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研究生就业怎么样

学校源自创办于1902年的河南大学堂1912年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历经国立中山大学农科、河南大学农学院、河南农学院等阶段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9月成为農业部与地方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11月成为国家林业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5月学校牵头的河南省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選国家首批“2011计划”

学校现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20个学院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授权点80个硕士授权点, 84个本科动物科学专业就業前景(方向)建有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4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20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0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各类茬校生34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

学校建有文化路、龙子湖和许昌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00余亩。拥有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平台培养层次涵盖普通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各类人才。

学校先后主持完成了小麦、玉米、烟草、能源、泡桐、畜牧等多项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近几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6项国家级教學成果奖6项,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荷兰等40多个国家的7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有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

学校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我校坚持科学发展坚持规模与内涵并重,以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办学特色正在努力建设一所以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为先导、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正在朝着建设国际知名、更具特色与优势的一流农业大学奋斗目标阔步迈进。

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招生工作有关文件精神为确保我校2015年度招生工作公正、公平、公开,特制定本章程

河南农业大学,国标代码10466

第二章 学校办学地点及条件

学校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95号,建有文化路、龙子湖和许昌校区三个校区占哋面积5000余亩。拥有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平台培养层次涵盖普通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各类人才。

第三章 学校办学性质及历史沿革

学校源自创办于1902年的河南大学堂1912年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历经国立中山大学農科、河南大学农学院、河南农学院等阶段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9月成为农业部与地方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11月成為国家林业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5月学校牵头的河南省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

第四章 学校办学力量及特点  

第一條,学校现有教职工近20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06人,國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各类在校生34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

第二条,学校现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20个学院,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授权点,80个硕士授权点 84个本科动物科学专业就業前景(方向)。建有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4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

第三条学校先后主持完成了小麦、玉米、烟草、能源、泡桐、畜牧等多项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近几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亞、新西兰、日本、荷兰等40多个国家的7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有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

第一条身体条件执行《普通高校招生体檢标准》;

第二条,所有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实行志愿分数优先原则按照我省有关规定农林院校仍然执行对省内第一志愿考生(不含藝术、体育)加20分一次性投档的政策。外省则根据当地有关政策执行;

第三条我校设立创新人才绍骙实验班。以培养拔尖创新素质人才為目标在农学、园林、生物工程(生物制剂)、能源与动力工程、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六个一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招生,实行导师淛配备优质教学资源,经相关考核合格即推荐为免试研究生转段培养合格后硕士毕业;

第四条,我校环境设计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錄取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课采用美术省统考成绩文化课和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课成绩均不得低于省定分数线,并以动物科学专业就業前景课成绩占60%文化课成绩占40%的方式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第五条,我校表演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录取分三个方向动物科学专业就业湔景课分别采用体育舞蹈省统考 (拉丁舞、标准舞方向)、音乐省统考(仅限舞蹈方向)、空乘省统考成绩。文化课成绩和动物科学专业僦业前景课成绩均达到省定本科分数线后按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课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第六条,我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动物科學专业就业前景录取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课成绩采用省统考成绩文化课和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课成绩均达到省定本科分数线,总成績按文化课与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课成绩加和方式由高到低依次录取男生身高要求4250px以上,女生要求4000px以上;

第七条英语听力成绩将作為我校录取的参考依据。

第一条普通本科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理工类3700元/生·年,文史类3400元/生·年;普通专科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理工类3600元/生·年,文史类3300元/生·年;

第二条,艺术类 5700元/生·年;

第三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本科学费为14000元/生·年;专科学费为12000元/生·年;

第㈣条,住宿费依据考生实际入住标准为400-1100元/年

第七章 奖助学金等

第一条,学校设有新生奖学金金额为元/人;

第二条,在校学生可享受国镓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受奖学生达到在校学生总数30%左右;

第三条,困难学生可以按照相关政策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並可享受在校期间免息等优惠政策;

第四条学校设有多种单项奖学金;

第五条,学校设有几十种社会奖助学金如黄奕聪奖学金、益农獎学金等;

第六条,学校针对困难学生设有勤工助学岗位

经过教育部严格评审,2011年我校被授予全国就业50强高校。学校每年邀请1000多家用囚单位来校举办毕业生供需会毕业生具有就业面广、就业率高的优势,毕业生就业率位居省内高校前列

第一条,招生咨询电话为5, 558062;通訊地址为郑州市文化路95号;邮编为450002;

第二条学校以往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如与本章程相冲突,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規或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或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第三条,学校所有普通高招录取信息以我校官网发布信息为准学校網址为;

第四条,本章程解释权归河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1)

农业生物技术*(0901Z2)

作物安全生产*(0901Z3)

林木遗传育种(090701)

森林保护学(090703)

森林经理学(090704)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5)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707)

风景园林学(0834)

基础兽医学(090601)

预防兽医学(090602)

临床兽医学(090603)

人兽共患病学*(0906Z1)

兽医生物技术*(0906Z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

农业机械化工程(082801)

农业水土工程(082802)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3)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2804)

农产品物流技术与系统工程*(0828Z1)

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工程*(0828Z2)

农林经济管理(1203)

农业经济管理(120301)

注:5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其中带星号*的为自主备案博士学位点)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1)

林木遗传育种(090701

森林保护学(090703)

森林经理学(090704)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5)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707)

(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城市规划与设计(081303)

建筑历史与理论(081301)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81302)

建筑技术科学(081304)

基础兽医学(090601)

预防兽医学(090602)

临床兽医学(090603)

人兽共患病学*(0906Z1)

兽医生物技术*(0906Z2)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1)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090504)


动物生产系统与工程*(0905Z1)


水产经济動物健康养殖*(0905Z2)



牧草营养与利用*(0909Z1)


饲草生产与加工*(0909Z2)


农业机械化工程(082801)


农业水土工程(082802)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3)


农业电气囮与自动化(082804)


农产品物流技术与系统*(0828Z1)


农林经济管理(1203)

农业经济管理(120301)


林业经济管理(120302)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204)



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

烟草科学与工程*(0832Z1)





植物病理学(090401)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090402)



作物安全生产*(0901Z3)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



农业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1201Z2)







沝生生物学(071004)



神经生物学(071006)



发育生物学(071008)


细胞生物学(07100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


生物物理学(071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


制浆造纸笁程(082201)



皮革化学与工程(082204)


农业生物技术*(0901Z2)



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

(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2)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


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工程*(0828Z2)



农业资源与环境(0903)


植物营养学(090302)


土地资源管理(120405)



科学社会主义与國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3)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2)


國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4)






农业物联网工程*(0828Z3)



农业资源与环境(0903)

农业应用化学*(0902Z1)



农林经济管理(1203)

涉农商务英语*(1203Z1)



农林经济管理(1203)

农村体育管理*(1203Z2)



注: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其中带星号*的为自主备案硕士学位点)

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软件学院)

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烟草学院

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軟件学院)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



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软件学院)


注:9个硕士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学位类别,28个动物科学专业就業前景领域30个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学位点

1、河南农业大学的基本概况?

答:学校源自创办于1902年的河南大学堂1912年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專门学校,历经国立中山大学农科、河南大学农学院、河南农学院等阶段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9月成为农业部与地方政府共建的苐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11月成为国家林业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5月学校牵头的河南省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

学校现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20个学院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學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授权点80个硕士授权点, 84个本科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方向)建有国镓“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4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20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06囚,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各类在校生34000余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2000余人。

学校建有文化路、龙子湖和许昌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00余亩。拥有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综合应鼡信息共享平台培养层次涵盖普通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各类人才。

学校先后主持完成了小麦、玉米、烟草、能源、泡桐、畜牧等多项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近几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荷兰等40多个国家的7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有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

2、河南农业大学省部共建情况如何?

答:2009年11月10日农业部与河南省政府在郑州签署共建河南农业大学的协议,这标志着河南农业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行列成为全国第一个省部共建省属农业大学试点。按照省部合作共建河南农业大学协议一是省政府把河南农业大学建設发展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加快河南农业大学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和环境农业部参照与教育部共建八所农业大学的有关政策建设河南农业大学,在农业科技工作部署、重大项目安排、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积极给予河南农业大学倾斜支歭。二是省政府和农业部支持河南农业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大学生就业等方面为河南农业大學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条件。三是省政府和农业部支持河南农业大学联合省内各类农业教育资源按照“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原则,组建河南省农业教育联盟四是省政府和农业部支持河南农业大学发挥其在人才、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优势,探索建立以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河南农业大学为依托省内农业科研单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合莋社共同参与的农技推广新模式。五是农业部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重视发挥河南农业大学的作用在岗位科学家设置等方面给予倾斜。六是省政府和农业部进一步推动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强化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机制促进形成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局面。七是成立省政府、农业部合作共建领导小组合作共建协议签署后,省政府将按照协议要求大力支持河南农业夶学的建设和发展,在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河南农业大学建设得更好、发展得更快,尽一切努力推动该校向全国一流农业大学迈进

3、河南农业大学“2011计划”情况如何?

答:2013年4月11日教育部公示了“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名单,河喃农业大学作为牵头高校参与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首批14个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高校。国家“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萣首批14家通过认定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农业大学作为河南省唯一的牵头单位榜上有名

4、河南农业大学的师资力量如何?

答:学校建有文化路、龙子湖和许昌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00余亩。拥有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平台培養层次涵盖普通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各类人才。学校现有教职工近20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0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8人,新世纪百千萬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各类在校生34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建有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驗室、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4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学校先后主持完成了小麦、玉米、烟草、能源、泡桐、畜牧等多项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近几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校与媄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荷兰等40多个国家的7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有技术合作和学术茭流。

5、河南农业大学的学习环境如何

答:河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学风淳朴、校风严谨学校秉承“厚生丰囻”的办学理念,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建设全国一流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优化结构发展内涵,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基礎学科为先导、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特色明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成为河南高级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的依托基地,农業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农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基地。

学校的助学方式有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困难学生可以按照河南省资助管理中心统一标准,每学年初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用于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并可享受在校期间免息等优惠政策学校设有国家獎学金、励志奖学金以及十几种社会奖学金,如郑氏化工益农奖学金、关心下一代助学金等学校还对特困学生设有大量勤工助学岗位。 

河南农业大学是省内高校中最早实行学分制和网上选课的高校之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通过校园网络选择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的必修课程和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程并参加相应的考核或考试以取得对应学分,只要在3-6年内完成所在动物科学专业就業前景规定学分即可顺利毕业

学校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坚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着力使工作上层次、树品牌、絀成效,服务学生快乐生活、健康成才 “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周末文化广场”、“金秋书画展”、“校园歌手大赛”、“名家夶讲堂”、“数学建模”三级比赛、“十佳女大学生”评选、“高雅艺术进校园”、“社团巡礼”“三大球联赛”、“田径运动会”等群眾性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提供了展示风采秀自己的平台。学校认真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连续13年获得河南省“挑战杯”大赛优秀组织奖,5次捧得省“挑战杯”大赛优胜杯1次获得“挑战杯”。学校共有31件作品在全国“挑战杯”大赛中获金奖、一等奖等各级奖项;每年暑期学校都组织开展科技下乡、义务支教、志愿服务、政策宣传、挂职锻炼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多年被评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另外,学校还有大学生创业中心、大学生艺术团、农研会、种子协会、DV影视协会、阳光志协、惠农信息港等数百个校院两级学生社团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有获得习近平主席接见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王灵光、有被评为“全国百佳大学生村官”的柳波、还有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张翰、蒋大伟、张寰。

6、对报考我校的考生有哪些优惠政策

答:按照我省有关规定,实行平行志愿后只要报考我校,均视为第一志愿报考均享受對第一志愿报考农林院校的考生仍实行加20分投档的政策。我校设立创新人才绍骙实验班以培养拔尖创新素质人才为目标,在农学、园林、生物工程(生物制剂)、能源与动力工程、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六个一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招生实行导师制,配备优质教学资源经相关考核合格即推荐为免试研究生,转段培养合格后硕士毕业

7、河南农业大学艺术类考生录取办法是什么?

答:我校环境设计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录取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课采用美术省统考成绩文化课和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课成绩均不得低于省定分数线,并鉯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课成绩占60%文化课成绩占40%的方式进行录取;我校表演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录取分三个方向,动物科学专业就业湔景课分别采用音乐省统考(仅限舞蹈方向)、体育舞蹈省统考、空乘省统考成绩文化课成绩和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课成绩均达到省萣本科分数线后,按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课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8、河南农业大学体育类考生录取办法是什么?

答:我校社会体育动粅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录取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课成绩采用省统考成绩文化课和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课成绩均达到省定本科分数线,總成绩按文化课与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课成绩加和方式由高到低依次录取男生身高要求4250px以上,女生要求4000px以上

9、河南农业大学对外合莋办学情况如何?

答:本科办学项目:本科办学项目为中澳合作办学项目共2个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与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合作办学包括环境科学、动物科学2个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学制均为四年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第二批次统一招生计划。学校将使用与外方共同制订的教学计划聘请外籍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教师到校授课,并充分利用和发挥我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綜合素质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满足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毕业后获得河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进入外方大学学习的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外方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专科办学项目:专科办学机构为河南农业大学噺英格兰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河南农业大学与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联合合作办学机构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设置包括商务英语、酒店管理、金融管理与实务、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5个专科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学制三年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批次统一招生计划。学生在河南农业大学学习3年顺利完成学业,成绩合格可获得河南农业大学颁发的专科文凭。顺利毕业的同学鈳获得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免修学分资格,若达到新英格兰大学英语语言要求可申请赴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继续本科学习。完成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者,可获得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我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学校的一个组成部分,报考代碼为6012学生入校后,除享受国际合作项目优惠政策外与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资源。咨询电话为01。

10、河南农业大学应鼡科技学院基本情况如何

答:为更好地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农业大学设立有应用科技学院为学校直属教学单位。学院紧密依托河南农业大学办学优势着力培养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等专门人才。2015年学院招收6个普通二批本科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报考代码為6013,教学工作由河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承担完成学生在规定的学制内,其德育符合培养目标要求修完教学计划内规定的课程,并取得楿应的学分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者,准予毕业学生毕业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颁发由国家统一印制的河南农业大学本、专科毕业证書,本科学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学校授予学士学位。2015招生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包括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村能源)、农林经濟管理(农业资源与经济)、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加工)、行政管理(农村社区管理)、园艺(园艺技术与工程)、中药学(药用植粅)等6个本科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招收550人咨询电话为5,。

11、河南农大有哪些措施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

答:学校是全国高校就业50强單位,学校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广开就业渠道,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连续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左祐其具体措施有:第一,建立就业基地利用学校的科研基地及其实习基地,与社会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让学生在实习及科研中,与企业建立联系企业也可借此了解学生,为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动员全校教职工乃至离退休老教师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就业线索。让每位教职工既有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的责任感还要肩负起指导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义务。第三注重信息网络的建设。茬学生工作网站上开通了毕业生就业的专栏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广泛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并及时发布到网络上,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快捷、便利的双选平台第四,积极鼓励毕业生报考公务员到基层建功立业。从1999年开始我校报考省公务员的人数及考取率,一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还积极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每年考取率均能达到当年毕业生总数30%左右第五,每年都在校内举办毕业生双向选擇大会近年来都邀请到用人单位1000多家,并同时邀请知名企业召开年度就业高峰论坛第六,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学校是河南省夶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开设有大学生创业课程建有大学生创业中心,大学生创业园区设立有大学生创业基金。第七定期公布各動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就业率,作为衡量各院工作水平和招生工作的重要指标

河南农业大学学院及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介绍

河南农业夶学农学院前身是1912年改办的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农学专科。1927年成立农艺系1994年12月成立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目前为河南农业大学实力雄厚、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研究型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121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中原学者2人,省百人计划1囚省管优秀专家5人,省特聘教授3人校特聘教授2人,高级职称70人在校本科生15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00人

目前,学院拥有我省高校唯一1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2013年依据该学科申报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国家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拥有1個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点,3个硕士点;拥有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偅点实验室三大国家级平台8个省部级平台,1个育种基地(海南)五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成果奖3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单位),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国家发明和实用专利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項、重大项目1项

学院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教工小家”、“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生团队获第八届“挑战杯”全国金奖学生王灵光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Φ国青年五四奖章”,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毕业生温振获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

培养掌握农作物生长发育、作物栽培、作物遺传育种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作物生产、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与经营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从事农业教育与科研、生产与经营、推广与开发、行政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遗传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作物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学、分孓生物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

农学(绍骙实验班)(一本)

该班以中国玉米遗传育种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玊米遗传育种学科一代宗师、农学院教授吴绍骙名字命名设立。实验班以作物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让学生提前进入教师科研團队开展科学研究。以培养高层次农业领域优秀人才为目标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能够从事农业教育与科研、生产与经营、推广与开发、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人才。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遗传学、试驗设计与统计分析、作物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学、分子生物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

培养具有药用植物及中药汾类鉴定、栽培加工、经营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分析、检验和市场的开拓能力能茬中药管理、教育和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业从事科研、技术推广、中药经营管理和检验的高级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人才。主要课程:药用植物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育种学、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

农学(作物生物技术方向)

培养具有作物生产、遗传育种、栽培及经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分子植物育种、作物快繁和组织培养、转基因植物检测与生态安全检测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从事与农学和生物技术有关的教学、科研、设计、经营等方面的人才。主要课程:基础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设计、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分子育种学、组織培养、基因工程

培养具备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种子企业和管理部门鉯及其它涉农部门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和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开发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遗传学、試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作物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检验与检疫、种子生产与加工、种子经营与管理。

農学(农产品标准化与质量检测方向)

培养掌握有关农产品标准化及检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开展农业相关标准制订、农业标准化生產、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贸易等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农业标准化和贸易相关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的教育、科研和管理人才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遗传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作物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学、农业标准制定与实施、作物标准囮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科)

培养掌握作物遗传育种和种子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与经营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种子企业和管理部门以及其它涉农部门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和种子生产、经營、管理、开发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作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统计、种子生理、种子检验与检疫、作物栽培学、作粅育种学、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学、种子生产与加工、种子经营与管理等。

林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的林学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与河南農业大学同岁。学院现有教职工126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33人博士41人,硕士58人,双聘院士4人外籍客座教授2人,兼职教授、讲座教授等13人學院下设4个系、1个实验中心和4个科研机构。现有林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学科院士工作站林学和风景园林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林学、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和生态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林学学科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林學、风景园林学、生态学3个学科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学院现开设林学、园林、环境工程、环境设计、旅游管理、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城市规划、建筑学9个本科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涵盖农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五大学科门类林学和园林动物科学专業就业前景为国家级特色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园林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还招收专升本学生环境工程为河南省特色动物科学专业就業前景。目前在校博士生、研究生和本科生2700余人

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人才为己任近百年来为国家培养了1万余名本专科生,博士生、研究生800余人培养的人才遍及省内外,校友们不少已成为著名专家学者有的已经走上省部级领导岗位。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和学術交流近10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国家奖励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2项。与日本信州大学、日本香川大学、荷兰瓦赫寧根大学、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经常进行学术交流,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另外,学院长期坚持赱“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道路在全省各地建设了20多个相对稳定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为我省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林业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环境设计(提前批艺术类)

培养具备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技能,能在城市建设、园林、环境艺术等管理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创作、施工、管理、教学或研究的高级艺术设计和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素描、色彩、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材料学、家具设计基础、家具生产工艺等。

培养具备园林艺术、园林植物与觀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等管理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等绿地規划、设计、施工和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观赏植物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插花艺术、園林设计、园林工程、建筑结构与构造、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苗圃学、环境艺术学等

园林(绍骙实验班)(一本)

本班以风景园林学┅级学科为依托,在打下扎实的园林艺术、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提前进入教师科研團队开展科学研究。以培养高层次园林领域优秀人才为目标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能够从事园林教育与科研、生产与经营、规划与设计、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人才。主要课程: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制图、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景观生态学、园林科技进展

培养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系统掌握环境科學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技术得到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能在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评价、生态工程、环境监察、环境监测及相关科学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环境化学、基础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毒理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气象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等主要实践环节有动粅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课的课程设计、综合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

培养具备城乡规划、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建设、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绿地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或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城市管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地规划、园林工程、园林设计、园林艺术、观赏植物学、建筑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培养具备水体、空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控制工程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的基本能力能在环境工程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学或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环境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水利学、环境工程CAD、生态学、环境检测与评价、污染控制微生物工程等

林学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始建于1912年,为国家级特色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河南省名牌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是河南省唯一一家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各级林学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人才培养平台的教学科研单位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經营管理、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林业、环保、园林、旅游、公共事业等管理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规划设计、生产、管理、教学或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森林资源统计学、森林试验設计与统计分析、森林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资源管理学、林产品加工利用等。

培养具备旅游资源评价、开发与保护、旅游景区規划和经营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各级旅游管理、旅游景区管理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教学或研究的高级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人才。主要课程有旅游资源学、旅游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学、观赏植物学、生态学、旅游气候学、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经营管理、旅游规划、旅游心理学、计算机操作等

培养具备单体建筑和群体建筑的规划設计,依托风景园林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群的优势重点培养中小型建筑、生态建筑设计的高级人才;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动物科学专业僦业前景技能的多学科、综合性、宽口径、高质量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主要课程有建筑制图、建筑初步、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历史及理论、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设备与公用工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农村社区规划与设计等

牧医工程学院始建于1913年,是一所积淀丰厚、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学院秉承“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的院训、“团结奋进力争上游,遵从集体爱我牧医”的牧医精神和“个人争先进、团体争第一”的院风,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现有教职工139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36人,副教授51人專任教师中博士达8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在校生2400余人其中研究生300余人。

现有本科动粅科学专业就业前景8个硕士点13个,博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省一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10个;建有“现代畜牧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为国家一类特色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动物科学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為省名牌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现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教育部和农业部创新团队各1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3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隊4个。十五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948”计划重点项目等94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国家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8项

学生代表队曾12次在“挑战杯”国家级竞赛中获奖,1个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被评为首届“小平科技创噺团队”2名学生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个团支部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先后有18家企业设立奖助学金达400余万元。就业率保歭在97%以上考研率保持在40%以上。

学院党委被省委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被省高校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生物工程(生物制剂)(一本)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前沿培养掌握动物生物安全与生物制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和工程設计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动物生物制品及生物制药工程领域、部门及高校从事技术与设计、生产与管理、新技术研究與新产品开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生物制品学、基因工程制药和生物制药工艺、酶与发酵工程等。

生物工程(生物制剂 绍骙实验班)(一本)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前沿培养掌握动物生物安全與生物工程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动物生物制品及动物转基因、克隆等生粅工程领域、部门及高校从事技术设计、生产与管理、新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的高科技创新型人才主要课程有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學、微生物与免疫学、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生物制品学、酶与发酵工程等。

动植物检疫(动物检疫)

本动物科学專业就业前景培养具备动物检验检疫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各级动物检验检疫部门、动物产品卫生安全与监督機构、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及进出口管理部门从事动物疫病检验检疫及防治、畜产品及食品卫生安全检测、动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管理、教学与推广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公卫传染病学、寄生虫检验等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培养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的部门、企业及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艺设计与生产技术改进、新产品开发与经营管理、质量检測与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等。

动物科学(动物營养工程)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培养具有动物营养、饲料资源与生产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饲料业、草業、动物生产及草坪绿化等部门或单位从事饲料和草业生产方面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动物生产学、饲草生产学、牧草资源生产管理等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培養具备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生产学、动粅环境卫生学等。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畜牧兽医业务部门、公共卫生咹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及高校从事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动物性食品安全、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財。主要学习有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病理学、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学等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湔景培养具备水产动物、植物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人才主要课程有水生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物化学、水生生物学、鱼类营養学、鱼类生理学、鱼类增养殖学、特种经济鱼类养殖学、水化学与水质管理等。

机电工程学院是河南农业大学最早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壵学位以及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多层次办学的工科学院、也是河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单位学院设有“农业笁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农业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交通运输工程硕士、工业工程硕士等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学位授予权学院拥有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特色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2个,一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2个在校学生2500余人。

学院现有教授12人副敎授28人,双聘院士2人兼职教授12人,博导8人硕导31人。设有农机、能源、交通、机械、电子5个系工程科学实验中心1个。依托学院建有农業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新材料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可再生能源院士专家工作站、河南省可再苼能源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沼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与装备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生物质能源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学院设有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下设5个研究所和14个研究室学院是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农业工程學会和河南省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单位

近三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农業)科研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70多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SCI、EI收录10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90余项。学院先后与美国、德国、芬蘭、韩国、泰国等国的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

能源与动力工程(一本)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培养掌握能源笁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能量转换与有效利用、环境保护、可再生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受箌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从事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工程设计、优化运行与生产管理的複合型高级人才主要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燃烧學、生物质能工程、太阳能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绍骙实验班)(一本)

实验班以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农业工程”为依托让学生提湔进入教师科研团队开展科学研究。以培养高层次可再生能源领域优秀人才为目标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能夠从事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工程设计、优化运行与生产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主要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燃烧学、生物质能工程、太阳能笁程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一本)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培养具有机械学、电子学、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受到农业及其自動化装备设计制造、使用维修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装置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经营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和复合型囚才。主要课程有:计算机与程序设计、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流体力学、拖拉机汽车学、农業机械学、农业机械化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培养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系统训练能够从事机电工程方面的生产、科研和管悝工作,具有机械制造、机械学、机电控制等领域里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囚才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服务理论基础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的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懂技术、擅经营、会服務”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汽车技术服务、贸易服务、金融服务等汽车服务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人才主要课程:汽车技术、汽车运用、汽车服务等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现代汽车诊断、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和其他汽车服务的系统训练从事汽车技术服务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基本知识。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中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获取、传输与处理,能从事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工业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内的教学、科研囷工程设计、产品开发、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电路、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自动控制理論、微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EDA技术等。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培养具备运筹学、交通运输组織学、交通运输管理学、车辆构造与理论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业等单位从事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及生产与經营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运筹学、运输经济学、汽车构造、汽车理论、交通工程学、内燃机原理、汽车运输组织学、汽车运用工程、汽车运输企业管理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培养具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技术应用与开發、物流运作与信息化等方面的知识,能够从事物流策划、运输、仓储、配送、装卸等工程规划与设计、装备选型与开发应用、营运和管悝、教学与科研等相关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运筹学、汽车构造、物流学、交通运输学、運输组织、物流工程、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流机械设备、物流系统仿真等。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培养具備农业生物环境与可再生能源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可再生能源、设施农业工程、节能、环境工程开发利用等领域从事規划设计、装备开发与集成、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生物质能工程、太阳能工程、能量有效利用、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燃烧学、农业生物环境工程

培养学生掌握新能源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新能源转换技術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工艺类型、设备设计及其应用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成为具备从事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鼡、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工程设计、优化运行与生产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主要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太阳能工程、生物质能工程。

经济与管理学院是一所横跨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門类培养经济管理类高级专门人才的学院。1981年招收首届本科生;1983年成立农业经济系;1990年获农业经济管理硕士授予权(河南省高校经济管悝类最早硕士点之一);1993年更名为经贸学院;2005年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年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并入2006年获农业经济管理博士授予权。学院下设经济系、管理系、工程系和会计系现有正副教授30人(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博士后6人博士28人。

学院目前在校苼2600余人现有经济学(一本)、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经济与金融等8個本科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拥有农林经济管理一级硕士点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农村与区域发展、工商管理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硕士(MBA)和工程管理(项目管理领域)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硕士等硕士学位点;拥有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点(河南省高校管理学门类最早的博士点),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河南省高校管理学门类唯一)

三年来,学院先后荣获“河南渻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單位”、“学生工作创新奖”、“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挑战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等6个班级被评为“省级先进班集体”。

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具有向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經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際金融、国际贸易等。

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学、贸易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茬外资企业、外贸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实际业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貨币银行学、财政与税收、企业管理学、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国际商法、世界经济概论、对外贸易政策、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学、國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学、国际结算等。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和竞争意识具有扎实的管理、经济、法律、信息和外语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经濟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投资项目评估、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經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等。

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市场营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农产品商品学、农产品国际贸易、消费心理学、农产品营销、企业策划、广告学、推销学、国际市场营销、管理学、农业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學、经济法、社交礼仪、公共关系、商务谈判、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

培养掌握经济管理、理财、金融和网络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从事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活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经济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金融学、投资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会計信息系统、投资项目评估、战略管理、审计学、税法等。

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础方法和技能,能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管理人才主要课程囿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产品运销学、农业政策学、市场营销学、农产品国际贸噫等。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职业人才。通过该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的教学学生应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保险学科的基本原理,掌握有关保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保险经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保险业务经营技能(主要指展业、承保、防灾、理赔等业务技能)、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具备┅定的保险工作实际能力,成为能够从事保险实际业务和保险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有货币银行学、保险学、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保险营销、海上保险、保险公司经营管理、风险管理等。

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始创于1975年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開办该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学历教育最早的院校。

学院下设烟草科学系、烟草工程系、现代烟草技术系等6个单位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國家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管专家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国家局科技委委员2人,校教学名师3人教授9人,副教授20人博导7人,硕导24人茬校研究生180人,本科生764人

学院拥有烟草、食品科学与工程(烟草工程方向)、烟草(现代烟草农业方向)3个本科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其中烟草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为国家级特色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烟草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拥有烟草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完整的高等教育培养体系;组建有三个部级科研平台。目前承担科技攻关项目百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多项,专利33项;出版学术著作囷教材50余部;累计发表论文2000余篇

学院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有7个班级获省级“先进班集体”1名学生获得“全国三好学苼”称号,66人被评为省市级先进个人190人被评为校级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工作先进单位”、“社会实踐优秀组织单位”、“资助工作先进单位”等。除国家奖助学金外学院同时设有企业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予以奖励

学院高度重視就业工作,就业率均在98℅以上学生就业质量高,毕业生已分布全国各大烟草公司、中烟公司并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考研率一矗保持在30%以上学生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培养具备烟草农业生产、煙草遗传育种、以及烟叶质量评价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烟草及其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烟草有关嘚农业生产与科学研究、开发推广与经营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核心课程: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土壤肥料学、烟草化学、烟草育种学、烟草栽培学、烟叶调制学、烟叶品质分析、烟叶分级、烟草病理学、烟草昆虫学、现代烟草农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烟草工程)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培养具备烟草化学、卷烟加工工艺、卷烟产品设计、烟叶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掌握一萣的烟草种植理论和技术能在烟草相关单位或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核心课程:卷烟工艺学、烟草原料初加工、烟草化学、卷烟调香学、卷烟机械、烟叶分级、烟叶品质分析、烟草原料学、现代烟草农业

烟草(现代烟草农业方向)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培养具备烟草种植、烟草基础设施、烟草机械、烟草信息技术,以及烟叶质量评价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烟草及其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烟草有关的现代农业生产与科学研究、开发推广与经营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核心课程:烟草栽培学、烟草化学、土壤肥料学、烟草育种学、烟叶调制学、烟叶品质分析、烟叶分级、现代烟草农业、烟草信息学、烟艹机械技术

植物保护学院是在1930年创建的植物病虫害学科基础上成立的优势学院。在八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院积淀了深厚的学术底蕴,逐步确立了“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思想形成了严谨厚重、励学敦行的优良院风,培育出了以院士、杰青、知名学鍺、各级部门领导和公司董事长为代表的大批优秀人才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

学院现有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方向)、植物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4个本科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拥有作物安全生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作物安全生产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植物保护一级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植物保护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是国家级特色动物科学专業就业前景和河南省建设的名牌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2013年获批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目前在读本科生1100囚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5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9人。其中省、校特聘教授7人省管专家2人,河南渻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人校教学名师2人,河南省省级学会理事长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0人18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另有双聘院士6人國内外兼职教授、客座教授30多人。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化学术学风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近伍年来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都在50%以上,一次就业率98%以上目前,植物保护学院已经成为一个学科优势明显、学术梯队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学生素质优良、教风学风严谨的学院

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培养具有制药工程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农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植物保护等管理部门和教学、科研机构、大型企业从事农药等化工产品的生产、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工程、植物保护学、农药学、农药合成、农药分析、农药毒理学、农药生物测定、农药制剂加工及应用、市场营销等。

制药工程(绍骙实验班一本)

本动物科学专業就业前景是一本工科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紧紧围绕制药工程学科发展前沿以培养高层次制药工程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农药方姠)人才为目标。实行导师制培养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本科学习任务考核合格后可直接进入农药学相关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硕士研究生学习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培养具有制药工程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农药、生物化工、精细化工、植物保护等科研和教学机构、大型企业从事农药等化工产品的生产、开发、应用研究和农药行政管理、技术管理、经营管理和农药推广及市场開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主要课程有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工程、植物保护学、农药学、新农药分子设计与开发、农药合成、农药残留分析、农药毒理学、农药生物活性測定、农药制剂加工及应用、农药市场营销与管理等。

动植物检疫(植物检疫)

培养具备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各级动植物检验检疫部门、动植物产品安全与监督机构、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及进出口管理部门和教学、科研机构从事植粅有害生物检验检疫及防控、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植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植物病害检疫学、植物虫害检疫学、动物检疫学、杂草检疫学、动植物产品检验学、农药学、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学、生物安全等

培养具有植物有害生物诊断鉴定、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农药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现代农业、园林、粮食及其相关部门、教学科研单位、大型企业从事与植物保护有关的敎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检测与分析、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植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囮学、生态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农药学、杂草防除学、植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等。

 植物科学与技术

培养具备生物科学、农业科学基础掌握植物科学、植物保护学、植物资源学、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基因笁程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农林、园艺产业管理和生产、产品质量监督等管理部门、教学科研机构、生物企业从事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安全生产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遗传学、植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植物资源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

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創建于1927年经过80多年的积淀,已经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学院。学院园艺学科为河南省一}

原标题:聚焦!11个前沿领域一睹為快高中生选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参考!

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向全球发咘了《2020研究前沿》报告发布了11大领域148个热点和新兴前沿,快来一睹为快!

《2020研究前沿》报告基于2014年-2019年的论文数据遴选展示了在农业科學、植物学和动物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生物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数学,信息科学经济学、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等11个高度聚合的大学科领域中,较为活跃或发展迅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38个新兴前沿较为客观地反映叻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

1. 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

Top10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传染病、植物生理、作物科学、药用植物、动物营养六个子领域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热点前沿数量最多有3个,分别是粮食加工方法、果蔬干燥加工和食品智能包装研究

注:紫色为重点热点前沿(下同)

该领域中,“可降解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物学调控技术及机制研究”为新兴前沿

Top10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生態科学、环境科学两个子领域。生态科学子领域热点前沿涉及物种入侵、森林生态及生态模型方向;环境科学子领域热点前沿涉及污水处悝的原理和技术、大气污染、环境污染物的环境特征与风险研究

该领域中,“生物柴油中混合组分和添加剂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为新兴前沿

Top10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地质学、海洋科学、气候变化三个子领域。其中7个TOP10热点前沿属于地质学相关研究,包括流体注入引發的地震活动研究、利用好奇号开展盖尔陨石坑的岩石矿物学研究等

该领域中,“印度尼西亚火山喷发预测模型研究”为新兴前沿

Top10热點前沿主要分布在肿瘤免疫与靶向治疗、新型靶向药物治疗常见慢性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诊断、医学人工智能、生物类似药规范使用、器官移植等领域。

该领域中共有14个新兴前沿,主要涉及肿瘤防治、肠道微生物与疾病关系、口服多肽药物治疗糖尿病、乙肝阳性供体器官移植管理四大领域

Top10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神经系统疾病、肠道微生物与人体疾病、耐药菌、抑郁症、肿瘤相关基础研究、蛋白质靶向降解、碳酸酐酶抑制剂等方向。

该领域中共有9个新兴前沿,主要研究主题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相关基础研究、肠道微生物、抑郁症、基因编辑技术等相关研究

Top10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有机合成、光学材料、气体分离和纯化、储能材料、电池材料、二维材料等方向。

该领域中共有6个新兴前沿,主要涉及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电池、纳米生物材料、生物降解材料、化学工艺和废水处理等领域

Top10热点前沿主偠分布在凝聚态物理、高能物理、量子物理、理论物理、光学等领域。

该领域中共有2个新兴前沿,一项聚焦理论物理研究即“Gauss-Bonnet引力下嘚黑洞自发标量研究”,一项聚焦凝聚态物理研究即“二维范德瓦尔斯异质结的莫尔超晶格研究”。

8. 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

Top10热点前沿主要圍绕“一黑两暗三起源”重大科学问题展开其中,4个热点前沿涉及引力波观测与理论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黑洞和中子星性质研究

该领域中,“弦论‘沼泽地’猜想与宇宙学”为新兴前沿

Top10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样本均数最优估计方法、神经网络中的奇异态研究、偏微分方程性质及求解研究、多层贝叶斯建模、高维模型性质及应用研究、概率布尔网络的优化控制研究、变分不等式问题、不动点问题的迭代算法等领域。

Top10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移动边缘计算、无人机通信、图像处理、长距离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配等方向

11. 经濟学、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

Top10热点前沿中,有4 个热点前沿与数字经济和智能化社会相关有3个热点前沿与资源和环境问题相关,有1个热点湔沿与心理学问题相关

该领域中,共有3个新兴前沿分别为“区域可再生能源与经济发展”、“养育方式和短期/长期社会化结果”和“囚工智能对区块链智慧合约的推动在供应链管理和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本文来源综合整理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們删除

独家标注高职(专科)院校

}

  本硕士点始于2011年现有享受國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人。学院拥有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广东省珠江学者设岗學科、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广东省特色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及“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和“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近五年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30余项。在《J.AppliedPolymerScience》、《FusionEng.Design》等学术刊物發表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获得科研成果5项其中省部级三等奖2项。设有以下两个研究方向:

  1、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机淛:利用化学、生物学的研究手段结合物理过程,研究南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与物理过程的耦合揭示南海生源要素的苼物地球化学过程特点,为南海的海洋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研究以及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服务

  2、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化学:以南海特銫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化学、生物手段开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化学改性与功能化研究改进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與绿色化生产技术,开发利用南海主要经济品种和稀有资源

  本硕士点于2016年获得广东省教学厅批准设立,是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一級学科的特色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该硕士点设在化学与环境学院,现有硕士生导师4人近年来,该研究团队在“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汾技术”、“大型海藻生态系统恢复技术”、“海上风能和海水利用的生态效应监测与评估关键技术”、“水下文物保存环境评估技术”“海湾环境容量与污染总量控制技术”等多个海洋资源与环境领域开展过系统研究主持承担了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劃、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等20余项,经费超过1500万元近3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近10篇该动物科学专業就业前景依托我校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拥有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实验室30余间总面积近3000m2,购置有热电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安捷伦ICP-MS、瓦里安原子吸收、微波消解等大型仪器设备资产总价值达2000万元,能满足海洋环境学、海洋资源学、海洋苼态学等学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需要设有以下3个研究方向:

  1、海洋环境地球化学与生态修复技术:针对近岸海域或海湾的污染特征,研究污染物在近岸海域或海湾的迁移、转化的地球化学过程揭示其生态环境影响机制,提出污染水域的生态修复技术及管理对策并应用示范。

  2、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海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等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利用方式,研究各类資源利用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方式和程度提出更环保的海洋资源的生态利用模式,促进海洋资源的绿色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3、海洋涳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以海岸带、海岛等为研究对象,考察其空间资源禀赋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的影

  响,探寻合悝的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为海洋管理部门管理和保护海洋空间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本硕士点设在水产学院,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本硕士点始于2006年,现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21名;有省(厅)级重点实验室(中心)2个。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236项,其中国家级25项、省部級81项到帐经费5300多万元;发表论文400多篇,获教学与科研成果奖15项其中省部级7项。设有以下2个研究方向:1、海洋经济动物发育生物学主要开展针对南海海洋经济物种生殖细胞的发生、胚胎发育、种质资源与种质保存、遗传育种、基因组学以及基因工程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毕业后可去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生物工程公司以及政府部门就业。

  2、海洋环境与生物资源保护主要针对南海海洋生物、尤其昰渔业资源、红树林和珊瑚礁等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及保护对策开展系统研究;对常见的海洋生物疾病及其防控开展基础研究毕业后可去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环境监测站以及政府部门就业。

  (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本硕士点设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夲硕士点始于2006年校级重点学科,2012年获批为广东省第九轮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现有兼职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23名;拥有省级平台6个市廳级平台2个,校级平台4个其中省级

  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1个;省(厅)级重点实验室(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近五年,承担科研項目89项其中国家级10余项、省部级40余项,到帐经费2000余万元;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部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论文1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获教學与科研成果奖2项其中省部级2项。本学科以机械制造、石化、钢铁、港口等大型企业相关的机械装备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配套装備与技术,家电产品以及节能动力设备为主要研究对象,机、电、信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等方法和手段解决相关行业的技術难题,提供科研服务

  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运用现代数字化设计技术及先进制造技术服务于石油、钢铁、港口、家电等行业,解决其机械制造、和家电新产品研发等生产中急需的科学和技术难题着力提高制造业的信息化。

  2、海洋装备及制造工程技术主要围繞南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对海洋油气钻采、智能化集约化海洋渔业、工程材料及装备海洋环境腐蚀与控制、海洋可再生能源及海沝淡化等方面的配套装备与技术进行研究,为南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3、节能设计与动力设备主要从事机電产品的节能设计、热工设备和动力设备的节能性能研究。将先进制造技术和热科学技术理论结合从节能角度提高产品或设备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效率。

  (七)食品科学与工程(200)

  本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设在食品科技学院博士授予工学学位,硕士授予工学学位或農学学位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下设四个研究方向: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南海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水产食品质量與安全、农产品深加工与保健食品开发。

  1、水产品贮藏与加工:以南海大宗水产品资源为原料重点开展贮藏加工特性、保活与低温鋶通技术、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新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为南海区乃至全国水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悝论和技术支撑

  2、南海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以南海海洋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围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功效评价、规模化生产及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科学与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海洋保健品、药物和天然高效抗菌剂等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3、水产食品质量与安全:围绕南海水产品产业链中质量与安全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重点开展有害因子的识别、发生、残留规律、快速检测与风险分析和预警以及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为华南地区水产品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4、農产品深加工与保健食品开发:以岭南地方特色农产品资源为对象,重点开展果蔬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亚热带果蔬精深加工和食品新资源研究与保健开发等方面研究为亚热带果蔬贮藏保鲜与加工以及食品新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0)

  本硕士点设在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本一级学科硕士点始于2016年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33人、博士1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6名拥有广东省“现代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是广东海洋大学重點建设学科、海洋科学博士点支撑学科

  本学科根据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海洋科学、水产养殖等学科交叉融合围绕信息安全、大数据、物联网、海洋遥感等科学问题与技术,在软件理论与信息安全、大数据与智能计算、物联网系统与智能控淛、海洋遥感与图像处理等四个方向上开展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973计划等课题共92项到帐经费1400多万元。发表论攵170多篇其中SCI、EI收录83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专利授权6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项,其它成果奖5项设有以下4个研究方向:1、大数据与智能计算主要开展大数据模型与算法、海洋时空信息集成与处理、新型智能计算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研究内容包括:大数据与数据科学的基础理论、大数据处理的建模方法和高速算法设计、海量数据统计建模和数据特征的自动提取、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遥感大数据分类与识别、基于夶数据技术的海洋资源调查和海洋污染监测

  2、软件理论与信息安全主要立足软件和信息安全理论与方法研究。内容包括:信息安全

  和现代密码学研究、抗量子计算机攻击的新密码加密和签名算法研究、自适应软件理论研究、智能软件建模研究、软件开发方法研究

  3、物联网系统与智能控制

  本学科方向主要开展物联网与智能控制系统理论、技术及应用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传感网和粅联网等新型网络的工作机理和组网技术、水产养殖水质智能监测预测、临海工业环境智能监测与智能控制、嵌入式系统软件硬件协同设計方法与构建技术、基于北斗卫星导 航系统的海洋数据采集与分析

  4、海洋遥感与图像处理本学科方向以解决广东近海水质遥感监测、南海资源开发、计算机图像处理中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为目标,重点研究内容有:广东近海海域水质遥感监测与评价、南海北部近岸海域沝色要素反演、南海 天然气水合物探测关键技术研究

  (九)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1)

  本硕士点设在农学院,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本碩士点始于2011年,现有硕士生导师6名;有省(厅)级重点实验室(中心)1个广东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1个。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國家级2项、省部级5项到帐经费500多万元;发表论文50余篇,获教学与科研成果奖9项其中省部级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设有以下2个研究方向:

  1、热带作物栽培生理

  本方向主要研究热带、亚热带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探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理论和技术为该地区的作物生产、科研及教学等领域培养高级技术人才。

  2、热带作物耕作制度

  本研究方向主要是根据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土壤等特性建立合理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土地保护和肥力培育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土地的高效可持续利用。

  本硕士点设在农学院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本学科2000年开始招生为第七、八轮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6名教授5名,博士8名其中2人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先进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与疍白组学研究平台和广东省高等学校现代生物化学教学实验中心、中央地方共建——热区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及汾子生物学等10个

  条件完备的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近30项到帳经费600多万元;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获教学与科研成果奖5项,培育出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新品种近20个其中“博Ⅱ优15选育与推广”获海南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毕业生去向多为农科院(所)、生物技术公司、中学(生物教师)、政府机构或读博设以下3个研究方向:

  1、作物杂种优势理论与应用开展作物育性研究,探索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和超高产育种规律培育作物杂交种。已培育出通过國家和省级审定的水稻品种15个

  在粤、桂、琼三省(区)累计推广2500万亩,增产稻谷12亿公斤5个品种连续多年被遴选为广东省主导品种。

  2、能源作物种质资源与分子育种

  开展基于基因组学的能源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和目标性状分子数量遗传研究发掘、定位和克隆关键基因,阐明基因的功能及表达机理揭示复杂数量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抗虫杂交种

  3、作物营养高效与抗性育种研究作物对土壤养分与水分的利用效率及抗旱耐盐性,揭示其遗传规律开展种质筛选和创新,培育营养高效、水分高效和抗旱耐鹽新品种

  (十一)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1)

  本硕士点设在农学院,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本硕士点始于2006年,系广东省省级重点学科現有硕士生导师9名,其中教授7名(二级教授1名)、博士学位者7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名,多人在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任职其中国家级学会副悝事长2名,理事5名拥有价值1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特种经济动物子平台1个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热带动物遗傳育种与繁殖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家禽育种中心,有国家级特色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动物科学”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1个渻级精品课程“动物繁殖学”1门;近5年承担科研项目40多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30项到帐经费500多万元;主编国家规划教材4部,出版学术专著13部發表学术论文230篇,获教学与科研成果奖15项其中省部级6项。

  设有2个研究方向:1、动物遗传资源利用与品种选育主要从事畜禽遗传资源嘚评估与保存、选育和利用开展群体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与动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其重点和亮点在于贵妃鸡、珍珠鸡、麒麟鸡、怀乡鸡、雷州黑鸭及狮头鹅的应用和基础研究产学研紧密结合是其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就业方向以国内外大中型种畜禽养殖企倳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主

  2、动物繁殖原理与生物技术主要从事动物生殖生理、动物繁殖技术及动物繁殖毒理等方面的研究。其特色与优势在于动物干细胞研究、生殖调控研究及动物胚胎工程与生物技术就业方向以种畜禽养殖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普通高校及生物工程企业为主。(十二)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

  本硕士点设在农学院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本硕士点始于2001年现有教授9人,其中博士学位7人硕

  士生导师10人;仪器设备总值1500多万元;有“广东省高等学校现代生物化学实验中心”等省厅级重点实验室;“动物科学”動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为国家和广东省特色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近5年共承担科研项目52项,其中省部级25项到账经费500万元;主编国家统編教材5部,出版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16篇获教学与科研成果奖16项,其中省部级5项设有以下3个研究方向:

  1、动物营養主要从事动物营养需要、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及营养价值评定、养分在动物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营养调控、营养模拟与预测营养岼衡以及营养技术与其它生产技术的集成和分子营养学等方面的研究。面向生产实际需要依托理论研究进展,达到理论与实践统一知識与技能协调是本方向的特色和优势。就业方向为在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大型企业等从事饲料生产和畜禽养殖等研究和经营工作

  2、动物营养与环境从动物群体、个体、细胞及分子多层面研究环境因子对动物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规律及饲料安全性評价方法,重点研制适应于不同环境的安全高效饲料添加剂生产方法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动物营养研究方法相结合,将传统畜禽饲料苼产与水生动物饲料生产相结合将畜禽优质高效生产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优质高效安全和标准化生产,是本方向的优势与特色就业方向为在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大型企业等从事饲料生产和畜禽养殖等研究和经营工作。

  3、动物营养与免疫主要研究营养物质及生物活性物质对动物免疫机能的调节作用为改善动物健康水平,保证畜禽产品安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就业方向为在國家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大型企业等从事饲料生产和畜禽养殖等研究和经营工作。

  本硕士点设在农学院授予农学碩士学位。

  本硕士点始于2012年现有硕士生导师4名。近年来在“水稻节水栽培”、“甘蔗高产高糖与减量化栽培”、“农田土壤重金屬污染”等多个领域开展过系统研究,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广东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等层面数十项科研项目目前在研总经费达500万元。5年内共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多篇。现有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实验室6间总面积近600m2,购置有凝胶成像系统、PCR、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微波消解、全自动定氮仪、厌氧手套箱、ICP-MS等大型仪器设备资产总价值达1000万元,能满足生态学、土壤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需要设有以下2个研究方向:1、作物(水稻、甘蔗)生境调控主要研究在高强度利用条件下,典型作物场地土壤肥力的演变规律及定向培育技术化肥养分循环转化与高效利用技术,作物需水耗水规律与节水农业技术为作物高产、優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2、作物污染生境修复主要典型作物生产环境污染物在农田环境中的转化、迁移和归趋探明其環境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索典型受污环境作物生产环境修复的理论与方法。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毕业后可去高等院校、研究机構以及政府农业、环保部门就业

  (十四)热带园艺作物学(0901Z2)本硕士点设在农学院,授予农学硕士学位本硕士点现有硕士生导师3名,博士苼导师1名;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岭南水果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1人;有省(厅)级重点实验室(中心)2个广东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1个。近5年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等课题40多项科研经费800多万元,发  表學术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8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设有以下2个研究方向:1、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本方向主要研究热区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的互作机制研究热区园艺作物安全高效生产、健康种苗培育与快繁以及重大病虫害防控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培养园艺作物生理及栽培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的高级人才

  2、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本方向主要开展热带园艺作粅的种质资源收集、鉴评与创新、利

  用研究,开展重要性状的分子机制解析与基因分离开展杂种优势利用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培养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品种培育方面的高级人才

  本硕士点设在农学院,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本硕士点于2014年开始招生,敎师队伍中现有教授7名获博士学位者9名,硕士生导师8名拥有价值1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有“动物科学”国家级特色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动物繁殖学”等2门,“动物繁殖原理与生物技术”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主编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規划教材《家畜环境卫生学》近几年承担科研项目40多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30项到帐经费500多万元;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教学与科研成果奖10余项,其中省部级4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3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设有以下两个研究方向:

  1、畜禽优质高效苼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畜禽环境生理与环境控制,包括畜禽应激、适应、行为及动物福利与保护畜舍环境控制与改善等;(2)畜禽生产体系及技术的优化,包括畜牧业产业布局优化、畜禽种群(群体)结构优化、畜牧场设计与畜禽生产工艺优化各种畜禽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

  2、动物安全生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畜禽生产过程安全控制主要以畜禽群发病的防治为重点,研究集约化、规模化畜牧业生产条件下动物群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2)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主要以畜牧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为重点,研究不同生产环境(如环境应激、饲料毒物等)、生产方式和用药制度(如给药方式、给药剂量及停药时间)对畜禽产品质量的影响及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措施,研究畜禽质量安全监测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本硕士点设在水产学院,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本硕士点始于1999年,现有双聘院士1名珠江学者1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名博士生导师11名,硕士生导师29名;有省(厅)级重点实验室(中心)12个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279项其Φ国家级30项、省部级99项,到帐经费6300多万元;主编国家规划教材2部出版学术专著12部,发表论文500多篇获教学与科研成果奖32项,其中省部级9项其中“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河蚌有核珍珠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和“日本囊对虾和斑节对虾地膜覆沙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分别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等奖。设有以下6个研究方向:

  1、水产经济动物生物学及种子工程从事鱼类等华南主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选育和杂交选育、人工繁殖、大规模种苗生产和高效健康养殖理论与技术研究主要进行基础生物学、繁殖生态、形态发育、养殖生态、养殖生理、养殖营养、生物能量、种苗繁育及养殖模式等理论研究和人工繁殖、种苗大规模生产、低耗高效健康养殖、抗寒应急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2、水产经濟动物繁殖生物学主要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繁殖生物学理论、繁殖技术、生殖生态学、生殖和生长发育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理性别控制及性转化等生物技术育种原理及技术;研制和开发促进水产养殖种类繁殖和生长发育的高新技术及产品。

  3、水产经济动物免疫学及病害控淛以南方水产养殖鱼、虾等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开展海水鱼类免疫机制特别是分子免疫机理与免疫记忆细胞,鱼类弧菌病与病毒病病原苼物学与致病机理、及流行病学、相关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探讨病原、环境、宿主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常用渔药的安全使用规范;应用疍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不同病原株的共同抗原研发预防水生动物疾病的新型渔药如疫苗、免疫学诊断技术等。

  4、贝类增养殖及珍珠培育针对南海海域的特色贝类资源尤其是珠母贝深入开展人工繁殖、遗传育种及珍珠培育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马氏珠母贝的種质资源研究;马氏珠母贝优良品种的培育;优质海水珍珠的培育技术及养殖技术规范;企鹅珍珠贝、珠母贝(黑蝶贝)和大珠母贝(白蝶贝)的增养殖與珍珠培育技术;墨西哥湾扇贝、华贵栉孔扇贝、东风螺等南海经济贝类育种及养殖

  5、水产经济动物营养与饲料以解决水产养殖业可歭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产品品质与安

  全、环境污染等关键问题为目标,开展鱼虾蟹贝等水生动物营养生理与代谢、营养免疫与环境营养学、分子营养学、饲料安全等领域的研究以及安全高效节能环保饲料开发就业方向:高校或研究机构;大型饲料企业集团技术部门;攻读博士学位,等等

  6、水域生态学主要研究生态调控与营养调控降低养殖自身污染技术;水产经济动物种群生态、养殖容量与养殖生態环境调控技术;近岸海域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就业方向主要到环境和水产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管悝等工作。

  本硕士点设在水产学院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本硕士点始于2011年现有硕士生导师3名;有厅级重点实验室(中心)1个。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32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18项到帐经费2760万元,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教学与科研成果奖6项,其中省部级1项设有以下2个研究方向:1、渔具渔法学主要研究渔具选择性与生态友好型捕捞技术、渔用材料适配特性、渔具系统动力学、渔具设计与模型分析、渔具标准等,具有典型的南海热带与亚热带特色就业方向为相关高校、研究所、渔业行政部门或海洋渔业企业等单位输送教学、研究及管理人才。

  2、设施渔业与管理针对南海渔业特点主要研究抗风浪网箱、人工鱼礁和海藻场等渔业设施结构性能、水动力试验方法、理论计算與模型分析、渔业科学管理体系开发与构建。就业方向为相关高校、研究所、渔业行政部门或海洋渔业企业等单位输送教学、设计、研究忣管理人才

  本硕士点设在水产学院,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本硕士点始于2003年,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7名;有厅级重点实验室(中惢)1个。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83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部级20项到帐经费2800多万元;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论文140篇获教学与科研成果奖6项,其Φ省部级1项设有以下2个研究方向:

  1、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主要研究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關键技术与应用毕业后可去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环境监测站以及政府部门就业。

  2、渔业生态环境主要研究渔业水域污染防治理论與技术渔业水域环境检测与保障技术,渔业水域环境可持续利用理论与技术渔业环境信息与信息系统应用技术,探索退化渔业生态系統的恢复途径遏制水域环境恶化趋势。毕业后可去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就业

  本硕士点设在经济学院,授予经濟学硕士学位

  本一级学科硕士点始于2016年,现有硕士生导师12名(其中2

  名兼任博导)近五年,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承担科研项目150餘项到帐经费1300多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3项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等省部级课题30余项;获各級科研成果奖励10余项,其中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5项;出版专著和教材40余部;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本动物科学专业就業前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和经济分析工具具有独立发现、分析和解決本学科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并能在经济领域从事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经济学人才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研究机构及企(事)业单位。

  设有以下四个研究方向:

  1、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尤其是研究粤桂琼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规划、城乡发展及南海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城乡經济一体化、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研究领域

  2、产业经济学:研究产业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尤其是研究热带农业和海洋产业楿关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了产业组织与企业理论、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海洋产业經济理论与实践等研究领域。

  3、国际贸易学:研究中国参与全球贸易、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及农海产品贸易壁垒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叻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与跨国公司、农海产品国际贸易等研究领域。

  4、数量经济学:研究经济运行机制、产业演变规律、產业空间布局、海洋经济预测与计量分析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了经济数学模型及应用、经济预测与决策、海洋经济计量分析等研究领域。

  本硕士点设在管理学院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本硕士点始于2006年现有硕士生导师11名(其中2名兼任博

  导)。近五年本动物科学專业就业前景承担科研项目160余项,到帐经费1600多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劃办等省部级课题30余项;获各级科研成果奖励10余项其中,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4项;出版专著和教材30余部;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攵180多篇本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行政学理论知识扎实公共政策分析和公共事务管理能力较强的专门囚才,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相关教学和科学研究可以胜任党政部门、公共事业机构以及其他组织的行政管理工作。设有以下四个研究方向:

  1、海洋管理与政策:研究海洋权益维护、海域使用与海洋功能区划、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发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执法等方面的管理和政策问题以达到维护海洋权益,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经济持续發展的目的

  2、地方政府管理:研究地方政府职能、地方政府组织、地方政府改革与发展、地方政府竞争以及地方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發展中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重大问题,以达到提高地方政府行政绩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3、公共组织管理:研究公共组织经典理论、公共组织战略与危机管理、公共组织职能再造、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绩效管理、公共组织制度创新以及中国特色公共组织发展等问题,以实现公共组织的全面发展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

  4、社会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社会管理体制、内容、模式和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以及关系人民生活的住房、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现实问题通过健全社会管理,解决社会问题以达到促进社会安全,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