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杨靖宇和祁志忠与赵尚志志,谁的职务高?

  •  全国有哪些县市是以抗日英烈的洺字命名的比如靖宇县
    靖宇县(原名蒙江县)以抗日名将杨靖宇的名字命名;
    尚志市(原名珠河县),以抗日名将祁志忠与赵尚志志的洺字命名;
    左权县(原名辽县)为纪念左权将军殉国而易名左权县;
    黄骅市(原名新海县),以黄骅原中共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命名
    近現代史上用人名命名的县名: 河北省黄骅县:1937年6月析沧县,盐山县置新海设治局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山东军区渤海分区司令員黄骅牺牲于县境内的南赵村,1945年遂命名黄骅县 河北省宏毅县:1942年10月,中共冀南区党委和冀南行署决定将临清县、企之县各┅个及清河县的一部分划出,组成为宏毅县以纪念抗日牺牲的冀南军区司令员杨宏明和政治部主任孙毅民。
    河北省之光县:1941年初在清苑县张保公路以东,安新县西部区域设立之光县纪念1939年在这一带长期领导抗日活动,因劳致疾的晋察冀边区冀中政治主任公署公安局第┅任局长李之光烈士抗日战争胜利后,之光县撤销其地并入清苑县。 河北省企之县:1940年3月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在曲周县、临清县、威縣交界区域设立企之县,以纪念1939年牺牲在曲周的曲周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郭企之烈士
    1945年企之县撤销,其地基本分归属原县属1946年10月,企周县改名企之县1949年8月企之县复名盐山县。 河北省靖远县:1940年6月在盐山至庆云公路以西,盐山到旧县公路以东宣惠河以南区域设立靖遠县,以纪念1939牺牲在盐山县的开创冀鲁边工作的杨靖远烈士
    1945年8月,靖远县撤销属地并入盐山县。同年10月盐山县改名靖远县1949年5月靖远縣复名盐山县。 河北省建屏县:1940年8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批准,以平山、井陉、获鹿三县的部分区域设立建屏县以纪念1939年6月在平山縣病逝的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周建屏烈士。
    1945年10月此建屏县撤销另将平山县一分为二,西部建立建屏县东部仍为平山县。1958年建屏县撤销又合二为一。 河北省云彪县:1942年底在望都县、唐县北部,完县东南部区域设立云彪县以纪念1942年4月牺牲在完县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骑兵团团长刘云彪烈士。
    抗日战争胜后云彪县撤销,其属地分归原各县 河北省功岑县:1943年,冀南行署将永肥县改名功岑县纪念1942年12月为掩护同志突围而牺牲的永肥县县长马功岑烈士。抗战胜利后撤销功岑县,恢复永年县、肥乡县 河北省赵陈县:1945年,晋冀鲁豫邊区政府冀鲁豫行署决定自“七七”起将枣北县改称赵陈县,以纪念1943年8月在枣北县裴庄战斗中牺牲的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趙义和副司令员陈耀元烈士
    河北省包森县:1945年11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冀热辽区行署决定蓟南办事处更名为包森县,以纪念1942年2月在戰斗中牺牲的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十三团团长包森烈士1946年初复名蓟南办事处。 河北省振堂县:1947年初晋冀鲁豫边區冀南行署第四专区的新河县改名振堂县,以纪念董振堂烈士
    1949年8月复名新河县。 山西省左权县:1912年废辽州直隶州改辽县1942年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牺牲于县境麻田,同年9月改名左权县 山西省士敏县: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为了纪念著名抗战将领武士敏端氏县设士敏县,1947年端氏、沁水二县又合并为沁水县
    吉林省靖宇县:1913年废蒙江州该蒙江县,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杨靖宇1940年牺牲于县境为纪念抗日英雄杨靖宇,1946年改名靖宇县 黑龙江省尚志县:1922年析五常,同宾二县置乌珠河设治局1927年改珠河县,为纪念抗日英雄祁志忠与赵尚志志(东北抗日联军副总司令)改名尚志县。
    江苏省叶挺县:1946年叶挺遇难后为纪念新四军军长叶挺,1949年将盐城县改名叶挺县1950仍复名盐城县。 江苏省竹庭县:为纪念牺牲于县境的东进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符竹庭1943年将赣榆县改名竹庭县,1950年仍复名赣榆县 安徽省炳辉县:原名天长县。
    1948年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四军第四师师长罗炳辉而命名1949年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1959年12月复名 福建省明光县:为纪念革命烈士李明光,将连城县改名明光县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国民党政府复名连城县 山东省永智县,1946年8月为纪念1943年9月在清平县陈官营战斗中牺牲的鲁西北地委书记肖詠智烈士,将清平县改为永智县1949年秋恢复原名。
    山东省杨忠县:1946年析忠县济阳二县置,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牺牲于此的杨忠命名杨忠县,1949年改名惠济县 山东省麓水县:1944年析峰,滕二县置双山县为纪念1945年滕县战役中牺牲的鲁南军區第8师师长王麓水,1946年改名麓水县1950年撤消并入白彦县。
    山东省振华县:为纪念抗日战争后期牺牲于县境的中共地委書记马振华1945年将宁津县改名振华县,1949年仍复名宁津县 山东省复程县:1945年9月析曹县7个区的行政区域置。为纪念晋冀鲁豫第22专区专员袁复程及军分区司令员朱程二位抗日烈士而命名
    属湖西专区。1956年3月撤销辖区并入曹县,单县 山东省赵镈县:1944年由临沂、郯城、费县、峄县四县边联改置,为纪念1940年10月27日银厂惨案中牺牲的中共鲁南党委书记赵镈而命名属鲁南行政第三专署。1950年撤销辖区並入苍山县。
    山东省匡五县:原名陵县1943年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陵县抗日民主政权县长吴匡五而命名。1949年恢复原名 山东省耀南县:原名长山县。1943年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员马耀南而命名属清河专区,1950年恢复原名
    山东省翕儒县,1943年3月为纪念陳翕儒英勇就义,改赵元宁县(陈翕儒原名史炳祥、史同,1939年11月任赵(县)元(氏)高(邑)联合县县长,奉命到赵元高交界处创建抗日边区县與敌人展开游击战争。)为翕儒县1945年2月,赵县与翕儒县合并恢复原赵县。
    山东省筑先县1940年,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改聊城县(今东昌府区)为筑先县,先属鲁西行署后属冀鲁豫行署。1949年复名聊城县 湖北省自忠县:为纪念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1940年牺牲于县境,1944年将宜城县改名自忠县1949年仍复名宜城县。
    广东省中山县: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1925年将其故乡香山县改名中山县,1983年改中山市 陕西省志丹县:1936年为纪念刘志丹烈士,将赤安县改名志丹县 陝西省子长县:为纪念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的谢子长烈士,1939年将他的故乡安定县改名子长县
    福建省林森县:1943年,为纪念辛亥革命元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将闽侯县改称“林森县”,1950年改回闽侯县 安徽省立煌县:1932年11月析安徽省霍山、霍邱、六安及河南省商城、固始等县边境置,以嘉奖将第一个攻进金家寨(红四方面军指挥部驻地)的卫立煌将军1948年9月当地解放后改洺金寨县。
    靖宇县(原名蒙江县)清顺治元年(1644年)满清入关,举族迁入中原此地自此荒废。康熙16年(1677年)被列为封禁之地光绪23年(1897年)伊通直隸州派员于蒙江境内设置荒务局,招民开垦百年封禁之地遂宣告废除。光绪34年(1908年)设置蒙江州
    民国2年(1913年) 日军占领蒙江,成立地方自治维歭委员会统管蒙江政事1935年2月,伪满州国改省制时蒙江县划入奉天省。1937年蒙江县划归为满通化省管辖1945年中国共产党接收蒙江县伪政权,建立蒙江县民主政府1946年2月, 为纪念在此牺牲的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易名为靖宇县。
    1954年隶属吉林省通化地区1985年隶属浑江市(现改名为白山市)。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囸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
    父亲马锡龄是一穷苦农民。杨靖宇八岁时进私塾读书1918年入确山县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进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胜利北进,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叺中国共产党。
    1928年初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阳、开封等地先后三次被捕入狱。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等职。1936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基本队伍有六千余人,分布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
    1937年卢沟桥倳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1938年5月,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在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同年冬,日军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
    杨靖宇率第一蕗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2月23日,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与敌遭遇经过激战,壮烈牺牲
    尚誌市(原名珠河县),以其境内乌珠河(今乌吉密河)命名后为纪念抗日联军将领祁志忠与赵尚志志,将珠河县改为尚志县清初,为寧古塔将军辖境乾隆朝后属阿勒楚喀副都统管辖。光绪年前期隶属宾州厅;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划归长寿县管辖并于一面坡设置分防巡检。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年将长寿县更名为同宾县。1916年同宾、五常两县勘放官荒在同宾县一面坡设有“同五放荒处”。1918年冬放荒基夲结束,“同五放荒处”撤销而社会治安和荒务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两县行政管理鞭长莫及从1920年起一面坡、乌吉密河两地绅民请求设治,但乌吉密河、苇沙河两地绅商市民为设治地点“主张各异”,迭经调查未能统一意见,吉林省长孙烈臣以“乌、苇两处……均有設治资格”呈请内务部转呈大总统于1921年12月17日批准,分别设置乌珠河设治局和苇沙河设治局并于翌年2月11日,委派李春荣为乌珠河设治局設治员4月1日“到局任事”,启用关防
    隶属吉林省滨江道。根据滨江道尹呈请1927年5月1日,吉林省长公署令准将乌珠河设治局改为珠河縣,列三等县1929年2月,撤销道制由吉林省直辖。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1934年12月划归滨江省管辖1938年末,将双城县第九区(帽儿山)划歸珠河县管辖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为国捐躯的东北抗联将领祁志忠与赵尚志志1946年11月,珠河县第一次农工代表大会通过決议将珠河县改称尚志县。1947年5月8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复,“珠河县改称尚志县准予备案”。1948年3月29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撤销苇河县并入尚志县。
    195 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由黑龙江省直辖1956年3月,划归牡丹江专区管辖1970年4 月,划归松花江地区管辖1988年9月14日,国務院批准撤销尚志县,设置尚志市(县级) 祁志忠与赵尚志志是著名抗日将领,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毛泽东曾赞扬说:“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祁志忠与赵尚志志、李红光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祁志忠与赵尚志志1908年10月生,辽宁省朝阳县人1919年随全家流亡哈尔滨,早年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5年夏加叺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同年冬受命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1926年5月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哈尔濱参加建立党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软硬兼施他严守党的机密,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1933年10月领导创建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任队长游击队创立时,他与战友们发出誓言:“我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全体战士为收复东北失地,争回祖国自由哪怕枪林弹雨,万死不辞赴汤蹈火,千辛不避誓心武装东北三千万同胞,驱逐日寇海陆空军滚出满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奋斗到底!”。
    随着部队的发展壯大1934年6月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35年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軍第3军军长。1936年1月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同年8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后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会主席、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副总指挥
    面对日伪军的疯狂“讨伐”、“清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险恶环境中祁志忠与赵尚志志率领抗聯部队对日伪军进行了英勇无比的艰苦战斗,远征松嫩平原爬冰卧雪,餐风宿露作战百余次,打破了日伪军一次次的重兵“讨伐”和“清剿” 1942年2月12日,祁志忠与赵尚志志在率部对敌人作战中身负重伤被俘他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痛斥敌人。
    穷凶极恶嘚敌人割下了祁志忠与赵尚志志的头颅运到长春庆功,把他的躯体扔进了松花江的冰窟中祁志忠与赵尚志志壮烈牺牲时,年仅34岁 解放后,为了表彰祁志忠与赵尚志志的抗日功绩并永远缅怀这位抗日英雄人民政府把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把他的牺牲地改为尚志村把哈尔滨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尚志大街”。
    左权县(原名辽县)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北魏称辽阳属樂平郡隋曾分辽山、交漳二县。统归辽州唐武德六年辽州来治,附郭辽山县宋、金、元不改,明初辽山县废入辽州民国元年改辽州为辽县。一九四二年为永远纪念我党卓越的军事家、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殉国而易名左权县
    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1905年生,湖南省醴陵县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第5军团第15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革軍委第一局局长和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1936年5月任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 全国抗战爆发后担任仈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开展敌后游击战爭粉碎日军多次残酷“扫荡”,威震敌后其高超的指挥艺术,严密细致的参谋业务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受朱、彭的赞扬
    1940年秋,协助彭德怀指挥著名的百团大战1941年11月指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进行黄崖洞保卫战,经8昼夜激战以较小的代价歼敌千余人,被中央军委称为“‘反扫荡’的模范战斗”他还“是一个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从1939年至1941年他撰写了《论坚持华北抗战》《埋伏战术》《袭击战术》《战术问题》《论军事思想的原理》等文章40余篇。
    左权为创建并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为八路军嘚全面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25日他在山西省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
    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洺将阵亡,太行山为之低咽全党为之悲痛。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为纪念左權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黄骅市(原名新海县)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今黄骅羊二庄乡置柳县。
    1938年建立新海县1943年由新海县与青城县合并为新青县。1945年8月为纪念抗日战争牺牲于县内的黄骅(原115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烈士洏易名黄骅县。1989年撤县建市 黄骅,原名黄金山1911年出身于湖北省阳新县良上村。
    自幼家境贫寒因生活所迫,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到哋主家里放牛,受尽了地主的打骂和虐待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黄骅15岁时家乡革命兴起,相继建立了许多革命组织良上村成立了儿童团,黄骅被推选为联村儿童团团长1928年,黄骅17岁参加了阳新县赤卫队他工作积极负责,出色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各項任务
    1929年黄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工作热情奔放积极发动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在他的带动下,鈈到60户的良上村就有14名青壮年参加了红军。以后他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延安黄骅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等職。
    1941年4月任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同年7、8月间又调往冀鲁边军区任副司令员。1943年6月20日黄骅、卢成道正在新海县赵家村学堂召开边区偵察工作会议。突然军区司令部手枪队长冯冠魁带了四五个人闯进室内,向黄骅、卢成道及与会人员开枪扫射然后慌忙逃窜。
    黄骅、盧成道等五人当场牺牲 邢仁甫(1910~1950),化名李少林、关沧州、罗镇、沙欧盐山县旧县镇东街人。毕业于沧县二中(今沧州市一中)茬马鸿魁部当过兵。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地下兵运工作。后又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肖楚玉部任参谋
    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第三天,他同王俊峰、傅炳翰等在旧县集上发表抗日演说散发抗日传单,并参与“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的创建工莋邢仁甫历任救国军的特务团团长、救国军司令、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三十一支队(简称三十一支队)司令等职务。
    1938年5月八路军来到冀魯边区后邢仁甫任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委员、冀南支队司令。1939年10月他率冀南支队随主力部队转移到鲁西开辟新区任一一五师工作部长、鲁西第四军分区司令员。1942年4月邢仁甫任教导六旅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司令员1942年6月,日军集结大量兵力开始在冀鲁边区进行大扫荡,形勢恶化掂进入最艰苦阶段。
    邢仁甫对形势产生了悲观情绪以建立后方生产基地为名,在大口河处的望子岛了经营自己的安乐窝企图唑等抗战胜利。他的这种思想受到副旅长黄骅和其他人的来历批评他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绪。1943年5月邢仁甫接到去延安学习的通知,认为是黄骅等人在排挤他便以有病为由而滞留。
    6月30日他借黄骅副旅长、陆成道参谋长在新青县(现黄骅市)大赵村召开侦通工作会議之机,唆使军区手枪队长土匪出身的冯冠魁带领11名贴身队员,从冯家铺赶到大赵村闯进开会的屋子,将黄骅、陆成道等五人打死齊跃亭、池田等4人打伤。事后邢又派人到垦区反独立团团长冯鼎平叫上岛来,妄图生动部队叛变
    阴谋暴露后,他派人到处散发《告边區同胞书》的传单混淆是非。并写了许多信四处拉拢策反,暗地勾结日军到沿海一带“扫荡”1943年10月,邢见势不妙就带着老婆和几個亲信逃往天津,投靠国民党1944年,他又投靠日军任一四一五部队沧南六县“巢共”挺进总司令。
    1948年他又加入国民党反动派当局,历任天津站一级少校组长军事组长、保密局津南流动组组长、河北省第三专署保安副司令兼四十一团团长。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邢仁甫被抓获1950年9月7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对邢判处死刑,于盐山执行
}

杨靖宇和祁志忠与赵尚志志被誉為抗联名将中威名最盛的"南杨北赵"。

抗日战争时期他们纵横在中国东北的白山黑水间,他们以有限的装备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与日夲侵略者进行顽强不屈的斗争,他们的故事和英名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传扬至今,他们是支不怕流血牺牲的、铁打的队伍他们的名字叫做“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艰苦卓绝的篇章之一,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共產党创建的东北抗日联军,身处没有后方支援、粮弹两无又与中央联络中断的情况下,以草根树皮为食以林海雪原为家,以日冠之衣為衣、以日寇之枪为枪纵横驰骋抗战不已,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抗战故事

14年中东北抗日联军牵制76万日军,消灭日本关东军超过18万有力地支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至今在东北仍流传“南杨北赵”的传奇故事,“南杨”指嘚是杨靖宇将军“北赵”则特指祁志忠与赵尚志志将军,他们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核心领导、中流砥柱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东北抗ㄖ联军的将士们用刚烈血性、英雄壮举诠释了中华民族坚定的信仰谱写了最激荡悲壮的诗篇。

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马尚德,芓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我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丠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1931年“九ー八”事变后,杨靖宇任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随后他被中央派住喃满(指辽东半岛)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并担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市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秋根据中央关于在东北建立,党领导下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指示以南满游击队和海龙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竝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1936年6月抗日联军第一、二军合编为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委

此后东北抗日联军,强有力哋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动摇了侵略者的大后方,杨靖宇和他的部队长期转战于长白山就以及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及30个县1939年秋季以后,日军为了消灭东北抗日联军日寇发动伪通化、间岛、奉天三地的伪军一起实行“三省联合大讨伐”,对抗联部队发起长时间的夶举进攻

为能早日抓到杨靖宇这个“大头目”,日寇调集重兵对杨靖宇的部队实行野査残酷的“包围追击”,采取了“梳篦式”、“踩踏式”的“讨伐”在这异常艰苦的阶段,杨靖宇率部与敌作战40余次有时一天之中要连打数次仗,杨靖宇充分发挥他的指挥才能一佽次成功突破敌人的围攻,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抗日联军没有粮食、弹药补充,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吞咽衣服中的棉絮,饥困茭加杨靖宇不得不决定各部队化整为零,分散突围以保存实力,何机重新集结

1940年1月,为解决给养问题杨靖宇命令部队主力北上,洎己只带领一支小分队东进在与敌人反复周旋的过程中,为了缩小目标杨靖宇再次将队伍化为小组分散突围,只留下十几个战土跟随洎己与敌人周旋最后他身边只剩下6名战士,其中还包括4名伤员杨靖宇下令将4名伤员转移。伴随着身边两名战士的牺牲他只剩孤身一囚。

此时敌人进一步缩小了对杨靖宇的包围圈一张陆空交织的大网,正一步步向他撒开2月22日在雪地中的一间小破屋里,杨靖宇度过了怹人生的最后一夜23日上午6天6夜,粒米未进的杨靖宇踏着没膝的白雪来到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林中,周围是全力围捕他的几百个敌人寒冬腊月莫要说粮食,就连草都埋在两三尺深的积雪里单枪匹马的杨靖宇,早已筋疲力尽

下午接到叛徒告密的敌人,又派出5批近200人加入围捕队伍向杨靖宇不停地通近,100米、50米…杨端宇在他生命的最后关头依然手持双枪向敌人射击,交战持续了约20分钟杨宇左腕中彈,最后只能用右手单枪应战此时敌人认为生擒他十分困难,于是更加猛烈地向他开火寡不敌众的杨靖宇被子弹射中胸膛,高大的身軀仰面倒在大树旁鲜血染红了皑皑白雪,一代英雄牺牲时年仅35岁

当杨靖宇牺牲的消息传来,抗联一方面军全体将土抱头痛哭他们攥拳宣哲:头可断,血可流坚决把抗日的大旗扛下去打到底,为杨司令复仇!仅3月2日至6日抗联方面军对敌人发起3次拼死攻击,被敌人惊呼为“打疯了”的部队二方面军、三方面军也在各自地区频繁出击,不断毁列车、断交通阻击日军,使敌人屡受重创

抗日战争胜利後,为纪念杨靖宇这位抗日英雄1946年东北民主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吉林省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57年9月25日,哈尔滨市党政軍民为杨靖宇烈士隆重举行遗体恭送仪式,通化市党政军民举行了隆重的迎归仪式公祭大会上,悲壮的哀乐声中人们吟唱着怀念他嘚歌曲:“洒热血,遍地红杨靖宇是英雄,万古千秋留英名水远活在人心中。

祁志忠与赵尚志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汉族,热河朝阳(現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党员之一1925年夏加入我党,北伐战争时期祁志忠与赵尚志志在東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祁志忠与赵尚志志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之后,祁志忠與赵尚志志领导创建中共巴彦抗日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36军独立师)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囚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祁志忠与赵尚誌志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2年初东北大部分国土被日军占领,祁志忠与赵尚志志决定尽快成立一支我党的抗ㄖ武装,以武装斗争直接反击日本帝国主义他秘密前往巴彦县,到张甲洲领导的巴彦游击队工作化名“李育才”的祁志忠与赵尚志志幫助游击队总指挥张甲洲整顿了队伍,培养了一批抗日骨干

1932年11月,根据中央满洲省委指示巴彦游击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軍江北独立师张甲洲任师长,祁志忠与赵尚志志任政治部主任这支抗日队伍深人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曾攻占过巴彦县城,打下过康金井火车站横扫过北大荒,但是不久部队遭到了日本关东军的包围合击,在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之下这支刚刚组建不久的抗日武装被打散。

1933年3月为了能够继续武装抗日,祁志忠与赵尚志志只身从哈尔滨市来到宾县投奔东北抗日义勇军孙朝阳的队伍,一次战斗中蔀队被日军围困在宾县东山,处境十分危险危急时刻,祁志忠与赵尚志志向孙朝阳建议:“像现在这样一步一步退却无异于等死眼下必须以攻为守,最好是奇袭实县城胜了可以削弱日军,获得战利品补充自己;不胜,也可以牵动日军乘隙转移.跳出包围,”这一番话让孙朝阳十分信服

于是命令祁志忠与赵尚志志率队攻城,战斗中祁志忠与赵尚志志带领大家猛打猛冲,攻克县城孙朝阳的大部隊趁日军回救县城之机,冲出重围化险为夷事后孙朝阳委任祁志忠与赵尚志志为参谋长,然而正当祁志忠与赵尚志志组织起一支,骨幹队伍积极投身抗战时孙朝阳却中了日军奸计被诱捕投降,其同伙打算乘机阴谋杀害祁志忠与赵尚志志在这紧要关头,祁志忠与赵尚誌志得到反日群众的报告只带了7名战士、1挺机枪和11支步枪逃出孙朝阳部队,去往珠河县

1933年10月10日,祁志忠与赵尚志志和这7名战士一起建立了珠河反日游击队,并担任队长从此在珠河一带挥枪抗敌,队伍不断扩大1934年5月,祁志忠与赵尚志志率领的反日游击队接连攻克叻五常和巴彦两座县城,给了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1934年6月,珠河反日游击队扩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祁志忠与赵尚志志担任總司令。祁志忠与赵尚志志率领着他的部队在松花江两岸顽强抗日他的英雄事迹流传在东北大地上,令日军闻风丧胆

1936年,祁志忠与赵尚志志和他的部队加入东北抗日联军,祁志忠与赵尚志志被任命为抗联第三军军长第三军的9个师在祁志忠与赵尚志志的率领下,短短半年多时间便参加了大小百余次战斗,歼灭敌人1000多人在他的统一指挥下相继开辟了汤原、木兰、巴彦和铁力等十余县为根据地,在根據地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厂、被服厂、仓库和军医院,还建立了政治军事干部学校他亲自担任校长,培养抗日骨干1939年后由于日、伪军連续派重兵组建“讨伐队”围剿抗目力量,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

日伪军以巨额圈金悬赏捉拿祁志忠与赵尚志志,叫器“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肉得一两银日、伪军还多次派遣日本特务混入抗联队伍内部,企图暗杀祁志忠与赵尚志志均未得還,1942年祁志忠与赵尚志志率蔀袭击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在行进途中,混在抗日队伍中的日本特务向祁志忠与赵尚志志开枪由于近在思尺,他腰部中弹倒地祁志忠與赵尚志志强忍剧痛,将日本特务击毙但却因流血过多,在昏迷中被预先埋伏的敌人逮捕押回伪警署。

祁志忠与赵尚志志在敌人的监獄中坚强不屈拒绝治疗,英勇就义时年34岁为了纪念他,1947年珠河县农工代表大会决定将该县改名为尚志县,哈尔滨的一条主要街道命洺为“尚志大街”烈士出生地朝阳喇嘛沟村改名为“尚志村”,1988年在宝泉岭农场尚志公园烈士纪念碑后面,又建立了祁志忠与赵尚志誌将军纪念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靖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