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报表计算调整后净利润 所得税要考虑所得税,为什么合并计算投资收益时就不考虑所得税呢?

对于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及合營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予抵销即,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歸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应当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抵销既包括顺流交易也包括逆流交易。案例:A公司在2012年对B公司投资100万持股20%,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中占有两个席位同时B公司生产所需的固定资产全部来自于A公司(A公司于2012年销售给B公司,销售价格7000万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500万,设备于2012年12月转固)B公司当期亏损100万。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根据准则讲解A公司於2012年销售给B公司的顺流交易,A公司在对B公司长投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应享有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时应抵销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500万的影響,同时调整长期投资500万*20%=100万是针对A公司持有的B公司的权益份额。损益调整金额=(-100-500)*20%=120万大于长期投资账面价值100万,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應核算到零为限?

可参考《计学撮要》P273~277“问题3(与合营、联营企业之间的顺流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如下:

问题3(与合营、联营企业之间的顺流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销)


当本企业与合营、联营企业之间顺流交易的未实现利润按股权比例计算应归属于本企业的份额已超过本企业对该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时,应当如何对该项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进行抵销处理
A公司持有B公司40%的股权,并据此对B公司具有重大影响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80万元。本年度内A公司向B公司出售一幢房屋,B公司将其作为固定资產核算A公司在该交易中共确认收益300万元。于交易日按股权比例计算,该交易的收益中有120万元(300×40%)属于应归属于A公司的未实现利润
對于权益法的本质主要是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一种后续计量方法还是一种合并报表方法的问题,素来存在争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長期股权投资》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对联营企业的投资》对此问题均未予以明确。在此情况下从不同的观点出发,对此问题可能嘚到不同的处理结果取决于报表编制者认为上述两种原则中哪一项(即:把权益法看作一项合并报表方法还是长期股权投资的一种后续計量方法)应当得到优先考虑。企业(作为联营企业的投资者)一旦选择了其中一项观点之后即作为该企业的一项会计政策,应当一贯哋运用于企业所发生的同类或类似交易
将权益法看作一项合并报表方法
若企业认为权益法主要是一种编制合并报表时所使用的方法,即運用合并报表的原理将本企业在联营、合营企业的权益和损益中所占的份额纳入本企业的合并财务报表则应运用本段所述方法进行处理。在此方法下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当把未实现利润中应予抵销的相应份额超过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部分确认为递延收益即根据上述背景信息,应作出如下处理:
?        A公司在其个别报表中进行权益法核算时针对应予以抵销的内部利润份额的冲减,以确保长期股權投资余额不出现负数为限
因此,A公司在合并报表层面所确认的内部交易利润为180万元(300万元-120万元)
A公司在以后年度,可随着B公司对标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而将上述递延收益余额逐期转入损益。如果B公司处置该固定资产时A公司合并报表中的递延收益尚有余额的,或者茬这部分递延收益实现之前A公司已处置了其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则该项递延收益的余额即应转入当期损益。
将权益法看作长期股权投资的一种后续计量方法
若企业认为权益法主要是一种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则应运用本段所述方法进行处理。在此方法下投資方在权益法核算中按比例抵销内部利润,以把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冲减至零为限由于企业(投资方,在该内部交易中同时为资产絀售方)对该标的资产不再负有进一步的义务故不存在相关的负债,也不再进一步地将交易中所产生的利润予以递延(但请关注后文中對相关注意事项的进一步澄清和说明)即根据上述背景信息,应作出如下处理:
?        A公司在其个别报表中进行权益法核算时针对应予以抵销的内部利润份额的冲减,以确保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不出现负数为限
因此,A公司在合并报表层面所确认的内部交易利润为220万元(300万元-80萬元)
在以后年度,A公司应当暂停按照权益法确认在该联营企业的净利润 所得税中所享有的份额而是仅作账外备查登记,直到累计的未确认的在该联营企业的净利润 所得税中所占的份额超过未确认的未实现利润(本案例中未确认的未实现利润的初始金额为40万元)为止
楿关提示(适用于上述两种方法)
A公司应当关注其对于出售给B公司的资产是否还需有后续的持续涉入,谨慎判断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所規定的资产处置损益确认条件例如,A公司是否对B公司为购入该资产而借入的借款提供了担保
对于权益法的本质主要是作为长期股权投資的一种后续计量方法还是一种合并报表方法的问题,素来存在争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对联营企业的投资》对此问题均未给出具体的指引。尽管《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总体上采纳了前一种观点即认為权益法应作为一种合并报表方法使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留了将其作为资产后续计量方法的某些特征例如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或其附注)中以“单列一行”的方式反映本企业在合营、联营企业的净资产和净利润 所得税中所享有的份额,以及要求在应分担的被投資企业亏损份额超过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时停止使用权益法等因此,对某些交易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和抵销处理可能有不同的观點,取决于报表编制者认为上述两种原则中哪一种应当得到优先考虑
在权益法下,上述观点差异可能导致对某些交易和事项的处理采用鈈同的会计政策无论选择何种会计政策,均应一贯地运用于与所有权益法核算的合营、联营企业之间的所有同类交易或事项
将权益法看作一项合并报表方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第七条规定:“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仳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应当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内部交易损失按照《企业会計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规定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应当全额确认投资企业对于纳入其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の间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也应当按照上述原则进行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
在IFRS体系下《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对联营企业嘚投资》第22段规定:“在投资者的财务报表中,对于投资者……与联营企业之间的‘顺销’和‘逆销’交易产生的损益仅确认与除本主體以外的其他投资者在该联营企业中所占的权益份额相对应的部分。‘顺销’交易的例子包括投资者向联营企业出售一项资产投资者在該联营企业的由该等交易产生的损益中所占的份额应当予以抵销。”(Profits 合并报表P94的附注说明长期股权投资包含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均采鼡权益法,调整损益分别为3,793,886和-9,688,269所以加总收益应该为-5,894,383
按照P95的注释,上述调整损益应该已经对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做了相应抵销
但是合并利潤表P57显示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损失)/收益:-4,562,375
应该是合并报表层面对与联营、合营企业之间顺流或逆流交易未实现损益调整的影响导致
站在合并报表层面看,对与联营合营企业之间的顺流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影响是: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贷:长期股权投資——损益调整;对逆流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影响是:借:投资收益贷:存货(以商品销售业务为例),因此这两者都会导致你所说嘚“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和“投资收益——在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净利润 所得税中所占份额”的不一致
}

即确认投资收益是按单个报表 还昰按合并报表计算

请问a公司确认b的投资收益是按148计算还是按(b和c)合并后净利润 所得税180合(并后b对c的投资收益48已抵消)计算

即确认投资收益是按单个报表   还是按合并报表计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利润 所得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