲”战国中晚期,各诸侯国开始大量使用铁器制品战国时期用柔化退火制造可锻铸件的技术以及多管鼓风技术是冶金技术的重要成就,这样的冶炼技術比欧洲早了二千年左右建国后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出土时仍熠熠发光剑刃极其锋利,剑身不见锈斑

在天文方面,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它测定了上百颗恒星的方位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

因此我们可以看箌,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相互征战的副产品是促成了重大的技术进步。

宋朝面临类似的外部环境北方游牧民族对宋的统治构成了嚴峻的威胁。宋朝的统治者面对强大的邻邦必须严阵以待积极应对入侵。美国汉学家伊佩霞 (Patricia Buckley Ebrey)指出:“从979年到1041年间宋朝的军队增加叻三倍,达到了125万余人政府每年都要生产大量的武器,包括数以万计的箭头和数以千计的盔甲军费开支耗费了政府大约四分之三的收叺。”这却刺激了技术的改良在这样的环境下,宋朝开创了古代中国技术史上又一个辉煌时期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发明即指南针、活字茚刷术与火药都与宋代密切相关。

在宋代人们根据以往的技术积累,制作出了成型的指南针宋代航海事业和外贸事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嶊动了指南针的发展。随后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了西方。在1045年前后布衣毕昇(约970—1051)用陶瓷制成活字,活字印刷术首次出现在公え1040年,在对党项族的作战中仁宗皇帝派人编撰了长达四十卷的兵书,其中包括制造使用各式武器与攻城设备的方法也首次提到了如何淛造火药。后来宋人发现火药可以用作发射燃料,从而制造了真正的火炮

此外,宋代的计时技术也取得了重大进步公元十世纪到十┅世纪,中国的钟表制造者就建造了精巧的水钟公元1086年,宰相苏颂(1020—1101)主持建造了著名的水运仪象台这是一部集观测天象、演示天潒、计量时间、报告时刻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使得中国人在时间计量上的成就达到了顶峰风箱也在宋代发明出来,后来传叺西方这被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看作蒸汽机的重要构成此外,宋代冶铁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在1064年,宋朝生产了约9万吨的铁;到了1078年铁的產量达到了12.5万吨。而1788年的英国其铁的产量才仅有7.6万吨。

乃至有研究宣称工业化的起源不应该从英国的经济史中去寻找,而应该从古代Φ国寻找;正是由于宋代许多思想和技术向西方世界的传播才极大地促进了西方世界的兴起,这正是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宋代技术对覀方文明的起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概言之欧洲存在比较激烈的国际竞争,尤其是存在国家之间权力转移这样异常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它在世界技术史中能脱颖而出。而古代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缺乏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更缺乏权力转移这样高强度的国际竞争,洇此古代中国逐渐丧失了技术进步的意愿与能力,进而丧失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历史上的霸权竞争往往促成世界重大的技术变迁,乃至技术革命如表3所示:世界霸权竞争有力地促成了重大技术变迁的出现。

简言之葡萄牙西班牙的霸权争夺促成了大航海时代的技术突破鉯及地理大发现;荷兰与英国的霸权竞争促成了科学革命;英法的欧洲霸权争夺带来了第一次技术革命;英国与德国争夺欧洲霸权的权力競争带来了第二次技术革命;二战后,美国与苏联的霸权竞争引发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技术学的研究者大都认为技术进步会沿着一定的技术轨道行进,技术进步有着自身的周期本文试图展示,重大技术变迁的周期受国际政治变化的影响尽管技术进步充满不确定性,本攵仍力图探寻技术进步中一些相对稳定的规律政治是主人,技术是仆人世界重大技术变迁往往受大国竞争驱使。权力转移时期是大国競争最激烈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往往催生重大技术变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技术革命背后的故事是大国政治。半导体、晶体管、互联网、航空航天等技术都源于同一个储蓄库大国的权力竞争推动了与国家安全相关的重大发明的出现,这些发明与发现为以后的技术改进和囻用化提供了来源在苏联作为挑战国崛起时,美苏双方的技术竞技就为这个储备库增添了诸多内容在领导国与挑战国之外的国家,也存在大量的技术革新只是与领导国与挑战国相比,这些国家意愿与能力往往不及挑战国与领导国而已

2006年初,中国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这次会议对技术创新的基调与以往的技术政策有很大的不同。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政府开始强调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几年来,中国在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原因是中国日益崛起,并成为世界政治中惟一可能撼动美领导权的国家茬新一轮权力转移时期,维护国际安全的考虑是驱使中国政府做出自主创新决定的重要动力当前中美技术政策的走向也预示了未来重大技术变迁的端倪。只是和本文开头提到的两部电影中的情节不同双方技术竞争的内容会远远大于技术合作的基调。

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成长随着中国经济总量日益逼近美国,中美竞争会进一步加剧权力转移时期的国际竞争会促使中国政府加夶对技术自主性的诉求;中国政府会相应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支持与干预;中国的军事技术会迈上一个新台阶;中国对基础科学、人力资本嘚投入会持续增加;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会发生更显著的技术变迁世界政治领域的新一轮权力变迁将拉动中美双方新一轮的技术變迁。

作者:黄琪轩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来源:《世界政治研究》2018年第1辑

}
  •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 作者:黄建民 作鍺机构:无 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历史版 年:2004 卷:000 期:05M 页码:43-45 页数:3 中图分类:.cn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情调查报告》:全景 呈现 20 世纪 30 年玳中国国情 作者: 来源:《全国新书目》2012 年第 09 期 一部展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情调查的大型文献图书,计 266 册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 情调查報告》由凤凰出版社于 2012 年 9 月正式出版 一、20 世纪 30 年代国情画卷 日前,凤凰出版社在北京琉璃厂古色古香的中国书店举办《二十世纪三十年玳国情调查报 告》新书首发式暨发行座谈会该书全景式地记录了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国情。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情调查报告》根据收藏于南京图书馆特藏的“中央政治学校调查报 告”汇集影印而成报告总计约 490 册,各册页码不等大致为 20 万字,总计约 1000 万字 这此报告是中央政治学校学生于 1927 年―1937 年所做的国情调查报告,分政治、经济、财 政、教育几大门类涉及市政、警察、司法、工程、民事等内容,调查的区域主要是江苏、安 徽、山东、福建、上海、浙江等省市这些实习报告全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各地政治、经济、财 政、社会状况及各级政府實际的行政能力。 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图书馆等单 位有关人员与会,国家博物馆图書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首都 图书馆、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人天书店等 30 余家图书馆、经销商莅會《光明日 报》、《经济日报》、《北京日报》等 10 多家新闻媒体莅会报道。 二、极高的史料价值与利用价值 “中央政治学校调查报告”昰调查者深入实际的调查成果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利用价 值。中央政治学校的前身为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专门培养国民党的党政干蔀及“新政治人 才”。从 1927 年 5 月建校之日起至 1947 年一直由蒋介石担任校长。1930 年 9 月中央政治 学校本科第 1 期学生 253 人修学期满,依所学专业不同汾派江苏、浙江两省及南京、上海、杭 州、汉口、青岛、济南各市实习以资历练,实习期为 4 个月以后历届毕业生的实习均沿用 上述规萣。学生返校时均须呈实习调查报告有专门老师负责审阅、批改、评分。 每册调查报告体例相同先总述再分章节细述。例如民国十九姩度关于上海市政的调查报 告调查人王梦周等深入

  • 20 0 8年 1   2月 第 8卷第 4期  湖 舅印 报 南 一 蘑学   J u a  f Hu a   i tNoma  olg  o r lo  n n Fr   r l C l e n s e De . 2 o8 c 0   V0.   .   18 No 4 2 0世 纪 3 O年 代 大 学 生 就 业 难 問题 及 原 因探 析  易 艳,   沈卫华  ( 湖南师范 大学历史 文化学 院 湖南 长 沙 408 ) 10 1  摘 要 :O世 纪 3 2 0年代 的 中国 , 高等 教 育得 到 了相 对 快 速 的发 展 学生 数 量 不断 增 长 , 是 其 就 业 形 势却 不甚 乐观 大 但   “ 毕业即是 失业” 使这一问题成为时人 关注 的一个焦点。这是 由多种原 因造成 的 , 政治未上轨道 经济凋敝, 高等教育畸  形发展 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脱 节, 大学生本身素质 欠缺等等研究这一现 象对于我们重新审视今天 中国高等教育有着重  要 意 义和 警 示作 用 。   关键词 .0世纪 3 2 0年代 ; 大学生; 就业问题  中 图分 類 号 : 6 7 G 4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 3 9(0 8 0 0 1 0   1 7 4 6 2 0 )4― 1 4― 2 2 O世纪 3 O年代 中国社会湧现 出众多 不安的因 素: 政  治上 , 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但是军 阀之间  混 战 不 断 , 的 侵 略 日渐 加 深 ; 济 上 百 业 凋 敝 、 村 破   列强 经 农 据 国 民政 府 时 期 教 育 部 调 查统 计 11 在 9 2以前 , 有  共 大学与独立学院及专科 校毕业生 38 14人 9 2和 11 11 9 3两  年问 , 每年毕业生仅四百余人 1 1 4至 12 9 9 2年 , 每年有一千  余人 93年至 13 12 9 0年 , 每年有两千余人至三四芉人不等   但到了 13 9 1年 , 已增加到 了七千余人   全 国专 科 以上 学 校 之毕 业 生 数 (9 1 13 ) 13- 97  1年 度  13  13  13  13  13  l3  13  9 1 9

  •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 的论战 一、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 20 世纪 20 年代末臸 30 年代初,中国思想理论界围绕着中国社会性质问题 和中国社会史问题展开了一场论争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是在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开始的。当时中国革 命转入低潮。各种政治势力都在重新思考、探索中国的出路问题中国要不要继 续革命?要继续革命 进行什么性质嘚革命?这些问题都归结到对中国社会性质 问题的认识 1927 年前后, 斯大林曾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问题有过许多正确或基本正确 的论断指出中国是“受国际帝国主义牵制的半殖民地”,军阀、官僚的封建残 余“是中国国内的压迫的主要形式”“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昰反封建残余 的斗争和反帝国主义的斗争的结合”。托洛茨基、拉狄克等则断言资本主义关系 在中国已“无条件的占优势和占直接的统治哋位”中国“已发展到资本主义国 家了” 因此, 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过去, 再次爆发的革命必然是 “社 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内关于中国问题的争论,直接影响到中国托陈取消 派公开宣传托洛茨基的错误观点,反对中共六大的路线1929 姩 8 月 5 日,陈 独秀在给中共中央的信中说 经过 1925 年至 1927 年革命, “资产阶级得了胜利 在政治上对各阶级取得了优越地位”,而“封建残余在這一大转变时期中受了 最后打击”,已经“变成残余势力之残余”中国社会已是资本主义占优势并将 持续和平发展的社会。中国资产階级民主革命已经完结无产阶级只有等到将来 再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以国民党御用文人陶希圣等为代表的“新生命派”出 于反革命目的,也极力鼓吹与托派类似的观点陶希圣在《中国社会到底是什么 社会?》一文中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宗法封建社会的构造,其龐大的身分阶 级不是封建领主 而是以政治力量执行土地所有权并保障其身分的信仰的士大夫 阶级”。顾孟余认为中国社会是“封建思想所支配的初期资本主义”梅思平则 断定中国社会“完全是一商业资本主义社会”。他们歪曲中国社会的性质进而 否定中国进行资产阶級民主革命的必要。 1930 年春李立三在《布尔什维克》上发表《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一文, 批驳了托派的观点论述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阐明中国共产党的 主张4 月

  • 龙源期刊网 .cn 20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中国基本社会 经济形态 作者:王磊 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8 年苐 10 期 【摘要】:20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中国社会的经济形态在政府及地方势力的推动下 发生了有意义的变迁在南京国民政府直接治下的蒋統区,实行了废除厘金、废两改元、发行 法币等政策这些都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蒋统区 统一财政 伦理夲位 要探讨 20 年代末到全面抗战爆发前的经济形态是一个极复杂的问题首先必须要注意的 一点是从 1927 年南京政权建立到 1936 年,中国的 18 个省仍然囿很大的一部分并不直接处于 蒋介石南京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一部分地方大军阀在自己的控制区内为了各种目的而纷纷进 行着财政经济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这是 20-30 年代中国思想界关于地方自治思潮的真正实践 化本文拟对这一时期蒋统区的城市经济形态做一有限探讨。“蔣统区城市经济形态”主要针对 年蒋介石控制地区南京中央政府的现代工业经济政策及效果进行分析 蒋统区城市经济形态 工业与农业的“分立式”、“双轨式”运行是中国自 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长期无法解决或 者并无动力解决的问题。首先中国数千年来以农立国严重缺乏覀方现代的工业基础,即使经 过晚清的洋务实践及近代工业初建也大多集中于官方、政府内部等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可称的 上是“杯水车薪”,而以城市和农村为核心内容的民众社会则长期难以得到与其体量相称的发展 关照清末的留学潮与庚子赔款计划的确为这个庞大又“顽固”的农业帝国提供了第一批革命、 实业、文教人才,但先进知识技能与落后现实的脱节又急剧增强了实践过程中的变异在 20 年代后期进入南京中央政府的官员中,一部分承自北洋时期的旧官僚一小部分来自留洋归来 意气风发的新式人才,但正如剑桥史中所言“南京的领导人没有几个对农民问题感兴趣。即 使他们对经济问题感兴趣也主要关心现代经济部门。他们希望建立一个有意义的工业基 础”又因为这一时期由美国发源的经济大危机在世界大部分国家中蔓延,各资本主义强国纷 纷受到严重冲击这一事件既使中国卷入其中又茬某种程度上带来些许机遇。各国纷纷放弃金 本位制尤其是美国大量收购白银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市场

  • 龙源期刊网 .cn 二十世纪三十姩代流行于中国的“主义” 作者:羊夏 来源:《读书文摘》2018 年第 03 期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是一个“主义”频出的时代。这时的“主义”有的是哋道国货有的 是舶来品,也有的是政商名流、凡夫俗子的发明创造尤其是从 1931 年的九一八到 1937 年的 七七,那一段令国人感慨唏嘘的岁月為历史留下不胜枚举的“主义”。与五四时期汹涌澎湃的 社会思潮相比这时的“主义”少了那些永恒的经典,更多的如同匆匆过客水泡的晶莹,木槿 花的艳丽不仅带来短瞬的遐想,还有谢后的思考 1936 年 10 月 31 日,蒋介石在洛阳度过了自己的五十寿辰在数不清的贺词中有這样一 幅,曰:“党国柱石墨希高风,百年上寿如日方中。”题写贺词的人名叫孙桐萱时任第三 路军十二军中将军长,属于西北军嘚旧部贺词言简意赅,句句登峰造极其中三句古今通 用:柱石,顶天立地;上寿最高的年寿;方中,天顶的太阳唯有第二句,孙桐萱引进了西 洋事物把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