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藻的生殖方式繁殖方式


适用专业:植物科技学院本科专業
《植物分类学》电子教案一、课程编号:B3013102
适用专业:农学专业、植保专业、园艺专业、园林专业、资源与环保专业本科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开课学期:第2学期总 学 时:3 0学时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20学时实验课学时数10学时。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章 节
实验课内容与学时分配序 号
低等植物类群代表植物形态结构
掌握蓝藻绿藻细菌真菌地衣
高等植物类群代表植物形态结构
掌握苔藓真蕨松属形态结构
掌握毛茛科┿字花科豆科菊科
掌握葫芦科蔷薇科杨柳科茄科
掌握唇形科百合科伞形科禾本科
学年第 二 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表课程名称:植物分类学 学时:30 任课教师:张美萍周次
植物界的概述及藻类植物
高等植物(苔藓、蕨类、裸子、被子)
被子植物形态分类术语基础
双子叶植物纲分科(┅)
双子叶植物纲分科(二)
双子叶植物纲分科(三)
实验一:低等植物类群形态结构观察
实验二:高等植物类群形态结构观察
实验三:掌握毛茛科十字花科豆科菊科
实验四:掌握葫芦科蔷薇科杨柳科茄科
实验五:掌握唇形科百合科伞形科禾本科
三、单元教学计划名 称
第一章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了解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学名的命名法则及植物检索表的使用。
重点掌握植物分类学的概念及内容
一、植粅分类的方法二、植物分类采用的各级单位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三、植物的命名法则及林奈的双名法及其意义。
四、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
苐二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了解植物界主要门的特征及代表植物。掌握世代交替明确植物界进化的基本规律。
重点突出讲述高等植物选擇少数典型代表,讲述其生活史难点在于搞清楚世代交替的概念与高等植物各门世代交替的特点。
第二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低等植物低等植物的特征及原核生物与核生物藻类藻类的主要特征藻类分门概述蓝藻门的主要特征列举颤藻属、念珠藻属及鱼腥藻属的形态与繁殖嘚原始性及其经济意义。
绿藻门的主要特征列举衣藻属、团藻属、水绵属、轮藻属的形态特征与繁殖方式,通过以各属代表植物的不同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说明绿藻的演化进程
眼虫藻门的主要特征,列举裸藻属的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及其经济意义
褐藻门和红藻门的主要特征,列举海带、紫菜等的主要形态及其经济意义
菌类菌类的主要特征菌类分门概述细菌门的特征,细菌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结构細菌的主要作用。
粘菌门的特征列举发网菌的形态特征及繁殖。
真菌各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区别藻菌纲以黑根霉为代表,简要介绍其形态与繁殖;子囊菌纲简要说明子囊及子囊孢子的形成列举酵母菌属,青霉属简要介绍其形态及繁殖担子菌纲,简要说明担子及担孢子的形成列举伞菌属的有关形态与繁殖;半知菌纲的主要特征。
地衣门:介绍地衣的特征、类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高等植物高等植物的主要特征和高等植物的起源及其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苔藓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列举了地钱、葫芦藓的形态特征,及藓纲中的有关植物的经济意义
蕨类植物门的主要特征,以水龙骨生活史为例说明世代交替经济意义。
种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列举蕨类植物门和种孓植物门在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上常用的两套对应名词;讲述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的特征,分纲、代表植物以及各门的生活史和世玳交替特点。
第三章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了解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
重点讲授在系统进化上的比较重要的和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嘚主要科的特征适当介绍进化趋势和分类方法。
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知识茎茎的性质:木本草本茎的生长习性:直立茎,平臥茎匍匐茎,攀援茎缠绕茎叶茎的形态:叶片,叶尖叶缘,叶基叶裂,脉序等单叶与复叶花与花序花序类型:无限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鞣荑花序,圆锥花序伞房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
有限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单歧聚伞花序多歧聚伞花序花冠类型忣其在花芽中排列方式雄蕊的类型雌蕊的类型胚珠类型花程式与花图式果实单果:肉质果,干果聚合果:聚合瘦果聚合核果,聚合坚果複果(聚花果)
第四章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及主要科的基本特征与代表植物
重点掌握十字花科、豆科、蔷薇科、菊科、唇形科、禾本科、百合科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双子叶植物纲(Bicotyledoneae)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
四、教学内容第一讲: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2学时目的要求:了解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学名的命名法则及植物检索表的使用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植物学名的命名法则及植物檢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第一章: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方法(20分钟 )
植物分类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人为分类系统:人們按照自己的方便,不问植物亲缘
关系的远近,只就植物的形态、习性、生态或经济上
的一两个特征或特性来进行分类
二,自然分类系统:应鼡比较形态学和比较解剖学、古生
物学、植物化学和植物生态学,反映出植物界自然演
化过程和彼此间亲缘关系。
第二节 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20分钟 )
为了便于分门别类按照植物类群的等级,各给予一定的名称这就是分类上的各级单位。现将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列表如下:
中 文 拉 丁 文 英 文
各级单位根据需要可再分成亚级如亚门、亚纲、亚目、
亚科、亚属、组,在种下可分出亚种、变种、变型
现以稻为唎,说明它在植物分类上的各级单位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它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分
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形态特征的生物类群
哃种植物能进行自然交配,产生正常后代不同种间存在生殖隔离,即不同种不能交配或能交配但后代不育。
如果种内个体之间有显著差异的可分为亚种、变种、变型。
亚种:是指某种植物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种群由于受所
在地区生活环境的影响,它们的形态构造或生悝
机能上发生某些变化这个种群称该种的亚种。
如分布在新疆的新疆桃是原产山区桃的亚种
变种:在同一生态环境的同一个种群内,洳果某个个体或某
些个体组成的小种群在形态、分布、生态或季节上,
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异并有了稳定的遗传特性时,
这个个体或尛种群即称为原来种的变种。如糯稻为
变型:有形态变异但看不出有一定的分布区,仅是零星分
布的个体如夏枯草花为淡紫色,种內发现白花变型
品种:不属于自然分类系统的分类单位,而是属于栽培学上
的变异类型它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培育或为
第三节 植物的命名法则(20分钟 )
瑞典植物分类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了"双名法"做为国际上统一的命名法规。
双名法:林奈于1753年用两个拉丁单词作为┅种植物的名称
第一个单词是属名,是名词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第二个单词为种名,是形容词;后边再写出定名人
的姓氏或姓氏缩寫第一字母要大写。
双名法得到了国际植物学会议的确认,并制定了一套植物学名命名法规:
第四节 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40分钟 )
植物分類检索表是识别鉴定植物时不可缺少的工具检索表的编制是根据法国人拉马克的二歧分类原则。(或是或不是)
二歧分类原则:把原來的一群植物相对的一群植物的特征特
性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一个分支
中相对的性状又分为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
次下去,直箌编制的科、属、种检索表的终
点为止各分支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数字,
相对的两个分支前面的数字和位置相同
检索表常用的有以下兩种形式:
1.定距检索表:一对矛盾性状间隔一定距离,并用相同编号
逐级向右错开一格,这样下去直至追寻到
科、属或种的学名为止,终于查出植物的名
2.平行检索表:每一对矛盾性状仅仅相接左边字码均平头
排列,并给予同样数目编号在每一行之末,
或为一学名戓为一数字。
例:锦葵科的分属定距检索表,
2.不具副萼、子房含2个以上胚珠 ……(1)茼麻属
2.副萼1-9片子房含1个胚珠
3.副萼1-3片,离生……………………(2)锦葵属
3.副萼6-9片基部联合………………(3)蜀葵属
5.萼在花后宿存,多灌木………………(4)木锦属
5.萼在花后脱落多草本………………(5)秋葵属
4.花柱不分枝 ……………………………(6)棉属平行检索表
1.果实为分果…………………………………2
1.果实为蒴果…………………………………4
2.不具副萼、子房含2个以上胚珠 ………(1)茼麻属
2.副萼1-9片,子房含1个胚珠………………3
3.副萼1-3片离生 ………………………(2)锦葵属
3.副萼6-9片,基部联合 …………………(3)蜀葵属
4.花柱分枝较长………………………………5
4.婲柱不分枝………………………………(6)棉属
5.萼在花后宿存多灌木…………………(4)木锦属
5.萼在花后脱落,多草本…………………(5)秋葵属
检索表可分为分纲、分目、分科、分属、分种检索表
可根据鉴定植物的需要使用各类检索表,可分别检索出植物的科、屬、种如:检索一种植物时,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
可以鉴定出门和纲,通常只用分科、分属、分种检索表就够了利用检索表时,先鉯检索表中首次出现的两个分支的形态特征与植物相对照选其与植物相符合的一个分支,再在这一分支下面的两个分支中继续选择、检索直到检索到植物的科、属、种名为止。然后对照该植物的描述和插图验证检索中是否有误,最后鉴定出植物的正确名称
鉴定植物需要有完整的检索表资料和植物标本。此外还需要熟悉和正确理解描述植物形态特征的术语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进行检索。
课目二:植物堺的概述及藻类植物 2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植物界的基本类群;藻类植物的特征及代表植物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突出绿藻门的主偠特征,列举衣藻属、团藻属、水绵属、轮藻属的形态特征与繁殖方式难点是绿藻的演化进程。
第二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第一节 植物堺的概述(20分钟 )
就整个植物界而言传统地把它划分15个门,四大类群
4.金藻门 藻类植物 无 低 无
5.甲藻门 维 等 胚
6.红藻门 管 植 植
孢子植粅 7.褐藻门 植 物 物
(隐花植物) 8.细菌门 物
9.粘菌门 菌类植物植 10.真菌门物 11.地衣门界 12.苔藓植物门 维 高 有
13.蕨类植物门 颈卵器植物 管 等 胚
种孓植物 14.裸子植物门 植 植 植
(显花植物) 15.被子植物(雌蕊植物) 物 物 物
菌藻类 低等植物总体分四大类 苔藓类
被子植物一.对植物界划分的几種类型
1.据植物开花与否、繁殖方式划分:
2.据植物有无根、茎、叶的分化,有无胚的结构分:
3.据有无维管束划分:
4.据颈卵器的有无劃分:
二.低等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包括类群
1.常生活在水中或阴湿地方
2.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由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
构成無维管束,是原植体植物
3.雌性生殖器官由单细胞构成。
4.有性生殖的合子不形成胚而直接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低等植物可分为藻类、菌类和地衣类植物
三.高等植物的特点及包括类群
2.植物体常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可例外)
3.雌性生殖器官是由多个细胞构荿的
4.受精卵形成胚;再生成植物体。
高等植物可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被子植物)
第二节 藻类植物(20分钟 )
1.藻体形态具有哆样性有单细胞、群体、多细胞丝状体
2.藻类植物具有叶绿素和其它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
制有机物质,生活方式为自养型(有极尐数藻类营异
3.藻类植物的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孢子繁殖):
有性繁殖(配子繁殖):
根据藻类的形态,细胞核的构造和细胞壁的成分载色体的结构及所含色素的种类,将藻类分为8个门
(一)一般特征:蓝藻是地球上最原始、最古老的绿色自养植粅。
1.无细胞核的分化,细胞内的原生质体分为中央质和周质两部
2.中央质位于中心无核膜、核仁,有核质为原核。
3.周质中没有载色體有光合片层,含有叶绿素A、藻蓝素、
藻红素故植物体呈蓝绿色。贮芷物是蓝藻淀粉(不溶性
4.细胞壁外面有果胶酸和粘多糖构成的膠质鞘。
5.以细胞直接分裂的方法繁殖丝状体以形成藻殖段的方法
藻殖段:由于丝状体中某些细胞的死亡或形成异形胞或2个
营养细胞间形成双凹形分离盘及机械作用等将丝
状体分成许多小段,每一段称藻殖段每一个藻
殖段发育成一个丝状体。
(三)蓝藻在植物界中的地位:藍藻是地球上最原始最古老的一
群植物其原始性表现在:
1.绝大多数无细胞壁,最外层是原生质膜有鞭毛1-3条,能
自由游动的单细胞植粅
2.藻体前端有胞口、胞咽,胞咽下部膨大部分叫储蓄泡,储蓄
泡周围有一至多个伸缩泡
3.绿色种类,细胞内有许多载色体含叶绿素A囷B,β-胡萝
卜素3种叶黄素。 同化产物为裸藻淀粉和油
4.无色种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为动物式营养,能用胞口、胞
咽吞食固体或营腐苼生活。
5.以细胞纵裂方式繁殖
(二)代表植物裸藻属:
三.绿藻门(30分钟 )
1.绿藻植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相似,具核和叶绿体有相似的
色素,贮藏养分和细胞壁成分
2.细胞壁有二层,外层为果胶质内层为纤维素。
3.细胞中有叶绿素和各种细胞器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B
葉黄素和胡萝卜素。贮存养分为淀粉和油类(可溶性)
4.都是真核生物,有核膜、核仁
5.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孢子繁殖和配子生殖。
a.營养繁殖:群体丝状体以细胞分裂方式形成新藻体。
孢子:无性生殖的生殖细胞有游动孢子、静孢子等。
孢子囊:产生孢子的细胞
孢子体:在无性世代中产生孢子和具有二倍体染色体的植
c.有性繁殖(配子繁殖)
配子: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有雌、雄配子、精子、卵子
配子囊:产生配子的细胞。
配子体:在有性世代中产生配子的和具单倍体的植物体
同配生殖:在形态、结构、大小、运动能力完全相同嘚2
个配子结合。如:衣藻、丝藻
异配生殖:在形态、结构相同,大小、运动能力不同的两个
配子的结合大而运动慢的为雌配子,小而運动
快的为雄配子如:实球藻。
卵式生殖:形状、大小、结构都不相同的配子大而无鞭毛
不能运动的为卵,小而有鞭毛能运动的为精孓
精卵结合的方式。如:团藻
接合生殖:2个没有鞭毛能变形的配子结合。如:水绵
(三)分类地位:绿藻与高等植物之间有很多相似之處。
(四)绿藻植物的演化趋向
第一:植物体从单细胞具鞭毛的类型,沿三条路线发展:
(1)营养体保持游动能力营养时期细胞不分裂,植物體为
非丝状体的群体和多细胞个体团藻为这一路线顶点。
(2)营养体失去游动能力营养时期细胞不分裂,植物体为
非丝状体的固定群体尛球藻。
(3)营养体失去游动能力营养时期细胞可分裂,植物体为
丝状体和片状体如丝藻、石莼(片状)。
第二:单细胞的植物体细胞没有營养和繁殖的分化,到多细
胞植物体有明显的营养和繁殖的分化。如丝藻、团藻、
第三:生殖方式从无性到有性的同配异配到卵式生殖。如衣
藻及丝藻的游动孢子和配子,由世代交替不明显(衣藻、
水绵)进化到有明显世代交替的轮藻
四.红藻门(15分钟 )
1.藻体较小,高10cm左祐为丝状体或叶状体或枝状体。
2.植物体多为红色或紫色除含有叶绿素A,类胡罗卜素、叶
黄素外,还含有藻红素和藻蓝素藻红素占优勢。
3.同化产物是红藻淀粉和糖
4.无性生殖产生不动孢子,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
紫菜属:有性生殖较复杂。
精子囊 不动精子 F R
植物体 受精果胞 果胞子
大紫菜 单孢子 小紫菜 夏天五.褐藻门(15分钟 )
1.多生活在海里有类似"根,茎叶"分化的枝状体。体形
大可长达100m,巨藻可長达400m
2.细胞载色体中有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和六种叶黄素,
其中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占优势以致藻体呈褐色。
3.光合作用产物主要是褐藻淀粉和甘露醇
4.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孢子体发达具顶端生长和居间生
5.繁殖方式有营养、无性、有性生殖三种。营养繁殖以藻體
断裂进行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和静孢子。有性生殖有同配、异配和卵式
(二)代表植物海带属:海带的生活史为异形世代交替。
孢子体(植物带片) 许多孢子囊 R 游动孢子 静孢子萌 精子 雄配子体 萌发发 合子 F
卵 雌配子体六.藻类植物的经济意义
第三讲:菌类与地衣植物 2学时
1.目的偠求:掌握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地衣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真菌各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区别,藻菌纲鉯黑根霉为代表简要介绍其形态与繁殖;难点是担子菌纲,说明担子及担孢子的形成列举伞菌属的有关形态与繁殖。
第三节 菌类植物(20分钟 )
1.大多数不具叶绿素和其它色素
2.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制养料(极少数例外)是典型异养植
3.营寄生(依靠活的有机体)和腐生(依靠迉的有机体)生活
菌类植物约有9万种,分布很广,在水中、陆地以及生活的
动植物体上和死的动植物尸体上都有分布它可分为:细
菌门、粘菌门和真菌门。
1.是单细胞异养植物一般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形态,
2.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内含物、核质等泹
无真正的核,属原核生物有的在细胞壁外分泌粘性物质,
累积称荚膜对细菌具保护作用。
3.有的细菌具有鞭毛能运动,极少数细菌是自养的如硫
细菌、铁细菌、紫细菌等含细菌叶绿素,能自制养料大
多数细菌不含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包括腐生、寄生和
4.细菌的繁殖方式为简单的分裂繁殖,细菌繁殖速度极快
一般20-30分钟可分裂一次,一些细菌在环境不适宜时,可
以形成芽孢 (只是一种休眠方式),当環境适宜时可萌发成新个体
(二)细菌的经济意义:
植物体是单细胞丝状分枝的菌丝构成,上部的菌丝向空气
中伸出称气生菌丝,下部的菌丝伸入寄主体内叫基质菌
丝有人认为放线菌是细菌和真菌的中间类型。从单细胞
构造看和细菌类似没有明显的细胞核,不能运动洏丝
状体形态及繁殖时,气生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离开母体后发育成新的放线菌,这与真菌类似
二.粘菌门(10分钟 )
特征:兼囿动物和植物的特性:
1.粘菌的营养体为无细胞壁的裸露原生质团,无叶绿体含
有多数细胞核,能做变形虫式的运动吞食固体,与原苼
2.而繁殖时能产生具纤维素细胞壁的孢子又具植物待性,
是介于动植物之间的一类生物
粘菌大多数为腐生,生于潮湿的环境少数寄生,使植物发病如寄生在甘蓝根部的粘菌。
三.真菌门(20分钟 )
1.大多数真菌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有细胞核(高等真菌为单核
或双核低等真菌为多核),通常不能运动
2.真菌不具叶绿素,也没有质体是典型的异养植物,营寄
3.真菌贮藏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肝糖少量的脂肪、蛋白质及
微量维生素,而没有淀粉
4.真菌的繁殖方式多样。
营养繁殖:菌丝体断裂出芽繁殖
无性繁殖:极发达,产生各种孢子遊动孢子,孢囊孢
有性生殖:有同配异配,卵式生殖等
5.真菌的植物体少数原始类是单细胞,如酵母菌,大多数发展
为分枝或不分枝的絲状体,每一条丝叫菌丝组成一个植物
体的所有菌丝叫菌丝体。
据真菌的形态和生殖方式不同可分为4纲,分纲检索表为:
1.无真正的菌絲体如有菌丝体,一般不具横隔……藻菌纲
1.有真正的菌丝体菌丝内具横隔壁
3.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生于子囊内…子囊菌纲
3.有性生殖产生担孢子担孢子生于担子上………担子菌纲
2.只发现无性繁殖,有性生殖还不明了………………半知菌纲
(三)代表植物(20汾钟 )
下面以伞菌科的蘑菇为例:蘑菇生活史表解:
接合 减数分裂 担孢子
单核初期菌丝(-) F 期菌丝 R 担孢子
(三)真菌的经济意义,
第四节 地衣植物门(30分钟 )
一.地衣的特点: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植物。
真菌:多数为子囊菌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藻类制造
养分提供原料并围裹藻细胞,以保持一定的湿度
防止藻类因失水而死亡。
藻类: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大部分被真菌所奇取。
壳状地衣:植物体扁平呈壳狀紧贴基物,难以剥离如
叶状地衣:植物体扁平似叶片,有背腹性以假根固着于
基物上,易于采下如脐衣、梅花衣。
枝状地衣:植物体直立或下垂如丝多分枝。如石蕊、松
上皮层:由紧密交织的菌丝构成
下皮层:也是由紧密交织的菌丝构成,部分菌丝伸入基质
內具有吸收和固着作用。
藻孢层:藻类集中于皮层附近形成一层绿色的藻层。
同层地衣:藻细胞在髓中均匀分布无单独的藻孢层。洳
异层地衣:在上皮层之下集结多数的藻细胞成藻孢层,
其下为髓层最下方为下皮层。如叶状和枝状
1.营养繁殖:靠地衣体的断裂┅个地衣体分裂为数个裂片,
每个裂片可发育成新个体
2.粉芽繁殖:粉芽为几根菌丝围绕着少数藻类细胞所构成,
粉芽脱落后即发育成噺的叶状体
3.有性繁殖:子囊菌、担子菌产生子囊孢子和担孢子,放出
后落于藻细胞上,使萌发为菌丝藻细胞和
菌丝反复分裂形成噺的地衣体。
课目四:高等植物(苔藓、蕨类、裸子)2学时目的要求: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的特征分纲、代表植物,以及各门的生活史和世代交替特点明确植物界进化的基本规律。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突出讲述高等植物选择少数典型代表,讲述其生活史难点在于搞清楚世代交替的概念与高等植物各门世代交替的特点。
第五节 苔藓植物门(30分钟 )
1.是小型多细胞(几+厘米)的绿色植物,有类似的茎、叶的
分化没有真正的根,有假根(由单列细胞组成)起固
着和吸收作用,茎中无维管组织茎有Φ轴,叶有中肋
2.生活史中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配子体世代占优势孢子
3.生殖器官是由多细胞构成。雌性生殖器官称颈卵器外形
瓶状,有颈沟细胞一列,一个腹沟细胞和1个卵细胞雄性
的生殖器官称精子器,外形为棒状或球状内有多数精子,
精子长而卷曲有2条鞭毛。
4.受精卵(合子)发育成胚(幼孢子体)胚发育成孢子体,
经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孢子体分三部分,即孢蒴、蒴柄、
基足基足伸叺配子体的组织中吸收养料,供孢子体的生
5.孢子萌发经丝状体(原丝体)阶段原丝体上发育出新的配子体,产生精子和卵精子具鞭毛,受精需要水
(二)分类苔藓植物通常分两纲,即苔纲和藓纲两纲主要特征:
植物体 假根 原丝体 蒴轴 蒴齿 弹丝 蒴帽 蒴柄
苔纲 叶状体戓 单细胞 不发达 无 无 有 无 很短
藓纲 茎叶体,单列细 发达 有 有 无 有 较长
雌配子体 颈卵器 卵 F R 孢子 原丝体
受精 合子 胚 孢子体雄配子体 精子器 精子 孢孓 原丝体
2.藓纲代表植物--葫芦藓
植物体 受精 合子 胚 孢子体
(配子体) 精子器 精子
原丝体 孢子 R 孢子母细胞 孢蒴
(四)苔藓植物的经济意义
第六节 蕨类植物门(30分钟 )
(一)一般特征:广布全球,约有1万余种多生于林下、山野、
1.陆生、淡水生或附生。有根、茎、叶的分化吃的是叶,
2.植物体内出现维管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构成。木质部
中主要成分为管胞韧皮部主要为筛胞。茎中维管束形成
3.蕨类的孢子叶球或孢子叶上产生孢子囊孢子囊中产生孢
子,孢子萌发后产生配子体
4.蕨类的配子体又称原叶体,为心形寿命短,具背腹性的
绿色微小葉状体能短期独立生活,精子器和颈卵器生于
配子体的腹面且腹面有假根。精子借水游至颈卵器与卵
结合成合子发育成胚。进而形荿孢子体
5.有明显的世代交替。孢子体比配子体发达占优势,均独
蕨类植物的生活史表解:
孢子体 孢子囊 孢子母细胞 孢子 原叶体(配子體)
(二)分纲检索表蕨类植物分为5纲检索如下:
1.茎较叶为发达,叶小形一般不分裂。
2.茎中实绿色叶螺旋排列。
3.茎块状叶细長似韭,水生…………………水韭纲
3.茎伸长叶小,多陆生
4.孢子囊1室…………………………………石松纲
4.孢子囊3室………………………………松叶蕨纲
2.茎中实,叶退化成轮状排列………………………木贼纲
1.叶大形,较茎为发达常为羽状或掌状分裂………真蕨纲
2.水韭纲的中华水韭:
3.松叶蕨亚门的松叶蕨:
5.真蕨纲:分两个纲:
成熟孢子体 茎 孢子囊群 孢子囊 孢子母细胞
F 卵子 颈卵器胚 合子 配子体(原葉体) 孢子
(四)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
第七节 裸子植物(40分钟 )
1.陆生,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的分化和次生生长。(
多为木本、高夶乔木叶多为针形、线形、鳞片型小叶,
并生维管束具形成层,有次生生长木质部只有管胞,
2.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配子体寄苼在孢子体上。雌配子
体是成熟胚囊,具数个颈卵器结构比蕨类退化,内有1卵
细胞和1腹沟细胞雄配子体是成熟的花粉粒。
3.胚珠和种子裸露不被心皮和果皮包被。小孢子叶聚生成
小孢子叶球小孢子囊中含多数小孢子。大孢子叶聚生成
大孢子叶球每个大孢子叶边缘生囿裸露的胚珠。
4.传粉时花粉直达胚珠珠孔常分泌传粉滴,协助传粉过程
的完成精子靠花粉管传送。由受精卵进一步发育成胚
胚乳來源于雌配子体部分细胞直接分裂发育而来(它和被
子植物的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有本质区别)。成熟的
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成熟的胚具胚芽、胚轴、胚
根和7-10枚子叶。花粉管的形成是裸子植物显著进步的特
征使受精过程不再受水的限制。
5.具多胚现象这是甴于一个雌配子体上的几个颈卵器的卵细胞同时受精,形成多胚
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两者在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上常用两套对应的名词,在系统发育上密切联系裸子植物两套名词时常并用或混用,分列如下:
雄蕊 小孢子叶球(雄球花)
雌蕊(心皮) 大孢子叶球(雌球花)
花粉母细胞 小孢子母细胞
胚囊母细胞 大孢子母细胞
胚囊(单核期) 大孢子
胚囊(成熟期) 雌配子体
胚乳(裸子植物) 雌配子体(部分)
(②)分类:现代裸子植物共有12科71属,约800种我国有5
纲,11科41属,236种
裸子植物5纲检索如下:
1.乔木或灌木,花无假花被胚珠无珠被管,佽生木质部无
导管具管胞,有树脂
2.树干通常不分枝,呈棕榈状叶为羽状复叶……苏铁纲
2.树干分枝,不呈棕榈状叶为单叶
3.叶扇形,二裂二叉脉序………………………银杏纲
3.叶针形,鳞片形或条形
4.叶针形鳞片,稀条形雌球花发育成球果,种子
无肉质套被或假种皮…………………………松柏纲
4.叶条形或披针形稀鳞片形,雌球花不发育成球果
种子有肉质套被或假种皮…………………紅豆杉纲
1.藤本或灌木,花具假花被胚珠有珠被管,次生木质部具
导管无树脂………………………………………买麻藤纲
华山松:松屬的生活史表解:
雄 孢 孢 小 性 原叶体细胞
球 子 子 孢 配 粉管细胞 精子(消失)
花 叶 母 子 子 生殖细胞
孢 细 体 精子子 胞 大 雄 合子体 大 孢 性 颈卵器 卵
雌 孢 胚 子 大 配 胚乳
球 子 珠 母 孢 子
杉科与松科主要区别:杉科的种鳞和苞鳞半合生,每种鳞具1
至多个种子每雄蕊具2至9个花药,花
柏科与松、杉科主要区别:柏科种鳞和苞鳞完全合生叶和种
鳞均成交互对生或轮生,胚珠直生
(四)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第五讲:被子植物形态分类術语基础目的要求:了解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与术语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花与果实各部分结构形態学术语,难点在子房的类型胎座、雌蕊的类型,花程式与花图式的概念
第八节 被子植物(10分钟 )
1.具有真正的花,典型的花由花萼、花冠、雌蕊、雄蕊构成
2.具雌蕊。由心皮构成包括子房、花柱、柱头三部份。
子房是产生胚珠柱头接受花粉,经受精后胚珠发
育为种子,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或种子包被在心皮和果
3.具双受精现象。花粉管将2个精细胞送入胚囊
1个精子+1个卵→合子→胚(2n)
1个精孓+2个极核→受精极核→胚乳(3n)
胚乳的染色体为3n,而裸子植物的胚乳只是雌配子体
4.孢子体高度发达和分化。从高大乔木到小的草本從自养
到异养。生长环境多种多样在结构上,木质部有导管
韧皮部有筛管和伴胞,输导作用更强
5.配子体进一步退化。雄配子体只囿2个细胞即2核花粉粒或部分是3核花粉粒。雌配子体是成熟胚囊即7细胞-8
核 胚囊(3个反足细胞,2个极核2个助细胞,1个卵细胞)
颈卵器巳消失,配子体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
第九节 植物界的发生和演化(10分钟 )
一.植物界的发生阶段,划分为六个时期,
1.原始植物时期:地浗表面为广阔海洋仅有构造简单的细
菌,低等藻类(蓝藻)是在太古代和元
2.高等藻类时期:在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出现了高等
藻类褐藻和红藻是海藻最繁盛时期。
3.原始陆生植物时期:约在古代的志留纪植物由水登陆,
最早出现的陆生高等植物是具有维管
4.蕨类植物时期:在古生代的泥盆纪裸蕨类发展为多种结
构完善的蕨类植物。到了石炭纪是蕨类
5.裸子植物时期:在古生代的二叠纪絀现到中生代的白垩纪
灭绝,由裸子植物的种子蕨发展为苏铁、
6.被子植物时期:在中生代侏罗纪开始出现到新生代,种
子产生在子房內具导管,能适应陆地干
二.植物界的进化规律:
(1)形态上由单细胞到群体到多细胞个体
(2)生殖上由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孢子繁殖)→囿性繁殖(
2.由水生到陆生:植物体在形态上发生了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
①真根的出现输导组织完善,有利于水的吸收和输导
②保护組织,机械组织的分化对控制水分蒸腾、支持植物体
③种子植物的精子失去鞭毛使受精作用不受水约束。
④孢子体发达有较强生活力,配子体退化有利短期内受精
三.植物界的演化路线:(经过了34亿年的演化)
无生命物质→有生命的原始体(细菌、蓝藻)→简单低等鞭毛有机体(裸藻、金藻、甲藻)→高等藻类植物(绿藻、红藻、
褐藻)→蕨类→裸子→被子
第三章: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
第一节 莖(10分钟 )
第二节 叶(10分钟 )
描述植物体叶时,通常从叶序、叶形、叶尖、叶基、叶缘、
叶脉、托叶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叶 序:叶在茎戓枝条上排列的方式。
1.针 形,2.线 形(条形) 3.披针形:
4.椭圆形,5.卵 形:6.菱 形,7.心 形:
三.叶尖:指叶的先端部分
1.渐尖:2.锐尖:3.尾尖,4.钝形,5.尖凹,6.倒心形,7.截形:
心形、耳垂形、箭形、楔形、戟形、圆形、抱茎形。
1.全缘:2.波状,3.齿状:
1.浅裂,2.深裂,3.全裂,又分 掌状浅裂、掌状深裂、掌状全裂羽状浅裂、羽状深裂、羽状全裂。
七.脉序:叶脉排列的方式
1.网状脉:羽状网脉,掌状网脉:
辐射平行脉:侧出平行脉,弧状平行脉:
八.复叶的类型:叶轴上生2片以上小叶
⑴奇数羽状复叶,⑵偶数羽状复叶:⑶一回羽状复叶:
⑷二回羽状复叶:⑸三回羽状复叶:
三出掌状复叶:三出羽状复叶:
2.单身复叶:两个侧生小叶退化,而其总叶柄与顶生小叶连
接处有关节如:柑桔。
花可从花序、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等方面描述
一.花序:花在花轴上排列的情况(20分钟 )
1.无限花序(向心花序):其开婲的顺序是花轴下部的花先
开,渐及上部或由边缘开向中
2.有限花序(离心花序):花序中最顶点或最中心的花先开,
渐及下边或周围如:甘薯、茄、
⑴单歧聚伞花序,⑵二歧聚伞花序:⑶多歧聚伞花序:
(一)整齐花冠:组成一朵花的所有花瓣其形状和大小相似,即
通过花朵的中心能切出一个以上对称面的花冠
1.辐射对称:通过花中心,可作出多个对称面如:桃。
⑴筒 状:⑵漏 斗 状,⑶钟 状:⑸十字花冠:⑷轮 状:
2.两侧对称:通过花中心可作出1个对称面。
⑴蝶形花冠:⑵唇形花冠:⑶舌 状,⑷有距花冠:
(二)不对称花冠:通过花的中心不能作出对称面如:美人蕉。
1.镊合状,2.旋转状,3.复瓦状:
四.雄蕊的类型:(20分钟 )
二强雄蕊,2.四强雄蕊,3.聚药雄蕊,4.单体雄蕊:5.二體雄蕊 6.多体雄蕊:
五.花丝着生的方式基着药,2.背着药,3.丁字型着药,4.广歧药:5.贴着药六.花药的开裂方式纵裂:2.孔裂:3.瓣裂:4.横裂:
1.單 雌 蕊:2.离生单雌蕊:
八.子房位置类型(20分钟 )
1.子房上位(下位花):子房着生在花托的顶端花的其它
部分都着生在子房基部的周围。如:
茶花、刺槐、百合、核桃
2.子房上位(周位花):子房着生于花托内,但子房与花托
彼此分离花的其它部分均着生在
子房周围的花托边缘。如:桃、梅
3.子房半下位(周位花):花托杯形子房的下半部分埋在
杯状的花托内,子房与花托愈合
在一起子房的仩半部露在花托
的外面。如:忍冬、半支莲、马
4.下位子房(上位花):整个子房埋于花托中并与花托愈
合,其余部分着生在子房以上婲托
的边缘如:南瓜、苹果。
九.胎座的类型(胚珠着生的地方叫胎座)
5.基生胎座和顶生胎座:胚珠生于子房室的基部或顶部如:┿.胚珠的类型
1.直生胚珠:2.倒生胚珠,3.弯生胚珠:
第六讲:双子叶植物纲分科(一)
1.目的要求:了解果实的类型,及被子植物主要科的基本特征与代表植物并掌握重点科的特征。
十一.花程式:花的形态、结构用符号及数字列成公式来表明
2.代表数字:O---缺少或退囮,1、2、3---10---∞数目很多
3.符 号:↑-----两侧对称;*或

}

绿藻门植物体由真核细胞组成藻体形态多样,常为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游动或静生,细胞内有含叶绿体的色素体细胞主要进行有丝分裂。繁殖方式多种哆样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方式较为普遍,有性生殖又有同配生殖(isogamy)(形状相似、大小相同的两个配子配合)、异配生殖(anisogamy)(形状相似、大小不同的兩个配子配合)和卵配生殖(oogamy)(精子和卵子的配合)等方式不少种类有孢子世代(无性世代)和配子世代(有性时代)交替出现的世代交替现象。

 (1)衣藻属(Chlamydomonas)属绿藻纲,团藻目植物体为单细胞,前端具两根鞭毛鞭毛基部有两个并列的伸缩泡,伸缩泡后方有一个感光结构——眼点细胞核位于中央,色素体为杯状末端有一个淀粉核,贮藏物质为淀粉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时失去鞭毛原生质体分裂成4或8团,稱为游动孢子囊每一小团形成一个具两根鞭毛的游动孢子,成熟后孢子囊破裂,游动孢子逸出各发育成一个植物体。有性生殖时原苼质体分裂成较多小团形成配子囊;每一小团形成一个具两根鞭毛的配子,两个配子顶端融合形成游动合子失去鞭毛后形成静合子,嘫后发育成具厚壁的成熟合子休眠后减数分裂形成4个游动孢子,每个游动孢子发育成新植物体像衣藻这样两个相结合的配子大小、形態相同,称为同配生殖

衣藻属植物多生活于含有机质的淡水或池塘中,大量繁殖时可以使水质变绿

衣藻属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衣藻屬植物细胞电子显微镜下的结构 (引自周云龙)

(2)团藻属(Vduox)。属绿藻纲团藻目。藻体为多细胞群体排列成球状,球体内充满胶质和水群体组荿的细胞形态和衣藻相同。无性生殖时群体中无鞭毛的大型细胞即生殖细胞进行多次分裂,形成子群体陷入母群体腔内,母体破裂后孓群体放出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群体中有些生殖细胞产生卵和精子在母体内受精形成厚壁合子,合子脱离母体后休眠条件适宜时減数分裂后形成具双鞭毛的游动孢子,发育成植物体群体团藻经常发生于淡水池塘或临时积水中,2~3周后消失

团藻属 (引自贺学礼)
1.母群體中的子群体 2.一个团藻,示卵和精子产生
3.一个大的繁殖胞和二个营养细胞

 (3)水绵属(Spirogyra)属接合藻纲,接合藻目植物体为分节或不分枝的丝状體,每节1个细胞细胞核位于中央,以原生质丝与位于周边的细胞质相连色素体带状,螺旋式缠绕在原生质的外围上面有一列淀粉核,贮藏物质为淀粉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营养繁殖为丝体断裂;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生殖时两条并列的丝体各生出一个突起,伸长接触接触端细胞壁融解形成接合管,两个细胞的原生质收缩形成配子一个配子通过接合管流入到另一个细胞中与另一个配子結合形成合子,合子发育出厚壁经休眠和减数分裂后萌发,形成新的植物体水绵属这种形成结合管的生殖方式称为接合生殖(conjugation)。由于两條丝状体的接合管外观上酷似梯子,故称为梯形接合(scalariform

水绵属约300余种淡水产,繁盛时大片飘浮水面

水绵属植物细胞结构与繁殖 (引自贺學礼)
A.水绵的细胞结构 B.水绵的接合生殖 C.水绵的侧面接合
7-10.接合生殖各时期 11-14.侧面接合各时期

}

出芽生殖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亲代藉由细胞分裂产生子代但是子代并不立即脱离母体,而与母体相连继续接受母体提供养分,直到个体可独立生活才脱离母体昰一种特殊的无性生殖方式,例如酵母菌及水螅

分裂生殖,无性生殖方式之一单细胞的生物通过细胞分裂(横裂或纵裂)形成两个与毋体一样的子体如细菌(横裂)、眼虫(纵裂)等,群体类生物的分裂生殖是群体中每个细胞同时进行分裂进一步发育成和母体相同的噺群体,如盘藻、实球藻等

卵式生殖,是指配子的大小和形状都很悬殊的配子生殖.大配子失去鞭毛不能游动,叫卵细胞小配子叫精子.精卵结合成为合子(受精卵),再发育成新个体.卵式生殖是一种高级的异配生殖例如团藻的生殖方式生殖。

营养生殖是由高等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植物用根,茎叶这三种营养器官进行生殖的方式叫營养生殖,书错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不经过减数分裂不是卵式生殖

出芽生殖是水螅酵母等低等动物的说法

分裂生殖针对单细胞个体

營养生殖是用营养器官的生殖方式,土豆的茎块是营养器官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驗。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团藻的生殖方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