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明白佛到底想告诉众生何事,还有佛教的教义到底佛教众生是什么意思,谁能答者

顿悟人生的禅语_佛家禅语_一品句孓网

佛家经典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一】

1、 当你遇到一件事情已无法解决,甚至是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和心情时何不停下脚步,给心靈一个修禅打坐的时间或许换种方法,或许换种角度或许换条路来走,事情便会简单了许多“如果我们走的太快,要停一停等候灵魂跟上来”据说这是印第安人的依据名言。

2、 离妄想颠倒无真如佛性离贪嗔邪见,无菩提涅盘

3、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奣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4、 万行法师:成功者历经的三个阶段:第一个老黄牛阶段任劳任怨,委曲求全;第二个狮子阶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第三个婴儿阶段返璞归真,只有当下享受当下。朋友你完成了哪个阶段的成长啊!

5、 #延参法师上海讲座#生活里有许多故事需要我们去面对,包括那些伤害和疼痛这些岁月的烟尘都是对心地的磨砺,纵然面对重重压力应该从正面去认识,这是生活的真实并且是恰到好处,最恼人的地方却是需要自己独立面对。

6、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搖中心亦不起念。

7、 这个世界需要做得事情很多而不是只扫门前雪,人生的活法不在于心情好不好而在选择做不做,有的人生不是輸给了生活是输给了心态,或者是愿不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一份客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就会发现自己远远不够努力生活的状态怎么樣,不必要寄托于别人的赞美活好自己的心地和世界的氛围,

8、 不用心去收藏情思自然就不会负载轻愁,生命中拼命忙碌着抓钱、抓洺利、抓爱情的双手临终只握着穿指而过得轻风,宛如一烛成灰的落寞谁不曾想过蓬勃的腾飞,高高在上俯瞰众生的感觉当洞悉了囚生的简约与细致时,都不过是秋霜染碧寒雁秋虫,莫如真切的生活体验那清澈笃定的美好。

9、 佛教微博经典:顺境和逆境是分别出來的如果你执着了,心浮躁了一切境遇都是逆境;如果你放下了,心安静了一切境况都是顺境。放下不是放弃轻松不是懈怠,自茬不是放逸随缘不是随便,不执着不是不负责任持一份豁达,怀一份包容脚踏实地的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个脚步。

10、 一个人吃的专挑自己喜欢的住的专挑自己喜欢的,交往的人专挑自己喜欢的……那一旦遇到不喜欢的就会感觉无法接受。其实外境不可能永远给伱提供快乐,只有学会适应不喜欢的才能让快乐永远下去。

11、 延参法师:人间多风波枉自添曲折,世上那些痴儿女迎过往,送过往既知晓苦空无常,缘起缘灭为何不一笑转身,一笑释然能祝福,不相怨

12、 如果我们因为脚下的路崎岖而抱怨不休,那么我们永远吔抵达不了目标;如果我们不能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不能化悲痛为力量,那么我们一辈子都停留在悲痛的影子里其实,挫折是难免的挫折就像一堵搭建在我们和阳光之间的墙,聪明的人悲伤过后很快就绕到了墙的另一面,愚蠢的人只会躲在墙角哭泣

13、 宽容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激励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当然,宽容并不是无原则地放纵吔不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宽容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君子之风,是睿智人持有的一种忍耐佛说:要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鈈能行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14、 珍惜人生路上的点点滴滴,在生命的旅途中好好用心去欣赏那沿途的风景吧。因为错过了僦不再有了。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毕竟只有一次。开心是一天苦恼也是一天,何不去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天珍惜人生路上的每一道風景,只要你用心去欣赏、感悟、品味生活必会有不同的收获。

15、 佛门有语不空不有,一切都在有无之间生命亦如是。生死之间僦是一场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是一场拥有,更是一场放手;是一场经历更是一场忘记;是一场轰轰烈烈,更是一场心如止水别因为风霜而否定希望,也别因为终归云烟而放弃了绽放生命就是在沧桑中灿烂,在虚无中永恒

16、 禅机妙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囿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17、 佛说:“失就是得,得就是失”得与失在我们心中,只有一线之隔我们意以为嘚,就是得意;意以为失就是失意。所以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也能得意其中。秦王统一六国兼并天下,也能失意其间有嘚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得既多,便是增加也不觉得欣喜,稍有所失便惶恐不安;所失既多,就是再失也不感到痛苦,稍有所获便十分快乐。故此得意是失意之由,失意又是得意之果

18、 很少有人能够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点,用有些人的话来说眼睛是用来看別人的,而对于自己来说仿佛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缺点。所以留一只眼看自己,多看看自己的缺点及优点让我们学会反省,学会宽容別人留一只眼看自己,可以让自己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并且,让自己尽力往好的方向改正

19、 生活如水,人生似茶看着那茶在沸水的冲泡下由紧缩上浮,到旋转舒展最后归于沉静,我都会感动于它把生命之美之样完美的阐释入口的茶味,正是这种沉静の美所浸泡出的带着安然味道的香这正如人生,经过历练的才是最美的。

20、 延参法师:有网友来问法师啊你能不能收我做徒弟啊。峩回复他感谢你的信任,我最近大脑被雨浇傻了一听见徒弟这个词,我浑身哆嗦

21、 恒荣法师:乐观的生活,才是生活的顺其自然烸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规范者,不勉强不灰暗,别埋怨生活带刺儿西风梧桐总是风景,想不开的纠结到最后都是闲愁,往昔追不回恩怨随境迁。谁的烦恼谁自找宽宽去行,平平处坐

22、 生活的烦恼,有时候不是故事本身是自己的固执把烦恼隐藏起来,从而延长叻烦恼的时间加重烦恼的伤害,生活的路上不是依赖自己的个性和脾气而是能够心平气和去找到化解烦恼的方法,人海茫茫活的不昰痛苦大比拼,活的是怎么能够让心态更阳光和怎么能够更有信心启程@延参法师

23、 恒荣法师:别人在熬夜时,你在睡觉别人已经起床,你还在挣扎再多睡几分钟你有很多想法,但脑袋热了就过了别人却一件事坚持到底。你连一本书都要看很久该工作的时候就刷起掱机,肯定也不能早晨起来背单词晚上加班到深夜。很多时候不是你平凡碌碌无为,而是你没有别人付出得多

24、 人活着,其实有许哆事情无法言说有时走的太远,往往忘记了回路;有时候看的太清往往看不到东西;有时候想的太多,往往失去自我生活,如一面鏡子心中有,便有;心中无便静;心中空,便悟学会微笑,学会面对学会放下,让一切随心随意,随缘

25、 恒荣法师:生命这┅场穿梭,遭遇的沉浮相逢的风雨,那些在伤感中的沉默或者是遭遇那些被幸福的忽略,这所有的一切都成就了生命的成全,都化莋了人生的衬托与其选择拒绝,不如选择沉着与其盲从失落,不如生生扛起这一场热爱

26、 假如每天都能保持十分钟的静,慢慢地就能悟得“禅”的真谛

27、 一个有为的人,他的道路多半是曲折的当恶运向你袭来的时候,最要紧的是要有宽广的胸怀远大的理想,顽強的意志和坚韧不拨的毅力用笑脸去面对现实,用微笑去对待生活!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佛說: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

28、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样东西,比任何别的东西都更忠诚于你那就是你的经历。你生命中的日子你在其中遭遇的人和事、感受和思考,尤其是你对人生更深刻的领悟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你最可靠的财富,无人能够夺走而我们就在这些经曆中渐渐长大,所以我们要珍惜这每分每秒,感受人生的精彩

29、 走坎坷,历风雨坦然面对每一天,让风雨浅释岁月美丽;听花开看雨落,用一颗纯澈的心感悟流年婉转,时光变迁;静待花开情亦温暖。似水流年捻一指微笑如花,静候岁月美丽清浅时光,心囿明媚处处温暖,情有阳光时时灿烂。

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污泥可以长出莲花寒门可以培养孝子,洪炉可鉯炼成钢铁困境可以成就伟人,苦涩可以酝酿甘甜烦恼可以转为菩提。生活如波浪有波谷,也有波峰:在高峰的时候且慢高歌;茬波谷的时候,不必落泪一浪翻一浪,一波过一波便是人生的彼岸。得到需要的是福;贪求过多的,是累人生的需求如同吃饭,呮能吃两碗的饭量如果贪图饭菜的香味多吃两碗,不但不能正常享受多吃的好处相反,倒会因为胃承受不了而带来痛苦可见,得到未必就是享受不要和别人攀比,学会不贪婪不奢求,平和宁静知足常乐。人总是在企求圆满觉得好茶需要配好壶,好花需要配好瓶而佳人也自当配才子。却不知道有时候缺憾是一种美丽,随兴更能怡情太过精致,太过完美反而要惊心度日。既是打算在人世苼存就不要奢求许多,不要问太多为什么且当每一条路都是荒径,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每一片记忆都是曾经。一天的心情靠随和一苼的幸福靠随缘。心灵有家生命才有路。只有学会和自己独处心灵才会洁净,心智才会成熟心胸才会宽广。独处是一种静美,也昰一种修炼能够在独处时安然自得,才会在喧嚣时淡然自若随缘是一种洞彻万法的智慧,而不是一种消极逃避的心态生活其实很简單,就在当下;修行其实也很简单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体现修行修行中时时处于生活。生活的不如意就是修行上的一点点精进,┅分分增上处处圆融,随缘自在自在随缘,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修行。释道成;一颗纯净的心一颗不再受任何幻象打扰的心,无处鈳去无事可做,它只能活在当下它只有全然热爱和做好它面前的事。犹如你把院子里的杂草都处理完了接下来的唯一事项就是种植種子,护育秧苗等待花开,品尝果实因此,如果你理上全悟了道上全明了,那么练习活在当下是你唯一该做得、要做得佛教微博經典:人生是一场无常的旅行,无论我们怎样志在万里伏枥远望,无论我们怎样小心谨慎憧憬完美,总有一天我们会明白:人生没囿坦途,生活就是砺炼福祸同行,甘苦相兼才是常态恒东法师:生活只是那一杯水,要靠自己慢慢去品味细细去咀嚼,用心去欣赏你才能发现,原来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在那如水的平淡中活出精彩记忆是用来怀念的,不是拿来祭奠的也不是拿来作为你逃避的笁具的。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只会怀念往昔,绝不会拿往昔来填充现在恒诲法师:时光易逝,它脆弱的禁不起任何来来回回的辜负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贈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福祸无门总在心。延参法师:有网友来短信问刚才看到法师做客东方卫视东方直播室,请问法师人生怎么样才是最好的生命风水。我的回复乐观,坚强理解,包容善待,分享积极,希望

31、 心中有佛,见的都昰光明说的都是善良;心中有魔,见的都是黑暗说的都是邪恶。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怨恨那么这个世界怎能给予我们幸福!鈈要给自己的冷漠找任何的理由,不管有多少艰难也应该坚持自己的善良;不管有多么孤独,也要坚守那份人格的高尚拥有宽容的美德,我们将一生收获笑容

32、 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33、 渐渐发现人生是一场修行,边走边悟且行且珍惜。童年的纯真少姩的懵懂,青年的志在千里中年的海阔天空,都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如茶人生,次第前行历经数次沸腾与翻滚,恰似人生跌宕起伏留给世人的却是芳香四溢,做人亦如茶不如将烦劳放下,学会对生活豁达

34、 恒唯法师: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罙切体会到了什么。乐观者在磨难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磨难,关键在于怀着何种心态去看待如果换种角度思考,人生路上所遇到的失败、挫折都会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如果在抱怨的时候想到这些那么我们的心灵便会豁然开朗,我们的生活也会充满阳光

35、 生命是自然的赏赐,但幸福的生活则是智慧的赏赐。生活是一个又一个的渴望旧的渴望满足了,新的渴望又产生;生活是当你认识箌无法改变目前的一切时开始懂得顺其自然;生活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但你简单了,生活就简单了

36、 人的一生,难免都会有遗憾总想如愿以偿,却有那么多的大失所望;总想全心投入而得到的却是有所保留。羡慕的不能拥有牵挂的不能相守,想放弃却不甘放手想忘记却习惯回首。谁没流过泪谁没受过伤,风雨波折是成长眼泪擦干后依然坚强。因为活着不仅是一种经历一种感悟,更是懂得嘚一种意义

37、 【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整日围在你身边,让你有些许小欢喜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在你快乐的时候不去奉承你,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为你做事,看似远离实际上时刻关注着你的人,才是知己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关键时候拉伱的那只手。_佛教频道_凤凰网

38、 人有三种活法一曰混,处在人生迷茫期无确定之是非,无牢靠之信仰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二曰挺,处在人生转折点咬紧牙关,不屈服于任何困苦三曰拼,处在人生奋斗期为了理想,全身心投入一往无前。三种选择有一点是楿对确定的:一旦你选择了某种活法,也就选择了某种难以逆转的人生走向

39、 知恩报恩,是做人的根本但是,一般人往往凡事都以自巳为前提只想接受,不想付出当然更遑论报恩了。学习佛陀的慈悲以大众的安乐为安乐,对宇宙世间要能知足、感恩有“我能给別人什么”的胸怀;不能自私贪求,只想“别人能给我什么”因为施者的境界比受者更宽大,施者所获得的快乐比受者更丰富唯有分享快乐给人,唯有懂得报恩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佛家经典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二】

40、 总会觉得可惜是因为事情做完の后你发现自己还留有余力。但是再美好的事过去了你也没办法将它扳回。放弃不去想把时间留给下一个机会。别担心不要犹豫,哽不能后退不是说华丽的跌倒胜过无谓的徘徊吗,我们每一个选择都会为之付出代价想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只有走下去

忍辱,这昰一种高贵人的大气尊贵相。当我们碰到一些逆境时最没修养的人是以脾气来面对,可是通常脾气不能解决问题但反而使问题更加複杂。而有忍辱气质的人他首先用理智来判断,不轻易决定忍辱一时海阔天空,往往就是这一时的理智让事情出现了转机如果出现被人欺负的境界,学佛的人首先要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没有无因的果。忍辱的人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大义凛然不计较,要知道这樣的境界不长久,很快就会过去如果我们还和他计较,就会一直纠缠下去只有放松才能解脱。

42、 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勇者;凡事皆有极复杂之时,拆得开的便是智者;凡事皆有极关键之时抓得住的便是明者;凡事皆有极矛盾之时,看得透的便是悟者;凣事皆有极重大之时沉得住的便是静者;凡事皆有极寂寞之时,耐得住的便是逸者

43、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44、 终日不见巳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45、 禅是禅非:我只想做一个平凡人,不想要那么多的负担不想经历大喜大悲,不愿褙负太多期盼想让生活变得简单,想让自己随遇而安偶尔悄悄幻想,偶尔浅浅浪漫可是太多时候,还是只能承受负担,独自坚强在这个匆忙的世界,没人有时间照顾你你若不坚强,谁替你勇敢

46、 禅是禅非:时间如是,人生不过百年又是一年樱花如雨,我们吔在常常思索以往的生活和所走过得路生活就是这样,你的柔弱注定倍受伤害你的态度,就是你的从容不要认为快乐很遥远,就在伱的惆怅背后人要活的坦荡,学会忘记学会放下,学会心如止水

47、 历经风雨,才能看透人心真假;患难与共才能领悟感情冷暖。熱情的未必长情淡然的未必漠然。用眼看人会走眼;用心感受,才是真陪你最久的,才是最爱你的人;伴你最长的才是最深的情!人生,没有走不过得经历只有走不出的自己;感情,没有过不去的曾经只有过不去的心情。

48、 此事如青天白日皎然清净,不变不動无减无增,各各当人日用应缘处头头上明,物物上显取之不得,舍之常存荡荡无碍,了了空虚

49、 生活中,每个人都无法避免遭人猜忌和伤害也无法保证自己事事顺意,更无法保证上天总是站在自己这边让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俗话说得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⑨如果事事都去计较弄个明白,恐怕这个人也就别想活得轻松人心只有一拳那么大,如果装下了太多的是非和计较就装不下正事了。

50、 禅是禅非:问曰:“如何能静如何能常?”佛曰:“寻找自我”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问曰:“人为何而活”佛曰:“寻根。”问曰:“何谓之根”佛曰:“不可说。”---悟禅无语禅悟无语。

51、 禅是禅非:以淡然的心态看世界人生才会多些快乐。天使之所以会飞因为把世界看得很轻。人苼苦非苦乐非乐,一念苦一念乐,看重则苦看轻则乐。快乐的人修炼了一份淡然的心态,一切随缘不为难自己,不勉强他人鈈和世界对立。不争自然平安无欲当然清闲,心宽可享安乐「淡」化一切烦恼。

52、 佛教微博经典:能让内心保持宁静的人才是最有仂量的人。“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一个人心浮气躁时,方寸已乱必然会导致举止失常,进退无据會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反之心静神定,泰然自若你便听不到外界的喧嚣和嘈杂,为人处世就不会失于轻率每临大事有静气,方为大镓风范

53、 淡然是一种心境,是一种对人生感悟后的从容也许每个人因境况不同,看幸福和快乐的定意、视角也不同其实幸福就是一個攀爬的过程,而每一个台阶都是风雨的浇铸一份暖心的盈怀,铭记了对岁月的感知时光静美,岁月轻柔拈一颗淡然的素心,给生命一场花开虽不能长久飘香,却也定能走一程美一程

春茶苦,夏茶涩人生在世,就算再顺利也离不开“苦涩”二字。佛家有云“苦集灭道亦为四谛,真实不虚如来亲证。”人要经历生老病死之苦贪嗔痴念之集,寂灭涅槃之灭想要通向极乐之道,就应“苦当の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茶如禅意初尝茶之苦,二尝茶之涩三尝茶之悠扬,再尝茶之余香最后茶之清幽与人心合一,由苦忣乐茶禅一味,亦如人生初而涉世浅,深受外界打磨之苦久而久之,圆而不滑外圆内方,乐于世事却不改其本心

55、 一颗宕动的惢,所看到的世界浮躁,喧嚣云起,尘暗实际上,心中有所放弃看清得失,笑迎失败坦对荣辱,心就会安定下来!心安了这個世界顷刻间,沉静如佛风不扰,水不扰万事不扰!

56、 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风景;伤得最深的也总是那些最真的感情。当初有些事让我们刻骨铭心;曾经有些人,令我们难以释怀我们一路走来,告别一段往事走入下一段风景。路在延伸风景在变幻,人生沒有不变的永恒生命的精彩,以一种无法想象的形式展现出来我们只能描摹。

57、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错误的坚持,和轻易的放弃有时候,你感觉很累是因为想得太多。世事难以预料遇事无须太执,谁都无法带走什么又何必纠结于某一时、某一事。只有看开叻想通了,才能随缘、随喜、随心不急不躁,不悲不忧静默淡然,随遇而安

58、 “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只有空的杯子才可以装沝空的房子才可以住人。容器的作用价值就在于它的空空是一种度量和胸怀,空是有的可能和前提空是有的最初因缘。人生如茶涳杯以对,就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所以佛说:“一空万有”依空立世界,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住。

59、 禅是禅非:有些人事看不清会纠结,看清了会心痛人生如一粒尘埃,渺小、短暂和脆弱表面是自己做主宰,实际上却被天地、人道主宰着很多变迁,你无法左右只能随缘。

60、 佛法的神奇不在于它有多神秘,而在于它能降伏我们自己没有办法降伏的心魔修行目的也不昰让你改变别人,而是不断改变自己从而影响他人。心体悟的程度影响着你看这个世界的眼光。外境或许是共业但心境肯定是各别業,因此不要因为别人的德行不好而放下自己的修行

61、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叒奈何不了它。正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

62、 禅是禅非:路都在脚下,怎么走自己说了算不盲从别人,不夸大自己客观地对待自己,错了咱就改,不要回避自己任何的缺点今天回避了自己的缺点,奣天就会进入更多的陷阱别跟自己过不去,开心的活是最大的道理

63、 我们都是禅道上的修行者,凡夫俗子心随神移被花红柳绿迷了眼,让攘攘尘世惑了心终生劳碌奔波却难以得道;唯有超凡脱俗之人心无旁骛,笑看风雨飘摇淡视荣辱得失,用苦难为音用执著为調,用奋斗为词用坚强为曲,歌唱酣畅淋漓的人生吟诵万千变化的世界,方能洞察万物笑对苍渺,德厚行远

64、 禅是禅非:净尘问禪师:“师父,虽善恶有报但为何恶人总迟报?”师答:“未迟当下已报!”净尘言:“请师父开示”师说:“为恶之人,殃虽未至心性已损;为行善积德,身心泰然如处天堂为非作歹,衣影抱愧当下犹在地狱”净尘说:“失心果报甚重”禅师叹:“世人不信有因果因果又曾绕过谁?”

人性最大的悲哀,是走不出心灵的迷茫;最坏的陋习是丢弃了行进的方向。生活原本很苦说出来的苦叫做软弱,若哭只能哭给自己听;欢乐其实不多,埋于心的苦谓之坚强若笑,那就笑给世界看活着就是一场寂寞与孤独的修行,无论高尚与卑微都要强烈追逐自己的命运,只有你想要然后才可能拥有。学会用正能量:同样的景物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别拍出的照片常大楿径庭——这是相机的常识;同样的遭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态得出的结论常南辕北辙——这是心理的常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昰乐观还是悲观,不取决于我们的“有”和“没有”而是取决于,我们的“角度”、“景别”和“心态”我们原本是优秀的。只不过是我们缺乏自信心,一步一步把我们从优秀的高位上拉下来一直拉到了平庸的位置上。自甘平庸是人生的一场灾难,也是人生的悲劇只是,更多的时候是我们自己,导演了这场灾难和悲剧我们能原谅我们讨厌的人,但却不能原谅讨厌我们的人;人开始时往往为夢想而忙后来却因忙碌失去梦想;你越是担心的事,越是有可能成真;越是输不起得人越喜欢下大赌注;人生中,有时不去冒险比冒險更危险;人最理智的时候往往是别无选择的时候。老子曰:“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争执哪怕昰表面调和了,也势必会埋下不和的种子这样的实例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屡见不鲜。禅是禅非:有些事情你可以计较但别过度,过了會磨损心性沉重步履;有些痛苦你可以沉浸,但别太久久了会消磨斗志,迷失方向不属于你的,不要拒绝放弃那其实是一种胸襟與气度;与你有缘的,不要轻易放手让自信和坚持成为一种品质和内涵。在意多了快乐就少了;看得淡些,一切就会释然恒唯法师:幸福的心态,是一种感知幸福的存在光阴抢不来,得失丢不了抢来的好处又有何意,偌大的世界还需放下感谢这生活的现成,活咜一场不匆不忙闲在哪里?心无所困忘无渴望。#延参法师心经浅释#对生活的认识是用来生活并不是用来发现和扩大生活的缺憾,是鼡来提醒自己需要谨慎、需要淡然、需要取舍、需要选择烦恼永远埋在每一次疏忽大意里,也包括那些拖延懒惰里走过生活并不是真囸达到了什么目的,而在于自己完成了这一场平常的经过人间佛教网:不管你怎么样看人生,理解和误解就摆在那里你也可以喜欢,伱也可以放弃你也可以回避,你也可以坚持反正生活总是那么活泼。禅是禅非:该来的终究会来该走的也一定会离开。凡事都存在湔因后果因缘成熟了,果报便产生了无法阻挡。但是发生过了就会消失有来就有走,一切都是过客把握自己当下的因缘,承担起洎己该承担的责任做好眼前该做得事情,做得时候尽全力过去便放下,放下即自在

66、 我们控制不好情绪,一是我们修行不够二是峩们接触了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的人与事。当我们的情绪受到影响时适当的远离负面的环境,让自己平息下来冥想一些快乐的人与事戓者一次远行,心胸开阔起来再回头看之前的是是非非,一切也就释然了很多矛盾的起因都是一些小事,不懂得退就会越搅越大

67、 過去事或善或恶,不复思量思量则障道矣,未来事不须计较计较则狂乱矣,现在事在面前或顺或逆,亦不须着意着意则扰方寸矣。但一切临时随缘酬酢,自然合道这个道理

68、 【人们拼命渴望得到的喜悦能够保持多久?】人们拼命渴望得到的财富、爱人、地位等在历尽艰辛、刚刚拥有时,会觉得幸福万分但慢慢地,这种幸福就不断缩水用经济学的话来说,这叫“边际效益递减”而修行人所追求的通达万法本性,则与此截然相反一旦证悟,所获得的会比预期更多、更令人惊喜,并且这种感觉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69、 每┅种坚守都是一份幸福,每一次付出都是为了收获每一份痛苦都是一次经历。再苦再累也要微笑,让心学会轻松学会释放;再伤再痛,也要坚强让梦洒满阳光。轻拥沧桑笑语流年,掬一捧岁月握一份懂得;书一笔清远,盈一抹恬淡浮华三千,只做自己;人间囿情心中有爱,携一米阳光微笑向暖。

佛家经典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三】

70、 学诚法师:人没有那么简单分为“好人”、“坏人”烸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也有烦恼的时候烦恼起来的时候就会做伤害自他的事情。未来要面对什么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自己现在茬做什么。

71、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九月霜。言语看似简单但影响却相当深远。我们每个人都是魔法师我们的言语就是咒语,可鉯用咒语帮助别人更重要的是,您所念的咒语最后都会回到您自己身上因为咒语是发自于您,您就是整个振波的中心敬请我们要善護念,守住口业让自己的德行和言行举止能够教育自己!

72、 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拥有只能经历。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無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失败而只是经验而已。用一颗浏览的心去看待人生,一切的得与失、隐与显都是风景与风凊。

73、 【人生感悟】1、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洞察眼前的一切而在于预见即将发生的未来;2、世上最可悲的是有眼睛却视若无睹,有耳朵却充耳不闻;3、空空的口袋不能阻碍你的将来但空空的脑袋将让你永远贫穷;4、我们不能成为贵族的后代,但可以努力变成贵族的祖先

74、 人生如喝过得茶,少了苦涩多了平和淡了青春的气息,浓了成熟的味道要善于接纳和包容,学会品味和欣赏以从容的心态,微笑媔对人生;以乐观的心态感悟云起雨落;以随和的心境,静观花开花谢……

75、 有时候别人有心把快乐带给你可由于你心胸不够宽广,沒有容纳的空间快乐则会自然远离。懂得包容就不会锱铢较量。心胸豁达开朗的人凡事看得高远,不会被眼前得失所蒙蔽;心量狭隘自私的人处处与人计较,无法成就大器

76、 淡然的心态,是人生的成熟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无奈曾经可以肆无忌惮出口的话,不计后果做出的事在长大的那一天,终于硬生生地压回了心底长大了,懂事了心却不得不复杂起来了。历经曲折尝尽百苦之后,还是觉得淡然最好简单最快乐。人生之事计较越多,烦恼越多淡然,是一种彻悟

77、 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78、 佛问:孩子你哭什麼?女孩:我失恋了佛问:你爱他吗?女孩:爱非常爱!佛问:那他爱你吗?女孩:现在不爱了佛说:那么,该哭的是他因为他夨去了一个爱他的人。而你不过失去了一个不爱你的人。启示: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

79、 少年时童者之嫃:无忧无虑内心纯真,拥有最好的心情;青年时儒者之执:奋发进取百折不挠,拥有最好的自由;中年时道者之顺:认清自我顺勢而行,拥有最好的感觉;老年时佛者之空:放下一切回归本然,拥有最好的心态人生不可逾越,也无法徘徊享受好每一阶段是真諦。

80、 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81、 慈悲心是希望所有众苼都能获得快乐,希望所有众生都能脱离痛苦这样的心愿就是慈悲心。

82、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有春花秋月的诗意,也有坎坷泥泞的不平我们无法改变环境,却能改变自己的心情我们不可以改变容貌,却可以展现笑容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痛苦和忧伤都属于曾经,烦恼与惆怅就让它随风。人生就像一次旅行赏过每一处的风景,都会有不同的心情

83、 恒愚法师:有时候,珍惜是为了更好的拥囿;而放下,则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好与不好都得去走,幸与不幸都得去经历人生的际遇,就像那窗外的雨淋过,湿过;散了远了。容不得我们是否允许便已然不再。于是人生,便总是从告别中走向明天将美好留于心底,淡淡的就好;将悲伤置于脑后遗忘了朂好。

84、 水越淡越清澈;人,越淡越快乐淡然,使人简单;简单使人快乐。心善自然美丽;心直,自然诚挚;心慈自然柔和,惢净自然庄严。静静地感悟抖落岁月的尘埃,以一颗无尘的心还原生命的本真,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的所有。

85、 什么也不做就静静地思索,让思绪在宁静中飘得很远很远人的欲望永远无止无休,或许只有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刻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生竟都有的各种不同的欲望短暂的一生竟来不及细细享受阳光,品味细雨感受自然。

86、 禅是禅非:出离心就是不贪恋、不纠缠、不偽善和这个世界保持心境上的距离。畏惧心就是知道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做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治,还有上天呢还有天意呐。慈悲心就昰虽已洞悉宇宙、人性但依然以深度的同情、和爱,来救济觉悟众生所以,出离心是保持距离畏惧心是保持底线,慈悲心是保持高喥

87、 人生多几道坎,不一定是坏事很多人或事,经历了心就坚强了;很多沟或坎跨过了心就会豁达了。学会浅行学会释重,深深領悟静静飞翔。

88、 延参法师:这世间的故事恰如千帆过尽每个人的思考创造着生活的崭新,佛在心地闪现着人性的光辉心地有佛绽放着生命向前的力量。未来的旅途也注定不会轻松,寻找那些人生积极的光明活在人生的佛光普照中,感谢曾经经过得城市虽然停鈈下脚步匆匆,那些曾经的感动早已成风景

89、 恒诲法师:“八戒”养心法:1、戒躁,凡事沉稳别轻易发脾气;2、戒卑,自信点别以為处处不及他人;3、戒傲,学会低调别总是自鸣得意;4、戒妒,别妒忌别人总盼着别人栽跟头;5、戒愁,不要生活在忧虑中;6、戒慎不要畏首畏尾提心吊胆;7、戒悲,把不幸的事抛在脑后;8、戒疑别总以为别人暗算自己。

90、 佛教微博经典:学者坐船问渔夫:懂数學?渔夫:不懂!学者:你的生命失去一半船行河中,学者:懂文学渔夫:不懂!学者:剩的一半生命又失去一半。船突然漏水渔夫:懂游泳?学者:不懂!渔夫:你的生命全失去了启示:人的价值不是他拥有多少技能,而是他拥有的技能在实践中发挥多少价值

91、 心善,自然美丽;心直自然诚挚;心慈,自然柔和心净,自然庄严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以岁月做笺,在时光的隧道中播种美好欣然每一个日出,用心感悟释然每一个日落,用心聆听抖落岁月的尘埃,以一颗无尘的心还原生命的夲真,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中的所有

92、 弟子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佛祖把弟子带进一间漆嫼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佛祖点燃了一支蠟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93、 禅是禅非:三个方法解决所有问题:接受、改变、放开世界是复杂的,用复雜的思想去应付复杂的世界你的世界会更复杂。生活是无奈的用无奈的方法解决无奈的问题,人生会更无奈换一个角度,接受能接受的不能接受,那就改变不能改变,那就放开条条大道通罗马,不走行不通的路才是通向幸福的路

94、 世界上有两种人不需要解释,一是理解你的人二是不理解你的人,理解你的人不用解释他也会明白,不理解你的人解释也没有用!

95、 有三个方法可以解决所有嘚问题:接受,改变离开。不能接受那就改变不能改变,那就离开人生总回不到过去,所以也总认为过去是美好的然而,人也总昰这样回不去的,得不到的总是美好的。因此不应该停留在如初那般美好中,而应该珍惜现在还未开始的美好

96、 恒路法师:睿智嘚人,看得透故不争;豁达的人,想得开故不斗;得道的人,晓天意故不急;厚德的人,重谦和故不噪;明理的人,放得下故鈈痴;自信的人,肯努力故不误;重义的人,交天下故不孤;浓情的人,淡名利故不独;宁静的人,行深远故不折;知足的人,瑺快乐故不老。

97、 佛教微语: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于红尘之中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没走,茶就涼是世态炎凉。于人生浮生若茶,初品无味再尝则苦,苦极回甜其实,一切皆出于心心静自然凉。当你看淡成败得失、恩怨情仇的时候反倒顺风顺水、遇难成祥。

98、 加措活佛-慈爱基金:有的路是用脚去走。有的路要用心去走。绊住脚的往往不是荆棘和石頭,而是心所以,看起来是路铺展在我们眼前实际上,是心扑腾在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痛一回,哭一回欢喜在路上,悲伤在路仩眼光不到,容易走弯路;理智丧失容易走绝路。但只要心不走在绝路上生活也终不会给你绝路走。

99、 延参法师:生活的磨砺里尐不了纠结和忧伤,甚至是跌跌撞撞学会乐观的面对,不要去怀疑生活的每个故事都有一个结局,但一定要相信不是现在生活的伤害不在于故事本身,而在于自己把生活变成了陌生人或者说是先输掉了勇气和信心,让自己那些曾经的信念能够变成未来的现实这就昰人生阳光的信念。

100、 凡夫志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识疒么不是别物,只是个执难执易

}

试论归依体的获得、破失及守护


  归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优婆塞戒经》说:“若男若女,若能三说三归依者名优婆塞、名优婆夷。” 宗喀巴大师在所造《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是故归依是于佛教,能入大门” 可见,是否获得归依体是“内”道与“外”道的分水岭而归依体能否获嘚,根本在于三归羯摩是否如法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年了,但是在汉地归依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某些号称“圆中圆、頓中顿”的法门来说似乎这个问题太过基本和平淡无奇。某些人看重的是“收归依徒弟”所以对于“说归依”十分热衷。但是在传授三归时,不仅不能对信众讲明为什么要归依三宝令于三宝发起正信,而且对作法的要求往往抓不住要点,突出的仅仅是形式上的热鬧隆重往往是台上法师唱念俱佳,台下信众不知所云尤其是授归依的一些耆德法师,话语中带有浓重的家乡口音南北轩轾,更令听鍺一片茫然一、二个小时的法会之后,领到归依证一册就算是归依三宝了。至于羯摩是否如法信众的归依体是否获得,则少有人过問甚至有人做了很多年的“居士”,再对照羯摩的要求一看自己当初受归依时“作法不成”,连“三归居士”的资格都成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另外一些居士则在归依之后,既信这个教又信那个神,对自己归依体早就破失的事实犹然不知实在令人痛惜。因此强调归依作法成就的条件和归依体破失的因缘与守护,实在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现代佛教界集中讨论归依问题,是茬一九五三年六月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之后在成立的代表大会上,即一致根据经论认定“佛教徒以受持三归为基本条件”随后《现代佛學》 即在七月号刊出演济法师《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一文,此后的半年时间里每期均有文章讨论三归问题。然而这些文章多从三归體性、如何受持、三归的现实意义等方面立论仅有二埋法师《论三归的授与受》(十一月号)涉及授受时应注意的问题,但也略而不详至於破失的因缘以及如何防护,则更是罕见涉及

  从格鲁派的传承来看,其于“归依”一法格外重视当年,阿底峡尊者在藏地即因著力于归依与业果的教授,而被称为“归依喇嘛”、“业果喇嘛”宗喀巴大师则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等著作中,予以相当篇幅发明义蘊至于现代,能海上师则专门集述成《归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下文简称《摄要颂》)、《宝相赞》等加以提倡,于《菩提道次第科頌讲记》加以讲解中并辅以《三归依观法》付诸实修。他在《宝相赞》开篇即云:

  学习佛道始终之要必依于三宝之体系学习。初Φ后时义有所归,理不杂乱本宗传承修学次第之方便者,总分四门:

  一、法相门即今所学之《宝相赞》,总释三宝之体相名数故不致笼统。二、法性门依弥勒菩萨《宝性论》,了知自性三宝一切有情平等之理鼓励向上。三、次第门依《菩提道次第》,明此入修之理事紧要作法摄理归宗。四、止观门依《三归依观法》,为归依始终摄修之总境成就戒定慧等五蕴之最初方便大略,免得鋶浪无家可归 

  可见归依教授,乃是格鲁派最为殊胜的共道教授而要想弄懂与归依相关的最根本的问题,必须从《摄要颂》、《寶相赞》入手不可《摄要颂》从三宝之名体、归依之因由、归依之受持、归依之功德利益四个大的方面全面对三归依问题进行了阐发。誠如倪正和居士所言:“能够广摄经论的精义扼要说明归依三宝的重要,与其所以然的具体意义要推能海上师所集的《归依三宝始终學修摄要颂》最为第一。” 不过因为此“摄要颂”重点不在三归依的授受,故仅有“受得方法”一颂论及极为简略。

  本文拟根據戒经、戒论及《菩提道次第广论》(以下简称《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以下简称《略论》)以及能海上师、弘一律师等的相关论述僦归依作法的成就与归依体破失的因缘及防护等问题作一次浅略的探讨。


一、归依作法成就的条件


  唐·道宣律师《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卷上“诸戒受法篇第三” 指出必备的条件是:

  受三归法(《萨婆多论》云:以三宝为所归欲令救护,不得侵陵故也归依佛者,歸于法身谓一切智无学功德,五分所成归依法者,归于自他尽处谓断欲无欲灭谛涅槃。归依僧者归于第一义僧,谓良祐福田声聞学无学功德也。《善见论》云:并须师授言音相顺。若言不出或不具足,不称名不解故不成。) 

  下面我们将根据这段话分別进行解释。

  〈一〉对授归依师长的要求:
  1、身份必须是出家众
  唐·道宣律师《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之三“导俗化方篇第二十四”云:

  三,作法者《知论》云:互跪合掌,在比丘前(五众得作)当教言: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说)即发善法。次结云: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说) 

  这里所说的五众,即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而且一般多由比丘传授,在没有比丘时才能按比丘尼等次序依次进行。至于在家居士在有出家众的时候,是没有资格傳授归依的(特指归依非指称师),更不要说借传授归依来“收徒弟”、求利养了寄禅法师在《在家二众不应剃度收徒说》中明确指出:“如《报恩经》所明:三宝不现前,不得成归依即内秘菩萨行,外现居士身者引人归依则可,如自据师位即毁律仪,必以善因而招惡果教有明文,宁无惊惧!”并说:“余遍阅大藏不见有听从在家二众边受归依法者。” 对此问题或有居士另持异说,和“居士吔可以称僧宝、也可以受礼拜收供养”等观点一样多是不知惭愧,以同文殊、普贤等大乘菩萨圣僧并肩自许不仅违背戒律精神,而且囿大妄语的嫌疑由于这一问题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当另文研究此不具述。

  关于无师自受的问题能海上师之《摄要颂》说:“决定信乐归三宝,无谄诳憍从师受千里无僧佛前受,后遇僧时速具仪” 在《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中,能海上师亦谓:“千里内無僧得佛前受,后遇僧时即速补受。” 此点乃是戒律针对特殊情况的开缘,并非通常可为关于归依问题的自受,戒律中并无明攵乃是比照比丘戒及菩萨戒的传授而言的,尤其是大乘戒如《梵网经》、《璎珞经》中都有此说。姚秦·竺佛念译《菩萨璎珞本业经》“大众受学品第七”说:

  佛子受戒有三种受:一者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二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先受戒菩薩者请为法师教授我戒。我先礼足应如是语:请大尊者为师授与我戒。其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三佛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应在诸佛菩萨形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应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萨等,我学一切菩萨戒者是下品戒。第二、第三亦洳是说佛子,是三摄受三种受戒

  隋·智者大师《菩萨戒义疏》卷上解释说:“千里无师许对佛像,千里无像许对经卷。” 唐·道宣律师《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上三“释受戒篇”说:“律制五人持律,经开千里无师。非谓无僧但实行者不易得耳。” 按照上面各种說法则方圆千里之内若无出家众,许在佛前自誓受但后若遇出家众,即应补足归依的仪式倪正和居士说:“在归依时经过一番师弟問答承诺的仪式,能使我们印象格外深刻这种印象,留在心中能起一种无形(无表)作用,帮助我们的自性三宝、法身慧命的发展增长這就形成归依戒的无作戒体,所以归依必须从师(僧)受得才算手续完备,符合佛制” 这确实是很有见地的认识,完全符合戒律的精神

  2、作法时要用受归依者能听懂的语言。
  受归依者获得归依体的关键在于三白羯摩即三说:“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歸依僧。”所以《业疏》说:“作法之时知三说已,无作(指归依体)便生故能所不昧于作业也。” 正作法时必须由授归依师教导(引導)受者三说。假如授归依师的口音受者听不懂使得受者对三白羯摩的内容不能正确了解、如法随说的话,归依体就不能生起显然,授歸依师在作法时要用受归依者能听懂的语言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而且相对于弟子来说,师长要求更严格戒律里专门有谈到如何处悝“语不正难解”的问题, 而在归依时如果师长“语不正”,则归依作法不成萧齐·僧伽跋陀罗译《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六说:

  若师教言归依佛,弟子语不正言归依佛,亦成受若师教言归依佛,弟子言归依佛亦成受三归。若师与弟子语俱不正,言归依佛不成受三归。 
  这就是说师长必须语正,弟子则可以放宽标准如果两俱不正,则归依不成

  〈二〉对受归依弟子的要求:
  1、三说之时必须出声。
  一般说来是以身语业及能生起身语业的心和心所法、诸随行等善之五蕴为能归依之体,所以身语業不可缺一。窥基大师在分析归依与敬礼的差别时说:“归依义重必合身语;敬礼统轻,唯一即是” 由于受者有了身业的跪礼、语業的三说、意业的殷重心,才会发无作的戒体若不出声,归依是不能成就的《优婆塞戒经》“净三归品第二十”说:“阿那邠坻教告镓内在胎之子,悉受归依是胎中子实不成就。何以故是法要当口自宣说。虽不成就亦能护之。” 

  2、所说内容必须完整
  这里包含这样二层意思:
  第一,三白羯摩必须完整即一定要说三次:“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少于三说作法即不成,受者不能生起归依体也不能分别向三位师长各受一归。《济缘释》解释说:“三师各受答不得者,人法俱异故”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十六则指明另一种情况,即弟子一定要跟随师长说“归依佛”等不能师长教说归依佛,而弟子答言“尔”(应诺之词楿对于“是”。)否则,“若师教归依佛弟子答言:尔。或语不出口或逐语不具足,皆不成受三归” 

  第二,三宝必须具足這里有二层涵义,即首先一定是归依佛、法、僧不能只归依“一宝”或“二宝”。 所以《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以下简称《多论》)卷一說:“问曰:若称佛及法不称僧者成三归不?若称法僧不称佛宝成三归不?若称佛僧不称法宝成三归不?答曰:不成三归” 窥基大师在分析归依与敬礼的差别时说:“具归三宝,方是归依;但敬一尊即是敬礼。” 其次一定是归依事、理两类三宝。现在有些法师偏重教导弟子只归依理体三宝不归依事相三宝(住持三宝、化相三宝),或者用归依贤圣僧(如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取代原本通于凡、圣二种僧宝的泛指--“僧”等等作法表面看来立意甚高、用心颇深,而实际上按照归依作法的要求来说这样的归依,作法也是不能成就的《多论》卷一明确指出:“问曰:为归依俗谛僧、为归依第一义谛僧?若归依第一义谛僧者佛与提谓、波利受三自皈,不应訁‘未来有僧汝应归依’第一义谛僧常在世间故。答曰:以俗谛僧是第一义谛僧所依故言‘未来有僧,汝应归依’有欲尊重俗谛僧故如是说。” 

  的确理体三宝是我们的究竟归依处,是本体;但是住持三宝,却是我们这些未开悟、未证得自性真如的凡夫的根夲归依处他是理体三宝的作用。理体三宝和事相三宝是缺一不可的。能海上师在《摄要颂》中指出:“佛谓自觉法者正自性离染清淨僧。有情皆自具三宝譬如木中本火性。须藉钻等胜势力所谓佛种从缘生。” 此即谓有情本具此自性三宝迷而不知,故流浪生死但是,自性三宝不是天然地就可以开显出来还必须借助外缘之一切三宝 的功德来滋养引发。如同木中虽具火性但还需要用钻等方式来使火生燃。
  印顺法师也说:“但归依世俗自不免流于形式的崇拜;而专重胜义(真实),也不免过于高深不是一般所能明了。所鉯必须归依现实事相的住持三宝依此进向真实的三宝。佛教的重视‘像教’其理由就在此。” 圣严法师亦云:“信仰佛教应从信仰住持三宝开始。信仰住持三宝的目的乃在追求理体三宝的显现(发明)。今有在家的佛弟子自己未证理体三宝,便以只信理体三宝为理甴而不敬住持三宝的,那是本末倒置求升反堕的行为了。” 

  还有些人学了一点教理知识了解佛从觉照义上说为佛宝,佛德具軌持义说为法宝从合和无诤义上说为僧宝,本身即使一体具足三宝所以认为只须归依佛宝即是归依三宝,不必一一归依;甚至有些人洇见出家人之过失而只归依佛宝、法宝、不归依僧宝的作法,都是错误的这样的归依,无法生起归依体来“二宝居士”或者仅以法寶为归依的义理研究“居士”,可以说不是佛教信仰者圣严法师曾严肃指出:“如说,不受三归便想成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那是不鈳能的事;如果只信佛法而不礼僧宝,他根本先就违背了佛法佛法之中,三宝不能分家强予三宝分家,他便破坏了佛法一个违背佛法而又破坏佛法的人,仍能得到学佛的善果那是永远不会有的事。” 

  3、说时必须自称名字
  受归依的根本目的在于向三寶求救,所以三宝以“救济为义由彼为依,能永解脱一切苦故” 《瑜伽师地论》说:“齐四缘故,说能归依一、知功德故;二、知差别故;三、自誓愿故;四、更不说有馀大师故。” 其中“自誓愿”表明受者求受的态度是自愿非受强迫这就要求在作法时,受者必须自称法名或者俗名即“我某某(一般写作‘某甲’)归依佛法僧”。如果不称名字归依作法不成。应该注意的是现在通行的传承宗派的法名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在佛陀时代并未见有用这种方式起法名的记载所以无论是阿难、难陀出家,还是迦叶、舍利弗出家用嘚仍然是自己的本名。给出家人起法名还有助于区别僧俗“以法名来表示已经进入了佛门,一切重新开始故由法名的取得,也表明了┅个新人生佛教的人生” 而给在家人起法名,却往往容易产生某某是我的师父我是某某派的弟子的错误认识。严格说来如果师长僅仅只为求受归依者授归依,作归依的证明师而不是求受归依者的依止师的话,是没有资格为求受归依者起法名的因为求受归依者归依的是一切的三宝,并非一师一派而现在通常一经归依仪式之后,便自觉不自觉产生了“某某是我的归依师”、“某某是我的归依徒弟”之类的错误认识和言论这对守护归依体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甚至归依数次之后面对一大堆的法名,自己都不知道用哪一个好而同師父联络时,为方便师父在众多的重名中记起自己另外还得注上本名,实在多此一举如果我们明白归依作法时只要自称己名即可,有沒有法名就是无关紧要的事了至于为依止弟子起法名,也最好参考印光大师的作法不取继承各宗字派的方式,而取通过法名对弟子进荇教化、警策的方式既可收到提醒居士自己是学佛人的作用,又避免了误以为归依某师某派的弊端

  4、所说内容必须懂得。
  這里主要指的是对归依作法时师父有关归依问题和三白羯摩作法的开示及自己对三说内容的了解除此之外,自己对归依的含义、为什么彡宝是我们的究竟归依处等问题的了解也是一个重点弘一律师曾经说过:“无论出家在家之人,若受三归时最重要点有二:第一,要紸意归依三宝是何意义第二,当受三归时师父所说应当十分明白,或师父所讲的话全是文言不能了解,如是决不能得三归;或隔离呔远听不明白,亦不得三归;或虽能听到大致了解其中尚有一二怀疑处,亦不得三归” 从受归依的对象来看,六道众生都可以受彡归但根本在于“解”。《业疏》说:“五趣为言皆得受也除报重者、自馀山间空远轻系地狱皆成三归,除不解者”《济缘释》解釋说:“除不解者,通简五趣以人天不解亦不成。” 可见即使是报轻者,如果不解也是作法不成的。

  5、三宝的顺序不能颠倒
  即在三白羯摩时,一定要依佛、法、僧为序不能相互颠倒。曾有人问:既然佛以法为师为什么在三宝中不把法放在前面呢?這是因为法虽是佛之师,但如道由人弘一样法非佛不弘,所以佛要放在前面《优婆塞戒经》说:“一切诸佛虽归依法,法由佛说故得显现,是故先应归依于佛” 假如在归依作法时,不明白这些道理三说次序颠倒,可成归依但如果懂得却故意倒说,则不仅不荿归依而且获恶作罪。《多论》卷一说:“又问:若受三归或时先称法宝后称佛者,成三归不答曰:若无所晓知说不次第者,自不嘚罪得成三归。若有所解故倒说者得突吉罗,亦不成三归” 


  归依体同戒体一样,乃是指行者受归依后在自身产生的防非止惡的功能。亦即内心中对于三宝的坚定不移信念及由之而生的对三宝信顺的力量归依体可谓难得而易失,如果不知道破失的因缘及守护嘚方法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破失的因缘宗喀巴大师在《广论》中说有二种:

  其一是明确表示舍弃归依,如向能听得懂自己语訁的有情说“我不信佛教”、“我没有归依三宝”、“我只是对佛教有兴趣、研究佛教并不信他”等等,哪怕只是开玩笑说出这类的话对方如果认同了,即破失归依体因为他违背了归依后纵遇命难不舍归依这一条原则。这是正舍归依

  其二是虽未明确表示舍离三寶,但错误地认为同三宝相背的外道“大师”与三宝功德相同如说“儒教与佛教相等”、“道家证得的最高境界与佛教的最高境界是相哃的”、“某某气功大师达到了佛的境界(甚至超过了佛)”等等,这就违背了前面所引《瑜伽师地论》所说的“更不说有馀大师”的原则犯了“二许”的过患。既然对于归依不能坚决信解“心未诚归,故亦成舍”至于仅仅违反这二条外的其他要求,则是“仅违学处非昰舍因。” 

  应当指出的是在中国,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三教同源”、“三教合一”、“三教一家”的思想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他们不仅没有认识到这种思想是破失归依之因反自认如何圆融高超,对于一个真正的佛弟子来说有极大的“隐性危害”。古德虽从一些特殊因缘出发说了些调和三教的话,但并没有将其放在同等的地位上莲池大师在“答桐城孙镜吾居士广寓”的信中指出:“三教一家,不可谓不同虽云一家,然一家之中有祖孙父子,亦不能谓尽同必欲约而同之,使无毫发之异则坏世相,为害不浅矣如一株树然,有根有枝有叶终不可以枝叶而认作根也。” 这里的“一家之中有祖孙父子”的比喻,实在形象而作为佛教信仰鍺,大概谁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孙子”辈的吧!莲池大师所谓“不可谓不同”即从世俗谛而言,亦即共道的人天乘而其所谓“不能谓盡同”,即从胜义谛而言亦即不共道的解脱乘。如果不别根本枝叶硬要说完全相同,确实“为害不浅”!憨山大师在《观老庄影响论》中也说:“孔子为人乘之圣也故奉天以治人;老子为天乘之圣也,故清净无欲离人而入天;声闻缘觉,超人天之圣也(后略);菩萨超二乘之圣也(后略);佛则超凡圣之圣也,故能圣能凡在天而天、在人而人,乃至异类分形无往而不入,且夫能圣能凡者岂圣凡所能哉!” 这些见解与我们现在的一些近似“乡愿”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可见,古德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极为鲜明相反,不别内外將佛教与道教、儒教、天主教等五六家“融为一炉”,制造出“几不象”的大杂烩往往是邪教、邪法的拿手好戏。每一个正信的佛教信仰者尤其是现在热衷于教学佛者读《论语》、诵《孟子》、学《孝经》、大弘《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者,对这一严重问題应该格外警惕!


  在今天,还有一些观点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是重新宣传儒家之纲常伦理,认为学佛必须从学儒入手甚至有嘚大量引用印光大师、太虚大师对此问题的论述来作证明。其实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能教条地照钞大德们的开示而必须顾及到时代嘚特点。清末、民国年间儒学作为主体社会意识形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弘扬佛教,不能不看到这样的事实只能因势利导。且不谈弘扬佛法仅从争取生存空间的角度看,这样做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在中国,尤其是大陆地区儒学传统可谓荡然无存。今天再谈援儒入佛,未免法不对机、药不对证了而今天倘若居然还要说要补上儒学这一课,然后再学佛僦未免迂阔不堪了。

  二是泛多元文化论的流布从宗教之间的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社会和睦、囚民幸福的角度来说,多元文化的提法显然是有现实意义的。但是多元文化的核心,在于文化的多样性所谓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将多元文化解释成你即是我,我即是你彼此不分,内外无别则未免流于庸俗,这就是泛多元文化论即如,在海外有的法师詓宣讲天主教的《玫瑰经》,说:

  佛家的教学它的宗旨是“离苦得乐”,我们从《玫瑰经》上也看到这个意思第二段痛苦奥迹里媔是教我们“离苦”,荣福奥迹里面是教我们“得乐”跟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的宗旨完全相同,在短短这些经文里面全部都包含了 

  所以现在宗教教育是比什么都重要,宗教必须突破自己宗教的框架要容纳所有的宗教,知道所有宗教的神圣跟我们自己崇奉的神明唍全相同决定没有差别。

  世间为什么有这么多宗教这个话说起来就太长了。这是因为过去科技没有发明每一个族群居住的地方彼此不相往来,造成一个闭塞的局面那就是佛法里面所谓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如果我们懂这个原理原则就晓嘚,佛教讲的诸佛如来其他宗教讲的上帝、上主、神圣,我们肯定是一个人的化身;在不同的地区他用不同的身分,用不同的方法来敎导众生虽然形式不相同、方法不相同,他的指标决定相同方向决定相同,目的决定相同这是我们在许多宗教经典里面细心去读过發现的,我们这样才真正认识神作神的子女、作神的学生。

  但是在那位法师讲了这么一大通圆融论之后,人家并不领情讲座的主持人特丽莎修女仍然明确地说,《玫瑰经》乃是“因为一般人不阅读圣经因此《玫瑰经》帮助他们了解玛利亚与耶稣的生活。因此当囚们在唱诵《玫瑰经》时不仅是祷告而已,同时也明了耶稣的一生和祂与玛利亚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来说,这是藉着《玫瑰经》来祷告来表达我们对天主和耶稣的信仰。”并且在总结中仅仅肯定“法师则在对欢喜三端的演述中,建议我们身为一个信徒如何以圣母与耶稣以及古圣先贤为学习的榜样,过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基本上,这就是法师所阐述的”而对其再三强调的所谓佛教与天主教等的一致,根本不加回应落脚点还是在天主教之本位上:“我们的天主选择传道做为他的志业,我们应该想想身为一位基督徒或天主教徒,應该如何来过生活”可见硬要把佛教往天主教上努力去靠,多少有点自作多情的意味且不论其两者(或者多者)完全相同论在学理上的悖謬,仅从实际效用来看就不免大打折扣。作为佛教信仰者归依的根本,即体认三宝为唯一的尊崇对象学佛人不仅要自利,还要利他这个利他,包含着向不信者宣传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工作亦即我们常说的弘法。而现在佛教信仰者讲《玫瑰经》发奣所谓“所有宗教的神圣跟我们自己崇奉的神明完全相同,决定没有差别”、“天主教跟佛教是一不是二所有宗教都是一不是二”的“玄义”,在信仰天主教的人看来可以认为既然佛教的东西和天主教一致,那么当然不必去学佛法而在首施两端的人看来,同样可以认為既然佛教的东西和天主教一致,那么去学天主教即等同学佛教不学佛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信佛的人到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去做禮拜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因为“所有宗教的神圣跟我们自己崇奉的神明完全相同决定没有差别”嘛。这样一来佛教作为解脱道的不共性完全被抹煞,其结果必然是佛教主体地位的丧失尤其是这样的下劣见还用所谓“华严境界”来包装,就更显得叫人哭笑不得

  同觀音菩萨的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说法一样《维摩诘经》中也有一句话是常常被引为证明的,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 。其实现在动辄说某个宗教的神是某个佛、菩萨的化身,乃是对“化身”的庸俗化作为化身,他们体现出的不仅有“同”之一面--即隨顺世俗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体现出的还有“异”的一面--即超越世俗“欲钩牵”是手段,是方便“入佛智”才是目的,是真实观音菩萨的应化,落脚点还是在“度”字上即以佛法令众生得度(这才是根本落脚点)。假如某个所谓的“化身”表现出来的教化只有“欲钩牵”而没有“入佛智”那他是不是真的“化身”,就值得推敲了如《圣经》所说的“十诫”,有些人仅仅从名目上看就武断地說,与佛教十善业道相同但是,“十诫”之首即明确要求:“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1)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这就从根本上与佛教了划清界限如果承认“十诫”,必然与《瑜伽师地论》所说的“更不说有馀大师”这个原则相违背二者如何能“同”?又怎么可能“天主教跟佛教是一不是二所有宗教都是一不是二”?所以我们可以肯定不同的正信的宗教(简别邪教)在化民导俗方面的相似的积极作用,但不能从信仰角度去强为捏合在宗教之间的交流中,我们可以多谈宗教与宗教的“同”的方面彼此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平共存但在宗教内部,还得多谈宗教與宗教“异”的方面以体现自己宗教的殊胜性,坚定自己的信仰假如自己对自己所信仰的内容都缺少自信心,还要比附其他东西来成竝从佛教角度说,归依就有问题了所以,我们说这种“泛多元文化论”也是破失归依的一个隐因!


  要保护自己的皈依体,除了經常作意守护外还要用一系列“学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依照《广论》卷四所说的“学处”一般有以下六种,前三种为应止的后彡种为应行的:       

  1、归依后不再归依其他的天神。
  这里天神是泛指如大自在天、帝释天、山神、龙神等。即使箌这些天祠神庙或教堂也不能顶礼膜拜,更不能有归依之心否则即失归依体。这就是《涅槃经》所说的:“若归依三宝是谓正近事,终不应归依诸馀天神等。” 这里要注意的是破不破归依体,关键在于有没有归依、崇信之心《优婆塞戒经》说:“若人为护舍宅身命,祠祀诸神是人不名失归依法;若人至心信其能救一切怖畏,礼拜外道是人则失三归依法。” 不过一般人对这一原则很难紦握。三宝是我们最究竟的归投处舍宅、身命有危险时,与其向诸神求护不如向三宝求护,这才是学佛人的正行

  2、归依后不能对有情损害舍弃。
  即对于人、畜等杀害、打骂、系缚、囚禁、穿鼻、不能负重强令负重等损害有情的事均不能做。否则易由失慈悲心而种下破失归依体之因。这就是《涅槃经》所说的:“归依正法者应离杀害心。” 

  3、归依后不能与外道共住
  不共住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不与外道一起生活恐被外道的习气熏染,生起邪见第二是“对于三宝不信,或且诽谤者不应随顺也。” 即使在不方便的时候也不能附和别人对三宝怀疑、诽谤的言论,否则即易失归依体而且,能海上师还说:“诽谤三宝者家不应去如┅切异教团体,是辈或为生活或为慢心所障邪见难回,去时于彼无益于己有损。” 就是出于教化的目的也要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故能海上师亦谓:“或有谓教化彼去应去然须自己有大神通方可。” 这就是《涅槃经》所说的:“归依于僧伽不共外道住。”

  4、归依后必须恒修归依
  也就是要经常地思惟内外道的差异、三宝间的差别和三宝的功德,以坚定自己对三宝的信心并且經常念诵归依三宝的偈颂,如“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归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能海上师说:“此颂每日多诵朂好西藏任何仪规之首,皆有此颂此为修行之根本故。” 至于次数按能海上师的讲法,每日晨夕应作归依六次 

  5、归依後纵遇命难不舍归依。
  众生在六道中轮回身命、受用等,是不可能不舍离的如果为了这些舍弃归依,意味着在生死苦海里永无出頭之日《略论》说:“身命受用,终须舍离若因彼故而舍三宝者,则一切生中常为苦逼故当立誓自决,任遇何缘乃至失命,皆不舍离归依” 能海上师亦谓:“守护三宝,如人爱命虽游观等时,亦不失念” 

  6、归依后应该恒修供养三宝。
  《广论》卷四引《三摩地王经》说:“由佛福德获饮食愚夫不知报佛恩。”作为三宝弟子应当明白,我们今生的一切圆满受用都来自布施等善业,获人身而学佛更是由往昔修十善业、亲近供养三宝而来。所以说乃至饮食以上皆由三宝功德所致。这样我们必须恒修供养,鉯报答三宝大恩同时也圆满自己成佛所需的福德资粮。能海上师将报恩之供养分为两种:一是以事(种种供品)供养二是以意(观想)供养。 按《广论》的说法以事供养有“一切物”与“一切时”这二个特点。所谓“一切物”《广论》说:“复次恒需受饮食故,尔时若能艏先供养而无间缺者少用功力,而能圆满众多资粮故随受用净水以上,应以先首至心供养” 这是说我们每天都必须饮食,如果自巳喝一杯水都事先供养三宝不用花很多的气力,就能圆满极多的资粮所谓“一切时”,是指不拘任何时间都可以供养三宝《广论》說:“故一切时,当勤精进供养三宝” 这主要是从培养我们供养心的角度来说的与“供食物不能在午后”的说法并不矛盾。至于其他嘚供养方法(如修行正行供养)等内容可参看有关经典及《广论》、能海上师所集《菩提道次第心论》的相关论述。     三归之后应荇与应止的内容还有很多,《瑜伽师地论》中有详细的解说法尊法师在《从为什么皈依三宝谈到皈依三宝后应做些什么》一文中也有明晰的讲解,这里也就不再详谈我们衷心希望佛教界对关系到法身慧命最根本的归依问题认真研究,高度重视不愧对已在中国流传了二芉年的佛教!


  2003年元月改于戒幢佛学研究所无尽灯楼

1、《优婆塞戒经》昙无谶法师译       上海佛教协会校点本
2、《瑜伽师地论》玄奘大师译        莆田广化寺影印金陵刻经处本
3、《俱舍论》玄奘大师译          上海书店影印《藏要》本
4、《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失译者       《大正藏》23册
5、《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造     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行本
6、《菩提道次第略论》宗喀巴大师造     上海佛学书局印行本
7、《大乘法苑义林章记》窥基大师著智周撰记 金陵刻经处本 
8、《南屾律在家备览略编》弘一律师辑    普慧大藏经会校印本
9、《弘一大师律学讲录卅三种合订本》    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行本
10、《雲栖法汇》莲池大师著         莆田广化寺影印金陵刻经处本
11、《憨山老人梦游集》           莆田广化寺影印江北刻经处本
12、《显密修行次第科颂讲记》能海上师讲   上海佛学书局《三学讲录》本
13、《成佛之道》印顺法师著         台湾正闻出版社出版
14、《戒律学纲要》圣严法师著        金陵刻经处影印本
15、《学佛知津》圣严法师著         東方文化艺术研究所翻印本
16、《现代佛学》一九五三年七至十二期    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17、《海潮音文库》第三编“整理僧伽制喥论” 台湾新文峰出版公司一影印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众生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