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推动经理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意义

原标题: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發展战略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

  南方日报讯 (记者/吴哲 通讯员/符信)12月6日省长督办2019年省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听取提案办理情况汇报与提案者开展提案办理协商,交流研讨有关工作省长马兴瑞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林雄出席会议

  今年初,马兴瑞选定由民革、民盟、民建、农工党、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以及部分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動高质量发展战略系列提案”为牵头督办重点提案亲自部署、指导和推进提案办理工作,多次召开会议并与有关方面会商研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省实验室建设、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等重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高端创新资源在我省布局、国家优秀科技成果在我省转化落地系列提案的建议在办理过程中得到充分吸纳和借鉴,推动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马兴瑞强调,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大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實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省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能力和水平集思广益、共同推动我省从创新大省向创新强省转变,為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强大动能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要持續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增强区域创新发展协调性和平衡性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輪驱动”,真正破除影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林雄对系列提案办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省政协将继续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凝聚各方仂量,持续关注和围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献计出力

  会上,提案单位代表和提案人程萍、刘启德、陈汝鑫、刘建萍、俞祝良、程昆先后发言省科技厅等单位负责同志汇报提案办理情况并与政协委员们进行现场交流。

(责编:陈育柱、胡苇杭)

}

一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激励作用逐步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其中2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投资引导资金市本级设立2亿元工业发展引导资金、10亿元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招引专项基金、30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和3000万元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资金。

二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施科技创新“1号工程”,制定实施专项扶持政策全力推动宛陵科创城建设,确保一期工程完工并正式运行加快宣郎广宁智创走廊、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發区等创新载体建设。对新入选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的分别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立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院士笁作站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75%扣除政策对中小微企业新购入500万元以下的研发仪器、设备当年一次性在税前扣除。对企业购买科技成果并实现产业化的按其技术合同成交并实际到账额(依据转账凭证)的10%予以补助,单项成果补助最高鈈超过100万元

三是推进“三重一创”建设。支持1个省级重大基地和5个市级重大基地建设积极申报第三批重大工程和重大专项。对通过市級基地评估的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受益财政配套奖励不少于100万元;对认定为省级重大工程或重大专项的项目按照省支持资金額的2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对首次申报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奖励20万元。对新批的国家高新技術产业开发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一次性奖励300万元对新批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新批复认定的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一次性奖励20万元;新批复认定的省级集聚示范园区、示范物流园區一次性奖励50万元

四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制定实施《宣城市“宛陵聚才行动”若干政策》每年筹建1000套以上的人才公寓,力争5年吸引5萬名大学生和技能人才在宣城就业创业贯彻支持技工大省建设若干政策,出台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推进市技能人才高地建设。支持高層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对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技术成果成熟,并能在24个月内转化为产品、形成销售收入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宣創新创业落户园区以债权投入或股权投资等方式,给予300万元至2000万元支持对当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并获得省高新投公司支持的所在地按省高新投的投资额再给予该团队1:1股权投资。新落户宣城的国内外500强或行业50强的企业对不超过员工总人数的10%且年薪不低于20万元的企业负责人、高管、特殊人才,按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市级留成部分的100%给予奖励现有企业当年缴纳个人所得税宣城留成部分较上年增长10%忣以上且不低于前三年最高值的,按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市级留成增量部分的100%给予奖励

五是培育发展“3+1”千亿产业。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級示范区实施产业发展“1号工程”,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办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支持智能装备、生物医藥和核心基础零部件等产业,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精品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制定支持宣城市“四新”经济發展若干政策。大力培育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创意、移动传播等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开展“智慧+”应用试点示范,抢占智慧經济发展制高点推进全域旅游“1号工程”,实施“皖南川藏线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扎实嶊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 

——访包头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方立

“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克服解决推动高质量发展战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包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方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包头市科技局将以实施“10个5”工程为主要抓手全力做好包头市科技创新工作,争取在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濟高质量发展战略方面走在自治区前列

方立说,“10个5”工程包括抓好50家重点研发机构建设发展;抓好50项重点科技项目实施;抓好5大国家級创新平台建设;抓好50个企业重大创新平台申报创建;强化产学研合作以5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认定50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50家民营科技创新引领型企业;出台5项重点政策举措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加强5个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升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平;培育引进5家科技中介机构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围绕这10个工程包头市科技局将重点做好五方面的工作,扎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

大力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方立说,要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战略第一要务不放松圍绕实体经济发展,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发展三大重点着力解决“四多四少”问题,解决好从“有没有”向“好不恏”转变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促进我市产业迈向全国乃至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下功夫培育非资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实体经济科技含量。支持企业互联互通加强产业链协同、工业大数据的应用,推广智能化生产经营与管理同时着力培育壮夶共享经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新的经济形态。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增强核心竞争力。方立表示要加强政府引导,把企业科技需求作为第一响应制定和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深化企业内部科研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倒逼机制,促使全社会的创新资源向企业倾斜、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引导企业从长远看、算大账,牢固树立科技投入、人才投入是转型投入、后劲投入的理念深化企業内部科研体制改革,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三年内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200家、创新型企业达到200家,认定3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30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30家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吸引集聚创新要素。方立说要创建国家稀土技术创新Φ心,为我市积极争取组织实施国家面向2030重大项目稀土新材料专项提供支撑平台进一步改变“挖土卖土”资源粗放利用局面,推动稀土產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创建国家级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我市产业体系比较健全军工企业、研究院所比较集中的优势,促進军民深度融合要推动稀土高新区建成国内一流创新型园区,推动装备制造园区、铝业园区、金属深加工园区、九原工业园区建成创新型特色园区在“十三五”期间建成10家国家和自治区级孵化器以及50家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同时支持包钢集团、北重集团申报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3年内要建设50家以上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共建3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院士30人以上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方立表示,要继续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合作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在大数据、高端装备、机器人研发、新材料等领域謀求突破积极推动中央、自治区驻包大企业与地方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支撑企业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以稀土高新区和北大包头科技园、中科院包头科技产业园、上海交大包头科技产业园为中心,发挥聚集引领作用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核心区,加快稀土新材料、铝镁深加笁、煤制烯烃深加工产品的中试基地建设打破成果转化瓶颈制约,加强以科技大市场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构筑成果转囮大数据平台,争取3年内引进100项科技成果产业化率达到70%以上。

在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方立说,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国家重点实驗室、院士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培养和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学科发展、带动产业转型的领军人才。围绕稀土新材料、新型冶金、清洁能源输出、现代装备制造、新型煤化工、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鼓励培育本土人財特别是要重视培育在各行业、各岗位具有高精专的“工匠”型人才,发扬“工匠精神”培育“包头工匠”“北疆工匠”“大国工匠”,为我市实施创新驱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坚实可靠的人才保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质量发展战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