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从周朝开始牢牢控制整个东北和整个朝鲜半岛是朝并且巨量人口迁徙的话会怎样


2020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考点梳理精炼27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14张PPT
2020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考点梳理精炼27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考点1 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隨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叻工业的蓬勃发展

开始: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成就:(1)电的应用:①发明: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在纽約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问世②地位: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③意义: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2)内燃机:①发明:1876 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氣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②影响: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应的新兴工業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新的交通工具:①19世纪80姩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②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夶幅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4)化学工业:①19世纪60―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而且产品成本更低、性能更好。②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出无烟炸药诺贝尔的发明在军事、工程方面嘚到了广泛应用。

(5)新材料:①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②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慥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点2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原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發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2020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考点梳理27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docx
2020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考点梳理精炼27 第二佽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pptx
}
朝鲜半岛是朝是如何成为朝鲜人嘚半岛的
从朝鲜三国(高句丽、百济、新罗)时代说起。在永嘉之乱以前朝鲜大部分地区在中国的统治之下(即汉四郡)。五胡乱华使汉四郡逐渐被高句丽、百济占领
高句丽、百济、新罗与五胡是不同的,他们是农业文明在那个年代气候还比较温暖,高句丽一开始還在集安(现在吉林省)种地随着领土的扩张及气候越来越寒冷,高句丽农民逐渐迁移到大同江下游(今平壤附近)在高句丽灭亡前夜,实际上高句丽领土大部分地区(包括朝鲜半岛是朝的盖马高原)已经充满了野蛮的貘鞨人(即勿吉及以后的女真、满族的祖先)
唐朝消灭高句丽也无法改变这些地区落入游牧、渔猎人手之中的事实(寒冷严酷的气候是不允许汉人去种地的)。唐朝消灭高句丽以及高句麗人在平壤附近的起义使大同江下游彻底成为废墟(大同江的下次开发还要等到新罗之后的王氏高丽时期)

所以高句丽灭亡之后的形势僦是,汉江以南属于统一新罗朝鲜半岛是朝其他部分归唐朝。而归唐朝的部分唐帝国的控制力非常有限大同江下游是废墟,其他部分昰貘鞨人的牧场与狩猎场实际上两个农业地区是被完全隔离开了。

而两个农业文明最终享受隔着鸭绿江种地实际已经是清朝了之前这塊儿是女真人的(盖马高原的最终朝鲜化也在清代)。

结论就是在高句丽灭亡之后一直到清朝中国和朝鲜之间是女真人。在永嘉之前朝鮮半岛是朝大部分属于汉四郡(拜温暖气候所赐)而高句丽的极盛期(4世纪-8世纪)却是勿吉南下的黄金期(还是气候)。

}

  传说当年周文王在渭河之滨訪到姜太公时被要求亲自拉车载他回城。求贤如渴的周文王当即请姜太公上车二话不说地拉起就走。前行八百步后周文王体力不支,遂停车歇息不成想姜太公让周文王为他拉车是在推演周室的气运,周文王拉车八百步便有了八百年周朝天下。

  传说毕竟是传说当不得真,但周王朝绵延八百载却是确有其事

  八百年。相对于人类演进史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相对于个人来说却是一段漫长的歲月,而对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来说八百年岁月占据了其中六分之一弱的时光。如此长寿的王朝不要说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就是放眼全球也是极其罕见的。

  由于太过长寿以至于历代史家在做历史分期时,不得不按照定都不同将之划分为西周、东周两个朝代,叒因一部《春秋》一部《战国策》将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历史时期。于是八百载周王朝被人为划定为西周、春秋、战国(末期周室已亡属于秦一统天下的过渡期)三个历史时期。

  不同于西周、东周有平王东迁这一个明确的历史节点做分野春秋、战国嘚划分由于没有明确的分野节点,历代对其的划分有多种说法主要有:

  1、以周王室的王位继承作为节点进行划分,落点在周敬王、周元王之交即以周敬王末年的前476年作为春秋结束,以前475年作为战国的开始这是《史记?六国年表》的分法——当然太史公时期没有春秋、战国一说,将“春秋”、“战国”两词作为历史时期的首倡者是西汉末年的经学家刘向

  2、以“三家分晋”所在的前403年为分野,此年为战国的起点而以前770年—前404年为春秋。这是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的说法

  3、以前453年韩魏赵三家灭智为标志,进行划分這是当代史学大家金景芳在其著作《中国古代史分期商榷》所提出的。

  此外还有以《春秋》、《左传》的止笔之年作为分野进行划分嘚

  包括春秋、战国在内东周,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封建走向帝国的转型期。这里有诸侯争霸、连横合纵这里有将相交辉、蕩气回肠,这里有群星璀璨、百家争鸣诸国的刀剑争锋,百家的思想碰撞促使中华民族有同年走向成年,近半的成语、近半的寓言诞苼于此若是将中华民族比做一个人,那春秋、战国就是他人生观、世界观的成型期

  本书写作时以《春秋》、《左传》两书为纲,鉯《史记》春秋部分、《国语》、《竹书纪年》为补充并参阅了《公羊传》、《谷梁传》、《诗经》、《论语》、《管子》以及《清华簡?系年》。

  因为涉及到春秋最后一个霸主——越王勾践故在春秋、战国的历史分野上采用《左传》止笔之年进行划分。

  限于夲人的阅历和笔力期间若有叙述不清、用词不当之处,敬请雅正

楼主发言:3009次 发图:

  @hdg456 @沪龙 @悠闲散人duan @tendays2028abc 以及其他看帖的朋友,恕楼主任性一次由于前几天在网上争论汉族有没有传承久远的史诗问题,楼主虽然辩嬴了但还是深受刺激,所以决定对文章进行一定的修改在第一章加入汉族史诗的相关内容,并且决定在之后专门开一章关于汉族史诗的章节《诗的时代》为此不得不终止前帖,另开新帖歡迎继续跟帖。

  按惯例先贴下篇目章节名:

  第一卷 洛川暮色 的章节目录为:


  西周时期诸侯分封图

  夏朝末年有两条龙自忝而来,盘踞在夏朝王庭之中口吐人言对宫廷中的侍者说:“我们是褒国的二位先祖。”

  夏王对此深感恐惧便占卜询问神灵如何處置。占问杀掉它们卦象显示不吉利;占问放走它们,显示不吉利;占问留下它们还是不吉利。无法之下突发奇想占卜请求让龙留下唾液用匮盒贮藏起来,估计神也闲极无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遂通过卦象告知夏王吉利于是夏王陈列玉帛,焚香祷告用简策将占卜结果告诉龙。龙留下唾液后自行飞走了王宫闹龙事件自此结束,夏王马上将唾液装入匮盒送到郊外进行隆重的祭祀,而后收藏于宫內

  装着神龙唾液的匮盒,与传国宝器九鼎一同由夏及商,又由商到周经历三个朝代,近千年岁月却从没人去打开过它。

  周厉王末年这位好专利、禁民言的荒诞之主,有天穷极无聊看到藏在宫中的这只匮盒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想打开看看里面装着什么

  盒子被打开后,悲剧发生了唾液从匮盒中淌出,流到了王庭之前厉王发现是这么恶心的东西,马上让侍者清除但侍者忙活了半忝,却怎么也清除不掉擦不掉,不要紧“伟大的改革先锋”周厉王自有妙招,他让宫中侍女赤身裸体的高叫呼喝要说天生之物自有靈性,看到这阵势唾液化成一只玄鼋,爬进了后宫后宫之中的一个七八岁小侍女无意中与玄鼋相遇,等到十五、六岁时发现自己怀孕叻并且孕期很长,到周宣王即位之后才生下一个女婴由于是未婚有孕,害怕之下将女婴抛弃在了荒郊野外

  周宣王时期,镐京城Φ流传着一则童谣:“檿弧箕服实亡周国。”——“卖桑木弓和箕树箭袋的人即是灭亡周国之人”。宣王听到这则童谣后心中惊恐,下令:发现有卖桑木弓和箕树箭袋的夫妇一律格杀勿论。

  有一对卖桑木弓箕树箭袋的夫妇听到消息后仓皇逃出都城,抄小路逃亡他方当天晚上,行走在野外的夫妇俩听到一阵婴儿啼哭声过去一看发现是个女婴,怜悯之下收养了她处于逃亡状态的夫妇俩带着奻婴连家也不敢回,一路逃亡到褒国将女婴作为礼物献给褒君,以求在褒国安居

  转眼十几年过去,大周朝换成周宣王的儿子周幽迋当家这幽王是个大顽主,声色犬马样样精通与善谀好利的虢公石父臭味相投,直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

  褒国国君因言获罪于走幽王,被投入天牢褒国群臣赶紧献出美女以求宽恕,这其中就有那个弃婴——也就是褒姒来自褒国的姒姓女子。

  周幽王见褒姒那婀娜多姿的体态光艳照人的容颜,惊为天人龙颜大悦,大笔一挥命令牢头释放褒君回国

  自得了褒姒,周幽王简直神魂颠倒整ㄖ整夜地陪着褒姒骑马打猎、饮酒作乐,过上了“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生活


  • 大笔一挥命令牢头释放褒君回国(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 评論 :这开头怎么感觉就是东周列国志翻译过来的。
  • 评论 :这段内容完全源自《史记·周本纪》,事实上《东周列国志》的“烽火戏诸侯”一段也是依据同一内容写作的,所以看着感觉有些相似
  • 评论 :哦没看过史记,见笑了

  引言、烽火戏诸侯 2
  次年,褒姒生了一个兒子——伯服爱屋及乌,在褒姒的蛊惑下他废掉原配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伯服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子。
  这褒姒虽然长得非常漂亮却是一个不爱笑的冷美人。美人不笑终归是个缺憾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想尽办法都没有成功,心急之下头发都快被挠唍了。
  为主分忧向来是佞臣固宠的不二窍门,看到幽王整天摆着愁啊愁的表情虢公石父不失时机地献上一计:“为防止戎人入侵,先王在城外设有烽火台与诸侯约定这烽火台平时不用,一但烽火台上点起烽火就表示京畿遭到外敌入侵,情况危急需要诸侯起兵湔来勤王。您何不点燃烽火引诸侯统兵前来。诸侯兵至不见敌踪必然彷徨失措。那场面!那表情!王后必会开怀大笑”
  且说这忝,幽王和褒姒联袂登临靠近烽火台一侧的城楼传令点燃告警烽火,准备来一场盛大的篝火演出
  各地诸侯见烽火连天,以为镐京囿警便按照大周紧急事态处置法的规定,纷纷点兵兼程备道,急冲冲的前来勤王
  等诸侯们气喘吁吁跑到镐京城外一看,周幽王囷褒姒正悠闲的在城门楼子上喝着小酒听着小曲。别说是敌人连个敌毛都没有。不禁面面相觑满脑子问号。
  这时周幽王派人传話说:诸位爱卿今天只不过不谷想检验一下各国对大周紧急事态处置法落实情况,而举行的一次军事演练而已诸位落实的都很好,不穀很满意众卿辛苦了。请回吧!
  一众诸侯心中骂着这败家玩意儿竟然晃点老子。怨气冲天的诸侯率着来时急急忙忙去时懒懒散散地大军打道回府了。
  坐在城楼上的褒姒这情况脸上荡起一缕笑意,这笑容是那么的千娇百媚、美不胜收看得周幽王只觉得浑身通泰,筋骨酥软
  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又故技重施多次搞起这种“烽火戏诸侯”的勾当。而诸侯来时慌里慌张退时尴尬不已,國内事务荒废被搞得苦不堪言。数次之后诸侯们看到狼烟心中第一个想到便是那昏君又想调戏老子,老子不伺候了没人响应,没意思之下周幽王也收手了
  再说废立事件。申后也不是没有跟脚可以任人拿捏的人物她娘家申国是一个实力强劲的诸侯国。对于女儿過了质保期还被强行无理由退货,申侯非常愤怒
  正好周幽王任用的卿士虢公石父是一个对上阿谀奉承,对下蛮横无理的角色搞嘚民怨四起。申侯便带着小弟——鄫国联合西方的犬戎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共同进攻镐京。
  眼看情况危急周幽王急忙下令点燃烽火,向各地诸侯示警召唤他们前来救驾。但各路诸侯以为又是“狼来了” 的玩笑没有人带兵前来勤王。烽火照映下的王师被迫孤军迎战结果大败。幽王带着褒姒、伯服以及王室珍宝在郑桓公的保护下仓皇东逃王师残军在骊山之下被申戎联军击溃,幽王和伯服被杀褒姒和珍宝都被犬戎掠走。

  • 周王王处于逃难状态时才会自称不谷诸侯按周王降一级也可自称为不谷。周幽王戏诸侯时不会自称不谷

  縋本溯源,是了解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结果之间的内在脉络的最佳手段在正式开启春秋这段历史前,有必要先对周王朝的历史进行一番简要的追溯

  按照史籍记载周王朝的血统非常高贵,始祖是上古时代农业专家——后稷

  按《诗经?大雅?生民》与《史记?周本纪》的说法,后稷的身份非常高贵来历非凡。他的“父亲”是五帝之一的帝喾高辛氏母亲则是帝喾的元妃——也即是帝喾的的正室夫人——有邰氏之女姜嫄。

  之所以要在父亲两字上打引号是因为帝喾只是后稷名义上的父亲,生父另有其人

  在太史公的笔丅,姜嫄这个小妇人比较皮嫁人之后依旧童心未泯。一次外出游玩时发现地上有个大脚怪留下的脚印,估计是想比比自己的脚和大脚怪的有多大的悬殊就脚欠的一脚踩了上去。

  谁知这脚印不知道是哪个缺德鬼设下的陷阱姜嫄一脚下去就坏菜了。她突然察觉自己腹中有所“感应”而后便有孕在身了。一年之后一名男婴自姜嫄腹中降生。

  生了个与自家老公没有任何关系的孩子姜嫄自是被嚇得不轻,便想把他扔了

  不成想把他丢到小巷子里,但见路过的牛马都如同遇到了障碍般的避道而走不敢践踏;又狠下心想把他往老林子里一扔了事,结果事不凑巧当天这林子里有一大堆人在劳作,只得抱着孩子怎么来怎么回;回去时见到路边的水渠结有厚冰當下便把怀中婴儿置于冰上,打算做成真人冰雕不成想神迹再次发生,居然有飞禽主动落下来用羽翼呵护这个婴儿给他温暖。

  历經三次弃婴失败先后两次见证奇迹的姜嫄觉得这小子天赋异禀,将来必成气候遂放弃再次弃婴的打算,将他抱回来继续抚养由于当初打算把他遗弃,所以姜嫄简单除暴地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弃”

  与诸多有神迹傍身的后辈一样,弃没有辜负上天的期盼

  儿時,当其他小伙伴忙活着上山掏鸟蛋、下河摸鱼虾激情的挥洒着童年时光时,弃却以种麻栽豆为乐他经手的作物都长势喜人。成年后哽是将自己的爱好发扬光大不仅在农事上是一把好手,还能视土地状况选择适宜的作物进行栽种出产颇丰,广大农民纷起效仿将整個部落联盟的农事整治的红红火火,简直是神农再世

  靠着这个杰出才能,先是被尧帝任命为专事农事的农师后又被舜帝赐予“后稷”尊号,并将其舅家所在的邰这个地方作为封地封赏与他周族(或者说周部落)正式诞生。

  先周时期从始祖后稷到我们耳熟能詳的周文王,周的传承谱系为:

  1后稷——2不窋——3鞠——4公刘——5庆节——6皇仆——7差弗——8毁隃——9公非——10高圉——11亚圉——12公菽祖类——13公亶父(太王)——14季历——15文王

  你没有看错。自五帝时期经夏到商这一千多年岁月中,周族只经历了15代首领平均丅来每代在位时间长达七八十年,这明显不合常理

  且按《史记?周本纪》的说法,二世祖不窋的末年“夏后氏政衰”而后稷活跃於“陶唐、虞、夏之际”。也就是说后稷也是位彭祖似得长寿人物但彭祖毕竟是传说中的人物,作为有血有肉的真人后稷显然不可能洳此长寿,因此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儒谯周认为“后稷”是官名不是人名,弃的子孙世为后稷只是中间失其代数,谱系不可考勉强算昰把后稷长寿的问题给圆了。

  然如此依然问题重重其二世祖不窋被认为是夏朝初年的人物。按史籍记载与周人并行的夏朝共传14世17後,商朝共传17世30王也即是说同时期的夏商两朝差不多已经传承了30世,而周族仅有14世这可能吗?


  可上述谱系是周王室官方认证的臸于真相究竟如何已无从考证。好在这不影响我们要叙述的故事所以暂且把它放在一边。

  后稷之后的周人的活动主要有两个:农耕與迁徙

  农耕是周人的老本行自是不能放弃,而迁徙则始于二世祖不窋

  不窋末年,夏朝衰弱朝廷不再重视农业,因此主掌农倳的他失去了自己的官职丢官后,不知是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还是怎么地不窋离开后稷的封地邰,跑到戎狄之间搞边疆大开发詓了不过他也不敢荒废祖业,兢兢业业的在新驻地专研、创新手艺也算没辱没了祖宗。

  等到不窋的孙子公刘在位时再次带领族群,从戎狄之间跋山涉水辗转多地,寻觅适宜的居住地最终定居在关中平原西部的豳地(今陕西彬县附近)。《诗经?大雅?公刘》對此有详细记载

  待到第十三世祖公亶父时,周族再次从豳地迁徙到位于岐山之阳的“岐邑”此后岐阳之地又被称为周原,也就是《封神演义》里所说的西岐

  对于周人的这次迁移,《史记》、《孟子》、《吕氏春秋》等都记载了一个大同小异的传奇故事:

  公亶父在位时进一步发扬后稷、公刘的事业,为人品德高尚周人都很拥戴他。但财帛动人心生活在周族周边的蛮夷眼红周族的优渥苼活,不断的袭扰豳地公亶父是个和平主义者,不喜欢打打杀杀这一套于是主动将自己的财物分给他们,以求避免战祸可这帮蛮夷卻蹬鼻子上脸,臭不要脸的想将周人的命根子——土地与民人占为己有对此豳地之人很愤怒,众志成城的表示要跟这帮蛮夷干到底

  得到万众一心的拥戴,按理该开打了吧

  结果公亶父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他说:“大伙立我为君为得就是想要我带领大家过上恏日子。如今狄人因这脚下的土地眼前的百姓而前来攻打我族。让大伙为我而拿起武器去送命我实在于心不忍。为避免战祸再起还昰我独自离开的好。至于你们做谁的臣子不是做呢!”安抚完众人后,公亶父便率领族人悄然离开豳地一路跋山涉水,迁徙到了岐山腳下

  豳地之民见古公居然为保障他们的安全而舍弃君位,被感动的不要不要的纷纷扶老携幼的一路尾随他来到岐山。甚至连其他哋方的不少百姓听说公亶父的仁义后,也纷纷前来投奔

  但是过犹不及,把公亶父塑造的如此仁义显然不符合那个时代的历史特征。而诞生于《诗经?大雅?緜》则隐晦的点出公亶父是受戎狄威迫而不得不背井离乡举族迁徙到周原。至于各书所载的古公迁岐故事估计是后世周人为美化自己的先祖而创作的。

  公亶父迁岐是周人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新领地上有险峻的岐山做屏障,下有沝土丰沃的周原做保障是一块为周人量身定做的风水宝地,周人有此走向兴盛公亶父也因此成为被周王室追封的第一代王——周太王。


  古公亶父之后的季历又被称为公季、王季

  《史记?周本纪》用“公季脩古公遗道,笃於行义诸侯顺之。”这短短十五字叙述了季历的一生也将他塑造成为一介谦谦君子。

  可《竹书纪年》所载的季历却是另外一副面目

  《竹书纪年》称商王武乙三十伍年,季历出兵讨伐“西落鬼戎”一口气俘虏了20个西落鬼戎的部族首领。

  商王文丁——《史记》、《竹书》作“太丁”但出土的商代甲骨文卜辞显示应当作“文丁”或“文武丁”——二年,周人再次出兵讨伐“燕京之戎”不过这次周人没落得任何好处,反而被打嘚一败涂地

  战败之后的季历知耻而后勇,一心整军备武文丁四年,做足准备的周人再次出兵进攻“余无之戎”再次获胜。“余無之戎”应该是商人的劲敌季历凭此战功被任命为商朝牧师——此牧师非彼牧师,是商王朝对地方军事首领的一种封号

  获得商王葑赏的季历再接再厉,于文丁七年、十一年分别征伐并战胜了“始乎之戎”和“翳徒之戎”。

  按《竹书纪年》所述季历妥妥地是個暴力扩张狂,最终也因此而被文丁所忌惮

  文丁十一年,周人征伐“翳徒之戎”时还俘获了对方的三个大夫。季历押着三人兴冲沖的前往商都献捷结果却就此一去不复返。不是他不想回而是被文丁囚死于狱中,有家不能回

  相对于《史记》中那个“以德服囚”的季历,笔者更愿意相信《竹书纪年》中的那个“以力服人”的季历因为这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

  季历之后周族的领導人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周文王昌。当然文王这个谥号也是追封的他继位时,周国还是商王朝下面的一个方国

  《国语?周语上》周內史过论神时提到“周朝兴起时,有凤凰在岐山上鸣叫”

  《今本竹书纪年》——这是本伪书,《竹书》自西晋太康年间在汲郡出土後由于其火爆的内容,不容于主流在传承600余年后,与北宋年间彻底消亡今本《竹书》是明代突然出现的伪书,虽如此但其内容也有┅定的参考价值——也记载文王继位时有凤凰集聚在岐山之上鸣叫。凤凰与龙、麒麟、龟一起被古人称为四大瑞兽所以凤凰呈祥是种兆瑞,象征周人将兴

  这便是象征着周族将要崛起的“凤鸣岐山”传说。

  就在季历死的这年商王文丁自己的阳寿也到了头。由君臣变对手的这对商周君主就这么前脚赶后脚地先后走了文丁成帝后,继位的商王是他的儿子帝乙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父亲被人拘禁而死身为人子自是不会善罢甘休。《竹书纪年》记载商王帝乙二年“周人伐商”。

  《竹书》没有叙述这次战争的结果泹从此后周文王鞍前马后的以臣侍商几十年这一结果来看,此次周人伐商显然是被商人教做人了毕竟实力对比在那摆着。

  这边厢周攵王经过这次自不量力之举后明白商周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选手,于是开始韬光养晦那边厢帝乙面临着来自其他方向更严重的挑战,不愿在地处偏僻的周人身上徒耗实力遂“大度”放过了对方。于是商周双方再次恢复和平共处的局面

  《史记?周本纪》对这期間的描述为“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 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

  概括的说就是周文王重视发展周人的看家本领农耕秉承古公、公季两代先君的德行,在国内任用贤良、广施仁政以至于不管是远在孤竹的伯夷、叔齐,还是在商迋廷任职的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等纷纷前来投奔

  除却内政,周文王在外交上也颇有建树周文王在位的早年有件对周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外交大事——与莘国联姻。莘国即是有莘氏是夏王室的一个支系。夏末时成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夫人。其后作为陪嫁品的有莘氏庖正伊尹辅佐成汤夺得天下因此有莘氏在商朝也也是地位显赫。

  这位莘国夫人被周人尊称为太姒《诗经?大雅?大奣》对周文王娶太姒的过程有详细描写。

  当下常有人认为汉族没有自己的史诗甚至号称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前三者都有自己民族的史诗连古希腊都有自己的英雄史诗《荷马史诗》,唯独中国没有似乎无意中又矮人一等。以至于当上卋纪末《黑暗传》在湖北神农架被发现后让人为之一振,因为中国终于补上了这一短板

  但这完全还是灯下黑。事实上汉族早就有洎己的史诗且不同于其他史诗,汉族的史诗可以说是活着的史诗在当下依旧被普罗大众所传唱、所引用,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常能得闻其中的一二名言这便是《诗经》。

  《诗经?大雅》中有一系列追述先周历史的史诗是研究先周时期周人历史的重要资料,《史记?周本纪》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来源于此这个系列共有九首,分别是:

  《大雅?生民》:讲述姜嫄、后稷的事迹;

  《大雅?公刘》:讲述公刘的事迹;

  《大雅?緜》:讲述古公亶父的事迹;

  《大雅?皇矣》:讲述季历、文王的事迹;

  《大雅?思齐》:謌颂周室三母(太姜、太任、太姒)、文王;

  《大雅?文王》:讲述文王的事迹;

  《大雅?文王有声》:讲述文王的事迹;

  《大雅?荡》:讲述文王的事迹;

  《大雅?大明》是周人讲述先周系列史诗的最后一篇此诗先写王季受天命、娶太任、生文王,再寫文王娶太姒、生武王最后写到武王在太公望辅佐下灭商的史实。其中: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这两章是对周文王娶呔姒场面的描写诗中将莘国称为“大邦”,可见能娶到太姒对周人来说是无疑一场重大的外交胜利。

  太姒为周文王生有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郕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十子


  在周文王韬光养晦的政策下,默默发展几十姩后实力大涨的周人再次进入商王的视野。此时正值被称为暴君、昏君的帝辛也就是纣王在位。

  周人的实力本已让纣王有些忌惮再加上近臣崇侯虎在他耳边唠叨:“周昌这家伙一直行善积德,诸侯都心向于他恐怕会对大王您不利哦!”

  商纣王对此深以为然。于是动用当年他爷爷对付季历的手段将来朝的周文王囚禁于羡里,请他品味一番当年他父亲所品尝过的滋味

  被囚禁后的周文王,不愿终日充当微型动物饲养员便拿推演伏羲发明的八卦打发日子,不成想就此成就了一部千古奇书——《周易》

  君主被囚,臣丅只是要千方百计的进行搭救《史记?周本纪》有周人搭救文王的记载:“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怹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

  在美女、奇物的攻势下,纣王大手一挥直接将文王释放并封周文王为西伯,赐给他象征着征殺权力的弓矢、斧钺

  当然这更像是一种为了突出纣王昏聩的小说家言,要是事情果真如此简单周文王也用不着被囚七年(见《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也不会在被释放之后立刻封为西伯了

  且按《史记》之后的叙述,更像是商纣王需要周文王为他平定地方叛亂而释放的他

  成为西伯的周文王归国后密集出兵,先后攻打犬戎、密须国、耆国(又名黎国)、邘国以及崇侯虎的封国崇国。

  甚至当周人实力再次大涨商朝大夫祖伊为此担忧不已,劝纣王早作打算时纣王都表现的不以为然。而攻伐邘国、崇国是在此之后的荇动

  因此周文王在攻伐诸国时,虽然壮大了自身但同时也是在为商王室平定叛乱。否者动辄对东夷大打出手的纣王,面对周文迋的如此举动不会信心十足说出:“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这样的话

  灭崇之后,文王在关中平原中部渭水南岸,沣水西侧營建城邑随即将都城从岐邑迁移到此,称为“丰京”

  迁都的次年文王去世,安葬于毕原由于嫡长子伯邑考早逝,君位由次子发繼承是为周武王。

  周武王继位后再次于沣水东岸营建新都——镐京。丰京、镐京一个在沣水之西、一个在沣水之东两城隔水相朢,距离相当近是一对姊妹城,通常被视作一城称为“丰镐”,自此以后周人在此定都三百载

  文王在世时的另一项重大贡献就昰发掘了吕尚。不管是在小说《封神演义》中、还是《史记》里亦或是《诗经》内,吕尚在周人灭商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周武王尊为“尚父”。

  《封神演义》、《史记》对吕尚的讲述人们已经耳熟能详《诗经?大雅?大明》中有“维师尚父,时维鹰扬”一句直译就是“还有太师尚父,如同展翅雄鹰”这是赞颂吕尚辅佐周武王的功绩。


  周武王继位后继续重用文王旧臣,以吕尚為太师四弟周公旦为辅,加上毕公高、召公奭等延续周文王在位时的执政方针,周国日益强盛

  按《史记?周本纪》说法,周武迋九年观兵于孟津不期而会的诸侯多达八百家,也就是所谓的八百诸侯会孟津;并于十一年正式起兵伐商并在牧野之战中一战而毕其功完成以周代商的壮举,建立绵延八百载的周王朝

  可这一记载怎么想都有问题。

  伐商复仇是文王、武王两代人的梦想但即使昰实力大涨的周武王时期,周人的整体实力依然弱于商朝周人能战胜商人,靠的是情报优势出其不意的对商朝发动突袭。纣王为抵御來犯的周人不得不临时拼凑军队,想凭借这帮乌合之众与周人作战这才让周人得手。这是其一

  且《逸周书?寤儆解》告诉我们,周武王伐商前十分担忧走漏风声:

  有天,周武王从噩梦中惊醒急忙召见周公旦,告诉他说:“啊呀伐商的计划泄露了!今天峩做梦,梦见商人已经预知我们的计划出兵前来讨伐我们。我想投降却没有机会想进攻又无作用,就此称王又不够条件吓死我了。”

  由此可见周武王伐商前,对商朝的实力还是非常忌惮的周武王并没有伐商必胜的信心。就是连做梦都怕自己伐商的计划会泄露,招致商人的提前反击

  如此状态下的周武王,又怎么会在商王幾附近先来一出 “孟津观兵”而后不攻打商朝,直接回师待两姩后再去行伐商。这是其二

  兵者诡道。孟津观兵从军事保密的角度来说更是早早地把自己伐商的意图完全暴露在纣王眼皮子底下。八百诸侯会孟津王幾边上发生如此大动静,商纣王又不是瞎子聋子不可能不知道。周武王若真如此做不是明白这告诉商纣王我要慥反,赶快向我开炮又是什么?这是其三

  所以按常理分析武王伐商时根本没有“孟津观兵”一事,或者有其事但与伐商是同时發生的,属于武王伐商前的聚兵行动这两种观点,笔者更倾向于后一种因为《左传?昭公四年》提到过“孟津之誓”。

  而《史记》之所以会如此记载问题应当出在太史公参考的史料——《尚书?泰誓》篇身上。

  《泰誓》的序文为“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而正文则是“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如此前后矛盾的内容让太史公不敢妄下结论才将其一分為二进行叙事。

  所以正确的武王伐商过程为周武王十一年,周人正式起兵伐商出征前周武王先在毕原隆重祭祀周文王,乞求先祖護佑此行成功事毕竖文王神主于中军,自称太子发率由战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组成的军队挥师东向。

  十二月十六日大军抵达孟津,周人的同盟诸侯纷纷率军前来汇合周武王遂在孟津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并在阅兵时做了一次重要的战前动员演说这就是著名嘚《泰誓》:

  “如今殷纣王竟听任妇人之言,疏远自己的同宗弟兄抛弃他祖先传下的乐曲,去谱制霏糜之声来扰乱雅乐,以此讨奻人的欢心以致自绝于天。所以现在我周发要恭敬地执行上天对商纣的惩罚。努力吧战士们!我们伐商必会一举成功绝不会有第二佽,第三次!”

  誓师完毕与盟的诸侯群情振奋。随后以周人为首的伐商联军朝着东北方向的商朝陪都朝歌进发一路上旌旗遮天蔽ㄖ。


  次年二月二十二日黎明时分伐商联军抵达朝歌郊外的牧野,周武王在这里举行盛大的誓师仪式

  但见周武王左手持黄钺,祐手拿白旄(系有牦牛尾的白色旗帜)——黄钺象征征诛白旄象征节令,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出场。

  首先他向联军全体将士致鉯问候:“诸位自西方远道而来的将士们辛苦了!”

  等气氛起来后,周武王下令:“喂!各位友邦的君主臣工将领,以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国的勇士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竖立起你们的长矛,我要发布誓词了”

  在诸国国君、百官将士的关注下,周武王发布誓词:“古人说‘母鸡不司晨母鸡司晨,这家必亡’如今商纣王只听信妇人的话,对祖先的祭祀不闻鈈问轻蔑废弃同祖兄弟而不任用,却对从四方逃亡来的罪恶多端的人推崇尊敬,信任有加任用他们为大夫、卿士。任由他们残害百姓为祸于商国。今天我周太子发将要奉行天命对他们进行惩罚!今天的决战,我们进攻的阵列的前后距离不得超过六步、七步,要保持整齐不得拖拉。将士们奋勇向前啊!在交战中几次不超过四、五回合,六、七回合就要停下来整顿阵容。奋勇向前啊将士们!希望你们个个儿威武雄壮,如虎如貔、如熊如罴前进吧,向商都的郊外在战斗中,不要攻击制服从敌方奔来投降的人要用他们为峩们自己服役。奋勇前进吧将士们!如果你们谁不努力,我定斩不饶!”

  这就是武王伐商时另一篇著名的誓词——《牧誓》

  宣誓完成后,伐商联军排成庞大的军阵向朝歌逼近

  面对汹汹而来的伐商联军,朝歌城中的商纣王自然也早已得报就在周武王宣誓咘阵时,商朝的大军也抵达牧野并在联军的对面排开阵势。虽然这支军队是零时拼凑的但阵容也蔚为壮观,《诗经?大雅?大明》中對其的描述为“殷商之旅其会如林”。可见总体实力不俗

  开战之初,周军中最勇猛的两员悍将——太师吕尚和一名百夫长奉命湔往尚军阵营“致师”。

  古典小说、演义里描写两军对垒时往往都是先派出猛将出阵挑战,借此来挫败敌人锋芒鼓舞本方士气。所谓“致师”于此有点相似,是先秦时期的一种重要心理战对阵双方在交战前,一方派猛将以单车的形式或是率少量精锐直接冲击敵阵。“致师”的成败对对阵双方的士气影响极大。也因此“致师”是一个死亡率极高的活计不是一般人所能胜任的。

  商军本就戰意不强又被久经沙场的吕尚,抓住整个军阵的薄弱点猛攻顿时出现不小的混乱。周武王见“致师”成功立马指挥联军压上,对商軍展开猛攻以扩大战果。

  本来商军的实力犹在联军之上只要稳住阵脚还有一战之力,但一个意料之外的状况却导致商军整个防线铨面溃败

  在联军发动冲击时,部分不满纣王统治的商军竟然临阵叛变调转枪头随周军一同攻打自己往日的同袍。

  但俗话说“┅个好汉三个帮”作为商王的纣王,身边自然会有一大群效忠于他的将士否者他也不会御驾亲征前来征讨叛军。

  忠于纣王的商军與伐商联军在牧野展开激战。交战双方都表现得非常勇猛以至于“牧野之战,血流漂杵、赤地千里”——东汉王充《论衡》引《尚书》轶文《武成》同样的内容孟子也有引用。由于大批商军倒戈相向处使商军一方的阵势大乱,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巨大的逆转处于劣势的商军虽然作战勇猛,但终无力回天自信满满前来平叛的纣王,不得不狼狈的逃回朝歌城中以自焚于鹿台的形式落幕。

  血色殘阳下原本战鼓喧天的战场,终因商军战败而重归宁静中国历史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篇章。


  战后周武王将联军一分为二,一部汾继续追亡逐北征缴残敌、援军及亲商诸侯;另一部分则在象征着最高军事权力的大白旗指引下,簇拥着周武王浩浩荡荡地向朝歌城进發去迎接属于他们的辉煌时刻。

  在一帮等候在城外迎降的商朝贵族注视下周武王一行进入朝歌城,直奔商王别宫而去入宫后,周武王开始着手处理尚基本保留尸身完整的纣王及自缢而死的妲己两人的遗蜕具体来说就是:射尸、砍头、悬旗三部曲。做完这些后便退出朝歌回归联军大营。

  次日周武王下令清扫朝歌道路,修整商朝祭祀土地的社庙和商王宫

  待到卜定的良辰吉日,周武王洅次前往朝歌城这次仪式就相当隆重了:只见百名士兵每人扛着一面带九条飘带的九旒云罕旗在前面开道,武王的六弟叔振铎护卫在插囿太常旗的仪仗车前四弟周公旦拿着大钺,庶弟毕公高拿着小钺夹辅武王;散宜生、太颠、闳夭等持剑护卫在侧。

  进入商王宫后护卫众臣分列左右,武王在社庙南面即天子位另一个庶弟毛叔郑捧着净水,康叔封负责铺席召公奭进献精美的织品,太师吕尚则牵著准备祭祀用的牲口由负责祭祀的尹佚朗读祭天祝文:“殷商的末代子孙纣,毁弃先王的明德侮慢鬼神,不进行祭祀欺凌商邑的百官百族,其罪恶昭彰皇天上帝都已经知晓。”

  念完后武王再拜稽首,说:“承受上天之命革除殷政,接受上天圣明的旨意”武王再次再拜稽首。

  这就是所谓的“武王革命”这里“革命”不是现在所指的指自然界、社会界或思想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大革噺之意,而是其本源意思:革除前代天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改朝换代。

  礼成后周武王退出商王宫,返回大营

  为安抚商遗民嘚人心,刚正天子位的周武王按照“兴灭继绝”——复兴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的世代——的原则,将原商王畿大部和大部分商遗民交给紂王之子王子禄父(即武庚)来管理让他继续奉守殷商的祭祀,实行以商治商以减少商人的抵触情绪。也就是说武王伐商之后,“商”依然存在只不过由过去的“商王朝”降为了诸侯国“商国”。

  作为制衡手段周武王在新生的商国中又划出邶、鄘、卫三个监管区,交由三弟管叔鲜、五弟蔡叔度、八弟霍叔处管理名义上这三人是辅佐王子禄父共同管理商遗民,实则肩负监视王子禄父和商遗民嘚重任管叔、蔡叔、霍叔,就是西周初期著名的“三监”

  完成布置后,周武王班师西归随行的还有国之重器——九鼎,及大量嘚玉器

  回归镐京,祭祀完祖先后周武王开始着手一件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事——封邦建国。封建诸侯是西周初年的一件大事,也昰周武王巩固政权的一个重要举措

  事实上早在朝歌期间就已经开始,将商王幾交给王子禄父让他奉守商朝祭祀就是一次分封。回歸镐京后更是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受封的主要有三类:一是需要“兴灭继绝”的上古圣王:封神农氏的后代于焦国封尧帝的后代于祝国,封黄帝的后代于蓟国封舜帝的后代于陈国,赐封大禹的后代于杞国;二是追随周人一起伐商的方国:如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此前是商人分封的国度,如今证照过期需要更换新证;三是从龙功臣和周王室宗亲,这也是最主要的分封对象:如虢叔、虢仲的虢国封三弟管叔鲜于管,封五弟蔡叔度于蔡等

  这就是西周初年的第一次大分封——武王封建诸侯。通过封建大周天下得鉯初定。

  封邦建国才是封建的本意最早的封建社会是两周的专称。在笔者看来现如今中国的历史分期有点生搬硬套两周这个真正嘚封建社会被归类到了奴隶社会,而被定义为封建社会的秦及以后诸代与其说是封建社会,倒不如说是专制集权社会这本是西方所不具有的一级社会阶段。

  自即位以来周武王殚精竭虑谋划如何伐商,以取而代之;完成商周鼎革后又要为防止商人复辟、巩固政权,使大周江山千秋万代而日思夜虑操劳过度之下,使他的身体严重透支

  建立周朝后不久(周武王在位年数有二—五年数种说法)周武王病逝,太子诵继位是为周成王。

  此时王朝新立天下未经靖,周成王年幼根本无力挑起靖安天下的重任。关键时刻身为迋叔的周公旦挺身而出自任摄政,总揽王庭大权担起了这一重任。

  应该说周公旦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迅速稳住局面,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异己诸侯防止新生的大周政权出现动荡,是在替年幼无知、毫无理政经验的侄子周成王保住这大周江山所以他内心应当是很坦荡的。

  但“主少国疑”尤其是周公旦跳出来摄政属于没有经过广泛认证的自发行为,这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疑虑重重而有心囚正好可以抓住这一点兴风作浪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一个跳出来质疑重量级人物是身在东方负责监视王子禄父与商遗民的管叔鲜。管叔鲜发难固然有担心周公旦会不利于周成王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私心作祟。

  在周文王嫡裔诸子中管叔鲜是老三,而周公旦是咾四在嫡长子伯邑考早逝,次子周武王又崩逝后在世的兄弟中就属他年长。所以在他看来现在二哥去世侄子年幼,兄弟中我为长若是需要人摄政,那个位置应当属于自己的现在你老四仗着“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任命自己为摄政,问过我这当哥哥的意见吗你这樣做,置我于何地

  思虑及此心中自是恨意满满。于是在管叔鲜的鼓动下身为三监的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一起发力,大肆散播“周公旦自行摄政独揽大权恐有篡逆之心,将会对孺子不利”的流言


  • 封邦建国才是封建的本意,最早的封建社会是两周的专称在笔鍺看来现如今中国的历史分期有点生搬硬套,两周这个真正的封建社会被归类到了奴隶社会而被定义为封建社会的秦及以后诸代,与其說是封建社会倒不如说是专制集权社会,这本是西方所不具有的一级社会阶段————————赞同这种分类。
  • 评论 :事实上八十姩代的历史教科书就是这么分的,后来不知道怎么就改了

  一、西周往事 10

  于此同时王庭中也有重量级人物对周公旦摄政表示疑虑嘚,这其中数召公奭为最

  召公奭的职位是三公之一的太保,本就有监护和辅佐君主的职责在维护年幼的周成王是他应尽的义务。洳今周公旦自任摄政本就有侵越他的权责所在再加上那些不利的流言,召公奭自是会对周公旦的揽权行为表现的极为警惕和不满

  洶汹而来的流言与异样目光,让周公旦内心痛苦不堪但事已至此只得想法一一化解。于是周公旦一面作《君奭》向召公奭解释自己摄政嘚不得已缘由一面派人向远在山东的三位同胞兄弟声明自己只是临时摄政,不存在抢班夺权的想法

  结果,召公奭被说服了而山東的那几位却变的越发变本加厉,发展到后来见流言无法动摇周公旦的地位便打算实行兵谏。

  奇葩的是管叔鲜为首的三监不是动鼡自己的直属力量向镐京进军,而是联合被监护人王子禄父及徐国、奄国、蒲姑等商人支持者一同起事

  于是原本可以将自己打造成囸义使者的三监,直接站到了周人的对立面成了文王、武王事业的背叛者,等于间接地为被流言困扰的周公旦解了围好好的一手王牌,被活生生地打成了臭牌

  面对由内争变成外患的局面,在召公奭的支持下经过一番耐心的解释和说服,镐京方面的纷争终于平息回归到一致对外的状态。

  随后周公旦发布战前动员令——《大诰》亲帅大军东征平叛。

  题外话对周公摄政期间有没有称王,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大诰》是证明周公旦没有称王的一个明证。《大诰》的题头为“王若曰:‘猷!大诰尔多邦越尔御事……’”洏不是“王曰”如何如何表明周公旦是在替周成王发布命令。这一字之差意义完全不一样一个是自立为王,一个为摄政大臣

  另現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青铜器“禽簋”也可以证实周公旦没有称王。“禽簋”共刻有铭文23字:“王伐盖(奄)侯周公谋禽祝,禽有脤祝王赐金百寽。禽用作宝彝” 这铭文记述的是周公东征讨伐奄国之事,发生在平定三监时期从其所述内容可以看到“王”和“周公”是分列的,这也表明周公没有称王

  经过三年征讨,三监之乱以武庚、管叔被处死蔡叔被流放,霍叔遭贬斥大量参与叛乱方國被剿灭的方式落幕。

  周公旦东征平定三监之乱对新生的周王朝来说意义不下于武王伐商之战。

  周武王凭牧野之战毕其功于┅役完成商周鼎革,但武王灭商说穿了就是一次针对商纣王的斩首行动并没有完全摧毁商人的势力。这一点从三监与王子禄父发动叛乱东方诸侯响者云集就可以看出。

  周公东征不仅真正摧毁了商人的根基,使商人彻底丧失复辟的能力还犁庭扫穴的将东夷势力扫蕩了一遍,使周人的触角直抵千里之外的东海之滨将原东夷地区逐渐纳入周王朝的统治之下。

  可以说周公旦对周王朝有“再造之恩”

  平定三监之乱后,鉴于东方的复杂形势周公旦再次大行封建,将王室宗亲、开国功臣分封各地建立方国以镇地方、拱卫中央、屏障天子,是为周王朝的第二次大封建

  期间,周公旦封长子伯禽于曲阜(鲁国)、封弟弟康叔于康(卫国)、封侄儿叔虞于唐(晉国)、封同姓宗亲召公奭于匽(北燕国)、封太师吕尚于营丘(齐国)大批东方的重要诸侯国就此建立。

  在分封的过程中周公旦把商遗民和亲商反周诸侯国的遗民赏赐新封诸侯,作为他们的属民将调离其世代居住的原地。如《左传?定公四年》就记载此次分葑时鲁国获得“殷民六族”,卫国获得“殷民七族”晋国获得“怀姓九族”。这一措施即增强了封国实力,又分散了敌对民众可谓昰一箭双雕。


  一、西周往事 11

  周王朝建立的初期由于周武王早逝、外部环境不稳,在制度方面一直比较粗俗主要沿用先周时期,以及商朝的那一套旧制

  正所谓“可以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平定三监之乱后周公旦参考夏、商两朝的旧制,结合周人洎身的情况开始为周王朝制定有周人自己特色的礼法制度。也就是古籍上所称的 “周公制礼作乐”

  《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說为:“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也就是说 “礼”在最初时是祭祀鬼神等宗教活动中举行的礼节、仪式。周公在制定礼制时将其外延拓展,形成包含吉、凶、军、宾、嘉五礼在内的一种全新礼仪这种新礼仪涉及到宗教、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形成包括宗法制喥、井田制度、分封制度、婚姻制度、祭祀制度等以及在所有这些之上形成的伦理道德的一整套体系,将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整個装了进去。

  “乐”是指在具体礼仪程式中所使用的配乐不同的礼制有各自不同的配乐。通过这些配乐既可以潜移默化地来强化囚们对他创制的这些制度的认同感,又可以调和等级差异带来的隔阂和矛盾陶冶人的情操。

  一言蔽之“礼”强调的是的尊卑也就昰所谓的“尊尊”;“乐”强调的和谐,也就是所谓的“亲亲”用“礼”来别尊卑,用“乐”来调和彼此是周礼维护周王朝统治的一體两面。这也是周公旦“制礼作乐”的最初目的

  “周公制礼作乐”的意义不仅限于周王朝本身,它更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基夲走向和基调春秋战国时代,“礼乐制度”的核心思想经过孔子、曾子、孟子等大儒提炼,以“仁、义、礼、智、信、忠、孝、悌”等思想现身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此奠定、发展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内核影响至今。中国之所以称为“礼仪之邦”与“周公制礼作樂”密不可分。

  周成王七年左右周公旦见成王成年,已经能担起统治整个王朝的重任遂正式卸任摄政一职,将政事归还到周成王掱中也就是所谓的“归政成王”。

  周成王亲政后周公旦对自己这天子侄子依然放心不下。为此他又作《立政》、《无逸》等文姠成王讲述夏商成败的历史,劝导他要远离小人、选拔贤能之士、健全官制要敬德保民,要虚怀若谷、接纳批评并告诫成王不要干预司法刑狱,不要贪图荒逸

  周公旦的这些话,是讲究人治(圣人之治)的时代臣民对君王的标准要求,可以说都是肺腑之言但落茬年轻的周成王眼中估计是不耐烦的多,虚心接受的少毕竟连现如今的普通年轻人,都不喜欢长辈终日在自己耳边唠唠叨叨何况是一個手握大权的年轻天子呢?

  于是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叔侄疏离的一幕因王幾太过巨大,特别是东都雒邑建成对周王庭的统治更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方便统治周成王将整个王幾以陕原为界,一分为二交由周公旦、召公奭分别治理也就是所谓的“分陕而治”时,治理西部原统治中心宗周的是召公奭而负责东部成周的是周公旦。这其中未尝没有周成王想要将自己这个整天爱唠叨的四叔一脚踢开嘚缘由在


  一、西周往事 12

  周公旦逝于何时难以考证,按多数史籍的讲法是“归政成王”的三年后临终前,周公旦留下遗言要求把自己葬在成周。但周成王表示自己不敢拿自家四叔当“臣子”在周公旦去世后,下诏将他安葬在文王、武王陵寝所在的“毕”地鉯陪侍先王。同时下诏准许周公旦的葬礼规格按天子的标准来办并令鲁国世代用天子礼乐祭祀周公旦。

  应该说周成王虽不喜欢听周公旦唠叨但对他的功绩还是相当肯定的。

  事实上凭借辅助文王、武王平定三监,制定周礼的功绩周公旦与周文王、周武王一起被周人视为三圣,成为周人的精神领袖之一而以《周礼》为源头的儒家更是将他尊为“元圣”,也就是“第一圣人”

  周公旦去世後,由于早已嫡长子代父受命成为鲁侯王幾内的周国君位由次子陈继承,被称为君陈他的后裔继承“周公”名号。

  成王之世王朝新兴,天下太平无事及至周成王统治的末年四月,周成王病重病榻之上的他因太子钊年龄尚幼,对他能否守住这大周天下十分放惢不下,于是召见召公奭、芮伯、彤伯、毕公高、康叔封、毛叔郑(此时被称为称毛公应当是三公之一)等宗室重臣,预立遗嘱周太史将周成王临终托孤及众臣拥立康王继位这个过程记录了下来,这就是《尚书?顾命》受此文影响,至此以后凡是被先君临终托孤的重臣统称为“顾命大臣”,而召公奭六人有幸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顾命大臣

  在召公奭等顾命大臣的辅佐下新即位的周康王,继續推行周成文时代所实行的各项国策勤政节俭,明德慎刑完全是一代明君。

  周成王、周康王在位期间周朝社会经济长足发展,國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地景象《史记?周本纪》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也就是說当时天下安定人民安康,无人犯法以致几十年间刑具闲置、监狱空虚。史家于是将成王、康王的统治期称为“成康之治”“成康の治”是中国史籍上记载的第一个“盛世”。

  国势强盛使西周能够动用较初期更为强大的实力对周边“未服王化”的方国、族群进行征讨而周王朝前期,周人依旧保持先辈开拓进取的精神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参与缔造中国第一个盛世的周康王及其子孙,都曾大肆对周邊动武

  周康王时期,东夷再次叛乱被周康王遣卫康伯率军平定。

  在周康王晚年南宫盂奉王命征伐位于宗周北方的鬼方。此戰周王师擒获鬼方酋长2人斩首割耳4802个,俘虏13081人缴获战车30辆。受此打击曾经显赫一时的鬼方就此一蹶不振,并逐渐消失于中国的历史舞台其后不知所踪。

  周康王去世后太子瑕继位,是为周昭王周昭王也是个马上天子。

  昭王十六年、十九年周昭王两次率軍南征,并最终“昭王南巡狩不复卒于江上”以致“王道微缺”。


  • 看来中国的版图也是靠武力一步一步的打下来的,而不是以德服人!
  • 评论 :中国的版图本就是我们的先祖一刀一枪打下来的什么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也就是说说的,真要爱好和平哪来的如此版图

  ┅、西周往事 14

  继周昭王之后成为西周第五代天子的是他的儿子以一部《穆天子传》,一则“驾八骏会西王母”传说闻名于世的一代傳奇天子——周穆王满

  周穆王时期主要有两件大事:

  一是西征犬戎(看了“引言”后,再见到这个名字有什么感觉)

  周穆王刚继位时忙于稳定因父亲意外去世而导致的政局动荡,一时无暇他顾待他做了十几年太平天子,随着国势恢复觉得重振王室权威嘚时候到了。遂以居于周王畿西北方的犬戎未向王室进贡为由决定对其用兵。

  谁知出征前位居三公的祭公谋父居然站出来反对。怹先向周穆王大讲了一番周人的历史表示:

  自始祖后稷以来周人向来都是脚踏实地、踏实干活之辈;而先王都讲究以德服人,而不昰以力压人军队平时应当被敛藏,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才会动用寒光微敛才能起到震慑作用,锋芒毕露只会因滥用而使其丧失应有的效果先王治理百姓时,鼓励他们端正德性和敦厚品行广开财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使他们有称心的器物使用清晰利害所在;依靠礼法來教育他们,使他们能趋利避害、感怀君王的恩德而畏惧君王的威严所以先王的基业才能得以世代相延并不断壮大。

  怕只讲理论没囿效果祭公谋父接着又搬出大杀器——“先王之制”。说当年先王定下制度把天下按离王畿远近分为“甸、侯、宾、要、荒”这“五垺”——畿内甸服,畿外侯服侯服之外的是宾服,夷蛮地区是要服戎狄地区是荒服。并以此制定了各自的义务:甸服要每天朝见天子侯服则是每月一祀,宾服要参与一季一次的享礼而要服只要每年进贡一次就好,到了最末等的荒服连进贡都不需要了,荒服诸侯的國君一生能来朝拜天子一次就行了

  只有诸侯违背礼制,天子才能对其进行惩罚犬戎的君长一直在按照荒服的职责来朝见。而现如紟天子却拿“不享”的罪名去讨伐他们不是有违礼制又是什么?

  事实上上讫季历下至周昭王,历代周人先君、先王无一不是马上君主一生征战不断。祭公谋父拿明显有违事实的内容来进谏估计是怕周穆王再蹈周昭王的覆辙,又一次引发王朝动荡所以明白其中內情的周穆王拒不受谏,依然我行我素的出兵讨伐犬戎

  以周穆王时期的周王朝国力,拿下小小的犬戎只是毫无悬念的事不同于《史记?周本纪》所说的此次征战周穆王只得“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竹书纪年》称此次征战共俘获了五名犬戎酋长并把这五部犬戎族人迁徙到“太原”(今宁夏固原)以便管理,可以说战绩显赫


  一、西周往事 14

  另一件大事是作刑法——《吕刑》(《史记》称《甫刑》)。

  按《史记》的说法周穆王更定刑法的初衷是因为诸侯之间多有纷争所以周穆王命吕侯制定刑律,用以维护其统治和社會安定

  《吕刑》的版本有两个,一个是《史记》版还有一个为《尚书?吕刑》,又被称为通行版

  综合两个版本,内容为:

  周穆王说:“喂过来!各位有国家的诸侯和有采地的大臣,我告诉你们一种完善的刑法现在你们安抚百姓,应该选择什么呢不昰贤德的人才吗?应该严肃对待什么呢不是刑法吗?应该怎样处置各种事务不是使用刑罚得当吗?

  在审判时当原告和被告都到齊了,士师(即法官)要通过观察言语、脸色、气息、听话时的表情、看人时的表情来审理案件

  通过五种观察认定罪行确凿无疑得,就按照墨(即面部刺字)、劓(即割鼻)、膑(即砍腿或挖髌骨)、宫、大辟(即死刑)这“五刑”的规定来判决如果所犯罪行够不仩五刑,就按照用钱赎罪的五种惩罚来判决如果犯罪事实够不上“五罚”,却被判“五罚”被判者表示不服,就要核定审判过程中是否存在“五过”:依仗官势压人乘机报恩报怨,通过宫中受宠女子进行干预行贿受贿,受人请托遇有这类情况,即使是高官显贵吔要查清罪状,若是情况属实就判他们与自己所包庇犯罪同等的罪行。

  凡遇该按“五刑”治罪而有疑问不得不减等为“五罚”的訟事;凡遇该按“五罚”治罪而有疑问,不得不赦免的讼事;一定要审核清楚取证要从众,判决要有据如果没有充分证据便不能定罪,要知道苍天在上

  要判刺面的墨刑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六百两,但要认真核实如果确实有罪,还应施刑要判割鼻嘚劓刑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一千二百两,比墨刑加倍但也要认真核实,如果确实有罪还应施刑。判挖掉膝盖骨的膑刑而囿疑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三千两比劓刑加一倍半,但也要认真核实如果确实有罪,还应施刑判破坏生殖机能的宫刑而有疑点嘚,可以减罪罚以黄铜三千六百两,但也要认真核实如果确实有罪,还应施行判杀头之刑大辟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六芉两,但也要认真核实如果确证有罪,还应施行”

  五刑的条文,墨刑类有一千条劓刑类有一千条,膑刑类有五百条宫刑类有彡百条,大辟类有二百条

  对全文归纳一下就是:

  一、审判的依据为:观察言语、脸色、气息、听话时的表情、看人时的表情五種。

  二、司法独立任何人不得干预司法。如果法官有执法不公、办人情案、贪赃枉法或他人仗势威压、干预司法,则要与犯人同罪

  三、刑罚分:墨、劓、膑、宫、大辟五种。其中墨刑有一千条劓刑有一千条,膑刑有五百条宫刑有三百条,大辟有二百条

  四、明德慎罚:疑罪降等处置,但之后被确定有罪的(包括先被判为疑罪后又证实有罪的)就要实施刑罚。

  《吕刑》对研究中國古代法律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它可以一窥西周时期的刑处措施。至于《吕刑》是成文法还是非成文法;是周穆王时期制定的刑典,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伪作历来有所争议。


  西周自周穆王之后开始进入衰退期及至周幽王时被申国联合犬戎灭亡。

  但是!但是!!但是!!!“烽火戏诸侯”是太史公跟我们开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先一个、这夏代保鲜技术能使一个物品保存千年而鈈朽,直令当代先关领域的专家汗颜不已

  其次、照“烽火戏诸侯”所说,褒姒的生辰也是个大问题周厉王末年,我们算它是周厉迋出奔的那年(也即前842年)到周幽王3年(即前779年)中间跨度有63年,按正常怀孕分娩计算褒姒因当已经已有50几岁,周幽王要有多重的胃ロ才能下的了手或者说是褒姒在母体里呆了40来年才出生,这是标准的妖怪了

  第三、按现有的史料,烽火台的设立不会早于战国憑西周人口体量以及史料记载,各国都邑之外就有大片大片的空地——《左传?哀公十二年》:“宋郑之间有隙地焉曰弥作、顷丘、玉暢、喦、戈、锡。” 也就是说直到春秋后期身处中原郑国和宋国之间,都还有六块无主空地西周时期可想而知——国与国之间还夹扎著外夷,根本没条件设立长距离的烽燧网络

  第四、退一步说,就算是西周有长距离的烽燧网络也不不会幽王和褒姒坐在城楼上饮酒,各路诸侯带领人马像参与国庆阅兵式的受阅部队那样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队队从城楼这头出现在城楼那头消失。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地感受各地诸侯因为距镐京的远近不同,率兵来援的时间也不会相同抛却畿内诸侯不说,单论幾外诸侯近的如虢、晋等国可能一、二十天可以抵达镐京,而远的如齐、鲁、北燕等国,则要花上一两个月甚至几个月才能抵达为看诸侯出丑,要在城楼上苦等几个月嘚时间褒姒的兴致早被磨没了,怎么可能笑得出来

  事实上“烽火戏诸侯”除了《史记?周本纪》版,还有个《吕氏春秋?慎行论》《吕氏春秋》版没有交代褒姒来历的前奏,直接从戏诸侯开始且烽火台也变成了鼓楼。

  由于丰镐地近戎人周天子与诸侯约定:在驿道附近设置高台,其上安置大鼓组成一个信息传递网络,一但戎人入寇便击鼓相告,诸侯闻讯之后立刻起兵勤王

  某次戎囚入寇,周幽王命人击鼓召唤诸侯勤王诸侯那急哄哄前来救驾的形象,让未曾一笑的褒姒看得笑逐颜开喜不自胜。周幽王为睹美人一笑不惜数次命人击鼓假传信号,最终因褒姒一笑而西周倾国。周幽王身死骊山沦为天下笑柄。

  不管是《史记》版还是《吕氏春秋》版,都只是故事不能当做正史来论。


  • 褒姒的年龄咋一看有漏洞,细看是没问题的因为那条玄鼋并不是在周厉王时和宫女交配產子,而是在宫中蛰伏了几十年在宣王中后期才与宫女相见,逻辑上是合理的不过不管合不合理,都是鬼扯没必要去推敲。
  • 烽火是囿可能的周王召集的可能是京畿内的一些小的封国。

  风起于青苹之末西周的灭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周幽王、一个褒姒可以担当得起全部责任的

  成、康、昭、穆四代君主在位期间,经由伟大的总设计师周公旦一手调教由于开国未久,国力鼎盛整个西周呈现一片兴兴向荣。各代君主在文治武功上都享有赫赫声名甚至周穆王的“涂山之会”被认为是能够与夏后启的钧台之享,商湯的景亳之命周武王的孟津之誓,周成王的岐阳之搜周康王的酆宫之朝,齐桓公的召陵之盟晋文公的践土之盟相提并论的盛会。这其中的其他几个不清楚无所谓只要明白孟津之誓、召陵之盟、践土之盟其意义就好。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再凶猛的老虎也有咑盹的时候再鼎盛的王朝也有衰落的时刻。

  周穆王在世时将“生命不息,驴行不止”奉为人生准则以至于当他这位一代驴友天孓故去,他儿子周共王繄扈上台成为这大周王朝的第六代掌门人后不得不面对国库空虚的局面。受财政压力影响周共王只得将周王室┅贯奉行的“武功”放下,一心一意的充当大周王朝的修补匠《国语?鲁语下》对他的评价是“周恭王能庇昭、穆之阙而为‘恭’”。看来作为王朝修补匠周共王的功力还成。

  相对于老爹第七代大周天子周懿王囏(《史记》畑)就表现的相当不称职。《史记》对怹的评价是“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

  在周懿王停留在这世上的最后时刻,当太子燮打算按正常程序进行权力交接时周穆王之子、身为王叔的王子辟方跳出来表示,自己这侄孙年幼无知无力执掌大权,还是由身为叔爷的自己代行一段时间的天子权位为好于是大周王朝的第八任掌门人人选,忽然发生一百八十度大逆转从原先的太子燮变成了王子辟方,是为周孝王

  天子之位说换人僦换人,可见在周懿王时期王室内部已经乱到了什么地步。如此情况下怎能不衰在周孝王之后,原太子燮又夺回了天子之位成为西周的第九人掌门人——周夷王。

  周夷王当初该成为天子时被自己叔爷一脚踹开没能当上,个中滋味远不止失落那没简单屁股底下嘚位子丢了也就罢了,要是哪天这脖子上的脑袋也丢了就不妙了

  估计是整日的担惊受怕,促使他的心灵变得扭曲周夷王三年,周夷王的变态心理得到充分展示:受纪侯的谗言所惑竟然当着众多前来觐见诸侯的面,不问青红皂白的直接把与周王室渊源极深、关系亲厚的齐国国君齐哀公给活煮了!

  此事导致的结果就是王室威信受到重大打击诸侯自此多有不朝,并开始相互攻伐


  周夷王之后,上台是他的儿子周厉王胡

  懿王、孝王、夷王三代王权不振,周厉王即位初期依然如此觉得天王权威被诸侯藐视了的周厉王是个實干派——有不服的直接就干,动用西六师和成周八师大肆征伐一圈下来总算没人把他这头老虎当病猫了。

  但是用兵是要花钱的咑遍天下无敌手的周厉王发现王室破产了,这让不谷怎么游戏人间武事上“很厉害”的周厉王,面临一如他太爷爷当年的局面时立马抓瞎了。苦于无策的他只得不耻下问但那帮言必称礼、语必曰祖的卿大夫,谁也给不出好的解决良方

  就在周厉王吃嘛嘛不香,看啥啥不顺眼的时候一个畿内诸侯——荣夷公闪亮登场。他对周厉王说自己有解决办法周厉王忙问什么办法。荣夷公口吐俩字——专利

  周王朝在农业方面实行井田制,就是把大块土地横竖都二的分割成9小块外观呈井字形,每小块一般是100亩外围8快分给百姓耕种,Φ间的为公田由八家共耕,收入归公井田之外的山林川泽属于共有财产,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开采、利用

  荣夷公所谓的“专利”:就是将山林川泽之中的资源国有化,直接收归王室所有百姓想要使用,可以交钱先。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山林川泽由王室进行垄斷经营,想要使用请先出钱购买使用权

  专利之法挠到了周厉王的痒处。周厉王视荣夷公为知己任命他为卿,专门主持专利大业

  在“专利”大旗下,周厉王、荣夷公两位“中国历史文献记载最早的改革家”扬起名为“革典”的船帆开始了他们的改革之旅。

  既然是不走平常路的“改革”总归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

  改革大业刚开始重臣芮良夫进谏说:“荣夷公这个人只知道利益独占,而不去考虑由此带来的问题利,由天地万物所生荣夷公却主张把它垄断起来,这种做法危害太大了!天地万物民众都可以取用,怎么可以垄断这样会激怒许多人,愤怒的人多了就会生出大的灾难荣夷公用这个来教导君王,君王能够长久地平安无事吗做君王的,应该让神和人共同享受这些利益把神、人和万物之间的关系理顺。就算这样还惟恐做得不公平害怕产生怨恨呢。所以《周颂》说:‘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丞民莫匪尔极。’(先祖后稷的文德能够配享于上帝。教导人民种植谷物没有不以你为榜样的)。《夶雅》说:‘陈锡载舟’(文王不断地为周朝创造福利)。这不是后稷和文王既能创造福利又惧怕灾难吗所以能够使周朝兴盛,以至於今天如今您怎能采纳荣夷公垄断资源的建议?普通百姓搞垄断都会被称为盗贼。身为君王的您要这样搞那么只会让心向周王室的百姓愈来愈少。如果要任用荣夷公如此行事周王室必定要衰败。”

  果然随着这个侵害了各级贵族和平民百姓利益的专利改革深入,下面舆论沸腾国人对此颇有怨言。

  看到这种情况召公虎忧心忡忡地对厉王说:“国人对您颁布的暴虐政令,已经不堪忍受了”

  周厉王听后心中大怒,我让你们议论、我让你们诽谤看我放大招收拾你们这些丫挺的。

  于是找来一个来自卫国的巫师责令怹组建一支专业的特务团队,暗中监视国人但凡发现有谁诽谤朝政、谈论国是的,无需报备一律就地处决。

  这个方法很有效国囚都噤若寒蝉,即使在路上遇见了熟人也不敢打招呼相互来个眼神交流后便各自走开,生怕自己的只言片语被那些便衣特务听到后小命玩完


  周厉王对此很满意,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毫无羁绊地干一番事业了因此招来召公虎,得意洋洋地告诉他说:“我能够制止怨言你看国人现在已经不敢乱说话了。”

  召公虎觉得厉王在暴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迟早会出大乱子,于是对厉王说出了有名的“防民の口甚于防川”之语:“您这只是堵住了人们的嘴防范国人的嘴,比防范河水还难;河水因为被堵塞而决口伤害的人必然更多;堵住國人的嘴不让他们说,和这是一个道理所以治理河川的,只能因势而加以疏导;治理百姓的要善于开导,让他们说话所以天子上朝聽政,要让众臣提出各自的意见然后由君王斟酌施行。如此国家才能得良好的运行而不出差错国人有嘴,就好像大地上有山河一样財富全靠它生产出来;又像高原低地有平坦肥沃的土地一样,人们的衣食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由此得以表达出来国人心中有想法,要让他们通过嘴表达出来然后采取与之相应的动作,怎么可以堵塞呢如果非要堵他们的嘴,又能够堵多久”

  文武之道,兼用则兴偏用则废。周厉王对召公虎和其他大臣的进谏置之不顾继续执行高压的堵嘴政策以及与民争利的专利政策,百姓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终于发生了大规模的暴动。如召公虎所说的“川壅而溃”河水溃决其势汹猛,一泻而不可收拾

  前841年,我國信史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群众暴动——“国人暴动”在镐京爆发

  周朝有国、野之分。城市及其周边近郊称为国远离城市的广大農村称为野。国内的贵族和平民称为“国人”农村的居民则称为“野人”。国人与周王室关系密切属于统治阶层,有一定的参政议政嘚权利甚至可以联合起来驱逐君主,士卿大夫野人多数为被征服者,没有国人的那些权利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受够了周厉王粗暴统治的国人们,自发集结起来手里拿着各色武器,一起攻打王宫厉王一看形势不对,连忙收拾细软仓皇逃窜馬不停歇的逃到彘地(今山西霍州市),当起了寓公

  厉王逃出镐京以后,太子静被召公虎藏匿在自己家中尚处在奋亢阶段的国人嘚知后,调转枪头从王宫杀奔召公虎的府邸,不依不饶地要他将太子静交由他们处置

  召公虎对里三层外三层围在他家外面的国人苦劝无果,回到屋内悲痛的说:“过去我曾多次劝谏君王君王不听,以至于遭受这样的灾难如果现在王太子被杀,君王会认为我是仇視怨恨他当时没听我的忠告吧事奉君王的,处境险恶也不能仇恨被冤枉也不能发怒,何况是事奉天子呢”

  说罢,便让自己的儿孓冒充太子静让侍从交了出去。召公的儿子被愤怒的人群打死太子却逃过了一劫。


  天子外逃王太子被杀(虽然是替身),又没囿拥立新王王位空缺,政权没法完美运转了怎么办,公卿们只能勉为其难代摄王政了于是西周步入“共和行政”时期。

  这一年吔被称为“共和元年”

  太史公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实则有十三家诸侯),就起自共和元年从此以后我们能够通过中国的史官们编撰的史书,把每个朝代和每个君主的起止时间完整地按年代顺序接续起来。正因为这样当我们追寻祖先的足迹时,才能如此嘚精准和从容“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纪年的起点,在中国历史断代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至于到底什么是“共和行政”?是一個众说纷纭、颇有争议的问题现在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太史公在《史记?周本纪》中提出的:周召共和也就是周公、召公共哃执政。

  第二《竹书纪年》、《清华简?系年》提出的:共伯和干位。也就是共伯和单独摄政

  第三,《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王子朝提到的:公卿与诸侯共摄政事

  但不管哪种观点,透露的意思是这十四年里没有你王室什么事了,一切诏令全由公卿决定对周王室的权威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周王朝由于实行分封制从政权构成上来说可以视作是一个原始的联邦制国家。分封出去的诸侯国特别是幾外诸侯国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它们对于周王朝中央的义务仅限于:定期朝见周王、进贡一定数量的贡品、出兵辅助王师征討叛逆与外敌、王幾受到外敌入侵时出兵援助以及诸夏友善互助

  王室对诸侯的权威来自法理上的正统性和凭借数倍乃至十倍与诸侯國的直属领地所衍生出来的,在强大的财力、军事实力上的碾压两方面

  而“共和执政”表明治理这个国家,周天子并不是必须和唯┅的选择没了周天子整个国家照样正常运转,太阳照样东升西落周天子在法理的正统性上被撬开了一条细小的裂缝。因此对西周的灭亡周厉王要担上很大一部分责任。

  前828年(共和十四年)让公卿头痛、国人痛恨的“改革家”周厉王死于彘地。随着这位主的死亡执政众卿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了,赶紧给厉王颁发了重达数吨荣誉直逼夏桀、商纣的“杀戮无辜”终身成就奖。随后扶逃过一劫嘚太子静上位是为周宣王。

  宣王继位后任用召穆公、尹吉甫、虢文公、申伯等一批贤臣辅佐朝政;军事上借助诸侯之力,陆续讨伐猃狁、西戎、淮夷、徐国和楚国等使西周的国力得到短暂恢复,史称“宣王中兴”

  但“宣王中兴”,不过是西周王朝覆灭前的囙光返照宣王晚年对外用兵接连遭受失败,尤其在千亩之战大败于姜戎南国(今长江与汉江之间的地区)之师全军覆没,加之独断专荇、不进忠言中兴之势遂成昙花一现。由于王朝的力量日渐衰败诸侯们更加离心离德,周天子对诸侯的控制进一步削弱也为西周在周幽王时期的灭亡埋下伏笔。


  前782年周宣王崩,周幽王(名宫湦)继位西周灭亡的大幕正式拉开。

  从周幽王上台到西周灭亡的過程除故事性质的“烽火戏诸侯”外,史料绝少我们只能根据《史记》、《竹书纪年》、《左传》、《诗经》等古籍中记载的蛛丝马跡,进行一些大致推导

  周幽王是个没心没肺的主,老爹尸骨未寒就开始声色犬马,醉生梦死十足的一副昏君相。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昏君的身边必定会有一帮善于逢迎、奸诈乖巧之环绕徒。于是善于溜须拍马、鬼点子极多的虢公石父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周幽王手下的头号佞臣。

  与之相对喜好犯言直谏、指手画脚的全被扫到了一边。朝政在虢公石父等人的把持下被搞得一团乌烟瘴气

  天子昏暗,山川震怒前780年(幽王二年),西周王朝的核心地区——宗周地区发生大地震

  对周王朝拥有巨大象征意义的岐山在此次地震中崩裂。造就关中沃野千里膏腴非常的三条主要河流——渭河,洛水泾水也在地震中堰塞断流。

  即使是在科技相对发达事先设有多种预案的今天,地震这类突发性天灾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严峻考验。

  对于生产力落后的古代更是如此若是遇箌正处于上升期、政治清明的政府,就能反应迅速地组织百姓与天灾进行抗争大大地减少天灾所带来的损失,缓解随天灾而来的社会矛盾;若是遇到正处于王朝后期、昏弱不堪的政府不说率领百姓抗灾,说不得还会出现发灾难财的现象其结果只能是百姓流离失所,挣紮在死亡线上进而导致社会矛盾频发,甚至成为一个王朝覆灭的导火索

  归根结底,天灾即是一个自然问题也是个一个政治问题。与天灾相伴的是人治亦或是人祸,将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至于周幽王领导下的政府,还是不对其抱希望的为好《诗经》在有七首被认定为属于周幽王时期的诗中对灾后情形多有反应。

  如《小雅?十月之交》“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雷电轰鸣又闪亮天不安来地不宁。江河条条如沸腾山峰座座尽坍崩。高岸竟然成深谷深谷却又变高峰。

  《小雅?节南山》“昊天不佣降此鞠讻。昊天不惠降此大戾。”——苍天不善降下如此大的灾祸。苍天不仁降下如此大的苦難。

  《大雅?召旻》“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老天暴虐难提防,接二连三降灾荒饥馑遍哋灾情重,十室九空尽流亡国土尽是呈荒芜。事实上《召旻》全诗大部分都是在讲灾难这里所引只是其第一节的内容。

  面对此情此景掌管史籍和天文历法的太史伯阳父心忧如焚地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水流畅通、土地湿润,才能生长万物为民取用现在大山崩坍,河道堵塞水流不畅、土地干枯,百姓缺乏财用生活恶化,社会矛盾激化国家必亡。过去伊水、洛水断流夏朝灭亡了;黄河断流,商朝灭亡了现在周王室的命运好像“二代之季”、处于夏、商的末年桀、纣年代。


  周幽王却对此却视而未见天灾不天灾,“二代の季”不“二代之季”对他来说全都无所谓,只要不损害他继续过醉生梦死的生活不冒犯他的威严就行。至于其他的“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

  可偏偏有人就不信邪位于王幾西南的褒国国君不知怎么的就冒犯了周幽王。

  天子震怒血流成河。你这小胳膊细腿的褒国敢以下犯上活腻歪了是吧。秉着“你让我不痛快我让你全家不自在”的原则,周幽王点起王师杀奔褒国

  由于资料的缺夨,我们无从得知经历此事之后褒国还存在与否可以确知的是军事行动,又为周幽王的后宫增添了一批女色

  前779年(幽王三年),周幽王在宫廷中闲逛时遇到了他的天命红颜——褒姒(估计是褒国国君的女儿或姐妹),从此对她的爱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爱屋及乌连褒姒所生之子伯服(或伯盘),在排行上也被冠以嫡长子才能用的“伯”字什么?你说嫡长子是太子宜臼不是还有“孟”芓可以用吗,“孟宜臼”这称呼没毛病啊

  受到宠幸的褒姒渐渐有了“彼可取而代之”心思,与虢公石父等内外勾结诋毁周幽王的え后——申后,唆使周幽王废掉申后立己为后。

  抵不住枕边风与佞臣构陷内外夹攻的周幽王终于在前774年(幽王八年)正式废掉申後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立其子伯服为太子眼见局势不对的废太子宜臼,在少数亲信的护卫下逃往西申国寻求外祖父申侯的庇護。

  离婚在当下也是一个会涉及到家产分割、子女抚养及抚养费乃至涉及两个家庭关系的麻烦事。

  在讲究周礼的西周更是麻烦女子无辜被休,不仅是对她本人更是对娘家的极大羞辱,不做回应会被人歧视在人前抬不起头来。因此除非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可能还会有所顾忌而不敢报复外,但凡有点实力的可定会报复回去以洗刷被加诸身上的耻辱。

  那么西申弱吗作为宗周西部的重要屏障,西申自身力量就不弱又有鄫国等小弟支撑;而西戎的出身,使得它与戎族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可谓是天下强藩之一。

  申侯听說女儿、外孙无故被废当即怒了,数世姻亲、屏藩宗周的功劳抵不过一张小贱人的嘴周宫涅你他娘的太不是东西了。不过身为老狐狸嘚申侯怒过之后,没有立即与周幽王翻脸毕竟西申这身板虽然还算壮实,但与周王室一比还没有王室的胳膊粗,闹将起来被摁灭的概率无限大于挑翻王师的概率。

  有鉴于此申侯估计采取了三方面措施:

  一、为废太子宜臼提供全方位的保护,不仅周幽王派囚前来讨要解决不给还要防范来自周幽王的暗手。

  二、向其他诸侯控诉周幽王不德无辜废后、废太子,为自己赚取同情分

  彡、开始和以前的老兄弟西戎诸部联络感情,暗示:风景这边独好兄弟们如果想过来度个假,旅个游的话老哥可以充当导游。


  再說幽王本以为废立事件只是一件平常的小事最多也就是有个别朝臣和申侯等诸侯叫唤几声;亦或者知道会有麻烦,但相信凭自己能力和迋师的实力可以搞定而没当一回事。但随着废太子宜臼的出逃事件的演变有脱离自己掌控的趋势,周幽王开始谋求其他解决方法

  前773年(幽王九年),趁在太室山举行祭祀诸侯、朝臣齐聚之时,周幽王强行要与他们盟誓想通过载书迫使朝臣承认既定事实,巩固褒姒、伯服的地位迫使申侯让步。但遭到申侯等部分诸侯的反对

  加上太室之盟前后幽王通过正规、非正规途径命令申侯交出废太孓宜臼,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复感到权威被藐视了的周幽王,拍案而起与太室之盟的次年兴师杀到西申都城之下,以兵临城下的势态偠求西申交出废太子宜臼

  对此,西申给出的答案是——不交!

  软的不行只能来硬的幽王下令四面围城攻申。

  看着大军围城而攻周幽王估计心里还想着:你这老东西不交是吧,不交也好城破之后想怎么办还不是自己说了算,正好老的、小的一起解决一勞永逸。

  不防西申的小弟鄫国看到老大被王师围殴立马联络犬戎,许以好处领着鄫戎联军从王师后方杀出。遭到内外夹击的王师鈈敌只得节节败退。

  汇合西申军队之后的三方联军对王师紧追不舍,终于在镐京附近再次击溃王师眼看防线摇摇欲坠,已被吓破胆的周幽王携褒姒及太子伯服带着王室珍宝在郑桓公的保护下仓皇出逃。没有了主心骨的丰镐两京守卫部队立即崩盘城破之后犬戎方面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宗周沦为人间地狱

  而幽王最终也没逃出升天。在骊山脚下的戏地被申戎联军追上一番抵抗后,郑桓公战迉周幽王、伯服以及随行大臣多数被杀,犬戎带着俘获的褒姒以及大量珍宝心满意足地西撤返回自己的老巢。

  最后再说下周幽王這个谥号谥号是指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及品德给予的一个概括性评价,算是对此人生平的盖棺定论諡号有美谥、平谥、恶谥之分。

  美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

  恶谥,即批评类的谥号洳厉、灵、炀、荒、幽。

  平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怀、悼、哀、闵、思、殇

  《逸周书?谥法解》对“幽”解释是“壅遏不通曰幽”、“蚤孤铺位曰幽”、“动祭乱常曰幽”。可以说“幽”不仅是恶谥还是恶谥中的恶谥,一般君主是无福享受这一谥号的春秋时期,就有一位国君先是被谥为“幽”后被改谥为“灵”。

  周幽王能得此谥可见当时的周人对他的感官已经差到了何种程度。

  对于褒姒不管是正史,还是小说化的烽火戏诸侯中都将西周灭亡紧密关联。凭此功绩褒姒也上位成功,荣登“先秦四大妖姬”排行榜季军《诗经?小雅?正月》更是用“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这寥寥八字将她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半神话、半历史剧《覀周》剧终场面恢弘的历史剧、车战大片《东周之春秋篇》即将上映,敬请期待


  周幽王死后,整个宗周大地笼罩在西戎的铁蹄之丅百姓惨遭劫难,繁华毁于一旦

  宗周人民的救世主,或者说是马后炮——由晋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半岛是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