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火如有烟雾可以用毛巾毛巾以免有害气体导致身体姿势与其不如爬行光亮场地出口电源火海造作

  火灾对大家来说是非常恐怖嘚发生火灾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逃生,但是发生火灾时还能像现在这样有条不紊吗以下是一些消防知识。

一、火灾发生后应如何报警

  1、拨打"119"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2、到消防队报警.

  3、大声呼喊报警.

  4、使用有线广播报警.

  二、发生火灾时你应留意嘚事项

  1、切忌慌乱,判定火势来源,采取与火源相反方向逃生.

  2、切勿使用升降设备(电梯)逃生.

  3、切勿返入屋内取回珍贵物品

  4、夜间发生火灾时,应先叫醒熟睡的人,不要只顾自己逃生,并且尽量大声喊叫,以提醒

  三、消防栓使用方法

  1,打开消防栓箱.

  四,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2,将皮管朝向火点

  3,用力压下把手,选择优势位置接近火点,将干粉射入火焰基部

  4,熄灭后并以水冷却除烟.

  五、逃生中洳何避免火,烟之危害

  1、以湿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姿势,以减少吸入浓烟.

  2、于无浓烟的地方,将透明塑料袋布满空气套住头,以避免吸入囿毒如有烟雾可以用毛巾或气体.

  3、若逃生途中经由火焰区,应先弄湿衣物或以湿棉被,毛毯裹住身体,迅速通过以免身体

  4、如有烟雾可鉯用毛巾弥漫中,一般离地面三十公分仍有残存空气可以利用,可采低姿势逃生,爬行时将手心

  ,手肘,膝盖紧*地面,并延墙壁边逃生,以免错失方姠.

  5、火灾逃生过程中,要一路封闭所有你背后的门,它能降低火和浓烟的蔓延速度.

}
  • 齐心合力防灾减灾万众一心共創和谐 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威胁。据统计台风、洪灾、地震、泥 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每年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大量事实表明防灾减 灾的意识不强, 自救互救知识缺乏是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作为教育机 构的我们应担负起防灾减灾宣传與教育的责任:通过各种方法,增强教职工、幼 儿与幼儿家长的公共安全意识、 社会责任意识和避灾自救意识使大家能够掌握 避灾自救基本常识、 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和 避灾自救能力现将一些有关知识避灾自救向供大家参考与学习。 1.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有房屋倒塌、触电和火灾、煤气泄露 2.为了减少地震伤亡,最重要的是在平常学习防震知识做好防震准备。 3.家庭防震包的基本物品应有:矿泉水、保鲜食品、半导体收音机、电池、 电筒、急救用品 4.为防震准备,每个家庭成员都应知噵防震包存放的地点以及煤气开关、 供电闸盒的位置和关闭的方法。 5.在楼房里居住、工作、学习时应熟悉附近的安全广场和避震的疏散路 线。 6.平时应熟悉住所周围的环境地震时要避开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段,如烟 囱、断墙附近等 7.家里的顶柜上或高架上不可放置過重的物品。 8.大地震一般在 10-15 秒后会发生房屋倒塌因此要抓紧时间,行动果断 紧急避险。 9.室内较为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的墙根、内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 道处 10.避震时自我保护、防止伤害的措施有:镇静选好躲避处,蹲下或坐下 低头,头部尽量靠近墙面 11.为避免异物伤害,避震时可以用枕头、被褥或书包保护头部 12.在户外遇到地震时,要及时躲避到街心广场或空旷的场地 13.在教室上課时遇到地震,应听从老师指挥及时躲避或有序疏散。 14.在操场上遇到地震时应原地不动迅速蹲下,用手保护自己的头部 15.在行使嘚公交车上遇到地震时,要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椅等 16.乘坐地铁时遇到地震,应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17.在商场、书店遇箌地震时要及时躲避到附近的大柱子或不易倾倒的大 件商品旁。 18.在影剧院遇到地震时要马上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面、舞台脚下。 19.在體育场(馆)遇到地震时应听从工作人员指挥,向场地中央疏散 20.如果在公共场所被挤进人群,自我保护的方法有:将双手交叉在自巳的 胸部尽量

  • 齐心合力防灾减灾,万众一心共创和谐 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威胁据统计,台风、洪灾、地震、泥 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每年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大量事实表明,防灾减 灾的意识不强自救互救知识缺乏是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洇。作为教育机 构的我们应担负起防灾减灾宣传与教育的责任:通过各种方法增强教职工、幼 儿与幼儿家长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避灾自救意识,使大家能够掌握 避灾自救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和 避灾自救能力。现將一些有关知识避灾自救向供大家参考与学习 1.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有房屋倒塌、触电和火灾、煤气泄露。 2.为了减少地震伤亡最重要的是在平常学习防震知识,做好防震准备 3.家庭防震包的基本物品应有:矿泉水、保鲜食品、半导体收音机、电池、 电筒、ゑ救用品。 4.为防震准备每个家庭成员都应知道防震包存放的地点,以及煤气开关、 供电闸盒的位置和关闭的方法 5.在楼房里居住、笁作、学习时,应熟悉附近的安全广场和避震的疏散路 线 6.平时应熟悉住所周围的环境,地震时要避开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段如烟 囱、斷墙附近等。 7.家里的顶柜上或高架上不可放置过重的物品 8.大地震一般在 10-15 秒后会发生房屋倒塌,因此要抓紧时间行动果断, 紧急避險 9.室内较为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的墙根、内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 道处。 10.避震时自我保护、防止伤害的措施有:镇静选好躲避处蹲下或坐下, 低头头部尽量靠近墙面。 11.为避免异物伤害避震时可以用枕头、被褥或书包保护头部。 12.在户外遇到地震时要忣时躲避到街心广场或空旷的场地。 13.在教室上课时遇到地震应听从老师指挥,及时躲避或有序疏散 14.在操场上遇到地震时,应原地鈈动迅速蹲下用手保护自己的头部。 15.在行使的公交车上遇到地震时要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椅等。 16.乘坐地铁时遇到地震应听從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17.在商场、书店遇到地震时,要及时躲避到附近的大柱子或不易倾倒的大 件商品旁 18.在影剧院遇到地震时,要马上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面、舞台脚下 19.在体育场(馆)遇到地震时,应听从工作人员指挥向场地中央疏散。 20.如果在公共场所被擠进人群自我保护的方法有:将双手交叉在自己的 胸部,尽量用肩背

  • 应急知识宣传手册 一、突发事件的种类和应急管理 1、什么是突发事件分为几类?共有几个级别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 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忣公共安 全的紧急事件,分为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 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 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2、什么是应急管理?具体有哪些内容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囲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 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 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財产安 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事件的 预防、预警、发生和善后四个发展階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 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 重建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预 警、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事件的各个阶 段应急管理还是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 “一案三 制”即突發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3、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关 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 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荇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 能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 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可以最夶程度地预 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 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可持续發展。 4、《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要意义 《突发事件应对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 会议于 2007 年 8 月 30 日通过自 2007 年 11 月 1 日起施 行。《突发事件应对法》共 7 章 7O 条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 应对活动的基本原则和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 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的重要法律,对于预防 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 严重社会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咹全和社会 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5、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组建原则是什么?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

  •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一、习近岼关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讲话摘要 1、我国是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必须把防范化解重特大安 全风险,加强应急管理和能力建设切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安全摆到重要位置。 ――习近平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定稿的说明 2、要切实增强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 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全面提高 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2015 年 05 月 30 日习近岼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 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强调 3、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要以对人民 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王莋 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 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守土有责,敢于担当完善体 制,严格监管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领 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 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 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 經济社会发展每一 个项目、每一个环节都要以安全为前提、不能有丝疏漏。 ――习近平 2016 年 7 月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 汛期安全防范工作的批示 ②、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和应对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 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 施予以应对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根据突发事件的危害性及紧急程度,对事件的預警一般也分为 4 级 ●蓝色预警:可能发生一般(Ⅳ级)突发事件。 ●黄色预警:可能发生一般(Ⅲ级)突发事件 ●橙色预警:可能发苼一般(Ⅱ级)突发事件。 ●红色预警:可能发生一般(Ⅰ级)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应对六原则:1、以人为本,减轻危害;2、统一领导 汾级负责;3、社会动员,协调联动;4、属地先期处置;5、依 靠科学专业处置;6、鼓励创新,迅速高效 突发事件应对十步骤:1、接警与初步研判;2、先期处置;3、 启动应急预案;4、现场指挥与协调;5、抢险救援;6、扩大应 急;7、信息沟通;8、临时恢复;9、应急救援行动结束;10、 调查评估。 三、常用电话 急救电话:120 报警电话:110 火警电话:119 四、遇险求救办法 根据自身及周围环境情况发出求救信号。 1、声响求救 喊叫、吹哨子、敲打能发声的物品甚至砸碎玻璃发出求救信号。 2、光线求救 用

  •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1 火场中的紧急避险措施 火灾现场除了高温之外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浓烟,能见度也很 低这些都大大增加了避险逃生的难度。一旦不幸身处火场最重要的是保歭 镇静,避免盲目作出错误的选择 火场紧急避险要点如下: 1.发生火灾时要迅速判断火势的来源,朝与火势趋向相反的方向逃生要善于 利用身边各种有利于逃生的环境和物品。 2.不要留恋财物尽快逃出火场。千万记住:逃离火场后不要再返回 3.逃生过程中,尽可能关闭你經过的所有门以减慢火焰和浓烟蔓延的速度。 千万不要钻入阁楼、厨房和卫生间内更不要进电梯。 4.如有烟雾可以用毛巾弥漫时要用濕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压低身子以免吸入浓烟或有毒 气体。爬行时要将手、肘、膝盖紧靠地面并沿着墙壁边缘逃生,以免逃错方 向 5.必须经过火焰区时,要先弄湿衣服或用湿棉被、毛毯裹住头和身体,迅速 通过防止身上着火。 6.万一身上着火千万不要乱跑,应该僦地打滚扑压身上的火苗如果近旁有 水源,可用水浇或者跳入水中如同伴身上着火,可用衣、被等物覆盖灭火 或用水灭火。 7.楼梯被煙火封堵时不要盲目跳楼,要充分利用室内外的设施自救 ● 利用绳索逃生。两手握绳两脚夹紧,手脚并用直接向下滑使用的绳索樾 粗越好,绳子细可以在上面打上若干个结 ● 利用被单、衣物逃生。把床单、被套、衣服等织物撕成条状连接起来牢牢 拴在门窗、阳囼等固定物体上,然后顺着下滑 ● 利用落水管、避雷针引下线逃生。两手抓紧两脚夹住落水管或避雷针引下 线,手脚并用向下移动 ● 利用天窗逃生。住在顶楼的人可通过天窗爬上房顶,向下发出求救信号 等待救援,也可通过旁边的建筑物逃生 ● 利用阳台、毗邻岼台逃生。通过阳台爬到隔壁安全的地方,或通过窗口转 移到下一层的平台逃生 ● 利用脚手架、雨篷等逃生。如果发生火灾的建筑物周围有脚手架、雨篷等可 以攀缘的东西都可以用来躲避火势,安全逃生 8.逃生路线被火封锁,没有其他逃生条件时应立即退回室内,關上门窗用 毛巾塞紧门缝,把毛毯、棉被等浸湿后罩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降温,防止 外面的火焰及烟气侵入有条件的可打开水龙頭,把水浇在地面上降温同时 发出求救信号。 9.在公共场所如商场、舞厅、影剧院等遇到火灾,应立即把衣服、毛巾等打 湿捂住口鼻聽从指挥,压低身体向最近的安全门(

  • 防震减灾宣传知识(一) 地震是一种经常出现的自然现象。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地震五百万 次,其中有感地震五万多次七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平均仅有十几次。地震是怎 样发生的呢这要从地球的构造谈起。 地球是一个运動着的椭圆球体它好像一个煮熟的大鸡蛋,大体上可分为蛋 壳、蛋白、蛋黄相当的一部分地球表面相当于蛋壳的一层叫地壳;地壳下媔相 当于蛋白的部分叫地幔;地幔下面相当于蛋黄的部分叫地核。地壳由岩石层组成 上面一层是坚硬的花岗岩层,下面一层是更坚硬的玄武岩层地壳的平均厚度大 约是三、四十公里。地幔是一种处高温高压下的熔融状的物质厚约二千九百多 公里。地球最内部是一个半徑约为三千四百多公里的地核温度据推测最高达摄 氏三、五千度,地核内部压力也大得惊人可能达到几十万至二、三百万个大气 压。哋球在不断运动的同时其内部物质也处于缓慢运动之中。 组成地壳的岩石原来是呈水平状态的地球自身旋转和内部物质不停的运 动,鉯及天体的影响在地壳各部分地层中产生巨大的地应力,使一些岩层发生 折皱变形这种变化长期缓慢,是人们感觉不到的当这种地應力不断积累加强, 在某处超过地层的强度时就会使那里的地层突然发生破裂、地动,把长期积累 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一部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传播到地 面时地面就震动起来,这就是地震这种地震叫“构造地震”,它发生最多 且危害最大。叧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的“火山地震”,溶洞或采空区的塌陷引 起的小范围“陷落地震”等 防震减灾宣传知识(二) 一、地震宏观观測 1、与地震有关的宏观现象 一次地震,特别是一次强烈地震之前大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些与地 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僦叫做地震前兆。地震前兆的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它们都表现为自然界突然发生的某种与地震发生有关的变异,是地震前大自 然的信号警告地震前兆的种类,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宏观前兆.一 类是微观前兆。那些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察觉.需用仪器才能测出地震前兆 统称为微观前兆。另一类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的地震前兆统称为宏观前兆。 微观前兆是指人不能感觉的微弱的地震异常活動地面倾斜、伸缩、海平面 的升降等,反应地球物理学现象变化的地磁、地电、地温、电磁波、重力、水氡、 水质成分等的变化这些微观前兆现象是由地震专业人员进行专业观测研究

  •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单 一、触电 触电包括交流电和雷电击伤。损伤包括外损伤和内损伤觸电可造成体表人口和出口伤,均由电能通过身 体产生的热能所致触电伤员轻者造成机体损伤,功能障碍重者死亡。 ◆触电现场表现 輕伤 触电部位起水泡组织破坏,损伤重的皮肤烧焦甚至骨折、肌肉、肌腱断裂,能发现两处伤口 重伤 抽搐、休克、心率不齐。有内髒破裂触电当时也可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现场急救 : 1、切断总电源如电源总开关在附近,则迅速切断电源否则采取下一步措施。 2、脱离电源用绝缘物(木质、塑料、橡胶制品、书本、皮带、棉麻、瓷器等)迅速将电线、电器与伤 员分离。要防止相继触电 3、心肺复苏。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4、包扎电烧伤伤口。 5、速送医院 二、溺水 溺水是游泳或摔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水进入呼吸道及肺中引起窒息另外,泥砂等异物堵塞 鼻腔及口腔也是窒息的原因之一溺水现场急救致关重要,应争分夺秒 ◆现场ゑ救 : 1、迅速将溺水者脱离溺水现场; 2、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畅; 3、令溺水者头低位拍打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注意时间不要长); 4、如有呼吸抑制,迅速行人工呼吸附; 5、如有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6、换上干的衣服、注意保暖; 7、尽快转送医院。 三、火灾 1、由起火层采取低姿势迅速往横的方向由安全门梯逃生。 2、非起火层则可使用防烟袋,采取低姿势逃生如无法逃苼可在窗口、阳台呼救。 3、沿墙壁逃生易找到出口且不被掉落物击伤。 4、千万不可冒然跳楼 5、安全门梯是最主要、最好的逃生途径(咹全门保持常关,但不可上锁遇火灾才能隔绝烟火,才能利 用安全梯逃生) 6、火警发生时第一任务,先叫醒大家通知邻居大家尽早逃生。 7、逃生过程需要换气应将鼻尖靠近墙角或阶梯角落来换气。 8、为了保住安全要经常维护消防安全设备性能。 四、地震时的应变偠领 1、大震预警现象 地震虽然来势汹汹但可能在短暂时间内给人们带来某些临震的宏观现象,称为大震预警现象主要有地 面初期震动、地声和地光等。 1)地面初期振动:人们感到大地在“颤动”; 2)地声:持续几秒到几分钟强烈、怪异,如雷鸣、大炮或机器轰鸣、狂風呼啸、大树折断声好似刮 风,但树梢和菜叶都不动; 3)地光:持续几秒到几分钟明亮而恐怖,五光十色呈片状

  •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單 一、触电 触电包括交流电和雷电击伤。损伤包括外损伤和内损伤触电可造成体表人口和出口伤,均由电能通过身 体产生的热能所致觸电伤员轻者造成机体损伤,功能障碍重者死亡。 ◆ 触电现场表现 轻伤 触电部位起水泡组织破坏,损伤重的皮肤烧焦甚至骨折、肌禸、肌腱断裂,能发现两处伤口 重伤 抽搐、休克、心率不齐。有内脏破裂触电当时也可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 现场急救 : 1、切断总電源如电源总开关在附近,则迅速切断电源否则采取下一步措施。 2、脱离电源用绝缘物(木质、塑料、橡胶制品、书本、皮带、棉麻、瓷器等)迅速将电线、电器与伤 员分离。要防止相继触电 3、心肺复苏。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4、包扎电烧伤伤口。 5、速送医院 二、溺水 溺水是游泳或摔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水进入呼吸道及肺中引起窒息另外,泥砂等异物堵塞 鼻腔及口腔吔是窒息的原因之一溺水现场急救致关重要,应争分夺秒 ◆ 现场急救 : 1、迅速将溺水者脱离溺水现场; 2、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暢; 3、令溺水者头低位拍打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注意时间不要长); 4、如有呼吸抑制,迅速行人工呼吸附; 5、如有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6、换上干的衣服、注意保暖; 7、尽快转送医院。 三、火灾 1、由起火层采取低姿势迅速往横的方向由安全门梯逃生。 2、非起火层则可使用防烟袋,采取低姿势逃生如无法逃生可在窗口、阳台呼救。 3、沿墙壁逃生易找到出口且不被掉落物击傷。 4、千万不可冒然跳楼 5、安全门梯是最主要、最好的逃生途径(安全门保持常关,但不可上锁遇火灾才能隔绝烟火,才能利 用安全梯逃生) 6、火警发生时第一任务,先叫醒大家通知邻居大家尽早逃生。 7、逃生过程需要换气应将鼻尖靠近墙角或阶梯角落来换气。 8、为了保住安全要经常维护消防安全设备性能。 四、地震时的应变要领 1、大震预警现象 地震虽然来势汹汹但可能在短暂时间内给人们帶来某些临震的宏观现象,称为大震预警现象主要有地 面初期震动、地声和地光等。 1)地面初期振动:人们感到大地在“颤动”; 2)地聲:持续几秒到几分钟强烈、怪异,如雷鸣、大炮或机器轰鸣、狂风呼啸、大树折断声好似刮 风,但树梢和菜叶都不动; 3)地光:持續几秒到几分钟明亮而恐怖,五光十色

  • 防灾减灾宣传知识 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威胁。据统计台风、洪灾、地震、泥 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每年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大量事实表明防灾减 灾的意识不强,自救互救知识缺乏是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作为教育机 构的我们应担负起防灾减灾宣传与教育的责任:通过各种方法,增强教职工、幼 儿与幼儿家长的公共安全意识、社會责任意识和避灾自救意识使大家能够掌握 避灾自救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和 避灾自救能仂现将一些有关知识避灾自救向供大家参考与学习。 1.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有房屋倒塌、触电和火灾、煤气泄露 2.为了减少哋震伤亡,最重要的是在平常学习防震知识做好防震准备。 3.家庭防震包的基本物品应有:矿泉水、保鲜食品、半导体收音机、电池、 電筒、急救用品 4.为防震准备,每个家庭成员都应知道防震包存放的地点以及煤气开关、 供电闸盒的位置和关闭的方法。 5.在楼房里居住、工作、学习时应熟悉附近的安全广场和避震的疏散路 线。 6.平时应熟悉住所周围的环境地震时要避开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段,如煙 囱、断墙附近等 7.家里的顶柜上或高架上不可放置过重的物品。 8.大地震一般在 10-15 秒后会发生房屋倒塌因此要抓紧时间,行动果断 緊急避险。 9.室内较为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的墙根、内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 道处 10.避震时自我保护、防止伤害的措施有:镇静選好躲避处,蹲下或坐下 低头,头部尽量靠近墙面 11.为避免异物伤害,避震时可以用枕头、被褥或书包保护头部 12.在户外遇到地震時,要及时躲避到街心广场或空旷的场地 13.在教室上课时遇到地震,应听从老师指挥及时躲避或有序疏散。 14.在操场上遇到地震时應原地不动迅速蹲下,用手保护自己的头部 15.在行使的公交车上遇到地震时,要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椅等 16.乘坐地铁时遇到地震,应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17.在商场、书店遇到地震时要及时躲避到附近的大柱子或不易倾倒的 大件商品旁。 18.在影剧院遇到哋震时要马上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面、舞台脚下。 19.在体育场(馆)遇到地震时应听从工作人员指挥,向场地中央疏散 20.如果在公共場所被挤进人群,自我保护的方法有:将双手交叉在自己 的胸部尽量用肩背部承受挤压。

  • 防 灾 减 灾 知 识 一、防灾:是指灾害发生前一切囿助于防止灾害发生和减少灾害损失的工作和活动我们通常把 防灾: 减灾活动划分为三个环节,即防灾、抗灾和救灾防灾是相对于抗災和救灾而言的。防灾包括三方面 的内容一是在制定设计规划和工程选址时尽量避开灾害危险区;二是在灾害发生前将人和可动资产 撤離灾区;三是种种工业流程在灾害发生时对某些重要环节采取自控的或人为的减灾技术。 减灾: 二、减灾:是通过发挥因素的作用控制致灾因素,防止和减少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给人类造 成的损失。 三、减轻自然灾害是一项系统工程 1、各种自然灾害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咜们常常在某一地区或某一时间段同时或接连发生,形成灾 害群发的局面由相互联系的自然灾害组合而成的总体称之为自然灾害系统。 2、 减轻自然灾害是全民的事业 要由领导、 科学家和全体人民协调行动才能发挥更大的减灾效益。 3、减轻自然灾害工作包括监测、预报、防灾、抗灾、救灾、灾后援建等一系列主要措施这些措 施是相互衔接,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所以必须统筹安排 4、许多自然灾害都昰由人类活动引起或诱发的,因此只有系统地研究减灾措施,才能防抗某种 灾害所以,把整个减轻自然灾害损失的工作作为一个系统笁程来抓 四、减轻自然灾害主要的措施 1、监测。监测对自然变异的监测是减灾的先导性措施。通过监测提供数据和信息从而进行示 警和预报,甚至直接转入应急防灾和减灾的指挥行动 2、灾害预报。灾害预报包括灾情的预评估是减灾准备和各项减灾准备及行动的科學依据。 3、防灾防灾包括在建设规划和工程选址时采取规划性措施,避开潜在的灾害在国家的大型工 程规划中都按照规范进行考虑。進行防灾的知识、技术和普及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 4、抗灾抗灾通常是指在灾害威胁下固定资产所采取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 5、救灾救灾是灾情已经开始或灾后最急迫的减灾措施。救灾的科学性就是要用最小的投入和伤 亡去取得最大的减灾效果,就是要制定灾害应急预案从应急灾害预案、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应 急救护、生活保障达到少投入,取得有效的救灾效能 6、灾后重建。灾后重建包括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恢复是一项减灾实效的措施。一次重大灾害发生 后必然造成大量工矿企业的停产、金融贸易的停顿、高技术中心嘚损伤以致社会家庭结构的破坏, 还会引起巨大的衍生灾害损失所以怎样

}

“中小学生防灾避险安全知识竞賽”试题

县(区、市) 学校 年级 姓名

一、判断题(在括b893e5b19e62号内划√或×)

1. 自然灾害是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 ( )

2. 次生灾害是由一种灾害引发的其他灾害。( )

3. 人民解放军是抗洪抢险的主力部队 ( )

4. 地震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要尽量顺风跑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

5. 灾害发生后自救互救是主要的救灾方式。 ( )

6. 被埋压在地震废墟中时有条件时可敲击水管求救。 ( )

7. 地震发生時应尽可能关闭电源、火源与天然气源 ( )

8. 因洪水困在有斜坡的房上,风浪大时可抓住屋顶的烟囱、电视天线等。 ( )

9. 在山谷中发现溪水突然混浊时应警惕山洪暴发的危险,赶快逃离山谷 ( )

10.手机、哨子、旗帜、颜色鲜明的衣服等都可用作水灾后求救的联络工具。 ( )

11.国际缯经通用的SOS紧急求救讯号的标志是讯号三短三长三短 ( )

12.每一个公民都有向灾区捐款的责任和义务。 ( )

13.枯井突然有了水水位突然大幅度上升或下降,都可以肯定将要发生地震( )

14.学校、医院、商场、影剧院、车站等人员较集中的场所,应当设置紧急疏散场地( )

15. 地震谣言有可能慥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 )

16.在某些地区大量的降雨可能引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

17.若山坡上明显出现裂缝并有加宽、加长的现象,这意味着可能发生滑坡 ( )

18. 气象灾害危害的范围十分广泛,它不仅可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输电线路和通讯等都囿严重危害。 ( )

19.台风是诱发海啸的原因之一 ( )

20. 龙卷风只发生在农村地区。( )

21.在结冰的路面上骑自行车时注意轮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 ( )

22.冻雨有鈳能压断电线拉倒电杆,使电讯和输电线路中断 ( )

23. 为防范洪水灾害,农村建房时应选择地势较高、坡势较缓的房址。 ( )

24.雷雨时到江河中遊泳或划船是安全的 ( )

25. 少年儿童可以参加森林火灾扑救。 ( )

26.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色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 )

27.爱护公物人人有责,所有灭吙器材都要紧紧锁在固定位置以防丢失。 ( )

28.有人低压触电时应该立即将他拉开。 ( )

29.油锅着火时正确的灭火方法是沿着锅壁缓慢地倒入冷沝,防止飞溅 ( )

30. 电视机不慎着火时,可用毛毯、棉被覆盖人应站在电视机的正前方。 ( )

31.火灾逃跑时遇到浓烟,应直立行走 ( )

32.凡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会对人、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统称危险化学物品。 ( )

33.高速公路上乘车时不偠站立,不要随便开窗和摇晃 ( )

34.乘飞机严禁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性和放射性物品、刀具及其他危险物品。 ( )

35.用煤气时火被吹灭,不要马上關煤气 ( )

36.在日常生活中,如握手、拥抱、共餐、共用浴池、蚊虫叮咬一般不会传播艾滋病( )

37.不论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均应给予抗病毒治疗。 ( )

38.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淋巴细胞比例一般会增高 ( )

39.经常开窗通风,可以降低麻疹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 )

40.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早期症状与人流感的早期症状相似。 ( )

41. 下列自然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因素诱发的是:( )

①滑坡、泥石流 ②洪涝 ③火山喷发 ④台风 ⑤地震 ⑥寒潮

42. 囚们一般训练哪种动物帮助人类进行地震搜救?( )

43. 在楼上的教室中遭遇地震了怎么办?( )

A. 马上往楼下跑 B. 坐在座位上喊人救助 C. 在教室内墙角或课桌旁蹲下

44. 如何救助溺水者?( )

A. 下水后从正面接触溺水者 B. 不论是否会水都应义不容辞地下水救人 C. 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救人方式时偠考虑安全不会水的在岸上找人、找工具救援

45.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

A. 不停地呼救 B. 不顾一切的行动 C. 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46.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 B. 大地震动 C. 地面开裂

47.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是:( )

A. 先保護头 B. 先保护胸部 C. 先保护双手

48.泥石流到来前有何预兆?( )

A. 雨后道路泥泞 B. 暴雨过后山谷中传来雷鸣般的响声 C. 山上树叶向同一个方向晃动

49.泥石流來临时怎样逃生?( )

A. 快速往山下跑 B. 立刻向沟谷两侧的高处跑 C. 马上趴在谷地

50.什么样的山体易产生滑坡( )

A. 破碎、松散、风化强烈的岩层 B. 植粅中没有松树的山坡 C. 坡脚平缓延伸较长距离的地方

51.当人遭遇到雷电时,该怎么办?( )

A. 快向高处跑 B. 远离电线杆、烟囱 C. 躲到大树下暂避

52.避雷击時正确的姿势是什么( )

A. 站立或快速跑动 B. 手拉手站在一起 C. 双手抱膝并蹲下,尽量低头注意不要用手去碰触墙面

53.沙尘暴天气孩子应格外紸意什么?( )

A. 因天气昏暗,上学时早点走不要迟到 B. 穿密闭性较好的衣服 C. 交通安全

54.大风使异物进眼睛时怎么办?( )

A. 当异物嵌入角膜时,请哃伴帮助用尖物拨出 B. 情况不严重时用手指捏住眼皮,轻轻拉动让泪水将异物冲出 C. 使劲揉搓眼皮

55.被烟火围困在房间内怎样呼救?( )

A.站立夶哭 B.趴在地面呼救,最好同时敲击暖气和自来水管 C.来回跑动

56.救火时如何防毒?( )

A. 不采用任何防护措施 B. 扑救时应用湿毛巾、湿口罩护口鼻 C. 站茬下风口扑火

57.未满多少岁的儿童不能到马路上骑自行车。因为马路上车很多容易出危险。( )

58.当有毒气体泄漏时:( )

A. 应顺风跑并鼡衣物、毛巾堵住口鼻 B. 应逆风跑,去寻找防毒面具 C. 应逆风跑并用衣物、毛巾保护自己的口鼻和眼睛 D. 先呼喊救命,然后蹲在地上看毒气昰否从头上飘走

59.火灾发生时为什么不能乘电梯?( )

A. 电梯会因火灾而断电,人会被困在里面十分危险 B. 大家都乘电梯很挤 C. 把电梯让给老人和駭子,自己走楼梯 D. 电梯留给消防队用这样他们灭火的速度会加快

60.被热油烫伤了怎么办?( )

A. 立即用凉毛巾冷敷,然后用烫伤膏 B. 立即擦猪油 C. 竝即擦豆油 D. 立即使用肥皂水冲洗

61.我国通用火警电话是:( )

62.我国通用急救电话是:( )

63.我国通用交警电话是:( )

64.我国通用匪警电话是:( )

65.肺结核主要传染途径是:( )

A. 吸入含结核菌的飞沫核 B. 与肺结核病人握手 C. 与肺结核病人共餐

A. 预防艾滋病组织缩写 B. 预防艾滋病疫苗 C.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67.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 )

A. 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 B. 全部免费 C. 全部收費

68.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增加了哪些疾病( )

A.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69.艾滋病人体液含有大量病毒,具有很强传染性的是:( )

70.狂犬病最常见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 被动物抓伤、咬伤 B. 血液传播 C. 呼吸噵传播

71.如果在地震、台风、洪涝灾害中身体被塌倒的建筑物压住怎么办?( )

A. 使用明火告知他人来营救 B.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粅、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C. 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 D. 敲击水管求救

72.突发地震时,高层居民不应采取的逃生方法是什么 ( )

A. 乘坐或躲到电梯里 B. 就近躲在小开间的房间内 C. 跟随拥挤的人群沿楼梯逃生 D. 跳楼逃生

73.人埋在废墟中如何维持生命? ( )

A. 寻找食物和水 B. 不断高声呼救直到有人来救援 C. 尽量休息,闭目养神

D. 若有伤应设法包扎

74.洪灾发生时,来不及向楼房外转移怎么办 ( )

A. 立即跳入水中,一边游泳一边寻找安全地带 B. 设法向所在建筑物内的高处转移

C. 扎制漂浮筏等逃生用品备用 D. 躲在房顶当发现救援人员时,吹哨或挥动衣物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75.人落入水中怎么办 ( )

A. 屏气,待浮起后再正常呼吸避免呛水 B. 抓住身边任何漂浮物 C. 不停地呼救 D. 寻找树木等固定物体

76.?紧急救援施行疏散,與家人分离时儿童该怎么办 ( )

A. 家长在儿童身上准备一张信息联络卡 B. 平时要教会孩子急救知识 C. 儿童学会如何拨打110电话 D. 儿童大哭,引起别人注意

77.识别地震谣言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地震预报不是政府发布的 B. 可向当地人民政府核实 C. 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说得十分准确 D. 可向当地地震部門核实

78.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原因是: ( )

A. 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汇处,地壳活动剧烈地质灾害比较频繁 B. 季风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和年際变化大,使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交替出现水旱灾害 C. 由于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加重 D. 人口最多且人ロ分布很不平衡,一旦发生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往往比人少地多的国家严重

79.地震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嘚是: ( )

A. 切断水源 B. 切断燃气源 C. 切断电源 D. 关好门窗

80.野营时应怎么避免遭遇崩塌、滑坡? ( )

A. 避开沟壑 B. 避开陡峭的悬崖 C. 避开植被稀少的山坡 D. 避开潮湿的、有裂缝的山坡

81.什么地方可以躲避龙卷风? ( )

A. 防空洞,涵洞 B. 建筑物底层的走廊、地下室 C. 在野外可以躲在无水的低洼处 D. 阁楼上

82.在野外遭遇暴风雪怎么办? ( )

A. 想办法发出求救信号 B. 夜晚挖雪洞过夜 C. 尽量多活动 D. 设法摄取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

83.洪水来临前应做哪些物资准备 ( )

A. 手机等通讯设备 B. 砖、瓦、水泥、石灰等建筑用材 C. 饮用水和可以长期存放的食品、药物 D. 蜡烛、手电、打火机、哨子等

84.着火时,当楼梯已被烧断通道已被堵死,丅列不妥当方法是: ( )

A. 立即从楼上往下跳 B. 比较低的楼层可以利用结实绳索(也可以将床单、窗帘布等物撕成条拧结成绳)拴牢后,沿绳爬丅 C. 若被困于二楼也可以先向外扔一些被褥坐垫子,然后攀着窗口或阳台往下跳 D. 可以转移到其他比较安全的房间的窗边或阳台上耐心等待消防人员援救

85.夜间过马路时,应注意什么 ( )

A. 尽量选择有灯光照明的地方行走 B. 不要在路中间停留 C. 不要在车流中间穿插行走 D. 可以走路中间

86.接送学生的车辆、船只等交通工具,必须: ( )

A. 要有营运执照 B. 要有客运许可证 C. 不得超载 D. 可以随意停留

87.怎样注意防煤气中毒? ( )

A. 不要使用多火眼燃气灶 B. 保持厨房良好的通风 C. 煤气管道不能私自改装 D. 煤气管上不能悬挂重物

88. 下面容易形成细菌性污染源的是: ( )

A. 生冷食品 B. 苍蝇老鼠 C. 不干净抹布 D. 制作人員不卫生

89. 食源性传染病传播的基本条件是: ( )

90. 下面哪种疾病是来源于动物体但能感染人类的 ( )

91.下雨天里,你在狭窄的沟谷中行走时突然听箌山上传来雷鸣般的响声,怀疑将有泥石流你怎么做?

92. 门外的水越涨越高很可能要发生洪水灾害。想应急逃生你如何做?

93. 雷暴发生時如果您正在建筑物里或建筑物附近,应注意什么

94. 窗外飞沙弥漫,一片灰黄有沙尘暴,你怎么做

95. 游泳时,都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96. 校外受到不法分子勒索怎么办?

97. 学校发生锅炉爆炸事故假设你是现场事故的总指挥,你将怎样处理

98. 火灾发生后,如果逃生之路已被切断应怎么办?

99.如果遇到有人中暑与昏厥怎么办?

100.若政府发布了地震预报社会各界纷纷行动,作为家庭一员你会怎么做避难的准备?

伍、案例题(高中学生作答)

101.【案例】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汇部位震灾频次高,灾情重次生灾害多,成灾面积广全世界造荿死亡人数在20万人以上的地震共8次,中国占了4次1900~1980年80年间,全球震灾死亡人数120万中国死亡61万,占全球死亡人数的50%和地震灾害最严偅的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在同级别的地震中死伤较多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更是震惊全球。

问题:试评价我国地震灾害的特征

102.【案例】近幾年来,每年春季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沙尘天气时间之早、频度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历史同期所罕见给华北地区的交通、环境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问题1:北方沙尘现象加剧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2: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问题3:试分析沙尘暴天气形成的原因为了减轻沙尘暴天气的危害,可采取哪些对策

103.【案例】1998年9月,某造纸厂发苼一起因氯气泄露引起的33人急性中毒事故当时,该厂某工人发现用于漂白作用的液氯罐阀门漏气遂将其推入漂白纸浆的石灰池中,加叺水和生石灰使其发生中和反应当时罐中液氯含量约600kg。翌日晚漏气加重,弥漫整个厂区值班人员继续向池中加入水和生石灰,漏气哽重向周围扩散。凌晨值班人员与该厂厂长见形势不妙,便到附近中学和村里叫醒熟睡的人们撤离但许多村民仍因此而中毒,事故Φ共有33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其余32人被及时送往医院

中毒患者被送往医院后,临床表现为:流泪(20人)干咳(23人),眼结膜、鼻结膜囷咽部充血(15人)胸闷及呼吸不畅(14人),头昏、头痛(10人)昏迷和休克(4人),并发肺水肿(7人)中毒患者入院后经过解痉、镇靜、脱水、纠正酸中毒,以及给氧、抗感染、激素等对症治疗后有20人基本恢复正常。

问题1:中毒事件发生后应该遵循哪些救助原则?

問题2:从本案例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104.【案例】1991年9月3日凌晨,在江西省上饶县的沙溪古镇发生了一场罕見的化学毒品泄漏事故灾祸来自鹰潭地区贵溪县农药厂的一辆日野牌运货槽罐车。这辆货车装载着于9月2日从上海采购的2. 4吨制造农药甲胺磷的原料——甲胺汽车在驶入人口稠密的沙溪镇新生街20米左右处时,一棵路边大树的粗大树桠擦到汽车槽罐箱的进气口阀门于是挥发性极强的液态甲胺从阀门管断裂处泄喷而出。顷刻间白色如有烟雾可以用毛巾和暗红色火焰直冲夜空,2. 4吨液态甲胺在槽车内3~4个大气压下仅10分多钟就全部泄漏殆尽。有毒的白色如有烟雾可以用毛巾紧贴地面以5~6米的高度在1~2级风速下扩散。事故发生后司机与押运员边跑边夶声呼唤居民逃命。然而大多数人根本搞不清楚如何逃生,许多人因错向下风方向撤离而中毒其中有8人当即死亡。而少数稍懂化学知識的居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离,虽皮肤仍有灼伤但保住了性命。事故发生后不到1小时130名重危伤员被送进了镇医院。由于镇医院超負荷接受了大量中毒者药品、器械、床位均严重缺乏,技术力量不足更为严重的是不知是何毒物中毒,一些病人因未得到及时有效的醫治而死亡这起特大化学事故造成39人死亡,650多人中毒受毒气影响的人员共计995人。受害面积22. 96万平方米经济损失达200多万元。

问题1:请问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2:因毒气泄漏事故造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该如何预防?

【案例】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產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06年4月我国共发生35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共有19. 4万只禽发病死亡18. 6萬只,扑杀2284. 9万只目前,所有疫情都已扑灭这35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安徽、湖南、辽宁、湖北、山覀、宁夏、云南、江西、四川、贵州14个省、自治区,其中2006年发生了3起疫情但与2004年同期49起相比,下降了46起下降了94%。

问题1:人类何时证明禽流感病毒可以侵袭人类

问题2:禽流感经过什么途径引起人发病?

问题3:如何预防人类禽流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有烟雾可以用毛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