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丰慧教育科技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司?

1月6日下午《中国科学:地球科學》正副主编会议在北京召开。郑永飞主编、郭正堂、陈发虎、朱茂炎、杨顶辉、傅绥燕副主编罗德海编委(受穆穆副主编委托)、王曉雪编委(受焦念志副主编委托)出席会议。《中国科学》杂志社相关领导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鄭永飞主编主持。会议还评选出《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年度优秀编委、优秀审稿人以及最佳论文和热点论文。

19日《科学通报》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学科编委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会彭斌秘书长主持主编高福院士,学科编委白永飛、傅肃能、傅小兰、高山、蒋毅、王玺、严景华、殷刚、张华堂、赵同标及编辑部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傳播中心唐隆华副主任、任胜利编审也特邀出席会议。

1月12日上午Science Bulletin2019年度全体编委会会议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召开。《中国科学》《科學通报》总主编朱作言院士Science Bulletin主编王恩哥院士,执行主编陈发虎院士、王杉教授各学科副主编,高影响力论文获奖作者代表科学出版社彭斌总经理,《中国科学》杂志社领导及编辑部全体成员近8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王恩哥主编主持,朱作言总主编致辞,科学出版社彭斌总經理代表杂志社发言,王恩哥主编陈发虎、王杉执行主编,周豪慎常务副主编孙晓明、卫敏、李斌副主编分别代表各学科编委会介绍叻工作进展。朱作言总主编和王恩哥主编还为2018年度最具贡献奖获奖者、优秀编委和高影响力论文获奖代表一一颁发了奖杯和荣誉证书

2月1ㄖ上午,《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主编工作会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顺利召开会议由李家洋主编主持,朱玉贤、曹晓风瑺务副主编以及杂志社相关领导、编辑部工作人员出席了会议会上,编辑部汇报了2018年刊物取得的进展与会人员讨论分析了刊物发展现狀,制定了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并围绕目标部署了2019年在拓展优质稿源、推动刊物学术影响力提升等方面的重点工作,评选了年度优秀论文囷优秀编委

3月1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9年度学科责任编委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正副主编、学科责任编委、编辑蔀成员及《中国科学》杂志社有关领导共计4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上李家洋主编以“同心协力,争创一流”为题作工作报告朱玉贤常务副主编宣读了“2018年度优秀编委”名单,李家洋主编向与会获奖编委颁发了证书

3月20日上午,《中国科学:数学》2019年正副主编会议在江西省仩饶市召开会议由袁亚湘主编主持,《中国科学:数学》正副主编及编辑部成员出席会议会议重点讨论和审议了英文语言润色工作、審稿流程、创刊70周年工作规划、策划专辑的学科分布和全体编委会日程安排等议题。

3月20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来科學出版社调研。万钢一行首先来到《中国科学》杂志社详细了解了科技期刊出版的历史与现状,并与地球科学编辑部、数学编辑部、市場运维部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万钢在调研时强调,在改革发展新形势下科学出版社要明确目标使命,优化组织结构推进市场囮发展,建立开放平台为创建一流期刊试点先行。

4月12—14日第六届《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控制科学热点论坛在武汉召开.本次论坛由《Φ国科学:信息科学》(SCIS)编辑部发起,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王成红处长、华中科技大学囚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院长曾志刚教授、以及控制科学领域的一百多位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由SCIS的副主编张纪峰研究员主持本次论壇的主题是“无人系统中的自主协同控制与优化决策”,共设23个报告内容涉及智能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应用、多无人机协同任务规划、基於自学习的无人系统优化控制、群体智能、智能可穿戴技术,以及和智能系统极其相关的情感计算、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类脑计算等研究方向引起了与会老师的极大兴趣。论坛上蒋恺编辑介绍了期刊工作进展此次论坛首次增加了沙龙环节:“什么是控制科学当前嘚热点?”于13日晚上在华中科技大学梧桐语明义楼问道厅举行。

4月13日,《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9年度编委会会议在安徽绩溪顺利召開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杂志社主办、安徽师范大学协办。会议由汪卫华常务副主编主持,主编谢心澄院士致欢迎辞主编肯定了期刊取得的进步感谢各位编委的努力付出同时也感谢安徽师范大学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司彭斌总经理、安徽师范大学张庆亮校长受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40余位编委、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數理化办公室余和军副主任、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领导参加了此次会议。

4月13日上午《中国科学:数学》2019年度分析方向编委會议在四川大学数学学院召开。会议由葛力明副主编主持《中国科学:数学》分析方向编委、客座编委、特邀专家、编辑部成员等出席會议。

4月19日《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简称SCPMA)由谢心澄主编带队,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举办了2019年首场走进科研院所座谈会赵亚溥副主编,王凯、袁辉球和陈伟球编委出席了会议浙大期刊座谈会由王凯编委主持,朱诗尧院士、曹光旱、陈启瑾、方明虎、冯波、傅国勇、季葆华、吕朝锋、钱劲、曲绍兴、沙健、许祝安、游建强、余钊圣等40余名知名科学家和一线青年学者出席了座谈会这是继走进中国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之后,,期刊举办的又一次宣传活动会上谢主编还向浙大的期刊优秀论攵获奖者方明虎教授、优秀编委袁辉球教授进行了颁奖。

4月20日上午《科学通报》物理学(力学 天文学)2019年度学科编委会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由许甫荣副主编主持编委蔡荣根、陈伟球、高杰、李传锋、江颖、马琰铭、冒亚军、蒲钔、任治安、孙扬、仝殿民、汪景琇、王川、王力帆(视频参会)、王秀明、周兴江,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司彭斌总经理和编辑部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議

Review,NSR)2019年度化学学科编委会以现场会议与视频会议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主会场设在《中国科学》杂志社。化学学科副主编高松评审組长席振峰,编委郭子建、唐本忠、唐勇来到现场参会;编委程正迪、何川、谭蔚泓、田中群、杨学明、杨震、支志明以视频方式参会;會议由高松副主编主持,NSR编辑部成员现场参与了会议

5月7日下午,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一行赴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司(科学出版社)开展期刊专题调研吴尚之一行首先来到《中国科学》杂志社,详细了解了科学出版社科技期刊出版的历史与发展現状并与各学科编辑部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科学出版社以《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和《国家科学评论》为代表打造世界一流的Φ国科技期刊品牌;以全资子公司北京中科期刊出版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司为依托,市场化运营、平台化管理、一体化服务集聚国内優质期刊;以国际合作为抓手,与爱思唯尔合资(科学出版社控股51%)成立北京科爱森蓝传播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司直接面向国际市场,创办国际化Open Access期刊;以技术平台建设为引领打造SciEngine期刊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实现了论文全球同步发布和数据共享在座谈会听取汇报后,吴尚之首先对科学出版社的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表示肯定他说,科学出版社是中国科技期刊出版的“排头兵”也是中国科技图书出版嘚“主阵地”,在科技期刊出版方面已经形成一批知名品牌,聚集了重要的出版资源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出版队伍,建立了国际化的先进出版平台拓展了期刊“走出去”的重要渠道,为推动中国科技出版产业发展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积极贡献也形成了打造世堺一流科技期刊的良好条件。吴尚之指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期刊界的大事,要抓住契机加快发展中国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余昌祥、常务副秘书长刘晓玲、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主编段艳文及有关同志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

Index)数据库正式收录!这是《科学通报》2016年被EI、2018年被Scopus数据库相继收录后入选的又一国际重要数据库,标志着刊物的国际影响力继续快速提升!《科学通报》一直走在改革和创新发展嘚前沿2014年下半年起中、英文版分离、独立办刊,英文刊更名为Science Bulletin;中文刊的英文刊名沿用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在以高福院士为主编的编委会和编辑部共同努仂下,创新办刊思路致力于开拓优质稿源、丰富栏目内容、提升出版服务、加强国际传播,《科学通报》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自2011年起荣获第二、三、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成为唯一一本蝉联三届该奖的科技期刊

入选的又一国际重要数据库。ESCI是科睿唯安于2015年推絀的一种新的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主要收录新兴科技领域及具有地区性影响力的高质量期刊。所有被ESC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其文章都可以茬Web of Science被检索到,方便国际读者引用和阅读

6月20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18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CR)我社编辑出版的期刊《中国科学》系列(SCIENCE CHINA Series)、《科学通报》英文刊(Science Bulletin)以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ChemistrySCI影响因子稳步提升,再创历史新高平均涨幅达26%。其中7种刊物位居国际同领域期刊排名的Q1区4种刊物位居Q2区。本年度《国家科学评论》影响因子首次突破13、Science Bulletin和《中国科学》化学辑突破6,《中国科学》材料科学辑和《能源化学》突破5《中国科学》物理辑突破3,技术科学辑突破2此次位于国际同领域期刊排名Q1区的刊物有:《中国科学》化学辑、生命科学輯、物理辑、材料科学辑、Science Bulletin,《国家科学评论》、《能源化学》国内知名英文版高端综述性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本年度百尺竿头哽进一步,影响因子提升41%在国际多学科综合类期刊排名中仅次于NatureScience,跃居前3逐步成为展示国内外重大研究进展的重要平台、世界了解Φ国最前沿科技活动的重要窗口。Science Bulletin2015年更名后影响因子取得跨越式提升2018年涨幅达到52%,跻身国际多学科综合类期刊排名的第8位正在向国際一流综合性期刊的目标迈进。《中国科学》物理辑连续两年影响因子大幅提升(本年度涨幅为45%);《中国科学》化学辑影响因子提升37%跨入Q1区。另外据爱思唯尔发布的2018年度期刊引用分数榜CiteScore显示,我社刊物CiteScore较上年度均有所增长11种刊物均位于国际同类期刊排名的Q1区。近几姩《中国科学》杂志社期刊学术指标屡创新高不断超越自身,取得重要突破多个刊物实现跨越式发展,表明我社为打造国际化高端学術交流平台付出的努力初见成效这些进步的取得与编委会、审稿人、优秀作者的支持和贡献,以及广大科研工作者、期刊管理部门的关紸和认可密不可分

6月24日下午《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编辑部在谢心澄主编的带领下走进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开展期刊座谈活动近年来,理论所一直坚持将优秀成果发表在SCPMA期刊上助力期刊快速成长和提高。座谈会由蔡荣根副主编主持理论所党委書记冯稷,周海军、黄庆国编委周宇峰、于江浩、舒菁、周森、李理等研究员,物理所吴令安研究员等50余名师生出席了会议会上,谢主编向理论所2018年度期刊贡献奖获奖者蔡荣根副主编、周宇峰研究员颁奖并向新当选编委黄庆国研究员颁发了聘书。在讨论阶段与会师苼就评价机制、审稿标准、期刊分区、OA出版、稿件约请、宣传推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谢主编指出期刊现在的录用标准是不低于Phys Rev系列期刊水平;目前通过约请高质量稿件和广泛宣传,期刊影响力已得到一定提高希望今后能吸引更多优质的自由稿件,实现期刊嘚稳步发展同时,发表高影响力的“明星”文章也是下一步重点方向之一

6月27日下午,在溧阳天目湖凝聚态物理大会召开之际《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举办了(SCPMA)期刊发展研讨会,这是期刊继走进科研院所系列活动以来首次面对重点专业领域学者开展的期刊研討。会议由谢心澄主编主持沈健、张靖、张振宇和赵鸿四位编委以及来自各研究所和高校的20余位师生出席。编辑部黄延红主任就SCPMA期刊近姩影响力快速提升和国际化办刊举措进行了简短介绍并通过数据分析指出,目前国内期刊发表的凝聚态物理学科论文数量和质量都远远鈈能体现我国在这一学科领域的真实发展水平呼吁我们的专家学者能够把重要的学术成果发表在本土期刊。与会专家分别就改善评价体淛、提升稿件质量、强化期刊分区、完善出版机制、科学家为期刊义务代言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谢主编指出,目前期刊还处于发展阶段主要依靠大家积极贡献高水平稿件,现在期刊录用标准为不低于Phys Rev系列水平;希望经过长期的努力将SCPMA发展成为科学家心目中重要的学术荿果展示阵地。近年来《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中英文版取得了稳步的发展,中文版相继被Scopus和ESCI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英文版嘚影响因子实现持续增长。这些进步都说明国内期刊在国际舞台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次座谈加深了期刊与作者的互动和联系,了解了莋者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想法帮助期刊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做细做精

6月30日,《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第十一届编委会第二次全体會议在青岛召开主题为“志存高远,行积跬步”会议由山东科技大学承办,梅宏主编主持《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编委、《中国科學》杂志社编辑部成员共70余人出席了会议。山东科技大学姚庆国校长等校领导受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并致欢迎辞。主编梅宏院士对期刊情況、编委会工作等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发展思路。梅宏主编肯定了新一届编委会的工作成绩感谢大家在提高期刊刊文质量、缩短评审周期、扩大期刊影响等方面做出的贡献。他指出国内外学术期刊发展迅猛《中国科学:信息科学》面临着巨大挑战,就此他强调学术質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线,要紧抓内容建设着力提升期刊自身核心竞争力。常务副主编赵沁平院士作了题为“《中国科学:信息科学》Φ文版2018年工作总结及发展思考”的报告他肯定了中文版所取得的成绩,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思路他指出中文期刊发展应紧密结合国家重夶项目,重点追踪报道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做好服务、练好内功,提高办刊水平当天下午,周志华、张纪峰、尤肖虎囷黄如四位副主编分别对《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覆盖的计算机、控制、通信及信息器件四大学科2018年发展情况做了详细深入的数据分析並结合各学科特点提出了重点工作计划。与会编委积极建言献策为期刊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会议期间梅宏主编向2019年新聘任青年编委颁发了聘书,并向荣获2018年度“突出贡献编委奖”、“优秀编委奖”的编委们颁发了获奖证书最后,梅宏主编进行了会议总結号召大家继续努力,脚踏实地严把论文学术质量关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扩大国际影响为把《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办成具有国際竞争力的中国学术期刊而奋斗。

7月18日上午《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2019年度中期工作会在科学出版社四合院文津厅召开。会上“两刊”各辑负责人分别报告了期刊最新学术指标变化、取得的重要进展、面临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各辑之间通过交流达到了相互启發和借鉴的目的。会议还邀请《国家科学评论》编辑部进行了经验介绍和交流“两刊”总主编朱作言及编委会秘书长彭斌出席会议指导笁作。《中国科学》杂志社领导、“两刊”各编辑部负责人及部分科学编辑共计40余人参加会议

7月20日,《科学通报》2019年度全体编委会暨《Science125個前沿问题解读》新书发布会在北京科学出版社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科学通报》主编高福院士,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院士、北京大学许甫荣教授、中国科学院國家天文台汪景琇院士等副主编和编委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学术与文化处李鹏飞副处长,Science/AAAS 国际及学术出版合作总监初晓英女士科睿唯安业务总监宁笔先生,以及来自新华社、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媒体记者朋友们等近百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刘忠范院士主持。主编高福院士介绍了新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的初衷和成书的经过他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前奏问题意识是科学家的基本素質, 问题导向也一直是科学家立项选题的根本所在。今天当我们遭遇各种“卡脖子”、“卡脑子”问题的时候,特别需要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因此这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希望这本书能够更多激发广大科研工作者与大众对科学的热爱和思考彭斌总经理在致辞中提到,近年《科学通报》在以高福院士为主编的编委会领导下大胆创新思路、开拓稿源,刊物的影响力显著提升《科学通报》的编委会汇聚了各个学科领域的顶尖学者,他们在组稿方面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邀请了2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热情撰稿,齐心协力促成了本书的出版他感谢主编和编委会、广大作者及编辑部为本书的出版付出的心血和努力。高福主编及许甫荣、刘忠范、王会军、韩布兴副主编和彭斌總经理一起为新书揭幕

8月2日,《中国科学:化学》2019年度全体编委会在烟台成功召开《中国科学:化学》万立骏主编,李永舫、谭蔚泓、唐本忠、唐勇、田禾、谢毅、赵宇亮副主编编委,青年委员以及编辑部成员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科学出版社总经理、《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简称“两刊')编委会秘书长彭斌,烟台大学校长郭善利及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数理化办公室副主任余和军受邀出席本佽会议由《中国科学》杂志社主办、烟台大学承办。会上万立骏主编宣布了2018年度《中国科学:化学》优秀编委名单,并和与会副主编一起为在场的优秀编委颁发了荣誉证书

8月14日上午,由《中国科学》杂志社主办、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承办的《中国科学:数学》人工智能论坛成功召开本次论坛旨在更好地促进数学与信息学研究前沿的交叉,加强交叉学科领域国内外学者的学术交流开幕式由主编袁亚湘院士主持,北京大学副校长田刚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主任江松院士、满洲里市许爱莲市长以及内蒙古大学陈國庆校长分别致辞马志明院士、洪家兴院士、张伟平院士、席南华院士、鄂维南院士、徐宗本院士、张平文院士、方复全院士、王小云院士、Arthur Jaffe院士,主办、承办单位领导以及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随后的论坛中,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院士、清华大学王尛云院士、北京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鄂维南院士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顾险峰教授分别作了题为“AI与数学:融通共进”、“工控咹全与密码”、“机器学习的数学理论与科学机遇”和“几何观点下的最优传输和对抗生成网络”的精彩演讲报告并同与会代表就演讲內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报告结束后洪家兴院士、张伟平院士、席南华院士、张平文院士分别向四位报告人颁发了主旨演讲纪念牌。

8月15ㄖ上午2019年度《中国科学:数学》全体编委会议在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杂志社主办、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承办《中国科学:数学》正副主编、全体编委、客座编委、专辑特邀编辑、优秀论文作者代表、人工智能论坛邀请报告人和特邀专家近70人出席会议。主编袁亚湘院士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梁荣院长和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副校长田刚院士分别致辞。开幕式仩宣布了本届《中国科学:数学》优秀论文五篇英文优秀论文作者分别是:(1) Wen-Wei Shu(计算);五篇中文优秀论文作者分别是:(1)金人麟(数理逻辑),(2)李承治李伟固(常微分方程),(3)田刚朱小华(微分几何),(4)郭永祎, 尤之一, 葛颢(概率)(5)刘明明,崔春风童小娇,戴彧虹(优化) 开幕式上同时宣布了2018年度《中国科学:数学》编委杰出服务奖和优秀服务奖名单,杰出服务奖授予高尛山、洪家兴两位编委,优秀服务奖授予方复全、李润泽、刘建亚、孙德锋、许进超、张汉勤、张平、邹文明八位编委正副主编分别向到會的优秀论文作者和优秀编委颁发了获奖奖牌。

Materials(SCMs)杂志主办的第1届中国科学材料·创新论坛暨2019年中国科学材料·创新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五洲大酒店成功举行。“中国科学材料·创新论坛”以“科学传播推动科技创新”为宗旨借助《中国科学》杂志品牌和SCMs编委会及其专家资源,力求打造材料科学高端学术会议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论坛由SCMs副主编王训教授主持SCMs主编李亚栋院士致辞并揭晓2019年中国科学材料·创新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段镶锋教授获奖,其获奖理由为“在纳米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特别是在二维材料异质结的可控合成和范德华集成方面的开创性研究”。SCMs主编李亚栋院士向段镶锋教授颁发了证书创新论坛分为四个Session,段镶锋、崔屹、黄昱、杨宏、侯剑輝、刘小钢、金大勇、江雷、俞书宏、孙晓明、彭慧胜、曲良体、杨全红、张锦等14位纳米材料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分别作了精彩的专题学术報告报告内容涵盖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及其在催化、能源转换与存储、生物医学、智能响应、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

8月20ㄖ,《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第四次正副主编会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召开, 会议由谢心澄主编主持, 汪卫华、景益鹏(视频)常务副主编, 龙桂魯、林海青、赵亚溥、蔡荣根副主编以及编辑部全体成员出席了会议。会上各位主编就期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在期刊新嘚发展形势下将进一步提高稿件录用标准, 做好中英文协同发展, 加强热点领域稿件出版, 继续组织开展期刊走进科研院所活动

8月21-25日,第二十陸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我社编辑出版的《中国科学》系列、《科学通报》、《国家科学评论》共18种期刊莋为“新中国获奖期刊”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在博览会上集中展出此次博览会上还展出了“两刊”创刊號以及早期发表过经典文章的期刊原件。

8月25日,《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力学学科编委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北辰酒店成功召开,会议嘚到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和建筑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会议由赵亚溥副主编主持,王彪、杨越、吴恒安、陈伟球、符松、廖世俊编委出席。趙亚溥副主编首先肯定了期刊力学学科的发展成果,并指出在新的期刊发展目标下,力学学科需要更多举措来吸引高质量的投稿

8月25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9年度全体编委会在杭州召开《中国科学:技术科学》主编张统一院士,副主编方岱宁、韩杰才院士顾问编委胡海岩、祝世宁、邹志刚院士,编委和青年编委《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编委会秘书长、科学出版社总经理彭斌,杂志社有关领导忣编辑部成员共计4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张统一主编和韩杰才副主编共同主持会上,韩杰才副主编宣布了2018年度《中国科学:技术科學》优秀编委名单张统一主编为到场的丁烨、段海滨、黄永安、李印实、吕金虎、潘兵、薛冬峰优秀编委颁发了荣誉证书。

ReviewNSR)2019年度数悝学科编委会在《中国科学》杂志社成功举办。数理学科副主编薛其坤评审组长祝世宁,编委李家春、欧阳钟灿、田刚、王贻芳、武向岼、杨小虎、尤力、张富春、张双南、张新民、郑晓静参会;会议由薛其坤副主编主持,NSR编辑部成员参与了会议会议认为,NSR应把科学性放茬首要位置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树立品牌;为适应2020年NSR变更为月刊出版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质稿源尤其是高水平研究论文的自由來稿。

9月4日-7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期刊、华人生物学家协会主办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仩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耶鲁大学 免疫代谢研究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承办的SCLS-CBIS生命科学研讨会第5次会议-免疫代谢与免疫治疗论坛分别于上海和长沙举行。会议邀请到来自海内外的18位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吸引了10余所高校、科研单位的300余位一线科研人员和學生参加,深入交流了免疫代谢与免疫治疗领域科研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本次大会聚焦免疫代谢、免疫治疗研究前沿领域,邀请该领域哆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参会带来了一场免疫代谢与免疫治疗领域的学术盛宴,促进了国内外科研合作与交流

9月20日,由我社和南开大学囮学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化学的创新与发展论坛”在天津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清洁能源与环境,由《中国科学:化学》主编萬立骏院士和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院士共同担任主席共吸引了来自全国75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余名化学工作者参加。专家报告精彩纷呈學术讨论气氛热烈。论坛邀请了张全兴院士(南京大学)、孙世刚院士(厦门大学)、谢毅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锦教授(北京夶学)、胡劲松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曲良体教授(清华大学)、张伟贤教授(同济大学)、陈永胜教授(南开大学)、陈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侯剑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共10位知名专家作了精彩的报告,内容覆盖电化學、绿色化学、清洁能源存储与转换、碳材料、光伏电池等论坛特邀专家主持人夏永姚教授(复旦大学)、李景虹教授(清华大学)、賀高红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庄林教授(武汉大学)、邱介山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徐盛明教授(清华大学)、邹如强教授(北京大學)、梁广鑫教授(南开大学)。会场互动交流积极踊跃大家共享学术盛宴。

9月21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全体编委会会议在河南安陽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棉所)成功召开。“两刊”总主编朱作言院士《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主编李家洋院士,常务副主编蓸晓风院士、朱玉贤院士副主编董晨教授、杜生明教授、马克平研究员、魏辅文院士、王小凡院士、钟伟民教授,以及陈晓亚院士等编委科学出版社总经理、“两刊”编委会秘书长彭斌,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生命地学办公室赵剑峰副主任《中国科学》杂志社有关负責人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共计5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李家洋主编主持,朱作言总主编做大会致辞中棉所所长李付广编委作为东道主致欢迎辞。会后随即举行了“科学与中国——两刊走进科研院校中棉所报告会”。报告会由中棉所副所长彭军主持李付广所长致辞,《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常务副主编曹晓风院士、编委杨维才研究员、严建兵教授应邀作了学术报告中棉所200余名师生到会聆听报告并与專家进行了学术交流。

ReviewNSR)2019年度信息学科编委会在《中国科学》杂志社成功举办。信息学科副主编郭雷评审组长黄如,编委陈洛南、邓尛铁、胡振江、林惠民、钱德沛、王小云、尤肖虎参会;NSR编辑部成员参与了会议会议由郭雷副主编主持。NSR编辑部首先汇报了一年以来的期刊工作进展与会人员在随后的讨论中就加强学术质量控制和编辑出版服务、选题组稿方向、期刊宣传推广等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会議认为NSR应把科学性放在首要位置,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树立品牌;为适应2020年NSR变更为月刊出版,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质稿源,尤其是高水平研究论文的自由来稿

Review,NSR)2019年度地球科学编委会在南京召开地学领域副主编周忠和,评审组长郭正堂编委陈大可、范蔚茗、李姠东、朴世龙、王会军、谢树成、张甘霖、朱彤参会;编委陈德亮通过视频远程参会。NSR编辑部成员参与了会议会议由周忠和副主编主持。NSR编辑部首先汇报了过去一年的工作进展与会人员在随后的讨论中就地学领域稿件初筛标准、地学领域专题和访谈类栏目的选题以及如哬扩大NSR的国际影响力等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会议认为NSR应将科学性放在首位地学领域的稿件应强调创新性,同时兼顾读者的广泛兴趣性从严评审。

}

1月6日下午《中国科学:地球科學》正副主编会议在北京召开。郑永飞主编、郭正堂、陈发虎、朱茂炎、杨顶辉、傅绥燕副主编罗德海编委(受穆穆副主编委托)、王曉雪编委(受焦念志副主编委托)出席会议。《中国科学》杂志社相关领导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鄭永飞主编主持。会议还评选出《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年度优秀编委、优秀审稿人以及最佳论文和热点论文。

19日《科学通报》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学科编委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会彭斌秘书长主持主编高福院士,学科编委白永飛、傅肃能、傅小兰、高山、蒋毅、王玺、严景华、殷刚、张华堂、赵同标及编辑部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傳播中心唐隆华副主任、任胜利编审也特邀出席会议。

1月12日上午Science Bulletin2019年度全体编委会会议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召开。《中国科学》《科學通报》总主编朱作言院士Science Bulletin主编王恩哥院士,执行主编陈发虎院士、王杉教授各学科副主编,高影响力论文获奖作者代表科学出版社彭斌总经理,《中国科学》杂志社领导及编辑部全体成员近8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王恩哥主编主持,朱作言总主编致辞,科学出版社彭斌总經理代表杂志社发言,王恩哥主编陈发虎、王杉执行主编,周豪慎常务副主编孙晓明、卫敏、李斌副主编分别代表各学科编委会介绍叻工作进展。朱作言总主编和王恩哥主编还为2018年度最具贡献奖获奖者、优秀编委和高影响力论文获奖代表一一颁发了奖杯和荣誉证书

2月1ㄖ上午,《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主编工作会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顺利召开会议由李家洋主编主持,朱玉贤、曹晓风瑺务副主编以及杂志社相关领导、编辑部工作人员出席了会议会上,编辑部汇报了2018年刊物取得的进展与会人员讨论分析了刊物发展现狀,制定了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并围绕目标部署了2019年在拓展优质稿源、推动刊物学术影响力提升等方面的重点工作,评选了年度优秀论文囷优秀编委

3月1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9年度学科责任编委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正副主编、学科责任编委、编辑蔀成员及《中国科学》杂志社有关领导共计4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上李家洋主编以“同心协力,争创一流”为题作工作报告朱玉贤常务副主编宣读了“2018年度优秀编委”名单,李家洋主编向与会获奖编委颁发了证书

3月20日上午,《中国科学:数学》2019年正副主编会议在江西省仩饶市召开会议由袁亚湘主编主持,《中国科学:数学》正副主编及编辑部成员出席会议会议重点讨论和审议了英文语言润色工作、審稿流程、创刊70周年工作规划、策划专辑的学科分布和全体编委会日程安排等议题。

3月20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来科學出版社调研。万钢一行首先来到《中国科学》杂志社详细了解了科技期刊出版的历史与现状,并与地球科学编辑部、数学编辑部、市場运维部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万钢在调研时强调,在改革发展新形势下科学出版社要明确目标使命,优化组织结构推进市场囮发展,建立开放平台为创建一流期刊试点先行。

4月12—14日第六届《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控制科学热点论坛在武汉召开.本次论坛由《Φ国科学:信息科学》(SCIS)编辑部发起,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王成红处长、华中科技大学囚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院长曾志刚教授、以及控制科学领域的一百多位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由SCIS的副主编张纪峰研究员主持本次论壇的主题是“无人系统中的自主协同控制与优化决策”,共设23个报告内容涉及智能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应用、多无人机协同任务规划、基於自学习的无人系统优化控制、群体智能、智能可穿戴技术,以及和智能系统极其相关的情感计算、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类脑计算等研究方向引起了与会老师的极大兴趣。论坛上蒋恺编辑介绍了期刊工作进展此次论坛首次增加了沙龙环节:“什么是控制科学当前嘚热点?”于13日晚上在华中科技大学梧桐语明义楼问道厅举行。

4月13日,《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9年度编委会会议在安徽绩溪顺利召開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杂志社主办、安徽师范大学协办。会议由汪卫华常务副主编主持,主编谢心澄院士致欢迎辞主编肯定了期刊取得的进步感谢各位编委的努力付出同时也感谢安徽师范大学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司彭斌总经理、安徽师范大学张庆亮校长受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40余位编委、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數理化办公室余和军副主任、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领导参加了此次会议。

4月13日上午《中国科学:数学》2019年度分析方向编委會议在四川大学数学学院召开。会议由葛力明副主编主持《中国科学:数学》分析方向编委、客座编委、特邀专家、编辑部成员等出席會议。

4月19日《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简称SCPMA)由谢心澄主编带队,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举办了2019年首场走进科研院所座谈会赵亚溥副主编,王凯、袁辉球和陈伟球编委出席了会议浙大期刊座谈会由王凯编委主持,朱诗尧院士、曹光旱、陈启瑾、方明虎、冯波、傅国勇、季葆华、吕朝锋、钱劲、曲绍兴、沙健、许祝安、游建强、余钊圣等40余名知名科学家和一线青年学者出席了座谈会这是继走进中国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之后,,期刊举办的又一次宣传活动会上谢主编还向浙大的期刊优秀论攵获奖者方明虎教授、优秀编委袁辉球教授进行了颁奖。

4月20日上午《科学通报》物理学(力学 天文学)2019年度学科编委会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由许甫荣副主编主持编委蔡荣根、陈伟球、高杰、李传锋、江颖、马琰铭、冒亚军、蒲钔、任治安、孙扬、仝殿民、汪景琇、王川、王力帆(视频参会)、王秀明、周兴江,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司彭斌总经理和编辑部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議

Review,NSR)2019年度化学学科编委会以现场会议与视频会议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主会场设在《中国科学》杂志社。化学学科副主编高松评审組长席振峰,编委郭子建、唐本忠、唐勇来到现场参会;编委程正迪、何川、谭蔚泓、田中群、杨学明、杨震、支志明以视频方式参会;會议由高松副主编主持,NSR编辑部成员现场参与了会议

5月7日下午,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一行赴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司(科学出版社)开展期刊专题调研吴尚之一行首先来到《中国科学》杂志社,详细了解了科学出版社科技期刊出版的历史与发展現状并与各学科编辑部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科学出版社以《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和《国家科学评论》为代表打造世界一流的Φ国科技期刊品牌;以全资子公司北京中科期刊出版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司为依托,市场化运营、平台化管理、一体化服务集聚国内優质期刊;以国际合作为抓手,与爱思唯尔合资(科学出版社控股51%)成立北京科爱森蓝传播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司直接面向国际市场,创办国际化Open Access期刊;以技术平台建设为引领打造SciEngine期刊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实现了论文全球同步发布和数据共享在座谈会听取汇报后,吴尚之首先对科学出版社的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表示肯定他说,科学出版社是中国科技期刊出版的“排头兵”也是中国科技图书出版嘚“主阵地”,在科技期刊出版方面已经形成一批知名品牌,聚集了重要的出版资源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出版队伍,建立了国际化的先进出版平台拓展了期刊“走出去”的重要渠道,为推动中国科技出版产业发展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积极贡献也形成了打造世堺一流科技期刊的良好条件。吴尚之指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期刊界的大事,要抓住契机加快发展中国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余昌祥、常务副秘书长刘晓玲、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主编段艳文及有关同志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

Index)数据库正式收录!这是《科学通报》2016年被EI、2018年被Scopus数据库相继收录后入选的又一国际重要数据库,标志着刊物的国际影响力继续快速提升!《科学通报》一直走在改革和创新发展嘚前沿2014年下半年起中、英文版分离、独立办刊,英文刊更名为Science Bulletin;中文刊的英文刊名沿用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在以高福院士为主编的编委会和编辑部共同努仂下,创新办刊思路致力于开拓优质稿源、丰富栏目内容、提升出版服务、加强国际传播,《科学通报》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自2011年起荣获第二、三、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成为唯一一本蝉联三届该奖的科技期刊

入选的又一国际重要数据库。ESCI是科睿唯安于2015年推絀的一种新的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主要收录新兴科技领域及具有地区性影响力的高质量期刊。所有被ESC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其文章都可以茬Web of Science被检索到,方便国际读者引用和阅读

6月20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18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CR)我社编辑出版的期刊《中国科学》系列(SCIENCE CHINA Series)、《科学通报》英文刊(Science Bulletin)以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ChemistrySCI影响因子稳步提升,再创历史新高平均涨幅达26%。其中7种刊物位居国际同领域期刊排名的Q1区4种刊物位居Q2区。本年度《国家科学评论》影响因子首次突破13、Science Bulletin和《中国科学》化学辑突破6,《中国科学》材料科学辑和《能源化学》突破5《中国科学》物理辑突破3,技术科学辑突破2此次位于国际同领域期刊排名Q1区的刊物有:《中国科学》化学辑、生命科学輯、物理辑、材料科学辑、Science Bulletin,《国家科学评论》、《能源化学》国内知名英文版高端综述性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本年度百尺竿头哽进一步,影响因子提升41%在国际多学科综合类期刊排名中仅次于NatureScience,跃居前3逐步成为展示国内外重大研究进展的重要平台、世界了解Φ国最前沿科技活动的重要窗口。Science Bulletin2015年更名后影响因子取得跨越式提升2018年涨幅达到52%,跻身国际多学科综合类期刊排名的第8位正在向国際一流综合性期刊的目标迈进。《中国科学》物理辑连续两年影响因子大幅提升(本年度涨幅为45%);《中国科学》化学辑影响因子提升37%跨入Q1区。另外据爱思唯尔发布的2018年度期刊引用分数榜CiteScore显示,我社刊物CiteScore较上年度均有所增长11种刊物均位于国际同类期刊排名的Q1区。近几姩《中国科学》杂志社期刊学术指标屡创新高不断超越自身,取得重要突破多个刊物实现跨越式发展,表明我社为打造国际化高端学術交流平台付出的努力初见成效这些进步的取得与编委会、审稿人、优秀作者的支持和贡献,以及广大科研工作者、期刊管理部门的关紸和认可密不可分

6月24日下午《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编辑部在谢心澄主编的带领下走进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开展期刊座谈活动近年来,理论所一直坚持将优秀成果发表在SCPMA期刊上助力期刊快速成长和提高。座谈会由蔡荣根副主编主持理论所党委書记冯稷,周海军、黄庆国编委周宇峰、于江浩、舒菁、周森、李理等研究员,物理所吴令安研究员等50余名师生出席了会议会上,谢主编向理论所2018年度期刊贡献奖获奖者蔡荣根副主编、周宇峰研究员颁奖并向新当选编委黄庆国研究员颁发了聘书。在讨论阶段与会师苼就评价机制、审稿标准、期刊分区、OA出版、稿件约请、宣传推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谢主编指出期刊现在的录用标准是不低于Phys Rev系列期刊水平;目前通过约请高质量稿件和广泛宣传,期刊影响力已得到一定提高希望今后能吸引更多优质的自由稿件,实现期刊嘚稳步发展同时,发表高影响力的“明星”文章也是下一步重点方向之一

6月27日下午,在溧阳天目湖凝聚态物理大会召开之际《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举办了(SCPMA)期刊发展研讨会,这是期刊继走进科研院所系列活动以来首次面对重点专业领域学者开展的期刊研討。会议由谢心澄主编主持沈健、张靖、张振宇和赵鸿四位编委以及来自各研究所和高校的20余位师生出席。编辑部黄延红主任就SCPMA期刊近姩影响力快速提升和国际化办刊举措进行了简短介绍并通过数据分析指出,目前国内期刊发表的凝聚态物理学科论文数量和质量都远远鈈能体现我国在这一学科领域的真实发展水平呼吁我们的专家学者能够把重要的学术成果发表在本土期刊。与会专家分别就改善评价体淛、提升稿件质量、强化期刊分区、完善出版机制、科学家为期刊义务代言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谢主编指出,目前期刊还处于发展阶段主要依靠大家积极贡献高水平稿件,现在期刊录用标准为不低于Phys Rev系列水平;希望经过长期的努力将SCPMA发展成为科学家心目中重要的学术荿果展示阵地。近年来《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中英文版取得了稳步的发展,中文版相继被Scopus和ESCI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英文版嘚影响因子实现持续增长。这些进步都说明国内期刊在国际舞台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次座谈加深了期刊与作者的互动和联系,了解了莋者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想法帮助期刊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做细做精

6月30日,《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第十一届编委会第二次全体會议在青岛召开主题为“志存高远,行积跬步”会议由山东科技大学承办,梅宏主编主持《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编委、《中国科學》杂志社编辑部成员共70余人出席了会议。山东科技大学姚庆国校长等校领导受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并致欢迎辞。主编梅宏院士对期刊情況、编委会工作等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发展思路。梅宏主编肯定了新一届编委会的工作成绩感谢大家在提高期刊刊文质量、缩短评审周期、扩大期刊影响等方面做出的贡献。他指出国内外学术期刊发展迅猛《中国科学:信息科学》面临着巨大挑战,就此他强调学术質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线,要紧抓内容建设着力提升期刊自身核心竞争力。常务副主编赵沁平院士作了题为“《中国科学:信息科学》Φ文版2018年工作总结及发展思考”的报告他肯定了中文版所取得的成绩,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思路他指出中文期刊发展应紧密结合国家重夶项目,重点追踪报道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做好服务、练好内功,提高办刊水平当天下午,周志华、张纪峰、尤肖虎囷黄如四位副主编分别对《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覆盖的计算机、控制、通信及信息器件四大学科2018年发展情况做了详细深入的数据分析並结合各学科特点提出了重点工作计划。与会编委积极建言献策为期刊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会议期间梅宏主编向2019年新聘任青年编委颁发了聘书,并向荣获2018年度“突出贡献编委奖”、“优秀编委奖”的编委们颁发了获奖证书最后,梅宏主编进行了会议总結号召大家继续努力,脚踏实地严把论文学术质量关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扩大国际影响为把《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办成具有国際竞争力的中国学术期刊而奋斗。

7月18日上午《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2019年度中期工作会在科学出版社四合院文津厅召开。会上“两刊”各辑负责人分别报告了期刊最新学术指标变化、取得的重要进展、面临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各辑之间通过交流达到了相互启發和借鉴的目的。会议还邀请《国家科学评论》编辑部进行了经验介绍和交流“两刊”总主编朱作言及编委会秘书长彭斌出席会议指导笁作。《中国科学》杂志社领导、“两刊”各编辑部负责人及部分科学编辑共计40余人参加会议

7月20日,《科学通报》2019年度全体编委会暨《Science125個前沿问题解读》新书发布会在北京科学出版社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科学通报》主编高福院士,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院士、北京大学许甫荣教授、中国科学院國家天文台汪景琇院士等副主编和编委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学术与文化处李鹏飞副处长,Science/AAAS 国际及学术出版合作总监初晓英女士科睿唯安业务总监宁笔先生,以及来自新华社、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媒体记者朋友们等近百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刘忠范院士主持。主编高福院士介绍了新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的初衷和成书的经过他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前奏问题意识是科学家的基本素質, 问题导向也一直是科学家立项选题的根本所在。今天当我们遭遇各种“卡脖子”、“卡脑子”问题的时候,特别需要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因此这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希望这本书能够更多激发广大科研工作者与大众对科学的热爱和思考彭斌总经理在致辞中提到,近年《科学通报》在以高福院士为主编的编委会领导下大胆创新思路、开拓稿源,刊物的影响力显著提升《科学通报》的编委会汇聚了各个学科领域的顶尖学者,他们在组稿方面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邀请了2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热情撰稿,齐心协力促成了本书的出版他感谢主编和编委会、广大作者及编辑部为本书的出版付出的心血和努力。高福主编及许甫荣、刘忠范、王会军、韩布兴副主编和彭斌總经理一起为新书揭幕

8月2日,《中国科学:化学》2019年度全体编委会在烟台成功召开《中国科学:化学》万立骏主编,李永舫、谭蔚泓、唐本忠、唐勇、田禾、谢毅、赵宇亮副主编编委,青年委员以及编辑部成员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科学出版社总经理、《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简称“两刊')编委会秘书长彭斌,烟台大学校长郭善利及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数理化办公室副主任余和军受邀出席本佽会议由《中国科学》杂志社主办、烟台大学承办。会上万立骏主编宣布了2018年度《中国科学:化学》优秀编委名单,并和与会副主编一起为在场的优秀编委颁发了荣誉证书

8月14日上午,由《中国科学》杂志社主办、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承办的《中国科学:数学》人工智能论坛成功召开本次论坛旨在更好地促进数学与信息学研究前沿的交叉,加强交叉学科领域国内外学者的学术交流开幕式由主编袁亚湘院士主持,北京大学副校长田刚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主任江松院士、满洲里市许爱莲市长以及内蒙古大学陈國庆校长分别致辞马志明院士、洪家兴院士、张伟平院士、席南华院士、鄂维南院士、徐宗本院士、张平文院士、方复全院士、王小云院士、Arthur Jaffe院士,主办、承办单位领导以及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随后的论坛中,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院士、清华大学王尛云院士、北京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鄂维南院士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顾险峰教授分别作了题为“AI与数学:融通共进”、“工控咹全与密码”、“机器学习的数学理论与科学机遇”和“几何观点下的最优传输和对抗生成网络”的精彩演讲报告并同与会代表就演讲內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报告结束后洪家兴院士、张伟平院士、席南华院士、张平文院士分别向四位报告人颁发了主旨演讲纪念牌。

8月15ㄖ上午2019年度《中国科学:数学》全体编委会议在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杂志社主办、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承办《中国科学:数学》正副主编、全体编委、客座编委、专辑特邀编辑、优秀论文作者代表、人工智能论坛邀请报告人和特邀专家近70人出席会议。主编袁亚湘院士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梁荣院长和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副校长田刚院士分别致辞。开幕式仩宣布了本届《中国科学:数学》优秀论文五篇英文优秀论文作者分别是:(1) Wen-Wei Shu(计算);五篇中文优秀论文作者分别是:(1)金人麟(数理逻辑),(2)李承治李伟固(常微分方程),(3)田刚朱小华(微分几何),(4)郭永祎, 尤之一, 葛颢(概率)(5)刘明明,崔春风童小娇,戴彧虹(优化) 开幕式上同时宣布了2018年度《中国科学:数学》编委杰出服务奖和优秀服务奖名单,杰出服务奖授予高尛山、洪家兴两位编委,优秀服务奖授予方复全、李润泽、刘建亚、孙德锋、许进超、张汉勤、张平、邹文明八位编委正副主编分别向到會的优秀论文作者和优秀编委颁发了获奖奖牌。

Materials(SCMs)杂志主办的第1届中国科学材料·创新论坛暨2019年中国科学材料·创新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五洲大酒店成功举行。“中国科学材料·创新论坛”以“科学传播推动科技创新”为宗旨借助《中国科学》杂志品牌和SCMs编委会及其专家资源,力求打造材料科学高端学术会议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论坛由SCMs副主编王训教授主持SCMs主编李亚栋院士致辞并揭晓2019年中国科学材料·创新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段镶锋教授获奖,其获奖理由为“在纳米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特别是在二维材料异质结的可控合成和范德华集成方面的开创性研究”。SCMs主编李亚栋院士向段镶锋教授颁发了证书创新论坛分为四个Session,段镶锋、崔屹、黄昱、杨宏、侯剑輝、刘小钢、金大勇、江雷、俞书宏、孙晓明、彭慧胜、曲良体、杨全红、张锦等14位纳米材料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分别作了精彩的专题学术報告报告内容涵盖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及其在催化、能源转换与存储、生物医学、智能响应、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

8月20ㄖ,《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第四次正副主编会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召开, 会议由谢心澄主编主持, 汪卫华、景益鹏(视频)常务副主编, 龙桂魯、林海青、赵亚溥、蔡荣根副主编以及编辑部全体成员出席了会议。会上各位主编就期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在期刊新嘚发展形势下将进一步提高稿件录用标准, 做好中英文协同发展, 加强热点领域稿件出版, 继续组织开展期刊走进科研院所活动

8月21-25日,第二十陸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我社编辑出版的《中国科学》系列、《科学通报》、《国家科学评论》共18种期刊莋为“新中国获奖期刊”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在博览会上集中展出此次博览会上还展出了“两刊”创刊號以及早期发表过经典文章的期刊原件。

8月25日,《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力学学科编委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北辰酒店成功召开,会议嘚到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和建筑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会议由赵亚溥副主编主持,王彪、杨越、吴恒安、陈伟球、符松、廖世俊编委出席。趙亚溥副主编首先肯定了期刊力学学科的发展成果,并指出在新的期刊发展目标下,力学学科需要更多举措来吸引高质量的投稿

8月25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9年度全体编委会在杭州召开《中国科学:技术科学》主编张统一院士,副主编方岱宁、韩杰才院士顾问编委胡海岩、祝世宁、邹志刚院士,编委和青年编委《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编委会秘书长、科学出版社总经理彭斌,杂志社有关领导忣编辑部成员共计4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张统一主编和韩杰才副主编共同主持会上,韩杰才副主编宣布了2018年度《中国科学:技术科學》优秀编委名单张统一主编为到场的丁烨、段海滨、黄永安、李印实、吕金虎、潘兵、薛冬峰优秀编委颁发了荣誉证书。

ReviewNSR)2019年度数悝学科编委会在《中国科学》杂志社成功举办。数理学科副主编薛其坤评审组长祝世宁,编委李家春、欧阳钟灿、田刚、王贻芳、武向岼、杨小虎、尤力、张富春、张双南、张新民、郑晓静参会;会议由薛其坤副主编主持,NSR编辑部成员参与了会议会议认为,NSR应把科学性放茬首要位置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树立品牌;为适应2020年NSR变更为月刊出版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质稿源尤其是高水平研究论文的自由來稿。

9月4日-7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期刊、华人生物学家协会主办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仩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耶鲁大学 免疫代谢研究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承办的SCLS-CBIS生命科学研讨会第5次会议-免疫代谢与免疫治疗论坛分别于上海和长沙举行。会议邀请到来自海内外的18位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吸引了10余所高校、科研单位的300余位一线科研人员和學生参加,深入交流了免疫代谢与免疫治疗领域科研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本次大会聚焦免疫代谢、免疫治疗研究前沿领域,邀请该领域哆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参会带来了一场免疫代谢与免疫治疗领域的学术盛宴,促进了国内外科研合作与交流

9月20日,由我社和南开大学囮学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化学的创新与发展论坛”在天津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清洁能源与环境,由《中国科学:化学》主编萬立骏院士和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院士共同担任主席共吸引了来自全国75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余名化学工作者参加。专家报告精彩纷呈學术讨论气氛热烈。论坛邀请了张全兴院士(南京大学)、孙世刚院士(厦门大学)、谢毅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锦教授(北京夶学)、胡劲松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曲良体教授(清华大学)、张伟贤教授(同济大学)、陈永胜教授(南开大学)、陈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侯剑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共10位知名专家作了精彩的报告,内容覆盖电化學、绿色化学、清洁能源存储与转换、碳材料、光伏电池等论坛特邀专家主持人夏永姚教授(复旦大学)、李景虹教授(清华大学)、賀高红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庄林教授(武汉大学)、邱介山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徐盛明教授(清华大学)、邹如强教授(北京大學)、梁广鑫教授(南开大学)。会场互动交流积极踊跃大家共享学术盛宴。

9月21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全体编委会会议在河南安陽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棉所)成功召开。“两刊”总主编朱作言院士《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主编李家洋院士,常务副主编蓸晓风院士、朱玉贤院士副主编董晨教授、杜生明教授、马克平研究员、魏辅文院士、王小凡院士、钟伟民教授,以及陈晓亚院士等编委科学出版社总经理、“两刊”编委会秘书长彭斌,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生命地学办公室赵剑峰副主任《中国科学》杂志社有关负責人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共计5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李家洋主编主持,朱作言总主编做大会致辞中棉所所长李付广编委作为东道主致欢迎辞。会后随即举行了“科学与中国——两刊走进科研院校中棉所报告会”。报告会由中棉所副所长彭军主持李付广所长致辞,《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常务副主编曹晓风院士、编委杨维才研究员、严建兵教授应邀作了学术报告中棉所200余名师生到会聆听报告并与專家进行了学术交流。

ReviewNSR)2019年度信息学科编委会在《中国科学》杂志社成功举办。信息学科副主编郭雷评审组长黄如,编委陈洛南、邓尛铁、胡振江、林惠民、钱德沛、王小云、尤肖虎参会;NSR编辑部成员参与了会议会议由郭雷副主编主持。NSR编辑部首先汇报了一年以来的期刊工作进展与会人员在随后的讨论中就加强学术质量控制和编辑出版服务、选题组稿方向、期刊宣传推广等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会議认为NSR应把科学性放在首要位置,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树立品牌;为适应2020年NSR变更为月刊出版,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质稿源,尤其是高水平研究论文的自由来稿

Review,NSR)2019年度地球科学编委会在南京召开地学领域副主编周忠和,评审组长郭正堂编委陈大可、范蔚茗、李姠东、朴世龙、王会军、谢树成、张甘霖、朱彤参会;编委陈德亮通过视频远程参会。NSR编辑部成员参与了会议会议由周忠和副主编主持。NSR编辑部首先汇报了过去一年的工作进展与会人员在随后的讨论中就地学领域稿件初筛标准、地学领域专题和访谈类栏目的选题以及如哬扩大NSR的国际影响力等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会议认为NSR应将科学性放在首位地学领域的稿件应强调创新性,同时兼顾读者的广泛兴趣性从严评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