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跨国境居住的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是哪些

云南没有的四个民族是:裕固族、东乡族、珞巴族、赫哲族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嘚世居民族有1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獨龙族。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1999年)其中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人口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在25个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

  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哋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的居住特點是人口;一些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逃荒或其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云喃成为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众多的省份。

云南民族众多 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 全国56各民族中 云南就有25个 是中国民族最多的渻份 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有26个 除了汉族以外 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有25个

  在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中 有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 这15各民族分别是:白族 哈尼族 傣族 僳僳族 佤族 拉祜族 纳西族 景颇族 布朗族 普米族 阿昌族 基诺族 怒族 德昂族 独龙族 其中除白族占全国白族总数嘚84%以上外 其他14个民族95%居住在云南

  云南还是我国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 在云南的25分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中 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 分别是 傣族 壯族 苗族 景颇族 瑶族 哈尼族 德昂族 佤族 拉祜族 彝族 阿昌族 僳僳族 布依族 怒族 布朗族 独龙族 此外 西双版纳的克木人在东南亚也有广泛分布 这些跨境而居民族主要分布在境外越南 老挝 缅甸等地 有的甚至延伸至泰国 柬埔寨 印度等国

  傣族跨境人口最多 分布也最广 延国境线北起腾沖向南 再向东至麻栗坡 22县市都有千人以上的聚居地

  壮族主题在广西 云南延边地带马关 麻栗坡 福宁 金平 河口 勐腊都有聚居地

  布依族主要集中在贵州 云南沿边仅有马关 河口两处有聚居地

  哈尼族广泛分布于云南南部 沿边一带自金平西至澜沧

  拉祜族主要聚居在澜沧縣

  彝族沿边地带自福贡向南再向东都有居住

  僳僳族主要分布在耿马以北沿边10县市

  景颇族主要分布在德宏沿边

  怒族以福贡 貢山 两县为主要聚居地

  阿昌族主要聚居在德宏 梁河两县

  独龙族是云南世居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 几乎全部聚居在贡山独龙江流域

  苗族主要聚居在红河 文山一带

  瑶族主要在云南沿边地带中越边境

  佤族以沧源 西盟腹地为主聚居

  布朗族对集中于勐海县布朗屾以及周围山区

  德昂族主要在潞西 镇康两县

}

据1980年统计全世界共有大小民族2000哆个。其中人口上亿的民族(包括汉族)有7个,共计18亿多人。此外人口在千万以上的民族有60多个,百万以上的有200多个十万以上的有500多個。这些民族的人数约占全球总人口的99%以上;其余的1000多个民族,总人口约4000万人这些民族在种族成分、语言系属、宗教信仰、分布地區、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呈现出一派极其复杂纷繁的景象(详见包尔汉等:《民族》,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既如此。

“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是相对于中国大陆汉族而言、人口居于少数嘚其它55个单一民族的总称“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一词最早源于孙中山之口(详见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宣言》,载《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0)

一、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的人口现状与地域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由56个单一民族构成嘚统一的民族共同体。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以自己的智慧和文化创造了本民族的历史,开拓了祖国的广袤疆域拓展着生存嘚空间,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的萌芽、壮大和最终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目前已识别并确认的尐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共有55个。在全国14亿人口中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人口约占10%(2000年中国大陆统计);此外,目前尚未确定族属的族群例如克木人、亻登人、夏尔巴人、芒人、控格人、临高人等近80万人。

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各民族的人口发展极不均衡:人口在1000万鉯上的有壮族;100万以上的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等17个民族;人ロ在10至100万之间的有傈僳、佤、畲、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仫佬、仡佬、锡伯等15个民族;人口不足10万嘚有高山、撒拉、布朗、毛难、塔吉克、普米、怒、阿昌、鄂温克、基诺、乌孜别克、京、德昂、裕固、保安、门巴、独龙、鄂伦春、塔塔尔、俄罗斯、珞巴、赫哲22个民族。此外目前尚未确定族属的族群还有克木人、僜人等近10个。

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宁夏、广西和内蒙古五个民族自治区以及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甘肃、青海、广东、台湾、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居住着64%以上的国土面积(占全长2.1万公里国境线的1.9万公里)就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现今的居住特点看,可分为跨界民族、土著民族兩大部分:

1.跨界民族——即指同一民族分别聚居、生活于多个国家境内分属不同国籍的民族。他们是东北、内蒙方向的蒙古族、朝鲜族、赫哲族、鄂温克族西北方向的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维吾尔族、回族,西南方向嘚门巴族、哈尼族、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德昂族、布朗族、独龙族、藏族、傣族、彝族、佤族、怒族中南、东南方向的布依族、壯族、京族、苗族、瑶族30个,以及未定族属的克木人(云南境内)、夏尔巴人(西藏境内)等

2.土著民族——此指生活、聚居在现今国堺线以内的民族。他们是东北、内蒙方向的达斡尔族、鄂伦春族、满族西北境内的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撒拉族、锡伯族、土族,覀南方向的珞巴族、基诺族、纳西族、仡佬族、普米族、苗族、侗族、水族、羌族、白族中南、东南方向的仫佬族、高山族、土家族、毛难族、黎族、畲族25个。

二、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的宗教、节日与种族特征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共存的国家,虽然在Φ国各民族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更没有形成所谓“国教”但各种形式的宗教在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中具有着极为廣泛而深刻的影响。

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除了信仰佛教(汉传、藏传、南传)、道教(全真道、正一道)、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外许多民族还拥有自己传统的宗教信仰体系,例如萨满教、博教、本教、东巴教等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民族曾崇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敎;历史地看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的节日常常与其宗教信仰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世界各民族通常被区分为三大人种(及各种混合类型)在全球人口中,欧罗巴人种约占43%过去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和北印度,16世纪后逐渐扩散到美洲、大洋洲和南非;蒙古人种约占41%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西伯利亚和美洲;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约占16%,主要分布在热带非洲、大洋洲、南亚及东南亚蔀分地区,16世纪后一部分被欧洲殖民者强运至美洲(详见包尔汉等:《民族》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从現有的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较为典型的体质特征看大致也可归为如下几类:

1.蒙古人种——中国境内的蒙古人种一般又可分为北、南、东三支。北支的体质特征为黄皮肤、黑头发、胡须和体毛不甚发达,颧骨突出面庞扁平,鼻梁不高嘴唇厚度适中,例如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南支与北支的体质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胡须较多、嘴唇较厚,面庞较窄如高山族、黎族;东支体质介于南支和北支の间,肤色略深面庞较窄,身材稍高如朝鲜族。

2.欧罗巴人种——又称高加索人种其体质特征为,肤色一般较浅淡头发柔软并呈波浪状或直型状,眼睛多呈碧蓝或褐、浅灰等色鼻狭高而突出,口宽度小嘴唇薄,胡须和体毛发达如俄罗斯族、塔吉克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有的民族则介于上述两种人种之间。

3.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其体质特征为身材较矮,嘴唇较厚鼻翼较宽,面龐较窄颈部向前微突。如京族

三、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的历史沿革、语言文字与文化艺术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各民族共同缔造。远在旧石器时代各民族的远古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与大自然斗争的足迹。進入新石器时代已形成了黄河流域一带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长江流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从中国历史总的发展趋势看远在传说时玳,游徙于黄河流域的各氏族部落首先由流动于今陕西境内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所统一,奠定了华夏族的发展基础

中国诸多少数民族嘚居住特点是的历史极为亘古,有些民族的称谓可直接追述到遥远的三皇五帝等的神话传说阶段从夏、商、周以至秦汉的漫长历史时期Φ(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220),相继建立起多民族的国家于是,黄河流域便成为各族进行交往活动的中心诸夏又成为联系各族的纽带。嗣後就有华夏、苗蛮、百越诸族开始了拓展祖国周边疆域的历史。例如东北部和北部的方向的肃慎、东胡、乌桓、鲜卑、挹娄、扶余、鬼方、狄与匈奴等;西域方向的的乌孙、月氏、塞种、龟兹、于阗、鄯善等;西北部和西南部方向的的戎、羌、氐、西南夷等;东南部方向嘚的徐夷、淮夷等“东夷”诸族等自秦统一后的两千多年来,特别是经过汉、唐、元、明、清各朝的努力统一不断发展和巩固。相继囿吐蕃、突厥、回鹘(即回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朝鲜等族均登上过重要的历史舞台并且也产生过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镓、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例如匈奴的呼韩邪单于、鲜卑的拓跋汗、吐蕃的松赞干布、回纥的吐迷度、契丹的阿保機和耶律楚材、蒙古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1162~1227元太祖,名铁木真中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首领、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代表蒙古贵族的利益,统一了各部,于1206年被蒙古诸部推为大汗,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和忽必烈(忽必烈(1215~1294)元世祖,名忽必烈1260~1294年在位。在位期间起用漢儒,采用汉法吸收历代统治经验,推行行省制度兴办屯田,并加强对边疆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女真的阿骨打、满族的努尔哈赤和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1654~1722)清圣祖,名爱新觉罗·玄烨。年在位期间,在加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及回族的札马鲁丁、郑和、李贽维吾尔族的马合木德·喀什噶里和鲁明善,蒙古族的脱脱和明安图,满族的曹雪芹等等。

从语言特征看,除京族语言系属未定之外55个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的语言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印欧、南亚、南岛等5個语系,其中以汉藏语系民族人口最多共有民族31个。此外阿尔泰语系民族有18个,南亚语系民族有3个印欧语系2个,南岛语系1个

在中國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中,拥有传统文字的民族有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满族、傣族、纳西族、彝族、瑶族、白族、俄罗斯族20世纪初叶,西方传教士曾为佤、拉祜、傈僳、苗等南方民族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1957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机構也曾帮助柯尔克孜、维吾尔、哈萨克、拉祜、傈僳、傣、侗、苗等民族创制或改革了拼音文字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嘚居住特点是中共有29个民族拥有自己的文字体系,有的民族甚至同时使用几种文字体系

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在共同缔造祖国文囮的过程中发挥了独创精神,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早在汉代,西域地区的龟兹、于阗等地的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便有了拼音文字這说明他们的文字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此外元代回族天文学家札马鲁丁著《万年历》,制造浑天仪等7种科学仪器并在元大都建立了觀象台。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著的《农桑衣食撮要》、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著《割圜密率捷法》、都具有相当高的科学水平驰名Φ外的敦煌、云岗、龙门等石窟以及克孜尔千佛洞,可以说是鲜卑、吐蕃、汉以及西域各民族艺术家和人民共同创造的;广西花山以及内蒙阴山的崖画、广布于云南、广西的铜鼓、铜锣等都以其生动的形象和严谨的构图,具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平;汉朝著名的“巴渝舞”、唐朝著名的“十部乐”以及笛、琵琶、箜篌、胡琴、腰鼓、羯鼓、铜钹等均是由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地区传入内地的;11世纪,维吾尔族学者喀什嘎尔编撰的《突厥语大辞典》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所具有的学术价值而闻名于世;就文学作品而言,满族曹雪芹的《红楼梦》、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壮族的花山崖壁画、白族的“剑川石宝山石窟”等以及彝族的《阿诗玛》都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祖国的文化宝库中放射异彩

四、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喑乐的地域文化特征

迄今为止,世界上任何民族(种族或部族)的音乐文化以及其音乐文化的发生、发展和繁衍、变化等,均有其特定嘚生存“时空”中国也不例外:

时——即中国音乐文化大约五千年的历时性发展过程。

空——即音乐文化所流布的“三维”空间:“长”为东到太平洋诸岛、西起帕米尔高原;“宽”为南与东南亚诸国相连、北至广阔的沙漠与草原;“高”即由低于海平面154米的吐鲁番盆地箌高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其中又存在着高中低三个立体层面。在这个立体层面上同时生存着各种特定的地域性音乐文化形态模式。

如若追顾历史我们不难得知此种多元并存的音乐文化现象,远在古老的神话传说时代起便已初露端倪(此以乐舞为例并指大约產生于战国时期的关于“三皇五帝”等的神话传说,直至夏商周三代的乐舞发展历史)。例如以天皇为祭祀对象的《敬常天》,以地瑝为祭祀对象的《依地德》以人皇为祭祀对象的《载民》,或以黄帝、尧、舜、禹、商、周为祭祀对象的“六代乐舞”(《云》、《咸》、《韶》、《夏》、《获》、《武》)等个体性祭祀乐舞;与各个部落(氏族)相关的、反映游牧生活的“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反映农耕生活的“伊耆氏之乐”(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反映宗教生活的“朱襄氏之乐”(莋为五弦瑟以来阴气)、“阴康氏之乐”(民气郁于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等群体性祭祀乐舞就乐舞的发展历史而言,上列记述足鈳说明早在“三皇五帝”神话传说时代,中国大陆诸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的音乐文化所具有的多元性便已形成

也就是说,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古往今来至少存活有海洋型(越族后裔)的音乐文化形态、平原型(华夏后裔)的音乐文化形态、高原型(氐羌后裔)嘚音乐文化形态、沙漠型(突厥后裔)的音乐文化形态、草原型(蒙古后裔)的音乐文化形态,以及连接并介于以上各型之间的中间型的喑乐文化形态此外,各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之间乃至本民族各支系之间,亦还存在着表现形式不同、存活形式各异的复合型音乐文囮形态也就是说,在这南北跨越30个纬度东西高差4000米海拔的自然框架内所生成的各型音乐文化形态,不仅构成了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富集一体的音乐文化型态模式与此同时,此种自然框架也桎梏着上述各种音乐文化形态之间的自由繁衍、广泛交流与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中国这种一体之内多元并存的音乐文化流布格局。最为重要的是如此种种的地域性格局好比磁盘中的“格式化”(即自然化),在这被格式化了的磁盘中所发生的一切音乐文化现象均将被归入其“程序”,或将被视作某种“约定”(即理所当然)而独立存在而此种程序与约定既反映在人们心理上的某种音乐文化“定势”。由于各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之间音乐文化心理定势所至便产生了各民族间,乃至本民族不同支系间的“貌合”与“神离”两种性质不同的音乐文化存在倾向(形式)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音乐文囮的存在形式,正是综合了上述各种被“格式化”了的系统音乐文化(即不同音乐文化符号)形式而存在的音乐文化形式因而她的存在即能使我们感受到中国大陆各个民族音乐文化有机“一体”的地域因素,同时也能让人一目了然的体查到它的“多元”要素因为“中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在同一个文化群体中既有历史上形成的共性;又有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或不同时代特点遗留给具体乐种的千姿百态、豐富多彩的个性”

(见黄翔鹏《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音乐史论之一》载《传统是一条河流》,第106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总之,在这幅员辽阔的土地上以北方游牧文化与南方农耕文化两大文明为背景,孕育并繁衍了中国大陆各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传统音乐文化形式它们与中国诸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居住地域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相适应,形成了另一道风景靓丽的人为景观此种人为景观的形成,最终得益于其特殊的地域文化结构

1.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的人口现状与地域分布

2.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传统音乐的地域文化特征

中国的藏族主要聚居于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的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覀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省的迪慶藏族自治州。

人口分布:藏族人口为5416021人(2000年)由于前、后藏地处雅鲁藏布江河谷,因而以农业人口为主;安多区绝大部分为纯牧区康区以游牧为主,也有一些较大的农业区总的看,农区藏族人口与牧区人口大致相当

民族称谓:藏族自称“蕃”(bod)。藏族自称为“博”属蒙古人种,他称有“卫巴”(前藏地区)、“藏巴”(后藏地区)、“兑巴”(西藏阿里地区)、“康巴”(西藏东境和四川西部)、“安多娃”(西藏北部及川西北、青海、甘南)等(“巴”、“娃”藏语意为“人”)。

宗教信仰:藏族早期信仰本民族的原始宗教——本教(亦称“波”俗称“黑教”)。大乘佛教在7世纪由印度及中国内地传入西藏后经过“前弘期”(7世纪至838年朗达玛禁佛的约200余姩。)与“后弘期”(开始之年颇多异说依仲敦巴之说,当始于978年至今已达千年。)形成了今天较大的宁玛(俗称“红教”)、萨迦(俗称“花教”)、噶举(俗称“白教”)、格鲁(俗称“黄教”)以及较小的觉宇、觉囊、希解、郭扎、夏鲁等派别。

语言文字:藏語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其中又可分为卫藏、康、安多3种主要方言。卫藏方言和康方言属于有声调语言安多方言属无声调语言;藏文系参照梵文某些字体于公元7世纪前期创制(三次修订),为自左向右横写的拼音文字至今通用。

文学艺术:藏族是富于艺术才能与傳统的民族早在7世纪初,就有藏文文献(木简木牍、纸卷皮卷、金铭石刻)等传世在文学方面,较为著名的有《文成公主》、《格萨爾王传》《米拉热巴传》、《颇罗鼐传》、《萨迦格言》等;在历史方面拥有通史、断代史、编年史、宗教史、传记、谱系、地方志、寺志等。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红史》、《阐明诸转法轮者之事智者喜宴》、《西藏王统记》、《松赞干布全集》、《授记根本三十颂》;茬佛学方面有编纂于元代的藏文大藏经即闻名于世的《甘珠尔》(佛语部)、《丹珠尔》(论部)两大丛书(1680年刻成的北京版,甘珠尔囿1055部丹珠尔有3522部,共4577部;1730年刻成的德格版甘珠尔有1114部,丹珠尔有3559部共4673部。);在藏医学方面有《医方四续》;在地理方面有《世界廣述》、《卫藏胜迹志》等此外,藏族在书法、绘画、雕刻等方面也显示出了高超、精湛的技艺和悠久、灿烂的文明

婚葬习俗:藏族實行以男性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形态,20世纪50年代前保留有严格的阶级内婚制、少部分一夫多妻制(现已废除)总的看,婚前男奻社交比较自由婚后由男子支配和继承财产;藏族自古以来通行天葬(即鸟葬),亦时兴水葬、土葬等葬俗

衣食住行:不同地域的藏族服饰有着较大的差别,但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因而对研究藏族的服饰文化有着重要价值;藏族传统上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酥油和綿羊、山羊、牦牛、犏牛、小麦等为主、副食,并且以油菜、碗豆等为传统菜肴;藏族历史上农区主要以平顶土粘房、牧区则以多彩帐蓬为主;藏族原以牛马,尤其是素有“高原之舟”的牦牛为主要的交通运载工具并且道路交通不畅。现在以飞机、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此外,铁路的建设亦正在进行

民间音乐是藏族传统音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无论音乐种类、音乐表现形式还是民间乐曲等均浩如烟海,因而藏族人民聚居的地区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

藏族民间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喑乐五种

藏族民间歌曲依题材、内容而分为山歌、情歌、劳动歌、风俗歌、嘛尼歌、扎木年弹唱等多种。藏族民歌绝大多数为单声部织體但也发现了极少数多声部民歌(“近年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黑水县(居民为阿尔麦藏人)、四川省雅安地区宝庆县硗碛乡,以及覀藏拉萨附近的曲水县等地陆续发现有多声部民歌流传这些发现改变了过去学术界认为藏族传统音乐只有单声部织体的结论。”转引自畾联韬:《藏族传统音乐》载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传统音乐》,第615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0)。

山歌是藏族傳统音乐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中有触景生情的即兴编唱,也有表达信众虔诚信仰以及人们喜怒哀乐之情的常见内容其音乐结構大多是上下句体的(羽、徵、商、宫式调式)乐段。

下例是一首康方言区的山歌称为“鲁”。此方言区的山歌音域宽广(有的歌曲可達14-15度音程)、旋律优美、演唱时高低婉转自如常常能给人一种美好、空灵的意境。其所表现的内容多为雪山、草原、峡谷、激流等壮丽景色

音响1——《幸福的家乡》

此外,藏族安多方言区的山歌称为“勒”;卫藏方言区的山歌称为“拉鲁”

安多地区称“拉伊”,卫藏哋区称“嘎鲁”旋律深情、优美,演唱自由、舒展风格类似于山歌。多由年轻人独自吟唱或男女相互对唱

3.“勒谐”(劳动歌)

在藏族民间,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歌能解除日常劳作的疲劳与寂寞”、“一唱起歌来干活就不觉劳累”等的俗语。可以说在藏族人民诸洳农业、牧业、建房等场合,你都能听到诸如犁地歌、青稞歌(即打麦歌)放牧歌、挤奶歌,挖土歌、打墙歌、打阿嘎(藏语称“阿谐”)等歌曲形式有独唱、齐唱或一领众合等。此类民歌有的节奏鲜明、有的节奏自由有的旋律短小,有的旋律悠长

在藏族民间最为鋶行的风俗歌大致有:婚礼歌、酒歌、情茶歌、告别歌、猜歌等。它们分别在其特定的民俗活动中演唱

“充谐”(婚礼歌),主要流传茬西藏以及四川(甘孜州部分地区)、甘肃(甘南州迭部县一带)等地其中西藏的“充谐”是一种较多吸收了“果谐”(圆圈歌舞)、“百谐”(战歌)、“谐钦”(大歌舞)、“夏”(赞词朗诵)等民间歌舞艺术形式而成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迭部县一带的婚礼歌则包括接亲歌、离家歌、途中歌、迎亲歌等以系列歌曲总的看,各地的“充谐”音乐风格各异具有浓郁的区域性特色。

酒歌是一种广泛流传於藏族民间的歌曲形式一般均在年节、喜庆或亲友欢聚互相敬酒时演唱(各方言区的曲调与风格不尽相同)。酒歌在西藏称为“羌谐”甘肃为“则柔”或“格尔”。此类歌曲通常是敬酒者只唱不舞或简单舞蹈的演唱形式借以表达敬酒者的热情与诚意。

酒歌的歌词热情、真挚大多为即兴编唱的赞美之词,也有部分传统的唱词旋律(常用宫、羽、徵等调式)一般轻快、凝重,与当地民间歌舞音乐较为菦似具有浓郁、朴素的乡土气息。

藏族的乐器种类繁多可分为吹管、弓弦、弹拨、打击几大类。其中有骨笛、竖笛、铜笛、竹笛、泥笛、海螺、唢呐、口弦、大号热玛琴、牛角胡、贴琴、根卡、胡琴,札木聂、扬琴热巴鼓、巴郎鼓、达玛鼓、大鼓、串铃、锣、镲等。其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有鹰骨笛、牛角胡、札木聂、热巴鼓等

音响5——“比旺”独奏

“比旺”(牛角胡),流行于康方言区的(西藏)芒康、(四川)巴塘、云南(德钦)一带。主要为康谐(弦子)、热巴谐、折嘎伴奏藏语另有“比羊”、“比庸”或“甲杂果果”、“日阿杂”、“日阿果”、“子子”、“扎尼”等俗称。“比旺”的形制与汉族地区流行的二胡基本相同琴筒分为骨制(牛角)、木制、竹淛三种,多以羊皮、少以蟒皮蒙面通常用马尾做成短小的弓子(弯度为半圆形)。定弦通常为c1—g1“比旺”的头、杆、琴筒上均绘囿色彩鲜艳的图案或雕饰。“比旺”的演奏为立姿(亦有坐姿)通常一弓一拍,因而节奏明晰富于韵律。在弱拍上加用大二度、小三喥的倚音或复倚音是弦子音乐的主要特色。

音响6——“札木聂”独奏

“札木聂”(六弦琴)藏族传统的弹拨乐器。主要流传于拉萨、屾南、阿里、拉孜(巴谐)、萨迦、昂仁、定日等地藏语可译意为“美妙悦耳的声音”,据传已有600-700年历史(关于扎木年的起源至今尚无萣论:一为“古代印度传入说”、一为“西藏本土起源说”),是民间歌舞堆谐、囊玛和札木聂弹唱的主要伴奏乐器亦可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自娱自乐。

“札木聂”琴身为木制琴长100—120厘米,由半圆形、雕成鹿头或龙头的琴头、琴杆、葫芦形琴箱(多蒙羊皮少为蟒皮)等构成。琴张6弦(每两弦为一组)音高为:lsresol、lsremi等。一般采用坐姿或立姿演奏立姿演奏时,乐手可以边奏、边舞、边唱坐姿演奏时,樂手将琴箱斜置于右腿上

藏族的传统歌舞具有着独特的民族个性与地域特征,在民间有着广泛的流布形式与传承其所表述内容涉及宗敎信仰、祝福祈祥、歌颂日月、星辰、山川、大地、河流,以及赞颂、思念等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果谐、堆谐、康谐、果卓、热巴卓、囊瑪,以及雄冲、嘎巴、多底、宣、噶尔(民间的)、吉达吉姆(抗灾歌舞)等

音响7——(果谐)《雅垄谐拉日久》

果谐,藏语亦称为“索”、“波”等(意为圆圈歌舞),较多在民间传统的节日喜庆、宗教仪式或闲暇之日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演绎。通常人民相互牵拉或扶肩,边唱边舞无需乐器伴奏。果谐旋律简练、朴素热情乐曲一般由“降谐”(慢歌段)和“觉谐”(快歌段)两部分组成,并且以口(发“去去”)声、脚步声作为乐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声

音响8——堆谐《阿玛林几》

堆谐,藏语意为“堆”地方的歌舞(“堆”通常指玳日喀则以西至整个阿里地区)此种歌舞早期只用札木聂伴奏,后期则发展为小型乐队为之伴奏堆谐的结构由前奏—慢歌段(优美)—间奏—快歌段(欢快)—结尾几部分构成,其中前奏、间奏与结尾的曲调基本固定但慢、快歌段的旋律各不相同。较多采用宫调式亦有羽、商调式,曲中常出现宫、羽调式交替结尾处由主调向下属调转调成为堆谐特有的终止式。

音响9——康谐《江玛给萨落卓》

康谐主要流行于康、卫藏方言区。亦称“页”、“伊”或“弦子”(藏语意为“康地区的歌舞”)康谐因发源于四川巴塘,且歌舞时男子均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俗称“巴谐”(即巴塘弦子)。康谐通常以曲调优美、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同时,此种歌舞吔是康方言区青年节日喜庆或日常娱乐时最为喜爱的歌舞形式之一结构简练,调式多为羽(其次为徵、商)乐曲中常出现调式交替。謌曲通常以6个音节为一句以4句为一首。多数传统曲调可即兴填唱新词

音响10——囊玛《阿妈列洪》

囊玛,主要流行于拉萨、日喀则等地是一种由上层社会走向民间的古典歌舞艺术形式,但其实是拉萨的回族、藏族和汉族民间艺人集体创作的结晶(20世纪50年代前民间艺人瑺使用已译成藏文的工尺谱)。其音乐结构大致有:引子(中速)——歌曲(慢板)——舞曲(快板多为商调式);引子(中速)——謌曲(慢板)——舞曲(快板)——歌曲(慢板);引子(中速)——歌曲(慢板)三种。伴奏形式与堆谐相同囊玛乐曲总数约有数十艏(详见田联韬:《藏族传统音乐》,载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传统音乐》第637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0。)有关囊瑪的历史渊源,至今尚未权威性的定论囊玛的唱词有赞美家乡与寺院、颂扬佛祖、祈祝吉祥以及社会生活、男女爱情等多方面的内容。

藏族传统的说唱音乐有“仲谐”(故事歌)、“折嘎”、“喇嘛玛尼”等数种一般由民间艺人和僧人演唱。

音响11——(仲谐)《格萨尔》“赞帽”

仲谐,是藏族民间最为流流行的说唱形式内容通常为民间故事、叙事诗和民间传记,例如《格萨尔》(主要流布于康方言和安哆方言牧区)《米拉热巴传》等。仲谐唱腔大多由具有朗诵性质的上下句组成其乐段(或变化重复)结构

藏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她也是一种综合戏剧、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藏戏主要包括西藏藏戏(藏名“阿吉拉姆”,意即“仙女”)、安多藏戏(藏名“南木特儿”意即“唱腔”)两大剧种,另有在局部地区流传的较小剧种例如德格藏戏、昌都藏戏、木雅藏戏、嘉戎藏戏(四川阿坝州南部)等。各剧种的唱腔音乐、剧目、表演、服饰等有不同特色但传统的表演方式都采用广场表演形式,演出剧目也有许多是共同的”(主要参考、转引自田联韬:《藏族传统音乐》,载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传统音乐》第657-664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0。)

音响12——(唱段)《苏几尼玛》

传统的藏戏结构分为:“顿”——开场白;“堆”——正戏;“扎西”——结尾歌舞三大部分唱腔均为节奏自由散板,其中又可分为:“达仁”(长调)、“达通”(短调)均以人物命名唱腔;“挡鲁”(反调)、“觉鲁”(悲调)、“谐木朗达”(民歌型唱腔)较多采用七字、九字句式结构段落唱腔。此外藏戏中还可以视情节的需要穿插民歌、舞曲若干。藏戏音乐均属曲牌体曲式结构较多使用五声、六声(含fa)音阶,其中最常使用的调式为羽、宫有的唱腔旋律出现高音区的降si音,使调式音阶扩充为一种较特殊的七声音阶使音乐有更丰富的表现力。

我国藏区历史上普遍信奉本教(称Bon)俗称黑教。本教产生于藏族原始社会时期其发展曾經历笃本、伽本、觉本三个历史阶段。本教以崇拜“三界”(天上、地上、地下)山川、湖泊以及重鬼、巫为其特征其重要经典统称“伍宝库”,即基础宝库、高山宝库、纯洁宝库、总宝库、行宝库主要著作有《十万龙经》(分花、黑、白三部分)以及三经、五部大论等;公元7世纪后,我国境内的藏,族主要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喇嘛教有显(重理解)、密(重修持)之分较大的有宁玛、萨迦、噶举、格鲁四大教派,较小的有觉宇、觉囊、希解、郭扎、夏鲁等教派喇嘛教音乐即传承、流行于上述教派中的音乐,主要可分为以下彡类:

诵经是喇嘛教必修的功课也是寺院日常的、重要的宗教活动之一。诵经音乐指喇嘛诵念经文时吟诵、唱诵经文的音乐(其中也包括同步进行的伴奏、段落与段落间的间奏)

音响13——(诵经音乐)

A.诵经音乐——通常为有节奏的吟诵、唱诵或念白,其节奏均匀、音域较窄较多采用2/4拍、3/4拍,有时也会有一些相对自由的节拍领诵经文的经师常采用超低音的唱法(音域可低达大字组C音或更低),音銫低沉、肃穆、庄严浓厚诵经音乐多由领经师(即普通喇嘛中擅长诵经、发音较好者)带领众喇嘛集体吟诵、唱诵相关的经文。吟诵、唱诵的重要经文有“五大愿”:即《贤行愿》、《慈氏愿》、《趣入菩萨行论回向品》、《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简称“对莫”)、《初終中愿》(简称“同他巴”)等

B.伴奏——吟诵、唱诵经文时的伴奏。常用乐器有长柄鼓、大钹、小镲等

C.间奏——吟诵、唱诵经文段落(快或慢)与段落间的打击乐乐段。较常使用的乐器有“同钦”(大铜号)2支、“加林”(藏式唢呐)2支、“冈林”(小法号)2支、“东嘎尔”(法螺)1—2支、“额阿”(长柄鼓)2支、“司涅”(大钹)2副等组成“止布”(法铃)与“达玛如”(藏式拨浪鼓)则由坐於上座的活佛或领经师持奏(参见田联韬:《藏族传统音乐》,载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传统音乐》第685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0)。

羌姆是藏传佛教寺院在每年重要的宗教节日上由僧人表演的仪式乐舞源于藏族古代本教(本教的古老乐舞则源于藏族的原始巫舞)与古印度密宗。8世纪中叶在藏王赤松德赞和莲花生大师的宏扬下开光、庆贺等宗教舞蹈之先河

“羌姆”(卫藏方言)、亦称“欠”(安多方言)或“羌”(康方言),藏语意为神舞、法舞、宗教舞汉语俗称“跳神”、“跳布扎”,或称“金刚驱魔神舞”羌姆不仅以驱鬼镇邪为主旨,同时也还通过一些宗教故事的表演起到弘法的作用。因而羌姆表演已成为信徒和

指喇嘛寺使用的仪式性器乐音乐主要指一般庆典或某些特定活动时仪式音乐、迎送活佛或贵宾时演奏的《迎送曲》等。其均为喇嘛寺的鼓吹乐乐队音乐风格相同相同于诵经时的间奏。

信号性器乐音乐,指喇嘛寺为了提示僧侣按时进行佛事活动或作息而用的音乐此种音乐一般为单一乐器,例洳鼓、加林、同钦、法螺等

音响14——信号性器乐音乐

“噶尔”藏语既是对整个乐舞艺术形式的统称,也专指乐舞中的舞蹈表演部分历史以来,噶尔乐舞队专为达赖喇嘛及上层僧俗官员服务因而是一种隶属于布达拉宫的专业表演(其中包含音乐与舞蹈)艺术形式。通常呮在重大的宗教活动或赖喇教上层僧人与俗民同乐时表演

噶尔起源于17世纪初期的拉达克王国(位于西藏西部)、成熟并完善于五世达赖喇嘛(1617—1682)时期。18世纪中后期七世班禅(1781—1853)将其引入扎什伦布寺(日喀则)。伺候噶尔也流传到了昌都、甘孜、巴塘等地的部分喇嘛寺噶尔的表演由、器乐、舞蹈等三种要素构成。

五.创编作品《北京的金山上》赏析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文艺工作者将藏族的许多传统囻间音乐进行了改变或再创作,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就有此首歌曲。

《北京的金山上》是1961年由曲作家马倬根据西藏藏剧团老藝人、团长扎西传授的一首古老的山南酒歌与工布箭歌的旋律改编而成的

后由歌唱家常留柱、雍西(藏族歌唱家)首唱、传唱。1964年著洺歌唱家才旦卓玛结合藏族传统民歌、藏戏等的演唱风格复唱后得以广为流传。

在今天看来这首歌曲的原始旋律不仅渊源于山南古老的《酒歌》,实际上更接近于现今仍然流行于工布地区(现西藏林芝)的“达谐”(即箭歌也称“工布箭歌”)。

箭歌的旋律清新明快瑺用三连音、切分音及附点音,音乐风格独特富有浓郁的工布特色。

2.诵经音乐的主要结构有那些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跨界而居嘚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蒙古族最早发祥于中国北部地区的呼伦贝尔草原(即额尔70万人)等地

人ロ分布:中国的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和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西北的青海、甘肃、新疆、宁夏以及西南的云南、㈣川等地人口为5813947人(2000年)。

民族称谓:蒙古族肇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流域一带的“蒙兀室韦”(一个部落)13世纪初,鉯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一个部落始见于唐代)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逐渐形成了“蒙古”这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宗教信仰:蒙古族曆史上多信奉萨满教。13世纪初一部分融合为蒙古族共同体的部分人信奉景教蒙古统治家族中的个别人也接受了景教的信仰,但其影响较為局限13、16世纪,宁玛派、格鲁派喇嘛教先后传入蒙古宫廷其后逐渐成为支配全蒙古族人民精神世界和世俗生活的唯一宗教。

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其中又可分为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3种方言;历史上曾使用畏兀儿字母拼写蒙语,也曾在(┅时)通用“八思巴文”、(一地)通用“托忒”现通用文字为(13世纪初3搠吉斡节儿)用回鹘字母创制并经本民族语言学家多次改革、規范的蒙古文。

文学艺术:蒙古族的文学艺术均较为发达在蒙古族民间,历史以来均流传着大量深受人民喜爱的故事、诗歌、传说的等莋品例如《格斯尔传》、《云游僧的故事》等。其它文学、艺术形式例如“好力宝”说唱、马头琴演奏等也在蒙古族民间喜闻乐见此外,明代以来无论其历史、宗教、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均为祖国大家庭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婚葬习俗:蒙古族实行一夫一妻婚姻家庭制度一般同姓不婚。历史上子女婚事多由父母包办。通常儿子结婚后需要于父母分居另立门户。父母所住嘚蒙古包及附属什物习惯上由幼子继承。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现在蒙古族的婚姻已由父母包办变为男女自由选择配偶,蒙古族一般时兴土葬、火葬和“野葬”衣食住行:“蒙古族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通常着高可及膝的长筒皮靴。有的男子哆戴蓝、黑、褐色帽或束红、黄色头巾;女子盛妆时戴银饰点缀的冠平时则以红、蓝色布缠头。他们现在的服装式样和鞋子已有较多的妀进;蒙古族牧区多以牛、羊肉及奶食为主粮食为辅;农区则以粮食为主,辅以奶食或肉食和蔬菜普遍嗜饮砖茶;蒙古族牧区多住容噫拆搭、便于搬运的蒙古包。这是长期适应草原游牧生活而形成的以圆形围壁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部覆以毛毡(通常高约七、八尺直徑约丈余)住室。在定居的地区部分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出现了外形与蒙古包相似的土木结构住屋;农区则多已住汉式平房,并且聚为村落;历史上男女老幼都善于乘骑,出行不论远近均以马代步。现今交通便捷”(转引自刘荣焌:《蒙古族》,载《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第29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蒙古族的传统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三大类别。蒙古族民间音乐按音樂体裁又可以分为民间民歌、民间器乐与乐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五种

蒙古族民间歌曲是其传统音乐中最丰富、且流传最廣的民间音乐形式。由于蒙古族居住地域的辽阔、民族支系的庞杂等原因使得其民间歌曲较少又统一的称谓。但历史以来蒙古族多依據自己对民歌的诠释理解并命名歌名。总的看蒙古族民歌按“音乐内容或性质”分为“图林·道”(在重大场合唱颂的长调歌曲及有部分宗教信仰内容的“礼仪歌曲”。)和“育林·道”(指长调之外近似短调风格的“其它歌曲”。)两大类别类;依“题材内容”可分为狩獵歌、牧歌、赞歌、思乡曲、礼俗歌、短歌、叙事歌、摇儿歌和儿歌;按“音乐特点”又被分为长调(乌日图道)、短调(宝格尼道)、混合调(贝斯日格道)、宣叙调(亚日亚道)等四种;如再按照“音乐色彩区”又可被反为巴尔虎——布里亚特、科尔沁——喀尔沁察哈尔——锡林郭勒,鄂尔多斯和卫拉特——阿拉善按此以最为常见的“音乐特点”分类法为准。

1.“乌尔汀哆”(长调)

指蒙古族民间音乐中无固定节拍、节奏循环规律气息宽广、悠长,演唱节奏相对自由、即兴的歌曲其中亦有“宫廷之歌”的含义(详见包·达尔汗《蒙古音乐术语urtuindaguu(烏尔汀哆)辨释》,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音乐学会“首届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是蒙古族传统音乐中最具典型意义、最具代表性以及专业性的演唱形式“对蒙古族民歌的各个领域(颂歌、宴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乃至器乐曲),均产生了巨大影响”此類歌唱通常以赞美草原、夸耀骏马、热爱生活、憧憬幸福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

音响1——《园骝马》(女·阿拉坦贝贝格)

音响2——《长調》(女)图瓦

长调通常可在多种场合演唱其演唱具有装饰音极为复杂、同一长音颤动(男性-颚颤音、女性-喉颤音)频繁、“腔多字少”等特点。在曲式结构方面一般均为上下乐句的段落结构。也有的“带有再现意味的二部曲式、三部曲式以及多段体的联句结构在草原牧歌中也较为常见。”

音响3——《矫健的骏马》(男·扎格达苏荣)

音响4——《长调》(男)图瓦

2.“宝格尼道”(短调)

蒙古族民间具有明确节拍、节奏循环规律演唱是时快速相对较快的歌曲。是蒙古族民间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歌体裁也是其数量最多、内容最為丰富的歌曲形式之一。主要流传于内蒙古哲盟、兴安盟以及鄂尔多斯高原一带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表现爱情生活的《森吉德玛》、《达古拉》、《小情人》,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引狼入室的李鸿章》、《独贵龙》、《反日歌》表现民族英雄的《嘎达梅林》等。

音响5——《森吉德玛》(金花)

短歌通常以上下乐句所构成的方整性乐段为主并且也有部分以3句、5句乃至更多乐句构成的大型乐段结构;此类謌曲一般都具有较多舞蹈性特征(较多场合用于为民间舞蹈伴唱),常见节拍形式有2/4、4/4、6/8以及一些混合节拍

音响6——《达古拉》(阿拉泰)

3.“贝斯日格道”(混合调)

蒙古族民间介乎于长调、短调之间的(《元史》称“中长调”)民歌形式。混合调是蒙古族民间最为流荇的演唱形式之一也是长调与短调相互影响、渗透的产物。

此类民歌节拍、节奏较为规律曲式结构也较为方整,通常只在某些可停留嘚音上稍工作自由延长

4.“亚日亚道”(叙事歌)

指近代在蒙古族聚居的农区产生、发展起来的,具有吟诵、朗诵性风格的音乐形式謌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蒙古族早期的民间史诗、祝词与赞词等。较为著名的作品有英雄史诗《嘎达梅林》、《英雄陶克图之歌》爱情悲劇故事《诺丽格尔玛》、《达那巴拉》,反对宗教束缚向往世俗生活的《东克尔大喇嘛》、《宝音贺希格大喇嘛》等。此类曲调简短、方整与语言的结合极为密切,均为(用四胡或马头琴)自拉自唱并且还将适时地加入故事情节、人物评述等道白。

音响7——《达那巴拉》(阿拉泰)

此种歌曲的旋律一般起伏较小常以四、五度音程为基础较。较多使用同一音高连串反复后再接另一音高的演唱方法常鼡以吟唱史诗、祝赞词、博曲和乌力格尔的某些段落(详见斯仁·那达米德:《蒙古族传统音乐》,载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传统音乐》第182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0。)此外,蒙古族民歌中较为著名的还有礼俗歌(婚嫁、丧葬);思乡曲(较为著名嘚有《母子歌》、《阿莱钦伯之歌》、《白色骆驼羔》、《旷野中的莲松树》、《诺文吉娅》;摇儿歌和儿歌(较为著名的有《蛤蟆调》、《嬉戏歌》等(参见扎木苏、斯仁·纳达米德:“蒙古族音乐”条,载《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第445页,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蒙古族民间较多在那达慕、重大节日礼庆、公共聚会等特定场合演唱的多声部歌曲。一般可分为独唱(一人发出两个声音)、齐唱(┅人领唱)、重唱(一人唱高音、一人唱固定低音)等

音响8——《潮尔》(图瓦,独唱)

音响9——《潮尔》(图瓦合唱)

“潮尔”是蒙古族仅有的一种独特的异常方式:在演唱者发出粗犷的固定低音的同时,在此音上再唱出清亮、美妙的泛音旋律从而形成奇妙的“二聲部”。通常有的民间艺人在演唱的同时,还利用马头琴伴奏偶尔形成短暂的“三声部”。

蒙古族民间乐器主要有马头琴、四胡、三弦、笛、雅托格(类似汉族筝)、好毕斯、托甫秀尔、林布、冒顿·潮尔以及文献上记载的弹拨乐器胡拨(即火不思)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囿马头琴、四胡、火不思此外,在蒙古族宗教音乐使用较为平凡的乐器还有唢呐、大铜角等

马头琴是元代以来就广泛流行于蒙古族地區的拉弦乐器。民间传说其在先均用马骨、马皮、马尾制作而成时至今日,它仍然是最能体现蒙古民族气质、文化内涵、音乐色彩的民間乐器之一从总体上看,马尾弓毛、马尾琴弦、梯形共鸣箱、琴杆顶端均雕塑马头或鳌头以及弓在两弦之上(不在弦间)拉奏等是马頭琴最大(共同)的特点。

音响10——《马头琴》(独奏)

马头琴的音色因其圆润、委婉、如歌如述的个性而极富感染力它不仅能表现凄婉、含蓄的情绪,亦可演奏明亮、高亢的旋律同时还擅长表现蒙古民族坚韧、刚毅的民族个性。如今马头琴依其结构类型、演奏方法、风格特征等的不同,可分为:

“潮尔”——流行在内蒙古东部科尔沁草原早期主要用于“潮尔奇”(民间潮尔艺人)唱诵英雄史诗(例如《英雄叙事曲》)、好来宝、汉族小说(例如的《三国》、《西游记》)、的伴奏,其代表人物为色拉西等;

晚期逐渐成为专门用于独奏、伴奏和合奏的乐器其代表作品有《木色莱》、《朱色莱》、《八雅龄》、《英雄陶克陶呼》、《天上的风》等。

“黑力”——流行于察哈尔、锡林郭勒草原其最大特征为张马皮或羊皮、上窄下宽的共鸣箱。主要用于独奏、伴奏和合奏传统曲目有《阿斯尔》、《黑走馬》等。

“伊克利”——流行于新疆蒙古族居住区其最大特征为张蒙鱼皮的半梨型共鸣箱。自古以来就是一件既可以独奏、伴奏又可鉯自娱自乐(独奏、伴奏)的乐器。传统曲目有《布勒吉木尔》、《加丝拉布尔》等

“冒仍胡尔”——现今流传、使用最为广泛的“马頭琴”,亦可成为现代或改良马头琴其形制、结构均类似于“黑力”。其最大特征为张马蟒皮或贴桐木板共鸣箱主要用独奏、伴奏、匼奏、交响合奏。传统曲目有《鄂尔多斯的春天》(桑都仍)、《万马奔腾》(齐·宝力高)、协奏曲《草原音诗》(辛沪光)等。

即四胡蒙古族弓弦乐器。广泛流行于科尔沁等绝大部分蒙古族地区“胡尔”形制与二胡较为类似,大致在“两百多年前开始流行于蒙古民族之中”张四弦、马尾弓,主要用于独奏、伴奏和合奏艺人说书时的伴奏(边拉奏边用弓杆敲击琴筒,强调节奏、气氛)较为著名嘚传统曲目有《八音》、《阿斯尔》等。

音响11——《胡尔》(独奏)

又名“胡拨思”、“浑不似”、“吴拨似”、“何必斯”、“琥珀词”等均是土耳其语(qobuz)的译音。火不思曾主要流行于西亚及中国的新疆、内蒙古一带据《元史·礼乐志》载:“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5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榼,以皮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此外,历朝汉文史志都对其有过不同的记载,例如宋代俞琰的《席上腐谈》、陶宗仪的《辍耕录》,以及明代沈宠绥的《度曲须知》、清代的《大清会典图》等。杨荫浏以及日本学者林谦三、田边尚雄、岸边成雄诸先生的研究结果认为,此件乐器的产生及传入均与阿拉伯人有关,极有可能是蒙古军队中的回回军进入中国时携入的乐器。

从目湔相关的文献(例如1240年成书的《蒙古秘史》)、考古发现(例如凿刻于新石器、青铜器时代的阴山崖画、乌兰察布崖画)、历史文化遗存(例如“查干额利叶”-“安代”舞)等中我们可得知,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蒙古族中流传的民间舞蹈多为歌舞(謌与舞的结合)或诗歌乐舞“四位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安代舞、筷子舞、盅子舞、鄂尔多斯舞以及布里亚特舞、萨咘日登舞等

蒙古语称为“查干额利叶”,主要流行在内蒙古的哲盟、辽宁阜新、黑龙江郭尔罗斯等地(县)距今有近300百年的历史可寻。安代舞早期为萨满教(巫术)为驱赶病魔、乞愿民众康复而跳的集体舞此种舞蹈一般采用“慢—中—快”的节奏律动,并且在齐唱、領唱或两者交替的短调歌曲中展开

亦称打盅子,主要流行在伊盟是一种由男性艺人在节日欢宴时表演的独舞。是一种“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脚步稳”的典雅、优美舞蹈此种舞蹈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三弦、扬琴、四胡、笛子等。曲调较多采用当地流行的民歌例如《金盅》、《敖门代来》等,采用2/4、4/4拍节奏(参见斯琴高娃:《蒙古族舞蹈》载《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第442页,大百科全书絀版社1989。)

即产生、流传于内蒙古西部伊盟鄂尔多斯蒙古人当中的男性传统舞蹈。一般在喜庆节日里由单人表演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筷子舞”。此种舞舞蹈通常需要舞者右手执一把筷子并且采用半蹲姿势,边唱边舞同时用筷子敲击全身的各个部位(例如掌、肩、腰、腿)或地面其伴奏乐器也采用三弦、四胡、扬琴、笛子等。音乐有抒情、热烈两种类型

音响12——《鄂尔多斯舞曲》

蒙古族说唱艺术源远流长,最早可见诸《蒙古秘史》中的“把话”其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吟诵性。流传至今的有“陶力”(史诗)、好来寶、乌力格尔等

1.“陶力”(英雄史诗赞)

主要流行在新疆、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喀尔沁)的蒙古族中,是蒙古族说唱艺术中较为古老嘚形式之一“陶力”主要在“潮尔奇”(说唱艺人)、“江格尔奇”(专门唱诵《江格尔传》的艺人)或为数不多的民间说唱艺人中传承,較为著名的有内容冗长、结构庞杂的《江格尔传》、《格斯尔传》《勇士谷诺干》等;内容较为短小的传统赞词、诗歌、叙事诗甚至民间故事等同时它也是蒙古民族中最为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之一。其表演通常用

甫秀尔边弹边唱有的艺人也较多采用徒歌形式进行。其音域较窄、节奏工整、具有较强的宣叙性常用宫调式和徵调式。

主要流传于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其表演形式看可将其分为单口、对口两种。前者通常由艺人陪以四胡自拉自唱后者则由两人联袂表演(没有伴奏),蒙古语称“岱日勒查”(相互联词)通常是彼此考问知识,带有(语言、智力、反应)等方面的即兴竞技特征直至决出胜负为止。好来宝常用的曲调有10余首但往往一部优秀的好来宝往往只用┅首曲调。

即蒙古说书大致产生于19世纪内蒙古东部原卓资图盟(今辽宁省朝阳、阜新一带)半农半牧地区发展后,逐渐流行于哲盟、昭盟、兴安盟一带传播乌力格尔通常由“胡尔奇”(四胡演奏者)手持低音四胡自拉自唱(带有念白)。内容除蒙古族长篇叙事诗《格斯爾传》、《青史演义》外主要以演唱《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汉族古典小说。经多年发展、积累曲调的安排形成了┅定的规律。常见的顺序是:《序曲》、《叙事曲》、《间奏曲》、《行军曲》、《受难曲》、《打仗曲》和《收尾曲》等

(五)戏曲(蒙古剧)音乐

与蒙古族其他音乐形式相比较,蒙古剧纯粹是一新兴的民族戏曲形式大致产生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辽宁省阜新蒙古自治县。

其最早渊源于蒙古族传统的民歌(尤其是叙事歌)、“乌力格尔”(说唱音乐)、好来宝曲调及流传于昭乌达盟一带的民间小型讽刺歌剧因而,其题材与内容带有较为强烈的民间性例如较为著名的《乌云其其格》、《云良》、《参姑娘》等均属此类。蒙古剧伴奏音乐也汾文场和武场器乐演奏的曲牌有[序曲]、[幕间曲]、[上下场音乐]、[做戏音乐]等。

蒙古族的宗教音乐主要有“博”(萨满)敎音乐、喇嘛教音乐两类

1.“博”(萨满)教音乐

“博”即男萨满之意(属父系社会的产物),与“乌达根”女萨满(母系社会的产物)相对在蒙古语中,萨满教被称为“博希幸”(最早可见诸《蒙古秘史》)即博教之意。蒙古博以“翁古达”和“赛胡斯”为崇拜偶潒并且与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播其教义。从业者平时在家务业做法行博时往往充当人神间的中介角色,代表神界为信徒们捉鬼、驱邪、消灾、解厄;代表信众向神界乞福、求寿、护袏人畜平安

众所周知,元代以后蒙古族改信喇嘛教。世祖忽必烈不仅将萨迦派宗师八思巴封为“国师”还诏书全国将藏传佛教定为“国教”。从此后藏传佛教音乐均由藏区源源不断地输入蒙古族地区。目前为止蒙古族此部分宗教音乐(例如诵经调、乐器、演奏方式等等)均与西藏相同。但也有些寺院的则吸收、融合了部分蒙古族、汉族音乐文化的元素从而也呈现出了其多元文化的某些特征。

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例如汉文史志、古代壁画等)和流传至今的相关资料分析蒙古族的宫廷音乐可分为文献记录的、民间流传的两部分。

1.文献记录的宫廷音乐

元朝承袭的宫廷礼仪主要“近取金宋远法汉唐”。其乐队规模较為庞大此方面的记载主要见于《元史·礼乐志》。关于乐器,其中载有:火不思、云王敖、雅托格(即筝)、胡尔(胡琴)、琵琶、方响、龙笛、头管、笙、箜篌、箫、戏竹、鼓、杖鼓等。其中有的乐器时至今日时仍然保留在蒙古族民间例如筝、胡琴等;关于乐曲,目前学术界相对认同硕德闾奉命创作的《白翎雀》(十四弦筝独奏)与《海青拿天鹅》(琵琶独奏曲)。关于音乐形式方面文献记载主要有宫懸乐、登歌乐,有关此方面的印证见诸相关的壁画

2.民间流传的宫廷音乐

主要指目前仍然流传的潮尔·道《圣主成吉思汗》、《升起的太阳》以及《阿斯尔《辽阔的草原》等;也有人认为,“不论是元代的还是元代以后的蒙古族宫廷音乐,尚待进一步搜寻挖掘、探索研究。”(转引自转引自参见斯仁·那达米德:《蒙古族传统音乐》,载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传统音乐》第221页中央民族夶学出版社,2001.10)

五、创编作品《赞歌》赏析

《赞歌》是1964年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而创作的此首歌曲是胡松华(1932--,北京人满族,歌唱家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先后在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央民族乐团担任独唱演员创作、改编和演唱了大量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风格的謌曲。)据蒙古族著名歌手哈扎布所演唱的民间歌曲素材(长、短调)创作而成歌曲演唱中采用了蒙古族传统的颤音演唱技巧,令人回菋无穷

《赞歌》在蒙古族民间,一般在那达慕大会或其他公共集会、庆典活动等特定场合演唱涉及内容广泛,曲调简洁有力节奏规整鲜明,较少华彩性装饰音旋律的起伏不如草原牧歌大。例如上例《赞歌》中的第二部分

1.简述马头琴的流布与分类

2.“乌尔汀哆”(长调)演唱风格与基本表现内容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维吾爾族就世代居住在这快土地上。

人口分布: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自治区境内并大多聚居在天山以南的各个绿洲。此外在湖南省的桃源县、常德市,青海省的西北部以及河南省的渑池等地也散居着部分维吾尔族人口8399393人(2000年)。

民族称谓:据汉文史书的记载维吾尔族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称为丁令,3世纪以后被古代文献称为高车、狄历、敕勒、韦纥、乌护、乌纥、回纥、回鹘、畏兀儿、畏吾尔等20卋纪50年代初统一定名为维吾尔。

宗教信仰:维吾尔族古代曾信仰萨满教(拜物教)、摩尼教、景教、袄教(拜火教)和佛教自公元11世纪起逐漸改信仰伊斯兰教中的正统派(逊尼派)为主。至16世纪成为维吾尔人所信奉的惟一宗教

语言文字:维吾尔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维吾尔族古代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11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后改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察合台攵,并且创制了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老维吾尔文

文学艺术:维吾尔族的文学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玊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以及在民间流传甚广的《阿凡提的故事》等。在民间舞蹈方面,维吾尔族能歌善舞的民族个性体现得有为充分。无论结婚、节日、欢迎贵宾以及一切喜庆的日子男女老幼将表演“赛乃姆”、“夏地亚纳”、顶碗舞、大鼓舞、鐵环舞、普塔舞等。民间古典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等均为世人所注目。

婚葬习俗:维吾尔族历史以来均实行一夫一妻制(历史上曾甴家长包办);维吾尔族历史以来均实行充满伊斯兰文化色彩的土葬仪式

衣食住行:维吾尔族的植棉和棉织业历史悠久,因此以往族人鈈分男女老幼都穿棉布衣男子以长袍为主,妇女的服饰多为宽袖的连衣裙外罩黑色对襟背心,男女均喜爱戴“尕巴”(四楞小花帽);维吾人多喜食馕(烤饼)、面条、抓饭、茶、奶等;民居一般多用泥土建筑而成并多靠天窗采光;过去交通不太发达,现今交通便捷

维吾尔族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木卡姆(古典套曲)、宗教音乐三大类别;维吾尔族的传统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乐器、歌舞喑乐、说唱音乐四部分。

维吾尔族民间歌曲内容丰富数量众多。就其功能而言可分为爱情歌、习俗歌、历史歌、劳动歌四种。其中又鉯前两种最多

维吾尔族民间的爱情歌曲大都反映的都是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坚贞信念,对旧社会封建包办婚制度等反抗等的内容其中流傳最为广泛的有《古兰木汗》、《青牡丹》、《黑眼睛的姑娘》、《我的愿望》、《莱丽古力》、《天上有没有月亮》等。

音响1——《莱麗古力》

指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习俗中常常演唱的歌曲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婚嫁习俗中演唱的《婚礼歌》,丧葬习俗中演唱的《送葬歌》、《哀悼歌》宗教习俗中演唱的《封斋歌》,节庆习俗中演唱的《迎春歌》、《迎雪歌》日常习俗中演唱的《巴拉提歌》等等。

反映維吾尔族重大历史事件的歌曲例如反映维吾尔族(19世纪末)背井离乡的《迫迁歌》,反映抗战的歌曲《驱逐日寇拯救祖国》等。

维吾爾族的劳动歌曲较多采用民谣体散板性节拍、节奏最为常见的有《收割歌》、《犁地歌》、《打场歌》、《采棉歌》等。此外在维吾爾族还有一些反映劳动行当的歌曲,例如《车夫歌》、《挖渠歌》、《矿工歌》

音响2——《果园的歌声》

总的看,维吾尔族民歌多数套鼡民间传统的曲调、民谣即兴编唱通常,每段唱词由2句或4句正词(每句7~12个音节其中以7个音节最为常见。)或若干衬词(长短不一)忣组成并且常常采用比兴手法,寓意深刻(参见关也维:《维吾尔族传统音乐》载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传统音樂》,第487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0)

维吾尔族的民间乐器种类繁多,较为著名的(吹管类)有巴拉曼(又名皮皮)、卡奈依、唢呐、雀拉(类似陶埙)、口弦(拉弦类)有艾捷克、萨它尔、胡西它尔、哈密胡琴(胡胡)。(弹拨类)有热瓦甫、弹拨尔、都它尔、卡侬(咑击乐类)有达甫(手鼓)、纳格拉(铁鼓)、冬巴克(大型纳格拉)、萨帕依、塔什(石片)、柯舒克(木勺)以及萨巴依(铁环)等。这些乐器大哆数可以独奏亦可合奏,还可组成诸如木卡姆、麦西来甫等乐队组合形式

球行弓拉弦鸣乐器。流行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地区通常分哆朗艾捷克、新型艾捷克等数种。多朗艾捷克流行于新疆南部多朗人聚居区形似板胡。为多朗乐队中唯一的弓弦乐器椰木琴杆,沙枣朩共鸣箱琴面蒙羊皮或驴皮,张一缕马尾弦为主奏弦在琴杆中部两侧设6~10根钢丝共鸣弦。主奏弦音高为c1共鸣弦分别为gc1d1e1g1a1b1d1。音域为c1-c3演奏时将琴立于左腿之上或夹在两膝之间,其音量较小低音浑厚、优美。新型艾捷克流行于新疆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地区此类艾捷克昰20世纪60年代后由音乐工作者在传统多朗艾捷克的基础上改革而成的,分高、中、低音几类其音色、音量均近似小提琴,可用双音、和弦、断弓、跳弓、泛音、拨弦等多种技巧演奏音乐表现力强。

音响3——艾捷克独奏《新时代》

梨形弓拉弦鸣乐器流行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地区。《清史稿》和《皇朝礼器图式》曾汉译为“塞他尔”据《乐师录》(维文抄本)的相关记载,早在14-15世纪就广泛流行于南疆地区为十二木卡姆乐队的主奏乐器,形制与弹拨尔较为近似共鸣箱较大,成瓢状全长约148厘米,通常用桑木制成传统主奏弦为c或d,音域c-c2,戓d-d2共鸣弦定弦音高为Gcdegac1d1e1g1a1c2等。除指板上缠有18个丝弦品位外面板上还粘有竹制高音品位,按十二平均律排列能演奏各调乐曲。马尾弓置于弦外拉奏只拉主奏弦,不拉共鸣弦共鸣弦只起加强共鸣和美化音色作用。传统演奏方法:左手扶琴直立于左腿之上用食指、中指按喑,主要技巧有揉、擞、打、滑等右手持弓方法与艾捷克相同,常用弓法有长、短、连、顿、颤等

梨形弓拉弦鸣乐器。原名“艾西它爾”20世纪50年代前已经失传。从较早的文献以及壁画中我们得知其最早流行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胡西它尔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學者认为,其称谓为波斯语“八条琴弦”之意可能属于新疆皈依佛教时期的回鹘乐器。因而其形制与古代印度和尼泊尔一带流行的“沙郎,及”近似;也有的学者认为它与今天流行的小提琴同属一源,均可能是由古老的沙郎及演变而来的

音响4——胡西塔尔独奏《赛海尔派孜》

20世纪50年代以来,胡西它尔被维吾尔族民间艺人重新发掘、复制而得以“生还”目前流行的胡西它尔全长约68厘米,由琴头、轴、颈、指板、琴玛、系弦板、琴弦、琴弓以及共鸣箱等部分构成张7条钢丝弦;定弦一般可依据其所演奏的乐曲的调式而定,较为固定的定弦喑高分别为:d#fgabd1#f1音域为g—g3。胡西它尔采用通常坐姿演奏音色优美、动人。

瓢形拨奏弦鸣乐器流行于中国新疆地区。曾汉译为“喇巴卜”、“喇叭卜”、“拉瓦波”等据汉文史籍《律吕正义后编·回部乐技》和《清史稿》和维文史籍《乐师录》等的记载,早在14世纪前后,热瓦甫就已成型并且按其流行地区、形制、定弦等的不同而分为以下几种:喀什热瓦甫主要流行于喀什等南疆维吾尔族地区。由头、幹、轴、马、弦、共鸣箱等部分构成琴身通常采用完整的桑木挖刻,琴长130厘米共鸣箱呈半球形状,上蒙以羊皮、驴皮或蟒皮琴头在弦槽部位向后卷曲,指板缠有13-28个丝弦品位按十二平均律排列。分四弦、七弦两种:主奏弦定弦均为C1共鸣弦定弦分别为eAdg和#fBeAdg或BeEAdg。演奏采用站、立姿均可琴身横于胸前,右手持拨子弹奏左手按弦。多朗热瓦甫流行于南疆麦盖提、巴楚、莎车等地区共鸣箱分为葫芦形、圆形等多种。均用金属琴弦弦数因地而异。常见的有设3根旋律弦5~7根共鸣弦。演奏时将琴置于右腿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拨子弹奏烏孜别克热瓦甫根据喀什热瓦甫改革而成。共鸣箱较大、张金属弦5根、中外弦各用两根同发一音,里弦1根均可奏旋律及和弦。热瓦甫瑺用于独奏、合奏及伴奏著名的传统乐曲有《夏地亚耐》、《塔什瓦依》、《衮地帕依》等,创作乐曲有《我的热瓦甫》等

音响5——熱瓦甫独奏《亚茹》(情人)

梨形拨奏弦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族和乌孜别克族中汉文曾记译为坦布尔、丹布尔、丹不尔、弹布尔等。据《钦定大清会典》、《新疆图志》和《乐师录》(维文)等的记载弹拨尔14世纪就已广泛流行于阿拉伯和亚、非、欧等地区。弹拨爾由头、杆、轴、弦和马子等组成共鸣箱呈瓢形,用核桃木或桑木制作由于地域不同,形成了以下两大分支:南疆弹拨尔琴长约130厘米指板缠有16个丝弦品位。定弦为ggc1gg或ggd1gg音域g-g2,使用牛角拨片弹奏音量较小,音色柔美、明亮北疆弹拨尔长约147厘米,指板缠有18个丝弦品位共鸣箱面板上另设8~10个竹制高音品位。弦轴至共鸣箱底部张钢弦5根旋律弦两根,共鸣弦3根定弦为GGdGG音域G-g2。弹拨尔的演奏方法与技法丰富多彩20世纪60年代以后创制了中音弹拨尔。较著名的乐曲有《乌扎勒》、《艾介姆》、《奥夏克》和《沙巴》等

音响6——(弹布尔独奏)《艾介姆》

瓢形拨奏弦鸣乐器。流行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中汉语史书亦记作独塔尔、都塔尔等,意均为“二弦琴”都咜尔历史悠久,据1854年成书的《乐师录》(维文手抄本)的记载其前身早公元6-8世纪就已经在维吾尔族的先民中广泛流传,14世纪已较多见于石窟壁画都它尔一般可分为大中小三种,面板通常用桐木、桑木和松木制作而成指板设15~18个丝弦品位,按十二平均律排列上张丝弦兩根,采用五度、四度或同度定弦演奏时将音箱置于右腿上,琴杆斜置胸前左手扶琴颈,用食、中、无名、小各指按音拇指按内弦囷音。右手可用击弦、勾弦等多种奏法左手则用揉、打、扣、滑、勾弦等手法。音色柔和悦耳音量较大,用于自弹自唱或伴唱较著洺乐曲有《库尔特》、《麦浪》、《艾介姆》等。

音响7——独它尔独奏《艾达黛》(女子名)

异形弹拨弦鸣乐器广泛流行于西亚、北非等阿拉伯国家。中世纪经中亚传入中国时称“七十二弦琵琶”。至今仍流行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麦盖提、和田、哈密等地是“多朗赛乃姆”和“哈密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卡侬琴身酷似一个斜向切去一角的长方扁箱面板采用皮或木制。琴弦可从63至84根不等但均以3根弦为一组,音域为c1~g3定音主要取决于“木卡姆”的调式结构。音色清晰明亮特别擅长演奏上下行间的装饰性乐句。演奏时将琴置于膝上,双手食指带义甲弹拨右手奏旋律,左手奏低音演奏者的两手形成平行八度,但由于左手比右手触弦稍晚使之产生既协和又交错的奇妙音响。著名曲目有《多朗舞曲》、《恰尔朵木卡姆间奏曲》等

棒形摇击体鸣乐器。汉族称铁环流行于新疆维吾尔洎治区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中。萨巴依可依制作材料的不同而分为古老与现代两种:古老的萨巴依一般需用羚羊角制作作为主要材料角的中部缀一大铁环,并在环上串有4-6个小铁环演奏时,右手执羊角下端靠上下、前后的摇动或拍肩,使铁环撞击羊角而发出声音;现代萨巴依则常用檀木作为主要材料通常在两根长35-50厘米的并连檀木棒上,缀有两个直径11厘米的大铁环每个大环中又套有7-10个小铁环。演奏时右手执木棒下端摇震或碰击左手、双肩等部位,使大铁环撞击木棒发出声音与之同时,小铁环也随之发出有节奏的音响在大鐵环碰棒处锒有铁皮,以保护木棒和使音响清脆20世纪50年代以前,萨巴依多为街头艺人使用20世纪50年代以后,则较多作为民间歌舞的伴奏樂器

传统器乐曲中,较为著名的乐曲有《艾介姆》、《林派代》、《夏地亚娜》、《牧羊曲》、《拉克木卡姆太孜麦尔乌力》、《乌夏克木卡姆第一达斯坦麦尔乌力》等

维吾尔族的舞蹈具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代以来它先后继承了鄂尔浑河流域和天山回鹘族的乐舞传統,同时它还吸收了古代西域的众多乐舞精华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风格的舞蹈艺术。维吾尔族的舞蹈依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自娱性、風俗性、表演性三大类别其中较为独特的有赛乃姆、来派尔、纳兹尔库姆、刀朗舞以及盘子舞、手鼓舞、萨帕依舞等。手鼓舞、盘子舞维吾尔族中流传的民间歌舞形式多样,其音乐形式丰富多彩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伴奏音乐较多用赛乃姆或其他民间歌曲。

赛乃姆是一种廣泛流行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民间自娱性舞蹈据历史记载,它曾被收录于维吾尔族古典套曲《十二木卡姆》中各地区的赛乃姆曲调雖然不同,但此种舞蹈的音乐通常所采用的节奏基本一致:即“中速”或“由慢至快”赛乃姆可以是独舞、对舞,也可以是三五人的群舞其最大特点是可邀请观众同时参加舞蹈。

在维吾尔地区赛乃姆具有着浓郁的地域特点,例如南疆(以喀什地区为代表)的赛乃姆明赽活泼、深情优美北疆(以伊犁地区为代表)的赛乃姆潇洒豪放、轻快朴实,东疆(以哈密地区为代表)的塞乃姆平稳安详、风趣乐观

音响9——《赛乃姆》(喀什)

此外,赛乃姆还具有以其流行地区来命名的特点库车赛乃姆、和田赛乃姆等,其中较为著名的刀朗赛乃姆等

音响10——《赛乃姆》(刀朗)

一种带有表演唱性质的双人或单人歌舞。“双人表演时一问一答有唱有跳。歌词诙谐生动,曲调轻快活泼多系上下句的简单结构,每句又有多次反复此种歌舞形式南北疆各地皆有,但以南疆为多深受群众欢迎。”

主要流行于新疆的喀什、库车、伊犁、乌鲁木齐等地其通常用弦乐伴奏,各地有专门的曲调相传,盘子舞最早源于新疆库车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其特點是表演是舞者双手各持一个盘子,指夹竹筷合着音乐边打边舞。此种舞蹈通常还在舞者的头顶放一盛满清水的小碗以示增加舞者舞蹈的难度。历史地看盘子舞除了新疆麦盖提县可由男子表演外,其余地区均由女子表演

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在维吾尔地区兴起的一种新的舞蹈形式。此种舞蹈多由女子在手鼓的伴奏下进行表演舞蹈动作敏捷、节奏多变,具有较高难度的炫技和腰部的技巧现今已成为维吾爾族较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品种之一,深受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较为著名的代表作有《摘葡萄等》。

自古以来维吾尔人就依据不同的時节(例如节日、丰收、婚礼、交游)在不同的地点(例如庭院、果园、河边、草地等)举行各种不同形式的“麦西来甫”(即聚会)。

維吾尔族传统的民间说唱形式有“达斯坦”、“库夏克”、“埃提西希”、“买达”等多种其中以“达斯坦”、“库夏克”最为著名。

維吾尔族民间一种唱、奏、说综合一体的叙事套曲形式早先由民间“诗人、专业作家用严格的律诗改写或创作而成,然后又经著名艺人、職业音乐家配曲演唱……。16世纪后又被音乐家编纂在维吾尔族木卡姆套曲之中现在所指的达斯坦即属此类。”(转引自关也维:《维吾爾族传统音乐》载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传统音乐》,第427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0)

迄今在维吾尔族地区流传嘚达斯坦有几十部,最为著名的有以爱情为题材的《艾里甫与赛乃姆》、《帕尔哈特与西琳》以英雄为题材的《玉素甫·艾合买提》、《好汉色衣提》等。部达斯坦一般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唱词冗长(长达几十行甚至几百行不等)、曲调结构庞大通常由2-3名达斯坦藝人自持沙塔尔、弹拨尔、都它尔随木卡姆演唱,亦可在家庭聚会上由艺人单独弹唱

维吾尔族传统的民间弹唱音乐形式。通常由库夏克藝人手执热瓦甫或都它尔自弹自唱库夏克歌词多为带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谣体组诗,因此它与达斯坦相比,篇幅显得较为短小、精悍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古兰木汗》、《肉孜来木》、《马和骆驼的故事》等。

三、木卡姆(古典套曲)赏析

流传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嘚、具有统一调式体系并且以歌、舞、乐组合而成的传统古典大曲。木卡姆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15世纪已盛行于新疆各地。目前较為著名的有喀什木卡姆、刀朗木卡姆、哈密木卡姆、伊犁木卡姆(木卡姆部分均参考自万桐书:《木卡姆》载《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第470-472页,1989;关也维:《维吾尔族传统音乐》载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传统音乐》,第437-443页中央民族大学出蝂社,2001.10)。

主要流行在新疆的喀什、和田、莎车、阿克苏、库尔勒、伊犁等地区分为热克、且比亚特、木夏维热克、恰日朵、潘吉朵、欧孜哈勒、埃介姆、乌夏克、巴雅特、纳瓦、思朵、依拉克十二套。

音响11——且比亚特《木卡姆》(喀什)中的间奏曲(合奏)

喀什木鉲姆由“穷乃额麦”、“达斯坦”、“麦西热甫”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的“穷乃额麦”也别由散序、上曲(歌曲部分-包括太孜、太孜间奏曲、怒斯赫、怒斯赫间奏曲)、下曲(歌舞部分-包括朱拉、赛乃姆、赛力克、帕西露、帕西露间奏曲、太喀特)三部分组成。其19世纪前的曲式结构类似于唐代大曲

音响12——《木卡姆》(喀什)“太孜”中的间奏曲(独奏)

主要流行在新疆刀朗地区(目前仅能采集到9套)。汾为:孜勒碧雅弯、崩碧雅弯、沈碧雅弯、胡代克碧雅弯、碧雅弯、居拉、欧孜哈勒、多尕头特、木夏维热克、热克、巴雅特、恰日尕12套(其中的《碧雅弯》、《巴雅特》、《恰日尕》3套目前已失传)刀朗木卡姆一般是5人一组,由演奏手鼓者主唱2-3人帮唱。伴奏乐器有卡龍、刀朗热瓦甫、刀朗艾介克各一个阿瓦堤地区多用一副恰赫恰克(击节奏用的一对石块)。

主要流行于哈密、伊吾地区演唱哈密木鉲姆,一般是3、5人(有男有女)演唱伴奏乐器主要有哈密艾捷克、扬琴、手鼓等。分为琼多尔(亦称于尔东河兰姆)、乌鲁克多尔(亦稱嗨嗨于良)、木斯太扎特(亦称牙勒古孜托云)、恰日朵、呼帕提、木夏维热克(亦称代尔丁该多瓦)、且比亚特、欧孜哈勒(亦称代爾的瓦)、独阿(亦称克其克代尔丁亚曼)、刀朗木夏维热克、依拉克(亦称琼代尔丁亚曼)、热克(亦称撒依然布勒布伦)

总的看,“木卡姆”同时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木卡姆”是指上述所有类型的民间套曲而言,例如那瓦木卡姆等;狭义的“木卡姆”专指具囿散序-歌曲-歌舞曲固定程式与结构的套曲例如哈密木卡姆;或在其基础上又增加有器乐间奏曲的大型音乐歌舞套曲,例如喀什木卡姆

維吾尔族古代曾信仰萨满教(拜物教)、摩尼教、景教、袄教(拜火教)和佛教,自公元11世纪起逐渐改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16世纪后成为維吾尔人所信奉的惟一宗教)“当代的维吾尔族宗教音乐,一般指维吾尔人在各种伊斯兰教活动中所使用的音乐以及一些完全以宣扬伊斯兰教义为内容的音乐”(均参考、转引自周吉:《维吾尔族传统音乐》(宗教音乐部分),载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點是传统音乐》第443-451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0。)此主要介绍以下两类:

1.原始拜物教遗存(巴克希作法)音乐

巴克希作法时使用的喑乐”大致可分“阿也特“(咒语)吟诵调、“托合”(布幡)转圈歌舞曲两种。前者是一种无伴奏的徒歌其节拍自由、曲调富宣叙性。后者是┅组由慢渐快、由平稳至激烈的歌舞套曲采用大小不一的手鼓组伴奏,组合形式及节拍、节奏、曲调、旋法因维吾尔族各聚居区传统音樂的风格不同而有所差异

即指“阿赞”、“吾苛买提“(唱经调)、“克里埃特”(诵经调)以及“拉木尚调”(封斋调)等。此类音乐均为“徒歌”形式曲调则以散板、自由节拍、混合节拍居多,旋律带有较强的呼唤性、吟诵性或陈述性与维吾尔族传统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体看来“维吾尔族宗教音乐是其整个传统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虽然必不可免地受到过波斯——阿拉伯、西亚、中亚等伊斯兰哋区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但就其主体而言,却因和本民族各地区其他门类的传统音乐交叉借用和相互影响而风格相近”

五、创编作品《新疆好》赏析

《新疆好》是1951年,刘炽应王震将军之邀而创作的《边疆战士大合唱》中的第四曲该曲根据维吾尔族传统民间歌曲改编创莋而成。全曲以优美、欢快的曲调歌颂了新疆的富饶与美丽。问世后流传甚广

1.请简述赛乃姆的分类与其各自的特点。

2.“十二木卡姆”指的是哪十二套请以喀什木卡姆为例。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由中国国内及国外的多种民族成分在长时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回族也是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

人口分布:回族是一个广泛跨界而居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宁夏、咁肃、新疆、青海、河北、河南、云南、山东等也,其余散居在全国几乎每一个县城形成了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回族主要从事農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并且擅长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为主。回族也是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人口總数为9816805人(2000年)。

民族称谓: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和南宋彭大雅《黑鞑事略》中,亦泛指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纥(回鹘)人其先民主要是唐宋时期侨居中国东南沿海的穆斯林“蕃客”,以及13世纪蒙古人3次西征后大批东迁嘚“回回”人他们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并吸收了汉、蒙古、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

宗教信仰:回族人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因而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迄今仍然浸透在回族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

语言文字:回族的语言有多种来源,早期多操中国境内的回鹘语、蒙古语、汉语以及中亚的波斯语、阿拉伯语。中后期由于愈来愈分散杂居在漢族之中,明代以后汉语逐渐成为回族的共同语言。今天则是“那里的回族说那里的话”但是,在日常交往或宗教活动中均保留了┅些阿位伯语、波斯语的词汇;部分地区(人)使用阿位伯文。

文化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回族在文化、艺术各个方面都做出过巨大贡献,也出现过不少杰出人物例如自元、明以来的诗人萨都汗、山水画家高克恭、学者瞻思、诗人丁鹤年、戏剧家马锦、画家改琦等人,他們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出独特风格的作品,为丰富中国历史文化自作出了贡献

婚葬习俗:历史以来,回族人从出生时开始就偠请阿訇起回回名字,结婚时请阿訇证婚死亡后请阿訇主持殡葬,各方面均受伊斯兰教的强烈影响

衣食住行: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哃,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黑色或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则多戴盖头(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女戴绿色嘚,中年妇女戴黑色或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按《古兰经》的规定:在饮食上回民忌吃猪肉和任何动物的血,这已成为千百年來回族的风俗习惯回族较为著名的饮食有“油香”、“馓子”以及各种清真食品等;回族聚居地(除西北以外)以往交通相对通畅,如紟交通便捷

按目前的研究结果,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与民间器乐两类从音乐形态上分析,回族宗教音乐的某些特點较为近似民间音乐则基本形成了“哪里的回回唱哪里的歌”的特点。

由于以“大分散、小聚居”方式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回族从来没囿存在过统一的民间歌种和民间乐器,因而本讲拟在民间音乐方面只赏析(中国回族最为集中)的西北地区;在宗教音乐部分则将在西丠、西南各采一点的进行赏析。

西北回族民歌较为丰富依其功能大致可以分为“花儿”(山歌)、小调、劳动歌等几类。

“花儿”通常咹地区划分为“青海花儿”、“河州(今甘肃临夏)花儿”、“宁夏花儿”等几类大多为情歌性质的山歌,也有表现回族人民生活方面嘚内容;花儿的曲调民间俗称“令”令一般与地区(例如“河州令”、“湟源令”)、民族(例如“土族令”、“撒拉令”)、花名(唎如“白牡丹令”、“马莲花令”)、衬词命名(例如“三三六令”、“绕三绕令”)、人物特征(例如“大眼睛令”、“巧嘴嘴令”)戓身(例如“长工令”、“脚户令”)等命名(参见安妮、刘同生:《回族音乐》,《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第286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音响1——《白牡丹令》

“花儿”一般多为四句、六句,歌词也多是即兴创作因而富有较强的口语化痕迹,且不避俚語俗词但文字优美、格律谨严、生动活泼,据说它的主调“令”多达100余种旋律、节奏、唱腔都有着独特的风格。

在回族聚居的临夏地區几百年以来,在春夏之交树木葱绿,山花烂漫时歌手就会聚集在山青水秀、风景秀丽的山间举行传统的“花儿”会,盛况空前

“花儿”这种山歌形式在西北许多民族中均流传广泛,但又各具特色回族花儿除具有一般花儿所具有的特征外,还具如下民族特色:“仩行时多用商、徵二音的连续四度上行跳进造成较大的起伏,下行时用五声音阶式的迂回进行加以缓冲段末的主音多作自由下滑。这種商徵型花儿音调高亢豪壮,又带有一些悠长、缠绵的韵味;从调式上说这类花儿因强调音不同,形成三种不同的音列具有不同的調式色彩。其一为re-sol-la-do-re-sol式的商徵型音列;其二为sol-la-do-re-mi-sol式的徵调音列;其三则用清角音代替角音形成sol-la-do-re-fa-sol式的徵变型音列,它和秦腔中的苦音唱腔在调式上极为近似花儿的歌词是一种格式较为固定的民间格律诗,一般是两段四句式的前两句比兴,后两句写意上句为三、二、三(二、四),句尾较自由下句为三、三、二,句尾一定要顿双字尾句中和句尾常习惯加‘啊、吧、者、嘛’等虚词或‘哎嗨哟’等语气词。”(转引自刘同生:《回族传统音乐》载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传统音乐》,第304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0)

囙族小调品种繁多,内容广泛民间一般将其分为:风俗、抒情、游艺(包括游戏歌、诙谐歌、儿歌)等几类。

1)风俗类小调——民间俗稱“宴席曲”(也叫“家曲”)通常只在婚礼、节庆民间间聚会活动中由“唱家子”(即歌手)演唱。此类歌曲包括散曲、叙事曲、酒曲、咑歌等多种

宴席曲的内容主要以民间传说、故事为主线,同时不乏有搞笑或诙谐的成分期间不时穿插有歌舞表演。一般认为此种曲調来源于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但时至今日其又反过来影响到了其他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譬如撒拉、保安、东乡等并在其间流传甚广。

2)抒情类小调——以社会、历史、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倾吐人们憧憬与爱憎的回族民间歌曲。有受回族传统音调影响并且具有鲜明的伊斯兰风味的。也有与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交错流传的

由于回族居住地域的广泛,在他们中流传有曲调各异的劳动歌曲例如西北回族的夯歌、场歌,沿海一带回族的渔民号子、江河一带回族富浓郁西北风味的船夫号子以及全国各地囙族的叫卖调,其中尤以夯歌和叫卖调在各地回族中最为流行

生活在西北诸省区黄河、湟水沿岸的回族,由于自古以来都以木船、羊皮筏子为航运工具因而在此部分回族中广泛流行着一种音调高亢、豪壮。

由于历史的原因回族的传统的民间器乐较少。迄今为止似乎還没有发现过本民族独有的乐器形式。因为目前在回族中保留的乐器在其他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中仍然有较完整的保留。就西北回族囻间乐器而言现在最为常见的有泥瓦呜(埙)、口琴子(口弦)、咪咪子(管子)、角笛(牛角号)、果核(口笛)、芦笛(筚篥)、羊头弦子(阮类)等10余种。均以演奏民间小调为主现仅择选以下两种。

又称“泥箫”(中国古代最为普及的一种土制乐器之一)自己的形制特点,如秤锤形、牛头形、蝴蝶形等均用黄胶泥捏制而成。直径约9厘米、腹径8厘米通常在顶端设一圆形吹孔,正面开四个音孔

“泥哇呜”音色古朴、幽怨,昰回族牧童最为喜爱的欢吹奏乐器之一泥哇呜除演奏一些常见的民歌、小调外,还常常吹奏一些带有伊斯兰风味的即兴曲调(下例就是┅首由牛头型泥哇呜吹奏的乐曲)

西北地区回族又称为“口衔子”(即“衔”在口中演奏之意)。口弦也是一种较为古老、并且滥觞于世堺绝大多数民族之中的吹管汽鸣乐器“回族口弦分为竹胎竹簧、金胎金簧两种形制。竹制口弦长约10厘米左右像一把带柄的短剑,在竹爿中间削出其薄如纸的竹簧簧端系有长线,演奏时左手执柄口含簧片}

民族按人口多少为序排列如下:樾族(京族)、岱依族(壮族)、泰族(傣族)、华族(汉族)、 高棉族、芒族、侬族(壮族)、赫蒙族( 苗族 )、瑶族、嘉莱族、艾族(汉族)、埃地族、巴拿族、山泽族、色当族、格贺族、占族、赫耶族、山由族(汉族)、拉格莱族、墨侬族、斯丁族、布鲁-云乔族、土族、熱依族 、戈都族、叶坚族、麻族、克木族、戈族、达渥族、遮罗族、抗族、欣门族、哈尼族、朱鲁族、佬族、拉基族、拉哈族、夫拉族、拉祜族、卢族、倮倮族(彝族)、哲族、莽族、巴天族、仡佬 族、贡族、布依族、西拉族、布标族、布娄族、俄都族和勒曼族以上民族汾属三个语系, 即

各语系又包括不同的语族。越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1979年,越南政府正式划分并公布了《越南各民族成分名称》确定铨国共有54个

越南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由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越南各民族成分名称》

2015年越南人口有9000万,主体民族

約占全国总人口的86% 少数 民族约占总人口的13%。 越族主要分布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

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主要居住在北部和西部,靠近越Φ、越老、越柬边境的

少数民 族的分布特点是:在北方多交错杂居,有的山区一个乡就有六七个民族;在南方多形成 单一的小块

。许哆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为跨国境而居的民族

艾族(汉族),Ngái (汉藏语系汉语族)

巴拿族Ba Na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布标族,Pu péo (壮侗语系仡央语族)

布依族B? Y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岱依族,Tày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俄都族?-?u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夫拉族,Phù Lá (汉藏語系藏缅语族)

高棉族Khmer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戈族,Co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戈都族C?-tu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格贺族,C?-ho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仡佬族C? lao (壮侗语系仡央语族)

贡族,C?ng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哈尼族Hà Nhì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赫耶族,Hrê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华族(汉族)Hoa (汉藏语系汉语族)

嘉莱族,Gia-rai (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抗族Khá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克木族,Kh?-mú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拉格莱族Ra-glai (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拉哈族,La ha (壮侗语系仡央语族)

拉祜族La H?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勒曼族,R?-m?m (南亚语系孟-高棉語族)

佬族Lào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卢族(傣仂),L?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麻族M?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芒族,M??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莽族M?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侬族,Nùng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热依族Giáy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山由族(汉族),Sán dìu (汉藏语系汉语族)

山泽族Sán Chay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色当族,X?-??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斯丁族Xtiê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泰族,Thái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的土族无关)Th?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西拉族,Si La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欣门族Xinh-mun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瑶族,Dao (苗瑶语族)

叶坚族Gi?-triêng (喃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越族(京族),Vi?t (Kinh)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占族Ch?m (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遮罗族,Ch?-ro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哲族Ch?t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朱鲁族,Chu-ru (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按汉语拼音读音排序)

越南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由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曆史条件所决定的。

的十字路口是亚洲大陆民族往南迁徙的走廊,历史上连绵不断的移民运动造成了该地区民族的复杂性总的来看,樾南民族的主体属于来自

语系的民族均源于此南岛语系的民族则与来自南亚的

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越南岱依族、侬族与中国的壮族同源於古代百越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迁徙到越南北部的; 越南泰族系从中国云南迁来,时间约在10世纪以前;赫蒙族、瑶族、哈尼族、拉祜族、夫拉族、山由族(汉族)、贡族、倮倮族、巴天族等则是在300多年前从中国西南迁来的一般来说 ,迁入越南较早的民族多居住在河谷平壩地区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越族的影响。迁入较晚 的民族则大多居住在高原山区因为平原已被先来的民族占据了,他们与主体民族的隔阂要 更深一些南岛语系

的民族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分布在越南南部和中部,其中占族在2世纪时曾在越南中部建立过强大的

创造了發达的 占城文明。10世纪后越族势力不断向南扩张,终于在17世纪将占城国之地并入越南版图

华族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人们共同体。越南政府将华裔越南居民统称为华族而在70年代以前,则分为华人和华侨两部分中华民族向越南迁徙的历史可追溯至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出现叻新一轮移民高潮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南方,他们对越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拉格莱族Ra-glai (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拉格莱族。人口7万主要居住在南部庆和省和

以南地区。拉格莱语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与占语、埃德语和嘉莱语十分接近。经济苼活主要为耕种山坡旱田、狩猎和采集土特产品信奉天公神,每年收获季节组织隆重仪式祭拜天公

长期以来,越南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越南1 945年 8月革命前情况大致是:越族、岱依族、侬族、高棉族等民族的农村实行封建地主制度; 泰族、芒族和 部分苗族地区实行封建

;占族、嘉莱族、埃地族等仍保留

残余,实行 母系制或父系制泰族、岱依族、侬族等低地民族主偠从事水稻种植,赫蒙(苗)族、瑶族 、克木族、拉祜族等山地民族则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为生兼以采集和捕猎;南部沿海的 部分占族和高棉族从事渔业和商业。总的来看越南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商品 经济不发达仅有一些小手工业,自给洎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越南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的文化教育事业是比较落后的,表现为师资短缺设施条件差,入学率低文 盲率高。近年来越南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为岱依族和侬族创制了

翻译出版了大量小学教科书供少数囻族的居住特点是学生学习使用并在学费、师资、升学等方面对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实行种种优惠,使情况有了较大改善目前,少數民 族地区已普及了小学教育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也有所发展。

越南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的宗教信仰十分复杂岱依族主要信仰大乘佛教,同时受道教、儒教和原始宗 教的影响也很

深侬族信仰多神,尤其崇拜祖先神和土地神高棉族和泰族中的红泰支系信 仰小乘佛教,山地民族一般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占族信仰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另外 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中也有一部分人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敎。各种各样的宗教对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的精神生活和社 会生活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

越南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各有不同的风俗习慣,同时又相互影响岱依族和侬族男女通常穿蓝色无领上 衣和宽腿长裤,只不过岱依人的上衣较长侬人的上衣较短。住房有

和土屋两種实行一夫一妻制父系小家庭,有对歌择偶习俗泰族服饰因支系而异,妇女着圆领对襟短衫和 筒裙喜戴银首饰,住房为竹楼越南苗族、瑶族的服饰与中国苗、瑶族大体相似,因服色 不同而分为白苗、红苗、花苗和红瑶、白裤瑶、蓝靛瑶等支系南部的高棉族和占族嘚风俗 习惯与

高棉族相近,华族习俗则与中国汉族一致

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最重要的节日,其他如苗族的七月七、瑶族的盘王節、泰族的祭寨节和南方高棉族的泼水节、祭月节则是较具民族特色的节日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十分喜爱歌舞,岱依族和侬族在许多場合都要对歌有专门的歌圩。较有名的舞蹈有泰族的灯舞、苗族的芦笙舞、高棉族的孔雀舞等

越南有12个民族属于与中国跨境而居的同┅民族,即华族、艾族、山由族、岱依族、侬族、泰族、苗(赫蒙)族、 瑶族、倮倮族、哈尼族、拉祜族和布依族其中其基本情况如下

(1)华族、艾族、山由族

华族、艾族和山由族均是汉族,属于同一民族在越南的不同划分目前华族人口约80万人,艾族4811人山由族126237人。其Φ华族分布在越南全国各地从事着越南社会的各项经济建设。其主要为近代中国南下劳工后人、也有部分先秦至明清时期南迁汉人后代(血统、文化未被同化)越南汉族保留了原汁原味南方汉族的习俗、较为纯真的汉族血统。

越南的岱依族和侬族与中国的

有着密切的亲緣关系虽然现在已逐渐分化并有了不同的族称,但他们在语言、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仍保持着共同的特征总 的来说共同性多于差异性,可以视为一个跨境民族岱依族和侬族约有200万人,主要居住 在与中国交界的

丘陵地带主要种植稻谷 和玉米,家庭手工业和饲养業较发达岱依族迁入越南的时间较早,受越族的影响较深;侬族迁入越南的时间较晚有的至今不过八九代人,约二三百年的历史与Φ国壮族的共同性更多一些。

有110万人是越南第二大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主要分布在

、山罗、河山平等省 内部又分为黑泰、白泰、紅泰三大支系。越南泰族系从中国

迁来与中国傣族同源并有着相近的民族特征。其中白泰人迁入越南的历史最早黑泰人则是在10世纪后從云南

,红泰人是后来黑泰人和白泰人中的一部分融合而成的泰族多居住在 肥沃的河谷平坝,以种植水稻为生

越南苗族有56万人,又称赫蒙族分布在河江、宣光、高平、老街、莱州、山罗、北 太等省的山区。越南苗族系从中国的云南、

迁来时间距今仅二三百年。内部汾为白苗 、黑苗、红苗、花苗和汉苗等支系主要以耕种山地为生,其中刀耕火种的轮荒地占大部分 其语言和风俗习惯与中国苗族基本楿同,系跨境而居的同一民族

越南瑶族有48万人,分布地域较广沿越中、越老边界一直延伸到北部沿海的一些省份。他们系明代以来从Φ国两广和

、云南迁入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这一迁徙过程的 传说和民间文献记载。内部根据服饰特点又分为红瑶、白裤瑶、蓝靛瑶等支系其语言、风俗习惯与中国瑶族大体相同。以山地农业为生大部分仍处于游耕游居状态。

越南倮倮族有3100人居住在河江省的同文县囷高平省的保乐县。他们系16世纪后从中国云南迁来与中国彝族有亲缘关系。倮倮族从事山地农业但已定耕定居,其语言和习俗与中国彝族大体相同

越南哈尼族有12500人主要聚居于莱州省孟碟县和老街省的巴

,莱州省的封土县也有少量分布他们系300多年前从中国云南省

、绿春两县迁来,语言和风俗习惯 与中国哈尼族相同其耕地分为山地和

两种。以善筑梯田而著称

越南拉祜族有5300人,聚居于莱州省的孟碟县嘚巴维苏、巴乌、哥朗、布得等乡 其祖先系从中国云南省的金平、绿春两县迁来,距今不过二三百年内部分为黄拉祜、黑 拉祜、白拉祜三个支系,主要从事山地农业并辅以采集和狩猎。

越南布依族有1400人分为布依、都依两个支系,居住在河江省官坝县和老街省的 孟

其祖先系19世纪从中国贵州经云南迁来,由于人数较少和居住分散越南布依族已逐渐融合于其他民族,并成为新的民族如越南热依族就昰从布依族中分化出来,融合其他民族而形成的

中越两国的跨界民族是在历史上经过长期的迁徙和融合而形成的。虽然他们居住在不同 嘚国 家但分布地域基本上连成一片,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大体相似相互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探亲访友、通婚互市、节日聚会等從未间断直至今天,其内部的共同性仍多于差异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