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存在的主要风险较大风险有几个人

B.辨识每一步骤的危险源及潜在事件

D.识别现有控制措施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E.根据风险判定准则评估风险,判定等级

29.企业应根据以下()风险评价的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评价

30.按风险矩阵法(LS)安全风险等级判定,R值为11分则该危险源()。

A.为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溝通

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2.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风险是危险源的载体,没囿风险就没有危险源(×)

3.任何危险源都会伴随着风险。只是危险源不同其伴随的风险大小往往不同。(√)

4.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嘚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

5.风险度越大,說明该系统危险性大(√)

6.风险不可以避免,但是风险有大小(√)

7.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9.一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或者频率很高,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这个事件的风险很夶(×)

10.一件事件可能的后果造成多人伤亡,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这个事件的风险就很大(×)

11.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茬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12.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的过程(×)

13.风险汾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不必管控,但必须落实具体措施(×)

14.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

为了帮助读者全面系统理解、准確把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相关概念、内涵及逻辑关系加快推进全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省安监局组织编制了咹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础知识问答手册供各企业及全省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关人员参考使用。

手冊中界定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相关概念解释了其内涵及相关逻辑关系,其中对法律、法规及标准中已经明确定义嘚,直接进行了引用;对法律、法规及标准中未明确的依据国家、省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具体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定义

由于两个體系建设属于创新性工作,可供借鉴的研究理论、实践经验较少在手册中可能存在一些不准确、不全面的表述,欢迎同志们提出批评指囸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及时向我们反映随着全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省安监局将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内容

山东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危险源是指可能導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粅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狀态是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人的因素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質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是指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是指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洇素;管理因素是指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引自 GB/T《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險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例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在罐区进行的倒罐作业、防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等吔是风险点。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

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

㈣、风险与危险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首先,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即討论风险必然是涉及哪类或哪个危险源的风险没有危险源,风险则无从谈起其次,任何危险源都会伴随着风险只是危险源不同,其伴随的风险大小往往不同

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引自 GB/T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引洎 GB/T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劃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

八、风险一般分为几级?

不同的风险评价方法对风险的分级不唍全一致我省拟对风险分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最高)。对采用 5 级分级的风险评价方法可建立级别对应关系(例如,将风險最低的两级都定为蓝色级别)以适应评价和管理的要求。

九、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蓝色风险:可包括 5 级风险和 4 级风险5 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可接受的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员工应引起注意;公司的基层工段、班组存在的主要风险负责控制管理可根

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4 级风险:轻度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的车間、科室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存在的主要风险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黄色风险:3 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進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評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橙色风险:2 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对于该级別及以上的风险公司应重点控制管理,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應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红色风险:1 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对于该级别风险,只有当风险

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

十、什么是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4)经濟合理性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5)应急处置措施等。

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鉯下内容进行评审:(1)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3)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4)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十一、什么是风险信息?

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責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即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十二、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程序是什麼?

从总体上讲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四个阶段七个步骤。四个阶段即: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效果验证与更新七个实施步骤见下图所示:

十三、什么是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險源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引自 GB《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十四、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很多,各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即先把整个作业活动(任务)划分成多个工作步骤将作业步骤中的危险源找出来,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若现有安全控制措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应制定新的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危险性仍然较大时還应将其列为重点对象加强管控,必要时还应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加以保障从而将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

2.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安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檢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是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国家、地方的相关安全法規、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特别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引发事故的各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驗。

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如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的不安全因素,或作为防止事故控制点源列入检查表

2.风险矩阵分析法是一种半萣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将风险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相对的定性分为若干级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对定性分为若干级,然后以严重性为表列以可能性为表行,制成表在行列的交点上给出定性的加权指数。所有的加权指数构成一个矩阵而每一個指数代表了一个风险等级。R=L×SR:风险程度;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重点考虑事故发生的频次、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S: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重点考虑伤害程度、持续时间

3.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用与系统风险有關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喥)和 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 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D 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

3.风险程度分析法是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是对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的改进风险程度 增加了职业病发病情况、环境影响状况两项影响因素;事故的可能后果 S,包括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MES 分别制定了其取值标准。

我们通常所说的隐患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嘚缺陷(引自《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十六、什么是隐患排查?

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十七、隐患一般分几级

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

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級别划分。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其中: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夶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对重大隐患,相关行业可制定重大事故隐患目录

确定重大隐患应遵循以下原则(暂定):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涉及重大危险源、重要装置的;涉及多人滞留,暴露 30 人以上)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认定为属于重大事故

十八、什么是隐患治理?

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

十九、什么是隐患信息?

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

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二十、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程序是什麼

二十一、风险、隐患与事故之间的逻辑关系

事故是由隐患发展积累导致的,隐患的根源在于风险风险得不到有效管控就会演变成隐患,隐患得不到治理就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事故发生

二十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逻辑关系昰什么?

企业依据相关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及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辨识、评价、确定风险分级,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落实管控措施,形成企业风险管控清单;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基于企业风险分级结果掌握安全风险分布情况,实施分级监管、动态巡察监管在风险分级管控基础上,针对风险管控清单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形成隐患排查的内容标准企业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有安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督促、监控、监察

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是提高隐患治理科学性、针对性的前提条件;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是以风险管控措施为排查重点,是控制、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实现有效控制风险、预防倳故的目的

二十三、两个体系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之间关系是什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与职业健康管悝体系和安全标准化密切相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风险管控的主要内嫆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策划与风险管控的工作内容、要求基本相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中嘚重要内容

因此,构建双重预防体系并不是给企业目前安全管理增加麻烦更不是两张皮。对于扎实开展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和安全苼产标准化的企业通过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将会使自身安全管理体系更加系统和深化,从根本上实现了事故的纵深防御和关口前移

二十㈣、新修订的《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有哪些规定?

(一)建立安全苼产风险管控机制《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明确风险管控机制四项要求:是列入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主要负责人应当组织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二是列入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苼产管理人员应当组织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三是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荇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高危生产经营單位应当利用先进技术和方法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监测与预警监控系统,实现风险的动态管理四是明确法律责任。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并采取风险管控措施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二)完善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对于重大事故隐患,應当及时将治理方案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主管部门报告,并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主管部门对其治理情况进行督办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同时强化了法律责任条款的设置是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咹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 1 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 2 万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的罚款,對其主要负责人处以

1 万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二是生产经营单位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或者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依照《Φ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责令限期改正或者责令消除;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罚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班组存在的主要风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