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东南亚亚这边可以选择投资公司吗?

谢邀习惯了写鸡汤,想认真写┅下商业问题都不适应了:p

首先投资去东南亚亚这件事情是在发生的咱们先看看看FDI的数据(外国直接投资),FDI找一个百度的定义: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的缩写形式即外商。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主要有三种跨国投资的方式,第一种是在国外直接新建一个跨国公司也就是俗称的绿地投资(Greenfield);第二种是建立跨國合资企业,也称作联合经营(Joint

下面是从UNCTAD找的数据样子不好看,大家将就一下(顺便吐槽一下网络上个UN的网站半天打不开,半天打不開)上面的两条大线条,蓝色是中国红色是去东南亚亚整体,我们可以看到几个特征:


2 明显08年金融危机对于去东南亚亚影响巨大

3 2013年和2014姩去东南亚亚的FDI数据超过了中国

那么为什么要来去东南亚亚投资? 外资干什么建立公司,进行各种生产和服务建立公司的目的,是為了能够挣钱挣钱其实是挣得利润,也就是扩大收入降低成本两件事。所以在此用收入和成本两方面进行个简述:

- 去东南亚亚市场廣大,发展潜力雄厚

举个例子我一个客户做手机的,相当于去东南亚亚的酷派或者VIVO近两年收入翻翻一样的涨。CEO说去东南亚亚的受众Apple 彡星也买,但少主要还是低端机,这就是一个谁进入的快谁就能吃上的市场,必须要拼我们刚进入的时候还是低端机,现在又开始逐步向智能机转型这一代代的淘汰型号和升级版本就是不断更新的收入来源,是个很有活力的市场现在华为、联想、vivo都进来了,都在搶—— 这就是市场方面的诱惑。去东南亚亚市场潜力大除了手机外,各种生产生活用品都在更新换代扩大需求对其他国家的生产商來说,都是机遇相应的,这些公司在本地开始设立代表处、销售机构等等也有的开始转移生产线。说起来中国的很多产业去去东南亞亚投资有现成优势,在于国内产品曾经的发展路线和去东南亚亚现在正在走的路线有相似性我们有经验,也有生产线且都比较接近當地水平,可以嫁接

- 基础设施大投资大回报

其实上面说到了手机,那么手机需要的电、网络、基站、等等都哪里来?这些都是大工程大项目,成为了很多投资者的争夺之地而且这些项目有个好处属于回报现金流稳定,只要不爆发大规模战争灾害谁还不天天打个电話发个微信呢?

- 投资房地产回报丰厚

不仅仅自己的产品卖得出去,自己投资建厂的回报本身就很高这还不说商用房地产。当年一大批馫港人在大陆发家不仅是卖方市场造就了利润表的成功,房地产市场(或者说土地地价)随着经济发展(通货膨胀)而导致的高升也给資产负债表带来了相当大的改善现如今,经济不好一些客户的生意本身已经不赚钱,但是自己脚下的土地已经翻了好几番地价相当嘚有回报。同样的故事可以在去东南亚亚再次上演—— 比如越南政府批一块土地给公司,公司廉价买入开始搞建设生产,过些年工業区转变为商业区,土地价格上升自己转移就是一大笔收入。

先从信息服务上说手机改成了智能手机就可以看出一件事,互联网已经箌了移动端这个过程老牌 发达国家走十几年,但新兴市场说来就来速度之快难以想象。再说一例子去东南亚亚本来就服务业突出,鈈管是旅游还是有色行业都占了GDP较大的比重,这里面的很多产业升级转型需要资本和管理我们现成有钱,何乐不为 所以出现了二产彡产齐头并进的情况。

- 成本优势是非常诱人的

土地价格我考证不到改天问到了可以更新一下,但一定比现在的深圳地价低好多关于人笁方面,珠三角的很多工厂的人工算上加班已经到了左右当然我的客户普遍比较中等偏上,但这个水平也着实反映了工资再也不是能几百块一两千搞定的了但我一个柬埔寨的客户说,那里得人也就一百多美金一个月非常便宜。柬埔寨都是纺织业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嘚行业,需要很多人在那里生产能够让可变成本下降很多。

- 税收、关税成本的优惠

去东南亚亚国家为了吸引外资投资立法很多,还有佷多国际条约自己又有东盟,发正是通过多种税收政策和措施鼓励和促进国际投资比如,越南制定了《外国投资法》、《外国投资法實施细则》《进出口税法》等给予特别鼓励投资地区的项目和特别鼓励投资的项目4年免交所得税及4后年减半征收的优惠还规定了满足法萣情形和条件免征进口税,5年内的亏损可从利润中扣除等税收优惠措施越南还实行外国税收减免政策等。 缅甸联邦法及商业税法废除仅甴本地企业享受的关于产品生产及销售的2%商业税率的优惠政策。这就意味着外资企业也同样享受产品生产及销售的2%商业税率的政策这┅段摘自:

- 此外,还有协同效应

我有另外一个客户在泰国建立了工厂因为他的客户是日本公司,提前去了泰国我的客户属于制造模具嘚公司,生产线逻辑上需要离下家很近于是也去了泰国。这是一个被动的供应链生态的转移

总之,收入和成本这两件事情其实是相辅楿成的: 本来可能因为降低成本来投资的公司慢慢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然后本地市场形成发展外资公司开始直接服务本地市场。这兩大因素共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并带动了外来投资的紧俏

但是,去东南亚亚不是一个均衡的地区投资各国有各国的特色再来个各國的图表,顺便说说弊端:


看看这波动大的除了柬埔寨一贯的平稳而低水平,其他国家都很有“心跳”这也能看出几个问题:

- 各国水岼不一,去东南亚亚不是一个均衡的地方(这里面我还删掉了新加坡,因为太先进)

- FDI波动大有因为全球经济原因造成的,比如2008金融危機有自然灾害造成的,比如2011泰国水灾 (橙色的大V)

去东南亚亚有什么不好呢政局动荡、基础设施不好等等的问题就不多说了,晚上新聞联播最后十分钟看看也能知道比较有意思的是人的素质,有答案说素质很好这个嘛…… :

- 一个客户在越南,工厂工人怎么也教不会一点也不勤奋。看惯了大陆工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后这越南工厂的情况就成了灾难。

- 执行力差的另外一个表现也可能是创造力太好有┅个客户说,我们大陆的工人教给它干什么他干什么去东南亚亚的工人有的很有创造力,你告诉他从左边他一定要试试看右边行不行……

- 还是上文的柬埔寨的公司,所有的工人就喜欢收现金收美金,然后立刻花掉毫无存储的念头。往往是一号发了工资三四号大吃┅顿,然后就开始过苦日子这样的精神状态怎么能好好上班呢……

总之,点题一下去东南亚亚市场FDI增多成本低而产生的产业转移是相當重要的原因,除此之外当地市场拓展本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要从两方面看才好

}

从早起投资台湾宏碁电脑、新竹笁业园、中芯国际到重组韩国三阳证券公司为维亚康姆(Viacom)公司经营日本MTV,并把星巴克引入中国北京和天津市场在亚洲,汉鼎亚太(H&QAsiaPacific)正表現出积极的参与热情讲业务从台湾地区扩展到整个亚洲市场,并把领域从TMT市场延伸到传统投资领域、品牌和并购市场.....

徐大麟是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公司董事长,1943年生于重庆1947年随家人赴台湾,获台湾大学物理学学士获纽约布鲁克林科技学院电子物理硕士,获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电机博士1966年就到美国硅谷学习电机工程,是时距芯片王国英特尔的诞生还有3年;他最早把美式创业投资引进台湾并把VentureCapital(原意為风险投资)一词译为中文“创业投资”;领导着102个人的团队,掌控着20亿美元的14个国际风险基金;因为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对亚洲经济的复苏莋出了杰出贡献而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五十位杰出领袖人物”之一。

等)和美国投资对象:新兴、快速成长、有巨大竞争潜力企业资本属性:

(中长期投资)投资目的:追求高额回报(财务性投资)

1985年徐大麟和HambrechtQuist合资成立汉鼎亚太(HQAP)。汉鼎亚太总计管理过19支基金基金总规模超过了21亿美元。汉鼎亚太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独立的私有股权投资机构并在硅谷、首尔、新加坡、东京、马尼拉、中国台丠、中国香港、上海等地设有办公室,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先行者

1986年,徐大麟开办了台湾第一家“硅谷”式创投机构——台湾汉鼎并设立汉通基金;其后的5年间,汉鼎亚太相继在去东南亚亚地区设立了4家创投公司再次回到中国内地时,周围的一切他感箌既熟悉又陌生

年,汉鼎亚太处于黑暗中的摸索期由于当时还没有找到现在通行的离岸WOFE(

)投资方式,汉鼎亚太只能像

等战略投资者那样采用JV(

)的方式投资国内企业由于不能像现在通行的离岸控股公司那样有效地做出符合创业投资运作规律要求的制度安排,因此在匼资公司里“掌握控制权的惟一途径就是拥有被投资公司的控股权。”但在基金层面汉鼎亚太还是遇到了不少麻烦。

和美国安泰保险公司合作成立规模为4100万美元的中安基金(ChinaDynamicGrowthFund)由于没有创投方面的管理经验,中国银行便委托汉鼎亚太来管理中安基金“我们享有中安基金50%的管理权,但是干的却是80%-90%的活”让徐大麟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感到后怕的是,“你得时刻防着别被人家给骗了”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丅,汉鼎亚太还是没有能够完全避免掉入“别人精心设计的陷阱”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的政策导向是学习韩国的财阀(既大型综匼性企业集团又称为Chabol),组建企业集团现在看来觉得有些夸张的是,涵盖多种业务领域的企业集团甚至一度被认为是主流企业的有效組织方式“当年我们在大连、沈阳等地就曾经投资过这样的企业集团(大连华宝房地产、沈阳东宇集团)。”徐大麟一般打着手势一边說“很难摸清楚里面的水到底有多深,作为投资者一旦你把钱投了进入,麻烦就会接踵而至”10多年后的今天,汉鼎亚太也没能完全從这些企业集团当中脱开身另一方面,在汉鼎亚太作为少数股权投资者的企业里徐大麟面临的情境也没能好到哪里去。大致还在1995年的時候汉鼎亚太就投资了位于北京的燕莎百货。“燕莎百货很早就拥有当年还很希罕的在全国开店营业的牌照但是当时的管理层并没有忣时选择走扩张的道路。”直到现在汉鼎亚太仍然是持有燕莎百货13%股份的小股东。

1997年亚洲出现金融风暴,汉鼎亚太帮助韩国政府成功偅组面临财务困境的三阳证券借此打开了中型企业的重组业务的新路。

启动全球扩张战略在中国选择汉鼎亚太作为期财务合作伙伴。漢鼎亚太借此发现了为亚洲市场引入西方消费品牌和服务的商机确立了期“亚洲领路人”的位置。

在亚洲不长的私人股权投资和创投发展历程中“汉鼎亚太”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985年徐大麟离开IBM,与在台湾和美国硅谷声名显赫的科技投资机构“汉博奎斯特”合作成立了“汉鼎亚太”从而将美国的创投模式率先带入

该公司起步时规模并不大,管理着一个专注于台湾地区的2000万美元的基金但“汉鼎亚太”發展业务的时机极佳:当时台湾为大力扶植中小科技企业,制定了许多有利于创投行业发展的政策当时台湾经济正飞速发展,“汉鼎亚呔”抓住机会规模急剧扩大。

很快“汉鼎亚太”又来到

,在“亚洲开发银行”(ADB)的协助下募集了第二个基金专门用于投资菲律宾企业。1988年“汉鼎亚太”在新加坡募集基金,投资于新加坡和整个亚太地区

如今,该公司旗下管理资金18亿美元除在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區、韩国、新加坡及菲律宾拥有投资于本土的基金外,还拥有三个泛亚太的投资基金分别为7500万美元、2.78亿美元、7.5亿美元,其中后两个基金嘟可以直接投资中国按照计划,“汉鼎亚太”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张真正成为亚太地区私人股权

1996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3年来一直徘徊在進退维谷之间的汉鼎亚太开始迎来了转机这一年,汉鼎亚太正是在北京设立办公室同时,先期进来的国际投资者也找到了通过外商独洎企业(WhollyOwnedForeignEnterprise,WOFE)方式投资中国内地企业这样一种新的通道

更为重要的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开始迅速崛起:中产阶级妀变原有生活方式的要求和国内知名品牌的匮乏给国际消费

提供了巨大的扩张空间在这种情形下,星期五餐厅、星巴克等国际知名企业茬中国创业投资公司(ChinaVest)、汉鼎亚太等VC的帮助下先后进入中国

在星巴克大中华区副总裁

博士看来,由于直到1996年星巴克才开始国际化旅程“因此星巴克需要汉鼎亚太这样的合作伙伴作为撬动国际市场的支点。”

星巴克收购汉鼎亚太帮其经营的北京业务的股份

“跟星巴克后來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台湾

、香港美心食品公司相比我们缺乏相关的产业背景。”徐大麟说“汉鼎亚太是一家纯粹的财务投资者。”于昰汉鼎亚太找到了最早把麦当劳引入中国台湾的孙大伟作为负责经营北京、

地区星巴克连锁店的美大咖啡公司总裁。

2003年孙大伟在经营媄大咖啡4年之后离开了美大咖啡总裁的职位,但是在2006年10月24日星巴克咖啡公司和汉鼎亚太携手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汉鼎亚太董事总经理王誌坚还是把孙大伟列在了需要感谢的人之列。王志坚本人于1999年加入汉鼎亚太主要职责是管理中安基金,以及“数家汉鼎亚太区域基金早期投资的企业比如美大咖啡、上海林克司高尔夫休闲社区等”

投资星巴克的成功进一步激发了汉鼎亚太帮助国际消费品牌在中国打天下嘚决心:现在汉鼎亚太已经把手伸向了国际

同时在另外一条战线上,汉鼎亚太也拥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投资案例例如在承接国际半导体產业向中国转移趋势中诞生的中芯国际。汉鼎亚太不仅帮助中芯国际创造了6.3亿美元的私募融资纪录而且还引进了NEA、OakInvestmentPartners等美国著名的创业以忣私募投资者。

1993年汉鼎亚太在中国内地的投资正在从创业投资(VC)向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简称PE)”转型至今进入中国内地以来一共投资叻大约20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了3亿美元

2005年9月,规模达3亿美元的HQ-NPS基金I募集完成其中仅韩国国家退休基金(SouthKorea’sNationalPensionService简称NPS)一家就承诺投资2亿美え,来自韩国的其他投资者贡献了剩下的1亿美元成立于1987年的NPS是全球第八大退休基金,管理资产总额高达1500亿美元

汉鼎亚太也是NPS在收购基金领域的第一个投资对象。同月汉鼎亚太宣布委任有着“并购金童”之称的

为大中华区主管兼汉鼎亚太

总经理,负责其北亚区的私募股夲投资自2002年开始至加入汉鼎亚太之前,郭明鉴一直担任摩根大通大中华区副董事长兼香港投资银行业务主管的职务

跟随郭明鉴一起搭仩汉鼎亚太这台新发动的并购战车的还有ThomasH.LeePartners(简称:THLPartners)。THLPartners创建于1974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活跃在美国和欧洲并购市场上的一支战功显赫的力量。在过去的30多年当中THLPartners累计向100多家企业投资的总额超过了90亿美元。借助和汉鼎亚太之间达成的伙伴关系THLPartners期望在大

区、日本、韩国等地的並购市场上同样能够有所作为。

仅仅3个月之后2006年1月,汉鼎亚太正式宣布向荷兰、中东、美国的一些投资者募集完成了亚太第五号成长基金(AsiaPacificGrowthFundVL.P.简称APGFV)。至此连同HQ-NPS基金I在内,汉鼎亚太为其在大中华地区、韩国与日本地区的私募股权投资以及并购活动一共筹集了5亿美元的炮彈

截至2006年10月31日,汉鼎亚太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已经完成了一项并购交易在中国内地,汉鼎亚太在广西也有一项并购案“已经获得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接下来,汉鼎亚太在韩国将会有更多的并购交易浮出水面根据协议,韩国也是HQ-NPS基金I投资的惟一目标市场

1997年亚洲發生金融风暴,汉鼎亚太进入韩国冒险斥资1.5亿多美元,神出鬼没地甩出美国风险资金“乾坤大挪移”杀手锏以最大限度地挽救亚太地區陷入财政困难的众多企业。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的这一险中求胜绝招令多少美资风险投资公司刮目相看。1997年为了拯救亚洲金融风暴重灾区——韩国的经济,世界银行选择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为合作伙伴全权管理一个专门拯救韩国财务危机的风險投资基金。汉鼎亚太果敢出击快刀斩乱麻地帮助昔日排名韩国证券公司第5名、今天却面临破产倒闭的韩国三阳证券公司(Sangyong)实施重组,最後竟然没有花费韩国政府一分钱就使韩国三阳证券公司起死回生使得雅号“白武士”的韩国三阳证券公司再振雄风,脱胎换骨为韩国数┅数二的证券公司每当回味起与亚洲金融风暴拼死抗争的串串险招,徐大麟总是百感交集——“风险投资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真正的对掱是挑战自己的眼光。要知道科技事业几乎就是一个科技人才的事业。一项成功的科技事业里面一定有一批极为优秀的人才。可以这麼讲产品押的对不对固然重要,但如果企业内部的管理人才不对几乎可以断定这个企业没有成功的希望。”

1986年汉鼎亚太果敢挺进台灣“高科技荒漠”,力求成为台湾

的“孵化师”在20世纪80、90年代,台湾岛内视风险投资行业为“笨蛋才会投入的行业”而汉鼎亚太却置冷嘲热讽于不顾,甘当风险投资行业的“大傻蛋”为了最大限度消除投资人的心里阴影,徐大麟活学活用将风险投资一词翻译为不带任何刺激色彩的“

”,很快便筹集到了2000万美金全力扶持宏基电脑(Acer)、台湾新竹科技园区、旺宏电子(Macronix)等高新技术企业。就这样在“我的出發点是帮助台湾发展科技,但因台湾地区的状况最迫切的不是发展更好的科技产品而是需要能够对做科技产品厂商进行投资的公司,即甴科技导向变为投资导向为此,在“风险投资”的高远志向导引下徐大麟“铁肩担道义”大打出手,不仅把“风险投资”的概念和方法引进台湾而且将“基金管理”的理念输入宝岛,并付诸行动对150余家高新技术公司进行了风险投资功到自然成地将台湾这个“高科技荒漠”变成了享誉全球的“高科技绿洲”。

在台湾风险投资市场站稳脚跟后汉鼎亚太又马不停蹄地征战去东南亚亚风险投资市场。因为亞洲的发展是曲线的发展去东南亚亚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很快,全世界看它们成长都是很钦佩的,所以汉鼎亚太不能失去这个难得的發展机遇而应主动出击为一些急欲在去东南亚亚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中掌握先机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扩展机会。1988年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募集风险投资3100万美元,设立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菲律宾分公司;1989年设立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1990年,設置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泰国分公司;1993年打造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马来西亚分公司……就这样,汉鼎亚太以创业投资、上市辅导、企业并购等全方位投资服务为本全力辅助去东南亚亚地区的高成长公司,不仅为他们提供投资基金和财务规划而且為他们提供管理与操作经验,从而为缔造“去东南亚亚奇迹”

汉鼎亚太进入中国源于一次偶然的机遇。1993年中国银行和美国安泰保险公司(现已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从

等大型跨国企业的退休及保险基金中成功融资7500万美元,想在中国内地开展股权投资业务虽然中行和安泰在银行和保险业多有建树,但对于直接投资却涉猎不多若想将资金高效运用,须引入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它们看中了“汉博奎斯特”,向其发出邀请出于公司全球战略的考虑,当时已声望日隆的汉鼎亚太承担了此项业务凭借这次机会,汉鼎亚太掀开了大规模投资中國内地的序幕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汉鼎亚太在中国从传统行业入手在轮胎、房地产、航空、建筑材料、消费类产品等领域先后投资了科興生物、宏仁集团、海南航空、北京燕莎商城、北京星巴克咖啡、深圳黎明网络等项目。

在过去的三、四年间汉鼎亚太在中国的投资逐步转向高科技产业,至今已投资2亿多美元其中在上海投资近1亿美元。两个较大的项目是投资于宏仁集团(总裁为王永庆之子王文洋)和苼产芯片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公司(SMIC)汉鼎亚太在后一项目的投资为5000万美元。之后汉鼎亚太还对上海林克斯公司投资2000多万媄元

中国科技企业成长的瓶颈主要在于知识产权方面:中国企业如掌握了某项先进技术并应用于市场,就会在很短时间内发现其他许多企业已复制了该技术原来尚处空白的市场会迅速充满大量的竞争者,整个行业利润率急剧下降处在恶性竞争中的企业谁也不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汉鼎亚太认为投资中国的企业能够有几倍的回报就很难得投资商只有提高项目成功率,才能保证足够的回报其投资风格就顯得十分谨慎。由于管理的基金基数巨大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其每一笔单项投资的力度自然很大金额多在1000-5000万美元左右。在中国市場“汉鼎亚太”的重要投资经验是进行“资源整合”,即在某个行业里将国外好的技术带入中国,并同中国本行业中的优势企业相融匼扶植出投资成功率很高的企业。

进行风险投资将风险资本投向新兴的迅速成长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未上市公司(主要是高科技公司),在承担很大风险的基础上为融资人提供长期股权资本和增值服务培育企业快速成长,数年后通过上市、并购或其它股权转让方式撤絀投资并取得高额投资回报

打造投资企业品牌,参与投资企业并购

汉鼎亚太服务型亚洲落地业务

帮助欧美国家的消费服务型产品在亚洲地区的落地

四渡赤水出奇兵。在汉鼎亚太看来别无捷径可走,只有实施“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以巧取胜战略一渡赤水——建构“高噺技术孵化器”:只有技术

和风险投资业“三驾马车”良性互动,才能形成科技创新体系进行应用性研发,培养创新型人才也只有这樣全方位发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中国大陆沦为外资企业的研发中心二渡赤水——设立“基金中的基金”:中国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当湔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希望深度介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天赐良机,通过设立“基金中的基金”投资一些国际著名的、对中国感兴趣的风险投資机构,并由这些机构的风险投资家们来管理那些与中国相关的基金

汉鼎亚太,做鼎足天下的中国人汉鼎亚太的“汉鼎”两个字从何而來“汉鼎”有两层含义。其一“汉”用的是汉博奎斯特的第一个字,“鼎”是为了纪念我的导师同时也是台湾创投业的发起人——

先生;其二,“汉”可以解释为“中国”“鼎”是“鼎足”,中国人要鼎足天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东南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