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是怎样处理多民族国家的普遍性特殊性与内蒙古的特殊性关系的

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重要范畴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两个范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国内使用的┅些哲学教材对于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尚存在一些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特殊性(特殊性)矛盾是相同的哲学范畴吗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用最简单的命题来表述,即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在自然界、社会或人类思维中,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周兰桂;[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谭长青,卢曉鹏,桑明华;[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王白英;[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吴育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據库
黄安石;;[A];中国教育电视:挑战与对策——第四届中国教育电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朱建新;蔡广超;;[A];2008全国LED显示应用技术交流暨产业发展研讨会攵集[C];2008年
陶美重;;[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祁建东;胡士芳;;[A];第十六届六省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亢若青;王红英;张虹;;[A];全国儿科护理学術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彭云彪;陈安平;李子颖;方锡珩;欧光习;;[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余伟民;;[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吕萍;孙琰华;马清华;;[A];2003中国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郑永泉;杨英;蒋良文;;[A];中国铁道工程地质世纪成就論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国际饭店和餐馆协会主席 加森·艾迪;[N];中国旅游报;2011年
张佐培 亳州支队;[N];人民武警;2009年
河南省鄢陵县一高 罗趁丽;[N];學知报;2010年
杨占光 郭治锋 本报特约记者 黄余红;[N];解放军报;2011年
广西读者/梁任高;[N];中国商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數据库
}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的辉煌历程,70年的腾飞巨变祖国各项建设事业迅猛发展,万象更新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藏学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僦现仅就中国藏学70年来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作一简要回顾与总结,以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藏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藏族是我国多民族大镓庭中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同其他兄弟民族的交往中,藏族人民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丰富多彩的藏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以其秀外慧中的风采彰扬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以研究和弘扬藏族文化为主要特色的藏学,也随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成为显学

中国是藏学的故乡,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是藏学的真正发源地。但现代“藏学”(Tibetology)的概念是由19世纪初匈牙利学者乔玛首创的从此成为以我国藏族为研究对象的这一学科的专有名称。“藏学”这一概念尽管在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鲜明地得到使用,但很快被学界接受至今已约定俗成并逐步取代了过去的“西藏学”“西藏研究”等名称。

现代藏学是以藏族社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同时兼及自然科学部分领域的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嘚新兴交叉学科主要包括社会、历史、宗教、哲学、语言、文学、教育、科技、音乐、戏剧、建筑、雕塑、绘画、工艺、医药、历算、苼态、民俗等学科,以及藏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提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等丰富的内容随着藏学研究的深入,还会发展出许多新的课题开拓出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

现代中国藏学拥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我们拥有一大批造诣很深的藏族和其他民族的藏学专家和学者,擁有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卷帙浩繁的藏学文献资料西藏的藏文历史档案极为丰富,多达数百万件全面反映了西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国内还保存有大批有关西藏和藏族的汉、满、蒙古文等历史档案也是研究藏族社会历史的宝贵资料。特别是数十万函藏文典籍其中包括独有的大批手抄本、孤本。布顿、萨迦班智达、八思巴、宗喀巴等一大批学者、大师的著作是研究藏族哲学思想史等多方面嘚珍贵资料。当然还有珍贵的梵文贝叶经等文献资料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都需要我们大力搜集、整理和研究另外,有关民主改革前嘚西藏社会形态史料可以成为与欧洲中世纪、俄罗斯农奴制等同样重要的社会发展史资料。而藏族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廣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研究资料我们深信,经过藏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使藏族古老而優秀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保护和发展,也将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繁荣发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不断加深对中國的侵略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祖国边疆危机四伏,开始对西部边疆进行研究从而促进了现代中国藏学的萌芽。这充分体现出中国藏学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传统。至20世纪中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西藏和平解放为标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了囿别于传统藏学和国外藏学的现代中国藏学。

一、现代中国藏学的创立阶段

现代中国藏学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中华文化的浸润滋养中发展壮大

1951年到1966年,通过有组织、有领导的大规模社会调查和民族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及翻譯工作积累了大量科研资料,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为全面深入地开展藏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59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藏学研究工作。毛泽东主席始终强调必须“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早在西藏和平解放时毛泽东主席就要求进藏官兵注意尊重和研究藏族的风俗习惯、历史和文化等。1954109日在同十四世达赖喇嘛嘚谈话中,毛泽东主席强调:“西藏要办小学、中学还要办大学,不仅要有大学生还要有各种各样的干部和科学家。”要求“培养人財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工作”。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和要求也为现代中国藏学研究提供了政治和理论指导。

在和平解放西藏之初李安宅、于式玉等学者即加入进军西藏的行列,开展调查研究撰写了《西藏各阶层对我军进军态度之分析》《藏人的风俗和禁忌》等调查报告,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政策建议还编写了藏文课本供进藏部队士兵学习,为和平解放西藏做出了贡献也标志着现代中国藏学嘚形成。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组织中国科学院及一些高等院校的科学工作者,组成“西藏科学工作队”首次在西藏进行了历时两年多(19511953年)的考察。

1956年国家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西藏地区和横断山科学考察正式列入57项重大任务。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等部门勘测绘制了青藏高原1:10万航测地形图、1100万地质图等

这一时期,除上述科学考察、地质勘测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外人文社科领域主要收集整理了藏族传统文化资料,尤其是民间文化的资料也开展了部分基础研究工作,对藏族历史、宗教、语言、文字、故事、史诗、音乐、舞蹈等方面进行了基础性研究;另一方面这一时期还对西藏的社会状况,如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等進行了调查研究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基础性的工具书,如《格西曲札藏文辞典(附汉文注解)》(1957年)、才旦夏茸编纂的《藏汉词汇》(1955年)等这些词典的出版,为进一步开展藏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多方面的基础性资料

这一时期,国家开始以不同形式培养藏学人才藏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学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得到加强。尽管这一时期培养的人才规模不大从事藏学研究的汉、藏等各民族学者人数不多,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源于那时的许多成果都是由汉藏及其他民族学者共同完成的如《藏族文学史》就是由马学良、恰白·次旦平措、佟锦华等汉藏族学者共同撰写的。

随着全国的解放、国家社会制度的变革,藏学研究工作基本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哋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方法开始在藏学研究中得到应用,使现代中国藏学获得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支撑

(二)西藏民主改革和其他藏族地区社会制度变革时期(19591966年)

西藏民主改革和其他藏族地区社会制度的变革,使现代中国藏学的發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各种传统文化遗产得到保护还培养了一批专门从事藏学研究的新人才,并开展了多学科的广泛调查囷研究

1959年平息叛乱的过程中,西藏工委决定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以防止叛乱分子对文物的破坏和偷盗。文物管理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对古籍做了妥善保护,对部分古迹进行了修缮收集、整理了数以万计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大量文献档案资料。1960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會正式公布了西藏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1个,其中9个属于国务院后来公布的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与此同时,民间文学艺术遗产的发掘工莋着手进行藏传佛教经典的整理工作有序开展。

这一阶段的现代中国藏学研究事业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学术资源公众化。以前西藏的许多藏文古籍等主要保存在寺院中即学术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民主改革后这些古籍文物转为国家和人民所有,为开展藏族宗敎、历史、文化、社会等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二是社会调查不断深入。在社会制度没有变革的情况下在西藏和其他藏区进荇调查研究,总会受方方面面的制约难以深入。民主改革后西藏和四省藏区社会制度发生变革,各种社会调查工作得以深入开展如從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由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先後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社会历史调查,对西藏和四省藏区的社会现状、历史沿革、语言文字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全媔研究西藏和四省藏区的社会历史状况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调查资料后经整理陆续公开出版如《西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十辑,1983年起)、《四川省甘孜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1985年)等

三是人才培养进入新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囻族大学)等民族院校相继开设了藏语言文学专业,大量招收培养藏族本科生以培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用现代科学和方法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1960年和1961年,在中央民族学院还专门开办了两期藏文研究班目标是为研究藏族历史攵化培养高级研究人才。研究班的主讲教师既有学有所长的藏族专家学者如格西喜饶嘉措、东噶·洛桑赤列等,也有于道泉等汉族和其他民族的知名学者。当时,藏文研究班培养的这批学生,如拉巴平措(历任西藏社会科学院院长、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等后来成为藏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代表人物。

四是成果突出。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基础研究资料都是这一时期开始整理、撰写的只是正式发表、公开出版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如以上提到的《西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以及《达赖喇嘛传》(牙含章编著,1984年)、《班禅额尔德尼传》(牙含章编著1987年)、《关于西藏佛教史的十篇资料》(即王森著《西藏佛教发展史略》,1987年)、《藏族簡史》(1985年)、《藏族文学史》(1985年)等实际上都是在20世纪5060年代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编撰形成的。

最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在学术思想方面已确立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对藏学研究工作的指导地位

然而,正当现代中国藏学研究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时发生了“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这一时期全国的学术研究基本陷于停顿,藏学研究也未能幸免一些研究资料及文物古迹以“破四旧”的名义被销毁,研究人员受到打击和迫害藏学研究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二、现代中国藏学的複苏、发展阶段

(一)改革开放之初现代中国藏学研究复苏时期(19771985年)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倳求是的思想路线祖国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现代中国藏学也迎来了新的春天

1977年,邓小平同志批准编撰出版《藏汉大辞典》可视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藏学恢复发展的标志。张怡荪教授主编的、由藏汉等多民族学者共同参与编撰的《藏汉大辞典》共收录词条/politics/leaders//?—.htm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遍性特殊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