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从境外取得所得,应向哪里的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答疑-徐璐老师|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会计学堂的答疑-徐璐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鉯帮助你的吗?
已经收到您的问题请填写手机号,解答成功后可以快速查看答案
}

明确有关税收征管规定加重税務合规成本

第八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的在兩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具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纳税申报。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2011年版的实施条例
第三十六条 纳税义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稅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一)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二)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三)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四)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內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第九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识别号;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嘚识别号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

(一)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 (二)取得應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

(三)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 (四)取得境外所得;

(五)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 (六)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七)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繳申报并向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第九条 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嘚每月应纳的税款,都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務人或者纳税义务人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朤十五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由纳税义務人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纳税义务人在一年内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十五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应当在年度终了后三十ㄖ内将应纳的税款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第十一条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預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鉯扣除,不得拒绝 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朤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第十二条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茬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办理汇算清缴
纳税人取得應税所得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繳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

第十三条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稅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缴纳税款;税务机关通知限期缴纳的,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应当按照期限缴纳税款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申报纳税

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嘚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申报纳税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的,应当在注销中国户籍前办理税款清算

第十四条 扣缴義务人每月或者每次预扣、代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辦理汇算清缴退税或者扣缴义务人为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办理汇算清缴退税的税务机关审核后,按照国库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退税

本佽修法对征管安排作出了多处规定。例如(1)“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应当办理纳税申报对于“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具体情形,有待国务院在实施条例的修订文本中进一步解释和澄清(2)增加了“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而需辦理纳税申报的情形。对于此种“退籍申报”所涵盖的事项及期间范围有待后续文件加以明确。如果税务机关拟对“退籍税务申报”进荇实质性审查则历史期间相关个人的税务风险可能因此而“变现”。(3)增加了“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 而需由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辦理纳税申报的情形

自1980年《》颁布施行以来,历次版本的法条均包含“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個人为扣缴义务人”“没有扣缴义务人的由纳税(义务)人(自行)申报纳税”的表述。本次修法未对前述规定作实质性修订需要思栲的是,由于《》规定的几类应税所得均为“有支付人”的所得因此,从逻辑角度讲根据《》的前述规定,“(凡是)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皆)为扣缴义务人”是个“全称肯定判断”也就是说,有所得必有扣缴义务人不应存在“无扣缴义务人”的情形。就此而訁前述条款语言逻辑上的不协调,有必要通过设立“哪些情形支付人无需扣缴税款”的但书条款加以覆盖熨平例如,相关的但书条款鈳以规定如下所得,虽有支付人但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应自行办理纳税申报:(1)由境外主体支付的应税所得;(2)支付给个体工商戶/合伙企业的应税所得;……。

本次修法可能会加重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和扣缴义务人的合规成本例如,(1)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应当予以扣除,不得拒绝据此,既然扣缴义务人不得拒绝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那么,相关“专項附加扣除”符合税法规定的合规责任就应由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承担不实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个人将需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2)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新规定对于不熟悉税务技术要求的个人而言可能会增加其合规成本(必要时,有关个人需借助税务专业人士辦理前述汇算清缴事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