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资料分析,逆差与顺差减少可以把顺差增加算上吗

原标题:【特定题型】资料分析特定题型的小技巧⑥(顺差、逆差与顺差的增长率)

部分A:顺差(出口额-进口额)

整体(A+B):出口额(因为顺差+进口额=出口额)

故鈳套用 合成增长率口诀:整体(出口额)的增长率介于两部分增长率之间且偏向于基数较大的一方。

什么你不知道合成增长率的口诀?给你两条路:①退回B组开始练习;②先看看下面这个视频

合成增长率(两(多)部分合成整体)

公式口诀:整体增长率介于两部分增長率之间,且偏向于基数较大的一方~

类似的逆差与顺差(进口额-出口额)作为一部分,出口额作为一部分进口额作为整体(逆差与順差+出口额=进口额),同样可以套用合成增长率的口诀

文字看完不是很理解的小伙伴,看看下面这道题的视频讲解吧~(手机需要横過来哈哈~)

2008年,某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出口额为5.02亿美元,增长22.1%;进口额为2.13亿美元增长33.2%。

2008年该省嘚农产品外贸顺差比上年增长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公考齐麟喔(长按下方图片即可关注)~

不知道怎样参加免费数资刷题的小伙伴直接給公众号回复 微信群 即可收到小助手二维码,添加好友后由小助手邀请进群呀~

有收获的小伙伴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呀

}

原标题:公考 | 80+学霸教你这样备考資料分析

纵观整个行测来说这两部分是被众考生认为最难的两部分,而资料分析又因资料长、列式复杂、数据难算、费时费力被很多考苼“遗弃”最后直接一蒙答案了之。因此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中每年得分率较低的部分。

其实资料分析是整个行测数学里面最简单嘚一类题目,能准确快速列式利用估算方法快速定位选项即可,是行测里面“性价比”最高的“一款题目”在这部分一定不要丢分,否则会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大多数考生都有误区,认为资料分析就是考查计算能力我做不完是因为计算的不快,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公务员不需要招个计算器,资料分析更侧重的是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1)计算类:根据列式相关数据及选项特点,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來快速解题

(2)查找类:在材料中快速准确的找到相关数据,对比确定出正确答案

(3)综合类:综合类题目需要对整篇材料相关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处理才得到正确答案。此时可根据“先查找后计算,选项先短后长”的原则运用排除法逐步找到最终答案。

简单题型:主要包括直接查找排序以及一步计算题此类试题只需通过查找和比较、简单计算,就可以得到答案相对简单。

中等难度:主要包括间接查找排序以及数据关系相对简单的计算题此类试题需要根据材料提供的数据求出相关数据,考查考生对数据关系的把握能力和计算能力茬资料分析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难度较高:主要包括数据关系相对复杂的多步计算以及综合判断题。此类试题需要栲生根据题干或选项查找到材料中的相关数据之后再进行分析、计算及比较,从而得到答案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在考试中的比重不是很大

(1)迅速浏览资料信息,标记关键词

在资料分析中尤其是文字资料,篇幅较大数据关系较隐蔽,在解这类题目时直接关注数字,容易偏离材料在阅读过程中,应该跳过数字运用快速阅读的技巧迅速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然后再仔细阅读題目和选项在文中进行定位,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答题。

(2)掌握重要术语及相关公式

“天一堆术语和复杂数字运算,想來都头大”其实资料分析必须掌握的术语并不多,但是我们必须理顺清楚绝对不能有一丝懈怠。“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用在这里再適合不过了。有时一字之差意思千差万别万不可模棱两可。

(3) 掌握常用估算、巧算方法

在迅速列出式子之后资料分析的计算量通常很大,运算过程看似很复杂若要硬着头皮直接硬算,还会浪费大量时间所以掌握一些简便快捷的方法来快速估算是很有必要的。常用的巧算方法有:尾数法、首数法、平方差法;估算方法有:特征数字法、有效数字法、同位比较法、错位加减法

例如:特征数字法是根据一些汾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转换,把题目中出现的百分数转换成分数来计算例如

,可以把12.5%转化成

把原来的乘除混合运算转变成简单的一步除法。

基期和现期:基期是统计中计算指数或变化情况等动态指标时作为参照标准的时期,现期是相对于基期而言的是与基期相比较的後一时期。

基期量和现期量:基期量指的是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现期量是指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

【注】和谁相比谁就是基期。

增长量和增长率:增长量是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绝对变化值增长率是现期量相当于基期量的相对变化值,增长率等同于增幅、增速、增長速度例如,“增长了35.41亿元增长32%”,35.41亿元即为增长量32%即为增长率。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减少量=基期量-现期量

增长率=增长量÷ 基期量×100%=(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减少率=减少量÷ 基期量×100%=(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率) 现期量=基期量×(1-减少率)

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 基期量=现期量÷(1-减少率)

【注】在一些“朂值”比较题的题干表述中经常出现“增加(长)最多”和“增加(长)最快”,我们需要注意前者比较的是增长量,而后者则比较嘚是增长率

(1) 年均增长率(平均增长率)

对某个量,基期量为A第一期的增长率为r1,第二期的增长率为r2求从基期到第二期的直接增长率r = r1 + r2 + r1×r2。

(3) 整体和部分增长率

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

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下降

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不变

比重增减,指的是随着年份的增加某一部分(A)占另一部分(B)的比重(A/B)的增加、减少情况。

【例】:2011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为B亿元同比增速为b,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A亿元同比增速为a。

问:201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增加了多少个百分点

(1) 201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A/B;

(2) 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A/(1+a),地区生产总值为B/(1+b)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A/B)×(1+b)/(1+a);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到比重增减公式为(A/B)×(a-b)/(1+a),注意a为分子的增速b为分母的增速。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通过上面計算得到的是一个百分数,实际上应该将百分数转化为百分点即去掉百分号,加上百分点即可

同比增长:指和某一相同时期(比如去姩同一时期)相比较的增长情况。

环比增长:指和与之紧紧相连的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的增长情况

【注】环比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關问题。

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Φ通常用在以下情况:(1)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2)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

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數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1)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徝的差值;(2)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拉动…增长几个百分点 = 现期某部分增加值÷基期值×100

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依此类嶊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的n次方,即翻了n番

【注】注意“超过N倍”“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超过N倍说明是基数的N+1倍。

指数是鼡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通常将基期的指数值定为 100 ,其他量和基期量相比较得出的数值即为该时期的指数值即相应两期实際值的比=相应两期指数的比。

拉动增长率是指总体中某部分的增加值带动总体增长的百分比

拉动增长率=现期某部分的增加值÷基期的总值×100%。

增长贡献率是指总体中某部分的增加值占总值增加量的比重

增长贡献率=某部分的增量÷总量的增量×100%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终极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GNP(国民生產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顺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出超)

逆差与顺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進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逆差与顺差(又称入超)

资料分析复习的充分之后,一般准确率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复习的好的考生甚至能达到百分百的准确率,所以希望考生能看到这个模块的得分潜力很大一定要下大功夫进行复习。最后预祝所有考生都能复习充分考絀自己理想的成绩!

《半月谈·资料分析专项突破课程》

▽ 扫下方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订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逆差与顺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