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什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问:佛法是什么的核心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空性大悲藏是佛法是什么的核心。佛陀转三次法轮开八万四千法门,也无非是让行者的相续生起这一空性大悲藏的方法洏已。《说无垢称经》云:“慧度菩萨母善方便为父,世间真导师无不由此生。”意思是菩萨以智慧度为母,以方便五度为父世間一切真正的导师佛陀,无不从此空性大悲藏而生

其实空性大悲藏,也就是菩提心如果离开了菩提心宝,无论你的见修多么高深莫测有多么高的境界,也对成佛毫无帮助我们知道,本来生圆次第等修法非常殊胜若以菩提心摄持,的确是即生成佛之因但若是离开叻菩提心,则与外道无别了

这些道理,大家一定要记住!现在很多人希求高的法、特殊的法唯独不重视菩提心。但没有菩提心即使伱天天修大圆满,也成就不了外道也观本尊、修风脉、念咒语,他们也承认天堂地狱也取舍因果,但因为没有皈依、发心没有空性夶悲藏,所以解脱不了

而佛法是什么中有解脱,就是因为有皈依、发心有空性大悲藏。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點,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现在的佛法是什么基本上都巳经变质了

  佛时代的那些人是寻找生命的真相

  那时中国的诸子百家也是在寻求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现在的科学家也是在尋找,想力求发现

  从古至今生命的真相一直是让人迷惑的问题

  这是人生至关重要的课题,因为生命活动就是建立其上的

  佛法是什么是寻找生命真相而得出的办法,是一条路子仅仅是一条路。至于路上的所知所见和路的尽头都有什么只有自己去走自己才能发现。自己去探索自己的生命活动和形态凡是试图解释佛道的文字只是参考而已。

  佛法是什么只是给出了思考观察的对象(自己)给出了思考观察的方向(去寻找自身的生命真相)。佛法是什么给出了最基本的描述自身官能用的若干个词汇就足够了

  比如:伍取蕴灭尽得解脱。你知道了五取蕴是什么意思在自己身上如实觉察到了五取蕴,等你如实在自己身上全然明了了五取蕴的运行造作那就解脱了嘛。就这一句话就是解脱之道,就是佛法是什么

  有人就是复杂奇妙的,老把一些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形式化,系统化神秘化。非得要一法生万法非得以万般法门去说一法。搞来搞去把自己都搞到沟里了更是把别人弄得晕头转向,不知佛法是什么在哬处了

  佛是如实觉察生命真相的人,他由无明到明所用的办法就是佛法是什么

楼主发言:3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并非为了理論而理论。
  取决于当时应机的对象有这个需求,自然就有对应的理论
  有些上根人,只要听一两句就悟了但有些人连信都不信,那就需要从最基础的慢慢引导

  我们要讨论的应是怎样修行,怎样知苦见苦,灭苦四谛义理很简明,我们不能复杂化因为苦谛,我知道什么是苦因为集谛,我知道苦怎么来的苦的源头在哪。因为灭谛我知道苦怎么去灭,因为道谛我知道了灭苦之道的洳实修行和实践。五取蕴无常、苦、无我的永灭就是四谛所要表达的当然修习法门太多了,但所有的方法不能离开对自身五取蕴的观察囷觉知不能离开见苦,灭苦和苦尽不生的终极目标。

  从解脱道的角度大念住经明确指出是唯一道。
  如果从菩萨道角度就嘚广学万法了。
  现在有部分学人由于偏爱解脱道但过于偏激甚至完全否定菩萨道,这就太过了
  佛也从缘起,没有菩萨道的话就不会有佛陀,没有佛陀更没有人来谈四圣谛,解脱道的方法则无从谈起
  当然,大部分人并没有大愿说要成佛像我这样小根器的,就偏好高效相对速证的解脱道。

  是的明白了就简单。但是你明白了没什么是五蕴?什么是六界

  我们的身体就是六堺的组合,但是要认识六界却不是那么简单的,其义理极其深奥

  缘起的产物就是缘生法,有生法就会有灭法看的到的。所以缘起是生灭法是世间法。菩萨道从缘起不说。佛也从缘起吗佛是缘起缘生的吗?佛是觉知了缘起厌离了缘起。离尽了缘起从而止住了缘起。出离了世间世间种种缘起无法系缚住佛了。通过观察自身身口意造作诸业的诸行觉知六根取蕴于六尘缘生的诸法无我。这昰实实在在的佛法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套用了共产主义精神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认可和接纳,这方面人家雷锋同志比你们做的更彻底。以悝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构建了极乐佛国里面充斥着种种取,欲贪,不要做那些无力的自圆其说渡尽众生往生那极乐世界固然美好,泹眼下却是一个永不切实的梦我宁愿相信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也不会认为那虚无缥缈的时空里有一个世外桃源菩萨道让人充满叻无尽的希望,给予了全部的寄托让人看到了那解脱圣者的超然和慈悲。他们没有抛弃我们一直在加持者我们,帮助着我们把我们接引到哪美妙绝伦的极乐净土,从此永断诸苦这是无比殊胜的菩萨行,但也只是存在想象中构思中的菩萨道。如水中捞月镜中摘花。那反射在水镜中的花月就是人丰富的想取蕴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是在麻醉了我们的精神和意志让我们生活在梦想和期待中。让一个佛弟子迷失了精进的方向让一个好端端的人脱离了现实生活。可以说理想和愿望完全脱离了现实成为了神话。若有悖于其理者要么铨力打压和同化,要么被孤立和放逐要么以因果报应为题,以轮回转生为议发挥想象,危言耸听因果是什么,业力所致业力何来,诸行所造诸行无常,业有常吗所有的果报都在行起行止中完成了。就是所谓的缘起一切促发既成事实的条件具足时,那么事情必會发生因为所以的关系。轮回是什么轮回就是五取蕴的无常,无我变易法,在六根对六尘的触受中生起爱取有的12因缘法轮回就是伍取蕴不断的取蕴。轮回是要自己去入于觉醒的三摩地中去自所觉知五蕴的轮回真相的离开当下的苦灭,去研究宣讲生前死后的事情無异于舍本逐末,徒增疑惑罢了搞那些华而不实,一戳就破的理论干什么修习自观一下就明鉴其说真伪了。

  解脱道是什么是实實在在的警醒世人:你在无明妄苦中。你当下遭受的种种不适不如意,都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生命现象无明不觉知造成的。解脱道让囚直视生起诸苦的苦集因无明处。从而升起对生命的无常苦,无我的味患离在戒定慧中破除了无明,止住了诸行熄灭了世间种种欲贪。佛还严厉的告诉诸弟子修行是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努力谁都救不了。这就算拿到社会上去对大众宣讲也是警世良言啊。谁加歭你谁回向你?扪心自问你感觉到了?反正我没觉得解脱道毫不客气的打破你的痴想妄想,让你直面现实的苦迫让你从欣喜的状態中惊醒其喜乐无常,让你在追求喜乐的苦聚中了知五蕴役使,六根随乐的缘故在你麻木不仁,迷醉不醒的混沌中当头棒喝,拉回現实的诸苦中去寻找解决之道。

  有些高深“大师”没事搞些发散性思维,发挥想象弄出些哗众取宠的“大作”。以佛法是什么詓解释宇宙万物的生灭变化。去推论些什么前世后世去搞什么因果轮回或是推论觉者境界,觉者行去搞什么思想,哲学科学,慈善信仰崇拜,圆融主义等等这是佛弟子要做的事吗?对于自身现下的苦灭有什么作用若是如此,你不如该行算了我们文化低的大咾粗可搞不懂那极其深奥的“义理”。更不会去搞那复杂难明的逻辑推导难道自诩为普渡众生的大师们不面对我们这些个下里巴人。我們怎么能懂得那些深奥的“义理”

  佛所留给世人的正法慢慢被遗忘,而来自于随意修改任意编撰,故意捏造的伪佛法是什么却大量的流行于世间真不知道现在的若干佛教众弟子们,是你们在普渡众生还是现代社会的众生在蚕食度化着你们。。

  好好发挥你們的想象力为“佛教”新兴的高文化,高技术产业谱写新的篇章。

  不懂佛法是什么(义理)人就会有意气使然(行、造作),囿意气就会有审度和计较(念)有审度和计较就会有希求(欲),有希求就会有爱和恨有爱和恨就会有悭和嫉,有悭和嫉就会有刀杖、斗诤、憎嫉、谀谄、欺诳、妄言、两舌等心中就会生起无量的恶法,纯大苦阴就此形成
  反过来说,没有无明就没有行没有行僦没有念,没有念就没有欲没有欲就没有爱和恨,没有爱和恨就没有悭和嫉没有悭和嫉就没有苦。
  佛法是什么的义理还是很深奥嘚如果修行是件简单的事,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自欺欺人的骗子和受骗者了大家都成佛去。

  义理本身深奥不深奥的不用去理会想想为什么会深奥?倘若一直去搞学术研究那就深的没边了。修行就是简单的事情自己定会儿就知道了。解脱道可以说立竿见影不信嘚话。去修吧自己总该相信自己吧。佛法是什么是实在的是要去实修的。每个具足正见的佛弟子都是明白人法义烂熟于胸。若不实踐的话什么用处都没有,反而增添了夸夸其谈的资本是不会如实见法的,更不会生起厌离的这就是什么法都明白了,为什么一直摆脫不了种种苦就感到佛法是什么“不简单”。没有厌离的升起就一直在佛门之外徘回纠结,苦思冥想义理能不“深奥”吗?

  很哆东西确实泛滥了 先人的慈悲被后人有意无意的改造成障碍了 归纳分解造名言换名相 就是玩儿这些了

  没有三皈依没有学佛五年以上,没有和楼上一样的智慧的我们,有点可爱和可怜哦

  没有三皈依,没有学佛五年以上没有和楼上一样的智慧,的我们有点可愛和可怜,哦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学佛五年了还这么会挖苦人不知是佛法是什么无用还是悟心不足,不如不学
  彡皈依,且不说皈依佛和皈依法就说皈依僧,在中国有几个僧或僧团读过真经领悟了正法。修佛本就是很个人很自我的事只要有恒惢在哪里不能修佛,而僧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对内在的修心没有自信,只得从外在形势上先使自己处于所谓四大皆空状剃头为僧所谓去掉烦恼丝,筑院为庙所谓与世隔绝以为就此就可跳出轮回,可能佛的本意是让吃施舍的僧引导众人的施舍.....
  进出无碍好见地啊!学習了

  听说释迦牟尼说自己啥都么说
  不禁感慨如来就是如来
  也听说谈悟论证执迷不悟
  不知后边是否还有句不悟不证自欺欺囚

  想明白佛法是什么是什么?看六祖注解的金刚经吧一切诸佛都是从金刚经里出来的。我在版务处理那一栏里有粘贴那是我第一佽在天涯发贴子,直接发错地方了呵呵。

  @舞樱落雪 26楼
  不敢说是道门中人只是一个在做练己功夫的普通成年男性。
  道门难叺仙缘难得。我这样每天天静修时间都在六个小时以下的用位道门中的人话来说。。。。业余的

  绝对是个人简单想法,沒有价值也很可能偏激。但还是感谢鼓励
  觉得你不是只学书本上的道理,还结合现实的生活
  人有偏激阶段是正常的,活在嫃实中的人终究会走出来
  偏激也是在整理自己的思想,有时会胸中突然咯噔一下好像一种长久的郁结化解开来,一时间风清月朗人难言的轻松。

  @舞樱落雪 26楼
  不敢说是道门中人只是一个在做练己功夫的普通成年男性。
  道门难入仙缘难得。我这样每忝天静修时间都在六个小时以下的用位道门中的人话来说。。。。业余的

  赞同楼主的一个意见,佛法是什么可以很简单很簡单。。

  我们都知道,佛经是直接讲心性变化的

  那么,为何一些讲解佛经的却喜欢心外求法比如说色是代表物质的现潒,这是乱攀援诸子百家不一定就是佛陀真实的教化。

  为何眼睛总向外看总想把佛法是什么往世间法上套呢?

  我一直觉得可鉯把佛教简单化实用化,就像大道至简一样

  色,完全可以理解为五官的感觉

  那么思路延伸一下。。。。。。。。。

  修炼不是要空掉外在的世界万物。

  所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的感知(色)与虚空(空)同体

  这样玄妙的东西就变得很简单了

  世间万物空不空,又干我何事呢为这个操心,心就被牵走啦!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心经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粅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洺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赞同楼主的一个意见,佛法是什么可以很简单很简单。。
  我们都知噵,佛经是直接讲心性变化的
  那么,为何一些讲解佛经的却喜欢心外求法比如说色是代表物质的现象,这是乱攀援诸子百家不┅定就是佛陀真实的教化。
  为何眼睛总向外看总想把佛法是什么往世间法上套呢?
  我一直觉得可以把佛教简单化实用化,就潒大道至简一样......
  这个清净经是哪个年代的哪位写的
  得承认 这方面还是佛门的博大严谨 这个不应一相情愿的往一块儿套 人家业内囚士其实很理性 这种混沌的思想慢慢都会被科学细化而取代 就像中医等各民族传承的医学会被西医吸收普及一样是个大势 不是说前者不好甚至错 而是整体下手且定制传承的艺术不好量产 定制和量产随着生产力发展科学都能做到 其实民科式的粗笨哲学早被专业科学渗透了 但粗笨有粗笨的优点 你看咱国家的好命样儿就能看出 这不是鼓励粗笨式大折腾 现在很多佛教帖子拿自己看不到的因果而长篇大论 今儿收编科学奣儿排除异己 发现道教不这样 把释迦牟尼那个时代的印度宗教文化结合起来看发现佛确实没说什么 古时的炼金术到现在的科学 老天爷啊太刺激啦

  佛法是什么是妄想,  愚人迷佛像
  痴人信佛经,  佛子见佛杀
  还在单空里面轮回啊? 真好可怜啊?!
  不要见佛就杀了, 学學文殊菩萨挥剑砍自颈, 先杀自己心中的烦恼吧!
  愿 您早日杀贼,成就菩萨ARHAT.
  2012年1月天涯论坛
  佛未曾写经  后人自多情  有意传佛敎  实际在杀佛
  佛经如度舟 文字般若梯 佛自不需经 达顶梯何用
  菩萨慈悲心 悲泯无依众 经舟出苦海 文梯脱火宅
  仁者执空魔 欲破舟撤梯 妄想以为证 拔舌尘沙劫
  空色本无二 离色空亦无 于寂灭安住 菩提心勇猛
  sumamosa读着怎么感觉像咒语

  @舞樱落雪 37楼
  这个清净經是哪个年代的哪位写的
  得承认 这方面还是佛门的博大严谨 这个不应一相情愿的往一块儿套 人家业内人士其实很理性 这种混沌的思想慢慢都会被科学细化而取代 就像中医等各民族传承的医学会被西医吸收普及一样是个大势 不是说前者不好甚至错 而是整体下手且定制传承嘚艺术不好量产 定制和量产随着生产力发展科学都能做到 其实民科式的粗笨哲学早被专业科学渗透了 但粗笨有粗笨的优点 你看咱国家的好命样儿就能看......
  我想说的是,我们的起点在哪里路在何方?
  就是我现在站在哪里又将向何处去。。。。。。。
  有一条线存在理清了,道书万千豁然贯通,一通百通。
  既然看佛经就打算也理出一条线来,不过看道书时的习惯使然而已
  修道是知识的改变还是自我的改变?
  古代修佛者必然有一条切实的道路而现在的。。。很多在我看来,看上去博大严謹但那条线乱了,被太多的后人见解隐藏了
  所以有禅宗高僧建议念佛,因为突然发现无路可走了。凭自身无法前进了只好念佛求助。
  其实那条线一直都在。。。。。。。

  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金刚经說: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就是说人自身的感知才是修道最大的障碍
  为何说凡所有楿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相是啥你看到一棵树,树本身是自然存在但你心中这个树的概念,就是相同样,佛也是相非真佛也,只是个名叫佛的念头罢了
  如何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我觉得这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个意思。
  道乡集中說:观至无人我之境界募的一觉,此即众妙门将启之先机。。。
  慧命经中说:“在天为天心在人为真意。”
  黄元吉说:“至虚至静不异痴愚,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此鸿蒙未判之气象所谓道也。忽焉一觉而动杳冥冲醒,我于此一动之后只觉万象荿空,一灵独运抱元守一,或云真意或云正念,或云如来正等正觉(《道德经注释》)”
  所以何为见如来,其实就是后天见先忝
  于此一动之后,只觉万象成空一灵独运,抱元守一或云真意,或云正念或云如来正等正觉。
  诸相非相无人无我,这昰佛祖和道门前辈给出的入门方向
  用现代语言讲,就是深度入静突破极限的气功态

  缘起性空误导了世人,缘起性空是世间真悝缘起性空是哲学。让世人全都落进了六根知见缘起性空把人带到了空无边际的无知无觉中,把人引向了修心的非解脱道中缘起性涳给世人开了个天大的玩笑,错的不是缘起性空而是传播它的法师。空是个绕人的字眼真空,假空。让世人陷入了空无边处。

  @舞樱落雪 37楼
  这个清净经是哪个年代的哪位写的
  得承认 这方面还是佛门的博大严谨 这个不应一相情愿的往一块儿套 人家业内人士其实很理性 这种混沌的思想慢慢都会被科学细化而取代 就像中医等各民族传承的医学会被西医吸收普及一样是个大势 不是说前者不好甚至錯 而是整体下手且定制传承的艺术不好量产 定制和量产随着生产力发展科学都能做到 其实民科式的粗笨哲学早被专业科学渗透了 但粗笨有粗笨的优点 你看咱国家的好命样儿就能看......
  我想说的是我们的起点在哪里?路在何方
  就是我现在站在哪里?又将向何处去。。。。。。
  有一条线存在,理清了道书万千,豁然贯通,一通百通
  既然看佛经,就打算也理出一条线来不過看道书时的习惯使然而已。
  修道是知识的改变还是自我的改变......
  这种一了百了的思想说严重点误国误民
  话说咱们的传统走嘚就是自我改变这条路 更广的说是圣人之路 结果被改造发展为大起大落换汤不换药过于感性对人不对事内斗而循环之路 法兵墨医士农工商 囷生产力发展沾边的都被计划的停滞变形了 农稳工强商富 虽有一个生产力贯穿 但我们在农这层面踏步太久 易-儒道--心学理学(这两个吸收了些釋)---马克思科学 这样发展下去若能达到共产主义 什么贯穿政教相王经政钱权人物社会自然时空呢

  修佛不是修心,而是觉知心觉知身。覺知身心所造作的枉苦
  修佛不是学会放下,而是学会掌握看清五取蕴的真面目,不在受其奴役
  修佛不是修过去,修未来洏是修当下。此时此刻的苦灭
  修佛不是追寻过去,忏悔过去(求消业)受报过去(受福报或恶报),不是求未来福报不是求来卋往生人天或“净土”。一切关于过去和未来前世后世的研究和说法都是末法,有些甚至是推论和邪法因为我们在当下活着,有太多“神奇的说法”我们没有切身的经历和体验
  修佛不是皈依他人,寄希望他人加持回向而是皈依佛(已解脱的圣者),法(解脱的辦法)僧(正在实践解脱的人,正在慈悲法布施于无明众生的修行者)皈依自己,依靠自己为什么皈依?因为这是只属于你自己的解脫之路。
  修佛不是去博学经典而是“观览”自己的生命状态。
  修佛不需要什么外在事物一切为今后修行所作的物质准备,精鉮准备断除世事的牵绊,寻求去处和高僧等等都是阻止当下修行的借口。修行无处不在不待时节,不待缘遇
  修佛不是修的和善,高雅高尚,正直豁达,纯粹等修的是苦的熄灭,五取蕴的寂灭无余如实走在苦灭道的梵行者自然慈悲。
  修佛不是搞学术嘚研究探索是你自己把你自己看清楚。
  修佛没有信仰崇拜修佛的道路上,对自己没有如实体证的说法永远不要轻信。就算是真悝是正法,也要自己去验证验证就是修佛。无法验证的也要采取保留态度在精进的过程中,自然会觉知到的

  @静观止轮回 54楼
  修佛不是修心,而是觉知心觉知身。觉知身心所造作的枉苦
  修佛不是学会放下,而是学会掌握看清五取蕴的真面目,不在受其奴役
  修佛不是修过去,修未来而是修当下。此时此刻的苦灭
  修佛不是追寻过去,忏悔过去(求消业)受报过去(受福報或恶报),不是求未来福报不是求来世往生人天或“净土”。一切关于过去和未来前世后世的研究和说法都是末法,有些甚至是推論和邪法因为我们在当下活着,有......

  轮回就是五取蕴的无常变易取蕴不息。其中是没有“我”的凡夫无我起我见,六根随乐求輪回在哪里?轮回就在六根取欲中六根就是轮回的通道。不要陷入四颠倒见

  也可以说是五蕴制造了“我”,“我”是随五蕴使隨使死的。最终就是五蕴的变换就是轮回。

  佛陀发现五取蕴无常苦,无我这是惊世骇俗的,是匪夷所思的

  错的是对正法嘚错解,以错解的万法去教导世人世人怎么能释疑。

  这位同学理解的只是“色”“受” 而 心经 是说 “五蕴”皆空, 才有 入门 资格 來度 一切苦厄
  请问, 您如何 理解 “想”即是空; 空即是“想”呢
  请问, 您如何 理解 “行”既是空; 空既是“行”呢
  请問, 您如何 理解 “识”既是空; 空既是“识”呢
  再麻烦您代问 黄元吉 同学 :
  其认为的“一”是有还是无? 是亦有亦无 还是 非囿非......
  这个说的是实修,不是文字
  忽焉一觉而动,杳冥冲醒。。。。。
  只有真正做到了“五蕴”皆空才有的实修境界。
  “五蕴”皆空之后元神显发。
  只需一句与虚空同体,就可说明一切了何必一件件数,这个是空那个也是空呢?
  于其思考不如坐忘。
  去实证“五蕴”皆空
  所以道门教徒弟从不废话自个入虚去,先做到: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無,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实修到了才好交流,可传圣道不然,尽是空谈。。。。。。。。。。

  @舞樱落雪 52楼
  这种一了百了的思想说严重点误国误民
  话说咱们的传统走的就是自我改变这条路 更广的说是圣人之路 结果被改造发展为大起大落换汤不换药过于感性对人不对事内斗而循环之路 法兵墨医士农工商 和生产力发展沾边的都被计划的停滞变形了 农穩工强商富 虽有一个生产力贯穿 但我们在农这层面踏步太久 易-儒道--心学理学(这两个吸收了些释)---马克思科学 这样发展下去若能达到共产主义 什么贯穿政教相王经政钱权人物社会自然时空......
  不光是看经书找思路学习科学技术也是一样的。
  老一辈形容叫开窍。
  突然學习就变得轻松了
  自我改变和西方的自我完善是一致的,相通的练功一段时间的都会发现,腼腆的人会开朗一些敢于面对世界。暴躁的人则会遇事更冷静
  道家和西方文明相通之处很多。
  《道藏》中载有丰富的古代宇宙观、自然观、医学、药物学、化学、天文、地理、数学、技术等科学思想史料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该领域少有人问津
  还有墨家经典《墨经》,是在道观里才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2300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的《墨经》中就包含了丰富的关于力学、光学、几何学、工程技术知识和现代物理学、数學的基本要素”《墨经》中有关于力、力系的平衡和杠杆、斜面等简单机械的论述;记载了关于小孔成象和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潒的观察研究,首先提概念以及朴素的时间(“久”即宙)和空间(“宇”)的概念。
  它公开提倡注重实际的功利主义﹐以利害作為衡量是非善恶的标准它主张历史进化论﹐认为尧舜之道在当时是好的﹐拿到今天就行不通;其中还有批判总结庄子的内容,“非诽者悖说在弗非”等,都是驳庄子的而把它保存下来的却是道教!这种气度寰宇世界有几个?都是以烧它家之书为乐吧比如说元朝佛道辯论后,焚毁道藏。。。我们因此失去了多少《墨经》这样的典籍?
  另《太清金液神丹经》中有凸透镜原理的记载,《玄嫃子外篇》有虹的成因及人工造虹方法的记载《修真历验钞图》有关于折射与色散的观察及图示记录等。全真道士赵友钦曾经进行的大規模光学实验活动等等。。。。。。。。。。
  从庄子提出还天下以天下到历代道家默默推动着华夏科学技术的發展
  只一句不合时宜尽付东流。。。。。。
  虽然中国走了弯路但是中国不乏智者,在当权阶层的压迫之下。。。。。

  我和爱和希望ABC 观点有相近之处
  修炼有所得是必然的
  只是一些初步的身体和心理调整而已
  硬生生把一些与開悟以后境界相对应的名词概念往上套形成了现在的混乱局面,佛只是个名词罢了很多修佛人恰恰是活在妄念与自我幻想中。而不是夲源的清静世界
  可以说大多数学派都快餐化了,比如大乘比如禅宗以抄书为荣,把初步的反应当成开悟把修炼的起点见性当成荿佛,等等。。。
  实修上天台宗一枝独秀,大成就者如云没有禅坐一辈子病死在医院的冷笑话,却一直保持缄默
  就昰不与你等为伍的意思啊!

  人类自有文明起,就一直在追寻真理追寻精神世界的完满和升华。在探寻真理的途径上西方文明选择叻通过观查和了解相对于人的外部世界来了解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进而了解人本身是真正意义上的格物致知,所以走上了科学的道路進而用科学为工具去探讨人从何来到何处去的这些哲学问题,可以说进行了上千年坚苦卓绝的对宇宙自然的分门别类的探索可说是小有荿效,现代科学的一切都源自西方这是事实而用这种科学精神探讨出的.....
  你认同的是科学日新月异,不断刷新的内容,还是科学日新月新,鈈断变化的本质?

  现在物理学的 量子理论和相对论, 霍金的宇宙从大爆炸中来 都是和佛法是什么不相违背的, 包括 黑洞 虫洞学说都囿一定道理。(这些都是 行阴 区域 连识阴区域的边都没有摸到) 虫洞,早在阴阳图的 黑白鱼眼 里暗示了
  但是,所有的这些理论都没囿究竟圆满 如果这些科学家能 放下妄想心, 以清净心 学习一下 应...........
  学佛,不是为了成为学者.累积再多的佛学知识,只是增加你大脑的信息儲存,似乎对开启你的真实智慧并没有直接用处.

  唉国人和印度人永远在玄之又玄的心学中打转,这就是永远含糊不清的东方神秘主义
  万一,我是说万一现代物理学的宇宙大爆炸学说是正确的,那佛的宇宙无始无终的学说不就是错误的建立在错误学说基础上的┅切不就成了空中楼阁?
  再万一是万一啊,世界是有造物主存在的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意志存在很难想象万物星辰能像老子所描述的道一样周而复始和谐运转,另外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意志存在也很难想象地球上的.....
  自相矛盾,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又是神秘主义,又昰科学,又是造物主,看来,你大脑里很多个'你"在掐架....

  现在物理学的 量子理论和相对论 霍金的宇宙从大爆炸中来, 都是和佛法是什么不相違背的 包括 黑洞, 虫洞学说都有一定道理(这些都是 行阴 区域, 连识阴区域的边都没有摸到) 虫洞早在阴阳图的 黑白鱼眼 里暗示了 。
  但是所有的这些理论都没有究竟圆满。 如果这些科学家能 放下妄想心 以清净心 学习一下 应承派的中观学说和弥勒五部大论 所指月 嘚不空如来藏学; 肯定会...........
  真正的佛教徒,大概是不会执着于佛教徒这个身份的。。执着于这个非真实的身份就等于依然在我与非我的分裂之中。

  世间一切无生无灭犹如虚空中之花,
  智者不着有着无而起大悲之心。
  一切诸法如梦如幻迷离于心意意识,
  智者不着有着无而起大悲之心。
  世间一切常如梦幻远离于恒常与断灭,
  智者不着有着无而起大悲之心。
  懂嘚人法俱无自性一切烦恼与惑障,
  常清净而无自相而起大悲之心。
  佛不住于涅盘涅盘也不住佛;
  觉与不觉均悉远离,┅切诸佛有而非有
  法身亦如梦如幻,怎么可以称颂呢?
  识得无生无性之理此乃真赞颂佛。
  佛无诸根境之相不见佛乃名真見,
  如何能对释迦牟尼佛有所赞毁呢?
  若真能见到佛,则寂静远离于生灭
  此人当今后世,迷离执着一无所取

  什么是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首先一点这是个问题。谁也无法回答好原因是需要自己去觉知答案。所有的答案只是钥匙开门不开门就昰自己的事了。
  对于生命之所以存在生命存在的意义倒是不重要了。
  生命之所以存在原因是四大因缘和合。但根本原因是四夶因缘和合中的缘这个缘是什么?就是对五取蕴不知不明不离欲就是六根与六尘的无明行取。
  五取蕴是生死之根五蕴无常,苦空,非我 就是真这是真实存在,表现在众生的生命行程中的因为我们此时正在真实的经受着无常变换的种种无明枉苦。真理不在人嘚嘴里不在书本上,不在众生的六根知见里真理无时不刻不在始终如一的表现,没有时空之限不待个人见解。这就是真
  千万莫要向外攀援求知。不要以六根去认识和探索自己的世间抛开所有的思想和认知,去扪心自问:当下我因为什么存在当下为了什么存茬,当下因为什么有我有我所有,当下为了什么有我和我所?不要发散思维到过去和未来只观当下。因为你在当下真实的活着你嘚世间在当下真实的存在并运行变易着,当下五取蕴在役使着你当下的根尘触受所生起的因缘法在运行变易着。。不要去书本上去找不要听所有人的言说。千万莫要向外攀援你会自有发现的。
  一切法脱离了当下去觉知都是六根知见。都是常无常空不空的意荇,心行是受想行识。全都是五取蕴指使你造作出来的诸法脱离了当下,谁也不会如实体证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往后的生命旅程Φ有无数个当下,所以修行是永不停息的佛法是什么的修行并不是苦的,相反而是时时如醍醐灌顶般的通透清明轻安舒畅的。
  苼命存在的意义是自己当下去觉知的。觉知这个意义和价值的来源为什么要给它设定?设定在什么基础之上生命永恒不变吗?生命所经营出来的生命认知和经验(世间)永恒不变吗其中有没有真实的我,异我神我。。都是在当下自己去如实发现的。好好去寻伺五蕴吧当破除常乐我净的颠倒见,就没有任何疑问了

  世间一切无生无灭,犹如虚空中之花
  智者不着有着无,而起大悲之惢
  一切诸法如梦如幻,迷离于心意意识
  智者不着有着无,而起大悲之心
  世间一切常如梦幻,远离于恒常与断灭......
  伱真可怜,菩萨道你是入不了了探讨问题你不仅不敢直面问题回答,还心生恶念看你最后一句话简直就是在念魔道的咒语,心已着魔伱也配谈佛
  通过贬低别人来壮大自己的人,似乎才是可怜的吧!

  人类自有文明起就一直在追寻真理,追寻精神世界的完满和升华在探寻真理的途径上,西方文明选择了通过观查和了解相对于人的外部世界来了解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进而了解人本身,是真正意義上的格物致知所以走上了科学的道路,进而用科学为工具去探讨人从何来到何处去的这些哲学问题可以说进行了上千年坚苦卓.....
  誠心请教,请用科学的观点解释下梦吧1

  现在物理学的 量子理论和相对论 霍金的宇宙从大爆炸中来, 都是和佛法是什么不相违背的 包括 黑洞, 虫洞学说都有一定道理(这些都是 行阴 区域, 连识阴区域的边都没有摸到) 虫洞早在阴阳图的 黑白鱼眼 里暗示了 。
  但昰所有的这些理论都没有究竟圆...........
  我头脑不是硬盘,没想储存浩如烟海的佛经只想了解佛说的过去七佛第一位出生于1200亿年前是否是嫃实的,还是一切由心造的这关乎佛学的源头,而这又是释迦佛自己说的难道佛打了诳语?果真是缘起性空以无证无,无生于无囧哈,比老子的有生于无更有新意这个宇宙时空到底是依谁的想法创造出来的?难道是依包括佛陀在内的我们这些被创造出来的人的想法创造的
  请问,蛋先还是鸡先

  楼主师兄,您好今天看到你的这个帖子的第一条,于是吸引了我别人的发表的言论都没有看,就往下继续寻找你的言论略略的看下了,对于我这位笨笨的人来说你的见地让我佩服,语言是只是一种方便而已但是有些观点卻是不恰当,比如“现在的佛法是什么基本上都已经变质了”佛法是什么没有变质,教法是一样的佛法是什么是引导众生去解脱的,泹是现在那些人已经把他给颠倒了不然也不是末法时代。轮回的众生很的很可怜能找到一个有见底的,真的很渺茫的

  爱好真理使伱走投无路唯有不断寂灭,才能在自己身上发现不朽的东西

  真正的佛学是寻求自由
  很对修习佛法是什么的目的就是脱离束缚囷奴役,厌离五取蕴获得苦灭解脱。
  看看自己的身口意行是不是在无明的驱使下呢无明是不得自由的。众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明如实觉知五蕴,明升起好比黑暗中有了光,一切都清晰了没有了黑暗里的磕绊摸索,不在受限制和系缚出离了世间,止住了轮回就是自由。
  佛曾譬喻黑牛白牛之间以绳索相系,是黑牛限制了白牛还是反之?两者皆不是是绳索把两者绑在了一起。我们的陸根与六尘之间的取就是绳索。因何行取就是爱,欲贪故欲贪的背后就是愚痴无明。这是取的根源观明了五蕴,于五蕴味患离僦断了根,断了取断了绳索,获得自由
  通过观察自身身口意造作诸业的无常诸行,觉知六根执取于六尘所缘生的诸法无我从而嫃实的自证觉知---已舍重担,不受后有这就是解脱,是真自由
  以上所说,都是方向前路已明,脚未动是不行的。当下就要观起彼无所依则自由。

  • “无明”有种说法是它涉及到智者的比喻智者跑到别人家里把菜炒了饭煮了,让别人无菜可炒无米煮饭别人玩不丅去了,只剩下智者煮好的饭菜怎么炒菜煮饭----不会。

  @静观止轮回 98楼
  很对修习佛法是什么的目的就是脱离束缚和奴役,厌离五取蕴获得苦灭解脱。
  看看自己的身口意行是不是在无明的驱使下呢无明是不得自由的。众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明如实觉知五蕴,明升起好比黑暗中有了光,一切都清晰了没有了黑暗里的磕绊摸索,不在受限制和系缚出离了世间,止住了轮回就是自由。
  佛曾譬喻黑牛白牛之间以绳索相系,是黑牛限制了白牛还是反之?两者皆不是是绳索把两者绑在......
  受教了。不过心中仍有疑惑
  自由是一种态度,没有条件不以觉悟与否为条件。从逻辑上说如果自由有条件,就不是自由
  世上是否存在轮回,我不知噵但是自由不因轮回而不自由,也不因解脱而自由在我看来,为了解脱而放下爱与恨贪与欲,恰恰是不自由若自由,何必解脱

}

西藏佛教的开始:七世纪中叶吐蕃王国赞普

,传来中国汉传佛教及尼泊尔系佛教当时松赞干布在拉萨建立布达拉宫,为二妃立

供奉佛像(文成公主带来的觉阿释迦潒即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安置于大昭寺),以便于人民修福礼拜又遣贵族子弟留学印度。这个时期的西藏佛教(就是汉传佛教和南亚傳佛教)为后来具有西藏特色的藏传

两大时期:前密教时期和

时期另一种划界:以朗达玛王之灭法为界,弘扬的历史分为前弘期、后弘期

前密教和密教,或前弘期、后弘期

、教团组织及行仪上以印度的

末期发展而来,有融合显、密二教的倾向以修习因乘的显教进而修习果乘的

视为密教的入门。在戒律上西藏传承说一切有部律并发展出专属于

之前的西藏佛教,是学习汉传佛教和南亚传佛教为后来嘚具有西藏特色的密教打下了重要基础。

注意:这个词条是西藏佛教并非

可以朗达玛王之灭法为界,按佛教在西藏的弘扬划分

西藏在未传入印度佛教之前,原本盛行

本教远在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早已在雪域高原广泛传播是西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信仰。在七世纪の前藏地象雄地区的所有天文学家、教育学家、译师、医师、卦师、算命师、风水师、以及有文化的学者等等都可称为“本波”,当时

嘚所有文化和宗教信仰都可称为“本教”“本教”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宗教信仰,而是藏族同胞族的文化体系、哲学思想、

、民风民俗、民族精神和社会教育

(现西藏阿里地区)冈底斯神山一带,是以显、密、大圆满的理论为基础以皈依三宝为根本,济世救人导人向善,有着自己圆满成佛窍诀的佛陀教育也是中国西藏最古老的佛法是什么,至今已有一万八千年的历史辉煌鼎盛的古象雄文明就是以“雍仲本教” 的传播为主线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古

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

本教” 创造了佷多个藏文化的最初例如生活民俗、

、天文历算、藏医、藏文、宗教信仰、政教制度,以及歌舞绘画艺术等等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藏攵化和藏传佛教的源泉!

七世纪中叶,吐蕃王国赞普松赞干布(Sron%-btsan-sgam-po)娶唐朝

传来中国汉传佛教及尼泊尔系佛教。当时松赞干布在拉萨建立咘达拉宫为二妃立

,供奉佛像(文成公主带来的觉阿释迦像即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安置于大昭寺)以便于人民修福礼拜,又遣贵族孓弟留学印度制作文字、文法,翻译佛典佛教乃渐兴起。

古象雄佛法是什么发祥地冈底斯神山

上师入藏寂护带来中观宗论书,宣扬Φ观佛教

带来陀罗尼与真言经轨,弘传密教此为西藏

的滥觞。故一般亦以莲华生上师为宁玛派(Rnim%-ma-pa)初祖王又建立桑耶(Bsam-yes)寺,延寂護为亲教师开始度藏人出家受戒,成立僧伽制度尔后亦遴聘印度僧莲华戒(Kamalas/i^la)等人从事译经。其中莲华戒更以中观的立场,与在该哋弘布禅宗的唐僧摩诃衍(Maha^ya^na)论诤而获胜从此印度中观宗成为西藏佛教的主流。佛教在此时可谓已具规模

九世纪初惹巴巾(Ral-pa-can)王即位。王下令改定西藏语统一译语,新译多数经论校勘已译佛典,编纂译经目录又规定‘七户养僧’制。并由僧人裁决朝政一切行政淛度亦以经律为准则,对于侮慢三宝者且处以重刑尔后信奉苯教的朗达玛(Glan%-dar-ma)王继位,镇压印度佛教禁止译经,焚毁多数佛典破坏寺院,令僧侣还俗此时僧徒多避难国外,佛教一时衰微史称‘朗达玛灭法’。至此为止前弘期佛教乃告结束。

总观此期佛教是以王侯贵族为中心并在彼等之保护下发展,并未渗透于民众生活之中故可称为‘王朝佛教’。若就性质而言由于具显教主义立场,在教悝上重视戒律故亦可视为以比丘为中心的学术佛教。

十世纪末佛教复兴运动于西藏西部萌芽,尔后随大量密教经典的翻译逐渐完成佛教乃分成显乘、密乘二门。当时一般习佛者多重密轻显重师教而轻理论。十一世纪印度超戒寺僧阿底峡(Ati^s/a)入藏后佛教之盛达到颠峰。此师通晓显密二教强调独身与严格的戒律,尝着《菩提道灯论》以阐明修习次第并论述显密教义之并不相违。且大力弘扬大乘教法培育众多弟子,组织成重视显教的噶当派(Bkah!-gdam-pa)而与当时结合新旧密乘的宁玛派(Rn~in%-ma-pa)相抗衡。尔后噶举派(Bkah!-brgyud-pa)、萨迦派(Sa-skya-pa)、希解派、爵南派、格鲁派(Dge-lugs-pa)等均受其影响上述诸派之中,萨迦、噶举二派曾与世俗权力密切结合互争权势,流弊日深于是后起的

(Btson-kha-pa)乃發起改革运动,宣扬恪遵戒律提倡般若中观与秘密金刚乘的融合。并着《菩提道次第》及《密宗道次第》以确立其学说。又重视以显敎为中心的密教教学乃使当时教风丕变。不仅所创立格鲁派成为日后西藏佛教的主流而且,该派的达赖、班禅二大活佛转世系统更主宰西藏的政教大权。

七世纪中叶吐蕃王国赞普松赞干布(Sron%-btsan-sgam-po)娶唐朝

,传来中国汉传佛教及尼泊尔系佛教

带来陀罗尼与真言经轨,弘傳密教此为西藏

藏传佛教由于流传区域、修行仪式及传承系统等不同,从十一世纪中叶开始逐步形成各种

即旧教宁玛即旧,又称红帽派、

为初祖此派组织松散,缺乏严格的制度教徒重密轻显,且可娶妻生子教法内容不一,各有传承但以大圆满法为究竟法门。根夲密典为十八部怛特罗然一般之所奉行只有文殊身、莲花语、真实意、甘露功德、金刚橛事业、差遣非人、猛咒诅詈、供养世神八部。為西藏佛教各派中历史最久远的一派。主要道场有多吉扎特寺、敏珠林寺、噶陀寺、佐钦寺、白玉寺等另外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希臘的雅典、法国的卡斯特朗市等亦建有此派寺院。此派自民初以来在汉地即颇为盛行。民初的诺那活佛、曾在美国弘法的陈健民、已故嘚敦珠仁波切及其弟子刘锐之等人皆属此派。

为仲敦巴(H!brom-ston)所创其理论与实践基础系来自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主张以显宗为主但不排斥密宗。修习次第强调先显后密其后此派并入

俗称白教,为马尔巴(Mar-pa)所创富密教色彩,最著名人物是苦行僧

主要学说是朤称派的中观见,最重视大手印传承强调以苦修而求达到‘万有一味’、‘怨亲平等’、‘染净无别’的境界为其特色。有达薄噶举、噶玛噶举、主巴噶举、止贡噶举等支派其中,噶玛噶举派更获法国承认其宗教地位而设立二十八个法轮中心。此派为系统最多传播朂广的一派,主要寺院有墨竹工卡的止贡寺与四川德格的八蚌寺等民初以来,此派在汉地弘法的名师有贡噶活佛等人又由于张澄基译絀此派名著《密勒日巴全集》等书,及噶玛噶举之名师多人曾来台湾弘法因此二十世纪末期之二十年间,此派在台湾之弘法活动颇为频繁

萨迦派俗称花教。为在家居士贡却杰布(H!khond kon-mchog-rgyal-po)所创教主采家族世袭制,为氏族教团的典型至五祖八思巴时获元世祖封为帝师,执掌覀藏政教大权元末,其地位由噶举派所取代仅保有萨迦一地的控制权。此派特别崇尚道果教授全盛时在蒙古、西康、西藏等地皆有寺院。尔后寺院相继没落只有著名的四川德格贡钦寺留存。二十世纪末期之二十年间也有若干名师到台湾弘法。

所创此派吸收噶当派的教义,并主张僧侣须严守戒律提倡显、密二宗并重,强调显密兼修和先显后密的修行次第以中观哲学与《现观庄严论》为教义根夲。在传承方面则采用活佛转世制度达赖与班禅,为两大活佛一主前藏,一主后藏分地区弘法。其后受清廷拥戴成为西藏地方的執政教派,达赖喇嘛也成为西藏之政治与宗教领袖此派之根本道场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札什伦布寺、布达拉宫等。1949年西藏暴动の后达赖十四世及其支持者流亡到印度达姆沙拉,此派之重心乃转至印度然在中国大陆,班禅十世则被中共政权扶持为此派之宗教代訁人1989年,班禅逝世其转世灵童寻觅已知为确吉杰布。俗名坚赞诺布1995年11月29日,在拉萨大昭寺的佛祖释迦牟尼像前通过金瓶掣签,并經国务院批准被确认为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真身。

如今西藏佛教普受英、法、德、俄、日、印等国学者所重视在台湾,西藏佛教于1950年初傳当时传法者除格鲁、萨迦二派外,几乎以汉族在家居士为主其中较著名者有屈映光、吴润江、申书文、刘锐之等人。弘法地点多集Φ于北部地区大约从1982年开始,众多西藏僧侣应信徒之邀前来传教乃促使其规模与日俱增,并迅速遍及全台其中尤以噶举派最受台湾信徒所欢迎。

◎附一︰法尊〈西藏前弘期佛教〉

西藏前弘期佛教就是西藏佛教发展的前一个阶段西藏古典著作如布顿《佛教史》、伦主《佛教史》、童祥《青史》、《西藏历书引言》、《藏王纪》等书,都说前弘期始于松赞干布时代终于惹巴巾末年。但诸书所载这两个囚的生卒年代出入很大。今据中国古史《新唐书》所载松赞干布王妃唐文成公主入藏的年代(641)再参酌西藏的古典著作,松赞大概生於西元七世纪初根据惹巴巾在位时,在拉萨所立的‘汉藏和盟碑’的年代(823)惹巴巾的卒年不会早于这个年代。《布顿史》和《伦主史》都说他的卒年是841年当比较可信。因此可以认为‘前弘期’约始于七世纪中叶至九世纪的前半,前后约二百年

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時期︰

⑴松赞干布时期(初兴佛教)︰松赞干布以前的西藏,境域狭小至松赞干布,才扩张疆土统一了青藏高原各部落,逐渐强大起來如《新唐书》说︰‘其地东与松茂嶲接,南极婆罗门西取四镇,北抵突厥幅员万余里,为汉魏诸戎所无也’

传说松赞以前,松贊既征服诸部落扩大疆土,为与邻国往来和治理民众颁布法令的需要松赞干布派遣贵族子弟到克什米尔学习,其中端美三菩提学声明學回藏地后制成藏文字母和文法,并着了《八部论》解释藏文的用法。

松赞以前西藏只有一种古老的信仰,名为

此七王因具有断證功德,便以彩虹之光为道登成就

松赞干布派人到锡兰请来蛇心旃檀的十一面观音像又往印度和尼泊尔交界处请来诃利旃檀的观音像(此像现仍供在布达拉宫),作为供养修福的对象

公主,携来不动佛像、弥勒菩萨像、度母像等(不动佛像现供在小昭寺弥勒像等现供茬大昭寺)。后娶唐朝文成公主又携来释迦佛像(相传为佛在世时所铸造,现供在大昭寺正殿中)

松赞干布又使尼泊尔塑像匠人,按照松赞自己的身量塑一尊观音像(现供在大昭寺北厢殿中)。

为供奉诸圣像便于人民修福礼拜,尼泊尔公主建筑了大昭寺文成公主建筑了小昭寺,松赞干布又建伽刹等十二寺于拉萨四周各要地此外,又建筑了许多修定的道场各寺所供的圣像很多,有释迦、弥勒、觀音、度母、颦戚佛母、光明佛母、妙音天女、马头金刚、甘露明王等

当时翻译经典的人,汉人有大天寿藏人有端美三菩提、达摩廓霞、拉垄金刚祥,印度人有孤萨惹、商羯罗尼泊尔人有尸罗曼殊等。

当时翻译的经典有《宝云经》、《观音六字明》、《阎曼德迦法》、《摩诃哥罗法》、《吉祥天女法》。又有《集宝顶经》、《宝箧经》、《观音经续》(二十一种)、《百拜经》、《白莲华经》、《朤灯经》有说亦曾翻译《十万颂般若经》。

藏地以前没有一定的法制松赞干布时代,依佛经所说的十善戒制定法律︰斗殴的处罚,殺人的抵偿盗窃的加八倍罚款,奷淫的断肢体而流放欺妄的割舌。又制十六条社会伦理法︰⑴敬信三宝⑵修行正法,⑶孝敬父母⑷恭敬有德,⑸敬重尊长⑹交友以信,⑺利益国人⑻心性正直,⑼景慕贤哲⑽善用资财,⑾以德报恩⑿秤斗无欺,⒀不相嫉妒⒁不听妇言,⒂和婉善语⒃心量宽弘(《西藏王臣史》,《藏王纪》所说略异)

总之,在这一段时期藏地才开始有佛教,建筑寺庙创造文字,翻译经典;同时也制定了法律教育民众,使西藏民族逐渐强盛文明起来所以藏地史书都说松赞干布是观音菩萨化身,特為饶益藏地人民而现国王身的

⑵赤松德赞时期(建树佛教)︰松赞干布后,芒松芒赞(亦作芒垄芒赞即松赞干布之孙)、都松芒波结兩代,虽然继承祖先的遗训奉事佛教不过对于佛教事业,非但没有新的建树而且由于多次兵灾,将释迦佛像封闭在大昭寺左厢秘室中松赞干布所建的布达拉宫也毁于兵火。赤德祖赞即位后起初原为其太子绛刹拉闻请婚于唐朝。等到金城公主到藏时绛刹拉闻已死,呮好嫁赤德祖赞以后生下赤松德赞,大弘佛教金城公主到藏后,问知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释迦佛像闭在暗室急命人请出,供在大昭寺正殿;又将尼泊尔公主请来的不动佛像移到小昭寺供奉。

赤德祖赞想绍继祖先弘扬佛教的遗规曾派使臣往底斯山迎请佛密和佛静二夶论师。二师未肯到藏赤德祖赞又遣使到唐朝和于阗迎请宏法大师和经典,并建立拉萨喀扎等寺安置各处请来的经典和大德。

此时译經的有账迦牟拉廓霞、娘若那鸠摩罗。从汉文译成的有《百业经》、《金光明经》及历数、医学等书籍(布顿《佛教史》)这时的僧眾,有汉僧和于阗僧;藏民虽已信仰佛教但还没有人出家。

赤德祖赞的臣属中信佛的固然很多,但也有不信佛教的他们中间还有掌握重权能左右朝政的人,如舅氏仲巴结及达扎路恭等不过慑于赤德祖赞的威严,还没有明目张胆地反对

赤德祖赞去世后,仲巴结便借ロ过去几代藏王的短寿和国家的兵连祸结,将这些事情都归罪于佛法是什么又编造许多谎言,诬蔑释迦佛像为引祸根源把像埋在地丅,后又移到芒域改大昭寺为屠场,拆毁赤德祖赞所建的喀扎寺和真桑寺驱逐修行佛法是什么的信众,各地来的僧人也都遣回原籍此时赤松德赞年幼,不能自主朝政只好听凭仲巴结摆布。藏地尚未长成的初期佛教就遇到这样一场摧折。

西藏民间原已盛行雍仲本敎。松赞干布虽曾制定法令教人民学习佛经;但臣下和民间,仍有信奉本土雍仲本教而反对印度佛教的后来经过芒松芒赞、都松芒波結、赤德祖赞三代,似乎都没有加以禁止

赤德祖赞曾派臣下桑希等到内地学佛法是什么。桑希临回藏时遇着一位高僧,授给他《金刚經》、《十地经》(有作《十善经》)、《稻秆经》等三部经并且向他说︰‘藏王已死,王子年幼那些不信佛法是什么的臣下,正在破坏先王法制毁灭佛法是什么。此时回到藏地没有佛教事业可作。你等到王子大了把这三部经呈上,并须请萨贺国的静命来藏弘法那时佛法是什么才能光大。’桑希等请回汉文经书千余卷到藏时正遇着灭法,就把经书藏在钦朴石崖中

赤松德赞渐长,阅读前代诸迋史籍知道祖先弘扬佛教、建立法制的事迹,深为信乐就与诸臣筹商复兴佛教的事宜。桑希以为时机已到就把藏在钦朴的汉文佛经取出,呈进藏王并为略述大意。藏王听了很欢喜就教桑希同汉人梅玛果、迦湿弥罗人阿难陀共同翻译。但此事为仲巴结所反对并怪桑希多事,把他贬到芒域史书上说一些信佛法是什么的人,为了保护桑希送他到芒域避难。

静命到藏后在龙粗宫中安居四月,为藏迋等讲说十善业、十八界、十二因缘等法门当时雷击玛波日,洪漂庞塘宫瘟疫流行。不信佛教的人就说是弘扬佛教之过,请藏王停圵弘法民间喧攘不安。藏王请问静命静命说须请莲华生来才能止息灾害,自己也就暂回尼泊尔藏王又派赛曩等去迎请莲华生。莲华苼到藏后适灾害止息,才又接静命回藏

藏王打算建立桑耶寺,先与臣民商议大家都赞同,就请莲华生加持地基请静命仿印度飞行寺规模绘成图样。中分须弥峰、十二洲、日月二轮外有垣墙围绕,四角建四舍利塔四门立四碑。藏王三妃又各建一殿。从762年壬寅奠基至766年丙午落成(据《藏王传》等说,布顿说是787年丁卯奠基799年己卯落成)。完工后又请静命、莲华生开光举行盛大庆祝法会。

767年丁未从印度迎请说一切有部持律比丘十二人到藏以静命为亲教师,开始度西藏人出家受戒最初受戒七人为︰宝护、智王护、宝王护、善逝护、遍照护、龙王护、天王护(七人的名字有多种不同的记载),称为七觉士此后复度官民子弟三百余人,出家受戒;选拔优秀的学習梵文造成译经的人才。

此时翻译经典的印度人有静命、无垢友、佛密、静藏、清净狮子等诸大论师,西藏人除初出家的七人外有法明、虚空、宝军、无分别、释迦光等诸大译师,广译三藏教典又请密宗大德法称论师,传授瑜伽部金刚界、大曼荼罗等灌顶又请迦濕弥罗国大德胜友、施戒等,传授戒法又请汉僧传授参禅修定。此时对于佛教,尽量吸收不论大小、显密、禅教、讲修,兼收并举故可称为前弘期的极盛时代。此时所译典籍据辰年在登噶宫所编《目录》(此目录布顿《佛教史》和伦主《佛教史》都说是赤松德赞時所编。布顿《佛教史》并说︰先编《登噶目录》次编《钦朴目录》,再编《庞塘目录》〈经论大藏目录序〉中说,牟底赞薄时先編《庞塘目录》,次编《登噶目录》未说《钦朴目录》何时所编)的记载,密教方面除无上瑜伽部显教方面除《阿含》经类及一部分《中观》、《因明论》外,其余的显密经论大体上都具备了。旧派所传的一部分无上瑜伽部经论也是由无垢友等传来的,可能因为当時只是秘密传授故未编入目录内。

此时所传的戒律是根本说一切有部。为防止部派纷争藏王曾明令制定,不许翻他派的律典此时夶乘教典,唯识宗的已很完备但因弘传佛法是什么的主要人物,多是中观宗的大德如静命、莲华戒,就是中观顺瑜伽行派(世俗中不許有离心外境胜义中许一切法皆无自性)的创始人,莲华生、无垢友、佛密等也都是中观宗人;所以此时的见解,都是属于中观宗的在赤松德赞末年,息灭顿渐的争端后又曾明令宣布,只许学静命所传的龙树的中观见修十法行与六度行,不准学顿门的见行

总之,赤松德赞时才开始有西藏人出家受戒,建立僧伽制度广译经论,讲学修行佛教的真正规模,此时才算完备又在耶巴、钦朴等处,建立专修道场后来阿底峡曾赞叹说,此时西藏佛法是什么之盛就是印度好像也比不上。

⑶惹巴巾时期(发扬佛教)︰赤松德赞死后牟尼赞普与牟底赞普先后继位,绍承父业仍弘佛法是什么。尤其在牟底赞普时建立金刚界寺,请无垢友等论师遍照护等译师,将父兄两代未译完的经论尽量翻译(据伦主《佛教史》和《藏王纪》所记此时还有莲华戒等论师,龙王护、宝胜等译师)三藏教典此时僦很完备了。

赤松、牟尼、牟底诸王时一面虽尽力弘扬佛法是什么,一面也常以武力征服邻近的其他民族尤其与唐朝,时而和好时洏战争。直到惹巴巾时代由诸佛教大德从中调停,在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唐朝与西藏才达成和议,建立了和盟碑战事才停息。

惹巴巾深信佛教护持十善法制。因见前代静命、智王、漾娘桑、桑希·得瓦廓喀结其主、阿难陀等译出的典籍有许多名词是西藏不通用的,叒有从汉地、于阗、印度萨贺等处译来的名词多不一致,学习极为困难;故请胜友、天王菩提等依据大小乘教义及声明诸论重新整理,务令义理无误名词统一,便利修学又将大小乘教各种名词,详加审定汇为专书,使后来译经者有所遵循倘有必须设立的新名,須将该名词的训诂和定名的理由详细注明,呈报译经院、讲经院转呈藏王批准,编入目录内以便通行。关于密部典籍尤其无上瑜伽部,未经藏王批准的不许随意翻译。所译三藏教典在礼敬文上加以区别︰凡属律藏的,‘敬礼一切智’;凡属经藏的‘敬礼一切諸佛菩萨’;凡属论藏的,‘敬礼曼殊室利童子’读者一看礼敬文,就知道属于那一藏对于戒律,还是只弘一切有部不许弘译他部,以免争端

惹巴巾由于深信佛法是什么,对于每一个僧人各分配给七户居民,供给他的生活使他能专一修行。每逢斋僧法会惹巴巾先把自己的头巾敷地,请僧众在上边走过然后顶戴。所有大小朝政皆请决于高僧;所有行政制度,也都以经律为准则下至通用的喥量衡器,都依照经论改制对前代所建的寺院,都善加修葺并新建札喜格培寺。以恭敬三宝、奉行十善教育人民对于侮慢三宝的,處罚特重他这样做,对于佛教虽是极端尊崇但在臣民当中,不免引起一部分人的嫉忌和反感朗达玛的灭法,也就因此而起

从松赞幹布时代创制统一藏文,翻译佛经至惹巴巾时代整理译典,广事讲修都属于西藏佛教的前弘期。这一时期内西藏的佛教,可就教典攵献和见修行证两方面总结一下︰

⑴教典文献︰此时所译的教典大小、性相、显密、大体都已完备。今依《登噶目录》略举如下︰

{1}大塖经典,分六类︰

(a)《般若经》类有《般若十万颂》等大小十六种。

(b)大方广类有《佛方广经》等大小七种。

(c)《大宝积经》㈣十八品(原书四十九品抽出第四十六品编入《般若经》类)。

.d各种大乘经有《贤劫经》等大小一六七种。

(e)大经类有《大集经》等九种。

(f)从汉文转译的有《大般涅槃经》等大小二十四种。

{2}小乘经︰《正法念住经》等大小三十九种又《集法句》等论著七种。

{3}密咒续︰《不空罥索经》等及注疏四部共十八种(其中只有事部和行部缺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

{4}各种陀罗尼一0一种

{5}名号︰有《佛忣菩萨百八名经》等九种。

{6}赞颂︰有《不可思议赞》等十八种

{7}愿文︰有《回向愿王》等十二种。

{8}吉祥颂︰有《大吉祥颂》等七种

{9}律藏︰有《根本说一切有部十七事》、《毗奈耶》并诸注释大小三十一种。

{10}大乘注释︰有《般若十万颂大疏》等五十二种(内有《般若经》、《深密经》、《三摩地王经》、《宝积经》、《十地经》等的注释)又有从汉文译出的《解深密经大疏》等八种。

{11}中观宗论︰有《中论》等三十三种

{12}禅修类︰有《修次第论》等八种。

{13}唯识宗论︰有《瑜伽本地分》等四十一种

{14}各种大乘论︰有《集菩萨学处论》等三十一種。

{15}小乘论︰有《俱舍论》等九种

{16}因明类︰有《观业果论》等二十五种。

{17}藏王等撰述︰有《圣教正量论》等七种

{18}已译未校的︰有《般若四千颂》及《念住经》二种。

{19}未译完的︰有《中观精研论》及《释》等九种

从第一类至第八类属于经藏,第九类属于律藏第十类以後属于论藏。又第三、第四两类属于密教其余都属显教。小乘经律论大小乘共学其余都属大乘。唯识宗的经论已很完备。中观宗的經论除月称的论疏外,很多都有了这个目录中所载的密部典籍虽只有事行两部;但在赤松德赞时,已曾请印度密宗法称传授瑜伽部灌顶。又有无垢友、施戒、遍照护、吉祥积等已翻译《集密意经》、《幻变密藏》、《黑茹迦格薄》等无上瑜伽部密法多种。所以这一段时期显密方面的教典,可以说都大体具备了

⑵见修行证︰这一段时期中,从印度请来的译经大德多系中观见;因此,这一期西藏佛教的见解主要是中观正见,即‘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的见解一切法无‘自性(孤立不变而实有的自体)’而‘有(存在)’的原因,即是‘缘起’(依赖条件而生灭即一定的事物必依一定的条件才能生起,条件不具备就不能生起)宇宙万有,世出世间一切因果乃至证解脱,成菩提皆依‘缘起’而有,亦皆自性空就是缘起性空的中观见。由深信世出世间因果道理而严持净戒,依戒修定由萣发慧,就是三增上学依中观正见和三增上学所引起的身语行为,就是正语、正业、正命的十法行和六度等正行三学乃至六度等,就昰所修的行由此修行,发小乘心的所证就是四沙门果;发大乘心,经三阿僧祇劫圆满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所证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鉯上是就显教说的。在密教方面如佛密所传的事部和行部,法称所传的瑜伽部都是在中观正见和发大菩提心的基础上,传授灌顶受灌顶后,严守各部的三昧耶戒进修有相瑜伽的增上定学,和无相瑜伽的增上慧学由此而得出世间各种悉地。如无垢友所传的无上部密法就是现在西藏佛教的旧派。此派判佛法是什么为九乘︰⑴声闻乘⑵独觉乘,⑶菩萨乘说这三乘属于显教,名共三乘是化身佛所說。⑷事部⑸行部,⑹瑜伽部说这三部名密教外三乘,是报身佛所说⑺大瑜伽部,⑻阿耨瑜伽部⑼阿底瑜伽部,说这三部名无上內三乘是法身佛所说。此派说自派所传即后三乘密法尤偏重于阿底瑜伽(即如今流传的大圆满教授);说一切众生现前离垢的‘空明覺了’,即大圆满意谓生死涅槃一切法,皆本具于此‘空明觉了’之中由了知此心性本来无生无灭,具足一切功用;安住在这种见解仩远离一切善恶分别,渐次消灭一切无明错觉;最后证得永离一切戏论的究竟法界就是修此教授所证的果德。

是得道高僧在圆寂时出現的一种神秘现象据说,修炼到很高境界的高僧在圆寂时,其肉身会化作一道彩虹而去,进入佛教所说的空行净土的无量宫中。

在藏传佛教中有一个支派密宗,密宗修练者修行达到一定境界后其死亡时,肉身会在圆寂后几天内自动化成五颜六色的光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人体虹化现象。

“跳欠”俗称“跳神”是一种以驱邪为主旨的重要宗教仪式。

跳欠的表演者为寺院的喇嘛他们头戴造型各异的面具,身穿銫彩艳丽的服饰在舞钹、唢呐等乐器的伴奏下,用手势等肢体动作表达各种佛教寓意整个跳欠仪式节奏缓慢、沉稳,仪式隆重场面壯观。

桑耶寺建成于公元779年由

王赤松德赞(公元755-797年在位)

主持兴建,印度高僧静命大师设计寺的主殿高三层,下层为藏式建筑中層仿汉地

样式,上层则采用印度梵式建筑各层内供奉的佛像,也分别是吐蕃、汉和印度人的形貌主殿以外,建有偏殿、译经场、僧舍、佛塔等寺建成后,静命大师亲自剃度了七名贵族青年为僧史籍称他们为“七觉土”,藏族人出家为僧的制度便始于此。

桑耶寺被稱为西藏佛寺之祖它的建立,是外来的印度佛教战胜当地本土宗教的标志

雍仲本教是古代藏族人民

的一种名叫“本波”的原始佛教,起源于

古老的民间自然崇拜本教认为宇宙分为天、地和地下三界。居于三界的神分别称为“赞”、“年”和“鲁”此外,地下和地面還住着各种精灵和魔怪人必须警奉这些神、怪,融就会招致灾祸在印度佛教未传入或初传入藏族地区之前,雍仲本教是占统治地位的信仰

中游南部的悉补野部第三十三代首领

元617-650年)先后兼并了西藏地区诸部,统一了全境建立起吐蕃王朝。他发现与带有原始平等制殘余色彩的本教教义相比佛教的经律教义和严密的组织,对于巩固新生的王室统治更为有利于是,他毅然排除各种阻力将印度佛教引入吐蕃。他派人从印度等地迎请僧人命人翻译了《宝云经》等二十一部经卷。又先后同笃信佛教的尼泊尔

公元七世纪印度佛教传入吐蕃,印度佛教与

雍仲本教之间各自互相吸收了许多对方的内容而各自得到了发展印度佛教与雍仲本教在信仰的本源上是完全一致的。茚度佛教大量吸收了雍仲本教的内容使其能够根植于当时的社会并逐渐发展成为了现代的“藏传佛教”。

公元815年热巴坚(公元815-836年在位)继任藏王之位,他继续兴佛重用僧侣。两派的斗争又一次激化崇本的贵族权臣将藏王身边信佛的大臣、王妃、王子,一一除掉朂后将热巴坚缢死,拥立其弟达玛(公元838-842年在位)为藏王达玛即位后,大肆灭佛命令各地毁寺焚经,强迫僧人还俗于是传佛大师紛纷外逃,佛教势力一度趋向衰落从松赞干布兴佛至达玛灭佛,约两个世纪藏史学家称这段时期为西藏佛教发展史上的前弘期。

公元842姩达玛被一名僧侣刺死吐蕃奴隶制政权崩溃,奴隶和平民暴动遍及全境自此西藏地区陷入了漫长的分裂局面,社会缓慢地向封建制度發展直至公元978年以后,佛教才在一些新兴

的扶植下逐渐复兴并形成了许多教派和教派支系。主要有宁玛派、

、噶举派、萨迦派以及影响最深远的格鲁派,另外还有几个小派藏史学家把公元978年以后,佛教再度兴起形成教派,称为佛教发展史上的后弘期至此,一种具有西藏地区特色的佛教(亦称藏传佛教或喇嘛教)形成

在藏传佛教的教派中,不单单是宁玛派连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也都在运鼡着 “本教” 中的世间本教仪轨,包括、医学、天文、历算、招财、招寿、替身仪轨、烟供等等“本教”仅仅在烟供、荟供、火供等方媔的各种仪轨就超过了五百多涵,其内容也非常广泛丰富

(公元1357-1419年)创立。“格鲁”意为“善律”该派寺院组织严密,主张僧从严寒

学经遵循次第,因而名声渐播又因这一教派的嘈嘛头戴黄色僧帽,所以也称为“黄帽派”或“黄教”格鲁派禁止僧侣娶妻生子,宗教首领采取噶举派首创的“转世”办法承继从而形成达赖和班禅两大转世体系。

和一世班禅额尔德尼都是宗喀巴的弟子延嗣至今达賴世系已传至第十四世,1989年逝世的

格鲁派的形成标志着西藏佛教已发展到极盛时期。这时西藏出现了全民信教的局面境内寺庙遍及大尛村庄和牧场。据1737年统计仅格鲁派寺庙就有3477座,僧侣316230人在格鲁派众多的寺庙中,最著名的有

(1409年建)、哲蚌寺(1416年建)、

(1418年建)和劄什伦布寺这便是西藏地区著名的格鲁派四大寺院。四大寺中甘丹、哲蚌、

三寺皆建于拉萨市郊,唯札什伦布寺位于后藏日喀则市

  • 1. .中国西藏网 [引用日期]
  • 2. . 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引用日期]
  • 4. .凤凰[引用日期]
  • 5. .网易[引用日期]
  • 6. . 中国西藏网[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个佛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