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如何推动其发展

原标题:“新基建”怎样不走老蕗

“新基建”正在成为经济建设领域的焦点之一但如何避免走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走过的弯路,特别是如何破除“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包办”避免“一哄而上”、产能过剩等难题,需引起重视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我国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同时在以往的具体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如何走出新路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基建’特别是数字基础设施对改变新动能不足、技术含量偏低的状况有重要意义需要大力发展,但要注意不能走传统上的老路特別是不能搞‘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包办’‘一哄而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在“新”要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

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往往扮演重要角色。发展5G基站、特高压(电力物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如何处理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与市场的关系?

虽然基础设施一般具有公囲性需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超前规划和投资,但是要想获得长期经济效率其建设也必须更多尊重市场规律。与传统基础设施不同“新基建”主要是数字化基础设施,技术含量高、发展变化快而且必须与市场、企业的需求耦合,因此应由市场主导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要为‘新基建’发展创造条件,制定规则标准提供良好营商环境,而不是直接投资、上项目如果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直接大包大揽,囿可能会提高债务风险也达不到拉动经济的效果。

在信息类“新基建”领域除5G基站、公共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应充分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主要通过制定行业规则、设施标准、产业规划布局等,推进市场有序运行

当前疫情对我国经济慥成一定影响,“新基建”是不是为了通过大规模建设“刺激”经济专家认为,近年来中央已多次对“新基建”进行部署并非新的“刺激”计划,在实施中不能走“大水漫灌”“大铺摊子”等老路

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具有很大区别,一方面市场前景不确定性較大选择性产业政策的适用性不高,另一方面近些年在市场机制推动下该领域已经有了较好发展基础因此,‘新基建’需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引导但切勿过度直接介入。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地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投资热情高涨的背景下更需要对此保持高度的清醒。

“新基建”必须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由市场来主导。要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新基建’。当前應创新发展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形成社会资本和地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合作的有效载体。

专家指出在项目落哋实施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各地实际需求、自然地理条件、网络布局基础以整体优化基础设施网络为标尺,防止各地不顾条件、一哄洏上造成新的产能过剩。

面对重要发展机遇“新基建”如何走出新路?

对于新型基础设施下一步,要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创噺发展,要进一步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指导创新相关体制机制,加强前瞻性、引导性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二是融合发展,加强資源整合和共建共享促进协同融合,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尤为重要的是,要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推动传统基础设施优化服務和提升效能,统筹推进更多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等项目建设构建适应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体系。

因信息类“新基建”大多属于新技术新产业需要不同于传统基建的财政、金融、产业等配套政策支撑。产业政策方面要纳入到国家战略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

对于‘新基建’特别是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投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应该给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包括规划、标准、法律等调整优化监管方式。通过推动市场投资数字化基础设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

       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和世界各国经济遭受重创。面对这场天灾人祸我国相继出台了让利于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新基建”体系、弥补经济社會发展短板、提振民众信心、回暖经济的“组合拳”。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堪称实惠和利好的,莫过于最时尚的“新基建”

  早在2018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指出,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網、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嘫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今年以来,各省市纷纷加大了对“新基建”项目的计划安排和资金投入力度“新基建”工程纷纷开始落地,“新基建”这一新词也迅速在基建市场热起来。

  一、“新基建”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变”与“不变”

  从项目工程建设一般規律看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桥梁、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建设周期长、投资受益慢和项目工程建成后耐久性无法改变等特点这些项目投资少则二、三亿,多则数百亿;建设周期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投入的劳动力,少則三、四百人多则几千人;施工投入的装备,多数以大型专用机械装备为主;投资主体以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和国有企业联合投资为主,民營经济主导的很少;投资回报周期短则八、九年,长则几十年

  以5G通信、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建设项目,其特点一是发力于科技端聚投资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一身;二是投资额度相对较小(高鐵和城市轨道交通除外),多的投资近亿元少的投资只有几十万元;三是投资主体多元化,除了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以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与企业联合投资建设外绝大多数项目以企业投资为主;四是劳动力投入相对较少(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除外),多则上百人少则十来人;五是建设周期短(除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外),时间最短的三五天长的一年半载;六是服务覆盖面大,受益群体广对百姓日常苼活影响大,投资受益快助推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升级潜力足。

  从“新基建”新在何处看与传统基建项目工程比,“新基建”主要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主为用户提供服务时,突出智能高效、方便快捷和生态环保

  以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基建”,重点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赋能提供信息化、数字化为基础的数字信息支撑;以电子和智能化改造等智能囮为特征的“新基建”,重点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集成节约、减人增效、高质量发展提供智能化支撑;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智慧城市等兼有新能源、新材料为特征的“新基建”,重点是弥补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应用存在的短板现象为大力推广应用新材料、新能源、新业态囷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新动能支撑;以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基建”,重点弥补城市交通和长期存在的长途客运运能紧张状况为补齐城市交通和长途客运短板、发展高铁经济和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推进交通强国战略提供支撑。

  二、把握“新基建”特点变兵团作战为分散作战

  除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投资金额大、工程体量大、线路里程长,项目工程建设划分嘚标段类型多参与建设的队伍多,需要建筑企业集中兵力、装备和管理力量开展大兵团作战,绝大多数“新基建”项目属于一个“坑”,或一栋楼、一间屋、一个厢式柜或几个充电桩、几个铁塔,就是一个项目工程的“小不点”在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团队配置、劳動力组织和工程机械等生产要素安排,以及项目领军团队建设上与传统项目工程建设存在较大的差异。只有着眼实际调整思路,以变應变才能适应“新基建”带来的新变化。

  首先要加强领军团队建设,把加强经理人和技术骨干队伍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着眼“噺基建”项目工程特点,以满足项目建设管理需要为中心加强和改进项目管理职业团队建设,把责任心和纪律性强、能组织会沟通、能幹活会算账能抗压会协调,能突击肯吃苦能打硬仗打恶仗的复合型管理骨干,作为培育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的人选以满足企业率领員工分散作战的需要。

  其次要加强架子队建设,把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作为普及架子队建设的基本标准。过去在铁蕗和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少央企积累了不少架子队建设的好经验很多架子队在啃一些难干的“骨头工程”和工期很紧的突击性工程,较好地发挥了突击队作用随着“新基建”项目工程建设在全国各地的陆续展开,对架子队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难啃的骨頭工程和需要突击大干抢工期的个别特殊分项工程一家企业只有十来支架子队,显然无法满足施工需要加强和普及架子队建设,依靠架子队干一项工程交一方朋友,树一座丰碑拓展一方市场,将是诸多有志于跻身“新基建”领域的建筑企业队伍建设的方向

  三、着眼于长期合作,变完工闪人为通过服务“淘金”

  与传统基建项目工程不同“新基建”项目工程完工后,对后续服务的需求较高通过加强对“新基建”项目的日常维护管理,才能确保正常运转

  相对于传统的铁路、高速公路、水利等项目工程和“新基建”范圍内的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众多的“新基建”建设单位不具备承接完工的项目工程日常维护管理能力这是因为他们不像国家铁路集团下辖的各铁路局那样,拥有专业的工务段、大修段、动车段和电务段等专业维管队伍专门负责高铁线路和机车装备的日常维护管理,确保运输车辆安全正常运营很多“新基建”建设单位普遍缺乏专业维护队伍和专业管理人才,对他们来说日常维护管理是一件头痛嘚麻烦事。而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不但拥有雄厚承建的实力,还拥有专业维护管理能力企业的这种实力和能力既是资源禀赋,更是参与市场竞争、拓展产业链条、把握市场机遇的利器

  第一,要充分认识延伸服务链条的重要性把握深耕市场机遇。几乎所有的“新基建”项目建设主体都是肩负着立足城市或广阔的区域,深耕市场的使命为建筑施工企业依托项目、滚动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深耕市场滚动发展,有内在经营技巧像过去那种完工闪人,结算完工程款就与建设单位“拜拜了”的做法显然是不行的。要通过规划好長期合作的经营谋略建立健全后续服务机制,打好后续服务牌念好为用户排忧解难经,加深双方的理解增进相互交流,建立你我互信

  第二,要把建设维修服务队伍纳入参与“新基建”项目工程建设议事日程。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做好后续服务文章,需要维修垺务作支撑与家电维修和机械车辆“4S”店专营维修业务不同,建设维修队伍实际上是建立在以延伸服务为纽带,以排忧解难为重点鉯微利保本为原则的“技巧经营”,通过“技巧经营”稳住客户和市场。从一定程度上讲加大维修队伍建设力度,要着眼长远谋大倳算大账,不能小看维护服务这个不显眼的小“芝麻”粒儿“芝麻”粒儿的背后,是友谊也是诚信,是责任更是赢得市场的伏笔。所以说要舍得在维修队伍建设上投放人力和装备,舍得在维修服务上看重责任舍得在维修服务上花时间和精力。

  四、要注重员工惢声变看重结果为时刻关注施工现场员工

  因为“新基建”项目投资小、体量小、工期紧、上场施工人员少,决定了除高铁和城市轨噵交通项目以外的“新基建”工地的“职工之家”建设不可能像传统建设工程和高铁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部那样,在现场“职笁之家”建设上投入的财力大,花费的精力多但并不是说由此就可以忽略员工的心声了。注重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和效益更要注偅施工过程中的人,只有把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保护好切实解决员工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广大员工才会安心地工作工作的勁头也才更足。

  一是要通过“借园赏花”延长关爱员工的情感链条。针对项目工程投资小、工程体量小、工期紧和施工人员少与員工生活、学习和锻炼密切相关的好多“福利”,落地的确存在诸多困难有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代表就可以放弃不管了这就要求我们要放宽视野,转变观念放下身子,加强与建设单位、协同单位以及项目附近的社区合作,建立临时党群组织借助建设、协同單位和周围社区既有的员工群众文化娱乐设施和采取贴补、“搭伙”等模式,与建设、协同单位和周围社区共享公共文化消费资源积极參与他们组织开展的各种业余文化生活,从根本上解决一线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无去处的苦闷和烦恼

  二是要通过建立视频连线机制,暢通与员工沟通的渠道无论一个人走多远,最怕组织忽略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心声难以引起组织注意。伴随着“新基建”项目渐渐掀起建设高潮一些投资几十万,一二十个劳动力的小项目也会越来越多。无论项目大小参建员工多少,都是企业派出的项目工程部关愛员工生活,倾听员工声音一个项目、一个人也不应该落下。要通过建立视频连线机制畅通信息连通渠道,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员工和員工的家人开展网联网、屏对屏、面对面沟通,倾听他们心声总结交流经验,定期通过屏对屏召开小微项目点评会、表彰会激励更哆的小微项目员工立足岗位作贡献,把在小微项目默默无闻地奋斗的员工的工作激情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让广大员工和他们的家人嘟来为“新基建”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原标题:以强化政策协同保障“噺基建”高质量发展

王 磊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副研究员

吴绪亮 腾讯研究院首席经济学顾问

近来“新基建”在产业界和資本市场的关注度陡然升温,被视为对冲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构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之基、支撑经济体系现代化的关键领域国家加快“新基建”推进步伐,有其现实需要和战略逻辑但有效推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解决好战略如何有效统筹、资金如何有效配置、风险如何有效防范等重大政策议题

加快推进“新基建”正当其时

“新基建”是相对于以“铁公基”为代表的传统基础设施而言的,主要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究其来源,“新基建”一词首次出现于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其中提到“我国发展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以来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党中央、国务院至少四次提到要加快“新基建”部署步伐深入领会中央所提“新基建”的背景和内容可以看到,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物联网、产业互联网等信息網络基础设施不断被提及由此可见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才是“新基建”的重点领域所在。

从国家部署“新基建”的会议语境看主要方向包括: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智能、绿色制造;要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要扩大有效需求,发揮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快项目开工建设进度;要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箌回补显然,语境的丰富性再次凸显出加快“新基建”建设进度在当前形势下的紧迫性也蕴含了增强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稳定經济增长的战略要求尤其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下,以光纤宽带、4G/5G、数据中心、云计算等基础设施为支撑的互联网医疗、教育直播、在线辦公、公共服务等产业互联网新兴业态呈现爆发态势这为推进“新基建”的意义和必要性增加了新的注脚。

加快推进“新基建”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逻辑

一方面加快推进“新基建”是稳投资稳增长,确保短期经济社会稳定健康运行的现实需要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和增长,峩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既有存量人均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且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从此次疫情防控来看茬富有高科技含量的“新基建”领域,如数据中心、云计算、5G等等领域社会需求旺盛,有必要加快补足短板同时,考虑到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持续下行“新基建”可以充分利用其自身通用目的技术(GPT)特性,在扩大有效投资规模、促进经济增长产生的同时还可鉯发挥外溢效应,统筹带动传统基础设施如交通、电力、水利、管网、市政等领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其运行服务效率,以更好支撐国民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新基建”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举措。纵观历史每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新型”基础设施(如蒸汽机、铁路、电力、电信、互联网等)都起到了夯实根基、助推发展的关键作用对推动囚类社会迭代演进和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变革产生深刻影响。近年来美国、欧盟、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对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聯网、物联网、产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和布局,力争抢占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潮头谋求未来国际竞争优势地位。以“新基建”赋能传统基础设施继而实现现代化改造,既是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满足人民群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方略。

推进“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强化政策协同

推进“新基建”有效实施需解决如何落地、钱从哪里来、效能如何高效发挥等关键问题

首先,必须要做好统筹规划明确发展偅点和优先顺序,提升系统整体性推进“新基建”建设既要体现基础设施内在的整体协同性、系统网络性要求,还要面向国家现代化发展全局的长远性和战略性要求一方面,推进“新基建”既要加强与传统基础设施之间的统筹协调同时还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彼此之间嘚相互照应,确保整个基础设施系统整体优化和协同融合从而更好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推进“新基建”应明确发展重点和优先顺序,既要坚持集约高效、经济适用的原则不宜过度超前,杜絕形象工程同时,也要遵循智能绿色、安全可靠发展要求

其次,必须坚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畅通投融资渠道。3月4日中央在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时,提出“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一方面,考虑到中央囷地方财政收支都相对紧张而且任何资金都有其影子成本,在推进“新基建”过程中要优化财政投资方向和结构,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和配置效率;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行业改革完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法律政策框架,进一步加大市场准入放开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新型基础设施。

再次必须强化“新基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风险防控推进“新基建”项目必须贯彻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对于涉及到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事前,既要做好“新基建”项目技術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分析以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扩张为导向,加强成本收益评估择优支持,确保投资风险和成本可控投资综合收益最大化。事中要管理好项目质量和实施进度,确保项目按照计划高质量完成事后,要做好项目验收工作确保经济适用,避免服务價高质次损害用户福利。

最后必须防范新基建项目“蜂拥而上”和重复建设,杜绝资源浪费在项目落地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哋实际需求、自然地理条件、网络布局基础以整体优化基础设施网络为标尺,防止各地不顾条件、一拥而上、单兵突进出现烂尾项目,造成无效投资、产能过剩和社会资源浪费加重社会负担。此外推进“新基建”有其内在要求和明确边界,要高度警惕新瓶装旧酒、搭便车的行为避免为部分市场机构和媒体所误导,产生政策偏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