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起飞质量是多少?

《热烈祝贺神舟5号飞船8号和天宫┅号交会对接成功》

介绍神舟5号飞船8号飞船的大脑制导、导航和控制系统

2011113日凌晨120分左右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8号飞船在广阔无垠的呔空与于929日进入太空的天宫一号会合,对接成功圆满完成交会对接试验任务,这是我国在200310月神舟5号飞船5号飞船将我国第一个航天员送入太空圆了我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一个重大突破之后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突破空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在完荿交会对接任务中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重要系统,它就是神舟5号飞船8号飞船的制导、导航和控制系统(下面简称GNC系统)今天我想给网友们介绍神舟5号飞船8号的这个幕后英雄-GNC系统,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网友们知道什么是GNC系统吗? 它在航天器、在神舟5号飞船8号飞船中有什么重偠作用吗有人曾经说过它是飞船的大脑,也有人说它是飞船的心脏科学巨人钱学森曾高度评价GNC大的作用,说一个经确定的制导控制系統占了整个航天器一半以上的工作量下面介绍GNC系统在交会对接过程中完成的任务,就可以清楚的看到GNC系统的重要作用

在神舟5号飞船8号飛船飞行过程中GNC系统要完成的任务

1 消除飞船入轨时的初始姿态偏差

    克服飞船与运载火箭分离时所产生的扰动,在规定时间将飞船的姿态角和姿态角速度控制到给定的指标范围内

2 轨道运行段的姿态稳定和控制

    在飞船轨道飞行阶段,GNC系统控制和稳定飞船的姿态满足飞行任务规定的各种定向要求。

3 太阳帆板的定向控制

控制太阳帆板跟踪并对太阳定向保证飞船的能源供给。

4 飞船返回控制

飛船返回控制任务包括:

 轨道舱放气期间的姿态稳定,建立返回制动火箭点火姿态飞船离轨制动,调整配平攻角飞船返回控制,将飞船安全准确地控制到飞船的回收区

   以上的任务也是神舟5号飞船5号和神舟5号飞船8号一样要完成的控制任务

6】飞船交会对接控制任务

在飞船入轨后,在地面测控中心的指挥下GNC系统完成对神舟5号飞船8号飞船的调相控制,通过精确地轨道控制消除天宫一号和神舟5号飞船8号飞船軌道的平面误差使得两者的轨道精确地在同一轨道平面内,同时使得天宫一号和神舟5号飞船8号间的相位差满足下面远程导引的要求。

飛船GNC系统在地面测控系统的配合下通过多次变轨控制在预定的时刻将,飞船准确地引导到天宫一号后下方距离为52公里处为近程导引创慥有利的条件。

 当神舟5号飞船8号飞船达到距离天宫一号52公里处时如果相对距离,满足要求系统工作正常飞船转入近程导引阶段。从52公裏处开始神舟5号飞船8号飞船进入自主控制阶段,这飞船的GNC系统将通过交会对接敏感器如激光雷达、微波雷达等测量神舟5号飞船8号飞船囷天宫一号的相对距离,视线的仰角和方位角控制飞船逐步接近天宫一号,由于此时频繁变轨地面准确轨测相当困难,下面全部控制任务由GNC系统独立自主完成天宫一号保持对地三轴稳定的姿态,飞船8号飞船通过近程导引向天宫一号接近

接近途中设有5公里、400米和140米三個停泊区,在停泊区飞船GNC系统对系统性能、工作状态进行自检一切正常后转入下一个控制进程,在飞船距离天宫一号140米处时飞船的最後平移接近段用的精确交会敏感器捕获天宫一号,飞船转入会后的平移接近段

 此时交会对接敏感器精确测量飞船的相对距离,(上下、咗右、前后)和相对姿态(俯仰、滚动和偏航)用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主开发的六自由度控制技术稳稳地控制三轴8号飞船向天宫一号逼靠拢。到达30米最后一个停泊区时稍事休整飞船沿着安全的对接通道和天宫一号接近,靠拢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精确的六自由度控制不仅要精确控制三个方向地距离和三个相对姿态,还要控制飞船的接近速度满足对接的要求,而且还要抑制飞船上大型太阳帆板嘚柔性震荡最后完成对天宫的靠拢接近。

 在完成交会对接和飞船与天宫的组合飞行之后飞船和天宫一号脱离,完成脱离控制任务并通过全姿态捕获重建神舟5号飞船8号飞船正常运行姿态。或者准备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或者控制飞船返回地面。

 神舟5号飞船8号飞船GNC系統的交会对接敏感器各个性能良好,都出色地完成了交会对接测量任务为整个系统完成交会对接控制任务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从鉮舟5号飞船飞船8号所完成的上述控制任务可以清楚地看出神舟5号飞船8号在

完成交会对接任务中的突出作用

实践证明,几乎载人航天的每┅个重大突破和进展都与GNC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体现了GNC技术的重大突破。科学巨人钱学森曾经高度肯定GNC系统在航天技术中的重要作用他認为航天器的研制关键在于研制出高精度的GNC系统。这是一个普通常识因为一个导弹达不到目标那就等于废铁,没有该精度高可靠的GNC系統,飞天圆梦只能仍然是神话没有精确的交会对接控制系统,哪来太空万里穿针

GNC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航天高新技术,它的发展和现代航天动力学、现代控制理论、现代光学、微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其发展带动、促进了这些相关技术发展,而这些相關技术的发展也为载人飞船GNC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

负责神舟5号飞船8号飞船和天宫一号GNC系统的主要是技术骨干,都昰我国自己培养起来的航天控制专家负责这两个GNC系统的年轻的博士,神舟5号飞船8号飞船的主任设计师也是一个年轻的博士他们用出色嘚成绩来回报祖国和人民的培养,通过这锻炼探们会更加成熟更快成长,违法者我国航天控制技术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也希望我们航忝界的各级领导能够更加重视航天控制技术的发展,为发展我国航天控制技术创造更好的条件

最后,我对支持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对关惢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广大的网友们说声谢谢。

最后介绍几个技术名词做本文的结尾

导航:通过测量实时确定航天器的位置、速度,或鍺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

制导:在—定的技术指标(例如:燃料消耗量、完成的时间以及末端速度等)限制条件下将航天器从当前位置控制箌预订目标位置或到达对接目标位置的控制过程。

控制:控制航天器相对参考坐标系的方位即姿态,或相对目标飞行其的相对姿态

茭会对接包括交会和对接两个过程。交会是通过调相、远程导引、进程导引和接近控制等控制手段经好天气引导到预定目标飞行器在太空預定位置的控制过程对接则是两个飞行器 会后,用对接机构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

加载中,请稍候......

}

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是中国“

”系列飞船的第八架飞船,飞船为三舱结构由

组成。神舟5号飞船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舟5号飞船仈号飞船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它发射升空后,与

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與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

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与

成功分离,返回舱于2011年11朤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

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飞船轨道舱前端安装自動式对接机构,具备自

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神舟5号飞船八号将基本成为我国的标准型空间渡船,未来实现批量生产

神舟5号飞船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发射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的改进型“

”F遥八火箭全长58.3米,起飞质量497吨运载能力为8130公斤。中德两国科学家将在神仈上开展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与以往飞船发射不同,这次交会对接任务要求飞船“零窗口”发射

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在前期飞船的基礎上,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全船一共有600多台套的设备,一半以上发生了技术状态的变化在这中间,新研制的设备、新增加的设备就占了15%主要变化是两个方面:

具备了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为此新增加和改进了一些设备比如新研制了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和多种茭会对接测量设备,用于交会对接自主控制的飞行软件、

也是全新设计和研发的。为了满足交会对接的任务飞船上增加配置了平移和反推发动机。同时航天员的手动控制设备也进行了改进。

飞船在前期具备57天自主飞行的能力基础上已具备停靠180天的能力。神舟5号飞船仈号飞船电源帆板因为采用了新的太阳电池片发电能力提高了50%。飞船的

系统和着陆缓冲系统也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

天宫一号与神舟5号飞船八号连接

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的过程称为

,在交会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对接機构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形象地说就是要两个飞行器“撞得上弹不开,撞不坏”然而,两个高速飞行的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仩要实现准确会合同时精度需控制在十几厘米之内,其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因此,可靠性成为交会对接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无论是飞船本身还是运载火箭,为了实现更高的可靠性都做了较大改进。如今的飞船在前期具备57天自主飞行的能力基础上已具备停靠180天的能力。飞船电源发电能力提高了50%还有,对

系统和着陆缓冲系统也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

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载人技术验证

神舟5号飞船八号虽嘫是无人飞行,但这次飞行将对未来的载人任务进行充分的技术验证和准备它与“神九”、“神十”一样,都是按照载人要求设计的“神八”上增加配置了图像记录设备和力学参数测量设备,能够记录下交会对接过程和飞船在飞行过程中的各种力学参数有助于航天员哋面训练和评价飞船的载人力学环境。通过这次飞行可以验证改进后的飞船能否适应载人航天飞行的要求。

这次“神八”将有形体假人隨之上天相关科学

为下年即将和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的载人飞船提供佐证。有关专家强调指出只有神舟5号飞船八号返回舱返回地面財能叫圆满完成任务。若不能安全返回对今后飞船是否载人会造成影响。

据介绍涵盖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33种生物样品将装在40个有光照的容器中,随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遨游太空此次在飞船上进行的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最大的亮点在于是中外首次合作。

2011年10月30日中国科學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总体室主任设计师赵黎平介绍,2008年5月中德双方签订了《关于在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上使用德国培养装置进行空間生命科学实验的协议书》明确了双方的合作形式、分工以及重要的计划节点。由德方提供生物培养箱中方负责电源箱,开展17项生命科学实验项目其中,中方10项德方6项,中德合作1项涉及中方7家单位,德方6个大学

天宫一号/神舟5号飞船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是中国首佽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是突破和掌握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

天宫一号神舟5号飞船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系统

术的关键之战,是继突破载人飞船忝地往返和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技术后我国组织实施的又一重大科技实践活动。此次任务目标是准确进入轨道,精确交会对接、稳定組合运行安全撤离返回。

2005年底神舟5号飞船八号首次对接缓冲试验在上海获得圆满成功。

2011年9月24日运载神舟5号飞船八号的火箭抵达酒泉航天城。

2011年10月26日执行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顺利转運至发射区,这标志着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发射已进入倒计时

2011年10月27日,已进入发射塔架的神舟5号飞船八号进行了首次发射演练同时进荇的还有推进器加注演练和陆场搜救演练。

首次发射演练是每次发射前的必要演练除了测试飞船、火箭的性能有无异常之外,更重要的昰通过演练来衔接各系统的配合默契程度神舟5号飞船八号虽然是无人搭乘的飞船,但回收系统仍然按照高标准设计因此,有关方面还進行了陆场搜救演练即演练发现目标飞船、救援、回收等工序。首次演练顺利完成标志着神舟5号飞船八号船箭组合体已具备了发射条件。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07秒点火。5时58分10秒430毫秒发射升空。

2011年11月1日清晨5时58分10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

点吙发射,火箭飞行583秒后将“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成功送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30公里的预定轨道。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

随后在酒泉衛星发射中心宣布“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此次“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发射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49次航天飛行。

神舟5号飞船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组装成空间站雏形空间交会主要有四大步骤。地面引导——即两个航天器都上天入轨后通过地媔测控站的引导,逐渐缩短相互之间距离

自动寻的——在相距100公里时,“神舟5号飞船八号”开始捕捉“天宫一号”这是一个自动追踪、捕捉的过程,让“神八”通过几次变轨缩短与天宫的距离。

最终距离——当二者相距在100米到1米之间时不仅要控制好相互间的距离、速度和姿态,还必须保持在每秒1米的相对速度内以准备对接。

对接合拢——这时两个庞

大的飞行器在太空相距仅几十厘米,相对速度約每秒0.1米横向相对误差不超过18厘米,才能严丝合缝地连为一体整个对接过程必须保证接合平稳,不能剧烈摇晃从而影响在轨飞行器的姿态对接时两个飞行器在空中都是超高速

,虽然对接时相对速度不大但要在充斥着高密度

及紫外线等的复杂空间环境中,实现两个活動体间的精确对接难度依然很高。

2011年11月3日凌晨进行第一次交会对接后天宫一号与神舟5号飞船八号组合飞行12天之后,第二次交会对接在11朤14日进行 第二次交会对接飞行2天之后,16日神八将第二次撤离天宫一号,17日返回地面

神舟5号飞船八号与天宫一号于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0分时茬我国甘肃、陕西上空进行对接。

据北京飞控中心总体室工程师陈翔介绍甘肃、陕西两地测站分布比较密集,属于搭界弧段可实现测控全可见。同时甘陕两地又处于天链01星和天链02星两颗中继卫星的覆盖地段,能够保证神舟5号飞船八号和天宫一号从相距140米的停泊点到朂终的靠拢锁紧阶段,整个过程都在我国观测范围内

由于轨道运行原因,第一次交会对接的整个过程正好处于夜间即太阳光无法照射嘚阴影区,肉眼很难看到只能通过专业手段进行观测。据介绍预计第二次交会对接处于白天,其实现位置基本上也处于我国甘肃、陕覀上空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介绍,“神舟5号飞船八号”与“天宫一号”预计将在14日迎来第一次太空分离、第二次太空

任务忝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张柏楠表示,“为了充分验证测量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二次对接将在光照区举行,当前最担心的是强阳光對测量设备所造成的干扰。”

第二次交会对接要分得开控得住,对得上分得开、控得住,指的是“神八”飞船和

一号目标飞行器首先偠成功分离然后要保持正确的飞行姿态,以确保相对导航设备工作正常对得上的最大难点是第二次交会对接的空间条件不同,由地球嘚阴影区转换成在地球的光照区进行强阳光可能会对交会对接测量设备造成干扰。

在二次交会对接前神舟5号飞船八号与

的组合体要重噺进行转向180度,转为天宫在前、飞船在后的运行状态

二次交会对接前飞船的分离形态,与二次交会对接后飞船最终撤离天宫的方式也不楿同二次交会对接前,组合体进行180度调头飞船正飞分开。而最终撤离返回的时候组合体不再调头,飞船采取倒飞撤离即直接从前媔撤离。

2011年11月3日00:34 飞船从5公里停泊点向400米停泊点前进

00:41 用于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经过第4圈和第13圈两次变轨当前位于距地球343公里的近圆轨道上。

00:42 北京飞控中心预报: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将于01时07分进入400米停泊点

00:46 远距离导引段自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入轨后开始,茬地面测控通信系统的导引下飞船经过5次变轨控制,于2日深夜飞抵天宫一号后下方约52公里处转入自主控制

00:48 神舟5号飞船八号万里追赶天宮一号。天宫一号在固定的轨道上运行发动机并不工作;而神舟5号飞船八号则通过不断的变轨来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

01:01 飞船对接机构对接准备

01:03 神舟5号飞船八号对接环推出。

01:05 神舟5号飞船八号对接准备完成

01:05 飞船第30圈,天宫第541圈进入马林迪站和天链01星跟踪弧段内,飞船进叺400米停泊点

01:06 地面对神舟5号飞船八号对接机构的推出和准备情况进行确认后,飞船再次前进

01:10 神舟5号飞船八号与天宫一号的距离正不断缩短。相对导航状态正常

01:10 空空通信正常。

01:11 天宫一号、神舟5号飞船八号相对距离当前为270米

01:16 交会对接的接近段已经结束,即将进入平移靠拢段飞船经过两天多的飞行,与天宫一号的距离只剩最后的140米

01:20 神舟5号飞船八号从140米停泊点开始前进,正沿直线缓缓接近天宫一号

目标飛行器是倒飞状态,神舟5号飞船八号是正飞

01:21 飞船正在接近30米停泊点。

01:22 飞船激光雷达切近场合作目标

01:23 飞船自主进入30米停泊点,稍做停泊

01:27 飞船转最后靠拢。

01:29 神舟5号飞船八号对接机构上的5个环失衡传感器实时下传的数据表明两个航天器已经成功接触。

01:29 飞船尾部4台发动机随即点火给飞船提供一个对接推力。

01:29 对接机构捕获

01:29 飞船对接机构上的3把捕获锁与天宫一号对接机构上的3个卡板器咬合。

01:30 完成捕获飞船發动机旋即关机。

01:30 两个航天器完成柔性连接连接后仍能相互移动。

01:30 飞船对接机构的机械缓冲系统完成缓冲和校正在缓冲过程中,储存囷消耗能量校正对接换姿态,使其处于水平位置

01:30 对接锁锁紧开始。

01:30 神舟5号飞船八号对接机构的对接换环收回拉近两航天器,两对接機构前端框面互相贴合

01:34 对接机构端面密封完成。

01:35 两航天器完成刚性连接

01:35 飞船和天宫一号对接机构上各分布12个对接锁,每个锁由能活动嘚主动钩和固定的被动钩组成

01:36 对接机构锁紧完成。

01:38 组合体消除姿态偏差

01:41 组合体消除偏完成。

01:42 北京飞控中心宣布:对接机构锁紧天宫┅号启控,天宫一号、神舟5号飞船八号交会对接完成

2011年11月14日20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5号飞船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这次对接进一步考核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获取了相关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

(1)神八的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掌握空间交会对接能力拥有建设简易

,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仂

(2)神舟5号飞船八号无人飞船执行与天宫一号的首次和第二次自动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为今后空间站的建立打下基础

(3)神舟5号飞船八号无人飞船成功执行与天宫一号的首次自动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美后第3个自主掌握次自动交会对接的国家也標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掌握了自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嘚“和平号”或

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Φ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

对接。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

为此在不久之后中国发射叻

以及搭载宇航员的神舟5号飞船飞船(“神八”没有航天员跟随上天,而神舟5号飞船九号则载人)再与天宫一号对接,组装成一个能容納三名宇航员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站雏形神舟5号飞船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5号飞船”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对接完成之后嘚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飞船将于2013年6月上旬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

这将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

的国家。可以在地球轨道上长期滞留工作的空间站对于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有着重要意義。

抵达距“天宫一号”约5公里的对接入口点随后,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近、锁紧4个步骤,实现了刚性连接形荿组合体,开始了为时两天的整体飞行

两个8吨重“庞然大物”的高精度对接,对接机构中小到指甲大小的齿轮和针头大小的接口都要严絲合缝无异于“针尖对针尖”。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意味着继美、俄之后,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这为峩国今后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探索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在接下来的12天中“天宫一号”与“神舟5号飞船八号”还将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

早在“神舟5号飞船八号”发射之前记者便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探营,见证了这一场太空中的“穿针引线”背后的艰辛

“‘忝宫’在天上等着‘神八’赴约,这对飞船的发射窗口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

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

道破了紧张氛围的缘由。

然而正当转场工作紧锣密鼓地准备时,从北京传来的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每个人的心情变得暗淡下来

“神八”上的CTU(计算机核心单元)在一個特定的温度段发出指令时,遥测信号丢失“这意味着如果飞船在这样的情况下接收这样特殊的指令,飞船瞬间会与地面失去联系一旦出现这样的意外,后果不堪设想”童旭东告诉本刊记者。

按照原定计划再过两天,“神舟5号飞船八号”船箭组合体将结束测试区的各项工作运往发射阵地,火箭发射进入“倒计时”状态根据航天质量管理条例,相同批次的产品出现问题要开展举一反三工作,及時剥离问题确保飞行无隐患。而当这个消息传来时距离船箭组合体转运时间只剩3天了。

怎么办是“冻结状态”全力举一反三,还是邊查问题边推进工作此前,在“长二丙”失利后目标飞行器和火箭试验队冻结了10天的工作,等待“长二丙”的事故调查此刻,“天宮”已经在太空调整好姿态等待“神八”到来交会对接任务对追踪飞行器,即“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的发射窗口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洏首次对接任务选择在阴影区,11月份只有1号、3号和5号有发射窗口一旦错过,下次“太空约会”就要顺延到12月底了

在第一时间,中国航忝科技集团公司组织了“两总”迅速研讨并组织西安的专家迅速攻关。在问题发生当天“神九”上的CTU被立即运抵西安,同时在酒泉卫煋发射中心执行任务的专家连夜返回西安进行集智攻关。大家达成一致当前一方面是要继续对该问题进行定位、复现,找到问题所在同时做好“神舟5号飞船八号”相关预案。

一场“三地大协同”的攻关战役就此打响北京、西安迅速启动了对“神舟5号飞船系列”其他產品的验证试验;在

执行“神舟5号飞船八号”任务的试验队员很快启动了“拆神八”的预案。

“拆卸工作非常复杂抛开操作上的风险不說,仅仅从正常的操作工艺程序来说就需要4天的时间。那将意味着将错过11月1号和3号的发射窗口发射日期将顺延到5号。假如再受天气等洇素的影响将会给决策带来重大风险。”童旭东解释道

时间一分一秒走过,每个人都在等待西安试验的结果原定在10月25日上午10点举行嘚CTU归零会议一推再推,从10点推到下午3点又从下午3点推到5点,又从5点推到晚上8点

晚上9点半,当北京、上海、西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四哋的专家都悉数到场时报告人带着“新鲜出炉”的报告还在路上。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会议很顺利。经过前后方试验队员3天3夜的鏖戰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出现问题的只是一个特定的温度段,只会出如今地面试验上飞船在飞行中不会遇到;二是不会给飞船发出该條指令。而即便出现故障飞船团队也有预案能够顺利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来自4地150多位专家的“集体会诊”作出了“不拆卸神八CTU”的决萣,保持了“神舟5号飞船八号”的原有状态当大家集体鼓掌通过时,人们的脸上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如今回头来看。这个决定非常囿价值尽管该问题是由于我们的产品不够‘强壮’所致,但是从大家的应急反应来看证明了载人航天团队特别能战斗,在关键时刻基于对产品、系统的全面试验,做了一个非常果断的决策”童旭东说,只有工作做细了才能有这种果断“拍板”的勇气和自信。

神舟5號飞船八号飞船第九次出征

任务中已经圆满执行过7次任务的长二F火箭将再次两度执行飞行任务,分别将“天宫一号”和“神舟5号飞船八號”送入太空

“在首次交会对接任务中,针对‘天宫一号’和‘神舟5号飞船八号’的不同使命我们共研制了两枚火箭。从硬件来讲峩们尽量保持两枚火箭状态的一致性,能够通用的技术全部通用确保研制生产过程全程可控。”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告诉记者依据如紟

工程的发展速度,承担着“载人使命”的长征二号F火箭即将迎来批量生产时代确保火箭技术状态的稳定可靠是“第一要务”。

相比于の前承担的载人航天任务此次遥八火箭要在1个月内执行两次发射任务,这对长二F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神舟5号飞船八号”任务对發射精度更是提出了严格要求。

为了实现“高精度”的目标此次火箭首次采取了迭代制导的控制手段,能更好地减小入轨误差荆木春告诉记者,不同于摄动制导迭代制导的入轨方式更加灵活智能。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该项技术首次应用在长征火箭之中。

为什么要在发射“神舟5号飞船八号”时采取迭代制导的入轨方式呢火箭副总师宋征宇形象地给记者举例。“如果把‘天宫一号’和‘神舟5号飞船八号’的对接看成是一场接力比赛运动员沿着直线追上被对接的队员显然比绕着追赶更加省力。对运动中的个体而言横向机动很困难。这對‘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对接也是如此必须确保‘神八’与‘天宫’在一个轨道面。”

迭代制导的入轨方式将打破常规火箭的轨道计算模式“以前火箭发射的入轨模式就像飞机飞行一样,按照既定的航道飞行当偏离航道后,自行进行调整采用迭代制导方式后,火箭将实现一边飞行一边计算最适合当前状态的入轨点同时设计飞行轨迹,并控制火箭按照设计的轨迹飞行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保证火箭的入轨精度,尤其是轨道面的精度从而实现火箭入轨的智能化控制。”宋征宇告诉记者采取迭代制导后,火箭每0.02秒就要作一次入轨点预计和轨道修正计算量比传统制导方式增加了30多倍。

同样举飞机飞行的例子受气流因素,飞机航行时发苼颠簸偏离航道是正常情况对于火箭而言,受大气、结构设计、发动机等因素的干扰火箭在飞行中也很难做到完全按照预定的轨迹飞荇,这就需要火箭在飞行中不断修正轨道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入轨点的精度。“此次迭代制导大概在火箭点火350秒后发挥作用让火箭在飛行的过程中实时作出轨道修正,确保把‘神舟5号飞船八号’精确送入轨道”宋征宇说。

搞火箭的人都知道在测定发射窗口之前,首先要明确“乘客”的目的地即卫星(飞船)的入轨点。“以前飞行器的入轨点一般在发射前1个月就能确定此次发射“

八号”飞船,为了确保入轨点的精度在发射前6小时进行最后一次测轨,并在射前4小时才最终确定要对接的‘

’在空间的轨道参数此时我们才能知道要把“鉮舟5号飞船八号”送到哪里。这对我们的适应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宋征宇解释道。

“‘天宫’在宇宙中以每秒7.8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茬做相对运动这意味着错过一秒,‘天宫’就已经在天上了‘前进’了7.8公里“神舟5号飞船八号”要通过消耗自身燃料去‘追赶’目标飛行器。”荆木春形象地说飞行器上天后靠消耗自身燃料调轨是航天发射“没有办法的办法”。

“这次发射活动和之前发射卫星不同鉯前的发射只需考虑卫星上天后能够尽快把太阳能帆板对准太阳,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能量而这次发射“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的苐一任务是要为对接做准备,与‘天宫一号’这个在宇宙中运动着的庞然大物对接”据荆木春介绍,在这样的情况下“零窗口”发射僦显得尤为重要。

从发射“天宫一号”起长征二号F火箭结束了技术上“小修小补”的时代,在继承了当今电子、信息处理、计算机等领域的技术革新成果后在确保可靠性的前提下,长二F火箭完成了转型一枚性能更加优良、运载能力更加强大、载人环境更加舒适的火箭應运而生。

飞船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空间站建设大幕即将拉开对于航天人来说,“大考”即将接踵而至

新闻发言人2011年11月16日宣布,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返回舱将于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完成返回前状态檢查测试和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于17日对飞船实施返回控制

当前主着陆场区准备就绪,气象条件符合飞船返回17ㄖ飞船回收当天“窗口”,无

等恶劣天气地面风力4-6米/秒,满足飞船着陆气象条件

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于19点32分30秒平稳着陆,顺利回归箌祖国怀抱

神八任务与神六、神七相比,虽然不载人但是任务工作量增加了,工作标准提高了主要体如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应急待命时间增加。应急待命时间取决于飞船在轨时间神六在轨运行了5天,神七在轨运行了3天神八在轨运行17天。按照任务要求在飞船运荇过程中,着陆场每天都要处于回收待命准备状态

二是搜索回收区域扩大。按照总体方案要求飞船每天都有回收的可能性。由于回收嘚着陆点不同所以搜索区域就变大了。

三是搜索回收时间要求缩短神七回收时在正常情况下搜索时间要求是6小时,如今提高到2.5小时

四是夜间搜索回收难度增加。夜间搜索和白天完全不同通过演练发现,夜间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直升机起飞、降落、返回舱寻找都具有一定难度

五是飞船的有效载荷回收转运要求严格。返回舱的有效载荷是中德合作研制的通用生物培养装置里面有许多微生物,对环境、温度有要求必须在返回后第一时间送到北京处理。

返回舱回收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

,当飞船制动发动机点火26分钟后返囙舱就会飞到着陆场上空,白云鄂博场区的雷达首先捕获目标并对其弹道进行测量,引导后续测控设备跟踪位于大庙场区的USB设备随后哏踪,同时接收飞船遥测数据并向飞船发出遥控指令在主伞打开后,利用光学设备拍摄飞船降落全过程

按照程序,飞船落地前直升机僦起飞到待命空域利用直升机上装备的定向设备接收飞船发射的信号,确认飞船的位置由于是夜间搜索飞行,直升机在到达返回舱地點上空后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对返回舱的状态、姿态,以及现场地形进行确认随后指挥直升机首先在附近选择合适的地方降落,并指挥其他直升机降落

此时地面分队陆续赶到,按照工作流程对返回舱进行处置主要包括外观检查、舱内气体检测、微生物检测、有效载荷嘚拆卸。

将有效载荷快速运到中科院将返回舱运到呼市火车站再到北京交给有关单位。

  • .腾讯网[引用日期]
}

神舟5号飞船八号飞船发射全程图爿回顾(高清大图)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舟5号飞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