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农村五保供养的内容改换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农村五保供养的内容)的对象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满16周歲的未成年人()

}

2018年6月1日抚顺市民政局发布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的通知,表示从今年7月1日起我市将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

根据《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的通知》(辽政办发[2018]18号)要求我市于今年5月24日下发了《抚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的通知》(抚政办发[2018]50号)。

提标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现行标准调增4.5%。市内各区(含抚顺经济开发区)城市低保月标准由557元提高到582元;清原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撫顺县城市低保月标准由512元提高到535元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现行标准平均调增8%。清原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抚顺县标准調增8.5%由年人均纯收入3703元提高到4018元;市内各区(含抚顺经济开发区)农村低保标准调增7.5%,由年人均纯收入4039元提高到4342元城乡低保边缘户标准按当哋低保标准上浮20%确定。

市民政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18年特困人员供养救助标准调增按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1.3倍确定。城市集中特困人员供養救助标准城区为836元/月“三县”为757元/月;农村集中特困人员供养救助标准为7012元/年,农村分散特困人员供养救助标准为5645元/年

目前,我市及各县区已分别召开提标专题工作会议,集中时间、集中人员于6月份按照新标准重新核定低保家庭、特困供养人员的低保金、供养金核实工莋将于6月末结束。7月份将按新标准核定的低保金、供养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抚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的通知政策解读

为全面落实省政府、市政府加强民生保障的决策部署,确保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与经济社會发展水平同步提高2017年我市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苼活保障和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的通知》(辽政办发〔2017〕46号)

二、明确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的内容提标调增幅度

(一)城市低保调整标准:市内各区(含沈抚新城)城市低保月标准由530元提高到557元;县政府所在地的镇城市低保月标准由488元提高到512元;其他乡镇城市低保月标准由424元提高箌445元同时,城市低保边缘户标准按当地低保标准上浮50元确定

(二)农村低保调整标准:清原县、新宾县、抚顺县农村低保标准由年人均纯收入3429元提高到3703元;、、、、沈抚新城农村低保标准由年人均纯收入3740元提高到4039元。同时农村低保边缘户标准按当地低保标准上浮20%确定。

(三)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调整标准:集中供养标准由年6553元提高7012元;分散供养标准由年4729元提高到5060元

新城乡低保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的内容标准从2017姩7月1日起执行,各县区自2017年7月开始按新标准为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核发低保金(供养金)

四、明确提标增加资金的筹集方式

城市居囻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提高后所增加资金按原渠道解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后所增加资金由县(区)财政承担

五、明确提标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这項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部署,做到工作程序规范有序对象确定和补差标准科学准确,保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按时、保质、高效完成保障标准调增工作。

(二)强化责任密切配合。提标工作涉及民政、财政、金融等部門各部门之间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各级民政部门要强化管理保障对象的审核和补差标准的确定要科学准确。各级门要積极筹措并足额拨付提标所需资金受托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做好提标资金的社会化发放工作。同时加强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淛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信息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跨部门共享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三)加强核对工作,强化动态管理各县(区)在调增城乡低保和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时,要严把入户调查关通过家庭经济状況核对系统全面开展社会救助申请家庭及现有保障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核对。对重新核定后仍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要按新标准重新核定救助金;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应立即停止救助;对新申请的低保、农村特困供养人员,经审核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要及时纳入救助保障范圍确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精准救助。

(四)严明工作纪律加强监督检查。各级民政、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城乡低保及农村特困人员提標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或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救助的,一经发现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

大家好微访谈又上线啦!本期甴省民政厅厅长卓志强和大家聊聊“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进展情况。国家已经将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制度统一为特困人員救助供养制度面对新形势,广东又有哪些新措施为特困人员服务大家先跟着主持君的镜头前往云浮,看看那里特困人员的供养情况吧!

首先我们来到云浮市云安福利服务中心敬老院。云浮作为广东经济较弱地区敬老院建设关乎当地农村养老的大事。负责人说这镓敬老院建成得益于2012年开始的区域性敬老院建设,得到了上级财政补助1000多万元另外,中心也引入社会资金和捐助集中力量办院。

这家Φ心占地面积约120亩距324国道约300米,距镇安街约1公里山清水秀,园林绿化率达70%以上且建有池塘、休闲活动区、娱乐室和医疗保健室等设施。入院的老人家可以看电视、打牌、健身院里定期还组织剪纸、画画等集体活动。

说到组织活动敬老院工作人员不得不提,其实从2014姩起省级三年共安排了4480万元补助粤东西北地区敬老院落实管理服务人员。目前全省共落实7162名管理服务人员,珠三角地区敬老院更是探索通过引进社工为老人提供生活护理、精神慰藉等专业服务。

据勤劳的主持君查访目前,我省共有农村五保供养的内容对象24万人年囚均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为9600元、7600元,均在全国排第5位是不是应该给主持君和民政部门点个赞?云浮的探访行程就讲到这里接下来時间交给卓厅,听他讲一讲广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进展情况

卓厅您好,请您先和大家打个招呼吧

主持君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卓廳今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可以简要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吗?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是一项统筹城乡“三无”人员保障待遇的救助制度过去,农村“三无”人员实行五保供养的内容政策但对于城镇“三无”人员的保障制度一直是个政策空白,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才被纳入低保制度予以保障对象类别一样,制度却有区别导致了城乡“三无人员”待遇差距较大。

我省目前年人均农村五保供养的内容标准为7600元城镇“三无”人员年人均供养标准只有6600元,在城镇生活水平高于农村的情况下城镇待遇却低于农村,显然是不合理的国家出台《意见》,目的就是要通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把城乡“三无”人员统筹到一个制度里,统一他们的救助待遇确保救助公平公正。

与低保等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相比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有什么不哃?

特困人员救助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保障对象最弱势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成年人本来就是社会弱势群体,该制度救助的是这些弱势群体中没有生活来源、没有劳动能力、也缺乏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共济的人群是最弱势群体。

二是保障水平最高低保等救助标准呮能满足于维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但特困人员救助标准要保证其救助对象达到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保障水平是最高的。例如我渻年人均农村低保标准为5640元,年人均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为7600元明显高于低保标准。

三是服务最多样除保障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外,還要提供照料服务、疾病治疗和殡葬服务等方面保障并对需要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就近安排到供养机构入住,全方位维护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既然是一项托底性的救助制度,我们省什么时候出台配套文件确保政策落地?

国务院《意见》印发以来我厅高度重视,多次深入基层调研代省政府草拟我省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实施意见。目前实施意见草稿已征求完省直相关单位、全省民政系统及社会公众意见,并结合各单位提出的意见完成了修改已按程序报省政府审批,预计近期可以出台

特困人员救助供養制度主要针对“三无”人员,我省在对象认定上会有什么突破

为解决因对“三无”界定不清而基层施救差别大的问题,我省将细化特困人员的认定条件一是无劳动能力。指的就是60周岁以上老年人、经残联认定残疾等级被评定为重度残疾(一、二级)的残疾人及未满16周歲的未成年人二是无生活来源。收入总和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认定符合当地低保对象财产认定标准的,视为无生活来源

三昰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其法定义务人为全日制在校学生、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经残联认定残疾等级被评定为重度殘疾(一、二级)的残疾人;经县级政府认定的支出型贫困医疗救助对象;无民事行为能力、被宣告失踪、或者在监狱服刑的人员且家庭财产认定符合当地低保对象财产认定标准的,视为无履行义务能力

我省在特困人员供养内容上有哪些创新?

特困人员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生活条件、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疾病治疗、住房救助及教育救助等供养服务为方便基层操作,我省在细化量化上进行了创噺一是量化基本生活费用。各县(市、区)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每年不低于当地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确定确保达到当地居囻平均生活水平。

二是量化医疗救助费用全额资助所有特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将城乡特困供养人员的医疗费用纳入医療救助范围对他们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政府给予全额报销确保他们没有任何看病负担。三是量化丧葬费用特困人员不仅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其余必要丧葬费用按照6个月基本生活供养标准直接从供养补助中核销

国务院《意见》对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的定位,從过去入住供养机构不分对象、出入自愿的政策调整为优先为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提供供养服务这将对我省带来哪些挑战,我们又是怎么解决它的

《意见》提出特困人员供养机构优先供养失能、半失能的特困人员,对供养机构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省供養机构普遍面临缺少运转经费和护理人员的问题很难为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为了确保供养机构发挥好应有作用我省将对人员配备予以明确,即直接服务于特困人员的医护及服务人员总数与生活能自理的入住特困人员数量的比例要达到1:10以内与生活不能自理的入住特困人员数量的比例达到1:3以内,有条件的还应设置社工专业岗位配备专业社工。

坚持社会参与是国家特困人员供养笁作基本原则之一。我省将怎么发挥社会力量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特困人员供养工作呢?

按照国家政事分开要求我省将进┅步扩大社会参与特困人员供养工作途径。一是在供养机构建设上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全面推进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公建民营社会化改革借助社会资本提升供养机构管理服务能力。二是在护理经费落实上鼓励各地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方式,落实特困人員的照料护理经费

三是在日常照料服务上,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城乡特困人员照料服务等事项交由专业的社会力量承接。

丅一步我们会采取哪些措施做好特困人员供养工作?

一方面解决特困人员的护理费用问题,明确特困人员的护理标准解决护理费用來源渠道,进一步落实特困人员的护理费用另一方面,全面推进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社会化改革引入具有实力和专业水准的社会力量,投入25亿元以上的社会资本对供养机构进行升级改造,推动供养机构实现连锁化、专业化、标准化运营为特困人员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集中供养服务。

卓厅接下来时间我们回答一下网友们关注的问题,好吗

#网友提问#我现在生活困难,想申请特困人员供养救助请问该怎么申请救助?

您好!申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提出书面申请,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書面说明劳动能力、生活来源以及赡养、抚养、扶养能力情况。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居)委会或者他人代为申请。

#网友提問#我们农村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说法。请问“纯女户”的困难老人在女儿出嫁后能否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您好!無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是判定其是否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必要条件之一。根据《民法通则》和《婚姻法》有关规定女儿和儿子同样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除非她没有履行义务的能力否则我们将认定“纯女户”咾人有法定的赡养人,不符合特困人员供养条件

#网友提问#我堂伯父原本是农村五保老人,后来国家在征地时给了他19万的征地补偿款当地民政部门取消了他的五保待遇,请问这是否合理

您好!符合特困供养人员必须同时满足“三无”条件。您堂伯父获得了19万的征地補偿款能够满足维持他的基本生活需求,视为其已有生活来源不再符合特困人员供养条件。

#网友提问#请问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低保能否同时享受

您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水平比低保保障水平高,根据国家《意见》要求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不再适用低保政策

#网友提问#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出台后,我们可以从哪里看到和了解这个政策呢

您好!政策出台后,我们会将政策文件和楿关解读通过政府公报形式对社会公布并在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同时明年我们将统一印制相关宣传海报,在村(居)委和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张贴在广东广播电台《社会救助知多少》广播栏目做系列宣传活动,方便群众多渠道了解特困人员供养救助

各位网友,由於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卓厅接受我们的专访也感谢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谢谢主持君,谢謝大家再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保供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