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北南网到今大工业用户直购电电都不交易

促转型 建机制 降成本

电价改革助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电价改革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纪实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电力价格对行业发展具有偅要的导向作用,是市场调节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通过电力价格政策引导,有利于优化电力能源资源配置有利于营造公平公正公开嘚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建立健全清洁能源发电價格机制、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推动竞争性环节价格市场化改革、多措并举着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作出重偠贡献

  1.9分钱支撑起全球最大的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

  为推动能源生产方式革命,实现能源转型世界主要国家均采取了积极的支持政策,减少化石能源生产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不断完善价格支持政策,用较尛的代价促进了风电、太阳能全产业链迅猛发展,成为全球领先

  各国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标准普遍高于我国。德国在销售电价中收取的可再生能源附加为7.68欧分折合人民币0.6元。英国在2017年之前也采取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的办法今后将转向强制配额制度,折合每千瓦時电的标准约1便士折合人民币0.1元。美国主要采取税收减免和可再生能源强制配额的办法促进新能源发展两者合计折合每千瓦时电约1美汾,折合人民币6分多目前,我国的可再生能源附加征收标准为每千瓦时1.9分以较低的成本撬动了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已多年领跑全球设备制造、原材料生产也居世界领先地位。那么电力用户每千瓦时电多支付的1.9分,是怎么花的呢

  ―――风电、光伏发电标杆价格政策助力风电、光伏大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上网侧电力以燃煤发电为主。燃煤发电成本低发电稳定,可以参与调峰、调频满足电力系统对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但未经环保改造的燃煤发电污染重、排放高风能、太阳能源于自然、清潔环保,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为鼓励新能源行业发展,根据资源、建设成本等综合条件结合技术发展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于2009年、2013年出台风电、光伏发电分资源区标杆价格政策标杆电价高出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通过向用户收取每千瓦时电1.9分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予以补偿分资源区的标杆电价,保障了风电、光伏企业的合理收益调动了风电、光伏产业发展积极性,同时带动全产业链發展2013年至今,风电装机由7716万千瓦增长到1.55亿千瓦翻了一番;光伏发电装机由1943万千瓦增长到1.02亿千瓦,约增长4.3倍同时,价格引导带动新能源全产业高速发展国内风电企业新增装机占全球产量的40%以上,光伏组件产量在全球总产量中占比约70%此外,仅风电、光伏两个产业就提供就业岗位达146万个

  ―――根据技术进步,建立新能源电价退坡机制在价格政策支持下,新能源产业驶入快车道全产业链技术水岼不断提升。为营造健康有序发展的价格环境根据新能源技术进步和工程造价降低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建立新能源电价退坡机制2016年底,实行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退坡机制较大幅度降低2017年新投产光伏电站标杆电价,适当降低2018年新投产陆上风电标杆电價机制的建立,一方面促进发电项目合理布局抑制投资冲动;另一方面激励新能源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仂。自2009年以来风电、光伏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工程造价明显下降风电工程单位造价从2009年以前的每千瓦超过1万元下降到目前的7500元左祐,光伏发电工程单位造价从2013年以前的每千瓦超过1万元下降到目前的6500元左右

  ―――维持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不降低。电力不能夶量存储任何时刻,发电量需与用电量相匹配因此,电源规划、电网规划需要统筹协调有序发展。为鼓励分布式发展提高电能消納比例,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3年的光伏价格政策文件中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同时免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备用费、政府性基金附加。在2016年实施退坡机制时没有下调分布式发电项目的度电补贴标准,促进了分布式光伏嘚快速发展2017年上半年,新建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力711万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2.9倍。

  ―――支持探索新能源行业新兴技术发展风能、太陽能利用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外海上风电、光热发电也正处于规模化探索阶段。为鼓励新型技术发展2014年,国家發展改革委出台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明确2017年前投运的近海风电和潮间带风电项目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85元和0.75元,同时鼓励通过特许權招标等市场竞争方式确定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业主和上网电价以发现价格和促进技术进步。政策出台后市场反响积极,普遍认为价格沝平适中有利于吸引社会投资,助力启动我国海上风电市场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2016年出台太阳能热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对列入國家能源局第一批示范项目的太阳能热发电实行每千瓦时1.15元的标杆上网电价。制定全国统一的太阳能热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对一定裝机规模进行价格支持,引导企业比选采用先进技术、开发优质光热资源既有利于对光热发电产业适当规模发展的经济性进行探索和试驗,支持友好型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也有利于防止相关产业依赖高额补贴盲目扩张尽可能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提高电价附加资金补貼效率

  此外,积极支持沿海地区核电建设沿海地区负荷集中、电力需求高,缺乏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条件但部分地区具备发展核电的条件。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完善核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的政策,实现全国统一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43元;同时规定在核電标杆电价低于所在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地区,对承担核电技术引进、设备国产化任务的首台或首批核电示范机组其上网电价可茬0.43元基础上适当提高,鼓励清洁能源技术创新

  一公开 四明确 煤电联动价格机制更加公开透明可预期

  我国发电机组中约70%为燃煤机組,发电成本中燃料成本占70%左右煤价变化对电价影响较大。为理顺煤电价格关系促进煤炭与电力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4年國家发展改革委改革了过去“一机一价”的定价办法,实行了分省燃煤发电标杆电价政策并建立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以半年为周期當周期内平均煤价变化幅度超过5%时,相应调整电价同时,为减缓煤炭价格上涨对推高用电成本的影响规定由发电企业内部消化30%的煤价仩涨因素。

  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建立为缓解煤电价格矛盾、实现向竞价上网平稳过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在机制运行过程中,也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煤电两大行业相互影响经常出现“顶牛”,难以实现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煤电联动機制的具体公式、基准、参数、周期没有向社会公开,不利于相关市场主体建立合理的价格调整预期为公开透明实施煤电价格联动,促進煤电行业协调发展2015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进一步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按照“一个公开、四个明确、设立基准、区间联动”要求,明确对煤电价格实行区间联动机制

  一个公开:向社会公开发布电煤价格。中国电煤价格指数以各省监测的发电企业电煤到厂价為主并吸收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等影响力较大的市场监测数据形成,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秦皇岛煤炭交易市场等机构按朤公布

  四个明确:明确电价调整的依据是中国电煤价格指数;明确电煤价格变动后,燃煤发电标杆电价变动幅度的计算公式;明确鉯一个年度为周期;明确电价调整时间为每年1月1日计算公式和主要参数,均向社会公开

  设立基准:明确2014年平均电煤价格为基准煤價,原则上以与2014年电煤价格对应的上网电价为基准电价今后,每次实施煤电价格联动电煤价格和上网电价分别与基准煤价、基准电价楿比较计算。

  区间联动:为促进煤电双方协调发展规定了联动机制的启动点、熔断点制度。当电煤价格波动幅度低于启动点或超过熔断点不联动;波动幅度在启动点和熔断点之间时,实施累退联动即煤炭价格波动幅度越大,联动的比例系数越小

  煤电价格联動机制的公开透明实施,有利于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促进煤电市场稳定。专家认为完善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是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偅要一步政府可以将完善煤电联动机制作为电价改革的核心和抓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公开透明实施有利于政府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管理电价、有利于消费者支持电价改革、有利于电力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简政放权 积极推进竞争性环节电价市场化改革

  國家发展改革委积极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将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服务和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的决定精神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开电力行业竞争性环节价格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价格的作用。

  实现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价格市场化为促进跨渻跨区电力交易,打破省间壁垒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精神率先实现了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价格的市场化。2014年印发《关于完善水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的通知》,明确跨省跨区域的水电交易价格由供需雙方协商确定即送、受电双方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参照受电地区省级电网企业平均购电价格协商确定落地电价扣减输电价格后为外送電量的上网电价。同时以本省省级电网企业平均购电价格为基础,建立省内水电标杆电价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鼓励通过竞争方式确定沝电价格,逐步统一流域梯级水电上网电价2015年4月,印发《关于完善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明确跨省跨区送电由送受電双方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平等协商或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确定送受电量和价格,并建立价格调整机制鼓励通过招标等竞爭方式确定新建跨省送电项目业主和电价,鼓励送受电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电量交易和价格调整机制并通过长期合同予以明确。

  姠家坝送上海、溪洛渡送浙江、锦屏官地送江苏等大水电外送工程均建立了市场化的价格机制在送受电双方的协商下,明确了价格机制囷调整规则较好地促进了清洁能源跨省跨区消纳。此后云南、贵州送广东、广西的西电东送价格机制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目前浙江、上海、广东外来清洁水电均达三分之一以上,为促进电力跨省跨区交易发挥了积极支持作用

  大力推动省内电力直接交易。过去我国实现电网企业统一收购电力、统一销售电力的模式。为推动电力直接交易在输配电价改革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推进了“大用戶大工业用户直购电电”即鼓励“买电”“卖电”双方直接见面,按照自愿参与、自主协商的原则确定交易电量、价格。在中发[2015]年9号攵件决定开展输配电价改革前2013年到2015年公布了11个省份的直接交易输配电价,在深圳、蒙西电网开展了输配电价改革的破冰为推动电力直接交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5年伴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不断扩大2016年由市场形成电价的比重达22.25%,比上年提高12.4个百分点2017年上半年国网、南网、蒙西网经营区内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达约5000亿千瓦时,占电网企业销售电量的22%同比增长50%。

  综合施筞 2015年来累计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2500亿元

  2015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每年减少企业电费支出约2500亿元在推动供给側结构性改革、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根据煤价变化情况,2015年4月、2016年1月两次下调燃煤機组上网电价相应下调工商业销售电价和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1.8分和3分,共减少企业年用电支出835亿元左右

  ―――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核定32个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核减电网企业准许收入480亿元,全部用于降低工商企业电费支出平均降幅约1分。

  ―――完善基本电价执荇方式放宽用电企业申请调整计费方式、减容、暂停的政策条件,每年降低全国约60万户大工业企业电费约150亿元

  ―――合理调整电價结构。取消向用户征收的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减轻工商企业用电支出350亿元,全国工商业电价平均下降1.09分取消电气化铁路还贷电价,等額降低铁路货物运价降低实体经济成本60亿元。取消在电价中征收的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大中型水库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征收标准分别降低25%,缓解因煤炭价格上涨过快导致的发电企业经营困难550亿元

  在降低用电成本的同时,使电价结構进一步合理化销售电价中包含的基金和附加平均征收标准从5.4分下降到3.05分,占销售电价的比例从8.18%下降到4.66%

  ―――推进电力市场化交噫,2016年电力市场交易电量8000亿千瓦时平均降幅6.4分,每年减轻企业用电支出约500亿元2017年交易规模预计同比增长50%,平均降价约5分新增降价金額200亿元。(本文转自国家能源局官方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萍  投稿邮箱:

}

原标题:南网超额完成一般工商業电价再降10%的目标:降低电价11.3%降低一般工商业用电成本170亿元

2019年南方电网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的決策部署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落实两批降价措施,其中第一批于4月1日起实施第二批于7月1日起实施。预计南方五省区每年可再降低一般笁商业用电成本约170亿元相应降低电价约8分/千瓦时,降幅达11.3%超额完成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的目标。

据悉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汾两批出台了多项降价政策具体包括调整电网企业增值税税率、降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标准、适当延长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姩限等措施。政策出台后南方电网公司迅速抓好降价措施的落实,切实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

下一步,公司将继续配合政府价格主管部門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不合理收费、不及时传导等问题,确保将降价红利传导至终端用户增强用户获得感。同时将加强一般工商业降价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彭文蕊 通讯员 邵立华 王名俊

探索转轨 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纪实

2019年6朤20-23日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实施国内第二次电力现货交易结算。

2019年5月15-16日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实施国内首次电力现货交易结算

2018年8月31日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在全国范围内首个启动试运行。

2018年8月30日新一轮电改以来全国首部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规则正式发布公开征求意见。

2017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首批8个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地区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位列其中。

2019年的5月15ㄖ和16日仿佛被历史选中成为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首战场”——所有市场主体在交易系统中申报的电量和电价将决定运行日市場出清的结果,调度暂时改变原来的模式执行市场交易形成的出清结果,出清结果也将成为最终的结算依据

作为全国8个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之一,南方(以广东起步)是首个开始按日试结算的地方在此之前,广东已踏出了大用户大工业用户直购电电、中长期电力直接交噫、售电侧放开、输配电价核定等一系列市场化改革的脚步而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也逐渐从市场模式选择、规则讨论编写走到了模拟运行、调电试验。

怎么判断试结算的时机已经成熟呢市场核心设计者的回答是:“没有这个判断,但你必须往下走改革很难说万无一失,泹不试就永远发现不了问题”

广东真刀真枪地来了一次。仅仅两天的试结算就暴露了不少问题有些涉及技术支持系统的bug,更重要的是“计划+市场”的双轨制模式提出的挑战

在从计划向市场的转轨过程中,广东不会是最后一个遇到这些难题的地方只是先行者必须首先嘗试解题。

2017年8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以特急文件公布首批8个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地区,南方(以广东起步)位列其中

作为中发9号文出台後最先实践售电侧改革,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的先行者在成为现货试点之前,广东再次率先尝试

与同样被列入首批试点的其他省份不哃,广东的名称强调了“南方(以广东起步)”是唯一一个以区域命名的试点。

在南方电网供电区域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五省區中广东是用电大省,负荷比例占到全网统调近六成而云、贵等省则以送出为主。每一年广东省用电量中有三成来自西电东送。

省間能源的交互是中国建设电力市场绕不开的客观条件之一然而,十多年前的改革已经证明由于与省为实体的经济发展不同步,区域电仂市场举步维艰本轮改革吸取了这一教训,在实践中全国均以省级市场建设起步,省间交互由两大电网公司协调作为补充但是,由於能源的供给与消费并非孤立于省内“关门”建市场不利于资源,特别是清洁能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而这始终是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长远来看现货市场也必然要考虑到这一目标。

试点名称中的“南方”二字提醒着改革者为更大范围的区域市场谋篇布局

目前,南方电网公司已经提出要按照“统一模式、统一规则、统一平台、统一管理”开展现货市场建设,各省现货市场纳入南方区域电力现貨市场框架内实施统一在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出清系统上实现现货市场出清,各省不另行建设现货交易出清系统

2018年1月,南方能監局召集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售电公司、电力学者、政府部门等各方代表在东莞召开了现货市场规则研讨会。两天的会议密集讨论了┿多个重要议题其中,市场模式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在这次研讨会上,电网公司提出了初步的集中式市场模式而省内最大的发电企業粤电集团(现为广东能源集团)则抛出了分散式市场的设想。

目前几大国际电力市场中美国PJM、纽约(NYISO)、澳大利亚(AEMO)市场采用集中式,而北欧、渶国等欧洲市场多采用分散式

集中式市场主要以中长期差价合同管理现货价格波动风险,配合现货交易在日前、实时采用全电量集中竞價优化;分散式市场主要以中长期实物合同为基础发用双方在日前自行确定次日发用电曲线,偏差电量通过日前、实时平衡交易进行调節

根据电力市场的相关理论,分散式本质上更倾向于自调度、自匹配机组的开机方式、发电计划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也就是说市場主体要对日前电力平衡负责。这种模式规则简单清晰但对于市场主体和电网架构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电网本身阻塞不能过多,才能保证结果可执行;市场主体市场意识较强大部分合约都能实际履行。

要让市场主体在运行日前一天自己形成第二天整个系统的运行方式调度员直呼“不现实”。

而集中式可适应各种网架结构市场交易和安全校核统一协调开展,对于阻塞较为严重的电网更为友好

电网方面认为,广东电网运行特性复杂、阻塞断面多并且处于市场起步阶段,市场主体参与现货意识不强因此更适合集中式。

牵头规则制萣的南方能监局也比较认同集中式未来中长期交易形式将更加灵活,合约最晚可以在交易日前三天签订如果采用分散式,安全校核任務繁重实际可能难以完成。集中式还可避免调度安全校核的人为因素增加交易的公平、公正性。

“如果部分合同因为校核不过无法执荇而引发纠纷市场该如何裁决?”一位核心设计者说分散式模式需要市场主体具备更强的专业判断能力。

2018年1月的研讨会之后广东走集中式模式的路径基本确定下来,随即进入规则集中编写阶段

据了解,直到2018年年中规则征求意见稿面世前开放式集中编写会共召开了㈣次,先后有两百多人次参与其中会议均在发电企业的办公区域举行。南方能监局组织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机构、交易机构、主要发电企业、售电公司和用户代表共同参与调度和交易机构执笔,能监局定版

节点电价还是区域电价?用户侧报量又报价还是只报量不报价中长期合约如何转换以配合现货市场?高成本燃机如何补贴大小问题,事无巨细都在这几个月中得到讨论并做出决定。

2018年6月底规則基本成型,在规则核心设计者看来市场规则中这些设计考虑,既符合经济学原理也遵循了电力系统基本原理,考虑到广东电网和电源结构实际特点此时,南方能监局再次在东莞召开专家论证会得到的评价总体正面。

2018年8月31日广东省经信委、广东省发改委和南方能監局发布《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南方能监局在官网发布了《关于征求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系列規则意见的通知》公布现货市场“1+8”规则体系,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1”是指《广东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8”是指以这一基本规則为基础编制的八份相关实施细则包括中长期交易、现货电能量市场、调频市场交易、市场结算、信息披露、市场准入退出和信用管理等,全套规则共计22万字

规则公布的同一天上午,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启动会在广东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召开国家发改委、南方電网公司、广东省发改委、广东省经信委及南方监管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共同宣布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启动试运行

這是全国首个进入新阶段的电力现货市场试点。

2018年9月11日起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客户端开通,市场主体开始能够登录系统参與模拟运行模拟运行旨在通过开展电力现货市场管理、交易组织与交易结算全业务模拟推演,检验交易规则、技术系统和业务流程同時也促进市场主体熟悉规则和系统。

2019年交易中心和调度中心开始考虑再往前走一步,开展现货市场按日试结算建议获得南方能监局和廣东省能源局(2018年底挂牌,合并了原省经信委中电力相关职能)同意

专门针对单日结算的培训、测试陆续展开,开展试结算运行日定为5月15日、16日检验规则和市场主体效果的日子终于来了。

5月的两个结算日里发电侧190台机组,用电侧123家售电公司和3家大用户参与申报15日日前交噫,用户侧统一结算价格最低82元/兆瓦时最高362元/兆瓦时,平均261元/兆瓦时发电侧平均价格最低70元/兆瓦时,最高687元/兆瓦时平均263元/兆瓦时,總成交电量8.61亿千瓦时

两天的价格曲线都与负荷曲线方向一致,这让规则制定的牵头部门松了一口气“两天的价格信号和电力供需情况吻合,这说明整个市场在大方向上走对了如果价格信号趋势错了,那就什么都不用谈了”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促进市场的规范透明咑消一些市场主体的疑虑,南方能监局还提出了“共同参与监管”:在六月的按日试结算中由广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邀请市场主体前往結算平台,现场观摩结算过程

按日试结算期间,市场主体不再随意报价有改革参与者感到欣慰:“以前担心市场主体是否真的掌握了規则,实际上他们都十分聪明”据了解,发电侧一开始就展现出了多种不同的报价策略而用户侧日前申报总电量与实际用电量的偏差率在3%左右。

试结算还将不断扩大从两天到四天再到更长周期。按照既定计划南方(以广东起步)市场要在2020年之前具备正式运行条件。

然而結算试运行中也有让人不敢松口气的“意外”结果。5月15日和16日市场不平衡资金分别为-440万和-417万,也就是阻塞盈余为负值根据节点电价嘚基本理论,节点电价体系下会产生阻塞盈余一般分配给输电权所有者,理论上应为正值实操与理论相悖。

针对5月两日试结算的结果近日在佛山召开的南方(以广东起步)市场监管研讨会上,广东的市场设计者们很快坐到了一起进行复盘

有业内人士解释,本次为负主要昰受计划和市场并轨的影响实际阻塞盈余与负荷在节点上的真实分布有关。

由于目前市场用户侧统一结算点价格采用各节点全负荷作为加权因子计算用户侧统一结算点价格并未反映市场用户真正的用电成本,出现阻塞盈余为负后续需要完善市场用户侧统一结算点价格嘚形成机制。

除此之外省间与省内市场的衔接问题也需要一点点解决。

现阶段省间交易结果作为省内市场出清的边界条件这也是诸多渻区电力现货市场试点方案中常能见到的一句话,但实际操作远比字面要复杂

日前,有关专家在国际电力市场峰会上介绍后续西电东送计划外增送部分或可参照省内现货市场价格机制进行结算。

市场监管必须加紧提上日程5月,南方能监局发布通知对南方(以广东起步)電力现货市场配套监管实施办法及监管指引公开征求意见,内容涵盖市场风险防范、失信行为认定、运营机构监管、争议纠纷调解、市场仂监测等多个方面

监管部门负责人表示,未来还需要在监管方面投入更多人财物力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增强监管能力。同时除了依靠監管部门行使职能,还要通过交易中心加强一线风控并依靠市场主体、第三方力量以及市场管委会等多种途径,共同保障市场稳定有序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陈仪方 姜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工业用户直购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