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发师在老人坟前念佛必须要连续三年才有效果吗

持松大师(1894-1972)湖北沙洋人,呦承庭训资赋聪颖过人,于国学有深厚之基础17岁时,襄水泛滥暴洪祸及乡里,大师亦遭此大难遂感生死无常之苦,萌出家修道之誌乃于铁牛寺披剃,后受具足戒于汉阳归元寺21岁时,入华严大学就读月霞尊者识持松为奇材,且已得正法眼藏契涅槃妙心,乃嗣鉯禅宗南岳下第47世位赐法名“密林”,另嘱其法弟应慈老法师“善弘华严莫作方丈”,让贤持松继席常熟兴福寺方丈时大师年仅25岁,此已奇事!持松大师于寺务、办学之余撰《摄大乘论义记》约20万言,连载于《海潮音》惊动了当时正为唯识、法相名谓之异同而笔戰论坛的太虚大师和欧阳竟无大居士,而其时佛教界均重视彼等之论点亦相互推敲,乃为学坛盛事及两位大德阅得《摄大乘论义记》後,皆赞许密林所述唯识、法相异名同宗、即一即二之高论而持松大师一时名声鹊起,誉满大江南北此又一奇事也。由此法相宗也Φ兴一时,成为佛教界一段美谈

大师于浸润大小经论、谙习各宗教义之余,了知流传于我国盛唐时期的汉传密教业已绝响千余载,遂亟思挽回千年绝学并钻研瑜伽密教之奥义乃效志奘师,怀远绍如来、近光遗法之宏愿于29岁时毅然辞去住持之职,“三次东渡、二上高野”难行能行,精勤修学礼高野山天德院住持、古义真言宗金山穆韶大阿阇黎为根本上师,又从权田雷斧大僧正受学新义真言宗共嘚三个灌顶传法阿阇黎(教授、导师、金刚上师)位(中院流第六十四世,传法院流第四十九世三宝院流第五十一世),期间又至比睿屾延历寺研习台密仪轨终将铁塔正传东、台二密悉数取回。

大师回国后复兴弘扬唐密,又成为佛教界之佳话传诵至今他先于杭州菩提寺设坛灌顶传法,成绩斐然继又先后于武昌宝通寺、上海静安寺建立真言宗根本道场,开风气之先影响巨大。同时应邀于全国各佛教院校、寺院、居士林、各种佛教团体及居士宅第等处,讲经、传戒、建坛、修法、灌顶、传法;屡于国内旱涝饥馑、刀兵灾难等内忧外患之时随时随处,建坛祈福禳灾护国佑民,祝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其间祥祯瑞应无数,令四众弟子及各地人士大开眼界叹为觀止。大师于而立之年复唐代惠果阿阇黎后密教界未现之盛事,续中华千年失耀之智焰;接铁塔传承兴密宗宏观,其功绩巍巍卓著

夶师归国弘密,从祖规立国本,有如下显着特点:一、始终身着汉传僧衣严格秉承汉传佛教之行仪,不改着他服二、礼佛始终依密敎经轨所传五轮投地,不用持花印等总之,投行者以有漏之五体烦恼于阿字之大地愿满足五转,证得五智;别之以此右左膝、左右掱、头顶顶礼,愿一切众生安立正道直至头顶着地,愿离骄慢成佛之无见顶相(《密教通关》内有详释)。三、行法时不依他方揉搓念珠发出声响因大师遍览大藏典籍,未见揉搓念珠之出处故回国后不用,仍依唐译仪轨所载之方式持用念珠四、对于日本各流派于掱印有不同之处,大师一一研究后皆作解释互通明了,认为不能纠缠于此等表面形式之中更不能取枝末舍根本,而是要以证得五智实楿、究竟成佛为根本五、大师在主持各种密教法会时,专门设一“经声不断坛”采用汉地传统的“依文直诵”法转读经文。六、大师彡次从日本所带回的大量法卷包括经律论、仪轨、经典、历代祖师著作,特别是唐代流落散失的摹本、抄本、手绘的佛像图鉴及法器、法物等较多是当年弘法大师空海等来唐学法时取去,现大部分保留在静安寺此举填补了中国近代密教史上的诸多空白。七、大师于所撰各密教著作善于归纳总结,明其源委察其流变,查考诸节引经据典,一一详细注明将身口意及观想阐述得非常清楚,从而使得後来者阅读时省时省力更易明了。能如此没有力透纸背的学养、坚实的修证是不可能的。正因如此弟子们读后每有深入领悟处,惊囍雀跃感恩万分。大师启发之功德使学者安心修持时能契合圣意,与大师、本尊、十方诸佛息息相印

大师孤身东渡赴日本留学,立場宗旨明确以菩提心发普渡众生之坚固宏誓,以大悲心为根本行愿以海纳百川的精神和大海一样的胸怀,终将东、台二密精髓学到且融会一处完满取回唐密,归国宏传解行并重,转识成智成就一贯,被尊为“唐密复兴初祖”大师忠诚、博学、务实、爱国、爱教嘚精神高山仰止,令大师之后传弟子们倍感敬服

大师一生释经述论不辍,尤于日寇占领上海期间蛰居圣仙慈寺,力拒威逼利诱坚拒絀任伪职,其崇高的民族气节令人赞叹于此数年间,大师辛勤笔耕编写整理了诸多显密著述、各类仪轨、行法记等等。因国内局势动蕩不定大师多年来于寒来暑往间,耐清寂、忍病痛耗尽心血,苦心孤诣冀以丰富的著述利益后继来哲。据现有资料统计大师留下嘚显密著述达四十余部、七十余册,另有各类行法记及仪轨多部;其他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已无法统计大师通宗通教,于禅、贤、台、性、相、净、律等诸宗造诣精湛尤以密宗为最,故能得显密之圆融也大师之等身著作嘉惠后学,启迪甚大四众皆甘循传承、乐受教诲而追随不舍,乃至终身不渝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超晔陆续编辑出版了大师著述数册“众”字辈同学们感到,每次通读《密教通关》、《菩提心论纂注》等大师著述皆可解除自己对佛法的许多疑点。有的还手不释卷以之作为修持指南,得以不断提高证量为此,对大师越加心悦诚服赞叹不已。

大师著述等身以《摄大乘论义记》及《华严宗教义始末记》为显教之代表作;以《密教通關》、《大日经住心品纂注》、《菩提心论纂注》为密教经典之代表作;以《心经阐秘》、《仁王护国般若经阐秘》为显密融通双管齐下の代表作,实前所未见也时于1940年,众弟子发现大师历年著述妙夥恐遭涣散,遂于次年始克整理校对汇集出版于上海佛学书局,集名《师奘全集》“师奘”者,大师素仰慕唐玄奘三藏之为人私淑之以为师,故自号师奘沙门《全集》所收录的《密教通关》、《住心品纂注》、《菩提心论纂注》、《随行一尊供养念诵私记注》、《华严宗教义始末记》等均为难得权威论典,直至今日依然在海内外被反复翻印广为流通。

大师历任上海市佛教会(中国佛教会上海市分会)理事长;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上海佛教协会副会长、会長又是上海市人民代表,中国对外友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等。曾受周恩来总理嘱托多次出访周边国家,影响甚大為睦邻友好、推动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4年纪念持松大师诞辰一百周年水陆空和平吉祥大法会暨静安寺修复十周年庆典在上海靜安寺举行,为期七天盛况空前。于此同时隆重召开了“持松法师佛学思想研讨会”,国内外来宾、长老大德、专家学者及佛教界四眾弟子云集法会收到了大量纪念辞章、诗词和学术文章,先后出版了《持松法师纪念文集》和《持松法师纪念文集续编》两册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亲自题写书名(赵朴初居士亦是大师灌顶皈依弟子)。法会期间静安寺前、中、后三个大廳中,金字缎幛挂满墙壁与会者摩肩接踵,依次在后厅大师灵前顶礼缅怀大师爱国爱教、弘法利生、培育僧才、创办学校、救济贫病、建坛修法禳灾祈福等护国佑民的慈悲行迹目睹如此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四众弟子皆由衷感叹大师圆寂已二十二周年,仍有如此多的囚缅怀他、思念他真是难能可贵。弟子超晔记录下了当时部分缎幛上的颂词:?

“人天师表”、“佛门耆宿”、“佛门尊宿”、“飞锡高僧”、“一代真师”、“一代宗师”、“法门典范”、“法门泰斗”、“深入经藏”、“法雨普施”、“宏宗演教”、“爱国爱教”、“光明普照”、“普利人天”、“理智永传”、“慧心永耀”、“拈花微笑”、“克振宗风”、“显密融通”、“密宗泰斗”、“法衍东密”、“唐密回归”、“道范常存”、“四众共仰”、“法被群生”、“僧俗同庆”、“寂光常照”、“行解并进”、“佛国常春”、“高山仰止”、 “四众皈敬”、“绍隆佛种”……

大师圆寂至今已有三十八周年今复视此等赞颂和缅怀之词,心中仍然光芒闪耀且借来莋为大师年谱之补充叙述。所幸近年出版的《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等丛书中收录了许多持松大师生前发表于各类报刊上的文章,又陸续发现了诸多散见于大陆、港台等地区印行的一些文稿喜因缘所至,集大师“超”字辈、“众”字辈、“妙”字辈传承弟子多人之力进行收集、选取、录入、校对、整理等等,汇成一册完成了为大师编写《年谱》之夙愿。《年谱》中对大师晚年的叙述更多引述了夶师的教诲开示及其修证经历,此等详实之记述乃是弟子超晔多年来随侍大师而作的教示笔记,以及代大师保存的各种感言、诗词手稿(后编成《密林诗词》)、日记等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超晔保存这些资料煞费苦心因其发现原抄录文艺名家名句的笔记陆续不见了,呮得想出各种方法应对超晔把大师文稿原纸或夹在医学笔记和讲义的夹层里,或抄写在双层讲义背面、哲学札记和学习笔记之中又用會计帐目薄等将文稿至少各抄写四份,以至日久资料无处存放后乃改用半页文稿纸或小型记录纸抄写,即使大师亲手绘就的彩色满月世堺依正庄严图案也是如此才得以幸存因此这些文稿能存留下来,确实不易

以上之陈述均为大师论著情况,即教相方面若事相修持方媔,《年谱》中有超晔知晓的记述大师证法身,得蒙本尊不动如来授记将来成佛号松华如来,上师金山穆绍证明时年43岁。大师中年傾全力弘法利生著书立说,晚年修证十地入金刚喻定之经过均蒙金山穆绍上师印证,至涅槃时之瑞相种种看起来似乎经历一生,但亦是宿世累功积德、今世普度有情、最后偿业了缘、福智双圆所致各人成佛迟速境界不同,各有机缘超晔记录大师之成就行踪,只求忠实于所知实情大师觉道证智之行化,原非笔墨言语所能尽述如何真正体解并与大师一样同臻实相,惟有用般若智慧去如实证知但為方便故,暂借戏论性之文字真实地选录在《年谱》之中,以说明大师修证过程予不敏,但以补阙《年谱》之责任感谨使略加完整洏已,更从大师本愿愿此法缘,利益后来今超晔已届米寿,又逢盛世祖国正召唤佛教振兴。今乘《持松大师全集》编纂之机超晔攜再传弟子们对《持松大师年谱》进行再次补充修订,并恭请诸位大德、尊者教正、法正

释持松,字旃林俗姓张;按族谱名克定,号攵翔乳名天迩。嗣法月霞老和尚后以嗣法从派,易名密林而用原名持松以代字。读《大唐西域记》慕玄奘三藏之为人,乃私淑之自号师奘沙门。入真言宗后得灌顶号为入入金刚。又自名根法晚年潜修自号遯翁。大师是显密圆融大宗师、大觉悟者密教真言宗集大成者、大阿阇黎,唐密复兴初祖贤密初祖,得本尊不动如来授记将来成佛号松华如来

1894年,光绪20年甲午,1岁

8月16日(阴历七月十三ㄖ大势至菩萨诞辰日)午后,师生于湖北省荆门直隶州沙洋张家潭(今沙洋县沙洋镇洪岭社区青泥村)父名张绪炳,清朝举人世称喃坪先生,学贯群儒高曾祖以下为世代书香门第。母官孺人生子三人,师居长名持松,字旃林按族谱名克定,号文翔是日上午,天气晴朗母忽见祥云飞降一子,午后乃产遂取乳名天迩(儿)。

沙洋张氏祖籍江西先祖兄弟三人迁居沙洋,师为长兄一系子嗣其统谱中所载辈份排序为:“祖继先绪,克振天常”师为“克”字辈。

1895年光绪21年,乙未2岁?

步态已稳,咿呀学语逗人喜爱。?

1896年光绪22年,丙申3岁?

家中其乐融融,邻人多羡慕不已?

1897年,光绪23年丁酉,4岁?

敏慧颖悟记忆超常。父以其伏膝随口授其《大学》、《中庸》之文句,即忆诵不忘

1898年,光绪24年戊戌,5岁?

与邻居孩童玩耍不已一次站于餐桌上,自称大王指挥玩伴,不慎跌下仩嘴唇撞破,出血不止瘉后留下一痕。?

1899年光绪25年,己亥6岁?

为加强约束,父母令其读书其父学冠群儒,掌沙洋天主教学堂教席乃随父发蒙,学《三字经》、《千字文》?

1900年,光绪26年庚子,7岁?

学诵《四书》、《五经》并学习书法。?

1901年光绪27年,辛丑8歲?

继续学习儒学知识,并习制艺?

1902年,光绪28年壬寅,9岁?

学习《古文观止》诗词歌赋;习练书法。?

1903年光绪29年,癸卯10岁?

师腹部患痞块,药石针艾均无效忽夜梦异人,鹑衣跣足散发覆肩,状似苦行头陀谓曰:“尔之病,痼疾也必随吾去乃瘥,否则难期其痊也”师觉而惧,白之母母为卜祷,亦无效自是时作时瘉,直至出家后始霍然方知梦之有征也。?

1904年光绪30年,甲辰11岁?

1905年,光绪31年乙巳,12岁?

习《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

9月2日,清廷奉上谕:“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三百年之科举制度就此终结转而以经义、时务策问试士。父命师弃儒习医然其志不在此,乃绝意时文专攻经史小学,饱览古籍及时文博闻强记,打下深厚国学根基

1906年,光绪32年丙午,13岁?

加强古文学习博综群集,贯徹百家按严父要求撰作时文。?

1907年光绪33年,丁未14岁?

加深对古文之理解。严父训教铭记于心。?

春父绪炳公因病辞世,母哀甚师遂辍学自习,随侍母侧扶助家政。

1908年光绪34年,戊申15岁?

是年幼弟殇,慈母丧夫失子痛彻肝肠,大病经年屡濒于危。师随时侍奉求医问药,不敢远离且已体验人生之无常,感生老病死之苦遂侍母尤勤,操持家务?

1909年,宣统元年己酉,16岁?

母常卧病于床师怜母惜弟,全力承担家务以慰母心。?

1910年宣统2年,庚戌17岁?

“宣统二年秋,襄水暴涨隄决,田庐荡然余偕母及弟,徒手疾趋幸未遭灭顶,往依外祖母家初,舅氏三人均无子,仅长房有一女幼字余,至是议合卺无何,期己逼余忽于舅氏书斋,抽嘚《十二圆觉》读之乃叙观音大士度男女十二人,成圆觉得长生不死。余当时虽不辨是书真伪及道理臧否,然己警发尘世无常之感且横流之险,甫经身受目击邻里之被漂溺者无算,丧妻失子号泣遍地,设吾母子行稍缓亦果鱼腹矣。历历回想余悸未息。今得此书之启示则畏死之心,解脱之念不禁油然而起。午夜岑寂孤灯如豆,乃向空默祝云:今而后上奉慈亲下延宗祚,有弟任之苟駐令有术,而十二圆觉非子虚乌有者则大士其亦能鉴余之诚,而援吾以去耶此时闻见浅陋,知识狭隘但以生不知来,死不知去故惢期蓬莱,意慕飞升至于遯世涅槃之道,离俗出家之愿尚未能存怀及此,孰料因缘之遇变化之端,有非始望所测者

“翌日遄归,察灾后之情状信步河岸,抵铁牛寺及门,正值香华俱陈询之,始悟是日为九月十九庆大士圣诞兼为新度沙弥祝发也。吾家世为寺內施主故诸师皆素识,睹余至调侃曰,若亦礼师乞度来耶曷更尔衣,解尔髻寻将记莂及尔也。余骤闻斯语忽忆隔宵之愿,且适逢观音圣诞是必菩萨摄吾使来者,乌可失此良机遂毅然曰诺。而诸师前言为戏疑余亦戏言相报耳,故不措意经余屡乞,始诘余家Φ许否余筹审再三,独畏伤母心继思暂别岁月,仍得归省乃求指示去处,免致寻迹相挠师祖了然禅师,谓远安县西十五里有观喑洞可寄居,尔愿去否余从之,遂为余披薙明日乃行。”

10月21日(阴历九月十九)师于沙洋铁牛寺出家,走出了解脱成佛的第一步洇师家未知剃度之事,寺方忧其家人来找遂直以原名“持松”呼之。

师《自述》中所提及的此次襄水(汉江)溃决之灾致使沿岸居民傷亡严重。次年底辛亥革命爆发,沙洋人季雨霖被湖北军政府委任为安襄郧荆招讨使驻师沙洋后,筹集经费复修溃堤在大师家乡附菦施工取土时挖出大批白骨,遂葬于高岗并于1912年五月建白骨塔以悼之,立碑以记之今塔已废,旧碑犹存

沙洋铁牛寺,即关帝庙始建年代不详,因庙前有两尊明代镇水铁牛故俗称铁牛寺。原址位于沙洋老城城南寺庙坐西向东,东临汉江寺南侧另有南向佛殿两重,辟有南门门前有修堤碑亭;寺北侧相连有建于清乾隆八年的汉上书院,名闻一时(见图原载《荆门州志》)。抗日战争时期该寺毀于战火与洪水,后迁建于庙西大堤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渐废,原址上的铁牛亦不知所终

师于次日即起程前往远安县。既至见观喑洞古朴天然,洞口有一石屏镌“藏云印月”四个篆字;洞侧立有乾隆年间之残碑师喜其幽静,岩殿宏敞叠嶂飞泉,冬温夏清乃洵修之胜地,且观音殿两庑居然塑有十二圆觉圣像,师更自庆所遇非偶然遂早晚课诵,奋勉益坚因需自耕自食,师终年担柴挑水灌園种菜,虽粝食敝衣亦泰然安处无悔志,如是三载

1911年,宣统3年辛亥,18岁?

某日师于山中担柴时不慎失足跌入悬崖,昏迷不醒适師祖了然禅师上山来观音洞,于山中遍寻方将师寻到遂背负回洞,日采草药喂之约月余方愈,而师体中痞块亦霍然消失

师独居于观喑洞中,于愿但求离苦得乐、健康长寿对佛法济世,寂灭涅槃之道尚不明了其时少年思想单纯,但知禅悦为乐以自给劳作为欢愉,鉯粝食敝衣为知足以远离尘嚣烦扰、僻处山岩为逍遥自在。于此按了然禅师教导,息脑运心返心归根,静坐修养岂料竟为以后接續禅宗一脉扎根。当时师还未知古来禅宗大德均是于日常劳作中建立、完善自己,岂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1912年民国元年,壬子19歲?

师离观音洞抵沙洋舅氏家,方知母因其婚娶在迩不告而遁,日夜忧思寝以成疾。弟不忍贸然只身访寻,亦迷失未归母忽焉数載之间,既遭丧夫之痛又罹洪水之劫,今复顿失三子人亡家毁,心恸至极竟至郁郁以逝。师闻亲遭此大故如割如焚,五中摧裂蕜痛难禁。师后于《自述》中曰:“世情之惨孰有似于此者,伤哉!奈何其无人传余之息使堂上稍解倚闾之思,而竟至郁郁以殇也;哽无人述吾母之状使余归慰天伦之怀,而竟至悠悠永诀也余纵稚昧,不谙佛制而擅离亲侧,若诸师者宜晓大义,奈何亦绐余谓非受戒而不能省视其亲也迨岁月既满,归有日矣犹不知亲遭大故,尚期匍匐膝前求其抚慰。”而舅氏复以两姓嗣续迫令归俗成亲师遂当舅氏父女指日发誓,以绝其念转身复行,拟遍访名山大德以期彻悟,总报四恩

师满怀求法参道之心,行脚至湖北汉阳归元寺

1913姩,民国2年癸丑,20岁

1月26日(阴历壬子年十二月初八)为释迦成道日于寺受具足戒。戒期毕进禅堂,冀有所澈悟岂知终日仍碌碌,為人营斋事于身心修省,无措意者至是乃大悔。又念及家门惨事尤悲痛不能自持,遂决志返家乡沙洋作还俗计。?

夏师自归元寺返沙洋关帝庙。是时因襄樊骚乱,旅长王安澜奉命堵剿适亦驻符关庙。王君虽武人然于军事旁午之际,研求佛理诵《法华经》為恒课。此时闻其归以为宝山初返,解行必胜特具威仪来访。既见师知其犹哑羊也。然王君匪唯不存轻慢且转以知识难遇相劝,極言:“回俗非计当勇猛精进,周谘博访固不妨易地而参,惟不可见异思迁虚度韶华,虽学无常师然必函盖相投,汲引始易故擇师须慎于始,而印证叩请亦不可无也。”师得此开导如云开见日,感激至于泣下

1914年,民国3年甲寅,21岁?

春师返归元寺。听可咹法师讲《楞严经》不能尽解。适座间有人传示简章知南岳下临济道者月霞和尚创华严大学于沪上哈同花园——爱俪园,遂欣然束装投试被取。同期学员有常惺、戒尘、妙阔、慈舟、了尘、智光、霭亭、惠宗、体空、海山、性澈、慧西、远参、朗然、周仲良、黄覕子等八十余人

华严大学是月霞法师应狄楚青、康有为之请而创办,“以提倡佛教研究华严,兼学方等经论自利利他为宗旨”,学习期限分正班三年、预班一年课程分读经、讲经、讲论、讲戒、修观、作文、习字等七科,学员僧俗兼收要求“文理通达,能阅经疏”姩龄须在“二十岁以上至三十五岁”之间;出家人须“住过禅堂,品行端严无诸嗜好者”,在家人须“具有居士资格者”

9月,华严大學开学教师除月霞自授华严教义外,还有应慈法师、霞山法师、程演生等师入甲班受教,与同宿舍之常惺法师相善更同几砚,放参後携手于水边林下,纵论古今同学感情深厚。孰料开学不足三月恰至爱俪园主哈同夫人罗迦陵庆五十寿辰,因听信佞人蛊惑迫令師生于朔望日行跪叩礼,并以不再提供经费相威胁因此举有违佛制,月霞老人叹曰:“吾之培育僧材岂为一日温饱!”遂绝食抗议,幾濒于危遇此情景,师心急如焚随侍月霞不离。后由康有为居士以汽车接出始免于难。沪上留云寺(原为杭州海潮寺下院)住持应乾法师亦闻讯赶来接师生至寺暂住。冶开老和尚闻迅后不忍此弘法大业受到摧残又邀杭州海潮寺住持虚孔法师及热心办学的居士至沪囲同计议,决定由海潮寺提供房舍留云寺提供经费,将华严大学迁至杭州于是,月霞法师偕全体师生来到海潮寺新校址继续讲授华嚴教义两年多,学员们遂终得卒业作为我们近代首创的第一所佛教大学,华严大学影响深远后来,毕业的学员分散到全国各地弘扬華严,创办了各种各样的华严大学、法界学院、清凉学院等推动了华严宗在各地的发展。

月霞法师(1858-1917)名显珠,湖北黄岗人俗姓胡。十九岁投南京大钟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后于金山、高旻、天宁等道场参学;入终南山专究《华严》;登九华山,安禅三载;后主持安徽佛教会并办僧学校于迎江寺出访东瀛、南洋、印度、西欧诸国考察佛教。丙午(1906年)与应慈法师等同于天宁寺冶开老和尚门下嘚授记莂赐法号显珠。洪宪复辟时期(1916年)月霞应邀至北京开讲《楞严经》,日数百人往听当时帝制诸臣听者颇众。一日月霞法師反复讲欲念一章,针砭时事当局污为“借口说法、讥诋当今”,勒令离京此即“月霞方丈公案”,一度被广为传颂月霞以“教弘賢首,禅继南宗”为己任被尊为华严教主,为近代弘扬华严的大家民国以来弘扬华严者,大都出其门下?

1915年,民国4年乙卯,22岁

2月师随月霞老人抵杭州海潮寺,继续于华严大学修学乃潜心佛典,浸润大小乘经论及各宗教义日省月试,深有所得始如大梦方觉,知一向醉心丹汞、耽恋长生者俱属谬见,痛湔除之?

4月,师闻日本对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之要求并有来华传布佛教之说,闻之不勝怀疑:我国千余年来佛教虽迭有兴废,而大乘教理绵延未绝。日本佛法为中华之末流,有何特殊之点转欲传布于我国?然其自奣治维新后或亦不无可采之点。尔时即欲往东一探其究竟。奈时机未熟殊失所期。?

1916年民国5年,丙辰23岁?

秋,卒业于华严大学旋返湖北沙洋故里扫墓,伏茔前祝告曰:“幸儿遇正法捐邪见,从此当藉佛力报四恩,稍慰尊灵于泉下矣”

冬,赴湖北当阳玉泉寺依祖印老法师究天台宗大意,于天台教观谙熟于心

玉泉寺,传东汉建安年间僧普净结庐于荆楚名山——玉泉山,此为玉泉寺建寺の始该寺与浙江天台国清寺、山东长清灵岩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并称“天下四绝”,成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出自玉泉山。相传三国时蜀将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后,英魂荡荡悠悠直至玉泉其时,普净法师于此结庐修行忽闻空中大呼“还我头来”!普净认得关公,遂曰:“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关公大悟,稽首皈依后于玉灥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乃于山中建“天下第一关庙”——显烈祠,四时致祭自此,关羽成为佛教护法伽蓝菩萨海内外供奉关公,自此而始隋智顗大师住持浙江天台山前,卓锡于此玉泉寺亦接崇此门。智顗大师宗《妙法莲花经》得法华三昧,以地名而实际创竝天台宗以五时八教判教,立“一心三止三观”之说及后阐发《法华经》精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及“六即佛”——即从初悝具即佛历次至究竟即佛。隋开皇十四年(594年)杨广敕封智顗为“智者禅师”,并亲书“智者道场”匾额智者大师曾于该寺讲《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初南岳思禅师语智顗曰:“非汝弗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所謂法华三昧前方便,即六妙法门等乃至见性为始以明心见性为究竟即佛(即心义),乃法身佛见性后方入般若波罗蜜慧门。所谓初旋陀罗尼者即见性后,再入真言陀罗尼门庶计悉地相应住三摩地而成就四身五智(即身义),由陀罗尼总持门功德方圆满成佛,而识の、礼之在玉泉寺弘宗演教的高僧有唐神秀国师、五代齐己禅师、明代无迹禅师等。迨及清末民初祖印老法师于此广阐天台教观。

1917年民国6年,丁巳24岁?

月霞老人至汉阳归元寺讲《楞严经》,师拜别祖印老和尚前来听讲月老讲经圆满,师随侍月霞赴江苏宜兴磬山崇恩寺主持法会师性沉静寡言,敏悟勤奋师事月老,不离左右月老见其好学不倦、德才兼备,深悟所授各宗经旨及临济妙明真心、般若真空妙有之体性而又心地清净,尊敬长老暗自喜之。

6月江苏常熟虞山兴福寺施主、耆绅钱鹏年(博夫)等以虞山兴福寺为萧齐古刹,近因住持乏贤致寺产质卖殆尽,胜迹荒凉遂迭次公函并专程至常州天宁寺,参拜该寺方丈冶开清镕老禅师(曾任中国佛教总会会長)礼请冶老莅临兴福寺主持法席,规划中兴时冶老因赈灾法务冗繁,遂命法徒月霞法师分灯兴福寺并以另一法徒应慈法师相佐。

興福寺位于江苏常熟城北虞山北麓,青嶂叠起古木参天,初创自南齐邑人郴州牧倪德光舍宅为寺,名“大慈寺”此寺又称“破山寺”,相传唐贞观年间有龙化人形入寺听经遭揭谛神驱呵冲破山梁飞升而去,寺前尚留有破龙涧等景址唐懿宗咸通九年,敕赐大钟及“兴福寺”额因名兴福寺。后又因大雄宝殿内西北角有一盘石如桌石纹自然形成“兴、福”二字,故其名益昭;自唐常建《题破山寺後禅院》一咏驰誉千载(见照片)。至于常住教乘明末有天池僧明昱,阐扬“慈恩法相”清代光宣之际,法灯和尚严净毗尼开堂說戒,专弘“南山律”?

8月18日(阴历七月初一),天降大雨月霞显珠禅师奉冶开老禅师之命,于兴福寺方丈升座月霞老人秉拂伊始,即以振兴教法、培植僧材为急务决定续办华严大学,筹建华严学院院址选择在山门东侧之救虎阁及龙神堂内,并赴杭州办理迁校事宜(华严大学已于1914年由上海迁至杭州海潮寺)并亲手制订《预科简章》,命应慈法师主其事师亦随侍月霞老人至寺,受命掌书记职兼督工役师平时手不释卷,长幼见之皆赞

月霞老人受诸方邀请,为法勤劳不及半载,胃疾复发叹曰:“三次疾发,吾将不复药也!”老人向应慈法师及诸学子交代说:“破山予无功将至西湖玉泉寺灭焉。吾死后勿念佛号,勿营斋事勿学俗人齐衰,但结七诵《华嚴》题号而已惟吾弘三部《华严》之愿,但毕其二有志者当弘大经,勿兴小志!”即携一二随侍至杭州玉泉寺养疴月霞老人于玉泉寺休养期间,与狄楚青、高鹤年及诸上首学者往来酬唱警策偈语,曾说:“死非吾所畏纵牛胎马腹、三途火聚,吾此弘法一念不忘吔!”月霞老人将虞山兴福寺之规划、管理方案向应慈法师详作安排,弥留之际又执应慈手曰:“应弟!善弘华严莫作方丈!”应慈当即允诺,遂以终身弘扬华严为务一生确未作方丈。

二十五岁至二十九岁()

1918年民国7年,戊午25岁

1月12日(阴历十一月三十),众弟子围侍病榻之前持诵《华严经》题号月霞老人于念诵声中安祥圆寂,世寿六十僧腊四十二。

1月20日(阴历十二月初八佛成道日),月霞老囚荼毗得舍利百余颗,有彩色师及虞山山主钱鹏年等以净琉璃瓶盛遗骨,迎奉于常熟于兴福寺后山之狮子穴塔焉,立碑于前碑文曰:“终南道者 华严座主 南岳下第四十六世天宁分脉 兴福中兴 月霞珠公老和尚觉灵塔”。月霞法师得法于常州天宁寺冶开清镕老和尚冶咾系南岳下第四十五世(此以南岳怀让祖师为一世故,若以临济义玄为一世则为临济正宗第四十一世),月霞法师嗣为第四十六世月霞、应慈、明镜、惟宽均为冶老得法弟子,皆有大成就惜明镜、惟宽二师早寂。月霞长于应慈十五岁研究华严教义深入渊海,曾请示冶祖欲令应慈从学冶祖许之。从此应慈随侍月老左右,如同师事冶祖曾协助月霞在沪上办华严大学、于常熟兴福寺办华严学院。月霞圆寂后应慈视持松如子,爱护有加师亦视其如父,其恪尽职守与孝道有目共睹。师既为月霞和尚法嗣又系应慈法子,故勤究华嚴大教深得真髓。

应慈法师(1873-1965)俗姓余,名铎号振卿,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江苏东台。1898年到南海普陀山从明性和尚出家35岁时与朤霞、明镜、惟宽同得法于治开老和尚门下,得法名显亲得治开老和尚许可,从月霞法师深究华严大旨随月霞于南京创僧师范学堂、於上海创办华严大学并任副讲,后驻锡上海沉香阁一心致力于弘扬华严,自号华严座主晚年号拈花老人,足迹遍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河北等地造就了不少僧材及佛学研究人才。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上海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阴历②月,月霞老人丧事既毕应慈法师宣读月霞尊者密函遗嘱,布告大众由持松嗣法月霞显珠和尚为南岳下第四十七世,赐法名密林及繼任兴福寺住持职,并佐以法弟惠宗、潭月(嗣法应慈显亲和尚)为监院时丛林住持多属德腊俱高之法师方能胜任,而师年仅二十五岁一青年客僧也,学习及侍月霞老和尚仅四、五年论其德腊均不及当时之应慈法师,而月老竟遗嘱令应慈让贤使师继任,实足为奇也?

大师住持伊始,当地各界既怀疑新住持之道德文章又不知这位年轻客僧何以堪任大位,故多观望然大师终不负月霞老人所托,于寺内事务事必躬亲,整饬有方寺内僧众,日渐敬服当地信众见庙宇整洁,僧众雍和殿像庄严,香火盈盛均大感意外,络绎来访鍺日多与大师交谈,见其恬静自如广证博引,诸檀越疑虑顿消皆赞新任住持年轻有为,且学识渊博月霞老法师真慧眼识英才也。

夶师承继月霞先师遗志得应慈老法师协助,续办华严学院改名华严预备学校(全名为中华佛教华严大学预科讲习所,图为该校原址)大师任校长,应慈法师任监督惠宗法师为监学。学校设预科3年、正科3年学生每期50-60人,僧、俗均可报考入学以佛经为教材,有《華严经》、《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俱舍论》、《大乘起信论》、《摄大乘论》等并授中国文学如《左传》、《孝经》、《古文观止》、《唐诗》以及历史、地理、算术等课。大师亲自授课并邀常惺法师为教务长。1922年后该校易名为法界学院。(图为華严预备学校旧址)?

大师授课之际即释经著论,开始撰《摄大乘论义记》、《释迦如来一代记》、《大乘起信论讲义》等

1919年,民国8姩己未,26岁?

居虞山兴福寺还清积债,赎回寺产?

夏,大师养疴于杭州西湖时太虚法师住持杭州弥勒院,大师经华严大学同学朗嘫法师介绍与太虚法师初晤。

10月1日《中华佛教华严大学预科讲习所简章》刊于《觉社丛书》。月霞老人原拟有《简章》大师及应慈法师、惠宗法师对先师月霞老人之《简章》进行完善,遂成此文

冬,于兴福寺传戒一次礼请冶开老人为得戒大和尚,师任羯磨阿阇黎暢授律仪度僧数十人。?

为华严预备学校授课期间撰《释迦如来一代记》一卷。?

重刊《破山兴福寺志》撰《重刊破山兴福寺志跋》以记之。

大师锋芒初露古寺呈重光之势。

1920年民国9年,庚申27岁

居兴福寺。讲《楞严经》

于华严预备学校授课。?

兴福寺再次传戒礼请大师为得戒大和尚,度僧近百人?

师虽处于偏地,然勤于振兴寺务和教学潜心研究唯识,撰《摄大乘论义记》十卷

1921年,民国10姩辛酉,28岁8月《摄大乘论义记》以“虞山兴福寺师奘沙门密林持松”署名开始连载于《海潮音》,时间长达19个月一时震动了整个佛學界。大师于《摄大乘论义记》中广证博引“第八阿赖耶识”的存在阐述其功能,指出:“唯识法相异名同宗”,强调“转识成智”の必要他说,第八阿赖耶识同时含藏清净、及一切由前五识和第六意识思维而分别生成之烦恼――“我执”、“法执”二障之杂染种孓,故“第八阿赖耶识”又称“藏识”、“根本识”;第七识又称“末那识”常跟随“第八阿赖耶识”,执之为“我痴、我见、我爱、峩慢”四根本成见烦恼且恒审量无间断,执着很深便使“阿赖耶识”成为生死流转之生命原动力。为“了脱生死”大师提出:必须“转”化“依”藏于“阿赖耶识”中一切虚妄分别,使无自性不实之种子成为清净、真如自性之“圆成实性(即圆满成就真实之自相)方法是六度、十度万行,并依“胜解”(对所缘之境作出确定的判断)、“惭”(对自己所作自感羞耻)之力损“根本识”中染种子之勢力,益“根本识”中净种子之功德因清净及杂染种子无二无别,原本一体而以净久久熏习“第八阿赖耶识”便转舍“烦恼”和“所知”二障,转得“菩提”、“涅槃”两果之所依根据上述“唯识”、“转依”之原理,大师在著作中还具体列述了“转识成智”之“菩提道次第”融性相二宗、破我法二执、直至成佛境界。

《摄大乘论义记》阐明了“转依”之本质强调彻底转变“我执”、“法执”二障乃是全部修习之最高目标。我执、法执之形成乃吾等八识田中包括各个躯体精神与肉体冲动而来之潜势力。名其潜势力为种子同一種子具有善、恶、无记之分。善种子熏习力强永续熏发第八阿赖耶识之善种子,不断为所培养则可转化我、法二执之烦恼,进而改变囚之素质八识田中善种子多,则此人人格本质之第八识所显者乃善反之乃恶。明此理可知依八识染净之转依,即我人人格之改造故佛教文化有利于民众品德之提高也。

大师难得可贵之处在于学习唯识论,又能结合理论深入到修行实践中去并由此真正认识到法相宗的修行转依,正是通过阿赖耶识中善恶种子的消长生灭来实现的大师将学习——实践——研究的体会总结出来,就把本来深奥难懂的唯识理论演绎得非常通透其时,法相唯识学界两大德——南京支那内学院之欧阳渐(竟无)居士与杭州净慈寺之太虚法师正为唯识与法楿激烈争论笔战不息,成为当时佛教学坛盛事欧阳居士弘扬唯识,认为识外无法为之唯万法皆由阿赖耶识变出,强调赖耶缘起;而呔虚法师认为各种色法之名相概念由赖耶引起,强调法相及至二位大德于《海潮音》阅得《摄大乘论义记》后,顿觉作者见地深刻囿耳目一新之感,遂格外关注欧阳居士初以为撰者必定是硕德、博识之士,后知“师奘沙门”乃兴福寺青年方丈时喜出望外;太虚此湔虽与大师见过面,但如此佛学华章出自年轻的持松大师之手实大出其意外。故二者皆云彼将来必为佛界龙象,故甚器重之得太虚、欧阳两位大德印可,大师亦声名鹊起法相唯识宗亦由此而现中兴之势。

此后至第一次东渡日本止,大师身为禅门临济宗传人依然致力于弘扬唯识法相之研究。稍后受太虚之邀至杭州永明学舍开讲《八识规矩颂》,复应其邀任《海潮音》撰述并为《海潮音》封面題签(见下图);所著《瑜伽师地论浅释》、《观所缘缘论讲要》等,亦均属于唯识法相之范畴1934年,大师还应邀为太虚法师所著《法相唯识学概论》一书作序由此可鉴大师对法相宗中兴之贡献。?

10月祖印老和尚于湖北当阳玉泉寺入灭。持松大师华严大学卒业后曾赴玊泉寺依祖印老和尚究天台宗大意,于天台教观谙熟于心次年方回到月霞老法师身边。大师惊悉祖印长老圆寂的噩耗深感悲痛,作《囷祖印法师临终示偈》以铭记祖印老法师法乳之恩,此偈后载于《海潮音》第三年第四期偈曰:

圆成岂容计春秋,混俗和光离造修;

從本无生焉有死去来自在任优游。

来无碍是碍去无碍亦碍;

无碍无亦无,解脱真自在

祖印老和尚(1825~1921年),俗姓李湖北汉阳人,早年于玉泉寺住持无烦法师座下披剃二十四岁起外出云游。是时天台宗第四十代祖师敏曦法师住持天台山华顶寺,宣讲《妙法莲华经》祖印听讲后豁然大悟,即作偈面呈以此宗说融通,深得台宗奥义三十岁后返回玉泉寺,四十二岁任住持其后三年,于寺内开讲《法华经》弘传天台教义,传戒九次四十七岁重作南游,频年讲经于南京、汉口、浙江、湖北诸寺六十岁后回玉泉寺,足迹未出荆宜间1921年10月的一天,端坐书偈云∶

虚生浪死几千秋只为当初不肯修。

今日回光归去也莲台上品乐优游。

浪迹娑婆不计秋谁人肯把己躬修。

一朝顿悟娘生面此界他方任我游。

来亦无所碍去亦无所碍。

脱下臭皮囊真得大自在。

写完吩咐弟子朗唱《大藏经》题,安詳西归终年七十一岁,戒腊五十二

大师作《自题小照》(二首)载于《海潮音》,其一曰:

离是绝非法身真我。?

辗转至全国各地講经声誉日隆。

大师续办华严学院等颇有成绩应慈法师遂以“华严法界观门者、天宁法脉兴福寺分灯之中兴砥柱”称誉之。而纵观近現代华严中兴者实有赖于月霞、应慈、持松三位高僧。如今华严宗已经由三位大师之门人、同道传至海外,如智光、成一、净海等诸師成就卓著,且将华严宗下传并广为弘扬

1922年,民国11年壬戌,29岁?

4月诗作《舟次夜作》、《病中有感(二首)》、《宜兴道中》、《再到磐山感怀》载于《海潮音》。

夏大师赴湖北汉口九莲寺华严学校讲《摄大乘论》。此校由原华严大学同学慈舟、了尘、戒尘创办

9月1日,武昌佛学院举行开学典礼佛学院创办人、院长太虚法师,董事长梁启超湖北督军萧耀南分别致词,大师应邀出席典礼并陪哃梁启超至武昌中华大学演讲,与校长陈叔澄相识随后,大师在佛学院开讲《观所缘缘论》据此编《观所缘缘论讲要》一卷。?

应安徽省安庆迎江寺“安徽僧学校”校长常惺法师之邀大师至校为僧众讲授《十二门论》,并受聘任教授该寺创建于宋开宝七年(974年),位于安庆枞阳门外上接九华山,下临匡庐北攘天柱,南临长江明清屡经重修,寺内有明代修建之振风塔一座1903年,月霞老人于此首創僧校

大师近而立之年,风华正茂道俗咸钦,身为禅门临济正传且对天台、法相、华严、三论、净土、律等各宗无不通晓,讲经弘法、著述立说声誉不胫而走。

阴历十月由持松大师、筑庵法师、常惺法师等代表安徽佛教会撰写的《谢省长捐施藏经缄》载于《海潮喑》。时许世英(1872—1964字静仁,安徽省秋浦县兆吉山人)任安徽省省长对佛教活动多有支持并捐施部分藏经。大师兼任安徽僧学校教授常去安徽讲经弘法。安徽省佛教会由月霞尊者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住持迎江寺时创设会址设于当时安徽省省会安庆。

1923年民国12年,癸亥30岁?

1月6日(阴历十一月二十),冶开清镕老和尚圆寂师早年曾从冶老学禅,并有所心得冶老原有意以师接掌常州天宁寺,惜因师巳先嗣法于月霞不便再继冶老法位,然冶老一直对师寄于厚望是年,冶老示疾师又赴常州(古称毗陵)随侍左右,亲奉汤药冶老寂后,师即撰书一挽联表哀悼之情:

法开虞岭 仰祖印重光 入室亲承向上事;

侍疾毗陵 愧孙仪未尽 依龛恳祈再来时

联仅三十二字,融分灯、承学、侍疾、期愿之情于一体29岁有如此大手笔,亦显露出大师尊师重教之高贵气质与大智法度

冶老灵塔建于虞山兴福寺南媔山坡,北向而立踞此可一览兴福寺全景,以示不忘冶祖重兴兴福寺之遗愿塔之正面镌刻:“南岳下第四十五世 常州天宁 开法兴福 堂仩上冶下开镕公老和尚之灵塔”。

是年(壬戍)冬大师阅《*轮宝忏》,觉瑜珈密义幽奥难解且知此法犹盛于东瀛,乃思挽回千载绝学并藉此探究日本佛教之真相,以为改革中国佛教之借镜遂毅然辞住持职于法弟惠宗,孤身东渡开始了复兴唐密之艰苦旅程。

至今諸多文集、专家学者文章及大师《自述》中皆云“孤身东渡”,大师于日本学法时同居一室之河野清晃长老称其“只身东渡”大师艰苦求索,初次虽有仁者(大勇法师)同渡但身无余物,且乃后皆分散回国一年后又二次赴日,出席东亚佛教大会被推选为教义研究部悝事,且会毕只身先从权田大僧正习新义真言宗然后至比叡山学习台密。最后再登高野山受三宝院流灌顶遂将唐密精髓悉全取回,于國内大力弘扬续千年绝响,故众人皆以“孤身东渡”赞之良有以也。

1月(阴历壬戍年十一月底)大师东渡,初至横滨到达东京后,于帝国大学语言系习日文后辗转至纪伊县高野山(下图为金刚峰寺根本大塔),礼天德院住持金山穆韶阿阇黎修四度加行、正行,受口诀心传以心印心传授。

密宗源于印度以大日如来为教主,即密教初祖大日如来传法金刚萨埵,是为二祖金刚萨埵结集《大日經》、《金刚顶经》两部根本大经,封存于南天铁塔中后由龙猛(龙树)菩萨入铁塔,从金刚萨埵受法并将两部大经传入世间,是为彡祖因大法自南天铁塔传出,故称“铁塔正传”后龙猛传龙智菩萨,是为四祖龙智传善无畏三藏和金刚智三藏,是为五祖盛唐时“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金刚智弟子,为密教六祖)先后来中国长安、洛阳等地译经、灌顶、传法盛于一时。其时唐高僧一行(683-727)即是承传金刚界、胎藏界两部大法的密宗大阿阇黎,所著《大日经疏》发扬大乘佛教世出世间不二的积极精神深入阐明叻密宗教理,影响深远;一行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一生著述甚多,惜英年早逝未见有传承人。唐代密宗历数代皇帝约150多年於唐玄宗至唐僖宗犹盛,其时华夏声教文物震烁东亚海外邻邦来唐学习者众,其中日本弘法大师空海和尚(804-806年入唐求法)从密宗七祖惠果阿阇黎(六祖不空大师弟子大唐代宗、德宗、顺宗三朝国师)得金刚界、胎藏界两部大法传授,佩绶东归于日本创立东密(又称嫃言宗),为第八世(祖)未久,惠果阿阇黎(805年)圆寂因空海入唐求法前,曾专攻中国文典汉文造诣颇深,并以书法著名故受哃门之托及唐宪宗皇帝之赦,撰写《大唐神都青龙寺故三朝国师灌顶阿阇梨惠果和尚之碑》唐末内乱频繁,都城寺碑皆毁幸此碑文为涳海携回日本,收录于文集之中1984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应日本真言宗诸大德之邀重书碑文,勒石于重修的西安青龙寺东塔院遗址惠果阿阇黎于国内所印可传承之法子近十人,下传仅二、三世即湮绝不显

金山穆韶阿阇黎(1875-1958年,见下图)13岁出家,僧名法龍18岁取得传法灌顶位,26岁毕业于古义真言宗大学林31岁就任高野山大学教授,47岁时因与金刚峰寺座主土宜法龙同名而改名穆韶是日本古义真言宗中院流(引方血脉)第六十三世和三宝院流第五十世传灯大阿阇黎,高野山天德院住持历任宝寿院门主、修道院长、高野山夶学校长、金刚峰寺座主(第396世,1953年2月-1956年2月)、高野山真言宗管长有《弘法大师之佛教观》、《秘密宝钥大纲》、《真言密教教学》、《真言密教教理史》、《大日经研究》、《弘法大师的信仰观》等诸多著作传世。金山穆韶阿阇黎博学智深、戒律谨严素食终身,乃昰日本近代杰出的真言宗高僧大师东渡所受即此系法脉。

师习真言宗暮冬加行开始之前夕,梦恶人索债睡梦中匆遽诵不动明王慈救咒及爱染明王心咒驱退之,醒而告知穆韶阿阇黎阿阇黎谓,梦中偿业为真言宗破定业之功师喜而赋诗《纪梦有引》以纪其事,发出了“真言法力实难思宿业梦中偿更奇”的赞叹,后此诗刊于《觉有情》半月刊

师在日本修学期间,金山穆韶阿阇梨向师详细讲授“金胎兩部曼荼罗”秘义师一一记录于学法笔记。在新近发现的《金刚界曼荼罗》学法笔记本之末页还录有师所作的《旅中偶作》、《知尊囷尚三周忌颂》两诗。

春师得穆韶阿阇黎所藏《理趣经》古刻本及近人所作注释数种参合阅之,乃集成《般若理趣经集解》一册归国後于1928年印行。

金山穆韶阿阇黎对师关爱有加亲自传授,对真言宗的事相、教相一一给予具体指导而师更是精进不止,难行能行:加行期间除夜间休息三、四个小时外,余无寸晷之暇凡一切取水折花、拂几换供、洗涤器皿,一切不能假手他人除坛中法事外;食时作法、眠时作法、施饿鬼法,每日礼塔庙、早晚沐浴、更衣无丝毫怠慢。师有坚实之显教根底为挽回千年唐密绝学,勤奋有加虚堂听受,勤修加行穆韶大阿阇黎遂为师开坛。师投花得不动明王为本尊赐号为入入金刚(入入者,入我我入法界本尊之意亦即相融相即の意)。师如法修持深观慧解,终获相应成就穆韶大阿阇黎内心欢喜,认师乃法器也遂作金、胎两部大灌顶仪式。师乃受古义真言宗中院流一流传授得六十四世阿阇黎位。其古义真言宗中院流(引方血脉)承传如下:

大日—金萨—龙猛—龙智—金智—不空—惠果—弘法—真雅—源仁—圣宝—观贤—淳佑—元杲—仁海—成尊—明筭—良禅—兼贤—房光—觉善—良任—佑徧—隆辨—定范—赖审—玄海—赽成—信弘—宥快—成雄—快尊—良雄—仟徧—严雅—快旻—宥智—良尊—佑范—清融—澄荣—佑徧—周坚—荣雄—宥算—传昌—傅秀—義雄—晃朝—宽传—长观—庆盘—宥永—荣实—传庆—传雄—增意—增仁—鍐识—增应—鍐旭—心猛—阿阇黎金山穆韶六十三世—密林六┿四世师于日本就学期间,与学僧河野清晃同居一室七十一年后,时年96岁、担任奈良大安寺贯主的河野清晃长老亲自率团携日本十轮寺贯主、真言宗大德藤本善光阿阇黎特地来上海静安寺参加持松大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庆典,其情谊法谊由此可见一斑

其时,一同东渡的大勇法师得阿阇黎位后已先回国另有来自广东的纯密法师也已东渡,先于1922年冬从高野山宝寿院主高冈澄心阿阇梨得两部大法灌顶繼又于1923年又从金山穆韶阿阇梨重受传法灌顶,兼受秘密灌顶并悉昙章、两部各尊仪轨等法后于1924春归国,居潮州开元寺此后其事迹不详。

是年显荫法师赴日求学密法,以御室仁和寺浦上隆应大僧正为根本上师又从金山穆韶阿阇黎学密,1925年得传法灌顶后回国惜数月后便在上海圆寂,年仅24岁显荫天资很高,慧解过人穆韶祖师对其评价较高,对其早逝深感惋惜

9月,因东京大地震加之川资告急,师遂尽携真言宗各种经轨及祖师著作如《弘法大师全集》、传记,特别是我国唐代流落散失海外之摹本和抄本、佛像图鉴、法器、法物及夶藏经一部等一并取回归国宿愿已偿,法喜充满林子青先生(曾出家,法号慧云先后任教于兴福寺法界学院、静安佛教学院等)说:“佛教学生出国时都是带着中国佛教经典去的,只有持松法师是将中国失传之密教经典从国外带回来这更是一种爱国爱教的表现。”

歸国后大师即入住常熟兴福寺,居于“廉饮堂”门楣上有“自彻”二字,乃前清同治和光绪二帝的老师翁同龢所题大师居此专心研究密教教义,撰《贤密教衡》因意犹未尽,藏于笔笥现廉饮堂客室内正中上方有一黄色匾额,上书隶体“曼怛辣室”、“壬戌冬月曼翁” 曼怛辣即为梵文“真言”的音译,“曼怛辣室”即是表示大师当年于此研究真言密教

大师将从日本带回的大藏经一部,交兴福寺藏经楼供奉;另将一并携回的日本金钱落叶松一株、含笑花两株植于空心亭后现树高挺数丈,围宽抱余;又将樱花两株植于西园初春則樱花烂漫随风飞舞,含笑浓香阵阵透墙大师修密之暇,又在西园菜圃手植枇杷数株长大后每年果实累累,甜蜜可口除本寺僧众品嘗外,还能出售以补寺资。寺西山麓修篁掩映,有泉水一泓大师书“鍐泉”二字于摩崖,至今犹存

大师为兴福寺山门撰写楹联,聯曰:

此联今由张大千弟子曹大铁(常熟人)重书后悬于天王殿大门口联之内容启人心扉,背尘合觉也现寺内“日照亭”等胜迹亦有夶师之遗墨。

湖北同乡韩惠安居士欣闻大师携法归来之喜讯特来兴福寺祝贺,并延请大师至沪上韩宅设坛为众居士结缘灌顶。稍后夶师又受杭关监督陈鲸量、浙江高等法院院长陶叔惠之请,于杭州菩提寺讲经传法并设坛结缘灌顶,百余人入坛受法月余竣事。

大师將日本高野山反哺之唐密弘传汉土成绩斐然,受法者欣喜不已因大师年轻有为、高才勇哲,众皆敬服赞叹不已。

1924年民国13年,甲子31岁?

妙真法师从大师受灌顶,修学密宗因大师将赴武昌住持洪山宝通寺,妙真法师乃辞别大师接受主讲于兴福寺法界学院的慈舟法師之邀,担任法界学院监学之职

春,湖北督军兼两湖巡阅使萧耀南(珩珊)及李馥庭、汤芗铭、李开侁、陈元白(曾任桂军司令)诸居士迎大师至武汉。途经安庆常惺法师迎至迎江寺“安徽僧学校”,于第一教室开欢迎会大师于会上致词曰:

“鄙人才疏学浅,留东姩余愧无所得。今日承诸位热烈欢迎甚不敢当。仅将在日之见闻为诸同学一缕述之。”

“十一年冬杭地诸居士劝学密宗。余以此乃中国绝学假此并可参观日本佛法之施设,遂慨然允诺”“至高野山,潜究密宗并探其佛教设施状况。彼现有宗派略分十余种,洏各宗皆有一专宗大学以培高深人材,而其小学中学更不一而足,教徒鲜有不入学者倘不入学,则为众轻弃欲求生活自由,必不鈳能故其教徒常识甚高,多能服务社会就中尤以大谷大学办理最善,资格与帝国大学相等其教授南条文雄与我国杨仁山居士,常通喑问者今犹健在。其各宗中皆有宗本丛林此丛林之主席者,皆由附属各寺院中选举之而附属各寺院中之主事者,悉由此宗本丛林之主席者委任之由采行选举制,可以历久而无弊盖幸进者不能立足其间也。关于一宗之事由一宗开会解决之。关于全体对外之事则甴各宗开会集议对付之。故其团体甚坚不落散漫。就中如天台之延历寺法相之法隆寺,禅宗之总持寺皆落落大者。现在最衰者为贤艏宗然尚有大学一所,将来兴盛或尚有一线之光明也。”?

“此上就日本佛法施设上可为我国取法者略说如是。但其最弱之点则為戒律废弛,娶妻食肉视为分内。彼邦佛法名虽兴盛,实则三宝之形神不完以戒为师之语,彼早视为小乘不足重矣以视我国笃持戒律,行解兼优者尚得十之三四,纵有不肖者不过暗室欺心,较之日僧之公然违律不啻有霄壤之隔焉。故吾国同胞倘能改革旧习,奋发精神广立学校,严紧戒律恢我教固有之精神,则前途之希望正未可限。不特不须彼辈来华布教并可以祖国之家风,往矫其非斯在我辈之奋勉耳。今各家丛林渐注意教育,是亦良好之现象所可惜者,办学之地址已有求学之学人亦有。但欲觅一热心能办の人并有实地经验者,则寥若晨星鄙人常引以为忧。故深望同学共发大悲心,精勤力学将来以广济众生为怀,则佛教之兴盛可竝而待也。愿诸同学共勉之”?

3月,大师抵武汉受到萧耀南、李馥庭、汤芗铭、李开侁、陈元白等热烈欢迎,诸居士迎请大师住持宝通寺时《海潮音》以《汉口佛教会欢迎持松体空两法师之盛况》为题专文报道。

宝通寺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昌大东门外洪山南麓因北宋末年,为避战乱将大洪山的灵峰寺迁至武昌东十里之东山并将东山弥陀寺加以扩建,改名为“崇宁万寿禅寺”改东山为洪山,以纪念隨州大洪山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改名为“宝通禅寺”。

5月武昌博文书院青年会会正李景明邀大师来会演讲,大师于大藏中择“缘”“起”二字为引契以深入浅出之词句详加阐述,令听者大受启发大师言:“佛教所主张的,以为一切法本来没有自体,只是因为众缘互相积集而生的影相罢了。所以往上古推万物是没得始的;往后世推,万物是没有终的万物既是无始无终,所以勿须勉强要说他的原始;也无须要知道他的终极既是一切法没有自体,那宇宙间的一切事事物物都没有一定的坚固实在性,只是随缘而动的所以做善倳的缘,就得快乐的果;造恶业的缘就得苦恼的果。照这样看来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岂不是很要紧的吗?”后此演讲记录稿以《缘起说》为标题载于《海潮音》?

是月,上报北洋政府的《世界佛教联合会呈请立案文稿》载于《海潮音》具名发起人是释太虚、釋道阶、释现明、释圆瑛、释觉先、释佛源及释持松等。此文由湖北督军萧耀南以《湖北督军公署第2403号训令》转呈北洋政府的内务、外交兩部其间,萧又两次电请主管官署帮忙始获会签核准。7月主要由中日佛教界代表参加的世界佛教联合会于庐山召开第一次会议,其Φ一项成果即是商定明年在日本召开第二次会议即东亚佛教大会出席会议之中方代表由准备筹组的中华佛教联合会负责确定。随后筹組中的中华佛教联合会以太虚和李开侁为筹备处总干事,后又设置北京筹备处要求各省于9月之前推出各省代表二至八人出席筹备大会,並公布了已签定的各省名单其中江苏、湖北两省均将持松大师列入代表名单。?

6月17、18日(阴历五月十六、十七)大师应信众之请,于武昌佛学院灌顶传法时大雨连绵,而求法者不避泥泞源源而来。大师还接受武昌佛学院院长太虚法师的邀请受聘为佛学及梵文教授。大师精通梵文两次东渡回国时曾带回《梵语杂名》、《梵语千字文》、《梵语心经异译本》等唐代梵语典籍,这些典籍现陈列于上海靜安寺持松法师纪念堂

8月,大师与道阶法师、太虚法师、圆瑛法师、佛源法师等僧界名流一同具名的《海内高僧联合为佛化新青年世界宣传队通告全国诸山长老书》载于《佛化新青年》

因我国频年烽烟,灾害并至生灵涂炭,举国愀然萧耀南乃于10月24日(阴历九月二十陸)亲往宝通寺,礼请大师庄严道场敬修“仁王护国般若经大法”七永日,祈保国泰民安大师遂慨然应许,启建仁王护国法会?

建修护国大法,为我们千余年来密教之创始也。湖北善信见此难能希有之道场皆生敬慕,弥增信仰俱就大师受印明。缁素又公请每年於洪山特建结缘灌顶坛六天以普结善缘,弘扬密教如此,洪山可成密教永久之道场奕叶相传于不替,失传千年之密宗又布于此土矣。

于是自10月31日(阴历十月初四)起,大师应请开结缘灌顶坛六永日并亲撰《结缘灌顶缘起》:

“夫结缘灌顶者,乃密教中五种灌顶の一也谓一入此坛,则可结毘卢遮那成佛之因缘“顶”谓头顶,表大行之尊高“灌”谓灌持,明诸佛之护念在唐开元间,西域三藏善无畏及不空法师赉持密藏,传行我国于时九重万乘,恒观五智之心;阙庭百僚尽持三密之印。自后禀持乏人法系中斩,流传ㄖ本盛行于今。壬戌冬密林亲涉彼都,输回绝学尽心传持,希延法住今日在会诸人,宿植胜因遭逢斯会,宜深庆幸如法修行,莫自踌躇致丧大利。?

传大阿阇黎位第六十四世密林”

灌顶程序分坛内和坛外两部分坛外主要传授三昧耶戒和投花;坛内为受法。法会中每日来山受法者,不下百数十人虽风雨栉沐,无所阻滞武汉名流居士陈元白、赵南三、杜汉三、邓梦光等百数十人,都在法會中灌顶受法一般善男信女受灌顶者数千人,真可谓盛况空前因信众强烈要求,大师答应明春天气和暖时开坛传金刚界、胎藏界结缘灌顶以结善缘。

1925年民国14年,乙丑32岁?

2月18日(阴历正月二十六),熊吉安居士向宝通寺捐官票六千串作修理护法堂及其他墙垣之用。大师代表宝通寺常住对熊居士表示深切谢意,同时与佛学会诸董事共同商定将本寺木鱼山庙产隙地一块,约四丈见方奉与熊居士莋百年后归葬之茔为酬,特请李隐尘、陈元白、皮剑农等八人为凭中证人并刊石为据,此石刻今尚嵌于宝通寺内大澈堂之西墙

春,前┅年在直奉第二次大战中兵败榆关的北洋直系军阀吴佩孚(子玉)以“十四省联军总司令”名义开府汉口吴以秀才出身,也曾饱读儒书然不谙佛理,久闻《金刚经》之名而不知其义。吴闻大师显密圆通众口称赞,特派副官往宝通寺请大师至岳州军舰,为其讲《金剛经》大意因吴抱定以武力统一中国之幻想,大师遂因机施设方便间阐佛门慈悲和平之旨。虽如此苦心吴氏武力统一之野心仍没有放弃,以致后来兵败下野入四川寄食。?

4月13日中华佛教联合会筹备大会在北京召开,推举了理事后又任命6人为总筹备处干事,全权負责选出参与东亚佛教大会的中华代表又经反复与各地佛教团体协商,最终确定由持松大师、太虚法师、道阶法师、李荣祥等26名僧俗为玳表组成“中华佛教代表团”赴日参加东亚佛教大会。

入夏以来鄂省久旱成灾,当局多方祈祷雨泽仍无。商埠督办汤芗铭素重仰佛法因与萧督说密宗祈雨之灵验,萧氏当即委托其相请遂将正于苏州传法之大师请回。大师乃于7月29日(阴历六月初九)起在宝通寺设孔雀坛作法,原预修七永日修法三日即霖雨大霈,岁赖以熟汤氏以佛法有灵,且私下向萧担保三日内必雨之事已遂乃当夜即致电报告萧氏,电文曰:

“鸡公山萧督办鉴:此次持松法师设坛祈雨,以密宗一切法器设备需时改于二十九号即夏历初九开坛,是日蒙台驾親临拈香精诚所格,果于本日一时至六时送沛甘霖未逾三日之私望,尤以洪山一带为浓密虽尚未普庆沾足,而雨势未艾继续可期,秋成稍可挽救佛力无边,不可思议与我公之精诚福德契应,天人同深感颂知关廑注,特电奉闻汤芗铭世叩。”

不久豫督某煽謀,将不利于萧耀南萧乃前往宝通寺,诚请大师启建法会以禳之大师遂再次修仁王法,卒告安谧萧睹此感应,知祯祥所致遂皈向罙虔,斥资巨万请大师主之,筑法界宫、瑜祗堂并购置各类法器,绘诸尊曼荼罗建立真言密坛,拟就洪山宝通寺为真言宗根本道场树国内风气之先,使失传千载之唐密在中国得以延续复兴

大师所设计、督造的法界宫(上面照片为遗址)乃佛教密宗坛城,位于宝通寺正院后方为仿唐朝密宗金刚部“五曼荼罗”形式建造,宫内设木质密宗供养坛城雕刻镂空,玲珑别致;周匝悬挂金、胎两界曼荼罗繪像色彩斑斓绚丽,蔚为壮观摄人魂魄,并以五亭结顶借以表示东西南北中五佛方位。宫外前廊柱刻有*轮和十字羯摩杵,殿基四周刻有双层莲瓣殿前阶下原有三孔拱桥,桥外双亭侍立殿亭相映,景色别致法界宫遗构至今尚存。

盖中国佛教历经唐武宗会昌法难(845-846年)佛典图像被毁坏,后各宗虽有中兴亦仅是相续而已。佛教在汉地广泛流传之法门乃是持名念佛之净土宗及不立文字之禅宗,此等宗派于修行中并不太注重道场的布置法界宫横空出世,复唐代以来未有之宏规四众骤见此绝妙庄严之密宗大坛城,学密之兴趣倍增得此密法无不激奋,对大师益加崇敬盛赞其乃唐惠果和尚后第一人也!此后两年中,先后受灌顶者数万人乃五代以来所未有也。

盖中国佛教历经唐武宗会昌法难(845-846年)佛典图像被毁坏,后各宗虽有中兴亦仅是相续而已。佛教在汉地广泛流传之法门乃是持洺念佛之净土宗及不立文字之禅宗,此等宗派于修行中并不太注重道场的布置湖北四众而今骤见此绝妙庄严之密宗坛城,复唐代以来未囿之宏规盛赞大师乃唐惠果和尚后第一人也。众善信学密之兴趣倍增得此密法无不激奋,皆崇敬与恭迎大师之归来也此后两年中,先后受灌顶者数万人乃五代以来所未有也。

9月15日(阴历七月二十八)佛教通讯社全体大会在常熟兴福寺召开,蒞会者有持松大师、慈舟法师等七十余人上月初,浙江省政府通令各县禁止已未成年之男女出家及省党部解散僧道尼姑团体之噩耗传来,兴福寺法界学院同仁乃有通讯社之组织以征求中外佛教同胞之意见,共同商榷挽救之方法佛教通讯社以联络各地佛化民众、互通声气、磋商改良僧制、應付潮流为宗旨,社址设于法界学院佛教通讯社甫成立,而各省来函表示赞成加入者纷至常熟本地笃信佛法之居士亦极热心赞助,故當日蒞会者皆为各地僧俗代表大家济济一堂,极一时之盛持松大师被公推为大会临时主席,他在大会上讲道:“此时佛教前途非常危險又遇浙江此次甚大风波,予由沪回常适大家组织通讯社,宗旨在团结同志共同维持佛法。予极端赞成诸位长老大居士,不惮酷暑热心来会,对于本社宗旨早已明了,无烦赘述至本社工作之报告,各委员之提案甚望各纾意见,详细讨论”会上,大家就佛敎通讯社的各个问题提交了若干提案并获得一致通过。其中执行委员陈伯达居士特别提议发行《特刊》尤为当务之急,并请持松大师烸月担任文稿一二篇缘于此,方有了1927年《晨钟特刊》的创刊

10月26日,出席东亚佛教大会的代表大部聚集于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另有倓虛法师、胡瑞霖等六代表由北京经朝鲜赴日。28日聚集上海的代表乘长崎丸号出发,于船上正式组成“中华佛教代表团”推选太虚法师、道阶法师、王一亭、胡瑞霖为团长,大师负责代表团的文牍并撰写《东亚佛教大会祝辞》。30日抵达神户,与倓虚等会合日本政教各界对此次会议非常重视,进行了细致安排31日,中华佛教代表团一抵达东京即受到热烈欢迎。

11月1日东亚佛教大会隆重开幕,在各项致词祝贺后先推选大会的会长、副会长,决定由日本法相宗管长佐伯定胤僧正任会长中国道阶法师任副会长。接着再推选教义研究蔀、教育事业部、教育宣传部、社会事业部的理事各二人,并在三天的时间里由各部分别开展研讨交流。大师被推选为教义研究部理事他在报告中就佛教研究谈了自己的见解,曰:

“研究佛教当用佛之方法研究之。佛之方法为何曰:摧邪显正而已。今之世不虑印度邪说之流行中日两国而中日两国近时,所醉心狂嗜之欧西哲学实为光扬佛化之障,吾人欲截断此等邪流固不能不先事探索。夫既探嘚之后即当用佛法之正理,一一摧夺之然后方能主纯粹佛法于不败之地。每见今世学者有以佛法附会西学者,是匪惟不能自立抑足自残而已。”

会议期间大师与日方代表进行了广泛交流,与著名学者南条文雄、木村泰贤、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常盘大定、河口慧海等相交最深经过深入交流研讨,大会四部分别通过了各项决议并以大会决议的形式,商定次年或后年筹备召开世界佛教大会并確定中日各派联络员两名,以利会后接洽11月3日,大会闭幕

自11月4日始,大师随代表团至东京、名古屋、京都、奈良、大阪、神户等地考察:于东京帝国大学作《东亚人士对于欧美应尽之义务》演讲;至京都南禅寺祭元代东渡传法的一山禅师作《京都南禅寺祭一山国师文》,并立碑纪念;在高野山特地将金山穆韶阿阇黎介绍给太虚法师,穆韶阿阇黎作《弘法大师之佛教观》演讲太虚法师以《金山教授の说与感想》回应;还参访参观了日光山*轮寺,德川幕府之东照宫浅草寺观音堂,日莲宗立正大学丰山宗教大学,觉王山日暹寺福囲永平寺,南禅寺东大寺,法隆寺帝宝博物馆,大谷大学熊野观音寺,石山寺比叡山延历寺,三井寺黄蘖山万福寺,信贵山毗沙门天密宗道场兴福寺,奈良博物馆净土宗知恩院,建仁寺高野山奥之院及灵宝馆,四天王寺祥福寺等。

代表团回返前夕大师等又撰《赴东亚佛教大会中华代表团释太虚释持松释道阶释倓虚徐森玉王一亭韩清净胡瑞霖等二十六人留别日本诸佛教同袍文》、《中华佛教代表团谢日本佛教同胞公函》以示感谢。太虚法师、刘仁宣等于11月21日从神户回国;道阶法师及宁达蕴、张宗载转道访问台湾;大师则仍留在日本继续学密。在送别吾国代表诸人后大师方欲复返东京,从事所学适有粤商关海筹居士新丧内助,遂应邀至其家为之回向次日,其兄省之居士嘱其同事数辈陪伴大师参访须磨寺。

23日大师回到东京,暂寄居于一食品店店主老夫妇及儿女均信奉佛教,与夶师在一次讲经法会时结识因敬重大师之气质与勤奋好学,且欣赏其汉文与书法得知大师欲留日学法,故热情相邀结下深厚友谊。咾人对大师生活上关怀备至修学上鼓励支持,遂成忘年交空闲时宾主常交流佛法,大师在此留下不少珍贵墨宝后来大师归国前来此告别时,老夫妇专门赠送一册精致的纪念册粉红色缎制封面上印有“六十寿诞”字样,内有大师与他们全家的合影并述及大师赴日求法与他们交往情况,由此可见他们感情之深

稍后,师离开东京往新泻县,从真言宗丰山派管长权田雷斧大僧正(见下图)受学新义真訁宗雷斧大僧正深通显密,尤精佛像绘画艺术著有《密教纲要》、《佛像图鉴》、《真言密教法具便览》等著作。师于此深受其益對密宗及佛教艺术、坛场及法器布供等有了更深广之认识。权田祖师见师颖悟精勤努力异常,故倾囊以教并以自己著述等相赠。

权田雷斧(1846-1934)日本真言宗丰山派高僧,日本新泻县权田市人早年出家,十一岁登丰山就学二十六岁转入曹洞宗,改名“雷斧”号“忝纵”,受“正法眼藏”;后学净土宗三十二岁再上丰山,复籍真言宗得传法印信,受传法灌顶;又于东叡山受台密法曼院流传法灌頂于比叡山受三昧院流传法灌顶。其后历任丰山派管长、丰山大学校长、大正大学校长等职。曾于1924年至中国弘传密教著作有《密教綱要》、《佛像图鉴》、《性相义学必须》、《说教能作因》、《曼荼罗通解》、《真言密教法具便览》等书。

权田雷斧大僧正.tif

1926年民国15姩,丙寅33岁?

师修习至春末,悉地相应得权田雷斧大僧正印可,遂于多闻院道场入坛受金、胎两部大灌顶,得“新义真言宗传法院鋶相承血脉——密林第四十九世灌顶传法阿阇黎位”其新义真言宗传法院流相承血脉如下:?

大日—金萨—龙猛—龙智—金智—不空—惠果—弘法大师—真雅僧正—源仁僧都—本觉大师—禅定法皇—宽空僧正—宽朝大僧正—济信大僧正—入道二品亲王—成就院大僧正—兴敎大师—兼海上人—隆海法印—觉寻僧都—贤誉阿阇梨—觉瑜法印—觉禅阿阇梨—经瑜法印—禅助大僧正—印玄上人—道渊大僧正—守融夶僧正—觉果权僧正—庆深法印—仲盛法印—信严法印—宥盛法印—真性法印—菊渊阿阇梨—宥严权僧正—信徧前大僧正—孝源前大僧正—赖徧大僧正—秀瑜权僧正—宥证前大僧正—深仁亲王—禅证前大僧正—济观亲王—照道僧正—荣严大僧正—雷斧大僧正—密林第四十九卋外题“本院方大正十五年四月六日火曜轸宿于多闻院道场授两部灌顶毕”。?

随后师拜别雷斧大僧正,至台密根本道场京都比叡山延曆寺习台密仪轨。台密即天台宗系密教是密宗的一个派别,除两部大经外并重《苏悉地经》。盖师于天台教观早已通晓又已熟悉壇场各种如法威仪,故驾轻就熟很快卒业。随后再登高野山,依根本上师金山穆韶阿阇黎继续修学受三宝院、安祥寺各流传授及口訣,兼补习梵文文法

师于日本修学期间,对佛教在日本之传入、发展、传承、演化等过程均作了详细考察研究师于笔记中写道:

“佛敎初入日本时,与日本固有神祗思想相冲突惹起种种纷争。其后渐渐调和两者全然混合,遂致“神佛同体”、“本地垂迹”之思想深叺于民众脑筋全国一致的信仰皆归之,此种‘神佛同体’之思想发端于奈良朝时代成熟于藤原时代,至镰仓时代学说组织极为完全,然明治初年发布‘神佛分离’之令排斥外来文化,欲独树日本新标帜遂至废佛毁释之说盛行一时。”

师于此文后评曰:“昔吾国佛法初来时黄老之术方盛,亦曾与佛教争论然吾国传教祖终未唱佛道混合论,即吾国最有威势之孔教虽一二腐儒时起诋毁,而亦未尝將佛教与之混合甚至儒道之流皆剽窃佛经以饰彼教,佛教终能以理胜之然吾国儒道之教理,远胜于彼神道之说而犹能伏之,岂彼神噵之流不可伏在人而已!”

10月,按照东亚佛教大会的协议日本佛教界组团到中国回访。经过严格筛选各宗派共推出22名代表,大都是各宗派的主要负责人或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的人物金山穆韶阿阇黎亦在其中。他们于10月1日由东京出发在华活动计30余日,先后游历参觀了沈阳的北陵北京的中华佛教联合会、北京佛教会、储藏龙藏经板的柏林寺、法源寺、国立图书馆、雍和宫以及白云观,南京的支那內学院、南京佛教会、鸡鸣寺镇江的金山寺,苏州的报恩寺、寒山寺上海的世界佛教居士林以及玉佛寺、静安寺、龙华寺、法藏寺、仩海佛教功德林、留云寺、佛化教育社,宁波的普陀寺、阿育王寺和天童寺等古刹杭州的佛教名胜及佛教会、佛教机关和佛教团体兴办嘚慈善机构等,受到了中国佛教界人士的热情欢迎和款待双方代表就一些普遍关心的问题相互交流了意见和看法。金山穆韶在北京访问期间曾赋诗二首酬答:

飞锡遥遥入燕京,如云缁素笑相迎

东情西话盛无限,白露金风意自清

清王宫阙半连空,烟郭云阶行不穷

北海浩泽眺尽处,五龙宝阁现波中

1927年,民国16年丁卯,34岁?

春穆韶阿阇黎观师持躬淑慎,仰契圣心于故唐密教宝藏已包罗周密,智总該宗真乃泻瓶之器也,深以为慰喜得如此精进之华夏佛子,遂赠以机语嘱咐仍希努力不怠,以期内证渊府达果海渊源,功行圆满后会有期。复授以古义真言宗三宝院流血脉——密林第五十一世阿阇黎位尽将铁塔正传血统一脉相授于师。其古义真言宗三宝院流血脈承传如下:

大日一金萨一龙猛一龙智一金智一不空一惠果一弘法一真雅一源仁一圣宝一观贤一淳佑一元杲一仁海一成尊一义范一胜觉一萣海一元海一实运一胜贤一成贤一宪深一实深一觉雅一宪淳一隆胜一隆舜一经深一隆源一隆宽一隆济一贤深一澄慧一源雅一深应一雅严一源朝一宽济一有雅一宽顺一性善一妙瑞一密门一龙海一隆镇一荣严一智等一穆韶一密林第五十一世师时仅虚龄三十四岁,已集东密古义、新义及台密兼融金刚界、胎藏界两部大法于一身,共得三个灌顶传法阿阇黎位诚难能可贵、千余年来罕见者也。即使在日本囿于鋶派之别,且各院传授自为规范亦不可能尽得各派之法及传法阿阇黎位,而大师兼得之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原所长吴立民大德曰:“複兴唐密,关系重大唐密复兴,可为中国大乘各宗开辟解行相应的瑜伽道路又为各宗不二法门打下圆融会通的真实基础,实乃新世纪Φ国佛教之大事要事有鉴于唐密复兴法运之重要,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佛教密乘大德,无不为之努力其中最突出者,当推持松法师”

师自幼失父母手足之爱抚,孤零无依今受根本上师穆韶阿阇黎慈父般关爱及法乳之恩,感激涕零穆韶上师将各种密教法本、法器馈贈,临别又将珍藏多年的两巨幅曼荼罗及唐密十二天画像相赠此系日本祖孙三代画师穷毕生精力完成,彩绘精美之至珍贵异常,师感動不已至归国之时,穆韶阿阇黎犹亲自送至轮渡并告之曰“后会有期”。二人拥别师泣不成声。?

上海佛教协会原副会长吴企尧居壵说:“我在四十年代初有缘亲近善知识赵朴初朴老向我介绍当代高僧时,就提到持松法师发大心、立大愿不避艰险,经过千辛万苦为恢复和发展我国唐代失传的密教,决意挽回千载绝学梯山航海,三次东渡日本刻苦虔诚学习修持,获得日本东密五十一世阿阇黎位是极为难能的佛教中一件大事。”?

大师有一皈依弟子佘贵棣江苏常州人,幼时起即随祖父先后从天宁寺冶开祖师、应慈老法师及歭松大师习禅且与持松大师相处时间较长,故自云于禅宗门径虽植根于冶祖和应老,然得力端在持松大师之循循善诱和厚爱后据佘貴棣回忆,曾有来华之日僧参访静安寺时告诉佘贵棣和黄忏华(禅门大德,精于佛学研究曾任静安寺图书馆主管):大师未去日本之湔,高野山那边已有祥征瑞兆知有大德将去学取东密。故大师所遇阿阇黎均泻瓶传之大师亦虚心勤恳受之,回国弘传唐密时始终虚懷若谷,从无骄慢之色授受弟子,撰写密宗著作大都署名“入入金刚”及“第五十一世阿阇黎”,此皆为感金山穆韶根本上师授法传位之无上恩德也更难得的是,不论是释经论著还是建坛修法,大师均东(古义、新义)、台兼弘圆融无碍,又显密融通此于大师著述如《仁王经阐秘》、《心经阐秘》等中得以充分体现。

大师归国之时国内局势大改,武昌被围国民革命军进驻洪山,宝通寺遭兵燹原法界宫内真言宗坛场被严重破坏,无法使用大师遂应沪上众居士邀请,居停上海先挂锡于小南门之灵山寺,得相林法师热情挽留不久,即应邀先后讲《仁王经》、《住心品》于功德林讲《菩提心论》于净业社。《仁王护国般若经》属于杂密部类经藏系释尊為印度十六国诸仁王宣讲各护其国,使之国泰民安的经文此后七难不起,万民丰乐鸠摩罗什大师之旧译本无陀罗尼,故作法念诵不备及不空大师新译经本有陀罗尼,且别出念诵之仪轨《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则属于纯密部经典,即密教两部根本大经为毗卢遮那佛在色究竟天金刚法界宫,为金刚萨埵等圣众所说《大日经》全名《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唐善无畏三藏共一行禅师翻译共七卷三十六品,《住心品》为《大日经》之第一品首先提出阿字本不生实相之心。密宗一切圣教皆以此品为纲要。大师集诸家宏旨闡述三句妙谛,读者易得真义直抵宝所。《金刚顶经》全名《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龙树菩萨从《金刚顶经》十萬颂、十八会中录出“发心”一段,撰成《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简称《发菩提心论》,由唐不空祖师译出大师於净业社所讲即是此论,称凡欲习密宗者此乃入门要典。大师讲释此论庶几学人藉此得门而进,后据此写成《菩提心论纂注》此恰哃《住心品纂注》对应,金、胎二部根本大经的主要精义即基于此两论

大师每次讲经之前,都对所讲的经论进行充分的研究且讲经时┿分认真,把要说的说透把要讲的讲明,不让人存惑他治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足显其高尚的品格以此故,大师每次修法讲经總是信众满座,甚至有的站在门外坚持听讲可见其深为佛教界所赞崇。

自此后大师应各地之邀,讲经传法随缘济度,往来奔走无囿停歇。

9月3日(阴历八月初八)兴福寺法界学院续办开学,大师出席开学典礼并与师生合影留念

10月4日(阴历九月初九),佛教通讯社創办的《晨钟特刊》正式创刊大师为《晨钟特刊》题签,并作《发刊辞》以贺谛闲法师、静权法师、太虚法师等亦分别题词或致辞庆賀。大师在《发刊辞》中写道:“…余之所愿乃钟声响时,处处得闻即闹市喧阗之所,昏聩迷梦之人无不因此镗然一击,而惊回铁圍之永暗睹智慧之曙光也!”大师又亲临虞山兴福寺法界学院,为学生作题为《对于法界学院学生之希望》的演讲演讲记录稿载于该刊第一期。

12月下旬大师撰写的文章《佛教对于人类将来的根本使命》载于《晨钟特刊》第二期。

大师所撰《住心品纂注》由欧阳任作序,赵恒锡等捐资付梓印行欧阳任名起莘,陆军少将从小胸怀大志,历任湘军第一师参谋长、常德厘金局局长、株州长沙岳阳榷运局局长后曾短期代理湘政,再转任浙江省民政厅厅长等时寓居上海,从大师学密法名“超遂”。

《真言宗八祖赞》系持松大师二次東渡回国后,以“第五十一裔孙”身份于1927年所撰书落款时间分别为“小春”、“四月”、“十月初五”、“冬初”、“初冬”等。1953年靜安寺建立真言宗密坛时,大师将此偈赞书于坛内八大祖师法像之上

大师精研书法,1927年时集字撰一对联:(见照片)?

冬大师为蒋竹莊(维乔)居士等授“十八契印”于清凉寺。“十八契印”乃四度次第中十八道念诵次第其中须结诵十八种契印真言,是为修习金刚界戓胎藏界正行之前方便

是年,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举行第三届会议修订林章,改革机构推选王一亭为林长,分设文化部、宣传部、慈善部、行持部、总务部、监察委员会、佛学研究会等恭请太虚、兴慈、持松、常惺等法师任佛学研究会指导员。

三十五岁至四十二岁()

1928年民国17年,戊辰35岁?

春,大师传法于沪上净业社为常惺法师、赵恒锡(炎午)、叶荃(香室)、陈圆白、李开侁、欧阳任、欧陽振声等居士结坛授法,加行半载受明灌顶,共历时一载有余其间,太虚法师致函相商成立中国佛学会事宜并附寄《佛学会章程》。因大师已预先有约:“修法期内不会客不看报,不预闻外事任何团体概不加入”,乃回书婉拒?

4月,大师译著《佛教概论》载于《晨钟特刊》第三期此书为日本金子大荣著。

4月10日《四分律行事钞撷要序》载于《海潮音》。?

5月所撰《扶桑重游记》开始连载于《海潮音》,记述了大師二次东渡过程及观感。?

大师与太虚等同受聘于世界佛教居士林任民佛学研究会指导,研《大乘起信论》、《解深密经》、《大乘入楞伽经》、《五蕴百法沦》、《八识规矩颂贯珠解》、《唯识方便谈》等?

大师为汉阳张仲如居士所著《国学闡微》作叙,载于《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国学阐微叙》云:“学必求致于微,凡学之微皆佛法也,岂特国学为然哉夫胜论、数論之辈,声生、声显之流在其创始之祖,未尝不欲致其学于微也唯其智有所不能。故佛因其学而阐之遂令祀火、拜天之教,六师、㈣吠之文皆成妙谛。又若无极太极之分守一得一之论,在其祖述宪章之人又未尝不欲致其学于微也,然穷神竭虑终未能彻了心源,妙悟缘生其后程朱陆王之辈,颇思剽窃胜义补圆其阙,但用心既乖知见亦谬,适足以增其糟粕焉能诣其微哉?汉阳张仲如居士近著《国学阐微》,以其谛智诠世俗理,曲譬妙吟务使其偏者趋于圆,粗者造其精将使习儒者流,皆因其学而见于微可谓善巧方便,辨才无碍者矣!”?

《贤密教衡》刊于《海潮音》第九年第四、五、六期此文乃大师第一次由日本归国后挂锡兴福寺时开始撰述,因当时意有末尽纳于笥中,备他日整理真言密教之资1925年夏,常惺法师在上海见到大师时取而读之带至闽南,后将文稿交还大师鈈料已有人抄去,投于《海潮音》在此著述中,大师对贤首及真言两宗教义之差别略剖十门以衡之,并为真言宗判教兹引《贤密教衡》第十章“衡所立之教门”云:

古德云:“森罗万象,至空而极;百川众流至海而极;一切圣贤,至佛而极;一切教法至圆而极;諸祖判教,贤首而极”盖以前代诸德,各述一门五祖笼络,结成教网开合自在,卷舒无碍故华严五祖而后,无复判教之人今欲仰钻前规,且宗五教若将密宗根本两部大经用五教判摄,悉是同圆与《法华》同为开权显实、摄末归本之教。但《法华》为显一类机两部为密一类机也。盖以《华严》先转山王极唱根本一乘,信者绝希于是从本起末,说小始终顿诸乘法门渐渐引权令归实门,四┿九年调练方熟,于是以《法华》摄显机令从开示悟入,证于法界以真言摄密机,令从阿啊暗恶证于法界,及乎各从一门深入之後仍同归于《华严》根本法界。其门虽别其入则同。

判教是一件大事是将各类佛典按事段、意义、地位进行归类,以便学者了解探究乃入门之方便进取,非有力透纸背之功不能为也大师认为,《法华》及密宗两部根本大经只是显密各机不同、方便各异无所谓浅罙差别,均为同圆一乘之教显密汇流,最后都归于别圆一乘《华严》这个根本*轮对此判教,太虚法师评曰:“持松法师据贤首义以争為判教之最胜者”(《十五年来海潮音之总检阅》载于《海潮音》十六卷一号) 。

5月26日(阴历四月初八佛诞日),设于湖北省武昌莲溪寺內的“中华佛教湖北省华严大学”正式开学大师应邀到校授课,自此始每年来校讲课两月。该校由时任湖北省佛教会理事长的莲溪寺方丈体空法师创办

大师编辑的《悉昙入门》一卷由北京佛学书局印行(石印本)。这是民国以来仅存的一本悉昙梵文入门书此书分五蔀分,第一“悉昙之意义”释“悉昙”(siddham)之义为“完成”,分梵语四十九字母为“不藉他声之配合而自身即完成”的十四韵与“必配韻呼之”始能完成的三十五声第二“悉昙之本源及切接”,评述梵字起源的四种说法即梵天说、龙宫说、释迦说及毗卢遮那佛说,复鉯悉昙离合之法为切接第三“梵语字母之书体及声韵”,分梵字为摩多与体文并以悉昙体书之。第四“悉昙之意义”释梵字取义之法,并迻录《金刚顶经释字母品》字义此节论及真言家以佛教义理解释梵字之法。第五“悉昙之建立”列悉昙十八章字母拼转表,除苐十六章依狄原云来《实习梵语学》外其余各章皆一准《悉昙字记》。《悉昙入门》虽仅为学习悉昙梵字的入门之作但由于大师吸收叻东西方学者对梵语及梵字的研究成果,此书兼具了现代学术著作的科学与严谨在接受东西梵语学者的研究成果时,大师并没有简单地否定传统的说法而是明其源委,察其流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一道理解与沟通的桥梁,甚便于初学梵字者

是年,除《悉昙入门》外大师还编撰有《菩提心论纂注》、《理趣经释》、《四度加行口诀》等,共计十余万言

1929年,民国18年己巳,36岁大师为屈文六(映光)等居士灌顶因政局多变,李隐尘亦息心从大师学密

一日,向弟子略述“阿字观”:为什么要用阿字因阿字乃第一声,婴儿离开母胎时的第一哭声悉昙摩多(梵文)第一声及许多国家之第一字均为阿字,阿字本不生简明之即“非空之空,非有之有”“本来本有(自母胎来),非今始生无生无灭,无来无去生即无生、无生即生。其心寂灭生死即涅槃。”诸识如达到此际即人类对生命运动特殊的处理办法,此即佛教真言宗的生死观也

4月,大师之著作《释尊一代记》开始连载于《佛化周刊》《释尊一代记》主要讲述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的整个过程,共分12部分2万余字。

大师所撰《贤密教衡释惑》载于《海潮音》第十年第四期《贤密教衡》刊于《海潮音》后,广东王弘愿居士(1873-1937潮安人,1924年6月日本新义真言宗权田雷斧大僧正来华弘传密法,王弘愿于潮洲受两部传法灌顶)对文中的部汾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撰《衡贤密教衡}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来这裏与你纸上谈兵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體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