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轰–6tb3轰炸机机该机型是中国仿制苏联图–16双发高亚音速中程tb3轰炸机机请写下研发历程

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轰6的战機是真的吗··是的话·有它数据吗··作战半径啊还有它的性能比如说它的速度多少,起重多少,总体介绍下··谢谢,,,... 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關于轰6的战机是真的吗··是的话·有它数据吗··作战半径啊还有它的性能比如说它的速度多少,起重多少,总体介绍下··谢谢,,,

  轰-6tb3轰炸机机原型为苏联的著名中型喷气tb3轰炸机机图-16。该机采用两台图曼采夫涡轮喷气发动机翼型后掠,1948年开始研制直到1990年还有少量在苏軍中服役。

  该机的各个改型在苏军轰-6tb3轰炸机机图片欣赏(20张)中担任了战术战略tb3轰炸机、侦察、反舰、巡逻监轰-6三面图

  视等多种任务形成了一个用途广泛的型号系列。该机主要的缺陷是研制时间早载荷、速度等指标较差,在苏军中主要作为大型作战飞机(如图-95、图-142)的补充我国引进并仿制了图-16,至今该机仍是我军战略tb3轰炸机力量的核心并且在不断对其动力、航电及机载武器进行改进,同时在其基础上发展了多种特种平台预计将至少服役至2020年左右。

  1957年聂荣臻代表我国前往苏联谈判引进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图-16据称当时蘇联专家曾表示这种飞机已经不能满足军用作战任务的需要,尤其是战场生存能力太低但是当时苏联也没有特别好的替代机种。1958年10月12日周恩来总理就提前试制图-16tb3轰炸机机问题打电话给苏联部轰-六H型tb3轰炸机机

  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随即派张连奎、王西萍、陆纲等赴苏聯进行具体谈判到了1959年,再次跟苏联谈判进口米格-21或更新型飞机和导航设备时我方提出图-16飞机性能落后,希望苏联能提供更新型tb3轰炸機机和空空导弹最终因中苏交恶而没有下文。   1959年我国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开始仿制这一tb3轰炸机机后一度终止,64年3月恢复研制由于選择建设工厂的厂址有重大地质问题,造成了仿制工作上的重大经济损失轰-6是当时中国试制的吨位最大的飞机,全机零件多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及工作量大在试制过程中,陆颂善组织技术力量补齐了苏联未提供的强度计算等资料,编制了新工艺和关键技术资料攻克了多项技术关键,应用了多项新技术该机于1968年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中型tb3轰炸机机的历史填补了航空工业的空白。   1959年聂荣臻与空军和三机部谈话,提到图-16很落后不能作为作战飞机使用,目前的试制可以当作练兵将来空军不用,还可以交给民航使用第一架轰-6原型机于66年10月完成,用于静力试验1968年12月24日,毛主席生日前夕采用国产涡喷-8发动机的轰-6首飞成功,69年批量投产由于我国之後一直未能获得更好的替代机型,轰-6服役至今并仍在继续改进生产之中。

  轰-6采用悬臂式中单翼双梁盒式结构。焦点线后掠角35°,翼弦平面下反角3°,安装角1°。整个机翼由中央翼、左右中外翼和左右外翼组成。机翼后缘全展长上装有内、外襟翼和副翼。襟翼为后退开縫式最大偏转角35°,副翼上装有内气动轴向补偿和调整片。全金属半硬壳机身结构,蜂腰流线形机身。机头有玻璃镶嵌的领航员及tb3轰炸機手座舱,驾驶舱下机腹部的凸起内装导航雷达发动机

  驾驶舱内两名飞行员均有独立的操纵系统,操纵系统分硬式操纵和混合式操縱每位机组成员均有弹射座椅,弹射时一领(领航员)向下、二领向下、尾舱射击手向下、尾舱无线电通信员向下、副驾驶向上、机长姠上但是应指出由于该套弹射救生系统可靠性极其低下,救生几率几乎为零特别是向下弹射的机组乘员根本没有生还的希望。因此通瑺机组会全力将发生事故的飞机飞回机场或尝试迫降。机上配有两个充气救生艇 起落架由前、主起落架和尾橇组成。前起落架装有油液氮气缓冲支柱双轮,有前轮转弯机构主起落架也各有一个装有油液氮气的缓冲支柱,支柱头部各铰接有一个小车架小车架上装有湔后并列的4个机轮。在机身尾部还装有着陆阻力伞仿制时还有一些小改进,如图-16的垂直尾翼翼尖为木质结构对材质要求苛刻,结构复雜工艺方法落后,生产效率低结果在试制时从大量的木材中勉强做出了一件。最后决定用玻璃钢代替木材经一年多时间设计制出了箥璃钢翼尖,强度、电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又如,轰-6天窗骨架零件由GC-4高强度钢制成是一项结构复杂、协调关系多、成形难度大的关键零件,追踪采用热成形工艺方法解决

  发动机舱位于机身两侧。发动机采用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仿制的涡喷-8发动机单台海平面推力7650芉克,最大推力9310千克瞬间推力10300千克。由于国内工业技术的限制涡喷-8发动机比原型的图曼采夫发动机推力小3000多千克,但经过在气动外形仩的努力轰-6的速度比图-16基型还略有提高。涡喷-8的原型为苏联РД-3М发动机,最大推力93千牛(9500公斤)相当于涡喷6的3倍,全重3.1吨最大直径1.4米。为生产这种庞然大物必须匹配几百台精密、专用、大型设备和大型试装载导弹

  车台。它的涡轮盘毛坯要万吨水压机锻制每台发動机,其原材料需高温合金15吨有色金属9.5吨以上。当时世界上仅美英苏才有能力生产这种大推力发动机 仿制РД—3М发动机的中国型号命名为涡喷-8,由西安航空发动机厂研制涡喷-8的原材料、锻铸件毛坯、成品附件共1193项,在1960年时一半需要进口即使发动机制造出来,批生產的命运依然操纵在外国手中从1960年开始,西安厂同航空材料所、上海交大等单位协作试验历时6年,终于将决大部分进口原材料和附件實现了国产化1961年,涡喷-8试车成功接下来又是相同的延寿工程。涡喷-8刚研制出来第一次翻修寿命仅300小时。西安厂集中科研试验力量攻關7年之后,延长到500小时1979年大600小时。1983年即出车成功22年之后,终于使大推力的涡喷-8延长到800小时一台顶3台用了。从这个漫长的认识客观規律的征程中中国设计、工艺、生产人员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一批高水平发动机专家培养出来了 技术上,该发动机为8级轴流式不鈳调节收敛型尾喷口,从压气机第5级和第7级后引出热空气对进口导叶、整流支板和整流罩进行加温;从第8级后引出热空气对机翼前缘加温1967年1月8日,完成了300小时国家交付长期试车1967年3月29日航定委批准交付部队使用,称Ⅰ批发动机在Ⅰ批结构的基础上,又研制了800小时结构的渦喷-8发动机1972年7月到1975年10月,分别进行了四次工艺长期试车考核1973年底在Ⅰ批结构的发动机上混装了可靠性较高的800小时结构涡轮转子,首翻期寿命为400小时称为Ⅱ批发动机。经一年多的混装使用1975年开始,全部生产800小时结构的整机称为Ⅲ批发动机。为了稳妥起见初期Ⅲ批發动机的首翻期寿命暂定轰-6的炸弹舱

  为500小时。79年根据外场使用情况将首翻期寿命延为600小时;83年根据F23042机台架交付延寿试车的情况和外場使用实际情况,决定1982年以后生产的Ⅲ批发动机首翻期寿命为800小时涡喷-8初期有可靠性、维修性方面的多个问题,如高温起动和高原起动困难压气机第1级转子叶片叶尖排气边掉块,火焰筒筒体冷却孔裂纹多涡轮第2级导向器叶片固定螺钉断裂频繁等。当时轰-6险些停飞经努力使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维修性提高到合理的水平。

  机上燃油系统分为主系统和启动燃油系统主系统又分左右两分系统,分别向两個发动机供油燃油箱加注惰性气体,可抑制燃油爆炸并设有紧急空中放油装置。机上设有主液压系统和刹车液压系统主系统负责起落架收放、前轮转向,以及起落架舱、弹舱门的开启关闭通信系统包括通信电台、短波指挥台、超短波指挥台、机内通话器和应急救生電台。机上还安装了空调及除冰系统 前后气密舱的空调用来自发动机压气机的压缩空气进行增压和加温。轰-6一直存在座舱温度过高的问題夏季在地面停放时,座舱气温一般达50度以上极端情况曾经达到70度。这种高温条件不仅加大了机组成员的负担而且对大量精密的电孓设备也有极为不利的影响。最终只能采用地面空调车的方式进行“治标”处理   为防止机翼前缘、发动机进气道前缘结冰,利用由發动机引出的热空气进行加温垂尾和平尾前缘及飞行员、领航员前面的玻璃,采用电阻丝加热装置进行加温电源系统由发动机带动的矗流发电机、电池及变流器组成。

  轰-6的主要作战武器为多种普通炸弹舱内正常载重量3000千克。   轰-6的火控系统主要由第二代自动领航tb3轰炸机系统组成包括多普勒雷达、tb3轰炸机雷达、光学tb3轰炸机瞄准仪、计算机、航向姿态系统、自动领航仪、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自动驾驶仪和速度传感器组成。1960年代华北光学仪器厂研制出“六型”航空光学射击瞄准具,为机上自卫性的航空火力控制系统,与轰-5、轰-6、水轰-5等飞机配套能对航炮进行遥控和自动跟踪目标。1967年华北光学仪器厂完成“I型”航空光学tb3轰炸机瞄准具的研制。该瞄准具与國产“轰六”机配套可供tb3轰炸机机从任何方向对固定目标或活动目标进行水平飞行tb3轰炸机瞄准;还可与tb3轰炸机雷达交连,在能见度不好嘚情况下使用同年,该厂研制出“Ⅲ型”航空光学瞄准具为第二代导航、tb3轰炸机系统配套的产品,具有适合低、中、高空的瞄准和tb3轰炸机兼顾的性能解决了“Ⅰ型”瞄准具1000米以下不能tb3轰炸机的缺点。该瞄准具能与导航tb3轰炸机数字计算机交连飞机在tb3轰炸机航路上做机動飞行,可避开敌人的防御火力;并能在高度200~l400米范围内和雷达tb3轰炸机瞄准具交连实施夜间tb3轰炸机。其重大改进主要是把“Ⅰ型”的8大件妀为只有头部、电子盒、高度组、交轰-6甲机群

  流机4大件并用研制的功率大、体积小的步进机代替摩擦盘机构,提高了瞄准具的协调精度减轻了重量。为在低空时能提前发现目标产品中新增设了概略瞄准机构和快速导视机构。同时对高度组进行了重新设计,使产品在能见度不好的情况下或在夜间能与雷达tb3轰炸机瞄准具交连实施“交连”tb3轰炸机。“Ⅲ型”瞄准具采用“追赶法”瞄准其操作简单,精度高瞄准时间短。   机上装有共7门23毫米自卫机炮机头一门,机身上、下、尾部炮塔各两门由射击瞄准雷达或光学瞄准具控制。机上PX-1型炮塔(PX估计为“炮塔系统”的缩写又分上、下、尾部三种不同结构的炮塔,尾炮塔名称为WPT-1)使用无消焰器的23-2机炮;机头前向机炮为23-2H机炮带长消焰器。PX-1炮塔由114厂研制1973年未定型即开始装备使用,后于1984年针对各种问题经过改进后正式定型至今约生产了近160套、近500座炮塔。1984年原计划以PX-1为基础为轰-5研制的PX-2型炮塔,因轰-5早已停止生产而轰-6的PX-1炮塔又与之相似,因此取消了研制计划   1981年,在轰-6机上加裝第二代自动领航tb3轰炸机系统深受部队欢迎。为了提高轰-6的自卫生存能力1980年,完成了轰-6机加装自卫干扰设备的改装   其炸弹武器包括核弹和早期采用过的250-1、500-1型普通炸弹。之后250/500/型高阻爆破炸弹等陆续装备轰-6使用250/500/系列炸弹是在苏联фAB-M54系列爆破炸弹基础上改进研制的,60姩代中期服役适于轰-6弹舱内挂,中高空投掷另外强-5、歼-6、歼-7、歼-8等也可挂装使用。该系列炸弹有相同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只是外型尺団、装药等略有差异。全弹由圆柱型弹体、双圆筒试尾翼装置、头部/尾部传爆管、双弹耳和相应装填系数的TNT装药等组成弹体由弹头、弹尾、尾锥体、弹道环组成。弹头由铸钢铸成弹道环焊在弹头外部,专门用来改善炸弹下落进入跨音速飞行时的稳定性该系列的四型炸彈的技术指标如下:   250-2型: 全长1.5米,弹体直径0.325米尾翼翼展0.41米,弹重236千克装97千克TNT   500-2型: 全长1.5米,弹体直径0.45米尾翼翼展0.57米,弹重473千克装200千克TNT   1500-2型:全长2.77米,弹体直径0.63米尾翼翼展0.79米,弹重1448千克装658千克TNT   高阻航空炸弹外形启动阻力大,不适合高速作战飞机外挂也不能用于低空、超低空tb3轰炸机。但其短而粗的外型能充分利用轰-6炸弹舱的容积。且只需加装适当的减速装置及开伞控制和安全保护裝置即可构成适用于高速低空/超低空tb3轰炸机的减速炸弹,从而扩大高阻航空炸弹的使用范围   更先进的250/500/1000-3型低阻爆破炸弹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适用于高速飞机外挂投掷轰-6并未装备。

  轰-6原型机研制成功后西飞进一步研制了轰-6的第一个正式型号轰-6甲。在此之前西咹飞机制造厂于1963年接收了哈尔滨飞机制造厂1959年用苏联散件组装的一架轰-6(因此,实际上这是一架我国组装的图-16)改装为核航弹运载试验機,代号21-511任务1964年改装完毕。1965年5月14日中国tb3轰炸机航空兵某师李源一机组驾驶这架图-16(50671)飞机,首次空投原子弹爆炸成功李源一机组为此立集体一等功,第一飞行员李源一和第一领航员于福海记个人一等功其他4名同志记二等功。周总理、邓小平、陈毅、贺龙、聂荣臻等当时嘚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副师长李源一和领航员于福海等人这架飞机曾经在tb3轰炸机航空兵某师服役,退役后被送往空军航空某校做教学設备 这架飞机上,改装增装了投放挂弹系统、加温保温系统、防护系统和临时性试验设备到甲型正式投产装备,令解放军空军拥有了國产化的大型tb3轰炸机机主要作为常规tb3轰炸机力量使用,并能使用我国研制的各种空投核武器66年5月15日,轰-6甲才通过生产定型同年10月15日軍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投产。轰-6甲执行了我国第一次氢弹试爆   随后在甲型的基础上发展了轰-6乙型中程侦察机,1979年定型装有航丁-42型红外相机。到1975年轰-6丙型开始论证,1977年开始研制1980年首飞,1983年5月完成鉴定同年底交付空军。主要改动包括加装电子干扰、电子侦察、电子警戒及可投放金属丝或金属箔条增强了轰-6的自卫能力。之后还发展了轰电-6Ⅰ/Ⅱ/Ⅲ电子干扰机、轰电侦—6Ⅰ/Ⅱ电子侦察机等1987年Ⅰ型机由空军开始研制,1990年6月首飞1992年定型。Ⅱ型机1993年开始研制1996年定型。有意思的是电子型轰-6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从未有过公开报道。1969姩又装备了少量轰-6靶机运载母机,用于携带靶-6型高空超音速无人驾驶靶机该型号1969年3月开始研制,1970年首飞1971年投入试用。主要改进为加裝一对翼下挂架用于挂载2架靶-6。

  海军航空兵于67年轰-6还在研制时就提出了研制反舰改型轰-6丁(轰-6D)因文革影响,1981年8月29日才首飞成功经哆次导弹试射后,84年12月24日轰-6丁通过技术鉴定批准生产交付使用。85年通过鉴定轰-6D主要作为反舰导弹载机,保留了原有作战能力装备了C-601(丅图)、C-801等多种反舰导弹。   轰-6D装备了245型雷达和自动领航火控装置为此轰-6D取消了以往轰-6机头固定机炮,且雷达罩大于甲型的雷达罩该雷达在9000米高度对RCS(雷达反射面积)为7500平方米的海上目标发现距离不小于150千米。其自动领航火控系统具有自动领导航、导弹自动攻击和半自动常規tb3轰炸机三大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早期的大型军舰的RCS远远大于这个数字,比如“克列斯塔II”级RCS高达1000000平方米;我国051的RCS为35840平方米随着我国掠海高亚音速反舰导弹、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发展,轰-6还有较大潜力可挖   轰-6D全机共27个油箱,采用分组式向发动机供油在飞机的油箱舱囷发动机短舱内,装有高灵敏度的感温报警灭火系统驾驶员可手动操纵灭火。油箱内充入惰性气体D型装备了具有分别以惯导、指挥仪、自动驾驶仪、多普勒雷达、航向姿态系统交联构成的三种自动导航功能的导航系统。这种全自动导航系统精度高保证了飞机按照预定嘚航线保持航迹平飞,按给定的坡度操纵飞机自动转弯、转动、改变航向等新增的全天候自主式惯性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适用並以较高精度输出飞机的即时位置、姿态,通过计算后发出驾驶指令操纵飞机其航向姿态指引系统可以在飞行过程中,自动显示飞机的各种航向角、姿态角、偏流角、无线电台方位角和相对方位角以及飞机在转弯时的角度、航道偏差等等。   轰-6D装备了自检测甚/超高频電台具有多频段多功能的优点,并可预选20个波道在主波道通信同时,能预设救生频率进行信号接收联络也可自动应急发射呼救信号。通信系统中配备的短波电台、救生电台(每个乘员配备)和机内通话器等设备可以保证在飞行中飞机与飞机、飞机与地面之间中、近距离的指挥联络和远距离通信联络,机组能用机内通话器进行封闭式通话D型气密舱增压和加温用的空气,由发动机压缩机供给的仅有┅台发动机工作时,也能保证供空气如飞机座舱受损引起舱压降低,能手动调节气压在低空飞行时座舱内自然通风,前后座舱均设有專门系统为了防止结冰,在机翼、发动机、尾翼以及驾驶员座舱玻璃、领航员瞄准玻璃等部位均有电热或气热加温装置该型号采用了WQJ-1型发动机起动机。目前轰-6D已经出口   D型装备了弹舱投放/导弹外挂发射系统互联的联合火控系统,能自动搜索跟踪选择的攻击目标測量、实时计算目标相对运动参数,以令指挥仪发出准确指令实施对目标的自动攻击或tb3轰炸机任务。使用的主要武器为鹰击6号空舰导弹出口称C-601。该弹1966年随空舰导弹“371工程”立项当时名为“风雷一号”,由三院在海鹰2号反舰导弹基础上进行改进研制随后确定了由轰-6丁攜带两枚鹰击6号的全作战系统方案,全系统主设计师为路史光同志1979年,模拟试验顺利进行ZJ-6指挥仪、自动驾驶仪和弹载773甲多普勒雷达相繼进行对接试验,并成功进行了试射当时发现773甲和机载773雷达相互干扰。1981年在遥测实弹打靶中取得四发四中的可喜成绩飞行性能良好。1983姩鹰击6号获得国家科工委批准定型,并进行了部分指标调整站长认为当时可能是针对反舰导弹技术的发展变化,加强了鹰击6号的低空突防性能1986年C-601成功外销,在两伊战争中完成了多次实战任务   C-601反舰导弹飞行速度约M0.9,采用中段自控加末段雷达主动制导射程约150千米,飞行速度M0.9平飞高度50、70、100米;弹重2440千克,长7.36米弹径0.76米,翼展2.4米战斗部380千克,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弹体内有推进剂箱和氧化剂箱。   轰-6丁可在1000到9000米高度之间投放该弹投放后导弹自由下落至850米高度,发动机点火于500米高度改平;至预订射程时弹载多普勒导航雷达关機,末制导雷达开机捕获目标;随后导弹开始俯冲命中后三个触发引信起爆战斗部,摧毁敌舰艇目标   两发齐射间隔5~15秒,对于当時的舰艇来说这一时间间隔足以导致舰空武器系统缺乏足够的反应时间拦截第二枚导弹。

  据称后期生产的轰-6甲(也可能是改进后的丙型)部分改造为轰-6F改进型主要调整了主仪表板和辅助仪表板,增加了惯导设备的控制显示部件和状态选择部件增加了惯性导航系统、GPS定位导航、导航信息处理机,换装领航仪和航向联系盒从而组成了惯性导航、GPS导航和多普勒导航三种导航分系统,互相交联配合可與tb3轰炸机瞄准系统交联,实施自动瞄准tb3轰炸机该系统采用了卫星导航技术、卡尔曼滤波技术、多余度组合导航技术,导航功能强、精度高、工作可靠性好可以实施远距离自动导航、机动瞄准和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实施低空激动突防。因此该改型具备了原距离、远海导航tb3轰炸机能力解决了轰-6飞机难以遂行远海作战的问题。取消了不必要的背部和机头航炮并采用了蓝灰色低可视性涂装。甚至有一架轰-6被用於提高隐身性的研究试验进行了一定的改装。   为改善轰-6的航程、发动机寿命等性能西飞于1970年提出了深入改进的轰-6I方案。这一方案非常大胆采用四台英国“斯贝”512-5W涡扇发动机(FBC-1也采用了当时引进的“斯贝”涡扇发动机)代替原有的两台涡喷-8发动机。其中两台布置在原涡噴-8的位置另外两台在机翼下吊挂。轰-6I航程从原型的5760千米猛增至8060千米海平面爬升率从原型的18.6米/秒提高到29.7米/秒,效果显著但由于大量改進现有的轰-6成本太高,而且“斯贝”发动机的数量和后勤维护很成问题轰-6I方案被放弃。   轰-6还衍生了其他一些小改型如无人靶机母機和轰电-6电子战改型。   另外根据种种资料可以肯定轰-6是我国几种空地导弹的载机。由于我国对空地导弹保密很严格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匮乏。目前所知的可能是空地导弹的型号包括上游-2A(SY-2A)的改型上游-2A是上游-2反舰导弹的改型,用涡喷发动机取代了上游-2的火箭发动机射程增加到130千米以上,长度增加少许上游-2A采用GPS+惯导+末段主动雷达制导。最容易识别的特征是其进气道装在弹体后上方类似于美国AGM-86。據信上游2A的空地改型取消了火箭助推器导引方式沿用上游-2A的模式,但末段有所不同根据一些资料,该弹可能涂成黑色另外外界传说嘚中国空地导弹还包括“红鸟”系列巡航导弹,载机同样是轰-6未经证实的说法是,携带两枚空地导弹的是轰-6H型某型导弹中段采用惯性淛导,末段采用电视制导头将图象发回轰-6H,由武器控制员锁定目标H型本身主要改动了导航设备。此外在鹰击8反舰导弹的基础上发展絀了据称编号为“空地8”的空地导弹,发射载机同样采用轰-6但据称由于尚处于研制发展的阶段,使用不同空地导弹的载机实际上是不同嘚型号在可使用的空地武器方面并不具备多少通用性。   轰-6 086号是发动机试验高空平台于1969年以图-16改装完毕。炸弹舱内加装一个可升降發动机平台前端有一圆环作为进气调节。086号完成了我国大量发动机的试验工作   轰-6改型还包括轰油-6空中加油机,该机在翼下加装两個软式加油吊舱能为歼-8ⅡD空中加油型战斗机进行加油。该型号取消了机头玻璃镶嵌结构的观察tb3轰炸机舱、尾炮等尾部观察窗略有增大。该改型全机可载油37吨输油18.5吨,约够6架歼-8D型机使用对接操作通过仪表指引和目视控制。该型机的导航系统为两套惯性导航系统组成互为备用,加装了两套塔康导航系统用于加、受油机空中测距和对地近程导航、定向仪。加装航向姿态系统机头装有气象雷达。通信系统增加了两套超短波单边带电台、两部保密电台和救生电台电子对抗设备中增装了雷达告警设备和箔条/红外诱饵投放器。为了实施夜間加油在左右挂架两侧、左右起落架短舱内侧的尾锥内、后机务舱两侧各装了一个白光灯。加油吊舱也装有指示灯

  轰-6K是最新的轰-6妀型,是首个采用综合导航火控系统的轰-6改型据分析,其基本情况如下:   1、可挂6枚KD88巡航导弹内部弹仓全部改为燃油舱;   D-30KP-2型涡輪风扇发动机

  2、采用D-30KP-2型发动机,该发动机是俄罗斯索洛维耶夫设计局(现称彼尔姆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的涡轮风扇发动機其最大推力为12.5吨,涵道比2.42:1翻修寿命3000小时。D-30KP是前苏联时期研制的第一种大涵道比高性能涡轮风扇发动机特点是推力大、耗油率低、性能可靠。目前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和轰-6Ktb3轰炸机机装备的均是俄制D-30KP-2型发动机。推力增大30%耗油量减少20%,加上内部弹仓全部改油舱航程比原轰6增加30%,即作战半径在常规任务情况下为3X00-4X00千米满足我空军对台东部目标打击要求。   3、换装新型火控雷达和搜索雷达取消机頭透明领航员舱和颌下停机坪上的国产轰-6型tb3轰炸机机

  雷达,将原领航员舱改装为雷达设备舱   4、加装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5、所有机炮炮塔全部取消尾部无线电操作员舱取消,换装新型大功率电子干扰设备保证突防安全。   6、载员4人统一安排在机头,汾2排每排2人,分别为驾驶、副驾驶、电子战/通信官和领航/tb3轰炸机官全部前向乘坐,安装独立弹射座椅   7、重构航电系统,采用大屏幕LCD玻璃座舱优化人机工程,操作大为简化   研制轰-6K的背景是,为改变老轰-6腿短、弹少、看不远的问题满足对台应急作战急需,滿足打击台岛东部地区目标的急需急需对轰-6大改,使其成为我军巡航导弹载机满足对敌目标迂回远距打击需求,同时为加快研制进度对轰6主体承力结构不做大改,只针对换发对进气道、尾喷做针对性重新设计和修形对主翼和尾翼空气动力学匹配做适当调整,以满足發动机进气量增大推力增大后对飞机影响。同时根据近年来我国航空电子技术飞速发展,采用最新电子设备完全彻底替换了老轰-6电子設备同时采用了电传操纵、隐身涂料等目前国内较成熟的技术对轰-6进行了改造。应该说轰-6K的研制成功,是对近10年来我国航空制造业综匼集成能力的一次大检阅集中体现了我国航空电子、材料技术的最新成果,为其他老旧航空产品升级改造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茬苏联,图-16历经多次改进战斗力大大增强,出现了多种改型值得我们借鉴。苏联的图-16的领航舱已被机头雷达舱替代2004年,图波列夫公司和俄罗斯国防进出口公司表示如果中国需要更新的tb3轰炸机机,图波列夫公司将很乐意向中国提供自己的产品不过这种交易主老式轰-6tb3轟炸机机

  要取决于两国政府间的意向和谈判,只有在政府间达成协议以后图波列夫公司才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产品。同年的珠海航展上图波列夫公司展出了图-22M3的模型。   直到21世纪轰-6的炮塔仍在生产、研究和改进。站长认为炮塔的重量,不如让给电子干擾设备等使用但是由于涉及到配平的问题,大改似乎又并不划算据称最新的轰-6H已经取消了一个炮塔。

}

前苏联tb3轰炸机机主要有图—2、16、20、22、26、160米亚—4,苏—7、17、24米格—27等型号,其中图式tb3轰炸机机家族作战威力最大也是当今世界能与美军tb3轰炸机机相抗衡的主要机种之┅。

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以后

军事战略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认为:在未来的战争空中力量已从辅助支援地位上升为空中打击嘚主攻手段。在战争开始时初始打击至关重要,它将对后期军事行动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强大的初始打击,可以使对掱瘫痪使其难以恢复元气。

但由于经济原因俄罗斯不可能在短期建立起打赢这种现代战争所需的全部常规力量,因此俄罗斯已明确表礻:一旦其核设施或其他重要目标遭到打击采取核报复是可能的。不管是常规打击还是核报复tb3轰炸机机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武器装备莋战平台。

2004年普京下令重新启动图—160远程战略tb3轰炸机机生产线。这是俄罗斯继通过新的国家军事安全学说、批准美俄削减战略核武器第②阶段谈判后的又一重要军事举措

图—160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于20世纪70至80年代研制的变后掠翼超音速战略tb3轰炸机机。1982年北约为前苏联這种新型tb3轰炸机机取名为“海盗旗”。1988年8月2日前苏联向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卡卢奇首次展示“海盗旗”战略tb3轰炸机机,使其感到震惊這种tb3轰炸机机的作战方式,主要采取高空亚音速巡航、低空亚音速或高空超音速突防“海盗旗”战略tb3轰炸机机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翼身融合体设计,机翼为变后掠翼;装4台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成对地装在机翼下靠近飞机重心的两个发动机短舱内;十字形尾翼;武器舱位于机身中部。

“海盗旗”装备2台HK—32发动机最大时速2200公里,航程14800公里(不加油)实用升限15000米;装备有惯性导航系统、天文导航系统、衛星导航系统、光学电子瞄准系统、激光照射器、电子对抗设备和空中加油设备;弹舱可挂载12枚X—55空地导弹,能够携带24枚AS—15“肯特”巡航導弹和AS—16“反冲”带核弹头的导弹另外还可以携带一系列非制导炸弹。如今图—160是世界上最大的现役tb3轰炸机机,前苏联原计划制造100架但由于苏联解体,最终只生产了38架1992年停产。据说现俄罗斯空军仅有6架图—160tb3轰炸机机具备作战能力,其主要任务是战略核打击

“海盜旗”虽然在布局结构上与美军B—1B相似,但也有很大的区别“海盗旗”大约比B—1B大20%。它的翼展(平直状态)55.75米、(全后掠)33.53米机长53.95米,机高13.72米;而B—1B的翼展(平直状态)41.67米、(全后掠)23.84米机长44.81米,机高10.36米翼展面积181.2平方米。“海盗旗”的机翼平面形状(后掠角展弦仳,枢轴点间距与翼展的关系)与B—1B的差别较大而类似“逆火”tb3轰炸机机。

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变后掠翼超音速tb3轰炸机机北约集团給予绰号“逆火”。该机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原型机于1971年开始试飞,共制造了12架原型飞机用于飞行试验、系统试验和作为武器平台進行评价生产型于1974年交付部队使用。到1990年初已有350多架在服役其中隶属前苏联四个舰队的海军航空兵约有160架。图—26是前苏联第一种航程較远的超音速tb3轰炸机机其高空亚音速作战半径达3700公里,除能对欧亚大陆的苏联周围的国家和附近的海上目标实施攻击外经空中加油后還能攻击美国的战略目标。其低空突防性能使它的生存能力大大高于以往的前苏联tb3轰炸机机图—26tb3轰炸机机曾是美、苏战略核武器谈判中長期争论的问题之一,美国认为图—26是远程tb3轰炸机机属于限制之列。经过长期争论最后统一在前苏联的观点之下,即图—26属于FB—111一类嘚中程tb3轰炸机机动力装置两个图—144超音速运输机所用的库兹涅佐夫HK—144双转子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推力增大型,单台最大推力为127.4千牛(13000公斤)主要机载设备包括地形跟踪雷达、大型tb3轰炸机导航雷达、尾炮瞄准雷达、多普勒导航及计算系统。可携带1枚AS—4“厨房”空对地导弹戓在机翼下携带2枚AS—4或AS—6“王鱼”空对地导弹。进气道下的多用途挂架上可携带12枚500公斤的炸弹还可装备前苏联研制的帮助tb3轰炸机机突防嘚诱惑式导弹。舱内可携带多达12000公斤的常规炸弹两门双管23毫米机炮并列装在机尾。翼展(全展开)34.3米(全后掠)23.4米,机长39.6米机高10.8米;空重52000千克,最大起飞总重130000千克正常武器载重12000千克,机内最大载油量48000千克;海平面最大速度1100公里/小时高空最大速度(带两枚导弹,高喥15000米)1593公里/小时巡航速度(高度12000米)849.8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5240米,爬升率(机翼后掠55°)55米/秒起飞滑跑距离1525米,最大航程9000公里

图—22是前蘇联图波列夫设计局为其空军研制的第一种超音速中程tb3轰炸机机,机组人员为3人北约组织给予绰号“眼罩”。1955年开始研制1958年首次试飞,1962年装备部队共生产了250架左右,除装备前苏联空军、海军航空兵外还出口

。图—22共有4种型别:A型tb3轰炸机侦察型;B型,tb3轰炸机型;C型海上侦察型;D型,教练型以下数据适用于A型和B型。动力装置两台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85.3千牛(8700公斤)。主要机载设备有tb3轰炸机领航雷達、预警雷达、射击瞄准雷达武器弹舱内可挂常规炸弹、特种炸弹。尾塔内有一门雷达瞄准的30毫米机炮该机还可带AS—4空对地导弹。翼展27.70米机长40.53米,机高10.67米机翼面积188.5平方米;空重34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83900千克燃油量35000~40000千克;最大速度(高度12200米)1593公里/小时,巡航速度(高喥12200米)956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8300米,起飞速度360公里/小时着陆速度(重74000千克)23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5500公里,续航时间7小时30分活动半径2200公里。

图—20或95远程战略tb3轰炸机机

图—20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四发远程战略tb3轰炸机机又称图—95。“熊”是北约集团给予的绰号该机具有穿越北极攻击美国本土军事基地的能力,1951年开始研制1954年首次试飞,1957年交付使用共生产了370多架,现有尚有部分在服役由于该机飞行速喥慢、自卫能力差,故俄军现主要用作远程空对地导弹载机(B、C、F、G型)、电子侦察机(D型)、海上照相侦察机(E型)如今,约有150架图—95M/K/MC仍在服役与图—160变后掠翼超音速远程tb3轰炸机机和图—22中远程超音速tb3轰炸机机一起,共同组成俄罗斯的战略tb3轰炸机机机队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185吨,最大机内装油74吨最大载弹量25吨;最大飞行速度91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76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5000米,航程12000至14000公里;可携带10枚导弹其中6枚装在弹舱内的旋转挂架上,两侧翼根接架各接两枚据介绍,俄罗斯又在研制比图—95更先进的AS—19新型空射巡航导弹其射程可能超過30O0公里。主要机载设备有tb3轰炸机瞄准雷达、光学瞄准具、无线电罗盘、天文导航设备武器有两门AM—23机炮(装在机尾炮塔内)。炸弹舱可載弹10000~25000千克可携带核弹、无线电遥控炸弹、水雷、鱼雷以及多种型别的空对地导弹。翼展50.4米机长(不包括受油管)45.4米,机高11.6米机翼媔积302平方米;正常起飞重量154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80000千克;最大速度(高度12500米)805公里/小时最大巡航速度76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5000米最大爬升率26米/秒,航程12000~14000公里起飞滑跑距离1800米,着陆滑跑距离1000米

图—16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设计的双发高亚音速中程tb3轰炸机机,北约集团给予嘚绰号是“獾”1950开始研制,1952年首次试飞1955年交付使用。该机采用细长流线型机身后掠机翼,两台涡轮发动机靠机身两侧图—16各型生產总数达2000架以上,1966年开始从前苏军退役如今仍有相当数量在俄军服役。除装备俄空军外还外售

图—16共有11种型别,可执行战略tb3轰炸机、對海攻击、电子干扰、侦察、空中加油等多种任务主要机载设备有遥控天文罗盘、tb3轰炸机瞄准雷达、射击瞄准雷达。

武器有7门射速为1250~1350發/分的AM—23型机炮炸弹舱可载各种炸弹、鱼雷或水雷,正常载弹量3000千克最大载弹量9000千克。

该机还可携带多种空对地导弹翼展33.00米,尾翼展11.75米机长34.80米,机高9.85米机翼面积164.65平方米;空重3704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72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75800千克,允许着陆重量48000千克最大载油量34360千克;最夶速度992公里/小时,升限12800米续航时间7小时20分,最大航程6000公里活动半径2300公里,起飞滑跑距离1885~3165米着陆滑跑距离2180米。

  • 1. .人民网[引用日期]
  • .铁血网[引用日期]
}

原标题:来自北方的“獾”--苏联圖-16喷气tb3轰炸机机史话

作为苏联最早研制并投入现役的远程中型喷气式tb3轰炸机机图-16在苏联喷气式tb3轰炸机机的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北大西洋上空观察美英航母舰队的监视者到阿富汗上空播撒死亡之种的死神,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图-16忠实地执行着苏维埃交给它的使命而作为我国空军轰-6tb3轰炸机机的直接技术来源,图-16同样对我国远程tb3轰炸机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期文章,将为各位介绍这头来洎北方的獾--图-16背后的故事

苏联喷气tb3轰炸机机的早期发展

长期以来,苏联一直在追求发展远程重型tb3轰炸机机但受于自身的技术条件落后,从早期的TB系列tb3轰炸机机到二战中的Pe-8重型tb3轰炸机机苏联在重型tb3轰炸机机领域表现并不如意,二战中身为盟国的美英也不愿意将自己的重型tb3轰炸机机提供给苏联1945年,tb3轰炸机日本后受损、紧急迫降在海参崴的3架美军B-29重型tb3轰炸机机为苏联带来了契机图波列夫带领的设计团队根据B-29部件进行了完全的测绘仿制,其最终成果便是苏联版的B-29:图-4重型tb3轰炸机机

B-29斯基:图-4重型tb3轰炸机机

然而二战后喷气飞机的快速发展,打破了速度和升限的限制让B-29和图-4这样的传统螺旋桨tb3轰炸机机陷入窘境:在年的朝鲜战争中,以苏联的米格-15和美国的F-86为代表的喷气式戰斗机相继投入战场揭开了喷气时代的空战序幕。从日本起飞的B-29在tb3轰炸机北朝鲜境内的水库、发电站等重要目标时遭遇苏联和中国飞荇员驾驶的米格-15截击,曾经在日本上空如入无人之境的B-29在新锐的喷气战斗机面前处处被动高速接近的米格-15用自己的机炮在B-29的机身上撕开巨大的口子,一架又一架的B-29在空中折断机身或机翼坠落

朝鲜战场上米格-15和F-86的厮杀,拉开了喷气时代空战的序幕

朝鲜战争让美国和苏联同時认识到传统的螺旋桨tb3轰炸机机已经落后于时代,必须加快研制装备喷气式发动机的高速重型tb3轰炸机机才能适应喷气时代的作战环境。

在喷气式tb3轰炸机机领域苏联人最早的成功尝试是伊尔-28这样的轻型战术tb3轰炸机机。但伊尔-28在载弹量和航程上都难以让苏军满意苏联空軍希望能拥有一款航程和载弹量更大、飞行速度和升限更高的远程喷气tb3轰炸机机。

伊尔-28轻型战术tb3轰炸机机我国引进仿制后改称轰-5

虽然图波列夫设计局以设计tb3轰炸机机见长,但喷气tb3轰炸机机的研制和以往螺旋桨式tb3轰炸机机的研制有着大量的不同这也导致原先的那些经验基夲无法适用于喷气飞机的研制,必须要先做个项目来练练手1947年7月,苏联设计师在图-2tb3轰炸机机的基础上加装从英国购买的RD-45喷气发动机,這便是图-12双发轻型喷气式tb3轰炸机机苏联设计师们在图-12上首先验证了喷气tb3轰炸机机的空气动力外形、特殊气密式座舱等大量设计思路和关鍵技术,为日后喷气tb3轰炸机机的研制进行了一定的技术探索

图-12喷气tb3轰炸机机,图波列夫在喷气tb3轰炸机机领域的探路者讲真这玩意第一眼看上去还以为是喷气化的B-25...

1947年12月,美国的B-47“同温层喷气”远程tb3轰炸机机成功试飞这种采用上单后掠翼设计的喷气tb3轰炸机机极大地刺激了圖波列夫和他手下的设计师。与传统平直翼飞机相比后掠翼飞机虽然在航程和起降的稳定性上有所牺牲,但飞行速度能获得明显的提升在和伊尔-28进行竞争的图-82喷气tb3轰炸机机上,图波列夫第一次尝试了后掠翼设计并成为了日后重要的技术参考。

图-82图波列夫首种采用后掠翼设计的喷气tb3轰炸机机,在与伊尔-28竞争的过程中落败

在1950年6月正式接到了苏军的研发指示后图波列夫开始了当时代号图-88的后掠翼喷气tb3轰炸机机试作机的研制工作。

正在进行翼面载荷试验的图-88原型机

图波列夫首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选择了由米库林研制的AM-3(RD-3)涡喷发动机,這款参考英国技术研制的涡喷发动机初步满足了可靠性要求推力达到了85.3千牛(后期改进型RD-3M达到了95千牛),日后我国的轰-6所采用的涡喷-8发動机便是AM-3 M-500发动机的仿制改进型号。但AM-3也存在着重量大、耗油量高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图-16的航程与速度。

米库林AM-3涡喷发动机WP-8嘚仿制原型

发动机选好了,图波列夫还面临另外一个难题:发动机该怎么装呢当时美国B-47以及日后的B-52采用的是主翼下吊挂发动机短舱的方式,这样的布局方便生产和发动机的日后维护但产生的风阻会削弱飞机的速度优势。当时图波列夫考虑过很多方案其中在主翼根部安裝发动机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阻,也是图波列夫最中意的一个方案但这样的方案不要说自己人的飞机,在美英的tb3轰炸机机上也没見过

采用翼下挂载发动机短舱的B-47,这种发动机配置布局日后成为了tb3轰炸机机和民航客机的主流布局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949年世界上首款喷氣式民航客机:英国德·哈维兰D.H.106“彗星”客机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其采用的便是在主翼根部布置发动机的设计英国人的喷气客机让图波列夫看到了希望,也奠定了图-16的翼根布置发动机的布局方案

英国“彗星”喷气式客机,虽然在民航史上是一个悲剧角色但它为图波列夫验证了翼根配置发动机布局的可行性

两种发动机布局方式对飞机升力影响的对比图,可以看到采用翼根布局的飞机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機翼的升力优势(图片来源:《世界の傑作機 No.126 ツポレフTu-16“バジャー”》)

为了帮助机组乘员逃生苏联设计师为图-16的6名机组乘员都安装了OKB-156型弹射座椅,这也是苏军首款安装弹射座椅的大型tb3轰炸机机但由于飞机布局的限制,图-16采用的弹射方式是2名正副驾驶向上破窗弹射其餘的投弹手、领航员、无线电操作员和尾炮手等4名乘员向下弹射。实际上图-16的弹射装置和模式饱受诟病,一旦机组需要进行弹射必须先将飞机拉升至安全高度,否则向下弹射的4位老哥怕是要直冲地面而凉(事实上在苏军和我军出现的图-16/轰6飞行事故中能弹射成功并幸存嘚大多也只是正副驾驶两人)。就算是要准备弹射机组也得先将弹射座椅调整到靠后的弹射窗口上、将头顶的玻璃或者是下方的安全板先弹出去,整个弹射步骤十分繁琐

图-16机内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16的驾驶舱,正副驾驶头顶的玻璃即为紧急弹射出口

但在我军改进的轰-6K上已經为缩减为3人的机组装备了向上弹射的零高度-零速度弹射座椅,机组的幸存几率极大提升

进行零·零弹射座椅试验的轰-6K地面平台

1952年,图-88項目正式通过国家测试获得苏军制式型号:图-16,并在1955年开始装备苏联空军北约在发现了图-16后,将其命名为“獾”(Badger)

标准生产型的图-16采用上单固定后掠翼布局内翼41度,外翼37度机体全长34.8米,全机质量75800公斤装备两台AM-3 M-500涡喷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为1050km/h最大续航距离7200公里。擁有7门23毫米自卫机炮机内炸弹舱最大载荷9吨,主翼加挂挂架后还可选装2枚空地/反舰导弹

作为宝贵的大型飞机平台,图-16除了执行传统tb3轰炸机任务的机型外还通过加装警戒雷达、电子侦察设备、加油吊舱等,成为了苏军重要的远程侦察机、空中加油机和飞机发动机测试平囼等

图-16:最早也是最基础的量产型号,可携带常规航空炸弹

图-16A:可携带空投核弹的型号为了抵抗核爆炸带来的光辐射烧蚀,保护机内嘚电子仪器设备机身涂成银白色。图-16A为苏联执行了80%以上的空投核试验任务

图-16K:携带空地/反舰导弹的版本部分机型在机头还装了硕大的導弹引导雷达

图-16Z/N:空中加油型号(与我军装备的轰油-6采用加油吊舱的方式不同的是,图-16Z采用的是翼尖加油的方式)

图-16G:十分特殊的报纸快递飛机由于苏联国土广袤,远东地区的报纸必须依靠飞机空运递送以保持信息及时传达否则当地人只能看到前一天的报纸了,在充当快遞员的业余时间则是作为tb3轰炸机机飞行员的教练机使用。

图-16R/RM:远程侦察机型在对大西洋的北约舰队进行监视时,图-16R的长距离续航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图-16L:航空发动机测试平台(飞行实验室)

图-104:在图-16的基础上修改设计而成的喷气式民航客机北约代号“骆驼”。图-104也昰苏联第一种、世界上第二种投入运营的喷气民航客机

1954年5月1日9架图-16组成编队飞过红场,这成为了图-16在世人面前第一次的公开亮相

陆续加入苏军服役的图-16快速替代了图-4,同时也推动了苏军远程tb3轰炸机机部队在地勤维护方面的巨大变化:机场跑道为了适应图-16的起降而加长加寬新建了图-16专用的航空燃料库和航材储备仓库,改用新式的导航和通信联络系统等等

在苏联空军逐步装备图-16的同时,苏联海军航空兵吔在时任苏联国防部长的朱可夫元帅的指示下于1956年开始换装图-16。一开始苏联海军航空兵装备的还只是携带地空导弹的图-16KS和可以挂载6枚鱼雷的图-16T(音速雷击队图-16掠海朝着美舰投雷的画面实在太美……),但在短短的2年内来到海军航空兵的各型图-16越来越多,截至1958年底苏軍黑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太平洋舰队一共装备了424架图-16,其中最为活跃的便是图-16R和图-16P这两种侦察机型

一架苏联海军航空兵的图-16Z加油机囸飞越一艘苏军的“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与常规版本的图-16不同的是,图-16R和P型搭载了SPS-1型干扰装置和SRS-3型电子侦察装置(ELINT sets)安装有ECM电子干擾装置的苏军图-16P,曾经参加过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的军事行动:飞抵捷克上空的图-16P运用ECM装置成功干扰了捷军的防空警戒雷达為苏军空降兵搭乘的运输机突击降落在布拉格机场提供了电子战支援。

苏军的图-16P依靠SRS-3装置通过靠近北约舰队或者雷达站实施电子对抗侦察,收集北约各型雷达的信号特征

1978年,一架苏军图-16P正在对美军航母编队实施侦察照片中的军舰是美军斯普鲁恩斯级“休伊特”号驱逐艦(USS Hewitt DD-966 )

从60年代开始,苏联海军航空兵的图-16就开始执行对大西洋、地中海和日本海区域航行的北约舰队的侦察行动其中对美军航母的抵近偵察最为频繁。为了应对图-16的抵近侦察美军航母往往会提前起飞舰载机进行跟踪监视,把这些烦人的獾赶走在侦察北约舰队的过程中,苏军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损失了数架图-16:

1964年7月15日,1架图-16在日本海失事坠落

1968年5月25日,1架图-16P在侦察美军“埃塞克斯”号航母时由于”鈈明原因”栽进了北冰洋(事后调查认为是苏联机长在成功抵近美军航母后,再次返回准备继续抵近侦察时因为操作失误导致飞机在超低空失速,机翼碰到海面后解体坠海)

1980年7月26日1架图-16P在日本海侦察美国航母时失踪,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军舰在事后找到了飞机的残骸和3名機组乘员的遗体

正在抵近美军CV-61“游骑兵”号航母侦察的苏军图-16RM侦察机

而美军在驱赶图-16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伤亡事故:1983年4月苏军1架图-16在丠极地区进行巡航侦察飞行,被美海军3架F/A-18舰载战斗机拦截美军飞行员为了将图-16逼走,进行了危险的机动飞行动作可能是由于F/A-18才刚刚入役不久(1983年1月开始服役),美机飞行员对它的飞行特性还不熟悉结果两架F/A-18在这架图-16上空意外相撞爆炸,碎片还造成图-16机体和部分设备受損但这架图-16仍顺利返回了基地(真·吃瓜群众)。

1986年,一架美海军陆战队VMFA-323战斗机中队的F/A-18A正在监视一架图-16R侦察机

1987年12月9日2架图-16R接近冲绳岛附近海域上空巡航侦察,驻扎在冲绳那霸航空基地的日本航空自卫队第302飞行队紧急起飞了2架F-4EJ战斗机升空拦截接近图-16后,日机再三喊话要求其飞离但苏军机组不予理会,在经过请示后日机对图-16进行了实弹警告射击,这也是航空自卫队历史上第一次的实弹警告射击行动倳后,日本外务省通过外交渠道对苏军图-16“侵犯日本领空”的行为进行了“强烈抗议”但苏联外交部以“图-16只是不小心迷航了”为由,紦这件事直接糊弄过去了

苏军的图-16R和图-16P还曾经远赴苏军在越南金兰湾的海军基地,在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一直执行着对太平洋方向美军舰队嘚侦察监视行动随着图-16在80年代末的退役,至今依然在执行远程巡航和侦察行动的只剩下图-95这样的远程战略tb3轰炸机机了

图-16在苏军服役的過程中,唯一有记录参加过的实战便是阿富汗战争中对反苏游击队的tb3轰炸机行动。在阿富汗战争爆发初期苏军的图-16就从哈萨克斯坦境內的苏军航空基地出发,对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和西北部交通枢纽赫拉特进行了战术tb3轰炸机行动

图-16在早期的tb3轰炸机行动中携带的大多是250公斤和500公斤级的常规炸弹。随着“圣战者”们将基地逐步转移到阿富汗山区苏军开始使用更加巨型的航空炸弹实施tb3轰炸机:从1000公斤级到3000公斤级,在苏军撤离阿富汗前还涌上了惊人的9000公斤级常规航弹重达9吨的FAB-9000M-54是图-16所能搭载的最大的一种航空炸弹,于1949年研制成功开发的初衷昰用于反舰攻击(特别是反航母),战斗部威力巨大爆炸点半径225米内的人员非死即伤。

苏军的9吨级FAB-9000M-54航空炸弹直径120cm,长5.09米是当时苏军武器库中最大的常规航空炸弹

那么,为什么苏军要在阿富汗使用如此巨型的航空炸弹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些40年代末制造的老爷爷航彈已经快到有效期了反航母是不可能反的了,与其找地方销毁不如直接扔战场上苏军在从阿富汗撤退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反苏游击队通过山间公路实施追击在从据点撤离后就派遣图-16携带9吨级航弹tb3轰炸机山谷公路,山轰塌半边就把路堵死了(真是典型的毛式解决方法)据统计,苏军在整场阿富汗战争中一共投下了289枚M-54型9吨级航弹基本把库存清空了。

1988年12月苏军撤离阿富汗前夕,苏军第251远程tb3轰炸机机团裝备的图-16涂装

苏军对图-16在阿富汗的表现十分满意由于美国中情局在80年代中期将“毒刺”单兵防空导弹送到了阿富汗游击队手中,直接影響了苏军米-24武直和苏-25攻击机对地支援的效率但“毒刺”毕竟届不到在10000米以上的中高空飞行的图-16和图22,所以图-16在阿富汗战场上基本能把炸彈快递及时送到“圣战者”们的头顶上为遭受围困的苏军地面部队解围。

1952年以纳赛尔为领袖的埃及青年军官发动政变,推翻了法鲁克迋朝建立起了共和国政权。为了实现政权的巩固以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站在英法对立面的纳赛尔政权选择了苏联作为自己的靠屾同样希望干涉中东地区事务的苏联也瞅准了这个机会,开始给予埃及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援助埃苏关系从50到60年代一直处于升温狀态。

迦玛尔·阿卜杜尔·纳赛尔(),时任埃及总统,埃及最高军政领导人曾致力于推动阿拉伯世界的团结

苏军向埃及派出了总规模达箌2万人的军事顾问团,同时还将米格-19、米格-21、T-55坦克等大量武器装备运到埃及迅速提升埃及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在苏联参观考察的埃及军官们看到了苏军图-16的飞行训练后认为埃及空军也需要这样的远程喷气式tb3轰炸机机,于是向苏联提出能否提供一批图-16虽然远程tb3轰炸机机屬于不能轻易出手的装备,但为了保持与埃及的良好合作关系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苏军同意向提供图-16但是提出了附带条件:所有嘚图-16必须由苏军飞行机组驾驶。

从1961年开始第一批图-16首先抵达埃及,到了1967年春能够挂载空地导弹的图-16KS也出现在了埃及空军的机场上。对於埃及空军来说图-16的到来让他们拥有了远程打击以色列战略目标的能力。但以色列人也在摩萨德卓越的情报工作下了解到埃及军队已經装备图-16的消息。

美军的F-4战斗机正在跟踪一架埃及空军涂装的图-16F这架实际由苏军飞行员驾驶的图-16先前刚刚对航行在地中海上的美军“约翰·肯尼迪”号航母进行了战术侦察

1967年6月5日早晨7点45分,一队以色列空军的幻影III战斗机带着航空炸弹保持着超低空飞行姿态快速突入埃及嘚前线军用机场。他们是当天执行空中突袭任务的20多个以色列攻击梯队中的一支分队而他们承担的任务,就是炸掉埃及空军新近部署的圖-16tb3轰炸机机由于无法探测到超低空飞行的飞机,埃及的防空警戒雷达根本没有发现以军的攻击机群在靠近停放图-16的埃军机场后,以军嘚幻影III兵分两路一部朝着机场跑道投下安装有延迟引信的航弹,破坏掉机场跑道以免埃军战斗机升空拦截而另一部分则是直奔停在环形掩体内的图-16,在投下炸弹后以军战斗机还用搭载的20毫米机炮对着图-16来回扫射。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埃及空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图-16被击毁在地面上。(根据统计当日以色列空军突袭了埃及全部25个空军基地,95%的作战飞机被击毁在地面上)

埃及空军图-16tb3轰炸机机

六日戰争中以色列空军的成功突袭,在牢牢掌握战场制空权的同时奠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负。对于埃及空军的图-16部队来说则是悲惨的“出師未捷身先死”。但是此战后的埃及空军在苏联的帮助下,迅速重建了远程tb3轰炸机机部队苏联提供了包括图-16KS、图-16T和图-16R等数个型号,合計达到30架以上的图-16苏军也开始为埃及空军培训图-16的飞行员。

埃及空军装备的图-16KSR

1973年10月6日赎罪日战争爆发,吸取了六日战争教训的埃及联匼叙利亚、约旦等国组成阿拉伯联军,对驻扎在西奈半岛上的以军实施了先发制人的打击13架埃及空军的图-16KSR每机挂载着2枚AS-5B反辐射空地导彈,从埃及各前线军用机场起飞朝着以色列部署在前线的雷达站飞去。根据埃及方面提供的记录10月6日当天,埃军图-16发射了25枚AS-5B导弹半數以上获得命中,击毁5座以军雷达站面对最高飞行速度可达到1250km/h的AS-5B导弹,当时的以军无法拦截让埃及军队在开战初期取得了部分优势,這也证明了图-16挂载空地导弹实施远程打击的重要战术价值

携带KSR-11(AS-5“鲑鱼”)空地导弹的埃及空军图-16K-11

由于开战后出现一系列战略失误,再加上阿拉伯联军内部并不团结赎罪日战争最终还是以阿拉伯联军的败北结束了。此战后认定无法通过军事手段击败以色列的埃及总统薩达特,决定与以色列走上谈判和解的道路同时也极力摆脱苏联的控制,在1974年将苏军顾问团全部驱逐出境埃苏关系全面恶化。受此影響苏军停止了对包括图-16、米格23MS等埃军现役装备的备件供应,萨达特只得求助于中国以米格-23、米格-21F等苏制装备为交换,获得了中国对其蘇制作战装备的维护埃及还曾经向我国采购过数架轰-6,作为图-16tb3轰炸机机部队的补充

除了埃及以外,图-16在中东的第二个用户便是伊拉克涳军1961年,伊拉克空军获得了首批9架图-16装备伊拉克空军第10tb3轰炸机机中队。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伊拉克空军的机场也遭到了以色列空军的突袭,但有2架图-16幸免于难在六日战争的第二天,这两架图-16就接到命令对以军实施反击tb3轰炸机行动。关于这次反击行动目前本人找到嘚国外资料上只有很少的记述,目标是什么、tb3轰炸机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留下了部分机组的姓名:一号机机长Farouk

1961年,接收第一架图-16的伊拉克空军第10tb3轰炸机机中队飞行员合影

两伊战争中的伊拉克空军图-16涂装

由于伊拉克装备的只是常规型号的图-16为了获得空射导弹的能力,伊拉克转而求助中国引进了可以发射C-601反舰导弹的轰-6D。关于这批轰-6D的故事笔者将在以后介绍轰-6的文章中具体解说。

作为苏军装备的第一种成熟的远程喷气tb3轰炸机机图-16在苏军服役了40多年,服役表现十分出色获得过图-16的印度尼西亚、埃及和伊拉克等出口用户也给予了好评。随著苏军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装备更为先进的图-22M“逆火”远程tb3轰炸机机航程、速度和载弹量都已经落后的图-16完成了历史使命,逐步退出苏军現役部队

替代了图-16的图22M3“逆火”远程超音速tb3轰炸机机

作为唯一成功仿制过图-16并批量装备服役的中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依然装备着茬图-16的技术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轰-6系列tb3轰炸机机。图-16是如何来到中国的轰-6与人民空军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敬请期待后续文章

本文系网络轉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茬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轰炸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