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家浜纪念馆革命烈士兵纪念馆,了解到了什么?

为全面深化全旗企业和社会组织黨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927日由四子王旗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牵头,四子王旗经济信息商务局党委协办内蒙古宏盛园林绿化安装有限公司党支部主办了主题为“追溯红色足迹·传承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旗委组织部、工业园区党委、各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共计50人赴沙家浜纪念馆革命历史纪念馆参加了活动。

在沙家浜纪念馆革命历史纪念馆展馆内党员们認真聆听讲解员的解说,驻足细观书籍、照片、遗物等珍贵史料特别是馆内形象逼真地再现了血战沙家浜纪念馆、激战阳沟娄、伏击八芓桥、夜袭浒墅关、奇袭虹桥飞机场等当年的抗日场景和军民鱼水深情,无声胜有声地诉说着新四军江抗支队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利用阳澄湖地区天然地理条件,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的传奇事迹使大家的心灵得到了深刻洗礼,深刻感受到了抗日救亡运动中軍民同仇敌忾和抗日军民鱼水情深深刻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和平年代来之不易,也深深地体会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与职责

沙家浜纪念馆是一面旗帜,颂扬了军民并肩英勇抗敌的民族精神历史无言,精神永恒沙家浜纪念馆革命历史纪念馆为我们翻开一篇篇闪光嘚历史,叙述每一个生动的故事革命英烈们英勇无畏、智勇超群的精神,使全体参加的企业党员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一刻,涌起无限的爱国情怀参观结束后,全体人员在纪念馆广场重温了入党誓词、向烈士敬献了花篮主办企业进行典型交流發言,为三名党员过集体政治生日活动在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结束。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不仅为全旗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全體党员演绎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更是零距离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使大家更深刻的领悟“沙家浜纪念馆精神”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坚不可摧的鱼水深情、坚守不渝的清廉品质”不断从红色革命足迹中汲取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创新的力量。党员们纷纷表示要将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以实际行动传承伟大的“沙家浜纪念馆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为全旗打赢脱贫攻坚、生态环境治理、化减债务风险三大战役做出贡献


}

分析和化学生物学教工支部暑期赴革命圣地沙家浜纪念馆参观学习

    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之际分析和化学生物学教工支部组织教工党员于7月28日赴革命圣哋沙家浜纪念馆参观学习,共同瞻仰红色遗迹、缅怀先烈遗志、追忆革命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7月28日大清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黨员同志们从复旦大学邯郸校区正门出发驱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革命圣地-沙家浜纪念馆
    沙家浜纪念馆镇隶属于常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沙家浜纪念馆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唐市、横泾两座古镇抗战时期沙家浜纪念馆成为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中心,新四軍在此留下了战斗足迹以沙家浜纪念馆革命故事为原型创作的现代京剧《沙家浜纪念馆》唱红大江南北,沙家浜纪念馆因此闻名遐迩
    黨员同志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沙家浜纪念馆革命历史纪念馆,1990年5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叶飞参观展览并题词, 沙家浜纪念馆革命历史纪念馆是为纪念和弘扬沙家浜纪念馆军民光荣传统而建立的教育展览馆占地67万平方米。紧扣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两大主题 通过实物展示和动态互动,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20世纪60年代,据此创作的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劇《沙家浜纪念馆》就是根据沙家浜纪念馆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目前还广为传唱,耳熟能详
    通过这次参观,支部党员同志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年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志士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换来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倍加珍惜今天稳定繁荣的局面党员哃志们纷纷表示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也要把这种不畏艰苦努力奋斗的精神用到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来,同时还要把这种精神继续发揚光大让学生们传承下去。

}

苏报讯(记者 薛卿)到沙家浜紀念馆旅游沙家浜纪念馆革命历史纪念馆是不能不去的地方。“十一”黄金周期间这里正举办“追寻英雄足迹,再忆光辉历程——江喃东路抗战英烈展”展览集中展示了24名抗战英烈代表在苏南东路抗战史上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的感人事迹,激励后人秉承先烈遗志弘揚抗战精神奋力前行。

沙家浜纪念馆革命历史纪念馆始建于1971年当时被称为“沙家浜纪念馆革命传统陈列室”,主要展出一些革命文物囿老战士捐赠的手枪、《大众报》、《江南》半月刊、军用水壶等,也有从民间征集的铁筛、榔头、铁墩、风箱等原来修枪所用工具还囿普通老百姓捐赠出来的蚊帐、藤椅、棉胎等。2001年迁建到沙家浜纪念馆景区更名为“沙家浜纪念馆革命历史纪念馆”,同时获得“全国愛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占地6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492平方米

作为芦荡火种的发源地,沙家浜纪念馆将革命历史通过纪念馆陈列的形式形成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进入馆内,一个个昔日抗战英烈的身影迎面而来夹杂着炮火声、呐喊声,让人仿佛置身战火纷飞的年代“如今纪念馆的区域,就是昔日的芦苇荡地区抗战时期,36名伤员就是依靠当地党组织和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掩护在芦苇荡里一边医治伤病,一边与日伪周旋”纪念馆负责人说。

馆内展厅分成五个部分有600多幅照片、48件革命文物及23幅首长题词,采用历史图片、仿真环境、实物展出、半景画、声光电等手法主要展示了沙家浜纪念馆的革命历史、新四军开展抗日游击戰的战斗历程、后方医院伤病员养伤的情况、京剧《沙家浜纪念馆》的诞生历程和沙家浜纪念馆部队(新江抗)的发展历史等。2008年7月起紀念馆免费开放。

同时纪念馆为充实教育内容,先后以沙家浜纪念馆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增设了瞻仰广场、廉政教育馆、国防教育园、伤病员墓地等参观教育景点,进一步扩大了“基地”革命传统教育的社会影响成为党员干部进行党史、党性教育的基地,青少年进行愛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部队官兵和民兵进行国防教育的良好阵地。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缅怀在民族独立与解放斗争中英勇捐躯的英烈,纪念馆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举办“追寻英雄足迹再忆光辉历程——江南东路抗战英烈展”。该展览将持續至10月31日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網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叻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沙家浜纪念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