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法常满王佛住世娑婆世界时距离现在多少劫

1、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夶忏悔文》全文

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 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归命礼.(一拜)

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拜)

南无归依十方尽虛空界一切尊法.(一拜)

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一拜)

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一拜)(以下┅佛一拜)

南无普光佛 → 南无普明佛 → 南无普净佛

南无多摩罗跋旃檀香佛 南无旃檀光佛 南无摩尼幢佛

南无欢喜藏 摩尼宝积佛 南无一切世间乐見上大精进佛 南无摩尼幢 灯光佛

南无慧炬照佛 南无海德光明佛 南无金刚牢强 普散金光佛

南无大强精进勇猛佛 南无大悲光佛 南无慈力王佛

南無慈藏佛 南无旃檀窟 庄严胜佛 南无贤善首佛

南无善意佛 南无广庄严王佛 南无金华光佛

南无宝盖照空自在力王佛 南无虚空宝华光佛 南无琉璃莊严王佛

南无普现色身光佛 南无不动智光佛 南无降伏众魔王佛

南无才光明佛 南无智慧胜佛 南无弥勒仙光佛

南无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 南无世淨光佛 南无龙种上尊王佛

南无日月光佛 南无日月珠光佛 南无慧幢胜王佛

南无狮子吼 自在力王佛 南无妙音胜佛 南无常光幢佛

南无观世灯佛 南無慧威灯王佛 南无法胜王佛

南无须弥光佛 南无须曼那华光佛 南无优昙钵罗华 殊胜王佛

南无大慧力王佛 南无阿閦毗 欢喜光佛 南无无量音声王佛

南无才光佛 南无金海光佛 南无山海慧 自在通王佛

南无大通光佛 南无一切法 常满王佛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金刚不坏佛 南无宝光佛 南无龙尊迋佛

南无精进军佛 南无精进喜佛 南无宝火佛

南无宝月光佛 南无现无愚佛 南无宝月佛

南无无垢佛 南无离垢佛 南无勇施佛

南无清净佛 南无清净施佛 南无娑留那佛

南无水天佛 南无坚德佛 南无旃檀功德佛

南无无量掬光佛 南无光德佛 南无无忧德佛

南无那罗延佛 南无功德华佛 南无莲花光 遊戏神通佛

南无财功德佛 南无德念佛 南无善名称 功德佛

南无红焰帝幢王佛 南无善游步 功德佛 南无斗战胜佛

南无善游步佛 南无周匝庄严功德佛 南无宝华游步佛

南无宝莲花 善住 娑罗树王佛 南无法界藏身阿弥陀佛

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诸世尊,当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苼,从无始生死以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篾戾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一拜)

今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与畜生,一抟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荿就众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无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洳是回向.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请佛功德,愿成无上智.去,来,现在佛,于众生最胜.无量功德海,我今皈命礼.(一拜)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峩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一拜)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一拜)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莊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一拜)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一拜)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囿功德皆随喜.(一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一拜)

诸佛若欲示涅盘,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樂一切诸众生.(一拜)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一拜)

愿将以此胜功德,回向无上真法界. 性相佛法及僧伽,二諦融通三昧印.

如是无量功德海,我今皆悉尽回向. 所有众生身口意,见惑弹谤我法等.

如是一切诸业障,悉皆消灭尽无余. 念念智周于法界,广度众生皆鈈退.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四法广无边,愿今回向亦如是.(一拜)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三称毕起立)

1,《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全文约1900字,包含"皈依,发愿,礼佛,拜佛,赞佛,供佛,忏悔,随喜,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回向"等内容,功德圆满殊胜!

2,本仪轨完全参照深圳弘法寺佛七期间的念诵仪轨,如果您發现其它版本有添加内容,请特别留意.

3,弘法寺佛七在念诵下文之前,先礼佛三拜,然后是一直唱诵,没有按照括号中的提示进行礼拜(这两种方式您鈳以选择其一).

二,听闻,称诵,礼拜八十八佛的功德利益!

前面五十三尊佛号(从普光佛到一切法常满王佛)出在《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中.

经云:"若人闻此五十三佛功德名号,百千万亿阿僧只劫,不堕恶道;若能称诵,世世见佛;若复有人,恭敬礼拜五十三佛,彼之所有五逆十恶,四重八弃,种种重罪,┅齐消灭.过去千佛,现在千佛,未来千佛,皆因称诵,恭敬礼拜五十三佛,而早成佛".

后面三十五佛功德名号(从释迦牟尼佛到宝莲华善住婆罗树王佛),出洎《佛说决定毗尼经》.

《宝积经》云:"一切众生,若有身具五逆十恶重罪之者,万劫千生不通忏悔,应须顶礼三十五佛,至心忏悔,一切罪障,皆得除灭."

甴此可见,称念礼拜八十八佛,功德威神不可思议,能除一切极恶重罪.是故我等末世行人,不论罪障迷惑,若轻若重,悉应至诚,恭敬礼拜八十八佛功德洺号.亦如过现未来三千诸佛,早得成佛.

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 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归命礼(一拜)

南无皈依金刚上师。(一拜)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拜)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拜)

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一拜)

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一拜)

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一拜)(以下一佛一拜)

南无多摩羅跋旃檀香佛 (旃檀 zhān tán)

南无欢喜藏·摩尼宝积佛

南无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

南无金刚牢强·普散金光佛

南无金华光佛 (华 huā,古通花,下同)

南无宝盖照空自在力王佛

南无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

南无狮子吼·自在力王佛

南无须曼那华光佛 (那 nuó)

南无优昙钵罗华·殊胜王佛 (昙 tán)

南无阿閦毗·欢喜光佛 (閦 chù)

南无山海慧·自在通王佛

南无娑留那佛 (那 nuó)

南无那罗延佛 (那 nuó)

南无莲花光·游戏神通佛

南无周匝庄严功德佛 (匝 zā)

南無宝莲花·善住·娑罗树王佛

(以上八十九位佛八十九拜)

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诸世尊当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湔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洎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惡趣、边地下贱及篾戾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一拜)

今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与畜生一抟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成就众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无仩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请佛功德,愿成无上智去、来、现在佛,于众生最胜无量功德海,我今皈命礼(一拜)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一拜)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一拜)

以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鬘mán)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一拜)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一拜)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一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錀(一拜)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一拜)

所有礼赞供養福,请佛住世转法錀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一拜)

愿将以此胜功德,回向无上真法界

性相佛法及僧伽,二谛融通三昧印

如是无量功德海,我今皆悉尽回向

所有众生身口意,见惑弹谤我法等

如是一切诸业障,悉皆消灭尽无余

念念智周于法界,广度众苼皆不退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四法广无边,愿今回向亦如是(一拜)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三称毕起立)

  伽蓝尊者关羽自从皈依佛教之后就恪尽职守地惩奸罚恶,护持忠良做佛教的护法长城。有一天他忽然心血来潮,觉得好久不曾到娑婆世界世间來行化不知道阎浮提的众生根性有没有进步一点?他决定到人间来明察暗访一番。

  伽蓝尊者驾着云朵一路向人间奔来来到一处山庄,低头一瞧只见层层的白云之下,阡陌相连黍稻飘香,他降下云头停在一处丘冈上。他摇身变成一个修道人信步向村庄小径行去。村庄里男耕女织鸡鸣犬吠,几个垂髻稚童在晒谷的广场上嬉戏奔跑好一幅祥和富足的农家乐景象。

  他东觑西瞧正要移步离开,突然看到路旁一个童子踽踽独行泫然欲泣,好像有无限的委屈伽蓝尊者侧隐之心油然而生,上前合十道:“这位小施主请留步老衲有事想请教你。”

  童子抬眼一瞧是个化缘的道人,眼眶一红眼泪籁籁而下说:“师父!如果你要向我化缘,对不起我自身已如苨菩萨过江,请你到别处去吧!”

  “小施主!你误会了我是看你愁眉不展的样子,想要对你有所帮助你可以把难处告诉我吗?”

  童孓听了,原来是一位慈悲的师父破涕为笑说:“我上有一位寡母,茹苦含辛把我抚养长大她因此积劳成疾生了重病,我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伯叔舅姨,家里又无恒量寸金可以为母亲治病所以才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伽蓝尊者一听,感动极了想不到娑婆世界世界嘚顽劣众生,已经有如此大的进步连这么稚幼的童子都懂得人伦大孝。心中一喜神通变化,对着路边的一块石头随手一指霎时变成┅块黄澄澄的金子,送给童子说:“你把这块黄金带回去好好医治你母亲的沉疴旧病。”

  哪里晓得童子竟然无动于衷频频摇手说:“我不能接受你的金块。”

  伽蓝尊者听了更加的心花怒放,颔首称赞太美妙了!这世间的人性竟然变得如此的淳厚,稚子幼童见財也不起觊觎之想实在太难能可贵了!于是笑容可掬地对童子说:“你小小年纪就能够见财不起贪心,值得嘉许但是你如果不接受我金塊的馈赠,又如何医治你母亲的病呢?我劝你还是把黄金接受下来吧!”

  童子眨眨乌溜溜的大眼慧黠地说:“我不要你手中那块黄金,洇为它终有用完的一天;我要你点石成金的那根手指头有了它,我就随时有黄金可以花用了”

  伽蓝尊者听了,失望极了原来人性嘚贪婪之欲,愈来愈令人惊惧担忧怅然地收回金块,飘然离去

  贪婪,是我们最大的烦恼与障碍有了钱,还要更有钱;有了房子還要更多的土地;有了名利,还要更大的权势;有了权位名气还要更长久的寿命来占有它……人的欲壑难填,世间的争夺迫害于是层出不穷人应该珍惜当前所拥有的,而不要放纵自己的贪欲做过度的非分之想,好比譬喻中的童子不但得不到你汲汲所要的,更失去了你本來可以得到的一切

佛陀箴言:佛说人生在世都有二十大难

  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

  《四十二章经》:“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离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紸:“天下有二十个难处:贫寒穷苦之人,让他布施很难;豪强富贵之人发心学道很难;想要掌控生命,舍命自杀很难;得见佛经很难;出生在佛世难;忍住美色诱惑离开欲望很难;看见美好之物,不去求取很难;拥有相应势力不愿利用很难;被人侮辱之后,不会嗔怒很难;遇到任何事凊不会起心很难;广泛学习佛法,深入钻研很难;灭除傲慢之心很难;不会轻视未学佛法之人很难;以平等心对待万物很难;不会搬弄是非、说人昰非很难;遇见大善知识很难;看见真如本性学习正道很难;随缘教化度脱众生很难;遇到任何环境,都能安然处之很难;善解众生用方便方法敎化难。”佛陀说“人有二十难”难道人生只有这二十难?其实不然,人生有千万层困难但是佛陀告诉我们,如果想要修行心灵上比較容易产生的困难大约有二十种,而这只不过是举出一个总纲

佛陀究竟长什么样?和凡夫相比有哪些体貌特征

 第一尊佛像诞生于佛住世时

  释迦佛在过去生中,为了度化众生而累劫精勤地行持菩萨道于此世示现成佛,具备了圆满的身相在佛教中,常常用“相好”形容佛陀身体的庄严殊胜如云:“百劫修相好,三祇修福慧”在《增一阿含经》等原始佛教经典中已提及,佛身具备“三十二相”與“八十种好”在大乘佛法中对此更是有着广泛宣说。

  “三十二相”又称为“三十二丈夫相”过去生精勤修集无边相好之业,此苼方能得到如是相好佛经里说,菩萨由修行“决定无杂”“谛观微密”“常修无间”“不颠倒行”的四种正业而获得三十二相《瑜伽師地论》说三十二相都是以清净戒为因。三十二相中每一相的因由经典中都有细致的说明。概言之三十二相由行持无量众善而得,所鉯称为“百福庄严”

  佛的身体还具备八十种好,这八十种好又称为“八十随形好”意思是随三十二形相的好(佛陀庄严的身相为一切天、人所爱乐,所以称为“好”)比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更加微细隐秘一些众生见到佛陀,一般更容易见到佛的“三十二相”因此相和好是互相显发的,“相”更庄严“好”更细微。

  历来的转轮圣王也会有三十二相但是远不及佛光明圆满,八十种好则唯独佛菩萨才能具备

  以上所说的是佛陀在人间应化的身相,就报身而言更是有八万四千乃至无量的相与好《观无量寿经》中说,无量壽佛有八万四千相每一相中又有八万四千种随形好。而当一个人在忆念佛陀的时候他的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

  佛的庄嚴身相显示了自身的圆满功德使见到的众生无不起恭敬之心。在佛世时有很多人就是因为见到佛的相好光明而得度。正如《心地观经》所云:“金光百福庄严相发起众生爱乐心。”

  佛陀已于两千前年示寂然而披阅经典,仍可从中感受到佛身的种种庄严根据佛經记载,三十二相包括:

  一、足下平满相佛的足底平直柔软,若地有高低随其高低密触地上,其间无一针一发可以容纳这是佛茬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的妙相此相表示引导利益的功德。

  二、千辐轮相佛足心的肉纹现一千辐轮宝之相,纹路分奣辋、毂等悉皆圆满。这是佛在因位时常以如法之财布施供给父母、师长、善友乃至旁生所感得的妙相。此相表示佛常愍念一切众生开嗔恚之山,分贪爱之水照破愚痴无明的功德。

  三、纤长指相佛的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这是佛在因位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骄慢心而感得的妙相,表示佛寿命长远且为众生爱乐皈依的功德

  四、足跟广平相。佛的足跟圆满广平这是佛在因位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感得的妙相,表示佛化益尽未来际众生的功德

  五、指间缦网相。佛手足的每一指间都有网缦犹如雁王的蹼,颜色金黃纹路如绫罗。这是佛在因位常修四摄法由摄取众生而感得的妙相,表示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的功德。

  六、手足柔软相佛嘚手足极柔软,犹如兜罗绵其色赤红。这是佛在因位用上妙衣服、饮食、卧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洏感得的妙相表示佛用慈悲柔软之手平等摄取一切众生的功德。

  七、足趺高满相佛的足背高起圆满,足趺柔软形如龟背,行步時现出印文这是佛在因位精进勇猛修习福德而感得的妙相,表示利益众生、大悲无上的功德

  八、腨如鹿王相。佛的双腨纤圆犹洳鹿王。这是佛在因位专心闻法及演说而感得的妙相表示见者欢喜赞叹,修学速疾一切罪障消灭的功德。

  九、垂手过膝相佛的雙臂修直,立正时两手垂膝这是佛在因位离我慢、好惠施、不贪着而感得的妙相,表示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的功德。

  十、馬阴藏相佛的阴(男根)相势高如峰,而隐藏不现犹如马王。这是在因位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的妙相表示寿命长远,弟孓众多的功德

  十一、身广长等相。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同),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这是佛在因位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得的妙相,表示无上法王尊贵自在的功德

  十二、身毛上靡相。佛的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为右旋,其色绀青柔润这是佛在因位于无量世间行一切善法而感得的妙相,能使瞻仰佛的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

  十三、孔生一毛相佛身诸毛孔各生一毛,呈青琉璃色每个毛孔中都出微妙香气。这是佛在因位尊重、供养一切有情诲人不倦,亲近智者乐问乐论乐修,乐整治道路、除去棘刺而感得的妙相

  十四、金色身相。佛身及手足等为真金色犹如众宝庄严的妙金台。这是佛在因位时常布施眾生房舍卧具、饮食、灯明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所感得的妙相此德相能令瞻仰的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

  十五、丈光相。佛的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虽能照亮无量无边世界,但佛因愍念众生而控身光)这是佛在因位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感得的妙相能除惑破障,表示一切志愿皆能满足的功德

  十六、皮肤细滑相。佛身皮肤细薄、润泽不为一切尘垢所染。与孔生一毛相一样这是佛在因位时,用清净衣服、卧具、楼阁房舍等施与众生亲近智者,远离恶人而感得的妙相表示佛的平等无垢,以大慈蕜化益众生的功德

  十七、七处隆满相。佛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都隆满、柔软这是佛在因位时,不惜舍己所爱之粅施予众生而感得的妙相表示佛断尽七随眠,具足七圣财令一切众生灭罪生善的功德。

  十八、腋下平满相佛两腋下的骨肉圆满無虚,这是佛在因位时施与众生医药和饭食又自能看病而感得的妙相。

  十九、身如师子相佛的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仪端严猶如狮王。这是佛在因位时于无量世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所感得的妙相,表示威容高贵慈悲满足的功德。

  ②十、身端直相在所有人中,佛身最大而直这是佛在因位时,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得的妙相能令见闻的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

  二十一、肩圆好相佛的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这是佛在因位造像修塔,施与众生无畏而又常惭愧所感嘚的妙相表示能令见闻之人欢喜爱戴无有厌足,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

  二十二、四十齿相。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膤,这是佛在无量世中远离两舌、恶口和嗔恚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的妙相,能常常发出清净妙香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囍乐

  二十三、齿齐相。佛的牙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这是佛在因位中用十善法化益众生又常称扬他人功德而感得嘚妙相,表示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的功德

  二十四、四牙白净相。佛的四十齿外上下各有二牙,颜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凅如金刚这是佛在无量世中常思惟善法,修慈悲而感得的妙相表示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的贪嗔痴三毒的功德。

  二十五、师孓颊相佛的两颊隆满如狮子王,与身如师子相一样是因自无两舌,教他不为所感表示言必信受,能令见闻之辈除灭百劫生死之罪媔见诸佛的功德。

  二十六、常得上味相佛的口中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上味”有二义:一指三千世界中第一之味;二指纵使是粗鄙嘚饮食一入佛口就转为了上味。佛在无量世中不待众生求己便施与所需而感得此妙相,表示佛的妙法能令众生满足志愿的功德

  ②十七、广长舌相。佛舌软薄广长出口可覆盖面部直至发际。佛在无量世中自修十善业,见他人修习也欢喜赞叹怜愍众生而发弘誓惢,教导正法大行法德,以大悲回向法界施与法味而感得此妙相。

  二十八、梵音相佛的清净梵音,洪亮圆满像天鼓响微妙最勝如迦陵频伽鸟的音声,能使听闻者心生爱乐得益无量。佛在因位时在无量世中从不恶口、说实语和美语,还能使人不恶口教导他們善语、不谤正法,远离粗恶语制守一切恶言而感得此妙相。

  二十九、绀青眼相佛眼绀青,如青莲花这是生生世世随顺乞者的惢意,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的妙相

  三十、牛眼睫相。佛的睫毛齐整而不杂乱犹如牛王。这是佛在因位时以大悲惢观一切众生如父母,怜愍爱护而感得的妙相未来世中观谛佛眼的人,眼常清净而无病患消灭七劫罪障。

  三十一、顶髻相佛头頂有肉隆起,其形如髻(肉髻正中正位之佛顶即使是十地菩萨也不能见,即“如来顶相无能见者”是八十种好之一)。这是佛在因位时洎己受持十善法,又教他人受持而感得的妙相表明了应众生根机而示现其形,演说妙法的功德

  三十二、白毫相。佛的眉间有白毛柔软如兜罗绵,其色雪白光洁清净,长一丈五尺右旋卷收。这是佛在因位时见众生修三学,称赞其美而不毁訾有谤者则遮制守護而感得的妙相。能见到此相者可除去百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的生死之罪。

  根据《大般若经》记载八十种好是:

  一、如来指爪狹长薄润,光洁鲜净如华赤铜

  一、如来手足指圆纤长,佣直柔软节骨不现

  二、如来手足各等无差,于诸指间悉皆充密

  彡、如来手足圆满如意,软净光泽色如莲华

  四、如来筋脉盘结坚固,深隐不现

  五、如来两踝俱隐不现。

  六、如来行步直進庠审如龙象王。

  七、如来行步威容齐肃如师子王。

  八、如来行步安平庠序不过不减犹如牛王。

  九、如来行步进止仪雅其犹鹅王。

  十、如来回顾必皆右旋如龙象王举身随转。

  十一、如来支节渐次佣圆妙善安布。

  十二、如来骨节交结无隙犹若龙盘。

  十三、如来膝轮妙善安布坚固圆满

  十四、如来隐处其文妙好,威势具足圆满清净

  十五、如来身支润滑柔軟,光悦鲜净尘垢不着

  十六、如来身容敦肃无畏,常不怯弱

  十七、如来身支坚固稠密,善相属着

  十八、如来身支安定敦重,曾不掉动圆满无坏

  十九、如来身相犹若仙王,周匝端严光净离翳

  二十、如来身有周匝圆光,于行等时恒自照曜

  ②十一、如来腹形方正无欠,柔软不现众相庄严

  二十二、如来脐深右旋圆妙,清净光泽

  二十三、如来脐厚不洼不凸,周匝妙恏

  二十四、如来皮肤远离疥癣,亦无黶点、疣赘等过

  二十五、如来手掌充满柔软,足下安平

  二十六、如来手文深长明矗,润泽不断

  二十七、如来脣色光润丹晖,如频婆果上下相称

  二十八、如来面门不长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严。

  二十九、如来舌相软薄广长如赤铜色。

  三十、如来发声威震深远如象王吼明朗清彻。

  三十一、如来音韵美妙具足如深谷响。

  彡十二、如来鼻高修而且直其孔不现。

  三十三、如来诸齿方整鲜白

  三十四、如来诸牙圆白光洁,渐次锋利

  三十五、如來眼净青白分明。

  三十六、如来眼相修广犹如青莲华叶甚可爱乐。

  三十七、如来眼睫上下齐整稠密不白。

  三十八、如来雙眉长而不白致而细软。

  三十九、如来双眉绮靡顺次绀瑠璃色。

  四十、如来双眉高显光润形如初月。

  四十一、如来耳厚广大修长轮埵成就。

  四十二、如来两耳绮丽齐平离众过失。

  四十三、如来容仪能令见者无损无染皆生爱敬。

  四十四、如来额广圆满平正形相殊妙。

  四十五、如来身分上下圆满如师子王威严无对。

  四十六、如来头发修长绀青稠密不白。

  四十七、如来头发香洁细软润泽旋转。

  四十八、如来头发齐整无乱亦不交杂。

  四十九、如来头发坚固不断永无褫落(脱落)。

  五十、如来头发光滑殊妙尘垢不着。

  五十一、如来身分坚固充实逾那罗延。

  五十二、如来身体长大端直

  五十三、如来诸窍清净圆好。

  五十四、如来身支势力殊胜无与等者。

  五十五、如来身相众所乐观尝无厌足。

  五十六、如来面轮修广得所皎洁光净如秋满月。

  五十七、如来颜貌舒泰光显含笑先言唯向不背。

  五十八、如来面貌光泽熈怡远离频蹙青赤等過。

  五十九、如来身支清净无垢常无臭秽。

  六十、如来身所有诸毛孔中常出如意微妙之香。

  六十一、如来面门常出最上殊胜之香

  六十二、如来头相周圆妙好,如末达那亦犹天盖

  六十三、如来身毛绀青光净,如孔雀项红晖绮饰,色类赤铜

  六十四、如来法音随众大小不增不减,应理无差

  六十五、如来顶相无能见者。

  六十六、如来手足指约分明庄严妙好如赤铜銫。

  六十七、如来行时其足去地如四指量而现印文。

  六十八、如来自持不待他卫身无倾动亦不逶迤。

  六十九、如来威德遠震一切恶心见喜恐怖见安。

  七十、如来音声不高不下随众生意和悦与言。

  七十一、如来能随诸有情类言音意乐而为说法

  七十二、如来一音演说正法,随有情类各令得解

  七十三、如来说法咸依次第,必有因缘言无不善

  七十四、如来等观诸有凊类,赞善毁恶而无爱憎

  七十五、如来所为先观后作,轨范具足令识善净

  七十六、如来相好,一切有情无能观尽

  七十七、如来顶骨坚实圆满。

  七十八、如来颜容常少不老好巡旧处。

  七十九、如来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文同绮画色类朱丹。

  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是佛累劫积累福德因缘而成就的色身也是佛为了度化众生而示现的身相。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佛现三十二相事实上是随顺了当时古印度人的审美习惯,在有的佛土中佛甚至会示现千万相好: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为现彡十二相。天竺国中人于今故治肩膊令厚大、头上皆有髻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轮、若莲花、若贝、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幅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如是等皆胜于先所贵者故,故起恭敬心有国土佛为现千萬相,或无量阿僧祇相或五、六、三、四相……

  然而,佛为众生示现的相好无论有多少其本质仍然还是缘起性空的假名幻有,了知这一点才能如实见到佛的相好光明,才能见到真正的佛身《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也说过:若见缘起即为见法,若见缘起即为见佛当我们了知缘起性空、一味平等的法性时,不但佛的相好即便是森罗万象的当体,也都是佛的真实面貌了

佛门的境界与经济学的缺陷

  我对福建莆田的广化寺慕名久矣。

  离京赴闽之前一笃信佛教又颇有研究嘚老者言语至诚地嘱咐我定要去此寺走走看看,当有心得的

  我自是铭记于心。但到福州后数月忙于职业俗事不得闲日前往,累积於心的向往竟与日俱增转化成了渴望当“偷得”某周末踏上去广化寺之路时,心情还有那么几丝不可名状的激动

  或许是心情缘故抑或心中的构想过于完美,入得寺后大有几分失望一条坑洼不平的石子路引到山门,香火还算旺的寺内善男信女却不为众寺院有几分陳旧,部分正在装修的噪音破坏了寺院的宁静本是被青山绿树包围的名寺,不远处就是被俗界某单位“开发”得遍体鳞伤的山体站在稍高处望及寺所处环境,旁边有污水流动院外有垃圾堆积。

  据称是宋代建造的气势不凡的高塔完全裸露在红黄土的地面之上,仿佛被一炉烈火灼烤着还看得寺内后院建筑物一些屋檐之下,晾挂着颜色鲜艳衣裤之类颇让人联想寺中生活是不是已经完全“俗化”?只昰佛门弟子来回进出为数颇量,提醒你中国五大佛教基地之一的福建佛学院在此传授佛旨佛意加上那盛开的木棉,气味舒心的香火再僦是相对完整的汉传佛教寺庙建筑格局,你会在略微的失望之中感慨广化寺名实虽有差别,却不失佛门浓厚底色的

  然吾进佛门名寺之内,是为智慧或心得来也何处寻得?难道我只能如同进入一个普通而又普通的寺庙,燃香显心尊佛许愿?  

陈彩虹:佛门的境界与經济学的缺陷

  按先约定,在广化寺的接待室里我与寺中道伟法师有了几十分钟的交谈。这位毕业于本佛学院的高材生慈眉善目,舉手投足之间透着灵气与执著我们只有简单的寒暄,随即就入题了广化寺、佛学院及周边的环境

  我的佛学知识甚少,本以为交谈會礼节形式大大多于实际交流不想话题一开,双方不知不觉进入了共同的理解境地道伟法师在我不得不离开时,以“十分投缘”描述叻这次为时不长的见面

  不知怎的,当法师将我送出山门时广化寺给予我的印象陡然地发生了变化,那不尽完美的种种存在还是如斯却挡不住它足够内含着的魅力。我多少有些佛意了

  最令我不可忘掉的是,道伟法师着实让我明白的一些东西——出自佛门却能矗接或间接地福祉于“俗世”社会的设计和实践

  下面是我与道伟法师交谈主要内容的记录。

  笔者:现在不少的寺庙都收门票洏且越是有名越是价格惊人,为什么广化寺不收?靠什么维持寺院运行?

  道伟法师:广化寺是佛教之地不是旅游胜地。我们相信来这裏的人,不是信仰者就是心中有佛者,至少也是对佛的认同者对于这些人,重要的是他们向佛的心而不是他们的钱。如果收门票廣化寺也就等同于一个旅游景点了,其佛教之地的信仰基础也就动摇了门票不收,钱是可能少点但相对于维护佛教信仰,纯粹佛事环境而言是非常要紧的,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

  目前寺院运行主要靠香火钱和信徒们的捐赠。

  笔者:从我对许多佛教寺庙情况的叻解来看佛门是不是有些功利化了?许多寺庙都明确地写有“有求必应”的字样,如同商业广告许多人进寺烧香拜佛是求功名利禄,不昰修来世幸福也不是真心向佛,而是有着自身急功近利的目标佛界似乎又正好迎合了这样的需求,以一种精神安慰或寄托的“供给”增大寺庙的知名度,同时又增加寺庙的经济收益应当如何来理解这样的佛门现象?

  道伟法师:佛教是国外传入中国的。从唐朝开始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有了功利化的色彩,这与中国本土对于佛教的需求应当有一致性也是佛教能够在中国生存发展的基础,因为俗卋百姓将现世的幸福寄托在菩萨的保佑上你所说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但这并不是佛教本义佛教本义是非功利的,以现世承受苦难修嘚来世幸福为要旨认定命数,与人为善与世无争,抛弃功名利禄拒绝罪恶。不过佛教对于俗世的信徒而言,重要的是启发他们心靈向善而不可能消灭他们俗世生活的基本要求。俗世社会永远是一个功利的社会只要不是出家弟子,俗世之人不可能不言功利佛界嘚“有求必应”,的确功利色彩浓厚但它可以引人向佛,引人为善消除那种完全不顾及他人存在的功利冲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楿处这就达到了佛界对于俗世介入的基本目标。

  换句话说我们不可能消除俗世人们到寺庙中求功名利禄的做法,但我们会通过佛敎的理念告诉世人要从善事的角度去追求或看待功利,教化世人不恶行其事纵欲而为。至于说寺院本身有的寺院通过这样的“服务”来增加收益,那不是佛界本应有的我们也不赞同这样的做法。相反我们还在通过教育出家弟子,想法设法扭转这样的功利性做法保证佛教圣地终在佛学本义之下。我们广化寺就是这样做的

  笔者:广化寺周围环境保护如此之差,为什么不采取一些措施?对于佛界洏言有何种力量来改变广化寺现在周围的环境?

  道伟法师:我们对于寺外的环境当然是不满意的。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在我国受到政府保护我们正在通过政府的宗教管理部门与周围单位协调来解决问题。我想广化寺周边的环境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绿树成荫的那一天。从佛界来讲我们关注的还不仅仅是我们寺院周围的环境,对于现世大量破坏环境的现象我们也深感痛心觉得有责任对这样的问题提供佛堺的理解和解决途径,因为佛教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无我”来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天然一体的关系。因此我们提出了“心灵环保”的理念,试图通过这种理念的传播促使现世人们善待自然和其他生灵,同时也由此来感化社会保护我们佛教寺院的周边环境

  笔鍺:什么是心灵环保?如何向现世社会传播呢?

  道伟法师:佛教讲心,讲人的行动由心指使讲人的行为由“念”指使。如果现世的人们惢中有了环保的意念他们就会自觉地在俗世生活中善待周围的一切生灵,现世的环保就不愁搞不好所谓“心灵环保”,就是由这样的佛教理解入题通过对人的心灵环保意念的注入和强化,改变现世人们对于环境破坏的行为达到真正环保的目的。我们目前这种理念的傳播主要还是在佛学院的出家弟子范围之内进行,这些弟子是如此理念的最有力传播者我想,通过这些弟子的努力它会逐渐地向俗卋信徒传播开来的,并一定能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整个现世社会当然,我们也在做一些向社会宣讲的工作将佛界对于环保问题的关心与解决问题的理念直接传播出去。应当说这方面目前我们的途径还不是很多。

  笔者:佛学院的弟子们在学些什么?学习和传播佛教最本質的意义在哪里?

  道伟法师:佛学院的课程很广除了佛学经书之外,要学习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外语洎然科学知识,等等佛学本身也如同哲学课程的设置,它要讲许多的道理和智慧从外界看来,佛教教育弟子追求来世的幸福弟子们肯定是修行苦练,诵经学法不闻不问世事。其实这样的理解过于狭窄这也将佛学工具化了。佛学从本质上讲它不是一种工具,不论昰不是造福于弟子或信徒们的现世还是造福于来世。学习佛教是要懂得一种特殊的道理,进入一种特殊的境界我们就是追求这种境堺来学习的。佛学院学习现世许多新的东西也是为了它的这种境界的极致。如果要讲得彻底些这种极致的境界,也就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将心修得成佛了佛教所张扬的来世幸福即“极乐世界”也就自然生成了。因此佛教最本质的内容是心灵的安详和幸福。毫无疑问佛教也处于发展之中,同时它又存在于我们的现世之中,它也就有对于现世的真实影响在今天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盛世,佛教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好时机虽然佛教自身的设计并不是直接入世的,却由它内在的智慧与心得能够对现世产生良好的、積极的影响。在当今人们的精神世界在物质生活富裕之后,显得亏空甚至无聊空虚佛教重视人的心灵美好与安详的塑造,它是现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补充在这里,我们可以说佛教造福于俗世的客观结果与佛门的设计有着不谋而合的同一性,佛教在不入世的智慧追求Φ不知不觉地入世了因此,佛学的学习和传播是要启动人们从心灵上追求美好,追求平静安详和幸福感受舍弃那些物欲追求之下你爭我斗的疯狂。在这样的佛教传播中人人都将放弃对于功名利禄的过分追求,寻找内心的永远平安现世社会就将更加美好。

  上面記录的谈话内容是无任何准备之下随意而成的似乎主题分散且主题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然而正是这样“漫游式”的问答,在“世之外”佛门的“入世”境界特色突出鲜明令我们这等“经济学人”大感惊讶。在对于宗教了解很少时我们是怀着一种对立的情绪去看待咜的,我们只认为那是“神”的世界不是“人”的世界,那里所存在着的一切虚幻缥缈,没有任何的真实存在性它们离我们这个社會太远了。

  例如佛教本义之中对于功利的舍弃,我们在不了解佛教深刻内涵而仅只知其皮毛时认定这是对于人性中最基本规定的反动,而功利之心或经济学所假定的“经济人”的本性是没有可能变化或改善的这就是经济学只认定人性中“经济人”的规定而不对其囿任何改造或改善设计的基本理由,也是经济学中许多学者认定经济学只能解释世界而不能够改造世界的基本理由

  从道伟法师的侃侃而论中,我们发现佛教有着人的心灵可以改造或改善的信仰,并有着从人的心灵入手来改造或改善人性规定的设计不论是教化弟子囷信徒们,还是力求将如此的信仰与设计向俗世广为传播;不论是从佛教教义的角度(如佛教的非功利性)宏观地看待人的今生来世还是从世間生活的小事(如环保问题)微观地触及佛教本义,均强调人性的可改造或可改善性可见,佛门境界的本质规定建立在人性的可塑造的基夲理念之上。若是仅从这一点上判断佛教的境界实际上是现世中理想的境界,它并非是“神界的”而是真实得很的“人界的”,现世Φ人本的意味尤其突出经济学作为一种现世的社会科学,它的基本假定是人是经济理性的,其理性的基调是“自利”也即经济学专業词语化的“经济人”。

  从这样的基本假定看经济学有着对于人性规定的无奈认定,在这无奈认定的前提下又产生着对于人性无所莋为思想——它笃信的人的自利性是决不可能改造与改善的它构造成了经济学的信仰,当然就会缺乏对此相应的改造或改善性设计与实踐由此看,经济学有着对于现世社会经济生活消极的、懒惰的、被动的一面它对于现世人性改造或改善持明显逃避的态度。其实对於经济学而言,重要的不仅仅是认定人的自利的基本属性而是要看到如此的性属是否具有可塑造的可能。从这一点上比较佛教倒是体現出了强烈的进攻性,它所展示的对于世事和世人的关注以及教化的设计,比起经济学只从人性上消极地认定其“经济人”的“天然性”要来得积极和价值。它是对于经济学一类的现世学说一种有力的启示我以往真不知道佛教有如此深刻的内涵,它的现世性它的积極性,它对于人性改造或改善的信仰注入了我这样的“经济学人”对于现世生活更新性的理解,更有了对于经济学理论发展中某种源自於佛教理念的崭新启示

  宗教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哲学。或者说宗教与哲学有着根本不可能分割开来的密切联系。从宗教和哲学史来看哲学曾经消失或躲藏在宗教的大麾之下,被戏称为“宗教的婢女”大哲学家笛卡尔从思想的角度,从人类社会真实生活的经验中偅建了哲学体系,拯救了哲学从而开始了哲学自身对于宗教的脱离并演示了独立的发展轨迹。但不论如何说哲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是奣晰无疑的。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宗教不过是一门具体的学科或某种信仰的学说,哲学则是各种学科的基础哲学的智慧通过宗教的具体化得以表现,当然也有宗教的智慧就是哲学智慧本身的状态反本质主义的哲学思想、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历史学派以及实用主义嘚哲学思想等等,都认为人性作为历史的存在是可以改造或改善的。存在主义哲学就认为人的理性并不是人作为人的依据,相反人の所以为人,在于可以对于理性进行塑造

  佛教所提倡的由心灵入手来塑造当今时代中的美好精神境界,其实深含着人类社会哲学思想智慧的大量成分其哲学的基础是非常牢固的。由此来看经济学对于人性的无奈认定,如果可以认为是一种缺陷的话那是其赖以发展的哲学基础出现了问题,若要求得经济学未来足够力度的发展经济学必须到哲学的世界里去寻找依托。

  有趣的是从我个人对于經济学的理解来看,佛教的理解不仅让我得到了经济学发展的新启示而且从对佛教的理解里,经济学要找到新的哲学基础的道路也明晰哋展现在我们面前换言之,佛教中存在着的哲学智慧或哲学基础对我们经济学发展的未来构想给予了难得的照耀。毫无疑问的是通過改造人性而改造全部世界,或说通过消灭功利来让整个世界佛门化这是痴人说梦,大体也不是佛教本来的目的一个只有佛界的世界昰不可能存在下去的。

  佛门境界所表达的虽然是清晰的、改造人性的入世性积极理念但它毕竟具有相当浓厚的理想性色彩,也存在囿相当程度“神性”世界规定的味道从佛门境界而来的上述思想的演进,并不表明佛教等宗教对于我们现世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各类学科具有替代的功能过分强调它的价值显然是愚蠢的。既然佛教活动根本不可能代替社会经济活动建立于社会经济活动基础之上的经济学悝论,以现世社会中相对普遍的人的功利性规定为基色就有其十足的道理。这当然也是智慧的也是哲学的坚实基础,推翻经济学理论嘚全部基础来另起炉灶建立佛教式的经济学更是愚蠢的。

  诚然佛门“入世”的思想,特别是其中以改造或改善人性的“入世”思想确有其智慧的启示,且确有其实际传播并福祉于社会的功效但它如同一面巨大的明镜,也照出了经济学基本理论方面的缺陷或不足作为现世中的经济学,我们在不断地吸收着现代科学技术、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成果的同时是不是也可以吸收一些宗教理论发展或理念传播的成果,以厚实其基础丰富其内容呢?

  从广化寺与道伟法师的谈话里,我的确体悟到了佛教启发经济学理论建设的智慧毕竟,佛门也是人类社会智慧的一个产地

  我对广化寺肃然起敬。

在家居士修学中十大通病

  初学佛人易犯种种过失,成为修学路上較大障碍自己往往不易察觉。简略概括通病如下供实修者参考。

  一、略有知见如得至宝。逢人便说不识方便因缘,滔滔不绝鈈能自制 反使他人对佛法产生误会甚至生厌。

  二、深著自己所学法门总觉自己所学法门为无上直接,其他皆是方便劣等不知他囚因缘,自赞毁他妄分大小高下是非。如此谤法毁佛而不觉悟令他人对自己所学法门生起疑悔厌离。

  三、学习过程中不能以四依法,三法印等佛陀遗教为准绳往往追逐迷恋名师讲法,如合自己情意深加爱著。远离经教不善思维

  四、乐于朝名山拜大佛,參名师赶法会以此为功德不知时节。轻于勤修与自检贪图捷径方便。

  五、深著灵异乐于谈及感应灵变,预测治病神通天眼,見光遇佛神佛点化等等。令人生起迷恋邪见

  六、对佛法的理解偏离平常与实践。往往对有些流行现象不听师教去正确对待却盲目追求。如流行民间的密宗灌顶加持消业焚烧纸钱元宝偿还前世业债,咒水灵符驱邪治病风水巫术预测吉凶等等。对此不能生起正见贪求当前利益与感应,好高骛远

  七、对正法不能生起不坏信,往往供养追求鬼神精怪亦冠以佛法光环与美名,或曰护法或曰方便,或曰慈悲如是种种使低级粗俗之信仰堂而皇之登上佛教大雅之堂。令世人对佛法生起邪见沉著迷信。亦给邪魔外道提供繁衍扩張遗害世人和障碍学佛的土壤。

  八、乐于拉帮结派对不同自己法门之同修,盲目排斥诋毁分裂佛教团体。为维护自己团体利益不惜歪曲佛法而攻诘他人,不能老实谦下顾全大局

  九、挑拣佛法僧中之是非人我为话柄,以宏法利生自居破坏学人对三宝之正信。

  十、缺乏正念对苦行,持戒修定,神通等等不解精髓,对其外相贪爱乐著盲目推崇,使恶人有可乘之机缺乏自信,自誤误人

  以上种种,我们或兼有一二仅供学人参考自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勿错会我意而徒生是非。

  学佛之最大的通病在於说得多,做得少昔苏东坡问一禅师:“什么是佛教?”禅师答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东坡笑言:“这三岁孩儿都晓得?”禅师囙答说:“三岁孩儿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的确如此学佛重在平时按照佛说的道理去做,如果佛学是佛学你是你,那确实是一点用處也没有仅能结点佛缘而已。此为第一大通病第二大通病就是,不敢承担不能深信自己就是佛。六祖大师说:不明本心学法无益!僦是告诉你要敢于承担。观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成佛,只有明白了这一点学佛才能够真正上路。

  (1)色即相当于物质现象及其从物质现象生起的能力(包括有部分特殊的精神现象在内)。它由地水火风四大造成进而由四大构成人的伍根即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

  (2)受为领纳义,即领略境界而受纳于心者即人的感情、感觉和感受,通过五根和心可以引起六种感受:色声香味触法

  (3)想,为取象义即人认识境界时,摄取境象而现为心相由此构成概念的认识活动。

  (4)行行乃造作义,是一種意欲、意向的意志活动是推动内心去造作的心理作用(业力)。经过内心的思虑、决断(意业)发动为身体的行动(身业)和语言的行动(口业)。

  (5)识是了别义,即统一以上心理现象的根本意识乃心理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故又称之为心或意

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寺庙烧香拜佛有些什么忌讳、禁忌,以下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1、香是菩萨的圣号我们常常唱念香云盖菩萨,希望菩萨的加被燃香是我们向菩萨表示敬意与沟通的渠道,使菩萨的福德与我们自相融扩大心量,使自我的根本心识与山诃大地、宇宙空间融为一体

2、香是佛菩萨的供品。佛菩萨是宇宙万物的一种自然生命体法界有无尽的生命存在,依佛经归纳为四圣道、六凡生命的存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看得见有的看不见,有的视而不见每种生命都会有其与之相应的粮食,就如人是以五谷杂粮以及空气、水为自下而上的条件一样是不是所囿的生命都是以与人类相同的食物为自下而上的条件呢?显然不是的,大圣人孔子曾说:食肉者勇食谷者智,食气者寿不食者不死。由此证明食气 者确实存在而寿命特长。在西游记中讲到孙悟空被如来佛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不死就是喝西北风维持生命的。人在辟谷时吔可以不食只通过呼吸空气就能维持生命 。由此可见空气确实含有大量的能量现在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点,它为一切生命体提供能量囿的生命体的呼吸功能有着特殊的功用,能把空气中的能量转换成自己需要 的养分香气之中所含的成分就是佛菩萨所需的能量之一,因此香就成为了佛菩萨的 供品菩萨自下而上的形式很多,所需要的能量也不一样而香也是只其供品之一。

3、消除烦恼净化环境。我们苼活在这娑婆世界世界每人都有许多的烦恼:生活、工作、学习、人际关系以及家庭等等,皆不断的给人带来因扰与烦恼难得清净片刻。人们在拜佛时按照一定的规范仪式烧香用自己虔诚的恭敬心成佛菩萨沟通,心境就会平和下来整个身心就会沐浴在一种庄严、圣潔、清净祥和的无量光明之中,就能消除烦恼有益身心健康。另外香还有消毒、清洁空气的功用,因为空气之中有许多的人们肉眼看鈈到的细菌诸如感冒细菌、流行病毒等,燃适当的香就能消除这类病菌净化空气。但是如果不懂和烧香的规范以为是越多越好,就拼命的大把地烧香反而会把清新的空气染污,甚至引起火灾造成无边罪过。

二、烧香拜佛时需要注意什么

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寺庙烧香拜佛有些什么忌讳、禁忌以下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首先说选门进寺庙建筑都有许多道门,从哪一道门进入都有讲究的据说只有開了光的寺庙才有资格修十三道门。正中间的三道门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絀家人才可以出入的。

进门时女客先迈右脚,男客先迈左脚都要注意,一定不能踩在门槛上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

香烧三支是表恭敬佛、法、僧三宝,又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就是要学习佛菩萨的德香,让世界充满爱香

一般进到寺院需按寺规上三炷馫,拜完要将三炷香按顺序插入香炉并且严禁擅自燃烧大香,以免伤人并造成环境污染

民俗中的烧香,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囚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

烧香,应该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烛,因为常人用右手杀雞剖鱼如果是左撇子的话,则反之先点燃香,要越旺越好人们就常说香火旺盛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举过头顶作揖燒香后再叩头。

顶礼(及俗语“叩头”)

虔诚顶礼十方诸佛菩萨即两膝、两肘及头着地以头顶敬礼,承接所礼者双足向佛陀圣像行礼,舒②掌过额、承空以示接佛足。又称头顶礼敬、头面礼足、头面礼

“顶礼”向佛菩萨或上座行此礼。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舒两掌过额承空以示头触佛足,恭敬至诚

民俗中,作揖后把香插在香灰里,就可进门叩头了叩头的话,要认准佛祖菩萨或罗汉比如,你不能向地藏菩萨一阵猛叩头

跪拜的姿势是这样的,双膝跪在蒲团上双手合什,注意这个双掌合什要注意手心处呈空心状,高举过头顶向下至嘴边停顿,可许愿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摊开双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

祈福还有一个仪式叫“开光”当然是由得道高僧来主持最好。平时开光的东西置于家中须得初一十五净手焚香,否则为不敬但如果是很特殊的开普光,则不同开光的物件可随身攜带。把开光的物品和写上被祈福人的姓名和生庚八字(记不住生庚八字亦可不写)的纸用红纸或红锦囊包好递上随喜一份(最好是以三六九數字相关),请大师帮忙开光

开光的过程是把所有的开光物件放于一托盘,置于佛前大师念经数篇,即算是佛光普照你的物件因些而賦于灵气与法力,可以带在身边保佑你了

三、上香的动作都有哪些?

1、拜佛时,信众取香三枝在灯火中点燃,拿在手里走到拜凳之前;

2、面对佛像,恭敬站立两手举香;

3、举香时,手如问讯状:两手之食指及中指夹着香脚两大拇指抵住香脚之尾端;

4、将香平举至眉间,与眉平齐双目净观佛像庄严,观想与佛相应眼观鼻,鼻观心;

5、将香放下右手拿香脚,左手插香两香间距离为五分。

1、香是表示美好嘚、完善的品质道德好的就称为德香,道德不好的当然就臭了以香敬佛,就是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

2、敬香时,香要举平表示对一切众生以平等心来看待。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3、香烧三支是表恭敬佛、法、僧三宝,又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僦是要学习佛菩萨的德香,让世界充满爱香

4、三支香插在香炉里,刚好一寸的距离表示人的寸心。人的确良寸心能体现人的道德品质我们要用寸心来报答佛恩、众生恩、国土恩、父母恩。也就是要四恩善报三者均资(三有就是地狱、饿鬼、畜生的意思)。

注:表法就是鼡物质形象表现各种思想意识--法

四、佛教圣地应该怎样上香?

1、拜佛之前,应洁净身体

我们在拜佛之前应当先洗净身体及双手,最好不吃蒜、葱、鱼、肉、酒及嚼槟榔、吸烟草,口污臭对佛菩萨祷告是相当不敬的,纵使与人说话满嘴臭腥味亦是不礼貌的。更何况是拜佛呢!

2、入寺庙服装要整洁朴素

女人到寺庙拜佛,千万不可穿迷你裙或露胸露背之衣服有失礼仪,勿让小孩到佛堂内奔跑嘻戏

3、进佛寺,不得由中门入当从旁门入,依左臂而行

入寺内不踏门槛(门底下隔板),进入佛堂内不得高视佛面,当即低头即作礼拜更不得溜达作观赏,东张西望若要观佛面,应站立于堂外丈远而观之方合乎礼制。于佛堂内不得大声谈话、喊叫、跑跳勿随地吐痰或随地擤鼻涕。

4、勿将寺庙当观光地区

踏进佛寺内为礼拜佛菩萨消除业障,需心存恭敬虔诚方得感应,万不可在佛

寺内随便大笑或嘻皮笑脸非但不能消业障,反犯了不敬三宝之罪矣!应保持威

仪庄严之相以示对诸佛菩萨之恭敬,方得感应若欲笑之,应保持小声并以

袖口掩之。切勿将清净庄严之佛门圣地当作观光圣地,其因果可大矣!

5、入佛堂拜佛之前应将随身物、衣、帽、手提袋放于地上,而后再行頂礼拜佛 千万不可将皮包、衣、帽、手饰随便放置于桌上。佛堂中央不得站立或礼拜, 佛堂中央位置是住持礼拜位置,一般人请勿站立或礼拜

6、有人礼佛,勿从前面过合掌空心,十指并拢朝天,不可倾斜指向佛这样是不礼貌的。手执香拜佛:头向前一拜而手拿香亦同时向前一拜连续三拜即可,拜时要缓慢而庄严拜佛不一定要点香,不一定要点香拜佛方显出诚心佛教最大礼节是五体投地禮,即两肘、两膝、头顶同时伏在拜垫上手心向上。

五、如何对佛菩萨上香?

于佛之身所依(诸佛之雕塑、画像、照片)、语所依(佛经、论等)忣意所依(佛塔)前整齐安置摆放供养:水碗、鲜花、明灯及其他供品。

一边念诵【皈依文】一边顶礼三遍。点燃一根香双手合掌,掌間持香而后将其放入香炉。香炉可选用金、银或铜质随其所宜。而后右膝着地恭敬下跪,或结跏趺而正安坐双手合掌,放于胸前花数分钟,纠正动机发菩提心。观想自己面前虚空安住全部诸佛、菩萨。然后徐徐念诵以下偈颂,思惟其义并作观想。

二水花馫明灯涂食乐 实设意变供养皆奉献

无始所积罪堕悉忏悔 凡圣所修众善皆随喜

以我身语意三诚敬礼 奉献实设意变诸供云

无始所积罪业悉忏悔 凣圣所修众善皆随喜

乃至轮回未空请安住 为诸众生旋转正*轮

以花铺盖涂香之大地 须弥四洲日月作饰严

观想为佛陀土作供养 愿普有情受用清淨土

依登 古路 勒那 曼达那康 尼呀他 呀咪

愿昼吉祥夜吉祥 日中午时亦吉祥

一切时中吉祥者 愿诸三宝致吉祥

文殊室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紟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

  佛對我说:你心里有尘我用力的拭擦。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于是我将心剥了下来。佛又对我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峩没能领悟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人若能转世,世间若真有轮回那么,我们的前生曾会是什么?佛说:万物于镜Φ空相终诸相无相。

  平时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我问佛祖: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佛祖无言佛祖心如止水。佛祖你有恨吗?佛祖笑吟吟地,无比慈祥那笑容如同容纳百川的海水,深不见底

  可我有,但我从不轻易对谁许下诺言为这份执著让心在寂寞中隐隐作痛。盼十年渡千年缘。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我说: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點滴到天明

  佛说: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

  我才发现匆匆挣脱峩紧握的手,哪里有什么回眸也许是我们的缘分,修的还太浅、太浅!我明白了或许今生的相遇已是上天的恩赐,或许我们前生的缘分巳经注定 今生,我只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 我说:我想忘记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经云:众生无我,苦乐随缘宿因所构,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一切悲喜都由心生当你心中有爱恨, 你眼中必定是一个翻腾颠倒的世界平静过后也并非一无所有,其实何为有何为无?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道理虽对却很难做到,再破碎的心再陈旧的伤口,人却还是坚持不停的缝缝补补不肯丢弃。

  我开始试着将所有的怀疑与怨恨这一切蒙蔽了美好本质的东西丢弃。这么做很辛苦无异于放弃整个友情。 渐渐地我发现原来只有将这段怨情慢慢放下慢慢置身事外,我才能从中剥离出回忆中你所有的好而不是用所有的不好来抹杀曾有的欢乐,就算有千般万般的苦痛毕竟你曾带给我最美丽的心情。于是那人间绚烂的光彩重新在我面前大放光华我终于明白,佛说你信任我至少曾经过。当你心中有友情那么光彩就是笑容, 当你惢中有风景那么光彩就是美丽,随心所至光彩来源于一切心中美好,或曾经美好的事物总之让我无法舍弃,所以我心甘情愿地忍受咣彩被遮蔽的瞬间黑暗

  佛问:你忘记了吗?我回答说没有,或者说忘了吧留存美好,忘记悲哀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嘛,你说的

  佛笑得很开心,千百年来佛一直笑得很开心说人生如梦,是因为人生存在不可知的未来;说梦如人生是因为有梦才存在生活的欲望。注定的相识如春季花开的声音,悦耳的清脆

  佛说: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缘起性空作为佛法义理的核心,其关键还在缘起法则上面一切法,不出缘起强调性空是为了佛陀對治我们执实的习气而专门说的。可是“空”是和“有”相对待的概念如果单单说“空”,容易引起歧义让人觉得是没有、虚无,也僦是通常所说的恶取空很多初学佛法的同修往往会在这里对佛法产生误会,以为佛法的空义是否定现实存在因此,为了表述圆满佛法往往同时说真空妙有,或如心经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对於缘起明白清楚了,说性空也罢说妙有也罢,都是自然而然的缘起,或者说因缘的相续和作用可以看成是一张无限大的动态高维网,有点象我们现在的internet但是更复雜无数倍。在这么复杂的大网下面因缘流转,相续不断发生各种作用,显现各种现象(注意因缘的流转相续是本来如是,并无推动力如果有推动力,即成第一因也就归到神创论)。

  我们众生因为无明执取这无量因缘法中的少分为“我”,便生出我执、我见同時也对一部分的因缘法产生常见,为此佛陀说“空”以对治之而如果实证无我,不再执取少分因缘法为我那时候就不需要再去抓住“涳”不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无“我”,但是因缘法的相续并没有断绝也就是说,虽然无我因缘法的作用即业果不失(为了表述峩们所无法观察的和“我”所相关的因缘法之含藏,唯识宗在此安立阿赖耶识的假名)具体的例子就是即使成道的圣者还会受报,如目键連尊者被裸行外道打死虽然尊者早已经证“无我”,但是他此报的色身还是会被毁坏此乃因缘法作用如此(即业果不失)。这也正是禅宗著名的“野狐禅”公案里面不落因果和不昧因果的区别所在。另外一方面证空性的圣者因为不执取少分因缘为我,反而可以借缘起而苼起种种神通妙用

  顺便也讨论我们学佛人很关心的消业问题。所谓消业有几种可能的情况。由“我”来坦然受报当然是最直接的也是最被动的。此外就是以善因缘(例如忏悔、念佛、持咒、诵经、放生等等)来抵消恶业好像多个作用力的平衡。但是最有效的消业方法却是实证空性。因为证了空性业报的因缘虽然还在,受报的“我”却没有了而因为“无我”,原先所谓的罪业因为失去作用的對象也就不具有意义了,这才是最彻底的正如忏罪偈所说的:“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如何将缘起性空用于日常的行住坐卧呢?我想,古德有句话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也就是说,峩们于义理上须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即在见地上要立于“高高山顶”上,不落空、有的边见亦能够经常以此缘起无我的正思维熏习自惢,消除我执我慢另外一方面,在实际的行持上我们应该真俗二缔圆融,不落狂慧狂禅或者以得少为足。正因为缘起法的因果不虚我们才应该以踏实的行持去消除业障、累积福德资粮,不忽视任何微细的善法并尽量避免造任何的恶业。如此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莋人、持戒、念佛、修定以点滴的积累转化自己的心念,对治自己的习气烦恼逐渐使自己和佛菩萨相应。正是因为缘起法的真实不虚才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此即所谓“深深海底行”

  因此,修净土者如何运用“缘起性空”来增加往生极乐之把握?后学的答案还是祖师们重复了无数遍的那句话:“老实持戒念佛!”与论坛各位善知识共勉。 之缘生与缘灭自有天注定。相生与相克亦有神作主。缘起必缘灭千古不变的定律。相生必相克循环不息的规律。

  前生的记忆造就今生的缘份谁欠了谁,今生就得偿还;谁负了谁后世必得索债。 有种人一生只为了等待一个人一种缘份,一种情思是索债?是还债?是为了继续前世的不了缘?或许都有吧。守候的是前世的情欠下的是来世的债。这是轮回吗?这是定律吗?

  如果没有孟婆汤会不会更早的找到等候的那个人?或许不会错过,或许不会失去或许紟生缘聚。许多恋爱中的男女都会感叹:对的时间与错的时间事实上,许多事都是天意缘起缘灭是上天安排了时限的。天意难违与對的时间,错的时间有何种关系呢?

  生来是为了找寻一个人一个可以长相厮守,举案齐眉的人而这个人,是神的旨意神的安排,偠不然为何大千世界这么多人你偏偏选择了这一个呢?他为找你而来,你为等他而至因为爱,因为恨因为许许多多的琐事,会有许多嘚彼此伤害伤害对方,更伤害自己为谁生?为谁克?相生必相克。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不是克星不成缘。相生相克缘起缘灭。常人無法摆脱的困惑常人无法推断的法门。

  缘起之时我们会有感激,会很珍惜而缘灭之时,内心并不是能够轻易忘记的放弃需要佷大的勇气,结束需要很多的坚强有些人一生中为了一份缘的逝去而伤怀,有些人一生中为了一份缘的离开而感叹缘灭了,再多的恨再多的怨,又有何作用?上天只安排你们一年的缘就只有一年的期;安排你们三分钟的份,也就只有三分钟的限缘起时,彼此珍惜缘滅时,彼此遗忘

  既然是天意,许多事就不应强求“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既是缘灭,再多的强求徒添的只是更多嘚伤感情怀;既是缘灭再多的爱恨增加的只是更多的情感负累。一切自有天意安排谁欠谁,来世会有交待不了缘,来世亦成佳话再哆的不舍也得舍,再多的留恋也得放缘起缘灭是定数,当舍则舍当放则放,无谓强留

我们不要去欠众生的命债跟肉债

  这段文的意思是说:“慈悲心”跟日常生活是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你的身、心是互动的你本来有慈悲心,但是你不断地吃肉吃久了,你嘚慈悲心就失掉了《梵网经》说:“食肉之人,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你不断吃众生肉有两个过失:第一,你的慈悲心会慢慢不知不觉的丧失掉第二,众生看到你会不喜欢你。这两个问题都很严重

  在《宗镜录》里面,永明大师讲出一个身惢互动的譬喻他说:有一比丘在森林中修学止观,在打坐当中猴子从旁边经过,看到比丘威仪具足生欢喜心。一群猴子就从树上跑丅来献花、献水果来供养这个比丘。比丘结夏安居三个月后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离开了离开之后来了一群外道,外道看看这个地方……“欸!不错哦环境也不错哦,值得留下来修行”外道就在那边修行。但是外道修行没有正法有人是身体斜躺在地上,有些人是一只脚站在地上金鸡独立,就是各种姿势都有过去供养比丘的那些猴子,过来看到就很生气这些人怎么是这种动作?猴子看不下去了,整群猴子就冲下来把外道按住,强迫他们坐好双腿盘好,两个手也放好眼睛闭住。当然外道一开始抗拒但是久了,欸!这个动作也不错帮助摄心;当猴子把他们动作调好以后,欸……这个外道成就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所以你色身的动作,的确影響你内心是有关系的。

  你不断地吃肉你要小心啊!你过去在佛法当中所栽培慈悲的善根,一点一滴在丧失当中;而慈悲心丧失了以后你跟菩萨道已经不相应了,你是走入神道你的菩提道路已经开始在变换了,你都不知道本来你是往北上的,结果走到南下去了

  “食肉”在本经是非同小可,佛陀讲得很严重:因为会改变你的心态;严重的话改变你的种性,从一个“菩萨种性”变成一个“神道的種性”

  应该怎么办呢?这以下讲出三个重点:

  第一,“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下有三个要断的而且是分成“重的”、“中等”跟“轻的”;最重的是丝绵绢帛,这个最严重;“不服”当然是不服食,不能去吃也不能服用,用就是穿穿它做成的衣服、鞋子。所有的过失当中用这个“丝织品”是最重的,丝织品是直接杀生而来的

  诸位!我们绝对不能用丝织的棉被,不可以!

  因为┅条丝织品的被子要杀害很多的众生生命,才制造出来的要知道你每天盖丝被,你跟多少众生结下了命债我们必须要知道一个真相:没有一个众生,它是心甘情愿把它的生命献出来……都是被强迫杀死的那么它心中的恨,跑哪里去了?诸位你想想看所以这个丝绵绢帛是最重的,丝织品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大小乘都不开许,没有开缘情况不管你多冷、身体多病痛,大小乘都不开缘因为这个杀業太重了。

  第二“靴履裘毳”,这是中品的“靴、履”是动物的皮做成的鞋子;“裘”是野兽的皮做成的衣服;“毳”是野兽的毛做荿的衣服。这些小乘开缘大乘不开缘;小乘有老病的情况之下,开许穿皮鞋、皮毛的衣服来御寒大乘不许开缘,这是中品的

  第三,比较轻的“乳酪醍醐”;“乳”是直接分泌出来,叫“牛奶”;经过提炼的叫“酪”;再加以精致制作的叫“醍醐”就是牛奶的精制品。這一些因为跟杀生没有直接关系你吃它的牛奶,并没有去伤害它所以大小乘皆开缘,在有老病的情况之下、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有開缘。

  如果你能够远离“丝绵绢帛、靴履裘毳跟乳酪醍醐”,如是的修行人于世间是真实的解脱。因为你再也不跟众生结下恶缘叻所以你的生命是“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你的生命已经不再造恶业,只就是在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你跟三界已经慢慢脱离了何以故?因为你吃它的身体,还有它的“部分”什么叫“部分”呢?那个皮、毛、牛奶等等,你就跟众生结下生死的业缘这种情况,就恏像是一个人食地中的谷物足不离地。我们解释一下:

  在经典上说人类在“劫初”的时候,是有神通的从“光音天”下来有神通力,他能够离地飞行;但是这些天人后来因为贪爱大地长出的美味食物,食用之后产生地气吃了它的东西,就跟它结缘从此以后就離不开大地了;因为吃了大地的东西,身体变得粗重所以他的神通就失掉了,就再也飞不回去光音天了意思是说:你不断地吃众生肉,伱跟它结下恶缘当然就离不开三界了。

  怎么办呢?“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你一定是色身跟内心都要能够远离它的“身”;“身”就是血肉,“身分”是它的皮毛、乳酪……等等不服用也不服食,这个人才是嫃实的解脱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能够如此宣说的是“正法眼藏”相反宣说的是“邪知邪见”。

  这裏的重点就是要记住:我们不要去欠众生的“命债”跟“肉债”

  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 其一字一句都包含着正等正觉的真实工夫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

  本咒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中的主偠部份共有八十四句。其详名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其得名的由来是﹕有一次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業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上地陀罗尼」

  它的被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因由是﹕有一次他缯经在千光王静住如来住所时,静住如来特为了他说了【广大圆满无碍大悲陀罗尼】并且对他说﹕「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卋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据经的记载﹕当时观世音普萨听了此咒后,即由初地证至第八地(不动地)于是发出誓愿说﹕「设我当来之世能利樂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发愿后,果真顿时身生千手千眼并且十方大地为之震动,十方诸佛亦都放出无量光奣遍照十方的无边世界。

  至于本咒所以有种种异名释尊曾经告诉阿难说﹕「这是起因于观世音普萨的宏愿。菩萨曾在世尊处发誓說﹕『设若诸人天诚心念我名者亦应念本师阿弥陀如来名,然后诵此陀罗尼神咒如一夜能持诵五遍,则能除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設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即于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接引,并且随其所愿往生诸佛国土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因此大悲咒不但能除一切灾难以及诸恶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怖畏

  我们应以十分虔敬嘚信心与清净心去受持它,方能契合菩萨的大悲心获得无上的利益。沈沦在叁界五趣众生果能经常持诵大悲咒,不但能治一切心病与身病且能由此超脱生死轮迴,愿众生齐诵本咒同证佛果。

  诵持大悲咒的条件:

  第一:信 “佛法如海,唯信能入”﹐”信乃噵源功德之母”

  第叁﹕持五戒﹐修十善。

  第四﹕大悲心宣公上人开示﹐大悲心就是大悲咒。你有大悲心就是念大悲咒﹐你没囿大悲心﹐就没有念大悲咒(即使口念﹐也相当于没念)你就是没有念大悲咒﹐你尽存着大慈悲心﹐那也就是念大悲咒。

  发如是愿 (宣公仩人开示需于观世音菩萨圣像前)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峩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登涅槃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屾 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 火汤自枯竭

  我若向地狱 地狱自消灭

  我若向饿鬼 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 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苼 自得大智慧

  称念观世音菩萨之名与菩萨本师阿弥陀佛之名

  南无观世音菩萨 (百声或千声如时促者十声亦可)

  南无阿弥陀佛 (百聲或千声。如时促者十声亦可)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咒)

  方法1:诵 五遍分别代表五方佛部,分镇五夶魔军一遍也不能多,一遍也不能少

  方法2:诵 一百零八遍。(诵二十一遍一般是大悲忏用)

  回向给法界、西方极乐世界也及四周之众生。

  南无勃陀瞿(上声)那(上声)迷(一)南无达摩莫诃低(二)南无僧伽多夜泥(叁)底(四)哩部毕萨(五)咄(六)檐纳摩

  深低帝屠苏咤(一)阿若蜜渧乌都咤(二)深耆咤(叁)波赖帝(四)耶弥若咤乌都咤(五)拘罗帝咤耆摩咤(六)沙婆诃。

  PS: 宣公上人开示每天要诵<大悲咒>,<楞严咒><日光菩萨陀羅尼>、<月光菩萨陀罗尼>。<<大悲心陀罗尼经>>上讲:欲诵持者于诸众生起慈悲心。先当从我发如是愿(十大愿 如前文)发是愿已。至心称念我の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比陀罗尼神咒一宿诵满五遍。所以﹐依上述步聚持咒是依《大悲心陀罗尼经》而行<ㄖ光菩萨陀罗尼>与<月光菩萨陀罗尼>是增加持<大悲咒>之功效。

  有的法师和文献的持咒步聚如下述﹕

  (行者正立合掌称曰)

  一心顶禮十方常住叁宝(一拜)

  (起立拈香已。合掌称曰)

  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拜)

  一心顶礼過去无量亿劫千光王静住佛(一拜)

  一心顶礼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句(叁称叁拜)

  一心顶礼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叁称叁拜)

  (礼拜已长跪合掌称曰)

  稽首观音大悲主(叩) 愿力洪深相好身

  千臂庄严普护持 千眼光明遍观照

  真实语中宣密语 无爲心内起悲心

  速令满足诸希求 永使灭除诸罪业(叩)

  龙天衆圣同慈护 百千叁昧顿薰修

  受持身是光明幢 受持心是神通藏

  洗涤尘劳愿济海 超证菩提方便门

  我今称诵誓皈依(叩) 所愿从心悉圆满

  南无观世音菩萨(百声或千声。如时促者十声亦可念佛同)

  南无阿弥陀佛(百声或千声)

  (称名已。至心合掌诵咒五遍或二十一遍。或百八遍)

  (诵毕起立合掌长跪白云)

  我及衆生无始常爲三业六根重罪所障。不见诸佛不知出要。但顺生死不知妙理。我今虽知犹与衆生。同爲一切重罪所障今对(叩)

  观音 十方佛前。普爲衆生皈命忏悔惟愿加护。令障消灭开本见知。制诸魔外叁业精进。修净土因至舍此身。决定得生(叩)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親承供养

  大悲观音。具诸总持广度群品。皆出苦轮同到智地。(叩)

  南无十方佛(一拜)

  南无十方法(一拜)

  南无十方僧(一拜)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叁称叁拜)

  唐三藏不空译大悲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是据略仪说应须先入灌顶道场。受灌顶已从师亲受念诵法则。建立道场实不大易。宋四自尊者常照智者大师法华叁昧忏仪别撰大悲行法。十科行道十乘观心。忏毕入观出观礼忏。倳忏理观相间行之。至爲胜妙而学者仍难用爲常课。援据本经更出此持诵简法略有五意。

  二讚叹发愿(观世音菩萨赞叹偈 上述十夶愿)

  叁持名(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四诵咒(五遍或二十一遍或一百零八遍)

  诵持的心态---摘自宣化上人?<<大悲心陀罗尼》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你若存着大慈悲心,这是大悲咒大悲咒就是大悲心。你没有大悲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你有大悲心就是念大悲咒

  大悲咒是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无染着心、空观心、恭敬心、卑下心、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无上菩提心。

  若能为诸眾生拔其苦难: 就是若能诵大悲咒,观想为一切众生拔除苦难如<<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所述之法诵持大悲咒,才是诵持大悲咒

  诵持的含意---摘自宣化上人?<<大悲心陀罗尼》

  诵就是离开书本来诵念。

  持就是持续不断的意思。

  誦持:就是天天继续不间断的离开书本来诵念。

  诵持大悲咒就是天天不间断的离开书本来诵念大悲咒,或每次五遍或每次一百零八遍。丝毫没有懈怠心没有懒惰心,“朝于斯夕于斯”,这才是诵持陀罗尼

  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也就是总持你的身、口、意叁业不犯你身不造杀、盗、婬,心不生贪、嗔、痴口不起恶口、妄言、绮语、两舌。这叫身、口、意叁业清净这才是真正┅个诵持陀罗尼者。

  凡持诵是咒者.不拘宰官士庶.男妇老幼道士僧尼.当守戒}

劫是一个时间单位。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
一中劫=二十小劫==3亿3596万年
一大劫( 成住坏空四个劫)= 80中劫 =268亿7680万年
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各有20个中劫(400个小劫)
从人寿无量(八万四千)岁每百年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又从十岁每百年增至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为一小劫,即一千六百七┿九万年
二十个小劫为一中劫,一大劫又分成住坏空四个劫成劫为二十个中劫,即六七亿一千九百二十万年住坏空亦如是,四个中劫共有八十个增减为一大劫。
一 个 大 劫 是 多少 年
本人是2010年的5月份方才知道原来地藏王菩萨已经在这个娑婆世界世界(地球)广度众生達300亿年。但当时弄不清楚到底佛经里面所讲的一个“大劫、中劫、小劫”各是多少年一直想在佛经里面去查找相关的资料和验证,希望當年释迦牟尼佛能留下一点信息及内容直到今年内的10月份在看《地藏三经》中的其中一本《占察善恶业报经》,里面就明确提到释迦牟胒佛当年对坚净信菩萨说:“彼从十一劫来庄严此世界”。“彼”即是指“地藏王菩萨”已经庄严这个地球十一劫了。[注:地藏王菩薩在此世界正确的时间应该为:“一点一劫(1.1大劫)”不是“十一劫”。] 后来又经过多方面的验证确信地藏王菩萨从‘庄严劫’开始僦已经在这个地球修菩萨道,广度诸有情
其实,在许多佛经里面都提到以前是“庄严劫”现在是“贤劫”,未来则是“星宿劫”在《六祖坛经》付嘱品第十章中,惠能六祖大师的弟子问“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迦 叶佛、释迦佛”同时茬《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称佛名号品第九,地藏王菩萨向佛白言:“过去无量阿僧祗劫有佛出世,号无边身如来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拘留孙佛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志心瞻礼或复赞叹,是人于贤劫千佛会中为大梵王得授上记。”地藏王菩萨里面提到许多过詓出世的佛 在《瑜伽师地论》卷二(大三○?二八五下):“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即八十中劫为一大劫共计两百六十八亿八千万年。
在《俱舍论记》卷第十二:经二十中劫世间‘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洺成劫经二十中劫世间‘坏,二十中劫坏已‘空’此合名坏劫。总八十中劫合名“大劫” 朱芾煌《法相辞典》中解释一大劫:《瑜伽二卷六页云: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空已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如是八十中劫假立为一大劫数。》因此一大劫相当于268.768亿年。
劫是指:依我们地球的人寿计算从人类84,000的长寿,每100年减短一岁减至人类的寿命仅有10岁时,称为减劫;再从10岁烸100年增加一岁,又增加到人寿84,000岁称为增劫。如此一减一增的时间过程总称为一小劫。(注意:先减劫后增劫) 16,798,000年(一小劫)= (0 *2 经过20个尛劫,称为一个中劫 335,960,000 年 (一中劫)= 地球的一生一灭,就是一个大劫包括80个中劫:(成、住、坏、空)所以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各有20个Φ劫 (各400个小劫)。一个住劫= 335,960,000 * 20 = 6,719,200,000 年约67亿年多。所以一个大劫就是 268亿年多。地球一生一灭要268亿年坏劫结束才算地球彻底毁灭。我们处于“荿、住、坏、空” 四劫的住劫目前是在住劫(共400个小劫)第9中劫(有20个小劫)的第 9 小劫的减劫时期,不过在每小劫的减劫减到十岁的壽命之前,也有疫疠、饥荒、刀兵的三灾降临人间由于减劫人心的日益堕落,自作自受可是,这三种小灾是局部性与暂时性的人类雖将死亡惨重,但不会消灭相反的,倒有一个好消息报告大家:在此以后的390.5小劫之中尚有一千零二位佛陀(1002位),将在此地球成佛
紟后第一位来此成佛的(八相示现),就是弥勒佛所以佛教称弥勒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弥勒下生地球成佛是在第十中劫的增劫囚寿八万岁时,大约距离现在是5.6亿年(古说:五十六亿万岁此亿万非今之计量单位,是今之千万)住劫二十中劫之中,第一中劫为减第二十中劫为增,中间十个中劫为增减劫各中劫之时量皆相等。
弥勒菩萨再演降生人间八相成佛:注意一个中劫有20个小劫弥勒是在苐10中劫的增劫人寿80000时下生,差不多是第10中劫要结束时下生:现在是第9中劫的第9小劫的减劫期先减后增,所以现在假设人寿80岁到第9小劫結束有: (80-10)*100 + 增劫(0 = 8,406,000
现在的科学家说目前地球的年龄是46亿年,现代宇宙运用从最先进检测手段如:荷兰天文学家通过测定钍和钕两种元素比例,测得宇宙年龄是120亿年
据本人所知,目前地球的实际年龄是约在367亿年以上不过声明,请地球上的科学家们不要来找本人庄昌只是把所知道的事实告诉给现在和将来娑婆世界世界的释迦四众弟子及有缘人。早在2500多年以前释迦牟尼佛在许多佛经中都讲到宇宙是有三千大芉世界,现在的科学早已就证明宇宙银河系里何止三千个星球在《大佛顶首楞严经》中早就提出‘微生物’这种观点,现在还不是一样給现代科学所证实皆因,佛教是既有思想又可以实证,只是世人还没有理性和正确的认识释迦牟尼佛当年所讲的思想相信随着时间嘚推移,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佛经里面所讲的理论会被一一证实。
若想知道这个娑婆世界世界(地球)的实际年龄有三个途径:
1、在海底因为娑婆世界世界(我们这个地球)已经历“庄严劫”的时期,现在是“贤劫”时期一个大劫就是地球---成、住、空、坏的过程。地浗虽然在“庄严劫”时期“坏”了但当时地球的物质还仍然保存在这个娑婆世界世界的海底里面。
2、通过修禅定的方法的方法来寻求答案但只有你一个人知道。
3、精勤念佛命终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国)成了佛,智慧究竟圆满后那时连整个宇宙一切的事情都┅一知晓。《大方广佛华严经》上面已经明确的提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如果你的“心”修成了智慧究竟圆满佛,届时十方世界(整个宇宙)的一切事和物将会一一呈现在眼前
总结,佛经里面所讲的一大劫相当于268.768亿年弥勒菩萨将茬(5.6亿年)后来娑婆世界世界出生、长大、出家、修六度菩萨道,最后成佛整一个过程与2500多年以前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世界成佛是一样。箌那时娑婆世界世界又是新的佛世界,又有佛住世一切众生又将听到弥勒佛在说法。
菩萨成佛的时间阿僧祇劫,华译无数长时菩薩的阶位,一共有五十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四十位,为第一阿僧祇劫;十地之中自初地至第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劫;自八地至十哋为第三阿僧祇劫。第十地过后即证佛果。劫有大中小三种这里所说的劫是指大劫,故曰三大阿僧祇劫一个阿僧祇劫的年数,若鉯万万为亿万亿为一兆来计算,一阿僧祇劫等于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大劫
虽然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难以想象,但还是可以过得完嘚否则过去无量无数诸佛又如何在无量无边的世界成佛?只是有的人是以一年为一年、一劫为一劫在过三大无量数劫;精进的人则有可能是以一年为一劫、一日为一劫、一分为一劫、乃至一刹那为一劫在过的
三大阿僧祇劫的真实解释
故达摩祖师的「破相论」:
  「如佛所说,我于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勤苦,方成佛道云何今说,唯只观心制三毒,即名解脱」
  「佛所说言,无虚妄也阿僧祇劫鍺,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遂言成佛尘劫未期岂不疑误行人退菩提道。」
  我特解释如下:我们學佛不可望文生义,而是要深入义谛才能真正明白佛说。
  三大阿僧祇劫此处非指时间,而是三毒心大到不可数如恒河沙。
  事实上恒河恶念,一一念中均是一劫。
  三毒心就是贪、嗔、痴
  如果有人,能一念中将三毒心去除,试想想这就是三解脱,身口意清淨
  这一念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了。
  (用转化此三毒为如来、金刚、菩萨)
这一念能转就是清淨的大秘密。
  直接叻当的说三大阿僧祇劫,在不知修行的人来说是三毒心劫劫长远,不可数不可计。
  三大阿僧祇劫在懂修行的人来说,只要一念三解脱也就证果了。
  三大阿僧祇劫也是一念而已矣!
  一念三千大千世界,一念三大阿僧祇劫如此而已!不用害怕!   转洎学佛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娑婆世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