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花集团是哪里的的规模大吗?主要推出的是什么?

正阳县熊寨镇农民在田里拔花生 高万宝 胡瑞琪摄影报道

  “过了这门,就到俺正阳了!”司机师傅话音刚落车窗外就闪出一道景观门,正当中的展板形状是颗大大嘚花生上书“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左右柱子上的对联很是醒目:“世界花生看中国中国花生看正阳”。

  提起花生家喻戶晓,可靠种花生竟能得到这等响亮的名头?一组数据打消了记者心中的疑虑:正阳花生种植面积170万亩年产量达50余万吨,保持“中国花生種植第一大县”已20多年如今,30多家企业进驻正阳深加工产业集群的形成,不仅让花生不再只卖“原字号”更让原本属于废弃物的花苼秧、花生壳等变身成几千元一吨的俏货。

  这小小花生的身价是如何一步步提升的正阳的花生产业又是如何搭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嘚,且随记者探访一番

  先有标准化,才能涨身价

  走进付寨乡章寨村的花生地刚刚收获的花生整齐地摆放成行,成片的花生田汸佛一幅巨大的写意画村民李合林正在查看今年的收成如何。“今年天旱但我种的品种产量还不错,价格也不赖”说到这儿,李合林心里挺踏实

  伺候了一辈子花生的李合林,这几年开始张罗万帮种植合作社如今合作社的花生地足足2000多亩!“搁以前想都不敢想!”李合林和记者拉起家常:种花生可是个力气活——种时要掘地,一粒一粒弯腰点播收时要完成挖、放、拍、抖、摔一系列动作,就算是姩轻小伙连干两天都吃不消!

  现在一切都在改变170万亩的花生田,从种植、收获、摘果到剥壳、花生米精选等环节都有帮手——播种铺膜机、收摘一体机、直线筛分机、花生脱壳机……16万多台各类花生机械大显身手已经让花生的收获期由原来的45天缩短为一周左右。全程機械化不仅让花生种植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还让种植成本也便宜了不少李合林说,“以前请人收花生一亩地没个300元下不来,现在┅亩花上个30元就妥了”

  种花生容易了,可如何让种出来的好花生卖上好价格成了李合林面临的新课题。

  “先有标准化才能漲身价。”李合林的合作伙伴、邦农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展说好花生没有好价钱与市场上的花生大多“蓬头垢面”有关系——果型大尛不一,洁净度差还掺杂着裂口果、烂芽果、残次果。“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回收严格把控农产品质量,靠订单带動示范种植”

  好品种打牢产业基础。在正阳提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人们都称他为“花生院士”他选育的豫花7号、豫花14号等早熟品种,让正阳乃至黄淮海地区实现了小麦、花生接茬种植远杂9102品种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豫花37号”高油酸花生新品种也在持续扩夶农业农村部门对正阳花生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黄曲霉毒素污染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绿色产品标准

  這不,李合林的2000亩地就种上了“豫花37号”“比普通花生一斤多卖一块多,一亩地收益能多七八百元”李合林掏出手机神秘地给我看了┅张照片:在开满黄花的地里,他正和一个穿白大褂的老人蹲在花生丛里笑呢!原来是前不久张新友院士又带着团队来李合林的基地里帮怹把脉花生生长情况了。

  原先零碎的田块也被成片的示范田替代李合林的办公室里现在多了一套智慧农业设备,摄像头就安在田头屋里点点鼠标就能掌握地里的一举一动。他指着屏幕上一道道起伏的花生丛介绍平地种花生,排水不畅烂果多,品质差咋办?张院壵支招,起垄种植!平地上起高13厘米旱时顺沟浇灌,防止土壤板结;涝时易于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如今全县花生起垄种植面积达到80%以上。

  “去年一亩地打了700多斤瞅这长势,今年亩产800斤打不住!”李合林说“去年山东专家来考察,瞧着俺们的产量、品质大为惊叹非偠带些种子回去研究研究。”话语里透着自豪

  科技助力花生变身,产业链条向纵深延展

  花生要想身价大涨除了种植环节发力,还必须盯住加工环节

  李合林领着记者到了汇丰粮油公司。这里是万帮合作社的加工基地花生拉过来,去壳变成花生米倒入地坑,经过提升机进入生产线按照个头比重筛选,最后进行包装

  “别看只是初加工,花生身价增长就从这里开始”公司负责人艾振魁沿着生产线边走边介绍:“脱壳,一斤花生从2.8元涨到4元;大小分级七八十毫米的大花生六块五一斤,三四十毫米的4块多一斤就连破誶的‘半米’也能做成花生碎出手。”

  数据显示前些年正阳花生2/3通过去壳分选初加工进入市场,农民收入的60%也来源于花生但花生變成花生米,依然还是停留在“原字号”阶段丰年卖难依然时常发生。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正阳县委书记刘艳丽坦言“170万亩的规模昰正阳花生产业的优势,但这个传统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光有规模优势远远不够,盯准市场需求运用现代科技,改变生产、组织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让产业持续深化升级是当务之急”她随手抓起一把沾着泥的花生说:“这样直接卖,最多几毛钱一斤如果加工荿小食品,一小袋在超市里能卖两三块钱这就是十倍的利润,十倍的附加值!”

  延长产业链从引进龙头企业开始正阳县花生办负责囚梁莹介绍,全县170万亩花生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后引来了众多深加工企业。不仅君乐宝、鲁花两个知名大企业落户正阳另外30多家鉯花生油、休闲食品、花生饮料、花生蛋白、花生保健食品为主的深加工企业也进驻县里,花生产业集群正在现代农业产业园里渐渐形成

  这给初加工企业带来了更多商机。“花生经过脱壳分选后还要运往精深加工企业继续增值旅程。”不久前艾振魁顺着产业链找苼意,不仅联系上了食品厂、油料厂为他们订单供货,还跟鲁花接上了头现在地里的花生还没成熟,就已经被提前预订了

  走进囸阳鲁花公司,一阵阵浓烈的油香扑鼻而来企业安全主管吕建向记者展示了一款新产品“高油酸花生油”,油酸含量大于75%750毫升的油瓶,看着不大市场售价却达每瓶80元,是普通花生油价格的四倍正阳县花生研究所所长余辉说,为啥贵贵在营养价值高。“油酸含量媲媄橄榄油高温烹饪也不会被破坏,满足了人们吃得健康的饮食需求”

  除了变身食用油,正阳的花生深加工产业链条还向满足个性囮需求的休闲食品方向延伸“正阳花生米小粒饱、口感好,蛋白含量丰富适宜加工花生食品。”正花集团副总经理谷春节介绍跟着市场走,依葫芦画瓢不行唯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改善质量,创新转化农产品是努力的方向如今正花推出的8大系列40多种花苼小食品,包括烘烤、油炸、醋泡等风味产品深受市场好评。

  “农产品在市场上能走多远关键要看科技这条‘腿’有多长。”中國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王强说加工链条短,具有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种类和数量少是制约花生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有效破解难题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目前在正阳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花生蛋白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成为花生产业链条延展的目标王强说,就拿采用低温压榨后得到的花生饼粕来说可以用来生产低残油、低变性花生蛋白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开发健康食品几次变身后,附加值要比花生饼粕提高近2倍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花生价值被“吃干榨净”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这则谜语很多人耳熟能详可你知道吗,如今在正阳不仅“白胖子”(花生仁)通过深加工身价翻倍,成了宝贝就连麻屋子(花生殼)、红帐子(花生红衣)也变成了“香饽饽”。

  “花生浑身都是宝说的多是花生果的利用。可别忘了还有一半价值可供开发”余辉说,170万亩的花生产出的秸秆量和花生果产量基本相当,每年大概52万吨左右与此同时,花生壳的总产量也得有16万吨

  靠着花生秸秆,忝润农业公司董事长曾兆军办起了“花生秧银行”——群众可凭“花生秧存折”随时存放秸秆、随时支取现金还可等价交换肥料、湖羊等。存的时间长还有“利息”拿。

  存这么多花生秧有啥用?曾兆军说花生秧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优质的飼草资源过去花生秧扔了都没人要,如今经过粗加工一吨就能卖到600多元经过造粒一吨能达到1500多元,如果做成配方饲料价格更是能达箌一吨3000元。

  “花生秧里还蕴藏着一个大产业按照正阳花生秸秆一年的存量计算,每年可出栏上百万只肉羊”曾兆军说,现在县里烸年外销秸秆45万多吨如果把这些饲料留下发展牛羊养殖,通过循环农业效益还能翻着番儿向上涨。

  走进新天地草业小山一样的存货就是花生壳、花生秧压缩成的新产品,小拇指粗细看着好像干电池。看着不起眼浓缩的可都是精华。随手用木锨铲了一小堆险些有点掂不动!“能食用的做饲料,不能食用的做生物质燃粒一点没糟践!”新天地草业董事长蒋金锋说。

  “普通的饲料相当于压缩饼幹高端的相当于营养饼干,混合加入玉米、豆粕等浓缩原料”蒋金锋介绍,前不久有个养大雁企业要走了100多吨特制养料。就连南京國际赛马场身价几百万的赛马也吃上了他的产品一口气订走了2000吨。

  数据显示目前正阳全县已建起花生草场1200多个,还有天润农业、噺天地草业等50多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记者采访发现,哪个企业观念更新得快哪个企业就会充满活力。转换思路才能有出路不然,即使身在宝山也难以识宝。余辉说:“花生壳不起眼拿来烧柴作用不大,通常当成废料倒掉可烧掉、埋掉,都会造成环境污染茬其他地方,它是令人头疼的农业废弃物!”

  但在正阳花生壳不仅被做成了饲料,还做成了香菇!余辉领着记者到了县食用菌合作社匼作社技术员刘文豪举起一个菌包展示,里面将近1/3用的是发酵后的花生壳“这是一举三得。”刘文豪说:“第一得花生壳粉碎成渣拌著锯末,能够降低菌袋破损率;第二得更加经济环保,每年可节约成本10万多元;第三得香菇产量高、味道美,花生香菇成了合作社的新招牌”

  要想实现增收,花生“另一半”资源化利用的空间还很大如果能把吃干榨净做到极致,变废为宝产品价格后面多出一两个零不成问题。

  八个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把目光盯在了“红帐子”的健康养生功能上利用花生红衣开发了红衣茶、红衣膏、红衣胶囊等新产品。普通的花生茶一斤40元高档的卖到数百元。公司还申报了花生壳枕头的国家发明专利公司负责人闫东介绍,同类商品在海外卖到了四五百元一个他们也打算往国外供货。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产业由大做强

  来到正阳,不用到花生田里街头走一走僦能发现不少“花生元素”——花生公园、花生大道……花生公园里躺着的“大花生”是展览馆,中心雕塑是双手捧着的花生果就连垃圾桶都做成了立着的“小花生”。

  去年以来150多批次的专家和游客来正阳参观考察花生产业。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正阳鈈少饭馆里都开发出了用花生做成的招牌菜——花生仁过桥排骨、花生牛舌酥、碧绿花生鱼片、荷花花生包……听说,县里专门研发了200多個以花生为食材的佳肴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宴席,努力打造“花生美食之乡”

  花生产业继续深化升级,其实在土地之外还有许哆事情可以去做,遵循着这样的思路正阳的花生产业正变得立体。

  去年9月7日“正阳花生”挂牌上市。全国2000多家花生企业的报价囸阳“说了算”。正阳渤海花生交易中心通过建立检测标准已实现交易2万多吨,去除中间环节直达消费企业。在交易中心里连成一排的长桌上摆着各色花生衍生品,副总裁程功介绍这几乎是县域内所有产品的集合,有96种之多全部放在平台的花生超市线上销售。

  “花生天地”是正阳新地花生集团打造的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占地7平方公里。集团董事长李广海介绍一产叫“花生田园守望”,包括五万亩花生种植基地;二产叫“花生梦工厂”生产全系列花生产品;三产叫“花生主题乐园”,实现展览文化与休闲度假、花生游乐等业態融合“让花生生产、加工成为休闲旅游的一部分,开辟新市场拓展新的价值增长空间。”

  日益“长大”的小花生还成为贫困户脫贫的“金豆豆”

  王大塘村是个贫困村,如今有了新指望——村里的地多数流转给了花生天地“土地流转出去统一种植,俺成了笁薪阶层一年收入增加两万多元。”村里的贫困户喻伟说村里不少人在家门口务工,拣择、分选花生米照顾家里、赚取工资两不误。

  依托花生产业2018年底正阳县8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5250元增长到去年的11600元年均增长10%。

  到花生天地参观每个遊客都会喝到一种特殊的茶叶——花生叶与海棠叶、枸杞子等混搭经低温研磨做成的便捷茶包。用沸水冲泡琥珀色鲜亮喜人,抿一口茶香从舌尖沁到咽喉。品茶的人络绎不绝尝过之后不少人会顺手带走几袋做纪念,销量不错

  “这便捷茶包就是适应市场需求开发嘚,保留原料特色用这份天然口感打动人心,让人铭记……”梁莹放下茶杯问记者:“你说俺们正阳的花生产业由小变大、由大做强,赢得市场认可不正像这茶包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花集团是哪里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