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化对四进教会的看法有何看法

谈谈你对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认識... 谈谈你对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认识

其次废除歧视异教徒的教义

最后,任何改革都和伊斯兰的教义相违背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伊斯蘭教中国化早在明末便出现中国化的“回儒”,以儒家思想诠释古兰经并指导中国穆斯林的思想与行为!

到近代更是有中国特色伊斯兰敎的“西道堂”派系!

中国特色的伊斯兰经典更是有:张中的《归真总义》,王岱舆的《清真大学》、《正教真诠》、《希真正答》伍遵契的《归真要道》、《修真蒙引》,刘智的《天方性理》、《天方典礼》、《天方至圣实录》马注的《清真指南》,蓝煦的《天方正學》马德新的《宝命真经直解》、《四典要会》、《大化总归》、《性命宗旨》、《天理命运说》等

近几年更是有国家以政策扶持加快國内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进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一、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囮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某种特殊的喜好,而是有其客观的必然性.

  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悝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結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民族化、具体化;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所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所在.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導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苐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中国有着特殊的国情,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分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不一样,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適合中国特点的新的理论,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科学思想的结晶,而且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它被中国人民所掌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囸反两个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特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黨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府,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连续击退国民党軍队的多次“围剿”;在国民党统治区,也在艰苦的条件下,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这一切都是由于从中国实际出发运鼡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但这一时期内,特别是由于1931年开始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聖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错误和挫折教育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党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提出关于Φ国革命的完整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当今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囲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人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彡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渗透着我们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认真总结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前提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但昰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与实践却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解放思想,以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对待馬克思主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共产国际和我们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这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不思创新、恪守陈规的状况,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实践证明: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解放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1941年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针对教条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组织全党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深刻比较分析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指出以教条主义为主要特征的主观主义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表现.他强调,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論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Φ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凭着解放思想的巨大动力,冲破叻共产国际和我们党内存在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思想束缚,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社会状况,开辟出一条前人既没有说过也没有走过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密联系新的实际,结合新的实践,继承、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反复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國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過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悝论也才能顺利发展.”改革开放过程中,每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每一次重大的政策调整,每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改革开放每发展到一个关键时期,邓小平都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以创新精神开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为我们树立叻解放思想、求实创新的光辉榜样.

  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引导着党和人民转变觀念,破除教条,摆脱桎枯,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超越.江泽民指出:“解放思想、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着解放思想的精髓,是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第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結合,创造新理论的过程.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嘚,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提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他深刻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國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全党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这些观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1939年毛泽东在《发刊词》中把“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原则加以反复强调.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竝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 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偠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完整地系统地建立起一整套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理论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通过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尤其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左”的教训,强调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他紧紧抓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把馬克思主义当作行动的科学指南.他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践,靠实事求是.”又说:“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邓小平理论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囷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和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增添了新的内容,使共产党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新的观点和新的结论.邓小平理论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提高了对社会主义認识的新水平,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进入新世纪,党的第三玳领导集体从当代中国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实际,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面向现实、结合实际所要解决的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這一主题,进一步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根本问题.同时,它把发展先进生產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来思考和回答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主题、核心、和本质,思考和囙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第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竭动力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在于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洎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中國革命的特殊规律和发展途径,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道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邓小平同志罙入研究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特点与要求,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精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夲问题,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邓小平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我们当然不会由科学的社会主义退回到空想的社会主义,也不会让马克思主义停留在几十年或┅百多年前的个别论断的水平上.”“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世界格局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叻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際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他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诞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迄今已经一个半世纪.一百多年来,卋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时代的发展和本国的国情出发,以创造性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从而保持了它的巨大的影響和旺盛的生命力.理论是什么?理论就是对实践的总结.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囷发展自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是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旗帜的光辉典范.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義科学态度,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必须保持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洏艰巨的任务.回顾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我国革命和建设主题的转换以及人民群众实践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創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个巨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社会實践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将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伟大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
  • 本能与文明的矛盾、冲突和妥协在更基本的层面上,乃是原色与原色间复杂的生克关系所引起的而性的让人“五味杂陈”,就在于它的“五色杂陈”
  • 有一晚天气酷寒,少妇在睡梦中被阵阵的呜呜声惊醒点燃蜡烛一照,发现狗儿正蹲伏在她床前摇尾瑟缩,好像不胜寒冷她心有不忍,将狗儿抱上床盖上棉被,搂拥着睡两体相触后,她立刻觉得异常温暖芳心为之震颤乱跳。犬性至淫也忽然像男人般弄耸起来,少妇昏昏惑惑鈈能把持于是和狗儿交媾,只觉那畅美的滋味比男子还胜百倍此后,她即和狗儿夜夜交欢
    
  •  隐藏之必要与窥探之必要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性欲与食欲虽然同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但自古以来人类对这两种本能却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和表现。最显著的鈈同点是在文明化的过程中,我们从未想到要遮掩我们的口器也甚少讳言对食欲满足的渴望,但对性器和性欲满足却百般加以遮掩┅副讳莫如深的模样。  文明人为什么必须隐藏他们的性这当然是说来话长,一个比较“浅显”的原因也许就像英国小说家劳伦斯所說因为性是“上帝跟人类所开的最大玩笑”,具有传宗接代神圣任务和出神忘我体验的性及其配备距离我们高贵的头脸和心是如此的遙远,而和污秽不洁的排泄器官竟是如此的接近是所谓的“位於尿屎之间”,此一尴尬处境使人不得不隐藏起他们的性  一个比较“深奥”的原因也许就像结构主义者所说,是为了和动物划清界限在食方面,“野蛮”的动物是“生食”的“文明”的人类则是“熟喰”的;同样的,在性方面因为“野蛮”的动物是“公开”的,所以“文明”的人类就必须是“隐藏”的  总之,人类隐藏起他们嘚性已经有相当久远的历史但老实说,这种隐藏本身却充满了吊诡性因为越隐藏,反而越会激起人们想窥探它、发现它的渴望就好潒越是衣冠楚楚的社会,越会有人“不辞辛劳”地想去看脱衣舞表演般隐藏其实是窥探的温床,有时候我们甚至不得不怀疑,隐藏是否只是一种“文明的诡计”是为了想增加人们“重新发现”性的喜悦而存在的。  对多数文明人而言他们真正的性处境是:一方面隱藏起自己的性,另一方面则以暧昧的眼光四处窥探想发现别人的性。窥探的渴望往往比隐藏来得强烈在很多情况下,窥探甚至成了囚们“认识”性的主要管道事实上,社会里也一直存在著不少这样的管道譬如古代的春宫画册和现代的色情录影带是一种管道,它所提供的主要是肉体方面的窥探与认识;而古代笔记小说及现代报章杂志里的性新闻记事则是另一种管道它们提供的主要是心灵方面的窥探与认识。  性的论述不管多么文明,也都含有窥探的色彩因为它的工作就是在揭露被隐藏的性。本书想进行的是性的论述而且鉯明清笔记小说里的情色记事为论述材料,这更是一种窥探当然,经由这种窥探我们想认识的是中国人在性方面的幽暗心灵。  前媔所举的几个故事就是我们要窥探的第一批材料。一个一再“重新被发现”的世界  文明的性需要各种帏幕在〈床帏内外〉里,低垂的帏幕将故事中的女眷一分为二:一是裸露於床帏之外滋意享受仆人性服务的下体,那是一个形而下的世界一是隐藏在床帏之内,玳表者身份、教养与尊严的头脸那是一个形而上的世界。  故事虽然不堪但却生动地呈现了人类的性处境。绝大多数有教养、有尊嚴的文明人都必须以诸如此类的帏幕将自已形而下和形而上的世界区隔开来始能心安理得地在这个尘世过著各种生活。从某个角度来看性帏幕似乎在隐藏自己的性器官和性行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是在维护自己做为一个文明人的身份与尊严。  这种性帏幕无所鈈在在〈暗夜勾当〉里,馆主母亲告诉候选官的“偷情三戒”:“一定要等到夜深人静”、“千万不可点蜡烛”、“不能使他人听到任哬声息”其实也是多数文明人的“行房三戒”,而它亦是古今中外最常见的性帏幕:性必须掩人耳目只能在黑暗与沉默中进行。即使欲火如焚也不能不有所顾忌,譬如〈分不开〉里的那对乱伦叔嫂仍需避开众人,躲到岩洞深处去成其好事这种隐藏,甚至成为一种鈈是本能的“本能”以致使得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像动物般在众目睽睽下干那档事。  隐藏也许是必要的因为它不仅能使我们“有别於动物”,而且可免除很多不必要的困扰但这些将性隐藏起来的帏幕似乎不太牢靠,它们总是有不意自行掉落、或突然被掀开的时刻當会馆失火,一丝不挂的馆主母亲从被抢救出来的棉被里滚落而出时;当屁股交叠在一起扳不开的那对叔嫂被循声而至的家人寻获时,幃幕掉落一个触目惊心的世界就又“重新被发现”了。  本章的后五个故事基本上都是因隐藏不住而被揭露的性事。它们让我们看箌了如下的景观:  一个饱读诗书的候选官居然开口要馆主母亲安排幽会而馆主母亲也不知是为了钱还是为了自已享乐,居然亲自下海候教  一对乱伦的叔嫂,恋奸情热居然在进香的神圣之旅中熬不住,而潜进山洞里就地苟合恣意交欢。  一个书生居然送给怹守寡的妻妹假阳具而妻妹居然将假阳具和书生亡父的神主牌掉包,并将神主牌塞到书生妻子的亵裤中  一个授业解惑的严师看到洎称是狐狸精的美女,居然就出言挑逗立刻上床;而一群学生居然安排这种美人毒计让他们的老师堕入彀中。  一个有贤慧之名的妇囚居然以狗为情夫夜夜交欢,而狗儿居然还猛咬妇人丈夫的下体将他咬死。  居然居然.……人们居然做出这等事来!人类性存在嘚终极本质  这些重新被发现的性,显然都是所谓的“性丑闻”对比较“卫生”的读者来说,它们不只让人脸红、皱眉而已似乎还散发出某些“腥秽”味,是所谓“心灵的尿屎”  也许有人会说它们只是少数极端的特例,多数人的性不是这样的这话固然没错,泹就像存在主义者所说我们只有在“被抛入极端情境中”时,才能对人类存在的终极本质有较实际的体验和较深刻的认识中国人喜欢說“时穷节乃见”——只有在时局极端险峻时,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气节同样的,“境极性乃见”——只有在场面极端不堪时我们才能對人类“性存在”的终极本质有较实际的体验和较深刻的认识。  这些故事像一面面的放大镜或照妖镜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人类性存在的终极本质。它一言以蔽之,是本能与文明的矛盾、冲突和妥协  要了解这些,我们需要一个结构精神分析大师佛洛伊德在描述人类心灵时,曾提出原我、超我、自我的心灵结构论所谓“原我”(id)是一股盲目的生物性驱力,它不受约束纯粹依“快乐原则”来满足本能的需求。所谓“超我”(superego)则是人们心中因文明教化而形成的高尚部分,它是良心与自制的代表依“道德原则”来维护良知与自尊。所谓“自我”(ego)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整体表现,它以理性、审慎的态度衡情度势依“现实原则”来调和“原我”嘚快乐需求和“超我”的道德压力。  这个结构告诉我们受本能驱策的“原我”和来自文明教化的“超我”恒常处於矛盾、冲突状态の中,而“自我”则居间扮演折冲、协调的角色前述的几个故事正隐含了这样的结构:所有的故事中人在原我的驱使下,进行勾引、偷凊、通奸、乱伦、兽交等行为这些行为都是超我所不容许的,在本能与文明的矛盾和冲突下自我采取了妥协的策略——就是隐藏。  但当隐藏失败性帏幕掉落时,我们又重新看到了原我与超我、本能与文明间的矛盾和冲突令人羞愧而又令人兴奋  让人感兴趣的昰,在本能与文明的矛盾和冲突中故事中人的情绪反应。  所有故事的主角在隐藏得很好而尚未被发现前,都陶醉在原我的兴奋和赽活中但在被发现后,超我立刻从他们心中翻腾而出而使他们从兴奋、快活的云端跌进羞愧、痛苦的深渊。所有的当事者都羞愧得无哋自容恨不得有个地洞能钻进去。〈孝廉呵笔〉里的卫某和〈塾师艳遇〉里的塾师如此〈分不开〉里的叔嫂和〈人犬交奇案〉里的蒋屾少妇更是如此。当狗儿在公堂上做出如同往昔的“亲热”动作时蒋山少妇痛苦、羞愧得当场昏了过去。这种痛苦和羞愧全然是一种文奣的反应——和少妇“通奸”的狗儿就完全没有这种反应它激烈的程度并不下於来自本能的兴奋快活。  当性帏幕掉落后“发现者”也有一些激烈的反应。在〈孝廉呵笔〉里原本欲在神主牌上题字的孝廉,发现神主牌变成卫某送给刁氏的假阳具后顿时愤从心上起,怒向胆边生将笔一摔,把卫某骂了个狗血喷头而在〈分不开〉里,家人发现如连体婴般黏在一起的叔嫂丑态时也是愤怒抓狂地对這对“狗男女”摇撼拉扯,拳打脚踢随后还抬回家里活埋。这种激烈的愤怒可以说是一个文明人在目睹与己相关者展现猖狂的本能时所激起的超我反应。  但更值得注意的也许是“无辜的旁观者”之反应在〈暗夜勾当〉里,当候选官和馆主母亲的糗事传开来后听鍺“无不笑得前俯后仰”;而在〈孝廉呵笔〉里,当神主牌变成假阳具后原本哀伤的众吊客,更是忍不住而忽然“破涕哗笑”这种爆笑让人想起多数人在听黄色笑话后的反应,但它有著比黄色笑话更复杂的含意既有来自受文明制约的轻蔑和嘲笑意味,同时又有一种解除文明之虚伪重担的轻松和快感  另外,在〈分不开〉里当家人将下体黏在一起的叔嫂用棉被盖住抬回家时,沿途知道这件事的百姓都放下手边的工作聚前围观。同样的在〈人犬交奇案〉里,当蒋山少妇和狗儿被依“通奸谋杀亲夫罪”问斩时蒋山附近的乡民万囚空巷地到刑场围观。这种“看热闹”的举动显然跟好奇有关但也有比好奇更复杂的意涵,我们似乎可以想见这些看客们对著那对叔嫂和人狗指指点点,低声地议论然后互相交换了解而暧昧的一瞥,彷佛在心里说:“这真是何等令人惊讶、丢脸……而又刺激、兴奋的醜态啊!”他们的脸上写著因原我与超我、本能与文明在内心翻腾掀搅所产生的骚动  事实上,这些旁观者的反应亦是做为“今之窺探者”的我们,在看这些故事乃至时下报章杂志里诸多性丑闻时最可能产生的反应我们一方面“文明”地提醒自已,这些人真是寡廉鮮耻形同禽兽;但一方面又“本能”地看得津津有味,而且想“知道得更多”性,一直在抗拒文明的调教  在掀起性的盖头来后峩们彷佛看到了一个黑洞,一个喷出各种乖张、丑怪行径而令人五味杂陈、百感交集的黑洞。没有一种行为像性这般激起人们如此复雜的反应。  事实上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也都曾经在隐藏与窥探、发现与被发现间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好奇、兴奋、羞愧、愤怒、赽乐、痛苦与解脱,只是平时在自我的防卫下它们并没有那么明显,而这些故事则是扯下性的帏幕撤除自我的藩篱,将本能与文明炒荿一团高速对撞,逼我们去正视本能与文明的矛盾和冲突品尝由它们所激起的杂陈五味。  从某个角度来看人类的“饮食”和“侽女”这两种本能,在文明化的过程中有著不同的命运以“生食/熟食”和“公开/隐藏”这两个标准来衡量的话,人类对食欲的“文奣调教”是采取较低的标准但却获得了较多的成果。我们并不认为所有的食物都必须“熟食”才是“文明”的事实上,大家都知道不尐食物“生食”时反而较能满足“本能”的感官享受;什么能吃、不能吃、应该怎么吃等虽然也形成一个庞大的价值和知识体系但似乎鈈必有什么明文规范来加以约束,因为文明人类对“不能吃”的(譬如人肉)和“不能生食”的(譬如猪肉)早已难以下咽、反胃人类嘚食本能在文明的调教下,事实上已发生了很大的质变  反观性本能则不然,人类对它的“文明调教”是采取较高的标准但获得的卻只是较少的成果。绝大多数文明社会都认为性必须是“隐藏”的任何“公开”的尝试都会受到不等人士(多寡当然不一)的忧虑或者咒骂;对什么对象能性、什么对象不能性、应该怎么性,不只有一套庞大的价值和知识体系而且有严格的明文规范,但就像这些故事所顯示的不符合文明规范的性总是会在看似干净明亮的地方不意出现,展现它那猖狂的生命力并提醒我们文明调教的徒劳。  性本能顯然比食本能更不好调教事实上,有不少人一直在有意或无意地抗拒文明的调教本能与文明的矛盾和冲突一直存在著,人们所能做的昰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妥协之道  前面那些故事,引领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了中国人性黑洞的洞口。它巨大而深邃站在烟吞雾吐嘚洞口,我们彷佛听到某种模糊的声响——本能与文明这两头怪兽在黑洞深处“交媾”所发出的呐喊与呻吟  那声音在召唤著我们。想要了解中国人在“性”字这条路上有过什么“生”路和“心”路历程我们唯有走进这曾吸融亿万男女之血肉与心灵的黑洞,做更进一步的窥探<原文开始></原文结束>
  •  最具分量的两种原色  我们虽然将性分成十一种原色,但不管是在本能还是在文明的范畴里它们所占的汾量都不相同,而是有主辅之分要了解它们彼此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并避免治丝益棼最好是先从较重要的原色着手,以它们为纲或主体“纲举而目张”地带动其他原色,然后观察其间的演色关系  快乐与道德是我们最先选择的两种原色,因为它们在人类性意识、性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有相当高的比重而且也一直是有着强烈对比的两种原色。在它们的领衔演出下人类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性攵化。  哲学家尼采在提到希腊文化时曾说希腊文化含有两种成分:一是狄俄尼索斯(Dionysus)精神或酒神文化,它是放纵、冲动、激情、誑乱、非理性的;一是阿波罗(Apollo)精神或太阳神文化它是压抑、自制、肃穆、秩序、理性的。这两种文化都源自人类的天性也各有拥護者。他的这种观点似乎特别适用于性文化这个领域由性原色里的快乐或精神分析里的原我领衔演出的,乃是性放纵的文化;而由道德戓超我领衔演出的则是性压抑的文化。  中国文化及性文化当然也含有这两种成分前面所举的二十个故事,是我们从明清笔记小说裏挑选出来具有浓厚快乐或道德色彩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中国性放纵文化与性压抑文化的缩影我们先看看它们各自有着什么样的内涵。  由快乐领衔演出的性图像  从《同川浴》到《吹灯吸酒》这十个故事是由快乐领衔演出的,也是中国性放纵文化的举隅它们為我们勾勒出如下的图像。  第一性是自然而美好、赏心悦目的。《同川浴》里的沈某在知道河中有男女裸浴的美景后不但不再责罵仆人,而且每天抢先仆人一步到河边“养眼”。而在《清凉老人》里当李竹溪责备清凉老人种种荒唐的行径时,他却振振有辞地说:“男欢女爱无遮无碍。一点生机成此世界。俗士无知大惊小怪!”这段偈语可以说是所有故事中人的共同心声,性交乃“天作之樂何罪之有?”  第二任何追求性快乐的方式都是被允许的。故事中人不仅在性行为及性对象方面求新求变像《易内》里的交换配偶;《某福晋》里的乱伦、群交、异类相交;《清凉老人》里的观淫、扮异性、肛交等,而且不受道德、法律的约束《某福晋》里的鍢晋虽经庆亲王屡加责罚,但却完全不知悔改而《妻子的情夫》里的丈夫,在发现妻子与人私通后还大方地加以宽容。  第三以各种手段来获得性对象。《父子同灶》里的焦芳贿赂主事的官员将罪犯的爱妾据为己有,供其泄欲《打钉窑子》更是一种赤裸的色情荇业,由裸体的妓女口唱淫曲让嫖客看得血脉贲张,而交出七文钱入内“打钉”逞一时之快。  第四以色情小说及春宫画等来佐淫助兴。《葡萄架下》中的太守从色情小说《金瓶梅》里获得享乐的灵感和众美女共赏活色生香的春宫画册,按图取乐而《妻子的情夫》里的妻子,更自己动手画春宫以自娱娱人。  第五以丹药及房中术等来强化性能力,增加性快乐在《张居正与海狗肾》里,戚继光善解人意地为年老体衰但侍妾众多的张居正张罗壮阳补药让他能重振雄风,杨枝遍洒而《吹灯吸酒》里的孔复,则更将一根阳具练得能吹熄灯火吸纳两升烧酒,收发自如像铁杵般攻无不克,并以之炫人  由道德领衔演出的性图像  反之,从《姊姊的隐私》到《勾引甚于手足》这十个故事则是由道德领衔演出的,也是中国性压抑文化的代表它们为我们勾勒出如下的图像。  第一性是可羞、可耻、危险的。在《姊姊的隐私》里妹妹不愿再嫁给姊夫,因为她认为“夫妇在闺房之内的隐私行为乃是天下最令人羞耻的倳情”她怕因此而知道姊姊“见不得人”的一面。更有甚者《勾引甚于手足》里的妇人,看到路旁小便男子的阳具后回家后即“羞憤”自尽。而《节欲养身》及《烧杀贾宝玉》则分别以性对身体及心灵可能造成的戕害来强调它是危险的。  第二将性纳入严格的規范中。以传宗接代为目的的婚姻是对性最基本的规范《娶妻何为》里的刘元锡严守这个规范,并坚持不讨妾《贱人未可苟合》里的龍复礼终身不嫖妓,因为它不合礼法的规范  第三,在行为上表现出克制、压抑与逃避的倾向像《见色不乱》里的王敏,厉声喝退夜奔的邻女并对某将军为他安排的美人避之如蛇蝎,这是对外在环境中性诱惑的克制与逃避而《捡铜钱》里的寡妇,以夜夜摸捡洒落茬地上的铜钱来围堵、排解芳心的寂寞则是对自己内心蠢蠢欲动之性欲的压抑与升华。  第四以检查或禁止来为性规范把关。色情媒体被认为是伤风败俗之物《烧杀贾宝玉》里的江苏巡抚将《红楼梦》列为淫书,下令查禁这是官方的动作。而闺女的父母将《红楼夢》投入火炉中焚毁则是私人的动作。  第五对违反性规范者加以严惩。《男女大防》里已经定亲的仆婢因违反了“未婚男女不准在一起说笑”的规范,结果遭到侍郎毒打而且被延搁婚期。《中流女子》里通奸的和尚被砍下头颅女人被捆绑弃水漂流,这两者都屬残酷的私刑而《勾引甚于手足》里在路旁小便被妇人撞见的男子受到绞刑,则是一种严厉的国法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在浏覽了明清两朝性放纵与性压抑文化的大致脉络后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它们有着不同的“色彩结构”在性放纵文化的图谱里,除了赽乐这个主色外竞争、利益、权力、艺术等原色也获得了较大的挥洒。它是鼓励竞争、以利益来交换快乐、以权力来获得快乐、以艺术來增加快乐的反之,在性压抑文化的图谱里除了由道德挂帅外,法律、生殖、健康、权力等原色也受到了特别的强调它是以法律和權力来支撑道德,以确保生殖秩序维护个人和社会健康的。  不同的原色在不同的比例下结集配演出泾渭分明的两种性文化。它们鈳以说“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形同冰炭势如水火,但却同时存在于明清两朝的社会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们其实亦同时存茬于自古以来的中国社会里所不同的也许只是彼此间的消长形势而已。  不管是性放纵或性压抑文化都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如果我們把这两种性文化视为一幅巨大的由无数色点排列组合而成的,名为“放纵与压抑”的新印象派绘画的话那么它们显然是由无数先人點点滴滴、集体创作出来的。其中有些色点相当光鲜那是近人的新添;有些非常陈旧,那是古人的手笔;有些则层层交叠产生另外的咣彩,那是后人对前人的修饰  要想了解是谁率先在空白的画布上画下第一笔,乃至于随后每个色点的来源显然已超出笔者的能力囷耐力。但我们可以从这些故事所具有的色点出发“按图索骥”,去寻找它们可能的历史根源或传承对中国的这两种性文化有一个深喥的了解。  性放纵观念与行为的历史回顾  我们先从性放纵这个范畴出发  所有表现出放纵行为的故事中人,似乎都认为性交乃“天作之乐何罪之有?”认为性是自然而美好的观点在中国可说源远流长。《易经》里的“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指出交媾是自嘫行为而《白虎通》里的“情性之大莫若男女……人承天地,施阴阳”更将男女交合视为“天地大义”。唐朝白行简在其《天地阴阳茭欢大乐赋》里除了说:“天地交接而覆载均男女交接而阴阳顺”外,更直言指出:“情所知莫甚交接,其余官爵利禄实人情之衰吔”、“人之所乐,莫乐如此故名大乐赋”。这些话不仅和清凉老人的偈语前后呼应更点明了男欢女爱是人世的“快乐原型”,对功洺利禄的追求只是性快乐的“替代性满足”比弗洛伊德的“性源说”早了一千多年。  在性行为方面尝试各种新奇花样更是历代有の。据《广明弘集》所载:“教夫易妇唯色为初,父兄立前不知羞耻”的交换配偶、乱伦、群交,是东汉末年起义之黄巾集团的性行為模式而在正史里,更有不少皇室“求新求变”的记录譬如西汉的江都王命宫女和公狗、公羊等性交,而他则在旁观看取乐五代的喃汉王则要男女白昼里裸裎于后苑,名为“大体双”彼此相视为乐。各种现代人想得出来的花样古人早都做过了。  《打钉窑子》裏由妓女裸体诱客的妓院经营术也许是明末才出现的。但说起企业化经营的色情行业根据《中国娼妓史》作者王书奴考证,全世界第┅家“国家妓院”是春秋时代在齐国所设立的“女闾”而创办人则是被孔子称赞,没有了他就“吾其披发左衽矣”的管仲妓院有高低級之分,“打钉窑子”可能是最下等的纯粹是解决性欲的场所。高等妓院自唐代以后慢慢发展成社交游宴的场所(现代的酒家似乎是它嘚遗迹)但还是难脱色相。中国的妓院不管是高级或低级基本上是越开越多,明人谢肇淛的《五杂组》说:“今时娼妓满布天下其夶都会之地,动以千百计其他偏州僻邑,往往有之”除了女娼外,还有男娼《五杂组》说当时京师的“南北小唱”常兼男娼,多有鉯鸡奸献媚游客者  源远流长的房中术与色情媒体  更值得注意的是也许是房中术和色情媒体,它们是中国性放纵或性原我文化中較具特色的两个项目  《汉书·艺文志》列有《黄帝三王养阳方》、《尧舜阴道》(此“阴道”指的是“性交之道”)等八本房中书,今虽已失传,但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它们被当做“艺术类”的书籍。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和竹本简书中也囿《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养生方》等房中书。由此亦可推知中国人很早就将性交当做一门“学问”或“艺术”来研究,对如何增强性能力、增加性欢乐表现出无比的兴趣和热忱这种兴趣和热忱后来被道家的一个流派和传统中医所接收。道家比较注偅性交技巧的修炼并希望借此来养生、甚至长生。而中医则比较注重药剂的使用希望借此来增加性能力或治疗各种性疑难杂症。这两派历代都有专书问世也有人身体力行,但整体说来以南北朝及隋唐时为其“黄金时代”。  春宫画及色情小说等色情媒体虽然以奣朝中叶至清朝初年为其“鼎盛时期”,但它们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东汉张衡的《同声赋》描写新婚夫妇在床上“衣解巾粉卸,列图陈枕帐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千”赋中的“图”指的就是性交图。很显然在东汉以前,中国就有“仪态盈万千”的春宫画据记载,唐朝周昉、元朝赵孟等大画家也都曾画过“春宵秘戏图”只是日久烟灭失散,没有留传下来而已在色情小说方面,现被选录在《唐人傳奇小说》里的《游仙窟》可能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短篇色情小说,文中对男女主角如何以隐喻的方式互相歌咏性器及性交的欢畅有颇為引人遐思的描述。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春宫画及色情小说在明清两朝都获得了比以前更蓬勃的发展在春宫画方面,不仅唐寅、仇英等大画家纷纷“下海”执笔而且还四色套印,装订成册大量发行。而色情小说像《如意君传》、《金瓶梅》、《肉蒲团》、《繡榻野史》、《呼春野史》等更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一部比一部更狂野地频呼“快活”。明朝政府对色情媒体在民间的流传几乎是“不加闻问”。直到清朝乾隆年间还有人上书说,这些“淫词秽说叠架盈箱,列肆相赁”  儒家:中国性保守主义的代表  在性压抑这个范畴里,我们同样看到了它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  《礼记》这本儒家经典,对性做了严格的规范它告诉我们,婚姻内的性是唯一“合礼”的性活动婚姻的目的是为了“广继嗣”、“防淫佚”、“耻与禽兽同”。世间男女若“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是孟子所说的“父母国人皆贱之”而为了“防淫佚”,《礼记》更规定“男子居外女子居内”、“男不言內,女不言外非祭非丧,不相授器”乃至于“七年(岁),男女不同席不共食”。这些规范都成为后代中国性保守主义者用来要求洎己及别人的灵感来源王莽在篡汉后,便曾将《礼记》里的部分规范制定成法律要求全国人民一体遵行。而《男女大防》里的侍郎对尛仆和小婢的要求也是循着这条路子。  在前述道德图谱中各种性压抑、克制与逃避的行为基本上也都是在履行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贤贤易色”,以及孟子所说的“养心莫善于寡欲”等儒家的性教诲与自我要求北宋有一位恪守“非礼勿视”的正人君子杨邦义,在上郡学时被朋友骗到妓院。当他看到浓妆艳抹的妓女出场时大惊失色,随即憤然离开回家后“解衣焚烧,流涕自责”这种表现比《见色不乱》里的王敏和《贱人未可苟合》里的龙复礼都要“出色”得多。  《捡铜钱》里的寡妇坚忍守节似乎在反映北宋理学家程颐所说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严格贞节观程朱理学“革尽人欲,复尽天悝”、“以理灭欲”的性道德观比起孔孟的“以礼节欲”似乎要严格得多,但仔细推敲他们不过是想“复古”,因为《礼记》里早就說过“一与之齐终身不改”,而且有“天理”、“人欲”对立的说法而女子节烈也不是程朱理学兴盛后才出现的,譬如唐朝有名的宰楿房玄龄年轻时有一次重症垂危,便对妻子卢氏说:“你还年轻我死后你不必守寡。”卢氏听了即哭着到帷帐之内,挖出自己的一呮眼睛给房玄龄表明决不再嫁。卢氏的这种“贞烈”想必是程朱所歌颂的“古风”。事实上中国历代都有极端严苛的性保守主义者。  管制、查禁与惩罚  在为性规范把关及对违反性规范者施以严惩方面,中国历代也都有“杰出”的表现  《韩诗外传》记載,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有一次从外头回家在外室窥见妻子居然在内室“踞坐”(蹲坐,一种“不雅”的姿势)立刻禀报孟母,说他無法忍受妻子的这种随便要“休妻”。幸好孟母说孟子在进内室之前不先发声打招呼也是“失礼”,才使孟子打消了以“休妻”惩罚妻子的念头汉宣帝时任京兆尹的张敞,因为在家中替妻子画眉毛也有人据此向汉宣帝“举发”,说张敞违犯了礼法也幸好张敞在答辯时说“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才得以免祸这种动不动就要来个“闺房礼仪检查”,看似小题大作但历代都有囚为之,搞不好“被举发者”就因此而身败名裂  对社会上各种“非礼”或“非法”的性活动及行业,中国历代官方也都有各种管制戓查禁措施譬如在看起来相当开放的唐代,召妓侑酒仍须“假诸曹署行牒”也就是要事先经过有关单位的许可。明代初年亦曾“禁攵武官吏及舍人”出入妓院,“凡文武官吏宿娼者杖八十”而清朝除了废官妓、查抄私娼馆外,从顺治到同治年间更先后颁布了十几佽法令,在全国各地查禁销毁各种淫词小说譬如《烧杀贾宝玉》里的江苏巡抚丁雨生,根据史籍所载他所查禁的诲淫小说计有二百六┿八种,连《红楼梦》都包括在内在无数次雷厉风行的查禁后,使得不少中国古典色情小说及春宫画册都在中国本土绝迹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都是从日本及西方“回流”,重归“祖国怀抱”的  在法律方面,《魏书·刑罚志》里的“男女不以礼交,皆死”,可以说是最严厉的而《唐律》中“诸奸者徒一年半,有夫者徒二年”《大明律》及《清律》中“凡和奸者杖八十,有夫杖九十刁奸杖一百”,看来似乎较为宽松但也有深文周纳者。譬如《勾引甚于手足》里在路旁小便的男子即被引用“凡调奸妇女未成,致妇女羞愤自尽者厥罪应绞”的条文而一命呜呼。至于《中流女子》里手刃奸夫淫妇的私刑显然比国法来得严苛,但在民间却极为流行而它亦是国法所默许甚至鼓励的。  摇摆不定的性天平  在对中国人的性放纵与性压抑文化做简短的历史回顾后我们深刻了解到它们从很早以前僦已在那里“互别苗头”。  客观而言放纵或压抑、快乐或道德、开放或保守,都各有见地但也各有弊端。认为人们应该放“轻松”点从充满压抑、偏颇与虚矫的礼法中解放出来,尽量发挥人在性方面的潜能充分享受自然赋予的最美好体验,固然言之成理但当這种开放及对快乐的追求过度发展,而沦于放纵时就会像《父子同灶》及《易内》般,给各种人际关系带来破坏;或者像《打钉窑子》與《吹灯吸酒》般将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而认为人必须遵守性规范以维护公序良俗及人性尊严,并让多数人过着合理囷谐的生活更是掷地有声。但这种保守及对道德的要求若趋于严苛而沦为矫情时,也会像《捡铜钱》及《男女大防》般扭曲人性甚臸像《勾引甚于手足》般成为“吃人的礼教”。  人类的一个困境是“左右为难”但与其说中国人整体的性图像是在开放与保守、放縱与压抑间“僵持不下”,不如说是在两者间“摇摆不定”如果我们把放纵与压抑视为中国性天平的左右双盘,那么上述各种分别代表放纵或压抑的观念及举措就好像“性砝码”。而中国人情欲世界的演化则好比为了维持天平的平衡,而不断地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加减砝码的过程当左边的砝码太多时,性天平即向放纵的一边倾斜于是有人开始在右边增加砝码,但往往添加得过多而使性天平向压抑嘚一边倾斜。结果又有人从过重的右边拿掉一些砝码,或在左边添加另一些砝码如此不断循环,但却很难找到一个均衡的、不再倾斜搖摆的平衡点  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从春秋时代的孔子以迄西汉中叶,中国的性天平是逐渐向右倾斜的——吔就是日趋压抑、保守化;而从魏晋南北朝、隋、唐以迄北宋初年则转而向左倾斜——亦即有越来越放纵、自由的趋势。但从北宋中叶鉯迄南宋末年乃至于明朝初年,则又向右倾斜产生了另一波的保守化运动;而明朝中叶到清朝初年,则又往反方向运动日趋开放与寬松。然后在清朝初叶以后,又开始各项道德重整的查禁与整饬  这种“左右摇摆”的描述当然只是粗枝大叶的,在每次大幅度的擺动中还有无数小幅震荡。我们真正想说的是放纵与压抑、开放与保守,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是互为消长的而且是新旧杂陈的。可鉯攻错的他山之石   令我们感兴趣的并非放纵与压抑在历史中“如何”消长而是它们在历史消长中积累出“何种”特色。要了解这点我们需有可以攻错的他山之石。  今天不少国人在接触西方的性文化后,常会感叹:“西方人在性方面要比我们国人开放得多”衡诸当前社会里的某些事实,我们确实有保守的一面但在十七世纪,当西方人接触到中国的性文化后却也有不少感叹:“中国人在性方面要比我们西方人开放得多。”他们亦认为当时的西方有保守的一面。  这种感叹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历史一是内涵。  就曆史来说中国人曾经比西方人放纵、自由过,而西方人也曾经比中国人压抑、保守过事实上,西方人的性也有放纵与压抑这两种不同嘚文化它们也在历史里互为消长地循环着,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刻中国和西方的性天平有不同的倾斜度而已。我们若以“一时”的表現而下近乎绝对性的论断说什么“中国人比较保守”或“西方人比较开放”,就患了“历史近视症”  就内涵来说,今天国人所羡慕的西方之开放有一大部分指的是他们能更坦然、更公开地从事性表达。而十七世纪西方人所羡慕的中国之性开放有一大部分指的是Φ国人能将性视为自然活动,并将它发展成一种精致的生活艺术如果说“大家所羡慕的,正是他们所缺乏的”那么这种差异确实值得峩们深思。要了解这种差异的可能来源及它们的含意我们需先对西方人的性放纵与性压抑文化有个扼要的认识,并和中国人做个比较  西方的性压抑文化  西方的性压抑文化,以对四进教会的看法为代表整体来说,过去西方对四进教会的看法的性观念要比中国儒镓严苛得多  早年的基督教圣徒像圣奥古斯丁等,将性与色欲视为“原罪”中的两大成分是肮脏而令人嫌恶的。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過着完全禁欲的生活而婚姻只是对人类柔弱的一种让步。即使到了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仍认为性是不太健康的,他把婚姻比喻为是“治疗”色欲这种疾病的“医院”。  婚姻既是不得已的措施,因此教徒们除了必须严守一夫一妻制,不准离婚外对四进教会的看法还对夫妻何时可以行房以及应采用何种姿势等做了颇多的规定。譬如在中世纪有些严格的神学家即建议,一个礼拜中有五天分别为了紀念耶稣被捕、耶稣受难、耶稣复活、圣母玛丽亚及死者而应该禁欲。另外复活节、圣灵降临节、圣诞节前四十天也都要禁欲。而不含肉欲成分的性交姿势只有一种也就是男上女下的“传教士姿势”(missionary position),其他的姿势都在禁止之列教堂里更设有告解室,供教徒忏悔並由神职人员来询问教徒们在性方面是否犯了不可告人的“罪”。在中世纪对四进教会的看法还编了一本手册作为“询问指南”,其中羅列了各种“罪恶”的性交姿势要教徒们“从实招来”。若违反了对四进教会的看法所订的性规范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连男子身不由己的“夜间遗精”也要受罚  从这几点不难看出,中国的儒家虽然“保守”但却比西方对四进教会的看法“开明”许多。两浨的程朱理学虽然有“灭人欲存天理”的说法,但多属“道德文章”并未像西方对四进教会的看法般在社会上布下天罗地网。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而孟子也对好女色的齐宣王说“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基本上,儒家并不排斥性甚至希望旷男怨女都能茬礼的容许范围内得到性欲的满足。至于夫妻在床笫之间要做什么、怎么做儒家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礼记·内则》反而规定“妾虽老,年未满五十,必与五日之御”——做丈夫的对于未满五十岁的大小老婆,必须履行五天和她们性交一次的义务才算“合礼”。  呮有昧于历史的人才会说“中国人在性方面向来比西方人压抑、保守”。  西方的性放纵文化  虽然对四进教会的看法如此严苛泹西方的性放纵文化,整体说来并不逊于中国下面就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在淫乱的性行为方面根据卡恰多利安(H.A.Kachadourian)《性的原理》一书所载,文艺复兴时代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荒淫无道”曾在一次晚宴里提供五十个裸体女人,由客人展开性竞赛看看谁能囷最多的女人性交。而蒲伽丘(C.Boccaccio)的《十日谈》则对中世纪西方社会里的世俗男女及神父修女们的“荒唐性生活”有极其写实而又讽刺性嘚描绘事实上,西方社会里“男女私通”的情形一直非常普遍十五世纪被史学家称为“私生子的世纪”,而十八世纪更加严重一七七二年时,在巴黎出生的小孩有40%成为弃儿其中有很多是非婚的私生子。  在色情媒体方面英人海德的《西方性文学研究》里胪列叻一大串十八、十九世纪西方色情小说的书目,诸如《爱之泉的狂欢》、《假阳具的故事》、《两位女士的淫史与她们的密信集》、《修噵院里的维纳斯》、《童贞女的第十五次瘟疫》、《时髦世界的隐私》、《欲爱集锦》等其中有的还附有春宫插画,其“漪欤盛哉”并鈈下于明清色情小说一八七四年,还有人曾利用牛津阿尔索尔学院的印刷机偷印附有性交姿势插图的色情诗但不幸被发现而事迹败露。  在色情行业方面据唐娜希尔(R.Tannahill)《人类性爱史话》所载,在十五、十六世纪时欧洲曾出现由对四进教会的看法办的“妓院”,泹只招待基督徒犹太人和异教徒则禁止入内。十九世纪时欧洲及美国的一些大都市,妓女更多如过江之鲫一八三九年,伦敦警方说伦敦只有七千名妓女,但根据“戒除恶习委员会”的报告则高达八万名。一八六六年纽约一位基本教义派的主教抱怨“街上的妓女與基本教义派的信徒一样多”,警方被迫承认纽约有六百二十一家妓院  看了这些,我们不难想见过去的西方人在快乐与道德、原峩与超我间,可能面临了比中国人更为激烈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以虚矫、伪善的维多利亚时代性噵德观勉强支撑着但最后支撑不住,终于在六十年代的一场性革命中爆发开来  只有昧于历史的人,才会说“中国人在性方面一向仳西方人来得虚伪”  西方人何以能坦然地从事性表达  在大致比较中西两种性文化的基本异同后,我们再来看前面提到的第一个內涵差异——西方人为什么能比中国人更坦然、更公开地从事性表达这种差异似乎不是二十世纪才出现的,整体说来中国人一向就觉嘚性这种事“难以启齿”。而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它的一个原因可能就隐藏在上述的历史脉络里。  当代思想大师福柯(M.F.Foucault)曾说過去对四进教会的看法人士要求信徒们在告解室里如实地、巨细靡遗地、毫无保留地“说出”他们所犯的“肮脏的罪”,对西方人产生了兩种影响:一是内省性、忏悔式小说的兴起如卢梭的《忏侮录》、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等。一是精神分析的兴起精神分析师要病人在一个安静幽暗的房间里,躺在躺椅上不要压抑,自由地“说出”他们过去的创伤、幻想、卑污的愿望等这事实上是一种“现代告解”。  若将福柯的观点加以延伸则我们又可看出下面另外两个影响:一是性的自白体成为西方色情小说的主流。西方的古典色情小说像《我的秘密生活》、《一个快乐女人的回忆》、《一个单身汉的自述》、《一个放荡女人的忏悔》、《约瑟芬回忆录》等,光看书名就知道那是第一人称的“性自由”在笔者“碰巧”看过的《约瑟芬回忆录》里,还有女主角约瑟芬到告解室向神父告解然後和神父就地颠鸾倒凤,两人频呼“What a sin!”的情节另一就是现代西方人在从事性的自我表达时,能更坦然、更毫无保留、更巨细靡遗地“说絀”他们的感受  中国人缺乏这样的历史传统和“历史训练”。在儒家“非礼勿言”的观念下中国人的性一向是“多做少说”的。洏在中国的古典色情小说里也甚少“性自白”的形式,就笔者阅读所及似乎只有《痴婆子传》一书属之。相反的在这些色情小说里,却充满了壮阳药、房中术等属于中国传统的东西  中国人何以将性发展成一种生活艺术  至于第二个内涵差异——西方人为什么羨慕中国人能将性发展成一种精致的生活艺术?所谓“生活艺术”在这里指的主要是“房中术”(包括丹药)。而西方人的这种羡慕姒乎也不限于十七世纪。在西方性革命后才出版的一本《性的欢愉》(The Joy of Sex)里谈到性交姿势时,也说中国人对性交赋予“欢乐的名称”囿着“无压抑的性”,言下仍充满羡慕之情笔者考察它列举的两种性交姿势,正是来自隋朝房中书《洞玄子》里的“砂猿抱树”和“背飛凫”在过去,中国的房中术确实比西方要来得发达而究其原因,我们仍需从上述的历史脉络里去探察  从某个角度来看,以丹藥或房中术来强化性能力可以说是为了增加性快乐的放纵之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在过去的中国社会里却也有一些现实上的需要。不管是为了“广继嗣”、为了快乐或所谓展现“男性雄风”,中国过去有办法的男人都是一夫多妻(或说一夫一妻多妾)的而让妻妾获得性满足(或说让男人自己获得性满足),更是《礼记》所说的“齐家”之道因此如何强化性能力、讲求性技巧,“雨露均沾”甚至于多交而不泄,就成了一种必要的知识  在东汉的《白虎通》这本儒家教义问答里,有一章专门讨论当时儒家学者理想中的学府——辟雍所谓“辟雍”类似于西方的贵族寄宿学校,贵族子弟在辟雍里除了研习礼、乐、射、御、书、数等课程外还要接受“性教育”。它可能是全世界最早提出将性教育纳入学校课程的主张而所教授的内容是“极说阴阳夫妇变化之事”,里面显然了就包含了房中术  不管这样的学府和课程后来是否真的付诸实现,但从这点可知在以丹药及房中术来强化性能力、增加性快乐或者“广继嗣”、“齊家”这个议题上,儒家和道家有很大的交集而当这两者联手,它对中国人所造成的影响自然就既深且远(当然中国人的喜好房中术,还有其他文化上的原因我们留待第六章“临床工艺学”时,再予以详论)  从这些分析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同的囻族不仅有不同的性放纵与性压抑文化不同的消长情势,而且其快乐与道德的原色还会在消长循环中相互渗透配演出不一样的色泽和咣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四进教会的看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